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精选8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笠、袭”,掌握会写字“笠、袭、菇、熄”。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1.学习会认字、会写字。

2.品味语言时,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品析,并借助想象和联想,读懂深层含义,领略诗歌语言的魅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诗中浓浓的乡情,暖暖的母爱

教学课时: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斗笠图片,师问:哪位聪明的孩子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师:对,这是一顶斗笠,它是农村劳动人民干农活时遮阳挡雨的主要工具,但是现在也有一些旅游地区,将斗笠作为一种工艺品出售。斗笠,很普通,但诗人王宜振笔下的斗笠却寓意深刻,这顶特殊的斗笠,它寄托了一个母亲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思恋和关爱。今天,我们就随诗人一起走进诗中,去感受一下这血融于水的亲情吧!

3.板书课题:斗笠

4.齐读课题2遍,第十二课是一首用白话语言写作的现代诗,诗就是要多读才能读出它的韵味,才能读出作者的感情,下面我们就来读这首现代诗吧!

二、自读诗歌

1.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要求,小组合作,自渎诗歌(课件出示)(1)读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熟生字,小组内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并交流识记和书写的要点。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三、读诗歌,理解诗歌,体会意境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诗歌。

看到刚才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我也想读了,行吗?怎样,老师读得好吗?你想随着音乐读吗?那就读吧!读完之后说一说,你感觉好像是谁在和你说话? 2.学生配乐自由读诗歌

谁来告诉我,你感觉是谁在和你说话呀? 3.师:是的,这首诗歌就是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叮嘱即将远行的孩子带戴上故乡的斗笠,一顶斗笠饱含着深深的母爱,下面我们通过读来体会深深的母爱吧!

4.教师带读诗歌

你能告诉我诗句中哪些地方能体现深深的母爱吗? 5.学生反馈

(1)“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课件出示板书:成了故乡的蘑菇

你怎样理解“挺直的身影”呢?在什么情况下,你的身影是挺直的。说明母亲希望我怎样?(健康)这是母亲在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了,像我们学的第一课,树的姿态怎样?(挺直)象征着什么?(刚直不阿)对,母亲还希望我堂堂正正的做人。

师:还有表现母爱的句子吗?

(2)“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故乡的声音,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板书:听到故乡的声音。”

师:你觉得 “故乡的声音”会有怎样的声音?(林间鸟语、河流小溪、亲人朋友的笑语)

在静静的夜里,想着故乡的人,故乡的景,多么甜蜜温馨!这是

母亲希望帮助孩子解思乡之愁,希望孩子能够睡个好觉。

(3)“让故乡的热土*近你的心胸,走到哪里,你都能感到故乡的温暖,寒潮侵袭的冬夜也会有春意暖融融。”

(作者将斗笠比喻成故乡热土,无论走到那里,都能感受到故乡的温暖,这是母亲在担心孩子的冷暖,希望孩子在外边别冻着)

(4)“让这朵故乡的花儿伴你在闹市散步,走到哪里,你都能闻到故乡的芬芳。”

师:在第三节中,作者把斗笠喻为故乡的热土,那这里呢把斗笠比喻成什么?(故乡的花儿)这是母亲希望孩子不要感到孤单、寂寞。

(5)“孩子,它可是娘心头的亮光啊,让它照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熄的灯。”

师:这里作者把斗笠喻为什么?(故乡的明月)孩子是母亲的希望和生命,孩子虽然在外,母亲的一颗心却时时牵挂,那一轮明月,就是母亲思恋孩子、关爱孩子的心)

四、拓展延伸,感受母爱

1.课件出示填空,引导学生再次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这是一顶含着母爱的斗笠。戴上它,游子在异乡便成了——,娘——,也能听到故乡的——,能感到故乡的——,能闻到故乡的——,能望见故乡的——,能感受到母亲的——。

2.师:作者的母亲是这样的关爱她的孩子,那你的母亲了,你什么时候感受到了母亲深深的爱呢?学生反馈。(啊!还有这么多同学想告诉我们母亲的爱呀,真不错,那就这样吧,你把记在心上,下一节课我们在来交流好吗?)

3.师小结:同学们,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妈妈总会默默的给予我们关爱。

4.我们齐读诗歌。再一次感受母爱吧(配乐师生齐读诗歌)5.从这首诗歌中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反馈

五、课堂小结

师总结: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妈妈总

会默默的给予我们关爱。

爱是一条小小的母亲用皱纹轻轻系着。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关心、体贴、孝敬父母。

第 二 课 时

一、指导背诵:

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可从诗的写作特色上给予引导。说说哪一件事物令你想起浓浓的亲情。

2.自己试着背诵课文 3.学生背诵课文

二、拓展阅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 篇2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围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中的这两句话,我三易教学设计,越上越觉得可研究的东西越多。尤其是对于如何运用文本外的资源,有了一些浅薄的体会。

第一版:浮于文字之上

师:孩子们,读到“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句话时,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觉得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买书,她很高兴。

生:我觉得母亲很为儿子自豪。

师:你是怎么感受到母亲的自豪的?

生:母亲是大声对那个女人说的。

师:还有谁要说?没有了。那么我们带着刚才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

[反思]第一稿的教学设计,意图是通过品读“塞”“大声”“高兴”等词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情。但是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这几个词语的品读还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所以发言学生比较少,感悟也不够深。

是这个句子本身不值得品读和研究吗?我抛开教学设计,再次细细品读起这句话……写得多好啊!慈母情深,不正体现在这个“塞”吗?为什么“塞”,不就怕孩子为了那脆弱的自尊不要这个钱吗?为什么说自己“高兴”,不就是怕孩子拿了钱以后有心理负担不去买书吗?

可是为什么是“大声”对那个女人说?真的是像学生说的那样,是因为母亲为儿子自豪吗?不是啊,因为母亲工作的地方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在这样一个嘈杂的环境下,无论谁讲话都得大声。

而这些,学生为什么都体会不到呢?只怕是我的设计有问题吧!对了,不如先看看那个女人讲了什么话。我又找到了这一段: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这个女人想说的话都是用反问句出现,改成陈述句就是:“你看你妈这样辛苦工作,你应该不忍心向妈妈要钱买书。”我反反复复读着这几句话,心里忽然冒出一个疑问:母亲一个月到底挣多少钱,以至于“我”向母亲要一元五角在这个女人看来都是很残忍的行为?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上网一搜,就发现了《慈母情深》原来选自梁晓声的作品《最深情的哺育》。细读原文,才发现了这样一句话:

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27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

月收入是27元,则意味着每天的生活费用不到1元。那么1.5元差不多就是两天的生活费用。用两天的生活费给儿子买一本长篇小说,对于收入微薄的母亲来讲,是多么沉重的负担。然而“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再联系前文“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一个“塞”字,一个“掏”字,原本平凡的字眼,此时在我心里,觉得是如此意味深长:还有比这个更合适解释“慈母情深”的含义吗?

于是,有了我的第二稿。

第二版:走上歧途

师:我们来看这个句子,“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把什么塞在“我”的手心里?

生:母亲把1.5元钱塞进“我”的手里。

师:好一个“塞”字!你们知道母亲这个时候每个月挣多少钱吗?

生:不知道!

师出示句子: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27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

师:母亲此时每个月只能够挣27元。只有27元哪!却舍得塞给“我”1.5元,大家联系全文,想想看母亲是怎么样地掏衣兜的。

生:母亲(慢吞吞地)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师:为什么母亲会慢吞吞地掏衣兜呢?

生:因为1.5元是比较多的钱了。

生:母亲(停了一会儿)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母亲(有点犹豫地)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师:母亲犹豫什么呢?

生:母亲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给儿子1.5元钱。

生:母亲(想了想)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母亲(思考了一下)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反思]第二版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月收入27元和一本书1.5元两个数字的对比,让学生深受震撼,并且联系前文母亲掏钱的动作,感受“慈母情深”。

但是在执教过程中,我很快感觉到学生的理解感悟和文本表达之间存在偏离:母亲在面对孩子要1.5元的请求时,真的是像学生所说的“慢吞吞”“犹豫”“思考了一会儿”才掏出来吗?我们看课文上怎么说的: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母亲只问了钱的用途和钱的数量,就直接掏钱包了。作家在描写时,连人物的对话提示语都直接省略掉了,不正为了要说明母亲的语言和动作之间是非常连贯、没有停顿的吗?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呢?细细回味我的这个片段教学,我在“想象母亲是怎么样掏钱包”之前,首先引入“母亲每个月挣27元”这一文本外资源。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印象:这1.5元是非常多的,对于母亲的生活非常重要,所以母亲在掏钱之前自然要掂量一番。

看样子,找到一些非常适用的资源当然好,但是这些资源如何在适合的时机用在适合的地方,还是需要好好斟酌的啊!

第三版:掂出1.5元那沉甸甸的分量

师:(出示句子: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同学们,如果要读好这个句子,你认为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个词语?

生:要注意这个“塞”!

师:请你读一读。(生读,强调了“塞”)

生:要注意这个“大声”!

师:请你读一读。(生读,强调了“大声”)

师:母亲把这1.5元钱塞进“我”的手里,是大声对旁边的女人说话的。那么之前,母亲会怎么样掏衣兜呢?

生:母亲(毫不犹豫地)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母亲(飞快地)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母亲(二话不说就)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母亲(马上就)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可是同学们知道母亲那时每个月挣多少吗?(出示句子: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27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只有27元啊!老师数学不大好,我估计了一下,这1.5元,大概是母亲两天的家庭支出。两天全家的生活费,给自己孩子买那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的长篇小说,母亲是毫不犹豫、二话不说就掏出来塞进孩子的手里。(停顿片刻)同学们,母亲掏出来的,仅仅是1.5元吗?

生:不是。母亲还把自己的爱心掏给了儿子。

师:这个爱就是母爱。

生:母亲还掏给儿子一份甜蜜的生活。

生:母亲还掏给儿子未来的希望。

生:母亲还掏给儿子读书的快乐。

师:那生活的压力和痛苦,母亲是情愿自己一个人承受的,对吗?

[反思]同样是引入关于母亲月收入的课外资源,不过是把27元这个数字晚了一步引入课堂,学生对文本语言形式的领悟、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感悟就有了天壤之别,这不由得让我产生了很多的思考。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篇3

hu醤 r鄌 zh"Vn c醤g b? j靚g c? xi醤g

( ) ( ) ( ) ( )

hu"n y靚g xi醤 ji? l#? p鄋

( ) ( ) 疑 告( ) ( )途 ( )断

f鑙:浪( ) ( )水

二、用“√ ”给加点的字标出正确的读音。(2分)

素净(j靚 j靚g) 垂蔓(w鄋 m鄋) 干涸(h? g? 目的地(d? d恚?

三、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填序号)(2分)

A.哺捞 剧烈 沮丧 决择

B.特征 奇迹 追逐 矫健

C.波纹 资态 忽略 如饥似喝

四、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尽: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⑤全,所有的。

尽职( ) 尽力( ) 山穷水尽( ) 取之不尽( )

五、请按要求写词句。(18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 )盆大雨 千篇一( ) 安然无( ) ( )然大物

藕( )丝( ) 不容争( ) ( )( )不绝 星罗( )布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1)小心翼翼(ABCC式) 、

(2)顶天立地 (含有“天”“地”) 、

3.请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4分)

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 增长 增强

(1)作文,首先构思要( ),落笔也要有点( )的“鲜味”才好。

(2)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 )了我的理解力。

(3)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尤其是使我( )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

4.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 ,我将 。

例:树林里,小鸟在歌唱。(把小鸟当作人来写)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用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他学习成绩好。他热爱劳动。

(4)把下面的名言警句或诗句补充完整。

① ,春生江上几人还?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 。

六、回忆课文内容,再填空。(17分)

1.窃读的滋味既 ,又 。(选自《窃读记》)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是 说的,它让我想起了诗句“ ”,表达了 的情感。

3.风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选自《长相思》)

4.“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5.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学到了许多说明方法。如 、 、 、 等。

6.《钓鱼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 。《落花生》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做 。

七、阅读短文,认真答题。(18分)

(一)梅花魂(节选)(6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秉性: 大抵: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2分)

3.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人类的保健卫士(12分)

当你望着那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心中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森林呢?如果说啄木鸟是树木的保卫者,青蛙是农作物的卫兵,那么,我要说,森林就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它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你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就会感到城市里的噪音大。森林又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出五十公斤的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十来个,而空旷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可见,森林卫士的本领还真大呢。

森林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邀请森林这个家族的成员到街道旁、公园里、花圃中安家落户,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油然而生: 。

一技之长: 。

2.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

3.“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具体说明的是森林对人类的哪一点贡献?(2分)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4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请写一写。(3分)

八、习作展示台。(30分)

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2课《唱起来跳起来》,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可是本套教材版画系列课程中继拓印、对印、油印、粉印、刻印等内容之后的双一版画形式——漏印。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多种用具进行实践体验活动,感受漏印版画丰富的画面效果。由于其方式简单、效果独特,在学习过程易于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学生情况

本学段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步增强,能够客观地理解、表现事物,并追求表现得更加真实;在思考问题时,抽象思维有了较快的发展,手的精巧性也在逐步提高,喜欢尝试各种工具、媒村,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尽管五年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这一时期的学生却常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人物造型时容易反复修改,缺乏自信心。在教学时要充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抓住人物动态线,大胆描画。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实践,完成艺术创作。

三、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2、了解漏印纸版画的特点,学习喷雾、拍拓等漏印技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感受版画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学习版画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镂刻、撕剪等方法进行舞蹈形象的设计制作,选择喷壶、牙刷、海绵等用具,体验漏印纸版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难点:舞蹈人物动态的表现以及喷洒进对色彩和水分的控制。

二、说教法说学法。

学生在观察模仿分析,体验的过程中,利用镂刻、撕剪等方法表现舞蹈人物,尝试使用喷壶、牙刷、海绵等各种工具进行实践活动完成艺术创作;教学中我使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积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大胆地去创作。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播放《拍手歌》师生边唱边跳。

1、唱歌跳舞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愉快、激动、兴奋)

2、人们在什么时候喜欢用唱歌跳舞来表达情感?(周末、庆祝生日、休闲的时候、节日)引出课题:唱起来跳起来

(二)观察表现 播放各种歌舞表演片段。

1、通过观赏,你最喜欢哪个舞蹈?说说它的特点。你能表演一下它的经典动作吗?(学生表演时,拍下照片.)

2、播放刚刚拍下的学生表演的照片提问

(1)在舞蹈的时候,哪些肢体发生了变化?(胳膊、腰、脖子)(2)比较一下谁的动作最优美?(学生评价,说出理由)

3、师根据舞蹈形象画出其中一个人物的动态线。学生观察。(1)布置练习:试着用动态线画出喜欢的人物形象。(出示各种舞蹈服装的人物形象图片,学生在纸上用动态线画出人物动态。)(2)为你用动态线描绘的人物添加五官、发型以及美丽的服装。(学生观察图片根据自己表现的舞蹈风格添加服饰)

(三)欣赏分析

1、欣赏教材中的版画《东方红,太阳升》

提出问题:(1)、作品中表现的是哪个个发族?(藏族)在干什么?(上音乐课)他们的动作和形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一边跳一边唱,动作简单整齐,人物形象憨厚、朴实。

(2)作品采用的是什么创作形式?画面运用了什么样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给你什么感觉?(木刻版画的创作形式、环状的构图方式、使画面饱满、主次分明,颇具动感。)

(3)还记得我们都学过哪些纸版画的方法吗?(学生回忆)今天我们要接触一种新方法:漏印(板书)

(四)、探究新知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1、欣赏学生作品,这些作品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有什么特点。(喷、剪、刻、撕等、画面像剪影,色彩是喷出来的。)

2、观察桌子上的用具,是做什么用的,怎么用。(牙刷、丝网、喷壶、罐喷漆、海绵等用具。)讨论用具使用方法及绘画创作步骤。

(五)师生体验

师示范创作。学生观察,示范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出现技术问题时共同想办法解决。

(六)、艺术实践

提出要求:

1、用你喜欢的工具,创作一幅漏印纸版画。

2、结合色彩的色相和明度进行表现。

3、喷印时注意水分的把握。

(七)展示评价

学生纷纷把自己的作品巾到黑板上。小组评,互评。

(八)拓展延伸

(六)欣赏丝网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等各种专业版画作品。

(七)通过欣赏,感受版画魅力。引导学生感悟美术,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学习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态度和情感。板书设计:

唱起来跳起来 漏印

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 篇5

一、课文导学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雄伟:雄壮而伟大。瞻仰:恭敬地看。

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凝滞:停止流动。

怦然:形容心跳,怦,象声词。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牺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誓师:军队出征前,统帅向将士宣示作战的意义,表示坚决的战斗意志。上溯:往上推求或回想。

逶逶迤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缔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刘成章,1937年生于祖籍延安市。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读初中时开始发表作品。写过诗歌,写过歌词和剧本,歌词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出版过七种散文集子,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相关知识:

1958年5月1日,矗立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从此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工程被载入史册,并成为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主要象征。

每当人们漫步于天安门广场,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拔地而起的身影的时候,一定都想知道当初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那些日日夜夜——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主任由当时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国际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同志担任,秘书长为薛子正。

为了体现周恩来总理关于建筑纪念碑目的在于“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指示,1953年3月首都兴建委员会从240多种设计方案中精选出8种,向专业设计人员广泛征求意见。这8种设计方案包括:矮而分散的典型设计,高而分散的典型设计,做成三座门的设计,矩形主柱式碑形——高的典型设计,有了望台的设计,红墙上立碑的设计,碑顶立群像的设计和最后被采用的碑形设计。

关于纪念碑建在何处,也经过广泛的讨论。开始有人主张建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建在前门楼上,有人主张就中华门的原址建立,也有人主张建在西郊八宝山上。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将纪念碑设立在全国人民政治活动中心——天安门广场。

纪念碑的位置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它庄严宏伟的雄姿,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广场中与天安门、正阳门形成一个和谐的、一致的、完整的建筑群。纪念碑总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关心的事情,是在他们直接指示下完成的。史料中有一份珍贵的毛泽东手书批示。事情缘于朱启钤、章士钊、叶恭绰三位民主人士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后,向毛主席建议,对纪念碑的设计提出新的意见,如:浮雕史料应特别慎选,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画不可漏略;浮雕用材可考虑铜铸;整个图形宜再行斟酌;各部分纹样宜另行选择,明清两朝纹样纤弱无力,不宜多用等。毛泽东主席看到建议后,批示:“彭真同志,此件请付委员会讨论并邀建议三人参加。” 在北京市档案馆的档案中还有另一份毛泽东主席亲笔修改的纪念碑奠基石碑文草稿。原碑文是彭真同志拟写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毛泽东将它改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在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毛泽东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周恩来总理书写了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的碑文。1952年8月1日,修建纪念碑工程正式开工。

纪念碑的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一块大石料,称得上是中国建筑史上少有的完整的花岗石,重达百吨,采自青岛浮山大金顶一带。采运工作历时七个半月,于1953年4月1日动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运抵天安门广场工地。7116名工人直接参加了这项工作,开采用打槽办法,运输用滚木及推土机牵引滚移。纪念碑浮雕石料采自北京房山的汉白玉矿。纪念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筒体,将碑座和碑身各部分石块牢固地拉结浇注在一起。碑心石正、背面的题字都有阴文镌刻在石面上,然后采用中国传统的镏金方法,做成钢胎金字镶嵌进去。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余两。整个纪念碑用1.7万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作家刘成章的《读碑》,通过记叙自己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程,体会到了纪念碑所承载的历史分量的沉重和中国人民为中国的胜利所付出代价的巨大。掀开了中国革命悲壮历史的一角,让我们在极度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一使命感,在灵魂的洗礼之后重新面对生活。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6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作者先前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和浓郁的诗情,并随着作者瞻仰纪念碑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加深。

第二部分(7-15),作者读了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才领悟到自己一直没有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最基本的东西。这一次解读是作者从现实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第三部分(16),作者再次读碑时,心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三、写作方法

(1)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

本文将鲜明的画面、浓郁的情感与理性的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带领读者身临其境达到感同身受之效,又增强了文章的深度与厚度,从而使文章意蕴丰富,情真味浓,可读性强。(2)大处着眼,小处着墨。

作者从大处着眼,引导人们思考怎样对待今天的生活,视野开阔,立意高远。又从小处着墨,精于用诗化的细节去撩拨人们敏感的神经,引起读者心灵的颤动,汹涌起内心情感的波澜。

四、重难点导析

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作者所去的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土纪念碑。“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周围一片寂静,只看见几个默默耕作的农民”,残破的碑身给人一种沧桑感,时隔半个多世纪,历史已经久远,当初如火如荼地战斗过的热土如今已归于沉寂,曾经燃烧着的鲜活生命化作碑上的名字在阳光和风雨的腐蚀中黯淡了生命的痕迹。四周一片寂静,这里仿佛已被人遗忘。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密密麻麻,像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谁会体会得到“牺牲”二

字的分量?那是一个个有名有姓,有亲人和情感的血肉之躯化为尘土的轰轰烈烈的悲壮故事。有谁能体会得到这种牺牲的代价,那里一个熙熙攘攘的庞大队伍,不是用水泥砌成的,而是千千万万个血肉之躯筑成的。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笔画都是一个凄美、悲壮的故事,如果没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性体验,再理性和诗意的思考都无法掂量这种牺牲的分量。

这一次解读是作者从现实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升华。那一个个密密麻麻排列在“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上的名字,让作者感受到了历史的凝重;“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使作者产生前所未有的悲壮感;陪同者讲述的故事,让作者意识到这些战士一样有自己的父兄姐妹,体会到了他们的亲人读碑时热望的失落,用个体的生命价值丈量了群体生命的分量。

这些感性认识激起了作者理性而灼热的思考:“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不是一个模糊的群体概念,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集合,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方土地几乎都洒下了他们的鲜血,中国革命进程的每一秒钟,几乎都有一个先烈倒下去。这怎能不让人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怎能不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沉思,从而擦亮眼睛,重新看待自己平凡而美丽的生活!【练习解答】

一、可从作者读碑的态度(“更慢”,“细心地看”),所读的内容(外观,题词,碑文,浮雕),读碑历程(20余年前到现在)等方面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作者读碑不仅是对先烈的缅怀,更是要从碑上获取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二、作者先前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和浓郁的诗情。但是,作者见了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看到密密麻麻,像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体会到“牺牲”二字的分量,有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性体验,激起了作者理性而灼热的思考,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为之动容,为之沉思,从而擦亮眼睛,重新看待自己平凡而美丽的生活。

三、作者第一次真切地认识到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竟有那么多的英雄儿女倒在了血泊里,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正是因为这种代价的巨大,我们才没有理由抱怨、厌弃今天的生活,才会意识到应加倍珍惜自己,并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新的辉煌。

四、1.运用比拟的手法。通过描写表现了人们凝神屏气仔细瞻仰的情态,同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我脚步几乎凝固的瞻仰状态。

2.运用排比手法极写字多,突出了我受到的震撼。

3.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对泉声的描写抒发此时作者心头的悲戚和震撼之情。4.“这么多”的反复使用,表达了作者心头涌起的悲壮感和震撼。

五、本题意在启发我们阅读上的建构意识,作品的意义在读者无数次阅读过程中,一次次生成,在读者阅历的增长中逐步丰富和完善。因此我们可留意如何常读常新。【类文品读】

国魂 赵忠祥

用满腔的情感谱出最炽热的乐章,让自己的同胞兄弟在一个历史阶段热血沸腾,万众一心,而这乐曲的旋律还应该流传于后世,流传到全世界受到世人的共同尊崇。

《马赛曲》、《国际歌》、《第九交响乐》、《义勇军进行曲》、《我的祖国》、《芬兰颂》、蓝色多瑙河》„„贝多芬、肖邦、聂耳、斯荚塔那、西贝柳斯,这些乐曲属于作曲家的祖国,也属于全人类。

当我们提到这些作曲家就会想到他们不朽的乐曲,听到这些火焰般的乐曲就会想到作曲家的英名和他的祖国。

约翰·施特劳斯使他的祖国声名远播。

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新中国的国歌,五十年来,在升起五星红旗的上空回响,在与一百多个国家的交往中,代表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形象与尊严。

西贝柳斯的交响乐《芬兰颂》,促成了他的祖国芬兰的独立。这些乐曲和这些作曲家是他的祖国的骄傲,是他的国家的国魂。

1995年6月8日上午,在西贝柳斯的塑像前,我们一一留下与这位传奇人物塑像的合影。

西贝柳斯是芬兰的国魂,是芬兰人的骄傲,是伟大的欧洲古典音乐作曲家中的寿星,他安详地走过了人生的漫长之路,终年九十二岁。

爱他的芬兰人民和芬兰政府已在西贝柳斯生前为他举行了五次全国性生日庆典,从五十岁开始,每十年为他过一个盛大隆重的生日。西贝柳斯是芬兰的民族英雄,他以他的音乐作为芬兰独立斗争的动员令。在赫尔辛基市郊,有两组雕塑,一组是作曲家的塑像,另一组雕塑是一大束管状的集合体。看到这尊结构纷繁的宏伟纪念碑,那管状物使我们仿佛感到1899年11月在赫尔辛基的露天演奏中西贝柳斯的《芬兰颂》的音波,这座纪念碑上的建筑代表着当年的旋律,长笛、竖琴、双簧管吹奏的乐曲以及铜管的如炮火的惊天动地的音响,最终是弦乐排山倒海的胜利进军。

被沙皇禁止了言论自由的芬兰,正当民族情绪激昂之际,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成了导火索、催化剂与唤起民众的进军号角。那一天(1899年11月),这一片露天场地爆炸了,沸腾了,怒吼了,所有能扔上天空的东西都抛上了天空,所有的人站立起来,登高呐喊“芬兰!”“芬兰!”“我们的芬兰!”

从这一天起,《芬兰颂》在全国回响、震荡、共鸣。这支乐曲使芬兰全国的男女热血沸腾,这支乐曲鼓动了所有的芬兰同胞准备奔赴战场。如今《芬兰颂》成了第二国歌,仍令芬兰人热血沸腾,令芬兰人无比骄傲。

在西贝柳斯的纪念碑前,我浮想联翩,我对欧洲音乐大师们的敬仰之情此时也翻涌胸中。在波兰我在肖邦的故居前,聆听过透过他故居的窗户飘出来的这位钢琴诗人的乐曲,为他感伤的旋律,为他的孱弱身躯所涌出的巨大的爱国激情所感动,想到他死在异国,死前嘱咐友人把他的心脏带回他多难的祖国,我不觉泪

水盈眶。至今他的同胞以他为荣耀,肖邦是波兰的国魂。

我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为转播新年音乐会多次采访,我采访过近几年来轮流执棒指挥爱乐乐团的三位大师,玛泽尔、穆蒂、祖宾·梅塔。他们都是外国人,但他们深爱着施特劳斯的乐曲。我也采访过爱乐乐团的首席乐手和ORF(奥地利电视台)的同行们,我们最近几年来,都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现场相聚,共同探讨与解决我们的转播事宜,我从中国第一次现场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至今已工作了十二年。十二年来,我是每年第一个聆听金色大厅乐曲的中国观众。我先观看乐队的排练,然后在正式演出中,我再进行现场直播。我按照奥地利广播公司向全世界转播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的国家与地区发的通稿,核对乐曲间歇的时间,并做必要与简短的修改润饰。在十二年的工作中,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每一年都会更深地打动我。十多年每一次在现场转播的时候,都能体会到全场的激动、亢奋与陶醉。这就是恢宏优美的乐曲——《蓝色多瑙河》所具有的魅力。每当这一连续演奏了八十多年的压轴曲目在新年的第一天响起第一个小节,第一个乐句,第一组旋律时,世界各地来的观众无疑都像被点燃了激情之火,他们狂喜地鼓掌,全身心陶醉。《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的国魂。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乐曲激昂地奏响时,多少中华儿女都会眼含热泪,无比激动,国歌永远令全中国的人民热血沸腾。聂耳——中国的国魂。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波尔塔瓦河),那一波一波雄浑的旋律像在人们的心头奏响,它使所有聆听这一乐曲的人们都会感慨动情。斯美塔那——捷克斯洛伐克的国魂。

西贝柳斯,我有幸在您的纪念碑前留影,也留下我对您的崇敬之情。爱国主义是狭义的,因为他爱的是生他养他的祖国,然而爱国热情又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感情,任何一位伟大的爱国者都会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敬重!1.世界一些乐曲的旋律能够传于后世,受到世人尊崇的原因是什么? 2.你对“这些乐曲属于作曲家的祖国,也属于全人类”一句话如何理解? 3.“这些乐曲和这些作曲家是他的祖国的骄傲,是他的国家的国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为什么称西贝柳斯、约翰·施特劳斯、聂耳、斯美塔那是各自国家的“国魂”? 5.为什么说“西贝柳斯是芬兰民族英雄”?

6.《芬兰颂》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这支乐曲的作用是什么? 7.芬兰人民对《芬兰颂》的最高评价是什么?芬兰人民和芬兰政府通过哪些行动表现对西贝柳斯的深深的爱? 8.文中两次提到《义勇军进行曲》,其作用各是什么? 9.在波兰,我在肖邦故居前,听到这位钢琴诗人的乐曲,为什么热泪盈眶?(参考答案:1.是因为这些乐曲起到了激励人们的作用,让自己的同胞兄弟在一个历史阶段热血沸腾,万众一心。2.这些乐曲曾给他的国家带来了荣誉,曾鼓舞他的人民起来抗争;说属于全人类,是因为

音乐无国界,是人类共有的财富。3.统领下文。4.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成为“唤起民众的进军号角”;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奏响时,世界各地来的观众都像被点燃了激情之火,狂喜地鼓掌,全身心陶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永远令全中国人民热血沸腾;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聆听这一乐曲的人们都会感慨动情。5.以他的音乐作为芬兰独立斗争的动员令(或答:他的音乐唤起了芬兰民众为独立而斗争)。6.沙皇禁止言论自由,民族情绪激昂;唤起民众,使芬兰全国的男女热血沸腾,鼓动所有同胞准备奔赴战场。7.①第二国歌;②生前为他举行了五次全国性生日庆典,从五十岁开始,每十年为他过一个盛大隆重的生日,在赫尔辛基市郊,树立他的雕塑像。8.第一次表现国歌代表全中国的形象与尊严,第二次是表现聂耳是中国的国魂。9.死前嘱咐友人把他的心脏带回他多难的祖国,为他涌现出的巨大的爱国热情所感动。)

二、同步练测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凝滞()逶迤()缔造()怦然心动()偌大()

2、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⑴泉水如泣如诉。()

⑵碑如苍茫无边的古老星体,我俩是卫星一和卫星二,绕着它运行。()⑶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⑷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

3、下列句子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加上东西长安街也是站不下的。B、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C、南泥湾有一个泉,叫做九龙泉。

D、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

4、品读下面的语句,说说这段文字在词语使用上的特点和作用。

难道不是铭刻着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

5、“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如何理解句中的“悲壮感”和“使命感”? 悲壮感: 使命感:

6、面对人民英雄纪念碑,你会作何感想呢?请简要说明。

二、同步解读

①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见到纪念碑。(甲)有时是细看,有时只是扫那么一眼。(乙)终因看的次数数也数不清了,那碑上毛泽东的题词,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束手书的碑文,不敢说可以倒背如流,起码是牢牢地记在心里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们的体会mŠ()深。(丙)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丁)发觉,我并没有读懂!②南泥湾有一个泉,叫做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荫,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它的正面,像个ch得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ch“()得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③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我然后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我是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站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齐声高呼,那么,这条川道将震响着多么恢宏的一片声音!④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就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后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吗?要是把那些名字也都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加上东西长安街也是站不下的。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⑤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却是不易读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

⑥现在完全读懂了么?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7.按拼音写汉字。

8.文中甲、乙、丙、丁处填人最恰当,效果也最好的一组关联词是()A、不过

然而

但是

竟 B.然而

但是

不过

才 C.不过

然而

但是

才 D.但是

不过

然而

9.下面一段文字应放在第 节之后。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得懂。读碑也需要读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10.文中画线的三个问句依次是()A、疑问

设问

反问

B.设问

疑问

反问 C.疑问

反问

疑问

D.反问

设问

反问

11、文中加点的“这一层”是指

;“最基本的东西”是指。

12.文中写道,“我并没有读懂”,又说,“现在完全读懂了么?不敢说”,作者到底读懂了没有?他读懂了些什么?

三、美文赏读 天安门前看升旗

在琐细的日子里,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淡漠,似乎只顾着一家三口的事情,其他的人和事都不再上心了。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 这回去北京,蓦然就想到当年第一次进京的情景,离天安门老远就在张望,一颗激荡的心几乎就要从心坎里跳出来。那真是如梦似幻的年龄呀!把这感觉说与同行的人,竟都是极相似的心境。北京来得多了,故宫、西山去过,八达岭上过,早巳没有当年的兴致,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去看看呢? 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独自徜徉,任晨风撩起长发,让思绪回到悠远,在曙光中看红旗冉冉上升,该是怎样的心情!把这念头在旅馆里一说,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

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科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国旗班的战士过来了,一如电视上那潇洒的英姿,只是这真人实景,又远胜了电视的朦胧。人群起了躁动,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直跳,有个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了男友的肩头。

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看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么? 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的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13.第一段中加点词“似乎”用得很好,请你说一说为什么这个词用得好。

14.作者从“我”所“看”到的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天安门前看升旗”的场景。写国旗班的战士,既描写了全体战士的,又刻画了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愈益升高这一亮点。写观看升旗的人们,既从面上写了、超乎“我”的想像,又有国旗班战士出现时人群的躁动,红旗徐徐上升,国歌声起时喧闹人群的骤然宁静,以及“我”则更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这样一些特写镜头。这些特写镜头中,是写作的重点。

15.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16.指出文中与第1段文字相照应的句子。

17.这篇文章记叙了“我”由

的情感变化,表现了“我”作为一名普通公民的“

”的思想境界。

(参考答案:1.略 2.⑴拟人⑵比喻⑶比喻、设问⑷排比 3.A 4.运用叠词,突出烈士的名字很多。(意近即可)5.“悲壮感”是几千万烈士的牺牲,令人震撼,“使命感”是面对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我们该肩负起什么样的使命。6.略

7、弥、储

8、A

9、⑤

10、D

11、文中引用的碑文上的文字;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17课教案 篇6

1.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了解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并仔细读读对事物的每种描写。

2. 通过学习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3. 引导学生体会灯塔面对恶势力毫不畏惧,监守服务岗位的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渎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 思考交流: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重点理解:(1) 暗礁为什么认为灯塔可恶,想把它毁灭掉?

(2) 面对狂风暴雨、雷鸣闪电和咆哮的浪涛,灯塔为什么毫无畏惧?

(3) 你又联想到了哪些事物?

2 朗读指导,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全文,学这则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四、创新发明。

1.分小组说说准备发明什么灯。它的外形怎样?有什么功能?

2.想象发明的灯,把它画下来,配一段文字说明。

3.小组派代表拿图片上台投影汇报,介绍。

4.评议。

五、举办图片、资料展览。

1.收集图片、资料。

2.归类编排。

3.为展览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4.办展览。

六、课堂总结。

1.指名谈谈收获。

2.小节。

(1)动手方面。

(2)发言方面。

(3)创新方面。

(4)兴趣方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投影佳作,欣赏。

1.投影佳作,齐读。

2.评评好在什么地方。

二、投影病文,指导修改。

1.投影病文,自由朗读。

2.谈谈病文的不足之处及如何修改。

3.逐一进行修改。

4.自由读读改后的作品。

5.前后对比、评价。

三、完成“笔下生花”部分。

1.投影。

2.指名读。

3.根据选择的题目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4.将交流的结果进行汇报,老师指导。

四、活动过程。

1.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2.针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或全班点评指导。

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 篇7

一、根据课文特点选择确定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 原本并不作为教学而创作, 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读者阅读它们, 其目的或者是为了获得事实信息, 或者是为了获得思想感情的信息, 总之, 都是为了获得信息。文章一旦编入教材, 就不再是一篇社会阅读的客体了, 而是语文教学的材料, 是教学的一种凭借。课文是教具, 掌握教具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 形成语文能力。被编入教材的课文除了有原本传播的信息价值, 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 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课文教学中, 学生掌握课文的主旨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是通过掌握课文主旨的过程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 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 也就是言语智慧,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不但掌握课文说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掌握课文怎么说及怎么读 (写) 这一类文体,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得意、得言、得法。

一篇课文的语文知识在具体的教学点上是由教学的整体需要及整个教材的价值体系决定的, 我们应该根据课文所处教材的位置、编者意图、学段目标、单元专题要求, 尤其是课文本身特点确定这一篇课文特有的具体的语文知识,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获得新的读法、写法和学法, 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例如《鲸》一文被收入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该组专题的内容是“学习说明性文章”, 专题的学法是“要抓住课文的要点,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并试着加以运用”。再结合《鲸》的用词准确、表达形象这一突出的写作特点, 确定该课的语文知识为: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准确地用词, 形象地介绍事物, 通过练笔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说明方法及准确、形象地表达的方法。

二、结合具体语境学习领悟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拼音、标点、生字新词、句子段落、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知识和技能。这些属于教材的言语形式, 而内容与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学习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经历一个来回。即通过阅读文本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并在进一步充分理解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通过课文里的典型语例, 学习领会言语形式, 因为离开了具体的语境, 所谓的言语形式是不存在的。再说, 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抽象讲解语文知识得到的只是模糊的概念, 对发展学生实际的语用能力并无多大用处。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要经历以下两个环节。

1. 以掌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为基础

在课文教学中, 掌握文本的思想感情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必须通过阅读课文, 在与课文的语言材料的直接接触中, 得到最初的最真实的感受, 获得审美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在处理此环节教学时, 教师有意识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自学课文, 自主理解教材文本的意义。因为,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阅读理解是一项学生能够自发形成的技能, 是一种不需要刻意培养的技能。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学生就能自发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在教学中, 这个环节一般让学生通过预习初读课文, 教师只需花少量的时间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和初读课文的感受。如前所述《鲸》一文的教学,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 了解鲸的形体特点 (大) , 鲸的进化过程, 鲸一般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以及鲸怎样进食、用肺呼吸、如何睡觉、鲸的生长特点等生活习性。通过阅读, 学生了解了有关鲸的科学知识, 唤起他们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并受到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2. 在课文的思想情感背景中掌握语文知识

上述在预习或初读课文环节中的做法, 只是让学生作为阅读的客体, 获得一般读者所获取的信息。在课文教学中, 要在学生获得信息后,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领悟文本语言信息的处理, 这也是语文智能的本质内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学习和领悟课文言语形式及表达效果, 掌握文本特有的语文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

(1) 典型示范, 领悟语文知识。首先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怎样说明鲸“大”的特点?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 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接着出示“我国发现过一头很重的、很长的鲸”与文中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 约十七米长,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作比较, 通过比较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作者运用“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2) 实践运用, 内化语文知识。让学生找出课文第2至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句, 读读议议, 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在实践运用中, 内化了本文特有的语文知识。

这样, 学生在感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感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体会语言形式的表达作用。通过比较、评析等, 领悟作者的言语智慧, 在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中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 积淀内化学生的语文知识, 不断丰富学生个体的言语形式, 为迁移运用打下基础。

三、通过变式训练迁移运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领悟语文知识, 获得的只是陈述性知识, 理解的是知识的表征, 这时理解的只是一种抽象概念, 这类知识最大的特点是易学易忘。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 学生获得的陈述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 通过必要的变式训练实践操作, 在新的语境中运用, 在运用中上升为程序性知识, 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 要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运用, 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鲸》一文的教学, 在学生学习领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后, 让学生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 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及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注意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及准确用词、形象表达的方法。这样, 在实践中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 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在其他语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积累经验, 增强语文运用的意识。

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 篇8

【关键词】导语 导学 导读课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总存在着这样一些困惑,例如:拿过一篇课文,不知从哪里开始运作?到底讲些什么?该怎么讲?哪些是重点?理不清头绪,找不到落脚点。在自己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走不出“理还乱”的盲区。

一、现状分析——忽视未开发

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材是以单元为主题的编排,单元围绕主题选编了一些紧紧围绕单元主题的课文,而且每一个主题单元开篇都设有“导语”。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进入一个新的单元时直接上课,单元的导语或者被忽视,或者是做轻描淡写的处理。我们经常可见的是精彩的单课设计,却几乎从没听到过以单元导语为内容的课。

(一)单元导语视而不见。

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般都只局限于对单篇课文的学习,单元课文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地联系,都处于孤立状态。拿到一个新单元,我们很多老师既不认真阅读单元导语,抓住单元导语来备课,也不带领学生学习它,单元学习目标不明确,上到哪,说到哪,教学没有主题性、连贯性。

(二)单元导语一掠而过。

每个单元的导语中,不仅提示了学习内容,点明了专题,而且还布置了一定的学习任务。教学中,也有老师在学习单元课文伊始领着学生读一读导语,但都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上,没有充分利用它。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五年级(上)“我爱阅读”这个单元前,请学生快速浏览单元导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然后通览整个单元,说说围绕这个主题都有哪几篇课文?之后就齐读一遍开始赶课文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刚提起又放下了。

二、深度分析——有利于教学

解读教材不难发现,其实每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了本组的专题。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简短的导语点明了本组的主题——月是故乡明。后面的课文、语文园地等都围绕这一专题来安排。这样的编排体系,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所以,如果发挥单元导语的“导学”功能,上好单元导读课,就会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有利于教师做好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是比较复杂的事情。设想为什么不把这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使之高效省时,更加细致,使学生跳出琐碎与无奈呢?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想效率高,应该抓“块”,而不是抓“点”。 所谓的“点”就是单独的一篇文章,孤立主题与其他资源。而所谓的“块”就是单元主题,围绕单元主题将本单元课文及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始终都不要脱离单元主题单元教学。

(二)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单元导语中,不但明确指出了单元的主题,而且还设计了一些相应的学习方法。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导语时,应让学生懂得运用这些方法的好处,同时提醒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去理解文章,感悟文章。

三、深入研读——聚点显成效

单元导读课不是为了那几句导语而上的一节课。而是站在一个高处,鸟瞰一篇篇课文时,我们就能够很清楚地分辨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一个个教学训练点就会在整合中找到位置,逐步落实。而对于学生来说,课文不再是零散的单调音符,而是整体的交响轰鸣;学习不再是枯燥寂寞,而是变成趣味而灵动的了。可见,如何有效而有度地学习单元导读,直接关系到整组课文学习的实效。因此,在五年级语文单元整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单元导读策略的探索。

(一)紧扣单元主题设置恰当的导读目标。

单元主题犹如一根红线,它贯穿着单元教学的始终,尤其体现在单元导读课和单元整理课上。它是教师进行单元教学的隐形抓手。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父母之爱”。围绕这个主题本单元共选取了四篇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

本单元教学目标除认写生字、理解积累词语、感情朗读及背诵以外,还要体会课文主要内容与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渗透同一个主题能用不同的题材来表达的方法,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据此,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可这样制定本节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单元主题“父母之爱”,并能根据主题搜集和整理资料,加大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底蕴,营造情感氛围,为深入感悟单元主题奠定基础。

2. 知道抓住主题进行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学习紧扣主题思考质疑的读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欲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 浏览本单元四篇课文,了解每篇课文的大意;初步阅读其中感兴趣的文章,运用“重点词句+课文内容+单元主题”的方法,进行感知性阅读,为精读课文做准备。

(二)要导之有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整体感知,培养兴趣,激活阅读”。能否达成目标,还在于有没有一个合理的教学流程。

1. 在备课时应该遵循几个原则:(1)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学什么;(2)指导、渗透本单元的基本学习方法——怎么学;(3)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喜欢学;(4)提供阅读链接——拓展学; (5)关注读写的结合点——准备写。

2. 应根据教材主题、具体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导读课。如:(1)情趣导读。此类导读课应以情趣为主要手段,用生动活泼的话语激起孩子的阅读期待,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热情。如五年级上第六单元“父母之爱”,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展开导读教学。

(2)质疑导读。此类导读课以质疑为单元导入主线,带着提问题的想法读课文,整体感知单元内容,激活了学生思维,使之产生探究欲望。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从《钓鱼的启示》到《珍珠鸟》,每一课都牵动着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所以这个单元就适合用质疑的方式来展开导读教学。

(3)活动导读。此类导读课,根据儿童喜欢的游戏和活动的特点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情趣,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异域风情”。学习本单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因此在设计导读课时,我们老师可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孩子们来了个“虚拟旅行”,这样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总之,单元导读课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使学生对单元的学习产生一种箭在弦上、整装待发之感,那么就达到了课内外阅读的优化整合、读和写优化整合的目的,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单元“整组” “体验”学习[J]. 小学教学参考,2008(12).

[2]张占国,李素环. 漫话单元整组主题教学[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7(9).

[3]张顺涛.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5).

上一篇:成功的背后作文400字左右下一篇:幼儿园全园游戏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