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通用20篇)
到了白鹭洲公园,那里人山人海,但并不拥挤,而是特别热闹。我抬头一看,“哇,还有人在放风筝耶!”风筝的形状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只只风筝忽上忽下,忽隐忽现,仿佛正在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一只“老鹰”得意地说:“哈哈!怎么样?还是我飞得又高又快吧!”“嘿!你别得意得太早,我快赶上你啦!”一条“老龙”使尽全身的力气往前奔。几只“彩蝶”、“蜻蜓”在空中翩翩起舞;几只“鸟儿”在云雾间互相追逐,哦,原来它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我看得入了迷,仿佛在风筝的世界里翱翔……
我也真想放风筝,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给我买了一个可爱的蝴蝶风筝,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兴奋地说:“谢谢爸爸!”
一、淡化作文概念, 用手写心
作文是句子的有机组合, 语句通顺、准确地表达意思是作文的基本功。《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确定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 应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应放手让他们去写, 让他们自由发挥, 按照由说到写, 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的要求, 形成一种听说读写的作文训练模式。因此, 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 让学生认识到原来作文就是, “用我的手写我的口, 用我的手写我的心”。
二、降低写作难度, 激发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 无从下笔。《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 也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 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让学生愿写、爱写, 也就是顺应儿童的天性, 不拘形式, 自然写作。因此, 在写作训练时, 强调学生先说后写, 即在作文时, 让学生构思, 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 也就是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 这样说说写写, 写写说说, 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说话对口头语言的叙述, 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难, 就是把说的“话”写下来。在现实教学中, 很多教师叮嘱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要写作文了, 一定要认真学!”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 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 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 我们要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入手, 从一句到一段, 从一段到一篇的过渡, 日积月累, 一篇成功的作文就诞生了。
三、抓住生活契机, 积累素材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积累素材对于学生写好作文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学生觉得作文难的原因之一是胸无成竹, 头脑空空, 无话可说, 无米下锅,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现生活,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除了学生语文课本上的基础语言知识外, 教师平时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 定期检查;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很多, 学生可以在背诵课文的同时, 把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 以备自己在写作中使用;课外的时候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警句、古诗词、儿童诗歌并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在平时的实践课程上, 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并要求把活动情况写下来, 在写时要减少具体的约束, 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具体指导要做到: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由小到大;由放到收;由宽到严;由扬到抑;由活到死。
四、培养观察能力, 多读多写
罗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告诉我们, 在作文写作过程中, 学生要用心去观察, 要用自己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去体会生活中的美。有了丰富的观察、积累, 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学生在写作时才可能有话可写、文思泉涌, 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留心观察, 同时把观察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一个词, 一句话, 一段文字都行, 重要的是坚持下来, 形成习惯。对于观察的对象和途径,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互联网上查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外出旅游的所见所闻等都是学生观察并获得写作素材的方式, 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利用空闲时间多练笔, 在练习的过程中, 多写一些想象、幻想类的可以发挥创造性的文章。
五、拓宽教学途径, 灵活教学
作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课程资源丰富, 应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积累、感悟、体验,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注现实, 关注自然, 面向未来, 实现内容选材的综合化、多样化、人文化。在教学中要通过以下途径教学生作文。即在生活体验中教学生作文;在游戏活动中教学生作文;在观察想象中教学生作文;在阅读实践中教学生作文;在合作互动中教学生作文;在社会交往中教学生作文;在问题探究中教学生作文;在课程开发中教学生作文。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 把观察大自然、游览名胜古迹、参加社区活动、了解民情风俗、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关注热点问题、网络信息的搜集等, 让这些成为作文选材的内容。
六、重视讲评艺术, 享受成功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无论学生写得怎样, 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 在表扬之后, 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 让学生知道作文的优点和缺点, 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他们才会乐于多读多写。在作文中, 有些学生的作文内容并不是太好, 但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们也要给予表扬和赞美, 让其产生写作兴趣。如果教师在讲评学生的作文时, 批评的多, 表扬的少, 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好材料, 丧失写作的兴趣与信心, 以后, 这些学生就会“望文止步”, 对写作文失去自信, 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对学生较少的班级力求一篇作文讲评两次, 学生把作文草稿交上来后, 教师先粗略地看一遍, 对于写得差一点的学生,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指导, 要求他们再写一次。讲评时, 除了表扬写得好的, 还表扬改后有进步的学生, 特别是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学生, 坚持正面引导, 以鼓励为主, 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哪怕是他们用的一个好词、写的一句好话, 都给予表扬, 学生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称赞, 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面对“起步作文”这只拦路虎, 相信我们只要善于思考、勇于尝试, 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俯下身子教作文, 相信我们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起步!
摘要: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 对教师来说, 最难教的就是作文;对学生来讲, 最怕写的就是作文。因此, 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最难”“最怕”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三年级;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97-01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个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作文起始阶段的三年级语文教师,更应该深思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写作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让学生轻松畅游于习作乐园,也成了我们作文教学的追求目标。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五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时,可先以石榴为例,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一种水果的方法。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可以从多种渠道入手,如:观察感知、利用教材进行想象、练习说话中进行想象等等。我们可结合课文,在“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仿写。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是让学生举一反三。”好的仿写就是在创作。如:我们在教完《听听,秋的声音》一文后,就要求学生仿照文中描写大树、蟋蟀声音的语句格式,写一写其他事物的声音。这种仿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分析、抽象、探究、类比思维和创造想象力,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续写。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可选择结尾含蓄而有较大想象余地的课文。如:寓言《守株待兔》一文结尾,种田人的庄稼全死了。可启发学生:种田人见到庄稼全死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有没有醒悟过来等。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这样,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课文结尾的妙处,加深理解课文,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想象能力。
3、改写、扩写。如:古诗《小儿垂钓》,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启发学生,将古代文学语言改编为现代文学语言。适当展开想象,注意行人和小孩的语言、神态、对话环境、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将一首简单的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文学故事,在改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又如:《新编乌鸦喝水》,由原来的一只乌鸦改编为四只小乌鸦排着队去喝水,它们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喝到水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形象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要求学生每天看一、两篇童话故事;要舍得每堂语文课前五分钟用来给学生上讲台读或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可按学号顺序开展,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四、同学间互相批改作文
学生打好草稿后,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互相批改作文。为了鼓励学生多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要求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同学会用一个好词就给十分,会用一个好句子给十分,就这样加上去,不限分。互改下来,有的同学得了二百多分,有的得了一百多分,有的只得了几十分。得分高的同学让他到讲台上去读自己的作文,让大家听后说说自己喜欢他作文里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这样,写得不好或偷懒的同学也会自觉地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慢慢学会去完善自己的作文。学生互改后再把自己的作文誊写在正本上给老师批改,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就会逐步完整和完善了。
五、教会学生细心地感受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多彩,写作素材就越充足,作文内容就越丰富具体,具有真情实感。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作文素材的习惯,我每周一都会给学生画一个表格,表格里记录着一个星期里自己每天最有趣、最难忘的事。比如:星期一,在学校早餐店里我与同学发生争执。到了周末,我就会给学生从表格里选一件事来写一篇日记。慢慢地,学生就逐渐变成生活中的有心人了。
到了凤凰广场,爸爸拿着线轴,我拿着风筝。我的风筝是三角形的,上面画着两个阿狸,一个是粉的,一个是红的,它们中间有一个蓝色的爱心。
爸爸大喊一声:“放!”我一下子就把风筝放上去了。我连忙把线轴从爸爸手里拿过来,突然,一阵风吹来,我的风筝下降了许多。我有点害怕了,如果风筝再下降就会掉下来的!
来到荔香公园的正大门,一面用红玫瑰拼成的国旗在花草簇拥下被蓝天衬映着,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的眼前。初秋天的天空是那么的蔚蓝,像一片蓝色的海洋。在蔚蓝的“大海”里一艘艘洁白的“帆船”在那里游荡。
一开始放风筝的时候我遇到了麻烦――风筝线打结了。线全都乱七八糟的缠绕在线轱辘上。我一看心想:完了!完了!今天的风筝计划要失败。我尝试的解了一会儿,可是没解开。这时妈妈走到我身边,我就向妈妈求援。妈妈看了看就开始在那里仔细的整理线。随后爸爸也来帮,可是理线的时间用得太久了。“不解了,我去买一个捆线吧!” 爸爸不赖烦的说道。我和妈妈劝他别去买,可他还是飞快跑出去拦都拦不住。爸爸买来线后立刻就把线系在了风筝上。
借着一阵秋风的力量我飞奔起来,手一抖线,我的“福娃欢欢”一下子凌空飞起,慢慢地、渐渐地飘到了蔚蓝的天空中。不一会儿风筝乘着柔和的秋风,悠闲地遨游在蓝色的“海洋”中。风筝一会儿向白云招招手;一会儿向太阳点点头;一会儿又想去和参天大树来一个亲密拥抱,“Oh,NO!你这样可不行啊!”我一边说着一边赶紧把顽皮的“欢欢”拽了过来,不一会儿一个轱辘的线全被“欢欢”拉上了天空。我满心欢喜的和“欢欢”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喂、喂、喂‘欢欢’你在上面都看到了什么?”我在地上抬头喊到。“欢欢”笑了笑对我说:“我看见了远处车水马龙的大街,看见了雄伟的大厦,还看见了南来北往络绎不绝的人们……”
我真羡慕天空中自由的翱翔者―风筝。
每当我看见这个风筝,便想起童年放风筝的趣事。
在那年的一个星期天,妈妈看见了一直放在角落里的风筝,就提出去公园放风筝。一听要去公园放风筝,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急忙准备出发。
一路上,我高兴极了,连走路都带着跑,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公园里。
终于到了公园了,哇!公园的上空已经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了。有机器猫的、有燕子的、有老鹰的・・・・・・
看着空中的风筝,我差点忘了:我们也带了风筝!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风筝,咦?!风筝的袋子里怎么还有两根细杆子呢?这到底用来干嘛的呀?我正想着,爸爸过来对我说:“风筝要组装好才能放呢。”说着只见爸爸把那两根细杆子分别绑在风筝的背面,并扎上风筝线,我们的风筝是一条巨大的鱼,有一条超长的尾巴。我把风筝举起,爸爸跑了起来,正巧一阵风吹来,爸爸说:“放!”我一松手,风筝便飞了起来,哦,原来是这样放风筝的呀!我看了看爸爸,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尽管爸爸很累,但爸爸的手却没有离开线轱辘,看着风筝越来越高、越来越小,我便抢过爸爸手中的线轱辘,拉了拉,啊!只觉得手里突然一轻,不好!我们的风筝线被人家的风筝线切断了!只见我们的风筝便慢慢地落了下来,我连忙向风筝落下的地方跑去。唉,好险啊!风筝差点飘走!
早晨吃过早饭,我对妈妈说:“我们去放风筝吧!”妈妈说:“好啊!”我高兴极了,马上跑到楼上拿来了风筝,一起到中学去放。来到中学门口,里面草坪上的小草探出头来,广玉兰绽开笑脸,好像在说:“欢迎你的到来。”不知不觉[注: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我们来到了足球场。
开始放风筝了,我让妈妈把风筝拿着,然后我一拉线,风筝一头栽到地上,原来妈妈把风筝拿反了。第二次一切准备好了之后我说:“一、二、三,放。”妈妈就放开手,我马上跑起来,边跑边放线,过了一会儿,我停住了脚,放一点线拉几下线,风筝就越飞越高,飞得高过树梢了,飞得高过楼顶了,飞得快到白云上了……
线快放完了,我们就坐在草地上看着蓝天上的风筝和白云在玩耍,这时我多想飞到天上去听听它们在说些什么,在玩些什么。
一、适时小结, 片断练习
小学阶段应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两类记叙文写作: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和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以人为主, 重点要抓住人物的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等描写, 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行特点;以事为主, 则要体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突出事例的完整性。从三年级开始, 习作教学中就要抓这两类记叙文的训练, 而且要抓住时机, 巧妙地进行方法小结, 并落实针对性的片段练习, 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如, 在一次习作练习中, 笔者要求学生写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草稿交上来之后, 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的外貌描写只写了一点或两点。笔者抓住时机, 以自己为对象, 以“如何写人物的外貌”为重点, 上了一节习作指导课, 并让学生进行了外貌描写的片段练习,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学会观察, 大胆畅想
学生写作无话可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会观察。观察要有顺序、有方法, 但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 主要是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让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留心”, 感兴趣, 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是坚持写日记, “典型引路”。每天笔者都坚持看学生的日记, 只要发现一点“新鲜”内容, 便当即读给学生听, 并提示学生要留意生活, 像那些会观察的学生一样, 每天写出不同的内容来。如, 一个学生写了“好心的老师”一文, 文章大意是:下午活动期间, 一只小狗跑进了校园, 同学们都围观, 吓得小狗“吱吱”叫唤, 高老师给小狗馒头吃, 还让同学们不要欺负小动物, 表现了老师的“爱心”。有一个同学听了后受到启发, 通过观察写了一篇“爱心组长”的文章, 写的是他们一组的组长给组员整理桌椅的事, 很有新意。当然, 在学会观察的基础上, 还要加强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让想象真正成为学生智慧的翅膀, 给习作教学提升活力。一是写看图作文, 让图画与生活建立联系, 勾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二是续写课文, 按照自己的理解, 写出不同的故事结局。三是鼓励写“放胆文”, 让学生天马行空, 思维任意驰骋, 我笔写我心。这一点特别重要, 完全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写出出人意料的好习作。如, 在一次写想象作文的练习中, 一个学生放开胆子, 结合他们喜欢吃零食的特点, 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未来的一切, 都和食物有关。在学校里, 所有的书本是用食物做的, 看完一页书, 或是写完一页纸, 就可以撕下来把它吃掉。在家里, 床是用松软的面包做的, 枕头是用五颜六色的冰淇淋做的。”可见, 学生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多彩。
三、兴趣引路, 成果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练习写作终归是“我笔写我心”,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可以用“成果展示”来引路。今年全县上下都在抓学生兴趣小组的创建,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效果很好。笔者结合所长, 在学校成立了“写作兴趣小组”, 一方面给学生教教写作的常识, 另一方面以此为平台, 鼓励学生创作, 最终完成了全县农村小学的第一份校报———《春芽报》, 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在当地产生了强烈反响。可见,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并适当给学生以鼓励, 能够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 促使学生更加热爱写作, 积极投身在写作中。
一、重视习作体验,增强习作信心
如果我们把新旧教材的习作要求对比,发现新教材的习作要求比旧教材的更自由、空间更大了。作文自由了,空间大了,教师指导的困难就更大了。缺乏老师行之有效的指导,学生的习作自然不理想。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作文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内容范围很宽泛,只要和课余生活有关的都可以写。考虑到这是学生第一次习作,重要的是调动他们的习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习作信心。因此,我用一周的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吹泡泡、跳绳等活动,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由于活动都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在活动中有了体验、收获,写出来的习作就比平时的生动具体。同时我还利用新学期开学初同学们重返学校的新鲜感,交流在暑期的有趣生活。这样为学生第一次习作降低了难度,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习作的信心,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二、加强学科融合,扩大习作范围
小学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都有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科的内容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数学作文”“品德与社会课作文”“科学作文”等活动。这种作文方式是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完成,不会增加孩子们的作文心理负担,深受孩子们欢迎。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写一篇观察日记,如果单纯性叫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学生没有方向,不知道观察什么?怎么观察。科学课上对“蜗牛”“蚂蚁”“蚯蚓”的研究为这次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于是我们就为学生的观察日记定了观察目标,叫学生养蜗牛和蚂蚁,对它们进行跟踪,把每一天的观察、发现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就是观察日记。学生由于亲自参与饲养,积极性特别高,日记写得比较细致、真实、生动。后来,我们又让学生把多篇的观察日记进行整合、提炼,写了《蜗牛》《蚂蚁》的作文。学生因为积累了一定素材,把蜗牛和蚂蚁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描写得绘声绘色
三、善用文本资源,指导仿写练习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仿写是小学生习作的一种基本形式。文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非常好的范文,仿写可以从仿写教材中的课文开始。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都是写景课文,突出祖国的美丽富饶。而单元作文也是要求写自己去过的地方。在备习作教案时,我将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作为本次习作的范文。这三篇课文写法上都是总分总,层次清晰,文字优美。尤其是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内容简单,文中的2、3、4段,中心句非常突出,是一篇特别好的范文。于是我们就改了第六单元的习作内容,直接仿写介绍永安。我们先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每天搜集永安的相关内容。如:永安地理位置、永安小吃、永安风景、永安特产、永安夜景等。这些信息都搜集好了后,学生就写了个开头、结尾,以总分总的形式写了一篇介绍《永安》的作文。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仿写能力得到训练、搜集整合材料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创设阅读环境,引导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作文内容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古今中外的大文豪,无论学历高低,无一不是读了许多好书的。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开展各种习作活动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鼓励学生们多买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如作文书、童话故事书、神话故事书、名人故事书等等,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买了《安徒生童话》、《神话故事》、《寓言故事》……鼓励学生们从其他人、图书馆多借有益的课外书,利用课间时间,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这些有益的课外书,我还专门抽出一些课堂上的时间让他们阅读课外书,然后把从书上看到的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讲给父母听,然后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知识,明白的道理,受到的教育,得到的体会……这样,他们既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阅读的兴趣,又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时,我们还让学生学会摘抄书中的好词、佳句,这样也可为学生的习作积累写作素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日的早晨,阳光明媚,微风徐徐,公园里更是绿草茵茵,百花齐放。我和张木,小夕相约一起到公园里放风筝,一起飞进春天这幅彩色的画卷里。
来到公园,抬头一望,真漂亮呀!有帅气的老鹰风筝,有王者风范的龙风筝,还有代表着吉祥的鲤鱼风筝。就这样,天空成了风筝的海洋,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上欢快的畅游,飞着飞着就飞进我心里,而我好像乘着风筝也飞上了蓝天。
正当我入神的时候,张木兴奋的叫喊着:“小夕,我们一起来放风筝吧!我一个人放不了呢!”小夕说:“好啊!谢谢你!我刚好没带风筝呢!”她话音刚落就托起风筝,张木也迅速的拉起绳子。他们两个一前一后奋力的奔跑着。一阵大风吹来,齐声高喊“三、二、一”,小夕用力一抛,张木加速放线,风筝飞起来了,它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快速向天空飞,越飞越高。我忍不住的喊道:“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小夕和张木更是高兴得上蹦下跳。
小鸟在枝头叫着,人们在草地上笑着。远处还有一个小朋友,他的风筝特别漂亮,颜色搭配鲜艳无比,他的爸爸妈妈笑着仰望天空,真是温馨无比的画面。
鸳鸯湖有一个风筝馆,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风筝,如蝴蝶、灵芝、百足、老鹰、哈巴狗等。这些风筝设计很漂亮。每个风筝都有自己的特点,图案非常精致。
我们来到了风筝场,那是一片绿色的草地。天空中有许多美丽的风筝在飞翔,如小金鱼、哈巴狗、灵芝、百足、蝴蝶等。
我们现在要去放风筝。我的风筝是小金鱼的形状。这种金鱼风筝与通常饲养的金鱼相去甚远。看他圆圆的大眼睛,好像在好奇地看着我们。
我开始放风筝。我妈妈手里拿着一个风筝,我拿着线。一阵风吹来,爸爸说:“算了吧!”我拿着风筝飞快地跑着,风筝飞得很高,渐渐升到树梢之上,于是风筝越飞越高!这时我的金鱼风筝线和别人的风筝线绞在一起,风筝又掉下来了!我很难过,但后来我想:难过有什么用?还不如重新来过!我们又像刚才一样开始放风筝了!
一、正确把握单元习作要求:是引导不是约束
小学语文教材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后,都设置了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篇习作要求。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完全按照这8个习作要求,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练习写作,超出范围则视为脱题。殊不知任何写作归根到底都是作者思想的表达、情绪的宣泄、见闻的再现。小学语文教材的8个习作要求,应当视为只是一种引导,而不是唯一的约束。特别三年级这一阶段,刚刚开始写作文,尚不懂得作文从哪里着手,从哪里结束。教师在辅导学生写作文时,应当视其具体情况,如果学生恰好有习作要求范围内的想法、素材,就让他直接写出来;如果学生对范围内的话题毫无兴趣或没有这方面的材料,则允许学生写他愿意写、早已想好的事。如,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教材“语文园地二”习作的要求是“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综合性学习来写,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实质上要求学生写家乡环境随着社会进步出现的变化这一过程,作为成年人,阅历多,这一现象写起来很容易,而作为十几岁的孩子,他们要写好这次作文,难度还是有的。有一部分学生根据动画、影视知识,要写动物与环境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想象出来的,当然更好,完全符合本次作文要求,要给予肯定。
二、写作切勿摆架子:会说话就会写作文
大部分语文成绩差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不会写作文。这实际上不是能力差,而是心理障碍。这个问题要解决,就要从三年级进行作文启蒙时降低“门槛”。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什么是作文?会说话就会作文。具体做法是找几篇阅读材料让学生读,读完之后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对照,学生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生活中时常会碰见类似的事情。也可以引导学生写片段,某一个时刻某一个地点,如教室、操场、家中,把当时的真实情景讲述出来,再写下来,这就是文章。学习再差的学生也会认为作文并不神秘,马上会来了兴趣,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
三、先实践、后作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三年级作文教学,一定要重视这一点。不能坐在教室里闭门造车,那样只会为难学生,尽管个个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仍然无济于事,应该先让学生分组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实践。如,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习作要求是写自己会哪些本领,题目可以用“我学会了……”这次作文可提前一周布置,先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把自己每个人最拿手的本领写出来,然后每个学生把这个本领做好几遍,记住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特别提示学生重点注意一些动作的表述,想好准确、贴切的动词,再提示学生在一张纸上把活动的程序写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这种活动的相关知识。最后让学生坐在教室里,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完成这次习作,相信效果会相当不错。这让我想起看过的一个材料:外国一所小学的作文时间从布置到上交,周期是一个月,而不是一两节课就完成一篇作文。
四、作文的模板:生活的客观性
小学阶段,大都是写记叙文。如何行文?有些学生觉得很茫然。关于这点,我们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走样,更不要瞎编,说假话。越贴近生活的文章,越有真情,越能打动人。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锻炼再现生活的能力,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还可以让学生多留心各类媒体上的新闻,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客观的、真实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写起文章来就有底了。
五、让思想展翅飞翔
总之,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引导不当,会使学生出现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畏难情绪,害怕作文,甚至放弃作文。引导得法,就等于给幼小的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使他们乐于表达,乐于交流,把思想的河流从笔端倾泻出来,这对学生的学习、人生无疑是大有益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提倡引导不约束、鼓励不打击、说话等同作文,降低作文门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积累词句打基础
没有大量的词句积累, 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那种让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的做法还是值得提倡的。我给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 定期给学生布置摘录任务, 并能做到定期检查, 要求他们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时我把校本教材———诵读本作为阅读课的主要教材, 我们三年级的诵读内容是成语和歇后语, 我把每周的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检查方式落到实处, 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凭借文本作范例
教学中, 教师没有必要要求学生购买形式多样的作文书, 学生手中的语文教科书就是一本很好的作文书, 书中涉及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有多彩的生活、名人的故事、四季的美景、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等内容, 贴近儿童生活, 体现时代特点, 蕴含教育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好学生手中现有的作文书, 抓住语文书这一原始资料, 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三、指导观察获题材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 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 这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 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 仔细地观察事物, 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写作时才有话可写, 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 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抓住契机写片段
三年级的作文起步训练主要是练习写片段。平时每单元按规定的要求写一篇作文的常规习作训练, 有可能造成了学生“害怕作文课”这一心理,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极为不佳, 我认为:作文教学应打破常规, 抓住契机来练习写片段。
其实, 这样的契机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比比皆是, 关键是老师能否做个有心人, 能否把握机遇, 为学生创设一次难以预设的习作训练教学。
五、引发想象求生动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 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 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 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 有了充分表现的机会, 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 写作兴趣也提高了, 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六、寻找亮点激自信
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是让学生想写作文的法宝。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 成功是支撑信心的不竭动力。
三年级的学生是初学作文, 他们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 多鼓励, 多表扬, 要敢于肯定学生的“四不像”作文, 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对于刚刚写起步作文的学生来说,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难度, 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是必要的。
以上所述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深切体会,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重视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教学, 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千万别把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萌芽期给扼杀了, 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的作文教学模式, 让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不让写作契机在你的慧眼底下溜走, 努力让三年级的孩子想写作文, 敢写作文, 会写作文。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本文就以如何在作文起步阶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探讨, 文章分别从“注重积累词句”、“用好课本范例”、“培养观察能力”、“抓住练写契机”、“引发想象求生动”以及利用亮点激趣这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具体事例, 详细地阐述了它们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积累词句,仿中学写,抓住契机,鼓励激趣
参考文献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谈 (4, 5)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当我们到了南广场时,最先看到的就是满天飞舞的风筝。翱翔的雄鹰,色彩斑斓的蝴蝶,拖着长长身躯的毛毛虫,最可笑的还有绿绿的青蛙。天上热闹非凡,地上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有追着风筝跑的小弟弟,有哭啼啼抱着刚刚坠下风筝的娃娃,还有叫嚷着自己的风筝已经称霸天空的大哥哥。有大人的鼓励声,也有孩子们的笑闹声,欢声笑语混合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美丽动听的乐曲。
我们把大风筝拿出来,它是一只白肚黑身还有一双大眼睛的燕子。爸爸叮嘱我,拿着风筝使劲儿向前跑,听他喊“松手”时,我就把风筝向上一抛。我觉得听懂了,爸爸喊“开始”,我就撒丫子往前跑,听到“松手”我一甩,转过身时,风筝掉到了地上。我挺纳闷的,爸爸分析说风向没问题,妈妈说线轴没毛病,我挠挠头说“难道我力气不够?”最后爸爸决定让我拿线轴,他放风筝。只见他飞速向前跑,然后一个飞跃的动作,把风筝向上一扬,风筝摇摇晃晃的终于飞起来了,我高兴地喊“加油,加油。”突然风筝来了一个倒栽葱,妈妈忙喊我:“放线,放线,线太紧了。”我立马松松手,果然风筝又飞上去了。我的燕子风筝在广阔的天空真是太受欢迎了,它一会儿和老鹰聊聊天,一会儿和孙悟空斗斗法,一会儿又去给毛毛虫加加油,真是太有意思了。
终于忍到了第二天,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去放风筝。第三节课终于到了,老师带我们来到操场上。同学们像吃了兴奋剂一样,马上亮出自己的风筝。呀!只见眼前一片万紫千红,要是有哪个人路过这里,他呀,肯定会以为是一大片雏菊在开放呢。刹那间,空中出现了一些风筝,有活泼可爱的“喜羊羊”、有神气十足的“老鹰”、还有生龙活虎的“龙王”……
我想,放风筝挺简单的吗,我左手拿风筝,右手拿线,向前方奔去,风筝呼呼飞起来了,我特别高兴,就在高兴时,扫兴的事来了。我的风筝和刘冰冰的风筝“打架”了。原来我的风筝不小心落了地,没想到,她的风筝也掉在我的风筝上面,这么一折腾,我们的风筝就打了个死结,最后老师把风筝线割断了,可是,我的风筝线被割断了,而刘冰冰的却毫发未伤,我很生气!
一、课堂提问应当适时
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合适的问题, 这是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应当把握的首要原则。三年级的小学生还不具备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当让问题形式与问题目标直接联系, 分别置于导入、过渡等教学环节。在进行新课导入时, 教师可以采取设问的办法, 造成知识的悬念, 这会让课堂显得浑然天成, 更加符合学生口味。比如在接触My friends这一单元时, 教师可以呈现一幅朋友聚会的图片, 指着图片中的人物形象要求学生回答:“Who is he?/ Who is she?”等, 并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句子:“He’s.../She’s...”这种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 符合从浅到深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不至在新语言面前受到阻碍。在进行教学过渡时, 教师应当注意知识点的衔接, 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借以锻炼学生的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与课堂接受能力。在进行基于突出重点目的的提问时, 课堂提问起到的是串联知识主线的作用, 当问题的答案被锁定以后, 学生也就基本解决了课堂的重点学习内容。对于教师来说, 从学生的回答中, 完全可以了解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领会与理解程度, 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纠正与补充课堂教学内容, 达到让学生反复演练、重点演练的目的。在进行基于化解难点目的的提问时, 适时提问可以有效解决语音、语调等小学三年级学生易于犯错的问题, 减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障碍。比如在My friends这一单元中, 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能熟练地听懂、会说、会读并会写he、she、my friend和goodbye, 并能够准确发音, 教师可以以难点训练为出发点, 逐一向同学们询问准确发音, 以便加深学生印象。在导入、过渡、重点、难点几个方面的提问上, 适时性原则始终是适用的, 教师要打有准备之仗, 在课前就应明确什么时间节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二、课堂提问应当艺术
课堂提问应当艺术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所有的问题都应该言之有物, 而不能出于凑时间的目的提出一些价值不大的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为了图方便, 会提出一些以Yes或者No来回答的极简单问题。从表面上看来,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教师可以一直发问, 学生能够顺利作答, 然而实际上, 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打开, 也不会因为这种表面的活跃氛围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仍以My friends一文为例, 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学生提供这样的画面:在写字台边上, 有一名女孩背对大家而坐。教师要借助这个背景和同学进行交流, 可以用这种方式提问“Who is she? Is she Lucy?”虽然学生可能热烈地给出答案, 但是教师满耳充斥的无非是Yes或者No的声音, 除此以外, 再难听到其他的回答。在这种问题模式下, 学生并非不想做出更多的思考, 而是无需做更多思考, 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全部的回答都如同条件反射一般, 极不利于锻炼学生思维。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下述方式和学生交流:“Who is she?”虽然较上面的方式少了一句话, 但是学生的发挥空间更大了, 同学之间可以就此问题进行更大幅度的交流, 同时给出回答:“She is Lucy.”或者“Thisis Lucy.”等。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可以用英文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 这些主动思索后的答案, 远胜于教师的讲解说教, 当然也远胜于“Is she Lucy?”那种画蛇添足般的问句。
三、课堂提问应当有序
课堂提问应当注意循序渐进, 给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问题。维果斯基指出:最好的教学, 是应当走在学生前面的教学。提问教学模式同样如此, 只有教师把提问的内容置于学生既有经验之上, 学生才不会有疏离感;而只有教师在提问的内容中融入新知识, 提问才会为课堂增效带来帮助, 也就是说, 新旧知识的两相融合, 才是有序提问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 需要把设置的问题看成一座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 让学生从此岸走到彼岸。比如若想使学生了解friend这个词汇的复数含义, 教师不必过多强调英语的语法知识, 仅在提问中渗透friend代表一个朋友, 而friends代表两个或者多个朋友即可。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385-01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四大基本技能,其中写作是较高层次的能力表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写作更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是不少学生的拦路虎,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特别是小学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这时的作文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要高出一个层次,许多老师感叹不知如何下手去教,常常是累了半天,学生仍是迷迷糊糊。同时,很多学生因为刚接触写作,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话可说,无从下笔。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三年级的学生会写作文、乐于写作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见解:
一、有效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
学生在刚接触作文训练时,往往有畏惧心理,无所适从,这是阻碍三年级学生作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写作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首先,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和对新鲜事物有浓厚兴趣的心理特点,通过一系列的作文方式,比如情景作文、快乐作文等方式,打动孩子们的心灵,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其次,在布置作文时,要精心设计好作文题目,有人这样比喻过: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好的命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热情,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写作的冲动。反之,一个平淡无奇、老套呆板的题目会令学生热情骤减。第三,教师要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组织形式多样、而且具有竞争性的教学活动,以竞争促进写作热情,如开展“小小作家竞赛”、开设“习作百花园”、进行优秀作文点评、富有激励性的评语等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经验表明: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更不会用心体验生活。三年学生的作文教学,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敏感的新视觉,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表情变化等。或者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作细致深入地观察: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颜色、形状、大小、姿态;通过嗅觉,闻花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其次,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看到美丽的景物,欣赏优美的音乐,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看到丑恶的事物,听到刺耳的声音,也会感到厌恶憎恨。也有的学生在观察中漫不经心,对观察的对象冷冷冰冰,写起文章来平平淡淡,没有半点生气,缺乏真情实感。可见,要提高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很有必要。
三、加强学生课内外阅读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离不开积累,而三年学生的作文素材主要来源于日常的锻炼和阅读。正如叶圣陶先生强调的“阅读是作文的基础”。既然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那么在阅读中,我们要结合作文要求进行阅读指导。首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句、篇等入手,让学生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全面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剖析篇章构造,弄清课文的内在接洽,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增进和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智力,也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是课堂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应该要求学生勤于动笔,把优秀的词语、成语等摘抄下来,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丰富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减少了,作文也生动起来。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表达,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一大关键。说和写是相辅相成的,作文就是把想说的写出来,会说话就是会写作。在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就算选材再好,观察再细致,如果表达不清晰,结构不完整,这篇文章还是没有达成写作的目的。因此,三年级作文教学还需要教会学生学会表达。首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说话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必然会相应提高。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会表达方法。比如以课本文章为本,给学生讲解分析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有的文章排比句或疑问句的运用,有些文章的标点符号很典型,有些文章的结构分析;还有些文章的修辞方法和成语的运用等等,同时教师就应根据教学进度有选择地让学生仿写学习过的文章,通过各种仿写的训练,达到会写的目的。慢慢地,学生把学到的表现形式、手法不自觉地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上述几点方法只是笔者不成熟的见解。教无定式,教无定法,作文教学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积极的去探索、实践和创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习作的起跑线上感受到精彩,体会到乐趣,引领学生轻松迈入习作之门。
参考文献:
我和爸爸在路上有说有笑。一路上微风吹过来,小草在弯腰向我们敬礼,花儿头向我们微笑,大树向我们招手。不知不觉就已经来到公园。
我和爸爸走到草坪中间,我迫不及待想要放风筝,爸爸说:“不用着急,让我给你做一次示范。”不一会儿,爸爸的风筝飞起来了,越飞越高,我心里很着急,还没等爸爸反应过来,风筝线就已被我夺过来,可是一会儿,风筝慢慢往下掉,一直落到地上。爸爸走过来,用手摸着我的头说:“做什么事要有耐心,不要太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用脑子想一下,学会方法,掌握技巧,才能把风筝放好。”我很不服气,心想:一定把它放好。再次拿过来,重新再来,一遍,二遍,三遍……风筝仍然没有飞起来,“哇……”我一下子哭起来,爸爸走过来耐心的教我。用手牵着线往前走,那线一紧一松,一下子风筝又慢慢的飞起来了,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漂亮极了。我大声的喊叫着:“爸爸,爸爸”我終于学会放风筝啦!”
语文学习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学习过程。“阅读教学是同学、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让同学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观察、想象、朗读;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由倾吐、体会、感悟。教学中要努力以自身的激情煽起同学学习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二、教材分析
《花儿也会放风筝》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儿童诗,作者用儿童的语气,描述了小朋友们快乐地放风筝的情景。诗中,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紧紧抓住风筝与蝴蝶、蜻蜓都能在空中飞舞的一起点,描写了一幅有趣的场景:小朋友们快乐地放风筝,花丛中同样放飞着许多小小的风筝——那是同样快乐的一只只“彩翅膀的蝴蝶和长尾巴的蜻蜓 ”。全诗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通过小朋友们、风筝、花、蝴蝶、蜻蜓,描绘出了一派生机盎然的“闹春图”,出现出一幅表示大自然和谐统一,人和其他小生灵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美丽画面。这首诗告诉俺们,大自然是美丽的,人和动物可以也应该在一起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全诗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大自然、对万物、对生活的热爱。
三、学情分析
同学现在比较喜欢读这类优美的小诗,已有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养成了背诵、积累语文资料的习惯。小朋友们心底善良,情感质朴,热爱自然,喜欢小动物。
四、教学目标
1、同学课前预习时自主认识生字:盈 坪 蜻 蜓; 会写:盈 坪 尾 瞧 旋 滑 蝴 蝶 蜻 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要能读出热爱大自然,热爱万物,热爱生活的语气和情感来;背诵自身喜欢的小节或全诗;正确区分多音字“长”在诗中的不同读音。
3、理解“绿盈盈 渴求 盘旋”等词语。
4、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体验人与自然界中小生灵的密切和睦关系,进一步增强热爱大自然,维护小生灵的意识。
五、教学流程
(一)提前组织同学踏春,放风筝。[点评:加深生活体验]
(二)抓住课题,启发质疑
1、欣赏春景,激发兴趣。
多媒体大屏幕出示表示春天的美丽画面:阳光和煦,春风拂柳,草长莺飞,鲜艳的花丛中蝴蝶飞舞,一群儿童在草地上放风筝……同学欣赏后,教师导课:春天来了,万物苏醒了,小朋友们最爱干什么?(同学回答:放风筝!教师板书“放风筝”)你们放飞的是什么样的风筝呀?(同学汇报)小朋友们放飞的一只只漂亮的风筝把蓝蓝的天空点缀得更美丽了,你们可真行。小朋友们会放风筝,花儿也会放风筝呢!(教师板书“花儿也会”,使题目完整)
2、启发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启发同学从课题中发现问题)?同学会提出:花儿怎么会放风筝呢?花儿为什么放风筝?花儿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花儿是怎样放风筝的?……
[点评:创设情景,激发情境,让同学身临其境;从课题入手,鼓励同学质疑,引起同学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整体探寻课文内容。]
(三)以读为主,人文合一
过渡语:同学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就请大家带着这些小问号,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默读课文,让同学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各种方式的朗读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如:自由读——同桌互读——四人小组内轮读——指名读,为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铺路架桥。(提示:注意区别第1小节与第4小节最后一句“长尾巴”中“长”字的正确读音,第1 小节中读zhǎng,第4小节中读cháng。)
2、细读课文,主动探究
过渡语:大家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现在请你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把你知道的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好吗?
(可以独立阅读,在书上点、画、批、注;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归纳总结,设计板书;可以与同伴交流;可以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点评:“同学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只有让同学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研读课文,共享效果
过渡语:刚才大家都学得很认真,这些小问号解决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还知道了什么,能不能告诉大家呢?
(1)细读第一小节,感受快乐。
①读了第一小节课文,你感觉到了什么?请举例说一说。
②“渴求”是什么意思呢?
③你们想不想把自身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试一试吧!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
[点评:在同学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同学有感情地品读诗句,用心体会感悟,是引导同学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心的极好方法。]
(2)精读2~4小节,展开想象。
屏幕上再次打出春天的画面。
过渡语:春天太美了,小朋友们多快乐呀!他们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来到绿盈盈的草地上放风筝。可是,花儿为什么也来放风筝呢?花儿放飞的是什么样的风筝?它是怎样放风筝的呢?怎样飞叫做“盘旋”(可做动作表示)?让俺们到百花丛中去欣赏吧!(这几个问题用小黑板出示)
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发言。
③播放《春天在哪里》的乐曲,让同学们闭目遐思,展开想像。
④请告诉大家,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点评:阅读想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同学创设思维、想像的空间,让小朋友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想像,有助于提炼同学的情感,提高同学的阅读想象水平和阅读质量。]
(四)培养语感,积淀情感
感情朗读
过渡语: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课文,现在俺们一起来朗读这首小诗,把自身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好吗?
1、同学自由朗读。
2、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读自身喜欢的小节,大家互相评价。
3、师生共读,读出自身的情感来(老师读时请不要看书,实际上是背诵下来,激发同学背诵的欲望。)
背诵积累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都读得非常美,说得特别好,那你们想不想把这首美妙的诗歌背下来呢?
1、同学边看多媒体课件边聆听配乐朗诵。也可以小声跟读,细细品味。
2、自由感情朗读,教师指导。
3、教师背诵。
4、同学自由背诵。
5、指名试背。
6、齐声背诵。
[点评:指导同学入情入境地诵读,使同学真正进入到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中;而老师带头背诵,则会发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同学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有助于同学语言和情感的.积淀。]
(五)拓展延伸
过渡语:你们看,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多么密切呀!大自然是美丽的,人和动物可以一起尽情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读了这首诗,你最想说什么?
1、自由说。
2、同桌互说。
3、大家说得真好“俺们要保护大自然,美化大自然,和大自然和睦相处,让俺们的世界更加美好。”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因为时间的关系,大家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用文字来抒发俺们的感情吧!
[点评:放手让同学写心中所思,可以深化同学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阅读质量,同时为同学发明与文本再次“亲近”和倾诉心里话的机会。]
(六)检查指导写字
1、“滑”右上方笔画,“蜓”右边是“廷”(读tíng),不是“延”(读yán)。
2、在自身本子上写一至两遍,再同桌交换本子写一遍。
3、同桌检查,互评、自评后交给教师。
[点评:利用同学的表示欲,让同学同桌交换本子写字,有利于把字写正确,写得更好;同学自评、互评,有利于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并养成写字的良好习惯。]
六、案例点评
这篇公开课教案将“读”这个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重点落在读、悟上,使同学在读中学,悟中思,学中悟,读出意味与感受。遵循了“同学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让同学更多地拥有自主学习、自主发明的权利和机会。
1、整体掌握,整体阅读,整体感知。语文课程规范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同学)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掌握的能力。开课伊始,老师先借用课题“花儿也会放风筝”引发同学质疑,在同学发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后,便布置同学通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指名读、师生齐读等多种方式阅读全文,整体掌握了课文内容。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是本次课程改革积极提倡的学习方式。培养同学学习、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使之逐渐成为同学学习的一种真切需求,一种潜在意识,一种良好习惯,一种自觉行为。初步养成自由读书,独立识字,自身发现问题,读书解决问题,主动与他人交流,向他人求教的学习习惯。
3、鼓励、启发同学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为同学的思维发展创设空间,同时使同学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程规范中说:“逐步培养同学探究性阅读和发明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用形象、色彩、声音求思维。”教师在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试着背诵课文后,特意布置了“展开想象”这一重要学习活动,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让小朋友们闭目遐想,此时此刻小朋友们曾经历的春天的美丽景色便顿时映现在脑海里,自然而然地与眼前的文本有机融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激活了小朋友们维护大自然,美化大自然的情感。
4、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过渡语,着力煽动同学学习的热情,使教师之情,同学之情,作者之情,作品之情发生共鸣,确保教师、同学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有效进行。本课设计,教师十分注重教学活动、同学学习活动、教学问题和过渡语的设计,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亲自带头背诵课文,会对全班同学发生极大的感召力,激励同学在朗读时努力进行情感的投入,积极、大胆地背诵课文,极大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农村小学三年级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1. 农村小学三年级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对学生的写作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在作文的写作中,内容空洞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在小学的教学中,三年级的语文写作教学已经逐渐地进入正规化,学生对写作的认识也不断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要想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就要充分注重教学兴趣的有效培养,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才能提高写作能力。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并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枯燥的教学课堂中,就很难将写作的水平有效提高。
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流水账的内容比较常见。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在生活的阅历上比较有限,以及在语言知识方面受到限制,在具体的写作中就相对比较困难。而老师在学生的写作指导方面没有充分加强,使得学生在写作中出现流水账的现象就比较突出。
再者,小学语文写作中教学方法不科学。在进行作文教学中没有将方法系统性地应用,只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写作技巧的训练,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以及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写作构思等方面的培养。这些方面的问题就会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很大影响。
2. 农村小学三年级写作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写作中出现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学生在生活方面比较的单调,除了每天到学校上课以及下课在学校内玩耍等,在娱乐生活方面的内容比较缺少,学生的生活就相对的比较单一化。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缺少素材。
另外,老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多样化。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兴趣的培养,主要和教学的方法应用有着紧密联系。在教学方法上的应用没有科学合理化地呈现,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学习。只有对于这些层面的问题和成因加以充分重视,并在这些方面加强,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究,才会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才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农村小学三年级写作兴趣培养策略探究
为保障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就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笔者结合实际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下,就能有助于写作教学水平的提高。
1.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老师要对学生加强了解
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方法。老师要能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写作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就要注重学生的乐学以及乐说和乐写的把握。处在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还没有成熟,需要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欲望上加以激发,将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进行结合,让学生能乐于表达,这对写作兴趣的培养也比较有利。
2. 写作教学要能充分注重以学生兴趣为基础
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注重对学生在写作素材方面及时性的提供,并要能够使提供的素材和学生能产生共鸣,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到写作的氛围当中去。
例如: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写作兴趣的培养中,写作的素材提供就可以生活为例,让学生在想象力上充分地发挥,和实际的生活情况紧密结合,让学生对家庭的生活以及校园的生活等作为写作的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对写作素材自由地选取,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素材进行写作。这样就能为学生留有很大的写作空间,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就比较有利。
3. 加强对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
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中,教学方法的应用要充分注重。要加强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教学的探究方式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等进行综合性的运用。在新的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下,就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以及能力的提高等都有着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小学三年级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将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作为基础,只有在这一教学目标上得到了实现,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教学思想观念的及时性转变,为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提供有利的思想指导。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就能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峰.对小学生作文的写作技巧探讨[J].新课程(上).2016(07).
[2]王英.在操作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蒙眼睛画画”为例[J].科学中国人.2016(24).
[3]李琳.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6(16).
关键词:小学生;三年级;作文入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22-01
学生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在头脑里积累了一些词语、优美句段。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的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相当重要。这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作文是各科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也就是说,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活动,因此作文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还是学生观察、认识、理解、表达、审美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形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紧跟课改的步伐,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习作的要求,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要从实际出发,从培养人才素质的需求出发,不断探索作文教法。但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等种种原因,导致小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即使是在重压下写出的作文也往往是千篇一律,假话、空话、套话连篇,无真情实感,无新意,始终不能达到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教学中也常常发现一些教师作文教学经常沿用这样的模式: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而这种模式沿用已久,它只立足于教师的教,而置学生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另外山区孩子生活范围小,阅读量小,接触外界机会少,实践活动相对较少,缺少写作文的素材和背景,介于这些实际情况,如果再不改革作文教法,普遍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则很难。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经常采取“三阶段”教学法,即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改变了学生一到写作文就“头疼”的局面。
一、起步作文写前指导
首先,教师对每一年段,每一册,每一单元的教材要进行精心研读,对课标的要求和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单元中的每一课教材,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等教学内容,安排得非常合理,都与习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习作教学的抓手。在教学每篇课文时,我特别注重学生朗读、说话、小练笔、课外拓展等方面的训练,时时处处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不只是围绕课文内容说,还抓住课文的某个空白点让学生向课外拓展说,想象说、越说面越广,越说越爱说,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同时是他们的思想感情也得到了升华。说得好才有可能写得好,长期这样频繁的、大面积的训练,相信学生的说写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教学中还抓住机会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经常进行小练笔训练,有创新性的片段在班里给予肯定和表扬,恰当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课则让大家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是课堂活起来,尽情说,尽情交流,互评互议,取长补短,拓展知识面,激发思维。每一步教学工作都做实了,那么到写作文时学生基本上已经有材可取,有方法可寻了。
作为语文教师,我感受到单纯利用作文课来完成一篇作文的教学工作,很难使学生喜欢写作文乃至写好作文,于是就出现了“闭门造车”“千篇一律”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的写作方法,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启发指导学生,触及他们的灵感,做到说写结合,让学生有构思、搜集素材的机会,方能写出自然真实,贴近生活的作文。
其次,教师要有超前意识,那就是从一年级学生识字起,每天让学生阅读课外书,大量积累语言素材,为学生习作做好铺垫。
再次,要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回忆生活,平时做有心人,写好日记。作文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如果一个人对身边的事不闻不问,不热爱生活,写起作文来肯定是难上加难。
二、起步作文写中指导
1.让学生学会审题。首先让学生用心读作文要求,明确作文的具体要求。教师帮学生做好舵手,把握好方向。
2.教师结合本单元课文,总结写作方法。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提炼重点句段,让学生再次回顾,激发灵感。
3.先说后写。让学生动脑、动笔,写下一个片段或梗概,进行交流,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觉着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还需改进,教师也做恰当的评价,比比看谁的构思巧妙,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和热情。在对大部分学生的构思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让同学们动笔写,教师重点辅导学困生。
三、起步作文写后指导
1.作文的修改。
修改作文的方法很多,有朗读修改法,讨论修改法,边写边改法,自读自改法,小组修改法等。不同的作文,教师采取适当的修改方法。无论哪种改法,都要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时,平时大量的阅读就可起到“拐杖”的作用。
老舍先生曾说过:不要溺爱自己的文字!……字要改,句要改,连标点都要改!因此无论用哪种修改方法,都要求学生多修改几遍,逐渐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之一。
2.教师批改、讲评和学生的再度修改。所有学生都有些好文章的欲望,因此,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多给与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不断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对今后的写作也就会有十足的信心。把优秀作文收集到班级作文集中,再从班级作文集中推选优秀作文到学校出版的作文集中,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也能提高作文的质量。
【放风筝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推荐阅读:
三年级作文 放风筝 看图写话11-24
描写放风筝小学五年级优秀作文09-15
小学作文范文 放风筝06-15
放风筝小学生四年级日记400字12-15
小学生作文放风筝11-10
放风筝400字_小学作文10-15
七年级作文放风筝400字05-31
放风筝作文400字五年级10-28
放风筝小学生作文600字06-12
小学生作文放风筝300字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