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流程文件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产流程文件(精选8篇)

生产流程文件 篇1

1、管理部门的职责

(1)办公室负责对文件与资料的分析整理,识别出各个部门的文件与资料,分别存档,并做好存档记录;

(2)对公示的文件资料进行识别与控制,保证发放到各个部门使用的文件资料准确性与及时性;

(3)文件与资料不得随意外借,如确实需要借出,需做好登记记录,并由主管领导签字方可外借。

2、文件资料的识别

(1)各种计划、程序文件以及作为各部门安全生产运行的常用实施细则由各车间管理和控制。

(2)技术文件和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标准以及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部门的记录等,由技术管理和控制;

(3)管理标准(部门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等)、其他行政管理性文件,包括与公司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有安全部管理和保存。

3、文件资料的控制

(1)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

(2)体系文件(包括计划、程序文件、记录)由各部门负责组织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发布,有办公室负责登记,发

放,并注明分发号;

(3)其他行政管理文件和技术工艺文件由相应只能部门编写,汇总,主管领导审核,必要时报总经理批准,相应职能部门负责登记,发放并注明分发号。

(4)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都能得到相关文件的适用版本。

(5)办公室建立文件登记表,建立工艺技术文件和技术标准文件和使用的法律发箍文件登记册。

(6)安全标准文化与资料由企业管理部分发至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各部室及相关人员。文件发放管理部门应填写《文件发放登记表》,按主管领导批准的发放范围实施分类,领用部门签字后方可领用,发放的文件应确定分发号。

(7)办公室建立本部门使用文件的《文件收发登记表》任何人不得在文件上乱涂画改,不准私自外借,确保文件的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8)如需借阅文件与资料,需经文件与资料管理部室负责人批准,并履行借阅登记手续。原版文件与资料一律不外借,防止文件与资料丢失或损坏。借阅、复制文件资料时,应填写《文件借阅记录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按规定权限审批后向资料管理人借阅。

4、外来文件控制

受到外来部门的文件,要填入《外来文件收发登记表》,并识别其适用性,经总经理确认后,分发相关部门车间落实。

5、评审修订

每年有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对现有体系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各部门结合平时使用情况进行适时评审,必要时经总经理批准予以修改。

6、文件的作废与销毁

(1)所有失效或作废文件,由相关部门资料员及时从所发放或使用场所撤出,加盖“作废”印章,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生产流程文件 篇2

关键词:程序文件,流程图,框图符号

在企业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的过程中, 大量的工作是编制管理程序, 这些管理程序内容较多, 令人眼花缭乱, 读起来比较困难, 为执行这些管理程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可是, 管理程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又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制定和执行管理程序, 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使企业的产品质量从各个方面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采用流程图与程序文件相结合的办法, 可以有效地加深对程序文件阅读、理解、记忆和执行。

1 程序文件的基本内容

程序文件是确保企业的质量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文件, 程序文件规定了企业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 采用的过程方法。它规定了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过程。每一份程序文件至少是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这种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规定,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形成文件, 加以实施和保持, 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按照标准的规定, 企业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时, 应对重要的过程形成文件的程序, 即要求建立程序, 形成文件, 并加以实施。

企业在建立质量体系时, 一般应形成下列程序文件:

(1) 文件控制

(2) 记录控制

(3) 内部审核

(4) 不合格品控制

(5) 纠正和预防措施

(6) 管理评审

(7) 人力资源

(8) 设计和开发

(9) 采购控制

(10) 生产和服务提供

(11) 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

(12) 过程、产品监视和测量

(13) 数据分析

(14) 持续改进

2 流程图的基本内容

2.1 流程图的基本概念

流程图是一种用几何图形和文字描述程

序处理过程的图示方法, 是进行程序设计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流程图即表示了程序处理的过程和步骤, 又表示了程序的结构, 在程序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 要理解一份别人编好的程序文件比并不自己动手编制一个程序文件省力, 其原因就是只阅读文件的文字, 需要相当的时间, 而要理解, 则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从一个程序的相应的流程图上, 就可以很快看出该程序的“全貌”, 以及其来龙去脉, 使人们马上

建立起一个宏观的过程概念。

2.2 流程图的描述方法

流程图一般按如下方法描述 (见图1) 。这种描述方法的特点如下:

首先, 是用图形来表示流程, 形象直观, 便于阅读, 各步操作清楚明了, 在程序文件编制初期, 可以利用流程图对整个方案进行构思、设计, 此时的流程图的作用, 类似写文章前所列的提纲。

其次, 流程图不会产生“歧义”, 即不会有第二种理解方式, 造成程序的错误。流程图为阅读已编好的程序提供方便。此时的流程图与程序的关系, 同一本书的目录与该书的内容的关系类似。通过目录, 你可马上知道一本书的梗概, 书的每一章节的内容以及章节之间的先后次序。

再次, 通过流程图却可以帮助我们阅读和理解已有的程序文件, 也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程序文件的编制。

2.3 流程图的框图符号

流程图一般使用下列框图符号:

2.3.1 起止框:

它是一个两端为圆弧长条形图框。一般出现在流程图的开头和最后, 代表操作步骤的开始及结束。

2.3.2 叙事框:

它是一个长方形图框, 表示处理功能, 把要做的事情用文字写在框中, 要求文字精简明确。

2.3.3 判断框:

它是一个棱形图框, 表示判断选择、被判断的条件用文字写在框中, 按照是否满足一定的条件而决定是执行流程线的哪一条。

2.3.4 输入输出框:

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框, 表示输入及输出等有关操作。

2.3.5 流程线:→

它是一段带有箭头的直线或者折线, 用来将以上几种流程框图连接起来, 构成完整的程序流程, 其箭头所指的方向。

3 流程图在程序文件中的运用

下面以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为例, 对流程图加以运用。

3.1 总流程图 (图1) 。

3.2 子程序的流程图 (举例)

(1) 产品设计开发图样 (图2) ; (2) 标准发布程序 (图3) 。

流程图解读:

(1) 企业标准化委员会根据企业需要, 提出需制定的标准名称与要求, 确定标准起草单位;

(2) 标准起草单位确定标准起草人;

(3) 标准起草人收集资料, 起草标准;

(4) 标准起草单位对标准文稿进行一级审核, 如审核未通过, 则将文稿返回给标准化起草人进行修改直到一级审核通过;

(5) 企业标准化主管部门对标准文稿进行二级审核, 如审核不通过, 则将文稿返回给标准起草人进行修改, 直到二级审核通过;

(6) 企业标准化主管部门对审核合格的标准文稿进行编号;

(7) 企业批准并发布标准。

结束语

生产流程文件 篇3

关键词:流程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归档

1 流程管理概述

流程管理源于199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与CSC管理顾问公司的董事长詹姆斯·钱皮(James Champy)提出的管理流程再造(BPR)概念,它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其实质在于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1]。流程的类型分别是战略性流程、经营性流程和辅助性流程,并且所有组织的核心流程基本上是相同的,其数量及复杂程度与组织的规模无关[2]。

近几年来,流程管理不仅成为管理界学术研究的热点,更在国际企业界形成讨论和应用的热潮。美国、日本以及西欧一些国家的企业都争先恐后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与传统管理方式比较,流程的管理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突破[3]:(1)信息和交流更加通畅;(2)为员工授权;(3)新的领导方式;(4)新的协作方式;(5)更加重视知识要素资源的有效运用。

2 电子文件归档流程建模

归档作为档案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文书工作的终结,档案工作的起点。在纸质文件管理过程中,一般要求业务或文书人员将处理完毕的文件整理好后,向档案人员移交归档,其工作方式与方法已经普遍为大家所接受[4]。而电子文件因其容易修改、难以区分原件和复制件。通过对电子文件归档过程进行流程分析,设计电子文件归档的标准流程,保证电子文件归档后的原始性,实现传统档案的凭证价值,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电子文件归档主要采用的是前端控制模式,这主要是根据目前我国对文件连续体理论的运用,按照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对电子文件的控制管理、创建以及设计都是在前端控制模式下进行的。电子文件归档使用前端控制模式可以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从以前的电子档案后端控制的半程管理覆盖到电子文件归档的全程管理[5]。基于此,要完成电子文件归档工作,不能简单将传统纸质档案的归档流程照搬到电子文件归档中,必须从电子文件产生的业务系统开始,提取除电子文件内容本身以外的凭证信息,同时进行归档,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的归档工作,使电子档案能够像传统纸质档案一样,起到其凭证价值的作用,具备同等的法律效力。

依据电子文件归档全程管理的要求,设计电子文件归档整体流程模型如图1所示:

首先从各业务系统采集接收电子文件及相关信息。这部分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为不同单位所使用的业务系统多种多样,所产生的电子文件格式同样五花八门,这就需要将不同格式电子文件按照分类进行标准化处理,为归档做好准备。

接着对业务系统文件及相关信息进行采集筛选,确定电子文件类型、范围等信息,然后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电子文件鉴定工作,鉴定完成后确定资源清单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就进行归档处理,否则要重新完成上面工作。

通过鉴定、审核的电子文件就可以归档了,首先,为了档案的利用、存储,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主要由档案管理人员著录标引元数据、对需要数字化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完成的电子文件进行检测后没有问题就成为一份电子档案,可以加密后入库保存,到这里就完成了基本归档工作。

对归档后的电子文件,如果允许网络发布,可以解密、确定可公开的目录、添加水印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检索、使用。

3 电子文件归档实现

通过对电子文件归档流程分析,我们发现,整个电子档案归档管理过程十分复杂,依据电子文件归档流程要求,采用面向方面和组件化的思想以降低业务逻辑各个部分耦合度,提高项目的可维护性,整个电子文件归档系统功能设计如图2:

整个电子文件归档系统整体分为应用功能模块和系统基础模块。下面对两个部分分别进行说明。

3.1 系统基础模块。系统基础模块主要实现电子文件归档流程中涉及系统安全管理、数据保存、访问控制、共用组件等基础性功能。这些功能在整个电子文件归档流程中会随时调用,且是整个系统健康、稳定运行的基础,对系统功能的实现起到支撑作用。这里将这些功能独立开发封装成各个基础模块,一方面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电子文件复杂归档流程处理难度,使得更加容易地开发出功能完善的系统。

这里共设计了8个基础模块,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权限控制模块:以基于用户角色的权限控制模型为基础,结合电子文件归档中对用户访问控制的要求,加入时间、地点等环境要素,形成完善的访问控制模型,满足系统访问控制要求。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完成电子文件、凭证信息,以及相关著录信息的保存工作。

数据加密模块:主要完成有保密要求的电子文件及其相关信息的加密、解密功能。这里采用公钥加密算法和对称加密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完成该模块,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又照顾到系统的性能需求。

PKI认证模块:主要采用数字证书技术来完成电子文件凭证价值的功能。

持久层模块:是系统数据存储功能的底层实现,在实际系统开发实现中采用软件开发中的持久层框架实现,完成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转换。

水印生成模块:主要为电子文件利用提供方便,在电子文件发布检索时,对文档内容加上水印。

日志管理模块:完成系统日志的生成、查看等功能,通过该模块可以很好地查阅系统使用情况。

公共组件:主要放置系统开发中会大量重复使用的基础性功能代码,如字符串转换等。

3.2 应用功能模块。应用功能模块用于实现电子文件归档流程中具体的业务功能,在系统每个应用功能模块的实现都是按照MVC多层架构的思想,分为视图层、控制层和模式层,层与层之间采用标准化的接口实现耦合,为系统提供更好的可维护性和健壮性。从电子文件归档流程开始到最后的发布检索,共设计了资料接收、鉴定审核、档案标准化、档案著录、档案归档、档案发布、档案借阅、载体管理和数据维护9个功能模块。在流程建模部分对业务流程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各个功能模块的业务逻辑已经比较清楚,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说明。

4 总结

通过对电子文件归档流程的基本分析,依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完成了电子文件归档系统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黄艾舟,梅绍祖.流程管理原理及卓越流程建模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2):46~47.

[2]李明子.现代管理的新理念:流程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57.

[3]赵志,孙林岩,汪应洛.基于企业流程的管理方法探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19(3):18.

[4]赵屹,陈晓晖.电子公文流程与传统公文流程的比较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0(4):35~38.

商业类文件认证流程 篇4

(1)用于通关结汇的各类商业文件,如:原产地证、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商检证、屠宰证、船证明、保险单等;

(2)用于涉外商贸活动的各类证明文件,如:合同、报关单、授权书、代理协议、营业执照、资信证明、投标文件等

(3)其它与涉外商贸活动相关需办理领事认证的文件。

商业文件认证流程:商业文件有些要做成商事证明书的形式,有些可以做成公证书,然后送代办处递交外交部和使馆认证。

办理大使馆加签,产地证认证、贸促会证明书、商事证明书,操作专业出证快,价格优惠!陈先生,手机:***QQ:344058760

OA办公系统文件办理流程 篇5

本节主要介绍学院发文的各种规范化操作,包括发文拟稿、发文审批、文件印发、领导签阅、文件拟办、文件归档、文件分发等几个步骤。

2.1 发文拟稿

发文程序第一步是要进行发文拟稿,可以通过“左边工具栏”——“公文管理”——“发文管理”——“发文拟稿”进行发文拟稿的操作。如图3-1所示。

文字输入区

图3-1

注:如果上述操作后看不到“文字输入区”,出现“请安装OFFICE控件”的提示,请参考说明第一节1.4小节操作即可。

进入法文拟稿后就可以对文件进行拟稿操作,一般来说最好严格按照顺序要求进行填写相应的内容,特别是必须先填写“发文类型”和“模板”选择后再进行其他的操作,否则会造成拟好的文件消失的错误,请特别注意。如图3-2所示。

图3-2 发文类型:两办、教务处、科研设备处选择自己的发文类型,其他部门都选择“其他部门发文”。

模 板:每个发文类型只对应一个的模板,选择即可。

秘密等级:如果为“非密级”就选择“非密级”,也可以不选。但是不选的话任何人都可以到档案管理看到这份文件,而不需要任何审批手续。选择了“非密级”的话必须经过档案室审批才能借阅该份文件。因此最好选择“非密级”。

紧急程度:可以不填,如果紧急或者特级才填写。

发文机关:输入部门名称,注意:部门名称不要加“院”。如“院办公室”就是错误的。主送机关:主送机关就是表示这份文件是给哪个部门看哪个部门就是主送机关,主送机关不能写个人姓名,必须是机构名称。例如你这份文件是主送给“XX院长”的,你就不能直接把院长的姓名写在主送机关上,而应该写“学院领导”。一般来说,主送机关就是公文正文中的抬头,如图3-3所示,学院领导就是主送机关。

图3-3

抄送机关:除了主送机关外还需要抄送的其他单位。没有可以不填。附件名称:填写附件的标题,没有可以不填。

主题词:根据公文主题词表填写文件的主题词,每个词中间空2个格。

发文字号:选择发文字号,然后核对序号是否正确,一般来说,OA系统具有记忆功能。上次如果通过OA系统发了42号文,这次会自动生成43号,请注意核对。

共印几份:可以不填。档案室:必须选择“档案室”。

输入完上述内容后,就可以进行正文部分的排版了。一般来说,OA系统会根据用户前面所输入的内容自动生成文件模板,只需少许改动就可以生成一份规范的公文了。如图3-4所示。

“下载”按钮:可以把拟稿的文稿下载到电脑指定位置。

查询设置:设置文件归档后有权查阅该文件的用户范围。不选即默认为全体用户。

图3-4 注意:在输入正文和调整文件内容的时候,必须只能保留这一个窗口。例如当你拟稿的时候如有人用网络寻呼你,千万不能选择“回复”按钮,否则,所有的拟稿内容都要重新输入。如果拟稿中途实在有重要事情要用OA系统进行其他操作,也应该点击上方的“暂存”按钮,保存成功后再进行其他的操作。如果要再次编辑该文件,可以在OA系统首页的“待批事项”里打开文件进行编辑。如图3-5所示。

图3-5

文件拟稿完毕后点击“转部门领导”按钮转部门领导审批。如图3-6所示。

图3-6 选择提交领导后,可以在“办理提示”栏输入需要注意的问题。单击“确定”按钮。

2.2 部门领导审批

当拟稿人选择好部门领导点击“部门领导审批”后,发文程序进入“部门领导审批程序”。部门领导会在首页弹出该文件办理提示窗口,同时在“待批事项”里显示该文件名称。如图3-7所示。

单击文件名称就可以进入审批程序了,进入审批程序后应该对文件的各项内容进行仔细的校对检查,然后填写办理意见,最后选择相应当办理流程。如图3-8所示。

图3-8

图3-7 在看完文件的各项内容后并作出相应修改后(可以修改包括文号、标题、主送机关、主题词、正文、日期等各项内容),可以根据需要作出三种选择,如上图所示:“退回修改”、“转印发”、“删除”操作:

退回修改:如果拟稿人所拟稿件存在多处错误,没有达到发文要求,可以选择“退回修改”,把文件返回给拟稿人修改,修改好后再次提交。退回的文件会出现在拟稿人首页的“待批事项”内。转印发:如果文件没有什么错误达到发文要求,同意印发文件可以单击“转印发”,然后选取一个“印发人”,单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删除:如果文件不需要印发了,也无需再退回拟稿人,可以点击“删除”按钮删除该文件。打印:可以把文件的正文部分打印出来校对。

印发前,部门领导可以对文件各项内容进行修改,每次修改都会在OA系统中留下“修改痕迹”,可以进行修改前后的对比,如果不需要看修改痕迹,可以选择“隐藏痕迹”按钮,如下图所示:

图3-10

图3-9 2.3 印发文件

当部门领导审批同意转印发后,指定印发文件的用户便可以收到系统办理提示的寻呼并在首页的“待批事项”中显示文件的名称。如图3-7所示。

注意:印发文件的用户无权更改任何文件内容的信息。所以上一步部门领导审批的操作务必检查校对好文件。印发文件这一步骤是整个发问流程中最复杂的一步操作。因此建议各部门指定一名专人负责此项操作,以免出错。印发文件操作之前必须搞清楚文件印发的几个类型:

1、发文需要院领导签阅意见

2、发文需要其他中层部门领导签阅

3、发文属于部门内部事务,不再需要任何人签阅

4、发文只需要部分人阅读知晓该文件,但是不需要他人签意见 单击首页“待批事项”中的文件名后,以上4种类型的操作分别如下:

(1)需要院领导签约意见的发文选择“转院领导意见”,根据学院公文处理规定,单击“转院领导意见”后文件发送到院办,院办根据文件内容转院领导签署意见。如图3-11所示。

图3-11(2)发文只需要其他中层干部或其他部门人员签阅意见可以单击“其他部门阅办”,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签阅该文件的用户的姓名,同时还可以填写“办理提示”(也可以不填写),最后单击确定按钮提交。注意:不能在该对话框中选择提交给院领导。如图3-12所示。

图3-12 当单击确定按钮提交后,文件就会提交到所选用户的系统中,当所选用户看完文件或已经签署意见后,印发文件的用户可以通过“部门阅办情况”查看你所提交用户签署的意见。如图3-13所示。注意:一般情况下要等所有需要签阅意见的其他用户都签阅意见后才能点击“完成归档”,如果提前点击“完成归档”,那其他用户就不能再签署意见了。

图3-13

当提交的所有用户都阅办完以后,点击“完成归档”进行存档。存档以后的文件可以在个人的“发文管理”中查阅、打印,也可以在“档案管理”中查阅、打印。

(3)发文是属于部门内部的日常事务,无需其他部门和院领导签阅意见。这时可以直接完成归档操作,单击“完成归档”。如图3-14所示。

图3-14(4)分发文件:发文需要他人阅读知晓该文件,但是不需要他人签意见,只是阅读的过程,这就是分发。分发文件在印发文件过程点击“完成归档”(上述第三点的操作)归档后,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分发”,选择分发范围,单击确定。如图3-15所示。分发文件不会影响文件的存档过程。

图3-15 注意:即使文件已经存档,如果发现还需要其他人阅读该文件,也可以在“左边工具栏”——“公文管理”——“发文管理”中选择该文件打开,然后选择上方的“内部分发”,选择分发范围即可。如图3-16所示。

以上是发文的基本操作流程,也是行政部门常用的操作流程。下面介绍下办公室拟办和院领导签阅意见的操作。

图3-16

2.4 办公室意见

如果部分发文时选择了“转院领导意见”提交后,文件即转到院办办理,院办根据文件内容单击上方的“转学院领导”,选择一名领导后提交即可。如果文件不符合要求,或者没有办理的必要性也可以选择上方的“退回”按钮,把文件退回到“文件印发”的流程重新办理。

2.4 学院领导意见

院办公室提交文件后转到学院领导办理,院领导阅读文件签署意见后单击“转办公室拟办”提交即可。也可以点击“打印”把文件输出。

2.5 办公室拟办

办公室接到院领导签阅意见后开始拟办领导意见,在窗口上方选择“部门拟办”,选择拟办部门名称后单击“拟办确定”即可。

2.6 各部门办理文件

各部门中层干部如果接到院办拟办的文件,可以查阅文件后签署意见,并单击“拟办完成”即可。注意:如果拟办完成不能点击的时候才能点击“最后归档”按钮。

2.7 查阅文件

建设工程报建流程所需文件材料 篇6

1、计划部门核发的《固定资产投资许可证》或主管部门批准的计划任务书;

2、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国土部门核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4、符合项目设计资格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

5、人防办核发的《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许可证》;

6、消防部门核发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7、防雷设施检测所核发的《防雷设施设计审核书》;

8、地震办公室核发的《抗震设防审核意见书》;

9、建设资金证明;

10、工程预算书和造价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类别核定书》;

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料。

二、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

要补充如下资料到招标办办理手续

1、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或法定代表人委托证明;

2、建设工程施工公开招标申请表;

3、建设工程监理公开招标申请表。

三、邀请招标的建设工程,要补充如下资料到招标办办理手续

1、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或法定代表人委托证明;

2、建设工程施工邀请招标审批表;

3、建设工程监理邀请招标审批表;

4、工商部门签发的私营企业证明;

5、法人营业执照;

6、其他申请邀请招标理由证明。

四、直接发包的建设工程,要补充如下资料到招标办办理手续

1、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或法定代表人委托证明;

2、建设单位申请安排建设工程施工单位报告;

3、建设单位申请安排建设工程监理单位报告;

4、工商部门签发的私营企业证明;

5、法人营业执照;

6、建设工程直接发包审批表。

五、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要提供如下资料到质监站办理手续

1、《规划许可证》;

2、工程施工中标通知书或工程施工发包审批表;

3、工程监理中标通知书或工程监理发包审批表;

4、施工合同及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5、监理合同及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6、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

7、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请表;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料。

六、办理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要提供如下资料到安监站办理手续

1、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1)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报告;

(2)工程施工中标通知书或工程施工发包审批表;(3)工程监理中标通知书或工程监理发包审批表;(4)工程项目地质勘察报告(结论部分);(5)施工图纸(含地下室平、立、剖);

(6)工程预算书(总建筑面积、层数、总高度、造价);

2、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

(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制;(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专项技术方案;(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制度;(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制度;

(6)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复印件,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原件和复印件;(7)现场设施、安全标志等总平面布置图;

(8)购买安全网的合格证、准用证发票原件和复印件;(9)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书;(10)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受监申请表;(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料。

七、领取《施工许可证》,除第(一)条规定提供的资料外,要补充如下资料到建委办理手续

1、工程施工中标通知书或工程施工发包审批表;

2、工程监理中标通知书和工程监理合同;

3、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资质证书(桩基础工程要提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桩机管理手册);

4、使用商品混凝土《购销合同》或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现场搅拌的批文;

5、质量监督申请安排表;

6、安全监督申请安排表;

7、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书;

8、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受监证;

生产流程文件 篇7

广东电视台拥有多个大型高清演播室与两个高标清兼容的后期制作网, 前后期制作流程相对独立。项目开展以前, 节目录制播出都是使用传统的磁带录像机, 系统可记录播放的视频通道以及音频轨数受到很大限制, 且在后期编辑区还要进行传统的上下载工作, 效率较低。

二项目目标

为满足大型综艺节目多通道、多声道、后期快速编辑等方面的需要, 我们计划引入多通道硬盘录像服务器并与后期制作网之间实现全文件化流程。具体目标如下:

与后期制作网实现全流程文件化:改变现原有的基于基带信号的生产模式, 直接通过网络进行文件交互, 节省编辑录制后在制作网上载的时间, 实现“边录边编”或者“录完即编”, 提高节目生产的效率。后期完成制作后可上传至演播室录播服务器上进行播出, 节省了上载的时间;

多轨声音录制:解决目前磁带录制不能超过4个声道的问题, 每个录制通道可录制8到16个声道, 以方便进行后期声道的合成, 为环绕声的制作播出打下基础;

多通道录制:实行多通道录制, 解决导控机房空间不足的问题, 减少了设备投入;同时多通道可绑定协同操作, 通道之间可相互调用素材, 丰富了大型综艺节目的现场制作手段。多通道录制也增加了节目后期制作的灵活性;

为将来3D制作、全台网打下技术基础:可升级至3D收录、播出, 满足未来节目制作的需要;实现从前期收录、后期制作, 审核播出, 媒资归档的全面文件化, 为全台网、无带化流程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基于以上方面的考虑, 广东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 制定了技术方案, 并于2013年底采购了以EVS XS多通道硬盘服务器为核心的录像系统, 该录像系统在满足几个大型演播室多通道录放像功能外, 还和我们的后期非编系统进行网络连接, 突破了基于磁带线性录制的局限性, 实现了前后期制作的全网络化、全文件化的自动交互流程, 从而起到提高生产效率, 丰富节目制作手段等作用。

三系统介绍

1. 系统结构

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1) 演播室前期部分

系统前期部分配备了两套EVS XS四通道硬盘录像服务器、三台内容管理控制器 (IP DIRECTOR) , 以及以太网交换机。

XS服务器是EVS新一代专门为演播室应用而设计的智能化制作服务器, 它的所有通道都高、标清兼容, 并且可随意设定为录像或播放通道, 每个通道可嵌入16轨音频, 故两套XS加起来共有8个视频通道、128轨音频通道。

内容管理控制器 (IP DIRECTOR) 用来控制两台XS硬盘录像服务器的录像和播放, 可轻松实现上载、场记制作、管理、搜索、浏览, 对片段和集锦进行追踪、编辑和创建。

一般的录像控制可分为计划录制和手动录制两种。计划录制是指工作人员根据节目制作时间安排, 提前做好录制计划, 确定何时开始进行录制, 何时录制结束。手动录制就是指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开始进行节目录制。EVS有个特长, 即它采用的是循环录像方式, 只要系统一启动, 录像通道就开始进行录制, 直到硬盘空间用完时, 系统就会将最先录制的、且没有做过标注的内容覆盖。这样就给节目制作人员很大的方便, 即使节目人员可以在节目开始时忘记了启动录制, 他也可以在事后通过鼠标将时间标记移动到节目开始的时间进行标注, 这样就可以标明从这点开始记录的节目是要保留的了。利用这个功能, 节目制作人员可以对录制的节目进行挑选, 剔除掉NG (no good) 的内容后, 节目制作人员可以选择仅将已经进行标注的节目发给后期非编系统, 而其他没做标注的素材则不上传, 大大节省后期系统的空间。

为了保证两套硬盘录像服务器里录制的节目素材在后期非编进行编辑时对位方便, 我们为两套设备专门提供了由播出部提供的统一的时间码信号。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 我们将系统主机统一安装在系统机房, 然后将IP DIRCTOR的键盘、鼠标、控制手柄、监视器、音箱通过KVM调制器送到各演播控制室。如果哪个演播室需要做节目, 工作人员就通过KVM跳线, 将IP DIRECTOR的控制权送到相应演播室, 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演播控制室很方便地进行节目录像、放像操作。需要注意的是, 为了保证KVM信号的质量, KVM线缆必须采六类线以上标准的线缆。

(2) 后期非编系统连接部分

为了实现前期与后期全文件化工作流程, 我们将前期录像系统的IP DIRCTOR通过XTAccess网关服务器与我们的大洋、AVID后期非编系统连接起来。

XTAccess是EVS的网关软件, 它基于标准的以太网LAN或WAN连接, 不仅方便了EVS XT3和XS制作系统与第三方工具 (非编系统、存储系统) 之间的媒体交换, 而且确保了交换中的最大安全性与有效性。XTAccess能够确保EVS系统的高度集成性, 并可将文件或数据流 (采用EVS服务器原生支持的编解码格式:M J P E G, I M X, A v i d D N×H D¨, AVC-intra 100, DVCPRO 50, Apple, ) 传递给另外一个系统, 格式保持不变;另外, XTAccess还可以对媒体文件进行转码并打包, 转码的格式不局限在EVS XT3或XS服务器的原生文件格式, 也包括了许多主流媒体格式。XTAccess还具备多路径传输功能, 只需一次读取数据, 即可将这些数据以多格式、多路径等形式发送出去。这对于数据的网络再利用或需要同时制作高码和低码素材的工作流程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根据前、后期的系统特点, 前期与后期系统的连接主要有两种方式:落地式和握手式。

落地式连接是指在前期录制开始后, IP DIRCTOR可手动或按计划自动将录制好的视音频文件发到后期非编系统的指定位置, 在发送视音频文件的同时, IP DIRCTOR还发送一个XML媒体描述文件对所发的视音频文件的文件名称、压缩格式、封装方式、节目长度、栏目名称等信息进行说明。由于EVS公司与大洋公司没有进行过系统底层协议的交流, 故我们请大洋公司根据EVS的XML文件格式开发了一个媒体接口软件, 通过该软件, 大洋非编系统可以定期对它所指定的位置进行扫描, 发现了XML文件后就会根据描述内容自动将媒体文件导入到大洋非编系统相应栏目的素材目录中。节目编导在做完前期节目录制后, 就可在后期非编网络里对节目直接进行编辑了, 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握手方式就是前期系统与后期系统通过Webservice协议, 直接进行文件连接。这是一种非常紧凑的连接方式, 在前期系统发送文件几秒钟之后, 后期非编网络相应栏目的素材库里就可看到该节目, 并且可以马上进行编辑, 正在实现了“边录边传边编”功能, 功能比较强大。由于EVS公司和AVID公司已经做好了底层协议的沟通工作, 故我们的EVS硬盘服务器和AVID非编系统就采用了这种握手方式。

为了提高节目质量、提高节目制作效率, 我们在前期与后期之间的文件编目方式及压缩方式的选择规则是:前后期之间文件编码方式、封装方式要求一致, 尽量减少转码、转封装环节。故对于我们在大洋及AVID高清系统上的高清节目, 我们选择了DNX120压缩编码、MXF OP-Atom封装方式;而对于标清节目, 我们则对AVID系统采用了IMX 50压缩、MXF OP-Atom封装方式, 满足了我们的编码封装原则。但对于我们的大洋早期标清非编系统, 则由于需要进行转码、转封装过程, 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故我们决定放弃与大洋早期标清系统的连接。

2. 系统备份

为保证安全制作播出, 对于重大直播节目, 我们会提供主、备两套EVS硬盘录像服务器以及三台IP DIRECTOR。每台IP DIRECTOR都可以对EVS硬盘服务器进行同步控制, 即使一台EVS硬盘录像服务器出现问题, 另一台也能无缝替代, 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等级。

另外, 由于大型综艺节目的制作周期较长 (一般都要一到两个星期) , 而我们的硬盘服务器里的素材一般不会保留太长时间。故为了保证节目素材的安全, 我们在大洋制作型媒资系统内开辟了一个独立的空间, 我们利用XTAccess多路径传输功能, 在向非编系统发送文件时设定主、备路径, IP DIRECTOR向非编系统发送文件的同时, 还会自动向媒资系统发送一份备份文件, 从而保证了节目素材安全。

为了防止硬盘服务器内素材的安全, 我们对硬盘服务器的使用用户设定了分区, 并规定了访问权限, 可有效避免放像工作人员播放错误的文件。另外, 为了保证在播出、制作过程中硬盘服务器内播放素材的安全, 我们将后期非编系统送往前期硬盘服务器的文件传送方式设定为前期系统手动抓取的方式, 切断了后期系统自动传送素材到前期系统的途径。

三心得体会

1.前后期连接方式

由于前期录像服务器系统与后期非编系统的品牌数目繁多, 而各公司出于各自的考虑, 各公司的系统之间比较困难做到紧耦合式的连接方式 (即握手式连接方式) , 故在本项目中, 我们采用了落地式的办法, 即制定媒体文件描述文件XML接口标准, 要求各公司都按照统一的标准编制接口软件。实践证明, 这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简单实用, 为我们以后的异构系统之间连接提供了一种思路。

2.做好前期测试工作

在进行系统选择时, 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测试工作, 确保前后期之间能够互相支持。测试内容包括:

(1) 文件编码、封装的测试

请前、后期系统公司提交测试文件, 检查是否能够互相支持。如果需要转码、转封装, 则要进行转码、转封装的效率测试。

(2) 接口文件的测试

请前、后期系统公司根据规定的XML媒体文件接口文件提交测试文件, 检验其接口功能是否达到要求。

以上, 笔者对广东电视台的大型演播室全文件化制作流程系统进行了介绍, 并提出了一点心得体会, 为大家提供参考, 如有不到之处, 请不吝指教。

摘要:在本文中, 作者对广东台的大型演播室多通道录制播出以及该系统与后期系统全文件化连接的实践过程进行了介绍, 并提出了几点心得体会。

生产流程文件 篇8

关键词:讣闻报道 新闻生产流程 道德情感 客观事实

在美国,讣闻报道几乎是所有报纸的家常菜。[1]其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是美国讣闻报道的三魁首。而在中国,只有在政要名人过世时,才会引来媒体的广泛关注,形成一小段讣闻报道的高峰期。相比起国外讣闻报道的成熟而系统,国内讣闻报道颇显冷清和生涩,尤其是关于普通人逝世的日常讣闻报道,更是凤毛麟角。但近些年来,国内也不乏日常讣闻报道的尝试者,如北京的《新京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武汉的《楚天都市报》等。随着讣闻报道实践的深入,本文笔者试图从新闻生产的具体流程角度考察中国讣闻发展的现状以及中美讣闻报道的差异之所在,以探寻中国是否具备普通人讣闻报道的广袤土壤。

选择《新京报》和《纽约时报》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因素考虑。《新京报》2005年3月29日开设专版定名“逝者”,被广泛视为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每周定期出版的讣闻版”,成为“中国讣闻报道的一次突破”。由于《新京报》“逝者”版的报道对象主要针对普通人,而且定期出版,是中国新型讣闻报道的先驱。而《纽约时报》在讣闻报道方面有着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悠久历史,在报道的采编上也做得十分出色。[2]在三魁首之中,《纽约时报》“讣闻”版在内容可读性、版面成熟系统性上更胜一筹。

本文中,笔者选择了2009年《新京报》“逝者版”的全年82篇报道和2009年《纽约时报》“Obituaries”版1400余篇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做具体的文本分析、内容分析。同时,对操作《新京报》“逝者”版的责任编辑、记者进行定性采访研究,对《纽约时报》“讣闻”版记者和编辑与美国读者对话的材料做了二次分析,试图在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下,得到一个客观地研究成果。

之所以关注新闻生产流程,正如李立峰教授在赫伯特·甘斯的经典之作《是什么在决定新闻》译本序言中所说的,是因为我们每天从报刊或者电视上看到的新闻,都是新闻机构通过一个复杂的过程产生出来的。这个过程涉及新闻机构如何安排工作给记者,记者怎样去获取咨询,他们和消息来源怎样联系沟通,记者和同业之间又或是新闻机构之间有怎样的合作或竞争的关系,新闻机构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流程、上级与下级之间或不同部门之间的互动等,到最后,整个新闻生产过程会不可避免地在新闻内容上打下烙印。[3]笼统地来说,新闻生产流程主要包括采访与写作两大部分,但采访和写作并非一蹴而就,其中必不可少地涉及到一些影响因素。因而本文主要考虑的维度是讣闻版面存在性的差异、新闻记者本身差异、消息来源以及讣闻采访与写作过程。

(一)版面位置:讣闻让道还是为讣闻让道?

版面是否存在以及其存在的周期和稳定程度既体现出中美讣闻版面的重要性程度,也直接影响着记者采写报道的进程。

《纽约时报》在讣闻报道方面已经有着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悠久历史。以2009年《纽约时报》网站为研究样本来看,讣闻版每天固定刊出,2009年共有1400余篇讣闻报道,平均每天有4篇报道,多达8篇,少则2-3篇。

但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公开的“对话《纽约时报》讣闻记者”的访谈[4]中,记者表示在《纽约时报》,讣闻部分没有自己的版面。“我们是孤儿,看那天的报纸中哪有版面,我们就挪到哪儿。我们同时要与付费的讣闻共享版面”。而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下,《纽约时报》仍然会确保数篇讣闻报道的刊出。

而《新京报》“逝者”版之前固定在每周周二出版,后改为逢周日出版,版面在A叠11-14版之间位置。2009年共有讣闻报道82篇,在2009年的52个周日中,有16个周日因各种原因让道给其他版面[5],讣闻版缺失比率达到30%。而这16次讣闻缺位的主要原因为欢度特殊节日,逝者报道与节日气氛不符;遇到特殊事件时,专题占用版面较多,在版面争夺中,新闻性不强的“逝者”版面只能让位于其他;广告量大,版面紧张;或者稿件不满意,需时间修改而中断版面的情况也存在。

(二)记者身份:“兼职”还是“全职”?

作为新闻采写的主体,新闻记者本身的身份、地位和心态将影响到讣闻报道的版面风格和内涵差异。

通过对《新京报》记者[6]进行定性采访,笔者了解到 “逝者”版的记者大都是《新京报》北京新闻部的社会新闻部或社区新闻部记者,撰写讣闻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兼职”,而社会新闻和社区新闻的记者人数为七八个,他们平日里已经需要负责《新京报》A叠“北京新闻·社会”和“北京新闻·社区”的至少4个版面。而在美国,由于《纽约时报》每天都有刊登数篇讣闻报道,他们的记者队伍中有5名专门的讣闻记者,报社的其他成员也可以加入,组成一个强大的“死亡报道”阵容。[7]《纽约时报》报社对讣闻记者要求很高,必须有开阔的眼界,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细节,且文字优美。[8]

在美国,讣闻报道被认为拥有超乎于倒金字塔形式和严格的新闻写作风格的自由。[9]美国著名讣闻作家尼科尔森有如此评价:“我写过的讣告里,哪怕最差的一篇也比我写的最棒的调查新闻更有生命力,会比调查新闻多活一百年。讣告写作绝对是我在报纸这一行做过的各类工作中最有价值的,也许是我一辈子做过的最有价值的事。”

而在中国,短期时间内,要设置专门的讣闻记者似乎不太可能。这是由诸多的现实因素导致的。诸如记者的发稿量及其相关的工资问题,稿件来源、受众接受度问题,版面风格过于固定问题等。另外,即便在目前这种记者“兼职”的状态下,撰写讣闻也并不是那么受欢迎。有一些传统思想观念浓厚的记者仍觉得是一件晦气的事情,即便在思想上没有任何障碍,记者在采写讣闻报道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都远远超过了一篇普通的新闻报道。

兼职或全职本身只是记者职务上的差异,但在报道过程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景。全职记者的优势表现在讣闻报道操作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上,但容易造成程式化,难有创新。兼职记者写作风格多样,使版面显得有活力,但由于操作时间仓促,稿件质量难以保证,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三)消息来源或者逝者线索差异: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

任何一个采访都必须确定采访对象,并做一定的采访准备。而在讣闻报道方面,中美在讣闻线索的来源和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由于《纽约时报》有多名讣闻作者,他们有时会耗费数月时间用于查阅资料和档案来预写讣闻,以便加快讣闻信息的发布速度。预写的讣闻和收集的资料组成了《纽约时报》的讣闻稿库。讣闻稿库由警卫把守,一般人员不得入内。库内通常存储有近2000人的稿件,其中大多数需经常更新。这些报道的主人公包括国内外的国家元首、重要政治家、工商巨头、文化名人。[10]而由于《纽约时报》作为一个世界性大报,其报道对象辐射范围较广,报道影响之大,加上多名记者和讣闻稿库的支持以及多年的讣闻操作经验,讣闻版不会出现稿件缺乏或线索难觅的情况。

《纽约时报》的著名讣闻记者布鲁斯·韦伯曾谈道他们选择报道对象的标准:“在决定是否写他时,我们首先要看我们的报道空间是不是足够。另外,还有他能给这个版面带来多少新的信息,以及他的讣闻会不会有趣。有时候,一个人的生活可以不那么重要,但是不能不有趣。” 《纽约时报》坚持从一定的新闻要素和新闻价值出发,而不仅仅是体现人文关怀,没有特点的平凡人讣闻很难刊登见报。

而《新京报》主要在北京地区发行,其“逝者”版为了追求其贴近性,将逝者的报道对象定位为在北京去世,或与北京有关的逝者。由于中国民众的传统观念和目前“逝者版”尚处于新生探索的状态,因而与《纽约时报》线索过剩迥异的是《新京报》的逝者的线索并不乐观,时常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目前,其主要的线索来源如下:一 、利用跑社区新闻和社会新闻记者的人际传播、人脉关系或居委会、社区单位获取线索。二 、通过与墓林或陵园的联系获取线索或者在墓林或陵园蹲点,获取线索。在陵园方面,《新京报》主要与北京八达岭陵园合作。三 、以突发事件中逝去的人物作为逝者报道对象。四、读者主动通过热线电话联系报社或记者联系在报纸上刊登简短讣告的逝者亲属。五、编辑将任务分配给记者采访,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名人政要,包括演艺圈和文化界人士等。

然而,由于来源的不固定性和仍处于讣闻报道的初期发展阶段,即便有如上五种线索来源,《新京报》“逝者”版的线索不足仍是一大现实瓶颈。

(四)写作框架差异分析:道德情感还是客观写实?

话语分析著名学者梵·迪克提出了话语的三大结构,即超结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超结构指一种话语体裁的完整的上层结构,是话语体裁常规的特定的整体形式,它安排句子的语篇序列,并赋予这些序列以具体的功能,超结构是约定俗成的。而涉及到内容的结构,梵·迪克将其分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称为宏观结构,较低的层次称为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可以构成一个宏观命题,或称主题;它通过宏观规则从话语句子表达的命题集合——微观结构——中衍生出来,相对于上层的超结构,宏观结构可以说是话语的底层语义表现,即内容或概要。微观结构、宏观结构、超结构这样层层套装,即构成整个话语的完整形式。[11]

《新京报》和《纽约时报》在各自报道中的超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而在宏观结构中,《新京报》的框架偏重道德情感框架,而《纽约时报》的框架偏重事实客观框架。而在微观结构中,《新京报》的道德情感框架中,又分为若干明显的框架,其中包括“助人为乐”的道德框架和“家庭和睦”的情感框架。《纽约时报》则呈现出事实重要性和有趣性框架。这些框架和结构通过讣闻报道标题、词语使用等细微之处表现出来。

1. 讣闻标题的差异

首先从中美讣闻报道标题的差异来看,美国《纽约时报》的讣闻报道题目有固定的程式,包含的内容为逝者姓名、年龄、事业(身份或者广为人知的事件或最引人注意的特征)和动词死亡(die)。《纽约时报》讣闻标题的拟定遵循的是传统新闻标题的手法,用凝练的词语将新闻事件的核心要素展现出来——何人死于多少岁,一般没有主观形容词。

与美国正统、一成不变的新闻标题相比,《新京报》的标题别具特色。首先,主题中心式标题。《新京报》的标题大多为主题式标题或故事性标题,标题用语偏虚,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现逝者的特征和与众不同之处。其次,道德情感诉求。标题中的“悬壶济世”、“树德为怀”和“替邻里垫卫生费”从道德角度体现出逝者“助人为乐”的精神,而“撑起家中一片天”则从家庭生活角度呈现出“清贫”家庭同甘共苦的“和睦”状态。在标题的文字表达中,往往注入了某些道德和情感因素。

由以上观之,《新京报》的讣闻报道标题通过主题中心式的表达和主体概括性词语的使用,并不强调新闻要素的呈现,呈现出其讣闻报道中注重道德情感的框架。

2. 讣闻报道定性句子差异

讣闻报道中定性的句子是指讣闻报道中对逝者一生进行概括或评述、起着盖棺定论作用的句子。无论在中美,这都是讣闻报道的重点和难点。美国的讣闻报道中十分注重这个句子。在《纽约时报》讣闻报道中,第一段一定是该讣闻报道的导语部分, 一个由who引导出来的定语从句是讣闻报道中定性的句子。讣闻记者没有对逝者的一生做出宏观的评价,而是举出了其最值得让人记住的一点,从某件事情或某个客观特征着手,用事实刻画形象,秉承客观真实的原则,这也是该篇文章着重展开讲述的事件的一句话概括。

而《新京报》对这个句子并不十分重视。《新京报》的讣闻报道一般没有导语,没有一个概括人物或者主题的句子,其往往是以场景式描写开篇,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 另外,《新京报》也擅长采用的是第三人称评价的视角,从外貌到内心展现人物形象,并采用偏文学性的语言用情境营造文章的氛围,透露出情感化操作的倾向。

3. 讣闻报道结构范式和框架分析

在美国,《纽约时报》的讣闻报道通过“特写”与“全景”两个景深的关照,点面结合,力求客观真实而又有深度的展现人物。“特”和“全”两部分的比例视具体情况而定。而在特写的写作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两个框架:重要性框架和有趣性框架。

在《纽约时报》的讣闻报道中,重要性框架表现在最常见的词是“因为……而有名”(best known for)、“变成有名的”(became a renowned XX)等。而有趣性框架则表现在记者总是带着敏锐的嗅觉以挖掘其中比较特别和有意思的事情。如《唐纳德·威廉·威斯莱克,推理作家,死于75岁》(Donald E. Westlake, Mystery Writer, Is Dead at 75)一文中,作者写到高产作家唐纳德,其笔名如何多,如何使用和取舍,还有其一直不用电脑,而用打字机来写作的奇怪行为。

而《新京报》的“逝者”报道则是整体呈现出多元化、多角度但也破碎化的状态。“她是儿女眼中的漂亮妈妈,她是老伴心中的贤惠妻子,她是大家公认的开朗老太太。”记者试图将逝者进行多方面的展示,按着其事业,其婚姻,其爱好的逻辑或者其幼年、其青年、其中年、其晚年的逻辑等,因而在报道呈现出来时也往往以不同的小标题分段,采访不同的对象得到逝者生活的不同侧面,以此构成全文。

但无论是操作有一定技术水准和文化水平的医生、记者、建筑师等逝者的讣闻报道,还是工人、收发员、流浪汉等文化层次较低的逝者讣闻报道,《新京报》操作模式中少不了道德和情感框架的支撑。如较真“司令”热心肠、慈爱祖父熨尿布、当掉婚衣救病人等。《新京报》的讣闻操作模式中,将普通的行为上升到某种道德或者素养,甚至灵魂的高度。讣闻记者试图能在事实之外,寻找到一种道德上或者情感上的诉求。

结语

总的来说,讣闻报道蒸馏了逝者的一生,是生命的记事。虽然由于中国与美国在文化传统、现实发展进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表现在文本中则是《新京报》的框架偏重道德情感框架,《纽约时报》的框架偏重事实客观框架。但讣闻报道在中国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理论层面上讲,随着讣闻的发展,讣闻让人反思、讣闻作为历史、讣闻塑造道德等功能将被重视起来,因而其受众市场也将进一步拓开。

随着广州《南方都市报》“记述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等观念的深入,随着《现代快报》、《西部商报》等多家媒体讣闻版的不断实践,讣闻报道在中国,尤其在本地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中将逐渐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2][7][10]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M].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P69,70,71,72

[3] [美]赫伯特·甘斯著,石琳 李红涛译.什么在决定新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转译自纽约时报网站“对话布鲁斯·韦伯”(Talk to the Newsroom: Bruce Weber),布鲁斯·韦伯,《纽约时报》讣闻记者http://www.nytimes.com/2008/09/22/business/media/22askthetimes.html?_r=1.

[5]《新京报》“逝者”版2009年因故中断的日期为:1-18,1-25,2-1,2-28,3-8,4-5,4-12,5-3,5-31,7-12,8-23,9-27,10-4,11-22,11-29,12-27。共16次。

[6]接受采访的有:记者张海峰、记者张媛、“逝者”版责任编辑杨清晓、北京新闻部主编胡杰。

[8]Richard F. Shepard: The Paper’s paper, A Reporter’s Journey Through The Archives of The New York Times, Random House,1996 年.

[9]转译自纽约时报网站对话布鲁斯·韦伯(Talk to the Newsroom: Bruce Weber),布鲁斯·韦伯,讣闻作家http://www.nytimes.com/2008/09/22/business/media/22askthetimes.html?_r=1.

[11][荷]梵·迪克著 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我梦想的汽车小学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客观看待事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