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我们

2025-03-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三的我们(精选16篇)

初三的我们 篇1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上初三了,看到还有一年就要去高中上学心情真爽,因为面临中考,学校为我们换了一批精英教师。我一回到班,学生们就在谈论着一个热门话题:新换的老师到底怎么样。

先说说我们的语文老师吧。他人很好,对我们也很好,就是有一个特别的习惯,无论冬天,夏天他都带着一顶深绿色的帽子,从来没有脱下过,我们十分好奇,有些同学甚至怀疑老师是一个和尚,都说他是和尚老师。

有一次,我们班里最淘气的男孩画了一张画像,是为语文老师画的。画着一个和尚正在敲木鱼。一上课老师假装没看见那张画,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黑板上写道作文《我的语文老师》这时那个男孩站起来说:您整天戴着帽子,我们很好奇,您不把帽子脱下来我们不写。对,我们不写。全班一起喊到。老师说:你们写,我什么都干。说完慢慢把帽子脱下来。老师的头发好像长了牛疮,一块一块的,全班顿时哄笑起来。老师说快写。这时全班都开始写。我们还不罢休,就去问我们的班主任。原来老师的头发是因为家乡的一百多亩试验田突然着火了,他为全村人民的利益奋不顾身冲向火场,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火终于灭了,老师倒在了火灰中,经医院治疗是中度烧伤,老师就变成今天的样子了。在老师的努力下,救了五十多亩树苗。他是一个大英雄。我们的作文写到,老师是一个大英雄。老师看到后,非常激动。

再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老师,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由于没有适合的人选,他又在退休后带我们最后一年。他年纪虽大,但是声音特别大,显得很有力,已经在我们学校教了40多年的数学。

有一次,老师的声音没那么大,但讲课还是那么起劲,我们也没在意,突然有一天,在快下课的几分钟,老师倒了下去,我们班长一下子冲向讲台,大声说:快来两个男生,把老师扶起来,再找一个跑的快的去办公室里叫救护车,快。老师被送进医院,过了几天我们到医院去看老师,问医生怎么样。才知道,老师为了给我们讲课,有病也不说出来,幸亏及时送入医院。否则有生命危险。我们顿时惊住了,我们为有这样的老师而自豪。

初三的我们 篇2

一、初中语文复习课的现状

到了初三下半学期, 各门功课都开始了复习, 对学生而言, 复习课便成为了一种“常态”课。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 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 学生上课时却陷入了疲劳状态, 课堂气氛也变得沉闷起来, 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些现象不禁让我们担忧起来。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产生呢?笔者认为这与我们教师上复习课的课堂组织形式及复习的内容不无关系。细细归纳起来, 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复习的内容方面:课堂内容以“练习”代替“复习”;以单纯的解题方法讲解为主, 复习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2.课堂的组织形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 缺乏互动性。当前的复习课, 主要以教师为主, 课堂上缺乏师生的互动, 学生的参与性也较低。我们知道, 学生的注意力是很难整节课都保持完全集中, 倘若整堂课都基本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 课堂气氛自然很低, 课堂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应对策略

很多人都喜欢听歌, 我们知道一首歌之所以吸引人, 主要是靠它的节奏和曲调。我们的语文课也一样, 要想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吸引人, 课堂上的节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当前我们的语文复习课, 课堂上气氛沉闷, 节奏平缓, 课堂效率也不高。如何改变现状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要改变现状, 我们首先要从复习的内容上入手, 要有针对性, 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方方面面都俱到。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学生已经掌握的, 要少讲甚至是不讲;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的, 甚至是还没有掌握的, 教师要花时间好好讲, 要讲透, 万不能为了赶进度而粗略地讲。在复习的内容确定之后,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合理组织好课堂的进行方式。在这里, 笔者主要从课堂的组织形式入手谈谈如何调整课堂节奏, 让我们的复习课活起来。

1.学生之间互相“考问”。简而言之, 就是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并回答。当然, 这种“考问”应用在字词、古诗默写, 以及古文重要的加点字解释和翻译句子上, 效果会比较好。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可以将这种相互之间的“考问”以笔头形式展开。要求将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字词、古诗默写, 以及古文重要的加点字解释和翻译句子等内容出成一张练习卷, 随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换做对方出的卷子, 随后由对方批改。当然, 每次出题的内容教师必须给予一定的范围限制, 有一定的侧重点, 这样也就不至于使内容范围太大, 学生出题的时候感觉太茫然而不知所措, 也可以让答题的学生做好相关的复习工作,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做题时了解到自己平时复习工作中的不足, 更好地做到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此同时, 教师也要对学生出题的量做一个规定, 尽量控制在5~10分钟, 万不能量太大, 使学生失去做题的耐心。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出的题目拿去“考问”更多的同学, 达到资源共享, 共同学习的目的。

2.学生之间互相“竞争”。要改变初三语文复习课枯燥乏味的现状, 引入竞争是相当不错的方法, 因为有竞争的课堂才是一个充满活力、健康发展的课堂!竞争能够激发人的创新精神, 使人的思维敏捷, 反应灵活。在课堂上, 合理竞争机制的展开, 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让学生在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的同时, 也激发了上复习课的兴趣。

3.学生之间互相“展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要想课堂效率高, 势必要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完全参与进来, 多说、多做, 而不是一味地听教师介绍, 哪个知识点重要, 哪些内容需要识记。如在复习《送东阳马生序》时, 我先请一个学生走上讲台介绍这一课需要把握的重点内容。学生叙述道:“本课的复习要注意理清‘我’求学时遇到的四个困难:读书之难、叩问之难、行路之苦、生活之苦……”随后他又介绍了从原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四个困难, 并用自己的话做了概括。有了一名学生做了示范, 再请学生上台讲解就容易很多了。随后的这名学生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文中出现的几处对比, 以及对比的作用。在学生的这个展示过程中, 我看到了学生的成长, 也看到了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 他们并不会让我们教师失望。也许一开始他们做得并不是那么好, 但是这种形式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也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最关键的是, 这种形式的运用让我们的语文复习课堂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 我们也可以在小组内运用这种形式, 让学生在组内展示。

调整课堂的节奏, 并不是一味地加入一些活动。对复习课上活动的加入、课堂组织的形式, 教师要仔细考虑, 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一点思考时间, 多一点活动空间, 多一点表现机会, 多一点体味成功的愉快, 这样我们的复习课堂才能焕发出活力, 这样的复习课才会收获更多的效果, 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柏学军.给复习课提个醒[J].语文教学通讯, 2009 (11) .

[2]周开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中语文有效复习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9 (S1) .

初三,我们痛并快乐着 篇3

我说,初三,我们痛并快乐着。

——题记

我懒洋洋地趴在桌上,望着教室水泥窗台上仅存的几棵蕨类植物,它们颓黄的叶梢,像戴着一顶残旧的魔术帽,在风中不停地颤抖,狂妄地耻笑,耻笑我的落寞,我的失意。我不由得掐紧手中的书页,毕竟,我不能和这个弱小生命做抗争,却未曾想过,自己也是个脆弱的人。

窗外的背景,一直都是旧黄昏暗的。灰蒙蒙的天空,凝固成满天暗色的深沉,散发着神秘的寒气。对面是大片旧楼,深街小巷,情态石板,岁月在墙上剥落,露出可憎的面容。

不知何时开始绵雨倾城,我庆幸自己拥有一扇窗户。教室其他的窗户都严严实实地关上了,我依然守护着属于自己的那块小小的天空。雨随风飘进来,打在脸颊上消融了,仿佛在诠释着心中的忧伤。我在纸上画了一团黑圈,这种比灰还要深沉的颜色,正是我心情的底色。

我为何会如此忧伤?难道这个季节只属于忧伤,而丧失了对快乐的向往?我曾经多次劝止自己要放弃忧伤,做一个快乐的人。于是我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听自己喜欢的歌,冬天猫在风里吃雪糕,夏天去晒太阳,晚上对自己说晚安,早上叫自己起床……这些对于我来说就是快乐的事情,却因初三的繁忙“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每当有闲适的时间,我只想安静地睡觉,不受任何声音与光线的打扰,做睡梦中那只自由的小鸟。

校长说,初三是光明的一年,而不是黑暗的一年。

我说,初三,我们痛并快乐着。

校长说,初三,能让我们有个新的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奋斗的过程就是光明的。要相信,光明的背后,没有阴影。

我说,初三,酸甜苦辣的滋味,让我们拥有了丰富的感受——喜怒哀乐。每一次批评,每一次表扬,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败,构成了初三斑斓的色彩。听着前辈们的心声,我应该珍惜这种生活。如果一个人的生活静如止水,那他的世界只是一张白纸,空洞虚无。生活的画面,是需要情节来构造的,错过初三,整个画面的主色调将会黯然无色。

Jay发新歌了,我忙里偷闲听了一下,还是那种淡淡的明媚的忧伤。

我总在束手无策地想,想象奋斗之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是喜?是悲?一直以来,我总以

为自己面对成绩可以很淡定,每一次失利总想着下一次的成功。

虽然这种信念的确支持了我好久,但随着“下一次”的增多,信心也渐渐消退。

Double——T说我很内向,我则认为自己很外向,当内向过度地张弛时,外向这层膜就变成了透明色,别人会看到里面蜷着脚,发着呆的我。这样听起来很可怕,但我不怕。我相信总会有一天,我会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着我飞到想去的地方。

夏天依旧,JJ的歌声依旧:蓝色的思念,突然演变成了阳光的夏天,空气中的温暖不会很遥远,冬天也仿佛不再留恋……

听罢,心顿时豁然开朗,就像泡泡一样,飘在半空中,拥抱着阳光,浅浅的微笑。

记得小四的《天亮说晚安》,我对自己说:晚安到天亮。睡一觉,天亮后,继续痛并快乐着……

后记

我们的初三班作文 篇4

来到这个学校也已经有两个月了,可是很抱歉的是,我还不能称高一(3)班为“我们班”,我所指的是我们初三(4)班,在这里,我度过了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快乐日子。我记得野炊时,“丝瓜”煎的秋刀鱼的香味,抱着扫把当guita唱《单身情歌》的晖轩,语文老师看到阿发放在粉笔盒里的玩具蟑螂时的表情,还有爬山时男生们在山坡上唱的《地道战》……多么美好的时光啊!日子里充满的都是欢声笑语,唯一一次伤心是在7号的毕业晚会上,平日里嘻嘻哈哈的我们,只有那天是流着泪的,当我们唱到: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的时候,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女生早已泪流满面,男生们也只是在努力地逞强,可是眼眶里的泪水在灯光的照耀下,晶莹闪烁,只有那一刻,我觉得,眼泪是美的。

后来,班长大人说:“我们大家要‘分手快乐’!”于是,含着泪水,五十二双大手、小手叠在一起,高喊:“四班万岁,cheers!”真的,这个班里有太多我不能忘记的人和事,让我难以释怀。

四班很可爱,是因为四班的人可爱。52个人有52种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但又构成了一个融洽和谐的集体。

我们班的男子汉——班长大人。

许钦,是一个有双重性格的人,正经的时候他比谁都认真肯干,像什么卫生大扫除啊,有个水沟是我们班负责清理的,可那儿脏得谁都不愿意碰,只有他一个人蹲在水沟上,用火钳把里边的脏物往外夹,可他的另一个特点是——拍马屁。只要哪个老师穿了新衣服,准是他带头说:“哇,老师今天好PP哦!”然后一大堆男生也跟着起哄,老师被乐得晕头转向。

他不仅学习好,还是我们学校100、200米纪录的保持者喔!也许是被他的“甜言蜜语”迷惑了吧,有一次英语老师居然让我们翻译一个句子:许钦在运动场上英姿飒爽。把他给得意的!

他学习好主要是因为他不服输的脾气。曾经他的化学成绩不好,都只考70几分,偏偏他的同桌“灯泡”又是我们班的化学状元。有一次,他向灯泡请教问题,自尊心被打击到了,从此就下决心,下次一定要比他考的.好!每在花半个小时念化学,后来,那次的测验成绩是:灯泡95分,许钦97分!

爱show的“槟榔芋”。

槟榔芋是我们班篮球队的主力,他的三分球很准,于是又得一名号,曰:坦克。他这个人很臭美,有一次篮球比赛,他在比赛前1分钟还特地跑过来跟女生说,呆会儿他投篮的时候,要喊“唰”,他才会进球,进球了以后还要大声喊:“俞塑滨,好帅!俞塑滨,我爱你……”之类的恶心话,真受不了吖!不过,他当场投进36个三分球,露脸啦!那小子还装失落叻,在我们面前说:“唉呀,今天没发挥好吖,才得这么点儿分。”瞧他那下巴,都抬高好几厘米了!

馒头妹——陈晨。

陈晨是我们(4)班最“怪”的女生,她喜欢听《黄河大合唱》啦,《黄土高坡》之类的爱国歌曲,这还不算,我说她怪,主要是因为她对馒头不正常的热爱,上午吃,下午吃,下课吃,有时候上课趁老师不注意也吃!有一次,数学课上,她用书挡着吃馒头,那么不巧,老师提问她,她嘴里塞满了馒头,话又说不出来,又咽不下去,腮帮子鼓鼓的,急得她脸都红了,全班狂笑三分钟……

我们的英语老师初三英语作文 篇5

She is kind to us. but she is rather strict with us. She always encourages us to speak and read more English. She often tells us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She is very good at teaching and tries hard to make every lesson lively and interesting. She often gives us slide shows, teaches us English songs and helps us to put on short English plays.

She loves us and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us. In fact, she is not only our good teacher but also our good friend. We all respect and love her.

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一位中年妇女。她教英语二十年多了。她工作很努力,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

她对我们很好。但她对我们很严格。她总是鼓励我们多说多读英语。她经常告诉我们,“熟能生巧。”

她很擅长教学,力图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她经常给我们放幻灯片,教我们唱英语歌曲,帮助我们排演英语小话剧。

给初三的我们优秀作文 篇6

转眼间,我们已是初三的学生了,褪去原本稚嫩的面容,洋溢着属于我们这个年龄该有的青春与活力。向日葵,一朵朵向日葵正对着太阳咧嘴傻笑,他们执着、坚定地笑着。

白云点缀着蔚蓝的天空,银杏的叶子铺满了跑道的边缘,朝阳下的教学楼一幢接着一幢,鳞次栉比。从挺立的教学楼里传来阵阵朗朗的书声,那是贝多芬钢琴上的乐曲,是新一天的开始。

初三了,操场上没有了我们疯玩的身影,走廊上没有了我们闲聊的声音,因为我们不愿在毕业后成为街上能一把抓住的平庸人,所以我们在坚持,我们在努力。

初三的生活繁忙,充实,紧张而又美好。我们的心情也随着学习或喜或优。这学期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任务,迎来了新的校长也迎来了新的校规。一开始我们会抱怨新校规的制定太苛刻,让我们这群活泼的学生难以接受,觉得这位新来的校长太无聊太苛刻。但久而久之我们也渐渐习惯也自觉的遵守了,现在发现校长要求的“静”也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要在这静的环境中努力学习。还有,吃饭的三面光,楼道的行人靠右,遇见老师的问好,殊不知,校规已让我们慢慢改变。当我们踏着夕阳互相挽着伙伴散步在操场时,是怎样的惬意。

夜幕降临,我们拖着因学习而疲倦的身心回到家中,会经常听见父母的.念叨:“你呀,已经初三了,这可是你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啊!你再苦再累也得坚持下来…”对父母这些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或许已经厌烦,已经倒背如流,但这何尝不是父母对我们的一种关爱呢!我们又有什么脸面让对我们充满期待的父母失望呢?

腾飞广场的喷泉还在源源不断的喷出,银杏大道的树木还在茁壮成长,感恩亭下的游鱼还在欢快的游动,拨起阵阵涟漪…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课堂 篇7

一、我们的生活, 是桥梁

用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课文的做法已不新鲜, 《归去来兮》有羽泉的《桃花源》, 《兰亭集序》有周杰伦的《兰亭集序》,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有林俊杰的《江南》……我们用共有的生活体验作桥梁导入新课是否可以更“个人色彩”一些?

重读《陈情表》, 在“尽孝”与“仕途”的天平李密选择的尽孝, 我想起了《读者》转载过这样的一篇文章:杨澜采访一个成功人士, 这位成功人士含着热泪表示, 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 他绝不会选择年轻时背井离乡, 将母亲独自留在家乡几十年。当自认为有能力尽孝时, 母亲已不在了。“子欲养而亲不待”。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传为美谈的都是选择忠, 而李密心念“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而选择了孝。《读者》上的文章, 学生一般都熟悉。用这篇文章来作为《陈情表》的引子, 学生更能体会到李密选择之可贵与无憾。

《了不起的盖茨比》播后不久, 学生们用课余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此片。我的进度到了梁遇春的《Kissing The Fire》。觉得徐志摩给梁遇春留下的第一印象很主观、很微妙, 这不正像盖茨比给尼克的第一印象么?于是, 我为《Kissing The Fire》这一课设计的导入主要元素是影片中盖茨比的笑容:他的笑容就是那些, 你可能一辈子也罕见的笑容, 似乎就像信任你、理解你, 就如同你愿意被理解、被信任一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就是如此主观、如此奇妙, 又如, 梁遇春对徐志摩的印象。”两个印象的共同点是“主观”, 如此一来, 志摩为何是“银灰色的眸子”就更易接受了。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作品。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鲁迅的作品, 关于其生平、成就他们已不陌生, 所以再无必要唠叨这些内容导入课文。于是我从革命战争年代学生的表现引入。“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总有充满激情的学生的身影……”除了历史书、熟悉的影视剧, 我还提到两部小说——方方的《武昌城》及邓贤的《父亲的一九四二》, “有战斗, 就有牺牲,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于学生的牺牲, 在沉痛之余, 作了什么思考?”如此引入, 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差距, 多少消除了一些对周树人的“怕”;《父亲的一九四二》, 学生看过简介, 《武昌城》他们较为陌生, 借此机会, 引起他们阅读者两本书的兴趣, 为师生共同的阅读体验增加内容。

二、我们的生活, 是框架

共同的见闻体验, 可用来搭建一节课的框架。

七匹狼有一则广告是“男人有很多面:浪漫面、勇敢面、休闲面、豪爽面 (慈父面、慷慨面、征服面、自豪面) 。今天, 你秀哪一面?”我在选修部分“李白诗”有一个内容是李白诗思想内容的丰富性, 在这一节课我先勾出学生对七匹狼广告的记忆, 学生兴味盎然如数家珍般数出了男人的很多面。仿七匹狼广告, 从已学过的诗中总结出“李白有很多面:浪漫面、狂放面……”李白还有多少面?成为这一节课的框架。接下来, 从所补充的诗中, 学生看到李白秀了“优雅面、孤独面、忧民面、诚挚面……”同样的内容, 换一种形式表达交流, 更添趣味性, 更富挑战性。

高一下学期我推荐学生看了《阿甘正传》《卧虎藏龙》《钢铁侠3》等电影。电影看毕, 灵感突发, 觉得《阿》《卧》《钢》这三部电影就是《短文三篇》中《热爱生命》与《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的具体生动的阐释。于是有了一节主题为“第三只眼睛看电影”的课。

“在别人的剧本, 演自己的缘分”这是熊天平与许茹芸合唱的《爱情电影》。白居易难道不是在琵琶女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么?江州司马青衫湿, 并非音乐造诣有多深, 而是在别人的故事中咀嚼除了自己的悲伤。《琵琶行》一课, 我先自唱了“在别人的剧本, 演自己的缘分”, 学生仿造出“在琵琶女的剧本, 白居易演自己的缘分”。我便用这一句作为一个简单的框架, 台前是琵琶女的弹奏, 幕后是白居易的人生经历, 演绎着诗人与音乐的不寻常的邂逅, 音乐引起诗人刻骨的共鸣。

三、我们的生活, 是钥匙

师生共有的生活体验, 往往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

一篇大家读过的文章, 甚至只是轻轻的一句彼此熟悉的话语, 可以拨开对课文认识的云雾使对课文的理解更明晰。如《逍遥游》中, 庄子笑万物。好大的口气!拈来“他人笑我太痴狂, 我笑他人看不穿”, “看不穿”道出了万物有所待, 未能做到逍遥游的状态, 庄子有看得穿的优越感, 自然笑万物了。《边城》中, 翠翠的爱情是否太快太突然?想想歌词“莫名, 我就喜欢你, 深深地爱上你”, 想想烂熟于心的“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 遇上对的人”, 便能明了翠翠的爱情。

借用日常的思维方式, 可以明白作者的匠心。如我们怎样描述一个人的声音?如周杰伦、费玉清、陈楚生、华晨宇……一般会这么描述:金属感、豆沙嗓、磁性、空灵、天籁之音、富于穿透力、干净、迷幻、如平静的海水、轻飘飘地萦绕, 虏获你的心……无一例外地用了通感、侧面描写, 否则无法描述。《李凭箜篌引》要用通感、侧面等手法写琴声自是理所当然了。

这样的语文课堂, 自我感觉是个性、活力;学生评价是快乐、享受。这样的语文课堂, 毋需作太多的强调, 学生自能感觉到课堂上生活的影子, 生活中语文的影子, 他们逐渐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 最终做到, 语文, 就是我这个人。

附注:本文中涉及的课文篇目均出自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

摘要:语文是生活的外延。在课堂上将语文与生活对接, 学生能从语文课堂上验证生活, 从生活中发现语文, 语文学习将更有活力与吸引力;学生逐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师生共同的生活经历, 可以是一节语文课的桥梁、框架或钥匙。

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友谊初三作文 篇8

一群人就像是一个机器里不断转动的人齿轮,有的齿轮风风光光的受人们夸耀,有的齿轮却被忽略,被冷落,它们明明都在努力都在付出,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有一次我和几个发小一起聚会,我想,大家聚在一次应该说说笑笑,离开了彼此这么多年,应该有一肚子的话要说,要和大家分享这几年发生的趣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和我想的大相径庭。

起初,还很平常,我们聊着今天要去哪里玩,列举了很多地方,我们都认为这次聚会一定会很好玩,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

叮铃铃——又是一个手机铃声,不用看,我们大家都知道是谁打来的,“家长们真烦人,出来聚个会而已,把我们当成了要来见网友似的,各种装备都带上了,除了这个手机,还有一个备用的。”“是啊是啊,我家里人还让我带了好多的保护自己的东西,就像是出去打仗一样。”“我的也是,起初家长还要和我一起来,我劝了他们好久才让他们待在家里。”

就这样,因为我们一直被家里人打的电话“骚扰”,我们一天都在接电话,而没有好好地玩一次,家长们唠叨的这些东西我们早已经听厌了,而家长们却一遍又一遍的说,不嫌啰嗦,也不嫌麻烦。

我们都要好好的初三作文 篇9

什么是朋友,分开后才知道。

有时候看窗外那几棵落光了叶子的树被风摧残着,推开窗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似乎就是这样的天气,这样的环境,仅管有阳光照在地上。

当你说你要去外面考试时,我们什么话也没说,你说你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考上的话就要离开,你放不下近三年来在一起的朋友;要是考试放水,又对不起家长。我淡淡的说了一句:“没事好好考。”

只是没想到俩天后你考试回来了说你考上了,再过俩天就走,去s城的学校。临到分离的时候才发现什么也说不出口,都呆呆的望着对方。说害了不会哭,可还是哭了,却还是尽量回避你,可能还是没有像诗句中说的那样“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在这时似乎并不需要这样的诗情画意。只是帮你搬宿舍的东西,送你走完在q城最后的路。

你去了s城后,宿舍空出一个空空的床铺,不禁怀念起三年前的日子,那时晚自习下课后我们就会到操场上跑步,有时候也会将男生的篮球抢到手后马上跑到宿舍,然后以小人得志去命令男生去帮忙做事,或许是许多人拥挤在窗户旁谈着梦想,有时候也会开玩笑的说你的`梦想实现的几率和我当美国总统的几率一样,这是你会不冷不热的冒出来一句:“你是不是中国人啊?这么不爱国……”一个人晚自习下课后站在阳台上怀念以前如歌的日子,仅管有时候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斗嘴,可说话时又不由的笑了。那声音永远将在5~宿舍远去,自留下一个人空空的怀念。

后来,你会时不时的打电话问候,还好你没忘了我们这帮“精神病”,说实在的“精神病院”也快解散了,只剩下“看大门”的和“精神病人”了,什么“主治医生”“院长”都走了。前不久你打电话说你住的宿舍被盗了,在你的床铺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脚印,你说你丢了什么都行的时候我晓得肚子痛,当为你什么时候回来时,你愣了一会,说:“不回来了……”忘了告诉你,和你关系最好的李*在你离开后挺想念你的,她并没有哭,其实现在说不说一句没什么必要了。

我们就像那六月里的大雁,到了时间都会飞,只是你三月份就飞了,三年一晃如一梦,请记起你离别时我们的微笑里还着泪光,泪光里藏着最深的祝福。就像歌词中一般“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叶子……”

这里一切安好,勿挂念,无论大雁飞到哪里,一定要好好的,好好的。若有缘三个月后再见,无缘……便珍重。

浅谈初三英语的高效复习 篇10

一、“俯览”考点

“凌空张慧眼, 局外识全棋。”上复习课, 教师不能只是就题讲题, 而应该综观全局, “俯览”各个知识“板块”, 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英语内容庞杂, 复习时尤其要注意环环相扣, 形成复习链。

语法复习是整个复习链的起点。词法包括名词、动词、冠词、数量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代词、介词、情态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等。复习“词”这部分知识时, 不应只是局限于词的形、音、义的识记, 而应引导学生寻找联系点。如:词形的变化, help-helpful-helpfully;invent-inventor-invention等。只有这样, 才能理清知识, 连点成线。

句子的结构则是复习链中的关键点。句子主干的提取和句子各部分语法功能的把握, 对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谓一致以及各种时态的理解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复习时, 应该注意各部分的前后联系。复习前面的知识时, 及时进行必要的铺垫, 为后面的复习埋下伏笔。而后面的复习, 则要不断照应, 反复深化, 使复习的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探寻规律

英语复习时, 我们往往喜欢用“加法”, 印发大量的材料和练习, 强调学生的多记多练。而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应考虑用“减法”, 精简内容, 合并同类, 探寻规律, 以求高效。以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需用that而不用which的情况为例, 可以理清如下一些基本知识点:

1.当先行词是:all, any, few, no, each, every, some, anything, everything, nothing等不定代词时。例如:

Is there anything that I can do for you?有什么可以为你做的吗?

He answered few questions that the teacherasked.他几乎没有回答老师提出的那些问题。

2.当先行词被形容词最高级或序数词修饰时。例如:

This is the best film that I have ever seen.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The first thing that we should do is to getsome food.我们该做的第一件事是弄点吃的。

3.当先行词有the very, the only, the same, the last等修饰时。例如:

That's the only thing that we can do.目前我们只能这样做了。

4.当主句为以who或which开头的疑问句时。例如:

Who is the girl that spoke to you just now?刚才跟你说话的那个女孩是谁?

Which is the car that was made in China?哪辆车是中国制造的?

5.当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在从句中作表语时。例如:

China is not the country that it was.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了。

这样的知识归纳应包括重要、常见的语法项目以及重要、常见的词语用法。脑子里对知识有了清晰的理解, 无疑也就提高了英语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探寻规律,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

三、了解学生

学生是复习的主体。复习课要高效, 关键的一点是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有的复习课,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 但学生总觉得是隔靴搔痒。他们说:“老师往往不知道我们真正不明白的地方在哪里。”虽然这样的复习课讲得十分辛苦, 但对学生帮助不大。

例如试卷讲评课, 要提高效率, 准备工作必须做细, 教师要对全卷情况、每道题的答对率、各层次学生差异性等了解清楚, 然后抓住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评, 这才会使学生有收获。

四、激发潜能

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 但往往处于沉睡的状态。特别是到了初三, 作业、考试不断增多, 学习压力在增大, 不少学生经历多次考试失败后, 逐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 产生“学习无力感”。这时, 他们特别需要精神上的激励。所以, 成功的复习课应该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 书面表达讲评如果注意体现激励性评价的原则, 往往可以产生极好的效果。我们曾以学生的作文为例, 从篇章到段落到句子, 力求寻找每位学生的闪光点, 因此, 设置了“佳作亮相”、“片段回放”、“精彩语录”等环节, 把同学们的习作在电脑屏幕上展示出来。“精彩语录”这一环节特别受欢迎, 学生大多能从这些精彩语录后面找到自己的名字, 那种自豪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为了下次有更优秀的习作, 他们就会自觉互相借鉴, 不断努力。在这种良性的激励机制下, 学生的学习潜能被激发, 佳作自会不断涌现。

五、培养能力

巩固基础的同时, 要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一是在单项选择和单词拼写练习中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二是通过语篇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三是系统介绍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 精心设计模块, 全面训练学生的写作尤其是半开放式作文的写作, 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四是要注意回归课本, 熟读教材。这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又有利于学生英语语感这种潜在能力的培养。

六、融会贯通

复习课的最高境界是“通”。要让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找到隐藏在纷繁复杂题目后面的规律。学生每复习一个考点, 老师要引导他们寻找出这一考点和其他考点的联系, 使分散的考点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例如, 复习阅读理解时, 句子的结构与段内的层次, 与篇中的段落无不相通。又如主从复合句的复习, 引导学生找出每句的主句与从句, 理清句子内的层次结构。要少讲多练, 要精选习题。学生通过合并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 会欣喜地发现:复习的过程也就是合并的过程。可见, 只要设法激活资源, 触类旁通, 融会贯通, 这样的复习课是高效并且充满着乐趣的。

初三的我们 篇11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混合物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D.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

2.(广西玉林中考)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21%

B.0.03%

C.78%

D.0.94%

3.(山东临沂中考)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4.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

水+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C.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D.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6.(江苏苏州中考)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7.(山东菏泽中考)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用于化工生产等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8.(山东聊城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氢气

9.(湖南张家界中考)空气中能维持生命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稀有气体

10.(广东茂名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

A.红磷

B.硫

C.木炭

D.铁丝

11.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12.(新疆乌鲁木齐中考)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图2-5-1所示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2-5-1

A.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b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1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

A.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露出橡胶塞少许

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口应伸入集气瓶的口部

14.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图2-5-2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2-5-2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图2-5-2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

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6.在下列变化中: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E.蜡烛在空气中燃烧;F.加热水。

(1)有火焰产生的是;

(2)有水雾产生的是;

(3)有白烟产生的是;

(4)有白光产生的是;

(5)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17.按图2-5-3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5-3

(1)燃烧的现象是

;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三、实验探究题(18题12分,19题17分)

18.(广西南宁中考改编)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2-5-4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19.某校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测试的方法是先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然后做实验。小红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领到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图2-5-5

请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小红抽到的是(填实验名称)。

(2)指出图2-5-5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b:。

(3)图2-5-6是小红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为5分。小红操作完毕后得了3分。请找出她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图2-5-6

(4)写出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四、计算题(10分)

20.(原创)小敏同学想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她打算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老师非常支持她,并且告知她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大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

(1)经老师允许,她在实验室中称得11

g高锰酸钾,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小敏打算将这些氧气装在容积为125

mL的集气瓶中,请你计算一下大约需要几个集气瓶?(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阳光下的我们初三作文600字 篇12

我们在阳光下成长,校园的快乐是慈祥的阳光。上课时,我们旋转其思维的雷达,伸起森林般的手臂;下课时,我们挥洒着青春的活力,为美丽的校园描绘出一幅舞动的快乐画卷。同学们那一张张天真的笑脸似阳光;老师一个肯定的微笑似阳光;校长一席哲理的鼓励似阳光。青春因这慈祥的阳光而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我们走进雨季,趟过花季,看看天那么蓝,白云从我们头顶漂浮过,拾捡一次次感动,剪辑一次次胜利,阅览一次次校园回忆,都充满了无限温情的阳光。阳光正在我们手里缔造。烦恼啊,不再飘散在我们樱花般梦幻的世界里,我们也不再像蒲公英般流浪在迷茫的天际,因为我们有校园那慈爱的阳光。

我们在阳光下成长,祖国的保护是温暖的阳光。英雄们呕心沥血的奋斗——用鲜血与生命缔造出来的阳光就是最温暖的阳光。因为有祖国,我们才能茁壮成长;因为有祖国,我们才能自由地飞翔。在祖国的阳光下,我们愿化作一支支彩笔,勾勒未来的繁华与绚丽;在祖国的阳光下,我们愿变成一根根纤维,织成一张能推动祖国飞速前进巨大的风帆。我们想成为一颗颗“宝石”,镶嵌在祖国湛蓝而美丽的星空中,我们想成为一串串优美的音符,奏响祖国的浑厚的`乐章……

阳光下的我们,留下了一串串成长的脚印,展现了一个个美好快乐的身影。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放飞心中的和平鸽。在阳光普照的世界里,生于“夏花”之绚烂的我们正吮吸阳光的动力,似树苗般,充满热情,充满活力地茁壮成长。千言万语中,我们都欢呼出一个心声:我们爱您,柔和的阳光,慈祥的阳光,温暖的阳光!

如何提高初三学生的听力技能 篇13

1.从“听”入手进入教学, 让学生多进行规范的语音、语调的模仿性听和跟读, 以此来练习学生的听力技能。

2.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每个孩子, 要善于发现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并及时给与表扬、鼓励。课堂上积极发言者、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者, 及时地在课堂上给予表扬。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并且能带动其他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也使他们跃跃欲试, 以此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

二、教给学生听力方面的解题技巧

不管何种试题, 都有一定的解题技巧, 听力测试也不例外。因此, 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在考试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 做好听力题, 学生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考试前, 不要畏惧、紧张。对试题的难度估计过高或过低都是没好处的。这时, 学生可通过向远方望望、做做深呼吸来调节自己的心态, 使自己提前进入到英语的思维状态。

2.做题前, 学生应将听力题目大体浏览一遍, 扫清障碍, 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预猜听力材料中有可能涉及到的内容, 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得分。

3.带着问题中的关键词去听, 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容易多了。

4.不管是对话还是短文, 主题句往往是在开头或结尾。它 (们) 或直接地介绍材料内容, 或揭示材料内容发展的方向, 或对材料内容进行简单归纳。所以, 抓住主题句是听力理解的关键所在。

5.抓住细节, 合理推测。细节推理题如果不能从听力材料中直接得到答案, 那么就需要我们通过对细节的理解去作出合理的推断, 然后找到准确的答案。

6.重要信息要及时做好标记。为了确保听到的信息内容更为准确, 在听的过程中就应尽可能地简洁, 快速地记录好以下信息标识:地点、年、月、日、星期、年龄、数字、价格等, 以便于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度。

7.要多模仿录音朗读, 多练习自己的口语。要多模仿录音上的内容, 因为朗读单词与朗读句子是有区别的, 朗读句子有语音和语调的变化以及强读、弱读和失去爆破等方面的技巧。如果不熟悉这一些技巧, 做题时就会困难重重。要多与别人用英语交谈或在课堂上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对于老师布置的口语练习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 还要加强单词方面的学习, 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8.大量的阅读也有利于对所听材料的理解。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读过的材料, 听起来会觉得非常简单。毫无疑问, 对于自己会读、会说的材料会比较容易听懂。

9.精听和泛听要相结合。练习听力最终还是要回到听力上来。精听, 指的是平时进行的听课文录音和听力训练。泛听, 则包括听英文故事、英文歌曲、英文广播, 等等。

总而言之,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必须要“多读多说、多听、多背诵、多阅读,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地训练。

我们家的那些事初三语文作文 篇14

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屋里不断传来吵骂声,打我记事以来,这是爸爸妈妈第一次吵架。

小学时,妈妈一直对我很严格。每天都让我做许多题。让我很烦,不想回这个家,因此心中萌生了一种想法:离家出走。今天是星期五,小学都是12点半下课。听我们班同学说他们去玩密室逃脱,还是真人版的。他们的话一点一点勾起我兴趣,我想玩到六点钟就回家。

到了密室门口,我还想到底去还是不去?去了又怕妈妈骂,不去呢?又不想回家写题。算了,我还是去吧。踏进去时,脚还是发抖的。微微的风吹在我脸上想起妈妈那凶恶的眼神。

在密室里,我发挥了我的聪明机智,破了一道道关卡,获取最终胜利,但那时已经是深夜12点了,我很高兴的回家,想与妈妈分享。却听见一阵阵骂声从门隙传出。

推开门,原来是妈妈和爸爸在为我的事吵架,爸爸说:“你看你一天就知道女儿读书学习,你也不想想她累不累,要是哪天她不想待在这家怎么办?还好今天她平安回来了,要是出了什么事该怎么办呀?”“我还不是为了她好,没有一点学识,长大以后怎么办?”她看见我回来后,说着说着有的一点点的哭泣声便停了。但吵架越来越凶,妈妈更生气了,随手把一个盘子就往地上摔,跑进了卧室。爸爸眉头皱的更深,手一抡摔门就出去了。我当时才三年级,看到这一幕时,都吓蒙了。妈妈爸爸从来没有这样恐怖过。

随后,妈妈出来了,问我爸爸呢?我说出去了。至今,我还记得妈妈她那嘶哑的声音,加上哭得充满血丝的双眼。

我们_初三作文 篇15

我不得不放下手中书另找事干。每次我想好好做些什么事,他一定要让我不好过,哭得我都头晕眼胀,这份缘分,我看断了也罢!

当初二胎的政策虽没有让我受太大影响,且我弟的诞生,看着他学会做什么事,内心也是无比欢愉。缘分让我与我弟相遇,不得不说,即便我心时有对他厌倦,兄弟间的感情仍是有着坚实地基的,他一声欢笑,仍能让我心中感到舒坦。缘分,就是如此啊。

从我弟未出生开始,我就费尽心思给他起名字,这不是缘分才促使我这么做的吗?我们之间的感情不是从他出生前就开始和我联系了吗?这样想来,这感情并不是真的隔绝了。见他会用笔在纸上乱涂,会把废纸丢进垃圾桶,会牙牙叫出“爸~爸”、“哥~哥”,这些记忆,不是挺美好的吗?

还记得他在海边玩沙那么好奇,被海浪拍击着身体咯咯地笑,与他的哭声相比,他的笑声不是让我更加喜悦吗?

也许我与我弟之间的缘分,不仅仅是相遇,那些玩耍、那些欢笑也是缘啊。日常的零零碎碎拼成了我与我弟的缘,展望我们之间这缘分的墙,第一个碎片都是那么美丽。

我弟这个新生的生命,为什么会遇见我,或者说我弟为什么会是他?这都是缘所安排好的吧。我与他这辈子是兄弟,那上辈子我们是否是挚友呢?

缘分把他带到我身边,我自然要好好与他生活。缘分这种东西,或没有真断,那再怎么推开它,都是无济于事的。缘分这样的机遇,既强求不来,也强离不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它,不管缘分给你带来的是什么,终究都是不坏的。你改变不了自己的缘分,也就改变不了你的相遇、相知、相爱。怪不得古人常把“随缘”挂在口边,真正有缘,才真正有心。

初三学生学习焦虑心理的应对策略 篇16

一、班集体建设

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 发现初三学生的内心存在很多矛盾和压力, 有来自于家长的、自身的, 还有教师的。因此, 需要重视初三年级段的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一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班集体, 让学生的学习焦虑心理在民主、宽松的班级心理气氛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一) 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室环境

我们可以在教室内部三面墙壁上大做文章, 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室环境。教室后面的黑板上, 可以摘录一些针对初三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记录一些解压的心理放松技巧;挂一本班级心情日记 (每位学生轮流记录每天班级的一件趣事) ;等等。左右两侧的墙面上由班级擅长绘画和文学的学生合作自主设计布置背景和内容, 背景布置一般要雅致、清新, 内容的确定则充分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 可以一个侧墙做一个专题。笔者之前班级的学生就设计过有趣的科普园地、学生天马行空的习作、时事评论、名人访谈录、英文名言名句、谜语等非常有意思的专题内容, 课间很多学生喜欢浏览这些区域, 让大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调节, 暂时忘掉学习上的烦恼。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初三学生学习压力太大,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体育锻炼课、中午10分钟午间谈话时间、午餐和课间休息时间等来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 这对放松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特别有效。

班队活动课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阵地。班主任可以设计一些心理小游戏, 及时了解学生的焦虑水平, 传授给学生一些缓解焦虑心理的放松技巧和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 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决定班队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 把班队活动课交给学生来上, 提供给学生体验成功的舞台, 因为成功的体验能减少学生学习的焦虑。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分散学生对学业的过度关注, 也可以改变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消极意念, 使他们心理得到一定放松。还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班队活动课, 邀请某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家长给学生传授成功的秘诀;或是共聊亲子沟通话题, 如在孩子毕业前夕让父母给孩子写一封信, 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当着爸爸、妈妈的面阅读书信, 并交流自己的心声。在笔者的课堂上, 有些学生一边看信一边就流泪了, 有些家长听孩子发言时也流下了眼泪, 教育效果非常好。

体育活动课上, 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体育运动, 跑跑步, 打打球, 等等。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以应对紧张繁重的学习, 而且也可以密切师生间的关系, 促进教师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在中午就餐时间, 教师可以在教室播放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或学生喜欢的歌曲来消除学生一上午紧张学习后的精神疲乏、糟糕情绪。午间谈话时间里, 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一起聊国内外热点新闻, 大家畅所欲言。

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 营造相对活泼宽松的班级心理氛围, 可以为初三学生提供释放学习压力的机会。当我们的生活开始因为丰富而变得精彩, 那么, 学习的焦虑也就已经在远离我们了。

二、老师或同学辅导

(一) 重树心态

对于出现过度焦虑情绪的学优生, 教师要帮助他们及时认知、调整。一是要让他们对烦恼有正确的认识, 把学习挫折当成提高学习能力、优化学习策略的契机, 让他们巧妙地度过学习“高原期”;二是教会学生善于捕捉生活、学习中的快乐因素, 学会与过去比、与自己比, 自得其乐;三是培养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让他们不要事事与别人争先后、比高低, 将个人利益、名誉看淡一些, 以乐观的态度审视困难, 从另一个角度克服困难。

对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也上不去并出现高度焦虑的中等学生, 教师要尽量给他们鼓劲, 让他们知道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合理高效地利用考试前剩下的时间、充分复习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而且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因此, 对于这些学生, 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我鼓励。比如, 让他们在学习的地方写一些小纸条, 如“踏踏实实复习, 不急躁”“请把注意力从担心转到学习活动上”“不和别人比, 只做自己该做的”, 等等。这些小纸条会帮助他们稳定情绪, 找回信心。

对成绩中下的学生, 我们要及时引导他们找准自己的位置。有研究显示, 考试成绩低分组在学习焦虑各维度的焦虑水平均显著高于高分组。因此, 我们对低分学生的教育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 及时引导他们早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并结合利用自身的兴趣和特长确定自己专业化的道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很多的社会实例也证明这种教育方法比常规的教育途径更有效。

(二) 学法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爱平和车宏生老师在《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和投入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关于“心理统计学”学习经验的调查》中指出, 学习上失败引起过高的焦虑, 会导致学习态度消极, 学习效率降低。要改变这种效率低下的状态, 教师必须传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此外, 没有具体的目标, 人们会不知所为, 焦虑随之而至。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 让目标引导行为。具体做法是:可以把长远的、较大的目标细分到近期的具体目标, 具体到每一堂课的听讲、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每道难题的克服;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次考试进步一点点。让学生通过努力在短时间体味到成功, 增强自信, 从而慢慢远离焦虑。

另外, 引导学生积极吸收老师和身边同学好的学习方法, 养成适合初三学习的习惯。一般初三教师都具有多年教学经验, 有的甚至多年以来一直在带初三, 他们对于中考的重点内容、题型、解题方法等都有深入研究, 在复习时传授给学生的种种方法对学生来讲就是捷径, 这将极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帮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地达成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课堂45分钟的效率和课后反思对于初三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三) 技巧释压

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麻烦, 感觉压力实在太大或者情绪非常糟糕时, 运用一些心理放松技巧会起到非常有效的释压作用。譬如:简单的深呼深吸法——把一只手放在胃上, 用鼻子来吸气, 一边吸气, 一边把胃挺出来, 然后用嘴把吸入的空气慢慢地吐出来, 反复进行。此外, 还有冥想松弛法、肌肉松弛法、大笑法、按摩法、听音乐法、运动法等。

(四) 指导求助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当压力太大, 自己无力解决困境时, 千万别闷在心里, 一定要学会主动向自己信任的人求助。建议学生可以主动寻求父母、亲戚、朋友、老师等人的帮助支持, 或者打心理热线电话找心理专家咨询解除焦虑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情绪找到一个宣泄口, 使学生顺利渡过危机关头, 尽可能以平稳的心态迎接中考。笔者观察到很多初三学生最信任、最愿意求助的对象往往是自己的好朋友, 因此工作中笔者就经常会借助于同伴的力量来改变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极端行为。

对学生的辅导, 有些内容可以在班队活动课开展, 有些活动则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渗透。教师应与尽可能多的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不着痕迹地将这些技巧传授给学生, 这样学生的焦虑心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纾解。

三、家庭指导

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心理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家校合力才能事半功倍。

(一) 创建安静和睦的家庭学习环境

安静的学习环境是保证孩子集中精力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条件。有些孩子习惯于边听音乐边学习, 并自以为这样有助于消除紧张, 轻松学习。但研究表明, 音乐在车间、市场等智力活动水平不高的场合能够营造愉快的气氛, 而在高智力活动的场合则往往容易造成分心, 降低效率。父母自己要做不看电视、不玩电脑的好榜样, 并多看书读报,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 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面临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场大考, 父母往往比孩子还要焦虑, 担心孩子发挥不稳定, 担心孩子练习做得不够多等。这时, 告诉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 否则会大大强化孩子的负面情绪, 增加孩子的焦虑心理。每天孩子放学回家, 家长要及时关注今天孩子的情绪怎样, 发现孩子情绪不高、脸色阴郁等异常表现时, 应尽量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孩子如果不肯说, 家长应在私底下悄悄向老师或孩子的好朋友了解情况。不管孩子在抱怨什么、发泄什么, 凡事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尽量正面引导, 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各种消极心态。

(三) 及时疏通亲子沟通渠道

家庭要成为孩子最坚实的港湾、最依赖的肩膀, 父母与孩子之间要有通畅的沟通渠道。很多初中学生出现各种各种的问题往往是亲子关系不良产生的恶果。初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负担的沉重决定了很少有孩子会主动与父母沟通, 这时父母就要想方设法, 主动地与孩子沟通。沟通时一定要讲究策略, 少谈学习, 多聊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学会表达对孩子的爱。有了良好的亲子沟通, 父母就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帮助孩子排解不良情绪。

对于沟通不畅的家庭, 家长也可以适当借助班主任的力量, 参与学校组织的专门针对亲子沟通的班队活动课或专家讲座。

(四) 保证健康的饮食管理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在家中, 家长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 如果孩子作业做得太晚, 应及时阻止其继续, 事后向老师说明情况, 一起分析原因, 提出有效的学习建议, 帮助孩子改变不良的学习状况。家长还应该陪孩子一起锻炼, 这既能增强体质, 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体育中考成绩, 促进亲子沟通, 一举多得, 何乐而不为?

上一篇:调解仲裁法下一篇:工程建设审批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