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共8篇)

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 篇1

高中化学新课改下的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实验教学,将化学实验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实验在地位、功能、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化学实验是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只重视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术,更应练习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应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正是体现了这一现代化学教育发展的思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而化学实验在课程目标中多处涉及。实验对于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目标的化学实验主要由实验知识与技能、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构成:实验知识目标主要包括化学实验事实、有关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方面的知识、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等,实验技能目标是指基本操作技能、仪器和药品的选择和综合运用技能等三个方面。所谓实验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来探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发现和提出实验问题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控制实验条件能力、收集证据能力、得出结论能力、反思与评价、讨论与交流能力;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非常丰富,主要是熟悉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实事求是、完成实验、节约药品、爱护环境等。

二、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内容,除了完整的学生实验课,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概念理论教学、化学用语教学和化学计算等新授课中,以至各种类型的复习课和练习课中,都会出现化学实验。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必修还是选修课程,都将化学实验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化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在实验情境中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

美国国家科学标准认为,探究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途径,也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理解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主要有实验探究和调查讨论两种形式。所谓实验探究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以科学证据为基础,针对特定的“问题”,是一种融合逻辑和想象、综合运用化学科学知识与化学实验技能、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而展开的活动,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

四、化学实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情境

学习使用一种工具,不仅要了解相关的概念和规则,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使用工具的场合和条件。研究表明,在日常情境中,许多学生在利用从正式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时常碰到问题,其原因是,源于正式学习的经验通常是脱离情境的。化学实验作为一种非凡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了有意义学习的情境。实验提供了师生、生生等多种交流合作的机会,能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理解、探究化学现象,建构对化学科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科学认知的发展,在班级学习者共同体中创建自己的科学观念。

五、实验是学生熟悉化学科学的重要媒体

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 篇2

一、强化整体意识

教师在备课时要有全局观念, 就是对即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统筹全局的心理准备。要分清重难点, 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在安排各个学时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游刃有余, 也可以做到科学、合理、严谨。教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每个单元前面都有一个总的“warming-up”。这一“warming-up”就是整个单元内容的引子, 就好像是中药的药引子, 起着承上启下, 自然过渡的重要作用。如:在Module 2 Unit5 Rhythm中, 这一单元的“Warming-up”就与节奏韵律有关, 包括Dance, Music, Opera等。除此以外, 每一节课的前面也都有一个“warming-up”, 这个“warming-up”则起着本课的承上启下作用, 所以在备课时就要利用好这个“warming-up”, 做好自然过渡。在安排每节课的教学时, 可以从“warming-up, speaking, reading, listening”, 然后再过渡到练习题中的discussing, integrating skills;也可根据本单元的内容以及教师的思路安排每课时的教学内容, 因为我觉得新教材体现了在理解学生的兴趣和困难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和独立自主的教学,

二、模块型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同时, 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每节课都应尽可能地提供一个真实情景, 设计一个可操作的“任务型”活动, 而这一活动一般都以话题为核心, 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 在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 安排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这样的“任务型”活动可以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去寻找。在设计“任务型”活动时应特别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使学生感到真实感。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综合地运用语言, 去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 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某个任务, 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运用英语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型”活动很感兴趣, 他们就会愿讲、多讲, 老师不必担心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其实学英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学会的, 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况且,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滔滔不绝地讲, 就不用担心学生的英语学不好, 相反,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愿讲而靠老师讲, 那肯定是学不好英语的, 当然也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谨记。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大部分学生今后继续深造以及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 也是各种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 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 尤其是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十分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我们对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材料都要充分地利用, 除了每单元的两篇或者三篇阅读材料外, 我们应该在每一单元再补充一篇与本单元相关或相近的文章。其实每单元后面的Culture Corner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我们也可以借助报纸和杂志上的好文章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我们常用的模式一般都是:pre-reading, fast-reading, careful reading.Pre-reading类似于热身, 就是Warming-up, 目的是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Fast-reading只要求学生能理解大意即可。Careful-reading则侧重用细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细节题, 比如When, Where, How, Why, Who等等。让学生通过认真的分析、判断、推理来找到答案, 从而完成教学活动。

四、听力如何进行

我们所说的听力一般分为两部分, 就是应试听力训练 (Listening test) 和能力听力训练 (Listening teaching) , 但平时我们侧重的都是听力测试, 就是为考试而进行的听力试题, 也就是根据听力材料选择正确的答案。因为高考的原因, 我们学校从高一开始就进行大量的听力训练, 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考试。而新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可以称作为听力能力训练材料, 它包括各种题型。比如:填空题、问答题、判断题等。学生包一开始都会觉得难度很大, 甚至有的老师也认为听这些材料浪费时间, 所以就有可能把这部分内容删掉了, 这对学生来说是大大的损失。其实, 听力材料如何使用关键在老师。只要老师能正确的引导,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听力的重要性, 把它当作纸老虎, 就能一步步, 稳扎稳打的把听力做好, 取得满意的效果。

五、发挥备课组的优势

我们学校周一到周五都必须集体备课, 每周还有一次集体教研, 就是把本学科的所有老师集中在一起, 处理本周问题, 讨论下一周的安排。这就是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要提高整个年级学生的成绩, 团队精神比单打独斗更为重要, 特别是北师大版的这套教材, 内容多、容量大、知识面广, 如果各自为战, 不但时间耗不起, 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要发挥每个老师的聪明才智, 共同努力, 资源共享, 步调一致, 这样必将事半功倍。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 篇3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思想和方法陈旧

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仍比较陈旧,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却被动地接受。他们把一篇课文分成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先教生词和短语,再介绍课文内容,紧接着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或自读课文,然后就课文提问,完成课文后的练习;第二课时复习课文内容,讲解知识点,译成中文并做好课堂笔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很难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阅读目标。

2.忽视语法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

许多高中英语教师认为只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就行了,而忽视必要的语法讲授。更不能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语法正确理解句子,特别是缺乏对长难句、省略句和意思晦涩句子的理解和分析,影响学生对文章全面、准确的理解。对于文章中的生词和歧义词,常常忽视它们在语境中的特定含义,忽视了扎实的语言基础及灵活运用语言的技巧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先决条件。

3.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存有许多问题,阻碍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阅读理解在高考试卷中占40分,如果加上完形填空题30分,那就是70分,占了将近总分的一半。英语阅读理解如此重要,然而目前,学生在阅读方面却存有许多问题:①逐字阅读,过度依靠视觉信息,减慢了阅读速度;②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所谓的语言点与语法分析和细节问题上,结果是迷失了主题;③由于掌握的词汇和短语少,学生不得不依靠词典查找词义;④知识面窄,有些学生对他们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方面知之甚少;⑤母语翻译。学生过多的依靠汉语,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效率;⑥不良的阅读心理。

4.不能正确使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教师不用、乱用或滥用多媒体的现象。不用多媒体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理念、方法和课程设计思路的新要求及教学手段更新和多样化的需求;但使用不当,同样会阻碍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平台,但是也容易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使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成为课件的演示和播放过程。多媒体变成新的灌输工具,却不一定收到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教学效果,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造成视觉和听觉的疲劳。

二、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尽快转换角色,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来施教。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应当把“教学生学会教材”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学生会学教材”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把握阅读材料内容,有的放矢地使用教学方法。例如:把一篇完整的文章裁剪成几个部分,并打乱它的顺序,再让学生阅读,然后重新排序。学生都积极思考,互相协作,寻找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通过合作和思考完成了任务,体验了学习成功的乐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气氛和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策略是在阅读过程中用来提高阅读质量及效率的任何活动,它要求在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时,应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首先,要求学生突破英语词汇关;其次,要求学生突破语法关。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对阅读的要求,首先是理解,其次是速度。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在能够理解的条件下提高阅读速度,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根据不同阅读目的使用不同阅读策略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略读、跳读、猜测词义、推断等,逐步改掉逐词逐字的阅读习惯,纠正回读和出声读及默译的习惯,快速理解文章大意,并在文章中快速找出答案。如阅读说明文或议论文时,必须培养学生抓段落主题句的能力。先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浏览一下文章各段的首句或尾句,找出各段的主题句,在对文章有了简要的了解后,再仔细阅读全文。

(三)抓好课堂教学,科学设计课堂阅读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读前、读中和读后活动。

1.读前活动——设置情景,扫除阅读障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前热身活动包括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谈论有关话题或出示有关的画面、实物等,唤起学生的背景经验和阅读兴趣,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预测必要词汇,帮助学生排除可能影响理解的生词障碍,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阅读活动前,解读文章的标题,让学生学会根据课文的插图和标题预测文章内容,激发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

2.读中活动——加强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提倡同伴合作

在读中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通过设计不同的课堂任务,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任务后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互助合作、互相启发,形成智力互补,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小组成员的合作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也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3.读后阶段——开展阅读思考活动,促进理解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阅读教学的末尾,教师可以通过必要的手段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测。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读的材料进行缩写,或引导学生对文中某一观点发表见解,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既可以是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也可提供给学生类似课文内容的一些话题;或阅读有关文章,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观点的机会。此外,也可进行角色扮演,对文章进行改写、续尾、仿写等练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熟悉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结构,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加强的同时锻炼了写作、表达能力。多渠道创设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并带动其他技能(如写作、口语等)的发展。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一种非常直观的信息重组、变动的功能,有利于学习者优化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以及巩固所学知识。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用、乱用或滥用多媒体,只会简化阅读内容和降低阅读难度,实现不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阅读目标。但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活跃英语阅读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增强阅读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找到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指导学生采取恰当的阅读策略,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真正做到读有策略、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读有个性。长此以往,英语阅读理解教与学的水平必将得到提高,也必将为学生终身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改下的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篇4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中的反思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不等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还有,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三、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

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

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

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不会听课,如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

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起;

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

7、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影响基础学习;

8、不重总结,轻视复习。

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篇5

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作者/邓文涛

摘 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上完课后对所教科目的回顾和与反思,它可以反映出教师授课后课堂所出现的效果体现。优秀的教师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得出经验,提高自己。优秀的教学方式主要由师生沟通、同事切磋、换位思考、自我反思组成。

关键词:经验;反思;沟通;切磋;思考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上完课后的感想和体会,还能再现一堂课中的成功和失败。课后进行适当的回顾、小结,并把它们写下来,这样不仅有助于以后的教学,还可以用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由此可见,课后进行反思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我是如何做的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首先,每上完一周课,我总是利用课余时间把我们班的各学科长召集起来共同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不要拘束,说出他们的想法和看法,并把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给教师提的意见都记录下来。这样就能随时了解学生的一些真实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例如,学生提出有些学困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教师常常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复杂心态,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又不敢说,生怕别人嘲笑。于是,我就在课后找他们谈心,总能了解到他们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比如:有位学困生上课从不发言,但我发现和他交流后,他开始课堂上发言,而且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成绩明显有所好转。有时候还主动和我讨论他在做某道题时的困惑及他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学习过程,发挥他们的优势、特长。教师的冷淡、责怪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了自信心,他们就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当然对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看来,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其次,对于同一节课,同一个班级,不同的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往往不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因此,我平时都是在备课组之间相互听同事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从同事那里,我学到了不少自己讲课时涉及不到的问题。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适中,不同的班级要进行不同的调整。不仅要传授给他们知识,而且还要培养他们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后,我每上一节课,总是先想一想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做学习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每备完一课,写完一节教案,我都静下心来,站在学生的角度再去理解一下这堂课。然后和我的学科长讨论一下这节教案,让他就本节课提出他自己的一些观点。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出入,就由学科长组织本节课,我会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课堂,这样才能体会到教学中的得与失。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大胆尝试,实践证明我的教法不仅得到学生的认可,而且在同事之间也有好评。我的课堂不再是以前那样死气沉沉,而是真真正正地活了起来。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能力和业务水平才会提高。比如,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科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闪光点”?这堂课最大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在哪里?这堂课今后在备课和教学时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带着这些“沉重”的反思,我及时处理与总结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如:课堂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做法,通过教学中的相互探讨,对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好教学笔记,对自己在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及时纠正,取别人之长弥补自己不足。对好的教学模式加以推广,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认真记录,共同研究。对于教学中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并加以推广;对于教学中的疏漏,及时记录课堂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在我的努力下,学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向学生提问时,学生再也不是忙于翻教材,寻找答案,而是思如泉涌,踊跃发言。

总之,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经验得以升华,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才会不断地提升。如果我们能把反思结果运用于实践,且不断改进实践,长期积累,就一定会获得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

(作者单位 陕西省合阳县路井中学)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篇6

大竹县庙坝中学

杨昌志

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拉开了帷幕。常言道,不破不立,只有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才能树立起地理素质教育的新旗帜。但素质教育在中国倡导了多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究其根本原因是考试制度和教材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没有突破传统的地理教学误区,四川省从去年开始的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对高中地理必修

(一)(二)的认知

人教版这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旧教材而言,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采用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显新课程理念。在教材的展现方面,刻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

新教材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强调开展多种地理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章“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内容。动手:引导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及昼夜交替,解释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P15);画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P(16);动口:引导学生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的行星(P4)。动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总结八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分析归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分析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用科学的术语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这些都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材还删除了一些难以读懂,不易理解的地图;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观察、实践和探究活动。教材包含的大量地理信息,给教师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的发展空间,以利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近两个学期以来教学工作上的困惑

近两个个学期的教学,我尽力把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收获,同样也有困惑,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做了适当的删减,删除了一些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图表,但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为我们每一位高一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在近半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们感觉到课时紧张,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位同学,那么时间又难于满足,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2、对学生的困惑,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致,出现严重脱节,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幅度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一下难于适应,给我们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知道,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于完成,组织学生回去自学,但部分基础较差,综合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还是难于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许多学生感到难学,导致兴趣渐无。如何更好的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困惑着许多教师。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我在教学中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我们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转变难度更大。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了对付高考,我们不得不把以往的旧地理课本搬到了课堂,因为就目前而言,高考如何以这四套教材配套还是个迷,所以作为教师而言,对如何把握好教材与课标有许多的困惑。另外教材与教辅资料明显不配套,新的教材还没有相应的教辅,现有的教辅资料还都是以旧教材为蓝本,许多新教材中已作了相应的修改和删减,但在练习中出现,如新教材中的地转偏向力的内容已作了删除,但在教辅中都出现了这些问题,在后面的“人口的变化”中又出现了这一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该不该讲,应讲到什么程度,很难把握。

学校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工作上与现行的高一地理新课程的要求明显置后。高一地理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结论性的东西减少了,但学生的活动增加了,动手、动脑、动眼观察等实际操作的内容明显增多,但学校与之配套的教学辅助工具不足,有的甚至缺乏。如教师手中没有挂图,上课只好用手画图,这一方面影响课堂效果,同时也浪费时间,影响老师教学进度。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软件相对缺乏,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以此产生的时差和太阳高度的变化等难以理解,这些也都对新课改教学带来困惑。

4、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但是我们仍然受传统教学的经验的影响,对学生总是不放心,总是想讲得面面俱到,千方百计的给学生灌输,新教材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于学习,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新教材在知识体系虽不如旧教材系统,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给学生挖好沟,引好水,而不是要教师连坑一起挖好,特别是有时我们不仅帮学生挖好坑,而且越挖越深,这都使我们走进了高中新课改的误区。另

外教师在对待案例的教学,教案和教师用书都没有任何的解释和说明,而且对于学生来讲也是难度很大,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教师心中也没有底。

三、在教学中的一些主要做法

针对以上现象,我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我也充分考虑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这一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地理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为此我坚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目标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体做法有:①课堂提问、讨论发言要求有记录,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②组织各类活动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此外,备课组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4、发挥多媒体计算机作用,力图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课标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地理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例如,在板块构造学说教学时,把教科书中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移动图》制作成《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移动》多媒体课件,让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以连续相向的方向移动,使大洋板块向下府冲,大陆边缘褶皱隆起,引发火山地震的现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5、进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外校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篇7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地位作用

1.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 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 丰富语言知识,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

2.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着眼,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 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 又是落实英语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要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使其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 通过自然渗透, 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3.从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来分析, 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分析文章中心, 分析文章结构, 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 丰富语言, 开阔视野, 开拓思路, 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 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断出现, 反复循环, 因而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记忆更加牢固了, 同时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得诸如语言背景、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信息,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形式

阅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一是略读, 通过整体粗读, 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 为细读做准备。寻找主题句, 获取大意, 找出每段的主题。二是跳读, 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 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 抓住文章脉络。三是细读, 注意细节, 注意语言结构, 处理语言点, 抓住主要事实的关键信息, 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 帮助深化理解。四是推读, 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及词义, 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 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 又形成了一种能力, 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五是概读, 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 以归纳出要点,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 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

阅读教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引导模式。其结构是:

1.阅读任务提前布置, 这是保证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前提。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 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 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 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 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 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2.启迪学生阅读要点, 这是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 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

3.通过复述讨论强化效果, 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措施。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 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 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 进行创造性思考, 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 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 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4.组织交流营造氛围, 这是促进学生提高素质的重要方法。课堂上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 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标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 汲取精华, 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 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 心灵受到激荡, 人格得到升华, 提高认识能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若干反思

1.阅读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通过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为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排除心理障碍, 建立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改进学习方法。同时, 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和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介绍阅读内容和文化背景, 精心设计好各类问题, 使其逐步加深理解。

2.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行教学互动。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为: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大胆学习、实践,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潜能, 才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 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在参与中得到训练和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应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活动, 在活动中理解课文的新知识点。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点等, 由教师引导进行多元化活动, 使学生学会基础知识, 达到教学目标, 为英语交际打下基础, 以交际为中心进行多样化活动。

3.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染力, 实行情感教学。给阅读材料附加情感色彩, 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和责任感的氛围。其实,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传递着一定的情感。因此, 课堂上要提倡师生平等。教师不能居高临下, 搞“一言堂”, 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尽量做到让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享受感, 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 达到情感交融,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高中英语新课改下的语法教学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观念,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可见,在现代化的英语教学中,是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讲授式”语法教学的单一模式的。我们要通过对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探索有效的语法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译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语法课充满趣味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一、教师巧设话题,为语法学习添活力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理解了语法,并能正确地使用语法,学生才能更加顺畅地进行英语的学习。英语语法的学习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要针对这种现象,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法,通过在语法教学中巧妙地设计话题帮助学生学习语法。教师可以使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这样可以使语法课充满活力。

教师要善于设计话题,通过语法教学活动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所谓的语法教学活动化是指教师把语法规则化为活动,把教学过程化为交际活动,在活动中操练和运用语法的一种活动形式。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所学语法的理解更加深刻,帮助学生对语法的记忆更加牢固。在语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法规则的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如“猜测游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在猜测活动上。在游戏中学生增强了对语法规则的感悟能力,总结归纳及活用能力。

故事法可以用于时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是提供单词让学生接力编故事。例如在学习过去时,老师给予话题Li leisYesterday,并准备下列单词卡:open,nng,put on,brush,wash,listen,read,have,go,take,begin,study,do,eat,play等,接著教师说出故事开头,要求学生运用所给的动词的过去式续编故事。

二、通过“任务”。为语法学习添加活力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这里所讲的任务比一般活动更接近实际生活,更接近真实交际,并且需要在任务完成后有一个具体成果的大活动,也可以理解为一定要让学生去做事,要求更高一些的活动。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去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运用中学习掌握语言形式、语言规则,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

信息型任务,这类任务指当交际一方有新信息同时愿意提供信息,另一方又获得信息时双方进行的交际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来获取信息,消除信息缺口,完成交际任务。如在学习祈使句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教师可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回家询问父母,从父母的口中了解到对子女的期望,让每个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在课上分组讨论。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在此任务中使用间接引语,让各小组代表在班里发言,并对发言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例如:高中英语牛津版中:Parents told usto listen to the teachers in class carefully,Parents told us to be friendly toclassmates,Parents told us not to be late or schoo1,解决问题型任务,这类任务是分配给学生一个任务和一些相关信息,学生需要经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答案可以有多种,也可以是唯一的。如在学习祈使句时,可让学生共同为本班制定班规:Dont talk in class,Dontread cartoon in class,

三、情景化教学,使语法学习更真实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趣味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内化语言规则,引导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语法教学情景化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情景来教导学生感知和运用语法知识。生动形象的情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和语法教学,我们可以设置多样化、多功能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新的语言现象时,教师可以尽量利用实物图片、真实语境等手段设置情景,再依次将新的语言材料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从中领会新的语法规则。然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制造动手动口的机会,如两两对话、表演等,帮助学生提高语法水平。在多次语言实践后,归纳和小结有关的语法规则,在教授现在进行时态时,教师可以一边作动作一边说含有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子。例如:高中英语牛津版中:教师一边关门一边说:“I am closing the door,”一边打开窗子一边说“I amopemng thewindow,”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说:“I am walking,”在黑板上写字说:“I amwntmg,”然后老师让一个学生站起来,说:“He is standing,”叫几个学生唱歌,教师说:“They are slngmg,”利用动画课件,教师用“What arethey doing?”让学生回答出动画中正在做的动作。这样一直练下去,学生就会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句型、会话,在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进行时态的构成及用法,使学生能从成功中获得喜悦。

上一篇:吉他音乐会方案下一篇:初中语《湖心亭看雪》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