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建设(推荐8篇)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纵观当今世界,凡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不论其是民主政体还是专制体制,依靠法制来治理国家是其共同的特征。依法治理国家,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同时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选择。
一、当前加快我国社会法治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社会法治化建设的现实困难是存在的,但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当代中国社会已进入到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从而更加凸现出对法治的呼唤和需求。纵观当今世界,凡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无一不是法治化的社会。加快中国社会的法治化建设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形势紧迫。
(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
(三)加快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二、中国社会法治化建设的现实基础与核心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建设法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重任。
(一)中国法治化建设的基础与动力
中国法治的基础和动力在于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以及意识的科学化。
(二)中国法治化建设的关键与核心
中国法治化建设的关键不在司法,而是政治的法治化。或者说“人治” 是最大障碍。中国法治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司法法治化。
三、未来中国社会法治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法治国家必须以完善民主、保障人权、法律至上、法制完备、司法公正、制约权力、依法行政、保障权利作为其基本特征,从而区别于其它法治国家或非法治国家。
(一)完善民主制度,夯实法治国家建设的政治基础。
完善的民主是法治国家必备的政治基础和重要标志。完善民主最首要的内容是完善政治民主,最直接的是完善立法民主。
(二)切实加强人权保障,扩大保护范围和提升保护程度。
人权是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的权利范围与保护程度是一个国家进步与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是不同类型国家的重要差别。国家的进步过程,其实也是人权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人权保障状况是区别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
(三)确立法律至上的理性原则。
法律至上是无产阶级在其法治建设中提出的重要口号和基本原则之一。其意在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的效力或与法相冲突。
(四)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之一。法制完备对于建立中国法治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五)维护司法公正,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首先,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最本质要求。
其次,司法公正是司法赢得群众的最基本方面。
再次,司法公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六)加强对权力监督与制约。
权力的根据在于民众对权力的赋予以及民众对权力行使的认可。权力的获得与权力行使,通常表现为是少数人的事情。在制约机制中,最有效的制约手段当然是法律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是最好的社会制度,其对权力赋予和权力行使的制约理应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典范。
(七)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行政是国家行使权力的重要方式,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途径。依法行政可以说是运用法律制约权力的重要表现。
依法行政,一要保证国家行政权力的依法实现,使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被正确行使;二要防止非法行政,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 网络反腐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打破了传统线下反腐的桎梏, 弥补了国家体制内反腐的不足, 越来越受到百姓的青睐和执政党的重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反腐呈现出快速生成和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 网络反腐实现了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
目前我国已将构建人权保护制度提到立法层面, 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网络参与无疑是民众参与政治、行使参与权最高效便捷的一种方式。网络反腐作为公民主动参与反腐的重要渠道, 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反腐模式中公民被动局面, 符合当前我国政治改革发展的潮流。
(二) 网络反腐拓宽了权力监督渠道
监督是预防和遏制腐败的最有力方式, 网络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拓展。互联网以其传播速度快、参与度高和社会影响大等优势为纪检部门、检察机关、监察部门提供有关腐败行为的信息和线索, 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来源。此外, 互联网的虚拟性有利于知情人员大胆地检举和举报而免遭威胁和迫害。如今网络已成为广大网民参与政治、表达利益诉求和实行监督的重要渠道。
(三) 网络反腐弥补了传统反腐的不足
网络反腐主要是通过网络媒体对贪污腐败行为的报道, 网民利用微信、QQ、微博、论坛、贴吧等社交载体表达自己的反腐态度从而达到行政监督的效果。与传统的反腐形式相比, 网络反腐的成本低、影响力大。网络没有门槛限制, 扩大了政治参与的群众基础;网络可以匿名发表言论, 有效地避免了打击报复行为的发生。可以说, 网络反腐弥补了传统反腐的不足。
(四) 网络反腐对问题官员有巨大震慑作用
网民对官员腐败行为的评论和媒体对腐败事件的跟踪报道促使社会舆论迅速形成, 案件的调查处理和公布也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迅速开展, 网络反腐的效率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传统反腐形式。网络舆论点燃了社会的反腐热情, 舆论的压力以及反腐的氛围对问题官员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二、网络反腐良性运行的障碍因素分析
近年来, 网络反腐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反腐负面问题也日益凸显。要解决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 需要对网络反腐运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找到制约网络反腐科学发展的原因所在并加以克服, 进而推动网络反腐的制度化和法治化。
(一) 网络反腐影响司法的公平正义
转型期由于贫富差距等问题的存在,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心态失衡, 仇富、仇官、仇警就是典型的表现。对腐败的痛恨和官员的不信任激发了民众对于网络反腐的参与热情。在失衡社会心态的渲染下, 网络反腐往往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法治精神, 民众的感性思维和道德判断会主导网络信息的走向, 致使网络反腐出现一些畸形发展的态势。在司法程序中, 公众通过网络广泛参与可能会影响司法独立, 网络反腐会削弱法律的权威, 网络反腐形成的强大民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司法公正与程序正义。在一些网络反腐的案例中, 歪曲、夸大、谩骂等现象仍然存在, 严重干涉到实际调查。尤其对于一些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 网上一边倒的舆论, 会给法院和法官带来巨大的压力, 影响公正审判。
(二) 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互动机制不畅
网络反腐的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民众通过网络披露腐败线索和腐败行为, 二是电子政务在官方反腐体系中的应用, 而腐败案件的最终查处还要依靠各级纪检和检察机关的介入。因此, 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良性互动便成为反腐取得实效的关键。目前, 网民和民间反腐机构仅仅依靠网络, 缺少与纪检机关之间的相互配合。网络反腐主体的单兵作战, 一方面可能会打破政府反腐机构对案件的查处计划, 使一些问题官员隐藏得更深, 不利于腐败案件的查处;另一方面, 大量的反腐信息也会由于缺乏权威部门的及时介入而被淹没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之中, 不利于网络反腐的深入推进。
(三) 网络反腐缺乏有效地制约管理
网络的普及虽然大大促进了反腐的进程, 但由于网络立法的不足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阻碍了网络反腐的法治化和制度化。首先, 网络反腐的非理性化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民众把网络反腐当作宣泄情绪的渠道, 造谣、诽谤、诋毁他人的名誉, 最直接的后果是影响网络的公信力, 同时也会增加国家的反腐难度。其次, 我国仍缺乏对网络举报人和民间反腐机构的相关权益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打击报复网络举报人的情况时有发生。网络反腐基本工作制度欠缺, 与纪检、监察部门的互动衔接机制不畅, 使网络反腐呈现出无序发展的不良态势。
三、网络反腐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网络反腐究竟能取得多大的成效是由网络反腐的良性运行和长效机制决定的。实现网络反腐的制度化和法治化是推动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 培育公民的理性参与精神和民主法治意识
网络反腐的经验表明, 培育公民的理性参与精神和民主法治意识是规范网络反腐的良效之方。因此, 要培育网络反腐主体的理性参与精神推进网络反腐的规范化运行, 培育网络反腐主体的法治精神推进网络反腐的法治化运行。要正确地理顺和引导网络舆情, 培育理性、公正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网络反腐中的重要作用。网络反腐也应该秉承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权的价值取向, 从而克服网络反腐可能出现的侵犯人权的负面影响, 维护网络反腐的秩序。
(二) 推进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良性互动
网络反腐主要通过网络举报和网络曝光引发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而案件的查处最终还得依靠纪检部门的介入。可以说, 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的有利补充。只有实现网民和政府权威部门的良性互动, 才能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无缝衔接。相关部门要改变思维定势, 更加注重反腐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有关单位应该设专职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加强与网络举报人的联系, 并对举报人给予保护。加大案件调查处理的信息公开力度, 进一步提高反腐败工作的透明度, 保障民众充分的知情权, 为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工作提供便利。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将网络反腐程序化法治化。
(三) 加大网络反腐的立法和管理力度
加大网络反腐的立法和管理力度是网络反腐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 网络反腐尚缺乏系统的法律支撑, 导致网络反腐和网络监督中出现的问题颇多。因此, 应进一步规范网络反腐的管理, 加大网络反腐的立法工作, 使网络反腐在制度和法治的框架内良性运行。通过制定和出台《网络反腐法》, 对网络反腐行为的方式、途径和范围等作出明确规定, 使网络反腐有法可依。建立健全网络举报人的保护制度和补偿制度, 直接举报人为反腐工作做出了贡献和承担了一定的风险, 因此应该得到合法的保护和合理补偿。要建立健全网络监督责任追究机制, 对于恶意诽谤造谣者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使网络反腐在法治的轨道下运行。要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电子政务监督服务体系, 为网民参与网络反腐和表达利益诉求提供畅通的渠道, 让网络反腐真正成为人民监督和制约公权力的一把利剑。
参考文献
[1]马立顺.法律规制视角下网络反腐初探[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14, (6) :2.
[2]孔令兵.法治视野下的网络反腐[J].行政与法, 2012, (2) .
[3]邱玉华, 陈幼琳.论我国”强力”反腐的法治化道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 (4) .
[4]顾闻, 朱俊杰.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网络反腐法治化建设[J].廉政文化研究, 2013, (6) .
[5]曾艳, 李德虎.网络反腐的形成机理、运行障碍及规制进路[J].求实, 2014, (1) .
[6]戴仁荣.网络反腐法治文化建设论纲[J].行政与法, 2013, (12) .
[7]罗靖.网络反腐及其法治化[J].重庆与世界, 2013, (12) .
一、加强法治化建设前沿阵地的现实意义
依法行政是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履行的底线,也是工商部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法治化建设进程中,工商所前沿阵地的地位毋庸置疑,并具有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商所是工商部门法治化建设的“终端环节”。工商所是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一级派驻单位。是深入县乡村镇的监管执法触角,是上级指令的执行终端和基本单元。依法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一法治化目标,要通过工商所取缔无照经营、查处不正当竞争、虚假出资、制售假冒伪劣等一个个具体的执法行为才能落到实处。法治化的种种程序性规定如关于立案调查期限、管辖规定、罚没物资处理、扣留封存等强制措施的采取、行政处罚的执行等要求,也要在工商所这一终端中得到执行才能真正依法行政。工商所在这一环节上承担执行与反馈两项任务,一方面规范履行法律法规与各项职责规定,另一方面对体现法治精神的措施是否有效进行检验,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上级予以修正或完善。法治化建设需要终端的执行力,法治化建设的措施需要在终端予以检验,依法行政的效果需要在终端予以体现。
(二)工商所是工商部门法治化建设的“合成车间”。在监管执法重心下移的趋势下,目前基层工商所承担了大部分的巡查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上级职能处室每年数十个执法文件方案最后都汇集到工商所这一根“针”上。法治化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也要靠工商所这一“合成车间”进行分解与落实:对上级机关下达的执法任务,工商所要研究领会行动目的。明确行动范围、方法。然后制定行动方案:同时收到多个检查任务的。要通过统筹合并对该对象的其他检查计划内容一并进行,尽可能减少重复检查,提升执法效能:然后将任务分解到相关岗位,明确结果反馈的渠道,督查各岗位行动的效果。通过“接收解读、统筹整合、任务分解、结果汇总、行为督查”这一系列“合成”的过程,工商所依法规范履行职权,最终产出“营造公平竞争秩序”这一公共产品。如果工商所“合成”能力不强,对法治化的制度和要求在理解上就会出现偏差,执行上级指令就会走样,法治化建设的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三)工商所是工商部门法治化建设的“形象展台”。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前沿阵地,整天和被监管者打交道。和消费者打交道。基层工商所开展工作、履行职能的过程,即是直接面对各方群众、经营者与之沟通的过程,即是直接调整社会矛盾与各方利益冲突的过程。工商所人员在巡查监管、执法办案、消费维权等职能履行中的一言一行,都是法治化建设水平的直接体现。如果工商所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技巧,具体行政行为遵循“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依法行政原则,则会树立公正执法、规范高效的工商部门形象。反之,如果工商所工作人员欠缺法律法规知识,欠缺对法治精神的全面把握,不能严格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和程序规定,在案件查处中一味追求罚款不顾社会效应,自由裁量过度。执法作风粗暴,则容易让外界产生一种“工商部门除了收费、就是罚款”的职业印象。引发对整个部门、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因此工商所法治化建设关乎工商机关形象建设的成败,是工商形象的展台。
(四)工商所是工商部门法治化建设的“薄弱短板”。伴随“两费”停征、财政供给体制的改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已进入职能转型的特殊时期,促进基层工作中心尽快向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转移,推动工商所法治化建设。是适应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然正如经济学中的“木桶原理”。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并不取决构造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恰恰相反。目前的工商所正是法治化建设的那块短板。多年来的传统理念和工作模式导致的基层工商所法治意识薄弱、行政能力弱化这一问题显得愈发明显,尤其是工商所干部职工对两费停征之后应当干些什么、如何依法履职尽责普遍茫然。而监管重心下移、执法权限的逐步下放,对工商所独立办案、独立核审的能力、依法行政的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越发紧迫的要求。如果工商所法治意识不强、法治能力不强,将严重影响各项工作开展。还有可能面对巨大的职业风险,履职尽责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二、影响前沿阵地法治化建设的因素与分析"
工商所法治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包括法治观念、制度建设、法制监督、执法能力等几个要素,对照推进依法行政的原则要求,当前的工商所法治化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存在一些短期内难以克服的问题和困难。
(一)对法治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执法理念陈旧影响工商所法治化进程。工商行政管理风风雨雨走过30年,执法方式、执法理念在不断变化,对法治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但工商所受传统工作重心的影响。干部职工对基层法治的认识未跟上形势要求:不理解法治的民主、平等、公正、透明的内在要求。死背法律条文、机械执行法律规定;执法中缺乏对管理相对人的尊重,认识不到行政相对人的人格和执法者是平等的;将执法片面理解为法律法规的应用。片面理解为取缔无照经营、打假治劣等具体执法行为。未能全面把握法治精神,不明了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的区别,执法实践中存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脱节。两费停征后,一部分基层工商所执法人员仍习惯于沿袭传统的办案模式,在实际办案过程中,对有经济效益的案件依然争着抢着去办,对一些社会效应高、经济效益低的违法案件则少有人去理会。究其原因是执法理念陈旧,执法目的不明。考虑部门和个人利益多,考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法治理念的少。这种执法理念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维护公平正义的目标。
(二)法治素养不高,依法行政能力弱掣肘工商所法治化建设。目前工商所干部队伍的法治素养不高是制约法治化进程的瓶颈,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法律知识欠缺,能力结构失衡。长期以收费为中心导致大部分工商所干部职工技能单一,法律知识极其匮乏,难以跟上监管执法的需要。如有的工商所人员去企业检查时,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尚不及企业老板;有的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扣留涉嫌违法的商品时,不按照法定程序下达法律文书,出具扣留财物清单。其二是法律应用能力差。一些执法人员对法律宗旨、证据收集规则、法律适用原则等法律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执法中缺少依法行政的理性思维,不按照法定程序处理执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部分工商所干部职工只能查处一些简单无照经营案件,对深层次违法行为难以发现: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很少从案情、违法性质、当事人认识态度、当事人接受处罚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多依从办案人员主观故意,有的同一性质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结果却不同,
行政处罚的公正、公平受到质疑,最终导致行政争议案件的发生。其三是执法方法简单化。态度粗暴,缺乏说理;对惩罚性法条适用多、执行多,对行政建议、行政指导等手段运用少,也难以应企业要求给予恰当的行政指导。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基层工商所行政执法人员中法律专业人员较少,队伍素质整体偏低。年龄老化、观念老化、知识老化、工作方法粗放化。学习动力不足,上级培训指导不到位。
(三)法制监督难以到位,严重影响工商所法治化建设。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工商所内部的法制监督效果不佳。在个别基层工商所甚至存在巧立名目乱收费、行政处罚案件个人说了算、被暂扣的物品不能按法定的期限予以解除等违法行政的问题。监督不力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工商所“自体监督”效果差。法制员虽领取专门津贴但并不独立,隶属工商所编制。在所长领导下工作。其利益和工商所完成任务的绩效挂钩。不仅核审行为要受到工商所负责人和具体办案人员的思路影响,难以独立提出对案件的核审意见,且大多数法制员本身身兼数职,有的自身即是案件主办人,左手监督右手,这样的“自体监督”难以发生效用。其次,上级法制监督机制未健全。监督形式过于单一,过于依靠工商所的自我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灵活的督查考核措施。再者,法制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工商所能胜任法制员岗位的人选奇缺,经选拔任命的法制员经过培养和锻炼。一旦工作出色得到晋升则后继乏人。且法制员绝大多数为兼职,工作热情不高,存在怕担责任的畏难情绪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求进取表现。有些从其他岗位上被任命为法制员的基层干部,对岗位要求还不适应。有的虽然有主观愿望,但从未办理过经济案件,法律功底比较差,在对具体的经济违法案件实施核审把关时,往往发现不了存在的问题,有的即使发现了问题也难以下手处理。
(四)法治资源的配置与整合缺乏科学性,影响工商所法治化建设。当前工商所人力资源配置与承担任务严重不成比例这一现实问题,在工商所法治化建设中也同样明显。一方面是内部法治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系统内法律人才缺乏,有相关专业学习背景的人大多在上级业务处室,少量在工商所的基本上安排在经检办案岗位,法治意识较强,执法经验丰富;而监管人员刚从长期从事的收费事务中解放出来,法治意识比较淡薄,执法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在法制监督资源配置上,基层需要法制员来把关,却又没有相关专业的人才储备;有的人员从未进行过案件核审,被动地“赶鸭子上架”等等,法治资源的人力储备缺少规划。另一方面工商所对外部法治资源整合不足。执法环境有待改善。目前工商所与地方法治部门之间缺少协调和共建,有时甚至存在矛盾和冲突。表现在:工商所与派出所、质监所等职能部门派出机构业务交流少,在一些重点行业监管中单打独斗,执法效果不佳:工商所与地方政府法制办、司法所、食安办、综治办等基层法制机构联系沟通少,一些法定范围内本予查处的违法行为,地方法制机构往往从维护地方利益的角度提出反对意见,使基层执法难以顺利进行。
(五)与上级法治机构事权不明,影响工商所法治化建设进程。首先是层级事权划分模糊,导致工商所疲于应付、执法效能低下。工商所与上级机关监管执法机构之间的事权划分不清。工商所在完成分内工作之外,还要承担一些上级业务科室的其他任务,比如逐户上门送达检查、整改、回访、年检、处罚等各类相关法律文书,耗时耗力牵扯基层精力。使人少事多的矛盾更加突出。基层形象地比喻工商所变成了载重机,网格人员变成了万能机器人。这种情况下执法效能难以提升。其次是工商所对上级法制部门的依赖性过强。长期以来,基层工商所依赖县级局法制科对所办案件的核审监督,遇到复议、诉讼案件一般也由上级法制机构出面协调解决,自身出庭应诉、听证辩论等能力较弱,作为独立执法主体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第三是上级机关制定的工作标准不细致导致法律责任过于集中工商所。由于监管、执法、维权等各项工作尚缺少明确的责权划分,基层普遍缺少安全感。比如责任区无照经营出现死亡事故,责任风险无限集中到片管人员身上。而工商所、上级机关之间应承担的层级责任,相关部门的责任划分没有充分明确。导致工商所工作人员在监管执法中存在惶然心态。
三、当前夯实法治化建设前沿阵地的路径及思考
综前所述,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工商所法治化建设意义重大、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径夯实法治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一)强化法治观念教育,为工商所法治化建设提供行为导引。一要在工商所市场监管实践中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新型执法理念,使具体的行政行为合法、合理。要坚持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的人格平等,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必须更加注重监管执法的和谐性,摒弃“管”字当头的强势特权思想,对严重危害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对市场主体存在的一般问题要多做说服教育、引导规范工作。努力建立融洽、和谐的监管关系。二要树立规范意识,切实做到内部规范管理和外部规范监管,将各项工作均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中来,不得随意滥施行政。三要树立程序意识。行政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正确性除了要有实体保障外,还须要有程序保障。如果忽略和轻视法定程序,不按法定程序执法,即使结果正确,其行政行为也是违法。四要树立责任意识。“责任行政”是现代行政恪守的一大理念。作为公权行使者的基层执法人员必须增强责任意识,慎重使用手中职权。既不能“越位”,也不能不作为。五要增强服务意识。在法定范围内,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灵活处理市场经济发展中发生的各种新问题,协调各种利益冲突。
(二)加强法治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工商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全面提升基层人员的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是工商所法治化建设的基石。在法治能力的培养上可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制培训的内容既要丰富又要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既包括法学、文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又要突出依法行政理论、行政诉讼和非诉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实务及执法程序、行政执法监督网络操作等实践知识。二是培训方式要呈多样性。可以采取模拟执法对抗、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考试、专家讲座等不同形式,对全员进行强化培训。也可以采用现代网络技术、自学与面授、内部网站专题讨论、系统专家在线答疑等形式开展培训。三是培训要着眼长远。前几年江苏省工商局开展的全员法学知识培训活动横跨几年,用几年时间先后学习了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这样的方式非常值得借鉴,因为提高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培训进行积累。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培训方式固然可以解“一时之忧”,但制定并执行长期培训规划,对提高全员的法治能力更能解决“实质问题”。
(三)丰富法治手段。推进工商所依法行政的高效
能。首先,发挥信息化优势实现工商所执法手段的现代化。发挥信息化系统功能高效的优势。按照统一、互通、实用的原则,可在行政执法装备上配备可以联通外网的电脑,建立可进行实时监控、具有无线指挥功能的规范化讯问室。并为执法人员装备集成有移动执法、市场监控、调度指挥、辖区监管、条码识别等功能的移动执法终端。执法人员可利用移动执法终端查询市场上销售商品的信息,及时发现侵权商品,还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录音、录像取证,并可实时上传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发辅助办案软件,收录所有工商办案文书的电子模板。归纳总结常发案件的讯问模式,并设置法律法规查询等功能。为实现法治化、高效能监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探索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披露平台,实现与相关政府部门、重点行业主体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其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管理等手段实施行政管理,充分发挥行政指导、行政建议等方式在工商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增强管理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四)科学配置法治资源,筑牢工商所法治化建设的基础。从三方面实现对工商所法治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一要配置好前沿阵地的“战斗员”。基层工商所执法人员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应尽快调整解决,从人力资源方面向前沿阵地倾斜,把法治素养好、法治能力强、会管理、懂执法的人员输送到基层工商所。第二要整合好社会执法资源。在市场监管方面,要协调质检所、卫生所等行政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市场检查、产品质量抽检等行政执法活动。在执法指导方面,可以请政府法制办、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对专业案件或疑难、新型案件进行交流、磋商,形成共识后,对具体的行政执法进行指导,避免行政争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第三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营造优良的执法环境。在受理登记、颁发证照、行政处罚、消费调解的同时,对前来办事的经营者宣传工商法规: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要尽量详细解释。结合相关案例增强普法效果;在查办案件过程中要从纠正、预防的角度出发,与违法当事人平等沟通,告知其法律救济途径,对如何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给予恰当的指导。要充分借助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赢得社会各界对工商法治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五)健全法制监督机制,强化对工商所行政行为的监督。上级机关要建立完善机制加强对工商所行政行为的监督。首先要对行政权力进行法制监督。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权责统一。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行政乱作为和行政不作为都是滥用行政权力,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其次,要建立法治监督考核体系。要通过制定依法行政工作考核评价实施方案,推行依法行政评价考核制度,以此促进基层工商所依法行政水平和各类具体行政行为的质量得到提高。第三。要强化违法过错责任追究。对发生的各类错案坚持做到四个不放过。即不弄清情况、查明原因不放过;不分清责任、追究到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不放过;不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健全防范工作机制不放过:不深入剖析举一反三、警示全员不放过。对执法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做到有过必究、有究必果。最后。要探索丰富法制监督形式。采取层级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等综合形式加强对工商所的法治监督,确保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
(六)合理划分法治事权,确保工商所依法行政履职尽责。要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工商所与上级法制机构的职能与权限,研究制订详细的执法程序规则。科学划分不同执法环节应当承担的责任,将行政执法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使工商所的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中有章可循,从而减少执法办案的随意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真正体现法治精神:明确工商所法制与上级机关法制部门所应承担的职责,锻炼加强工商所对自办案件所应承担的主体责任如应诉、申辩等能力,逐步消除对上级法制部门的依赖:要明确上级机构与工商所应承担的事权,对上级业务机构本应承担或可采取简便方式完成的工作,不可下推工商所。切实减轻工商所依法行政的负担。与此同时。建立专业高效的上级指导系统。对工商所的执法质量考评、案件的管辖、核审、处罚、自由裁量及执行等基层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剖析,指出存在问题、纠正认识偏差,切实指导基层严格依法、公正执法。
要建设法治社会,一定要从建立法治政府开始。法治是建立现代化服务型,阳光型政府的先要。正所谓“法无授权不可为”,对政府来说,不可以逾越法治政府的行为边界,不可以触碰法治高压线。但当下仍然存在政府执法行为失范、执法牟利、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以及不作为等现象,这些与建设法治中国理念格格不入。所以现代政府只有敬畏法律,时时刻刻以法律为准绳,才能真正实现用法治理念来建立现代政府,建设法治中国。
坚持执政为民是建立法治政府的动力。习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民心,为的是人民过上好日子。所以作为公职类人员,我们要时时刻刻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把人民的冷暖安危放在心里最高点,坚持执政为民,法治为民。真正用暖心之举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群众满意的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提升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真正将行政机关打造成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
提升法治意识是建立法治政府的基石。正确的意识决定前进的方向,提升法制意识才能更好的坚持建设法治中国的信念。“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作为各级行政机关的广大公务员理一定要遵守“规矩”,做好法制政府建立的表率。要领会习总书记及党中央重要的法治中国精神和指示,时刻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也要引导公务员们从思想入手,提升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的意识,主动掌握法律法规精髓,自觉树立起依法行政的思想意识。
推进依法行政是建立法治政府的保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水,行政机关是船。党和国家的发展和前进离不开人民的维护和支持,所以自当服务于民,不辜负人民群众对于党和中央的信任。敬畏民意,要从依法行政开始,一针一毫不差民之情,不违民之义。不能让执政为民之事,成为“危”民之事,行政机关不执政为民,就会动摇百姓的拥护党之心,破坏干群关系和血肉联系,也会让广大群众因此模糊守法与违法之间的界限,更会对政府失去信任和依赖。行政机关只有做到依法行政,才能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让广大群众看到政府的“法治名片”,才能保证法治政府,法治中国的建设。
摘 要: 预算管理作为财政工作的核心, 目标是保证政府行为不偏离纳税人的公共利益。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预算管理法治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促进我国预算管理法治化进程, 需要进一步完善预算法律体系, 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适时引入中长期预算框架, 强化预算执行中的约束机制, 加强预算监督。
关键词: 财政预算;预算管理;法治化
预算作为政府基本的收支计划, 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 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反映。当前, 我国正致力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所有的政府活动最终都要在财政预算中表现出来, 因而可以说预算管理在财政工作中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预算管理法治化就是财政部门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基础, 摒弃人治 因素干扰, 使预算管理各环节实现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的建设目标。具体包括构建完善的预算法律体系、预算过程法治化、预算监督法治化以及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
一、目前我国预算管理法治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各领域的改革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后, 财政改革初始的焦点是如何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收入分配框架, 自 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才开始进行以支出管理为重点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1999年以后, 我国渐次进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工资统发、收支两条线、金财工程、中央决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超收管理等一系列预算管理改革, 使得国家财政预算朝着细化、硬化、透明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预算管理法律体系现已初步建立, 预算编制程序更加科学规范, 预算透明度提高, 决算功能进一步发挥, 预算监督得到强化, 绩效评价正逐步有序展开。预算管理经历了从部门立法到人大立法的变迁, 预算从 政府管理的工具 变为 管理政府的工具 , 可以说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我国预算法治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法治化的理念尚未形成
现代国家预算发端于英国,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始于 1951年政务院发布的 预算决算暂行条例 , 时至今日, 虽然在预算程序上有了一些法定要求, 但与预算的民主理性、公开透明的本质内涵仍有一定的距离。30年的改革使 人治 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但观念更新还没有完全体现在政府行为(预算)中。究其原因, 除了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以及转轨时期各项改革措施不配套形成的漏洞外, 还在于一些改革措施可能触及对既得利益的再分配, 公共管理者难免对此持谨慎甚至消极保守的态度。预算管理领域的改革也是如此。这预示着法治化建设需要更新预算观念, 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手段不仅是管理方法的创新, 更是政府治理的一次理念革命。
(二)预算法律体系落后于改革实践
现行的 预算法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立伊始的产物, 虽然在 把预算推上法治轨道的征途中迈出了一大步, 却没有预留随时代而张弛的空间, 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社会快速变化的环境。当前市场化格局下的财政改革实践已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 预算法 的约束, 从某种意义上说制约了财政改革的步伐。如 预算法 没有明确界定上下级预算权限, 各级财政支出的职能范围缺乏科学清晰的定位, 导致政府间 越位 与缺位 现象普遍;没有严格规定社会公众、立法部门获得信息的权利以及政府部门提供信息的责任和义务, 使得预算审查和监督常常流于形式。此外, 不仅 预算法 本身难以适应公共预算管理的要求, 相关配套改革的立法与修订也显得相对滞后。我国近年来已成功推行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实践, 但直到 2002年才出台第一部新的相关立法 政府采购法。单兵突进的改革往往会因配套改革滞后而不能发挥其优势效应。
(三)预算编制质量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 预算编制只是在既定的收支之间被动地安排资金, 缺乏科学的分析预测, 编制程序简单且不规范。一是预算不完整、不统一。政府的全部收支都需纳入预算统一管理, 这本应是编制预算的基本要求, 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政府预算所覆盖的只是政府收支的一部分, 因而政府收支规模到底有多大并没有确切统计。不仅政府支出没有全部纳入预算, 通过收费形式获得的公共资金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 查不清、道不明, 更无监督可言。那些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所谓预算外、制度外收支以及本属于政府消费但却由企业或居民买单的政府收支等等,都没有在政府预算中准确反映,也就难以进入人大和民众的监督视野,小金库或者秘密预算等就是鲜明的例证。近年来,中央预算的透明度有所提高,但地方财政的透明度还有待提高。2009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显示,即使是提供信息最为全面的福建,仍然有40个信息无法获得。2010年6月13日,审计署公布的17个省区市财政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1月~2009年6月,17个省区市有625.38亿元已收缴的非税收入未按规定及时缴入国库,还滞留在有关征收部门的收入过渡账户或预算外账户。审计调查虽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在预决算报表编制、收入征管和财政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老问题依然存在。二是预算科学化水平不高。预算收入方面,以预算支出确定预算收入规模,实际执行中税务部门受上级考核和地方财政的双重约束,实际增收又大幅超过预算收入。预算超收常态化从执行结果来看是好事,但从过程来看,说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准确,缺乏对影响财政收入因素的科学分析和预测。预算支出方面,各部门获得多少预算经费取决于原来的基数,而不是事业发展的需要,缺乏财政运行过程中的灵活应对能力。三是预算精细化程度不高。推行部门预算以来,各预算单位都编列了部门预算,但预算所预留的机动指标过大,一些专项补助尤其如此。四是编制程序简单。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时常被简化,代编预算的情形时有发生。
(四)政府预算的约束力不强, 监督软化的问题难以解决
政府预算经立法机关审议批准成为法律文件, 理应得到严格遵守, 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但现实中, 政府活动不按预算办事的情况时有发生,财政运行中存在 暗箱操作;预算指标到
位率低, 预算追加 随意 而频繁, 预算超收现象大量存在。预算超收收入尽管需要报人大备案,但其具体使用的自由裁量权却往往由各级财政部门斟酌使用, 极易脱离立法监督机构的审查和监督, 从而加重了政府行为的非规范化程度。预算法 无法对政府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比如 预算法 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政府 不列赤字 ,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 不得发行地方债券 , 但实际情况是相当多的地方政府有财政赤字, 且地方政府变相举债的情形相当普遍。从1999年起, 审计风暴 连年不断, 但 屡审屡犯的违规行为屡见不鲜, 财政资金违规使用的问题还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来求解治理对策。随意追加和更改预算、年终突击花钱、违规挪用、私设小金库、乱挂账等现象及公共财政预算的软约束问题, 几成顽疾沉疴。改革开放 30多年来, 人大的预算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已经普遍建立了人大对同级预算案的审批制度, 但这种程序上的预算监督权还没有在实体上完全得以体现。现实中, 人大审批预算更多关注的是财政收支总量, 而非具体项目。人大通过的预算案并不具有对政府行政严格的刚性约束力, 政府突破预算、擅自调整预算以及规避预算案的行为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 政府并不对其违反预算法的行为承担法律或政治责任, 致使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 维持本地财政平衡的动机不强。
二、推动财政预算管理法治化建设的路径
我国尚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加之具体国情的约束和传统治理模式的惯性影响以及改革涉及的部门利益牵动面较大, 使预算改革还不具备较为稳定的框架和制度平台。1999年以来的预算改革还只是停留在加强预算管理的内部行政控制阶段, 还没有真正进入预算的法治化阶段。我国要建立起现代预算制度, 需完成从行政控制到法治化、从法治化到民主化的过程, 最终实现对预算的民主控制, 这是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目标, 也是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体而言, 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重点仍应是管理技术层面, 应着重提高预算信息的完整性, 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控制的合规性, 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技术水平。待时机和条件成熟时, 再逐步实现由预算控制转向产出与成果控制的预算改革进程。
(一)完善预算管理的法律体系
完善的预算管理法律体系应由宪法及若干在宪法框架下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组成。预算法 已进入彰显公共财政和民主预算理念的时期, 修订迫在眉睫。预算法 的修订不仅要考虑国家政策的民主导向, 还要考虑社会治理中不断出现的制度创新以及 预算法 与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协调。此外, 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地方政府债务、地方发债权问题也需在 预算法 和相关立法中加以考虑并明确, 以确保 预算法 在财政管理中的绝对权威性, 这是强化预算约束力的保障。在制度建设上, 除了现有的制度要完善、细化、规范外, 还要研究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等全面覆盖公共资源的复式预算体系, 研究中期滚动预算以加强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前瞻性以及评估、监测等问题。
(二)健全预算管理法治化的运行机制
我国部门预算已经运作多年, 预算编制的质量大大提高,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预算相比, 仍然显得笼统、粗糙。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还需要做以下努力: 一是适当提前预算编制时间, 因充足的时间是提高编制质量的保证。二是加强精细化管理, 部门预算需要细化到基层预算单位和各个具体项目, 充分考虑各种增减因素, 提高收入预测的准确性, 并根据科学完善的定额标准体系确定日常公用支出。三是提高部门预算的完整性,部门预算不仅要反映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等纳入预算管理的收支, 还要反映预算外资金、事业收入、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性收支及其他收支等。实践中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预算。四是适时引入和构建完善的中长期预算框架。英国从 20世纪 60年代起开始对所有政府支出编制为期 5年的公共开支计划, 目前已经形成了经常性制度。我国部分省区已经对部分支出试编中长期预算。逐步推进编制中长期预算, 除了合理设定预算周期、科学的编制方法、有机衔接的编制程序以及机构设置、负责部门等之外, 还应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避免财政计划在规划期内分割产生的负面影响。今后应明确中长期预算的法律地位, 使之对预算形成有效约束。
(三)稳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法治化进程
预算的法治化还在于预算案经立法机构审批后便具有法律效力, 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得到严格遵守。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 预算的追加首先需要报财政部审核, 然后再报议会审批, 在议会没有批准之前, 任何个人和部门无权追加支出。由于追加支出涉及财政资源的再分配, 因此议会视追加预算与正式预算案一样对待, 追加预算也需要编制。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严格的预算调整程序能强化预算执行中的约束机制, 也对预算编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 需要突出立法机构在预算监督中的作用。这是基于我国当前预算管理实践中, 行政部门还起着主导作用, 预算管理的许多基础性技术手段和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才刚刚起步而提出的。目前立法机构对预算的程序性监督已经具备, 但实体上还没有完全落实。从程序性监督到实体性监督有一个过程, 需要进行机构建设, 需要充实专门人员, 要在人大的预算审查中增加必要的辩论、听证等程序, 增强人大对不同利益集团的制衡作用并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
(四)进一步推行参与式预算
参与式预算是一种全新的预算模式。2004年 11月, 河北省人大财经委举行的省本级教育资金预算草案听证会是我国参与式预算的首次实践, 之后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的 民主恳谈机制 以及湖北省的 编制与预算网 等等都是公民参与预算的有益尝试。尽管这些尝试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但对于长期缺乏开放性的中国预算过程来说, 无疑是非常难得的。参与式预算增强了财政资金分配的透明度和人大监督力度,提升了预算管理水平, 更重要的是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参政议政的平台, 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了政府施政中民生优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完善参与式预算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参与式预算的制度建设, 以制度形式保障参与式预算能够全面持续开展下去。二是丰富群众代表的结构, 从时间安排到参与方式的选择, 都要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三是推进参与式预算向纵深发展,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有重点、分步骤地扩大改革范围, 逐步扩大参与式预算项目, 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此外, 绩效评价作为部门预算改革的延续和提升, 是确保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应本着循序渐进、稳妥推进的原则,以项目绩效评价为着力点, 向单位绩效评价、部门绩效评价和综合绩效评价推进。一是完善现有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规范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发挥各部门、专家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二是注重运用评价结果, 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相结合, 作为编制以后预算的重要依据, 促进财政资金管理模式的转变,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激励约束机制, 发挥绩效评价对财政资金跟踪问效的监督作用, 以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三、正确认识我国预算管理法治化建设进程
衡量预算改革是否取得实效的标准之一是人们的预算观念是否发生转变, 政府决策方式是否有所转变。因为预算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过程,中间缠绕着复杂的政治及利益关系, 需要立法、监督以及行政等各部门的协调合作。预算改革可能会改变参与者的权力关系, 从而改变参与者分配资金的决策方式, 它不仅是政府预算技术层面的继续改革与完善, 还涉及民主政治体制、法治环境, 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喜的是, 我国预算改革推行 10多年来, 预算参与者的理念观念开始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 但与学界的预期仍然相去甚远, 这预示着预算法治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讲求理念到制度设计及进行法治化管理, 是一个不断推进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从国际经验看, 向预算国家 转型, 英国经历了 200年, 法国经历了 50年, 而美国的预算改革从 1904年开始到 1921年会计法出台, 经历了十几年时间, 落实又花了几十年时间。我国的预算改革才刚刚十年, 因此, 必须警惕法治化设计和改革中的两种不良倾向: 过于理想化和过于悲观化, 前一种倾向是期望预算管理法治化设计和改革中的两种不良倾向: 过于理想化和过于悲观化, 前一种倾向是期望预算管理法治化能够一步到位或者一蹴而就, 后一种倾向则是悲观地认为法治化难度过大而停滞不前, 应对我国预算管理法治化建设进程有正确的认识。
总之, 预算管理的法治化建设不是孤立的, 它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法治化建设, 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法治化建设。它不仅仅是政府预算技术层面的改革, 还会涉及民主政治体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民主的政治体制和依法治国的环境, 则很难实现预算管理法治化目标。
参考文献:
[ 1]谢旭人 中国财政与改革开放三十年 [M ]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 2]王雍君, 张拥军 政府施政与预算改革 [M ]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 3]彭健 政府预算理论演进与制度创新 [M ]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 4]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2009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 [ M ]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 5]宋彪 公众参与预算制度研究 [ J] 法学家, 2009,(2)
[ 6]马蔡琛 中国公共预算研究的财政学视角考察 [ J] 财政与税务, 2007,(9)
[ 7]杨志勇 财政透明度提高的重要一步 [ J] 中国财政, 2009,(7)
[ 8]马蔡琛 政府预算管理理论研究及其新进展 [ J].社会科学, 2004,(5)
[ 9]马蔡琛 中国政府预算管理的环境特点及其改革取向 [ J] 现代财经, 2004,(9)
[ 10]朱大旗 从国家预算的特质论我国 预算法 修订的原则 [ J] 中国法学, 2005,(1)
[ 11]牛美丽 预算民主恳谈: 民主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7,(1)
[ 12]马骏 中国预算改革的政治学: 成就与困惑 [ J] 中山大学学报, 2007,(3)
2009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法治建设的相关要求,在建设系统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大力推进法治宿豫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9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1、加强组织领导
年初,我局制定全年工作目标和措施,把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纳入建设局总体目标考核之中,与工程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统一规划部署、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考核。5月份,又根据领导班子人员、工作分工调整,及时调整了建设局法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组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制。引导和指导建设局各科室及局属事业单位的普法工作的开展,将其纳入规范化、正常化管理。
全区政法工作会议结束以后,我局立即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传达会议精神。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会议上的讲话和会议相关文件,区政协副主席、建设局局长史明霞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相关科室结合目前城乡建设工作的实 际情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下一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工作。
2、深入宣传发动
我们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把阐释和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系统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准确地宣传法治建设的目的、意义、目标和任务等,树立争先意识,开阔思路、查疏补漏,将活动的重点放在普法宣传薄弱的环节,通过深入扎实的宣传,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为积极营造普法工作氛围,年初,我局及时组织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对法制建设活动进行部署,并在早点名例会上对全体人员进行动员,使全局上下充分认识到普法工作的目的、意义,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深入宣传发动,形成全面实施创建活动的浓烈氛围和强大合力。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法制教育的有关材料及我局的普法工作实施方案,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普法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全区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制作悬挂6条宣传条幅,而且利用局办公楼大厅电子大屏幕,对普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宣传。
3、推进普法工作 一是着力加强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首先是组织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并利用学习时间系统地通读、学习了宪法和建设系统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是积极开展专业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教育。我局针对国家、建设部、地方人大、政府公布的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宣传贯彻计划并积极组织进行宣传教育,使管理人和被管理人都熟悉、知晓这些法律法规,明确权利和义务,加强被管理人守法的自觉性。
4、细化组织实施
我局根据“抓预控,少违规”、“抓力度,促效果”工作方针,一方面通过对法律法规宣传,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建筑工程现场的抽查频率和检查力度,纠正了很多违法违规行为,并对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违规案件发生,取得了预期效果。
2009年以来,我局共组织了12次专项检查,共下发了停工通知书16份,整改通知书260余份,消除隐患近3000条。对于建筑企业违反相关规定、监理现场控制不严、安全设施隐患重重等行为,按照行政处理程序责令其停工整顿,整顿完毕方可复工。
同时,认真做好全区工程新开工受监工作及质量投诉工作,对住户投诉房屋质量问题,都已及时查清原因,并向投诉人说明具体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在房屋拆迁工作中认真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认真做好被拆迁人的思想工作。认真贯彻拆迁管理部门提出“五心,五讲”,即“爱心、耐心、热心、诚心、细心;讲政治、讲质量、讲效率、讲风格、讲文明”。同进,严格规范拆迁工作操作程序,从以下各六个方面进行强化督查管理:
1、施工企业需具备拆除资质且拆除工程项目经理需持证上岗。
2、拆除单位上报拆除工程施工方案,拆除进度,拆除现场平面图。
3、上报拆除现场安全小组人员和拆除现场安全负责人名单。
4、拆除现场有专职安全员、专人巡查,有无闲杂人员进入,施工人员需配戴安全帽并持证上岗。
5、拆除现场设置防护栏、安全网、横幅、标语、靠牌、警示标记,并建立拆除安全台帐。
6、审核中标单位、中标委托人和现场拆除单位是否一致,拆迁单位签订拆除合同是否规范。
在法治建设工作中,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严格认真地履行上级主管部门赋予我们的职责,做到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准确,程序合法,使用文书正确,台帐记录完整,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及行政赔偿事件。
二、存在的问题及2010年工作计划
一年来,我局虽然在法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部分人员的法治意识、为民服务意识和部门的便 4 民措施还有待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还需深入,行政执法能力还需加强。
在2010年里,我局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局,将紧紧围绕“在加速跃升中扩大总量,在总量扩张中丰富内涵,在内涵拓展中提升品质,在品质升级中创造精品”的发展思路,贯彻落实城市建设“四大战略”,以“加速提升现代化城市功能”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行业职能作用,务实创新,狠抓落实,有力推进法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开创我局依法行政的新局面。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明确目标,把握重点。以推进依法治区战略为核心,以推进依法行政为重点,以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抓手,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提升公正执法水平,提升促进和谐稳定能力,提升法治为民服务的实效,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法治建设的成效。
2、弘扬法治理念,塑造法治精神。着力提高机关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理念,形成浓厚的法制氛围。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做遵纪守法模范;执法人员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信力,广泛形成机关和执法单位学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3、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结合我局实际,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准确把握行政执法制的实质和涵义,完善“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制度保障,落实各项行政执法制度,着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建立考核评议机制,开展岗位培训,落实错案追究制度,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过程有监控、违法有追究。
4、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建立城市建设市场准入和特许经营制度,完善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安全事件的预警预测、应急指挥处置、抢险救援与物资保障体系;健全依法、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及决策跟踪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5、加强建筑行业行政执法工作。组织执法专项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加大执法和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维护城市建设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6、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学习和行政执法工作培训,形成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上岗、定期轮岗、不合格者下岗的管理机制,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感,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 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政府职能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 正逐步地改变以往大一统式的管理模式, 向着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转变。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作为服务型政府, 必然要依法履行职能, 使其职能的确定和发挥始终遵循法治的原则;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发展也要沿着法治的轨道进行运作;同时法治还是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 是法治政府本质的、内在要求。
(二)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体现
民主法制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具有政策执行力的政府应当率先实现法治。民主法制建设一个渐进的过程, 而政府职能转变的法治化则是先导, 为确立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系统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更是民主法制建设内容的重要举措。
(三) 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以法治国, 以法施政是现代化国家重要的发展方向, 纵观世界, 依法治国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在我国, 政府的职能大体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 其中任何一项内容的实现都要依法可循, 要从根本上保障各项职能的顺利实现, 就要走法治化道路, 在我国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的法治化依然是最好的选择。
(四) 符合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而法治是人民意志和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 这决定着政府要成为以民为本、服务于民的法治政府, 从本质上说就是服务型政府。因此政府应当合理定位自身角色, 以法治化的途径转变自身职能, 实现科学发展。
二、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 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政府职能发生着深刻变革, 正在逐步由过去对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向宏观调控、规范秩序方面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国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 政府职能转变的法治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 建设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法治政府
要实现经济建设的又快又好发展, 就要努力建设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法治政府。在当前经济建设中, 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特别是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败问题较为突出, 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者, 政府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缘于政府在国家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必须首先要搞好自身的廉政建设, 在全社会树立起清正廉洁的执政形象。要在行政权力的制约上有所规范, 有效建立起制约机制, 保障政府依法行政, 推进政务公开, 同时要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要建设务实高效的政府, 就要以行政机构改革为手段, 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精简机构, 提升效率, 积极建设组织科学、务实高效、领导有力的政府系统。
(二) 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
要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必须要进一步健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按照市场规律合理确定政府职能, 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 使各项事务有法可依。在这方面,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法治化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法治化建设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不仅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 也为今后政府职能转变的法治化提供了借鉴, 具有深远和重大意义。现阶段我国政府正处在转型期, 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多种角色。从法治化的角度对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是十分重要的, 建立健全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 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 也是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的必然要求。
(三) 正确调整政府职能的行使方式
从政府职能的行使方式上来说, 要由过去的以微观管理为主, 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 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由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 转变为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 从前政府的国家垄断, 宏观、微观一起抓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当前, 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并逐步加以调整。今后, 政府在职能的行使中更应该逐步减少对经济的直接管理, 代之以更多的间接调控手段, 以灵活多样、效益优先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
(四) 加强法治监督和行政的执行力
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由于各项关系纷纭复杂, 尚未理清, 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权责分配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导致目前政府对秩序规范和监管的力度存在一些问题, 如一些地方存在管理松懈、执法不严的情况, 甚至有些地方有法不依, 纪律松弛, 致使各项秩序比较混乱。因此, 必须加强法治监督和行政的执行力。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法治监督体系, 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 畅通监督渠道, 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严格执法,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 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活动。
(五) 转变行政方式, 提高行政效率
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 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 提高工作效率, 严格做到依法行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逐步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的统一实施。在今后职能转变的过程中, 更要建立较为完善行政体制, 增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实行依法施政, 一改过去以行政命令办事的旧体制。同时, 要加强政府管理信息的公开化、网络化, 尽快实现信息化, 切实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六) 转换角色, 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强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特征, 要改变过去强调以行政命令为主, 转变为以服务为主的政府。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服务意识, 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从经济调节的角度讲, 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营造一种宽松的、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 不断完善软、硬件环境, 鼓励积极向上的氛围, 让社会资源达到最理想的配置, 让生产力和社会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三、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建设的关系定位
政府职能的履行涉及到政府与国家的关系、政府与民众、社会的关系、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 只有正确处理好各项关系, 准确界定法治政府的权限和位置, 才能有效保证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一) 政府与民众的关系
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合法权益和民主自由是一国政府的职责和终极目标。在我国两千多年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政府一直被看作是高高在上的权力持有者, 民众的权利没有得到认可和尊重, 更没有得到重视和保障。随着“当家作主”和“为人民服务”等民主观念的确立, 人们开始意识到政府职能即行政权力的服务性本质。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 要正确认识政府和民众间的新型关系, 改变以往那种传统的官本位思想, 树立服务意识, 使“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不仅仅只停留在口号上, 而且要落实到政府职能履行的具体实际中去, 使政府真正地以民为本, 承担起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 分别发挥着“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各有利弊, 能够形成互补, 而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平衡点, 既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又要发挥市场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复杂性受到国内外学者众多的讨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政府和市场都不是最完美的资源配置手段, 两者的结合往往会带来很好的效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就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探索一种最佳的方式合理地加以利用, 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处理好这一关系, 政府就需要适度减少对经济的过分干预, 由微观干涉向宏观调控过度, 通过市场调节手段能解决的问题, 就尽可能减少政府的干预, 在政府调控手段的大环境里, 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这样就比较容易找到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最佳的结合点。
综上所述, 政府职能转变的法治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这一转变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政府而言显得格外重要。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 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 坚持科学发展, 借鉴成功经验, 合理处理各种关系, 不断完善和改进政府行为, 努力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保障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摘要:政府职能转变的法治化是我国政府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将政府职能转变纳入到法治化轨道必将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和实现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
参考文献
[1]董琦.市场与政府:当代中西方行政改革的基点[J].甘肃理论学刊, 2003 (5) .
[2]应松年.行政许可法与政府管理转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4 (2) .
关键词:地方政府;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67-01
一、“人治”与“法治”
“人治”和“法治”治理国家的两种模式,关于“法治”还是“人治”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人治”,作为管理国家机器的一种模式,是指统治者依照自己的善恶喜好和价值标准作为评定是非的方式。纵观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统治者以“人治”为中心统治社会,通过不断地加强王权,宣扬君权神授,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契约和对王权的心理认同。“法治” 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
“法治 ”与“人治”是根本相对立的,是不同的治国理念。”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没有”法治“。但要强调,国家依靠法治并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为再好的法律与制度都需要人来实现与执行。但是,不可以将“人的作用”与“人治”相等同,两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纵观我国历史,从商鞅变法追溯到历代君主王朝,是人治和法治并存的时代。
二、我国地方政府法治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所暴露出的问题足以提醒人们要关注对它的制约。主要的问题如法治政府理念尚未完全形成普遍共识、关键性行政立法进展缓慢,部分已颁布法律被不同程度地异化或虚王、法治政府建设的速度、效益发展 不平衡,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有限、行政权过大、权力失衡、监督不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克服和去除一些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体制性 障碍,坚持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推进路径,进一步推动政府转变职能,以提高公务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为突破口,以地方为落脚点和着力点,加强法律的实施, 改善纠纷解决救济机制的运行,政府内驱与立法助推有机互动,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最终目标。
三、提高地方政府法治化水平对策
(一)实行地方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建立透明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离不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大力保障。然而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在政务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已成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深化政务公开,作为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对政府工作监督权的重要手段,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立阳光透明政府的要求。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规范政府行政管理行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是规范行政行为,实现依法行政的一条重要途径。地方政务公开内容包括职责范围、执法和办事程序、工作质量和收费标准、执法和办事时限以及行政违法责任和救济途径。
(二)完善立法,以法律制约权力。
建立并逐步完善立法机制,通过法律制约权力。宪法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行政执法如果不依法进行就不可能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地方政府公职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职权滥用、潜规则、钓鱼执法等现象必须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把问题扼杀在制度的摇篮里。要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着力解决法制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同其所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地方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必须设立相应的专门的法制工作机构,配备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政策法律水平较高,驾驭全局、统筹协调能力较强的政府法制干部队伍。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政府法制监督力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要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全面审查,防止违法文件的出台和实施。同时要落实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保证文件的严肃性。实行严格的决策责任追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开展经常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三)转变政府职能,由“划桨”到“转舵”。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实质上要解决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即哪些事该由市场、社会、政府各自分担,哪些事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了许多本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由过去的包办一切到放权,建立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的重要抓手,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途径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管”和“放”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如何做好“放”“管”结合、“放”“管”并举是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挑战。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创新政务管理方式,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绩效的重要途径,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有些政府机关管的事情过多,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了,实际上也管不好的事情。有些政府部门之间职权交叉、重叠,引发行政执法争议,或者相互推诿、扯皮,降低了行政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李晓.中国转型期法治政府建设现状、可行性及对策.政法论坛.2012(8)
[2]杨建顺.论基层政府法治建设的定位及其发展方向.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沈荣华.地方政府法治化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突破口.政法论坛.2000(6)
【法治化建设】推荐阅读:
试论高等学校校园法治化建设12-16
法治建设标语12-30
建设法治乡村案例07-18
法治建设和诚信建设10-28
法治文化建设发展06-06
法治建设年情况汇报07-05
社区法治建设活动方案07-19
法治工商建设汇报材料07-23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研究!09-26
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