数学教师进修计划(精选8篇)
本学期是学生最为关注的一年,也是决定着学生能否考上大学的一年。我担任高三两个文科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是备战高考,为实现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重点讲解和练习能够拿分的知识点。
二、学科目标
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最新高三教学工作计划最新高三教学工作计划。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好一轮专题复习,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最新高三教学工作计划文章最新高三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为完成高三第一轮复习。
三、教学方法及其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在认真研究教材、教纲和考纲,分析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最新高三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
1.时间分配半期考试前基本完成必修教材的主体复习,年底前基本完成选修教材的复习,一月作考前适应性练习。
2.知识有所侧重注意向重点章节倾斜,做到重点知识重点复习。3.注意教学分层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在两个班做好培优工作,同时要紧盯可上生做好辅差工作,并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认真做好辅优工作,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引导,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参加高考。分层施教,要求不同,争取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4.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
5.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6.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
7.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近5年高考试卷最新高三教学工作计划最新高三教学工作计划。总结高考经验,指导好复习
(二)建立知识网络,确立教学专题
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章节建立简明的知识网络,然后按照高考题型划分专题,如“单项选择题”,“计算题”,填空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可以将历届高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特点和规律,然后进行讲解.在对各专题进行讲解时要尽可能从各个侧面去展开,要分析透彻,要真正把握解题技巧和规律
(三)选好用好复习资料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将以步步高为复习的主体资料,参照优化设计、三维设计等较辅资料组织教学工作,充分用好资料的基础学案落实,完善考点突破和高考真题冲浪等知识,是资料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了解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等问题。
(四)选好模拟练习题,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选练习题时,决不不加选择地盲目使用外来资料和试题,避免重复和难题偏题的误导,选用正规的资料和历届高考试题就完全足够了,两周做一份综合练习题为最适宜.在模拟练习中将使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强化,重点与难点又一遍巩固,未讲到的或讲得不透的内容,可以通过综合练习使之得到弥补.而每做一份综合练习,不仅学生要全力以赴,老师也应该以高考的要求严格批阅和分析.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如客观题在速度和正确率方面的强化训练,主观题要加强完整性和科学性表述的强化.同时要建立错题库,把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进行整理,明白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还是是审理不严造成的,有利于避免同样的错误的重犯.教师广泛搜集资料,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习题进行练习,每练必改,每考必评最新高三教学工作计划文章最新高三教学工作计划。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收到更大效果。另外,在练习中千万要注意避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做练习题要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也就是做一题要懂一题而且要会一类,通过做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信心,找出差距,在做题过程中,重要是弄清楚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认真搞好练习和试卷讲评,每次训练测试全批全改,分数登记入册最新高三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有练必改,有考必评,练考必讲。引导学生去分析每一个问题及原因,考后及时巩固
(五)认真备课,有的放矢
一、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喜欢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自己的教学顺序,没有等学生整理好问题的规律,就进行讲解,教师在遇到例题时,通常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将解题过程讲解出来,发现课本中的难点,没有等学生开始讨论,就替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方法 导致学生 在课堂中 只能被动 的听讲,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反馈 给教师,学生的问 题得不到 有效的解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 当将课堂 的主体地 位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挥,这样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成长,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
二、教师角色定位———“学讲计划”
1.教师定位为课堂的规划者
教师的课堂角色在“学讲计划”中是规划者,对整个课堂进行控制,并制定课堂的进行 顺序.教师应在 课前明确 将要讲解的内容,并准备好课堂上需要用到的工具,就像电影的剧作家,编好剧本,等待演出.电影的灵魂在于剧本,课堂也同样如此,教师制定的课堂内容会直接影响课堂质量.所以教师应在课前充分备课,确保其制定的课堂内容,使这节课十分精彩.在“学讲计划”中,教师在备课中,应转变传统的观念,摒弃以前按照教学参考书讲解的习惯,教师应转换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思考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准备时,不再以第一人称为中心,而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并进行假设,假如自己是课堂中的学生,会期盼什么样的课堂,想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
例如,在初中八年级“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应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怎样让学生对等腰 三角形有 一个更加 深刻的认 识.从生活中选取物品,如,三角板、红领巾,让学生深入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然后进行解题,由此让学生自主发挥,教师在旁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师定位为课堂的操作者
教师虽然是课堂 的整体操 作者,但不能只 参考自己 的意见,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对课堂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动.教师不能只做课堂教学的管理者,而是要充当知识专家的角色,在“学讲计划”的实施中,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水平,引导学生,并掌握课堂进程,明确哪个地方是重点,哪个地方是难点,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课堂准备进行教学,因为在实际课堂中,总有不同的事件发生,教师应处理好这种事件,使之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例如,在苏科版数学八年级“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那些图形是轴对称的,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绘出不同的图形,不让学生借助其他工具,看学生如何进行判别,由此激发学生对 于学习的 兴趣,在不知不 觉中融入 课堂.
3.教师定位为课堂的演绎者
教师可以将自身定位为课堂的演绎者,课堂要以学生的思想为主体思想和核心,以学生为根本设计所有流程,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在“学讲计划”中,教师应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之间,将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演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并分享给学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并进行纠正.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中,教师也要在旁边辅助,防止学生的讨论抓不住重点,教师要做好各小组的辅助工作,为学生解答在讨论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知识性的问题.
4.教师定位为课堂的观众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准确获取学生对课堂的评价,应从旁观者的角度观看整堂课的进程,检验教师课堂成果,看学生是否能够全面掌握了解课堂内容,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教师还能客观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师要在课堂讲解时,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使评价更为公正.学生虽然能够互相评价,但是教师的角度更加专业和全面.
总之,通过上文对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可以得出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对教师进行定位,教师是整个课堂的规划者、操作者、演绎者和观众,倡导新课标的教学观念,更好的体现新课标精神理念,同时遵循一种教育规律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课堂改革模式.“学讲计划”的实施,更加细化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只有真正做 好这些角 色,才能更好 的进行课 堂教学,增加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摘要: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教学“学讲”计划中教师角色定位进行研究,总结了“学讲计划”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并详细阐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不同定位,例如,教师可以定位为课堂的规划者、教师还能定位为课堂的操作者和演绎者,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课堂情况,教师也能定位为课堂的观众.
关键词: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国培计划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40-01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从青年教师抓起。在如火如荼的国家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中,教育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培计划”,犹如一股新风吹进农村小学校园,翻起绿色的涟漪,展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无数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有幸参加了千载难逢的“国培计划”学习培训,坚持在职以网络研修为平台,零距离面对面学习到了新的理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经验,成为了“国培计划”的学习者和受益者,眼界大开,获益匪浅,专业素质显著提高。
一、聆听专家讲座,品尝学术盛宴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受地域、教育资源和办学经费的约束,广大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聆听教育专家举办的小学数学专题讲座,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十年来取得的理论成果不甚了解,对目前困扰小学数学教学的客主观原因不甚清楚,对小学数学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不多,严重影响着其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国培计划”能有效帮助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在以网络研修为平台的“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广大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通过小小的电脑荧屏,零距离面对面聆听到了国内顶级专家就小学数学教育领域某个方面的精彩讲座,品尝到了一场场从未有过的学术盛宴,津津有味地咀嚼到了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最新教科研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清楚认识到了制约自身专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找到了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对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和发展,对新课程结构的变化有了前后的比较,为进一步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前沿理论基础。
二、观摩优秀课例,采撷浪花朵朵
既有专家前沿理论引领,又有优秀课例观摩借鉴,是“国培计划”学习的一大亮点。参加“国培计划”学习的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在聆听教育专家有针对性的数学某个版块、某个知识点讲座后,可以观摩到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相应的优秀课例。这些成功的课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过程与专家开设的讲座紧密结合,互为印证,让观摩者清楚明白地看到了优秀课例的优秀之处所在,积极反思拷问了自己之前的“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教学行为;使观摩者对如何跳出文本,根据学生实际定内容,根据内容定目标,根据目标定教法,根据教法又重新反复修改内容和目标的施教流程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取舍;使观摩者对一个个优秀课例呈现出来的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有了可学习、可模仿、可借鉴的成功案例,推广传播的价值非常巨大……简言之,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在观摩网络优秀课例的过程中采撷到了美丽的浪花,获得了久违的或者说从来就不曾有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外感、收获感和幸福感。
三、发起研讨交流,共同见证成长
参加“国培计划”学习的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为改变“独学无友,进步必然慢”的不利状况,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好学精神感召下,根据学习计划和安排,积极通过网络这个获取知识便利快捷的研修平台,没有顾忌,没有羞涩,没有自卑,互为人师,互为同学,互为朋友,彼此沟通,彼此学习,彼此进步,博采众家,欣然与相识的、不相识的学员一起就“国培计划”学习某一话题发起了频繁有效的网络研讨交流,一篇篇见解独特、观点鲜明、立意深刻的文章载着无数学员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收获在清脆的键盘敲打声中愉快在网络世界里遨游传播汇集碰撞,广大学员在畅游无阻的网络世界里激情阅读到了不一样的数学思想、数学理念、数学目标,效果显著。大家的思想不再禁锢,观念不再陈旧,见解不再落后,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交流的快速、成长的喜悦。实践证明,发起网络研讨交流,共同见证成长的学习方式再次印证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变成了无数种思想。”的伟大真理。
四、撰写成长心得,提升理论水平
撰写成长心得,提升理论水平,是“国培计划”的要求。为此,参加“国培计划”学习的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在网络研修过程中,立足“国培计划”,把自己对“国培计划”的感想、感悟、感触汇于笔端,写出了一篇篇上档次、有质量的心得或论文,再现“专家引领,自我研修,内涵发展”的学习培训实况,对“国培计划”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和小结,反思“在线交流、专家讲座、教师作课、案例研究、问题解决”的培训方式和质量,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总之,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通过“国培计划”网络研修这个交流平台,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文本能力显著提高,教育教学与教科研能力显著提高,创新意识日益增强,逐步成长为地方上教师教学和教研的领军人物,有效地促进了自身专业化成长,切身体验到了“国培计划”在为全面推进农村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和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品尝到了与“国培计划”一道成长的喜悦。
为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时期教师培训和教研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特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人出生于1981年1月,大专学历,多年以来,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学生思想工作扎实,班级凝集力强。在数学教学方面,善于钻研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勤于思索拓展学生思维途径,是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所以数学学科成绩名列前茅。
二、研修目标
1、树立良好的师德观念,提高个人职业道德水平。学习相关资料,以参与案例教学、聆听报告为载体,树立良好的师德风尚。
2、积极参与“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帮助指导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3、以课改研究为主要形式,提升个人的教育科研水平,培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研读课标,课堂实践、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请教教学能手等形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通过参与电子备课,参加电脑知识的培训,实践多媒体教学等形式,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三、研修内容
(一)学校规定的研修内容
1、师德研修。积极参与读书活动,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学习《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自己依法从教的水平。
2、新课程标准研修。学习《初中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及解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组内集体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同年级内研讨交流,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自己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3、教学教研能力研究。积极参与组内教研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研讨课活动、听评课活动。积极研讨,在互助学习中更新理念,改进不足,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做到教学即研究,不畏惧科研,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
5、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修。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
(二)个人自主选择的研修内容
1.从实际出发,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研讨、互助,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经验及时学习,使校本教研服务于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2.三点一线活动。始终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点连成一线,层层推进,螺旋上升。以教学反思、交流研讨、课堂评析、教材分析设计等为教研的基本形式,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示范、案例分析、谈心得体会等活动为平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活动与实施
1、每周参加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听评课进行教学反思与交流,促进专业化成长。一人讲课,众人评论,不仅益于讲课教师查找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将好的观念与具体做法较为形象、具体的传达给其他
2、参加丰富的活动,展示自己,增强品牌意识。积极做好人人一节最佳课活动。号召教师树立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勇于展示自己。展示备课本、业务本,促进教师业务学习的深度、广度。
3、利用网络资源开拓眼界,组织上网培训,鼓励上传下载,与高端对话。
4、把握机会参加外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计划1
一、读书学习
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来武装自己的思想。
二、师德师风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我要使自己具备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当好人梯,对教育事业忠诚不二,矢志不渝,无怨无悔。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育教研
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机会,向同组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自我管理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计划2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七年级下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甚至加减乘除运算都不过关,更不用提解决实际问题了。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七年级(下)的七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计划3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检验每一位教师思想言行的标尺,它对我们的一言一行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以前,我缺乏对《规范》的学习,只知道埋头工作,我总是希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但学生的实际情况却与我的个人愿望相去甚远,因而会急于求成,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或行为。虽然我的动机是良好的,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却违反了师德。
因此,我首先要加强学习,认真领会《规范》中的各项内容,让《规范》的要求深入我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偏离方向,不出现违反师德的行为。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中既有教师本人的品德,又有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
因此,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做到。本学期,学校在数学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安排我接任二年级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虽然我的孩子很小,家庭负担很重,但我决不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工作,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我。
要求学生每天6:50到校,我坚持每天必到,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自己克服。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肃、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随着时代的前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课程改革地推行,也开始呼唤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无愧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期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深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了解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为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基础。
另外,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教师师德高尚的重要体现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虽然这对于我来说负担比较重,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把学生视为平等的教育对象,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惟我独尊,任意发号施令,要逐渐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本着教育一个学生,挽救一个家庭,稳定整个社会的宗旨和敬业、爱生、奉献的原则,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计划4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个人的理论素养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有关数学课程等材料。
2.加大对自己和学生的自我分析和解剖。
二、按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备课中,积极开展共同研究,全面合作的活动,努力促进教学的进度与学生的接受力相挂钩。
2.加强对自己和上课的标准,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虚心学习和请教,使自己尽快成为熟悉教学业务,具有一定教学业务水平合格教师。
3.加强对自己知识水平的提高,俗话说,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首先有一桶水的容量。只有自己有了充足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上能够左右逢圆,得心应手,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更加理解得透彻。
4.加大对学生的管束力度,并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5.“初中新教材”的数学教学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切实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创新能力。力争让学生全面发展。
6.加强教学常规调研,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认真学习其他老师经验,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7.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既让后进的学生认识到自己仍然是老师的好学生,又使学习较好学生意识到自己还有不足之处,始终保持奋斗和旺盛的精力和乐趣,并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工作中。
8.总之,我会在教学工作中会努力努力再努力,日常管理上勤奋勤奋再勤奋,不断得使自己有所进步,使自己走得更远,更远,更远。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1、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编写好“学案”。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初中各阶段的总体备课工作,对总体教学情况和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不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曾经说过:“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相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习障碍,增强学习信心,尽可能“吃得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总之通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二班共有49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1人,由原北营小学和原小庄小学部分学生组班而成。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水平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课堂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单元分析: (一)数与代数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空间与图形
1.测量。(第六单元:面积)
本单元设计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三)统计(第三单元,统计)
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四)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指南针
2.年历卡
3.24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
4.面积单位卡片
5.简易天平
五、教学措施:
1、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创设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4、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6、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激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兴趣与欲望,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六、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 ……………………………2课时左右
2.平均数 ………………………………………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2011年7月,《中国教育报》全文刊载了深圳市新安中学语文教师吴泓的暑期阅读计划,本刊予以转载,希望这份由中学老师自己制作的暑期阅读计划对广大的教师朋友,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师有一些启示作用。文章如下:我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我认为,教师的阅读应该从教学出发,即从学生在某一学段的学习需要出发,这决定了我在阅读过程中要根据教学需要来充分考虑“读什么”和“为什么读”的问题。以我为例,暑假过后我要引导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诗经》《边城》《老人与海》《中国当代诗歌(1979年—2009年)》等4个专题的研究性学习,那么我的暑期阅读计划就会围绕上述4个专题进行。就《诗经》专题来说,我要再一次翻阅姚际恒的《诗经通论》、闻一多的《诗经研究》、余冠英的《诗经选译》、程俊英的《诗经译注》、金启华的《国风今译》褚斌杰主编的《〈诗经〉与楚辞》和王巍的《诗经民俗文化阐释》等书,以此来反思自己在上一次《诗经》专题中的长处或者不足,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和补遗。当然,仅有书籍阅读是不够的。在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有关《诗经》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会成为我关注的对象。如第一次的《诗经》专题,我就搜索到王开林著的《穿越〈诗经〉的画廊》中的系列文章,李书磊著的《重读古典》中的《河边的爱情》,洪烛著的《抚摸古典的中国》中的《〈诗经〉里的那条河》……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围绕着学生“读什么”来推进教师的阅读计划最大的好处是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卓越;卓越教育;卓越教师;培养目标
为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在工程、医学、法律、农林、教师培养等领域启动了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本文基于对卓越及卓越教育的分析,在厘清卓越教师概念的基础上,对教育部启动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
一、卓越及卓越教育的基本内涵
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对概念内涵的把握决定着行动的方向,影响着计划的实施效果。弄清卓越教师培养的概念内涵和目标有必要对卓越及卓越教育和卓越教师的内涵进行辨析。
1. 何为卓越?
考察卓越一词,在古希腊,是与德性(virtue)紧密相关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表征各种各样的卓越不是庸常的德性,也不仅仅是道德的德性,而是多种多样的德性。在一般的语境中,它意味人所能有的所有方面的优点,包括道德、心智、肉体、实践等等方面”[1],是全面优秀的综合体。一般理解,卓越的定义包含了两个要点:其一,卓越是表现得优秀;其二,判断卓越的标准在于事物本身[2]。在英文中,表征卓越的单词则有excellence,Outstanding,Preeminent等。美国的著名成功学大师博恩·崔西对卓越有一个经典的定义:“不断地为自己确定越来越高的目标,然后尽一切可能达到这些目标,你就会成为一个卓越的人”。我国汉语词典则对卓越的解释是指杰出、超出一般,也就是“出色、非常好”的意思。
2. 卓越教育的概念内涵
将卓越模式应用于教育组织,以持续地改善其教育的品质和能力,追求卓越的组织绩效称之为卓越教育或卓越教育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召开的“世界教育论坛”上提出了“全民教育行动框架”,要求“所有的学习者都有权接受卓越的基础教育”。
卓越模式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比较早的是在美国。美国在卓越绩效教育标准中,明确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模式框架、具体要求和评估指南,用以检验教育组织是否实现卓越教育。此后,高校利用这些标准开展自我评估,力图认清现状、发现长处、找出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卓越教育引入中国后,被认为是促进学生卓越发展的教育,有人认为教育唯有实现每个学生在其已有基础上的最充分的发展才能实现其本真的使命。每个学生实现在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充分发展,才能称其为卓越发展。
3.卓越及卓越教育的实质
考察卓越及卓越教育的概念内涵,着眼于学生卓越发展的教育是卓越教育,其宗旨就是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并在教育中实现自己最大限度的发展。这里实质强调的是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与可能。其中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更包括了“一般学生”(包括人们所说的“后进生”都有这种可能和机会)[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民教育行动框架”,也是要求“所有的学习者都有权接受卓越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卓尔不群的“少数精英”[4]。美国、欧洲等国开展的卓越教育,基本是以结果为导向,这些结果既包括教育的最终结果即学生学习的结果、以学生和相关方为中心的结果,也包括运营的结果即财政和市场结果、关注教职工的结果、组织的有效性结果,以及领导作用和社会责任的结果。卓越教育要求高校关注这些关键的绩效结果,并且要求这些结果能够平衡主要相关方的要求和高校的长短期目标,也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实现学生价值增值和保持高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的卓越是一个普遍性的要求,取决于兼顾并满足所有相关受益者的需要(受益者包括员工、学生、供应商、社会以及学校的投资人)。
二、卓越教师的基本内涵
观察教育部近年启动的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师、医生、法律、农林几个领域的计划名称是卓越教育培养计划或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而在教师教育领域启动的是“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二字没有出现。
去掉了“教育”二字,立意何在?查询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2卷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其中把“培养”解释为“教育者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其思想品德、健全体魄的过程。其内涵和教育基本相同”。照此理解,前四个卓越计划中的“教育”二字显得多余。几个计划在实际含义上是一致的。我们认为,不论卓越计划如何命名,几个卓越计划都应该是卓越的高等教育,必然追求的是卓越教育。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是卓越教师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拥有完善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其中在内容上,卓越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标准的最高水平,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最多、最高、最全面,也最能体现终身学习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先进教育理念。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在制定卓越教师具体标准前,首先确定了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卓越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及其整个人的发展尽职尽责;二是卓越教师要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并深谙教学法,懂得如何教授给学生;三是卓越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管理学生的学习;四是卓越教师要有反思意识,善于从实践中汲取真知;五是卓越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是教学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遵守五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NBPTS针对不同课程和教学对象制定了相应的卓越教师标准。所有的标准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更新与升级。英国则在制订卓越教师标准时规定卓越教师应同时满足核心标准、骨干标准、优秀标准和高级标准。因此,只有个别教师能够成为卓越教师[5]。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卓越教师的标准,人们对“卓越教师”的理解是相对宏观、宽泛的概念。我国国内学者对卓越教师的理解通常有三种。一是持有“卓越”就是超凡脱俗、非常优秀观点的学者,通常把卓越教师理解为优秀突出、超出寻常的教师,其理想规格是“专业精神朴实高尚”、“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专业能力卓著出色”[6]。二是认为卓越就是对一个个更高目标的追求,就是不断地自我超越,认为卓越人才(当然包含卓越教师)是内在精神和外在事业都卓越的人才,他们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两个基本特征。所谓卓越追求,是指人的道德、价值和内心世界的取向和标准,由荣誉感和人生境界两个层次构成。所谓卓越能力,是指人的知识、才华和成就事业的能力和基础,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两个层次构成。三是多数人认为优秀是在和别人相比较中产生的,在做同一项工作时,卓越的人做得比普通的人工作效率高出很多、工作效果明显好;而卓越,是一种对自己或者对别人的超越。基于“卓越”在中文语境中与“优秀”含义基本相同,也有一定的区别,可以把卓越教师理解为那种不断追求优秀、在内心之中去追求美好教育的教师,即内心怀有崇高教育理想,并不断地付诸行动的教师。他们具有包容进取的师德、坚定的从教信念和从容淡定的教师气质、广博的知识素养和深厚的文化涵养、过硬的教育实践能力。
比较国内外多数学者的不同观点,我们认为卓越教师是具备两个特征的教师。一是个体具有卓越能力和素养,与一般的教师相比,卓越教师显得特别优秀突出、各方面都比他人高出一筹;二是具有很强的自身超越意识。
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
那么,教育部启动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究竟是培养卓越教师的计划呢?还是卓越的教师培养计划呢?
1.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
分析有关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研究论文和申报教育部各类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材料可以发现,很多学校把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卓越教师”或“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人才”上,所选择培养的对象是少数优秀师范生,希望通过对他们实行卓越的精英教育使其将来能够成为卓越教师。这应该说是计划的应有之义,但是,不能诠释教师培养计划的全部培养目标。
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目标是“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答记者问中指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旨在推动举办教师教育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提出了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具有坚持问题导向、反映基层创新、加强分类指导和把握国际趋势等四个突出特点,拟解决我国教师培养中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各试点高校要从创新协同培养机制、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教师工作司负责人明确说明是为了努力培养“好教师”。
结合以上对“卓越教师”的概念内涵分析,“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和“好教师”都不能等同于以上提到的“卓越教师”,显然,从文件中的明确规定和领导的有关解读中,都不能说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在仅仅培养“卓越教师”上,至少从文件的理解和领导的阐释中对计划目标的定位要求比较而言更加宽泛,准确的说法还是应回归文件的提法:“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重点在高素质、专业化,数量是一大批。
2. 已立项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分析
分析教育部办公厅2014年公布的25个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的改革和建设方案可以发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协同培养机制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和保障措施制定、改革成效的预期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
25个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中有13个项目在培养目标的描述中有培养“卓越教师”或“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毕业生”的字样。
各个项目确定的试验范围也就是卓越计划所选择的培养对象差异更大,可分为“点、段、线、面、体”四个类型。“点”是选择一个师范专业的少数优秀学生进入计划进行培养,“段”是选择几个师范专业的部分优秀学生进入计划,“线”是从全校所有师范专业中选择一批优秀学生进入计划,“面”是把一个师范专业所有学生进入卓越计划进行试验,“体”是全校所有师范生纳入卓越计划的培养对象,对学校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进行总体改革。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线”包含“段”,“段”包含着“点”;“面”有的含“点”有的不含“点”;“体”包含中“面”,且通常含“线”或“段”。根据我们的统计,“点”类项目有2个,“段”类项目有3个,“线”类项目有5个,“面”类项目有3个,“体”类项目12个。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进行整体改革的项目对所有毕业生的要求与进行“点”类的改革项目要求基本一致。但是,一般在同一个学校如“未来教育家班”的“点”类规格要求上要比总体规格要求高很多。
我们认为,不论哪种类型,只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的要求,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大胆突破,找出解决我国教师培养所存在深层次问题、弥补其薄弱环节的有效措施,带动我国教师教育整体改革创新,就一定能在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上积累和形成经验,带动我国教师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当然,在这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必然担负着培养卓越教师的任务。然而,根据理解,能够成为卓越教师的只是学生中的少数。在我国,教师培养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部分。职前教育通常采取的是共时性培养制度,即是将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同时进行。职后教育,教师的成长发展又分规范化的初级阶段、个性化的中级阶段、核心化的高级阶段等,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可以说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历程[7]。卓越教师的形成更是一个教师不断超越低层次需要,走向高层次需要的艰苦卓绝、连续动态过程。尽管我们寄希望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其中的少数优秀毕业生也能够成长发展为卓越教师,但是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卓越教师”上显然是不准确的,还是应该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将其定位在“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上。在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已经立项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实施方案还有进一步随之调整的必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卓越教师”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我们国家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卓越教师标准。但是,“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应是致力于每一个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卓越教育计划。一个方面,要使学生成人、成才、成师,成为业师、经师和人师;另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拥有崇高追求的目标,具备追求卓越的品质,养成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习性。从而,努力“让平常者不平庸”、“使优秀者趋卓越”。总之,我们所实施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应理解为旨在培养一大批具有追求卓越品质的“卓越的教师培养计划”,而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卓越教师的培养计划”。据此,我们可以说,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质含义应是卓越的教师培养计划,是实施的几个卓越计划之一,当然,培养卓越教师是其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何怀宏. 比天空更广阔的[M]. 上海:三联书店,2003:105.
[2] 章乐. 人之卓越的丧失与制造平庸的教育[J]. 教育发展研究,2012(21).
[3] 王占宝. 论卓越教育的可能与策略[J]. 学术界 (双月刊),2007(2).
[4] 赵玉成,钟启泉. 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 上海教育,2014(4).
[5] 王颖华. 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6] 金业文.“卓越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模式[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6).
[7] 刘建清. 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教师教育论坛,2013(7).
【数学教师进修计划】推荐阅读:
初三数学教师教学计划10-01
初三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10-13
数学教师个人年度工作计划10-22
小学数学教师年度的工作计划06-22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计划格式2009-17
六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10-04
小学数学教师2011年个人研修计划10-24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07-16
高二数学教师下学期个人工作计划10-17
小学春季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