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法治观念论文(共11篇)
第2框 树立法治观念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用法维权的关系。
3、明确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的正确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教学重点】
明确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用法维权的关系。
【教学构思】
教师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发展规律,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本的案例进行了串联,通过具体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结合学案导学,中考点击,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依法治国方阵。通过方阵游行中“依法治国,和谐发展”的口号,复习“依法治国对存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引入“依法治国对公民提出什么要求?”导入第二框课题。(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究新知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一、预习检测:是什么?(公民树立什么样的法治观念?)
含义: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就是要守法,以及用法。
二、时事感悟:为什么?(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展示2009年中国十大法制人物,分析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1)公民素质角度: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2)依法治国角度:增强公民树立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3)社会稳定角度: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4)社会主义法制角度: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代表回答,同时引导学生对应相关问题在课本中做出标记。)
三、案例探究:怎么做?(公民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第一目:公民必须懂法
(一)案例导知
1、展示案例一:小明平时对学习缺乏兴趣,乃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时常违反校纪校规,多次旷课到无业青年马某家去赌博,欠下大量赌债无力偿还。后向同学们敲诈,受到严肃处理。
问(1)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准备帮助小明提高哪些法律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①未成年不得参与赌博;②未成年应该努力学习,遵守校纪校规;③赌债不具有法律效力等。(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提示:公民必须学法懂法。
过渡:那么公民如何才能做到懂法呢?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确,主要通过国家开展法治宣传和公民自觉学法,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2、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得快:
(1)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谁?其中重点对象有哪些?(2)为什么要将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3)“五五普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青少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哪些意义呢?(从自身和国家两个角度)(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目:公民必须守法
(二)案例导意
1、展示案例二:在一天放学途中,小明被不法少年勒索了十几块钱。初中刚毕业的表哥听了小明的诉说,便认定是某中学学生干的。于是,他也敲诈了该中学的几个学生,为小明补上了损失。
阅读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法少年、小明表哥及小明三人行为的不当之处。
学生分析,教师点拨归纳:不法少年勒索他人钱财,是违法行为,该受到法律制裁;小明表哥以同样的手段违法,错上加错;小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不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对表哥的违法行为不制止,是违法的。三人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必须守法
2、知识链接: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及作用
(1)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体现人民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2)作用:它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又是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第三目:勇于用法维权
(三)案例导行
1、误区导航: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并分析小明和小林的观点。
小明:在我国,已形成了保护未成年的法律体系及四大保护领域,我们青少年一定能健康长大。
小林:只要公民不做违法的事情,就是法治观念强的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
(1)小明的观点是片面的。未成年的合法权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保护,但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小林的观点是片面的。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公民不做违法的事情,只是严格遵守了法律,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还必须勇于用法维权。
2、漫画赏析
星期六,小明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到商场买了一 双运动鞋,可只穿了一天,鞋子就坏掉了„„(1)请阅读漫画,讨论并分析请你分析下小明 爸爸妈妈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教师归纳:
小明爸爸:行为实质是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行为后果是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己也触犯法律。
小明妈妈:行为实质是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行为后果是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会带来进一步的侵权行为。启迪思维:
(2)你认为小明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提示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教材,走出教材。学会从教材中找到所学的知识点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自己生活联系,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联系,由理导思、导行。)【总结升华】
教师寄语: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法治思维的概念
具体地说, 就是以合法性为前提和基础, 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标, 按照法律逻辑和法律价值观来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
作为体行政主体而言, 在具体工作中, 必须首先树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理念, 这是树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础, 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遇到的问题或要处理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调查、总结、评估, 最后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
二、法治思维的发展阶段
具体地说, 法治思维主要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 认知判断阶段
也就是运用法治的概念及原理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识并得出初步的判断的阶段。就是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对社会中的一些行为或现象得出是否合法的判断, 例如酒后驾车是不是违法行为。这个阶段的法治思维, 是普通社会成员都可以做到的。
(二) 逻辑推理阶段
就是运用法治原则、规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根据自己对法律认知程度得出结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是以通过法律解决个案为主要特征。执行法律职业者的思维多为这一层次。比如, 公安机关办案要求程序合法、适用法律要合法。在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中, 我们也要求程序要合法、要依法征收。
(三) 综合决策阶段
就是在前面所提以的法律性的认知、判断、分析和推理的基础上, 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其他因素, 进行衡量, 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决策判断。
三、树立法治思维, 增强法治观念的途径
(一) 坚定信仰
2012年, 大家可能看过一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信仰》。这部纪录片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中涌现出的很多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 阐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去年纪念党的七一活动, 中央电视台披露, 从1921年到194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 其中牺牲的烈士有名可查的达到了370万人, 这在世界革命历史中也是很难找到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 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 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能够做到这一点, 就是因为信仰的存在。
在和平时期, 已经不用再经历血雨腥风的考验。但是, 和平时期, 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 仍然需要我们坚定信仰。特别是要清醒的认识西方普世价值的侵蚀, 认识到和平演变的阴霾依然笼罩在我们周围。这一点, 在群众路线教育的党课上, 我们已经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今天不作为重点。
(二) 严明规矩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中国古代在治国理政方面, 首先是礼治, 后有德治, 再有法治。礼治、德治主要是一些不成文、约定俗成的规矩, 约束法律框架意外的人的行为。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 没有这些繁琐的礼仪规定, 但还是讲规矩的。一个人, 没有规矩, 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 没有纪律和规矩, 就注定成为一盘散沙。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政治规矩并不是指某一条具体的规矩, 而是对党员干部政治标准的总体要求, 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坚守的总体概括, 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可以说各行各业各类组织团体都有自己的规矩, 我们既不能破坏规矩, 也不能不守规矩。要达到这个目的, 不仅需要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 需要全党成员的高度自觉, 也需要制度约束—这就是纪律和规矩的作用。
(三) 严守法律
在依法治国大方针确定之下, 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学法、不懂法, 有的甚至连一些基本法律常识都不清楚, 怎么可能做好党的各项工作。特别作为主要领导干部, 在学法方面必须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因为领导干部比普通党员拥有更多的资源条件和更大的影响力, 带头学习法律知识, 懂得法律的原则、原理和学法的价值、精神。通过学习, 知道法律授予了什么权力, 这些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权力行使的原则、程序是什么, 不依法行使权力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举个例子, 社会抚养费征收, 随着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 社会抚养费确实存在征收难题, 过去可以抓人, 可以拆房子、搬家具、办学习班。现在, 必须依靠法律进行征收。
法治思维的养成特别是法治能力的提高, 关键靠实践。学法守法, 关键是要学会用法, 我们必须学会用法治理念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注重用法治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作为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必须首先想到按照法律办事, 遵循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 遵循法治原则、法治原理。同时, 还要善于从个案中总结经验教训,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刘春生:从家庭来看,家长需要理智消费,区别孩子的“占有”和“需要”。孩子能够取得学习进步,说到底,不完全是机器所能带来的,主要还靠良好的学习品质。家长若要为自己孩子配置学习装备,一定是要以辅助学习为出发点,而不是用来装点孩子的门面。要给孩子装备良好的读书、作业习惯,培养责任和效率意识。要把学习装备作为好学具,而不是好玩具。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仕版奋扬学校校长梁瑞杏:家长应理性对待学生的购买要求。家长应与孩子、老师沟通清楚,明确孩子真正需要的装备,不要断然拒绝孩子合理的购买装备要求,也不要盲目答应孩子的要求,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当然,学生也应积极调节购买心态。学生应正视自己实际需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装备购买,而不是由攀比心理驱动自己购买不必要的装备。同时,学校也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学校应根据本校教学情况,给学生、家长明确地指示哪些是必需的“装备”。另外也可以举办类似跳蚤市场的活动,鼓励学生不要浪费一些用过的学习装备。
核心关键词:
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律权威 核心内容: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
(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同一性;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一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二要加强宪法实施。三要加强宪法实施,要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二、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
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平、正义、自由、民主、人权等人类社会的美好价值,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最可靠的逻辑思维;
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2.特征——与人治思维的区别
(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
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2.权力制约
要求: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3.公平正义
内容: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救济公平。
权利公平:权利主体公平;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机会公平:起点平等;发展平等;代际平等。
规则公平: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
救济公平:司法救济公平;行政救济公平;社会救济公平。
4.人权保障
宪法保障——前提和基础;立法保障——重要条件;行政保护——关键环节;司法保障——最后防线。
5.正当程序
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方面。
(三)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4.养成依法办事习惯
三、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一)重要意义
1.法律权威的取决要素
一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起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三是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一体遵循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2.意义
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二)基本要求
哈尔滨市呼兰区杨林中心小学王永臣
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改革目标。八十年代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智能优势,我们必须承认人的个性差异。为了给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发展潜能的机会,让更多的孩子有所选择,个性得到张扬,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在展示自我中获得自信。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在体验成功中形成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从而建构起从自信走向成功的循环机制。使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校进行的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单项评价学生的模式,而是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其中学生自我评价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和作用。
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自我评价更多关注学生自己的进步,而不是其他同学的进步。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遇到了困难,哪些方面是自己的长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一、自我评价,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发展是全方面的,有个性的,要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衡量和 评价。在某些地方,教师及家长对学生的了解远不及学生本人,故评价也是很
具有针对性和真切性,把评价的机制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出真实的有个性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评价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全面的情况,并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切实的评价中有所提高,全面发展。
二、自我评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自我评价,正是给学生提供可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自我完善的氛围,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条件。对自己分析,为自己评价,学生成了评价的主人,这样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也得以发挥并能激发学生的潜在的能力。如我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进行目标管理,学生每周根据班级目标自主的设立小目标,并写在一张小纸上贴在桌角上,每周根据学生自设的目标,进行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进行小结。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后进行生评、师评,通过此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守纪律的同学增多了,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也增多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教育效果显著。
三、自我评价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显效手段
学生对评价的理解与接受,以及根据评价改正,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学生们在自我评价中,通过倾听别人的自身评价,以及对自己的评价,发表自己对自身的评价,进行评价交流,深入思考全面地进行比较,从而更真实地认识自己,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和补充,最终获得提高。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评
价,更有效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了解自己。肯定自己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开发自己潜在能力,从而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建立自信,体验成功
学生自我评价,不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被检查批评的地位,很好地保护了 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对评价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冷淡、对立、拒绝、恐惧、逃避转为积极、热情、认真、主动。学生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做的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赞扬。他们会将自己的进步与优秀的一面记录在自我评价中,这样教师可以及时针对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成果,坚定了进取的信念,逐步形成自我激励机制,建立了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我校开展了“轮流竞班干”的活动。学生在自评、生评的基础上确定人选,被确定参加竞选的同学要进行竞聘演讲,自己竞选某职务的优势以及如何开展工作,候选人演讲后要接受同学的质询。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民意测评确定班级每一职位的最佳人选。在此项活动中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如我校六年级学生郭海成是班级里的一位“闹将”,不爱学习,组织纪律性差,老师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他的身上收获甚微。但他喜欢体育活动,老师鼓励他申报竞选班级体委,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正确评价自己,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通过竞选当上了体委,任职后过去一塌糊涂的作业开始写的工整,上课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发言,在他的努力下全班站队,课上、课下的纪律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他一向很喜欢体育,很早就想作体育委员,只是班级已有体育委员没有机会锻炼,他正是在自评的基础上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客观的、真实的认识自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归纳、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习惯。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受到激励,体验成功。感受到成功与进步,建立自信,正确评估自己,正视自身的价值,使自己最大可能的开发自己,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论文
树立自我评价观念 激励学生发展
单位:哈尔滨市呼兰区杨林中心小学
作者:王永臣
有位同学他的是非观就有些欠缺了,对于有一些事根本不知到该不该做,只是会“鹦鹉学舌”罢了。就在上个星期四,我们班英语听写得不错,因此老师奖励我们每人一颗糖。我们有一些同学就忍不住了,急忙打开那花花绿绿的包装袋,之后,一阵阵糖香扑鼻而来,使人忍俊不禁,非常想吃。可是这时我的第一灵感告诉我;千万别吃!因为这节下课时间只有十几分钟,再说依我的吃糖速度,恐怕半个小时的时间怎么够?可是,第二灵感又激起我吃糖的想法,还是吃吧!大不了吃不完扔了,或者把糖用牙齿咬碎。
我一时被这两个灵感极端干扰着,过了一会儿,我认为还是不吃好,因为扔掉或咬碎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我还是忍住了吃糖的想法。可还是有人“吃螃蟹”。就在上课铃刚响过之际,我们班仍然还有人把糖含在嘴里。结果,这时语文老师和年级组长一起走了过来,几乎同时向那个不起眼的角落望去,并径直走向了他。我心想:好了!这两位老师一起上,可怜的刘。唉!
结果,不出我所料,两位老师的话如同两挺机关枪,一刻不停地扫,但全班同学顿时鸦雀无声,连针掉地上都能听见!年级组长先开话:“你知道不知道现在已经上课了?上课的基本守则你不知道吗?你们以前的老师没教过你吗?”“是啊!虽然这糖是老师给的,可是这是在上课呀,也不能在这时候吃呀。”语文老师说。刘立马说道:“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吃了,为啥就说我呢!”年级组长立马反驳道:“那好,照你这么说,倘若大街上有几个人跳楼了,全市的人都得跳楼了?社会不就乱套了吗!跟你说,做人要有是非观念,不要认为多数人的.做法一定不会错,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认为是正确的再去做。”……最后那位同学还是知道错了所以哭了。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要求
所谓“法治思维”, 是相对于人治思维而言的, 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治国理政中, 应坚持法律至上, 约束权力, 按法定职责和程序办事, 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具体来说, 法治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则至上。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规则, 因此法治思维就是要坚持法律至上。任何社会活动的主体都必须遵守法律,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权利本位。法律是权利和义务的载体, 也是一定数量权利、义务的总和。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为, 公民都可以做, 这是公民自由的基础。而公权力则不得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下, 做出损害公民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义务的规定。
公平正义。法治不仅要追求实质正义, 同时也要追求形式正义。因此, 法治思维要求公权力行使者在做出重大决策、实施行政行为的时候, 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坚决抵制重结果、轻过程, 重实体、轻程序的旧有思维, 树立程序正义、违反程序即违反法律的观念。
二、法治思维是实现中国梦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法治实践说明, 有法治力量的给力推动,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河北奋进崛起的宏伟目标就会更好地实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也会有更坚实的保障。
法治思维能力是顺应人民意愿对领导者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新高度。与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相比, 科学发展在更大程度依赖于法治, 其必然要求领导者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素质与法治建设的进程相协调,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科学发展中的“以人为本”, 不是“人治”传统中的“民为邦本”, 而是法治意义上的以人民为本, 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要求领导者从传统的“人治”思维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内涵,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质是人民依法治权, 自觉提高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的能力, 以顺应时代的要求、人民意愿的要求。
法治思维能力是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之道。实践表明,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 就能总揽全局, 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 则可能导致发展止步、改革倒退、社会动荡。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既处于“黄金发展期”“转型关键期”, 又处在“矛盾凸显期”, 改革发展稳定总体局势良好, 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尤其面临着两个“失衡”的考验, 即自然生态失衡和社会政治生态失衡, 改革进入深水区, 各种利益面临调整。要化解发展、改革与稳定的矛盾,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协调发展, 必须将发展、改革、稳定统一于法治之下。法治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 法律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 法律的实施过程也就是一个实现公平与正义的过程。法治才能使改革中不同利益的博弈取舍无限接近公平合理的最佳目标, 进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法治思维能力是党的执政方式转变对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近代政治发展的经验表明, 宪政已成为人类治理国家的最佳模式选择。建立起以理性的法治为合法性基础的现代政治权威, 是使政治发展走向稳定变迁轨道的选择。走向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是我们党面对执政环境的变化作出的顺应形势、顺应社会发展的执政方式的转型, 也是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可以说, 提出确立依法执政的领导方式, 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向现代化、民主化、法治化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同时也是对全党提出的历史性战略任务。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 必然要求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者必须树立法治意识, 学会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的深化, 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因此, 法治思维能力是党的执政方式转变对领导者执政能力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
三、树立法治思维要找准突破点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依法治国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懂法治、讲法治。培养领导的法治精神, 就是要着力培养崇尚法治、追求公平正义, 以人为本、以法为尊的价值观, 使领导者能自觉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最基本和最权威的行为规范, 用法治的头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用法治的手段解决问题, 推动工作, 自觉而坚定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至上性和权威性。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 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自觉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自觉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
更新法治观念。长期以来, 我们在社会发展模式上, 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 而忽视了增长背后存在的价值观与政治道德问题。于是, 借发展的名义, 出现了公权力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现象, 造成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 有些冲突引发了社会矛盾, 甚至群体性事件。基于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综合考量, 未来社会发展中, 我们需要高度关注“以人为本”价值的制度化问题, 使之不断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进而成为国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追求。用“权利本位意识”取代“权力至上”, 革除“官本位”的积习和“官即是管”的思维, 把执政理念从“管制”转变到“服务”上来, 转变到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从这一意义上讲, 未来的法治发展应更自觉地围绕着人的主体性和维护人的尊严而展开, 培育权利本位意识。
以制度管事、管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 依靠法治化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 消除影响和制约法治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当前要建立法治培训考核制度, 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进一步完善推行行政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各项立法, 特别是行政程序立法, 健全保障法律执行、实施的各项具体制度;坚持法治政绩导向, 加强领导干部执法、守法等法治实绩考核制度, 把推进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并以此作为选拔、奖惩、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 使法治建设真正成为一种硬标准、硬要求、硬约束。
一、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树立三个新观念
1.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教育的目的,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教育培养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塑造知识的容器、培养“考试机器”。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导航者。教师不仅要有教学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崇高的道德感召力、完美的人格吸引力。因此,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受到适当的教育和陶冶,使人人都能成为栋梁之材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的观念之一。
2.树立全新的师生观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团结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广大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塑造学生心灵与人品的双重任务,因此,更要树立这种新型师生观。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们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领路人。广大教师既要研究教法,也要研究学法,更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3.确立全新的教学观
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树立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轻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弊端,而应把书本当成培养能力的载体,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自己“学会求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改革中必须实现五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角色的转变意义重大。教师的职业观,要从做“教书匠”式的教师,向承担“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转变。教师的价值观体现,要从拥有知识、传授知识,转向知识水平、道德情操与高尚人格的完善统一。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责任观,要从为学生的升学负责,转变为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负责,要从为学生的学习、考试、升学作规划,转变为“为学生的一生作规划”。
2.课堂教学中心的转变
课堂中心要从培养学生增长知识到引导学生获取能力转变。随着现代传媒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获取也越来越简单,现在通过各种媒体获取的知识占生活必需的绝大部分,某媒体调查显示的数据表明:在传统学习时间中学习到的知识在人生所有必须知识所占的比重不过5%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在学生时代学习到的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只占有相当小的比重。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教育把该精神给予了升华,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明确知识的来源,特别是要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给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教学主导的转变
教学必须从灌输传授走向引导启发。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课堂放手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求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进行引导和帮助,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了解知识的根源,知道知识的成因,懂得知识的应用,切实把知识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加以完成,而教师只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提示和说明,以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研究。要创设合理的学科情境,使课堂有较为浓厚的学科氛围,通过表演、多媒体展示、实验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谈论、研究,通过多种方式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4.课堂教学主体的转变
要不断地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科学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认知知识、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而这些的根源就在于学生本身,所以我们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看学生是否达到了以上要求。教师的主导意识具备了,而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的强弱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动力。
5.课堂教学内容的转变
我们的教学内容要从枯燥乏味走向动态鲜活。课堂教学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程度上,而教学内容的鲜活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所以变枯燥乏味的知识为动态鲜活的知识是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变单一的课本知识为综合的生活知识;变简单积累的增长方式为猜想反驳的发现方式;变学习单纯单一的知识为学习整体整合的联合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顾及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找出和所学知识相关的其他内容,并将这些知识点加以串联和综合,使之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既能加深理解,又能把所学的内容升华为活用的内容,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取知识,让课堂变革成为学生能力的增长点,真正的使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学会理财的第一步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那么,怎样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呢?投融贷工作人员总结了以下几点:
1.懂得积少成多
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手头上的钱并不宽裕,而投资得有一大笔钱才能开始,他们认为投资一次性至少也得上万的,否则没什么意义。其实这种心理是错误的,财务自由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百万富翁的钱也是从小钱攒起来的。
2.为实现财务自由做准备
有投资者不愿意投资,因为他们不想10年20年才成为富翁,他们更喜欢享受眼前的生活。这种思想的不利之处在于,10年后他们将面临的问题是他们是否比现在过得更好。所以从现在开始,节约下来的每1元钱,都是将来实现财务自由的坚固基石。花10快钱与花20快钱相比也许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时间长了,所产生的贫富差异却十分悬殊。所有,当前的生活条件是由过去所做的投资决定的,不妨从现在开始,为将来实现财务自由做好准备。
3.勇于投资理财
有些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存不下钱来,主要原因是他们花出去的钱,并没有为其带来任何回报。美国对年收入万美元或持有300万美元资产的有钱人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富人会把他们全部收入的30%左右拿去投资或储蓄,这也是他们成为富人的首要原因。因此成功地进行储蓄和投资是极其有必要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轻易自满,定期储蓄更是不能贸然停止。
4.咨询第三方理财机构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生活质量,文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强,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如何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如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效实施,如何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一线,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是当前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中间梗阻”的现象,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检查不落实,考核不过硬,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形同虚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虽然早已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是喊得多、落实得少,叫得响、行动迟缓。应当说,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明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配套,技术标准规范,企业内部的安全规章制度比较健全,为什么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呢?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关键是各项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其表现主要是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制度没有落实到位、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投入没有落实到位、培训没有落实到位,如果不把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落实到基层,1那么再好的政策、再严的法规、再全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想要实现安全生产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因此,要真正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抓好落实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工作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方面做了扎实工作。一方面,积极认真开展“三无”活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 安全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行为,规范各项管理措施,采取“多层次、低重心”的管理手段,将工作的中心下移,放在生产一线的班组,开展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多层次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素质。结合生产实际需要,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形式,增强安全意识,激励职工钻研专业技术,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结合各阶段安全生产特点,加强了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安全生产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要根据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的转变,实现单位、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目标。
安全监督管理,应突出强调敢抓、敢管、敢考核。我们要十分注重“以人为本,重在教育和预防”的原则,注意发现、表彰安全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总结和推广安全管理中的好做法,积极探索安全管理的新路子,激发和保护了班组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违章作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了有效的生产流程安全监督机制。
五、树立“每天从零开始”的安全管理理念
零就是一个句号的放大,昨天的工作做好了,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只能说明过去,今天和以后怎么样,又得从头开始。“每天从零开始”,短短六个字道出了安全工作的真谛。
“每天从零开始”,包含着对安全工作“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既要管好各个生产环节及各个生产要素;又要采取切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哪个环节管不好,什么时候放松,都有可能出问题。有了这样的危机感,才会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去抓,每个环节毫不放松地去管。
“每个从零开始”,包含着对安全工作居安思危的责任感。安全总是相对的,一段时间内抓紧了,可能就做好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又可能出现新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也可能出现松懈。这样居安思危,就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和防范,做到“未雨绸缪”,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每天从零开始”,包含着对安全管理的科学态度。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做好安全管理特别是防范事故发生,必须善于从新的实践中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找到新办法,走出新路子。这是一项全新而紧迫的课题,更需“每天从零开始”。作为领导干部及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此应当有高度的使命感,善于从新的管理实践中发现新规律、总结新经验,推动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也是世界范围的普遍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人和自然的新关系,建立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人类社会的新文明。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远意义
生态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突出。人类生于自然,依赖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从西方国家开始的工业革命,建立在廉价能源和廉价资源的过度消费的基础上,使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口膨胀、粮食危机、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极端天气增多,等等;都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和蜕变正从局部的区域问题演变为影响全球的生态危机,从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事实证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不仅仅是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从根本上讲它是一个包括社会制度和发展理念在内的社会问题。因此,人类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重新构建一个符合自然规律、与自然友好、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我国的工业化则是在能源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成为紧缺资源的条件下开始的。因此,自然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十七大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时候,指出我们当前面临的若干突出问题,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国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就正式成立了专门保护机构,加强管理保护。尤其是近些年来,制定了很多专门性的、综合性的条例法规、标准、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整体而言,由于种种原因,“消耗大于补给,支出大于投入,污染大于保护”,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崛起,人民要幸福,我们就必须改变高消耗低效率的西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同时,我国现存的资源总量、土地总量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先污染、后治理”,“清自己污他人”的老路子。
一言以蔽之。正视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全球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立足中国实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对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
科学内涵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走可持续的道路。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发展循环经济,增加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的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和观念建设,而且还包括生态意识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概括起来,大致覆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一切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要全民实施清洁生产;三要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不仅要重视生态问题,而且要主动处理生态问题。要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内容和出发点之一,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二是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三是重视生态行政建设;四是推进生态民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和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十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绿化祖国、美化家园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要重视和加强有利于生态文明的一切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二要优化“人居”生态生活环境;三要努力实现人口良性发展;四要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文明。
建设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全民生态文明教育、实施道德、法律规范约束和推动生态文明实践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现途径。
首先,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因此,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必须依赖有效的、长期的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善待自然,并使其成为一种道德自觉,这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
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与法律意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还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它不仅包括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常识,也包括生态环境的科技知识、法律知识以及生态保护技能等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但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凸现和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的日益提升,在我国有必要将其纳入到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再教育体系之中去。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危机意识,超越自私和浅薄的视野,自觉地做“大自然的守法公民”。加强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行为和风尚。“从娃娃抓起”,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生态环保观念和道德的、能够自觉地关怀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人”;教育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应当呵护自然、反馈自然、美化自然,为子子孙孙留下一个不遭受任何破坏和污染的美好生态家园。
当然,生态文明教育除了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和再教育的体系,实行正规教育,还必须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实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及创建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基地建设等多种教育形式,来扩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使生态文明意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一种浓厚强大的生态文明社会舆论氛围。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约束机制建设。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规范约束方式,包括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同样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用一种全新的眼光认识道德规范与法律的关系,实施德、法并举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约束机制。
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社会的、职业的、家庭的和个人的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观基础,坚持生态公正、尊重生命、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和适度消费的原则。
健全的法律体制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于维护人们解决生态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具有道德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法律,虽然可以将人们的生态行为强制性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约束和制止道德底线以下的违规行为,但决不能代替道德的社会调试功能。只有将法治与德治相统一,才能培养具有高度生态文明自觉意识的社会公民,从本质上解决目前存在的一切生态失范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社会生态文明程度。
最后,要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活动的发展。
社会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和直接推动因素。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切方面都必须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克服实践活动的这种异化状态,遵循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的价值观,自觉调整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要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成为人们的自觉生产实践,而且要使“健康、科学、文明”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自觉的生活行为。同时,党的意识形态机构特别是各种媒体,应进一步拓展生态文明的传播渠道,增强宣传力度,为生态文明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应通过各种研究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和管理力度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同时集中力量推行生态治理工程,诸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等;为生态文明实践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物质条件。
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具有多种形式。要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但是必须强调,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应当是具体的、实在的,而不是抽象的、虚拟的。生态文明的各项主题实践活动,都必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与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作为重要目标,而且要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重要目标,研究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及其途径选择,通过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协调运转和共同作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扬起智慧的风帆,驶向历史的明天,创造新的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