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岗位职责(精选8篇)
1、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全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和德育活动组织工作。制定和实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计划,检查并总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2、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检查,指导班主任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布置和检查班主任工作,有目的、有准备地参加班级教育活动。
3、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探索科学管理方法,总结交流经验,指导和协助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指导新班主任做好班务工作。了解团队工作,组织班主任配合团队工作。
4、经常了解《德育大纲》、《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组织安排学生的体育、艺术、卫生工作的管理,抓好校风建设和德育教育科研工作。
5、组织安排各项德育活动,并督促检查,积极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按时组织召开各项德育活动,活动前准备充分,设计周密,活动有序进行,并做好安全预案,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活动时有记录,活动后有总结,过程性材料完整。
6、协助校长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使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三结合,共同教育好学生。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避免发生学生安全事故,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制观念,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7、认真贯彻学校奖惩条例,负责班风建设和评定优秀,树立榜样,做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值周生”、“最佳劳动实践能手”的评比工作,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提出处理意见。
8、贯彻执行学校纪律、卫生工作的相关规定,管理好纪律卫生工作,从低、小、细、实入手,抓出规范,养成良好的纪律卫生习惯。组织并管理好值周工作,加强对值周教师的指导和对值周学生的管理。
现实教学中, 我们发现在班主任的课堂上, 学生遵纪守规, 课堂教学效果好, 而不少任课教师则在抱怨学生越来越不听话。这些情况正说明了我们任课教师的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以一个班主任的职责要求自己
学校布置班级工作时,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不是班主任而充耳不闻, 学校布置的工作也不必回避, 因为学生的安全管理、思想动态、学习兴趣、常规管理, 关乎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 任课教师只有了解情况才能积极配合班主任, 做好班级、学校的工作, 这是其一。
其二, 任课教师只有知道学生当前的动态, 才能了解学生心理, 知道学生在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 关爱学生的成长, 学生才会喜爱老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 忽略学生的成长、埋头教书的老师, 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许就是班主任的课程, 学生更爱学, 学得更好些的原因吧。基于以上两点, 任课教师于学校、于自己, 都要以一个班主任的职责要求自己, 提高认识, 恪尽职守。
二、做班主任工作的先导者
并非每件事都需要班主任循循善诱, 耳提面命。任课老师完全可以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 提前作出“点缀”。比如, 学校自行车棚车辆停放问题。“今天上午, 经过我们班车棚, 发现绝大部分同学的车子停放得很整齐, 就是有三两个同学的车子后座突出, 很难看呀。”学生心中自会有数。车辆停放整齐, 那是美的, 让人精神愉快;车辆停放不整齐, 会让人产生厌恶心理, 是丑的。这样, 学生的行为就会有个明确的导向。学生也会发现:原来, 每个老师都在关注我们的一言一行呀!同时, 班主任老师也会在晨会课上提出具体要求。这样, 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相互配合, 班级工作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做班主任工作的弥补者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即使是最优秀的班主任, 在他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疏漏, 即使是最小的一点疏漏, 对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发展来说都可能是相当重要的。比如, 放暑假前班主任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水、防电、防交通事故的安全教育, 但往往忽略了防烟花爆竹事故的教育。这时, 任课老师的弥补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做班主任工作的强调者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全面而复杂、深刻而细致的工作, 但任务都落在班主任的肩上, 往往会导致班主任工作重点出现偏差, 主要表现为某方面深入不够, 强调不足。暑期来临之前, 对学生进行防水教育是重中之重, 一般的班主任都会作出强调, 但如果任课老师再摆出一些自己所知的, 历年暑假中溺水身亡的触目惊心的事例, 讲明生命最可贵的道理, 学生一定印象更加深刻。多一份细致的工作, 多一份精心的关爱, 学生的成长就多一份呵护, 多一份安全。
五、做班主任工作的概括者
班主任身处班级事务中, 往往身在庐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 而任课老师则“旁观者清”, 任课老师如果善于将班级思想工作总结、概括, 形成班级的核心精神, 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一定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 树立班级荣辱观, 将班级的成长与学生自身的成长结合起来, 以班级的荣辱为自身的荣辱:以勤学好问为荣, 以惰怠拖拉为耻;以文明卫生为荣, 以肮脏粗俗为耻……学生在正确“班级观”的熏陶、约束下学习、生活, 不仅能形成健康向上的品德, 更能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这不正是一个老师的追求吗?
六、做学生心理变化的贴心人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中, 教师不仅仅是在指班主任, 任课教师一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样是学生“母亲”式的人, 一样是浇灌学生的“园丁”。课内、课外, 我们要注意学生情绪变化与思想动态, 当一个学生上课没精神, 任课老师课间要多询问、关心学生, 找到学生思想变化的根源, 帮助学生化解矛盾, 解决问题, 避免不必要的心灵创伤。
班主任要做一个自觉的教育者,对自身的职责应有清晰的认识。突出地强调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应当的,但是班主任的职责是决不限于德育,而是关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施全面教育。十几年前,我在《中学教育学》中提出过班主任的“全面教育原则”,认为班主任的“职责内容是全面的”。其中涉及两个对班主任职责的片面认识,一是以为班主任仅仅是负责学生德育的,另一个是以为班主任只管学生学习成绩的。 我认为“思想道德教育仅仅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指导文化课学习也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等全面关心、全面负责,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任教师,班级教育包括德育,但不仅仅是德育;班级教育包括智育,但也不仅仅是智育;班级教育应当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自觉的教育者,不会因为《规定》突出了德育方面职责,就忽视了其他方面职责。《规定》中有一句:班主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千万不要因为这是第三章第八条最后一句话就忽略了!
我们也要防止另一种认识误区,即以为班级学生德育只是班主任的责任;其实德育是每个教师的教育责任。只不过班主任是主要责任人,其他老师应与其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德育。然而,常有这样一种现象,非班主任的任课老师,遇到学生违纪或其他违反道德规范的现象,就告诉班主任或德育处,由他们对学生进行教育,似乎自己没有教育责任。我们说,班主任是班级德育的主任教师,并非意味着非班主任的任课老师,就可以不承担对学生德育的责任。这样的认识几乎变成了口头禅:“课任老师是管教学的,班主任是管德育的”。
认识上的误区还有一种表现,即由教师中有“班主任老师”与“非班主任老师”分别,有的人就自觉不自觉地把老师分成这是“德育老师”,那是“非德育老师”。 班主任老师、思品课老师、德育处老师、少先队辅导员、负责团的工作的老师等,都是“德育老师”;而不担任以上职务的学科教学的老师,一概都在“非德育老师”之列。这样说,很不准确、很不合乎教育原理。从教育理论说, “非德育老师”是不存在的。英国道德教育家彼得斯在《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中说“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道德教师”。作为教育者,老师的职责总是这样那样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不是有意地实施了某种教育,就是无意地实施了某种教育,不是实施了正确的教育,就是实施了不正确的教育;不存在“非德育老师”。 如柯尔伯格在《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一文中指出的:“教师有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从事的这些日常工作,就是道德教育活动,但儿童是意识到这一点的。”做一个自觉的教育者,应当是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的。通常说教的“教书育人”是一体的,不存在只“教书”而不“育人”的情况。对这里的“育人”也要全面理解, 通常把“教书育人”的“育人”,理解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这是对的,但却是不全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都是“育人”。产生这一认识误区,可否说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或者说是日常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造成的7
班主任应当理解德育的规律自觉的教育者,应当掌握教育原理,对教育规律有清晰的认识:自觉地以教育原理为指导,按教育的规律进行教育活动。班主任要履行好自己道德教育的职责,就应当理解道德教育的规律。就是说班主任要提高道德教育的自觉性,把握道德形成的规律,自觉地以德育原理为指导,按照德育规律,实施道德教育,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
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能停留在“德育为先”的层次上;而应清晰地理解德育为什么重要。为此,就要从德育与各育必然存在的内在联系和关系来认识,也就是从其内在的规律性方面认识。强调“为先”对于人们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上有作用的。但还应当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清晰地认识各育内在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和关系。 “首位”、“为先”是一种人为的排序,是人们对教育的“工作部署”、 “工作意见”、 “工作方针”。从工作说,这是正确的、必要的。但这是人为的安排,并没有揭示教育的内在规律。不同时期,可以根据情况和需要,对各个育做不同的排序。例如上世纪50年代初,根据学生学习负担和体质情况,毛泽东提出过“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1953年根据毛泽东对青年团工作提出的“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学校教育中曾有“身体好、功课好、品德好”的排序,依此德育被排到了末位。针对文革期间“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有的学者提出过“智育第一”。改革开放后,为了强调德育的重要,先后提出了“德育首位”、 “德育为先”等。但这些都是一种“工作方针”、一种“工作部署”。可见,各个育是“第一”、“首位”、“为先”、末位等,都是人为的排序,并非是各个育之间的客观的、必然的内在联系和关系。我们要做一个自觉的教育者,就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即从内在规律层次上认识德育的重要。为此,我们可以从人的素质和人的教育关系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人的素质是一个系统整体,从其发展层次说,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等类。当然素质还可做更细致的、不同的分类,如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各类素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机整合构成人的素质整体。有机整合,就不是各类素质简单相加,或简单排序;而是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结合而成的。道德素质,在各类素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受到其他各类素质的制约,同时对其他各类素质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和动力作用。
教育也是一个系统整体,可以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教育的分类基本上是由素质分类决定的,当然受到社会因素制约。整体教育不是各育简单相加或简单排序而成的。各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结合成人的教育整体,道德教育处于教育整体中的核心地位,它受到其他各育的制约,同时也对其他各育具有导向作用和动力作用。例如我们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包括培养人的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才能。只有为人类造福、促进社会发展的或对社会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才是我们所需要、所承认的创造。法西斯分子用活人做试验,发明细菌武器杀人,这类所谓的“创造”,决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些人研究现代科技用于高考作弊,这也
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创造”。因此,在创造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向,就表现在创造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其动力作用表现在激励人的创造性劳动。
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做一个自觉的教育者,要认识这个复杂系统,就要摈弃简单思维方法,走出整体教育是各育简单相加、简单排序的误区。例如行程问题中的速度、路程、时间三者关系,不是相加关系,也不是排序关系,而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牛顿认识物体运动速度(a)与物体受力(F)大小、物体质量(m)的内在关系,也不是三者相加、排序关系,而是F=ma。爱因斯坦的E=Mc2(能量=质量·光速2)也是揭示三者内在关系的。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我们不能准确地揭示其德智体美各育的关系,但可以断定它们之间决不是相加关系、排序关系。它们之间不是数量关系,我们不能从量的方面、而要从性质方面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关系。因此,我们不能用数学方式来描述它们的关系,只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关系。当下可否这样的描述:身体是人的德、智、美的载体;体育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身体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必须的物质基础。人的知识和智力是其他各方面素质发展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智力基础;智育是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服务的,以保璋人的发展具有必要的知识和智力基础。个体道德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对人的其他方面素质发展具有内在的导向作用和动力作用;道德教育就是为人的发展提供这种导向仪和发动机。人们要过美好生活,拥有美丽人生;美育就是帮助人们体、智、德等升华到美的境界,拥有美丽人生。
强调重要是应该的,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德育如何真的被重视并落到实处,不是容易的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情况仍然存在。德育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要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效果,我建议考虑做两方面工作:除了切实认识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内在关系,掌握人的品德形成规律外,还应当改变一些观念和方法,营造好的学校道德生活,让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发挥其教育作用。 改进德育实施,营造好的育德生态环境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靠强调“为先”的地位,不是靠机械的“说教”、强制的“灌输”,而是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改进德育实施,使德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此,要改变一些观念和做法,例如:
——改变过于看重教育者的作用,忽略受教育者作用的观念与做法。德育过程是为达到既定育德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 ——改变过于看重“教”的作用,忽视“学”的作用的观念与做法。自古以来,道德是不是可“教”、怎样理解“教”,仍然是人们探索的课题。但道德的形成必须通过道德学习是无疑的。我们应当重视“学”,即重视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
——改变过于看重直接的、显性的德育作用,忽视间接的、隐性的德育作用的观念与做法。我们要学习德育原理,根据德性成长发展规律,既重视直接的、显性的德育作用,又重视间接的、隐性的德育作用;既重视显性的道德学习,也重视隐性的道德学习。 ——改变过于看重德育课堂这一狭小空间的作用,忽视德育课堂以外极为广阔的学校道德生活的观念与做法等。德育课堂固然是一种道德生活,德育课堂以外的学校生活也都有道德生活。我们要扩大教育眼界,既重视专门的德育课和德育活动,又重视德育课堂以外极为广阔的学校道德生活。
改变以上的观念与做法,我以为很重要的是,培育、营造利于道德成长的生态环境。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生活和快乐,接受学校道德文化的熏陶、感染,有意无意实现着道德学习,让自己的道德生命自由地生长、自由地发展。
德育处是协助校长处理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办事机构。其岗位职责如下:
1、依据学校总体计划精神和校德育领导小组的要求,制定全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期计划与实施办法及其他规章制度,组织管理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作风培训工作,并在期末作好政教工作总结。
2、领导各年组工作,组织班主任工作的检查总结和经验交流,通过“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这一系统,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依据,全面关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协助学校党支部指导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学生群众团体的工作和有关活动。
4、组织全校值周、值日与各项纪律卫生等检查评比工作,负责对学生的考勤工作,管理针对学生品德的各项奖罚制度的评议和实施工作。
5、主持每周升旗仪式和各种节日纪念活动,指导年级学生大会、班会活动。
6、组织领导学生的军训。
7、负责领导保卫部工作。
8、组织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课内外社会调查、生产实践与文体活动。
9、主管学校广播站,黑板报等全校宣传工作。
10、负责本校人员教育业务考核及有关档案的管理工作。
11、负责组织学生的德育考核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审批工作。
小学德育处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德育工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整体规划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一、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的制度与职责
(一)制度
1、定期学习德育理论,增强工作的科学性。
2、每学期开学前召开德育工作专题研究会,形成新学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每学期期末召开一次德育研讨会,总结德育工作经验,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
3、德育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协调合作,渠道畅通。
4、奖惩到位,把德育工作实绩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聘的必要条件之一,每学年表彰一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坚持对严重违规行为的一票否决制。
(二)职责
1、组织全校教职工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德育大纲和有关德育法规、文件,执行上级的有关指示。
2、确定全校德育目标,制定学校学年和学期德育计划,安排每月的中心内容和活动,形成校本德育工程和逐月德育内容系列。
3、制定本校的有关规章制度。
4、定期研究德育工作。
5、领导、指导和支持德育处、团委会开展工作。
6、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7、确定团委书记、班主任人选。
8、组织家长委员会和社区委员会的工作。
9、研究、处理学校德育的其他重大问题。
10、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二、德育处的职责任务
德育处是学校德育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校长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学校德育系列化方案的管理实施。
(一)德育处的主要任务: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落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德育处的主要职责:
1、确定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并负责检查落实、督导评估,贯彻落实《中学德育纲要》、《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好升国旗、时事教育、宣传等德育日常性工作。
2、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制定校规、校纪 1
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抓好各项常规的检查、反馈、落实,保证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3、协助校长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立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制度,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组建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以班主任和管理工作人员为骨干力量,在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下开展工作。协助学校选用、管理和培训班主任,定期检查、评估他们的工作,协助学校每年评选一次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先进工作者。
5、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好学生校内校外德育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6、加强德育科学研究,经常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组织必要的参观学习,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申报德育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德育教研活动,以科研为先导,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连续性。
7、积极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建设动态(常换常新)的“德育园地”和有感召力的“提醒语”(名人名言等)。
8、指导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参与听课、评课,督促学科教学德育目标的落实,把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有计划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校园育人氛围。
9、积极建立社区德育网络,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参与青少年的德育工作,特别要加强学生家长、派出所、村委会等方面的联系,形成学校为中心,周边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社区教育网络。
10、认真贯彻奖惩规定,负责评选“三好学生”、“文明礼仪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文明班级”。对违纪学生本着帮助教育的原则提出处理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定后执行。
三、党支部、工会、团委会、学生会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与职责
(一)作用:
1、党组织对德育工作起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保证、指导和协调上,即保证德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指导学校德育目标的贯彻实施;协调党政工团队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
2、工会承担对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人员(即全体工会会员)的教育任务。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协助学科德育的落实。
3、团委会、学生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力量,对共青团员、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党支部职责:
1、积极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在学校贯彻执行。
2、支持校长等行政领导工作,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3、协调党政工,形成德育合力,有效组织德育管理积极开展工作。
4、做好德育队伍的选拔、培养、考评工作及奖惩工作。
5、重视人的因素,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6、坚持听取德育工作汇报的制度,指导德育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三)工会职责:
1、组织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八荣八辱”的内容,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素质修养。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会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素质。
2、检查和监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情况,强化学科德育工作,自觉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四)、团委会、学生会:
1、对共青团员及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结合共青团员及青少年特点,确定学习及教育内容,并组织学习实施。崇尚科学,倡导文明。
3、以端正青少年的立场、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为灵魂,以培养人、教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开展共青团活动。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青少年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5、做好共青团员的管理工作,严格组织纪律,使全体共青团员在组织关怀下健康成长。
6、组织召开团委会、学生会工作会议,抓好学生干部培训会议。
7、根据共青团的特点,配合学校德育处开展工作。
8、完成其它由党组织或学校领导委托的常规性或临时性的工作。
四、班主任的德育职责
1、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育人途径,贯彻执行《中学德育纲要》,确立班级德育目标,制定班务工作计划。
2、贯彻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
3、组织并指导班委会、团支部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干部,形成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健体、学会生存。
4、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为学生负责。坚持正面教育,因人因境施教,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指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6、组织好班会活动,开展好主题班会,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建立课外兴趣小组。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7、经常和家长联系,适时召开家长会或进行家访,认真接待家长来访,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加强育人的针对性。
8、配合德育处开展工作,组织指导学生德育考核,认真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组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队员”,3争创文明班级。
9、坚持言传身教、以身做则,坚持开展、组织、参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有益活动,坚持“学生在校,班主任在岗”的原则,坚持组织、指导班级卫生、保健等日常管理,检查督促班级常规的落实。
10、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通报情况,统一要求,全员育人,注重预防并及时处理吸烟、酗酒、打架等特殊问题和偶发事件,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五、教师的德育职责
1、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熟悉教学大纲,驾驭教材,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做人,形成“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3、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认知与行为相统一,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4、开展并参与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活动,积极创造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科普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思想品德课教师,担任着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重任,要有极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要深入研究当前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研究性地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信度和效度,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Xx中学
1、在学部校长的指导下,主持学生处全面工作;
2、负责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
3、负责本学部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4、负责制订学部德育方面工作计划及实施工作;
5、负责组织学部各级德育方面会议;
6、负责考核年级组长、班主任考核管理工作;
7、负责组织本学部德育方面的评优奖惩管理工作;、8、负责管理学部黑板报、学生微群、学校网站的宣传工作;
9、负责指导建立心理咨询室和班主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0、协助后勤部医务室健全卫生保健体制和服务流程;
11、负责学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工作;
12、负责组织学部各级家长会管理工作;
13、负责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方面工作;
14、负责配合校办公室落实校内治安保卫责任制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工作;
15、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大队辅导员岗位职责
1、负责制定学部少先队工作计划,开展少先队活动;
2、负责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
3、负责向学校团委及上级反映、汇报学校少先队工作;
4、负责了解和掌握少先队工作和少年儿童的思想、学习、身体成长状况,及时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负责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实效性地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6、定期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指导中队辅导员顺利开展少先队工作;
7、负责培训各级队干部,指导队干部独立开展工作,培养其工作能力;
8、负责培养、推荐优秀少先队员加入团组织;
9、负责做好少先队的日常工作,执行队的奖惩制度;
10、负责协助班主任的工作,并配合他们做好班级队的工作;
11、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12、根据学部工作计划及学部主任安排,制定学部宣传计划并执行;
13、在学部主任领导下,配合宣传部,负责学部各类宣传报道的摄影和撰文工作;
14、负责学部各类宣传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及上报;
15、负责学部各类宣传信息的宣传及发布工作;
16、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班主任岗位职责
1、在德育主任的指导下,负责本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2、负责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
3、负责制定本班级学期内的各项班务计划和总结工作;
4、负责检查本班级仪容仪表、卫生、出勤等工作;
5、负责组织指导本班级学生开展体育、文娱、卫生、课内外、课间等各种活动;
6、负责协助任课教师完成和提高本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工作;
7、负责组织实施本班班委会、共青团等各项工作;
8、负责本班级学生家访沟通工作;
9、负责协助处理本班级学生在非学习时间的各项违纪工作;
10、负责本班级各种评优工作;
一、要办“尊重的教育”
“尊重的教育”的主要内容指:1、教师尊重学生;2、学生尊重教师;3、教师尊重教师;4、学生尊重学生;5、其它尊重;
实施“尊重的教育”核心是德育, 关键是教师, 灵魂是师爱。但是要注意尊重的教育决不是放纵的教育, 不是无序的教育。尊重不应该给人这样的印象:似乎学生只能哄着、捧着。要知道“棒杀”与“捧杀”同样是会毁掉一个人的。有一句话“孩子总是自己的好”, 不错, 有很多家长有护短、溺爱的毛病。我们有些班主任和课任老师也有这样的问题。有的老师为了个人的面子和班级的荣誉, 对违纪事件隐瞒不报, 对学生早恋、校外拜哥们儿、打架斗殴等违纪现象更是不闻不问, 自习课秩序混乱也不去管, 这恰恰是剥夺了违纪学生承担责任的权力, 也是对违纪者和受影响者的不尊重。倡导尊重的教育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越是尊重越要严格要求, 严格要求是尊重的具体体现,
二、关于自主管理
(一) 实施自我教育、自主管理、既是教育学生的手段, 又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与指导下, 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与学习方面事务的管理模式;是学生通过民主讨论、民主决策、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新型学生观:把学生置于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本, 通过信任、尊重、、引导和激励等影响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 为每个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和表现才能的机会与环境, 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求知、主动健体、主动审美、主动劳动、主动管理、主动参与, 最后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这种管理模式也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 即“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二) 中小学在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主意识淡薄。
自主意识淡薄与传统教育的弊端是分不开的。传统教育中, 学生从小到大, 不论情愿还是不情愿, 都要被家长管, 老师管;不论有兴趣还是没兴趣, 都要被家长灌, 老师灌。于是学生便会产生这样的意识:我永远是被动接收者。他们要我做什么, 我就做什么。效果怎样不管, 只要能交差就行。长此以往, 学生的依赖性不断增加, 内动力不断消退, 独立思想逐渐丧失, 成为我们平日里讲的拨一拨动一动的木偶型孩子, 而老师们往往会评价说:“这是个好孩子。”当然还有一种学生在这种“管理”和“灌输”的模式下形成了逆反心理, 你要我学我偏不学, 表面顺从, 背后反叛。甚至背后破坏公物, 胡乱发泄。
2、教师观念问题
以往我们的老师实施学生自主、自治的观念比较淡薄, 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偏差。主要是两种倾向: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是自主管理, 就对学生听之任之, 不闻不问, 不给任何指导和激励, 重使用轻培养;另一类老师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 事必躬亲、包办代替, 甚至疲惫不堪。这种敬业精神值得尊敬, 但此做法实不可取。在此提出需要老师把握好“度”, 学生自主管理, 老师并不轻松, 要多下功夫、花大力气去培养学生、去指导、去激励,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等“上路”之后, 老师就可以松口气了。
有的老师对实施自主管理有这样一种担心:我们的学生素质太差了。诚然这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但越是低素质的学生, 越更加需要加强自治, 只不过方法上要适当, 进程要放慢, 老师们付出的辛苦会更多。
3、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者的问题
一是对自主管理的重视和研究不够, 另一方面, 在制定规章制度、政策措施、组织活动中, 涉及到学生经济利益、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时候, 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 很少调动学生参与, 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 例如宿舍布置、先进班级评比、食堂宿舍管理等方面。
三、关于全员育人
在学校, 人人都是德育责任人, 这就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机制。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员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 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 时时都是德育契机”的育人观念。我们的每一点时间, 每一寸土地, 每一节课堂, 每一项活动, 都应该是发挥教育功能的德育资源, 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应从细微琐碎的小事中去寻找教育的激情与魅力。树立全员德育意识, 以全体教师为骨干, 整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 形成德育的合力。
班主任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 他要负责班级目标的制定、班风的形成、日常管理、个别学生教育等。同时班主任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要发挥好, 那就是协调、调动作用。班主任应该调动一切与班级教育有关的力量, 形成教育合力。
课任教师也是学生教育的骨干力量, 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 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德育主渠道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人格培养的关系, 处理好学习能力提高与道德素养形成的关系。在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行为实施过程中时刻铭记渗透学科德育点, 如文科、教育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民族精神、善良友爱、勤劳纯朴等观念;理科渗透求真质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爱护环境等意识, 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等课程也是如此。
素质教育,德育先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具有学校特色、适应当代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德育模式和德育内容,充分发挥德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已成为一所学校为之追求的目标。它又好比一面无形的镜子,镜子可以正衣冠,学校教育恰恰是从正衣冠开始,把“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求知、学会合作”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从细微处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既有显性的特征,又有隐性的特征,既需要我们“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实现,更要“无声胜有声”“无形胜有形”的策略和技巧。所谓“以人为本”决不只是写在纸上的文字或贴在墙上的口号,而应该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甚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学校从校园整体规划建设人手,一改往日单调校园环境面貌,将长廊、凉亭、石阶、小路等设施恰当地融入到校园景观建设中:回廊下的长椅、绿阴旁的小路、水池中的喷泉、草坪里刻着名言警句的标语牌;艺术教学楼楼道内一幅幅中外艺术家的大幅剧照与一件件学生实习写生回来后的风景习作参差悬挂,错落有致;供专业教师上课和学生日常练习的隔音琴房和一架架制作精美的电子钢琴;宽敞明亮的绘画室里一幅幅、一件件,尽管略嫌稚嫩,但已显露出特色班学生绘画方面的潜能的习作。这一切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和人文教育的理念。
二、开展各具特色的法制教育工作。创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创建和谐校园,形成和谐的校园风尚,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除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传授法律基础知识、开办法制教育橱窗、举办黑板报、墙报、学校广播宣传及组织放映法制题材的电影等多种途径外,与法制单位联合开展了“青少年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在师生中引起强烈的震撼,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少年刑事审判模拟法庭采用的案例为模拟案件,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公诉人、原告、辨护人、被告等均由学生扮演,模拟法庭在调查取证后,进行激烈的法庭辩论,最后经合议庭认真评议后,由审判长宣读判决书,40多分钟的模拟庭审,使2000多名学生在现场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不论是角色的扮演者,还是学生观众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尽管这些小法官们身着宽大的法袍,脸上略嫌稚嫩,神情不够壮重,但他们流利的口才、严密的思维,使在场的师生刮目相看。
一名学生观看完模拟庭审后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总以为抢一、两块钱,不算犯罪,现在才知道不仅是犯罪,而且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一位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让孩子远离犯罪,就必须对青少年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而今天这种形式最直接、最直观、效果也最好,使学生从一种模拟的现场亲身感受到了什么是违法犯罪,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增强了法制观念。”是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环境、对国家和社会缺乏责任感,那么荣辱是非在他眼里只能是一纸空文,通过这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培养了学生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使校园的气氛更加和谐了。
三、合格加艺术特长。美育促全面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努力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以心智教育扎实、稳步地开展素质教育,即“合格加艺术特长,美育促全面发展”。特色班的学生文化课底子比较差,水平参差不齐,要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中生,在有限时间内既要学好专业课、又要学好文化课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学校除配备了与发展特色教育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外,还要在户外开辟了美术专业的实习基地,不仅给美术班学生提供了每学年一次赴野外实习的机会和场地,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性。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蓝天、白云、溪流、小径尽收眼底,学生利用艺术写生等实践活动,更真切地感受美、体验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实习归来后的习作画展,让人赏心悦目。
四、借助师德魅力。培养健全人格
有效的德育不能单独地、孤立地进行,而应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教育工作中。朱小蔓教授有一个比喻非常恰当,她认为德育是“盐”,人不吃盐不行,但也不能单独吃盐,而必须将盐融入到各种食物当中吸收,我们在吸收盐的时候,是看不见盐本身的,因为盐已经融入了各种食物之中,但盐却很自然地进入了人的体内,德育也应该如此,它也应该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他教育之中。
每一个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是教育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学生不知不觉被感染和感动,进而受到教育。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不容忽视,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不经意的小事上,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学校初三年级有位残疾同学,她身残志坚,为班级做出了很好的典范,三年来无论春夏秋冬,这个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背她上电脑课,实验课,有一次班主任与她交谈,问她:假如有一百万元和你的健康,你选择什么?出乎老师的预料,她平静地回答:“老师,我现在活得很实在,很快乐,我什么都不需要。”她的回答,让我们每一个老师终身难忘。同样,在班主任老师生病的日子里,她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问候、安慰,让老师感到了一个柔弱的身躯中强大的支撑力。
五、引导学生在道德细节体验中成长
在学校教育中,有很多转瞬即逝的机会是不能错过的,要求我们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在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一切活动中,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润物无声的境界中内化其道德行为,不仅能使学生懂得“小事当慎,小节当拘”的道理,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在道德细节体验中成长。学校非常重视将德育与学生常规教育相结合,针对学生在公交车上不让座、甚至自己想让座却担心别人笑话的现象,开展以“不让座”与“让座”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正确引导青少年知荣辱、明是非、分善恶。让他们知道“让座”之美并不在于“座(坐)”而在于“让”,一个“让”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折射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主题活动中深化德育内涵,班会后进行拓展。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与不做对父母意味着什么?每天出门时,是否会很有礼貌地说声“爸、妈再见!”说与不说有什么不同?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小善不扬,大善难至”的道理,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的形象与修养,还直接影响到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在常规教育中彰显德育功能。
为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热爱青海、美化西宁的思想意识,学校组织高中学生参加了“关于环青海湖地区近几年水资源调查分析”的课题研究,邀请水利专家为同学们做专题报告、组织同学们实地考察、走访环湖地区的牧民。经过多方面的调研,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撰写了小论文,虽然他们的文笔略嫌稚嫩,但对近几年青海湖湖水逐年减少原因的分析有理有据,毫不含糊。同学们还就如何保护好青海湖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陈肪同学的论文《青海湖周边生态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参加了“全国ITT-杯水资源论文大赛”并荣获二等奖,此次活动对培养学生热爱青海、保护环境、创新思维收到了不同的教育效果。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体,我们造就的学生应该是行为规范、心灵自由、感情丰富、思想充实、胸襟开阔的现代人!应该是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社会、国家负责的现代公民!我们坚信一个拥有美丽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育理念、浓厚的人文气息的学校,定会成为育人的摇篮、求知的殿堂和播种爱心、收获希望的地方。
【德育岗位职责】推荐阅读:
德育工作岗位职责06-24
德育处干事岗位职责09-26
学校德育工作岗位职责01-07
德育工作管理副校长的岗位职责12-12
德育教研室主任职责06-15
初中德育处工作职责06-08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06-09
德育工作组织机构职责11-04
初中学校德育处工作职责07-05
南湾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