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基础教育”论》有感(精选13篇)
春节期间,我又捧起了叶澜教授的书,认真研读,再次深深感受 了新基础教育带给我的新理念。
“没有知识,构不成教育;只有知识,不能称其为当代的教育。” “过去的教知识,是就事论事;现在要挖掘知识内涵的育人价值。” “建立一份自己的责任,课堂是一个自由的空间。”„„这些话是多么精辟啊!越是深深思索,越是被深深地感动。新基础教育”的改革走过了好多年的路程,我的女儿也是新基础教育下的受益者。“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推广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乐在其中。在新理念的不断冲击下,我的教学教育观有了新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它无时不刻在指引着我们的教育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所以,“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新的水平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我们要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作为教师要运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在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在探究中学习,其个性特点表现较为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变得更为复杂和细微了。教师还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
同时,我也感受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取决于教师对学科价值的认识;取决于教师有无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等。“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质量。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习心境和人际关系,就必须努力搞好班级的建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们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这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群体的个性不是靠教师塑造,而是由他们自己用心和行动创造形成的。”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整理了他近3年的教育史研究成果, 推出了新作《教育与社会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年) 一书, 不仅论述了我国当前教育史观和教育史方法论问题, 以典型案例介绍了德国对大学精神的追求, 还深刻、透彻地分析了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运动的兴起、发展与解体成因, 带给人们诸多的启示。本文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衰反思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动向, 与大家商榷。
一、教育价值取向的清晰、统一是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前提
发端于19世纪末美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际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因其鲜明的儿童中心与实用主义的教育观点, 得到了当时饱受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念冲突、社会秩序混乱的困扰而盼寻变革的美国大众的关注和支持, 但何以在其鼎盛时期出现衰落的征兆, 最终走向解体呢?《教育与社会变革》一书指出, 这既有美国社会变迁所造成的外因, 也有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内因, 另外还有社会运动一般性规律的作用, 原因是复杂的。但就其内在的根源而言, 首先是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多元化与运动的相对统一性之间的矛盾, 其次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是作为传统教育对立面的理论本身的矛盾。
那么,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何以会出现这三方面的基本矛盾呢?笔者认为, 究其原因, 在于其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偏颇。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改革的重点在于凸显儿童的天性, 倡导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教学来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所以其教育的追求在于儿童获得的经验。但是, 学校教育毕竟是代表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的一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其教育质量的内涵当然不能局限于个体的自由发展, 所以美国大众自然会对进步主义教育中儿童所获的经验质量进行质疑:如何处理儿童个性发展与社会意识培养的关系、儿童的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儿童活动与系统知识传授的关系, 等等。这些质疑也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内部进行自我批判、产生观点分裂与冲突的导火索。
因此, 尽管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为了向大众证明儿童所获经验的质量而开展的“八年研究”实验最终成功, 但由于运动初始教育价值取向的片面性, 使得这一运动在发展过程中自由发散地形成多元的教育思想和理论, 缺乏具有统一性的思想和理论奠基, 所以运动鼎盛之时, 也就是其活力衰退之时。
另外,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一开始是以传统教育的对立面而引人注目的, 旨在颠覆传统教育的种种不足而建立起一类新教育。但是在运动发展的过程中, 运动者停滞于阐述反对什么, 至于到底要建立怎样的新教育, 没有清晰的理论和实践案例。为何运动只“破”不“立”?这还是因其价值取向的偏颇而导致的。教育追求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而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是千差万别的, 每所实验学校所获得的成功, 难以相互迁移, 所以运动的结果只能是百花齐放式地发散发展, 而不能凝固其理论基石。
反思我国本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 不可否认, 代表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的各科课程标准所反映的以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为本, 追求学生在学科知识、能力与情意三个维度上全面发展的目标, 可谓是科学的。但是, 由于学科能力与学生情意发展的培养缺乏具体的质量标准引导, 这两个维度的教育活动处于弱势甚至空白状态, 公众可感知的教育质量主要就是纸笔考试成绩。在公众心目中, 所谓的好学校、好教师, 往往就是指能教出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 甚至诸多学校和教师也以升学成绩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导致教育价值的定位在理念和实践层面出现巨大落差。
我国现存的这种教育价值取向应然层面的空洞与实然层面的片面, 其危险性不亚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儿童发展的片面追求!进一步说, 如果教育界内外对提高教育质量的界定都是以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为标尺, 而重点大学的招生人数永远是有限的, 那么, 这样的质量追求能推动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吗?
因此, 以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为鉴, 我国基础教育当前亟须澄清、统一理论与实践中的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追求, 要怀着高度的危机感、深切的紧迫感来探寻缩减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差距的途径。例如, 通过科学的质量监测维护学科素养的三维目标教学要求, 挖掘、扶持和树立一批能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的典型学校, 引导公众对“优质教育”、好学校的认识, 端正对传统教育的认识, 传承、发扬传统教育的合理价值。
二、“儿童中心”论的辩证运用是将教育改革付诸实践的关键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儿童主观能动性的高度重视及其在发展儿童能力方面的成就, 在人类教育史上画下了重彩笔墨, 影响深远。今天看来, 其倡导的诸多观点仍有可借鉴之处。例如, 1919年制定的“进步主义教育七项原则”提出:兴趣是所有作业的动机;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监督者;科学研究儿童的发展;重视影响儿童身体发展的一切因素;为满足儿童生活的需要, 学校与家庭应进行合作。因此, 尽管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已经解体, 但运动中出现的各类教育思想和教育著作至今仍盛传于世, 被世界各国所学习借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美国方兴未艾, 杜威、帕克赫斯特、克伯屈和华虚朋等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重要的代表人物相继访华,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最闪亮的思想——“儿童中心”论对我国的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杜威在后期将“社会中心”与“儿童中心”并重于儿童发展之中, 但我国对“儿童中心”的理解还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初始阶段将儿童置于教育的一切中心的激进观点, 所以当本轮教育改革伊始倡导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生发展为本时, 我国曾对“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谁为主体”这一个矛盾关系展开过辩论。
今天, 随着无创伤技术的运用而迅速发展的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所倡导的重视儿童的兴趣、需求、动机的观点, 是符合人的学习规律的。在教与学的活动中, 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确实应该处于学习活动的中心。但是, “儿童中心”并不是意味着要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需要教师的“教”给予引导。
要避免陷入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处理儿童个性发展与社会意识培养、儿童的自由与纪律、儿童活动与系统知识传授等关系问题时的困惑, 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就要把握“儿童中心”的应用范畴:是教学的中心——应注重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实施, 非课程的中心——不应单以儿童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
以人类文明的传承、社会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制定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 以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方式实施课程的教学活动, 教育才能培养出既能适应社会, 又是社会所需的人。
考虑到我国各地存在经济、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 以及多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 如何以儿童为中心实践基础教育改革是缩小我国教育改革理想与实际实施之间差距的关键。国家要统筹规划现有的人力、物力, 确定至少在怎样的地域范围内结合当地的特色和儿童的个性, 研发出优质的教学资源, 支持当地教师实施落实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将学习心理学作为教师培训、研修的重点内容, 以有效的方式促使教师理解学习的本质, 从而提升教师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能力;重点提升省、市、县各级教研员的教学评价能力, 发挥教研员的教学导向作用, 引导课堂教学追求以学生的“学”为“教”的起点、过程和结果, 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场所。
三、教育改革的非运动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在分析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衰落与解体时, 《教育与社会变革》一书借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指出, 几乎所有的社会运动都存在着一个“生命周期”或变化周期, 通常由四个阶段构成。第一, 鼓动。新的社会运动成员努力进行宣传, 吸引公众的注意和支持。第二, 合法化和选用。运动目标得到一定范围的拥护, 逐渐受到尊重。第三, 官僚化和倒退。运动的组织日益陷于日常事务而不再注意它最初形成时所要解决的那些问题。第四, 再生。当运动内部的不满情绪达到一定程度, 会再次出现新的社会运动。
或许人们认为,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之所以被冠之以“运动”, 是因其一开始登场时与传统教育“势不两立”的态势和试图改变, 甚至取代所有的教育的庞大野心。其实, 就本质而言, 教育自身的发展就需要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革。唯有自身不断“新陈代谢”的教育, 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下一代。正视教育发展的这一自身改革的需求, 任何一次教育改革就不应该是“断裂式”的运动。即使是在人类社会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 继而向知识经济发生巨大转变之时, 教育仍需要秉持继承与发扬的方针, 基于原有的教育实施有的放矢的改革。
若将原有的教育冠之以“传统”而试图全盘颠覆, 会造成两方面问题:一方面, 会如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一样进入自身理论建设的尴尬境地, 因为任何新理论都不是“无中生有”的;另一方面, 会引发教育自身内部的焦虑和恐慌, 因为原有教育的实践者也是新教育的实践者, 而对自身的全盘否定, 无疑会使实践者自己迷失了改革的起点和方向, 邯郸学步, 甚至步入误区。
因此,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步入第二个10年之际, 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者、校长、教师等所有教育工作者, 都要深刻反思和时刻提醒自己:改革的起点在哪儿?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理性地探索如何发扬已有的改革成果, 如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如何避免教育改革沦为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 从而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始终保有生命力和活力。
关键词:书籍 历史 现代 融合
一、书籍的演化史
自人类第一本图书著作《管子》诞生至今,人生有图书的历史就被追溯到春秋初期,至今已有大约3000年。图书的产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孔子《论语·宪问》对管子的功绩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由此可见,书籍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管子·戒》说:“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书本产生的第一要务是将所知道的事情,陈述成牍,其中更多的是记录圣贤的言论,以便彰显其思想的宏大和警戒后人。其后,便有了孔子的《左氏春秋》,及弟子们整理成著的《论语》。由此,后人可由书牍中感悟圣贤的教诲,体悟前人的阅历。
那时候,书籍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内容也比较狭窄,文字生涩,显现了智慧的高深,却缺乏了这一经验累积品的平易近人。书籍发展到现代,历经数度改革,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此期间,书籍,这一人类的精神食粮进行了细致的分门别类,迈入了专业化的进程中。
二、专业化书籍的应用和发展
术业有专攻。人类科学发展至今,要求一切工作,一切事物的发展遵循精细化分工的要求。由此,人类社会也产生了更加细腻的职业化的倾向。上层的高科技研发人员,中层次的管理协调人员,基础层次的社会服务人员。社会分工的细化,就必然要求图书也达到同步的水平。由此,科学专刊著作,管理体系方法,社会科学等等都有了自己的相应内容。对此,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多读可医愚”。只是读书也须如药,对症才好。比如,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书平平常常的”。读书,正像专业化的方向前进。
三、教育书籍的专业性
从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现代教育著作越来越专业化,在注重学校的社会化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心理和身心健康。而这一切的著作,一切的教育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都在职业化的教育施加者——教师的身上。这就要求面临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侧重点的教师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专业的提升。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身处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无止境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承接的东西太多了。单单中国,就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这涛涛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如尘埃的名师大儒给出后人无穷的启示和教导。这些包含了社会性、知识性和文艺性的思想结晶转化成了不断变迁的教材,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代又一代新生命体的心中,使“学生”一词,不再只是知识的“受体”,还让他们变成了强大的知识的传播者。他们的身上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身为这所有前人经验的传播者的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能够“斗转星移”的知识的转化、发酵、传播者,教师首先要发展的必然是身为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素养,即教育教学理论。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就要求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将此付诸于实践。于我个人而言,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先后涉猎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颗灵魂献孩子》、杜威的《儿童与课程》、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等教育教学名著,对专业知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教育理论的实践性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出和研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美国著名作家、活动家、教师帕克·帕尔默说:“与导师和学科的相遇,可以唤起自我意识,获得一些我们是谁的启示,但是教学的呼唤还不单是来自外部的融合——没有我灵魂的首肯,任何外部的导师和学科都不会对我产生影响”。人类知识在经年累月的积累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被进行着重新的融合和发展,以至于在经验本身又衍生出许多的不同的意义,这就是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他的内心思想和理论方向直接决定孩子的思想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将持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时代进行有效地融合、再创造,进行有效的权衡,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真正实现教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总之,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理论起到基石的作用;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书籍起到记录、融合、生发的作用。在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过程中,书又是媒介。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书是前人经验的累积。对于后来者而言,我们听“百家之言”,生本我思想。最后,引莎士比亚的一句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过去的十年里,各种教育名著给我启示,催我上进,在未来的十年里,我将乘教育东风,以书籍为基石,成就自己的教育教学天地!
参考文献:
[1]图书馆说基础.
[2]陶行知教育名篇.
---读《朱永新说教育》有感
前段时间,我利用闲暇时间仔细读完了中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朱永新说教育》。读完本书,朱教授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与执着行动、辛勤灌溉与无所畏惧,着实让无数人感动。这本书唤醒了我本人对教育的重新定义与理解,将我内心的教育之火点燃了,成为我人生前进路上的一盏明灯,让我重新审视我目前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朱教授发起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正是我们教育人毕生追求的理想目标么?这本书主要讲了五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宏观教育问题,解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微观教育,未来学校的发展及 “三重境界”即有理想、有专业精神、有人文情怀,好教师的标准等;三是推荐全民阅读战略,改变,从阅读开始;四是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要有恰当的方式与方法,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五是新教育实验方面,新教育实验的缘起、发展与愿景,新教育实验人的精神与行动,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唤醒我们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阅读不难发现,这本书是朱教授新教育思想的简明概括,既有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深入的独特见解,又有许多生动鲜活的教育实践案例。事实上,朱教授坚定的理想教育理论构建一刻也没有放松停止过,正是因为他对新教育的宗旨、纲领和使命有了简单明了、权威解读,才让我们更多教育人了解新教育,走进新教育,以致实践新教育。下面谈谈我对新教育的理解,“新教育实验”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十个方面。
一、“一个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两个目标”:“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三、“三大自我创新”:即“道路的自我创新,行动的自我创新,文化的自我创新”;
四、“四种精神”:“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
五、“五个基本观点”:即“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六、“三要三不要”:即科学家庭教育方法“要陪伴,要积极,要垂范,不要极端,不要攀比,不要专制”;
七、“七大理论”:即“发展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行动论: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货,只要坚持才有奇迹;状态论: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崇高论: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和谐论: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东西”;
八、“八大理念”:即“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九、“九大教育定律”:即“态度决定一切,说你行你就行,体罚近乎无能,读书改变人生,课堂属于学生,性格主宰命运,特色就是卓越,理想创造辉煌,爱心产生奇迹”;
十、“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
新教育实验的行动,其主旨不是提出多少深刻的教育理念,而是改变我们的原有的、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追求教育行为改变的行动,是人人可以参与并乐而为之教育实验。通过阅读朱教授的《朱永新说教育》,体会最深的是“改变,从阅读开始”。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一种主动的继承和发展的力量。全民阅读,干部先行;全民读书热,干部先开卷。实际上,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不仅本身堪称读书典范,而且在许多场合提倡读书和推荐好书,为推动全民阅读注入强大动力。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永无止境,对喜爱阅读的人来说,读书是他的第二生命。几年前,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可见,总书记要求的“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很必要,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的理论基础。前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则曾多次说道自己在忙,每天也要拿出半个小时来读书,并推荐《沉思录》、《道德情操论》等书籍。李克强总理在某一次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曾提及自己的爱好也是读书。在2018年习总书记元旦贺词中也可以发现,总书记的书架上摆放了各种各类的书籍,包括有“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大事纵览”、“世界通史”、“老舍全集”、“论美国的民主”、“诗经”等多种著作和书籍。
为了纪念著名的作家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体大会上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向他们和他们伟大著作致敬,鼓励大家尤其是青年人去发现读书的乐趣,唤起大家对这些为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的伟人的再次敬仰。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和2015年的全国两会,“全民阅读”都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等,也对全民阅读提出明确要求。这预示着全民阅读活动将不断走向制度化、规模化、常态化。全民阅读关乎民族未来,推动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环境,政府是责任主体,每个党员都应该是引领者。
我们每个人不能把读书当成是一项任务或者是一份作业,读书不是我们无奈的选择,更不是我们用来打发无聊闲暇时间的方式。读书,本来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获取知识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之一,读书使我们明志、明史、明人生,是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最美的馈赠。正如朱教授所说“阅读,源于书籍却不限于书籍,我们通过不同种类的阅读,乃至阅读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人生,进而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世界。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意义,我们怎么去强调它也许都不过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让阅读落实到行动中来,共同实现伟大民族的光荣复兴。我们要理解透新教育理念,走进新教育理念,在工作中实践新教育,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幸福的。最后节选朱教授的一首诗《走在教育的路上》作为结束语:
我是一个行者 日夜兼程,在教育的路上 遍访教育名胜,饱览世纪风光 我要把游记献给我的母亲 我要把幸福融进我的天堂 我相信,五千年的文明一定会再度辉煌
通览整本书所述内容,其主要针对于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学理论进行详细阐述。每一门学科的诞生,必然有其自身的历史根基。即使作为20世纪80年代才被确立的新兴《中医心理学》,也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同时,因为其年轻的学科姿态,也必然蕴藏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详细品读,可以深刻体会到:这门学科虽然年轻但其自身笼罩着的时代沧桑感依旧存在。从其形成学科的时期来看,其稚嫩之处甚至不敢和其他任何一门中医类学科相比较,但关于中医心理的探索在过去并非只是一片空白。详究发展历程,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虽然这一时代还并未形成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概念,但在日常生的活经验积累中,不乏有些人,他们已感知到心理情感的变化对于一个人身体健康影响的微妙之处。有许多人也已经开始专注于这一领域的开拓,这便是当今这一理论成立与不断发展的萌芽。他们用执着进取的精神,在陌生的道路中不断探索。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在《内经》时代,逐步确立了中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秦汉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经过各个朝代们的医家及相关著作的影响之下,这一思想得到了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直至作为学科被承认之后,其思想内涵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思想家们有关心理思想的论述,虽大都属于哲学层面,但同样对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营养,其对于这一学科的促进仍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中运用大量的语篇,详细论述其主要核心理论。“形神合一论”、“三才整体论”、“心主神明论”、“心神认知论与心神感知论”、“五脏情志论”、“心之意志论”、“阴阳睡梦论”、“人格体质论”构成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形体素质,必然会具备昂扬的精神动力。拥有了充沛的精神力量,必然会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便是形、神之间通俗的解释。换言之,形、神之间相互对立、制约。正如文中所言: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神具备,乃成为人。不错,这一简单的形神特点,用以更加严谨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更加具备迷人的气息,这便是这一理论的伟大诱人之处。将我们每个人平常自身遇到的问题,将模糊的感性认识用以更加准确的理论加以诠释。这便是一门新兴学科诞生的重要意义。不可否认,这一研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指导意义。仔细回想,在上学期所接触过的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藏象学说”, 内脏的病变可以通过体表的改变获知,通过“象”的变化了解内脏气血的变化,而“象”便是“神”的表露,这便是形、神结合的良好的契合点。
关于情志理论的探讨,则更加详细和深入。“情”字表示情感、情绪;“志”更多的是指意志、志向。“情”与“志”二者结合时,便成为情感、情绪的专属性名词术语。作为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纷杂的世界,必然会在某时某刻产生不同的情志变化,这也组成了每个人心理变化的重要部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的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是我们每个人变得成熟稳重的标志,而这些不同的情绪的产生,其气血脏腑基础,即是该情志理论所研究的方向。具有代表性的“五脏气化论”指出:人的情志变化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气化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脏腑气血的生理基础。将怒、喜、思、悲、恐不同情志特点对应于不同的五脏所主。形象生动、富于哲理性的论述,将抽象的心理活动与具体的脏腑器官特点相结合,()进而从情志活动联系到对脏腑的影响,两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此之外,中医心理学提倡了心神的主导作用,通过心神的感知与主导,才是各种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直接原因。
最后,希望能根据自己的浅表认识理解文中所讲的“人格体质学说”.首先,该理论强调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即人格。从现代和古代的对比中,剖析了不同时代对“人格”的认识。通俗来说,就是指每个人所独有的有别于他人的“个性”.何为个性?即每个人的独特特点,正因为有了个性,人们才有所差异,世界因此而缤纷多彩。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你和我。之所以非要强调人格与体质的关系,正是基于“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人格归属于“神”的范畴,体质则属于“形”的范围。一定的心理现象必然有相对应的生理基础。一定的人格则拥有相应的独特体质。随着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人们对人格的认识逐渐深入。书中所列举的国外心理学对人格的分类方法,如:盖伦“四液”分类、巴甫洛夫神经类型分类、艾森克人格类型维度。依照不同的标准,通过不同的分类方法,将拥有不同人格特点的人划分为不同的人群。而在国内,《内经》阴阳五行人格分类,则更加具有中医特色,具有独特的心理学基础。按照阴阳之气多少,具有哲学特点的划分,将人格特征划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及阴阳和平5中类型。这种五态的划分,进一步运用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其具体的应用更加让我们感受到这门年轻的学说秉持着谦虚、谨慎的发展特点,而又发挥出自己独特的心理学魅力。
可以看出,该理论虽然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就其长远发展来看,目前依旧是一个弱势学科,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学科内容还尚不成熟,其进一步的实际应用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这一建设行列中来,为中医学学科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新课程中提出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单一的传道授业的教书匠转变成促进者、研究者、建设者、开发者和开放的教师。乍一看,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像孙悟空的72变被幻化成了多种角色。曾经听到这些名词觉得不可思议,更觉得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不切实际,没有可操作性。读完《走进新课程》才略有感悟,这是一种新的理念,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是在经济迅速腾飞,世界变成了“村”的开放时代背景下所必然出现认知。这么多的不同角色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教师这个职业的新观念。
一、促进者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
传统的教学难免会把教师个人的意志(或是出于学校、领导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为了达成某项既定的目标会毫不犹豫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来逼迫我们的学生完成任务。即使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的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急迫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陈旧的教育已经远远的跟不上趟了。那么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教师不是上帝,创造不出天才,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帮组学生发掘自身所蕴藏的无限的潜能,激活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并积极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成功之路,以此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独特个性和健全人格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要敬小慎微,尽量不把自己个人的意志过多的强加在学生身上。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引导和促进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才”。
二、研究者是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提出来的。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好的促进者,自身的素养,尤其是自己专业的素养是要提高的。只有自己站的高了,才能给低处的人予以正确的指引。做老师就必须时刻给自己充电,不断更新自己,做到与时俱进。研究者就是让自己像一个学生一样对未知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总结,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论成果,从而才能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改革,使之我们的教学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在提升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其实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种“身教”。
三、建设者、开发者是从教学与课程关系提出的。
现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校本课程,许多学校都自己编印了校本书籍。很多校本课的内容都很贴合当地的传统和特色,或是符合学校的实际需求。就我们体育学科来说,创编徒手操、自编舞蹈、武术套路、编写校本书、废旧器材的改造利用,游戏的开发等都能体现出体育教师在对待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是走在前面的。对我来说这方面是我特别欠缺的,另一个方面是这些好的东西实践和推广的人还太少。当我们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时,我们就会对我们的所教学的内容理解更深刻,剖析更全面,给学生带去的也将是更丰富的知识,更严密的逻辑,更符合实际发展规律的教学。
四、开放的教师是从学校与社区关系而言的。
关键词:提升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提升学历
2012 年6 月, 我大学毕业就来到了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从一名大四的学生一下变成了别人眼中的老师。刚来的时候走在校园里, 我总觉得我还是个学生, 和他们别无两样。只有在上课的时候, 成熟的穿着才让学生觉得像个老师。3 年多来, 虽然我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但是严格的讲我还是一名新老师, 不管是从教学质量上还是从教学方法上。《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有几个观点对我的影响很深刻, 我就这几个观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一个阐述:
在文中作者提出, 提升学历, 提升职称, 提升教学能力, 提升科研能力就我自己而言, 我深刻的感觉到了本科学历对于一个大学老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13 年我参加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在职研修班, 希望通过追求更高的学历满足这份工作的需求。职称上我是助教, 我希望在获取研究生学历以后, 能够加快我讲师职称的获取。最关键的是提升教学能力, 这是学生最直接的要求, 我们的职责是传道解惑, 那么学生肯定不希望他的老师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所以, 我需要靠不断的学习来满足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需要尽快完成从学习者到教育者、从学生到教师这些角色的转换。
1. 高校教师应该既具有解决“教什么”这一问题的学科专业知识, 又具有解决“如何教”这一问题的教育专业知识。只有把“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都解决的高校教师, 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 在二外教学过程中, 我认真执行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 认真上课, 认真辅导和认真批改作业。每一节课上课前, 都认真备课, 准备文化知识和相关西语国家的视频资料, 学生们都很感兴趣。每一节课我都认真上课, 认真对待每一个45 分钟。除此以外, 每一课我都会听写单词, 全批全改, 督促同学们牢记单词和坚持西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方面, 课程较简单的, 所需的备课时间较短, 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若课程较难, 知识较复杂, 需课前花大量的时间, 且讲解上不那么清晰准确, 因此一方面要不断总结, 第二次授课时查漏补缺。另一方面, 课前多下功夫, 查阅资料, 让课堂效果得到最佳。
2. 关注自身阶段。从学生身份转变成为教师身份, 大学教师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状态与课堂控制.以及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很少考虑还要学习、借鉴和应用本门课程教学已有教学学术理论成果来开展教学。教学经验来说, 一开始零经验, 第一次踏上讲台, 头一夜心脏一直砰砰响, 没有睡好觉。虽然准备好了材料, 但当看到那么多学生, 大脑一片空白又或者准备好的资料才上到1 节课就所剩无几了, 学生问的问题我也一时转不过弯, 学生较高的期望值和实际情况的差距, 让我刚倍感压力, 每天都生活在紧张之中。本以为工作了, 会比读书轻松很多, 以为大学老师就是上完课后拍拍屁股走人, 以为晚上可以吃着西瓜看看电视剧, 事实却大相径庭。早晚自习, 互相听课, 批改作业, 半期考试, 备课, 说课, 公开课, 压得我快窒息了。3 年走来, 6 个学期, 想过放弃, 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的我虽然不是最完美的, 但是已经调整好了自己, 上课不再紧张, 准备好上课材料丰富而有趣, 镇定自若的授课, 不断提升的课堂掌控能力, 这些都是我的进步, 同学们的反应也越来约好了。
3. 关注教学内容阶段。这一阶段往往开始于大学新教师的第二或第三轮的教学时间。老师关注的是课程与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科学而丰富, 因而往往会花大量时间备课, 以便在课堂上顺利呈现教学内容。比如二外, 刚开始带2011 级的学生, 第一遍的时候什么都是新的, 包括备课, 我们以前也没有用过这本教材, 在教课时难免有不足的地方。只后, 我又接手了2012 级, 2013 级的二外, 第二遍, 讲课的时候, 无论是是对知识深入的探究还是对课本的形式的呈现, 或对学生的要求, 都要明显好于之前。而第三遍就更加的熟悉, 课后花的时间也缩短了很多, 也尝试着加入一些新的东西, 举一些新的例子, 同学们感兴趣的例子,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以外, 对课堂的控制也显得更加轻松。于是也开始有时间关注学生本身以及老师自身的发展。除了二外, 我还上过口语, 精读, 泛读, 听力课程。虽然好多课程还没有机会让我上第二遍, 我相信, 10 年, 足以让一个老师能够熟练掌握这些课程, 之后的备课都是补充知识而非新课, 这样老师对课本更加熟悉, 上课效果也会更好。学生也会更快的汲取知识,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关注学生阶段。这一阶段通常要到新教师的第四或第五轮以上的教学时间才开始。开始在关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探索通过课上提问与课下师生交流来了解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方法, 开始关注如何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上课时候我会观察同学们的状态, 比如要打瞌睡的, 我会叫起来回答问题, 作为警告和提醒。比如讲话的, 我也会眼神示意。比如状态不好的, 我会关心是不是生病了, 等等。这样, 让学生觉得老师并不是只是讲课的, 而是朋友, 可以交流, 也有利于老师对班级进行更好的管理。
一、反思让教育更精彩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永远停止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超越,但不是超越所有人,而是要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过去,而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李希贵老师不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从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吗?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老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或追求,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是的,“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幼儿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语解释得淋漓尽致,我不由地为李老师的观点大声喝彩。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而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没有挖掘幼儿的潜力,总是希望他们的教育对象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反思的目的在于自主监控自身的教育行为,从而逐渐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实现与幼儿共同成长。
在一次“分享玩具”的音乐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高兴地演唱歌曲,突然张彤小朋友说:“老师你扮演妈妈,我们扮演小朋友来唱歌曲吧!”我认为他的主意非常好,就和孩子们商量如何扮演得更有情趣,大家一致认为再有小朋友扮演“玩具”就好了,可是谁也不想演“玩具”,因为玩具不会动,又没有情节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大家只好拿出玩具汽车、布娃娃等协作表演。虽然表演比较成功,但是由于情节单一,孩子很快就失去了兴趣,我只好草草收场。活动后,我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回忆教学细节时突然我想起了一个动画片《玩具总动员》,那里有一个场景就是晚上所有的玩具都“活”了,它们在欢迎新来的玩具“机器人”,这些玩具会说话,会跳舞,非常热闹,突然天亮了,它们立刻回到玩具柜里,又一动不动了。我想这个情节不是可以很好地解决今天孩子不愿扮演玩具的问题吗。第二天,我又组织孩子表演“分享玩具”这首歌了,我把《玩具总动员》的动画片段放给幼儿欣赏,接着我对孩子们说:“妈妈把玩具带回家的晚上,佳佳的家里也开了一场欢迎会,你知道他们是怎样欢迎的吗?”一说到这,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表演了,他们一会像机器人一样走路,一会像小熊一样敲鼓,热闹极了。
合理的环节设计、科学的引导,给幼儿增强了表演的自信心。宽松的活动氛围营造出愉快、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帮助改进自己的教学,再经过实践尝试,使自己在反思中学会了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反思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得到的成功,让我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二、尊重让每个人感觉更重要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是李希贵老师独特的人文管理理念与实践。他心系广大教师,实实在在地关心教师,认真解决教师子女入学问题、就业问题,为两地分居的教师联系工作调动,为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教师病了,他到病床前慰问。节日到了,所有职工家属都会收到来自学校的一封贺卡。李希贵先生尽可能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让全体教职工发挥潜能的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教师们的主体性,从而使教师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当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的独特价值”,当一个人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时,责任感和使命感会油然而生,从而为主体性的发挥注入了持久而强劲的耐力。这点我深有体会。在我刚开始接任园长时,就发生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老师们怨声载道、牢骚满腹、愁眉苦脸、不知所措。种种境况常常使她们自己也觉得无奈和困惑。最最让她们伤心的是:没人看得起。经调查,学校由于生源太多、硬件设施不合标准、教师配备少等诸多原因造成老师的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认为自己的地位低人一等。针对这种现象,我买来了许多水果、瓜子,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先让老师说说当幼儿教师有哪些幸福开心的事?有哪些比小学老师优越的地方?老师们畅所欲言,有的说:“那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瑕的笑脸,有时会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有的说:“小学老师有考试压力,作业很多,担子重,在校时间长”……这样,老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消除了自卑,从而开阔了求索的视野,她们懂得了“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懂得了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是快乐着孩子的快乐,喜悦着孩子的喜悦,梦想着孩子的梦想,让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呼吸”。让园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尊重。这样教师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受到感染后容易对工作产生兴趣,处处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读书,让之成为生命的存在方式
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经谈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结实,更长远。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广泛阅读名人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历练自己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就看谁能坚持到底,做到了,就能让自己在教育工作中自由顺畅的呼吸。
一位优秀的幼儿老师,就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要让自己是一位嗜好读书的人,孜孜不倦探索的人。与书为舞,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与书为舞,我惊叹整个世界就是一本书;与书为舞,我顿悟我们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幼儿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幼儿在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据此来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运用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教学语言等;《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中的课堂实录和理论剖析,让我领会到优秀教师的风采,深感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明确了自己教学之路的方向,尝试着为孩子营造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与书为舞,使我一天天变得充实,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谛,一天天实现教师的使命。
四、无痕教育,让之成为课程改革的精髓
李希贵教师有句名言:“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正是因为有了真爱与宽容,才有了对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关照。
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话多么耐人寻味而又充满哲理。而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是否经常在进行着这种失败的教育呢?面对孩子的过错,忍不住训斥、指责。有的虽方式委婉,但多数仍是直面孩子的错误。殊不知,这种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教育无痕需要教师永远扮演问题遭遇者的角色。不是告诉、不是给予、不是灌输,而是退到思维的起点,与孩子一同探索。无痕的教育没有口若悬河,没有正襟危坐,没有训斥责备,没有伤心与眼泪,只有触动感激、心有灵犀、快乐成长。在突出幼儿主体作用的今天,教师的无痕迹指导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幼儿活动中,指导者以求教者、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并参与其中,使受教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获得愉快的体验。适时、适当、适度地指导,教育无痕应是教育者力求达到的最高意境。
作为一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也许我的生命中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通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应该像李希贵老师那样怀着满腔的赤诚对待我的每一天、每件事、每个人。
《走进高中数学新课程》这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尚志和张思明主编,属于专业类方面,共分6章,分别是:第一章、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第二章、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学生学习的指导;第三章、高中数学新课程中新增和变化内容的教学思考;第四章、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可选择内容的分析与思考;第五章、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如何处理好评价与日常教学的关系;第六章、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在徜徉于书海,汲取知识的旅程中,无论怎样规划,都觉得时间仓促而短暂。于是在假期有限的时间里,我全部精力都用在细细的品读一本名叫《走进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书上,并在不断的思考与反思之后,从中悟出了很多东西。
这本书详细的阐述了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又安排了一些相关的文章和案例,为教师实施新课程释疑解惑。该书的文章和案例很有说服性,都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对于我来讲都很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下面就结合我半年来的教学实践,把自己的一点小小的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记笔记是非常重要的。书中陈孟伟老师针对“如何指导学生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的问题提出了几种做法,其中不乏围绕权衡听课和记笔记哪个更重要,并希望所有教师都能够关注这个问题。我认为记笔记和听课并不矛盾,记笔记并不意味着要把老师所讲的东西一一记录下来,而是做好自己的笔记。每个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导致某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价值。所以老师所讲的内容,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好适合自己的笔记。同时,学生在考前复习的时候,学过的东西有时会忘记又无从找起,所以我在讲到重要的知识点的时候,会时不时做一下记笔记的提醒,并强调一定要足够认真和重视。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为了使学生能够信服我的说法,我把自己厚厚的几本语文和数学等笔记拿给学生传看,上面思路清晰且字迹整洁,学生们看了之后不免佩服和有所启发。相信时间久了,他们自然会养成习惯,权衡出利弊,发现记笔记的重要性。
二、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王尚志教授提供了他自己的一个案例:一个学生做一道数学题,左试试,右试试就是没有结果,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说:“这个题你能做出来”。轻轻的一句话,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影响很大,他从此对数学的学习很有信心,成绩也提高了很多。这让我想起我的学生,我们是提前发导学案,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把基础知识填好,并尝试着做较为简单的例题,每天早自习都会收上来,经老师批阅之后再发回学生手中。在我刚刚接高一年级的时候,有个女生导学案完成的不错,不是因为所有题都做的不错,而是卷面整洁,书写认真,题旁有备注并用双色笔标记,这就是我心中的优秀学案,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并建议大家以她为榜样,她在众人的掌声中兴奋而羞怯。自那以后,我发现她的学案更加的认真和工整,上课也非常专注,我想是那次表扬给了她信心和勇气。所以,适当的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很重要。
读了《幼儿园教育》中关于环境布置的一些板块,我深有同样的感触,孩子生活在幼儿园里,环境就是影响孩子的一个重要因素,看了人家的环境装饰之后令我更加深刻感受到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同的年龄阶段就应该有不同的环境伴随着孩子们度过,让孩子们在绿色环境下健康成长。
在欣赏的过程中,其实我发现,书上有不少的环境布置在我们幼儿园也都有类似的装饰,看上去令人有种亲切感,当然也有不少装饰是我们没有见过的,创意的确不错。但这也并不能就否定我们自己的装饰,因为我们也有很多不错的装饰是她们所没有的,也称得上是新颖的设计了。例如:走廊上利用不同颜色的纸板制做的星星还面带笑容,像和小朋友们眨眼似的,这种装饰起来,视觉效果也很不错;还有用绿色彩纸制作的柳树条还挥动着柳叶,为孩子们开辟了绿色的童话世界;还有儿童的热门话题《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动画片,经过教师们的精心设计也伴随着孩子们的喜爱走进了幼儿园,室外两面墙体的喜洋洋、老村长、还有灰太狼、红太狼,每天孩子们都聚在一起谈论它们。在我们园里的每个班级又都是教师和孩子们精心营造的天地,中班的动画世界是贺老师和孩子最喜欢的;大一班的冬天的雪景,还有白雪公主是高老师和孩子们每天议论的话题;大二班的丰收景色是邹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创艺,表达了教师和孩子们的喜悦心情。无论是教室、走廊、还是室外这些画面也间接地激发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具有教育意义。但是在总结优点的同时我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环境创设存在着一个重大的问题,操作性不强,不少装饰也只是“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看”,这应该算是我们的一个弱点了,今后我们应该在考虑美观的同时更应注重其操作性,一切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前提,特别是在班级的区角环境布置中,既要有创新意识,更要能让幼儿动起来,不是只满足于简单的为幼儿提供环境,而应该更加注重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他们参与的环境,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体现环境的趣味性和操作性。
通过看书欣赏学习,在总结自身的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环境装饰应该让幼儿充分感知、自主参与、共同合作。因此,在创设环境时,我们在考虑幼儿兴趣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力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动起来,从而发挥出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高深学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31-02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于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作者本人数十年的教育活动的实践经历而写成的现代西方首部以“高等教育哲学”命名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这本书被美国大学和图书馆协会推荐为“著名学术专著”。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我国教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在书中想要解决怎样的问题?笔者基于这个立足点,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简要分析。
一、从“什么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到“高深学问”
二战以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三个因素的影响之下迅速扩张。一是1944 年的《退伍军人调整法案》,该法案使二战的退伍军人大量涌入高校,导致社区学院学生人数激增;二是婴儿高峰期出生的一代在1960 年代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并陆续进入50所州立大学;三是苏联的卫星事件导致美国政府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使大学生入学率迅速提升。而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也促使美国高等教育类型出现分化和多样化,如大批新型公立大学、社区学院和州立大学的产生。这些变化引来大学内部课程结构、学术标准、培养目标等的重大调整,这使曾经以探究“高深学问”为宗旨的精英型大学的合法性遭到了普遍质疑。大学内外不同的人群对大学功能的认识开始出现分歧和认识上的混乱。布鲁贝克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描述说,这是学术界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为不满的冬天”。这些不满包括大学教育的性别与种族歧视问题、价值立场问题、学生生活服务问题以及大学的功能问题等。但从根本上,布鲁贝克借用霍奇金森、布洛依和霍夫曼的观点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体性危机与合法性危机问题,即在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多样化发展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什么?它的合法性何在呢?
布鲁贝克首先对以往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做了简要文献述评,发现“他们的努力未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因为他们未能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布鲁贝克指出高等教育通常有着初等和中等教育碰不到的特殊问题,从知识的程度而言,它主要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这正是布氏所说的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即“研究高深学问”。“高深”既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相对初、中等教育知识的程度而言,也是一个表达“特性”的概念,即高深的程度使它成为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及组织机构的一种本质属性。布鲁贝克将确定的核心概念“高深知识”再分解成与其相关联的八个方面的子问题,即布鲁贝克所说的围绕高深知识论述的相互关联的八个方面。
二、“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
布鲁贝克的整部著作的分析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其研究过程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内在逻辑,即认识论逻辑为主线,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外部条件,即政治论逻辑为副线,以与“高深学问”相关联的八个子问题为具体内容展开分析论证他的大学本体功能观。
1、 一个基点:高深学问
“高深学问”是整部著作构建的核心概念,也是问题概念化的结果。作者在对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做简单交代后,将读者的注意力很快引向大学存在合法性的问题。他对中世纪大学合法性基础、美国殖民地时期大学及殖民地以后美国大学合法性基础做了评价性回顾。同时,又对从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到维布伦的《美国的高等教育》、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以及奥尔特加的《大学的使命》等有关大学理念的著作观点做了简要述评。实质上是作者引出并“寻找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的过程,即上文说到的问题概念化的转换过程。
布鲁贝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高深的学问”这一核心概念为什么是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核心。
第一,“高深学问”是人类认识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须。作者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他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第二,“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中等及中学后各种类教育的主要依据。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作者认为他们的差别主要在知识的程度上,“高等教育所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它本身既是问题也是答案,是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
第三,“高深学问”作为逻辑起点,还因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基于认识论发展起来的。作者认为自从重视研究的德国大学精神传入美国后,高等教育开始主要以认识论为合法性存在基础,成为保护人们进行知识探索的自律的场所。这正是作者对作为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的“高深学问”的合法性论证。
2、两条线索:认识论与政治论
在第一章中,布鲁贝克简要梳理了美国自殖民地、独立后、19 世纪工业技术革命时期及20 世纪“威斯康辛思想”以来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变革过程,得出:美国高等教育主要经历了基于殖民地时期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独立及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功能观和20 世纪以来认识论与政治论交错结合——实用主义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布鲁贝克对各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成因作了分析说明,指出尽管实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试图中和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但实际上,也主要存在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即政治论的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至此,可以有两点判断:其一,认识论与政治论的二元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布鲁贝克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概括出来的,它们正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合法性依据;其二,认识论与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关系实质上是“象牙塔”与“动力站”的关系问题,即大学自我发展与服务社会的问题。再进一步追问就是“高深学问”的发展应当坚持真理的原则还是坚持社会需求的原则。
围绕认识论与政治论,也即知识的真理性与社会性两维就是两条分析线索,一条是:知识的启发诱导性与自由教育、普通教育——课程选择的理性化原则——治学作为信仰,具有超功利性;另一条是:知识的社会性——学术自治与自由的有限性——教育(知识)的公民性、大众性——教学上讲授法的主导性与职业教育——课程选择的适切性原则——治学遵循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性。两条线索以知识的真理性,即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探究“高深学问”为主线;以知识的社会性,即高等教育还应该服务社会为副线,交叉叠进进行。
3、八个支点:起于知识(高深知识)止于境界(学术信仰)
布鲁贝克是如何安排八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间逻辑关系的呢?先来看他安排的逻辑次序:高深学问(逻辑起点)——学术自治与自由(学术自治体及其从事学术活动的条件)——高等教育为谁服务(学术标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高等教育学(学术教学论)——治学的道德(学术道德与规范)——作为教会的大学(学术信仰)。从以上逻辑次序及内容可以见出,“高深学问”是逻辑起点与核心,与“高深学问”关系的密切性是它们之间逻辑次序形成的主要依据。
三、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与思考
通过对布鲁贝克著作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为澄清当时美国学界及公众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混乱认识而作,并为大学的本体功能“探究高深学问”进行辩护。
考查东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我们会发现大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出于保存深奥知识目的。如希腊化时期托勒密一世国王创建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和博物馆,其目标就是要把所有希腊文献都收集在一个屋顶之下,而它却是史学家眼中最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学校。阿拉伯最早的高等教育也是图书收集机构和翻译者聚集中心。东罗马帝国——拜占廷时期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探索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人(即为了保存知识)。而中国最早的官方书院“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也是作为编修书籍文献的机构产生的,其教书育人的功能是后来衍生的。至于中国的私人书院更是出于学者藏书、修身、治性的目的而产生的。可见,探究知识,尤其“高深的知识”是高等教育的特性,认识论哲学基础是它们存在的终极合法依据,这一点是能够被认同的。
我们可以认为,布鲁贝克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理性主义大学观。他既要维护大学探究知识的本体性,同时又承认和接受大学服务社会需求的合理性。这一点,作者在最后一章也有明确说明:“正如前几章已几次注意到的那样,高深学问的激增形成了'知识爆炸',它把高深学问从社会活动边缘的'象牙塔'中移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学已失去了它的清廉,失去了对自身命运的控制……今日的大学是昔日学术自治、宗教等级与今日的官僚体系的混合体。”这也可以看作是西方理性主义大学观对工具主义大学观的让步。
参考文献:
[1]刘献君.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罗杰·L·盖格.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时代[J].刘红燕,译.北京 大学教育评论,2006,(2).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 版社,2002.
[4]宋彩萍,王丽平.质疑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J].复旦教 育论坛,2008,(5).
[5]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出社,1991.
与学生的第一次成功“会晤”使我尝到了抓细节的甜头.我精心准备了“开场词”,仔细推敲了每一个教姿与教态,演练了每一个微笑、发型、着装甚至于鞋袜,我都进行了反复地挑选……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当学生的眼中流露出欣赏,当学生的脸上挂满笑容,我知道之前长达一周的准备没有白费.细节决定成败!
当我拜读了汪中求先生的名著《细节决定成败》之后,我更加认识到做好细节的重要性.“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作为一名班主任,也要有明确的班级“经营”理念和对细节无限的爱.
初一年级是学生养成教育最为关键的一年.作为毫无教学经验的我,如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就从简单的日常管理入手,从微不足道的值日做起!整整一个初一,我每天都坚持早晨6:30准时到校,开窗通风,检查教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当值日生到来后,我便拿起扫帚和他们一起搞卫生.有些学生在家很少劳动,扫地如扬场一般.我便亲自示范,耐心地教他,并及时表扬他的进步.擦过的地板很容易留下脚印,这时,我就用卫生纸把学生的脚印一个个擦掉,一遍又一遍……时间一长,学生们也学会了,有时地上的一根头发丝都逃不过他们的手心.他们长大了,班级干净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懂得了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懂得了维护集体荣誉!自建班至今,在多次校级卫生评比中我班成绩名列前茅,令人欣慰!
在班级管理的时候,我还严格遵守“教育无小事”的原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一小步,整个班的素质将提升一大步.一个班62个人,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62,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班里一个人吃零食,一个人迟到,一个人扰乱课堂秩序……是小事,如果“灾情”蔓延至全班,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初一下半年,部分学生出现了对校服不重视的态度.我留意观察学生甲表现最甚.怎样更有力地回击这种想象呢?连校服都保管不好的人,如何管理好学习,规划好人生呢?我看准时机,在他最需要穿校服时,我将之藏起.看到孩子急得直冒汗,我真是心疼又心喜.教育时机已到,“同学们,这件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呢?大家都说说吧!”“来,让我们一起帮他找找吧!好吗?”
我校的教育倡导每位老师做到“小、易、明、严”.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日常小事,自己更要从点滴做起.记得有一次,我约一名学生谈话.因为临时开会,我迟到了两分钟.我当场向这名同学认真道歉,进行自我批评,因为守时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做错事时要勇于承认错误.这件事后,我留心发现:无论什么场合,何种集体活动,班级同学很少有“后来者”,我再一次尝到了抓细节的甜头,那感觉,如丰收后的喜悦,甘甜如汁!
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每个人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素质.素质教育的到来,要求教师从每个细节出发去做事业.“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一定要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一个班级建设的好坏,一个良好班风的形成,关键是,老师与学生形成教育合力把每一件小事抓好,抓彻底.
开学三个周了,在这三个周里,我认真读了于永正老师的《给新老师的20条贴心建议》,并把它运用到了我的教学管理中。我所教的一年级四班在学习、常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一直记得有经验的教师一再的强调,一年级开始的时候习惯、常规最重要,把规矩做好了,以后的课就容易上,规矩不好,将举步维艰。所以我想尽办法想在短时间内把孩子的常规培养好。
上课时,孩子们坐不住、乱讲话,我就会提高自己的嗓门试图让他们安静下来。可是我发现一次两次还行,时间久了,不但我的嗓子哑了,学生们也听腻了,我的威信也荡然无存了。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建议后,我了解到:其实老师的高声调只会让学生更浮躁。
遇到这种情况时更不能发脾气,要静静的观察每一个学生,用犀利、灵活、有神的目光把我的希望传达给学生,或者通过在坐的好的同学头上贴上一个奖励的小粘贴,以此来劝告那些还没有坐好的孩子赶快坐好,或者点名表扬表现好的同学,给他竖一个大拇指等方式教育。
在20条建议中于老师说:“尽快记住学生的名字。特别是记住表现好和表现差的学生名字”。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就借鉴了于老师的建议,准确无误的叫出学生的名字,把我的期望直接性的传达给孩子:老师在关注我,我不能让老师失望。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
我们学校要求新教师听一节课,上一节课,对于我们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于老师也建议:“要多听别人的课”。回想自己每次听前辈、师傅的课都有一种受益匪浅、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形式多样,于老师曾经说过:“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多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如果第一个词是老师领读,第二个词也是,那么第三个就要请优秀的学生当回老师了。”
一年级的孩子都处于幼小衔接时期,他们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课堂上我学习前辈们的方法,利用生动的`课件引导学生领读、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开小火车读等多种教学方法,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表扬和奖励等等,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其实老师的一句“你真棒”在学生的心里会乐开花。所以我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力争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还记得我们班的美术老师,她的教育艺术和于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上课时,当发现学生还没有尽快安静下来时,她就会告诉孩子给他们一分钟的准备时间安静,自己则快速离开教室门口。一分钟之后,她又会笑容满面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在老师看不见的这一分钟里,即使再顽皮的学生也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尽快的安静下来等待老师。这个方法不但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让孩子在老师的行为中感受到了对他们的爱。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多观察身边身深藏不漏的前辈们,我们成长的会更快!
【读《“新基础教育”论》有感】推荐阅读:
读《新基础教育理论》有感09-12
新基础教育有感05-28
数学新基础教育06-24
新基础教育实践感悟11-11
新课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09-11
新基础教育研究开放日发言稿10-10
新基础教育的一堂好课的标准11-25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问题11-21
读教育故事有感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