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案例与分析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与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与分析 篇1

一、教师用语要得当:

案例:“十几年饭都白吃了!”这是我在实习的学校一名九年级学生告诉说,老师训人时,说得最多的就是上面这一句话,让人听了很不舒服。她告诉我,有时老师“修理”大家,往往先关起门来,可就这样,声音还是大得楼下都听得见,而且一骂就是半节课,到后面只好匆匆赶课。可这个时候同学们都被骂得情绪压抑,根本听不进去。

评析:教师的教育艺术、尤其是语言艺术的确很有讲究,比如说“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骂一同学是小偷”就有两大失误:一是在全班面前当众训斥,这样就伤害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无论孩子有没有做错、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当众训斥孩子都不妥当,最好的方法是能以个别谈话的方式解决。二是直接指责孩子是小偷,这就相当于给一个人定性或是定罪,在事情没有完全搞清楚前,这样的用语显然也是欠妥当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学用语。

二、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发展:

案例:我在实习学校四个月的实习期间,一起工作学习的办公室老师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学校的安排下出去进行继续教育与发展。这让我想到了中国有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评析: 注重学校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强化培训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发展不仅能有效推动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又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因此,不断的发展与学习是一名教师在岗位上不可或缺的。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四个月的实习生活就快结束了。经过四个月的教师岗位实习,真的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接下来,我就自己在实习期间的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体会和认识做一下几个案例的说明和分析。

一、爱在左信任在右伴师行

案例: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准备好一块“橡皮擦”。这不,班级日志上写着,晨晨上课被教数学的周老师批评。下午放学,我找晨晨了解情况,他不服气地说:“周老师故意找茬儿,我上课根本没睡觉,她冤枉我了„„”我耐心地等他把话说完,然后问他:“你是不是还生周老师的气呢?”他拗着头说:“有一点儿。” 怎样让他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件事呢?我想了想,对他说:“其实你也很在乎周老师对你的感觉,不想和老师抵触,是吗?”,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我的看法。我接着说:“那你就要试着和老师去沟通,说出你的想法。这样吧,你写一张字条,我去交给周老师,好吗?” 第二天一早,晨晨来找我,笑着递给我修改过的字条,上面写道: 周老师:

昨天是我错了,我前天晚上睡得有点迟,上课精神不好,勉强撑着,才没有趴下睡着,您的批评是对我的提醒。以后在您的课上,我一定集中精力注意听讲!昨天课堂上还有些问题没弄懂,希望您能多帮助我,谢谢!

学生:晨晨 我很满意。显然在冷静下来以后,通过家长的帮助,他已经能够客观地认识这件事了。我把这张字条拿给王老师,说了晨晨前后态度的变化。她把晨晨叫来,坦诚地向他道歉,说不该草率地批评他。晨晨感动地哭了,他原以为老师为了面子肯定会固执己见的,而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批评晨晨一句。我认为让他自己去反思,找出不足,自觉地调整和改善,这比教师多少批评和说教都有效。

评析: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可能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意识地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一些道理。而且,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一种影响,一种教育。许多学生在日常行为方式、习惯上都多多少少保持着某些教师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甚至是一生的。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模仿性强,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和依恋感。加上教师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使得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很明显的影响作用。

案例:在副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下面一些情况:讲台上的粉笔头,教室地面上的纸屑,走廊、楼梯上的杂物,大多数学生都熟视无睹,老师不说捡,他们也许一辈子也看不见,也不会捡。不是他们看不见,即使看见了,都认为和自己没关系,没有这个习惯去捡。为此,我利用晨会班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结果仍收效甚微,甚至可以说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究竟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见垃圾就捡的好习惯呢?我冥思苦想,终于眼前一亮,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让学生去捡不如我捡。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学生。我在寻找着机会。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我刚走进教室,便发现两名学生围着卫生委员在争论着什么。经过询问,我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卫生委员在课间检查地面的时候,发现了在两张桌子之间有片纸屑,可是那前后两名学生都不承认是自己掉的。我见此情景,二话没说,分开他们,弯下腰捡起了那张纸,扔进了垃圾袋里。当时,教室里静极了。我发现学生们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我,有的充满了疑惑,有的充满了惊讶,而更多的是充满了信任。从此以后,我又有意识地在学生面前去捡讲台上的粉笔头,学生们纷纷效仿;我主动地去捡走廊、楼梯上的杂物,学生们纷纷效仿;我主动地去捡教室地面上的纸屑,掉在地上的学习用品,学生也纷纷效仿。经过这样的潜移默化,学生们再也不用我去捡了。有一个学生风趣地说:“小老师,您光荣下岗了!”师生顿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评析:这件事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做到正人需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接受你,喜欢你,效仿你,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付出师爱。案例:我班有位叫李贺的学生。平时和同学关系不错,有很多朋友,性格很开朗,尤其爱打篮球。但是他有个缺点,脾气很急,特别容易暴躁。曾经有一次在历史课上,因为他的笔袋被他不小心掉到了楼下,他要求捡回,历史老师不允许,他很不满意,就不顾老师直接走出了教室。事后,班主任和我多次对他进行教育谈话,并逐渐发现这孩子原来是因为觉得老师向家长说他的缺点而觉得老师不值得信任,对老师有些抵触。经过多次的谈心,让他明白老师是为了他好,并告诉他如果老师不及时纠正他身上的错误,错误就会越来越大,犯错次数也会越来越多。以后在社会上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只有那些为你指出错误的人才是真心对你好。渐渐的,学生也明白了老师的真心,在有困难烦恼时能积极找老师倾诉解决,也能主动配合老师安排的工作。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与分析 篇2

一、有课就上, 无课不来;作业想发才发, 想改才改

案例:戴老师名牌大学毕业, 专业水平尚可, 但据班主任反映该老师偶尔有上课不到或迟到现象发生;经常不布置或不批改学生作业, 所任班级学生学科成绩不理想。

教师语录:“讲是我的事, 做是他们的事”“我讲过了, 他们不听, 有什么办法”“我又不想做班主任、做干部……”“大家都是混碗饭吃的, 你放我过生, 我放你过生……

学生语录:“戴老师讲课无重点, 课堂纪律松, 是个朋友人。”

原因分析: (1) 已经取得高级教师职称, 在职称晋升上失去动力。 (2) 学历高, 学科个人水平尚可, 脑子活, 在备课组内心理上存在优势。 (3) 家庭经济基础较好, 不太在乎教师这份工资。 (4) 生活中有兼职 (如生意) 。 (5) 刚进入教师职业时, 任职学校非普通高中而是高校, 转入普通高中后不习惯。

核心原因:此类型的教师只是将学生当成可有可无的符号, 心中没有学生的未来以及未对学生、家长、国家负责。其职业幸福观是教师职业等同于一份养老保险。

案例启示: (1) 加强教师档案管理, 对于取得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更要细化考核, 校内按绩评星、评等、职聘分开, 可尝试班级自主配备班级内教师组成。执行教师培训、轮岗、下岗制度。学校督促每位教师制定专业成长方案。 (2) 加强新教师的培训, 加强新教师试用期的考核, 将心中无学生的人员尽早挡在教师队伍之外。 (3) 组织学习相关法规, 加强行风纠察。对有偿家教或从事其他与教师法不相合的行为要严加查处, 防止一心二用, 影响正确幸福观的形成。 (4) 杜绝不同类型的学校间教师的调动, 如, 高校、职校、普高等, 因为不同类型的学校对教师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

二、事情照做, 满腹牢骚, 话题大多涉及“不公”“不平”

案例:谭老师工作较为认真, 对学生考试均分数十分在意, 教学实绩较好。但平时常在嘴边念叨的是本班的学生智力水平如何差;其他行业者的收入是教师的多少倍;其他地区的教师工资如何、公务员怎样、同学如何等等。

教师语录:所教班级成绩发生滑坡时常说:“谁说我考得不好, 我们一起来做做看。是学生考得不好, 又不是我考得不好。”“倒霉死了, 我当初怎么被师范录取的?”

学生记录:“班级考好了就高兴, 均分一差就发火, 脾气火暴。”“老师讲的概念我们似懂非懂, 感到学习很难, 感到自己很笨, 还是老师聪明。”“谭老师有时在班上说:有出息的将来不要做教师。”

原因分析: (1) 所教学科非高考算分学科, 自认为在社会、家庭、学生心中所处地位不高, 自感价值缺失。 (2) 个人面临经济方面的压力, 经济不宽裕 (如住房还贷等) 。 (3) 心中常有怀才不遇之忿, 或个人发展受阻。 (4) 教学中无“温故知新”的思想, 对学生的认知基础不清, 一切想当然, 无铺垫, 无阶梯, 无耐心。

核心原因:没有看到教师的优越性, 没有享受到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幸福: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在我的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我今天的努力班上学生成功、成才、成人的比比皆是。在课堂上也没有获得过组织教学的成功体验。

案例启示: (1) 学校要大力践行素质教育, 实现均衡发展。开齐开足课程, 使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全面, 使任科教师心理健康向上。 (2) 经常邀请此类教师参加学生十年、十五年等返校活动, 让其感受自己今日的付出与学生明天有正比例的关系, 增强教师的使命感与自豪感。 (3) 树立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的思想, 将学生学的效果“会做”作为评定课堂学生能力提升的唯一标准, 从而正确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演员”向“导演”转变。 (4) 要求组织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出发, 循序渐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和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的根本措施。

三、备课笔记完备工整, 课堂组织井然有序, 课后也时时作“补差”, 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案例:匡老师为年轻教师, 该老师每节课都听老教师的先行课, 听后又将“师傅”课上即性发挥的内容补上, 对照参考资料, 进一步理清思路, 进课堂后, 听课者几乎找不出毛病, 但学生考试就是不好。

教师语录:“只要你上课认真听我讲, 我保证你学的好。”“我班上的学生智力不行, 这么讲都不懂!”。

学生语录:“上他的课最好, 只要跟在后面记。提问也就是那几个人, 反正也轮不到我。就是课后的作业太多, 又不会!”“这个老师太哆嗦, 讲的大部分我都懂, 思想容易开小差, 下课时好像又有一些不懂。作业错误率也很高。”

原因分析: (1) 思想不解放, 不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自己学好。实行满堂讲, 唯恐讲不细, 学生不明白。 (2) 有些学校领导在听课时看到教师讲得少, 就认为教师不负责, 备课不充分, 希望教师多讲。 (3) 学生在这种课堂上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 只是被动的听, 不愿主动地学习, 又进一步推动教师满堂讲。 (4) 没有注意先行课中“师傅”对教学的组织及师生活动的生成, 只是听“师傅”口中念的经, 看黑板上写的文, 死搬硬套。

核心原因:有想做好教师的愿望, 但没有将“教师”转为“教练”的意识, 没有认识到“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的重要意义。

案例启示: (1) 改变观点:思想上要树立学生成才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练出来的意识。正如运动员体能是自己练出来的一样, 这是别人不能代替的, 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 代替学生感知, 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 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 自己感受事物, 自己观察、分析、思考, 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 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教师应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2) 改变评价:只有每位学生学会了能独立完成作业才算完成教学任务, 而非教师对内容讲完, 对备课笔记背全, 也不是少数好学生能顺利、完整地回答出来。 (3) 改变模式:遵循孔子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原则,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提问、板演、讨论、练习、测试等。教师的教不是教内容而是评价与导控。

四、所教学科成绩刚开始很好, 后来总的趋势是不断下滑

案例:王老师, 每一届均有这样的情况:班级刚接手时, 学科成绩考得很好,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 成绩不断下滑。考陈题学生还行新题就大打折扣。平时不编教案、练习、试卷, 不愿参加教研活动。

教师语录:“这有啥讲的, 让学生自己看。”“你们怎么这么慢, 讲稿怎么还出不来, 我都讲了!”“没得什么要讲的了, 我又让学生自习了一堂课。”

学生语录:“王老师解题能力很强, 管得较严, 我们一般比其他班的同学要多做一本资料。”“答案常抄在黑板上, 我们自己纠错”“做与不做一个样, 反正不讲。”

原因分析: (1) 新课模式主要以学生自学教辅资料为主, 教科书时常不用, 导致进度快。 (2) 学生以背知识点、规律为主, 规律的建立过程学生花时较少, 书本上的内容学生掌握有漏洞不全面。 (3) 学生做得较多, 在所教内容较简单时, 所有学生掌握较好, 在内容较难以后, 只有部分好学生感到能力在不断提高, 而中等以下的学生深感吃力, 后来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没有完成任务而产生出厌学、弃学念头。 (4) 在复习迎考、复习拔高中由于缺少总结提高, 学生未能实现厚书变薄, 学习负担变重, 再加上各科均进入复习, 时间的投入受限, 因而学生成绩下滑。 (5) 学习过程评价单一, 使学生心理疲劳, 失去相应动力。 (6) 将学生“自主学习”变为“自流学习”, 少了“培养”这一重要环节。

核心原因:教学观点落后, 认为教学即背诵加题海战术。个人学科整合能力不强, 眼中无学生的差异, 脑中无思维的提升。

案例启示: (1) 学校应建立阶段性教学案检查制度, 包括初备、复备、教后反思等。加强组内互相听课, 每周内每个备课组按计划开设公开课, 使其逐渐进入教研状态。 (2) 加强行政听课, 促使其以“完全放手, 以练代讲, 题海战术”的教学形式向“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模式转化。 (3) 提供所教学科的新课程培训机会, 深入理解“独立、合作、探究”的内涵。提高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指导的能力。 (4) 引导教师注重学习过程本身的教学。教学过程要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智力活动的过程, 它不仅旨在获得正确的答案和结论, 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际机会, 使学生有进行主动学习的自我体验。

上面所列的四种类型的教师, 就其职业幸福感来讲, 都有幸福感缺失的现象, 教师的职业幸福来源于解决学生的真正的痛苦。而学生真正的痛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不会做功课, 没有收获, 是他真正的痛苦”, 那么如何使自己所教的学生“会做功课, 有收获”应为教师职业幸福的真正源泉。

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应落实在学生“会做”上, 如何提高学生“会做”的能力, 就应成为教学的学科终极目标, 无论是美国的布卢姆提出的“为掌握而教, 为掌握而学”, 还是前苏联的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提出的“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提高教育质量, 发展儿童智力”及人本主义提出的“自我实现是人生最高的、终极目标”都是在围绕如何让学生“会做”上展开的。

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学科水平, 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相关程度很低, 就是说, 如果教师自己的知识残缺不全, 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 那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 但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水平的临界值以后, 不再因为教师的知识水平越高, 教学效果就越好。如, 早些年有的特级教师最初学历只有高中毕业而目前一些学校以人才引进形式招进的研究生并没有得到续聘。

因此, 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强调另一方面: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教学组织能力要得到提高, 第一, 要解决思想问题。如, 学生成才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 不是教出来的, 因而所有教都得基于学生的学上, 以“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为原则展开教学活动。如, 进行评讲习题时, 旧模式是审题时———教师读学生听, 其实这一时间内学生常是“中场休息”, 解题时———教师边分析边写板书, 此时学生往往是“照单全收”, 而当该题讲解结束时, 学生常常是“一无所获”。而现在要改为围绕学生“会做”展开, 而非过去的“听懂”, 可以这样设计:先由学生阅读、做出草图、找出疑问;后组织讨论、回答提问、做出评价;再由学生进行板演、提出要求, 最后再训练:同式巩固、变式训练。维果茨基强调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 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实际上, 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 才有可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并推动发展, 从而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 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这是有效教学、优质教学的心理学机制。

如, 教师的教不仅是传授内容更重要的是点评、纠错、补充、拓展等。

再如,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虽然说一个学生能学会的, 绝大多数的学生也能学会。但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反应速度不同, 有一些学生正确率与速度可能相对落后。在组织教学的设计中一定要让其也能得到充分发展, 要相信他们可能只是与其他同学有差异, 也可能是个大器晚成的少年, 要相信每一位前进中的学生都有美好的未来。

第二, 要建设好新型的班级组织形式。参与性教学是一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强化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参与式的学习远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得多, 对学生认知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参与性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机会, 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 特别是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 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使他们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学都有所发展。为此, 应充分优化班级管理, 建设合作学习小组, 组内也应进一步细化分工, 像组织上的正副组长, 纪律委员的设置, 学习上的各科召集人、单门学科结对帮扶对象的确立等, 并要加强相关的考评, 如, 除了大型考试以组均分为单位选出优秀组外, 常规管事、学校中心活动、宿舍管理也应由以小组为主体作为考核对象的评比, 这样就不仅仅为合作学习创设了平台, 也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机会。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师的职业幸福观紧紧相连, 相辅相成, 只有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教学要务, 使学生由一个自然人逐步成长为一个智慧人, 一个文明人。在这个促成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教师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发挥着主观能动性, 在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中充溢着作为教师的幸福与职业的自豪, 而其专业的成长由于幸福观的正确定位, 将会以组织高效的教学模式为研究与实施的中心, 开展对“先练后讲, 先试后导”的尝试教学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的杜郎口模式等先进经验的学习与实践, 结合我省“五严”要求和新课程的开展, 在课堂这块热土上提升专业成长的速度与质量,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导演、做好教练。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下面是本文得出的初步结论。

学生真正的痛苦是不会做功课, 没有收获。

教师真正的幸福是学生终于会做了, 成才了。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与分析 篇3

关键词: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作用分析

前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职业观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以及关注的问题。如何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与法律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在开设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育中,如何利用案例进行教学,起到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作用。值得教师们进行商榷。我们就本文案例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此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一、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中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究

学校通过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这一课程,希望就此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的培育。但是许多教学方法并没有明显效果,为了使这一课程的作用得以发挥,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探究的。教学案例法这一教学方法经常被学校课堂所用[1]。通过教学案例使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效。学生通过案例的故事代入感,达到课程教育的效果。教师也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对案例中涉及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进行解读,为学生提供一个道德法律思考空间,使其不断完善自己明辨是非好恶的能力。达到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成为社会上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型人才,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

二、案例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一)选择契合实际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价值取向

教师在针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进行教学案例选择时,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案例。所选择案例最好是学生熟知程度高的,可以对案例中的教学重点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法律观念。在进行道德基础教育时,如教授道德的美好这些知识时,可选用社会上见义勇为的例子及与之相反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的认识更深。可以采用“高空接坠楼孩子,摔断手臂的最美妈妈”案例与轰动一时的“小月月”案例进行对比,以增强学生的切身体会。“最美妈妈”让学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而“小月月”事件又会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缺乏道德观念时的丑恶。以免在遇到真实突发事件时,由于自身的道德缺失造成严重后果。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引用和分析,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道德法制观念,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升。

(二)引入教学案例,更多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兴趣

教育本身的要求就不是单纯的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更何况是负责学生正确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了。道德应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美好情感,不出自真心的价值观认同,就会形成思想上的道德绑架。不会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2]。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去接受道德法律观念在内心的熏陶。案例的生动性与真实性会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还可以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了解学生喜爱关注的社会事件类型,以此标准进行案例选择。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三)借助网络教学设备,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

计算机的大量运用与普及,使得教学更加便捷高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案例的视频、图片以及社会评论等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可以找一些道德法制类节目给学生观看,再根据视频内容对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题或是观后感这样的课后作业。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道德法律与人性之间的深刻领悟。让学生对社会上的是非黑白进行正确的甄别,在遇到困境时不会去想通过不正确的手段渡过难关,误入歧途。

(四)分组讨论案例,内化教学知识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育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内容选择案列。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针对案例进行总结结论与交流。对于讨论结果教师可以针对其中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改正不正确的价值观[3]。进行分组讨论时还要注意,进行讨论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对所谈论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教学重点讲解清楚。要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培养为主要中心,进行课程任务布置。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设置的问题最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接轨。让学生走进案例角色,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到人生启迪。帮助学生内化知识重点,使学生知识得到完善,道德法律素质得到提升。

(五)开展活动,强化案例教学效果

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教学是使学生充分认识道德素养与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去附近的法院进行观看学习,亲身感受道德与法的重要性。还可以在教室内进行分角色扮演,将案例真实化,透过扮演案例角色体验案例主人公内心感悟。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性,强化案例教学的效果。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细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儿,并对此以道德与法律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4]。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交流看法,如我或者你在遭遇同样事情时的选择以及处理方式,进行讨论交流,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结语

在校学生在父母、老师的呵护下成长,社会阅历有限,思想也不够坚定,极易受人左右。因此,对学生加强道德素质教育与法律教育是及其必要的。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情况下,可以做一些心理准备,在复杂的社会交际中不会迷失。也会在工作生活中,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能够在未来职场与社会生活中的强者。

参考文献:

[1]张翠玲.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曾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中职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改革探究[J].职业,2012,29:59.

有关教师道德的案例分析 篇4

我认为胡老师砸手机的做法是错误的,行为有点过激。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配备手机是相互及时联系的需要,初衷是好的,然而,贪玩且自制力差的学生,未把手机上的一些先进功能用于学习,而是用于消遣,这就产生了弊端。在这方面,教师和家长有责任加以引导,多沟通,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用手机,而不是简单一纸禁令,让学生不去接触先进的科技产品。“屡教不改,便一砸了之”的做法其实不妥。从法律角度讲,老师无权损坏学生的财物,甚至连没收学生手机的权力也没有。虽然老师砸学生手机后收到的“成效”是客观存在的,但若以此判断该教育方式是可行的,未免太过片面。因为老师“一砸了之”不仅切断了双方沟通的前提,而且这种无法律保护的行为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对他们思想和心理的成长产生错误的引导。从长期效果上讲,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强行遏制,远不及对学生思想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时刻都在寻求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这种神秘的钥匙就是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只有真诚的关爱才能有动情的教育,才会给予学生理解和信任,使学生得到激励,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雨果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

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要有理智。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自身的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关爱要公正、要坦荡,不偏袒和包庇任何一位学生。“教育是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善良而坚定、温和而严厉的、热爱美好的事物而仇恨丑恶行为的真正的公民,我们就应该真诚地对待他们。”

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要同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相结合。首先,我们要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其次,要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爱,积极为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三是对学生不仅做到爱得得体,也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旅游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案例分析 篇5

(l)徐某购买游客手表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2)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徐某如何处罚?依据是什么?

2、2011年5月1日,张某参加沈阳某旅行社组织的“华东四市七日游”。旅游合同约定,旅游者交纳每人1680元旅游费,游览杭州、无锡、苏州、上海等地著名景点,旅行社提供全程交通、住宿、餐饮、景点门票及游览导游服务。然而,在实际游览过程中,旅行社将七日游程缩减为六日,并减少了灵隐寺、周庄、留园三处景点。张某以旅行社随意更改旅游路线,缩减旅游行程为由,向质监所投诉,要求旅行社退还其全额旅游费用。旅行社声称五一为旅游旺季,华东地区游客爆满,导游临时接到通知,无法落实游客最后一天的住宿,故被迫减少一天行程。以上变更并非旅行社的主观愿望,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因此不应赔偿全额团费,只能退还最后一天的食宿、导游服务费用及合同中未游览景点的费用,共计190元。

(1)旅行社是否存在违约行为?为什么?(2)旅行社认为旅游行程的压缩属于不可抗力,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3)本案纠纷应如何解决?依据是什么?

3、2010年6月,A市某旅行社委派导游员小张接待来自上海的旅游团一行共30人。前两天行程顺利,接待和游览均按计划进行。第三天结束游览返回酒店途中,小张以本地旅游局规定地接必须向外地游客介绍家乡土特产为由,提出要带大家参观当地的一家玉石专卖店。有游客当时就提出,他们在与上海的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时,注明了自己参加的是“高品质纯玩团”,全程不进店。小张对此置之不理,一个劲说这个店是上海人开的,请游客们绝对放心。在店里,小张和商店老板一直强调该店对上海游客最优惠,老板还展示不少他与上海游客的合影照片。见此情景,不少游客购买了翡翠、玛瑙和其他珠宝玉石。最后一天送团途中,小张在车上回顾了行程后,又以捐助贫困山区希望工程为由,请游客认购他带来的由当地孩童制作的手工艺品。这么一说,游客纷纷购买,小张共收入现金近千元。回到上海后,有游客将买来的玉石珠宝等送至相关权威部门检测,结果全部为假冒伪劣商品。该团游客随即联名向有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一是投诉旅行社违背合同,二是投诉导游员小张有欺诈行为,要求赔偿。

(1)该团游客投诉上海的旅行社违背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如果成立,按照有关的规定,旅行社应对游客怎样进行赔偿?

(2)导游员小张的行为违反了哪些相关规定?根据法律法规,导游员小张及委派小张的A市某旅行社将受到如何处罚?

4、导游丁某在导游活动中未佩戴导游证被旅游执法人员查处,且拒不改正;经查实,丁某系将导游证转借无证人员梁某带团使用。

(1)对丁某应做哪些处罚?(2)如本年审丁某无其他违规行为,对其年审的结果是什么?(3)对梁某应做何处罚?

5、某旅行社组织25人三日游旅游团,每人团费700元(按合同约定,每人已预交600元);由韩某担任该团导游。在游览途中,韩某与旅游者发生争执,遂擅自离开旅游团队未归,造成旅游者滞留。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 篇6

转眼之间,大学生活过了大半,我们在老师的教育下不断学习,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即将我们也要在角色转换间从扮演学生转换到扮演老师这个角色了。管理班级,爱护学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需要爱心,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和一双双充满求知的眼睛。于是,每个儿童都有被爱的权利,也都应有发展的空间,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也尤为重要。

一、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 案例1 例:2009年12月15日上午,育才学校的老师刘某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小雨做错了一道很容易的题,并且这道题曾经讲过,就很生气,于是朝小雨腿上踢了一脚,没想到一脚下去之后,小雨一直喊疼,被同学扶回家。次日,小雨家长将小雨送往某社区卫生院进行诊治,后因疼痛并伴有高烧于2009年12月19日转入巩义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2010年3月19日,小雨因右腿疼痛加剧再次入住某市人民医院,5日被医院诊断为右股骨血原性骨髓炎,因为该病,经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小雨右腿软组织受伤是血原性骨髓炎的诱因,二者具有因果关系。随着治疗费的增加,小雨家长签订的赔偿协议,请求被告育才学校和被告刘某共同赔偿各项损失12380.69元。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刘某作为被告育才学校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踢伤原告,与造成原告血原性骨髓炎之间有因果关系,被告育才学校应承担被告刘某给原告造成的相应损失。但鉴于血原性骨髓炎系原告自身血液中带有细菌所致,且原告受伤后,治疗的不及时不彻底导致损失扩大,育才学校承担全部损失17505.43元的30%即5251.63元为宜,扣除被告刘某代为支付的5 100元,应再支付151.6元。问:⑴、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刘某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案例分析:刘某的行为不合法,因为他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规定。(2)、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应该如何认识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怎样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案例分析及评价:①教师是了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教师地位的本质特征、是教师概念的内涵。履行教育教学、教书、育人职责是教师的职业特征。只有直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人,才具备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为此,教师要达到符合规定的相应学历;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与教师职务和职责紧密相连,教师的权利义务始于其取得教师资格并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任职,终于解聘。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其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要求和基本保证。

②、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师与学生之间的管理关系,一是基于教学的宗旨和任务,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必须享有一定的对学生的管理权限,二是基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履行,实际上具体规定了教师对学生管理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平等的关系。首先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虽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居于受教育者的地位,但人格尊严是不许侵犯的。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再次,学生有权要求教师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公正评价,教师评价不公正,学生有权向学校要求更正。爱岗敬业是师德修养的出发点 案例2(“ 国宝 ” 教师的霍懋征)

例:1956 年,她被评为共和国首批特级教师,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1956 年,她被评为特级教师,周总理握着她的手,称她为“国宝”。后来,教育部要调她去工作,她答应只能“借调”;人民教育出版社请她当编辑,她不去,只承担了教材的编审工作;全国妇联、北京妇联等单位都邀请她任职,但她最终都没有离开孩子和小学课堂。霍懋征认为,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当记者问起霍老师做了一辈子小学老师,放弃了那么多“高升”的机会,后悔不后悔时,霍老师坚定地说:“不后悔,因为我喜欢小孩子。”组织上希望她能出任北京市实验二小的校长,霍懋征的态度无比坚决:“不!我的生命在课堂,我的事业在课堂,我要重新回到课堂中去,而且,我要教语文。”霍懋征一生扑在基础教育事业上,经历几番打击都未放弃。1962 年 6 月,霍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时,二女儿病逝; 1966 年 6 月,她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不能回家,孩子们丢在家里无人照管,13 岁的儿子被人扎死,15 岁的小女儿吓傻了;在一年零九个月的“牛棚”生活后,她没有屈服,依然坚持着基础教育事业。案例分析及评价:霍懋征认为,她说:“教师是一种职业,但在我眼里更是一项事业。这种观念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霍懋征认为,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一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爱这个事业”。教育是一项事业,不是一种职业,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好教师的标准”,在霍懋征看来,只有深沉的四个字:“敬业”,“爱生”。霍懋征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且愿意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所以爱岗敬业是从事教师职业,做好教师职业的前提和基础。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案例3 例: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自杀身亡,是一场人生悲剧,令人惋惜。实际上,三毛的自杀与她少年时期在学校的一次遭遇有关。三毛读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差,她的数学老师平时对她十分冷淡。一天三毛做不出习题,老师便把她叫到面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最喜欢鸭蛋,今天我请她吃两个。”说着,就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三毛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圈,然后让三毛转过身给全班同学看。少年三毛根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便顺从地转过身,全体同学顿时哄堂大笑。老师等大家笑够了以后,让三毛到教室的角落里一直站到下课。下课后,老师又罚她从有众多学生的走廊和操场上绕一周再回到教室。许多同学看到三毛的样子都尖叫起来。三毛在学校受到莫大的精神刺激和老师的侮辱。回家后并没告诉父母,自己也没有掉眼泪。直到三天后,三毛早上去学校,在走廊上看到自己的教室时立刻昏倒了。后来,她一想到去学校,便会立刻昏倒失去知觉。从此,三毛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自闭症,越来越怕接触外面的世界,害怕所有的人,她把自己封闭起来达七年之久。

案例分析及评价: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和理解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平等也就没有尊重和理解。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像三毛的老师一样,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从职业性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从事教育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崇高的爱;从无私性看,教师通过辛勤劳动,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奉献给学生,用自己的心血哺育下一代,不图回报,是发自内心的,不掺杂任何个人杂念的,心甘情愿的;从原则性看,教师热爱学生不是溺爱,也不是迁就学生的错误,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从全面性看,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中关心每名学生,还要关心每名学生的全面成长。教书育人是师德修养的核心 案例4 例:吕方,是济源市第一中学一名普通的化学教师。在工作中他发现在应试教育过程中,学生们的厌学情绪极为严重,一首流传在校园内的由《最爱你的人是我》改编的歌谣最能表达学生的心声: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有一次他在讲氯气时,告诉学生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使用的化学武器。然后就提问学生:“王强,假如你当时在战场上,面对滚滚而来的氯气,你会怎么做?”“那就爬到树上呗!”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爬到树上当然会好一些,王强话音刚落,李珍就站起来说:“老师,不对吧?你想当时是在战场上呀,他爬到树上他不成了枪靶子了吗?我想反而会死得更快一些。”同学们哗地一下笑了,我也笑了,当即表扬了他们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吕老师采用的是“课前一支歌”的方法。比如课前放《真心英雄》这首歌,课上我就会和他们聊一聊成龙的故事——成龙在成名前都干过哪些工作,工作中他受到过哪些挫折,在拍电影期间他受过多少次重伤等,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听,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理。母亲节我会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母亲》,和他们谈一谈亲情,让他们理解父母,学会感恩,很多学生当时都留下了真挚的泪水;今年新学期开始,我让学生重新欣赏了一遍《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的人生轨迹,让学生们明白了要“从残缺中求得圆满”。

案例分析及评价:吕方老师是素质教育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他清醒的认识到:应试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甚至把学生当作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吕方老师不拘泥教条,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机智灵活组织教学,着眼于受教育者素质发展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绝不是简单的“教书匠”和传授知识的“工具”,他是知识的传输者,是学生生活的导师,是学生道德的领路人。教育不仅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使其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关键 案例5 例:这天早上第一节是赵老师的课,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的迎接她的到来。上课铃一响,只见赵老师穿着鲜红的棉袄,下面的裤子乌黑发亮,长头发被烫成大波浪披在肩上,走上讲台。同学们瞪圆了眼睛,不约而同地“哇——”。赵老师没有搭理同学们的疑问,开始讲课。这节课同学们不知道听到了什么,也不知道赵老师讲了什么,只记得大波浪头发来回晃动,红棉袄在眼前闪动„„ 案例分析及评价:教师的仪表最直接地反映了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良好的仪表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敬重,糟糕的仪表能引起学生反感,破坏师生间应有的亲和力,从而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赵老师的衣着打扮奇特古怪,华丽花哨,就会使学生把注意力分散到老师的服饰上,影响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因此,教师的衣着打扮一定要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及环境要求,要和教师的职业身份相适应,考虑它们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因此,一位优秀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再次,教师还应当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 案例6 例:辽宁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魏书生。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靠自学和实践从一个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一名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酷爱书,早年读过大量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中文专业方面的书籍,什么《哲学讲义》《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论共产主义》《欧洲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世界通史》《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史》等等。魏书生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面对理论、面对学生、面对一切教育活动。“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魏书生带领学生视察社会。当看到祖国经济落后的时候,当看到街上衣衫褴褛的人的时候,当盛夏站在大坝上看见农民在烈日下进行繁重体力劳动的时候,同学们严肃的神情表明他们的心情是沉重的。这时,魏书生教育学生:我们国家好比一艘载着十亿人口的大船,这艘船的沉浮,关系到每个人的喜怒哀乐。这艘船落后,我们船上的每一个人,特别是我们这些明天的船员们都有责任,我们应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

案例分析及评价:首先,魏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令人钦佩。其次,魏书生老师是一个乐于反思、不断创新的人。他每一天都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在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创新。再次,从魏书生老师的成功的经历来看,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自己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教师自己也需要端正态度,不断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勇于探索创新,让教师的职业生命充满活力。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在提高自身知识传授能力的同时,着重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自觉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不仅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让学生不仅接受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独创性方法。

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篇7

一、目前我国教师职业者所面临的压力

在我们最初的认知里, 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只有优秀的学生将来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但就目前教育发展的普及程度而言, 教育的意义其实并不能只停留在这一表面层次。在一个繁荣的国度里, 教育资源是共享的, 应该达到物尽所用, 教育者应该尽其所能, 让尽可能多的有意愿接受教育的人, 在适当的时间接受良好的教育。

(一) 学校陈旧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

中国的学校一般而言都秉承着一路走来的传统管理模式, 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 更对从业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过于严格和苛刻的管理细则, 并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出现的教育问题。因为教师本身是具有怀疑、独立、批判意识和自由精神的, 他们依靠自身独有的特质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研究, 可以将他们的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继而传播给学生。过于细致严格的管理制度, 只会让教师感到从业无力、未来渺茫, 倦怠的职业热情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成果。而这将产生教育资源的又一种浪费现象。

(二) 教师的权益无法得到可靠的保障, 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教师因为处于特殊的社会地位, 这也就决定了他们不得不面对比别人更大的人际交往压力。包括与学校各科室领导之间如何相处, 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 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沟通问题等。哪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好都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另外, 一些学校“以分数论学生, 以升学率论教师”的做法, 在岗位间竞聘、学校职称评优的活动中, 无形之中加剧了教师们之间的竞争, 让原本就复杂的人际关系更为复杂, 这样一来, 就很容易加重教师的自我不良情绪和心理上的疲劳感。

(三) 教育改革、专业发展构成教师新的压力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也要求其教育在原有的水平上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教育行政部门曾出台实施的教师聘任、末位淘汰等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职业的压力。机构的调整必定会以新的组织方式出现, 在一些方面改变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角色, 这就出现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种不确定性会使人偏离原有熟悉的人生规划及自我认知, 让没有相应的能力和心理准备的那些教师很难适应, 这所导致的冲突虽无形却又让教师不得不面对,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感。

(四) 个人生活因素也是教师产生压力的来源

教师是特殊的从业人群, 除了面对在学校的种种压力, 也要面对生活的琐碎烦恼。每个人的生活变化喜怒无常, 无论这些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都需要我们心平气和地想办法解决, 消极的接受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教师的工作特性, 决定了其时间长、任务繁重的工作状态。久而久之, 他们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沟通交流的时间很少, 感情生活匮乏, 工作的压力无人诉说, 心理自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二、目前我国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 教师专业的发展

从目前的多种研究数据看来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 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成长与动态循环的一种特殊的模式。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历程, 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特制的专业成长培养方案、计划内的在职进修等等予以改进, 进而得到提升空间的机会。目前而止, 我们实施过的措施更偏向于通过制定系统化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发展计划等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凡通过在职进修的活动与专业成长培养的方案要求, 都可在一定层次上促使教师经历再成长、再学习的历练过程, 进而有效改善教师所面临的职业挫折感、衰退心理等的特征, 达到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目标。

(二) 教师专业发展重点。

教师从一个不成熟的择业者到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学习是一个必经的发展历程。无数的实践证明, 教师的发展存在无限的空间, 只要不断的向专业方向努力, 获得职业发展就是绝对存在的。教师无时无刻都需要不断地学习适应变化着的教学环境, 不断地增长专业能力, 使其从胜任本职工作, 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努力。对于已经踏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 虽然经过了职前的教育训练并获得了教师的任职资格, 但这距离他成为成熟的教学专业人员还有一段距离。一名新教师到专家级别的教师的成长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 还需要无限的耐力和责任感。教师只有深切明白这一特点并努力付诸实践才能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 教师发展的阶段性。

像万物生长变化一样,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在一定的时间段显现出阶段性, 教师发展的中心是专业成长。教师要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 除了做好本质的教学工作外, 还需要长期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不断的提高专业水平, 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从步入学校的初到者到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 甚至于教育教学专家, 都需要实现逐步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要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一系列不同的专业发展经验。

目前, 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 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专业的发展存在着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得到逐步的改善, 教育乃一国的发展之本, 振兴之源, 在我国经济日益兴盛的今天, 教育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提高教育水平的事项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上日程, 而要完成这个目标, 缓解教师职业的压力的问题就势必会得到最适当处理, 教师专业的发展空间会呈现出更为广阔的上升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玉萍.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成因对策[J].教育探索, 2005, (8) .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13-02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指那些需要连续不断地与他人互动的人际服务业者在经历长期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它由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三个成分组成”。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教师职业是一个压力来源较多、压力强度较大的职业,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工作倦怠现象。

它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景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识、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耗神和紧张状态。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典型的职业病直接导致了教师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离职,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并对学生产生直接、消极的影响,甚至波及整个社会,必须高度重视。

一、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形成原因

1.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

教师工资待遇的长期偏低、社会地位不高,从而导致许多教师感觉自卑、无奈和无助。虽然近年来教师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有关提高教师待遇的一系列规定并未得到很好落实,教师的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多数教师的生活并不富裕,还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生活重压之下,有门路的教师纷纷改行,没门路的无奈之下只好从教。教师是社会上普通而又平凡的一员,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其待遇是成正比关系的。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与其他职业相比,其职业劳动付出与回报形成较大反差,容易产生矛盾、失衡心态。

2.职业压力日增

激烈的社会竞争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鲜明特征,教师职业也不例外。目前,教师的职业安全感受到严重冲击。素质教育的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职称评审的指标稀缺,a致学术地位得不到承认。社会、家长对教师的企盼、独生子女教育的困难、班级人数的膨胀,过多的考试与授课时数的增加,升学率的攀比,生源的紧张、绩效工资、末位淘汰都使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当前社会对于教师行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个别教师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在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下被无限度放大,进而上升为影响到教师行业社会形象的因素,以至在有的人眼里教师不像是崇高的灵魂工程师,倒像是一个被监视的过失者,这对教师来说无疑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3.工作环境单调

教师职业特征是一种“无阶梯”的生涯,独自一人承担着从备课、授课到批改作业、教学检验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内心难免产生与社会的隔离感。教师整天埋头于学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生活圈子狭小,工作内容单一,因为工作方式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涉及的社会交际范围较小和社会事务较少,容易产生极度的心理疲劳,形成孤僻、内向等非人格特征。

二、“职业倦怠症”的严重危害

1.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倦怠症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它能致人的机体功能减退,以至出现容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全身疼痛、内分泌紊乱的亚健康,严重的时候,导致烦躁、易怒、紧张、焦虑、苦闷等消极情绪,甚至对外界持敌视、抱怨的态度,影响了工作生活,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

2.严重阻碍教师的发展与进步

教师工作的特性决定了教师应自强不息,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观念落后、知识老化、缺乏新的教学技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教师的不幸。但是教师一旦产生了职业倦怠,便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只想远离一切L工作有关的东西,阻碍了教师的进步与发展。

3.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消极心理也自然会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时候,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往往会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态度对待学生,对部分后进生歧视、排斥并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这将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

三、教师职业倦怠症的预防及缓解对策

1.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

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教师要客观地对待自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作为教师应该从心底接纳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人这一事实,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远而产生理想的幻灭。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不可过高,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若学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失望。学生是成长中的受教育者,自然有缺点。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这样不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2.学会放松自己

教师要学会自我调适,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情绪疏导,选择适宜的场合进行情绪宣泄,提高自身的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当感到有持续的压力时,要学会放松自己,分散压力。除日常的游泳、散步、做操、洗热水澡、听音乐和家人或朋友聊聊天等松弛方法外,也可以休息几天,外出旅游,亲近自然。

3.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手段。克拉克认为专业的不足是教师职业的主要压力源。社会、学校应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自我培养、提高体系,通过各种方式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为提高教师专业权威提供保障。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练就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促进自己持续发展,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减轻社会、工作竞争给自己带来的各种压力。

4.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减轻个体的压力,缓解职业倦怠的产生。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首要的任务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社会信任氛围,会鼓励教师信心与干劲,从而产生高度的自尊感;其次是要对教师持有合理的期望。社会各界应该对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学校管理者应该为教师提供宽松、愉快的工作、生活环境,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对于出现了严重职业倦怠的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干预,使教师能够及时舒缓精神压力,降低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与分析 篇9

某食品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5月份的购销情况如下:

(1)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应税货物,不含税销售额达到850000元;

(2)填开普通发票销售应税货物,销售收入42120元;

(3)购进生产用原料的免税农业产品,农产品收购发票注明买价580000元;

(4)购进辅助材料128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21760元,支付运输货物的运费1000元,并取得运输企业开具的运输发票;

(5)该厂用价值20000元(不含增值税)的食品换进某面粉厂一批面粉,换进面粉的价值是18000元(不含增值税),双方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上述专用发票都通过了相关认证。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品厂2011年5月增值税的销项税额是()元。

A、144500

B、6120

C、154020

D、1506202、该食品厂2011年5月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是()元。

A、75400

B、100290

C、3060

D、217603、该食品厂2011年5月应纳增值税额是()元。

A、53730

B、3060

C、155550

D、915504、按照外购固定资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将增值税划分为()。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服务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5、增值税的纳税期限为()。

A、1日

B、1个月

C、1个季度

D、1年

解析:

1.C

本题考核增值税的计算.850000 * 17%+42120÷(1+17%)* 17%+20000 * 17%= 154020(元)

2.B

本题考核增值税的计算.580000*13%+21760+1000*7%+18000*17%=100290(元)

3.A

本题考核增值税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54020-100290=53730(元)

4.ABD

本题考核增值税的分类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与分析 篇10

2012年4月,甲公司发生如下业务:(1)甲企业开出一张付款期限为3个月的汇票给乙企业,丙企业在该汇票的正面记载了保证事项,乙企业取得汇票后,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了丁企业;(2)甲企业采用汇兑的方式结算前欠戊公司的货款。

第1小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保证的当事人有()。

A.甲企业和乙企业

B.甲企业和丙企业

C.丙企业和丁企业

D.乙企业和丁企业

【答案】B

【解析】保证的当事人为保证人与被保证人,商业汇票的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甲企业为被保证人,丙企业为保证人。

第2小题:关于背书事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若该票据记载“不得转让”,则该票据的背书无效

B.若该票据附有“货到付款”,则该票据的背书无效

C.若该票据仅将其一半转让给丁企业,则该票据的背书无效

D.若该票据标明“商业汇票”,则该票据的背书无效

【答案】BCD

【解析】如果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则该汇票不得转让,背书无效,谢谢A是正确的;背书不得记载的内容有两项:一是附有条件的背书,二是部分背书,标明“商业汇票”不是禁止事项,况且本身就是商业汇票,故BCD的表述错误。

第3小题:下列各项中,不得背书转让的情形有()。

A.被拒绝承兑

B.被拒绝付款

C.超过付款提示期限

D.票据记载“不得转让”

【答案】ABCD

【解析】《票据法》第36条规定:汇票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者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不得背书转让;背书转让的,背书人应当承担汇票责任。《票据法》第27条规定: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不得转让。故4个选项都不能背书转让。第4小题:保证的绝对记载事项有()。

A.被保证人的名称、住所

B.保证日期

C.保证文句

D.保证人签章

【答案】CD

【解析】(P89)票据保证记载的事项,有绝对记载事项和相对记载事项。其中绝对记载事项包括保证文句和保证人签章两项;相对记载事项包括被保证人的名称、保证日期和保证人住所。选项A和B为相对记载事项。

第5小题:汇入银行向戊公司发出取款通知后,经过()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应主动办理退汇。

A.1

B.2

C.3

D.6

【答案】B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与分析 篇11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1-0006-04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根据时代、社会的要求和所在学校的共同愿景而作出的能够促进教师有计划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性、系统性的自我设计和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目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真正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详细而周密的个人计划,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学前教育日益得到重视。与此同时,提高学前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势在必行。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作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以便了解当前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真实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工具。研究采用自编的“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共四个维度18个题项。第一维度有7个题项,是对幼儿园教师基本情况的了解,如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职务和任教的学科等;第二个维度共8个题项,是有关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动机和行为,以及行政部门与幼儿园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培训和评价;第三个维度主要是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忧虑、幼儿园开展职业规划的有利条件、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帮助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第四个维度是开放题“您对教师职业发展与规划,还有什么要说的”,了解教师对此问题的认识,为本研究提供更多深层次的信息。

2研究样本。随机抽取台州市某区20所幼儿园的教师为调查和访谈的对象,其中公立幼儿园10所(含集体办幼儿园8所),其他10所为民办(或个体)办幼儿园。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9份,回收率97.8%。参与调查的男教师仅占0.6%;本科学历占7.8%,大专学历占49.7%,中专学历占10.9%,职高毕业的占15.8%;30岁以下的占74.6%,40岁以上的仅占4.2%;教龄以5年以内的新教师居多,占51.5%,6年~15年的教师占40%;绝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相应的职称(占81.2%),一半以上的教师都没有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回收问卷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有效统计,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汇总分析。

三、研究结论与分析

1幼儿园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水平偏低。调查发现,只有4.8%的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表示“很了解”,80%的教师表示“了解一些”,还有15.2%的教师表示“不了解”。这表明大部分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并不十分清楚。在访谈中有教师也表示,职业生涯规划很少在从教的生涯中想起,“不是很清楚、很明确这一概念”,“只是按部就班地教书,没想过规划自己的将来,也不了解这项活动的意义”。当调查者询问可否现在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时,绝大部分教师面露难色,不知从何入手。

2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行动滞后。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只有26.1%的教师表示“一直在认真规划并努力实行”,30%的教师表示“一直在考虑,但从未实施”,29.1%的教师表示“偶尔考虑过”,还有14.8%的教师表示“从未考虑过”规划自己的职业。调查中发现,高达73.9%的教师没有真正规划和落实过职业生涯行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和行动力。

3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动机源自职业的不稳定。通过对已经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和访谈发现,有72.1%的教师表示是源自“自身兴趣或发展需要”,22.4%的教师表示是迫于“幼儿园或社会的要求”,5.5%的教师表示是“为获得上级或同行的认可”,没有教师考虑为了“晋升职称的需要”而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访谈中,大部分教师表示,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幼儿园做准备;或者,为考入正式的编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与当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岗不在编”的不稳定心态有关。同时也表明,幼儿园教师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真正源自“自身发展需要”,而是内隐的外在诱因使然。

4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严重不足。在调查和访谈中,有65.5%的教师表示从未参与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同时有82.4%的教师表达了需要得到培训和指导的愿望,15.8%的教师认为“如果幼儿园有要求就参加培训”,1.8%的教师表示无所谓。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严重不足是造成幼儿园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模糊、缺乏专业自我发展动力的重要原因。同时,已经参加过这方面培训的教师则表示,相关的培训缺少实用性,只有27.3%的教师认为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幼儿园教师首选“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和反思的指导”(81.2%),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的指导”(78.8%),再次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61.2%),表明幼儿园教师迫切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掌握具体的规划方式和操作方法,提高教师对自我的分析和评估能力。不少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访谈中表示,“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更加缺乏,我们更需要有清楚的职业规划和指引”。希望能关注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体现教师培训的公平性。

5幼儿园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和引导不够。关于“幼儿园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认为幼儿园重视并有相应制度和措施的教师占21.5%;认为幼儿园比较重视,并有意识地对教师进行引导和培训的教师占32.1%;有46.4%的教师表示幼儿园不重视或不太重视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特别在一些民办幼儿园,把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当成了教师个人的事情,大部分幼儿园从未组织过这方面的培训。

对于“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帮助需求”,幼儿园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和谐的团队和宽松的环境”,渴望“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希望幼儿园“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其次才是“相关政策、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建设”或“减少工作量,给教师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四、对策与建议

(一)对幼儿园教师的建议

1增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指教师在职业生涯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自我意识,即教师对自己作为职业

生涯发展全过程的主体的一种自觉认识。从调查和访谈中可以发现,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观认识问题,如个人的性格、兴趣、价值观和经历等;二是幼儿园及社会的客观环境因素,如幼儿园的等级、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三是机遇、挑战等一些偶然的或不可预知的因素。幼儿园教师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既是有目的的行为,又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进行的行为,从而克服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利因素,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

2准确把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特点,突出科学规划。研究表明,我国的教师职业生涯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适应性阶段,即刚走上工作岗位的1年~3年,在他人或组织的带领下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阶段;二是经验积累阶段,即经过3年~10年的实践积累,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阶段;三是科研型阶段,即不满足于经验,尝试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并概括、提升的阶段;四是专家型阶段,即经过不断总结、提炼、研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操作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个性教学特色;五是教育家型阶段,即不管是教学理论还是实践活动,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教育上拥有“话语权”。幼儿园教师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清楚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准确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有利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

3全面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操作步骤。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和步骤包括:一是客观评价自我,即理性看待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清醒了解自我需求和期待,如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技能、修养、学识、思维方式,也就是考虑“我是谁”的问题;二是合理制定目标,即“我想干什么”,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心理趋向,选择成为管理者还是优秀教师,或者是教育科研专家等目标;三是思考“我的环境允许我做什么”的问题,即正确评估环境。幼儿园教师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幼儿园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或不利的因素等,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发展资源对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四是细化行动计划,即考虑“我怎么做”,制定出合理、详尽、具体的操作措施,并把目标和行动有效地整合起来;五是不断反思调整,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地回顾、反思和修整,并适当参考专家、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目标。

(二)对幼儿园的建议

1加强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知识的学习,明确管理职责。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帮助员工制定其生涯计划和帮助其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是组织为实现每位员工自主开发精神资源的有效管理方式。它能有效抑制组织与员工个体在目标整合上的偏差,并避免由此造成的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因素的欠缺。当前,很多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园长为教师普遍产生的职业倦怠而苦恼,为师资队伍流动性过大而焦虑。通过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能达到幼儿园人力资源需求与教师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使教师能体验到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工作氛围。

2完善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体系,加强指导引领。幼儿园教师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围绕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展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为此,一方面幼儿园要完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幼儿园要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基础设施的投入、教师人文环境的创设、教师培训实效的监测等方面提供足够的帮助,确保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发挥调控作用。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包括跟踪、指导、评价、激励和反馈机制。好的职业规划必须随着实践不断调整,及时更新职业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为此,幼儿园要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跟踪,引导教师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同时,要针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规划的态度、实践和成效进行阶段性考核,并把幼儿园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评优与职业生涯规划挂钩,确保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畅通无阻。幼儿园可以通过“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等工具,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展示提供可供教师间互相学习的机会。

(三)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1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本次调查和访谈中,采访过一些幼儿园园长和教育部门主管幼儿教育的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他们中不少人都表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个人的事。其实要做好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行政部门、进修学校等教师培训机构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对教育的重要影响作用和意义。要把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一个重要“抓手”来开展,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教师教育、教师培训、教师发展等工作,也是解决当前幼儿园教师队伍急速流动及职业倦态等难题的重要策略。

2出台相应的导向性政策和措施。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和指导,并在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名师培养等工作中关注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条款的介入,把教师的个人发展与政策融合在一起,从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监测性的导向作用。而教师进修学校等培训机构,应尽快把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列入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计划之中,并组织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实践调查和理论探讨,努力把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度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金连平,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概念、问题及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0,(9)

[2]董静,中小学教师职业规划的现状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0,(8)

[3]张文,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探析[J],职业时空,2008,(11)

[4]刘筠,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探究[J],河南教育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5]王建虹,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6]金连平,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A],江苏省教科院编,2006年重点课题研究报告集[C]113

[7]刘敏,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

上一篇: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下一篇:总经理社会公开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