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著作读后感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著作读后感(通用11篇)

数学著作读后感 篇1

莫里斯•克莱因(Morris Kline,1908—1992),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的教授,荣誉退休教授,他曾在那里主持一个电磁研究部门达20年之久。他的著作很多,包括《数学:确定性的丧失》和《数学与知识的探求》等。

数学的高度客观性和高度创造性,正是《古今数学思想》的主题思想。在《古今数学思想》这部经典著作中,美国著名的应用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莫里斯•克莱因重点关注数学家的思想,描述了数学家在高度抽象的数学世界里开疆拓土的冒险历程。

该书的中译本分为四册:第一册重点讲述古埃及、古巴比伦的原始数学乃至古希腊数学体系的初步建立,突出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和阿基米德的工作,兼顾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代数学和数论。第二册可以看成数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微积分的发展史,包括解析几何、微分、积分、级数论和微分方程等,特别合乎高校数学教师和大学新生的胃口。第三册重点讲述了19世纪的数学(其中大多数分支也已走进大学一二年级的课堂),比如复变函数、行列式与矩阵、群论、数论、非欧几何、微分几何和代数几何等。第四册则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概观,包括分析的严密化、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拓扑学和数理逻辑等。

数学是如何从蒙昧时代到古希腊的繁荣,又如何跨越漫长的中世纪,完成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飞跃的呢?作者告诉我们,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类经济贸易、自然科学尤其是天文学、物理学等方面研究的需要,也离不开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但数学自有其发展的内在逻辑,19世纪的三大领域——数系、运算、空间维数——的推广,分别革新了函数论、代数学和几何学;而数理逻辑的发展,又重新使人们思考与数学有关的哲学问题,这是数学的内部矛盾所推动的。每门科学都有它最基本的矛盾,物理学的基本矛盾是唯象与实证的矛盾,生物学的基本矛盾是简单与复杂的矛盾,数学中的最基本矛盾,则是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克莱因在写这本书时,既没有偏袒纯数学,视应用数学为“二等公民”;也不是宣扬狭隘的实用主义,这一点难能可贵。

在这部巨著中,作者非常注意描述数学家特别是几十位大数学家(如阿基米德、牛顿、欧拉、拉格朗日、高斯等)的创新过程,通过对他们的书信、论文、专著的简要介绍,使读者既领略了数学家的个人魅力、超群智慧,又了解到这种创新活动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极具可读性。

数学著作读后感 篇2

一、教育离心灵有多远?

雅斯贝尔斯在第一章就明确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的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 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 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在学习中, 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可以看出, 雅氏将教育的主旨和诉求聚焦到了人的心灵。以此为基点, 他评析了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训练、教育和纪律、存在之交流, 指出只有在第三种方法中, 人才将自身与他人的命运相连, 处于一种身心敞开、相互平等的关系中。如果存在的交往成为现实的话, 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 也理解自己和现实, 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

回顾我们的课堂, 受传统文化及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们总习惯于“传道”, 习惯于“言传身教”。语文课上, 很多教师注重道义的传播和信念的追求, 教师俨然成了布道者, 传授或变相传授着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同学们,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呀?”“这个人具有哪些品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充斥课堂, 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他们从文本中感受到的往往是“高大全”的人物形象以及许许多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 难以在心底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在老师的话语霸权下, 学生的思想逐渐流失。

教育是应该触及灵魂的, 它应追求人格的唤醒、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敞亮。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课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果一种教育未能潜入人的灵魂, 未能引起人灵魂深处的嬗变, 它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了。

二、是什么爱?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 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他说, 因为真正的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 所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的眼中才能显现出来。他分析道: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 但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 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 阻碍了爱的交流。因此, 如何使教育的知识传承等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 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

听过这样一个教育故事:有一位名师在介绍经验时谈到, 一次上课铃响后, 他走进教室, 正准备上课, 这时, 一名迟到的同学站在教室门口喊报告。这位老师点点头示意他进来, 直等到他在位置上坐下来, 翻开书本, 才开始讲课。结果, 这堂课上, 这位迟到的学生听得尤其认真, 频频举手回答问题, 表现十分积极。另一位老师听说这件事后, 就效仿了一次:那天, 他碰巧也遇到一个学生上课迟到, 也等着他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课本后, 才开始讲课。不料这位学生却满脸通红, 整堂课上总是心神不定。这位老师之后通过其他学生了解到, 他认为是老师故意跟他过不去, 当众出他的丑……

同样的背景, 同样的做法得到的却是不同的效果!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多么重要——这是爱的基础, 爱的源泉。教育的爱是什么?是几次物质的帮助?是衣食住行的关心?还是几句温暖的安慰?也许都不完全是。斯霞老师用她一生的经历向我们诠释:老师的爱其实就是一粒种子, 它要在学生的心田里开花、结果。那位名师, 正是在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 用理解, 用尊重, 用涓涓细流般的爱心赢得了学生。他们的心灵之门已经彻底打开, 相互融通, 所以才会心照不宣, 配合默契。师生之间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便能传递信息, 交流感情。而没有爱心, 没有相互之间的信任, 是绝对达不到这一境界的。

三、对话是什么?

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早期奠定时期, 都有先哲推崇和主张通过“对话”来探究真理和知识。比如, 孔子、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的形式来教学, 成效显著, 意义非凡。巴赫金认为, “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 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被称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的马丁·布伯认为, “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 而是发生于“我”与“你”之间, 他指出个体“我”不应当把他者视为客体而形成“我—他”关系, 而是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关系, 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 这种“我—你”关系和敞开心怀便被称之为“对话”。

雅斯贝尔斯则认为“对话”的内涵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个体自我内在的思考——“师生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去寻找难题, 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去自我思考。”“在一筹莫展的‘思’的痛苦中, 会产生自己独立的判断力。”

无疑, 这强调了一种特殊的对话, 即个体主观意识层面的“潜对话”。“潜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话, 也不是直接与某人的言语交流, 它是人与文本、世界的视野融合和沟通。对于人的心灵拓展、思维深化、境界的跃迁来说, 潜对话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在语文教学中, 由于文本内涵的复杂性, 与文本的潜对话, 是在十分广阔的范围里、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进行的, 它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和言语生命的养育作用甚至超过师生间的对话。

一位老师执教陈忠实的作品《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者先是引导学生感知柳树的神奇和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生命力的强大, 在出示作者陈忠实的一段简介后 (这简介主要写陈忠实历经磨难的人生历程) , 师生之间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师:同学们, 读了这一段话, 你有什么想说的, 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写柳树吗?

学生甲:我觉得作者不仅仅在写柳树, 还在写他自己。

学生乙:我认为作者是通过柳树来书写他自己的人生。

学生丙:我觉得柳树的经历仿佛就是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 所以他写柳树就是写他自己。

……

师:你们都是陈忠实的知音呀!正因为作者从这株柳树的身上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生命的磨难, 才由此而抒发出了自己的心声, 所以他才会写得这么动人, 这么深刻, 这么震撼人心。

这段对话看似精彩, 实则并没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更难以使他们领悟到的柳树那种神奇力量。如何处理好“柳树”与“人”的关系, 让学生感受到蕴含在文本之中的人性魅力和人格力量, 是本课教学的关键。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 他们的理解、感悟都是一个层面的, 且没有融入文本进行深入的“潜对话”。教师的问题“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写柳树吗”是个封闭的选择性问题, 它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的思维无法拓开, 思考无法深入。如果改问:“同学们, 读了这段话, 你有什么发现吗?在作者与‘柳树’之间你感觉到了什么吗?”这样, 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 感觉便会多向度敞开。他们就会在琢磨柳树生长经历的同时, 仔细品味作者的传奇人生。这时他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相似之处, 这样的比对、观照过程就是柳树的“人格化”过程, 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过程。只有基于这样的“潜对话”, 学生才能从文本中领悟到更多的精神内涵、摄取更多的精神营养, 课堂上也必然会呈现出精彩而深刻的对话。

审视我们当下的课堂教学, 当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渐成蓬勃之势, 我们不得不重温这样的忠告, “人们的愚蠢常常在于忘记了目的而只重视了手段”。理想的课堂, 我们需要师生自由、民主的对话, 但更需要培育学生的“潜对话”。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引导学生在自我意识中与自然对话, 与自己对话, 与思想对话, 与世界对话。深层的潜对话体现出一种思维品质, 一种人生姿态, 一种生存方式, 它能真正带来生命的成长、精神的超越。

法律著作读后感 篇3

本书作者翟同祖先生,运用自己所学从法制史方面给我们学子们简明而又详细地阐述了从古至今,中国法律的发展。不仅仅从先秦为起点,更深入到上古时期乃至红山文化时期。详细阐述了每条法律的变化过程,并有实例佐证。使得全书整体看上去很严谨,细致。

作者大量地使用文言文,起先读起来确实不是很方便。但是细细读来,就发现了作者严谨的介绍思路,与作者的博学的智慧。确实是作为法律人的楷模,值得我们同学们向他去学习。本书主要从家族、婚姻,社会阶级、宗教与巫术等几个方面较为详尽地描写了我国传统社会的现实形态,在终章则着重于意思形态上的讨论从礼与法、徳与刑、以礼入法等方面阐述影响我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成的传承因素,并不忽视制度后面的概念,真正做到见微知著。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联系,它与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反映了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我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思形态的核心,是我国社会的基础,也是我国法律所注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

为什么说作者思路非常严谨,给大家举个例子。从开始看,翟先生介绍完古代法律是分为家族式的小单元,有将家与族分开后进行阐释。然后呢,讲到父权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学找”(讲的是父权的意志不受侵犯)。翟先生首先加入自己的阐释。是从法律的观点来看,是法律给与的。然后翟先生类比罗马时代父亲的“生杀权”。又举例秦二世的矫诏行为,借父名赐死蒙恬与扶苏。又拓展到法律的神圣性,父亲不能随便杀死自己的儿子。也体现了我们法理上常说的,人权至上和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了增加严密性,说明法律的神圣性。翟先生举例有对神圣性进行举例说明,“元明清开放,父母并非决不可杀子孙。”举出了王起活埋儿子的案例。真没想到,作者再给我们讲一个父权,能拓展到各个时代,滴水不漏的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

另有一处,“若致父母於死,自又罪加一等”,作者的研究造诣很深。我觉得在说误伤和故伤时,特别的有意思。因为作者开始就说,法是统治阶级,从宗法制开始,围绕家与族来制订起来的。对于父母来说,无论是误伤和故杀儿子都是判处很轻的罪责。父母状告儿子,都是不需要任何证据的。想反,如果儿子故伤了父母,误伤之罪就不是很轻,故伤之罪更重乃至死刑亦不足平民愤。此外,作者还在导论里面讲到。自己在后面补充进去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这一趋势。历史研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预测下一步的发展。法制史也不例外,如果背离了这个方向,研究法制史是徒劳的。仔细的看了看这一部分,说得很在理。法律的儒家化究竟好不好?我个人也有自己的看法,觉得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治的大同社会。马克思与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应该是间接过渡式。有两个条件,一是社会资源积累到完全充足的状

态。二是人类文明(科技文明、道德文明)到达空前发达的状态。这样社会直接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法律从历史上就逐渐变得更加成熟,也更加的人道,符合儒家的“仁政”思想。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又做了如下思考。

第一,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不平等社会,这种不平等在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细节处表现出来,所谓的一个“礼”字。这个“礼”,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在社会秩序中做了固化。这种社会结构的安排固然可以保证稳定的社会秩序,但也扼杀了社会前进和创造的活力和动力。它也许有利于农业文明生产力条件,但也只能囿于农业文明生产力条件。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后来就落后了。

第二,因为中国历史上生产力的一度落后(甚至今天某种程度也落后),与这样一种不平等的礼治很有关系。因此,到了今天,无论从生产力发展角度,还是从意识形态征服人心角度,不平等始终是无法再占据主流话语平台了。平等这个概念,必然是历史大势。当下的执政者,对此如何理解,体现的是他们的气度、眼光和格局。如何承认普世价值,平等是不是普世价值,这个问题,终究要有个明确的回答。

第三,“以礼入法”的出现,终究是中国历史上法家理论存有根本缺陷。按瞿先生的观点,法家是提倡人人平等的,但唯一没有包括君主。就这一个人的偏漏,导致了君主可以随意选择儒家的礼治,并把法律改造成对礼治违反的罚则。中国法律“重刑轻民”也许就是“以礼入法”的外在表现。如果法家坚持了彻底的人人平等,那么礼治的理论前提就全部动摇。这才更接近西方法治的范式和图景。时至今日,中国的当代“法家”,是否在理论构建上还存有这样的偏漏呢?这个盲点不触及,中国也许就走不出黄宗羲定律中的历史循环,难以接近我们期待的法治图景。法就永远在权力之下,人民就永远不会信仰法。对法律的信仰,必须建立在人人平等之上,这时法才会有它超越人人的先验价值和超越意义,才能取得被信仰的地位。

第四,所以,有人积极主张寻找本土资源,来重新接续历史传统,再造中国人可以接受的意识形态。但读完瞿先生这本书,对这个观点就应该悲观的意味大一点。因为,中国历史上的那种不平等,那是荒唐的不能再荒唐,有时是霸道的不能再霸道。对于个人权利的漠视,是今天开放社会下的今人所断然无法接受的。这样一种浸透到了一个国家、民族历史骨髓里面的不平等,怎么去接续?就我个人观点而言,可以寻找本土资源,但任何接续改造的努力,无非也就是康有为般的托古改制。因此,最为关键的还是新启蒙。托古改制只能有工具价值,不能成为目的价值。

第五,在这种启蒙条件下,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反思:稳定的社会秩序这一重价值的真正意义何在,它是否必然凌驾于其他所有价值。我们历史上是否太重视秩序,以至于把秩序僵化到禁锢了心灵。心灵的自由这一重价值,该如何评价?对这个命题的回答其实有现实意义,就是对目前“维稳”的价值探讨。中国人、中华民族要怎样的“稳定”?有吃有喝?这是我们所要的么?

我们作为新的一代,应该在里面学到什么,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是专业知识。一本好书,比如说《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定是倾注了翟同祖及

历史著作的读后感 篇4

大凡专制政体总离不开道德作护符......(《中国大历史》第十四章:明朝:一个内向而非竞争性的国家——高度中央集权)

传统官僚主义的作风,真理总是由上至下,统计数字反映着上级的要求与愿望.......(《中国大历史》第十七章:18:一个瞻前顾后的基点——社会经济方面的限制)

管理学著作读后感 篇5

——《致加西亚的信》(1)读后感

当时看到课件上管理学经典名著推荐书目的时候,最让我好奇的便是《鱼》、《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以及现在正在写的《致加西亚的信》,直接丛书名上看,实在是找不到它们与管理的关系。后来了解到《鱼》讲述的是美国西雅图一家金融担保公司业务部门经理玛丽·简让业务部这个一个多年来死气沉沉、贫乏消极的部门脱胎换骨、变成高效的团队的经历,而《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则是讲述郭士纳将病入膏肓的IBM扭亏为盈的传奇故事,两本书都是标准的管理学著作。但《致加西亚的信》却不是这么回事。

当看到《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它竟然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与其他管理学著作的长篇大论相比显得有些势单力薄,然而翻开这本一百余页的小册子,真正原来作者所写下的文章只有短短的24段英文,译成中文只有几页,其余的则是作者的序言、手记、介绍、其余文章,罗文中尉自身对送信经历的描述,加西亚将军与麦金来总统对罗文中尉的褒奖以及其他一些人的读后感。这一切使我更想对这本书的奥秘一探究竟。

关于送信的大体经过,我们可以从罗文中尉的叙述中有所了解。在梅西战争爆发的前夕,美国总统麦金来急需与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交换双方的信息以便展开对西班牙的作战。而当时的加西亚将军处于古巴的丛林之中,美国人并不知道他的具体方位,更糟糕的是从美国到将军的旅途是这样的一种状况:到处都是西班牙的军队——军舰、骑兵、巡逻兵、间谍(2)。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美国情报局局长瓦格纳将罗文中尉推荐给了美国总统。于是,罗文中尉带着总统的信,孤身一人离开了美国,一路上历经艰险,在古巴人民的帮助下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并将古巴的情报带回了美国。

作者哈伯德在《致加西亚的信》中这样写道:“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将他装进一个油纸袋里,打封,掉在胸口藏好,如何在三个星期之后,徒步穿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将信交到加西亚的手上——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3)作者认为,罗文的故事中最最值得反思的是这样一种敬业精神,只要交给了他任务,那么他不会去关注于其中的困难,不会去为自己寻找借口,而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任务,并在之后一丝不苟、坚定不移地完成。对上级的任务,没有其它,而是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去完成,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当上级布置的任务下来,有多少时候我们是在看着任务,挖空心思地去寻找它的不合理之处,要求获得更多的资源才能完成?甚至于拖拖拉拉直到最后也无法做好。我们可以举一个熟悉的例子:社团活动。社团作为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会加入或多或少的社团,而加入的初衷肯定有一点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能力,或者说是为将来步入社会做一点铺垫。而在社团中锻炼自己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组织各类活动。组织一项活动,自然有不小的工作量。尤其是在在浙大,对于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有着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各项活动必须按照规定的复杂流程都做好才行。立项、跑表、场地借用、宣传品的制作与投入使用、活动后的备案等等,对初入社团的新人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些困难就像罗文中尉送信途中面对的海浪、丛林荆棘、敌兵等危险,那么,我们是否能像罗文中尉那样,在接到任务之后,立刻一丝不苟地闯过这些困难,将我们手中的信送给加西亚呢?很惭愧的说,我自己便远远没有做到。在上次社团组织的讲座中,我作为负责人,遇到困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问部长怎么办?尽管有的事情可以自己通过查阅其他资料解决,但我依然选择了最为使自己省心的方式——向自己的“上级”要求获得更多的信息:我要求知道加西亚的具体位置,知道他长什么样,知道我的行进路线,知道我如何才能找到他等等,诸如此类。是的,我并没有做到像罗西中尉那样,立即去执行任务,不去追问各种“无比重要”的问题,没有像他那样凭借自己的勇气与信念跨越种种艰难险阻。更何况我所面对的困难与罗文中尉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阅读《致加西亚的信》,霎时让我感到无比羞愧。

《致加西亚的信》教会我们的第一点是如何做一名好的下属。对我们而言,现在教会我们的也许是如何一名好的社团干事,将来则是如何做一名好的职员,不管是一名基层员工,还是已经成为一名高级经理人,只要自己还有上级。崇高的敬业精神,正是这本书教给我们的核心思想。如果我们能够像罗文中尉一样忠诚敬业、尽职尽责、自动自发,我们必然将会成为卓越的职员,而我们的雇主也将会视我们为企业的栋梁,从而我们也将会被雇主所倚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追求。尽管我们最初的目的不是这些,而只是出于自身的不可抑制的职业精神。正如马克·戈尔曼所说:“卓越就是比别人更为执着;卓越就是比别人更敢于冒险;卓越就是比别人更富于梦想;卓越就是比别人有更高的期望!这就是通往卓越之路!”(4)“上帝正让我们追求完美——为我们自己去定一个高于他人的标准。”(5)

严格地来说,《致加西亚的信》与其他的管理学著作不大相同,或者说它讲述的是如何进行自我管理,而不是管理他人。不过,作为一个管理者,必定希望拥有像罗文中尉一样地员工,能够在公司中出色地“将信送给加西亚”。通过激励原理,管理者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前提一定是管理着自身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注:1.文中所指的一书为:《致加西亚的信》.(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著.瞿文明 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2.第42页第11-12行

3.第6页第11-16行

4.第65页第17-21行

见识著作读后感1000字 篇6

书的前半部分讲抽象的的“命运”,“幸福”,“见识”等,后半部分讲具体的关于“投资”,“读书”,“演讲”等方面的建议,都是睿智的语言,独到的见解。

书里面的一切的建议,你都有选择的自由。

序言里说到,对于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作者认为,命运是由环境和对人生方向的规划两个因素决定的。而环境又主要是基因决定的,后者由自己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决定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基因,但是,我们能提高自己的见识。

作者说,想命好,首先要信命和认命。信命就是相信有所不能,认命就是“不逾矩”,不去奢望自己命之外的事情。我一直以为认命是消极妥协,作者的观点更新了我的看法。

我们一般都羡慕贵族的命。作者给出他的看法,贵族不只是血统。如果我们能心中有“荣誉”,“责任”,行为举止“优雅”,“从容”,“镇定”,我们的幸福感也会提高。

二战时期,英国国王和王后成为首要攻击目标,丘吉尔却伊丽莎白女王离开王宫,藏起来。女王说:“孩子不能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离开,王后不能在没有国王的情况下离开,国王不能在任何时候离开。”她带着孩子一起练射击,并鼓励孩子::孩子们,练好你们的枪法,任何时候也不要屈服于恐惧与压力,只要你们的心,充满自信,任何时候你们都是强大的,是不可战胜的。

这就是贵族精神。贵族精神能够提高人的幸福感。

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最根本的期待。

关于幸福感的来源,作者引入学者的观点,一是来自基因的传承,二是影响力。前者好理解,就是传宗接代呗。后者也可以理解成个人的“存在感”,影响力越高,存在感越强,幸福感越强。

关于幸福的三个维度,作者说,一是爱情和婚姻,二是对未来的期望,三是对未来的态度。

其中关于择偶建议,作者引用去名人的话,女性最好是“迷人,有气质,聪明”,男生最好是“比自己优秀”,女生“嫁的越早越好”。结婚这件事,只要是自由选择,没有标准。作者的建议,参考参考就好。

具体的建议是,分清楚爱情和和婚姻,爱情是身体化学反应带来的愉悦感,婚姻是两个人在一起舒适温馨的状态。少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结婚的概率会大一点儿。作者举了一个相亲网站的例子,不让男女双方看到比自己优秀太多的人的信息,在一起的比率高。男生女生都要独立,读后感.如果是离不开原生家人的那种,婚姻不易长久。在排序方面,作者主张,夫妻大于父母,大于孩子。乍一看有点儿不尊老爱幼,其实,夫妻这个核心稳的话,父母和孩子才会跟着好。

作者说,不仅要看男生的现在,也要看他的潜力。不仅要看他说了什么,也要看他做了什么。只对自己好也不行,还要看他对周围的人的态度。

一个真正对自己好的男生,也会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紫霞仙子朱茵说,判断有没有找对人,照镜子就行了,如果发现自己更美了,那人一定对了。

这个美,不一定是形容之美,更可以是腹有诗书带来的气质与优雅,责任与担当带来的坦荡与豁达,不必非得是男朋友带来的幸福,或是“女为悦己者容”。

近现代史著作读后感 篇7

中国的近代化变革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下,以救国斗争的形式进行的,其自始就带有急促的特点。面对亡国、瓜分的严重威胁,人们恨不得在一天早上就扭转民族的厄运,使国家由弱变强,因而以为只有最彻底最全面最快速的变革才是最好的。

书中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是,本书中的历史事件没有绝对的好坏,历史人物也是这样。就像林则徐这样公认的英雄也可批评,书中说到林则徐怕名声不保,让自己的国家继续睡在梦中日趋衰弱,始终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而饱受人们指责的李鸿章却被赞扬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天津、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丧权辱国的开始,但作者并没有不这样看。他说,“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条款虽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密切了。这种关系固然可以成为祸根,但也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主要看我们振作与否。只要我们不留恋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时代,勇敢地到国际生活中去找出路,中华民族并非不能从此强大起来。可见书中的观点和我们传统的历史价值观有些不一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刺痛国人的情感,但却不失一针见血的锋芒,这点是很值得推崇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连串的惨败。它们是国人心头一直存在的伤口,心中那种悲愤仍然在浮现。这段失败的悲惨历史也让中国人慢慢意识到,正是因为这一连串的惨败,才迫使中国社会在痛苦的全面危机之中艰难地完成了转型。失败导致的危机越深重,尾随而至的变革就越激进。本书还指出了以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即近代史上的军事或外交胜利,往往导致一个消极后果,即保守势力的抬头。例如1881年曾纪泽的外交胜利和18成功拒绝意大利租借三门湾,都造成清议派士大夫过分自信,使他们误以为只要强硬对外,洋人终将退让。这种建立在对实力的错误估计之上的盲目乐观,是中法战争和义和团事变中中国失败的重要因素。

史铁生著作读后感 篇8

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个梦想。梦想是火,点燃我们心中的斗志;梦想是灯,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梦想是蜜,甜蜜我们孤独的内心。

而在史铁生的《我的梦想》中却是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得到一个像刘易斯一般健壮的身体,像风一般在运动场上奔跑击打。这就是一篇残疾人对残疾生命的思考。所以可以说残疾人的梦想是希望有一个健壮的躯体。史铁生通过《我的梦想》一部作品充分的体现了他的梦想,也是残疾人共同的梦想。

史铁生在生活中虽然是一个残疾人士,但是他的内心却无比的坚强,他的毅力十分坚定,并没有自暴自弃,有着一个残疾人共同的`梦想。他在得知刘易斯败给对手后,内心十分的伤心,并且十分困扰,他思考难道光光只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并不是最好的梦想吗?然后,他便认为自己的梦想是拥有一个“强健的灵魂”,朝着心中的梦想而努力。

《秋天的怀念》也是史铁生的作品,写了他在腿瘫痪而暴怒烦躁的时候,母亲默默的忍受着他,不但没有责怪他还用一颗包容和关爱的心温暖着他。后来母亲得了重病,却一直隐瞒着。母亲为了让他坚强的生活下去,坚持推着史铁生到北海看菊花,来安慰史铁生。直到母亲的病已经到了最后一刻,心里面仍然还挂念着史铁生和他的妹妹,令人感动。为了怀念自己的母亲,他就让自己的妹妹每个秋天都去北海看菊花,体会那种曾经的感觉。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读后感 篇9

不想十年之后,回到最初,却又不再是当初。只因志向再大,也离不了家,离不了国,离不了默默老去的父母。不知是从哪日开始,或许是在又一次与父亲的执拗当中,恨恨转身的那刻,瞥见他苍老的面容流露的脆弱?或许在与母亲千里通话的电话线中无意中感知了母亲的小儿女心态?渐渐的,开始去理解,然后稍稍的宽容起来。有什么,比在父母家人身边更幸福呢?“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细细问自己,究竟喜爱什么呢?以自己无争的个性,何必跻身于喧嚣的繁华都市中不知如何把握,还是宁静以致远的好,手执教鞭,能够在一方有家的地方,引领学生们走进知识的海洋,能从中捡起一粒沧海遗珠就是无限幸福了。

如若再有人问我之志,我也会向孔子那样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父母所能注目的地方,假期之时,能回家看看,陪他们聊聊天,度度如水的生活,读读老人这本书;与朋友维持着淡淡之交,不过近也不过远,守候在我们曾共同求学的地方,他们若归来,则淡淡一笑,更多的是,默默地祝福,他们的海阔天空,绚烂辉煌;而我呢,也求仁得仁,不必怨了。我自由我的一亩方塘,也会培育出我的桃李芬芳。我的学生们,聪明而可爱,或许也执拗而莽撞,但他们确实鲜活而有无穷力量的生命,有着无限的塑造性。我能够站在这三尺讲台,不妄作,君子坦荡荡的做一名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书籍的阅读指南,不亦说乎?我也正在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了,不白来人世间这一趟,足矣!

有些人的人生,或许会在汲汲功名中度过;有些人的人生,或许会在宦海浮沉中度过;也有些人的人生或许会在永不止步的科研追求中度过……不同的人生抉择,就有不同的人生方向。而我不过选择回到生养我的小城,回到哺育我成长了六年的母校,由学子向教学者的转变而已。沉静下心,我深知自己正选择了一条安之,信之,怀之的路。半年多了,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停三省吾身,知道自己在不断成长。

读《论语》,需要用一生去读,需要在不断的经历之后,走过了许多路之后,仍应该拿出来,一个人在灯下,静静的品,静静的读,然后闭上眼睛,静静追忆往昔,能够无悔,能够无愧,便让一切过去。展望未来,相信“德不孤,必有邻”,在对待家人能够安抚,能够不记得失付出,能够共患难,同在一起,快乐无悲伤;与工作伙伴和朋友,能够互相信任,支持辅助,合作无间,共同收获,一起成长;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促进自身学习,广泛阅读,刻苦钻研,与学生教学相长。这便是一条看似平淡而又充实的人生了。

人生每一阶段读读《论语》都是不同的感悟与成长。少时读《论语》,只知苦吟背诵,不知其深意;现时读《论语》,会默默思考,反复咀嚼,或许仍然肤浅,但能有自己的体会;老时呢,还读《论语》,不知又是否能够淡淡付之一笑呢?有点期待。

老舍著作四世同堂读后感 篇10

日本人侵略了北平城,全城人心惶惶,只有冠晓荷欣喜难耐,他觉得这是一个让他飞黄腾达的机会,他认为日本人使北平沦陷,是做上大官的好事,他心里没有国家。小羊圈胡同里,总会有几个人爱国家,爱北平,钱二少,一个正值壮年热血的青年,他决定出去抗日,他想要为国家出份力。大赤包却听到了这回事,她告诉冠晓荷,去告诉日本人,你就有功可以当官了。迷官迷财的冠晓荷一听,马不停蹄的去告诉了皇军,可皇军并不体贴他,要让他在前面带路,带日本人进小羊圈胡同里,去钱家抄家。冠晓荷以汉_的身份站在了这个胡同里。卖人求荣,汉_!汉_!真是令人气愤!

冠晓荷他瞧不起中国,因为中国没有给他一官一职,他甚至觉得英国和法国可爱,倘若英国和法国能给他官职。

近现代史著作读后感800字 篇11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每当听到这耳熟能详的歌曲,我都会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祖国60周年的辉煌成就而骄傲,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感到自豪。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祖国大地上的艰苦奋斗,形成了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优秀品格,培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优秀少先队员,我们要以先辈们的光荣事迹为榜样,从思想上和行动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21世纪的我们,如同温室中的小花朵,从未经历过风吹雨打,因为总有父母的臂膀为我们遮挡。这种对父母的依赖,也许我们能回报的仅仅是一个吻或是拥抱。我想,我们该有所改变,所以,我们要开始行动。首先,我们该学会自强自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好身边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自己的行动感激父母,用自己的精神感动他人,用自己的成绩回报社会。其次,我们要做个懂得珍惜的人。不仅要珍惜革命先烈用生命、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还应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次机会,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分一秒,乃至父母给予的每一个硬币。在我们的周围,就有许多这样的小朋友,遇事对家长大吼大叫,总是对家长提出无理的要求--饭菜不合胃口,穿着不合潮流……我想,大家读到这里,应该锁紧眉头!

品读了《历史的选择》后,我们更要从思想上提高自己。我们不但要学习张海迪顽强的毅力和恒心,还要学习李素丽始终如一的道德精神,更要学习钱学森的爱国情怀。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习那些拥有梅花精神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折节低头。

“今天的预备队必将成为明天的生力军。”我们要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分一分一说课稿下一篇:县环境卫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