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选8篇)
摘 要:小学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教学要求不断增加。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渐下滑。一些学生出现数学厌学的情况。教师需要以人为本,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以人为本 兴趣
引言
随着小学年级的升高,逻辑、发散等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构建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小学阶段,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质量较弱,将使得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出现更多障碍。传统的数学教学容易使得学生产生上述问题,构建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学习教学过程,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措施,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参与更多兴趣,学习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1]。
一、全面了解班级的学生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数学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存在差异性的。教师要想教学好自己班级的学生,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哪些学生是内向型的、哪些学生是外向型的。哪些学生喜欢案例教学,哪些学生喜欢讨论教学,哪些学生喜欢情景教学,都是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的,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脑子中都有一个清晰的、具体的形象,这样教师才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开展数学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多听一听他们的想法,需要多与他们的家长沟通,全方位掌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状态。
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着自己的兴趣点。教师需要顺应他们的这种学习兴趣。构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使得他们有效进行自主学习。在小学阶段,数学更多是具体应用,教材具有很强可读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自主的去学习,从而不断解答自己的提出的问题,满足自己的学习期待,构建积极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小数与整数的乘法方面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春天去广场放风筝,如果我们要去买风筝,3.5元一个,我们要买两个,怎么列程式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去学习。这样学生将对课本有着更多的期待和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将得到有效提升。在课本中,学生将可以根据问题,进一步捕捉到知识点的脉络,被教材精彩的表述所吸引,构建知识学习的兴趣点和积极性[1]。因为通过问题的解答,学生将实现自我求知、探索,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不同的学生对数学计算、逻辑思维等有着不同的喜好。教师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这些学习喜好。在一段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对整体知识点有着了解和认识。然后,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对不同喜好部分的研学,引导他们表达出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1]。在观察事物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不同教学方式学习知识点有着差异性。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列举“盲人摸象”的例子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着进一步了解,另外还可以进一步将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运用不同视角投影到平面上的形状不同进行说明。让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构建他们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最后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研读的部分进行有效阐述,表达他们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当学生理解存在偏差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有针对性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情况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在于其沟通的时候,需要注重方式方法,出现动作要领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及时给予沟通。因为一旦出现沟通不当的问题,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针对这类学生,教师需要运用讲道理,以情感人的方式,让学生欣然接受自己的批评[2]。针对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教师需要运用一些比较严厉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给予一定的指导,对他们有着一定的“震慑”,使得他们进一步对相关知识点有着更多精准的掌握。有时班级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的性格难以捉摸。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教师也需要加强因材施教的意识。针对那些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压力,让他们进一步激发潜能,构建对相关项目的主动练习意识。针对那些能力较差的学习,教师需要循序渐进,不断针对教学内容,实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五、多与家长沟通交流
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是学校一家的事情,需要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一些数学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同时需要交给家长更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引导对学生开展积极的课外练习。同时有针对性的发现学生的亮点,使得学生在家长那可以找到更多的信心[3]。同时需要运用微信的网络手段,及时将学生的一些表现反馈给家长,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当前情况。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双重作用,学生的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结语
学生进入小学之后,在数学的学习中将可能出现一些学习困难,教师需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为抓手,构建学生愿意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主性。学习兴趣的培养、尊重学生的研学喜好、营造良好的学习讨论氛围和宽松环境,从而实现学生小学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 基础的数学知识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 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 所以教好数学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课前准备与学生有效预习相结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 备好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教师在备课时, 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 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 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 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其次, 学生合理有效的课前预习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这有限的课堂时间, 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预习, 让学生把自己能消化的知识在课前完成,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难点进行集中讲解、集中练习, 这样通过教学任务的分解和教学难点的集中解决, 就会大大节省课堂时间。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挖掘其精髓,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并针对目标创设问题环境, 运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例如, 我们在教授“圆周长计算”时, 可以先让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具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当学生们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圆周长时, 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很大的圆形水池能进行滚动吗?”于是学生只能再寻找别的测量方法, 从而发现用长长的绳子可以测量较大的、不能移动的圆形周长。但是当面对无形的圆时, 它的周长又该怎样测量呢?比如将一根绳子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 然后提着绳子在空中旋转, 所形成的无形的圆既不能使用滚动测量的方法, 也不能使用绳测的方法, 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教师提出的这一问题,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然后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就能发现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 并进一步总结形成定律, 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因此, 设立一定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还能使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以其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新颖多样、课堂信息量大、节约课堂时间等优势, 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入了全新的境界。
1. 能将知识直观化, 易于学生理解。
在课堂中无论教师多么善于表达、比划, 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的知识, 而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能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使学生易于理解。比如笔者在教学“圆的面积”时, 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亲自剪一剪、拼一拼, 在这个基础上, 再运用多媒体课件, 把一个圆分别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后剪拼的过程通过动画形式先后展示出来, 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发现, 把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 便很自然地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 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 增加教学容量。
如笔者在教授“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练习课”时, 就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大容量性的特点, 把设计的练习先后通过二十多个图形展示到大屏幕上, 运用抢答、填空、判断、涂色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 并结合多种评价方式, 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掌握了知识, 加深了理解。
总而言之, 教师要认清, 多媒体技术仅是辅助教学而已, 不要受其所累, 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等诸多因素, 精心准备、精心设计, 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发挥多媒体的优点, 就会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注重实践, 使学生成为运用数学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 也是实践探究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而且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可行的实践活动方案。例如:学生学习了比例的知识后, 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方案测量学校的旗杆、大树的高度。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 能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从而成为运用数学的主人。
五、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 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 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 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 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对那些有错误, 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 在指出不足的同时, 再给予鼓励, 这样的评价既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又能避免学生“表扬依赖症”的产生, 让评价真正发挥激活课堂的作用。另外恰当运用数学语言评价, 利用“客观评价策略”“关注差异策略”“多元评价策略”“质的评估”等记录学生的各种进步, 可反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学会倾听、解读、交流,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27-01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的应用显得更加紧迫。从目前我国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其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陈旧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人本”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不保障。本文首先分析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人本理念”的教学对策。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人力资源队伍专业性不强。在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时代下,教师行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小学学校中,数学系教师也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够跟得上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时代发展的脚步。但是目前很多小学学校中,数学教师人力资源队伍专业性还亟待提高,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主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没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导致教学效果和质量欠佳。
2、数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要求也更加迫切,但是目前我国一些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氛围比较沉闷,小学生思维本身比较活跃,注意力很难集中,单一的教学法昂是,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往往会觉得乏味,一节课一共40分钟,学生思维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的状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3、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际上与因材施教的原则是相辅相承的,不同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都存在差异,这些个体差异是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基础依据,但是目前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这些差异,导致教学片面化,并没有真正将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不仅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也大大降低了教学有效性。
二、运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
为了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坚持执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构建和谐师生环境。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第一步,就是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奠定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与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冬动机才能够被激发,才能够奠定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与乐趣,数学教学有效性也会得到保障。
2、注重提问教学,增强教学趣味性。引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意识到兴趣之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和欲望,合理设置教学问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在激趣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合理选择问题,以此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将学生最喜欢的动漫人物——“孙悟空”编入到一个故事中,将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共有12个桃子,有3只小猴子,那么此时,美猴王要怎么分才公平呢?如果有15个桃子呢?应该怎么分?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被高度集中起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回答问题会非常积极、踊跃,这个基础上引入教学主题,教学有效性自然能够达到保障。当然设计趣味故事,以及问题的时候,形式、人物,都可以更加多元化,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映,可以随时改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置问题,进而满足不哦听那个学生的好奇心,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趣味性更强。
3、重视情境教学,丰富学生课堂体验。以人为本,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直观、生动,能够将数学课本中很多抽象的知识点,以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传递出去,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企业能够充分展现出数学的魅力,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情境创建,做到寓教于乐,情景交融,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师可以利用摘苹果,找朋友这样的游戏结合多媒体教学,从学生的视觉、听觉各方面调动感官,不仅能够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观察多媒体课件的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里和动手能力,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
比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上,教师可以采用以往学生学习过的三角形知识来创建情景,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一同进行,然后这样说“在早上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很粗心,将三角形的一边忘在了家里(同时播放∠这个图像),这样你们看它们还是三角形吗?学生们会回答,‘不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的朋友----角”,这样一来《角的初步认识》就被轻松简单的引入进来了,学生在学习角之前就可以对角有初步的印象和认识,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会相对轻松。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主要是情感交流,教师要从这个方面入手,结合合理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小学生的兴趣,投其所好,这样才能够顺利进行课堂管理,并实现传授知识目的,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构建和谐师生环境、引入情境教学、趣味性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数学学科魅力,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在这个氛围下进行数学教学,教学有效性会更高。
参考文献
[1] 苏亚琴.论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评价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6(40)
[2] 徐 春.刍议小学高年级快乐作文的教学[J].知识文库.2016(10)
[3] 林杏华.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5)
韦琼珍
二十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的质量都是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上体现出来的。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扎扎实实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呢?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充满兴趣
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要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情境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学科。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等课时,我借助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各自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
二、强化练习,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适当的练习是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 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元地进行练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诱发学生利用旧概念去认识新概念,应用己学习过的公式、定律去解决新的问题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发展。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让每位学生把长方体火柴盒的六个面糊上纸,每两个相对的面糊同样颜色的纸,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老师问:长方体有几个面,都什么形状,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学生亲自动手糊过火柴盒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观察,都能有条有理的把观察的结果叙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其它部分,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加了这一教学活动,兴趣也很高,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最后由学生将长方体各部分的特征完整作了完整的叙述,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运用准确、简明的数学用语作出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深化。只要我们重视“练”,课堂中注意让学生充分“练”,就一定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注重体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多滋多味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提倡创设有助于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然而,许多课堂教学中虽有活动,却没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体验、数学层面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性”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对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一些教师在教学不确定现象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从装有红球、黄球的口袋里轮流摸球,依次记录并在全班交流。接着,要求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匆匆给出“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的结论。应该说这样的小组活动是需要的,问题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比如:要求学生注意 “自己摸到的是什么球,其他同学分别摸到的是什么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假如再摸一次,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等问题,让学生联系活动过程和生活经验,实实在在地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因此,学生对结论的理解与认识也就缺乏深切体验,显得单薄与肤浅。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认识上的模糊。以上课例给我们以启示:数学活动不仅仅是活动环节的简单操作和实施,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对活动过程的感受、质疑和反思,引导学生用“心”体察活动的过程,获得对数学内容的真切体验,产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感悟,从数学思考的层面积累活动经验和学习方法,建构相应的数学知识及认知结构。这样的教学,才能使课堂学习不仅是增长知识的过程,而且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边远山区的农村小学,受传统教学影响,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大量存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对影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和对策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低效课堂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重负低效。
教师是“水桶”,学生是“水碗”,课堂教学是“灌水”的过程。“延时之风”、“题海战术”、“增压之道”盛行,其结果是教师累、学生苦、家长难、教学代价高、效率低,课堂教学陷入了“高耗低效”的怪圈。
(二)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传统教学,以“五个中心”为主,即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讲课为中心,教师讲课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学习以做题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成了教师演“教案剧”的场所,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教师习惯于“专制式”的教,学生习惯于“被动式”的学;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样教”;学生只知“学什么”,不掌握“怎样学”,学习效益差。
(三)重知识传授,忽视方法的引导和学生体验。
课堂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听课、轻动手,重记忆、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和价值观,强调知识的掌握和经验的沿袭,而对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整合培养却比较忽视,导致学生表现出不会思考、不会质疑,不能创新。
(四)教学活动形式热闹,缺乏实效。
没有把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定位在学生的发展上,缺乏对学生思维广度、思维
深度、思维力度、思维效度的训练,而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形成表面上课堂教学研究轰轰烈烈,实质上课堂教学效果空空洞洞的局面。
(五)以本为本,忽视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了解和分析。
没有把学生当作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个体,没有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上农村小学的孩子受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体差异、思维的平均水平比城镇小学生差距更大,这样用同样的内容去教有差异的学生,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低效课堂原因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和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城乡教育不平衡。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年龄结构趋于失调。这些老师明显的感觉教学“吃力”:一是教材把握不住,以前的老教材的设计,不仅教什么给设计好了,连怎么教都安排好了,而现在课本中只有那么几幅画,重点在哪,难点在哪,很难把握。二是由于知识上跟不上,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教育信息的了解和吸收重视不够,缺乏进修学习的迫切性,即使参加一些进修,又缺少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因此教学中仅满足于下功夫“磨”,强调“见多识广”地练,致使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尚保持“教者面面俱到地讲,学生消极被动地听”的格式,这样的教学势必引起学生的厌烦。
(二)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当下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依然热忱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巴,一本作业,几道练习题„„教师一味地讲,一味地问,一味地填,一味地灌,这不是教学,学生一味地听,一味地答,一味地收,一味地装,这也不是学习。课堂上教师讲得多、演得多,看得是结果是否正确,听得是是否有大而整齐地齐声回答,一节课下来很难见到有生动有趣的体验场景。
(三)教师缺少改革课堂教学的决心和信心。当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仍是教学成绩一票否决,家长们往往也认准的是分数,班级学生成绩高了,老师就是会教书的好老师,否则就不是,因为他们都认为,孩子以后中考、高考,选择好学校还得要高分。受这一导向影响,数学教师们是尽其所有本领,尽其所有时间,坚持“题海战术”,而对新课程新教学望而却步,生怕误了学生成绩,因此教师没信心去改革课堂,走进课堂,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学习方法想用却不敢用,数
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形成。
(四)家庭教育严重缺乏。农村小学生地处偏僻地区,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待孩子的要求出现两种极端,一是望子成龙,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子女若未能达到他们的要求,会愤怒、失望、或冷嘲热讽,常使孩子无所适从,感到压抑,导致自信心缺乏;二是认为子女认得几个字,能算简单的帐就行了,对子女要求不严,不能给子女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造成孩子主动学习的要求不高。
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所谓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和有效导学资源的辅助,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有效教学主要包涵三方面:一是学习时间,即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二是学习结果,即在学习过程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三是学习体验,即学生感受到一种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学有效性既指如何教,同时学得如何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也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四)、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
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4、检查反馈,精讲点拨
通过检查反馈,精讲点拨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使好生也了解得更加透彻了。
5、巧设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课堂作业要典型,难易程度和作业量适中,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一节课用15分钟左右课堂作业,老师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哪些同学课后需要“开小灶”,使课外辅导更有针对性。并对个别优生及后进生和部分的中差生进行批改,这样就不仅能检测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还能促进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积极主动地学和练,提高他们的效率;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做对课堂作业的就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解题能力;课堂作业下课时都交了,真正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课后学生轻松了,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应该使课前、课堂和课后等方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永平镇一小 黄斯芬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对实际的教学效果进行考察和跟踪,评价已经实施的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不仅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扫除知识盲点。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当今的农村教学中,发现评价内容片面、形式单调,有些老师片面的把甜言当作鼓励,把蜜语当作呵护,使数学课堂评价失去了实效性,学生或变得麻木,或变得贪婪,种种负面效应不能不让我们反思,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最有效的评价呢?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识等,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能指导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兴趣。评价语言就是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让学生通过课堂评价实现思维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沟通,学识上的提升,从而让课堂教学因评价而美丽。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有效评价方式适时地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我们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真正的爱上数学。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评价气氛
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汲取数学营养的关键场所,只有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会主动地吸收更多的养分。所以教师作为环境创设的引导者,更要注意把握好引导的“度”。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 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务必要作出一定的评价。评价包括对学生的激励、表扬,也包括缺点错误的指正,但无论哪种类型的评价都应该在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下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知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才能让教师的评价达到真正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功效。如何营造这样的气氛呢?教师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相互评价,设疑,争论,教师在关键时刻应注意协调与评价,让学生在充满疑问、争议、惊叹和笑声的课堂中轻松学习,学有所获。
二、评价要把握得当的教育时机
我认为教师能否实施成功评价的关键在于能否很好地把握课堂即时评价的时机。如果评价时机把握不好,反而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往往关键时刻教师的一个评价行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对学生产生的激励作用却是无限的。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课堂即时评价。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当学生出现一些“意外”时,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及时巧妙地评价与引导,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甚至帮助学生仰望到另一片灿烂的天空。在即时评价的方式上,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如用激励性的言语评价,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用肢体语言评价,如对学生点头表示肯定,或者拍拍肩膀,摸摸脑袋等;也可以采取形象的评价,如用“小星星”“小红旗”等,把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用更形象的方式来体现。
《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 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许多新知识都需要教师设计适合学生进行探索交流的教学环节去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的意见难免会发生碰撞,这时教师不能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最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设问,点拨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明确认识,经历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逐步融合成一种共同的正确的观点,也正是所谓的“千锤百炼出真金”。这就是延缓评价所蕴涵的意义。
三、评价主体从双边到多边的转变。
在当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从双边对话式到多边互动式,不仅是由老师评价学生,教师通过提问、设问或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动他评,让学生有评价的意识。比如:学生在做错题目后我们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以设问的形式给出评价,将错误当成是正确的答案进行再探究,激发使其“错误”与“正确”发生矛盾冲突,在冲突中发现、探究知识的方法。当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了错误,则更有兴趣去探究错误的原因,才会深入的展开研究,发现问题的本质,最后才会恍然大悟,此过程真是学生体悟新知识形成过程,才会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也有助于知识的再延伸和拓展。同时探究中迸发的思维火花会不停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带给学生巨大的乐趣。
四、评价形式从单一到多样的转变。
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时,不要千篇一律。评价的形式不要局限与语言上的呈现,还可以通过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式,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充满爱意的抚摸等。这些体态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地评价以达到 评价的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好、回答问题比较好时,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等语言,我们可以给于一个伸出大拇指的手势,或者以肯定的表情来鼓励他。要让评价语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又如:课堂上个别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不应大声地呵斥,而是一边讲课,一边自然地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用手摸摸他的头,轻轻地把他玩的东西放好,巧妙地提醒他注意并改正。
评价方式丰富多样,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配以形象、生动的评价鼓励,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的、思考、回答、活动、操作、课堂作业作业等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表现,给以及时、中肯的评价,使其在自己原有的素质基础上,得到发展,有所进步,树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增加学习的兴趣。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可以运用“摘苹果”的方式进行口算练习,当学生答对了所摘“苹果”上的题目时,就将“苹果”奖励给了他,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激情。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 他们天性爱玩, 活泼好动, 如果只是单纯地对计算问题进行讲解, 学生会感到没有意思, 注意力很难高度集中, 也就很难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合理化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习知识, 提高能力。
例如, 在学习混合运算时, 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 我们学校的食堂原来有40袋面粉, 又买来了16袋, 如果每天吃7袋, 这些面粉够吃几天?根据教师的指导, 学生很容易会列出算式: (40+16) ÷7, 这样学生就会知道, 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 然后再计算除法。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容易被激起, 学习的效果也会逐渐提高。
二、加强课堂练习, 深化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的学习只是提高计算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要想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深化和巩固, 作为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练习, 通过习题的反复锻炼, 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明白其中的原理和变化, 在以后的学习中, 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计算题, 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在练习中, 教师要尽量选取与学生学习相近的习题, 并且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 避免学生对一种类型题出现厌烦的心理。
例如, 在学习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试题时, 教师给出5×6+35、40-4×3、45÷3+12等例子, 引导学生学会计算的顺序, 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 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 23+4×5、35-7×4、30-15÷3, 让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进行计算, 加深运算顺序的掌握和理解, 提高计算能力。
总之,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我们要积极加强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使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掌握更多的计算技巧, 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丽珊.新课程下的小学计算教学[J].师道:教研, 2012 (2) .
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构建学习平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如,在教学《数学好玩——分扣子》时,我制作了《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的幻灯片,边放幻灯片边讲述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当故事讲到小熊弟弟必须在问完5个问题后就要猜中城堡主人是谁,才能救出小熊一家,否则它们将被怪物吃掉,学生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为熊一家担心得不得了。我抓住这个契机说:“同学们,让我们用扣子来代替怪物们,来学习分扣子,看看学完后能不能帮助小熊一家。”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相当浓厚。在教师的引导下及学生的努力下完成了分扣子的任务,后来又按照分扣子的方法帮助小熊一家解决了问题。课上完了,学生还意犹未尽,谈论着上课发生的点点滴滴。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满足了他们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让他们感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保持兴趣
(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听他的课、学他所教的科目,所以,在教学中要多和学生交流,教师要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学生,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慈爱的肢体语言也是拉近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学生遇到困难了又不愿意向教师倾诉时,教师可以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鼓励学生继续努力。(2)走进学生的生活。课余时间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谈谈学习中希望老师怎么教,哪些问题难懂,哪些问题还没弄懂。(3)热情的赞语更是鼓励学生的一大法宝。只要学生有一点一滴地进步,我们就要热情、真心地表扬。(4)经常向学生介绍伟人是怎样学习的,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习惯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的学生都给戴小红花,上光荣榜,促进相互模仿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事事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作业认真、字迹工整,教师自己的板书就要工工整整。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模仿学习,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习有效开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到了7岁左右,智力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的帮助下可顺利获得解决。如何利用具体事物的支持帮助学生呢?
1.发挥教材中主题图的作用
教会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题图,对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如,北师大版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如果突然教学生2+3=5这样抽象的数字,他们很难接受,即使他们学会了这个算式也难以理解算式的意义,不能运用这个算式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只要充分利用主题图,讲清这只手有3支铅笔,那只手有2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就很容易明白2+3=5的意义了。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自然就会用加法来解决,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
如,《古人与数学》中,如果直接教学9加几等于几,有部分学生是不懂的,即使有些学生学会如何算,也是一知半解的。我在上这节课时,先在黑板上摆出9根橙色的小棒,再摆出5根绿色的小棒,问:这些小棒一共有几根?先不要求学生得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按照老师黑板上的方法在自己的桌子上摆一摆、算一算。教师巡视,发现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已经懂得了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上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教具和学具,在学生自己的操作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课上得很轻松,教学效果又相当好。
3.经常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
有些教学内容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为了不让学生在遇到较大难度的学习活动时采取放弃或半途而废的态度,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降低难度,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在讲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后,在大屏幕上出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图形,还有动物(蝴蝶、蜻蜓等)、植物(树叶、花、果实)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见识,还让学生感受到这样抽象性很强的知识也和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习,服务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中去学习知识,学会了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如,我在教学《数一数》时是这样做的:(1)和学生一起观察主题图。(2)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中发现了什么?(3)带领学生到自己的校园走一走、看一看,并说一说自己的校园里有些什么。学生的兴趣可大了,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有一个操场、两个篮球架等。回到教室,我又引导他们有序地观察了教室:有一面红旗,两块黑板等。他们说得很好,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他们都说爱自己的学校。这样就达到了入学第一课的教学目标。
总之,要提高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着手去摸索、去实践,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以人为本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荐阅读:
【1】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10-0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11-06
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的方法11-14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07-19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11-20
提高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10-30
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