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题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题(精选5篇)

农村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题 篇1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上机考试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题型:判断题20个,每题1分;单选15个、每题2分;多选25个,2分

判断题

1.目前,我国农业经营形式以个人单干为主。F。

2.农村法规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和原则,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农村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制定的准则。F。3.制定农村政策的前提是调查研究。T。

4.《农业法》的适用范围是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各种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其它相应活动。F。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城市所有制和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F。

6.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包括完善分散的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T。

7.国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以按土地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F。

8.1987年后,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基本是以乡村和农户统分结合的形式为主。T。

9.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法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F。

10.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投资形式的股份化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F。

11.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社会总资产中企业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F。

12.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和实行无偿使用。F。13.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由村民经营、管理。F。

14.凡是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都应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对占有耕地进行补偿。T。

15.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T。

16.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使用土地进行建设的,必须申请闲置土地。F。

17.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责任是指因实施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行为,即侵犯土地权利或者不履行土地义务的行为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T。

18.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规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T。

19.农业投入泛指在一定时间内投入到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固化劳动和活劳动。F。20.实现农业财政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合理运用农业税收和农业费用两个杠杆。F。

21.农业信贷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资金的回笼与投放,调节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需求。F。

22.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基本建设应以农业机械化为重点。F。23.国家实行农药生产登记制度。F。24.主要农作物种子和主要林木种子的生产,并且主要用于销售以获得利润的,必须申请种子生产营业证。F。

25.卫生部《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于2002年7月1日实施。T。

26.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批准发布,国家标准部门统一编号。F。

27.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安全行政部门报告。F。28.HACCP作为科学的预防性食品安全体系,不是零风险体系,但使食品生产最大限度趋近于“零事故”。F。

29.绿色食品是一个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标准的荣誉商标。F。30.集贸市场的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和充分竞争。F。31.动物资源的保护是知识产权的具体内容。T。

32.品种权的经济利益是用国家强制力来实现的。F。

33.水土保持的管理体制实行以村民为主,由水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与分级实施相结合的管理体制。F。

34.绿色农业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绿色”两字上,体现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功能上。F。

35.乡镇企业是以乡村组织为主兴办的从事商品生产、交换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经济组织的总称。F。

36.乡镇企业的主要结构应设在乡(镇)村,一般不超过县城的范围。F。37.乡镇企业结构性调整的重点是发展农副产品,并大力发展工商、工农、工贸联合,以整体优势搏击市场。F。

38.享受税收信贷优惠的乡镇企业原则上应当是符合一定条件的大型乡镇企业。F。

39.“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三大基本任务是确保粮食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以及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相对增收。F。40.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是“十一五”期间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的原则之一。T。41.义务教育具有引导性质。F。

42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村委会为主管的体制。F。

43.农业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既指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内转移,也指由农业部门向服务业等部门转移。T。

44.村民委员会是乡镇下属的工作机构,负责村级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F。45.一般来说,违反了农村法规,必然也违反了农村政策,而违反了农村政策的则不一定违反农村法规。T。

46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制定农村政策的原则。F。

47.农村政策一直是党和国家指导和推动农村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手段,通过农村政策来指导农村工作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T。

48.由于农业问题和农民、农村问题的密切关系,广义的农村政策也涉及农村、农业和农民领域,也称为“三农政策”。T。

49.在整个农村法规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是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法律,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基本体制和基本制度作了规定。T。50.农村政策的实施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这是宪法赋予国家司法机关实施政策的职权。F。

51.我国实施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农业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T。52.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T。53.我国坚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T。54我国在农村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T 55.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农村集体的土地。F。56.宅基地和自留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T。

57我国国有土地依法可以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或者集体所有制单位或个人使用。T。

58.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集体或个人承包经营,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T。

59集体土地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权与所有制分离。T。60.基本农田保护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T。6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的70%以上。F。

62.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F。

63.农业信贷资金是我国农业投入的重要来源之一。T。

64农业专项基金是国家为保证农业第一领域事业的发展,而单独设立的一种专用资金形式。T。

65.实现农业财政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合理运用农业税收和财政支农两个杠杆。T。

66.农业基本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提高农业一方面是抓好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更要抓好农业基本建设。T。

67.我国的农药管理实行对口管理、分级管理的体制。T。

68.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T。69.国家实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T。

70.国家对进口兽药实行注册管理制度。正确答案:T。

71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安全性评价。T。

72.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合同法》的规定。F。73.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格式条款。F。

74.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得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否则该条款无效。T。

75.合同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T。

单项选择题

1.农业的基本特点是

A、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 B、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

C、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D、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交织 E、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D 2.1993年7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并于()起公布并施行。A、1993年7月1日 B、1993年8月1日

C、1993年10月1日 D、1994年1月1日 E、当日 正确答案:E 3.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政策具有()的特点。

A、目标指向性 B、阶级性 C、系统性 D、阶段性 E、实践性 正确答案:B 9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单一公有制经济 B、单一私有制经济 C、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自由发展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E、以公有制为主体与私有经济共同发展 正确答案:D 4.现阶段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承担的职能是()。A、生产服务和管理协调等职能 B、行政管理和组织生产等职能 C、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等职能 D、社会服务和生产服务等职能 E、社会服务和行政管理等职能 正确答案:A 5.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从()的观点来思考。A、大农业、大社会、大流通 B、大农业、大流通、大服务 C、大社会、大农业、大服务 D、大社会、大服务、大流通 E、大流通、大市场、大服务 正确答案:B 6.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地权争议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A、10日 B、30日 C、60日 D、6个月 E、一年 正确答案:B 7.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承包经营期限为()。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E、50年 正确答案:C 8.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责任主要是()。

A、法律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E、道德责任 正确答案:D 9.通过农业科技单位与农民在自愿原则下签订技术合同,使农民获得农业技术的方法属于()。

A、技术转让 B、技术指导 C、技术承包 D、技术入股 E、无偿获得 正确答案:C 10.农业投入的主导是()。

A、贷款 B、国家财政投入 C、自身积累 D、股份基金 E、举债 正确答案:B 11我国农药管理实行()的体制。

A、垂直管理 B、地方管理 C、垂直管理与地方管理相结合 D、对口管理、分级管理 E、以分级管理为主 正确答案:D 12.食品生产经营和食品商贩合法经营的首要条件是()。A、取得营业执照 B、取得从业人员健康证

C、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 D、取得治安合格证 E、取得食品购销渠道证明 正确答案:C 13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购销主要实行()。A、计划调节为主 B、市场调节

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调节 D、统购统销 E、以经济、法律调节为主 正确答案:B 14.《种畜禽管理条例》规定()主管全国种畜禽管理工作。A、国务院 B、中央人民政府 C、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 E、国务院农林部门 正确答案:D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是由()在1997年3月20日正式发布的。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E、全国政协 正确答案:B 16 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单位责任 E、个人责任 正确答案:C 17.绿色食品的内容要求是()。

A、原料要求 B、理化要求 C、感官要求 D、产地要求 E、微生物要求 正确答案:B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于()由八届人大常务会审议通过,并于次年1月1日起实施。

A、1990年6月3日 B、1993年9月1日 C、1996年7月1日 D、1996年10月29日 E、1997年10月23日 正确答案:D 19.国家规定,为了解决乡镇企业在设立和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问题,()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

A、省 B、市 C、县 D、乡(镇)E、地区 正确答案:C 20.对于侵犯乡镇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乡镇企业法》第38条规定,应当由()级以上人民政府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A、省 B、地 C、市 D、县 E、乡(镇)正确答案:D 21.法律规定,凡年满()周岁的适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期限的义务教育。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E、8岁 正确答案:C 22.中国农村劳动力政策必须兼顾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二是()。

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B、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C、调整农村生产结构 D、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E、转变农村生产方式 正确答案:B 23.实行农科教结合,()是关键。A、突出农村经济中心 B、加强培训

C、发展职技教育 D、政府统筹 E、改革农业教育内容 正确答案:D 24.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A、行政上下级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D、平行关系 E、相邻关系 正确答案:C 25.实行村民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之一是村务公开,村务公开的重点是(),关键是真实。

A、政务公开 B、事务公开 C、财务公开 D、政策公开E、计划公开 正确答案:C

多项选择题 120.“十一五”期间,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的原则是()。

A、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B、深化改革开放

C、统筹城乡发展 D、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E、转变增长方式 正确答案:ABCDE。

121下述属于侵犯乡镇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有()。A、非法改变所有权 B、非法占有企业财产

C、非法撤换企业负责人 D、侵犯经营自主权 E、不承担支援农业的义务 正确答案:ABCD。

122.国家对乡镇企业给予扶持的政策有()。

A、税收优惠B、信贷优惠 C、人才扶持D、科技扶持E、设乡镇企业发展基金 正确答案:ABCDE。

123.乡镇企业依法拥有的权力是()。

A、财产权 B、登记审批权 C、生产经营自主权 D、企业用地权E、减免税收权 正确答案:AC。

124.我国乡镇企业的地位是()。

A、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B、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扶持社区事业的力量 D、以工补农的渠道 E、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正确答案:AB。

125.从法律角度看,乡镇企业的特征是()。A、投资主体的特殊性 B、地域分布的社区性

C、生产方式较落后 D、管理比较单一 E、承担支援农业的义务 正确答案:ABE。

126.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有()。A、建立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B、用法律手段保护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C、制定环保规划,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保的关系

D、制定农村能源发展计划,提出开发利用能源的重点和方向

E、制定农业资源区划,改善或改造农业生产条件 正确答案:ABCDE。127.绿色生产品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本质区别是()。A、追求目标的不同 B、采用技术的不同

C、包装标志的不同 D、产地的不同 E、生产产品的不同 正确答案:ABE。

128绿色食品的本质特征主要反映在()。

A、外观 B、口感 C、营养 D、清洁度 E、安全性 正确答案:BCDE。129.森林的典型特征是()。A、不动产性 B、永续利用性

C、保护的复杂性 D、生长的周期性 E、利用的多功能性 正确答案:ABDE。

130.水土保持的管理原则是()。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C、注重适当经济效益,坚持开发性治理

D、坚持可持续发展 E、全社会共同参与 正确答案:ABCDE。131.水土保持的管理原则是()。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C、注重适当经济效益,坚持开发性治理

D、坚持可持续发展 E、全社会共同参与 正确答案:ABCDE。132.品种权的法律保护包括()。

A、品种权的行政保护 B、品种权的民事保护

C、品种权的行政诉讼保护 D、品种权的民事诉讼保护 E、品种权的刑事诉讼保护 正确答案:ACDE。

133.农产品贸易争端在国际货物贸易争端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国际惯例文件认识上有差异 B、WTO有关法律文件不够完备 C、争端解决机制公平、有效便捷 D、各成员间的利益冲突 E、农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正确答案:ACD。

134.农民在市场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途径有()。A、要求市场管理者调解 B、向工商、物价等主管部门举报

C、自行协商解决 D、要求公安机关介入 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ABE。

135.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主要表现在()。A、为人类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对国民经济稳定作用 C、作为外汇来源的手段 D、为其它部门提供劳动力 E、为其它经济部门提供产品和市场 正确答案:ABCDE。136.农村政策的实施主体是()。A、国家行政机关 B、国有农村企事业单位

C、各级人民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 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E、农民 正确答案:AC。

137.农村政策实施的方法一般是()。

A、行政方法 B、经济方法 C、法律方法 D、道德方法 E、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正确答案:ABCE。

138农村法规是适用于农村生产经营活动领域的()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政府规章 E、决定或意见 正确答案:ABCD。

139.下述属于其它多种分配形式的是()。

A、土地股金分红收入 B、私营企业工资收入 C、出租房屋收入 D、个体劳动税后收入 E、信息服务收入 正确答案:ABCDE。140.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包()。

A、县级集体经济组织 B、乡(镇)农业集体经济组织

C、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 D、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内农业集体经济组织 E、村民 正确答案:BCD。

141.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享有所在范围内的权利有()。A、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独立的所有权 B、经营管理权 C、收益分配权 D、行政管理权 E、社会管理权 正确答案:ABC。

142.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原则有()。A、接受服务自愿原则 B、量力而行原则

C、配套服务原则 D、基本有偿原则 E、公正公平原则 正确答案:ABD。

143.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原则 B、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C、坚持有偿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对内服务、对外开拓的原则 E、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正确答案:ABDE。144.公有制经济包括()。

A、全民所有制经济 B、集体所有制经济

C、股份制经济 D、外资经济 E、合伙经济 正确答案:AB。145.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规定的有偿使用方式为()。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B、国有土地所有权出让 C、国有土地租赁 D、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E、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正确答案:ACDE。146.我国实行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为()。

A、公有制 B、私有制 C、国家所有制D、集体所有制 E、混合所有制 正确答案:ACD。

147.下述属于全民所有及国家所有的土地是()。

A、城市市区的土地 B、国有农业企业和事业单位使用的土地 C、宅基地 D、自留地 E、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全部土地 正确答案:ABE。

148.基本农田保护实行()方针。

A、全面规划 B、合理利用 C、用养结合 D、严格保护 E、适时征用 正确答案:ABCD。

149.土地承包经营的形式分为两大类,即()。A、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

B、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

C、国家建设需要由单位承包 D、用于非农业生产承包 E、个人承包用于建造住宅 正确答案:AB。150.征用土地的补偿费用包括()。

A、土地补偿费 B、安置补助费 C、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D、青苗补偿费 E、交通补助费 正确答案:ABCD。151.下述属于违反土地管理法行为的是()。

A、破坏土地的行为 B、非法占地的行为 C、非法批准用地的行为 D、非法出租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E、村民非法占地建住宅的行为 正确答案:ABCDE。

152.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的原则是()。A、尊重农业劳动者意愿 B、有利于农业发展

C、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D、国家、农村集体组织扶持 E、讲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正确答案:ABCDE。153 国家对农业投入的渠道有()。

A、国家财政 B、农业信贷资金 C、国家农业专项基金 D、农业股份基金 E、农业利用外资 正确答案:ABCE。154.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基本原则有()。

A、坚持平等互利 B、坚持自力更生为主 C、重视投资的经济效益 D、保证偿还能力和合理利润 E、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正确答案:ABCDE。

155.农业财政政策的目标是()。

A、稳定和发展农业 B、调节农业生产结构 C、影响农业收入分配 D、调节农产品流通 E、加速农业机械化水平正确答案:ABCD。156.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应坚持的原则是()。A、以市场为导向 B、依靠科技进展 C、运用经济手段

D、尊重农民自主权 E、国家行政干预为主 正确答案:ABCD。157.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是()。

A、要因地制宜 B、要保证一定速度 C、要保持动态

D、要尊重农民意愿 E、要适应对外开放形势 正确答案:ACDE。158.下列农药属于劣质农药的是()。

A、以非农药冒充农药的 B、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

C、失去使用效能的 D、过期农药 E、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正确答案:BCE。

159.食品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A、外观性状 B、毒性 C、过敏性 D、营养成分 E、抗营养因子 正确答案:BCDE。

160.我国食品卫生监管制度组成内容是()。

A、许可证制度 B、安全性监督制度 C、广告发布检查制度

D、营业执照检查制度 E、商标标志检查制度 正确答案:AB。161.ISO9000认证的益处是()。

A、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 B、有效避免产品责任 C、强化了品质管理 D、有利于国际间经济合作

E、在产品品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确答案:ABCDE。162.“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推进措施有()。A、加强生产监管 B、推行标准化生产 C、净化产地环境

D、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E、完善保障体系 正确答案:ADE。163.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是()。

A、无形财产权 B、专有性 C、时间性 D、地域性

E、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法定程序 正确答案:ABCDE。164.品种权的法律特点有()。

A、无形性 B、地域性 C、专有性 D、时间性 E、经济性 正确答案:ABCD。

165.国家对粮食棉花等重要农产品实行宏观调控。具体来说是()。A、以市场调控为主 B、以直接调控为主 C、以间接调控为主

D、以经济手段调控为主 E、以法律手段调控为主 正确答案:ACDE。166.农民在市场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途径有()。A、要求市场管理者调解 B、向工商、物价等主管部门举报

C、自行协商解决 D、要求公安机关介入 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ABE。

167.农产品贸易争端在国际货物贸易争端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国际惯例文件认识上有差异 B、WTO有关法律文件不够完备 C、争端解决机制公平、有效便捷 D、各成员间的利益冲突 E、农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正确答案:ACD。168.农业生产的特点包括()。A、农业生产必须遵循生物学规律进行

B、土地是农业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C、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

D、农业生产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而且生产周期长

E、农业生产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ABCDE。169.农业的作用包括()。

A、农业为人类社会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 B、农业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产品和市场 C、农业对国民经济稳定具有贡献作用 D、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贡献作用

E、农业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正确答案:ABCDE。170.农村政策的特点包括()。

A、内容的原则性 B、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C、应用的灵活性

D、政策效力的有限性 E、政策效力的无限性 正确答案:ABCD。171.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之间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A、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本质上是一致的

B、农村政策是制定和实施农村法规的基本依据 C、农村法规是农村政策的具体化

D、农村法规是农村政策的条文化 E、农村法规是农村政策的定型化 正确答案:ABCDE。

172.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的主要区别包括()。A、制定的主体不同 B、表现形式不同,内容范围不同

C、实施方式不同,强制力不同 D、稳定性不同 E、灵活性不同 正确答案:ABCDE。

173.农村政策实施的方法一般有()。A、行政方法 B、经济方法 C、法律方法

D、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E、强制方法 正确答案:ABCD。174.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包括()。A、坚持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原则

B、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C、坚持对内服务、对外开拓的原则

D、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E、坚持讲求实效的原则 正确答案:ABCDE。

175.土地的政策和制度包括()。

A、总量控制制度 B、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C、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D、耕地充分利用制度

E、地力维护、土地整理好和土地复垦制度 正确答案:ABCDE。

176.我国《土地管理法》主要针对以下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A、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

B、破坏土地的行为 C、不履行复垦义务的行为

D、非法占地的行为 E、农村村民非法占地建住宅的行为 正确答案:ABCDE。)177.获得农业技术的方法包括()。A、无偿取得 B、通过有关培训获得

C、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获得 D、技术指导 E、技术承包和技术入股 正确答案:ABCDE。

178.农业投入的特点包括()。

A、农业中资金运动的快慢决定农业生产中资金利用经济效益的高低 B、农业中资金的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 C、农业中资金的周转期短,周转速度快 D、农业中的资金运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E、农业中资金利用的效益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正确答案:ABDE。179.农村政策的实施原则包括()。

A、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B、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C、执行与创新相结合 D、直接与间接相结合 E、上级与下级相结合 正确答案:ABC。

180.制定农业基本法贯彻的原则是()。A、保护农业、加强农业

B、巩固农村改革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C、突出重点

D、反映中国的国情、农情,同时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E、突出难点 正确答案:ABCD。

18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坚持为成员服务的宗旨,按照()的原则,依法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

A、加入自愿 B、退出自由 C、民主管理 D、盈余返还 E、盈余充公 正确答案:ABCD。

182.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原则包括()。A、农民接受服务实行自愿的原则

B、服务体系的发展实行量力而行的原则

C、基本实行有偿服务的原则 D、基本实行无偿服务的原则 E、农民接受服务实行自愿和非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正确答案:ABC。

183.各地搞好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主要经验包括()。A、积极开拓市场 B、办好龙头企业 C、建设生产基地

D、服务系列化 E、完善经营机制 正确答案:ABCDE。184.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包括()。A、坚持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原则

B、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C、坚持对内服务、对外开拓的原则

D、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E、坚持对外服务的原则 正确答案:ABCD。

185.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管理的措施包括()。A、要明确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条件 B、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C、规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和管理制度

D、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E、政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正确答案:ABCD。

186.积极扶持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措施包括()。A、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支持保护政策 B、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保险服务 C、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科技和人才支持 D、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

E、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导 正确答案:ABCD。187.农村集体土地在实施土地使用权流转时要注意()。A、必须自愿互利,不能强迫命令 B、必须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C、必须有利于农村的生产发展,不能弃耕丢荒 D、必须保证土地集体所有,不能改变土地所有权

E、必须保证农业用地,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 正确答案:ABCDE。188.农业承包经营的范围包括()。

A、土地 B、山岭 C、草原 D、荒山 E、滩涂 正确答案:ABCDE。

189.农业投入主要由()等三个方面组成农业投入(资)体系。A、国家 B、集体 C、农民 D、政府 E、个人 正确答案:ABC。190.我国农业吸收直接外资的方式包括()。

A、合作经营 B、合资经营 C、外商独资经营 D、补偿贸易 E、来料加工 正确答案:ABCDE。

191.农业信贷政策的目标与农业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农业信贷政策的目标更侧重于生产与流通领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A、扶持粮、棉、油生产 B、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C、调节农业生产所需的资金余缺

D、保障农副产品的收购 E、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 正确答案:ABCDE。

192.实现农业信贷政策目标的手段包括()。A、农业信贷规模调控 B、农业信贷结构调控

C、农业信贷优惠政策调控 D、提供担保和豁免债务调控 E、农业信贷额度调控 正确答案:ABCD。

193.完善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资包括()。

A、实行农业财政投资稳定增长 B、以法律手段保障农业投资 C、实行农业投资无偿与有偿相结合

D、农业投资突出重点和适当集中 E、实行农业财政投资高速增长 正确答案:ABCD。

194.农业生产结构通常用()等指标来反映。A、农业总产值构成 B、农业用地构成

C、播种面积构成 D、劳动力占比构成 E、资金占用构成 正确答案:ABCDE。

195.为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我国提出了如下新的政策()。A、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B、继续执行有关税收政策

C、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D、加强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和加工转化 E、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正确答案:ABCDE。196.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A、调整一定要因地制宜 B、调整要保持动态 C、调整要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形势

D、调整要尊重农民意愿 E、调整要保持静态 正确答案:ABCD。197.农药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A、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

B、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安全防护措施以及环境防治设施和措施

C、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规章制度

D、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E、符合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在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 正确答案:ABCDE。198.种子经营必须遵守以下法律规定()。

A、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规定的种子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及有效期限、有效区域经营种子

B、禁止伪造、编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 C、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的种子要经过审定 D、禁止经营假、劣种子,并要对种子质量负责 E、遵守国家对林木种子收购和经营的限制性规定 正确答案:ABCDE。

199.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E、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正确答案:ABCDE。

200.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A、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B、标的 C、数量 D、质量 E、价款或者报酬 正确答案:ABCDE。201.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应该符合以下条件()。A、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B、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失 C、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

D、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E、债务人的债权已近到期 正确答案:ABCD。

202.可撤销或者可变更合同的确认依据包括()。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B、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C、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D、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E、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正确答案:ABC。

203.下列情况,当事人一方可以单方面通知对方解除合同。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B、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C、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D、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E、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正确答案:ABCDE。204.知识产权一般包括以下基本特征()。A、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

B、知识产权的专有性 C、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D、知识产权的时间性 E、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 正确答案:ABCDE。205.ISO9000认证的益处包括()。A、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B、获得了国家贸易“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C、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D、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E、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 正确答案:ABCDE。

206.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实施标准化生产,要遵守以下几方面的规定()。A、国家有强制性农产品标准的,任何农业生产者必须遵守

B、进行优质农产品生产并申请使用有关标志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守有关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标准

C、对于国家没有标准的,农业企业可以制订企业标准,并据此生产 D、农业企业还可以制订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并据此生产

E、国家有强制性农产品标准的,农业生产者可以视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遵守 正确答案:ABCD。

207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推进措施包括()。A、加强生产监管 B、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C、完善保障体系 D、提高食品质量 E、加强食品监管 正确答案:ABC。208.农产品的购销实行市场调节的特征主要有()。A、农产品的价格由供销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 B、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商业组织参与农产品的购销主体 C、农产品购销渠道趋向于多渠道少环节

农村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题 篇2

1、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按照《森林法》第三条的规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有三种形式,即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个人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2、森林的种类:按照《森林法》第四条的规定,森林具体可以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类。

3、我国林业建设的方针:“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具体内容大家看教材)

4、草原的权属形式: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对于草原的使用权。

5、草畜平衡制度

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一方面要通过采取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牲畜舍饲圈养、提高牲畜出栏率等措施,减轻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逐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人工草地、饲草饲料基地建设,不断增加饲草供应量,并通过改良牲畜品种、优化畜群结构、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牧民的增收。概括来讲,就是应当从增草增畜、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入手,从根本上扭转超载过牧的局面,最终实现草畜平衡。

6、渔业:是捕捞、养殖和加工水生经济动植物区的水产品的产业。

7、我国的渔业生产方针:《渔业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

8、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保护渔业资源,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渔业法》第四章的有关规定,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1、禁止性行为的规定。

2、确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制度。水产种质资源是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法》第二十九条的有关规定,有益于水生动植物种群的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强调水生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保护。

4、渔业资源环境的保护

9、种子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本法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10、实行种子生产许可证制度定义:就是指生产商品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持有有关种子管理机构核发的《种子生产许可证》,按照指定的作物种类、产地和规模生产。

11、种子生产许可证的领取条件: ①具有繁殖种子的隔离和培育条件;北京大学生村官http://bj.offcn.com/html/cunguan/

②具有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种子生产地点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采种林;③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资金和生产、检疫设施。④具有相应的专业种子生产和检验技术人员。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12、假种子:是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的;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劣种子:是指第一,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第二,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第三,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第四,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第五,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

13、种子生产经营概念:种子经营指生产出来的种子通过各种渠道到达使用者手中的全过程。

14、《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领取条件

《种子法》和《许可证管理办法》,按照经营种子的类别、经营项目就《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领取的条件进行了规定。

申请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①、具有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②、具有能够满足检验需要的检验室,仪器达到一般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标准,有2名以上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检验人员;③、有成套的种子加工设备和1名以上种子加工技术人员。

申请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以外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①、具有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②、有能够满足检验需要的检验室和必要的检验仪器,有1名以上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检验人员。

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向农业部申请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公司,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①、具有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②、有育种机构及相应的育种条件;③、自有品种的种子销售量占总经营量的50%以上;北京大学生村官http://bj.offcn.com/html/cunguan/

④、有稳定的种子繁育基地;⑤、有加工成套设备;⑥、检验仪器设备符合部级种子检验机构的标准,有5名以上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检验人员;⑦、有相对稳定的销售网络。

15、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知晓权、自由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请求赔偿的权利。

16、植物新品种权授予的实质条件:即授予新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具备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条件。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复习题 篇3

一、单项选择题

1.园所管理系统主要包括()

A.微观系统和宏观系统B.宏观系统和组织系统 C.组织系统和条例系统D.环境系统和微观系统

2.在挑选教师时,只看重外在的、技能技巧方面的因素,而忽视对学习能力、个性特点 与科学性的选择标准,体现了()

A.选人方法的片面性B选人标准的偏差性 C.录用人选的绝对性D.选人态度的错误性 3.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任务是()

A.合理用人B.培养人 C.调动员工积极性D.优化组合

4.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这叫做()A.计划 B.决策 C.组织D.控制 5.战略决策是解决()

A.干什么B.为什么干 C.干得如何".D.怎样干 6.园所管理的总结阶段的特点是()A.计划 B.探索规律 C.研讨D.检查

7.园所组织的管理目标可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等,这种分类是按照()A.层次B.性质 C.时间D.活动内容 8.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组织价值观B.柔性管理 C.人本文化D.增强凝聚力

9.在园所班级工作管理中,利用班级内、外部资源,以获取管理效能的活动过程叫()A.效能管理原则B.全面管理原则 C.差异管理原则D.安全管理原则

10.管理方格理论将领导对生产工作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用坐标图来表示,这种理论的提出者是()A.布莱克和莫顿B.布莱克和施米特C.莫顿和施米特 D.施米特和坦南鲍姆 11.权力影响力主要由下列哪项构成()A.品格因素、资历因素、职位因素B.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C.职位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D.资历因素、职位因素、知识因素 12.下面对教育行政的理论理解错误的是()A.教育行政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B.教育行政要遵循教育规律对教育事业进行专业化管理 C.教育行政和国家行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D.教育行政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1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性质是()A.议政分离制B.议政合一制 C.决策单一制D.议政混合制

14.教育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根据法学原理,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一个互相 协调、完整统一的整体,叫做()A.教育政策B.教育体系 C.教育制度D.教育法规体系

15.学前教育规划如果按规划对象的时间来分,有长期、中期、短期规划。一般来说, 长期规划通常为()

A.1年B.3年C.5年或10年D.20年

16.学前教育规划的表述形式通常有下面几个组成部分,分别是()

A.文字部分和图表部分B.图形部分和数据部分 C.数据部分和图表部分D.文字部分和数据部分

17.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学前教育事业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发展方针的文件是()

A.《关于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B.《学校系统令》

C.《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

D.《托儿所组织条例》

18.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幼稚园

B.蒙养园

C.蒙养院

D.儿童院

19.为全面改革旧教育、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学前教育新体系奠定基础的是:()

A.《幼儿园暂行规程》

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C.《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 D.《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20.《<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的教师资格申请者必须具备的普通话等级为()

A.二级乙等

B.三级甲等

C.一级乙等

D.二级乙等

21.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颁发、比较系统的调整学前教育法律关系的规范法律文件,标志我国学前教育向法制化建设迈进的文件是:()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幼儿园管理条例》

C.《关于企业办幼儿园的若干意见》

D.《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22.()的颁布,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把握世界决策、顺应时代潮流、立足中国国情、体现人民意愿,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则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式文件。

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B.《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D.《儿童权利公约》

23.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说法错误的是()

A.提供公共制度

B.提供公共政策 C.提供全部资金

D.实施具体的公共服务 行为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式公布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

A.《幼儿园暂行规程》

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C.《幼儿暂行教学纲要》

D.《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二、多项选择题

1.园所管理在用人方面要运用一些用人策略,有()

A.用人的互补度B.用人的认可度 C.用人的信任度D.用人的透明度E用人的考察度 2.从决策的主体来划分,可以将决策分为()A.过程决策B.组织决策C.价值决策D.个人决策E.阶段决策 3.园所信息管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工作环节,有()A.获取信息-B.分析信息 C.传递信息D.反馈信息E.储存信息 4.园所保育工作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A.清洁卫生管理B.日常生活管理 C.安全工作管理D.身心发展管理E.保健工作管理 5.在园所班级工作管理中,管理在班级工作中的意义,具体表现在()A.有利于班级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B.有利于教师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C.有利于加强班级团结D.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E.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6.我国现行幼教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之处,突出表现在()

A.教育行政职能窄化B.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C.投资渠道限于政府办学的单一渠道 D.存在资源短缺与严重浪费并存的现象 E.办园形式仍以正规的全日、寄宿为主,并且服务意识欠缺

三、填空题

1.学前教育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引进、消化、吸收各种教育理论,并出现多种 教育理论或____________并存。

2.在园所管理中,建立完备的条例系统从整体上来说,主要包括硬性制度的管理与____________ 的管理。

3.民主管理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被管理者的____________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果。

4.分层管理是一种利用____________实行分权,充分调动组织及其成员管理积极性的方法

5.家长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家长委员会的管理、____________的管理、个别家长的沟通与管理以及群体家长工作的管理。

6.在园所长的领导影响力中,对人的心理和情感产生深刻的影响作用因而维持时间 比较长久的影响力是____________影响力。

四、名词解释

1.管理幅度 2.文化 3.领导

4.权力方面的限制作用 5.依法治教

6.教育法的横向结构 7.义务性规范 8.授权性规范

9.狭义的法律责任 10.教育机构的章程 11.办学登记注册 12.国家教师制度 13.教育行政法规

五、简答题

1.学前教育管理学从哪几个方面研究学前教育现象? 2.园所组织设置的依据有哪些? 3.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4.办园体制改革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5.学前教育机构与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关系特征有哪些?

6.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组织决策的因素及其管理对策。

2.论述教育督导的意义。

3.论述扰乱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的法律责任主体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学前教育自身特点,联系实际说一说政府的学前教育职责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5.试析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B

5.A

6.C

7.B

8.A

9.A 10.A 11.B 12.A 13.B

14D

15.C

16.A

17.A 18.C 19.A 20.D 21.B 22.C 23.C 24.B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BD 3.ABCDE 4.ABCE 5.ABD 6.ABCDE

三、填空题

1.教育模式 2.柔性制度 3.参与管理 4.组织层次 5.家长学校

6.非权力

四、名词解释

1.具体是指管理者能够进行管理的范围,也就是一个管理者能够管理几个部下的问题。

2.文化的含义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 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 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礼仪制度和行为方式等物化的精神。3.就是指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和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 服务,从而促使下属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4.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对行政客体或限制其行为或要求承担一定 的义务等权利作用。

5.依法治教:就是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实施管理和发展教育。6.教育法的横向结构:是指按照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或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不同,划分出若干处于同一层级的部门法,形成教育法调整的横向覆盖面。

7.义务性规范:指其“行为准则”要素具有实际作为(或不作为)命令的性质,规定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在某种条件和情况出现时,必须做出或者不准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法规。

8.授权性规范:指其“行为准则”要素中具有许可、免除、保障的性质,规定法律关系参加者在某种条件和情况出现时,必须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法规。

9.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实施了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10.教育机构的章程:是指为保证本机构正常运行,主要就办园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的、基本的问题,作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基本文件。

11.办学登记注册:是指主管部门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设立教育机构的报告,应当进行审核。

12.国家教师制度:是指一国以法律设定和推行的教师制度的总称。通常由教师资格或许可制度、职务或 职称制度、任用制度、培训进修制度和奖惩制度组成。13.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五、简答题

1.学前教育管理活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学前教育管理观念。

2.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有关管理过程的理论。戴明认为:一切有过程的 活动都是由四个基本环节所构成,即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这四个基本阶段构成了管理活动的一个周期口

3..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 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⑴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⑵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⑶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⑷参加业务学习和学前教育研究活动;⑸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4.办园体制改革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答:办园体制改革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有(1)强化政府提供学前教育的主导责任;(2)以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为主导力量促进学前教育普及和公平;(3)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举办和发展公立学前教育的责任共担制。(4)建立财政优先、重点发展公立学前教育的保障机制;(5)着重建设公办幼儿教师队伍以确保公立学前教育有质量的普及;(6)引导并支持民办学前教育向多元化和公益性方向发展。5.学前教育机构与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关系特征有哪些?

答:特征有:主体的恒定性与隶属性;不平等性;法定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性。

6.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应注意的问题有:第一,在思想上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保教结合的内涵,以及与自己工作的关系;第二,在工作安排上要体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第三,要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

六、论述题

1.要点: 影响组织决策的原因有:(1)环境因素(2)决策者(3)组织(4)时间 管理对策有:(1)强化决策意识

(2)决策不是管理人的个人行为

(3)决策不是管理者的瞬间行为:(论述略)

2.要点:(1)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2)教育督导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3)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机机制。

总之,教育督导作为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依法治教的手 段,也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 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3.论述扰乱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的法律责任主体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答题要点:

(1)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的法律责任主体是实施上述违法行为的公民,包括社会人员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其他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其法律责任的承担为三类:一是危害后果和影响不大,由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二是情节较重,影响恶劣,由当地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三是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2)破坏园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法律责任主体是实施这一违法行为的公民,法律责任的承担:根据情节轻重及危害后果,分别给予处理,具体执法机关及处理同前一行为所述。

(3)侵占学前教育机构的园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法律责任主体是实施这一违法行为的公民或是法人。法律责任的承担也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对直对直接责任者和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并责令退回侵占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园舍、场地和设备。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赔偿;二是对情节和危害后果较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并责令退回侵占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园舍、场地、设备或赔偿造成的损失;三是情节严重并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分别依照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等罪名进行处理。

4.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学前教育自身特点,联系实际说一说政府的学前教育职责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题要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政府的学前教育职责主要包括:

第一,完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合理规划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地方乡镇财力限,难以支撑学前教育发展,必要的办学经费得不到保障;难以对教师队伍衽有效管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难以统筹安排教育资源,办学效益得不到提高。因此,为推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保证学前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时入学。

第二,落实教育政策法规,确保学前教育投入。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按照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定额标准,统筹安排生均公用经费并及时足额拔付,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第三,加强学前教育行政管理,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统筹规划所辖范围内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理顺教育内部的关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及运行机制;指导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并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等。

第四,改善学前教育环境,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改善学前教育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改善办学条件,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5.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答案要点: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

首先,学前教育法规是学前教育政策的定型化和规范化。其次,学前教育政策不仅指导着学前教育立法的过程,而且指导着学前教育法规的运行和实施,是学前教育法规的灵魂。第三,学前教育政策是制定学前教育法规的依据,学前教育法规是学前教育政策得到实施的保证。

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又有明显的区别:

⑴制定的机关不同。学前教育法规的制定是国家教育行政 机关。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⑵约束力不同。学前教育法规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依其层次级别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学前教育政策则由党的领导机关制定的,它协调与总揽教育工作的全局,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其本身不具有国家意志和普遍的约束力。

⑶表现形式不同。学前教育法规制定后,通常以条文形式出现,而学前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所作的决定。⑷实施方式不同。学前教育法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若不按法律规范作,就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学前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主要靠党组织的领导干部、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和工作人员作用的发挥,也靠党的纪律、宣传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人们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其强制力有一定的限度。

⑸稳定性不同。学前教育法规是比较成熟和定型化的学前教育政策,它不宜随意变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学前教育政策则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工作形式和任务的变化而需要适时作出调整、修订,而且必须不断完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探索性和指导性。

农村政策与法规期中试题答案 篇4

一、选择题

1、D2、ABCE3、ABCDE4、AB5、ACD6、ABCDE7、ABCDE8、ACDE9、C10、ABCDE11、D12、ABCDE13、D14、B15、ABCDE16、B17、E18、ABC19、BCE20、ACD

二、辨析纠错题

1、农业信贷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资金的回笼与投放,调节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需求。判断:错

改正:需求改为:供给

2、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由国家行政部门批准发布,国家标准部门统一编号。

判断:错

改正:技术监督改为:卫生

3、乡镇企业的主要结构应设在乡(镇)村,一般不超过县城的范围。

判断:错

改正:县城改为:乡村社区

4、义务教育具有引导性质。

判断:错

改正:引导 改为:强制

5、动物资源的保护是知识产权的具体内容。

判断: 对

改正:

三、案例分析

(一)论述中央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政策举措

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为了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产品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资源联合、民主管理的辅助性经济组织

2、引入供销社作法人股东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农业法》规定:国家鼓励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成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各种服务型组织,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和信息方面的服务。《上海市政府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具体形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是生产合作性,销售合作型、科技服务型,在具体对象上,可以是农户与农户的结合,也可以是企业与农户的结合、供销社与农户的结合。上述的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结合,有力地提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实力。

3、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供销社作法人股东的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再加上信息等方面的闭塞,生产的产品往往不对路而滞销,因此,需要供销社那样的销售组织加盟,因为这些组织具有丰富的销售经验,市场信息比较灵通,因此,把供销社作为法人股东能扬长避短,发挥他们的优势,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力量;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供销社做股东,能很好地发挥供销社的独特的功能,使供销社将农民急需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项目办起来,并逐步扩大服务内容,使产品能顺利进入超市,将农家乐、农业旅游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备的服务体系,发挥了内联广大农户,外联其他服务组织的纽带作用,可以覅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企业形态进入市场,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

4、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供销社作法人股东的意义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供销社作法人股东是坚持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体现,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力举措,初步形成了农业市场化经营体系,壮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实力。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也有利于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标准化、农业市场化程度,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目标。

四、论述题

(一)联系上海实际论述实行村民自治的意义

1.集中力量支持粮食生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粮食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必需品;农业生产的其他作物也必须依靠粮食为基础而生产、生存,粮食生产,不仅是农业生产内部的工作,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中央加强了对粮食主产区的建设。坚持实行粮食自给的方针,稳定粮食生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以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大型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

2.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农业产业结构是国家、地区或农业内部各生产部门及其生产项目的组成情况和比例关系。它的合理与否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重大的作用。调整产业结构要保证两面产量的稳定增长;要全面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要发展适销产品,并大力发展工商、工农、工贸联合、以整体优势搏击市场。

3.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法规定:国家坚持城乡协调的方针,扶持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 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村收入。要洗手农民和社会资金投资小城镇开发建设,发展第二、三产业,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

4.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务工收入。这是农村劳动力政策的主要内容,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要兼顾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提高作为资源的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率;第二,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要通过调整宏观经济结构,改变农村劳动力过分集中在农村的结构;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平衡中国各地由于人口数量和资源公布不对称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在空间上的不平衡。

5.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的购销实行市场调节,国家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的购销活动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调节制度,完善仓储运输体系,做到保证供应,稳定市场。这就规定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生产中的基础设施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搞好农田基础设施的内容还要是抓好水、土、肥及防护林建设与管理,建设高产农田。

7.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对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旧的观念、体制,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改革,尤其要改革增加农民负担的机制,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8.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但地区之间不平衡,家庭之间不平衡,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因此,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与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9.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增收政策落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10.实施以工哺农政策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千方百计发展工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促进农业与公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农村与社会沟通进步。

(二)联系上海实际论述实行村民自治的意义

1、村民自治的概念

村民自治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里的干部由村民自己选,村里的事务由村民自己管,村里的财务由村民自己理,村里的事情由村民自己办。全面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农民当家作主,依法自己管理自己。

2、村民自治的意义

(1)实行村民自治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在上海实行村民自治是因为:在上海郊区,尤其在崇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如:我所在的村,确实存在影响农村稳定的不利因素,干群关系较为紧张,有的乡村干部对农村政策理解不深,工作方法简单,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引起群众的不满之外,关键的是农村发扬民主不够,这样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而我们村实行民主自治后,选举村干部,村民参与村里决策;约束了村干部,化解了矛盾,这样社会就稳定了,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2)实行村民自治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要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如在我所在的村,通过农民的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实现农民的民主权利,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激发了农民的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的意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村的各项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成为全镇的先进村,这说明,实行村民自治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

(3)实行村民自治是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制度保证

食品标准法规期末复习题 篇5

第一章 概 论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称为法律。

2、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法律分为: 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5、食品法律是指与食品相关的法律,它属于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6、制定食品法律的目的: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7、食品法规是指与食品相关的行政法规、技术法规和部门规章。

8、技术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

9、技术法规具有以下特点:①强制性 ②约束范围广③表现形式多样性

10、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或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11、食品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非强制性标准

12、强制性标准必须强制执行,属于技术法规范畴;非强制性标准是一种指导性范畴文件。

13、《食品安全法》第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14、《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5、《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

16、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详见教材)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体系、支撑体系、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机制,统筹制定食品安全规划

17、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相同之处 P5

18、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不同之处 P5

第二章 标准化与食品标准

1、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2、怎样理解标准化的概念P10

3、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P10

4、标准的定义: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5、标准的本质就是统一

6、制定标准的目的:为了促进生产、加强管理、发展贸易、扩大交流

7、标准的特性P11

8、标准的构成要素:四个基本要素:内容、领域、级别和时间

9、标准的内容就是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化对象的特征。

10、所谓标准的领蜮,就是标准所涉及的专业范围,也就是标准化对象所属的专业部门。

11标准的级别是指标准适用的空间范围。

12、国家标准是对关系到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标准化对象所制定的标准,它在全国各行业、各地方都适用。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13、国家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中的主体。国家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实施,与国家标准相重复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14、对于需要在某个行业范围内全国统一的标准化对象所制定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制定和审批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机构备案。在国家的某个行政区域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16、指由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对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17国际标准分为全球性国际标准和区域性国际标准。

18全球性国际标准是由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19区域性国际标准: 指由区域性的国家集团的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标准,在该集团各成员国之间通用。如拉丁美洲的泛美标准化委员会(COPANT);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20标准的时间是指从标准的发布之日起到修订或废止的时间周期,也可称之为标龄。对不同类型的标准,其有效时间也是不一样的。21按标准的外在形态,标准可分为文字图表标准和实物标准。22按贯彻标准的体制,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23强制性标准:是指国家运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强制实施的标准。

24推荐性标准“ 是指国家或行业制定的标准(主要是产品标准和与之相关的其他技术标准),并不强制厂商和用户采用,而是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有关各方自愿采用。

25按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特征,标准可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和管理标准等七类。

26、基础标准是指以标准化对象的某些共性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

27产品标准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28方法标准是以通用的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

29安全标准 是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安全技术操作标准、劳保用品的使用标准、危险品和毒品的使用标准等。

30卫生标准是指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以及生产环境卫生、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标准,主要包括通用卫生标准和工艺卫生标准等。31按标准的性质分以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32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33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34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就称之为标准体系。35标准体系是一定时期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科技水平、资源条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综合反映。36标准体系的特性 p17 3 37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称为标准体系表。

38我国食品标准化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相互配套,门类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的标准化体系,国际标准的采标率也在不断提高。

39从法律级别上讲,国家标准高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高于地方标准,地方标准高于企业标准。

40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 “GB”,字母GB是国标两字汉语拼音首字母的大写; 国家摊荐性标准的代号: “GB/T”,字母“T”,表示“推荐”的意思。41食品标准从内容上来分,可分为: 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 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通用检验方法标准 食品产品质量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准等

42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是指在食品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涵盖整个食品或某个食品专业领域内的通用条款和技术事项,主要包括通用的食品技术术语、符号、代号、通则和规范等标准如:GB/T 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 GB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43食品卫生标准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设备、用于清洗食品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洗涤剂、消毒剂以及食品中污染物、放射性物质容许量的卫生标准、卫生管理办法和检验规程。

44食品中污染物质限量标准又包括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兽药残留限量标准、食品中有害金属、非金属及化合物含量标准、食品中生物毒素限量标准、食品中致病微生物限量标准等.第三章 食品安全强制性标准

1我国的强制性标准也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强制性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2预包装食品:指经预先定量包装好,或装入(灌人)容器中,并在任何场所(如商店、超市、零售摊点、宾馆、餐饮场所、集贸市场,以及飞机、火 车、轮船等场所)经销者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或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3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2)成分或者配料表;(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4)保质期;(5)产品标准代号;(6)贮存条件;(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8)生产许可证编号;(9)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4食品标签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5食品标签的作用:引导、指导消费者选购食品;促进销售;向消费者承诺;向监督机构提供监督检查依据;维护食品制造者的合法权益。

6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5月9日颁布了 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强制性标准,于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

7食品营养标签是食品标签上诸多标注内容的一部分,但目前尚不是强制性标注的范畴。

8配料是指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原料、辅料和食品添加剂。

9加工助剂: 即加工辅助物,本身不作为食品配料用,仅在加工、已制或处理过程中,为实现某一工艺目的而使用的物质或物料(不包括设备和器皿)。10生产日期: 即制造日期,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

11包装日期、灌装日期:将食品装入(灌入)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12保质期、最短适用日期、最佳食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即最佳食用期限。

13存期、推荐的最后食用日朔、失效期: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

14要展示版面:消费者购买预包装食品时,包装物或包主容器上最容易观察到的版面。

15《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对食品标签的合法性、食品标签的表观特性、食品标签的科学性、食品标签的真实性、食品标签的直观性以及对食品标签上的文字、符号、字体大小等方面做了基本要求,其中最后两条是属于指导性条文,是为了方便企业设计、制作标签而提出的。

16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不得与包装物(容器)分离。17各类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强制标示内容

包括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及沥干物含量、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和贮藏说明、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其他强制标示内容,强制标示内容的免除和非强制标示内容。18非强制标示内容: 批号 食用方法 能量和营养素

19卫生部日前组织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20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目的:

一是指导消费者平衡膳食,当前我国居民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这些与每日的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在食品标签中标注营养信息将有效预防和减少营养性疾病。二是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食品营养标签作为选购食品的重要参考和比较依据,食品营养标签也有助向公众宣传和普及营养知识。

三是规范企业正确标注,促进食品贸易。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他国家对进口食品的营养标签要求促使我国部分食品企业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开始使用营养标签,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规定,标示的营养素名称、种类、单位和依据均不相同,甚至还出现了虚假夸大标注营养内容,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亟需相关法规予以规范。

21下列预包装食品可以不标示营养标签:

(一)食品每日食用量不足10克(g)或10毫升(ml);

(二)包装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

(三)包装的总表面积小于100平方厘米(cm2)的食品;

(四)现制现售的食品;

(五)酒精含量大于等于0.5%的产品;

(六)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标准规定可以不标示标签的食品。

22营养标签是指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23营养成分表是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和含量的表格,表格中可以标示的营养成分包括能量、营养素、水分和膳食纤维等。

24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4种核心营养素及其含量。25营养声称是指食品营养标签上对食物营养特性的确切描述和说明,包括: 含量声称:指描述食物中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水平的声称。声称用语包括 “含有”、“高”、“低”或“无”等(如牛奶是钙的来源、低脂奶、高膳食纤维饼干等);

比较声称:指与消费者熟知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后的声称。声称用语包括“增加”和“减少”等。所声称的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必须 ≥ 25%(如普通奶粉可作为脱脂奶粉的基准食品;普通酱油可作为强化铁酱油的基准食品等)。

26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指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

27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 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28卫生部于2011年4月20日发布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9《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 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3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适用于所有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者。31食品用加工助剂: 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润滑、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32INS: 国际编码系统,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编码,用于代替复杂的化学结构名称表述。

33CNS : 中国编码系统,食品添加剂的中国编码,由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类别(参见附录 E)代码和在本功能类别中的顺序号组成。

34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基本要求: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35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份;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36带入原则:

在下列情况下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食品配料(含食品添加剂)带入食品中:根据本标准,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料带入的水平;由配料带入食品中的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

3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附录 A(规范性附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A.1 表A.1 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A.2 表A.1 列出的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相同色泽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A.3 表A.2 规定了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A.4 表A.3 规定了表A.2 所例外的食品类别,这些食品类别使用添加剂时应符合表A.1的规定。同时,这些食品类别不得使用表A.1 规定的其上级食品类别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A.5 表A.1、表A.2 未包括对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和用作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

A.6 上述各表中的“功能”栏为该添加剂的主要功能,供使用时参考。38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

加工助剂应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使用时应具有工艺必要性,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使用量。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终成品之前除去,8 无法完全除去的,应尽可能降低其残留量,其残留量不应对健康产生危害,不应在最终食品中发挥功能作用。加工助剂应该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3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9月20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

41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做到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安全可靠。

4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包括规划、计划、立项、起草、审查、批准、发布以及修改与复审等。

第四章 食品标准的制定 一项标准的要素按性质划分,可分为:资料性要素;规范性要素。

2一项标准的要素按要素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标准中的具体位置划分,可分为: 资料性概述要素; 规范性一般要素; 规范性技术要素; 资料性补充要素。3一项标准的要素按要素的必备的或可选的状态划分,可分为: 必备要素(在标准中必须存在的要素)封面、前言、名称、范围; 可选要素(视标准条款的具体需求而定的要素),除了要素“封面、前言、名称、范围”之外,其他要素都是可选要素

4封面为必备要素,它应给出标示标准的信息,包括:标准的名称、英文译名、层次(国家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字样)、标志、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部门等。目次为可选要素,为了显示标准的结构,方便查阅,设置目次是必要的。6前言为必备要素.说明标准结构;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 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有关专利的说明; 标准的提出信息(可省略)或归口信息;标准的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第五章 食品法律法规

1.《食品安全法》制定目的: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食品安全法》范围:

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3.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4.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5.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6.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8.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 品安全国家标准。

9.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10.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1.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12.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13.申请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

14.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15.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16.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17.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8.国务院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工作。

20.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第六章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了食品企业的食品加工过程、原料采购、运输、贮存、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基本卫生要求及管理准则。2.采购要求

采购原材料应按该种原材料质量卫生标准或卫生要求进行。

购入的原料,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香、味和组织形态特征,不含有毒有害物,也不应受其污染。

某些农、副产品原料在采收后,为便于加工、运输和贮存而采取的简易加工应符合卫生要求,不应造成对食品的污染和潜在危害,否则不得购入。采购人员应具有简易鉴别原材料质量、卫生的知识和技能。

盛装原材料的包装物或容器,其材质应无毒无害,不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

重复使用的包装物或容器,其结构应便于清洗、消毒。要加强检验,有污染者不得使用。3.运输要求

运输工具(车厢、船仓)等应符合卫生要求,应备有防雨防尘设施,根据原料特点和卫生需要,还应具备保温、冷藏、保鲜等设施。

运输作业应防止污染,操作要轻拿轻放,不使原料受损伤,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建立卫生制度,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洁净卫生。4.贮存要求

应设置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原材料场地和仓库。新鲜果、蔬原料应贮存于遮阳、通风良好的场地,地面平整,有一定坡度,便于清洗、排水,及时剔出腐败、霉烂原料,将其集中到指定地点,按规定方法处理,防止污染食品和其他原料。各类冷库,应根据不同要求,按规定的温、湿度贮存。其他原材料场地和仓库,应地面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有防鼠、防虫设施。

原料场地和仓库应设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按时清扫、消毒、通风换气。

各种原材料应按品种分类分批贮存,每批原材料均有明显标志,同一库内不得贮存相互影响风味的原材料。

原材料应离地、离墙并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垛与垛之间也应有适当间隔。先进先出,及时剔出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原料,防止污染。5.采光、照明 车间或工作地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车间采光系数不应低于标准Ⅳ级;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度不应低于540LUX;加工场所工作面不应低于220LUX,其他场所一般不应低于110LUX。6.洗手、消毒

洗手设施应分别设置在车间进口处和车间内适当的地点。

要配备冷热水混合器,其开关应采用非手动式,龙头设置以每班人数在200人以内者,按每10人1个,200人以上者每增加20人增设1个。

洗手设施还应包括干手设备(热风、消毒干毛巾、消毒纸巾等);根据生产需要,有的车间、部门还应配备消毒手套,同时还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指甲刀、指甲刷和洗涤剂、消毒液等。生产车间进口,必要时还应设有工作靴鞋消毒池(卫生监督部门认为无需穿靴鞋消毒的车间可免设)。

消毒池壁内侧与墙体呈45°坡形,其规格尺寸应根据情况务使工作人员必须通过消毒池才能进入为目的。

7.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

食品厂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应接受健康检查,并取得体检合格证者,方可参加食品生产。

第七章 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指有固定的厂房(场所)、加工设备和设施,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加工、制作、分装用于销售的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含个体工商户)。食品质量安全指标包括标准规定的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卫生指标和标签标识。

2.国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必须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的生产条件(以下简称“必备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以下简称食品生产许可证),所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加印(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

3.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和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环境条件和相应的卫生要求。

4.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相关辅助设备,具有与产品质量安全相适应的原料处理、加工、包装、贮存和检验等厂房或者场所。生产加工食品需要特殊设备和场所的,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定的条件。

5.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用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含食品加工助剂,下同)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违反规定使用过期的、失效的、变质的、污秽不洁的、回收的、受到其他污染的食品原材料或者非食用的原辅料生产加工食品。使用的原辅材料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必须选购获证企业的产品。

6.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生产加工过程应当严格、规范,防止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污染,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有害物品或者其他不洁物品。7.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有与食品生产加工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和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其他疾病,并持有健康证明;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产品的检验能力,取得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的资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还应当了解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8.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质量安全检验和计量检测手段,检验、检测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或者经校准满足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限内方可使用。企业应当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并按规定实施出厂检验。

9.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的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实施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与检验、产品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根据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获取质量体系认证或者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以下简称HACCP认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10.出厂销售的食品应当进行预包装或者使用其他形式的包装。用于包装的材料必须清洁、安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出厂销售的食品应当具有标签标识。食品标签标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11.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必须安全,保持清洁,对食品无污染,能满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需要。1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严禁下列行为:

(一)违反国家标准规定使用或者滥用食品添加剂;

(二)使用非食用的原料生产食品;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

(三)以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生产食品;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生产食品;生产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食品;

(四)在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 五)伪造食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

(六)生产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食品及相关产品。已通过HACCP认证等国家推行的食品认证的企业,在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时,按照不重复的原则,可免于或者简化企业必备条件现场核查。

13.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3年。有效期届满,企业继续生产的,应当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6个月前,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换证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规定的程序对企业进行审查并换发证书。

上一篇:经济法律法规知识点下一篇:科学兴趣社团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