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词二首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诗词二首(精选10篇)

浅析诗词二首 篇1

——《中华诗词》2013年第三期读后求索

诗贵遣词用字精准、形象生动传神,每一句诗的内结构和每首诗的结构要合乎情理并顺理成章,不犯思维逻辑,物象逻辑、情感逻辑等方面的逻辑思维错误。否则,读者会看不懂,你的创作也会因而失败,你写出来的这种失败之作也不可能取得读者发自内心的喜欢。甚至还有可能污染中华民族文化的美誉。

我的诗词都写得很烂,属于不学无术之徒。二十多年前就曾有老师指出:此子不堪教也。这样的东西也能拿得出去?!为了这句评语,我曾完全失去信心,把自己所有工具书都送给了别人,退出这个行当达十多年之久。

后来回忆这一段过往,曾有一首绝句记录在案:

良言一句辣如鞭,悔恨丢盔二十年。再涌心潮留晚照,重挥彩笔写河山。

至今我还是因为牢记着当年的那一痛击而畏缩不前。不敢投书报刊,不敢参加这样那样的各种赛事,唯有蛰伏资阳与我们研究会的同仁们胡砍,只能在贞友偶尔带来的一本《中华诗词》上有幸感受到许多佳作的风采,但出于研究和求索的本心,对其中个别作品的问题也想谈点一孔之见,也许全然都是胡说八道。幸好是在资阳这个小地方作为研究会的内部交流,影响也不会大,因而才敢斗胆直书蠢见,请同仁们勿必多加关照和包含,当然我也懂得文责自负的道理,如有谬误该承担什么,我自会背起来。

先看一首绝句:

初秋游青城山

一入深山积翠迷,蝉轻林密响高低。此间随处仙风在,静看谁邀云出溪。

这首诗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作者未能抒发和描绘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是堆砌了一些陈词套话,更糟的是他写出之景并非他所能见之景,他内心的情感抒发自然也就没有根了。

首先看诗题是在秋天游览青城山。秋天的青城是何等景象?“翠”字何来?而且“翠”得迷人?最糟是这个“积”字,到底何解?“蝉轻”二字何意?“蝉”的旺盛时段是在盛夏,秋来面对瑟瑟秋风,它岂能在密林中“响高低”?“秋蝉”应当无语了吧?

夸大和奉承总得有理、有节、有根吧,他用“此间随处仙风在”确实并非真实的写照,青城山景区不是“金顶”,也不是什么“风口”,怎会随时、随地有“仙风”吹拂呢?再看结句“静看谁邀云出溪”,“静看”为何意?到底是在看“谁邀”还是在看“云出溪”?“云”是从“溪”中“出来”的吗?诗中物象的逻辑关系有些费解。再说,你不懂汉语语法的主、动、宾关系,你不会精准地善用动词,只想多多地拼凑一些内容物:哪怕你的平仄、音韵等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你也不可能写出自然流畅、音韵铿锵的诗句来,更不用再谈什么意境的高低了。

再看一首词:

鹧鸪天 · 千岛湖畔

偏爱湖光信步狂,水边亭角惠风凉。渔舟唱晚青萍卷,星岛迷蒙入醉乡。歌激越,舞轻扬,琼枝玉树蕴花香。婆娑楼月人归后,欢舞山城乐未央。

偏爱就要细细地欣赏、顽味,信步是很随意地散步,与漫步 差不多,何以至“狂”?这就是情调色彩不统一,生生地把一句诗的意境都阉割了。“青萍卷”的“卷”字何来?“萍”本是浮生在水面的小植物,其背面多为紫色,他这“青萍卷”的描绘令人费解。再说,偌大一个千岛湖,萍是一个主宰景观吗?真是如此的话,那可能就会成灾了。记得某年昆明滇池为浮生植物所累,船皆无法通行,政府组织专门的割杀打捞机器船队进行清除,历时颇久,滇池景观才得以恢复。

“醉乡”这个词少见,算我孤陋寡闻了。琼枝和玉树本是同一物体,把它们并列为两个物体写入同一句诗中,真是浪费得有点大方了。“蕴”者藏也,先不管玉树是否开花,它为何要把这香味“蕴藏”起来?既然已经“蕴”起来,这个花香你又怎么闻得到?我看将此句改作“琼花玉树送(散)花香”可否妥当一点?

“婆娑”是舞姿飘动摇摆的样子,“楼月”如何飘?怎样摆?更不可思议的是已经曲终人散,人们都已回归各自的家中,哪来的“山城欢舞乐未央”?真是见了鬼了!

写诗填词一定要老老实实地去描写那些物象的本来面貌。你可以去美化它,赞美它,欣赏它,也可以因自身情绪、思想或其自身的优劣本质去褒贬它,但你不能歪曲事物的本质特征恣意胡为。要根据自己细微的观察和体验,去描绘那些自己切身的真实感受,作品才有可能会打动人心。学习别人的佳作或借鉴别人失败的教训都有益于自己创作水平的提高,但绝不能走捷径,搞拿来主义,因为它不会对你有什么帮助。

浅析诗词二首 篇2

比如学习《毛泽东词二首》,就必须了解诗人毛泽东。毛泽东是政治家, 又是诗人,所以,他的诗词必定会打上政治的色彩,并且包含着个人的抱负。1935年底,刚刚在陕北落下脚的中国红军,依然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的指挥下,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 发起东征战役,目的是到山西西部开辟战场,然后转往绥远直接对日作战。毛泽东在清涧筹划红军渡河时,正值初春二月,黄土高原不仅冰冻未化,反而飘起了鹅毛大雪,仿佛是要为出征的红军将士们壮壮行色。看着这一切, 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苗一样,在毛泽东的胸中燃烧起来,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卜算子咏梅》写于1961年12月,那时的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反华逆流如狂风恶浪般冲击着稚嫩的新中国,共和国的领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借梅花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的形象,抒发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必将取胜的革命豪情。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诗中对造成人民贫困的繁重租税提出了指责,对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读辛弃疾的《破阵子》,就必须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朝廷,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在任期间,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20年。这首词是辛弃疾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词中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通过营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抒写了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从全词来看,壮烈的理想和悲凉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他都没有忘怀,这也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古典诗词教学浅析 篇3

一、领略诗美——涵泳吟诵

涵泳吟诵包含诗词教学中的声音联想、色彩联想以及情境联想等。涵泳吟诵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文本意义的理解由表入里的过程,是教师潜意识的情感渗透。涵泳吟诵追求的是如何细腻触摸作者灵动的文字背后情感涌动的轨迹,从而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

涵泳吟诵的教学方法是大有可取之处的,“它通过对刺激材料的不断接触、体悟,形成虽不能言明却可以内在地指导言语理解和言语生成的内隐知识,其本质就是通过内隐学习模式使学生获得语感。”

何永康曾经提到唐圭璋的涵泳吟诵式授课,认为唐圭璋“抑扬顿挫的吟诵声,把我们渐渐地带入了美妙的诗境”。他似乎并没有对诗词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只是反复吟诵就将学生带入到文本营构的意境中去,其本质在于优秀的吟诵能够产生理想的艺术感染力产生这种效果。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文本、对作者、对景物、对情思等涉及文本的多个元素有独特而丰富的审美想像与审美感知,在于教师有极高的学术造诣与诵读时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的人格魅力,可以在涵泳吟诵中再现语言符号所营构的艺术境界与情感内涵。

提倡涵泳吟诵式教学并不是仅仅流于形式的“有口无心”,涵泳吟诵实际上“主要就是在恰如其分的吟咏诵读之声中作细微彻底的体悟”,洞悉文字的意蕴,从而“传达更为细腻微妙的情味与意蕴”。

在诵读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诵读既要做到抑扬顿挫,又要在读音、字数、顺序以及语言逻辑等方面注意与文本的衔接。另一方面,形之于声的吟诵一定要和存之于心的想像联想相结合。涵泳吟诵能够深化师生对诗词文体特征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敏锐的语感,引导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意蕴之美,从而能够对古典诗词形成较为直观的感知与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咀嚼诗意——体验联想

教师对古典诗词的诗意咀嚼有助于深入探析文本内涵,有助于深刻理解作者的创作本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文学创作的源泉是社会生活。教师生活的体验分为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直接体验就是教师本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现实直观感受,间接体验就是通过阅读文本获得的对教学知识的强化巩固或对教学中误读文本的及时纠正。关于袁枚曾很有感触地联系生活体验阐发对诗歌情境的深切理解,指出自己原本对诗中语句缺少体验,直到“寓西湖德生庵,夜深断桥独步”的合适情境出现,才“方觉二诗之妙。”“方觉”二字表明袁枚最初对这两句诗并无真切的感受,直到夜深人静独步归来又害怕迷路,所见所闻与诗中所描绘的情境相契合时,才深切感受到诗中描绘的那种迷惘中忽见希望的喜悦与明确方向后坚定信心的从容。

在诗词教学中运用联想的心理机制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清代的叶燮在《原诗》中对杜甫诗中的“月傍九霄多”的分析,便能突出教学中联想的重要性。在一般诗人看来月亮只有形容其“圆缺”、“明暗”、“升沉”、“高下”的,怎么能用“多少”来形容呢?然而正是因为杜甫展开丰富的联想,才借助这种陌生化的语句突出了不拘泥于生活真实的诗性创造,彰显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感知与审美判断。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解读文本时涉及到的期待视野、直觉与神思都属于“联想”的范畴。教师鉴赏与细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将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感性直观材料的过程,并将人生经验转化到具体的文学形象与文本感受中去,形成主体特有的心理反映与情感结构,引导学生Y运用联想想像对文本细读进行创造性理解。

三、剖析诗风——领悟自得

优秀的古典诗词往往含蓄蕴藉,深邃空灵,“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教师需要调动各种审美感官进行细致的鉴赏,能够达到真正的“自得”。教师在分析古典诗词时会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与审美标准阐述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了解诗词的含蓄蕴藉,对教学材料进行感性体验与理性解读,达到领悟自得。领悟自得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首先应评析语词蕴藉。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被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评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罗大经通过诗歌语言较为深入地剖析了杜甫诗歌的含蓄风格,突出了在肃杀浓厚秋意中漂泊他乡、年老多病、贫穷落寞的孤独诗人形象。语词蕴藉表现在修辞方面的是较为常见的双关、用典。

其次是意象蕴藉。诗词中意象的运用常能体现出诗人的审美趣味、个性特征与鲜明的价值取向,如苏轼一生最爱抒写的意象就是梅和鸿,因为“洁者咏梅,旷者咏鸿”,高洁的人格与旷达的胸襟彰显的正是苏轼本人的人生姿态。对于李商隐的《锦瑟》,学界曾有咏物说、爱情说、悼亡说、论诗说等观点,但不管何种解释,诗歌描写的锦瑟意象代表着华美与悲凉,符合韶光易逝与诗人“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的悲剧性命运。

再次是意境蕴藉。古典诗词中情和景融合的高级境界是审美意境的生成,而创造出意境的诗大都具有含蓄蕴藉之美。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之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排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就是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典范,营造了一种清淡幽深的意境之美,含蓄蕴藉,表达了对宫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也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三赞为“用意全在言外……神味不随词意俱尽,十四字中兼赋比兴三义。”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新课程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杨启亮.体验语文语文:一种教学方法论的解释[J].语文教学通讯,2002.

[3]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袁枚.随园诗话[M].长沙:凤凰出版社,2000.

[5]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毛泽东诗词二首》说课稿 篇4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毛泽东诗词二首》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篇课文,本单元以“气贯长虹”为文化主题,安排了五篇课文,讲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每篇文章都凝聚着我们民族的魂魄。

长征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入选课文的这两首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和《七律.长征》都写于红军长征途中,都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及作者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二、说设计理念:

本次说课我将《毛泽东诗词二首》设计为略读课,准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

这样的定位源于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第一是对教材的解读。毛泽东的诗词激情洋溢,想象丰富,充满豪情壮志,尤其入选课文的这两首,可以说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之作,是诗人那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襟怀、奇特的想像以及英雄的胆略和气魄的自然流露,完美结合。所以这样的内容和其他课文相比,理解更有难度,不适合繁琐的分析讲解,更适合引导学生来进行阅读鉴赏,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文学素养。

第二是对学情的预设。我认为这篇课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写作背景,还是其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因为这些距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学生的学习困难较大,同时这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毛泽东诗词,所以我将此文改为略读阅读鉴赏,来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拉近学生和文本、作者的距离,同时为六年级再次学习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奠定基础。

第三是对课标要求的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有了如上的思考,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三条教学目标: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关于毛泽东及长征的资料,借助资料形成粗浅的表层认识。

2、教师引导学生初读文章,获得对诗词的整体感知,接着鼓励学生体会《七律.长征》的内容和情感,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同时点拨学生从诗词的语言风格、表达方法和作者的情怀,学习赏析毛泽东诗词,有自己的一点的认识。

3、教师借助《忆秦娥.娄山关》再次引导学生欣赏毛泽东诗词,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稳定对毛泽东的诗词及其人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毛泽东诗词的兴趣。

纵观这三条教学目标,第一条目标是学生展示查找来的资料,教师点拨提炼,也就是学生从别人嘴中对毛泽东的诗词及其人有了一点粗浅认识;第二条目标则是通过对诗词整体与局部的关注,学生对毛泽东的诗词及其人有了一点自己感受与认识。第三条目标的落脚点是稳定对毛泽东的诗词及其人的认识。三条目标之间彼此承接,又步步深入,学生由“拿来主义”,到有点“自主意识”,再到“稳定认识”。三条目标本身又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有机的融合。

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通过阅读资料,借助工具书,经过反复朗读,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会初步赏析毛泽东诗词,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激发对于毛泽东诗词的阅读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诵读法,提问法和讲授法,探究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在读中感受毛泽东的诗词及其人特点,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学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和合作感悟。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安排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讨论活动。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1

开。

导入新课,交流资料,形成表层认识——初读诗文,整体感知,明确任务——细读《七律.长征》,初步赏析,有自己的认识——赏析《忆秦娥.娄山关》,稳定认识——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关于毛泽东及长征的资料,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借助资料形成粗浅的表层认识。

我布置设计了两项关于搜集资料的预习任务:首先要求学生去看有关毛泽东和长征的影视剧,然后搜集各种资料(包括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和他写的诗文、长征的时代背景和长征中的故事)。而后在课堂教学中,交流资料时,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交流,同时采用全班交流和小组交流的形式,来推动学生自己筛选、梳理、概括查来的资料,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都能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

(2)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明确学习任务。

本环节首先请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后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再让学生简单谈谈读文后的整体感受,而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阅读鉴赏。这一环节的设计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是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其二是了解学情,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3)细读《七律.长征》,在朗读、品读、讲读的过程中,体会《七律.长征》的内容和情感,点拨学生从语言风格和作者的情怀,初步赏析毛泽东诗词,有自己的一点的认识。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是学生自读自悟《七律.长征》,领会诗歌表达的意思,感受人物形象;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关注诗歌表现出的作者的情怀和诗歌的语言风格、表达方法,有自己的一点的认识;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鉴赏的角度和方法,为学习《忆秦娥.娄山关》做准备。

这样的设计出于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点还是对学情的预设,因为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所以我们小学略读教学中的阅读鉴赏不能过分追求深度,过分求全,而是应是考虑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课文中的两首诗词中,《七律.长征》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所以教学中我调整了两首诗的教学顺序,先学习《七律.长征》,再来学习《忆秦娥.娄山关》。

第二点则是出于对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必须高度集中的考虑所以本次环节没有对诗词进行全面的分析品评,而是选取了三个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角度来阅读鉴赏。

下面我主要说第二步的具体做法,在第一步学生的自读自悟后,基本都能感受到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这时教师就顺势提出问题:“这首诗被视为毛泽东诗作之冠,是中国诗歌创作史上的不朽之作,反复读读诗歌,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并以这一个问题来贯穿始终,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大多数学生还是在诗歌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上纠缠,还是停留在第一步的感受上,教师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再读文本,提问:“诗歌中洋溢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是通过哪些句子,怎样表现出来的?”从而引导关注语言,来体会这首诗歌的语言简练、用词准确与精彩,体会行云流水般的对比及夸张。在此基础上,再次运用朗读策略,体会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如果学生此时还是难以体会,教师可以及时利用课件出示《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伟人的胸怀和风采。

2、部分学生可能会关注到诗歌的表达特色,这时教师就要以学定教,顺势引导,可以这样说:“谁还可以像他一样说说这首诗在表达方面的精彩之处?”利用表扬及评价来引导其他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关注诗歌的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接着提问:“这样精彩的语言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伟人的胸怀和风采。

3、部分优秀的学生可能会关注到作者的情怀,也许不是很透彻,这时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将一些资料补入,将教师的理解与学生交流,来带动和提高学生的认识。而后再来引导关注关注诗歌的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朗读贯穿始终,以学生的感悟为主,以对毛泽东的诗词及其人的认识为落脚点,采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媒体介入的方式进行。

(4)借助《忆秦娥.娄山关》再次引导学生欣赏毛泽东诗词,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伟人的胸怀及他的诗词特点,稳定对毛泽东的诗词及其人的认识。

本环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方式来自主阅读鉴赏《忆秦娥.娄山关》,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引导,(5)拓展延伸,激发学生阅读毛泽东诗词的兴趣。

浅析诗词二首 篇5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注释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为:因为。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赏析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 观书有感朱熹

★ 观书有感散文

★ 观书有感 朱熹其一其二

★ 观书有感的意思

★ 《观书有感》课文教案设计

★ 观书有感阅读及参考答案

★ 观书有感其一其二两首诗

★ 《观书有感》阅读题及答案

★ 观书有感古诗原文赏析

浅析诗词二首 篇6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句子带点的字注音。①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②娃娃争抢来把手拉().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④米酒油馍木炭头().⑤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⑥羊羔羔吃奶望着妈()..2.解释下列词语。

登时:________

几回回:________ 脑畔上:________

鸡毛信:________ 窑:________

坑:________ 3.给下面形近字组词。

厉()

搂()

梢()

捎()励()

楼()

稍()

哨()炕()

喘()

抢()

朴()坑()

湍()

抡()

仆()4.填空(每格限填一字)。

①灰尘呀莫要把我眼睛________住了。②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③毛主席________上了天安门。④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⑤手________黄土我不放。⑥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5.下面各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①千声万声呼喊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双手搂定宝塔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母亲延安就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各句按照诗句的感情,划分节拍线和着重号不正确的一项是()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B.双手/搂定/宝塔山 C.千声万声/呼唤/你 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7.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①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延安人待客的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节诗歌,回答8—12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8.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向“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9.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可分别用来: A.表示事物 B.表示数量 C.表示情态 D.表示颜色。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10.“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________ 11.这一节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2、3.(略)

4.①挡 ②搂 ③登 ④掉 ⑤贴 ⑥抓)5.①夸张,表达了诗人对延安朝思暮想的浓厚感情;②拟人,作者把河水村庄看做亲人,表达了它们无比亲切、真挚、热爱的感情 ③夸张,表现了对母亲的眷恋和怀念的深情 ④比喻,抒发了诗人离别延安十年后,再踏上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6.C

7.①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②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③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④米酒油馍

8.A

9.①高高C ②滚滚C ③辈辈B

浅析诗词二首 篇7

《世说新语》中关于阮籍的条目有28条, 归在“任诞”门有10条。显然这部魏晋集大成的著作将其定位于不拘礼法、狂放不羁的形象。他桀骜不群、屡屡辞官, 以“青白眼”蔑视礼俗之士, 佯醉拒绝与司马氏联姻, 甚至酒醉后径直睡倒在卖酒美妇身旁……这些举动在礼制森严、“名教”至上的时代自然被视作狂放怪诞。然而, 阮籍真的是一个快乐无忧、寻欢觅乐的狂狷浪子吗?

恰恰相反, 其《咏怀诗》八十二首大多情调凄婉、寓意深远, 充满了作者在时政压迫下的忧生伤世之痛、悲天悯人之哀和超凡脱俗之想, 是一曲社会人生的悲歌。《毛诗序》云:“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因此外表的任诞旷达、放浪形骸只是其内在情感的异样外化, 郁闷痛苦时时煎熬他的心灵。《世说新语》中王大一语道破:“阮籍胸中块垒, 故须酒浇之。”

那么, 阮籍为何而忧愁苦闷呢?

首先, 从曹魏到司马氏政权, 士人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发生了变更, 生命安全感丧失, 价值观念也在撕扯中发生改变。一方面他们放浪形骸, 以脱俗风度破坏礼教;另一方面他们又从骨子里信儒重礼、至情至性。阮籍见儿子阮浑“少慕通达, 不饰小节”, 有加入竹林名士之意, 连忙制止;高傲的嵇康在《家诫》中也一再嘱咐儿子要“庸碌”。正是价值取向上的疑问, 阮籍写下了“荣名非己宝, 声色焉足娱” (其四十) “保身念道真, 宠耀岂足崇?” (其四十二)

其次, 魏晋是个体觉醒、生命意识复苏的时代, 在动荡纷乱、性命如蚁的社会中生之无奈与死之悲哀的忧生之嗟几乎见于每位士人笔端。阮籍用沉郁悲凉的语调写道:“人生若晨露, 天道邈悠悠……孔圣临长川, 惜逝忽若浮。” (其三十二) 人生易老, 世事无常, 清醒后的绝望, 觉醒后的颓废, 使得阮籍不得不转为虚妄, 向往人生“修龄”。其不少诗作都交杂游仙成分, 呈现“诗杂仙心” (《文心雕龙-明诗》) 的艺术特征。

其实追求生命永恒的深层涵义乃是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神仙生活的最大魅力也莫过于此, 而这也正是魏晋之时代主题。魏晋时期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超凡脱俗、谈玄论道, 与药、酒、求仙、山水等巧妙结合, 构成倜傥超凡的魏晋风度。个性自由、人格独立是其精髓。而这恰恰成为阮籍悲剧命运的原因。他忧时感怀、反叛礼教、蔑视权贵, 即使承受高压恐怖也不放弃人格与自由。但利剑高悬, 人格难伸, 终身危惧的痛苦也一直纠缠着他, 使他对自由独立更加渴望。这一思想在其诗作中“鸟”的意象上尤其明显。

八十二首咏怀诗中直接涉及鸟的有二十八首之多。如“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 (其一) , “回风吹四壁, 寒鸟相因依” (其八) , “孤鸟西北飞, 离兽东南下” (其十七) , “愿为云间鸟, 千里一哀鸣” (其二十四) ……此外还有黄雀、飞鸟、玄鹤、凤凰、黄鸟、鸟鸢、鸿鹄、青鸟、南飞雁等等。在某种意义上, 鸟是自由的象征, 振翅高飞, 在蓝天白云间自由飞翔;然而面对牢笼, 它是最不自由、最可怜的笼中玩物;面对猎人的枪弹, 它脆弱无力, 四散而逃。阮籍正是借飞鸟意象抒发对自由独立的向往, 以及他深刻体会到的生命脆弱易逝之感。

以“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 (其一) 为例, “孤鸿”一词, 按照靳极苍先生《阮籍咏怀诗详解》的观点:“‘孤鸿’一词创自嗣宗, 前此无有。”后卢思道作《孤鸿赋》, 表达他这个贤才被疏失位之痛。由此可知“孤鸿”暗喻贤良忠信之士被司马氏排斥不用, 哀号于朝廷之外。曹植《七启》有“落云翳之翔鸟, 援九渊之灵龟”, 这里“翔鸟”与“灵龟”对应, 可见“翔鸟”为得意之鸟。诗中“北林”比照“外野”是鸟愿意聚集之地。后半句诗从字面可理解为一群得意的飞鸟在北边树林鸣叫飞翔, 暗喻对司马氏竭力攀附者们职高位显。这句诗用对比手法, 使得忠信者的失意与攀附者的得意跃然纸上。诗人忧之深痛之切难以言说, 只得“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阮籍把对现实的痛苦体验和理性批判寄诸诗歌, 在超现实的境界中寻求精神慰籍, 留下一部“志在刺讥而文多隐蔽, 百代之下, 难以情测”的诗集, 他的形象正是那个时代部分士人的典型代表:个性强烈、真性真情, 又不得不压抑自己, 欲呐喊而力薄, 欲抗争而无奈。他不仅不狂, 而且是特殊时代造就的悲怆人物。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曾在《论诗三十首》中这样写道:“纵横诗笔见高情, 何物能浇块垒乎?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初中古诗词背诵教学浅析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过程开始大力强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广大语文教师也往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为学生分析诗词,要求学生达到背诵的状态,可是学生似乎看不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态度很淡漠,也不愿意背诵,因此古诗词的背诵也就成了学生的一大难题。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摆脱古诗词教学的困境呢?学生如何才能乐于背诵古诗词,使古诗词成为提高学生修养的重要力量之一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花样朗读,激发兴趣,唤醒心灵

在诗词教学中尤其不能忽视“读”的重要性,教师要丰富“读”的形式,不能使学生局限于某一固定的形式,只有朗读、泛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一起使用,学生才不会感到枯燥。这样才能够营造一种活跃的学习气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最终实现熟读成诵的目的。谈到这里,要特别指出教师泛读的重要性。教师的泛读往往带有很深的思想感情,能够为学生读出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泛读的时候能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描写的寿镜吾老先生那样,能够自我陶醉其中,才能使自己被感动,最终使学生被感动。笔者不提倡多媒体泛读,因为多媒体的泛读尽管十分专业,十分完美,可能会使学生感悟到其中的内在美,可是正由于它太完美,才不容易模仿,使学生感到模仿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会大大挫伤学生朗读的热情。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经历、生活背景等内容,要求学生独立揣摩诗词所营造的意境,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引导。比如,朗读时要注意语速,诗句的最后一个字要略微拖长,以实现朗朗上口的感觉,培养学生感悟古诗词语言美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律,这样才不会在古诗词默写中,写上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错误诗句。

二、走进意境,展开想象,陶醉心灵

我们已经知道诗词为我们塑造了一定的意象,诗中所表现的含蓄之美也借助于意象来展现。意向融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读者展现出生动的生活场景,融合了诗人的审美情感,营造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一点,引导学生去感受诗词中的意境,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背诵的状态。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要求学生罗列出诗句中的意象,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来体会,同时教师用一种缓慢而深沉的语调为学生描述诗句中所描绘的场景,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旅途的辛劳。我国的特级教师毛荣富说过,不能把语文课上得太像语文课。因此,教师不妨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表达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有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诗词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出来,有的时候也可以要求学生试着将诗词用其他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学习《石壕吏》《花木兰》等诗词时,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这时候,学生在背诵诗句的时候就会同时联想起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提高了背诵的效率。

三、品味语言,立足主旨,放飞心灵

诗人所使用的语言一般十分简练,即使是一个字,也要反复琢磨。这样的诗人不在少数,比如贾岛有“推敲”,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用心体会诗句语言的巧妙,有利于学生提高背诵的效果。再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的用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用法的精妙,等等类似的诗句还有很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一起分析诗句的精妙,让学生一起感悟语言文化的丰富,进而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诗词中的主题思想往往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只有让学生用心体会,才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净化,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教师要求学生与古诗词中的主题产生良好的情感共鸣,共同回顾作者的心灵历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真正的放飞。所以,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不能简单停留在背诵的层面,必须成为学生内心深处的东西,与学生心灵融合在一起,实现自身修养的提高。

四、背诵形式多样化,鼓励创新,快乐心灵

背诵形式如果单一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如果将背诵的形式多样化,学生一定能够从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比如,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营造充满竞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提高背诵的效率,并要求学生一定要懂得及时复习,提高背诵的效率。比如,如果属于要求学生能够背诵的诗词,教师提前要背诵熟练,这样才能在分析诗词或者指导背诵的环节为学生做出表率作用;教师可以采取学生指名背诵、竞赛背诵、分组背诵以及全体学生一起背诵等多种形式;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探索创新性的背诵方法,比如有的学生用流行歌曲的曲调帮助记忆诗词,也有的学生采用联想法背诵,都取得了不错的背诵效果。

如果学生张嘴就是名言佳句,不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是“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再也不是从前的流行歌词了,那么学生的心灵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会不自觉地从内心升起一股积极向上的勇气,那么古诗词的作用也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成为净化学生心灵的重要力量。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加强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气质,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古诗词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廖芳华.加强积累,让心灵之花灿烂绽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2]庄颖.找准切入点,读懂诗情[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3]白富念.波澜曲折的情节,鞭辟入里的分析——探析赤壁之战的叙写艺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4]崔平.高效文言文,自学“五重奏”——浅谈初中生文言文自学能力的养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5]黄克林.语文,离生活很近——在读写结合中与生活对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浅析诗词二首 篇9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两首都是好诗。前一首讲修身,后一首讲借势。

一个人在世上坦坦荡荡,胸有丘壑,心容大千,眼收波涛,成大气象,何以故?为有源头活水来。牛人强在管理自己,而不在领导别人。靠权力、依傍武力,看起来挺强大,其实外强中干。

如何能管理好自己呢?无非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对世界、事物形成认知,这是知识的储备;能够不偏不倚,刚正不阿,实实在在,意诚心正,这是心境的修炼。二者合为心智。诚于心,形于外。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如何养?也是内圣外王。

源头活水便是自身。你自己是一个能量场,诚意正心,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能量。

一个人光独善其身也不行,还要兼济天下。一个人能独善其身,并不意味着可以兼济天下。中间有一条鸿沟,这条鸿沟,就得借势而行。

我们经常讲,要顺势而为。什么是势?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是势?国家政策是势,资本走向是势,消费潮流是势,文化流行是势。什么是势?势是浩浩荡荡的能量,你顺势而走,你不走,势能也会推着你走。一个人成事,不是他自己多能干,而是取势而为。逆势而行,如逆水行舟,举步维艰,不进便退,进了也退。

不懂势,终日勤劳,累死也没用。有人是误打误撞顺了势,事成了;然后又因为一不小心失了势,事败了。所以取势,明道,优术,都是上乘的学问。势,和气运一般,看不见摸不着,要靠你去抽象地把握。民心所向,便是势;高山滚石,便是势。

艨艟巨舰,在势能推动下,如轻羽鸿毛。靠人力推,你是推不动的,或者说是推着很吃力的。借助了势能,不推,它自己也会走。如果你做的事情,国家希望你成,人民希望你成,资源都向你倾斜,你就借了天下大势。“势”:“执力也”。能借力,便可做弄潮儿;弄潮儿向潮头立,牛的不是弄潮儿,是潮。

朱淑真诗词意象及其女性意识浅析 篇10

摘要

作为与李清照齐名的女词人,朱淑真的诗词成就引人注目。她用诗词记录了曲折悲惨的人生,也用诗词展现了她的不屈与抗争。她作品中饱含深情的意象刻画了她的心路历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她诗词意象和女性意识的浅析还原她的前世今生。

关键词 朱淑真,诗词,意象,女性意识

目录

一、朱淑真生平和作品概述„„„„„„„„„„„„„„4

二、朱淑真的文坛地位有待持公证正„„„„„„„„„„4

三、朱淑真诗词意象概述„„„„„„„„„„„„„„„4

四、朱淑真诗词中的女性意识„„„„„„„„„„„„„5

(一)敏感纤弱的爱情主题„„„„„„„„„„„„„ 5

(二)执着不屈的反叛精神„„„„„„„„„„„„„ 5

五、从多变的意象看朱淑真的心态„„„„„„„„„„ 6

(一)供厨不虑食无钱——闺秀生涯„„„„„„„„„ 6

(二)分付萧郎万首诗——粉嫩初恋„„„„„„„„„ 7

(三)良辰美景具成恨——婚姻生活„„„„„„„„„ 7

(四)从宦东西不自由——漂泊游离„„„„„„„„„ 8

(五)鸥鹭鸳鸯不相宜——分居生活„„„„„„„„„ 8

(六)至死不渝叙旧情——情曝摧伤„„„„„„„„„ 9

六、结语„„„„„„„„„„„„„„„„„„„„„ 9 参考文献„„„„„„„„„„„„„„„„„„„„„ 9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朱淑真就像她的号那样“幽栖”于岁月长河的一隅,寂无声息,婉丽孤绝。数百年封建礼教的严厉苛责和贬损妄图将这位孤高坚毅的才女埋没于时光深处,可历史不会忘记冲破重重藩篱,书写女性性灵的她。虽然如今朱淑真仍不如李清照那样声名煊赫,但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尝试走进她的万世凄凉,体会其间发自女性内心无助而又强烈的呼喊。

一、朱淑真生平和作品概述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1)朱淑真生活于南宋初年莺歌燕舞的都城临安。她出生于中等官宦家庭,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幼警慧,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2)度过天真烂漫的少女生活后,她奉父母之命嫁给一个俗吏,丈夫不解风情,她知音难觅,婚姻生活痛苦不堪,只能将满心的忧愤寄意于诗词。中年时期抑郁投水而亡,诗稿被父母焚毁。经后人搜集,传世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等,共诗337首,词33首。

二、朱淑真的文坛地位有待持公证正

“断肠集里断肠泪,苦涩之中苦涩味”。朱淑真作为苦命的闺阁女子的一员诉说深切的愁情怨恨。刻骨铭心,错综复杂的“愁”赋予她的作品无限的感染力。但由于她的身世之谜,婚姻不幸,思想叛逆和创作偏离正统,使她在其后很长时间里鲜为人知。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她研究的升温,这位闺中之秀的艺术魅力正在得到更多的肯定。她的作品极具代表性,她的文学成就不容忽视。诚如香港学者黄嫣梨所说的那样“对于这位女诗人、女词人,除了同情她的《断肠》情怀,赞赏她的横溢天才外,还要探隐索微,持公证正,给予她在我国文坛上应得的地位和评价。”(3)

三、朱淑真诗词意象概述

传统社会的积淀使得男权之上,女子只能生活于闺阁后院,即使是内心再丰盈的女性所留恋关照的也只能局限于以庭院为主的狭窄空间。她的诗词意象较为单一。结合孔祥云在其硕士论文中的统计,笔者经过计算概括了较为常用的意象数据:

植物类:与梅相关40次(其中梅28次,梅花4次);与柳相关34次(其中柳10次);与竹相关13次(其中竹7次);与草相关10次(其中芳草7次);海棠10次;与荷相关7次(其中荷5次);梨花5次;

动物类:与燕相关18次;与莺相关18次(其中莺9次);与蝶相关13次(蝶8次)

四时类:与风相关24次;与雨相关46次;与秋相关14次;与月相关14次;与春相关12次;雪10次;

建筑类:与楼相关9次;与窗相关9次 器物类:与灯烛相关9次。

(1)孔祥云,《千声落叶断肠听》,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第1页第1行;(2)(宋)郑元佐注;冀勤辑校,《朱淑真集注》,中华书局出版,2008年1月,第1页;(3)王臣,《荼蘼花间惹尘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3页第15-19行;

在朱淑真近400首的作品里,许多意象多次重复,它们穿插于这位绝世才女不幸的情感经历之间,因而同一意象尽显多重色彩。“梅”的礼赞生命或孤傲高洁;“柳”的轻柔温婉或离别缠绵;围绕“春”有少女的闲适,有少妇的哀怨;通过“月”寄爱情梦,抒相思愁;“莺莺燕燕”带来过春的气息也舞出了爱的孤独;“楼”“阁”“窗”“栏”蕴藏过憧憬希望也伴随着沉郁感伤。这些意象不是作为单独的客体存在,也不似宫体诗的咏物自娱,而是朱淑真细腻情感和内心呼喊的载体。

四、朱淑真诗词中的女性意识

(一)敏感纤弱的爱情主题

自此朱淑真的《断肠集》问世,人们对于其人其作的褒贬就纷至沓来,期间的贬抑之词更是比比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当然首先可以摒弃董毂在《碧里杂存卷上》里的论断“自汉以下,女子能诗文者,若唐山夫人、曹大家,立言垂训,词古学正,不可尚已;蔡文姬、李易安,失节可议;薛涛倚门之流,又无足言;朱淑真者,伤于悲怨,亦非良妇;窦滔亦笃于情者耳,此外不多见矣。”这是男性批评家为了抹杀女性在历史文坛上的地位而作的曲解。但是对于朱淑真诗词立意风格的批评也不容忽视。如“出于小听挟慧,拘于气习之陋,而未适乎情性之正”,“笔墨狼籍,苦不易读”,“伤于悲怨”,“出笔明畅而少深思”,“遣语容易也”,“闺阁之习”,“浅弱”,等等。(4)相比于在政坛、文坛上叱咤风云的男性,相对于他们崇尚的“典雅、高古、温和敦厚”,相形于他们孜孜以求的作品的深广的社会生活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朱淑真诗词的主题的确单纯――反映缠绵痛苦的爱情生活,风格确属单一――始终萦绕着肝肠寸断的愁情。但这绝不足以动摇她在词坛上的地位,相反这更奠定了她作为女性词人坐标的基础。以衡量男性词作的标准来评价女性词人的作品结果当然是否定的。父系文化系统下的女性无法接触到男性所能触及的视野;社会责任、历史担当的大门对她们无疑是紧闭的。当她们将所能见到想到的一切以她们的细腻,纤弱,深婉的特色尽情展现的时候,难道还要用男性的制约,男性的评判来横加指责吗?

朱淑真只是用她特有的方式来抒发她心中千言万语,或许她当时远未考虑到她的这一家之言已将几千年来压抑着的女性意识以敏感的性灵结合如火的激情的形式冲击了男性文学的思维定势。

(二)执着不屈的反叛精神

谈到朱淑真的女性意识,除了她诗词特有的女性的口吻声情,更为现代女性 称道的是她朦胧的觉醒意识,是对封建礼教的质疑和挑战,是她对悲剧命运的不屈与抗争。从“烟愁露泣”(《清平乐》)(5)的悲哀到 “深院重关春寂寂”(《浣溪沙》)(6)的压抑;从“杨花搅乱少年心,怕雨愁风用意深。休与酒杯浑不管,纵教天气作春阴”(《又绝句》)(7)的骄横到“东君负我春三月,我负东君三月春”(《问春古律》)(8)的不羁;朱淑真将心中太多的不被理解的苦,太深的难

(4)胡元翎,《男性诗论与女性诗人的“隔”——朱淑真研究中的一个问题》,《求是学刊》1998年第2期,第80页第12-13行;

(5)-(8)王臣,《荼蘼花间惹尘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分别为附录第58,61,2,3页;

以割舍的情化作被世俗所不容的叛逆。

闺中时她就大胆的有了心仪的对象:“初学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到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秋日偶成》)(9);“尽是刘郎手自栽,刘郎去后几番开。东君有意来相顾,蛱蝶无情更不来。”(《窗西桃花盛开》)(10)。嫁给粗鄙浅陋的俗吏后,她对丈夫的不满溢于言表:“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纵可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圆子》)(11);“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愁怀》)(12)。面对痛苦的婚姻,她断然与丈夫分居并追求真爱,演绎了惹人非议的婚外情:“妇人虽软眼,泪不等闲流,我因无好况,挥断五湖秋。”(《秋日述怀》)(13);“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夜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清平乐·夏日游湖》)(14)。

她对浪漫爱情的执着追求,她对流言蜚语的无所顾忌,是多少封建牢笼下的女性从未想过的,或是她们即便敢想也断不敢做的壮举。

五、从多变的意象看朱淑真的心态

朱淑真心中复杂的情感欲宣泄而出,于是她的所见皆带上了浓重主观色彩,汇聚于笔下形成了她为数不多但变化多端、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的诗词意象。细数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她的诗词意象与她渐醒的女性意识融会贯通、浑然一体。

(一)供厨不虑食无钱——闺秀生涯

“拨闷喜陪尊有酒,供厨不虑食无钱。”《江上阻风》(15)

朱淑真出生于中上层的官宦家庭,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天性聪颖,年少时才华横溢又天真活泼。这一时期她作品的意象轻快明丽,不似后来的沉重抑郁。

先来看她诗词中常见的“春”:“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浣溪沙·清明》(16)。看夭桃吐蕊,试薄罗轻衫,眼前风和日丽,春燕筑巢,词人心中荡漾着对春的生机的欣喜。尽管她也怪“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但这正体现了她留恋春光,陶醉春色的小女儿心情。此时的春带着淡淡的闲愁,安逸,平静。这位待字闺中的少女在满怀期待地静候她的未来人生。

她诗词中的“东风”意象此时与“春”意象发生重合。“柳丝拂拂弄东风,日色春容一样同。嫩草破烟开秀绿,小桃和露拆香红。” 《春日杂书十首》其二(17)。期间的“东风”应该就是“春光”“春色”的意思。

“园林经腊正凋残,独尔花开烂漫鲜。借间陇梅知幸否,得陪春卉共时妍。”《腊月踯躅一枝独开》(18)。梅花盛开在腊月,严冬中的腊梅没有给人傲霜雪的寒,却让作者想到了梅花是春的使者,预示着春的脚步渐近,诗人心中的春也渐近了。

(9)-(18)王臣,《荼蘼花间惹尘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分别为附录第20,12,30,27,20,58,43,56,5,44页;

这段时期朱淑真用敏感的女儿心体察着闺阁中的四时光景与花草树木。正如 她的年纪处于人生的春季,她的内心深处无不涌动着春的盎然。于是她诗词的很多意象,不论是春天的风还是冬天的梅都折射着如少女恋春般的欣喜。当然,年少的朱淑真也表现出不同于平常女子的用词的洒脱。“夏日初长候,风棂暑夕眠。衣轻香汗透,睡重翠鬟偏。颦绿攒眉小,啼红上脸鲜。起来无个事,纤手弄清泉。”《夏枕自咏》(19)。“淡红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水阁虚。独自凭栏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文书。”《夏日游水阁》(20)。“衣轻香汗透”,“淡红衫子透肌肤”透露出她用词的大胆,“起来无个事,纤手弄清泉”“水风凉处读文书”又显示了她志趣的非凡。

(二)分付萧郎万首诗——粉嫩初恋

“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中秋抱满月,分付萧郎万首诗。”《秋日偶成》(21)

仔细揣摩此时的朱淑真似乎已心有所属。

“尽是刘郎手自栽,刘郎去后几番开。东君有意来相顾,蛱蝶无情更不来。”《西窗桃花盛开》(22)这是朱淑真追求恋爱自由的心声。这位英俊潇洒的青年敲开了朱淑真少女的心扉,带给她无限美好的希望,但也使她从此开始了一生与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斗争。屈原改定的《九歌》中有《东君》一篇,其间“东君”指日神,而宋代以丈夫为日,妻子为月。朱淑真以“东君”借喻自己的意中人,似乎已把他当作夫君。“东君”的意象以这种内涵出现有很多诗词:“春心自得东君意,远胜玄都觀里桃”《杏花》(23);“举杯无语送春归,分付东君欲去时”《暮春三首》(24)。

“温温天气似春和,试探寒梅已满坡,笑折一支插云鬓,问人潇洒似谁么?”《探梅》(25)在这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小诗里,在温暖如春的氛围下,折寒梅插于云鬓,笑问身边人潇洒似谁?寒梅虽然开在冬季,但戴在发间令诗人心中春意浓浓。俏皮,活泼,又于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满足于对青春的赞美。“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本段初提到的这首《秋日偶成》中圆月升华为追求美满情感的心理期待,诗作将朱淑真心中对月圆人合的憧憬完美展现。在如诗如画的中秋之夜,和心中的萧郎谈论诗文,花前月下,恩爱浪漫。传统的女性婚姻应为家族利益服务的观点丝毫不能渗入这甜蜜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婚姻应建立在夫妻精神契合的基础上的认知。

在当时的环境下,女子的婚姻由家长做主,一旦发现闺中女子自由恋爱,对于其本人或是家族都是不光彩的事件,但这时的朱淑真开始大胆地享受爱情。同是闺中生活,与

(一)不同的是:她的愉悦心情不再是因为泛泛的春光,而是都有了明确的对象。无论是暗喻情人的“东君”、传情达意的“寒梅”还是寄意美满的“圆月”,都因为那个人的存在,她的生活才缤纷多彩,幸福甜美。从这些

诗中我们可以想见朱淑真追求的理想的婚姻生活与她追求这样的生活的尝

(19)-(25)王臣,《荼蘼花间惹尘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分别为附录第36,36,20,12,12,7,41页

试。她心中所向的婚姻是建立在共同的志趣爱好的基础上的,一起赋诗写词,一起赏花弄月。

(三)良辰美景具成恨——婚姻生活 “苦没心情只爱眠,梦魂还又到愁边。旧家庭院春长锁,今夜楼台月正圆。凤带空垂云锦帐,兽炉闲爇水沉烟。良辰美景俱成恨,莫明新年与旧年。” 《诉愁 》(26)。

命运没有像垂青李清照那样眷顾朱淑真,纵然她与初恋情人情投意合,但最终她还是尊父母之命嫁于一个追名逐利的俗吏。如陈霆在《渚山堂词话》所说:“朱淑真才色冠一时,然所适非偶,故形之于篇章,往往多怨恨之句。”(27)

在婚姻的初期,她也尝试着接受她的丈夫,但她的努力被冰冷的现实无情地击破。丈夫不解风情的庸俗和她与有情人难成眷属的苦楚,从根本上扼杀了她的热情。她所剩的只有在深深庭院中写诗作词,排遣她的悲伤,痛苦与哀怨。

她婚后的词作哀凄怨婉,忧恨重重。此时即便是原先生机盎然的“春”也带着沉重的寂寞萧瑟之感。极具代表性的是《减字木兰花·春怨》:“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28)春带给她的不再是快乐,而是料峭的春寒。侵入作者心中的寒意通过连用5个“独”字加以渲染,使得顾影自怜的凄婉情态醺意阑珊。愁病交加,寒夜难眠,嚣张的孤独如同剧毒一般要耗尽这女子的神思。春从未有过这般令人窒息的寒,故而作者只能怨,怨春还是怨人,自不待言。

面对曾经给予她活力的春,而今的她除了怨甚至还有了恨。“客里逢春想恨浓,故园花木梦魂同。”(《春色有怀》)(29)“春来春去几经过,不似今年恨最多。”(《春日杂书十首》其一)(30)“暗把后期随处记,闲将清恨倩诗嘲。”(《恨春五首》其三)(31)。“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点绛唇(冬)》(32)冬日里女子用炉取暖,可暖炉再暖,终究暖不了女子彻寒的心坎。她抬起双手微微呵气,却不知自己髻鬟斜掠梅妆薄,朱颜惨白。还是回屋饮酒,等酒意融了心头的怨愁,只怕那枝头的梅苞也已散发幽香,春工复动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虽然也是梅动暗香,春工已觉,但令读者回味的仍是坠在蚀骨之寒里的女子内心那一波又一波的孤独流转。

“独宿广寒多少恨,一时分付我心头”《秋夜闻雨三首》(其二)(33)月的寒意穿透本能的感知刺痛主体的内心。孤独袭来,覆没她,弄伤她,击垮她,她的心理底线崩塌后,郁积的情感再次宣泄。

(26),(28)—(31),(33)王臣,《荼蘼花间惹尘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分别为附录第27,57,4,5,7,17页;

(27)陈霆,《渚山堂词话》,香港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3页.(32)王臣,《荼蘼花间惹尘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75页;

如果不是文学史书清清楚楚的记载,没有人会把上面的这些诗词与

(一)(二)里那个阳光、活泼、无畏的少女相联系。春不再令人活力四射,梅不再令人联想到春,而月更是洗脱了团圆的喜气,散发着窒息的寒光。一场封建婚姻,让爱的理想破灭了,爱的追求失败了。这个曾经那么勇敢的女子此时犹疑在寂寞和孤独里,她的世界由色彩缤纷到暗淡无光。她内心想做些什么,但她又能做些什么或是她还没想到能做些什么。诗词成了她唯一的派遣的工具,所有的意象渗透着冰冷的寒意。

(四)从宦东西不自由——漂泊游离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月落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高楼惆怅凭栏久,心逐白云南向浮。”《春日书怀 》(34)

据诸多史料记载,朱淑真曾随夫宦游,常年颠簸在外。由于山水阻隔,她与双亲手足久失联络,身边的丈夫在情感上又形同陌路,这极大程度上加深了她孤独。

在这首《春日书怀 》里,月落鸟歌,花光柳影的春景浸透了她的思亲之愁。在那段流离的日子里,她时常登高远眺,凭栏惆怅。尽管父母做主的婚姻如此不幸,孝女的天性使她不会迁恨于父母。她明白错不在父母,而在这个悲剧的时代。她还是深深地依恋、挂念着双亲。

(五)鸥鹭鸳鸯不相宜——分居生活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愁怀》(35)

诗中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自己与丈夫的不相容。她用诗词发出对包办婚姻的质疑与抗议,对无爱婚姻的反抗与控诉。随着与丈夫关系的日趋恶化,在丈夫终日在外寻欢作乐之后,朱淑真面对名存实亡的婚姻终于愤然决绝。“妇人虽软眼,泪不等闲流,我因无好况,挥断五湖秋。” 《秋日述怀》(36)“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黄花》)(37)

不论是为她选错丈夫的父母,还是她所嫁的丈夫,都不是她仇恨的真正对象,她真正恨的是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残害、扭曲。“作恶东风特地寒”、“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一天飞絮东风恶”。她已经不再把“东风”与带来勃勃生机的司春之神相联系,她将愁情恨意转嫁于“东风”,将其作为封建礼教的象征而厉声喝骂。

“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风姨号令严”(《雪二首》)(38),她似乎向整个封建礼教宣战,什么三从四德,什么三纲五常,她将自己幻化为傲立霜雪的梅,誓言她将不畏一切,坚守她的高洁品格与情感。

《中秋夜不见月》:“不许蟾蜍此夜明,始知天意是无情。何当拨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39)她在指斥天地的无情,召唤吞云吐月超自然神力的同

(34)—(39)王臣,《荼蘼花间惹尘埃》,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分别为附录第33,27,20,51,23,38页;

时渴求突破困境获得理想的情感。她要冲决现实羁绊,开辟一方情感的净地。

痛定思痛她不再徘徊于孤寂间,她与生俱来的坚毅使她选择反抗。不仅是分 居,她更要将一腔愤怒发泄于将她陷入愁苦深渊的封建礼教。她的诗词意象成了她愤恨的载体:她要向“恶”“东风”宣战,要以梅花傲霜雪的姿态向社会宣战,要借用超自然力向云雾和天意宣战。她的反叛精神此时达到高潮。

(六)至死不渝叙旧情——情曝摧伤

在桑濮之行被暴露,遭到夫家严厉苛刻的限制后,她曾到一个寺庵暂住。但她命有大劫,她依然不能渡过内心执念的坎。大约于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左右,朱淑真投水而死。

六、结语

女性一生的愁情怨恨在中国古代是普遍的,但能像朱淑真那样对其从深的层面上有所揭示,在中国古代文坛上却是罕见的。走入这本《断肠集》,穿梭在变换的意象间,流连于她用泪水浇筑的,痛苦而觉醒、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是如此的感伤与震撼。她的大胆与执着造成了她被世俗所不容的不幸,而她的大胆与执着也造就了她为世人所称道的成就。

飞蛾扑火,烟花焚城,在爱里遗世孤立地趟过了滚滚红尘,她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思。

上一篇: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英语教案下一篇:施工图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