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创新作文(共16篇)
——托夫勒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地创新。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也就没有向上的动力,没有创造能力,就会被时代淘汰,就会被发展的巨浪吞没,因此,我们需要创新精神。
布莱克曾说过:“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举世闻名的大卫雕像,你能想象它原本是一块纹路杂乱、许多雕塑家都不屑动工的顽石吗?事实上的确如此,对这块“顽石”,米开朗基罗别具匠心,另辟蹊径。他抛开石头本身的纹路不管,用自己独特的构思与技巧,打造出了雕塑界的一大奇迹。米开朗基罗成功了,他在千万条前进道路中选择那条少有人尝试的创新之路。
创新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独特的思维,独特的发现,独特的创造。敢于拼搏的鸟儿才能在天空自由飞翔,勇于探险的鱼儿才能在大海尽情遨游。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殚精竭虑研制火药,在进行最后一次试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浓烟和火中逃出来,身上淌着鲜血,嘴中却叫着:“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或许创新就是需要义无反顾,需要一份激情。
清朝乾隆年间书法家刘石庵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之相对的是“事事循古训”的另一位书法家翁方纲,他讲究“笔笔有来历”,认为不像古人的就是败笔。两人曾相互挖苦,针锋相对,但后人对注重创新的刘石庵的评价远远高于翁方纲。这是对两种不同艺术的公正裁决。同时也印证了李可染说的那句名言:“踩着别人的脚步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
创新包含着万物的萌芽,孕育生命和思想。正如树木的花和果,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当前, 贯彻“十七大”精神, 面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 面对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 无疑对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总结多年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澄清对企业文化理论的一些模糊认识, 以更加清晰的思路和观点积极有效地促进这项文化建设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为此, 有必要认真思考和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当坚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创新观?我们究竟需要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对此, 通过对多个行业、各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观察与调研, 我们可以用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方面来加以回答。
一是一个总目标, 一个总定位, 一个
基本点, 还有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
一个总目标, 是说我们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说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其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根脉。这个文化底蕴和根脉对于缔造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形成现代企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实践中, 我们一定要做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精神的紧密融合。而先进的企业文化, 其先进性必须体现在员工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中, 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引领。
一个总定位, 是说企业文化的总定位,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文化。过去常常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 这是一种误解。企业文化的“出生证”、“身份证”是管理文化, 这就是经常讲的管理学属性, 但经营与管理并不能划等号, 只讲管理文化面窄了, 所以讲经营管理文化。许多书、文章都在讲企业文化三层次说, 即把企业文化的构成说成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这是从大文化的概念套过来的, 是一般化、笼统化的说法, 并没有找到企业文化的准确定位, 不能提示企业文化的“特指”到底在哪里?讲企业文化是经营管理文化, 就抓住了企业文化定位的主体内容。
一个基本点, 是说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点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于增强企业整体素质,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在过去, 经济学界讲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不涉及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界讲企业文化又不联系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是两种片面性。应当说,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讲了以上四个一, 还要讲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为什么呢?因为企业文化设计脱离企业实际的状况实在不少见, 特别是请专业公司提供的方案常常有这样的弊端。企业的性质、规模、行业、业态、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都很不一样, 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与创新, 只能从企业的具体实际出发, 这才是真正坚持科学的企业文化创新观。
二是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两个融合, 两个“大家”, 两个积极性, 两个“文化自觉”。
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是说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是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也可以称之为理念文化和行为文化。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 但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绝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 用一个简化了的公式来表达, 就是: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包括企业愿景、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道德, 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等。理念文化部分需要设多少条目为好?在我国的企业实践中, 最少的只有三条, 多的则达五六十条。有人问多好还是少好?这要从企业实际出发, 原则是以简明扼要为好。培育和确立价值理念, 有一个总的原则, 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 实现企业价值、员工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这三个方面一个也不能少, 必须是均衡协调发展, 而不能顾此失彼, 不能单打一, 不能择其一而不要其二, 也不能择其二而不要其三。行为规范包括:企业整体行为规范、企业组织行为规范和部门行为规范、员工个体行为规范。从我国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手册》来看, 有一个毛病, 就是把企业文化手册搞成若干理念口号的简单汇编, 而没有行为规范。这不仅失去了体系上、逻辑上的完备性, 而且失去了企业文化的实践性和可操作价值。优秀的《企业文化手册》, 还表现在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相互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内在统一关系。价值理念中就蕴含着应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行为习惯。而行为方式、行为规范、行为习惯又体现着价值理念的引导, 二者有内在的逻辑, 是浑然一体的。
两个融合, 是说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目标实施相融合, 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两个融合也可以叫做两个融为一体, 就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实施融为一体, 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融为一体。人们不难想象, 如果不是这样, 企业文化脱离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文化与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实践相脱节, 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那样的企业文化“创新”还有什么用?
两个大家, 是指在企业中要形成“大家建设企业文化, 建设大家的企业文化”。如果企业文化只是一两个人的, 或者只是少数几个人的企业文化, 那是不能持久的, 也不是我们所要建设的形成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管用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
两个积极性、两个文化自觉, 是说建设企业文化, 既要有企业家、企业决策者、企业领导人的积极性、文化自觉, 还要有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文化自觉。这两个积极性、两个文化自觉缺一不可。企业家、企业领导人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倡导者、设计者、宣传者、实践者。企业文化无疑深深地打着企业家的思想烙印、价值追求, 但我们绝不能把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文化简单划等号, 不能把企业文化简单地规结为老板文化, 以为只要有了企业家的积极性和文化自觉就可以了。企业文化必须为广大员工所认同、所确认、所信奉、所实践。卓越的企业文化都有这样一个特性。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要做好, 要体现在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 要表现在经营业绩上, 就必须有广大员工的参与和实践。
三是“三性”, 即自有性、原创性、独特性。
任何优秀的企业文化, 都是在企业自身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凝结、积淀起来的, 都不是从书本上照搬过来的, 也不是从别的企业照套过来的, 而是从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 经过文化整合、提升而形成的。它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与企业个性。比如, 同仁堂的“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全聚德的“全而无缺, 聚而不散, 仁
paege8现代企业文化Modern Enterprise Cuiture德至上”, 还有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文化, 中电国际的“静水深流”企业文化, 都具有自有性、原创性和独特性。
四是“四好”, 即好识、好记、好用、好传播。
好识是说好识别。好记是说让人一看就明白, 一听说懂、就忘不了。好用是说企业文化要有效管用, 要化为员工的灵魂, 要变成员工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这样才能表现为实际的经营业绩。好传播, 是说企业文化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形成氛围, 而且益于在社会流传, 在社会产生吸引力、感召力和形象力。近些年来, 企业文化建设和设计追求“四好”, 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应当说, 好识好记好用好传播的“四好”文化建设方略的提出, 大大推动了我们建设简明扼要、特色鲜明、有效管用的企业文化。
五是“五个不能”, 即不能繁琐化, 不能雷同化, 不能玄虚化, 不能模式化, 不能“双脚离地”。
不能繁琐化, 是说企业文化建设方案要化繁为简, 而不能化简为繁;要深入浅出, 而不能浅入深出。现在的一些企业文化设计方案, 往往搞得五花八门, 天花乱坠, 让人们看起来如入五里云雾。应当说, 把简单的问题繁杂化, 是一种愚蠢的设计;而把复杂的问题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才是聪明的设计。
不能雷同化, 包括不能克隆、不能复制、不能照搬照套。现在一些设计公司搞的企业文化设计方案, 在理念表达上, 雷同化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就失去了企业文化应有的个性化特色和独具魅力。
不能模式化, 是说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到处可以套的固定模式, 不能搞批量生产, 不能把一种设计方案搬来搬去, 到处套用。
不能“双脚离地”, 形成“新两张皮”。这里讲的“双脚离地”, 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 是员工对那种脱离实际搞花架子式的企业文化的一种讽刺, 是指企业文化只是作为口号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 不能变成员工的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 不能变成自觉行动, 即是说企业文化不能“落地生根”。过去常讲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不能搞成“两张皮”, 现在有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建设, 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企业的实际运作各不相干, 变成又一个“两张皮”, 这叫“新两张皮”, 这种状况应当竭力避免。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虽然是从国外传来的, 但经过多年实践早已“中国化”了。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 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强大文化推动力, 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一定要站在这样的高度, 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促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更加生气勃勃、扎实有效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创新教育;共营;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51
一、国家战略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弱化。因此,中国的产品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这几方面考虑,我们没有别的出路,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出了创新教育战略。创新教育是需要大家共同营造的。
二、创新教育要求
教育的本来意义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协调发展。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所以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的方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具有明显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没有创新意识的人难以产生创造思维、掌握创造方法和获得创造成果。
“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造、创新的要求的动力。”具有创新意识的人,能够不为传统习惯势力和世俗偏见所左右,敢于标新立异,想常人不敢想的问题,提出超常规的独到见解,善于联想,从而开辟新的思维境界。创新意识是创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问题意识、发现意识,怀疑意识,捕捉机遇和灵感的意识,抗挫折的风险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等。例如:冬天坐在马桶上很凉到多数人只是发几句牢骚就过去了,而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想办法对马桶作了改进使它不但能够变得温暖还可根据需要调节温度使人更加舒适。
三、我校发展战略
我校注重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精心搭建以创新发明课、航模、机器人为核心的科技平台,启迪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在科技活动中动手动脑,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1. 我校以动手做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及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学校的特色。
2. 科技制作:(我校的机器人取得了骄人成绩,科技创新也在稳步发展:在科技创新大赛、航模比赛、未来工程师、创意大赛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3. 创新思维及能力提高。学生的部分金点子、创意绘画、创意方案、展示在走廊,它们也成为孩子们课余谈论、讨论的焦点,经常可以听到:“我觉得他的设计不太合理……,这样改可能会更好……”酸奶盒以前是班主任头疼的垃圾现在各班学生发挥创意把它们作成书架、飞机、车轮、赛车跑道等等。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及能力在不断提高。
4. 创新作品、专利、专利知识。我校准备推荐一批学生创意方案申请专利,更有部分学生为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摩拳擦掌;相信不久我校将会有一批创新作品和专利产生。
四、创新教育需要我们共营
在相对宽松、愉悦的情况下,创造力就容易发挥出来。一个人一旦背上沉重的枷锁,就谈不上发挥创造力了。
学校致力于孩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积极地给孩子创造、提供锻炼、实践的机会,但创新实践活动能力训练中意外风险不可避免。如:参观科技馆中车祸、摔伤、器材使用的风险不可避免,学校、家长应该有风险承受能力;不能因为飞机失事就不坐飞机,过车脱轨就不坐火车。如果学校有责任学校要依法承担责任,家长也不必过分指责学校;个别家长过分行为导致学校畏首畏尾危害全体学生利益和发展。
笔者希望家长、社会和学校一起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创新教育在我们的共同经营下,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我国第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
——铭文
现在,我们越来越年轻。我们不需要完全西化。即使我们没有一张平平淡淡的脸,我们仍然是美丽的,因为我们有同样的活力,我们有勇气,我们有希望,我们有未来。年轻人可以放手,因为我们还有无数的机会。
年少轻狂,走在未知的人生道路上,可能会遇到挫折,但我们有勇气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万一我们失败了呢?我们还年轻。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取得成功。
为什么不再面对困难的人不去思考如何克服困难,而是站在同一个地方,感到失落;为什么不拼呢?我们还年轻。失败一次不等于失败两次。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的辛酸,怎么知道成功的喜悦?
父母用汗水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回报他们没有效果吗?你不为你的未来做打算吗?现在放弃自己和以后什么都不做有什么区别?
我们年轻,我们的未来是无限的。为什么要自怨自艾?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有什么值得叹息的?什么能让我们死去?我们年轻,我们需要活力,我们需要快乐的学习!
我们年轻,我们需要能量!
我们都是世界上唯一的花朵,每一朵都绽放在天空。也许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是NO1,但我们只是一个。我们都是世界上唯一的花朵。每一朵花都是大地所爱的孩子。虽然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是NO1,但我们只是一个!
那一天晚上,他们对我说:“我们要出去一会儿,很晚才回来,你早点睡。”“可是……”还没等我说完,他们就关上门走了。
那个时候的房间很安静,安静得让我有点害怕,突然“砰”得一响,我听到了铁制物品掉在地上时发出的声音,我吓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本想叫一声,可是我有点慌,那个时候我不知所措,心里就在想:会不会是小偷啊,爸妈又不在家……我该怎么办啊?
最后我还是决定下去看一下,虽然很害怕,但好奇心就像一条绳子,不断地将我拉下去,我每一步都走得很轻,手上还拿着扫把防身,中途我走到一半又回去了,因为实在太害怕了,一直犹豫不决,我鼓起了勇气往楼下走去。
下了楼,我才发现厨房里有只猫,它正在吃晚饭剩下的菜,旁边还有一个倒在地上的铁盆,它似乎也发现了我,它就有种自己做坏事被抓包了的羞愧感,飞速地逃走了。
我在原地愣了一下,静静地看着那掉在地上的铁盆,然后就不由自主地哭了一会儿,走上了楼,打了电话给他们。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西北小城,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抱怨什么,毕竟,我已经很幸运了,最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知道,有很多的人会看不起我们这种贫穷的地方。但没关系,我们没有自己看不起自己,我们依然在努力,即使卑微!
这里,三面环沙,天气干燥,严重缺水,还有嘶吼的沙尘暴,曾因温总理的一句“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而备受关注。
这是我出生的地方,一个“卑微”却充满希望的小城,一个拥有我所有回忆的小城。
即使这儿环境恶劣,却依然在每一个深秋季节洋溢着瓜果的芳香。因此,我想上帝是公平的。
记得有一次和网友聊天,当他知道我的.出生地后,曾夸张的问我,像我们这么穷的地方是不是没有电视,多长时间洗一次澡等充满“好奇”的问题时
我在心里骂了无数xxx后,终于平静的告诉他,我们这里没有电视,而且我们一生只洗三次澡。最后,礼貌地说了声再见,拉黑,下线。
从那以后,我开始明白
这就是贫穷的悲哀。我无能为力。
《读者》等很多知名杂志都开始登载这儿的照片。照片上无一例外的悲哀。要不,漫天的黄沙下
一个农民扛着铁锨艰难的行走;要不,黑暗而残破的房屋中一双干裂且饱经沧桑的双手端着一个残破的碗,就着白开水吃干馍馍。
每当看到这些时,我们只是沉默,我们只能用这种卑微的方式去剥夺一点点别人的同情。
不是没有贫穷的人,不是不需要外界的支援,只是简单的希望可以在给予我们帮助时
以我们能够接受的方式,不是施舍,是帮助。仅仅,而已。
在如今这个榜单辈出的时代, 近日某报发布了一个“惊世骇俗”的“2007年十大烂书榜”。而且入榜的都是刚刚过去一年的畅销书。据榜单的制作方介绍, 这个榜的评委主要由书评人、媒体编辑记者、学者等组成。
在各种年度优秀图书竞相出现的时候, 这年度“十大烂书榜”显然是很有些扎眼和碍眼的, 并且会惹得一些人不高兴。然而, 在书评渐渐沦为“书托”, 垃圾书都要包装成畅销书, 一切都为了销售量, 销售量决定图书“质量”的当今, 这样的“烂书榜”却显得非常的珍贵, 而且非常需要这样的“烂书榜”——它至少可以倡导严肃、认真的图书批评之风, 以利于出版益智、益心和怡情的图书。
当然, 对这入选“十大烂书榜”的图书, 我们可以提出反对和批评的意见, 也可以怀疑此举有炒作的嫌疑, 是为了吸引人眼球、哗众取宠。但是我们不可以怀疑其制榜者的严肃和真诚, 更不能反对这种评选最差图书的做法。这入榜的图书, 平心而论, 尽管它们都很畅销, 但是其质量水准是低劣的, 尤其是像刘太医系列养生书。那一条条评语不说是万分的精确, 也可说是中肯的。我们不能不承认榜单的评委花了很大的功夫, 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严肃、真诚和严谨。诚然, 现在图书出版是空前繁荣,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空前繁荣里有着混珠的鱼目, 俱下的泥沙。一些畅销的图书其实只是没有任何营养的“快餐”和浅读物, 甚至有的图书是对读者的误导, 甚至是毒害。而且长期给读者“喂养”畅销书, 一定会导致全民阅读的商业化和娱乐化, 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所以对于那些浅薄的畅销书, 对于那些胡编乱造的图书, 对于那些误导读者、毒害读者的图书, 就是要予以无情地曝光和尖锐地批评。这是对读者负责, 也是对我国图书出版事业负责。 (来源:21CN论坛)
事实上,孵化器在中国并不是新鲜事物:1987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1999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家民营孵化器——南京民营创业中心。直到今天,全国范围来看,北京拥有中国最好的早期创业氛围和最多的投资人,以及最先进的投、管、孵理念。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即便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发展阶段,即便在北京,中国式孵化器——无论官办还是民營,相较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孵化器发展经营之路。
换言之,以孵化企业为目的的孵化器,正走在一条自我孵化的道路上。
政府主导短板
江西(昌北)小企业创业基地挂牌满10年,是一个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位于南昌市经开区赛维莱国际企业城,首期投资2500万美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公开资料显示, 赛维莱国际企业城是由西班牙3G国际集团投资2900多万美元兴建的新型工业园区项目,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平台和投资沃土。
建设之初,这家小企业创业基地雄心勃勃地宣布:建设一流的别墅式厂房,扶持500家小企业创业,打造小企业基地在江西的最好模式。谁料热热闹闹开场后,基地却陷入萧条。原计划引进IT产业、文化产业、工艺品等行业的小微企业,现在生存的是物流、卤菜加工、齿轮加工等企业,且成功孵化企业未超过10家。
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只管招商引资,却无后续政策扶持。
据赛维莱国际企业城开发商相关负责人表示,开业之初,相关职能部门曾对入驻企业发放过扶持资金,但近几年“没听说有什么好政策了”。当下,已经创业的企业主想获得“好政策”还需要与厂房业主协商,这与其他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相比,多了一道“筛”。
该创业基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表示,招商由区招商局负责,选址由区规划建设处负责,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由区社会发展局负责,与他们并无多大关系。而上述三个职能部门给出的回复,要么是“换了领导”,要么是“不知道”。
中国孵化器最重要的特点是政府主导,甚至有数据表明,七成左右的孵化器本身有着官方背景。事实上,早期的中国孵化器就是政府背景的办公场地,其本质是打着孵化器的名头做房地产,向企业收取租金,顺带着招商引资,配合一些优惠政策,来拉动地方经济。
最近几年,由于国家鼓励孵化器的发展,多个省市不断上马动辄数百亩甚至数千亩的孵化器或孵化基地,虽然数量稳定增加,但是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真正形成品牌的并不多。
此外,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孵化器曾一度被视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间资本投资者的投资热情,造成很多企业孵化器资金短缺,特别是运行资金严重不足。
短期暴利诱惑
越来越多的孵化器正在沦为“物业公司”。
位于南京建邺区的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房子还没完全建好,就已经全部出租了。而该孵化器未对租房子的企业是否是初创科技企业进行审核,甚至有一些商贸流通领域、生产性、服务性企业也进入了园区。
在评述南京孵化器发展现状时,该市科委副巡视员梁晓沭透露,甚至有一些孵化器为了增加税收源,让不少已经成熟成“老母鸡”的科技企业还在园区里“占着窝”,“忽视了培育创业创新小企业的本职工作,而是急于产生房租、税收等效益,这部分孵化器最终沦为‘物业公司’。”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不少省市出现了以孵化器或企业总部基地等为代表的工业地产项目。一些入驻企业迅速将房产作为投资品转手售卖,导致许多总部基地空置率上升,有的孵化器甚至被称作“鬼城”。
有企业主抱怨,很多地产商找到一片房子或者一座办公楼,把牌子一改就成了“某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或是“某数码港”。等进去谈的时候,聊的不是如何被孵化,而是能否全款买房。
据2011年中国百家孵化器调查报告的统计结果,有41%的孵化器,其收入结构总体上仍然以房租收入为主。
而很多做孵化器的天使投资人,逐渐热衷于政府补贴、资金申请、炒作地产项目,或者干脆转型VC融快钱,不能满足创业者期待。
导师资源匮乏
《IT时代周刊》总编曹健曾担任过很多创业比赛的评委,对一场由国内某知名孵化器组织的创业路演印象深刻,“让我见识了中国孵化器的真正水平。”
在路演现场,慕名而来的还有很多知名投资机构和名人。让他失望的是,且不论孵化器所挑选的创业项目如何、演讲水平如何,仅仅从创业的思路、项目的提炼、PPT的制作等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就很少有人去帮创业者提高,尤其是缺少有行业经验的人帮助辅导。有的创业者大谈自己的产品,冗长无比;有的创业者穿着拖鞋就上台了,语无伦次。台下很多投资人只听了几个演讲,就纷纷走掉了,有的评委开始还点评几句,后来就一言不发了。
曹健认为,当下中国好的创业项目可谓凤毛麟角,有的项目本身有亮点,但却很稚嫩,或缺少提炼;有的项目有潜力,但很凌乱,需要有经验的人帮助它们理出思路;有的项目则是创业者为了创业而创业,显得比较虚,需要有人提醒他们。但当下中国的孵化器还很不成熟,并没有能力帮其完善。
YC创立于2005年,是硅谷非常知名的创业孵化器,它只关注种子阶段的创业团队,致力于扶持初创企业并为之提供创业指南,其成功率达到惊人的75%。而YC的做法,除了直接给创业者真金白银外,他们对每个创业项目进行认真包装,在正式和大家见面前非常保密,但经过导师的多次辅导,反复路演并修改PPT后,丑小鸭立马变成白天鹅。所以,在YC毕业典礼上路演的当天,30%的项目被投资人看中拍板,一个星期内,70%的项目被投资人敲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创业所需资金越来越少,除了资金,创业者们更需要有创业经验的导师来辅导,为他们提供技术、商业以及融资等方面的实用培训。国内孵化器数量可观,却少有机构能够真正沉下心来帮助创业者。
场景一:上课时,教室里。
“韩辰璐,下课后到我办公室去一趟!”随着“啪”的一声,手中的《儿童文学》被很重地摔了出去。老师铁青着脸,几乎是对我吼道。同学们显然是被老师这一举动吓住了,他们望着惊恐不安地我,又看着怒火中烧的老师,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场景二:下课后,办公室。
“韩辰璐,袁老师已经把这件事告诉我了,你是一个各方面还算不错的女孩,可是,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呢?”戚老师以一贯温和地态度平静地对我说。
我低头沉默不语。
戚老师手拿着那本《儿童文学》,大致浏览了一下,然后说:“嗯,是不错。可是,你要知道,现在是复习阶段,能否上一所好的学校成败在此一举。虽说你这一阶段的成绩较开学以来有所进步,但是你也不该得意忘形。我担心,像你这样下去,能不能通过考试都很难说。”
我听着听着,心里难过极了,我好后悔因一念之差而做出这样的“蠢事”。眼泪也溢满了眼眶。老师见我快哭出来了,也不忍心再责备我什么。
老师喝了一口茶,接着说:“我知道,你们大家已经和吴老师相处了很长时间,彼此之间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你们舍不得离开吴老师。因而,换老师是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不过,上中学毕竟是你们大家自己的事。所以,不管是哪个老师教,你们都应该好好地学,努力的学。记住,你少听一节课,就会漏听一点知识,万一这种题型在考试中遇到,你岂不是很吃亏?你说是不是?”戚老师说完这最后一句话时,笑了笑。
我也笑笑,说:“戚老师,我明白了,我以后不会再上课看小说了,我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每一节课的学习中去,我知道,我会成功的!”
戚老师能够成功地引导我走上正确地思想道路上,主要是因为他知道,对于孩子而言,理解比教育更重要。
采蒿瓜的季节到了,人们从它们盛满绿色的叶子顺着找到植株的末端,看到那鼓鼓的茎,心里也就乐了,扒掉外边的叶子,就得到一个白白净净的“娃娃”。一个采瓜的老伯用劲儿太大,把一株蒿瓜全拔了起来,失望的是,它并没有长茎,于是,他气愤地把它扔到了另一个堰塘。它便重重地摔了一跤,斜斜地插在水里。
只可怜它的根太短,怎么也够不着堰塘底,它艰难地从水中获取养料,不几天,就折腾得面黄肌瘦了,来往的人见它瘦弱的青黄的身子都暗暗想:这株蒿瓜不得活啦!
老天不作美,一场暴风雨袭来,别的植株都紧紧依偎着,它却孤孤单单无所依,但是想到让自己传播绿色,它便更坚定了信心,紧紧地挨着水面,风雨在它身上留下了道道裂痕……,终于,它的根尖碰到了岸边的泥土!正在它暗自庆幸时,来往的人却想着:这株蒿瓜不得活啦!
有好几次,它又被害虫们蛀食了嫩叶,只剩下秃秃的`头;又有几次,它又被老牛一口吃去了满头的绿叶;还要忍受陶气的孩子们你摘一片叶儿,我摘一片叶儿。人们总是摇摇头:这株蒿瓜不得活啦!
其实提出“城市家具”这个概念是我受艾力克·萨蒂(Erik Satie 1866-1925)的影响。萨蒂是活跃在20世纪初的法国神秘主义作曲家,他的音乐旋律非常“单调”,“单调”和单纯淡得就像童谣。这位独立于当时的时代、不受任何潮流影响的古怪老头,最吸引我的是他关于“家具音乐”的思想。那么什么是“家具音乐”?简单地说,萨蒂认为音乐的存在应该是一种环境,不那么让人感到惊讶,但是却不能缺少。这就是我想给“城市家具”赋予的意义。
我提出的“城市家具”(City Furniture)的概念,是在原有的“街道家具”(Street Furniture)这一概念上的进化和扩大版。我们人类在进化之后的生活空间基本分为两类,一是为了休息和休闲的室内即家居生活,二是为了工作和交流的公共空间生活。我们通常所说的“室内家具”,是满足人在室内生活的需要所必须的道具,而这里讨论与都市公共空间有关的“家具”,即“城市家具”和“室内家具”相比,无论是规模、尺度和种类都大大不同。我们关注复合文化城市的家具,意在提高生活的品质和舒适度。
为了整顿城市的机能和生活基盘,满足都市中各种各样人,即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以及不同国籍人的多样性生活方式和行动,甚至不同交通工具的使用也可以成为“城市家具”设计的出发点。为了满足多样性的要求,必须在各种层面和水平上加以应对,在不同的环境和场所中可以突出各自的个性,然而又必须和都市的整体相协调,因此城市家具设计的概念尤为重要。
在设计城市家具时首先要关注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当然最优先考虑的是在与生活者之间构成一种怎样的关系,此外必须考虑城市的规范和规则,设计新的城市家具必须在形成新城市环境和形象方面取胜,让城市家具成为体验城市的道具。
严格地说,在城市家具设计中必然涉及到“图文字”,也就是标识图形,在这里我不想把它和城市家具加以明确的划分,因为失去“图文字”,许多城市家具就缺少了亮点。
交通环境设计也是值得特别注意,因为它也关系到合理的功能性和美学。在车站环境设计方面值得注重的是那些在车站出入口处所标明的时刻表、路线图、价格表、站名、失物招领处、售票处、检票口等,这些都是让使用者方便的诱导标识。此外还有那些看来并不起眼的置放海报,以及其它小型宣传品的架子、分类垃圾箱、镜子、大型海报张贴栏、小型食品杂货店、书报亭、电话台等各种属于交通系统的“家具”,他们是构成车站环境舒适度的重要要素。此外,还应该注重设计城市交通发光标识系统,因为发光标识可以加强通道的光亮和诱导城市的人流。
笔者曾有以下多达20多项的提案,例如:自行车存车架、小型咖啡亭、出租车站牌、垃圾桶、图文字标识、对残障人关照的残障道、公共饮水器、公共汽车站、公共艺术、露天台阶、加强节日气氛的垂旗杆、薪水族不可缺少的露天台阶、街道盆栽、停车场、街头方向标识、夜晚地面光标识、街道铺面细部等等。
然而我看到今天的北京,却有着荒凉的一面,那就是缺少高质量的让人们的审美和情操向上的“城市家具”。例如我们在北京的王府井等繁华地区可以看到许多信息亭,但是现有的信息亭体量都过大,设计复杂,缺少识别性。我在考察了世界上那些先进城市之后发现,城市家具应该具有透明、单纯、实用、广受欢迎的特性。由于城市家具在城市中是一种点缀,所以必须提高它的艺术性,甚至可以把它提升到公有艺术品的位置。
比如在城市的繁华地区,基本上是步行街,有些是典型的商业区。因此,我们必须考虑:首先在体积设定上要小,而信息量要大。考虑到人流,拿信息亭为例,它的占地面积和体量都不宜过大,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基础上,应该最低限度地使用占地空间。当然这个原理适用于其他所有的城市家具设计。
其次是一些利用率高的城市家具的色彩需要有识别性。位于那些商业地带,许多商业色彩已经在视觉中占据了主导位置,因此城市家具的色彩应该从商业色彩中脱颖出来,只有使用单纯鲜明有娱乐性的色彩才便于人们识别。
美国的孩子淘气、贪玩并不亚于中国孩子, 美国的私立学校通常教风严谨, 在如何对付这些淘气鬼方面, 加州Dann中学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该校认为, 学生守时、守纪是很重要的品德, 上课迟到、早退, 无故缺席, 甚至吃饭不能按时进行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其他诸如损坏别人的东西, 欺负同学等, 更是不能容忍的错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行为准则, 该校规定, 凡是没有正当理由迟到或早退的就扣3分, 凡是无故缺课就扣5分, 吃饭延时也要扣2分, 当违规分值达到5分时, 就要在周五的晚上8点至l0点到指定的教室自修。这对于期待周末狂欢的学生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当然, 其他的错误也是这样, 只要累计分数达到了这个界限, 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累计有两次超过5分, 不但要接受孤独自习的惩罚, 还要做半天义工。这半天做什么呢?学校有养猪场, 让你给猪洗澡, 然后把猪粪搬到指定的菜地或草坪边, 或者到菜地劳动, 负责训育的老师会毫不客气地提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要求。整个惩罚过程有监督、有记录、有反馈, 也与家长及时沟通, 这样可以将惩罚的教育效果最大化。
在美国的学校, 惩罚是非常严肃的事, 学校为了惩罚学生付出很多成本, 要有人不折不扣地执行惩罚, 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时, 惩罚又是明确的, 学生在入学时, 学校即将相关的规则告诉给每个学生和家长。要惩罚一个学生需要证据确凿, 学生接受惩罚自然是口服心服;惩罚又是科学的, 切中学生的痛处, 点中要害。惩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 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 而不是纯粹地为了惩罚而惩罚。我们古代教育也强调惩罚, 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之说。而现在, 随着惩罚的副作用越来越被放大, 我们逐渐接受了以鼓励为主的教育原则, 对孩子尽量多表扬,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甚至, 不少教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对孩子所犯的错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毕竟, 惩罚一个孩子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比表扬一个孩子要大得多。更有教师担心惩罚学生事小, 得罪家长事大, 宁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 这样做真的能帮助孩子成长么?其实未必。我们经常说, 优点不说跑不了, 缺点不说不得了。小的缺点不及时制止, 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对孩子的错误、缺点不加以惩罚, 可能会害了孩子一生。也有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心理比较脆弱, 打不得、骂不得, 也说不得, 要是说他几句, 他跳楼了, 那我这个老师还当不当啊?老师的担忧自然有他的道理, 但是, 不打、不骂、不说, 犯了错误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样学生的心理就健康了么?
惩罚不等于体罚。不痛在体, 似乎就无法刻骨铭心, 这是对惩罚的误解。过去我们的确有不少因为惩罚措施使用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所以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体罚等粗暴的教育方法, 但是教育也不能因此没有了惩罚。科学惩罚的成本比奖励和鼓励要高, 但是惩罚不可缺失, 这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不能为了教师的方便而该罚不罚, 造成学生是非不分、没有原则甚至价值观扭曲。
科学的惩罚教育要准确、及时、恰当, 并有反馈等一系列的步骤。要客观公正、错责相当、把握时机、方式恰当、评估准确、反馈及时, 从而把惩罚的教育效能发挥到最大化。惩罚不是为了给老师出气, 而是为了捍卫规则。美国的很多学校认为, 通过教育将学生纳人未来的社会规则中, 这是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职能, 既是对社会负责, 也是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在民主基础上的规则的权威性得到确认, 学生规则意识和价值观得到有效教育, 这是Dann学校惩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社会规则的缩微和预演, 目的在于让学生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而我们很多学校的体罚是出于对个人师道尊严的捍卫而一时冲动抡起了耳光, 没有考虑到被惩罚者是否口服心服, 惩罚后是否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惩罚选择的方式方法、时机场合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和规则意识是否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有没有相应的后续措施和评估办法等, 这是我们惩罚教育的不足之处。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用好了, 可以发挥教育杠杆作用。Dann中学是一所贵族学校, 他们的学生大多是有钱人的孩子。但是学校坚持科学的惩罚教育, 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出过什么极端事件, 反而博得家长一致好评。这说明, 惩罚是科学, 不是权威;惩罚是教育, 不是出气;惩罚是艺术, 不是野蛮。
2月6日,大年初二,北京,初雪。
纷纷扬扬,星星洒洒,好一场初雪啊!从床上爬起来,我趴在窗边,清晨的空气此刻变得宁静起来,树枝上挂了薄薄一层银花,泛着淡淡的幽蓝色的光晕,天空虽是灰色的格调,但与白雪搭配着,很雅致。我凝望雪花,感觉整个大地都在上升,而雪花只是在空中舞蹈的花絮精灵罢了。
“嗡——嗡——”又是我桌上的手机响了。眼睛还想盯着雪景多看一阵,可是心早就跑了,打开微信,原来朋友圈里也“下雪”了,图片雪,段子雪,音乐雪,视频雪,纷至沓来。兴奋之余,还不忘点个赞,再看看公众号,发几条信息,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多少人是这样,跟雪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就闪了!想必外边大自然的雪花不只觉着寒冷,还该觉着被冷淡了吧。它纯洁素雅的外表频频上镜,借助网络传播开来,可是没有人理解一片雪花内心的孤独。欣赏她的已不再是充满天真好奇的双眼,而生硬地被一排排的`精密的微型镜头和强大的感光元件取代了,更鲜少有人愿意去捧它,细赏它的六瓣,用赤裸裸的心去贴近它。
新消息的提示音像极了“巴甫洛夫的铃铛”,而我们只是下意识地打开手机,漫无目的地浏览,我们正是听到铃声而产生条件反射的狗。信息如洪水般泛滥,手指上下翻飞,眼珠不错一毫,沉浸于其间的是迷走和发散的大脑。说到底,我们的舒适区与兴奋点已然悄悄转移,自然风物的审美我们无福消受,简单宁静的生活我们不得享有,我们的心灵不再那样抵近自然,享受平静了。
有一种紊乱叫灵魂不在场。行色匆匆,东边点卯,西边签退,我们被许多下意识的习惯所控制,头脑零碎化,失去了安静下来的能力。快乐和幸福需要最敏感的指尖去捕捉,也需要最平静的心灵去沉淀。诚然,豪迈激情和青春活力不失为生命的律动,只要我们身心投入,这与平静都不冲突。不过要是心里长草的话,恐怕活力早已变质为浮躁和狂野了吧。让情绪沉着,让心潮安然,才能让人生走向纯净、简单、深刻、美。
科技使人进步了,也使人退步了,它是安静空间的搅局者。当交流电的低频噪音闯入耳廓,当钢筋混凝土的大楼如集装箱般富集了人们聊天的七嘴八舌,当街道车来车往尽是轰隆和鸣笛,当手机一次又一次的震颤催促着你我别忘了戳它……难得安静,遑论平静?无限的嘈杂和无尽的喧嚣,诱导或迫使我们走进逼仄的胡同,浮躁地奔波,一路怪石嶙峋,鸡飞狗跳。
曾经,我们被第一缕朝阳感动过,为第一场冬雪欢笑过。清晨鸟鸣纷杂,闹醒我们的惺忪睡意,日落时暮霭沉沉,呼唤我们安心休憩。深吸雨后潮湿的空气我们清新爽朗,摘下初夏的野花别在耳后我们心满意足,面着肃穆的蓝天久久不能释怀,向着多变的白云时常浮想联翩。闭上眼,感受微风的轻抚,张开嘴,舔舐草尖的露珠。
人活着有各种需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等,层次不断提升,寻找过程不断复杂,目标越来越难以追寻。或许,在无休止的追寻中,我们还应该重回平静,葆有平静。
我们是地球未来的主人,环境意识要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节约用水”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内容。
听妈妈说,在她小时候,水是无比清澈的,清澈得可以看见河底的石块,可以看见摇曳的水草,还可以看见活泼的小鱼们在河中嬉戏,有的还把头探出水面,呼吸着来自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更好玩的`是,妈妈小时候经常和阿姨在家前面那条小河里游泳,一起玩,十分得有趣,令我羡慕不已。真想回到妈妈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去。
而现在呢?各种房屋不断扩建,工厂排出的污水,使大量的水资源都被污染,水资源在不断地减少。再看看附近的河水,简直就是泥潭,再也看不见往日清澈的河流了。原本可以洗碗,喝的水,现在呢?也没有人在河中玩耍了,我们的家园也少了几分生气。
地球妈妈在一旁为我们伤心地哭泣,请不要再让妈妈难过了。珍惜水资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学生也应该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看看你在离开洗手间时水龙头是否还在滴水;看看还有没有人在向河中倒垃圾或杂食……从一些小事做起,也可以节约一小份水。
我们为何不采取行动呢?哈哈,我们全家就开始了节约用水的行动啦!每个不遵守的就得有惩罚:打三下手心(当然也不是很得了)。把洗脸或洗脚的水都留着,可以冲厕所,把洗澡水留着洗衣服……在这几天,我一直盯着爸爸的举止。咦,爸爸洗完手后没关水龙头,我在门后边“嘻嘻”地笑了一声,心想:爸爸的手心又要受罪了。便走上前关了水龙头,到妈妈那儿去告状了。晚上,被我告了状的爸爸只好乖乖受罚,妈妈让我来打,我应道:“Yes madam.”走到老爸身边,在爸爸的手心用力地打了三下,我力气小,爸爸一点儿也不痛。“唉,真是伤了我的手啊!”我轻轻地嘀咕着。顿时家中传出了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老祖宗的话, 或者是既定的定理、公理奉为戒律、条规来严格地遵守实行, 从来没想过去尝试着去考究或者推翻它。这个不求甚解的习惯, 往往葬送了或者说阻碍了我们去发现另一个崭新的世界。
大约在四百年前, 弗朗西斯·培根就曾经发出这样的警告:当心被我们自己思想束缚。但是我们老是犯这种错误, 老是以为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很有可能再次发生, 所以免不了会凭经验办事。比如说, 我们经常编出简单的理由或故事来解释我们尚不知晓的 (而很有可能是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 复杂的事情。
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 往往在意料之外, 却又改变一切, 但人们总是对它视而不见。它罕有发生, 但一旦出现, 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这只黑色天鹅, 并在这只黑天鹅的正面影响下, 尽可能多地享受它带来的好处。
早在一千多万年前,当台湾还未露出海面时,珊瑚礁就在台湾岛的基底上发育:后来在台湾岛逐渐露出海面之后,珊瑚礁在各地留下大量的矿物资产,成为台湾地区丰富的石灰岩和大理岩资源。早期移入台湾的居民,在沿海珊瑚礁上捕鱼或捡拾贝类维生,也利用珊瑚骨骼来盖房子,珊瑚礁提供先民族群延续和文化发展的资源,此时期的珊瑚礁维持在原始状态,资源非常丰富。
1970年代初期,水肺潜水活动被引进台湾,台湾海底珊瑚礁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据调查,那时垦丁海域还保持在原始状态,景观美丽。从1970至1980年代,水肺潜水在台湾逐渐风行,那时期的潜水人员大多携带鱼枪到珊瑚礁区去狩猎,并以捕获的猎物炫耀他人,也有许多民众以潜水渔猎维生,这段时间可说是海洋生物的[大屠杀时期]。海底的珊瑚礁生物在民众的大肆掠杀之下,高经济价值和体型较大的生物,例如石斑鱼、石鲈、龙虾和夜光蝾螺等,日渐稀少,此时期的珊瑚礁生态系处于过渔状态已经不健康了。直至今日,随着人们对海鲜的需求增加,珊瑚礁区的捕鱼压力从未减轻,甚至于使用非法的毒鱼或炸鱼方式,对珊瑚礁生物赶尽杀绝。
1980年-1990年,台湾经济快速发展,珊瑚礁生态系的健康状态每况愈下。随着海岸地区的土地开发和频繁发生的土石流事件,大量泥沙在大雨过后被冲刷入海,沉积在珊瑚礁上,对珊瑚礁造成全面性、更严重的破坏;此外,还有到处可见的海底垃圾和废弃渔网,珊瑚的生长环境非常严峻。无法移动的珊瑚在饱受泥沙掩埋和污染威胁之后,造成大量死亡,使得台湾沿岸海域的珊瑚覆盖率大幅降低。
台湾的珊瑚礁保育始于垦丁,垦丁位处太平洋与南中国海的交会点,由于水温适宜珊瑚生长,珊瑚礁发育良好,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由于板块活动被抬升至陆地上的珊瑚礁,以及海底的现生珊瑚礁,都是造礁珊瑚历经百万年建造而成的。垦丁海域规划有生态保护区、特别景观区、一般管制区及游憩区,其中,海域生态保护区属于管制严格的保留区,海域特别景观区也是以保育为导向而划定的区域。1981年至今的这段时间正面临岛内经济快速发展、休闲风尚日益普及、海域游憩活动蓬勃发展的冲击,垦丁的海洋生态可谓节节败退、一年不如一年。
我则目睹和体验了这段时间的剧烈变迁。记得1979年夏季,我刚考上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硕士班时,指导教授就交给我垦丁海域生态资源调查的工作,于是那年我就住在后壁湖渔港旁的工作站,只要海况许可,每天都带着浮潜装备到海边,一段段地进行珊瑚礁调查。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充满着令人惊奇的回馈,例如遮蔽海面的密集鱼群、一望无际的软珊瑚林、高大耸立的柳珊瑚林,以及满坑满谷的大龙虾:即使只是清澈澄蓝的海水,都美得让人无法抗拒,而这些令人惊艳的海底景观与丰富生命,如今都成了如梦似幻的回忆。
1980年以前的垦丁海域,大致上仍保有原始的美丽风貌,然而,好景不常,自此之后即受到各种破坏压力的冲击而逐渐褪色,最明显的现象就直接反映在渔民渔获物的数量和个体大小上。我在硕士班两年期间,经常到后壁湖渔港的鱼市观察,眼看着渔民捕捉的龙虾从每只数公斤重,短短一年之内就剩下每只只有数两重,其它渔获物也有相同状况。当渔获愈来愈少,渔民又想捕更多的鱼,就使用炸药或毒物来捕鱼,这些破坏资源的捕鱼方法,却给珊瑚礁带来更大的伤害,于是鱼儿更少了,渔民也难以靠海为生,茫茫然不知所措。
庞大的游憩压力促使垦丁管理处积极扩建道路及游客服务设施,民间也因应蓬勃的商机而大兴土木,餐厅及旅馆如雨后春笋般设立,所有的开发工程几乎都未做好水土保持,因此每逢雨季就可见大量泥沙被冲入海中,垦丁海域成了阴阳海,原来澄蓝清澈的海水已不复见,泥沙沉降下来,覆盖在珊瑚表面,使得有些珊瑚窒息死亡。
随着雨水而流入海域的还有大量营养盐,促进大型海藻蔓延生长,而吃海藻的生物,包括草食性鱼类、螺类和海胆等,都被大量捕捉殆尽,于是造成海藻覆盖珊瑚或取代珊瑚的现象,甚至于外来种海葵,也在南湾珊瑚礁区蔓延。一波接着一波的污染,使得垦丁海域的珊瑚礁没有喘息的机会,垦丁海洋的风貌也逐渐变色。垦丁海域珊瑚礁的变迁只是台湾海洋生态变迁的缩影,其它海域的生态系也遭遇同样的命运。
其实,海洋保护区发挥效益的三大基本条件是法令完备、加强执法及民众守法,垦丁海洋资源保护工作的失败经验,正是由于这些条件都不齐备,而其中最大症结在于海域分区未与当地民众充分讨论和沟通,未获当地民众的认同与支持,毕竟海域辽阔,执法困难,民众若不支持,生态保育如何能克尽其功呢?
所幸,在垦丁管理处的支持下,2005年屏东县恒春镇海洋环境保护协会设立了[后壁湖海洋资源保护示范区],为小区民众参与海洋资源保育跨出重要的一步。示范区成立短短半年,在垦丁警察队的强力巡逻和执法,以及多数地区民众的支持之下,海洋生态保育的成效明显。两年之后,保护区内的鱼种就已明显增加,大型鱼类陆续出现,逐渐增多,就连底栖的贝类、海胆和虾蟹也数量大增。珊瑚礁生态变得更丰富多样,因此成为著名的海底观光景点,吸引更多游客造访,而当地从事旅游业的民众增加,经济收入也增加了,传统的渔业生产逐渐被生态旅游服务业取代。这个成功案例促使南湾地区的民众起而效法,2007年又提出设立[南湾海洋资源保护示范区]的要求,这些成功的案例,若能逐渐扩展至全台湾临海小区,海洋保育的观念就可以生根茁壮。
我们更须认清:是我们需要海洋,不是海洋需要我们,只有当我们体恤海洋,海洋才会体恤我们。未来的海洋,是破坏或复育、物种稀少或丰盛、环境改善或恶化,何者为是?将视我们秉持的是慈悲或贪婪、有所为或有所不为而定。
【我们需要创新作文】推荐阅读:
我们需要信任作文11-01
我们需要的未来10-07
我们需要食物教案11-07
工作需要我们全力以赴06-24
我们需要怎样的职称论文?06-29
这个世界需要我们的网络散文07-05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管理?07-14
生活需要创新高三作文12-09
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创新10-24
成长需要阳光作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