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考试说明

2025-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京高考考试说明(精选9篇)

北京高考考试说明 篇1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已出版。与相比,明年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参考样题、考试范围等略有调整。

文理科生都要考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参考样题等有所调整。语文调整了部分参考样题,更换12道题,增加1道题,更换或增加的.题目均出自20高考北京卷。数学参考样题也有调整,理工类调整7道题,文史类调整6道题。英语调整词汇表中2个单词的先后顺序,主要国家名称与相关信息中,缅甸在原有的Burma后增加了其官方称呼Myanmar,并对参考试卷中的6道试题进行了调整。另外,原说明阅读理解A篇被替换成年高考英语北京卷阅读理解A篇。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对考试范围的个别条目进行微调,更新了10道参考样题。政治考试范围略作调整,参考样题调换了2道选择题。历史和地理参考样题各更换4道题。

理科综合物理学科考核目标及能力要求表述文字略微调整。参考样题总量有所增加,所增题目主要来自2011年高考北京卷。此外,参考样题调换4道题,增加3道题;化学参考样题更换5道题,增加2道题;生物参考样题更换4道题,增加3道题。

北京高考考试说明 篇2

从公布的“考试说明”看, 今年高考北京卷的语文、物理、历史等科目有较大变化, 数学、英语、化学等科目则变化不多。北京教育考试学院专家表示, 今年语文试卷是在新课改之后变化最大的一年, 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值结构发生了变化, 北京卷独有的“延伸阅读”题, 由往年的两道题变为一道题, 分数由20分降为12分;文言翻译从客观题变为主观题, 题目难度增加, 加大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文学常识考查将更重视融会贯通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从公布的《考试说明》看, 语文卷“延伸阅读”减少的8分, 可能增在古诗文、现代文的阅读部分。之所以这样变化, 有老师分析, 可能是“延伸阅读”经过几年考查之后, 已经被很多老师“破译”出解题套路, 降低了这一类题目的考查功能。

除了语文卷变化外, 物理、历史等科目也有较大变化。物理的知识点由去年的112个增加到117个, “相对论”不再纳入高考范围, 新增“选修3-3”中的“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两个模块, 具体考点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阿伏伽德罗常数、温度与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此外, 实验中增加了热学部分的“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内容。

有教师表示, 物理虽然新增了知识点, 但这些内容很有可能只出一道选择题, 难度上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

而历史新增中国近代史的“清末新政”和世界近代史“选修1”的“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两个考点, 删除“选修2”, 但保留了其中的《人权宣言》。专家表示, 新增的考点意在引导学生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待近代世界的变化。

有关教育专家表示, 此次北京语文卷“阅读延伸”的调整, 以及文言翻译从客观题变为主观题, 是否意味着北京语文教学的改革?现在孩子们的学习被考试牵着走, 语文教学已远离了语文本身的功能。今年的高考语文变化无疑是一个信号, 能否引导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风气, 使语文教学回归到语文应有的功能上, 是值得关注的。

北京高考考试说明 篇3

关键词:考试说明 策略 方法 建议

高考对于一个高三学生来说是非常严肃和神圣的。怎样渡过这个难关?在高考中如何能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应该对考试说明进行深入的分析及研究,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在备考中做到稳中求胜。下面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英语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以2011年考试大纲为例):

一、命题指导思想

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英语科(陕西卷)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为依据,结合我省实际,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2. 命题遵循“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确保规范、科学、公平和公正。

3. 命题在形式和内容上坚持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稳中有新的原则,有利于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着力考查考生学习外语的潜能。

4. 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在考查考生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当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

策略:英语试题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考生备考时要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勿在偏、难、怪题上下太多的功夫。

(1)掌握常用的单词(2011年我省考试说明词汇2950个,较去年增加150个)、短语、句型、语法专项并且会灵活应用;

(2)能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今年的“完形填空”部分的难度将会加大。阅读文章时考生应能:

a. 理解主旨和要义;

b.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c.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d. 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e.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f.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考生还应会准确使用英语语法和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策略:考生应注意考试时间和分值不是一分钟对应一分。所以在时间安排上要根据不同题型的分值注意合理安排。在语音、对话、及单选题上要节省时间,完形和阅读理解要结合精读和泛读,运用skimming & scanning阅读技巧快而准地选择出正确选项。要给书面表达留足构思及书写时间。

三、试卷结构

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选择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四节,测试考生对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功能意念和话题项目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每题给出一个关于语音的题干,要求考生从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一段150词左右的对话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对话意思通顺,前后连贯。

第三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题在一句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四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一篇200~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0分钟。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短文的内容(不少于9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一段约400词的短文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6个选项中选出能概括每一段主题的最佳选项。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40分钟。

第三部分:写作

本部分共三节,测试考生准确使用英语词汇、语法及书面表达手段的能力。

第一节: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题在一句话中留出一处空白,要求考生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写出正确的单词。

第二节:满分15分。本题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如有错则将其改正。

第三节:满分30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不少于100词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50分钟。

2011年高考试卷题目数、计分和时间安排如下:

策略:

(一)研究了以上试题结构高考题型及考点可以归纳以下:

(二)根据以上题型及考点考生应如何备考,具体请看以下方法:

语音题:今年考纲中较2010年语音知识题型有所变化。语音知识考查回到了2006-2009年陕西高考语音题考查单词画线部分读音方面。今年的题目要求是:每题给出一个关于语音的题干,要求考生从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1. 考点:掌握20个元音(单元音——短元音、长元音;双元音)及28个辅音(清辅音;浊辅音)的发音。熟悉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注意5个元音字母(a,e,i,o,u)和字母组合(ea,ee,er,ex,or,ou,ir,oo,au,ow,our,ear,air)的发音,还有辅音字母(s,z,c,g,n)及字母组合(th,gh,ch,tch,sh,ck,tion,sion)发音。更要注意有些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不发音。最好的方法是在复习时总结规律,掌握正确语音发音规律并养成多动嘴的习惯。在练习题中总结常见单词中字母及字母组合的易错发音,勤动手,多查词典,总结易错音及特殊发音。

2. 方法:

a. 读出每个单词;

b. 标出划线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

c. 找出与所给单词划线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相同的一项。

情景对话:

1.考点:对话多以中学生常见的话题为主,考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2.方法:

a. 先看选项(7个);b. 根据对话上下文,问找答,答找问;c. 将已选选项划掉,减少眼睛移动,节省时间。

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是能明显体现语法的题型。高考英语并没有淡化语法,而是把语法融在语境中考查。完形填空,单词拼写,短文改错,书面表达等没有一处不涉及到语法。所以掌握语法基础知识非常重要。要多记,多背,多辨析。同时还要注重短语及句型的积累。尤其是动词短语或短语动词的识记、辨析。还要积累交际用语句型,体会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分析题目语言环境,确保用于和谐一致。摒弃汉语思维习惯,考虑用语文化内涵。

1.考点:语法基础知识和词汇,涉及情景对话、动词词组及各类语法专项,包括名词、冠词、数词、代词、介词、连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动词短语、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简单句、复合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主谓一致、特殊句式(倒装,省略,替代,插入,强调)和交际用语。

2.方法:

a. 看选项锁定语法专项;

b. 读题判断选项,排除错误及干扰选项,确定正确选项。

完形填空:

1. 考点:选文将继续围绕励志主题,文章体裁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夹叙夹议文。多以夹叙夹议式的记叙文为主。考查词汇在语篇中的运用;重点考查(短语)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辨异;兼顾介词短语、连接词的运用;根据上下文逻辑,甚至通篇逻辑进行判断的语篇题增加;语境题目出现时,还要对跨文化差异进行考查。

2.方法:

先完意,再完形。

a. 依据文章首句,判断主旨大意;

b. 根据文章大意,把握上下文的关系;

c. 根据文章语境,进行词义辨析;

d. 体会文章色彩,注意语言的和谐;

e. 把握文章脉络,进行推理判断。

“完形填空”题是高考的难点,是对学生的识词能力、逻辑思维、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考查。因此要进行集中训练,每天做两到三篇,强化完形填空练习。做完后要对照答案,分析自己在做题中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练习并提高。

阅读理解:

1.考点:文章体裁以丰富多彩为原则,选材集中于英文原版书刊报纸;重视语言文化背景考查;词汇量加大,文章篇幅可能会由历年的350词增加到400词,长句较多;推断题增加;要求提高阅读速度。

2.阅读理解题型设计种类:

a. 细节题:有关文中某一句话;

b. 主旨题:best title; main idea;

c. 划线释义题:划线词附近,同义、反义、句意暗示;

d. 推理题:infer, learn from, refer, imply;

e. 推断题:next paragraph, not true, true;

f. 排序题:put… in order;

g. 计算题;

h. 看图题;

i. 问文章结构的题:把握全文脉络,以及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j. 问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的题:领会作者言外之意。

3.方法:

a. 先读题,扫选项,划关键词,推断文章大意;

b. 读文章,仔细分析,找答案。

阅读理解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重很大,占40分,在后期的训练中要选择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进行专门训练,特别是加强较薄弱的判断和推理类试题的练习,每天阅读四、五篇。平时多读一些最新的科普、时事文章及原汁原味的英文报刊杂志,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阅读量。还可以从报纸上选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文章,比如世界园艺博览会,富二代等,以便加强“阅读理解”训练。

任务型阅读:

方法:

a. 先在选项(6选5)猜测文章大意,同时划出选项中关键词;

b. 再在每段文字中找出中心词与选项靠拢,然后匹配;

c. 已确定选项可划掉,避免眼睛多次浏览选项,节省时间。

单词拼写:考生要以《大纲》中2950个单词为主线,进行单词的整合复习。在这2950个单词中,3/4的词汇用于阅读,学生只需掌握其汉语意思即可。而其中的500个单词,是高考高频词语,绝大部分是动词,需深挖细究,弄清用法。

方法:

a. 根据汉语意思,初步锁定单词,同时思考其词性及用法;

b. 读题判断所缺单词词性、词义、用法;

c. 正确写出单词,拼写尽量清楚、清晰,易于辨认。

短文改错:

1.改错种类: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形容词&副词转换,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宾格转换,介词、冠词、非谓语动词、连词——转折、递进、因果,人称是否一致,从句连接词。

2.方法:

a. 读文章,从句子中找出“错”、“多”、“少”的错误;

b. 改正错误,注意格式;

c. 共10处错误,从第11处起不计分;每句话最多两处错误。

书面表达:

近几年我省高考英语作文都是半开放式作文,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写一篇不少于100词的短文。作文中要注意书写并正确使用基本短语及句式,避免语法错误导致丢分。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来说,一些简单错误会造成阅卷者对你的基本功产生怀疑。对于基础中等偏下的同学,可背诵一些不同题材的范文,熟练应用一些高级句型可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同时,书写工整、干净、整洁也是必不可少的。

1. 文章体裁:一般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书信,电子邮件,日记,推荐信,演讲稿,倡议书),近年来多以应用文书信形式为主。

2. 文章类型:提纲类,图表类,图画类。

3. 方法: 审题——构思——列提纲(列举短语、句型、观点)——草稿——誊稿(抄写)。

4. 注意:

a. 作文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构思及书写,千万不能提笔就写;b. 书写工整、干净、整洁。

三、了解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熟悉了各个题型的应答方法,最后给考生在备考时提一些具体的建议:

1. 适当归纳:归纳一些重点语法项目,尤其是易错点和易混点。

2. 大量做题:进入高考攻坚阶段,不要过多研究语法,应大量做题,以近五年的高考题为主,并及时的辨析、总结和归纳。

3. 随时记:随身带一个小本,随时记错题、优美句子、语言知识等。

4. 天天背:要背诵六大类型的高考范文,30个以上的优美句子、30多个连接词语。

5. 反复看:对于自己记的笔记和已做过的练习题,尤其是错题要反复地查看、浏览、复习。这样可以对自己的薄弱点不断地复习,增强记忆力。

因此,在英语高考备考中,只要我们了解了高考命题的特点,并夯实基础、强化读写、注重方法,勤于实践,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数学 英语)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 [S]. 陕西: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

2. 优化方案(2011高三专题复习攻略) [M]. 山东: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

北京中考英语考试说明解读 篇4

一、编写背景

《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六大条第14条

中考强化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考察,不过分强调对语法知识的考察,考查学生通过“泛读”“速度”,从阅读教材中获取、分析信息答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英语实用写作能力。

二、指导思想

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促进教学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课改理念;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有利于招生考试

三、修订原则

强调基础;能力立意;学以致用;关注人文

四、修订重点

优化试卷结构;

内容

题数

小题分值

分值小计

分值合计

听力理解

一、听对话选图

5

1

5

30

二、听对话或独白选择答案

10

1.5

15

三、听对话或独白记录信息

5

2

10

知识运用

四、单项选择

10

1

10

25

五、完形填空

10

1.5

15

六、阅读短文选择最佳选项

15

2

30

50

七、阅读短文还原句子(五选五)

5

2

10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5

2

10

书面表达总计

九、文段表达

1

15

15

15

试卷题型及分数分配

题型

分数分配

选择题

85

填空题

10

简题

10

作文题

15

试卷总体难度适中,控制在中考英语难度左右

五、重选参考样题

附录的变化:与课标一致

听力理解:五个选图的对话 五个听对话或独白的文章 一个听对话或独白记录信息的文段

示例(一)Tele Message

(二)Suggesstions for Weekend Activities

知识运用:完形填空:文章体裁不变:夹叙夹议

题目量减少为10个:3个名词4个动词2个形容词1个副词

参考样体与2015年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测试内容和题目难度方面没有对应关系

附录语法项目表取消了2014年中考说明语法项目的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区分理解的动词,完全与课标一致,只;列出了考查的语法项目。

词汇表:所有数字、星期、月份为必须掌握的内容,作为整体认读而没有列入考试说明词汇表中;凡是由课程标准中可以由词根通过构词法变成的新词没有列在词汇表中;课程标准之外的词汇79个

六、特点分析:明晰范围、与课程标准一致;题型明确,考察方式留有空间;突出“能力立意”和“学以致用”;词汇量的增加可能导致阅读广度和深度的增大;着眼初高中衔接

《高考考试说明》解读:英语 篇5

《考试说明》解读

考纲词汇表未发生修改

《考试说明》与相比,没有大的变化,题型与去年一致。考纲词汇表并没有发生修改,仍沿用词汇大纲3500(今年为3483个)。因此基础性词汇可从现在开始复习。常考的拼写词汇、短语词汇和写作词汇变动不大,同学们应抓紧按照大纲进行整理和记忆。

版《考试说明》的话题项目与版相同,仍为24个,且内容相同。因此,今年在阅读理解的复习备考上,仍与去年一致。但有一点变化,即20《考试说明》把以往考纲中的“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含义”,改为“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含义”。这要求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应有意识地推测一些短语的含义。建议考生适当做些科技类的说明文或议论文,进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见识度。

整体复习思路

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复习重点知识

根据历年高考真题判断,高考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中低档题占试卷的70%到80%,因此考生在后期必须夯实基础。抓基本题型,掌握好基本词汇与基本句型,突出对重点知识的复习。

研究考纲及题型示例精做近3年高考真题

考生应谙熟考纲要求,避免盲目做难题、偏题。研读考纲、题型示例及样卷能让考生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考查难易度有所了解,更能把握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趋势和走向。

另外,大家应该选做、精做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进而为冲刺做准备。

避免题海战术常翻错题本

在复习后期想短期提高成绩,就不能搞题海战术。现在要找出弱项,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复习。

对此,有“两个突破,两个侧重”。即突破高频词汇,突破弱项题型;侧重基础知识,侧重阅读理解。考生必须建立自己的错题本,经常翻阅,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分题型复习技巧

阅读理解:7分钟内读完300字

真正做好阅读题则必须有以下三量:3500个词以上的词汇量;35万词的阅读量(即1000篇300词长度的文章);本着信、达、雅的原则说出文中难句意义的阅读质量。平时训练最好以计时的方式进行,确保300字的文章在7分钟内读完。

要答好阅读理解题,还须一定的技巧:要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即默读的习惯,不要指读;在阅读中要记住重要的细节,抓住主旨,一遍到位,不要反反复复看前面的材料;要带着问题读,对试题型阅读材料和非试题型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试题型材料要先将题目记住再读,对于非试题型材料要弄清楚文中的人物、事件、地点、事由等。

完形填空:从关键句着手还要复读全文

做完形填空题时,须从整体上把握,即要做到:通篇考虑,抓住大意,注意逻辑,紧扣中心,小心推理,辨析词义,果断答题,复读全文,确认答案。

做完形填空切忌拿来就做,必须先通览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然后再化整为零,逐题选择,这才是正确的战略战术。通览全文还须有科学的方法,应从提示句、完整句、关键句着手,充分利用已有信息来捕捉,扩展有效信息。注意细小情节和主要情节的发展,注意人物的心理活动等。在这一步中将难词、难结构做上记号,留到下一步再解决。

复读全文是解答完形填空必不可少的最后一道程序。这一步要根据文章主题,依据情节发展逻辑,根据语法知识对整个题目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索,重点检查与文章中心不符的问题,对答案进行确认。

写作:注意行文美观分段不宜超过三段

根据阅卷给分细则,写作中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要降一档次,这就意味着失去了四、五分。整体美观的答卷应该单词大小适当,全文布局合理,留足天、地、边,笔芯粗细也要适中,字迹秀丽。

在作文考试中,考生务必注意几点:

1.短文最好分段,以使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但最多不宜超过三段。

2.遇陌生汉语提示要转变思维角度,用同义词(句)表达。

3.如有生词提示,一定要用上。

4.行文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要少写或不写。

5.量力而为。不但要用熟悉的词汇和有把握的句型正确表达所有要点,还要尽量使用较复杂结构和较高级词汇,避免文章显得单调乏味。但考生也应量力而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6.完善细枝末节。文章修改完毕后,一定仔细检查,以免出现细节错误。

语法填空题型仍需注意

20起,高考英语从单项选择变成语法填空题。针对语法填空这一新题型,考生应在复习语法知识时,加强对词汇用法,如主被动,词形转换,固定短语搭配,及冠词、连词,代词,介词等虚词用法的复习。

今年的写作模块没有变化。应用文涉及的体裁在考试说明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因此,建议考生进行全方面准备,包括申请信、道歉信、邀请信、求助信、投诉信、感谢信、咨询信、建议信、发言稿、通知、留言条等诸多体裁的各类功能词句都要熟练掌握。

201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 篇6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201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使广大江苏考生和教师全面、准确了解2018年江苏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我院在总结往年编写考试说明和实际命题工作的基础上,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指导,结合江苏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按照以稳为主、适当微调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原考试说明进行了修订。主要修订内容为:一是进一步规范考核目标与要求;二是对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进行微调和优化;三是替换部分典型题。

《2018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现已正式出版发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2019年起,江苏省高考语文、数学、物理三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将作相应的调整。

2018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主要修订内容 语文

1.在“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立德树人思想,凸显育人导向。

2.考试能力要求及考试内容的个别表述参照考试大纲进行调整。关于探究能力的表述,突出创新性思维。“正确使用词语”,将“成语”改为“熟语”。

3.典型题示例选用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导向性的2017年江苏卷及全国卷试题,题型结构和总题量保持稳定。4.古代诗文默写篇目及名著目录在总量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微调。数学

1.在考试内容及要求部分,个别表述进行微调。在“掌握”的能力要求描述中,删去“或较为困难的”。

2.典型题示例进行调整。选用5道2017年江苏卷试题,其中填空题、解答题各替换2题,附加题部分替换1题,考查的知识点及题量保持稳定。英语

1.典型题示例替换个别试题,总题量保持不变。例如,单项填空部分采用1道涉及“一带一路”的真题,体现高考试题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完形填空部分采用2017年江苏卷真题,此题充分体现完形填空“考查考生在段落、语篇层面使用所学词汇知识”的能力,凸显了该题型的命题意图和考查目的。2.对典型题的分析在表述上有微调。阅读理解示例2的“短文分析”中,强调了该篇为670词左右,对高中教学进行恰当引导,防止备考无限制增加文章长度。物理

1.选考内容的知识点进行调整。选修3-5中,删掉“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一知识点,增加“动量定理”;将”动量守恒定律”改为“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将“原子的能级”改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2.更新了部分典型题示例。其中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例题引用的是2017年全国卷的1道选择题。化学

1.进一步凸显考试目标。在“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增加“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这一表述,明确命题工作必须围绕的核心。

2.完善对能力要求的表述。在“素养与能力要求”部分,在“认识化学科学及其重大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前面增加“理性”,在“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所运用的方法中增加“建模”,有利于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3.替换部分典型题示例。用2017年江苏卷的第7、9、18题相应替换了原典型题示例的第7、9、21题,更好地体现命题方向和趋势。生物

1.个别知识点的等级要求进行微调。其中,“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等4个知识点的考查等级要求升了一级,“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2个知识点的考查等级要求降了一级。2.典型题示例进行调整。用4道2017年江苏卷新题替换了原来年代偏早的旧题,注重引导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历史

1.“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表述,参照教育部考试大纲进行调整,更加准确和清晰。

2.个别考试内容进行调整。必考内容有几处表述作了微调,例如将“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改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将“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改为“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发展与艺术成就”。选考内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部分,删除“亚里士多德”,将“李时珍”替换为“詹天佑”。3.典型题示例有所更新。新增的3道江苏卷试题和1道全国卷试题,其考查内容与时代契合度更高,试题形式更为新颖,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也更为理想。地理

1.命题指导思想及考核目标与要求的个别表述进行调整,表达更加科学、规范。例如,将“密切联系考生生活”改为“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将“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改为“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考试内容进行了微调。例如在必考内容中删除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在选考内容“城乡规划”部分删除了的“文化设施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3.典型题示例进行更新。选用了部分2017年江苏卷试题。在对典型题的解析中,深入剖析了命题立意和解题思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试题的命题意图及所体现出的考查重点与方向。思想政治

1.考试内容进行了微调。删除了政治生活部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经济学常识部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作用”等两个考点。经济生活部分,增加了“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这一考点。

2.个别考试内容的表述作了修改。例如,将经济生活部分的“结算方式”调整为“结算与信用工具”,将生活与哲学部分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调整为“价值和价值观”。

3.典型题示例部分进行更新。新增试题主要来自2017年江苏卷,个别试题精选自2017年全国卷和北京卷,更好地发挥其导向作用。

2019年江苏省高考考查科目调整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2019年起,江苏省高考语文、数学、物理三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将作相应的调整。1.语文

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作为必考内容。2.数学 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3个选考模块不变,由“4选2”改为“3选2”。3.物理

原选考“3-5”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不变,由“3选2”改为“2选1”。

由考试内容调整引起的试卷结构调整,将会提前告知。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8年高考大纲汇总

北京高考考试说明 篇7

1. 命题指导思想的表述有细微变化:

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说明》的基础上, 提供了试题分析、参考答案或写作范文, 并对词汇表做了勘误校订。

2. 阅读的要求 (5) 有一处细小变化:

把“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改为“理解文章的宏观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

3. 最大的变化是:

“2012年考试说明”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说明》的基础上, 提供了试题分析、参考答案 (写作范文) , 而且就各档次的作文作了具体分析。例如第五档作文分析:作者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作者能够使用较多的句型和词汇, 没有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作者能够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全文结构紧凑, 内容连贯、流畅。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再如第一档作文分析:作者仅完成了试题规定的少量任务, 明显遗漏了主要内容, 写了一些无关内容。文章仅能使用一些简单的语法结构和有限的词汇项目。全文存在较多的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 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全文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内容不够连贯。文章仅能传递少量规定信息给读者。

4.“2012年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

及要求”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都延用了2011年的考试说明的内容, 基本未作变化。

二、高三英语教学建议

1. 精心制订计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各校高三英语备课组必须划分好模块复习、题型复习和考前冲刺三个板块复习的时间段, 在进行每个板块复习前, 精心制订每个板块的复习计划, 要将计划落实到周, 在复习过程中, 要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 精心修改每周计划, 进一步明确每周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落实每一个任务应达到的教学目的, 制定和每一个任务匹配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这样可避免教学计划的随意性, 保证每周教学任务的高效落实。

2. 词汇教学建议。

(1) “四会”M9-M11词汇, 并梳理考纲词汇:根据词汇在教材各模块中的分布, 9-11模块中课标词汇有近1000个, 建议各校认真教完这三个模块, 对要掌握的词汇做到“四会”。要加强对《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说明》中列出的3500个单词及课本重点词组和短语的复习, 并就音、形、义、用四个方面去适度扩展其深度和广度, 各学校可以以备课组为单位按模块分工进行梳理, 划分出教材中的核心词汇、拓展词汇和行文需用的词汇。

(2) 优化词汇教学, 并加强督促巩固。梳理出的词汇要反复运用。要帮助学生进行词汇的积累, 尤其对“考试说明”中的高级实词、高频词和核心词要进行多方位复习, 还要对易混词汇进行意义和用法上的辨析。如现阶段就可利用教材的学习来巩固词汇, 而不要完全依赖于试题的检测途径。对学生要实施有目标、有任务、有督查的词汇复习方式, 如自己筛选、同学互记、老师检查等。要经常地变换督查方式, 提高记忆效果。

3. 语法教学建议。

语法的复习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认识和机械的操练上, 要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语境中认识语法现象的结构、功能意义和使用方法。语法复习要与书面表达训练联系起来。要以高考真题为基础, 精选习题。要教会学生在答题时注意: (1) 认真分析句子结构; (2) 注意题干和选项结构的干扰; (3) 注意知识的叠加; (4) 注意相关知识干扰和思维定向的影响。

4. 听力教学建议。

(1) 注意听力训练的长期性与有效性。要计划每周 (不少于3次) 、每次的训练时间和训练量, 要鼓励学生听多、听新、听长、精听泛听结合。

(2) 注意听力材料的选择。要注意材料语境的真实性, 精选由英美专家朗读的和不同口音的地道的听力材料。

(3) 优化训练和评讲方式。反对“教师放录音材料———学生听后做理解练习———教师对答案”的简单模式。听力训练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状态, 评讲时要重视订正, 有针对性的重听是听力订正的好方法。

(4) 注意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训练, 加强听力答题的策略指导。

5. 阅读教学建议。

复习阶段依然要以阅读为中心, 除了教材的朗读、理解以外, 大量的短文阅读并辅以阅读训练是最好的复习方法, 这样还可以巩固和拓展词汇。

(1) 要通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课外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读多、读新、读长、精读泛读并举。

(2) 要突出和强化语篇教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种题材和体裁的阅读训练, 找出其中蕴涵的有效阅读技巧, 并进行内化训练。注重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能够写出文章提纲、概括关键内容或作关键词词语转换。

(3) 要抓好限时阅读训练。给学生训练的材料必须经过教师的精心筛选, 尽可能选用各地的高考试题, 每天要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4) 优化阅读讲评方式。阅读训练结束后教师必须寻找学生出错的原因, 设计评讲教学环节和具体方案 (禁止任何无批改、无统计的评讲;禁止通过翻译文章和题干选项得出答案的评析方式) , 引导学生自我感悟。

摘要:《2012年江苏高考英语考试说明》较之2011年无论是在表述上还是要求上都有变化。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精心制订计划, 加强词汇、语法、听力与阅读教学, 更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试及交际能力。

北京高考考试说明 篇8

一、命题立意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

与其他省市的考试说明和江苏省前两年的考试说明相比,《2008考试说明》在内容、结构、题型、赋分等方面都有显著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掌握贯穿其中的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是正确解析它的钥匙。

《2008考试说明》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2007考试说明》)的提法是“引导考生提高人文素养”,《2008考试说明》则提出“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它要求对学科主干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覆盖,并在具体内容和等级上有所强化和调整;它扩大了名句名篇、修辞手法、文言虚词等的考查范围,加试题中还有文言句读的考查。与《2007考试说明》相比,《2008考试说明》对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要求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层级整体上提高了一级,从2007年的理解B级、分析综合C级、鉴赏评价E级,到2008年的分析综合C级、鉴赏评价D级、探究F级。写作的分值由2007年的60分增加到70分,而且基础能力层级也由D级提高到E级,这说明对作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2008考试说明》突出了对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对常用字字音的考查强调了应用性:“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把汉字与标点符号的考查放在作文的具体语境中,因为作文最能看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文字考查由2007年的6题24分改为2008年的5题18分,但相应的增加了现代文阅读和默写的分值,体现了课程改革强化阅读记诵和写作的基本趋向。尤其要注意的是,文科加试中的文本材料可能来自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是对应用能力直接而有效的考查。

《2008考试说明》特别强调对审美能力的考查。在鉴赏评价方面,《2007考试说明》的要求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注意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指向评价的准确、严密和深刻。《2008考试说明》则突出了审美要求:“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探究是新课程的重点,也是学习和考查的难点。《全国考试大纲》的探究题放在选考部分,让考生在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种。江苏则将探究题放在必考部分,而且明确规定放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文学类文本较之实用类文本要丰富复杂得多,更能使学生有所发现和创新,进行个性化探究,它可能是与审美结合在一起的更高级的探究。这当然增加了难度,但也成为《2008考试说明》的亮点。根据苏教版语文课标教材的体例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就应开展探究活动,而且近两年江苏高考已对探究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8考试说明》加大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当是必然的。

二、内容结构凸显江苏高考特点

准确认识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才能深刻理解《2008考试说明》。与传统模式相较,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在考查、评价、选拔等方面的理念和方法都有较大改革和发展,具体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统考录取看语数外三门总分,突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的地位和作用;选修科进行学业水平测试,采用ABCD四个等级,淡化分数,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但要上本科者选修科必须在B级以上;考生综合素质必须合格,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公民素质。《2008考试说明》就是在此方案的基础上产生的。

1.结构调整。(1)板块调整。语文考试为150分钟,满分160分;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另有加试题,延时30分钟。试卷内容有必考、选考和加试三块。必考有四大内容: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选考内容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加试内容为文言文阅读、名著名篇阅读、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2)必考、选考比例调整。《全国考试大纲》要求必考内容占80%~85%,选考内容占15%~20%。江苏则必考为142分,占88.7%,比例偏高;选考为18分,占11.3%,比例偏低。但选修历史的文科考生另有40分加试题,与选考相加为58分,占总分的29%,则又高于《全国考试大纲》的要求。文理科考生均加大了必考内容,选修历史的考生还另有加试,必考、选考两方面的增容,进一步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

2.加试区分。根据高考方案学业水平的等级划分,选历史科的考生有50%能达B级,但江苏省选修历史的文科考生多而录取人数相对较少。据测算,这50%中仅有40%能上本科,所以必须加大区分度,选考历史科的考生另设加试题40分。选考历史的文科学生也应当具有更全面更良好的语文素质,加大区分度有利于选拔。

3.分值提高。《2008考试说明》比《全国考试大纲》多10分,这10分加在作文中。以往作文高考分数偏低,说明作文教学有待加强。高考增加作文权重,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作文加分后也提高了录取总分,也有利于对理科人才的选拔。

4.权重变化。《2007考试说明》鉴赏评价的层级为E,《2008考试说明》则降为D。鉴赏评价中有些题目可能与探究题交叉,鉴赏中有所发现、评价中观点有所创新,就是在探究。对鉴赏评价层级的调整有利于其与探究题相区别。变化最明显的是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全国卷、2007年国家课改四省区卷和江苏省前几年的试卷,第一部分都是字词注音,现代文阅读一般放在Ⅱ卷,而《2008考试说明》将它调至开头,开卷就是现代文阅读。同时还加大了现代文阅读的分值,江苏2007年现代文阅读已从2006年的7题31分提高到8题34分,《2008考试说明》则进一步提高到8题38分。现代文阅读权重的加大,增强了时代感,更具实用性。

5.体现苏教版语文教材特点。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础上,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多年来有强调人文性的倾向。2006、2007年江苏高考就非常重视选文和命题的人文性、时代性和经典性。2006年的《一幅烟雨牛鹭图》、2007年的《麦天》,均文质兼美,具有体现生命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丰富内涵。同时,这两道题也被公认为有探究性:《一幅烟雨牛鹭图》最后一问“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麦天》最后一问“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而作文方面,江苏高考题追求诗意和美感的倾向一向较为明显。

江苏新课程各科实行一纲多本,但语文基本上使用苏教版教材。苏教版语文教材秉承新课程理念,在内容、体例上有独到的呈现。教材呈现方式势必影响日常教学行为,日常教学又势必影响高考。新课程苏教版语文教材,不以知识能力为体系,而以学习专题统整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学习专题以探究为核心,在必修教科书中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着眼于学习过程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学习专题强调的人文性和探究性,一定会在2008年高考中有所体现。

三、守正出新,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包括高考在内的语文课程改革只能是一个守正出新的渐进过程。守正出新,是传承和扬弃,是提高和创新。《2008考试说明》在结构、内容、赋分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守正中的出新。

《2008考试说明》较《2007考试说明》还有多处精细调整和修正,或更具体,或更准确,或有所提高。在“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分析综合”部分,多了“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要求,并且具体明确为:“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在谈到鉴赏评价时,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中的“语言”独立出来,将原来对语言的要求“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改为“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并注明“‘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表现力’重在艺术性”。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要求改为“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技能”,并将表达应用的能力层级由D级调到E级。

《2008考试说明》具有刚性原则,但也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如在内容方面,对现代文阅读提出“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对鉴赏评价,提出“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在难度方面,提出难易比例为:易30%、中50%、难20%。具体试题的难度界定,不仅要根据课标要求,还要看具体学情。因为课标的要求很原则,没有也不可能细化,是难是易还是中,归根到底要以学生的掌握为尺度。

对选修历史科考生的加试很有创意,加试的三个题目从三方面立意:必考、选考部分侧重现代文,加试第一题则用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断句和问题回答可考查学生的功底,这一项侧重阅读的深度;第二题名著名篇阅读,可能涉及本已停考数年的文学常识,这一项侧重阅读的广度;第三题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是新题型,涉及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这一项着眼于阅读的创新性。这三题能够全面而深入地考查选考历史科的学生的水平。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9

一、命题指导思想(略)

二、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甲、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识记 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和意义的相关性。(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主要考查书写时汉字使用的正确和规范。2.表达应用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主要考查书写时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和规范。(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病句主要采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主要采用主观性试题。(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扩充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压缩语段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主要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主要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手法使用是否得当,能否辨明优劣。(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的“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3.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4.鉴赏评价 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三)现代文阅读 A.文学类文本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B.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考查材料可以选用论述类文本,也可以选用实用类文本。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达,有的间接表达;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四)写作

能写记叙类、论述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表达运用E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

能符合题目中所列的各项要求。(2)符合文体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当的文体,但要注意选定文体的文体规范。(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思想健康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健康、积极;感情真挚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要求作文有一个清晰而确定的中心。内容充实要求记叙文记叙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说理充分,论据充足。(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结构完整要求文章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段落安排得当;语言通顺要求语言规范、准确,语意通畅,没有语病。(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错别字每1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书写格式正确;字体端正不潦草;卷面整洁。2.发展等级(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要求提出自己领悟的正确观点,表达自己的深切体会。或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或点明原因,论述结果;或指出规律,预见发展;或抓住关键,切中要害。总之,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要求议论性文章有理有据,引证丰富,确切有力;形象丰满,要求记叙性文章形象丰满生动,叙事具体完整;意境深远,要求文学体裁的作品情景交融,含意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语言风采,提高语言表现力。(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要求考生在上述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发挥创造性,有所发现和创新。乙、加考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1.文言文阅读 B 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2.名著名篇阅读 B 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名著目录见“附录Ⅱ”。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

要求对所提供文本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对所论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艺术性进行鉴赏。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略)附录: Ⅰ.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 1.《孔子语录》 《论语》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17.《关雎》 《诗经》 *18.《蒹葭》 《诗经》 19.《观沧海》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 王湾 23.《使至塞上》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 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贺 *35.《赤壁》 杜牧 36.《泊秦淮》 杜牧 *37.《夜雨寄北》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二)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 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3.《师说》 韩愈

荀子 4.《阿房宫赋》 杜牧 5.《赤壁赋》 苏轼 6.《氓》 《诗经》 7.《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 8.《蜀道难》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锦瑟》 李商隐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1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加*号的不列入本考试范围。请注意相对往年个别篇目有所调整。Ⅱ.名著目录(加考)1.《三国演义》 罗贯中 2.《红楼梦》 曹雪芹 3.《呐喊》 鲁迅 *4.《子夜》 茅盾 5.《家》 巴金 6.《边城》 沈从文 *7.《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8.《巴黎圣母院》 雨果 9.《欧也妮•葛朗台》 巴尔扎克 *10.《匹克威克外传》 狄更斯 *11.《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12.《老人与海》 海明威 *13.莫泊桑短篇小说 *14.契诃夫短篇小说 *15.欧•亨利短篇小说 16.《女神》 郭沫若 *17.普希金诗 *18.泰戈尔诗 *19.鲁迅杂文 *20.朱自清散文 *21.《西厢记》 王实甫 *22.《雷雨》 曹禺 23.《茶馆》 老舍 24.《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加*号的不列入本考试范围。请注意相对往年个别篇目有所调整。

上一篇:音乐学科德育教学计划下一篇:新年春节对联七言带横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