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2024-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放射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推荐15篇)

放射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篇1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行政管理工作,科主任是本科诊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

二、定期讨论本科在贯彻执行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

三、制订本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四、根据科室人员情况进行合理分工和管理,保证对病人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五、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和投照质量,做好疑难病例随访及危急值管理工作。

六、参加医院工作会议,定期召开科室会议,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七、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学习、使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八、担任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九、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防护情况,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十、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十一、审签本科耗材的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机器的使用与保管情况。

放射科主治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及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着重担负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参加会诊和教学科研工作。

三、主持每天的集体阅片,审签诊断报告单。

四、负责进行X线之投照、洗片、诊断、治疗工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五、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六、督促本科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负责本科机器的检查、维修、保养、清拭和管理。

七、参加科室会诊和临床病历讨论,做好下级医师、进修、实习人员的教学培训。

八、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放射科医师(士)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进行X线之投照、洗片、诊断、治疗工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三、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四、负责本科机器的检查、维修、保养、清拭和管理。

五、参加科室会诊和临床病历讨论,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教学培训。

放射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篇2

1 放射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 解释工作不到位,敷衍了事

放射科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护理工作繁忙又琐碎,患者对检查项目和环境不了解,问题多且重复,护理人员在繁忙时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情,未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容易造成误解和纠纷的发生。

1.2 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在工作中只重视患者的检查项目完成情况,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如:在CT检查时未对患者暴露部位进行适当的遮挡,或检查完毕患者还未穿好衣服时就打开检查室的门,这就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

1.3 三查七对制度落实不严

在护理操作中未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造成因患者名字相像而检查错误,或摆错检查体位等。

1.4 专业技术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

CT/MR检查室护士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影像诊断质量的好坏。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过关是引起患者不满和投诉的主要环节。

1.5 护士综合知识水平不高

由于护士普遍学历低、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继续教育的机会。我科患者来自全院各个科室,患者量大、且病情复杂、变化快、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护理问题,护士对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很难准确判断患者的情况并实施正确的护理。

1.6 急救护理技术和相关知识缺乏

放射科发生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多,但真正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几率较小,放射护理人员在实践中学习抢救的机会很少,综合抢救能力和素质相对薄弱。

1.7 护理岗位的特殊性

放射科各岗位均是护士单独值班,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患者参与,如高压注射器抽药、连接、静脉穿刺等,是否遵守无菌原则和各项规章制度监管困难。

1.8 对比剂渗漏引发护理纠纷

对比剂渗漏有技术因素如:使用高压注射器、穿刺血管欠佳、高渗对比剂、对比剂用量较大等;也有患者因素如:患者不配合、静脉脆弱或受损、动脉功能不全等。

2 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护理安全防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查找原因,主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工作,让我们的护理工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与监督,把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1 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医疗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患者是医院的顾客,让顾客满意是医院服务的最终目的。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服务者,其工作服务的特殊性要求其必须注重语言艺术、服务技巧的学习,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2 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最多,护士的言行举止与患者有着紧密的关系。护士应明确护患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任何对患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侵犯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法律知识的和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让护士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感,使护士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患者和自己的权益。

2.3 严格规范地落实三查七对制度

要求每个护士认识“三查七对”制度在放射科执行的必要性、重要性,是降低差错发生率的有效保证,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放射科诊断准确率的基础,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4 提高护士业务技术水平,保证护理质量

放射科检查项目中CT/MR增强扫描时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从静脉快速注射一定量的对比剂,要求护士要有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在患者接受检查前,选择粗大、弹性好的血管建立静脉通道,才能保证在使用高压注射器时使药物达到显影效果和防止对比剂渗漏,所以护士对注射血管的选择及注射速度的保证对于CT/MR检查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求护理人员以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准来为患者服务。

2.5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的继续学习,还要培养基础和专科操作技能。科室领导为护士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同时引导护士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2.6 加强护士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的培养

放射科护理工作所面对的患者流量大、病种多、病情复杂,急危重症患者的判断和处理,要求护士必须具备优良的急救意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在工作中必须不断提高护士对病情判断、急救、护理思维能力的敏感性,以及精湛准确的急救技术,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器械的操作方法。实际工作中对护士进行基础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持BLS(基础生命支持课程)证书上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预见患者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2.7 加强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

加强查房频率,系统地观察护士自律性,养成其自尊、自律、自强、自爱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2.8 加强对比剂渗漏预防和处理规范的学习

CT增强检查过程中如何确保防止对比剂渗漏,是预防投诉和纠纷发生的关键。出台对比剂渗漏预防和处理规范并组织护士学习。同时要求患者签署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告知使用高压注射器有可能造成药液渗漏导致皮下肿胀甚至坏死,以免日后产生法律纠纷。根据我们制定的管理措施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质量缺陷实施预防为主,及时补救为辅,从而减少或杜绝投诉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放射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患者流动性大、病种繁多、交叉感染可能性大、人员复杂、病情轻重缓急判断困难、人员情绪不能掌控等特点,使医疗护理服务具有很高的风险。且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法律的健全、完善和普及,人民对医疗救治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我科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

参考文献

放射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篇3

关键词:电离辐射;放射卫生防护;放射监测;职业防护【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101-01

定期进行监测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是很重要的。

1放射防护监测

放射防护监测是监测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以及防护方法的科学,内容包括个人、群体及后代的防护对策。其目的在于根据利益.代价分析,允许他们进行必要的照射活动,尽可能降低射线对人类的危害,以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在工作人员经常工作和停留的地点安装辐射监测仪,必要时安装预定剂量率阈值的自动报警装置。治疗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换气。

1.1医用诊断X线防护的测定: 监测前仪器的准备,转换量程开关至"电池",电表指针指示必须在红色标度区内,然后再转换至"10"位置,调好零点,预热5分钟(FJ-347AX、γ剂量仪)。把功能转换开关转至合适的量程,若不知剂量率的大小,可以从大剂量率量程开始,逐次转换(FJ-347AX、γ剂量仪)。打开电源开关ON/OFF键的ON键,仪器进入自检过程,显示程序版本号,自检通过进入正常操作模式。仪器开机后预热4分钟(451P/BX、γ巡测仪) [1]。防护区空气照射量率的测定用FJ-347AX、γ剂量仪或45lP/BX、γ巡测仪按立体透视、立卧位摄片,周围环境在各测试平面上进行监测。管电压65kV(峰值),管电流3mA。根据不同的摄片位置,选择相应的管电压、管电流。射线监测仪定期鉴定,长期不用须拆去电池,以免腐蚀仪器

1.2监测记录:在开始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时,应对放射工作人员过去接受的剂量情况进行小结,并将此小结附在该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之中,这种小结应该包括工作单位、起止日期、工作性质、受辐照的情况、个人累计受照的剂量(粗略估算)等。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可疑时,应该对受照射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附在相应的个人剂量监测记录中,调查项目如下:监测的时期及监测期间的异常情况(例如: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等);工作人员操作的异常情况;辐射场的监测结果;调查的结论;调查人员签名。在应用工作场所模拟测量结果估算个人剂量时,应记录以下内容:受照射的时期;此时期的工作量;单位工作量(一次操作)工作人员接受的剂量值;影响剂量的各种因素的修正资料;模拟实验条件估算结果;调查者签名[2]。未接受个人剂量监测的工作人员剂量档案中,应有工作场所定期监测结果的记录。用吸入气载放射性物质的量和照射时间来估算内污染时,记录应有以下内容,并将这些记录附在个人剂量档案中。估算体内污染量的方法;气载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受照时间及呼吸量;确定影响测量和估算结果的各因素的修正值:估算结果:监测估算人员签名。

2职业防护

对放射性工作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和上岗后的定期体检,尤其注意血象变化,凡患有血液病、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性腺疾病、骨髓疾病、显著内分泌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癌或癌前疾病等的人员,均不宜从事放射性工作。此外,还应有休假等保健措施。

2.1严格操作制度: 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电离辐射设备的操作和防护训练,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电离辐射设备和防护设施的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后才能使用。操作时,必须确保剂量准确,既要使诊断区或治疗区获得合理的剂量及其分布,又要最大限度缩小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和范围。

2.2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 这是治本的方法。应用辐射源的工作应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辐射源的活度(强度)、能量和毒性,以减少受照剂量[3]。例如,应用开放源时,选用毒性低的放射性核素;X射线透视时采用影像增强器可以减少X射线输出量。当然,这种方法受到应用目的的限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做到。

2.3个人防护: 使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应注意个人防护,要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工作鞋和工:作服等;要遵守个人防护规则,禁止一切能使放射性核素侵入人体的活动。例如,作业场所要禁止饮水、进食、吸烟,杜绝用口吸取放射性液体等。

2.4妥善治理放射性"三废" 工作场所的保洁主要采取通风与过滤的方法。工作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有以下三种处理方法。半衰期短、用量小的放射性核素用消极放置和稀释的方法,待放射性降至允许标准时按一般"三废"处理。半衰期长、用量大的放射性核素用特殊方法浓缩后送到指定的废物库统一存放处理。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衣物、皮肤可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

3讨论

放射线工作者应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卫生标准的规定,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正确进行检查的操作,认真执行保健条例,定期监测放射者所接受的放射线剂量。戴铅橡皮围裙、手套,并利用距离防护原则加强放射线工作人员自身放射的防护。

参考文献

[1]李挺风. 护士职业的危害及其防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086-1087.

[2]张景源;我国医用辐射防护研究概况[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05.

放射性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篇4

为保障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放射性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放射性的法律法规,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培训和指导。

2、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听从技术人员的指挥,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3、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坚守岗位,做好个人的交接班记录。

4、必须熟悉放射性同位素设备、射线装置工作场所的环境及工艺情况,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工作要认真负责,杜绝放射性事故的发生。

5、发现放射性同位素设备、射线装置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好或不完善等相关安全问题,及时报告,有权提出其整改。

6、要严格负责放射性同位素设备、射线装置的出入库的登记记录。

7、必须做好基本防护的三项措施: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8、应熟悉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掌握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中的各项技能和要求。

Xxxxxxxxxxxxxxxx

放射防护与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篇5

一、在科长的指导下,做好放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工作。

二、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加强放射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工作,杜绝辐射事故的发生。

三、根据相关标准制订放射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射线装置的安全操作规程,辐射警示标识及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指导各科室规范执行。

四、做好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五、做好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检测,建立个人剂量检测档案。

六、做好放射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及职业安全教育。

七、做好接受医疗照射的受检人员与陪护人员的放射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工作。

八、制定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放射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天津市2所三级专科医院和2所三级综合性医院 (依次为甲、乙、丙、丁医院) 的所有从事介入放射工作的人员, 包括医生和护士, 共72人。

1.2 仪器

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 (北京防化研究院产) 、FJ411A型热释光退火炉 (北京核仪器厂产) 、GR-200T型LiF:Mg、Cu、P探测器和TLD 469型胸章式剂量盒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产) 。均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了检定。探测器的分散性≤10%, 每个剂量计包含2个探测器。

1.3 方法

以3个月为1个周期[1,2], 连续4个周期。工作时将剂量计佩戴于铅橡胶围裙里面左胸前位置。监测体表下10mm深处的个人剂量当量Hp (10) [1]。

2 结果

甲医院有7人参加了4次监测, 2人参加了3次, 1人参加了2次。乙医院有26人参加了4次监测, 5人参加了3次, 1人参加了2次, 2人参加了1次。丙医院有5人参加了4次监测, 8人参加了3次。丁医院有6人参加了4次监测, 9人参加了3次, 1人参加了2次。共44人参加了全部4次监测。个人剂量测量结果见表1。

3 讨论

甲、乙、丙和丁4家医院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 人均年剂量当量分别为2.08、3.73、0.65和0.64mSv/a。全体人均年剂量当量为2.30mSv/a。其中61人低于5mSv/a, 占总数的84.7%;9人高于5mSv/a而低于10mSv/a, 占总数的12.5%;2人高于10mSv而低于20mSv/a, 占总数的2.8%。72人均不超过20mSv/a。以上数据表明, 在介入放射学领域中辐射防护工作取得了成效。甲医院有10名人员中有9名低于5mSv/a, 1名高于5mSv/a而低于10mSv/a。乙医院有34名人员中有24名低于5mSv/a, 10名高于5mSv/a而低于20mSv/a。丙医院和丁医院的28名人员均低于5mSv/a。甲医院和乙医院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以降低人均年剂量当量。

根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 128-2002) , 当受照剂量达到并超过5mSv/a时, 除记录个人监测结果外, 还应进一步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 同一家医院的不同人员之间的剂量差别很大, 是因为某些手术比较精细和复杂, 需要由具备足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医生实施, 导致该部分人员的受照剂量明显高于其他人员。因此, 医院应当设法使每个实施介入放射学手术的医生能够熟悉和完成多个身体部位的和不同难度的手术, 从而比较均衡地受到照射。主管人员应当根据每个工作人员在各监测周期的累积结果, 合理安排手术量。

为了降低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建设设计阶段应当使机房具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和使用高度。尽量购置球管在下方的射线装置[3,4]。设置足够数量的介入操作人员以备轮换。对工作人员进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4]。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装置和插管。 (2) 穿戴铅衣、铅帽、铅围领[3]、铅眼镜、铅手套。使用铅屏风和装置本身设置的铅胶帘等[4]。 (3) 透视操作前除去兴趣区不必要的遮蔽物。将被检查部位移至照射野中央。将照射野的范围调节至所需的最小。合理设置床的高度, 调整球管、病人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5]。选择增强器尺寸, 使用定位技术。避免在曝光过程中盲目地动床。根据病情需要, 合理地选择曝光帧频、曝光时间和减影方式等。在透视中尽量少用放大模式。 (4) 利用路标技术缩短曝光时间, 利用图像冻结功能减少透视的次数[5]。采用脉冲式比连续式减影的产生的剂量低, 对于不易运动部位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采用低帧率[5]。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从事介入放射医疗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选取天津市4所医院的放射工作者72人, 采用热释光监测方法, 结合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4所医院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 人均年剂量分别为2.08、3.73、0.65和0.64mSv。全体人均年剂量为2.30mSv。其中61人低于5mSv, 占总数的84.7%;9人高于5mSv而低于10mSv, 占总数的12.5%;2人高于10mSv而低于20mSv, 占总数的2.8%。全部72人均不超过20mSv。结论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超过了标准规定的限值。需要加强对天津市的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 降低个人剂量水平。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个人剂量,评价

参考文献

[1]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2]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1997.

[3]陈群, 余宁乐.介入放射操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调查.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 (4) :424-425.

[4]王进, 杨春勇, 许翠珍, 等.部分介入放射X射线机的辐射防护性能检测与分析.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 (3) :318-319.

探讨放射技术与临床的关系 篇7

【摘要】放射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很好的应用,它是一项根据影像诊断来判断患者疾病的技术。放射技术与诊断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临床诊断中离不开放射技术的应用,它给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图像资料信息。深入研究放射技术和临床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放射技术的诊断水平,提高放射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对治愈疾病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对已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放射技术与临床的关系,加强放射技术与临床相关专业问的联系,可以避免临床诊断与患者病情不相符而导致拍片错误,减少患者在进行拍片检查时的辐射剂量,也可以减少放射技术在应上的成本,避免因此造成的医疗纠纷。深入研究放射技术与临床的关系,对医治患者的病情和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类型、特征等有很大的帮助,对能更好地利用放射技术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临床;诊断;放射技术

近年来,新兴影像设备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得到很广泛地运用,在医疗上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放射技术,应用更新的现代放射技术。放射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诊断上,提高放射技术水平对能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具有很大的帮助。深入研究放射技术与临床的关系,对提高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医院开始朝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放射技术在数字化的浪潮中也不断的提高,医疗设备不断的更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

一、放射技术的发展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大型医院的各种检验技术、管理技术也日益数字化、信息化,数字化放射科日益兴起。随着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放射科也将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放射科包括PAS、RIS和数字成像设备系统,而数字化成像设备系统是实现管理放射科数字化的基础。普通放射技术中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设备已具备实现数字化的条件。

放射技术人员是放射科室中的设备操作人员,是放射科重要的主体,负责放射科的技术工作,放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医院放射科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也关系着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提高放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与利益,对提高医院医疗水平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放射技术与临床及各学科的关系

放射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上,放射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断水平的高低。放射科是属于医技科室,而医技科室是为临床研究服务的,这就奠定了放射技术与临床诊断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许多医院在多年的医疗经验中慢慢形成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即医技科室要无条件的为临床科室服务,局限性认为放射技术只是服务于临床研究,这样的认知过于片面。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放射技术人员对放射科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导致在放射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时常遇到临床诊断结果与患者伤势情况不相符,从而造成错照或者是重复拍片,浪费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医师的工作量。重复多次的拍片就会使患者和放射技术人员重复接受辐射,这对人体是不利的,严重则会造成医疗纠纷。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放射科的工作人员应与临床方面相关科室进行沟通了解,密切放射技术工作人员和临床诊断医师之间的联系。在遇到临床方面与放射技术方面的矛盾或者分歧时就能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两者间存在的问题。放射技术人员要不断地学习与临床方面相关的放射技术知识,临床医师也要提升与放射技术相关的临床知识。加强放射技术与临床间的横向联系,通过开展讲座,加强放射技术方面与临床方面的相关知识,增进放射技术与临床相关科室之间的交流。

在如今的医疗技术中,放射技术人员不仅仅是操作和维护机器那么简单,他们被赋予了更高的责任。放射技术人员的工作已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拍摄图像的后处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而为了能更好更熟练的操作数字化设备,要求放射技术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知识能力:

(1)严格遵守和执行放射防护的条例,保证被检查者的安全。

(2)在工作中,要准确把握投照的方法,严格掌控投照条件。

(3)醫院实现数字化后,使用的设备大部分只有英文说明,为了保证被检查者和自身的安全,要求放射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因此读懂说明书是放射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动力,也是其在实际操作中不出现差错,达到熟练使用机器设备的保证。

(4)要求放射技术人员熟练使用计算机,熟练掌握资料的查询和图像的处理,学会检索文献,了解网络运作方面的知识。

(5)学习新的医学影像设备,能够熟练使用新设备。

三、放射技术在临床上的运用

近几年来,放射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包括一些肿瘤、脉管畸形等疾病的治疗都离不开放射治疗。随着放射物理学与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放射设备的不断更换,对放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普通性放射治疗到精确的放射治疗方法,不断地向新技术发展,这将会促进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同时,不断改进用药方法,变换给药途径,迎接新型化疗药物,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

四、小结

综上所述,深入研究放射技术与临床的关系,对医治患者的病情和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类型、特征等有很大的帮助,对能更好地利用放射技术检查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放射技术与临床方面相关技术的横向关系,对患者疾病的治愈、医师治疗技术的提高、降低医疗的成本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的诊断离不开放射技术的应用,为了能更准确的判断疾病,增加患者的康复率,就要不断的提高放射技术的诊断水平。而放射技术的运用离不开放射技术人员,所以放射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做到对患者负责。放射技术根据影像来诊断病情,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设备得到不断更新,对放射技术和诊断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放射技术与临床的关系,不断提高放射技术水平,对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生命的保障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 季峰.放射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6).

放射科护士岗位职责 篇8

1.在科主任和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各种增强扫描及碘剂造影的注射,增强扫描时如遇病人过敏,密切观察病人情况,配合医师完成抢救工作。并完善过敏反应登记及抢救记录。负责造影剂反应或并发症观察与处理

3.注射前做好各项核对工作。

4.随时掌握科室相关各种耗材、办公用品的使用情况,并及时领取补充,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5.负责组内急救药品及医疗器械的保管和使用,并定期检查和补充更换。

建筑室内放射污染控制与检测 篇9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污染检测;对应措施

【Abstract】Civil engineering are civi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renovation works collectively, civil indo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made building materials and interior decoration material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door pollution is following the "soot-type", "type photochemical" pollution to enter the "indoor air pollution" as a symbol of the third period of pollution, the renov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indoor air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pollution, but there indoor air pollution than outdoor situ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civil standards and methods as well as indoor pollution detection of the current detection process solutions accordingly studied.

【Key words】Indo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Pollution detection;Countermeasures

1. 引言

(1)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整个过程,室内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经由室内烟尘污染向挥发性化学物质污染转变,已经开始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损害。幸好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卫生、环保部门及时做出了改善,并出台了相关的国家标准。

(2)目前室内环境主要的污染物包括:氡、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3)氡是一种放射性的会致癌的惰性气体,主要来源于地质断裂层,通过地下地基土壤扩散,由地表和裂缝进入室内;

(4)氨俗称氨水,是制尿素和氨肥的主要原料,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可致肺水肿;甲醛易溶于水,能与蛋白质结合成原浆毒物,刺激眼和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

(5)苯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燃易爆,在装饰材料中主要存在于溶剂型的涂料、胶粘剂、水性处理剂、溶剂和稀释剂中,被WHO确定为强致癌物质,妊娠期间吸入大量苯的妇女,所生婴儿易致畸,易患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生长发育迟缓等;

(6)TVOC是一个综合性的物质指标,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所测得材料或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特的总量;

(7)甲苯二异氰酸酯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易燃、有刺激性,装修材料中常用聚氨酯类油漆和聚氨酯类胶粘剂,容易引起呼吸不适、眼角干疼、头疼、气短、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8)目前,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普遍为普通装修,所用的装修材料主要是涂料、油漆,而这些材料里所含的以上化学物质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现阶段制定出来的标准规范进行室内环境污染检测。

2. 室内环境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室内环境质量现状及可改善措施,有利于室内环境管理,做好污染源控制。现阶段,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有以下几类:

(1)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及家具制品。

一般建筑工程中,有一种物质是由地下封和建筑物中石材、地、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形成的,也就是氡,而且室内装修使用的各种装修、装饰材料通常都带有大量有机气体与污染物,最具代表性的是甲醛。

(2)空气本身污染与空调装置的使用。

由于人口的发展与环境的破坏,室外空气也相应地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在室内,各种化学材料所含有的有害气体,加上空气经过空调系统处理后,易导致头昏、头痛、嗓子疼等感冒症状。

(3)香烟、燃料。

香烟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及亚硝铵等化学致癌物,能引起人的眼、鼻、喉刺激以及头痛、恶心等症状,吸入过多可诱发肺癌、喉癌。民用建筑中还有许多人现在依然靠燃烧燃料进行室内取暖和烹饪,而这些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等具有腐蚀性和毒性的有机、无机气体污染物,长期接触的后果可想而知。

(4)手机、微波炉、现代办公设备、电脑类的电磁辐射。

射频和微波可引起头痛、失眠多梦、衰弱、眩晕等不舒服的情况,室内电磁辐射的污染源主要是手机、电视、电脑等家用设施。电磁辐射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我国规定了电磁辐射的安全阈值为5mW/cm2。

3. 我国现阶段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类:

(1)按照建设部颁布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氡、氰、甲醛、TVOC、笨五项。具体限量值如图1:

(2)对已投入使用的室内环境的质量,按卫生、环保局等部门联合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来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近二十项。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以上规范的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进行再次检测。

放射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篇10

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科1999年5月-2004年5月5年间普通X线胶片及其所附申请单、报告单100份, 考虑到时间及环境条件对X线胶片的影响, 对当时现有影像及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总结并分类统计。目的在于分析、总结普通放射影像学检查中的误诊、漏诊原因及预防措施。100份抽取资料中, 误诊率达11%, 漏诊率达6%, 甲级片率31%。其中临床医师提供临床资料简单、项目不全占49%;放射科诊断医师报告描述简单、内容不全面占36%;应提建议而未提出者占30%;提出建议不恰当者占20%。

2讨论

总结上述资料, 结合文献报道及工作体会, 讨论如下。

2.1误诊、漏诊的原因

2.1.1临床医师 (1) 客观方面, 限于知识水平所囿, 在诊查患者时往往被第一主观感觉所束缚, 而不能展开思维, 结果没有给放射科提供真正需要检查的部位而漏诊。如当患者主诉髋关节或膝关节不适时, 即认定为上述关节疾患, 而想不到股神经、闭孔神经 (L2~L4其关节支分布于髋、膝关节) 的解剖分布[1], 在其受累时, 亦可于上述部位出现症状, 而不进一步延伸诊查, 可能遗漏了腰部疾病。宋文阁、郑宝森等提出:腰椎间盘病变、腰椎结核、腰大肌脓肿、肿瘤、创伤等可引起髋、膝关节不适或疼痛[2,3]。腓骨短肌附止于第4跖骨粗隆, 当踝关节发生内收型扭伤时, 常因腓骨短肌猛烈收缩而造成骨折[4], 但往往因注意力过分集中于踝部肿痛而忽略了后者; (2) 主观方面, 涉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诸如病史采集不详细, 体格检查不细致, 不能确切地向放射科提供必要的临床资料, 以致放射科不能准确地摄取病变部位, 加之射线投照的特殊性, 如X线束从X线管向人体做锥形投射, 因此X线影像有一定程度放大并产生伴影, 伴影使X线影像的清晰度降低;另外, 处于边缘射线部位的X线影像, 由于倾斜投照, 可歪曲被照体[5]。

2.1.2患者检查前准备欠充分尤其是造影检查, 如胃、肠道内滞留物很易遮盖病变或误以为病变。

2.1.3摄片投照条件和 (或) 投照位置不适 (1) 投照条件过高, 则密度偏低的病灶显示不清或不能显示; (2) 投照条件过低, 对厚实部位穿透差, 易掩盖病灶; (3) 投照位置不当:非常规多位投照;投照角度不到位;病变不在投照中心线位置上。

2.1.4影像学诊断方面

2.1.4.1观片环境条件不适宜 (1) 室内亮度不合适, 室内光线亮度过高, 则相对降低了观片灯的亮度;光线亮度过低, 则对观片者眼睛产生不良刺激, 一者产生视疲劳, 不利于微小病变的发现, 再者对观片者视力产生损害。 (2) 室内嘈杂不安静。

2.1.4.2影像学诊断医生 (1) 对投照技术条件不合适的片子未予把关重摄, 而勉强诊断; (2) 对变异认识不充分, 而将正常变异误诊为病变或将病变误以为变异; (3) 观片条理性差; (4) 观片时注意力不集中; (5) 主观武断 (臆断) 、凭想当然; (6) 片子经一位诊断医生报告后, 结论便被定格 (即片子不再经他人复阅, 报告已取走) 。如若一个人犯某个失误的几率为100%, 则两个人同时犯此失误的几率可能会是50%, 经人越多其共犯同一失误的几率将越低。

2.2误诊、漏诊的预防措施

2.2.1临床医生 (1) 加强自身业务技能, 增强服务责任感。 (2) 申请单填写应提供必要的信息:诸如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出生地、长期异地居住史、现病史、既往史及所做检查结果, 以便诊断医生综合分析。吴恩惠指出:同一病变可有不同的X线表现 (即“同病异影”) , 而不同的病变又可有相似的X线征象 (即“异病同影”) [6]。 (3) 申请单应填写被检者联系方式 (如电话等) , 一旦后续发现误、漏诊等情况时, 能够及时与被检者取得联系。

2.2.2对被检者应充分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

2.2.3影像学技术 (1) 技术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照相技术, 还要熟悉人体解剖学知识。必要时与诊断医生协商解决投照条件、投照位置, 以便更充分地显示病变。 (2) 层层把关, 控制照片质量, 使照片具有“适中的黑化度、较好的对比度、较高的清晰度、较小的失真度”。笔者总结质控程序为:暗室人员→投照人员/诊断人员→暗室人员→投照人员/诊断人员→投照人员, 即: (1) 暗室人员将照片反映的投照问题反馈给投照人员; (2) 医生将照片中反映的投照问题直接或经暗室人员反馈给投照人员, 并且诊断医生起到质控的最后一关, 不可诊断片绝不诊断。

2.2.4影像学诊断方面

2.2.4.1营造良好的观片环境: (1) 观片室内亮度适中 (光线宜略偏暗) ; (2) 观片室内保持安静, 杜绝无关人员入内。

2.2.4.2影像学诊断医生应掌握一定的临床知识, 才能更好地将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表现结合起来, 提高诊断准确率。 (1) 新参加放射影像诊断人员, 应到临床科室轮转至少2年。 (2) 不定期邀请临床医师到放射科作学术讲座, 重点讲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3) 经常参加临床科室查房、会诊、病历讨论等。 (4) 加强随访, 不断总结失误。 (5) 工作时应集中精力, 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诊断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 (6) 首先全面评价照片技术条件, 判定照片质量能否符合诊断要求, 并可在照片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照片质量的影响;为避免遗漏X线征象, 应按一定顺序, 全面而系统地进行阅片观察[6]。 (7) 影像要与提供的临床资料相结合, 必要时亲自询问, 检查患者。 (8) 切忌形而上学, 主观武断地下结论。必要时加照或辅以透视, 如肺部纹理 (尤其是粗、乱纹理) 易造成小肿块假象, 透视下转动体位可以鉴别;肋骨骨折者, 常规投照不一定能够发现病变, 透视下转动体位常可暴露。 (9) 遇有疑难或不能明确是否有异常情况时, 可向临床医生提出恰当的建议, 诸如进行别的影像学检查, 其他实验室、内镜、活检等检查, 随诊观察, 试验性治疗等;另外, X线检查结果阴性并不能排除疾病存在的可能, 因为很多疾病在早期可以没有阳性X线的表现[6], 如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X线征象可以是阴性, 可建议进一步行MRI或血管造影检查, 必要时复诊;有些骨折的早期, X线征象不确切, 而经一定时间后, 由于断端骨质吸收而暴露出骨折线, 可建议复诊 (通常于伤后2周) , 以明确病变有无[4]。 (10) 照片须经2名以上诊断医师阅片后, 报告方可发出。如确系诊断医生人员少而当天不能另名医生复阅时, 片子不宜当日外借 (次日另名诊断医生复阅或本人再次复阅)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浅见总结, 供同仁交流指正以便更好地工作。如果在我们的工作中尽可能地减少误、漏诊的发生, 不仅标志着我们业务水平的提高, 增强了自身成就感, 而且减少了诸多麻烦、纠纷, 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提高了医院声誉, 加强了我们的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国人身体素质, 使他们更好地投入社会财富的创造中, 减少国家医疗资源的投入、消耗等。

由此可见, 误诊、漏诊是可以加以预防的, 其重要性也并非小题大做, 让我们健康使者共同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来战胜“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94

[2]宋文阁, 傅志俭.疼痛诊断治疗图解[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222~224

[3]郑宝森.慢性胸腰背疼痛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246

[4]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744、822

[5]吴恩惠.影像诊断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5

放射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篇11

一、在医教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二、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三、根据本科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病人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四、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报告单,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经常检查放射诊断和投照质量。

五、经常和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六、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七、当任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八、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防护情况,严防差错事故。

九、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和报销,经常检查机器的使用与保养情况。

十、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十一、负责确定本科室的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在本科的实施。

十二、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医师和技师诊断检查的质量。

十三、副主任协助科主任负责相应工作,在科主任不在医院时全面负责科室工作。

十四、完成相关记录:

(一)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记录表

(二)放射科影像诊断和临床诊断符合率月抽查统计表

(三)放射科影像诊断漏误诊率月抽查统计表

(四)放射科MR、CT和DR摄片检查阳性率月统计表

(五)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根据需要)

(六)放射科医学新技术申请表(根据需要)

放射诊疗许可制度概述 篇12

关键词:行政许可,诊断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辐射防护

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关于放射源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3]17号)规定,卫生部门负责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的准入管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1]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获得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落实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卫生部相继制定并发布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2]和《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程序》[3]。本文对我国现行放射诊疗许可制度的法律和技术要求试做较为系统的概述。

1 许可对象、条件与审批部门

1.1 许可对象

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1.2 许可条件

申请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放射诊疗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资格、放射防护知识和健康条件;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不同放射诊疗种类的部分执业条件归纳如表1。

1.3 审批部门

不同种类放射诊疗项目的许可审批分别由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办理。

(1)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使用X射线CT机、CR、DR、普通X射线机或牙科、乳腺X射线机等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

(2)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介入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3)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使用γ刀、X刀、医用加速器、质子治疗装置、中子治疗装置、重离子治疗装置钴-60机、后装治疗机、深部X射线机、敷贴治疗源PET、SPECT、γ相机、γ骨密度仪、籽粒插植治疗源或放射性药物等开展放射治疗或核医学工作的医疗机构。

同时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的,向具有高类别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2 申请与受理

2.1 申请

医疗机构在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前,应当提交申请资料,向相应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放射诊疗许可申请。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原件应加盖申请机构公章。

2.1.1 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主要包括:(1)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或《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复印件);(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一览表及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4)放射诊疗设备清单;(5)属于配置许可管理的放射诊疗设备,尚需提交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明文件(复印件);(6)《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或《辐射安全许可证》(复印件);(7)本年度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性能检测报告;(8)如果是《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实施后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需要提交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其中(1)、(2)、(3)项需同时提交电子版。

2.1.2 对申请材料有关问题的说明

(1)对已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的医疗机构,应提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建设中未正式投入运行的医疗机构,应提交《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2)属于配置许可管理的放射诊疗设备,尚需提交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明文件。根据卫生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配置许可管理的放射诊疗设备分为甲、乙两类。甲类包括:X线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包括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即PET)、伽玛射线立体定位治疗系统(γ刀)、医用电子回旋加速治疗系统(MM50)、质子治疗系统和其它未列入管理品目、区域内首次配置的单价在500万元以上的医用设备。乙类包括: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800mA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乙类还包括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但是MRI不属于放射诊疗设备,因此不属于《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调整范围。(3)《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或《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是指卫生部门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于2005年12月1日前发放的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是指环保部门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于2005年12月1日后发放的许可证。

注:序号中带“*”的项目为“关键项”,即对放射卫生防护起关键作用的条款,其他为“一般项”。“不适用”项不列入审核统计。

(4)本年度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性能检测报告。“防护性能”的概念应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中对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公众照射剂量控制的要求理解,包括关系到防护安全和质量保证的各种性能参数的检测报告。

2.2 受理

卫生行政部门受到申请材料后,对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当即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对申报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即出具受理通知书;对申报材料不全、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当即或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一次性告知通知书。

3 审查与批准

3.1 审查

3.1.1 一般要求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提出的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进行资料审查,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审核。

现场审核工作应当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审核人员的组成应当满足审核所需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审核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得与被审核单位或项目有经济利益关系,不得向被审核单位收取费用或谋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资料审查或现场审核人员应当对医疗机构落实表2[2]所列内容的情况逐条进行核实,出具现场审核意见。

表2中基本条件(第1至第6条)原则上适用于所有提出申请的医疗机构,放射治疗(第7至第19条)、核医学(第20至第32条)、介入放射学(第33至第42条)和X射线影像诊断(第43至第50条)的条款则适用于申请相应诊疗项目的医疗机构。将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与条款要求相比较,除不适用条款外,逐条给出“符合”、“基本符合”或“不符合”的审核意见。汇总审核意见后按照规定和表3的判断标准给出“建议批准”、“建议整改”或“建议不批准”的结论。

3.1.2 资料审查要点

(1)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审查放射诊疗申请时,应对放射诊疗机构的名称、性质、放射诊疗场所等重要信息进行认真审查和核对。对于只有一个法人,但其分支机构有单独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也应单独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申请表中的内容应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相对应。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复印件):审查中认真核对申请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科室类别设置、许可证有效期等内容。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应审查开展各类放射诊疗工作医疗机构是否都按规定配备了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具体如下:(1)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应当提供(以下每类证书至少提供1名):放射肿瘤医师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相关证书;医学物理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证明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放射诊疗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培训合格证明。(2)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应当提供(以下每类证书至少提供1名):核医学医师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相关证书;核医学技师或技术人员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证明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单独开展放射免疫工作的,可以只提供医学检验人员相关证书。(3)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应当提供(以下每类证书至少提供1名):放射影像医师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证明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放射影像技师相关证书。(4)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应当提供(至少提供1名):放射影像医师的医师执业证书。医疗机构无专业放射医师的,其人员必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的放射影像专业培训的相关证明。

(4)放射诊疗设备清单:对提供的放射诊疗设备清单,应查看清单中的内容与申请表是否对应。对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要求至少有一台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并具有模拟定位设备和相应的治疗计划系统等设备。使用医用加速器和60Co治疗机进行远距离放射治疗业务的医疗机构,都应当按要求配备模拟定位设备和相应的治疗计划系统。

(5)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是指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后,由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

(6)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性能检测报告:包括由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技术服务机构所出具的放射工作场所检测报告和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性能检测报告、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报告。

(7)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清单: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清单应根据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不同而提供的相应的设备,查看如下设备是否在清单上体现。(1)开展放射治疗工作应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开展核素敷贴治疗应配备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2)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应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单独开展放射免疫工作的,可以不配备活度计。

(8)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一览表及其放射工作人员证、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放射防护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材料。

(9)放射防护管理机构或组织,放射防护管理人员名单。(10)放射防护责任制和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以下制度: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操作制度;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放射诊疗场所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放射性同位素领用登记制度;放射诊疗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事件应急预案。

(11)放射诊疗设备列入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的,应提供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复印件)或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批准通知书(复印件)。

3.1.3 现场审查要点

在对申请的放射诊疗机构进行现场审核时,一方面应将申请机构提交的各类资料与现场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核对,另一方面通过对申请机构工作现场的审查,确定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及自主管理的能力。

(1)核对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中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尤其是开展的放射诊疗项目是否与现场情况相符。

(2)核对申请人提供的放射诊疗设备清单中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包括设备生产厂家、型号等重要参数。

(3)检查放射诊疗工作场所防护设施是否符合以下要求:(1)放射诊疗设备和场所按要求设置警示标志。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设有电离辐射标志;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2)放射治疗场所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检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3)核医学工作场所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4)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要求每个机房至少配备一套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4)核对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与清单是否一致,对设备进行简单测试,能正常运行。

(5)审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培训及其档案的建立等情况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中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的要求。

(6)审查是否制定与其从事的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

(7)审查是否采用有效形式实现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对育龄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告知。

(8)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设备的辐射水平和安全连锁装置的性能现场抽检结果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2 审查决定的作出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之日起,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

(1)审核结论为“建议批准”的,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审批程序,并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

申请机构持《放射诊疗许可证》到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相应的放射诊疗科目登记。办理登记的程序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2)审核结论为“建议整改”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向申请机构发出《整改通知书》。

申请机构应在收到《整改通知书》之日起3个月内,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并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整改期不计算在许可期限内。逾期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的,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书面说明理由。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整改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工作,并提出复核意见。

(3)审核或复核结论为“建议不批准”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并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向申请机构发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注明不予许可的理由。

4 许可管理

4.1 校验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校验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一并进行,并由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具体校验事宜。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放射诊疗许可证》正、副本;放射诊疗设备、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教育培训情况;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管理与检测情况及检测报告;放射事件发生与处理情况。

校验部门自接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技术管理部门提出评价意见,符合要求的,予以校验,加贴校验合格标志;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医疗机构限期整改。整改合格的,加贴校验合格标志。

4.2 变更

医疗机构变更放射诊疗场所、诊疗设备或诊疗项目的,应当按照《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程序》第六条至第八条的要求向有变更项目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提交申请材料并在申请材料中注明变更内容。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程序》[3]第九条至第十七条的规定办理放射诊疗许可变更手续。

4.3 注销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许可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放射诊疗许可,并予以公告:

(1)医疗机构申请注销的;

(2)逾期不申请校验或者擅自变更放射诊疗科目的;

(3)校验或者办理变更时不符合相关要求,且逾期不改进或者改进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4)歇业或者停止放射诊疗科目连续一年以上的;

(5)被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的。

4.4 补发

医疗机构遗失《放射诊疗许可证》,应当及时在发证机关所在地的主要报刊上刊登遗失公告,并在公告30日后的一个月内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办。

4.5 撤销

监督检查中发现或接到举报并经核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放射诊疗许可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撤销《放射诊疗许可证》:(1)医疗机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的;(2)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机构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3)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超越法定职权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4)依法可以撤销的其他情形。

5 其他要求

(1)医疗机构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应当悬挂在放射诊疗场所的明显位置,接受监督;严禁伪造、涂改、转让、出借或倒卖。

(2)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监督管理制度。

(3)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放射诊疗许可信息管理制度,相互通报《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注销等许可管理情况,定期公告本辖区取得和注销《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名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09-14发布.

[2]卫生部令第46号.放射诊疗管理规定.2006-01-24发布.

[3]卫监督发〔2006〕479号.卫生部关于印发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程序的通知.2006-12-18.

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篇13

肿瘤病人的不良认知: ①当病人确诊后,在情绪上,会产生焦虑、紧张不安、愤怒、悲伤、抑郁;在认知上,会感失望、无助;在行为上,会表现为否认、回避、反复求医,回避社交;在社会适应上,会影响到家庭、婚姻、工作和社会等。②人们恐惧放疗的原因,主要是放射治疗最常用于肿瘤治疗,其他疾病少用或罕用放射治疗;放疗常常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因此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放疗建议常常产生恐惧及焦虑的心理反应。日本原子弹爆炸使人们最早认识到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有关核反应堆泄漏的报道也常常引起人们对核辐射的恐惧,以至于有病人对用于医疗目的的放射诊断、治疗设备及其辐射也非常害怕,甚至担心放疗时那些巨大陌生的放疗设备可能会掉下来砸伤他们等。

医生的心理支持: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仔细对病人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化验、心电图、胸透、彩超、骨显像、CT/MRI等,以明确掌握病期,确定治疗方案。尽快安排病人放疗,以避免病人在等待中加重焦虑情绪。良好的医德、热情和蔼的态度可使患者产生安全和信任感,减轻紧张情绪。

医生利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讲解癌痛的有关知识,使病人了解癌症的基本知识,改变错误认识。讲解肿瘤放疗的必要性,介绍其原理、方法,放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和处理疗法。使之对放疗有一定的了解,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治疗信心,消除不良心理,保证放疗计划的顺利进行。

请治疗中的病人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讲述自己诊断前后的心理轉变过程,以减少病人的忧虑,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放疗中病人的不良认知及干预措施

放射科质控护士职责 篇14

1、在科主任领导和CT室、MRI室及导管室负责人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各室病人预约、登记和发送报告;

3、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4、负责门诊病人的碘过敏试验,严密观察及正确判断试验结果,耐心向病人解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参加过敏反应的救治;

5、负责各室影像资料、诊断报告的保管;

6、负责各室机器设备、医疗器械及机房的清洁卫生、消毒隔离;

放射工作者627例健康状况调查 篇1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廊坊市各级医疗单位、厂矿企业以及其他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共627人,其中男性485人,女性142人。选取不接触射线和毒物,无传染性疾病,身体健康者78人作为对照,男45人,女33人。

1.2 方法

1.2.1 临床检查

按照国家《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编制放射人员健康检查表,详细询问受检人员的放射职业史和自觉症状,临床常规检查内科、外科、神经科、皮肤科外,着重进行眼部晶体检查。

1.2.2 血常规检查

采集静脉血进行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检测(用南京普朗XFA 6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

1.2.3 微核测定方法

肝素抗凝静脉血1 ml,加0.3 ml 13%明矾,37 ℃水浴30 min取上清液离心,混匀沉淀物,吸一小滴推片固定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计数,观测1000个淋巴细胞中出现的有微核的淋巴细胞数,以‰表示。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Foxpro 6.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检查结果均参照国家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判定。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放射人员627名,年龄在19~58岁,平均年龄34岁;放射工龄在5个月~38 a之间,平均13 a;其中医用X射线诊断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593人、工业探伤34人。

2.2 自觉症状

调查发现有47.37%的人存在与职业辐射有关的临床体征,如乏力、头晕脑胀、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脱发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眼科检查

本次进行眼科检查的有606人,其中男性507人,女性99人。晶体浑浊136人,浑浊多集中在前囊和后囊下,以点状、片状、粉尘状为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实验室检查

2.4.1 血常规

共检查612人,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血常规异常77人,异常率12.5%。

2.4.2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627人全部进行微核检测,微核率平均0.477‰,超过杨家宽建议的我国成人微核均值0.1‰~0.3‰。157人检出微核,微核阳性检出率25.03%。

注:每例计数1000个淋巴细胞。

3 讨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会对人体的多个系统造成不同的影响,包括神经系统和眼晶体的改变,本次检查结果也验证了这一观点,被调查放射工作人员神经系统综合征和晶体混浊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都明显增加。但此次调查晶体混浊率比相关资料报道的要略低[1,2],可能与个人对眼睛的防护或者工龄长短有关。

造血系统的变化是长期低剂量受照人员机体损伤常见的客观指标,本次调查人员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少数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说明接触射线可引起免疫系统紊乱,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异常率与对照组组无明显差别。

低计量电离辐射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等方面的改变,微核的测定是反映染色体损伤的简易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监测及放射损伤的评价[3]。本次调查显示,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市属医院较低,原因可能是市属医院相比县区、乡镇医院防护措施较好;而县区医院病人较多,工作量大,个人受照计量较高;乡级医院由于病人较少,受照时间短,虽然微核率高但阳性率低于县区医院,调查结果与相关报道相一致[4,5]。

廊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受照剂量进行监测,所检放射人员年均受照剂量均低于正常值(50 mSv)的1/10,属于低剂量职业照射范围。本次健康检查显示,我市放射人员在低剂量照射下,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细胞遗传学指标和晶状体损伤发生率都有所增加,这提示应尽快解决防护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监护水平,使射线对工作人员损伤降到最低,并定期对放射人员进行查体,发现问题及早处理,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小剂量放射线,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利用廊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对全市范围内各级医疗单位、厂矿企业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出现脱发、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和晶状体浑浊的比率有所增加,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χ2值分别为24.35和14.76,均P<0.01;淋巴细胞微核率、淋巴细胞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9.25和17.76,均P<0.01。结论低剂量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

关键词:放射工作者,健康状况,现况调查

参考文献

[1]张青碧,孙宗建,叶运莉.某市2006年放射人员健康状况现状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8,35(8):1418-1419.

[2]徐侠,张方清,姜文.滨州市放射工作者健康状况调查.中国辐射卫生,2001,10(1):46-47.

[3]郑巧玲,李来玉,张杏坤,等.射线工作者淋巴细胞微核和剂量关系初探.职业医学,1997,24(3):50-51.

[4]韩方案,胡云,朱庆安.低剂量电离辐射暴露者淋巴细胞变化与受照剂量的关系.江苏预防医学,2005,16(4):7-9.

上一篇:有关于友情的句子,有关于友情的短语下一篇:设备验收通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