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地理教案

2024-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地理教案(精选5篇)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地理教案 篇1

1.在概述部分清楚的交代了本课在本节内容中所处的地位,让学生可以对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有了初步的认识;

2.重点难点把握清楚,等值线的判读即便是学习过类似的等值线知识,对于初二的学生亦是难点;

3.对于学习者的认知程度有一定了解,可以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4.注意到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来广泛收集现实的动态的气象信息来补充和改进教材中的不足,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5.能够把地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建议改进的地方:

1.等值线的判读是一难点,不管学生有多少知识的基础,教师仍然应该把读图当做本节课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

2.初中生自控能力差,老师布置上网查找和收集资料,学生往往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借机玩游戏,最好具体布置学生该做哪方面的资料收集,引领学生如何更好的使用网络来帮助自己学习;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地理教案 篇2

高中《地理》 (湘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 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说出海陆分布对大气的影响;解释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及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图像、材料的阅读分析, 提高读图、分析图能力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探究, 激发地理智慧;尝试用地理的视角看世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东亚和南亚季风环流的成因、风向和性质。

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的成因。

【教学方法】

讲解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教师:黑板上画出春秋分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空白图。

学生:填出相应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写完后让其他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参与作业点评,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建模意识, 并为本节课做好知识储备, 还可以使学生懂得自我欣赏与对他人的欣赏。

承转:我们知道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那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气候有怎样的影响呢?

(二) 新课教学

活动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 (图1) , 气压带, 风带移动示意图 (图2)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一:气压带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 其气温特点也不同。一般而言纬度高, 气温低, 纬度低, 气温高;中纬度地区冬冷夏热。上升气流 (气压低) 降水多, 下沉气流 (气压高) 降水少。

材料二:受风带控制的地区, 一般而言风带的纬度高, 气温低, 纬度低, 气温高;中纬度冬温夏凉。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越往高纬流 (即气流往温度低的方向流) 的过程中, 气流中的水汽分子易凝结, 降水多。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 越往低纬流 (即气流往温度高的方向流) 的过程中, 气流中的水汽分子不易凝结, 降水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问题探究:结合图1、图2、材料一、材料二, 哪些气压带控制下多雨或少雨?多雨或少雨原因?

学生活动:完成表1、表2。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展示自学结果, 全班同学可针对其成果进行补充或质疑, 教师根据情况适当地予以指正、追问, 最后达成共识。教师进行过程性小结,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低气压, 气流垂直方向作上升运动, 降水多;高气压, 气流垂直方向作下沉运动, 降水少;气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降水多;气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降水少。极地东风带地处高纬度, 气温低, 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 低纬信风带, 气温高, 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 中纬西风带, 终年温和多雨。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材料, 并能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 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的快速检索能力。让学生自己展示学习成果, 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其他同学参与评价、质疑, 可以激发各种层次学生对该知识的思考, 展现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 这也是知识真正的价值, 而不是作为固定信息让人接受。这也体现了地理课堂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基本知识结构的理解能力, 而不是对孤立的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承转:我们分析了春秋分时 (即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而气压带、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 那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又会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活动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图2) ”和上面表格内容。

问题探究:控制南北纬10°~2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控制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 (先以北半球为例, 判断夏季、冬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完成表3。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 用自己的语言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 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无论是以文字还是书面的形式;学科的表达能力, 也是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材料展示:读书本P53第1~4段文字;结合投影图“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中心示意图”。

问题探究:什么是大气活动中心?南、北半球的气压分布有何差异?为什么?北半球的冬夏季节 (1月、7月) 北大西洋、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分布有何特点?导致上述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直接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教师提示:结合地图, 观察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

1. 画出1月 (冬季) 和7月 (夏季) 的海陆热力环流图, 标出近地面气压值的高低。

2. 完成表4, 北半球主要的气压中心。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 红笔订正。南半球没有形成气压中心的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大, 陆地面积小, 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不具备形成气压中心的条件。因此, 大气活动中心的典型分布在北半球。

设计意图:探究问题中的部分题目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材料可以回答, 但有部分题目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展开小组合作探究, 但题目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所以教师在题目中给出提示, 让学生可以有“索”攀爬, 也是希望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让学生从“被动”等答案变成“主动”找答案, 启迪学生智慧, 也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

承转:大陆西岸的气候是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形成的, 那么大陆东岸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活动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材料展示:读教材P53最后两段及图“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

问题探究:什么是季风环流?全球最典型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 (参考世界轮廓图) ;甲、乙两图中对应的月份 (1月/7月) ?判断依据?甲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乙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活动:同桌间讨论问题, 然后完成表5空白部分。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 红笔订正。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在东亚。原因:东亚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 , 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 因此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教师追问: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有没有形成季风气候?判断理由?

设计意图:开展小组讨论,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适时的课堂追问, 让学生发散思维, 启迪智慧,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给教师“教学相长”的机会, 我想这样的课堂不单是学生有收获, 老师也有收获, 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课堂小结】

教师:自主完成对本课时内容知识模型构建。

学生:

气温和气温分布教案及反思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三个板块,配以三个图,按顺序分别是等温线图、气温垂直变化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三个板块内容之间衔接并不严谨,为此,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重新处理,设计问题逐一引导,先学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由后及前。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在前阶段学习过纬度、海陆分布等知识,和上一节刚学过的气温变化知识,是学习本节气温分布知识的基础,但他们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可再一次进行复习巩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主要通过冷暖色调差异来判读气温的地区分布差异。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读图

六、教学准备: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绘图:绘画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的三种不同气温变化曲线简图,分别为A、B、C线(如右图)。

复习:据气温变化曲线图,指出最热月和最冷月,比较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活动:

(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磁铁)标出A、B、C地的大致位置。

(2)在黑板上大致绘画南极的气温变化曲线。

设问:图上红色代表什么?

活动: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赤道,看看赤道穿过的地方的颜色,反映气温怎样?

找出北极和南极,看看气温又怎样。

设问: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怎样变化?为什么?

归纳板书:1、气温分布规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讲解:列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设问:本地属于哪个纬度范围?

活动:(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广州和北回归线,说出北回归线的纬度。

(2)指出20℃以上地区和低于—10℃地区的范围。

思考:为什么每年秋天都能看到“雁南飞”?

活动:再一次沿赤道找,是不是赤道所经之处全都是红色20℃以上?

设问:为什么有的地方气温低了,而且还有积雪?

归纳板书:2、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活动:计算气温P53第2题。

思考:夏天哪里比较凉快?(上山下海)

解释:(1)名山多是避暑胜地和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读图:P52图3、15(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

练习:(1)写出A、B、C三地的气温范围;

(2)如果图中是等高线,根据A、B、C三地的气温范围,则三地的海拔高低:gt;;A、C两地相对高度约米。

小结:本节重点要掌握气温分布的规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板书:

八、气温分布

1、气温分布规律:(1)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2、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附:教学反思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的`第二节气温和气温分布(第二课时)。教材内容分三个板块,配以三个图,按顺序分别是等温线图、气温垂直变化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三个板块内容之间衔接并不严谨,为此,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重新处理,利用地图、板图设计问题逐一引导,先学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后及前,通过问题引出结论,使整节课衔接严谨。

一、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气温年变化曲线板图,复习气温年变化曲线的读图方法、比较不同曲线的气温差异及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对号入座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严谨。

2、进行新课。从感性的颜色差异入手,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读图归纳气温分布规律,形成理性的知识。主要的活动有找赤道、两极、广州、北回归线、等温线、极圈,计算相对高度和温差,比较等温线和等高线。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结合“雁南飞”现象、“夏季避暑胜地选择”、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巩固所学知识。

4、纲要式板书小结,突出重点,便于复习。

5、动手实践,反馈练习。绘画南极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简图(学生须判断出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二、以下是觉得这节课做得较好的方面:

1、通过板画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三种不同的气温年变化曲线,一方面复习上一节的气温变化曲线读法,另一方面以贴图活动形式将A、B、C三地对应贴到世界气温分布图上,使学生的眼光转移到世界气温分布图上,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

2、两次沿赤道观察地图,第一次找普遍现象(沿线大多数地方的气温范围)分析气温分布一般规律,第二次找特殊现象(沿线气温较低的局部地区)过渡到分析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3、在地图中找广州和北回归线,判断广州所处纬度范围,既能结合本地实际吸引学生注意,又可为后面描述20℃以上地区的纬度范围练习作垫。

4、板画等温线图(课本图3、15),在图中另外标注A、B、C三地,要求写出三地的气温范围,再比较三地海拔高低。

5、突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结合“雁南飞”现象、“夏季避暑胜地选择”、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巩固所学知识。

三、以下是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意向:

1、绘画气温年变化曲线简图时,将最高温绘到8月的位置,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以后的板图要注意尽量画准确。

2、学生贴图不准确时,通过语言难以有效引导,应给学生一点时间进行讨论解决问题。

3、过渡到分析地形的影响时,应结合地形图分析赤道沿线局部低温地区的地形,可使学生学会查找资料进行比较联系。

4、对等温线图的分析,应增加练习:利用两地温差,计算两地相对高度。而且对等温线疏密未能进行比较,也要补充。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篇4

教学课题: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课时: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气温,气温的变化规律(一天中,一年中);2、知道影响气温的三大因素:纬度、海陆、地形(高度)3、能从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1、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并说出其分布规律;2、通过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培养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1、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知道气温变化的规律和分布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以及开展“节能减排”行动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知道气温变化的规律和分布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气温分布图等教学过程:(含小结与作业布置,见教案内页)教学反思:

地理教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篇5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以及各层大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层的特点,特别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教材讲述的较为详细,平流层以上部分,包括中间层、热层、外层,教材归纳为高层大气,这是新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教材这样处理,既突出了重点即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同时又利于学生了解高层大气中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电离层,至于目前与人类联系相对较少的其他几层大气,简略处理,减少学习的头绪,详略编排得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各大气层的特征,应该抓住关键环节,即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引起大气的运动特点各异,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导致大气对流运动显著,由于对流运动,使水汽易于凝结,而对流层大气固体杂质丰富,因而容易形成降水;平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因而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不易产生复杂多变的天气,利于飞行。由此可以看出每层大气其运动特点都是由于气温的变化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可从教材提供的图像中得以了解。

关于大气的组成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介绍的关于等知识,是了解大气环境的最基础知识。其中低层大气的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通过表格形式介绍了低层大气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干洁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主要成分的比例悬殊很大,氮、氧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其他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二氧化碳及表格中未涉及的臭氧,它们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教材着重进行了描述,对于低层大气中比例较少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主要强调其对地面和大气温度以及大气降水的影响,同时教材指出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这与干洁空气有所不同,这为后面讲述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干预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大量排放污染物质导致大气中固体杂质增多,形成大雾天气等天气变化埋下伏笔。

教材在介绍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时,提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而且大气中出现了新的成分如氟氯烃化合物,而这种成分可以导致臭氧总量的减少,大气中这些微量成分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构成威胁。由于本节教材使大气环境这个单元的起始部分,因此教材中没有涉及有关大气中各组成成分对大气热状况、大气降水等如何起作用,只是将结论描述出来,至于作用机理留待后面相关章节进行解决。关于教学方法的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运用启发式进行授课。讲授“大气的组成”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化学课所学的关于空气的组成,并与地理教材进行对照,使学生明确“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其中组成成分极少的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其作用不容忽视,教师要将这四种组成部分的作用给学生分析清楚,但原理不必细讲,留待后面章节讲解,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的特点应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关于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因为什么发生变化?含量发生变化后,会产生什么后果?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大气垂直分层的关键是各层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这部分内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读图,通过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图像,让学生自己总结各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特点,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以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制各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图,绘制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因此绘制方法与以往有所不同;掌握了气温变化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大气运动状况,特别是平流层大气运动特点可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说明大型飞机在平流层飞行为什么平稳,再结合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分布及作用,了解对流层和平流层天气变化状况;对于高层大气,重点是电离层,注意引导学生与已学过的太阳活动的知识相联系,说明电离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即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①低层大气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②大气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层的特点。【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

(引课)中学化学课中学过大气的组成,其主要成分有哪些?

(教师出示“大气组成”表格)引导学生阅读表格说明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与化学课所学内容有什么异同?说明地理课主要强调低层大气的组成。通过阅读表格,使学生明确各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以及所起的作用。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四种所占比例极其微小的成分: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引导学生说明这四种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问)如果某地有大面积的水域或者森林,其水汽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某地大气污染很严重,或发生火山爆发等突发灾害,其固体杂质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由此说明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时因时因地而异。(提问)人类的哪些活动能够引起大气中的一些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其变化带来的后果什么?(总结板书)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燃烧矿物燃料→co2增加→“温室效应”

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o3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引导学生阅读气温垂直变化图,提问)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员着装很厚,说明什么?是否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会不断降低下去?→当气温垂直分布出现不同变化时,大气的运动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大气的密度也会随之改变→由此说明大气垂直分布的依据。(板书)1.大气垂直分布的依据

(阅读气温垂直变化图,引导学生分析)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时,大气如何运动?→说明这种运动是否旺盛与地面受热多少密切相关,地面受热多,运动旺盛,反之减弱→由此说明对流层大气再不同纬度厚度不同的原因。根据运动特点及其水汽和固体杂质密集分布,说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以次说明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读图,随着高度的增加,是否气温始终递减→由此分析平流层大气气温分布与对流层的不同,至于原因只是让学生知道是由于o3层存在吸收大量紫外线致使大气增温,并对人类生存起到天然屏障作用→由气温分布特点分析大气运动状况。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问)大型飞机起飞后一段时间,飞行比较平稳,天空呈现蔚蓝色,较为晴朗,为什么?→由此说明平流层大气运动状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关于高层大气的知识,重点提醒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中相关的知识与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联系起来。由此说明高层大气与人类的关系。

(板书)2.各层大气的特点

要求学生绘制气温垂直分布图,特别提醒学生,对流层气温变化曲线与以往绘制的方法略有差别,注意仔细阅读教材提供的图像,然后自行绘制。【教学设计】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本课将重点安排在对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等方面。读图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无论是了解大气的组成还是大气的垂直分布,都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层大气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的关系等,在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人类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明确人地应该协调发展的道理。【板书设计 】 第一节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燃烧矿物燃料→co2增加→“温室效应”

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o3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1.大气垂直分布的依据 2.各层大气的特点

探究活动

题目:为什么登山运动员的服装与其他运动员的不一样?

上一篇:感恩父母小学四年级演讲稿下一篇:房屋租赁合同十年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