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超级音乐会》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根据画面和节奏的提示,记并创编歌词。
2.愿意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的速度与节奏合作表演。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
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并积极地进行创编。
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出示《超级歌会》让孩子们说一说最近都听了什么歌?
二、初步欣赏歌曲①播放说唱的音乐,让幼儿欣赏。
提问:
这首歌曲的我们平时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说唱的形式)过渡:
今天我们就用说唱的形式来演唱。
②出示一条鱼的形象,让孩子们起名?(小鱼游)放音乐,老师示范说唱:小鱼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哟哟,在发愁。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让孩子们根据节奏自己演唱。
③出示图片,两条鱼提问:两条鱼在一起会唱什么?会做些什么呢?让孩子们自己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分小组进行创编,小组展示。
三、创编第三段出示许多鱼的图片,引导幼儿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鱼(许多),那么许多鱼在一起会干什么呢?小组自己创编。
要求:
1.歌词要和前面的不一样。
2.歌词不仅要加的好还要整齐。
看哪一组编的最好,PK我们超级歌会的冠军PK★★★★★★星的多少代表快慢。
活动延伸:
速度再次加速,有能力的孩子可继续挑战。
反思:
前段时间在外出学习时对音乐活动《超级歌会》印象非常深刻,一直想在自己的课堂试试,借这次调研的机会,我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修改,呈现出了今天的课堂。活动中我首先以近段时间电视上热播的娱乐性节目“我是歌手”引入主题,让孩子们又角色感,争相表现自己,为接下来的课堂注入的活跃的气氛。接着,通过形象的“一条鱼”动画和明快的节奏,说唱了第一段歌词,孩子们对这样的新鲜的长发很感兴趣,在听听唱唱中便学会了说唱第一段,接着孩子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创编歌词欲望,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在主动探索尝试中进行。最后一终极PK的形式,让孩子们以竞赛的方式结束,活动又长生了一个小高潮。孩子对本次活动感兴趣,除了学会了说唱这种形式,同时对节奏的练习和把握也有所提高。
活动结束后,我最大的感受、最兴奋的就是孩子那高涨的热情和氏族的兴趣,我对“趣味课堂”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其有了更加直观与深入的理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学习中,当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有趣,学习、活动的过程有趣时,思维就处于积极状态,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实现寓教于乐、形象教学的良好途径。
在教学《龟兔赛跑》这一欣赏课时,我对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进行分析,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方式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而《龟兔赛跑》长达11分钟之久,所以我选用“情境法”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画面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森林中,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了音乐表现的意境。试想,如果没有多媒体,这么长的乐曲要让学生安静地听完是多么困难,更别说理解乐曲描绘的意境了。
二、增强教学效果
学生对速度、力度、节奏、旋律、音色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对大脑的直接印象所造成的。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自然逼真地表现了歌乐曲的内涵,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而且可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同时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教学效果。
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时,如果让学生单一地听老师演唱(奏)或放磁带录音,学生显得很被动,感受不到国歌那种充满激越昂扬和振奋人心的气势,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先让学生欣赏国歌歌词朗诵视频,表演者丰富的表情及肢体动作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再让学生观赏一组升国旗、奏国歌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一首耳熟能详的国歌,让学生听得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情境的创设,在音乐教学的不同的环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用在组织教学的环节,可以起到唤起注意、愉悦情绪、激发审美渴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培育新的审美心境,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广泛的审美效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
四、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戏曲艺术是我们的国粹,可是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显得遥远而陌生,如何让学生在四十五分内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从而更有效地体会到戏曲艺术的真谛呢?
在教学《京调》时,课前我先播放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有京剧元素的流行歌曲,比如王力宏的《花田错》、周杰伦的《霍元甲》,以及歌手李玉刚在星光大道上的精彩表演,当学生看到他们的偶像周杰伦身穿戏服,唱得咿咿呀呀时,也不禁跟着哼了起来。
在多媒体的带动下,学生很快进入了戏曲文化领域,弥补了教师对戏曲知识的认识不足,减少了学生的排斥感,学生们也喜爱上了这古老传统的戏曲艺术,成为了戏曲艺术的爱好者,甚至是继承者和发扬光大的人。
五、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技能
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演奏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应用。一个新的演奏演唱技巧,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技巧,而且“模仿”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表演技能的掌握。视听媒体在多渠道提供信息、调节时空变化、直观真实反映表演特征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视觉和听觉媒体。在教学中同时调动视听功能,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能力的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采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当前音乐发展的新方向,同时运用多媒体的慢放和倒放功能,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表演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再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反复的练习,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是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活动目标
1.大胆参与游戏,乐意与同伴共同体会游戏的乐趣。
2.喜欢欣赏世界名曲,感受欢快的4/4节奏。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1.幼儿欣赏世界名曲,感受快乐的4/4节奏是重点。
2.与同伴合作,共同表现节奏是难点。
三、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逐步发展,在各项活动中与同伴合作相玩能体会游戏乐趣。音乐游戏“音乐接龙”就是在此思路上设计而成的。同时让大班的幼儿接触一些世界名曲,也能给予幼儿美的薰陶。
四、材料准备
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录像。
2.“拉德茨基进行曲”磁带一盘。
五、流程
感受、探索(角落活动)--欣赏、体会(集体游戏)--表达、表现(角落活动)
1.角落游戏中自由欣赏曲子、感受节奏,探索乐曲的特点。
①在角落里让幼儿反复观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录像,让幼儿知道这是世界名曲,感受乐曲的欢快,可让幼儿自由发挥翩翩起舞。
播放录像可持续二个星期,让每个幼儿参与感受过。
②在角落里可以让幼儿尝试采用有多种节奏表现乐曲。比如|X X XX X|;比如| XX XX X X |;比如| X XX XX X|;还比如| XX X XX X|。幼儿在各种节奏型的后拍奏中,体会乐曲的欢快。
可让幼儿在角落里以小乐队的形式来大胆尝试,感受4/4节奏。
注:在角落游戏中的探索是轻松的,愉悦的,教师安排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反复熟悉,达到耳熟能详的效果。
③在体育游戏中玩“击鼓接龙”的游戏,熟悉“接龙”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幼儿排成一条长龙第一个幼儿击鼓四下再拍四下第二个幼儿的手即完成排到龙尾,由第二个幼儿击鼓四下再拍第三个幼儿四下手排到龙尾,接力依次。幼儿分成四队比赛谁最快。规则击鼓和击后面一位幼儿的手均四下。
此游戏的玩需可以帮助幼儿参与“音乐角”的游戏。
2.集体游戏中共同欣赏,合作相玩,体会游戏的乐趣。
①教师播放录像,幼儿听赏,说说听赏的感受。
②交代游戏名称、玩法、规则,激发幼儿游戏乐趣。
第一遍全体幼儿组成一条龙(玩法如体育游戏“击鼓接龙”,幼儿先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个小朋友手四下变成龙尾,再由第二个幼儿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个小朋友手四下再变成龙尾,依次接龙,直至音乐结束)规则是听好音乐节奏。
第二遍将幼儿分成二组变成二条龙,进行比赛,哪一组接龙正确又节奏合拍为赢,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切准节奏。
第三遍将幼儿分成四组变成四条龙,进行比赛,哪一组接龙正确又节奏合拍并能表现出欢快情绪的为赢,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③教师发音乐,幼儿自由表现:可以变化节奏接龙、可以用其他肢体语言表现乐曲。
注: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受欢快的4/4节奏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体会和同伴合作相玩、共同表现的乐趣。
3.角落里的延伸活动,进一步感受节奏、欣赏曲子,并且各种方式表现与表达。
引导幼儿在角落里可以继续运用自编舞蹈以及其他节奏表现乐曲,教师还可以运用“小舞台”的形式让幼儿大胆表现。
教学反思:
第一次上课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针对教案而言,我觉得刚开始设计学生用节奏进行音乐接龙,学生的接收力有限,感觉稍显难度大了一些,导致在后面的旋律、音乐接龙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不是很充分,课堂上也略显单调了一些,基本上是我在唱主角,学生连配角都提不上。对于我来说,这算是一节失败的课堂。呵呵,不过失败乃成功之母嘛,所以过了二天我又选了一个班级上课。
这次我将教学环节改动了一下,先将乐曲接龙放在了最前面,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天马行空的唱了很多歌曲(当然也包括流行歌曲,这是他们的最爱嘛),然后我再把节奏接龙放在乐曲接龙的后面,学生保持了刚刚乐曲接龙的兴趣,对于节奏接龙,他们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更有调皮的学生除了击拍手掌外,还加入了一些敲打文具盒和桌子等一些不同的打击方法,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这样的设计让我觉得学生的创造力也很大,学生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当然在结束环节中,我将原来的旋律接龙改变成了动作接龙,开始是我和学生进行接龙,后来变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完成接龙。学生完全放开了,弄些很搞笑的动作,整个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我觉得改动后的音乐接龙更能让学生发挥其创造性,而且从他们的创造中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正如您说的那样,音乐是玩与美的结合,我感觉这节课学生玩得很快乐,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当然,要这样带到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调控课堂的能力也有待于加强。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音乐接龙》含反思这篇文章共5615字。
相关文章
活动目标:
1、感受打莲湘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2、熟悉旋律,学习打莲湘舞蹈的基本动作。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民族的服装娃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问好。
⑴、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
⑵、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⑶、律动:《手碗转动》
2、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3、欣赏《打莲湘》。
⑴、欣赏《打莲湘》。
⑵、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⑶、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听完这首傣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
4、学习基本动作。
5、幼儿完整学习舞蹈。
“小朋友跳得真好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傣族舞蹈,好吗?”(好)、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表演舞蹈。
5、小结舞蹈学习的情况。
6、总结、结束课。
教学反思:
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了,掌握了,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吸取或舍弃.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 哪里还有什么发现 ?有了这样的尝试,其他的课文,我也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学习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1.歌曲《音乐小屋》原唱及伴奏CD;歌曲《郊游》;
2.多媒体课件;
3.邀请卡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心情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我收到了一张邀请卡,里面写了什么呢?我打开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2.教师读邀请卡内容,提问:“你们有信心战胜困难吗?“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有)那让我们出发吧!”
三、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节奏与主要乐句。
(一)碰到第一个困难,引导幼儿通过努力解决。
1.一条小河挡住去路,怎么办?
2.出示节奏图X X|XX 0|XX XX|X 0||,引导幼儿学习。
3.幼儿学习节奏。
4.克服困难,划小船继续前进。
(二)遇到第二个困难,鼓励幼儿共同克服。
1.大石块挡住了去路,怎么办?
2.出示乐句:音乐 小屋 |在 欢迎 |你 欢.迎 |我 0 ||。
3.幼儿学唱,着重练习欢.迎的唱法。
4.成功移走三块大石块,继续前进。
(三)遇到第三个考验,请大家一起努力。
1.出示三个敲门声:
(1)5 3 |5 3 0 ||(2)4 2 | 4 2 0 ||(3)5 0 i 0 ||
2.师幼一起按门铃。
3.音乐小屋终于开门了。
四、完整欣赏歌曲,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欣赏后提问:这首歌一共有几段?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来到了音乐小屋,你觉得快乐吗?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引导幼儿学唱:我们的快乐都在里面装)。
2.引导幼儿完整学唱一段歌曲,根据幼儿的学唱情况,教师小结指出问题。
3.完整地学唱歌曲。
4.以对唱的形式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5.幼儿分组对唱歌曲。
6.家长与幼儿对唱歌曲。
五、结束:出现神秘人——海宝
教学反思:
歌曲《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风趣、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以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音乐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整堂课我以“去游玩音乐小屋”为主线,首先我让学生模唱“音乐小屋”的门铃声,来解决了难点节奏,这个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难点,并且自然的了解了音乐知识点“四分休止符”。也引起了学生想去看音乐小屋的好奇心,使我能顺利的进入下一个环节,走进音乐小屋来学习歌曲。然后学生走进音乐小屋之后,我设计了各种接唱的小游戏来让学生学唱歌曲,并加入身体的律动体验。最后在学生掌握歌曲后,就引导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乐。整堂课学生仿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快乐地体会音乐带来的无线乐趣。
当然在该堂课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歌曲学唱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完整感受体现地还不够深刻,我让学生分句学唱歌曲,破坏了歌曲本身的整体性。
2、创编打击乐节奏的时候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教师没有调控好学生的课堂纪律。
3、教学语言还欠生动活泼,导致教学的每个环节衔接地不够自然、流畅。
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我国的教育改革在大力推进, 但是, 应试教育的思想仍然在左右着教学改革的进程, 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实践中, 仍然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比如, 教师主宰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 学生在被动地接受, 教学方法单一, 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 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注重理论,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过分知识化和理想化, 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音乐教学评价以分数为标准, 忽略了学习的过程评价, 轻视音乐能力的发展,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 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途径入手, 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传统的音乐教学, 教师以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 教学束缚在书本按部就班的套路中, 按部就班地灌输式地教给学生书本知识, 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学习变得单一, 思维束缚在课堂和书本上, 不能发现音乐学习的乐趣, 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在对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前提下, 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潜能。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 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多媒体是音乐教学的辅助手段, 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各种功效, 由教师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 灵活地制作成课件进行教学, 让枯燥的音符活跃展现在面前, 给予学生强大的视觉和听觉刺激, 将抽象的音乐变得通俗易懂, 使音乐形象化。同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搜集课本以外的音乐素材, 增加了音乐课教学的信息容量。多媒体的这些优越性让学生对音乐有了更直观、全面的认识, 促进了学习欲望, 兴趣大增。
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封闭的课堂学习让学生感到乏味, 学习有压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拓展思维, 陶冶学生的情操, 启迪学生的智慧, 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掌握, 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织课外活动小组, 学生可根据最近的兴趣爱好, 来选择不同的活动。 (1) 参加学校的合唱活动。合唱队成员由音乐教师在各班级挑选, 让在声乐方面有特长的同学参加, 每周进行活动, 并对学生进行发音位置、练习合理呼吸、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独立稳定等演唱技能的训练。 (2) 组织器乐队。乐队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 进一步训练音准, 并掌握多种常用曲调, 合奏多首小乐曲。 (3) 参加舞蹈队。主要以基本功为主, 锻炼形体, 加强韵律感, 逐步渗透各种风格和民族舞蹈的基本要领和音乐节奏的特点, 并采取集体辅导、个别纠正的教学方法。在训练一定时间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进入规定动作训练, 再进行规定曲目动作练习。辅导教师要认真准备好每一次活动, 保证训练时间、保证人员到位, 所教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 使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二、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 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 我们要反思是否尽到了育人的责任。智育和德育平行并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音乐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获得身体、智慧、情感、个性、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德育教育应在乐声中潜移默化地逐渐渗入到人的心灵深处, 净化人格。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曾经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少数伟人、天才, 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个小孩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
三、从教师自身教学素质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通过教学案例, 发现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 把自己的一些在上课过程中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 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教师通过与其他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心得体会, 会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工作, 起到了“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 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 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 会有什么不同, 什么相同, 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
四、从教学评价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用跳跃的声音唱出小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
2.用“叮”和“恩”配唱。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重点难点:
1、用跳跃的声音唱出小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
2、环境与材料音乐录音带
3、指导用“叮”和“恩”配唱。
一次备课
欣赏歌曲
--教师为幼儿播放《闪烁的小星(一)》和《闪烁的小星(二)》。
--讨论:这两首歌里唱到的小星星有什么不同?
学唱歌曲
--播放《闪烁的小星(一)》,教师可请幼儿起立,双手举过头顶,作捏拢放开的动作,模仿小星星闸眼睛的样子,同时
跟唱。
--播放《闪烁的小星(二)》,请哟额面对小椅子,蹲下,双臂放在小椅子上,头枕双臂,闭上眼睛模仿小星星睡着的样子,同时跟唱。
合唱
--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唱主旋律,一组唱衬词,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合唱。
--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眨眼睛的小星星?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睡觉的小星星?
--将《闪烁的小星(一)、(二)》连起来演唱。
教学反思:
1.“以听为中心”,巩固活动重点。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听”是一切教学的根本,如果忽略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了,在聆听中我们可以感受美的音乐,也是在聆听中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因此我先请孩子们听老师的范唱,让孩子发现“老师的结束句是越来越慢的”、“老师唱得是有轻有响的”、“老师唱的是有感情的”……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感觉到他们在用心聆听,也正是孩子们的认真倾听,帮助他们成功的解决了活动重点——分辨音的强弱,并能连贯的运用到歌曲中去,改变了第一遍演唱时只会直着嗓子的演唱,重新展现了小星星调皮活泼的音乐形象。
2.“以译为要领”,领悟歌词意境。《闪烁的小星》虽然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但根深蒂固的东西往往也是很难改变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一成不变的演唱,习惯了喊叫式的演唱,因此改变他们的演唱方式是放在我面前的难题,由于旋律比较简单,所以我决定从歌词入手,在大家熟悉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歌词理解音乐,从而达到重塑音乐形象的目标。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千万小眼睛”等句子都是小星星活泼可爱的表现,通过对歌词的直译理解,孩子在歌词中领悟到了隐藏的音乐情感,改变了演唱方式,领悟了歌词意境。
3.“以动为根基”,发挥创造火花。本次活动中的另一个重点是创编歌曲动作,于是我请孩子们先自己想象自己就是小星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在集体表演后请孩子们想想还有哪些动作,鼓励孩子多“动”,动手、动脑、动眼,创编和别的孩子不同的动作。一堂有美感的音乐课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感应,心灵的共振,用心的投入才能营造出积极健康、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因此我试图给孩子们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氛围,在歌曲的前奏与尾声,我采用高音区的伴奏,把孩子们带入了音乐的世界中,用音乐来引导孩子们用纯净的声音、清澈的声音来演唱,使孩子们在星星的带领下进入甜美的梦乡。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依恋及争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2、唱出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唱准附点音符。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有回忆、讨论并学习毕业献词的基础。
2、配套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1、引发孩子学歌的愿望。
师:小朋友要从幼儿园毕业了,我们可以朗诵诗歌、表演节目,也可以唱一首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2、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老师有感情地弹奏歌曲曲调1~2遍,让幼儿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并鼓励幼儿用拍手表现歌曲节奏。
(2)老师范唱,幼儿理解并朗诵歌词。
师:歌里唱了些什么呢?
(3)学唱歌曲2~3遍。
3、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随着歌曲旋律歌唱,注意唱出歌曲的节拍重音。
(2)启发幼儿有感情的演唱。
4、幼儿自由结伴,随着歌曲的旋律,边唱边用优美的动作表现。
教学反思:
音乐具有神奇的感染力,它是最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活动之一。这次在我们学习音乐《老师再见了》这个活动中,一开始幼儿听音乐时并没有在意,有的孩子还有点心不焉,没有很好的去关注歌词内容,自然对于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也就无法去理解感受。
见此情况,我调整了教学方式,和孩子们进行了谈话,深情地和孩子一起回忆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接着又说到老师和孩子就要分开,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陪着他们了,真的有点舍不得。我的言语一字一句地传到孩子的心灵深处,渐渐地孩子们受到感染,进入了状态。看着大家的神色有些安静和凝重,于是我重新播放音乐,这回孩子们的表现有了极大的变化,大家都唱得很低沉,神情中有一丝懂事。从他们如此种种的表现来看,他们对于本歌曲表达的情感有了新的认识,并产生了共鸣,所以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起轻轻唱着歌,感受着现在的美好。
小凡懂事地说:“老师,以后我会来看你们的。”我被他淳朴的话语感动了。或许这群天真的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分离的意思,但以后如果他们回想起此时此刻的情景,他们一定会莞儿一笑,心里有一种久远的思绪。或是对自己幼儿园生活的怀念,或是回想起儿时的玩伴,我们老师的脸庞等等。如果他们的感受是甜美的,留恋的,那我们的工作就可以说有了回报。播撒希望,播撒爱,收获孩子们的成长,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内地西藏中职班,音乐教学,反思
一缘起
1985年起, 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在内地举办西藏高中班, 二十多年过去了, 这一办学举措增进了民族团结和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加快西藏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促进学生就业、人民致富, 以及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央决定, 从2010年开始在内地12个省市的4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设立内地西藏中职班, 学制为三年, 首批招生3000人。在所选的4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 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位列其中, 2010年9月, 首批98名藏族学生被迎进校园。
二相逢
根据所学专业及人数, 入学的98名藏族学生被分为2010届太阳能沼气应用技术1班和2班。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对其安排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化学、音乐、美术、政治、电子等, 学校为此配备了较强的师资队伍, 笔者担任两个班级的音乐任课教师。
西藏内地中职班学生的报名、考试、录取工作都是由西藏教育部门组织的, 为了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开课之前, 学校对两个西藏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入学的98名藏族学生基本情况为:学生年龄差异大 (最大的1987年出生, 最小的1997年出生, 相差10岁) ;文化基础差异大 (有16位具有西藏高中或中职教育经历, 其余为初中教育经历) ;汉语水平差异大 (有约20位同学汉语水平较高, 能完全听懂正常语速的普通话, 有7位同学很少能听懂, 有8位同学根本听不懂) 。
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他们淳朴善良、热情勇敢。第一学期笔者对98名藏族学生进行了“音乐技能及兴趣调查”。在收回的8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 笔者得到这样的反馈:一是其中79人在以前学校上过音乐课, 一周2课时。没有上过音乐课的有7人。2人没有填写。二是大部分学生爱唱歌、爱跳舞。尤其是爱唱藏歌、爱跳藏舞。三是不识谱。知道五线谱、简谱的学生比例不足10%。四是与汉族学生一样, 藏族学生更偏爱流行音乐, 其中有30%喜爱街舞。五是对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音乐形式了解较少。
可见多数藏族学生入校学习前已有一定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积累。这些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民族歌舞, 但对他民族的音乐形式了解较少。唱歌、跳舞是他们最快捷、最省时、最直接的宣泄情绪、表达情感的方式, 他们能从中获得愉悦与成功的感受;但是, 藏族学生多数不识谱, 不利于学习新的曲目。因此, 教学过程中, 应适量增加流行音乐部分, 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
三矛盾
自2010年9月至今, 内地西藏中职班音乐课已经开设两学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中, 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教学任务的艰巨, 但是收获颇丰。
1. 语言环境混乱
藏族儿童在母语的环境中成长, 至小学阶段, 包括汉语文在内的教师大多数是本地藏族教师, 他们汉语水平不高, 直接影响了学生汉语的学习。学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主要使用藏语交流, 除汉语文外的科目, 多数教师都是使用藏语授课。到了中学, 师生之间虽用汉语交流, 但学生之间的交际、学习都依赖于藏语。而内地西藏班任课教师, 以本校为例, 除藏方派出的两名管理教师外, 其他都是汉族教师。所以, 课堂上只能使用汉语教学, 碰到学生不懂的字、词较难解释。比如, 在笔者的音乐课上, 藏族学生偶尔会用藏语交流, 而笔者却是局外之人, 非常被动。
2. 学科基础知识薄弱
藏族学生掌握的曲目很多, 但学习歌曲的方法非常原始, 即传统的“口耳相传”模式。听得多了, 自然会唱。藏族人在音乐上的得天独厚的敏感, 使得他们能在较短时间内准确地捕捉音乐信息。
虽然如此, 乐谱是音乐的可视化载体, 乐谱教学也是学习新曲目的一个重要步骤。乐谱上的信息丰富, 涵盖了一首乐曲的速度、表情、节奏、歌词、力度及作词、作曲等。但在我校的98名藏族学生中, 鲜有识谱者。离开乐谱, 学生只能凭耳朵来获取音乐信息, 这显然不够。会唱一首歌曲容易, 但要唱好并不容易。尤其在集体学习过程中, 乐谱能统一步调, 有利于教师分析、讲解歌曲细节。
3. 学习兴趣单一, 学习态度较差
藏族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与执著与生俱来。但对于其他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却有一定的心理排斥。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这批学生在古典音乐、西洋音乐方面的认知匮乏, 于是曾经试图给他们“补课”。结果是他们虽然喜爱新鲜事物, 但难以从古典音乐中得到审美享受, 甚至部分学生对此相当反感。学习态度方面, 部分藏族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意识较差, 学习习惯懒散。上课常有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这些现象表明:藏族学生渴望拓展知识领域, 开阔音乐视野, 但对他民族、他文化存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偏见, 其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意识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尊重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音乐形式和作品, 要改进对于音乐教学曲目的选择方法, 分层次地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音乐的内涵。
流行音乐是都市化、电子化、网络化的产物。流行音乐动感和富于变化的节奏, 生活化和通俗易懂的歌词, 美丽的包装都极吸引青少年。有学者针对这一现象提出:青少年期是情绪、感情突变的时期, 古典音乐对他们来说不“过瘾”, 不能满足要求, 因而他们更热衷于能够表达原始感情且歌词语言通俗的流行歌曲;他们能亲身感受到流行歌曲中以切分节奏为主的旋律变化以及爵士节奏, 因而产生快感;少年们对比自己年长的青年人的行为和爱好感到好奇, 羡慕并模仿他们, 从而产生了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学习古典音乐在技巧上困难太多, 而流行歌曲无论是演唱或是演奏均比较容易, 所以他们更爱流行歌曲。
四期待
1. 改善语言环境, 加强双语学习
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对各科学习的影响巨大。理想化的情况是任课教师能应用汉、藏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实施必将有效地创造交流平台, 帮助藏族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所以,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内地西藏中职班的任课教师可以学习藏语, 更好地与藏族学生交流。
2. 创新教学模式, 形成新颖的课程体系
考虑到西藏学生特殊的文化、语言背景, 教学目标要切合实际, 既要重视单节课程的主题选择, 也要注重整体序列。唯有日积月累踏踏实实地训练, 细水长流, 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思维, 敢于创新。如在教学中融入模块教学法。笔者在两个学期的教学中, 将课程分为歌唱、鉴赏、创作、乐理四大模块。以歌唱、创作为重点, 鉴赏、乐理为理论辅助, 收到良好的教学反馈。
3. 关注学习主体, 优化评价标准
现代教学理念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育者应充分关注学习主体, 以生为本。
首先, 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喜好, 不歧视学生的审美品位。学生有兴趣, 就有学习的动机。从学生兴趣出发并不是盲从、滥从。不切合实际的兴趣仍是不能满足的。学生的兴趣广泛, 好奇心强。而课时有限、教学设施有限, 当学生的要求不可能实现或偏离了健康的审美价值时, 教师须担当起掌舵之责, 为其回归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引航。
其次, 应从学生的能力出发。从学生能力出发, 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教学生已经会的, 不教学生学不会的。学生在中小学就烂熟的诸如《黄河》《梁祝》《茉莉花》等歌曲、器乐曲, 即使提及, 也只能是概括和精炼。学生掌握不了的, 如五线谱、和声、过难的声乐技巧、器乐技巧等不应作为重点。
最后, 应从对学生的考评出发, 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评方式。教师需要的是既能测定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水平, 又能衡量学生创新能力优劣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内地西藏中职班的音乐课程要有自己的特色, 就应该把个人性情修炼和创新思维培养作为重点。例如, 鼓励学生多尝试不同风格与民族的歌曲, 发表有自己见解的小论文等。期末考评方式, 一方面, 可参考课堂表现;另一方面, 也可参照校内外艺术实践情况。
五结束语
内地西藏中职班是党中央为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推进西藏、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我国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意义。西藏班是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 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交往方式、性格、语言、学业基础等方面, 与内地学生有许多差异和特点。这都需要任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音乐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语言, 是汉藏人民友谊的桥梁。音乐课是藏族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任课教师要以情感教学为投入, 以尊重文化为前提, 以学生特殊性为基础, 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学习策略为方式, 以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积极性为手段, 只有综合使用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何艳、杜亚松.藏、汉族的中学生行为问题的精神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 2000 (4) [1]何艳、杜亚松.藏、汉族的中学生行为问题的精神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 2000 (4)
[2]杨彦平、金瑜.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4) [2]杨彦平、金瑜.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4)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用身体表现乘坐汽车时上下颠簸的动作。
2.通过练习,整理旅游路线图,根据路线图提示,做出颠簸,左转右转上坡下坡,进隧道出隧道的动作。
3.收集线索,匹配通行密码,感受穿越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23名幼儿坐成三排,模仿公交车的座位。每个孩子衣服或者裤子要有口袋。
2.材料准备:路线拼图、ppt、通行证、音乐
3.经验准备:有坐车外出的经验,知道遇到颠簸身体会怎样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交代故事
有一辆旅游巴士带着一群旅客出去旅游,一路上非常的颠簸,颠得头都晕了。他们左转右转、上坡下坡、进隧道出隧道,最后到达终点。
现在我是这个巴士上的乘客,请你们仔细看看我都做了哪些动作,都代表什么意思。(教师示范)
二、幼儿学习动作
1.师幼总结归纳所有动作要素。
师:我这个乘客都做了哪些动作啊?
2.邀请孩子们一起当巴士乘客,一起旅行。
师:这次你们跟我一起也是这个巴士的乘客,一起去旅行好吗?(表演1)
3.提出“旅行地图乱了,请幼儿帮忙摆整齐”的任务,请幼儿带着任务再次观察教师动作并跟做。
师:既然是要去旅行,就得备好地图。韩老师本来是有一张旅行地图的,
可是不小心被我弄乱了,你们愿意帮我把地图还原吗?
4.调整分歧,最后确定正确的地图。
师:一起跟音乐要检验一下这样地图是不是正确的。(表演2)
5. 改变坐姿为站姿。
师:如果车上的座位没有了,我们只能站着,手拉住手环把手。(表演3)
三、游戏
1.幼儿改变座位,变成真正的旅游巴士。
师:老师在这边,你们的椅子要怎么样?
师:我们坐的不是普通的巴士哦,它是一辆神奇的`巴士,每一次进入隧道后,都会穿越到一个地方,找到一个线索,在图上找到和线素一样的东西就会得到通行密码,谁的通行证和通行密码一样,谁就是下一次穿越的人其实韩老师就是第一位穿越的人。我获得了一张线索卡片(小猪佩奇)。
2.加入孕妇角色,传递幼儿正确价值观,累加有人站着有人坐着,让座等游戏体验。
师:有一位新的乘客也要上车了,(教师扮演孕妇),我们该怎么做呢?(让座)那车子的空间有限,那有些乘客就得站着了。
3.在游戏过程中猜猜谁不见了,谁穿越了,一次调动幼儿游戏兴趣。
师:老师穿越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把老师喊出来。
4.孩子穿越游戏一次。
5.收集到线索后,完成最后一次穿越。
活动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引导他们参加音乐活动并且对音乐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这并不难。然而要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创作能力和提高幼儿音乐素质则需要长时间地培养与不断地给予感受。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在能唱、会跳、能欣赏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根据我班幼儿音乐素质发展水平和幼儿对创作节奏的浓厚兴趣,便生成此活动《音乐火车》,让幼儿尝试创作2/4拍的节奏型,并不是通过一个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较长时间,在多种手段、多种刺激下才能形成。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创编节奏型的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熟悉2/4节奏型,有一定音乐节奏感。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经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掌握其时值。
物质准备:磁带《萤火虫》、《小火车》、录音机、小鸭头饰、一列带有音符的火车、和火车车厢一样大小的卡纸、记号笔。
环境准备:幼儿坐成马蹄形,卡纸和记号笔放置每个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萤火虫》的音乐,师生一起做律动进活动室。
2、师生有节奏地拍手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萤火虫》的乐曲,熟悉2/4节奏型。
教师播放乐曲,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2/4节奏型的乐曲。
2、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的节奏型。
教师神秘地出示一列长长的火车,引导幼儿观察火车车厢上的《萤火虫》节奏型,请幼儿分析每节车厢上的音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小结:相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合起来都唱2拍。
不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都是不一样的。
3、出示小鸭的头饰,小鸭要上火车,引导幼儿用开口音“嘎”唱出车厢上的节奏型。
4、引导幼儿观察火车后面车厢,你们想上火车吗?"来;自.屈;老师;教.案;激发幼儿创作2/4节奏型的欲望。
5、提出要求:只创作一节车厢的节奏,可以用各种音符,但是它们合起来只有2拍。
6、幼儿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7、创作完的幼儿轻声唱出节奏,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欣赏。
8、幼儿将作品接在车厢后面,大胆地表现自己的作品。
9、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三、结束部分
1、今天小朋友自己创作了2/4节奏型的一节车厢,太棒了!想不想创编2/4节奏型的一列火车呢?那我们下次活动来试试吧!
2、播放《小火车》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开火车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本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鼓励幼儿把平时学的音乐知识大胆地运用到创作中去,真正将自己的作品在同伴面前展示、分享。它需要幼儿有一种经验,更需要有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
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些年来也获得了不少卓越的教学成就, 但在进一步落实国家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高校音乐教学仍然存在对音乐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够、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等问题, 亟待完善与解决。要想使高校音乐教学真正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服务, 为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而服务, 我们就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不断地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促使音乐教育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一、更新教学理念
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要媒介, 音乐教师只有在教学理念上实行深刻的变革, 才能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先进理念的指导。首先, 高校音乐教师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进程中,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近况以及思想状态, 努力成为学生信任的朋友, 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的构建提供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动力。其次, 高校音乐教师要将传统意义上的重视传授基础知识的教学理念转向为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应当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征, 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情, 让学生在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充分挖掘音乐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 引导学生利用对音乐的感悟更加直观地了解歌曲的意义和内涵, 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共鸣,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再者, 高校音乐教师要努力与其他高校的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 汲取他们优秀的教学经验, 同时还要加强教学之余的学习, 努力地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理论, 为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完善提供充足的活力源泉。
二、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高校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详细一点来说, 高校音乐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 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听音乐、练乐谱的枯燥的教学形式,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的、趣味十足的多媒体课件, 将静态的音乐素材转换成动态的表现形式, 在更大的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 拓宽音乐教学的手段。还有, 教师要通过构建班级专属的网上交流平台、QQ、微博等一切现代意义的交流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地说出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为多媒体教学的完善提供强而有力的催化剂, 而且这样的交流方式也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尊重他们隐私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音乐教师也能够掌握最新的关于学生和教学的动态, 可谓一举两得。除此之外,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并不是完全排斥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 而是要求音乐教学要结合教学的实际, 巧妙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穿插到教学工作中去, 促使多媒体技术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
三、开展研究性教学
在我国高等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开展研究性教学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而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不仅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需, 而且也符合新课改以及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高校音乐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年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要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表现的机会, 比如通过让他们以自己的理解能力, 运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来, 在课堂中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此进程中教师要给予专业性的指导, 从而不仅促使学生对所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而且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还有, 研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比如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以及情景式教学等, 没有一种方法是普遍适用的, 音乐教学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等进行权衡、选择, 才能获得理想中的教学成效。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够有表情、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喜欢参加歌唱活动。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小狗抬轿》动画,模拟花轿一副,扇子。
2、经验准备:听过《小狗抬轿》的歌曲旋律。
活动过程:
一、练声导入
师:(山谷图片)孩子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地方啊?这是一片美丽的大山谷。山谷呀还会和我们做游戏呢!如果你对它大声地说话,它也会对你大声地说话;如果你对它轻轻地说话,它也会对你轻轻地说话,咱们一起来玩一玩!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把森林里的小鸟都吸引来了,你听它在和你打招呼呢!(教师扮小动物带领幼儿练声)
二、学习歌曲《小狗抬轿》
1、观看《小狗抬轿》动画,理解歌词内容。
师:森林里啊,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啊?谁来说一说?
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相应的图谱,引导幼儿通过学习动作理解歌词。
师:后来其中一只小狗怎么样了呢?(跌了一跤)老虎是怎么做的?(引出歌词:老虎狠狠踢一脚)教师引导幼儿逐步将图谱补充完整。
师:这件事儿有趣吗?那咱们一起来从头到尾说一说。
2、教师范唱,结合图谱。
师:这里面啊,还藏着一首《小狗抬轿》的歌呢,你听!
教师清唱歌曲,钢琴给前奏。
师:好听吗?我们也来试一试。(钢琴伴奏,慢速)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咱们啊加上好看的动作会更有趣,一起试一试!
3、玩游戏,进一步熟悉旋律与歌词。
游戏:捉迷藏师:现在啊,黑板上的这些图片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教师选取幼儿感兴趣的两幅图片藏起来,和幼儿进行对唱,多玩几遍,教师和幼儿唱,幼儿和幼儿分组唱,视情况而定。
师:你们可真厉害,黄老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
三、表演歌曲
师:今天啊,黄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副简易的花轿,咱们啊一起把这件有趣的事儿来演一演,我要请一个小朋友来做大老虎,站在轿子的中间,还要请八个小朋友来做八只抬轿子的小狗,站在轿子的两边。准备好了啊,咱们听好音乐,下面的小观众一起唱《小狗抬轿》的歌。
四、结束活动
师:表演得真不错,刚才我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来演一演呢!不着急,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副轿子,咱们啊一起抬着轿子去外面的草地上表演表演。
教学反思:
以往开展唱歌活动,基本都是课前准备一套图谱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这样的方法将歌词内容又直接又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但是整个课堂中幼儿很容易产生依赖感,就靠着图谱唱,懒得去记。针对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今天我没有准备图谱,尝试着换用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而且这个故事不是由教师从头讲到尾,关键时刻还是请幼儿自己动脑思考,猜测情节发展。比如讲到一只小狗跌一跤时,老师问:“小狗摔跤了,轿子里的老虎会干什么呢?”讲到小狗想个办法真正好时再问:“如果你是小狗,你会怎么做呢?看谁的办法最最好。”等等,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答案可以五花八门,但教师都以正面的评价来鼓励幼儿,这样就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孩子们参与主动、反应积极。
另外,抓住歌曲幽默搞笑的特点,教师又将幼儿的兴致提到了最高点。幼儿在第一段结束时,心里就已经把歌曲中的角色分为善恶两派,所以唱到“一二三,向上抛,老虎跌个大老跤!”时,善良的孩子们为小狗的聪明与勇敢喝彩,开心的手舞足蹈,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一个活动很快结束了,但很明显,孩子们都还意犹未尽呢,诚诚笑着对辰辰说:“老虎也真够倒霉哦,哈哈!”辰辰回一句:“活该!”颖颖跑过来捂着我的耳朵说:“赵老师,老虎有没有摔死啊?”我问:“怎么啦?”佳佳轻声说:“老虎可是珍稀动物呀!”哈哈,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善良的天真的孩子!同样一首歌曲,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感受,于是我临时生成了一个小组活动:画故事。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画图片,最后老虎跌了个大老跤后怎样了呢?孩子们把自己的猜测和意愿画下来。这样既满足了每位幼儿表达的愿望,又展现了不同幼儿的结局愿望,保护了幼儿的个性想像与发展。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表现3/4拍节奏。
2.感受和表现休止符,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重点难点:
感受和表现3/4拍节奏。
环境与材料:
1.小帆船图片3-4个。
2.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感受和表现休止符,体验游戏的快乐
一次备课
学说歌词
--播放歌曲录音,幼儿倾听,理解,说一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歌词。
--再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歌曲中间停顿部分,在停顿的四拍处和幼儿一起说“一、二、三、四”。
--第三次欣赏歌曲,教师引导哟额为歌曲拍3/4拍的节奏,并在中间停顿的四拍处和幼儿一起说“一、二、三、四”。
学唱歌曲
--教师放歌曲录音,幼儿跟音乐一起唱歌,教师在幼儿身后,悄悄地将小帆船藏在幼儿的椅子底下。
--歌曲结束后,幼儿找小帆船,找到小帆船可中新开始
游戏“小帆船”
--玩法:幼儿扮小帆船,边唱歌边模仿小帆船随意“漂”动,每唱到歌曲中停顿部分,都要马上立正站好。看谁听的准,做的对。
--教师作示范,全体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歌曲。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首先学生进行思考帆船是考什么进行运动的?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都能够较好的进行回答。但是下个问题,帆船运动时,帆船的风帆面和风向的之间的关系。首先设想简单的问题:船向北航行,刮南风,帆面是怎样的?如果刮东南风或者是西南风,帆面是怎样进行悬挂的。学生进行进行猜想。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个时候争论是没有用的。需要学生进行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们进行实验的设计。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在课堂上没有条件进行,进行课下进行验证。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活动。但是活动的参与度还是不够。这需要更好进行引导。还要更好地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我想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更容易的进行进入活动角色。
【大班音乐教案《超级音乐会》及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劳动最光荣》07-17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海螺》及教学反思11-04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春游》及教学反思11-06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菜园》及教学反思11-19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机器人》及教学反思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