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宝典:进餐的礼仪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礼仪宝典:进餐的礼仪(推荐10篇)

礼仪宝典:进餐的礼仪 篇1

1.日常交往用酒礼仪

主人在为客人斟酒时,常说“满上满上”,这个“满”不是指满到杯口几乎溢出来,而指斟满八成就行了。

主人斟酒时,客人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主人斟酒。行“叩指礼”时,客人把拇指、中指捏在一块,轻轻在桌上叩几下。

席上喝酒讲究碰杯,要碰杯就必须把杯中的酒喝干,一口气喝下去,还要把杯子倒过来让旁人看看杯子是干的。

在酒席上还常常有“无三不成礼”的说法,意思是喝酒一次高潮必须是三杯以上。所谓“酒过三巡”也是这个意思。

喝酒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还有许多不同的风俗和礼节。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喜欢饮酒的民族,喝得酩酊大醉也不为耻。成年人不仅在宴会上饮酒,在一天工作后,也往往要走进酒馆喝上两杯再回家。按照日本人的风俗,饮酒是重要的礼仪。同日本人共同进餐饮酒,应随时注意将别人及自己的酒杯斟满,酒不满杯在日本人看来是不礼貌的。还要了解日本人相互斟酒的习俗,客人在主人为其斟酒后,应马上接过主人的酒瓶给主人斟酒。在宴饮之中,客人和主人均不往自己酒杯里斟酒,而是互相斟酒。日本人认为这是主客之间平等的表示,即便是高级经理同一般办事员一起对斟,也是双方互相斟酒。日本传统饮酒的方法是:在桌子中间摆上一只装满清水的碗,并在每人桌上放一块洁净的白纱布。主人将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朝下在纱布上按一按,使水珠吸干,斟酒后,双手递给客人,看着客人一饮而尽。客人饮完,也将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在白纱布上吸干,同样斟满酒,双手递还主人,请主人饮尽。如此交杯换盏,尽兴而饮,表示主宾之间的亲密无间。如果是一般朋友,不必如此饮酒。在日本饮酒时,将酒杯放在桌上让主人斟满是失礼行为。斟酒时要右手拿着酒壶,左手从下面托着,千万不能碰酒杯。客人要右手持酒杯,左轻托杯底,接受对方斟酒。在一般情况下,第一杯酒接受为礼节,第二杯客气地谢绝不为失礼。日本人喝完酒往往都将酒杯扣在桌上,但是谢绝了第二杯酒的人,千万不要将酒杯扣起,要等大家都喝完,一起把酒杯扣在桌上,才是礼貌的作法。

中国人讲“酒逢知己千杯少”,日本人则是“千杯之后成知己”。可见喝酒不但是中国社会也是日本社会重要的交际手段。

2.敬酒。

饮酒之乐除了酒质优良带来的乐趣外,饮酒的气氛和场面更是一种享受,因此,文明饮酒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向人敬酒,是表示祝愿、福福等。在祝酒时,应注意一些事项:

(1)首先应了解对方饮酒习惯,即为何人祝酒,何时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准备。

(2)根据社交礼仪的规定,提莫大家干杯、向来宾祝酒的只能

是男主人,其他人则不宜这么做。

(3)在为欢迎某位贵宾而特意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在男主人祝酒之后,男转摘于中国酒业新闻网主宾也可祝酒。

(4)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

(5)祝酒时注意不要交叉碰杯。

(6)在主宾和主人致辞、祝酒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也不要借此机会吸烟。演奏国歌时就肃立。

(7)主人和主宾讲完话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到其他各桌敬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

(8)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

(9)依惯例,干杯宜用香槟酒,不用普通的葡萄酒、啤酒。

(10)参加各种宴会切忌喝酒过量致使失言、失态。

3.碰杯礼。

碰杯礼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来自古希腊。古希腊人认为,在饮酒的时候,鼻子能闻酒香,眼睛能看酒色,舌头能尝酒味,唯独耳朵不能感受。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他们想出在饮酒前互相碰杯的主意,使耳朵能听到酒杯的清脆响声。久而久之,这种做法逐渐成为饮酒礼节。第二种来自古罗马。在古罗马武士“角力”竞赛前,双方先要喝一杯酒,以示相互勉励。但由于酒是事前准备好的,为了证明酒中没有毒,在喝酒时,决斗双方先把酒倒出互相拌和,然后一饮而尽。这种风俗逐步成为酒席上的碰杯礼节。

4.干杯礼。

据说“干杯”一词起源于16世纪的爱尔兰,原意为“烧面包”。

当时的爱尔兰饮酒者常有这样的习惯,将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纯洁性。直到18世纪,干杯才有了今天的含义,并发展成配以祝酒颂词。干杯时人们往往要相互碰杯,碰杯的响声与教堂敲钟一样,是为了驱除恶魔。过去干杯还必须右手执杯,伸直与肩齐,这是为了向对方表明自己腰间没有暗藏武器,以示友好。

5.欧美人用酒礼仪。

欧美人敬客,宴请多用酒,其用酒讲究种类、配制和礼节。

(1)客人来访,久坐之后主人要以酒敬客,常以淡酒为主。女客若酒最小或不会喝酒,多以桔子汽水或啤酒解渴,这是常见的敬客酒。

(2)如果家庭请客、外交宴请,多采用鸡尾酒。饭前用酒,往往也选择鸡尾酒。饭时,改用白酒和红酒,先白后红。在用鱼虾海味的时候饮清淡的白酒,可以使海味更觉可口;随之后进禽鸟牲畜等肉类食品时,则改用醇香的红酒,愈醇愈佳。席毕,还要用白兰地或香槟酒,这是常见的宴请酒。

(3)时逢庆贺典礼的欧美各国,最考究的是饮用香槟酒。在客人用过水果或甜食之后,若是面前放上镂有花纹的广口半球形底鸳鸯脚杯时,便是主人要敬香槟了。

礼仪宝典:进餐的礼仪 篇2

“礼”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志,是历代最基本的道德教化内容。我国古代完备的礼仪知识、规范的礼仪体系,不仅对东方各国,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民族的礼仪中,保留了丰富的优秀文化元素,这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现代社会的“礼仪”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青少年成长的需求,我校融合了传统礼仪道德和现代人文理念,归纳出诚信、尊敬、宽恕和秩序四项教育内容。我们认为,这四项教育内容不仅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礼仪文化浸润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在一中心的校园,礼仪已成为一种文化,浸润在教育的各个方面。

1. 礼仪誓词共铸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形式上,更要具有精神内涵。“我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做一个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的人。”这不仅成为我校礼仪教育的总目标,也是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师生共同的誓词,成为推动师生精神成长的一种动力。

2. 礼仪碑墙彰显文化内涵

一位哲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礼仪环境建设的效果,体现在学生一走进校园就受到环境的熏陶、影响和制约,从而自觉产生遵守学校礼仪规范的意识,融入校园礼仪氛围。

如学校在校门口矗立一块“知礼碑”,在碑上刻着孔子的话:“不知礼,无以立”。学生一进校门便望见了“知礼碑”,时刻提醒自己要“知礼”,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校东、西两个校区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立了不同主题的“礼仪墙”。东部校区集中了低年段学生,其“礼仪墙”设计强调形象、可爱,主题为“播种礼仪树,收获智慧果”,内容包括苹果树和“七彩苹果”。果子类型有离校果、洁净果、用餐果、美化果和锻炼果等。“七彩苹果”象征着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过程的快乐,通过激励评价,低年段的学生可以摘到“七彩苹果”,彼此分享成长的喜悦。而西部校区集中了高年段学生,其“礼仪墙”设计强调精神内涵,我们把主题定为“放飞礼仪火箭,畅游智慧星空”,内容包括宇宙空间和“七彩火箭”。火箭类型有离校火箭、戴带齐火箭、洁净火箭等。七彩的火箭飞向浩瀚的宇宙星空,象征着各种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高年段的学生通过这项活动养成了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激发起不断进取的动力。

3. 礼仪奖章传递和谐氛围

我校的礼仪奖章来自师生的共同创意,是全体师生智慧的结晶。远看是一张笑脸,寓意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是微笑待人。“BSYZX”是“宝山一中心”拼音首字母,代表着我们的校名。倒三角的嘴隐藏着两个拼音字母——LY,也就是“礼仪”二字的拼音首字母。这两个字母又像是两个好朋友面对面、手拉手坐在草地上促膝谈心,寓意和谐的人际关系离不开良好的沟通。这样的礼仪奖章是每一个学生渴望佩戴的,学生们以争礼仪奖章为乐,以佩戴礼仪奖章为荣。

附礼仪奖章:

二、礼仪实践多维推进

一中心小学的礼仪教育在实践了多年之后,已初步取得实效。主要有两大教育实施途径。

1. 打造校本课程,共育文明促和谐

我校实施的“小问题、大礼仪”生活礼仪教育是基于以礼导行、以礼融德、以礼育人理念,着眼于提高学生礼仪行为自觉性的一种活动课程教学模式。我们开展的礼仪教育是针对小学生礼仪行为中的问题来设置教学内容,是由“小问题”而引发的“大礼仪”教育,具有生成性和即时性特点。

问题从哪里来?就从学生平时的生活中来。比如,厕所的“脏、乱、差”一直是学校管理的老大难问题,礼仪课程教学组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进行“厕所里的礼仪”教育。又如,针对学生领奖时的失礼表现,学校设置了“领奖台上的礼仪”;针对学生用餐的问题,设置了“用餐礼仪”;针对学生在校园行走中出现的种种不安全、不文明行为,设置了“校园行走礼仪”;针对学生过了一个假期“遗忘”一些礼仪规范的现象,我们设置了“开学第一天”,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将这些“小问题”进行整合,就形成了系统化的校本教材。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提出问题一联系自己一探索方案一实施计划”四个步骤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学校礼仪教学模式。“校园行走礼仪”就是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堂实践课。

[案例]“校园行走礼仪”

第一,提出问题。首先,在课堂上出示学生在校园行走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不文明行为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每个人似乎都会走路,但图片和视频中同学们的行为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看来我们当中确实有人不太会走路,或者不是不会,而是明知该怎么走路却不好好走。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将自觉学习“校园行走礼仪”转化为每个学生的内在需要。

第二,联系自己。“联系自己”是自我教育的开始,也是自我教育的关键。学生联系自己及周围人在行走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学会自我反省,才能将“校园行走礼仪”融入自己今后的生活。

第三,探索方案。校园行走礼仪,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多的不是知不知道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有没有恒心去做的问题。在本环节的设计上,我们的定位是“引导探索”。既要使学生觉得制订的计划有可操作性,又要使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热情,因此评价方式由学生们自己设计,这也是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

第四,计划实施。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们鼓励学生做好自评和助人小贴士。一周以后,不仅要评一评谁的“笑脸”多,还要比一比谁的小贴士多。不仅如此,由于计划实施环节是动态生成的,因此在下一节礼仪课上,我们还要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在实施计划、改进行走礼仪方面的举措。这样,学生们就学会了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仅订好计划,更要执行好计划。

目前,我校在一年级起始年段开设了礼仪课,每周一节,排入课表,由专职礼仪教师授课。二至五年级,以年级为单位,由学生和任课教师共同来发现、提炼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每周的礼仪午会上引导学生运用“四步法”开展自我教育。这一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

2. 开展中队经营,快乐礼仪增智慧

“经营”一词在《辞源》中的解释为:筹划,管理,建设。我们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将“经营”二字进行了重新定义:经——经略:筹划治理、经略之才,指队员在快乐中队建设过程中自主、自动地处理学习、生活、交往等各项活动的方法;营——营聚:操持、准备,指中队辅导员以“首席队员”的身份参与开展快乐中队建设,并在与队员共同活动中适时给予影响的过程。

中队经营作为集体建设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促进队员社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它为队员搭建了一个平台,引导队员在中队集体这样的“小社会”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进而适应社会,成功地进行社会角色的扮演。礼仪教育作为学校中队经营的主要内容,不仅对队员的社会化发展起到点拨、启迪的作用,同时通过礼仪学习,队员的自信心、责任感、为他人服务的意识都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养成。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在组建小队的过程中学礼仪,二是把制定和执行个人计划作为小队经营的内容。通过中队经营,生活礼仪教育融入了队员的现实生活,融入到队员的人格发展之中。

其一,在组建小队的过程中学礼仪。以低年级组建小队为例。在最初组建小队时,对于小学生来讲,讨论的内容是否切题,说的内容是否正确完整,并不是最主要的;而小队讨论的形式,包括讨论过程中的语言和行为,如是否集中精神、是否倾听别人发言、是否积极参与以及坐姿等问题,更值得关注。为了强调在小队活动中学习文明言行的重要性,可以挑选一个小队开展活动,请其它小队观摩,最后由师生共同评议。

其二,把制定和执行个人计划作为小队经营的内容。学会安排生活作息是学生学会健康生活的第一步,学会尊敬长辈和人际交往礼仪是学会做人的第一步。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从根本上说是一回事,作为自我教育的个人计划,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要求学生把两者结合起来。在引导学生自律的过程中,班主任必然会遇到一个现实难题,即:教师一个人如何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的计划执行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充分利用小队资源,通过小队生生互动,用小队群体的力量来协助和推动个体,解决个别化教育的问题。个体在小组中能得到个别化的帮助,而个体能力素质的提高又能推动小组整体水平的提高。

其三,实施多元评价,回归生活常态。礼仪教育的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样化,从过分关注评价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成长过程,这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乃至社区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我们还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即时性,在学生参与礼仪活动时,小到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我们都会及时做出评价,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礼仪外显行为的重要性,同时也鼓励学生从细微处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礼仪教育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礼仪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礼仪行为的发展过程。“我是礼仪小使者”系列学习单是礼仪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每节礼仪课之后,我们都设计相应的礼仪学习单,这是礼仪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小学生因能力所限,不善于把握评价标准,不善于反思和用相对客观的眼光评价自己和他人。因此,我们的礼仪教师、中队辅导员、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学生家长、亲友、邻居甚至是社区团体等,都加入到了评价者的队伍中来,他们分别从学生的在校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做出了多角度、发展性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成长手册,各种与礼仪相关的评价都会记载到学生成长手册中。礼仪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雏鹰礼仪章争章情况,以及家长、社区对学生的礼仪素养的评价都在成长手册中有所反映。因此,每一本学生成长手册都综合体现了学生在一年中礼仪素养的养成情况。学生成长手册每年都会印发,我们从一年级至五年级对学生的礼仪素养持续不断地进行记录,到学生毕业时,就形成了一个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纵向评价。

三、礼仪教育寻求转变

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小问题、大礼仪”要更好地适应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挑战,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其一,努力实现教育内容的转变。

从内容上说,生活礼仪教育应由原来偏重礼仪的知识性、系统性教育转变为更关注学生的具体行为和实际生活。刚开始进行礼仪教育,特别是编写礼仪教材时,关注系统的礼仪知识教育是有必要的,但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学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有行动。在礼仪教育中,是从知识概念出发还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是符合知识体系还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遵循陶行知所说的“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带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在自身生活中学习礼仪,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择和提炼礼仪问题,如“上厕所的礼仪”等,使礼仪知识与学生生活完全融合起来。

其二,努力实现教育方法的转变。

从方法上说,礼仪教育应由原来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由学生自己来探究和实施。礼仪交往作为一种智能必须通过主体自身的探究才能获得。所以礼仪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探究为中心,以学生行为改变为中心。我们称之为“学生自我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运用班级、少先队的民主经营、自我管理的条件,把礼仪教育和中队经营结合起来。

其三,努力实现教育要求的转变。

从要求上说,礼仪教育应是由原来全校全班统一要求、统一教育转变为各班逐步实施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不是由教师对学生逐个提不同要求,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设计自己的目标。要给学生留出个人思考的充裕时间,还要给小组留出足够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审视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要求,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的计划,然后自己去行动。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自己提出要求时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如何培养孩子的进餐礼仪习惯 篇3

在平时进餐的过程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注意以下餐桌礼仪:

◆入座时,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位置上,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入座后告诉孩子不要急着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向主人打个招呼。如果孩子不听话,用手抓餐桌上的餐具,家长要及时制止,然后代孩子向主人表示歉意,以示对各位来宾的尊重,同时对孩子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帮孩子夹菜时,要注意不要起身去夹离自己太远的菜,孩子喜欢模仿,如果看到大人站起来夹菜,有可能孩子自己也学着去夹,这会给来宾造成困扰。家长要告诉孩子:在餐桌上要适时地和身边的亲友交流,有长辈问话时,要礼貌地回应。不要只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爬到餐桌上玩闹。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喝汤时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弄出令人不悦的声音来,这是不合乎礼仪要求的。有的小孩吃饭时喜欢用劲咀嚼食物,尤其是使劲咀嚼发脆的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也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家长要尽量防止孩子出现这种现象。

◆孩子进餐时不小心打嗝,或者出现其他声音,比如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家长就要代孩子对宾客说一句“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父母要做好示范作用,在给客人或长辈夹菜时,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在耳濡目染之中,孩子会养成这种卫生的用餐习惯和尊敬长辈的好品格。

◆如果在用餐过程中,孩子吃到了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告诉孩子不要随便往外面吐,也不要随手往地上扔,要指导孩子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用完餐准备离席时,家长要带着孩子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在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谢。

中餐进餐基本礼仪 篇4

中餐进餐礼仪11、中餐宴席进餐一开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嚓手的千万不要用它去嚓脸。

2、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水盆其中飘着柠檬片或玫瑰花瓣它可不是饮料而是用来洗手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刷洗然后在用小毛巾搽干。

3、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举杯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

4、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己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领座前面一次夹菜不宜过多。

5、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浪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

6、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菜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盘子里。

7、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和吃菜时的“咕噜咕噜”声。这都是粗俗的.表现。

8、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

9、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

10、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

11、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

12、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裼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13、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

14、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大饱嗝或暖气。

15、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中餐进餐礼仪2

用餐过程中您是否表现的得体大方、礼貌周全?中餐餐桌上的礼仪知识快快学起来!座次礼仪:

中国饭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该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点菜礼仪:

如果时间允许,你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你会担心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控制预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况且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酒席吃得多,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应该知道,你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点菜时,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1.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2.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3.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那么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要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吃菜礼仪: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外宾没这个习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我干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中餐进餐礼仪3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外宾没这个习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我干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在吃东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餐时,先请客人中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些人吃饭喜欢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2、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3、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者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4、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5、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吐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6、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宜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7、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汁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8、不要向别人劝酒,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不要议论令人作呕之事。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如是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9、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10、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11、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女生约会进餐礼仪技巧 篇5

心动男生提出与你在高级餐厅共进晚餐,如何做到大方得体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呢?小编为你这重要的一餐做好准备,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心动第一招:赴约前心情点点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十五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

·赴约时尽量不要带太多随身物,先shopping后约会显然是不适当的安排。

·进入餐厅后男士通常会让女士先行,这时不妨自信地跟着侍应到预订的座位,不要坚持做他“背后的女人”。

·来到座位后毋须第一时间拉椅就座,因为对方可能已准备好为你拉开椅子,就给他一个表现绅士风度的机会吧。

·坐在椅子上时应坐直,不要紧靠在椅背上,以眼正视前方,别只顾垂头逃避对方的视线。手腕(不是手肘)可自然地放在桌子边缘上。椅子瑟桌边的距离不宜太远,否则进餐会增加身体移动的机会。

·等对方拿起餐巾后,你便可把它放在大腿上。如果餐巾很大可对折成长方形或三角形,较小的则可直接把餐巾放在大腿上,以防用餐时汁液弄污衣服。

心动第二招:点菜时心意万千

·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侍应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记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说“是,但”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加添麻烦。

·通常侍应会站在主人家(在这情况下是男方)身旁,记下你们点的菜式。如果想表达你对对方的尊重,可告诉男方你想点的菜,再由他向侍应落单。这样强调了他主人家的角色,并暗示你对他的信赖。

办公室进餐礼仪介绍 篇6

2.喝过的饮料罐,随时的丢进垃圾桶里面,喝过的饮料罐长时间摆在桌上总是有损办公室雅观的。

3.有强烈味道的食品,尽量不要带到办公室。不好的气味会弥散在办公室里,影响办公环境和公司形象,要也要照顾同事到的饮食习惯。

4.在办公室吃饭,拖延的.时间不要太长。他人可能按时进入工作,也可能有性急的客人来访,双方都有点不好意思。在一个注重效率的公司,员工会自然形成吃饭的良好的习惯。

5.吃起来乱溅以及声音很响的食物,会影响他人,最好食物掉在地上,要马上捡起扔掉。餐后将桌面和地面打扫一下,是必须做的的事情。

6.嘴里含有食物时,不要贸然讲话。他人嘴含食物时,最好等他咽完再对他讲话。

7.食物塞牙缝时,千万不要对着同事用手扣牙,最好喝点水,试试要是不好,最好去洗手间处理。

8.不要感觉跟同事一起用餐了,应该比工作中放松一些,就手舞足蹈的舞弄自己的筷子,这种做法是很不礼貌的,要是想说话那就放下餐具,擦干净嘴然后再说话。

9.女同事要是和其他同事一起进餐,一定要在进餐前擦去口红。

礼仪漫谈之(一):馈赠礼仪 篇7

一位女士,在伦敦留学,曾在一家公司打工。老板对她很好,在很短地时间内给她加了几次薪。一日,老板生病住院,这位女士打算去医院看望病人,于是她在花店买了一束红玫瑰花。结果,老板见到她的时候,先是高兴,转而不悦。后来她才知道,许多国家认为红玫瑰是情人间的礼物,是表示爱情的,把一支红玫瑰送给自己的爱人或者恋人,可以表示浓浓的爱意。但如果把它送给一位普通关系的异性朋友,就有问题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送礼呢?这就涉及到馈赠礼仪的若干问题。

一、原则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馈赠送礼应掌握以下原则:

一是突要出礼品的纪念性。送礼是表示尊敬、友好的一种方式,礼品重纪念重情谊不重价值。纪念性是指礼品要与一定的人、事、环境有关系,让受礼人见物思人忆事。所以选择礼品应和送礼时的事件、人物有关,要有一定的寓意。例如:2002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时值中国农历马年,国家主席江泽民把一个与原物同样大小、青铜镀金的“马踏飞燕”仿制品作为礼物送给布什总统。马年送“马”是中国人表示吉利的做法;“马踏飞燕”是古代中国东汉时期的奇思妙想,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它表达的是快捷的意思。笔者认为通过这件礼品表达了中国希望更快地发展中美关系的美好愿望。这件礼品就很有纪念性。

二是礼品要体现民族性。有句话说:“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点。“物以稀为贵”,在送礼时这个“贵”是珍贵,不是价值贵。

三是礼品要有针对性。所谓“宝剑赠侠士,红粉赠佳人”,送礼—定要看对象。不论是国际交流,还是国内交往,是正式活动还是私人应酬,交往对象因国家、民族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兴趣各异,选择时,务必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礼品,满足不同的需要。礼品不在价值高,而在受礼人喜爱。人有不同的品性和喜好,送礼要让受礼人喜爱、乐于接受,就要针对不同人的品性和喜好。在选择礼品时,要尽可能了解受礼人的性格、爱好、修养与品位,尽量把礼品送到受礼人心坎儿上。送礼主要不是考虑金钱,而是尽量让礼品起到增进友好关系的作用。针对性的另一方面是礼品要因事而异,即在不同情况下,向受礼人赠送不同的礼品,比如,出席家宴时,宜向女主人赠送鲜花、土特产和工艺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赠送糖果、玩具。探视病人,向对方赠送鲜花、水果、书刊、CD为好,对旅游者,赠送有中国文化或民族地方特色的物品等等。

四是要重视礼品的文化差异性。不同民族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也就有不同的文化禁忌。一件礼品在中国是受欢迎的,在其他国家可能就是忌讳的。

二、两个细节

从细节方面,送礼之前要至少要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赠礼对象的特点及爱好。首先,要根据双方不同的关系选礼品。选择赠送的礼品时,要区分是公务交往,还是私人应酬;是亲朋还是老友;是同性还是异性;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商务往来还是文化交流,等等,不同的关系要选择不同的礼品。前面提到的那位女秘书对这一点显然是考虑不够的。其次,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选择礼品,要站在受赠者的立场上,为受赠者考虑。如果礼品适合受赠者的兴趣和爱好,它的作用就会倍增。否则摘不好会成为包袱,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让人头疼。其三,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礼品。是用于迎接客人,还是告别远行;是慰问看望,还是祝贺感谢;是节假良辰,还是婚丧喜庆,等等。目的不同,用途不同,选择的礼品也大不相同。比如,看望生病住院的病人,带一些滋补品可以表示慰问和关心,而如果带其去祝贺年轻人过生日则不可思议了。

第二,个人经济承受能力。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人们是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送礼不是为满足某个人的欲望,也不是为了显示本人的富有,而是为了表达祝贺、感谢、慰问、友好的情感,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送礼的心意是重于礼品本身价值的。因此,在选择礼品时,不必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反之,送礼过重,会给受礼者带来心理压力。

三、禁忌问题

送礼的禁忌问题时常为人们所忽视,因此有必要提一提。礼品选择不当是馈赠礼品的最大禁忌。礼品的选择要考虑到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习惯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与宗教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国家、个人和民俗的禁忌。至少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尊重由于风俗习惯、民族差异和宗教信仰等形成的禁忌。选择礼品不要凭自己的“想当然”办事,要自觉地、有意识地避开对方的礼品禁忌,注意礼品的品种、色彩、图案、形状、数日和包装等。比如说,在我国是绝不能把一台崭新的钟送给老年人的;不能送给基督教徒一尊佛像,就算那是古玩也是不妥的。

第二,要尊重个人的禁忌。每个人由于经历、兴趣和习惯的不同,可能形成个人的禁忌,选择礼品时,也要注意了解受礼对象的个人忌讳。例如,一位著名教授(男士)到穆斯林民族聚集地讲学,当地少数民族的朋友热情好客,在送别时送给汉族教授一顶绿帽子,绿色是穆斯林民族最喜欢的颜色。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作为汉族教授,对“绿帽子”显然是有所禁忌的。

礼仪宝典:进餐的礼仪 篇8

开题报告

安岳县永清镇中心幼儿园课题组①

【内容提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决定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是其身心健康的前提。进餐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3——6岁的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均衡的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个时期,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便会错失良机,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因此,我们将从幼儿的进餐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进餐礼仪,家园合作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使幼儿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礼仪。

【关键词】农村幼儿 进餐礼仪 培养与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最早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陈鹤琴先生说:“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应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其在健康领域目标第二条中有明确表述: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健康领域内容与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幼儿时期是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神经可塑性大,婴幼儿容易接受影响和教育,并将留下深刻的痕迹,这时良好的教育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表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幼儿的某些行为有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内个体处在一

① 安岳县永清镇中心幼儿园课题组成员:徐常贤 付晓妮 唐志秀 刘小利 罗忠见

(一)主体性原则

幼儿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在行为教育中,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并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提高认识,主动实践,敢于负责,从而增强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二)渗透性原则

良好进餐礼仪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处不在,侵入到家庭、幼儿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应当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完成。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出真知”,良好的进餐礼仪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即从幼儿学习、生活中的小事抓起,又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开展各项活动,给幼儿创造锻炼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幼儿的行为意识。

(四)自主性原则

幼儿把好习惯当成一种自觉行为,做到主动积极,自觉自愿,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

五、研究的内容、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幼儿进餐习惯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各年龄段幼儿进餐技能的指导。

3、各年龄段幼儿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并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研究的对象

永清镇中心幼儿园全体幼儿。通过对实验前与实验后幼儿表现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实验效果,根据实验方案尝试教学实践以获得重要参考意见。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3.对实施教育后的结果进行检测,记录。

(三)结题阶段:(2017年5月――2017年6月)

1.撰写相关的课题总结和论文。

2.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接受课题研究的鉴定结题。

七、研究过程及措施

1.调查了解幼儿进餐行为现状及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A.通过家访、调查、座谈、观察等手段,了解各班幼儿进餐行为的现状(包括餐前是否懂得洗手,能否独立进餐;会不会偏食,用餐时间等)。

B.调查了解幼儿的体检结果与平时进餐习惯之间的相互关系。

C.分析各年龄段幼儿造成进餐不良习惯问题的诸多原因。

2.多方面、多形式地培养各年龄段幼儿进餐行为习惯。

A.利用各种集体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进餐习惯

B.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对进餐行为加以示范传授,在现场进行规范的演示,有利于幼儿的进一步的掌握。

C.积极开展各类区角、游戏活动,为幼儿掌握及巩固良好进餐行为提供的机会和条件。

D.利用环境进行濡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进餐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E.对特殊幼儿进行个案跟踪观察,记录对他们所进行的一些研究方法与手段,以便用来进行个案的研究。

F.密切家园联系,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八、预期的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农村幼儿进餐礼仪培养与研究》

2.论文:《幼儿进餐不良习惯的现状分析》、《幼儿园餐前活动的形式与方法》、《特异体质幼儿的进餐教育与指导》、《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怎样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进餐礼仪》、《农村幼儿良好进餐礼仪培养策略》。

3.教案集:《农村幼儿进餐礼仪培养与研究》 4.影像集:《农村幼儿进餐礼仪培养与研究》

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

3.时间保障 幼儿园教科室将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组织培训、集体研讨,以保证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4.经费保障 幼儿园对本课题的研究经费予以全力保障,保证课题研究所需的全部费用,如:设备、资料、进修、交流、专家指导、开题、结题、奖励等项费用。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女白领会议礼仪宝典四式 篇9

放弃在人们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只能使你更平庸,更谈不上晋升重要的职位了。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公众面前演讲时怯场,你就不应去用许多人都害怕演讲的事实来安慰自己,而应当更加坚定地“逼迫”自己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魅力。记住,在公众场合,正是你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你的外在形象与你的演讲内容一样重要。先说说小型会议上,自我形象应对策略。

正式场合自我表现策略

小型内部会议一般指不多于15人的会议。参加会议前你最好先弄清出席会议的目的?谁是你的观众?另外,要搞清楚是很

正式的发布会,还是非正式的研讨会一类的会议。如果你出席会议的目的只是向听众通报某些方面的信息,而不需要引发他们的讨论,为了表现自己的权威,你就穿着保守些,并通过你的言行充分展示自己的信心。还可以考虑传统的服装,因为没有什么比新奇的外表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大惊小怪的了。选穿一套能使你看上去健康并且具有活力的深色服装,配式样简单的罩衫,再将丝巾和手链换成高品质的项链和引人注目的耳环。在扣完衣服钮扣后,审视一下你的衣服是否合身,因为你要穿上它去做正规的发言。如果你的胸部和整个身体都很丰满,那你就穿宽松一些。

肢体语言

礼仪宝典:进餐的礼仪 篇10

关键词:实习护生,护理礼仪,课程改革

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礼仪行为是学校护理礼仪教学效果的最好体现,因此,从实习护生存在的礼仪问题出发,分析礼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护理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护理管理者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理管理经验,对目前实习护生中存在的礼仪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着深刻、全面的认识。所以,笔者通过对护理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当今实习护生中存在的礼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反思护理礼仪教学中的问题,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8月,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1名护理部主任、15名护士长进行访谈。抽样以受访者的资料饱和,即从访谈中没有新的主题出现时停止[1]。访谈对象入选条件:(1)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年以上;(2)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3)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4)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性,愿意配合访谈。其中(1)~(3)项符合两项即可。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在访谈对象了解了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后,根据访谈提纲对其进行访谈。提纲:(1)实习护生存在的礼仪问题;(2)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3)对护理礼仪教学的建议或意见。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不对受访者施加任何诱导或干预。在访谈开始前向受访者解释录音的目的,征得受访者同意后方可录音。在资料记录与分析过程中采用代码,严格做到不泄露受访者的个人观点。选择受访者空闲且精力充沛的时间进行访谈,地点(一般)为安静、干扰少的护理部主任或护士长办公室。每次访谈约为30~40分钟。

1.2.2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2]:(1)仔细阅读所有记录;(2)分析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3)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4)将编码后的观点进行汇集;(5)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6)辨别出相似的观点;(7)返回参与者处求证,以保证主题提炼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2.3 质量控制

访谈前与访谈对象建立信任关系,采用合众法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分析资料。

2 结果

2.1 主题1:目前实习护生存在的礼仪问题

2.1.1 礼仪知识缺乏,对护理礼仪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实习护生缺乏礼仪知识,未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更关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护理技能的练习,忽略了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和良好的沟通的重要性。代表性观点有:“有些实习护生见了病人直呼其名”;“我在上面讲课,有护生在下面打哈欠,甚至发出声音”;“护生认为礼仪是做给别人看的,没有真正将礼仪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护生普遍比较重视治疗性的护理工作,很少关注护士是如何和病人沟通的”。

2.1.2 礼仪服务生搬硬套,灵活应变能力有待培养

实习护生的行为举止显得程序化和形式化,不能根据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改变而灵活应用礼仪知识。代表性观点有:“和病人交流时依然挺胸收腹,双手叠放于脐上,感觉很刻板”;“两名实习护生正准备进病房,但被一名气势汹汹的病人家属堵在了门外。面对这个情况,一名实习护生一言不发退了出来,另一名实习护生轻轻说了句:‘我见病人早上吐得很厉害,所以只是想进去看看他好点了没。’我觉得第二名护生反应很快,我想病人家属会因实习护生的巧妙回答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护士应具备这种应变能力,但这也是大部分实习护生所缺乏的”。

2.1.3 语言行为消极被动,沟通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实习护生在与医生、护士、病人交流过程中,消极被动,缺乏沟通技巧,难以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和护患关系。代表性观点有:“他们不仅不知道如何和病人沟通,也不知道如何和同事沟通”;“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但现在的护生在病人面前张不开口,张不对口。我们医院发生过实习护生被打的事情,就是由于沟通不到位引起的”;“护生胆子小、主动性差,要么不说,要么语言简单生硬,比如:‘某某,我给你发药了。’除此之外,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有些实习护生不注意说话方式,比如病人或病人家属在医用设备上充电时,有的实习护生采取训斥的方式来阻止,这样就可能会与病人或病人家属产生矛盾”。

2.2 主题2:产生问题的原因

2.2.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是根本原因

许多院校把护生的培养目标设置为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这就使得护理礼仪课程不被重视或被边缘化,表现为课时少、课堂管理不严格和考核评估体系不完善等。代表性观点有:“护生反映学校对礼仪的考核要求不严格,护生通常抱着蒙混过关的心态上礼仪课”;“教师要求不严格,护生的学习意识淡薄”。

2.2.2 相关理论知识不扎实是主要原因

沟通不良是实习护生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而沟通不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护生心理学、医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缺乏,从而不能有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埋下了护患关系紧张的隐患。代表性观点有:“护生阅历浅、知识面窄,在病人面前张不开口,张不对口”;“护生知识缺乏,见了病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有时不能正确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使病人产生了不信任感”;“护生与病人沟通没底气,因为他不了解病人的病情,不知道怎样指导病人”。

2.2.3 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关键所在

教学内容不合理、学时安排不科学、教学方式方法不恰当是护理礼仪教学效果不好的关键原因。代表性观点有:“学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练习的时间相对比较少”;“有些教师在护理学基础和护理技术实训授课中,忽略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和传授沟通技巧,造成护生的护理礼仪知识与教学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护理礼仪教学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接触病人”;“礼仪教学不仅要让护生知道该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这样,护生才能知行统一,才能灵活应用”。

3 讨论

3.1 加大学校对护理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提高护生礼仪修养的必然要求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担负着礼仪教育的神圣使命。因此,医学院校应提高对护理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增加护理礼仪课程学时数、加强课堂管理、制订完善的考试考核评估体系、提高护理礼仪的考核要求等方式,引导护生正确看待并重视护理礼仪课程的学习。此外,礼仪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3],学校的礼仪教育不应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在校园内营造一种讲礼仪、懂礼仪的浓厚氛围,使护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实现礼仪教育课内、课外相结合。

3.2 加强礼仪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护生礼仪修养的迫切需要

护理礼仪是一门交叉学科,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护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还应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礼仪等知识。但目前承担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师一般是护理专业课教师,没有经过礼仪课的专业培训,部分护理专业教师甚至没有临床经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礼仪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礼仪与社交等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任课教师进行礼仪培训,督促教师通过阅读礼仪相关书籍、观看礼仪教学片等方式拓宽教师的礼仪知识面,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派遣无临床工作经验的教师进行临床实践、加强与临床护理专家的沟通等方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这样的教师才能“言之有物”、“行之有礼”。

3.3 调整课程设置是提高护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条件

3.3.1 进行模块教学,分段学习

护生在接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基本知识前应具备一定的礼仪基础知识,但若护理礼仪开设于护理专业课之前,护生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就会对和护理工作紧密相连的礼仪知识认识不深刻,对临床案例不能深入分析;若开设护理礼仪于护理专业课之后,又有滞后性。因此,可尝试进行护理礼仪模块教学、分段学习,即将护理礼仪课程分为礼仪概念、日常礼仪、护理工作中的礼仪3个模块。前两个模块在专业课开课之前学习,使护生具备基本的礼仪素养,第三个模块和专业课同步开设,这样护生就能及时将礼仪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中练、练中学,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3.2 提高实践/理论学时比例,增加临床见习教学环节

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在护理礼仪教学中既要重视系统的礼仪教育,又要注重相应的操作和专业实践,使护生从心智到行动,将礼仪规范落实到日常生活和护理实践中去[4]。“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只有通过实践练习才能激发护生的学习愿望;只有走进医院,围着病床学礼仪,让护生亲眼目睹护士的工作,亲自与护士及病人交流沟通,护生才能获得感性认识和临床经验,从而体会护理礼仪的魅力。

3.3.3 细化教学内容,扩宽护理礼仪知识的应用面

随着护理的发展,现有的护理礼仪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当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要实现与临床护理工作的无缝对接,一方面要细化教学内容,使礼仪教学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细节,如入院接诊分诊、安排候诊、三查七对、交班查房、健康教育等;另一方面要扩宽护理礼仪知识的应用面,如ICU、急诊、手术室这些特殊科室所需的护理礼仪知识。此外,在操作大型的仪器设备,例如呼吸机、除颤仪及全自动洗胃机时,也要应用护理礼仪知识,学校可增加这一方面的礼仪教学,让护生动作规范且美观。

3.4 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提高护生礼仪修养的必要措施

研究表明,礼仪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礼仪展示等,可以提高教学效果[5]。但这些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情景剧设计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护生编排的节目主次不分,表演不自如,甚至会出现一些错误;在案例分析中,护生的分析不透彻、不深入等。这样非但未达到教学效果,还对护生产生了误导,导致护生在临床碰到护患纠纷时不知所措。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护生的理论知识不足和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礼仪教学中,在以护生为主体的同时一定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追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同时一定要把握方法的有效性。教师要对护生进行正确引导,必要时应该由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护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准确、更贴近实际。

4 结语

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6]。护理礼仪对于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礼仪修养以及提高护患沟通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7]。实习护生中存在的礼仪问题是护理礼仪教学问题的折射和反映,学校要通过提高学校重视程度、加强师资培养、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等措施提高护理礼仪的教学质量,使礼仪准则对护生而言不再只是外在的遵守,而更是内在的实现、内心的诚服和以此为基础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生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服务,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Streubert H J,Carpent er D R.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ursing:advancingthe humanistic imperative[M].Philadelphia,PA:William&Wilkins Lippin-cott,2007.

[2]Colaizzi P.Psychological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sts view i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3]刘晓霞,马骏.护理礼仪教育承载着并不轻松的使命[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90-91.

[4]吴明,钱晓路.护理礼仪课程设置及教学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76-1877.

[5]蒋燕萍.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7):83-84.

[6]卢玉贞,邱宇茹,陈洁瑜.护士礼仪培训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10,7(2):77-79.

上一篇:以父爱无声为题目的散文下一篇: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