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规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业务合规(共7篇)

业务合规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赵婧,来自八公山支行。合规文化是金融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有机会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我演讲的题目是《做合规员工 办合规业务》。

合规,贯穿于银行工作人员办理业务的各个环节,与每个员工乃至顾客,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柜面人员来说,好的业务操作习惯能够提高效率,为银行带来效益。反面,业务操作不规范,案件防控意识不强,不仅会葬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有可能给银行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都要做合规员工、办合规业务。

做合规员工、办合规业务,不仅是对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更是对综合业务素质的要求。

从宏观来说,合规要求我们牢记每一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及制度,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学习。但是,业务种类和规章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通商银行的不断发展,我们会面对很多新的业务,而每一项新业务的出台又会产生一些新制度。所以,作为柜面人员的我们要及时学习新的业务及制度。总而言之,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适应合规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才能真正做到合规办理业务。

从细节来说,合规体现在我们加盖的每一个名章,填写的每一个要素,服务的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往往一个细节的疏忽就埋下了风险的隐患,甚至会形成重大的案件。所以,我们作为银行从业人员一定要做到严谨。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每笔业务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

此外,我们力求以客户为中心,做到三声服务,微笑服务,便捷服务。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竭尽所能服务三农。但我们绝不能为了给客户提供方便就违规操作。证件不齐全,手续不完备,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用感情代替制度,不能用灵活性代替原则性。只有坚持制度,才能真正做到合规办理每笔业务。只有坚持制度,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银行和广大客户的利益,实现双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规创建不止在一朝一夕,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要长久坚持,不能满足于一时的成效,将合规操作、风险防控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形成合规创建的良好氛围,使得我们通商银行获得更长久和更良性的发展!

业务合规 篇2

一、当前新业务新产品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合作协议不够规范。

与合作单位签署的协议通常缺少技术部分, 比如文件格式、通信包格式、异常数据处理方法等, 通常只是由双方技术人员约定实现, 如果出现故障、纠纷, 则难于认定双方的责任。

(二) 操作规程未能及时跟上。

作为主要经营的业务部门通常比较注重营销, 而对具体的业务需求、业务操作规程则较少介入, 一些新业务的软件通常也是上级行或本行根据需要而开发或兄弟行开发的, 往往缺少完整的资料, 个别业务的操作规程只能由科技部门经办人员根据软件操作界面整理而成。

(三) 经办人员缺少知识更新。

新业务、新产品通常是零星推广, 而且由于新业务的自身特点, 其业务规则及软件更新较为频繁, 因而通常不会组织网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比如财政集中支付系统, 最初开通时只有一个网点办理该业务, 现在已扩展到全行多个网点, 却未举办过业务和操作培训。对于新入行的柜员也缺少相应的综合业务操作技能培训。

(四) 后续监管检查未能及时跟上。

新业务作为一项新生事物, 原有的监管检查方法不一定有效, 在新的监管检查方法出来前, 业务主管部门、合规部门可能无法展开有效的自律监管, 有可能留下内部作案的隐患。

二、新业务新产品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 二级分行科技人员的职责之一是推广、维护各业务系统, 一旦发现系统中无法满足新业务所需的功能时, 需要与业务营销部门及合作方探讨解决方案、了解需求, 根据需求在开发系统中反复进行软件开发、测试, 测试通过后再导入生产系统中进行试运行, 试运行成功后才投入正式生产。

由于二级分行人员编制及水平的限制, 业务部门通常无法提出具体的业务需求说明书, 具体方案、需求等工作通常是由软件开发人员统一完成, 业务流程的规范性、严谨性必然会有一定的缺陷。目前中间业务数据及应用基本上都集中在省分行, 二级分行也保留开发入口, 而二级分行开发的软件省行却未经上级行审核, 可以自行导入生产运行, 必然会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

三、推广过程中合规性风险防范的措施

针对新业务、新产品的自身特点, 合规风险贯穿业务全过程, 因而风险防范也应覆盖业务开展周期的关键环节, 防范措施采取常规监管形式。

(一) 做好开发、推广前的风险评估与识别。

新业务、新产品开发前, 业务主办部门要与法律事务、内控合规部门一起, 判断业务需求是否可行, 共同进行合规风险评估、识别, 并进行必要的合规性审核和测试, 排除因推广新业务而可能产生的合规风险。

(二) 把握好合作协议的签订关。

对需要与合作单位签署合作协议的, 合作协议必须经过包含法律事务部门在内的有关部门会签通过, 法律事务部门应该审核合作协议是否遵循法律、法规及本行规定, 是否包含信息安全保密条款和接口联网技术部分, 是否包括争议解决途径等, 防止出现争端时把责任单方面推卸给银行。与最终客户签定的业务协议, 必须包含风险提醒条款, 对包括技术原因引起的交易失败、系统停机等可能事件进行免责描述,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纠纷。

(三) 把握好业务软件上线投产关。

首先, 新业务、新产品的开展通常需要新的软件支持, 由于关系到日后的升级维护, 因而软件来源渠道是否正当尤为重要, 必须确保是正版;其次, 要审核其是否经过投产前的测试, 是否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 是否进行过生产系统试运行, 正式上线投产是否经过审批, 对于有影响性的重要新业务是否进行过操作人员培训。

(四) 做好日常业务的常规监管工作。

新业务、新产品业务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新业务、新产品专项监管, 监管范围不但要覆盖经办行、营业网点, 也要包含分行本部有关部门 (比如负责账务处理、操作员管理、认证卡管理的业务部门) , 做到业务延伸到哪里, 内控制约、合规监管就跟到哪里。

(五) 做好运行维护环节的工作。

由于新业务、新产品业务规则变更多、联网环节多, 也比较容易出现诸如单边账等异常情况, 往往需要后台进行软件更新和数据维护, 因而这个环节要重点检查运行维护过程是否规范, 比如软件版本升级、数据更改的审批手续是否完整, 重大系统变更、升级是否备有应急预案等。

(六) 做好应急处理的准备工作。

重要业务系统推广前, 要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 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 必要时进行应急演练, 以提高异常与突发重大运行故障的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应急保障效率, 最大限度地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处理和银行、客户资金的安全。

四、改进软件开发推广的建议

(一) 软件开发上具备全行性推广价值的业务应统

一上报, 由上级行或总行进行协调统一开发, 这样有利于统一全行的应用软件, 提高研发效率, 保障软件产品质量, 进而从源头上减少风险隐患。

(二) 新业务、新产品所需要的软件, 应该由上级行统一采购或下发。

比如Serv-U, J2RE等软件包, 虽然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 但违反有关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也不利于版本管理和病毒防护。

(三) 采取技术手段将制度制约融入业务软件中, 逐步加强操作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比如在开发自助渠道转账业务时, 应同时遵守支付结算纪律, 对于网银上对公账户转入个人结算账户要限定单笔金额上限, 在开发代发工资类软件时, 要针对代发工资的特点设定单笔金额上限。通过这些约束, 不但可以从源头上预防一些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柜员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性。

(四) 业务软件操作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环节, 以避免各种操作风险。

目前仍有一些业务软件无法做到业务操作的连续、无缝处理, 柜员需要执行多个操作步骤才能完成一笔业务, 比如在财政集中支付系统中完成一笔直接支付业务, 必须要执行支付凭证查询、实际账务处理、支付凭证确认3个交易, 其中查询、确认交易在中间业务平台操作, 账务处理在综合业务处理平台操作, 且系统中实际账务处理与凭证查询、凭证确认无关联制约。类似这种情况, 应对软件进行改造, 采用交易联动方式, 不但可以减少柜员的工作量, 还可以减少单边账和化解操作风险。

(五) 与外单位联网数据传输应采取加密认证等措

施, 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非法接入或窃听网络来获取密码等关键信息, 也可防范代理单位维护人员内外串通、故意篡改交易数据等情况的发生。

(六) 二级分行基于金融服务平台开发的业务系

统, 应先由上级行进行审核, 对流程中数据更改、删除的语句条件是否严谨等进行判断, 确认无误后才能投入生产系统, 以确保该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银监办发[2009]437号.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S].2009.

[2]银监发[2006]76号.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S].2006.

业务合规 篇3

一、合规的概念

倡导合规文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合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合规作出如下定义:合规是指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应与所适用的国家法律、监管规定、行业规则、自律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业活动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等相一致。可见,合规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而是银行内部一项复杂的、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合规规范的主体是银行各级机构及其员工,规范的业务涵盖了银行的所有对外业务,具有以下内涵和特点。

一是诚信守则。“诚信守则”是构建商业银行合规文化体系的基点,也是拓展银行生存发展空间的源泉。 “诚实守信”的合规文化理念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体现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商业银行只有以坚持诚信为先,才会博得广大客户的青睐和支持,才会获得取之不尽的资金来源和业绩收益。二是合规自律。企业文化是加入企业的每个员工必须认同、接受、遵守的准则和信条。合规自律是将合规文化作为指导和约束公司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合规理念。合规自律的核心是主动遵循,自觉坚持,加强检查,有效监管。三是主动合规。主动合规要求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主动遵循法律、法规及相关准则,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前提下,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四是合规创造价值。“合规创造价值”是银行监管部门和管理层大力倡导的一个新观念,合规创造的价值包括:减少违规经营风险损失所形成的成本转移价值;提高商业银行形象,为商誉品牌加分的资产提升价值;用先进合规文化巩固、吸引扩大客户而创造的服务增效价值;通过合规教育保护人才,凝聚、鼓励员工尽职工作、开拓创新而体现的人文价值。五是合规创新。合规管理通过对法律法规及其精神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与监管部门有效互动,对新业务的合规性进行共同的研究和确认,最终达到促进银行业务的创新

二、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必须以完善的合规文化体系为基础

个人银行业务与合规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要使个人银行业务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严格控制各类道德风险、经營风险和管理风险,狠抓基础管理,促进依法合规经营。具体说来,个人银行业务与合规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联系。

一是个人负债业务离不开合规文化建设。个人负债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开办时间较长,规章制度、流程操作相对较完备、较规范,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风险隐患和内控死角。如个人账户管理在受理开户、代理开户、大额取款、转账及代理大额取款、转账等环节,未按照规定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对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利用不充分。特别是对待熟人或关系人代理他人办理业务时,存在思想上放松、麻痹导致不能合规操作的现象;针对当前银行卡外部犯罪、诈骗现象时有发生,加强银行卡交易安全、信息风险提示工作成为治理用卡环境的重要一环。

二是个人理财业务离不开合规文化建设。作为新兴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在满足客户、银行双重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素。如接受客户委托,掌管客户资金的委托理财行为,存在很大风险,;个别基层机构在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仍未严格执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提示制度;对客户风险提示不充分,或程序不规范,存在较大的外部监管风险和法律风险。

三是要加强对网点主渠道的管理,更离不开遵章守制,合规操作。众所周知,网点作为银行业务经营的主渠道,是银行创造最大效益的主体。网点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服务、销售、内控三大中心工作。其中完善的内控是服务、营销的前提和基础。网点的人员管理、交易操作、流程控制,都关系到网点的良好运行和业务开展。因此,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是网点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加大合规文化建设力度,保证个人业务健康发展

一是树立依法合规理念,提高对合规操作的认识。首先,依法合规是企业经营的一项基本准则。银行从事经营活动,依法合规是《商业银行法》的明确要求。不合规经营,出现内外部风险,银行不仅会遭受直接的甚至是巨额的经济损失,还要受到监管处罚,相关领导及员工要承担纪律处分甚至法律责任,商业银行的社会声誉、市场价值等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其次,依法合规是价值创造的一项基本保障,可以保障新产品章程及合同条款符合监管部门、法律部门的要求,防止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法律纠纷,最大限度地维护我行及客户双方的权益。

二是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制度落实。严格的制度执行是风险防控和合规操作的重要前提。在增强制度执行力方面,首先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对个人条线相关规章制度的梳理,归纳、总结柜面操作中的主要规定和注意事项,并采取适当形式,向广大柜面一线人员宣讲、发布。其次,要通过各种渠道,让个人银行从业人员知法、懂法、守法。通过在网站、邮件、办公系统等渠道,将有关法规知识进行讲解、发布,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和风险点,不仅要告诉员工怎么做,还要分析违规行为的具体危害和成本,让一线员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提高依法合规操作的自觉性,使之成为日常工作的自觉行为,做到主动合规。第三,要下大力气,做好制度的落实。通过巡回辅导、飞行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控。同时,充分利用利用科技力量,进行非现场数据分析,了解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出台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三是弘扬合规文化,营造合规氛围。合规是银行的生命线,许多重大案件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合规理念的缺失。在个人条线弘扬合规文化、营造合规氛围至关重要。一是在网点内部,网点经理、主管要结合工作特点,通过晨会、检查、培训等方式,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离柜不锁屏、违规调拨现金、授权流于形式等违规操作,归纳为主要风险点进行提示,使大家认识合规无小事,每个环节的合规操作都是风险防范的前提。二是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升员工主动合规的自觉性,及时将各项规章制度传达到一线柜员;第三,组织系列基础管理提升活动,如举办柜面知识擂台赛等方式,以及结合案件防控实际,将典型金融案件进行违规原因分析,组织开展 “学规范、明操守、重合规”等案防主题教育,努力营造浓厚的合规氛围。多途径提升一线人员综合素质,有效改变柜员松散的工作状态,建立起“信任不忘制度、指示服从规定、习惯让位内控”的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第四,积极推行“合规操作大家谈”活动,通过柜面操作人员谈合规和业务管理人员谈合规,使前台人员及业务管理人员有规律地学习柜面制度与流程,促使网点对日常业务操作的合规性进行回顾和分析。从“生产线”上现场解决问题,把风险控制团队铺设到网点一线,形成一种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提高柜面业务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形成主动合规、全面合规、持续合规、有效合规的合规文化,努力提升个人业务的内控管理水平。

证券投资业务合规问题总结 篇4

一、交易结构

由于信托公司不能开立证券账户,信托交易结构一般分为两类:

(一)设立有限合伙

1、该种交易模式的优点在于:(1)解决了账户问题。(2)投资方式更加灵活。

纯信托型证券产品对证券的投资一般仅限于二级市场,根据《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三款的规定:“信托公司作为发行对象,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信托公司不能以信托财产参与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认购,另外由于监管的限制,日前信托也暂时不能直接参与股指期货或大宗商品期货的投资。与之相对照的是,信托嵌入型有限合伙产品除了可以投常规的二级市场外,还可以参与定向增发以及期货方面的投资。

2、该种交易模式的缺点在于:(1)控制和管理比较困难。

按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这就削弱了作为有限合伙人的信托公司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管理和控制地位。

(本项与本总结第五条投资决策相矛盾,一方面LP不能管理合伙企业,另外一方面,作为信托公司又必须亲自下达投资决策,暂无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一般操作是,由投资顾问做出投资方案,经信托公司下达,以规避信托公司的管理,文本描述上需要尽到注意义务。)

(2)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比较高。

首先,有限合伙的注册成立,都需要频繁地进行工商登记; 其次,有限合伙层面需要交5%的营业税,这相对于纯信托产品而言增加了交易成本。(近期很多地区出现优惠政策,不在此列。)

a.营业税方面,根据2008年11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可以理解为有限合伙企业层面需要按有价证券的增值部分承担5%的营业税和相应的营业税附加(但由于营业税征收方面的法律条款仍然比模糊,因而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定,目前发行的该类信托是不缴纳营业税的);

b.所得税方面,合伙企业只对合伙人为个人的代扣代缴所得税,因而对作为信托计划的有限合伙人没有代扣代缴所得税的义务。

(二)投资标的股票收益权

1、该种交易模式的优点

一般投资于受托人某交易对手一定时期内持有的所有股票对应的收益权,在信托计划设立之初,比较便于操作。

2、该种交易模式的缺点

标的股票收益权对应的股票本身的交易,会导致信托在存续期间的投资标的变动,需注意在信托文件中明确标的股票收益权可能随着股票的变动而变动。所投资收益权依赖的股票本身变更需要经信托计划的委托人书面认可,以确保投资人及时了解信托所投资对象的价值变化。但由此带来的管理成本由此增加。且导致交易不便利,中间控制的难度加大,流转不畅。

二、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的特殊规定

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明确证券投资的品种范围和投资比例。可根据各类证券投资品种的流动性差异设置不同的投资比例限制,但单个信托产品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最高不得超过该信托产品资产净值的20%。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止损线。止损线的设置应当参考受益权分层结构的资金配比,经过严格的压力测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优先受益权受到损失的风险。

(三)配备足够的证券交易操作人员并逐日盯市。当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净值跌至止损线或以下时,应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进行平仓处理。

三、关于警戒线和止损线

(一)信托文件应当明确约定信托资金投资方向、投资策略、投资比例限制等内容,明确约定是否设置止损线和设置原则。

(二)信托文件约定设置止损线的,应明确止损的具体条件、操作方式等事项。

四、关于投资顾问

(一)投资顾问不得代为实施投资决策;

(二)银信合作产品投资于权益类金融产品或具备权益类特征的金融产品,且聘请第三方投资顾问的,应提前十个工作日向监管部门事前报告;

(三)投资顾问应持有不低于信托计划10%的信托单位。

五、关于投资决策

证券投资信托设立后,信托公司应当亲自处理信托事务,自主决策,并亲自履行向证券交易经纪机构下达交易指令的义务,不得将投资管理职责委托他人行使。

信托文件事先另有约定的,信托公司可以聘请第三方为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提供投资顾问服务,但投资顾问不得代为实施投资决策。聘请第三方顾问的费用由信托公司从收取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中支付。

法规备查目录

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3 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信托公司结构化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通...................8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证券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12 关于推进证券业创新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14

《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

银监发(2009)11号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经营行为,保障证券投资信托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指引。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是指信托公司将集合信托计划或者单独管理的信托产品项下资金投资于依法公开发行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交易场所公开交易的证券的经营行为。

第三条 信托公司从事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依据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且有效执行。

(二)为证券投资信托业务配备相适应的专业人员,直接从事证券投资信托的人员5 人以上,其中至少3 名具备3 年以上从事证券投资业务的经历。

(三)建立前、中、后台分开的业务操作流程。

(四)具有满足证券投资信托业务需要的IT系统。

(五)固有资产状况和流动性良好,符合监管要求。

(六)最近一年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七)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条 信托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应当有清晰的发展规划,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发展战略、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制度,并经董事会批准后执行。

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管理、授权管理、营销推介管理和委托人风险适应性调查、证券交易经纪商选择、合规审查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IT系统和信息安全、估值与核算、信息披露管理等内容。

第五条 信托公司应当选择符合以下要求的中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作为证券投资信托财产的保管人:

(一)具有独立的资产托管业务部门,配备熟悉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专业人员。

(二)有保管信托财产的条件。

(三)有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和估值系统。

(四)有满足保管业务需要的场所、配备独立的监控系统。

(五)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六条 证券投资信托财产保管人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安全保管信托财产。

(二)监督和核查信托财产管理运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三)复核信托公司核算的信托单位净值和信托财产清算报告。

(四)监督和核实信托公司报酬和费用的计提和支付。

(五)核实信托利益分配方案。

(六)对信托资金管理定期报告和信托资金运用及收益情况表出具意见。

(七)定期向信托公司出具保管报告,由信托公司提供给委托人。

(八)法律法规规定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信托公司应当对证券投资信托委托人进行风险适合性调查,了解委托人的需求和风险偏好,向其推介适宜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并保存相关记录。前款所称委托人,应当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第八条 信托公司拟推出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应当具备明确的风险收益特征,并进行详尽、易懂的描述,便于委托人甄别风险,同时声明“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人员等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过往业绩不代表该信托产品未来运作的实际效果”。

第九条 信托公司在推介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时,应当制作详细的推介计划书,制定统一的推介流程,并对推介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信托公司应当要求推介人员充分揭示证券投资产品风险,保留推介人员的相关推介记录。

第十条 信托文件应当明确约定信托资金投资方向、投资策略、投资比例限制等内容,明确约定是否设置止损线和设置原则。

信托文件约定设置止损线的,应明确止损的具体条件、操作方式等事项。第十一条 信托公司应当在证券投资信托成立后10 个工作日内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报告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可行性分析、信托文件、风险申明书、信托资金运用方向和投资策略、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措施说明、信托资金管理报告主要内容及格式、推介方案及主要推介内容、证券投资信托团队简介及人员简历等内容。

第十二条 信托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应当与公司固有财产证券投资业务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实施人员、操作和信息的独立运作,严格禁止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

第十三条 信托公司应当对信托经理的投资权限进行书面授权,并监督信托经理严格按照信托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投资策略和相应的投资权限运作证券投资信托财产。第十四条 信托公司应当根据市场情况以及不同业务的特点,确定适当的预警线,并逐日盯市。

信托公司管理信托文件约定设置止损线的信托产品,应根据盯市结果和信托文件约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五条 信托公司办理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信托文件约定,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信息披露。

第十六条 信托公司办理集合管理的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应当按以下要求披露信托单位净值:

(一)至少每周一次在公司网站公布信托单位净值。

(二)至少每30 日一次向委托人、受益人寄送信托单位净值书面材料。

(三)随时应委托人、受益人要求披露上一个交易日信托单位净值。第十七条 证券投资信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信托公司应当在两个工作日内编制临时报告向委托人、受益人披露,并向监管机关报告。

(一)受益人大会的召开。

(二)提前终止信托合同。

(三)更换第三方顾问、保管人、证券交易经纪人。

(四)信托公司的法定名称、住所发生变更。

(五)信托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及信托经理发生变动。

(六)涉及信托公司管理职责、信托财产的诉讼。

(七)信托公司、第三方顾问受到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或其他监管部门的调查。

(八)信托公司及其董事长、总经理、信托经理受到行政处罚。

(九)关联交易事项。

(十)收益分配事项。

(十一)信托财产净值计价错误达百分之零点五(含)以上。

(十二)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 信托公司管理证券投资信托,可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报酬,除管理费和业绩报酬外,信托公司不得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信托公司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报酬的方式和比例,须在信托文件中事先约定,但业绩报酬仅在信托计划终止且实现盈利时提取。

第十九条 信托公司应当严格按照财政部印发的《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处理证券投资信托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扩大费用列支范围。

第二十条 信托公司应建立与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相适应的员工约束和激励机制。第二十一条 证券投资信托设立后,信托公司应当亲自处理信托事务,自主决策,并亲自履行向证券交易经纪机构下达交易指令的义务,不得将投资管理职责委托他人行使。

信托文件事先另有约定的,信托公司可以聘请第三方为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提供投资顾问服务,但投资顾问不得代为实施投资决策。聘请第三方顾问的费用由信托公司从收取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中支付。

第二十二条 信托公司聘请的第三方顾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设立的公司或合伙企业,且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二)实收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1000 万元。

(三)有合格的证券投资管理和研究团队,团队主要成员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从业经验不少于3 年,且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声誉,无不良从业记录,并有可追溯的证券投资管理业绩证明。

(四)有健全的业务管理制度、风险控制体系,有规范的后台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

(五)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与所从事业务相适应的软硬件设施。

(六)与信托公司没有关联关系。

(七)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三条 信托公司应当就第三方顾问的管理团队基本情况、从业记录和过往业绩等开展尽职调查,并在信托文件中载明有关内容。

信托公司应当制定第三方顾问选聘规程,并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第二十四条 信托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以任何方式承诺信托资金不受损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诺信托资金的最低收益。

(二)为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设定预期收益率。

(三)不公平地对待其管理的不同证券投资信托。

(四)利用所管理的信托财产为信托公司,或者为委托人、受益人之外的第三方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利益输送。

(五)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及其他违法违规证券活动。

(六)法律法规和中国银监会禁止的其他行为。第二十五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指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信托公司结构化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通[2010]2 号

各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

为规范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保护信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鼓励信托公司依法进行业务创新和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确保结构化信托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结构化信托业务是指信托公司根据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信托受益权进行分层配置,按照分层配置中的优先与劣后安排进行收益分配,使具有不同风险承担能力和意愿的投资者通过投资不同层级的受益权来获取不同的收益并承担相应风险的集合资金信托业务。

本通知中,享有优先受益权的信托产品投资者称为优先受益人,享有劣后受益权的信托产品投资者称为劣后受益人。

二、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应当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合规原则。

(二)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原则。

(三)充分信息披露原则。

(四)公平公正,注重保护优先受益人合法利益原则。

三、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应当培养并建立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团队及保障系统,完善规章制度,加强IT 系统建设,不断提高结构化信托产品的设计水平、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打造结构化信托产品品牌。

四、结构化信托产品的投资者应是具有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的机构或个人。信托公司在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前应对信托投资者进行风险适应性评估,了解其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并对本金损失风险等各项投资风险予以充分揭示。信托公司应对劣后受益人就强制平仓、本金发生重大损失等风险进行特别揭示。

五、结构化信托业务中的劣后受益人,应当是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且参与单个结构化信托业务的金额不得低于100 万元人民币。

六、结构化信托业务的产品设计:

(一)结构化信托业务产品的优先受益人与劣后受益人投资资金配置比例大小应与信托产品基础资产的风险高低相匹配,但劣后受益权比重不宜过低。

(二)信托公司进行结构化信托业务产品设计时,应对每一只信托产品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应对受益权的结构化分层、风险控制措施、劣后受益人的尽职调查过程和结论、信托计划推介方案等进行详细说明。

(三)信托公司应当合理安排结构化信托业务各参与主体在投资者管理中的地位与职责,明确委托人、受益人、受托人、投资顾问(若有)等参与主体的权限、责任和风险。

(四)结构化信托业务运作过程中,信托公司可以允许劣后受益人在信托文件约定的情形出现时追加资金。

七、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利用受托人的专业优势为自身谋取不当利益,损害其他信托当事人的利益。

(二)利用受托人地位从事不当关联交易或进行不当利益输送。

(三)信托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利用信托业务的结构化设计谋取不当利益。

(四)以利益相关人作为劣后受益人,利益相关人包括但不限于信托公司及其全体员工、信托公司股东等。

(五)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资金投资劣后受益权。

(六)银监会禁止的其他行为。

八、结构化信托业务劣后受益人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为他人代持劣后受益权。

(二)通过内幕信息交易、不当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牟取利益。

(三)将享有的信托受益权在风险或收益确定后向第三方转让。

九、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明确证券投资的品种范围和投资比例。可根据各类证券投资品种的流动性差异设置不同的投资比例限制,但单个信托产品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最高不得超过该信托产品资产净值的20%。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止损线。止损线的设置应当参考受益权分层结构的资金配比,经过严格的压力测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优先受益权受到损失的风险。

(三)配备足够的证券交易操作人员并逐日盯市。当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净值跌至止损线或以下时,应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进行平仓处理。

十、信托公司应就结构化信托产品的开发与所在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建立沟通机制,并按季报送上季度开展的结构化信托产品情况报告,报告至少包括每个结构化信托产品的规模、分层设计情况、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比例限制以及每个劣后受益人的名称及认购金额等。

十一、各银监局应切实加强对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的监管。对未按有关法规和本通知要求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应责令其改正,并限制或暂停其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情节严重的,应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十二、中国信托业协会可根据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行业标准和自律公约。

本通知自2010 年2 月10 日起实施。

请各银监局及时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相关银监分局及信托公司。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二月五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证券业务监管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督的信托公司:

为有效防范和化解信托公司房地产、证券等敏感类业务风险,防止信托公司出现流动性问题,提高信托公司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信托公司要严格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06]54号)等有关法规从事房地产业务。

(一)严禁向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严禁以投资附加回购承诺、商品房预算团购等方式间接发放房地产贷款。申请信托公司贷款(包括以投资附加回购承诺、商品房预售回购等方式的间接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应不低于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应不低于35%(经济适用房除外)。

(二)严禁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严禁以购买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附回购承诺等方式变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不得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用于缴交土地出让价款的贷款。要严格防范对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公司等的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房地产开发。

(三)应充分认识土地储备贷款风险,审慎发放此类贷款。对政府土地储备机构的贷款应以抵押贷款方式发放,所购土地应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证,贷款额度不得超过所收购土地评估值的70%,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四)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贷款、房地产投资等房地产业务应高度重视风险控制。要建立健全房地产贷款审批标准、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政策,并加大执行力度;进行尽职调查,深入了解房地产企业的资质、财务状况、信用状况、以往开发经历,以及房地产项目的资本金、“四证”、开发前景等情况,确保房地产 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可行性;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担保,确保担保真实、合法、有效;密切监控贷款及投资情况,加强项目管理。

二、信托公司要继续严格执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通[2007]1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规范信托投资公司业务经营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通[2004]265号)等规定,合规、审慎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在开展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时,应遵循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原则,必须事前在信托文件中制定投资范围、投资比例、投资策略、投资程序及相应的投资权限,确立风险止损点,并在信托文件中的约定信托管理期间如改变投资策略及相关内容时,是否需征得委托人、受益人同意以及向委托人、受益人的报告方式。

信托公司要严格控制仓位,实时监控净值及敞口风险,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证券市场的具体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保持投资的灵活性。要认真制定业务应急预案,并保证各项处理方案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实施,防范各种可能的风险。

三、各银监局应加强对信托公司房地产、证券业务的风险监测,及时了解业务开展情况,有限防范风险。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的风险监控,每季逐笔排查房地产业务风险,并在必要时安排现场检查。在排查中应逐笔分析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专项报告银监会。

(二)要监督指导信托公司(已宣布停业整顿或撤销的除外)认真按时地填报《信托公司证券业务情况表》。从2008年11月3日开始,要求信托公司每周一下午报送上周收盘后数据。同时,应加强对证券业务的检测,对信托公司上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填报《信托公司证券投资检测结果统计表》,连同《信托公司证券业务情况表》,于每周二下午下班前通过内网电子邮件上报银监会。

各银监局要注重数据质量和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对数据填报质量不高的信托公司要加强督促和指导。

四、在加强对信托公司房地产、证券等专项业务风险监测的基础上,各银监局要重视信托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对集合信托项目和银信合作信托项目,各银监局应在项目到期前两个月介入,督促信托公司做好兑付资金准备工作,对可能存在兑付风险的信托项目,应及时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并专项报告银监会。

各银监局要充分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扎实工作,认真履责。银监会将加大监督问责力度,对监管不力,工作失职的,将予以通报,并追究监管责任。

请各银监局及时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银监分局和信托公司。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关于推进证券业创新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证券公司: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推动证券业的规范发展,鼓励证券公司在业务和管理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鼓励证券公司充分发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实际进行业务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组织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盈利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做优做强,推进证券行业的整体发展。

二、创新是证券公司和证券市场发展的动力,但必须坚持 “ 法制、监管、自律、规范 ” 的要求,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防范和控制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在推进证券公司创新的起步阶段,要先行试点,以点带面,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有关规则,逐步推开。因此,要对从事相关创新活动试点的证券公司(以下简称试点证券公司)设定一定的标准,并先行评审。试点证券公司应具备公司治理和内部风险控制较好、资本充足水平较高、经营管理较规范等条件,试点证券公司的各项创新活动应在其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进行。

三、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试点证券公司的评审办法,负责组织评审工作。

评审工作必须遵循 “ 公开、公平、公正 ” 的原则,评审的标准和程序应当公开透明。证券公司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和标准,就可以按程序提出申请。经评审通过者,确定为试点证券公司。

申请评审的证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应对其申报的公司经营情况和会计报表等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承诺并负有明确的直接责任,还应对申请试点相关事项的真实、完整、合规和风险控制等负有明确的直接责任。

四、推进证券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推进证券机构监管的改革措施将在试点证券公司中试行,对其有关申请事项,优先受理,简化相关程序。支持试点证券公司在业务拓展、组织管理等方面主动提出试点方案,积极开展证券业务创新,探索证券业务创新发展的经验。经试点证明成熟的业务做法、产品创新方案和经营管理改革措施将在证券业内推广实施。

五、试点证券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业务发展需要提出的具体创新方案,应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专业评审后实施。创新方案应包含风险评估、内控措施、风险承担准备的预案以及接受行政监管的可行性安排等内容。

试点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规模应与其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其创新业务应建立量化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六、试点证券公司的各项创新活动接受我会及派出机构的监管。

各派出机构应制定对辖区内试点证券公司的动态监管制度和工作内容,重点监控其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是否安全、完整、透明以及客户资产管理、债券回购等业务的合规经营情况,监督其在试点方案确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创新试点活动,严格执行试点所要求的各项承诺和规则。

试点证券公司应在每年一月三十一日前向其注册地的我会派出机构提交其创新活动情况的书面总结报告。

七、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试点证券公司进行持续评价。

试点证券公司在经营管理、风险控制、财务状况等方面出现问题不具备从事相关创新活动条件的,将停止其相应的试点业务活动,已开办的试点业务按期结束。

八、试点证券公司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立即终止其试点业务,并责令其限期清理。

推动证券公司创新是一项持续性的长期工作,各证券公司要按照本通知精神和各项监管规定,合法合规经营,完善公司治理,增强内部风险控制,确保客户资产安全、完整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各证券公司应认真做好风险自查和业务规范工作,在全面核查的基础上,摸清公司资产和财务状况,自觉地清理违规性和高风险性业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并逐项落实。我会将根据各证券公司的风险程度、内控水准、财务实力等实际状况制定并逐步实施分类监管措施,支持各证券公司在自身财务状况、业务竞争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多样化的创新活动,促进证券业的规范与发展。

业务合规 篇5

2016年,我们有付出也有收获;我们有欢笑也有泪水。我在公司部门经理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在分行的关心、帮助下,在公司条线领导和班子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本人带领全体公司部成员紧抓经营,强管理,挖潜力,创效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我个人只是较好地履行了我的岗位职责。现在将一年来履行的职责报告如下,敬请指正不当之处。

一、2016年合规履职情况

1、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组织合规案防培训。

主要学习相关文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考核办法(2016)》、《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轻度违规行为积分管理办法(2016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排查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提高员工案件防控水平。

2、多次组织公司部全体员工学习并要求熟背“十条禁令”。并对上级关于违反“十条禁令”案件的通报认真组织了学习。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对违反“十条禁令”的行为进行了检查。

3、按照分行要求对公司条线、小企业条线、授信条线的各项制度进行学习培训并成立培训纪要。让员工明白那么行为是合规符合制度的,做一个有底线有准则的合格的银行从业人员。

4、严格执行员工行为排查要求。通过谈话、他人了解、上门家访等形式开展部门员工行为排查,对员工思想及八小时外生活习惯等有较深了解,防范风险。

5、配合上级部门检查,并按文件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自查。“一个加强、两个遏制及回头看银监问题对照检查”、“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合规提升年,我来做表率“合规主题活动、“重塑合规年”、“反洗钱专项检查”、内控达标年”等。

二、2016年合规工作不足分析

主要信贷条线不足:首先是贷后首次检查未按规定时间、频次完成贷后跟踪检查;其次是对部分客户的授信审查落实条线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完成;最后是部分客户的协议合同存在错签合同版本及合同要素填写不规范的问题。整改措施:首先将安排专人专职对每月新增授信客户的所有贷款资料在次月底前完成公司部内部的自查针对以上的问题重点排查;其次所有贷款合同公司部经理必须严格按照分行的文件要求检查授信落实条线及合同要素的的填写;最后肖彬第月将我行存量小企业及个商存量客户按贷后检查时间、频次要求罗列出来,月头分派给对应客户经理,上半月以放款为主,下半年以贷后检查为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就2016年合规方面工作做的好的要继续发扬,需要改正的要彻底整改,对屡犯的实施追责处理。

2、加强贷后方面工作的落实,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杜绝“重发展、轻管理”的现象。

3、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员工思想要密切关注,做到将风险消灭在萌牙阶段。

坚持合规经营,建设法治农行 篇6

依章办事,讲求合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其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依法合规经营更是提高竞争力, 防范经营风险,保障稳健运行的客观需要。违规就是风险。违规不仅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能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产生重大负面舆情。更有以身试法者被追究刑事责任, 付出惨痛代价,后悔莫及。在制度上不能有半点侥幸,任何1%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然而在现今急功近利的社会现状面前,不乏一味追求速度,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把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和经营目标的现象,个别网点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在工作中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实现依法合规经营, 建设法治农行的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大家长期共同努力。

一是深刻认识法律在银行业务经营及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树立合规理念;二是建立法律评估论证机制,提高依法合规经营的法治化水平;三是依法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四是加强法律队伍建设,为农行经营发展提供法律服务。要充分发挥法律部门的职能,有效保障各项业务经营合法合规,推动法治农行的建设。农行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专业人才的服务,要培养一支强大的高水准的专业性法律人才队伍,参与业务论证、法律咨询、建章立制、维护权益等,在农行自身发展过程中依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其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障农行的经营成果。总之,坚持合规经营,建设法治农行,让合规成为习惯, 让合规创造价值。

管控合规性风险 篇7

虽然合规性通常只是最高管理层考虑的问题——董事会成员从法律上有责任创建一个能够保证企业遵守所有规定的体系。但是违反规定也可能对高管个人产生影响。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对合规风险进行恰当管理?

独立合规部门不多见

对于公司如何进行合规性管理,减少违反规定的风险,一项对全球约40家领先制造商的合规部高管的深入访谈给了我们答案。

大部分公司希望能够扩展他们的合规体系。此外,57%的合规专家称他们很有可能寻求外部帮助,特别是向人事部门寻求反腐败、数据保护和产品安全问题的专家。

基层管理人员对合规体系的认知程度与高管相比明显不尽如人意,这表明公司迫切需要做出管理上的努力,以实现所有管理层级对合规管理的认同,确保合规体系得以有效实施和运作。

大部分公司没有独立的、直接向董事会报告的合规部门。

外部资源对于合规体系的建立非常有益。采用这种方式,管理人员就不会因为花费过多精力在合规体系的日常运作中,而对日常业务有所懈怠,同时该体系被过度设计的风险也会更小。这些外部专家可以提供资源和重要的知识,协助建立一个精益且独立的合规体系,这一体系见效迅速并且保证长期高效。

最有效的合规体系整合了合规以及流程管理。这为成功建立全公司范围的合规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悉,该项调查集中于8个主要的合规领域:安全与环境(HSE)是最广为人知和广泛研究的;反腐败和数据保护是合规讨论中相对新鲜的话题。其他领域还包括产品安全和健康、IT安全和保障、劳动法、公平竞争和出口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89%的受访者都表示所在公司已建立了合规部门,但是他们之中设立独立合规部门的还不到一半(41%)。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由法务部负责合规相关事宜。同时,将合规责任纳入其他部门,而不是组建独立的部门,效果会适得其反。比方说如果法务部负责合规,那么增强透明度和及时控制违规行为之间就会产生矛盾。这样做实际上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强调了法律合规性,而并没有合规的执行以足够的重视,这通常意味着合规管理并不能完全渗透到业务流程中。

调查还显示,所有合规高管中,47%的人认为北美的监管最严格, 25%的人认为欧盟监管最严格,19%的人觉得地区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别。总之,向新区域扩张的企业应该做好准备面对合规风险,尤其是在北美地区。

将合规融入商业流程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将合规融入商业流程非常困难,但并非不可能。调研中,有70%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成功实施合规管理的关键要素。那么,如何将合规融入流程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流程设计。所有标准化的商业流程都是按照合规管理的要求设计的,包括制定风险缓释措施、分配任务和岗位职责(比如HSE官员)以及设定整个公司的流程。通常,有必要设立审批门槛,系统地检查某些管制物品有没有在禁运地点进行交易,并且明确规定交易资金流的上限。

规章制度与流程挂钩。现有的商业流程中通常涉及诸如处理有害物质等特定职责。这通常需要与律师、特定专家以及质量和流程经理密切合作。较理想的情况是,以最少的行政手段执行所有相关职责,因为生产人员负担过重不利于合规体系的高效运作。为了建设一个透明而精益的合规体系,流程整合应该涵盖三个方面:在流程中贯彻规章制度并且充分依照手册操作;制定并定期更新授权路径和职责;设立能够反应个人职责的自动跟踪确认机制。

建立监控体系,监控违规风险最高的流程。这个体系包括人工或自动执行的定期检查的监控点。监控体系的核心是中央文件,它记录了将所有旨在发现违规行为,重新评估风险以及为持续改善提供基础的监控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施阶段,合规体系对资源的要求是最高的,因为这个时候新的标准和流程必须与现有流程相一致。而一旦体系开始运作,资源需求就会慢慢降低。合规部门若过于庞大,就会因官僚作风过盛而对商业活动造成负面影响——近20%的受访者提到,这一情况曾经在他们公司出现过。

此外,如果运作得当,独立的合规部门可与其他相关部门(法务、质量和内部审计)密切合作,并保持中立,同时确保专家投入和相关知识能在合规领域进行交流。此间,不妨建立一个直接面向执行董事会的汇报制度,以保证资源充足并体现合规的重要性。

建立合规体系最佳方案

进一步的,如果建立起合规体系的最佳方案,这个框架不仅能使高管层和董事会成员免于因违规而承担责任,同时还能在违规造成损失之前进行预防与监测。

治理环节被置于该框架的最上层,凌驾于集中立性、效率和效益于一身的合规部门之上,确保公司上下明确各自职责,避免因整体合规目标与精益流程之间的矛盾而降低效率。框架的基础是资源,这些资源需要配置给(通过风险评估得出的)最薄弱的领域。框架的主体部分,包含整合流程和获得认同,并依照预防、监察和应对的原则进行运作。

在所有的合规领域中,相关法规制度要贯彻在流程中,并且要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监控流程。这些流程旨在尽可能预防合规问题的产生,从而寻求透明的方式监督合规操作。通过记录的文件,可以不断调整风险缓释举措,更新流程并且重新界定岗位职责,以便更好地弥补实际存在的合规差距。中央信息库可用于不断改善流程,并且记录公司以及公司管理层为合规做出的努力。

如果公司上下不能达成统一认识,共同合作,那么即使是最高级的合规体系也是没有价值的。改变管理方法(比如增进管理层与合规相关人员之间的私人联系)和开展培训、研讨会以及更新控制体系同样重要。为达到这个目标,执行董事要起带头作用,积极支持合规部门的所有工作。

必须指出的是,对高管来说,斥资建设合规体系的最大动因是出于个人责任。事实上,尽管管理层在其他方面犯的错误常常迫使高管更换公司或者行业,但专家们坚定地认为在合规性方面所犯的任何错误都会终结个人的职业生涯。

总之,有效的合规体系对于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地位至关重要,因为市场要求参与者遵守越来越严苛的规章制度。最佳的合规体系拥有完善的治理、清晰的流程以及明确的权责,以保证公司不会有违规现象并保护公司免受违规造成的后果。

上一篇:初一作文特别的下一篇:让我们携手走进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