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科幻画教案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六年级美术科幻画教案

六年级美术科幻画教案 篇1

第10课 《唱大戏》教案

芙蓉小学于洪涛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我国传统戏剧的种类及戏剧造型的特点等方面的知识,感受戏剧表现的魅力。

2、初步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画脸谱。

教学难点:

感受戏剧表现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戏剧是我国四大精粹艺术之一,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特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画戏剧人物。”出示课题第10课 《唱大戏》

二、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知道的戏剧,有什么特点?和现代人比较有什么区别?

2.学生交流并回答问题。

3.欣赏短片。

师请同学们注意仔细观察短片中戏剧人物服饰、装扮、动态的特点,看从短片中你能学到一些什么!

4.学生讨论总结,师小结。

师提问:“谁来总结戏剧人物装扮、服饰的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

板书:化妆的特点:强调人物特征,夸张,程式化。

服饰的特点:宽松,修长,色彩艳丽。

5.观看戏剧,模仿表演。

师:自由模仿唱腔、动作,体会戏剧中人物的亮相、身段、眼神。学生活动。

6.学习画法。

教师演示并讲解绘画步骤:

(1)构思:确定画什么类型的戏剧人物。

(2)画形:抓住戏剧人物的特征、神态、比例,线条流畅。

(3)涂色:根据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力求色彩鲜明生动。

(4)整体调整:可加入主观想像,适当修改添画完成。

(板书:1.构思2.画形3.涂色4.调整)

7.作品赏析。

你觉得这几幅戏剧人物绘画作品感觉怎么样?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播放戏剧

边讲边出示步骤板书及分步出示演示步骤图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出示戏剧人物图片播放戏剧音乐)

作业要求:

1.根据记忆画l一2个较熟悉的不同动态的戏剧人物。抓住人物亮相、身段、眼神和服装道具的特点,表现出戏剧的韵味。

2.分组开展比赛,评选“最佳作品组”。

四、作业展评(分组展示)

1.说说自己的作品。

2.评评别人的作品。

学生作业练习。

五、总结拓展

1.教师小结。

宣布“最佳作品组”。(播放戏剧音乐)

六年级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车,了解不同种类车的装饰特点,并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和作用。

2.会用一种装饰设计方法进行车身装饰设计。

3.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懂得“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类别车辆的装饰特点,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难点:车辆装饰有创意,能清晰地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

三、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纸盒或硬纸板、剪刀、彩色笔。

(教师)汽车车身装饰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教学过程

1.关注车身装饰。

(1)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经过车身装饰的汽车图片。教师提问:看了这些汽车图片有什么感觉?

(2)学生交流并总结:颜色、图案、内容吸引眼球。2.赏析车身装饰。

(1)请学生谈谈在生活中看到汽车车身装饰的例子。(2)教师提问:汽车车身装饰有哪些类别? 学生列举,教师总结,结合课件图片深入了解。

①广告(商业广告、公益广告):多数出现在公交车或企业店铺专用车上。②城市形象色彩与标识:集中体现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③个性图案:多数出现在私家车特别是越野车上。(3)深入认识车身装饰的作用和意义。

①传媒意义。例1:对一集装箱车车身装饰广告进行分析。(哪些人、多少人看到了车上的广告?如果你看到了有什么想法?)

例2:公交车公益广告。2008年,一款红黑色相间、车身布满京剧脸谱的公交车将投放在奥运场馆和媒体村的运营中。(哪些人会看到这辆公交车?看到了有什么样的感觉?)

②彰显个性与情感。例3:某一私家车上粘贴的国旗所表达的个人情感。

例4:某一跑车上喷绘的猎豹纹所展现的力量感与速度感。③统一和谐的美。例5:杭州市“游2”公交车的古典造型分析。

例6:杭州市出租车的统一色彩分析。(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当地有特色的车身装饰进行分析。)3.设计车身装饰。

(1)出示并赏析不同形式的范作。①纸盒模型。②平面手绘。③手工粘贴。

(2)谈谈自己对车身装饰作品的设想。4.创作。

任选一种形式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5.作业展示。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设计意图。6.课后问题。

哪些车适合进行装饰?车身颜色、图案可以随意改变吗?

第二课 公共汽车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公共汽车站的性质、功能和特点。

2.结合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尝试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一座有特点的公共汽车站模型,培养学生选择材料、利用材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美的愿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设计公共汽车站的基本方法,并制作富有创意、美感和城市文化的公共汽车站。

难点:学习从平面到立体转化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色卡纸、其他废旧材料、彩笔、剪刀、双面胶或胶水。(教师)多媒体课件、卡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1)导入: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去郊游。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车。我们要经过三个公共汽车站才能到达目的地。

(2)教师播放课件出示图

1、图

2、图3,提问:这三个公共汽车站各有特点,你觉得这三个车站中,哪一个的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哪一个的设计是最好的?说说理由。

(3)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一个设计合理的公共汽车站能给我们的出行带来方便。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功能多样,设施齐全,体现人性化设计。②造型美观,色彩醒目。③风格要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2.引导欣赏,分析讨论。

(1)观察书中图片,说一说公共汽车站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公共汽车站包括站牌、蓬顶、座椅、广告位。(3)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用手绘线条的方法来设计一座公共汽车站。(4)展示并讲解小组作品的设计意图。3.按图选材,激发创意。

(1)教师提问:请大家研究一下带来的材料,你打算怎样巧妙地利用它们,把 3

小组的平面设计变为立体作品。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示范卷、折、剪、镂空等制作方法。4.学生作业,展示作品。

(1)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教师指导。

(2)展示小组作品,小组代表发言:我们的设计有什么闪光之处?我们设计的公共汽车站适合放在什么地方?(风景区、商业区、生活区等。)5.课后延伸。

(1)欣赏国外设计师的作品(图

4、图

5、图6),发表评论。

(2)课后思考:想一想怎样设计出更人性化的公共汽车站?如为盲人等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汽车站等。

第三课 手绘校园招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招贴画这一艺术形式及其构成特点。

2.初步掌握手绘校园招贴的方法,会独立用简洁的造型语言为校园活动徒手绘制一张招贴。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并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其设计意识的形成。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招贴画的特点,了解手绘校园招贴的构成要素。(2)难点:招贴画编排的创意。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纸张、手绘招贴常用工具(麦克笔、软笔、彩色铅笔等)。(教师)海报、课件。教学过程

1.欣赏。

(1)欣赏奥运主题推广海报《掷铁饼者篇》(获中国设计领域最具盛誉的国家大奖——“2005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

从这张海报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伫立在故宫飞檐上的掷铁饼者是这幅海报的主要视觉元素,以中国传统元素与奥运经典形象结合表现2008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面单纯、寓意久远。)(2)一张年末超市促销手绘招贴,从这张招贴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总结:招贴也叫海报、宣传画,它主要用来说明、展示、传递商品或活动的信息。2.重点赏析手绘海报。

(1)对比上一环节展示的两张招贴,说说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2)总结手绘招贴的特点:方便、迅捷、成本低廉。

手绘POP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项艺术,大量的图案及素材活泼地呈现在招贴纸上,色彩丰富,吸引人的目光。除了在商业上应用之外,校园内也逐渐流行起招贴绘制。

(3)赏析《校园围棋赛》招贴。

作者是怎样体现围棋比赛这个主题的?(用棋盘作图案。)如何体现校园围棋赛轻松活泼的气氛?(活泼、多变的字体。)

(4)总结:一张手绘校园招贴的构成要素:标题、内容、注释、装饰等。一切构成要素都必须相互配合并尽力体现主题。3.运用。

(1)确定设计主题。例如:秋季运动会、春游、颂诗会等。(2)完成铅笔稿的设计,确定字体、插图、颜色等。

(3)选择合适的工具。教师示范不同笔的书写绘制效果,学生在草稿纸上尝试。(4)学生设计招贴,教师巡视指导。4.作品展示。

第四课 请柬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请柬文化,认识请柬的作用和特点。

2.掌握请柬的基本设计方法,结合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制作一张完整而又别致的请柬。

3.通过活动,引发学生对设计实践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请柬的基本设计制作方法。难点:能制作功能明确、富有创意的请柬。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寻找、搜集一些请柬,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教师)请柬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或不同请柬的实物。教学过程 1.认识请柬。

(1)导入:老师要邀请几位同学参加一个家庭聚会,想用一个礼貌周到的方法来通知他们,你能帮老师出出主意吗?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用送请柬的方法显得礼貌而又郑重,能让你的朋友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3)教师出示几张不同的请柬,提问:生活中在什么场合我们会用到请柬?请柬在生活交往中的作用是什么?

(4)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请柬设计》。

(5)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请柬进行分析,谈谈请柬上应该具备哪些要素。(6)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时间、地点、邀请方等信息准确完整。2.欣赏作品。

(1)欣赏范作:①国务院请柬;②音乐会请柬;③儿童游乐园开幕请柬。提问:这三张请柬在设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国务院的请柬简洁明了,体现大国风范;音乐会的请柬内容突出;儿童乐园的请柬设计活泼有趣,体现出了童趣。)

(2)提问: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学生分析,教师小结:请柬的形式与内容、装饰和风格都要和谐统一。3.设计制作。

(1)学生分析讨论请柬的制作方法。

(2)教师示范几种不同的制作方法:折、剪、刻、画(见下图)等。(3)教师提问: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制作方法吗? 4.学生设计制作。

(1)教师提出要求:为本班的班队会或自己的生日聚会、个人画展等活动设计一张请柬。

(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指导。5.作业展示。

(1)请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略作评价。(2)把请柬送到想邀请的同学手中。

第五课 我的小学生活

一、教学目标

1.回忆和观察自己的小学生活,感受小学生活的快乐。

2.尝试用绘本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小学生活的美好记忆,并学习简单的册页、绘本制作。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中的快乐与伤心都是自己人生的精彩历程,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珍惜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描绘小学生活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难点:了解绘本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用这一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小学生活。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照片、绘本、杂志图片、水彩笔或水粉颜料。(教师)绘本、照片、学生作品。教学过程 1.激起回忆。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回头看看六年的小学生活,你还记得哪些难忘的事?在你的小学生活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畅谈自己的小学生活。(2)揭题:《我的小学生活》。2.观察描述。

(1)说说小学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事。学生展示自己的照片,说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2)教师提问:你在小学生活中玩过哪些游戏? 学生回答:老鹰捉小鸡、跳房子、捉迷藏„„

教师小结:这些都是小学生活中的精彩片段,巧妙选择题材,就能表现出那一刻你的快乐心情。3.欣赏感受。

(1)教师提问:怎样将精彩一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欣赏徐启雄的作品《雨后雨花开》,冯远的作品《大业》。这些精彩的画面组合起来,那将是一本充满快乐回忆的绘本!4.了解绘本。

(1)欣赏绘本,小组讨论,分析绘本的结构。绘本分为封面和内页。

(2)怎样设计绘本的封面与内页?

封面:书名,有与主题相关的插图、出版社、作者。书脊:书名、出版社、作者。封底:书价、条形码、小插图。

封面由组内的一位同学完成,以自己的作品作为封面插图(作品可以小一些),题上醒目的书名,注上出版社和作者。

内页是生动丰满的画面,怎样将我们的画组合成册?

(教师提供一种简单灵活的册页制作方法。)

图1:将纸(完成的作品)对折,阴影部分涂上胶水; 图2:将第二张对折好的作品往上粘;

图3:将整个大组的所有作品粘合成一本厚厚的书,绘本的雏形就基本完成了。5.学生创作。

(1)画出你小学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情景。(2)小组合作制作一本《我们的小学生活》绘本。6.欣赏评价。

(1)小组展示自创的绘本,介绍绘本特色。

(2)小结与拓展:用绘本的方法还可以表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经历。

第六课 画展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策划画展、布置画展的基本知识与过程,锻炼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有条理地策划并布置画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整体设计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

3.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参观画展,体验自豪感,并互相学习,获得审美愉悦感。

二、重点、难点。

小组合理分工、合作,有系统、有条理地策划并布置画展。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画笔。

(教师)美术馆、博物馆资料,画展设计范例。教学过程 1.参观画展:

有条件的用多媒体虚拟美术馆参观全国美展、故宫博物院、卢浮宫等,在参观的时候获得美的感受。2.引导:

(1)如果能将我们的画也挂在墙上展出,那有多好啊!让我们来举办一次属于自己的画展吧!

(2)初步设想,你希望将这次画展办成一个什么样的画展?(3)欣赏、学习画展方案范作。

3.分小组讨论,办一次画展要注意些什么?做些什么准备?(1)体现什么主题内容比较好?

(2)每人准备一件自己最优秀的作品,提前将作品装裱好。中国画的装裱采用卷轴方式,西洋画一般采用画框方式。

(3)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在哪里举办这次展览呢?

①校内:考察自己学校中可以选择的场地:如礼堂、体育馆、美术教室、校园走廊、围墙、橱窗等。

②校外:如果有条件可以与社区或当地展览馆联系。(4)布局设计:

①根据场地设计好展览的布局,绘制平面布局图,包括展示区、休息区、参观路线等。

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屏风板或塑料泡沫板,没有的就布置在墙上。③休息区要给观众温馨的感觉。④注意平面与立体空间的结合。

(5)作品的悬挂要适合参观者的视线角度,适度倾斜。

(6)要准备好展览标题、前言、标签、海报、引导牌或指示图、邀请卡等。想一想,标签纸的设计应安排哪些内容?怎样设计这些展示材料才能吸引人?(7)还可以安排几位讲解员或引导员。4.实践。

(1)设计一个举办画展的方案。

(2)分组准备制作标题、前言、标签、海报、引导牌或指示图、邀请卡等。(3)课外装裱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画笔、装裱好的作品、胶带纸、钉子、粗棉线、塑料泡沫板。(教师)辅助材料。教学过程

1.检查准备工作。2.分工进行布展。

3.开始展览,迎接参观人员。

第七课 画家故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二、重点、难点。

重点:在参观画家故居的基础上,通过画家的代表作,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以及对近代绘画史的贡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欣赏画家及作品。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2.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3.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②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渔舟》,体验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欣赏《菖兰》,感受构图的饱满,色彩的浓艳。

③欣赏丰子恺的《瞻瞻的车》、《小梦》、《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验漫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

4.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学生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创新。

教师小结:清末民初,国家动荡,中国绘画史上一度出现了萧条的景象。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四位画家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为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创立了新的里程碑。5.拓展延伸。

这四位画家的作品还有很多,我们一节课无法详细欣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更多的内容。

第八课 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各种材料和学过的造型方法创作出一堵“墙”。3.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在了解探索墙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墙文化,能用不同材料创作一堵“墙”。

难点:感受墙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灵活运用学过的各种技法创作一堵“墙”。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有关墙文化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各种制作材料。(教师)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1.认识墙。

(1)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分工的形式)收集的有关墙的资料: ①墙按不同材质、功能、用途可以分出多少种类型?

②收集世界名墙。(例如世界上最长的墙、最古老的墙等。)

③观察学校或家附近有特色的墙,尝试着去了解这堵墙的相关知识,并收集图片和文字资料。

④介绍一堵你了解并喜欢的墙。⑤收集与墙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放手让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关键,但课前分工和布置任务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2)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将本组的学习成果介绍给大家。

(让孩子们学会相互学习,扩大学习的信息量。)(3)教师归纳总结,列表展示学习成果。2.品味墙。

(1)欣赏书上中国传统建筑中两种独具代表性的墙:江南民居的马头墙和北京故宫的红墙,了解两种墙不同的艺术特点。(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交流。)(2)欣赏书上中国园林中的云墙和水花墙,了解园林墙的艺术特点。(从墙头、墙体、窗、洞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欣赏课件上各类文化墙和家居设计的背景墙,了解如何将墙的设计元素引入生活中,美化人们的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表现墙。(1)小组讨论:

①如何使你设计的墙既美观又实用?(确定设计主题。)②如何使你设计的墙屹立不倒?

③如何妙用学过的各种方法?(刻、画、卷、剪、贴等。)④如何巧用工具材料?(鼓励从生活中寻找易得的材料。)(2)欣赏课件上优秀的学生作品。

(3)各小组完成以墙为主题的立体作品。(数量不限,材料不限。)4.展示墙。

(1)各小组展示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创作“墙”的设计意图和特点等。

(2)组织评价活动:评选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和最佳创新奖,说出评选的理由。5.课外拓展。

尝试为校园或小区设计一堵文化墙,画一画设计稿。

第九课 祖国美景知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祖国的风景名胜,学习风景写生的构图知识,懂得如何区别画面主次,初步了解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

2.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能抓住重点,分清层次,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3.欣赏和描绘祖国的美景,从中体会祖国山河的美,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一些祖国的风景名胜,欣赏感受祖国的美景;学习用风景写生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风景写生时如何选景和布局,如何区分画面的主次关系并进行一定的概括表现。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写生画夹、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祖国风景名胜图片、风景画。教学过程

1.展示图片,激发兴趣。

(1)揭示课题:《祖国美景知多少》。

(2)播放课件,展示祖国风景名胜图片,学生抢答。(3)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著名的风景?(4)用一句话来夸夸祖国的美丽河山。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欣赏书中的人民币图案,提问:你留意过我国人民币上印有的祖国美景吗?你知道在人民币上还印有哪些风景?(2)欣赏画家的风景画。3.写生指导。

根据教学实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风景点进行实地写生。(1)选景。

在风景写生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选景,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要选择最理想的能够打动自己的景物作为写生对象。初学写生,选景要简单些,选景范围不宜太大,如几棵树、一幢房屋、一座桥、一座亭子、一座山、一条小河等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物。如图(1)范围太大,不宜表现;图(2)主体突出,比较适合。可用自制的取景器或用手指搭成框状的取景方法来选取景物。(2)构图。

当我们选取了描绘对象后,就要考虑画面的具体安排。重点是对景物进行取舍,主次分明、突出主体,通过近景、中景、远景的安排,表现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出示一些风景图片或风景画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构图知识。如下图:图(3)画面主体不突出,画面比较零乱,构图比较松散;图(4)构图比较完整,主体突出,层次丰富。(3)描绘。

整体布局——局部描绘——整体调整。4.学生作业。

(1)画一幅风景写生画。

(2)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铅笔画或铅笔淡彩、彩笔画、水粉画等。5.展示评价。

第十课 美无处不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摄影作品、图片或亲临大自然细致观察,感受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2.通过欣赏、品评,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领悟发现美、感受美的前提是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件事物,能更加关注生活细节。

3.观察蔬果、昆虫的切面、局部在微距之下的美,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表现自己熟知的事物。

4.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对生活充满热情,在生活中时时能感受美的存在。

二、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摄影作品、艺术作品,亲临自然,感受美是无处不在的。难点:将欣赏到和感受到的美用一种特殊(简单易行)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一张自认为美的照片或图片、一种自己喜爱吃的蔬果、彩色画笔。(教师)多媒体课件、一棵卷心菜或一个甜橙。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自己带来的照片或图片,说说美在哪里。2.摄影作品欣赏,深入感受。(1)课件展示,学生欣赏。第1组:箭扣长城。第2组:动植物。第3组:水乡。第4组:白桦林。(2)分组欣赏、讨论。①从摄影作品中感受到什么?

②同一题材的几张摄影作品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角度进行拍摄? ④欣赏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疑问?(3)小组派代表谈谈体会和感受。

3.欣赏齐白石的《蜻蜓、莲蓬》。(1)提问: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2)教师介绍齐白石和他的《蜻蜓、莲蓬》。(3)再来看看这幅画,有没有新的感受?

4.齐白石先生把对生活的感受都表现在自己的画上,让我们学习一下,用画来表现平时非常熟悉的一件东西。(出示实物:卷心菜或甜橙。)(1)请你说说眼中的它。(学生各抒己见。)

(2)看三幅图片。(整个轮廓、侧面的切面、横向的剖面。)(3)看过图片有何感受?

(4)小结:对于熟悉的事物,如果从一些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5.学生练习,表现感受。

(1)用画笔从不同角度表现自己带来的蔬果。(在切开蔬果时注意用刀安全。)(2)作品展示,互评。

第十一课 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或实景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竹子,学习水墨竹子的画法并尝试制作有关竹子的手工作品。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

3.让学生感受竹秀丽、挺拔的自然美,培养其赏竹及热爱自然的情趣,体验竹带给人的美感,初步领会传统文化中植物人格化的内涵。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传统的竹文化,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的寓意。难点:用水墨的方式表现竹,用竹子制作工艺品,掌握构图方法。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竹子的诗句、成语、谚语以及描写竹子的文章,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墨汁。(教师)表现竹的有关美术作品或图片、视频资料、音乐。教学过程 1.认识竹子。

出示有关竹子的录像或图片,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及竹子的造型特点。2.欣赏竹子。

(1)展示、欣赏课本中画竹的作品,请学生谈谈感受并讨论介绍有关竹子的诗句、成语、谚语以及描写竹子的文章。

(2)教师介绍郑板桥与竹子的逸闻趣事,指出竹子的象征意义。(3)出示有关画竹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了解中国古代画竹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表示作者希望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3.竹子画法。

学生分组讨论画竹子(竹竿、竹叶)的过程。4.尝试画竹。

鼓励学生运用水墨形式表现竹子。5.展示评价。学生互评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竹材料、胶水、剪刀等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教师)竹制品的图片。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说说竹子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途。

2.学生分析教材上的作品,欣赏竹材料的巧妙应用及丰富的造型。3.学生讨论竹材料的加工方法。

4.展示竹制品,欣赏范例并同时分析其构思和制作的技巧。(提示:学生分析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5.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意图并相互交流。

6.学生实践,分组合作。要求以竹材料制作一件手工作品。

7.教师及时指导,对学生有创意的设计构思与造型制作进行讨论并鼓励。8.学生交流作品并自由表达制作感想,可自评、互评。

第十二课 奇思妙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了解创意是现代设计的灵魂,奇思妙想是创意的基础。2.通过联想活跃学生的思维,学会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设计一个奇妙的图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展开联想,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设计一个奇妙的图案,能体现出一定的创意。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纸、颜料或其他的材料。(教师)课件。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提出课题。

(1)用多媒体展示优秀的汽车广告。

教师提问:这则广告表达了什么含义?广告中有什么样的创意?(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教师总结:一则优秀的广告需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创意是现代设计的灵魂,而“奇思妙想”是创意的基础。(4)揭示今天的课题:《奇思妙想》。2.图形体验,加深理解。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欣赏并讨论教材中所例举的作品“奇”在何处?“妙”在哪里?

(2)学生代表发言。

(3)教师总结:教材中这些作品都具有很好的创意,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给作品以深厚的意蕴,同时也给读者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体验。3.联想练习,激发创意。

(1)课件展示图片,请学生思考:除了单形和组合联想,你还有什么与之不同的联想吗?用简单的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2)学生练习,教师挑选出优秀的练习并让学生自我评述。(3)教师总结,并引出下个问题。4.总结练习,方法拓展。

(1)教师提问:“奇思妙想”图像的创作方法多种多样,如果用电脑设计会有什么优势?大家还有其他的方法吗?(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5.构思作业,强化创意。

(1)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设计一个奇妙的图像,鼓励大家大胆创意。(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6.作业展示,知识拓展。

(1)学生展示并表述自己作品的创意,教师对优秀的作业予以表扬和肯定。(2)小结本节课内容,并拓展说明“奇思妙想”在其他艺术创作领域中的运用。

第十三课 纸雕塑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纸雕塑的方法并用纸作为基本材料塑造物体。

2.学生感受纸材的质感,认识造型、体块、色彩等纸雕塑因素。尝试以不同的方法来塑造物体,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对形的艺术概括力、创造力及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感受纸的质感,理解纸塑的方法,学会用纸作为基本材料塑造物体。难点:如何利用纸材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使作品具有新颖性、独创性。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报纸、其他纸材、胶水、剪刀等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教师)课件、优秀纸雕塑作品。教学过程

1.欣赏评述,激发兴趣。

(1)教师拿出几件纸雕塑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

(2)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作品是用什么塑造出来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研究讨论,深入理解。

(1)请同学们欣赏教科书第32页,说一说教材中的人物作品,作者是用什么样的体块和色彩来表现的?(2)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3)教师总结。3.传授方法,加深体验。

(1)教师点击课件(纸塑方法一),边讲解边作示范。

讲解纸雕塑的艺术特点是如何体现的,同时重点强调在制作中需要把纸团紧,在 22

塑造中要强调物体的团块结构。

(2)教师提问:除了书本上介绍的方法,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去塑造物体?(3)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有什么独特的方法表现出物体的形体。(4)教师对学生的方法要予以肯定,同时提出一些建议。4.欣赏探究,布置练习。

(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动物雕塑,加强对形体的了解。(2)练习用报纸作为基本材料塑造一个动物。(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5.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1)学生可按下表内容评价自己的作品。

(2)学生之间相互观摩、评价。(3)小结本节课内容。

第十四课 包装盒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包装的概念、功能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包装盒设计的构造特点和用途。难点:包装盒形式多样的表现。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不同形状的包装盒。

(教师)多媒体设备、中外优秀包装作品。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商场、超市整齐美观的货架和具体产品美观的包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包装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并提示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有特点的包装? 2.深入教学。

(1)教师演示教科书中形式多样的包装盒,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商品的包装有什么作用?

(2)教师再展示一组中外优秀包装盒设计的作品,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包装盒的形式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演示边讲解包装盒的形式与特点。(3)重点演示包装盒的设计制作过程。教师出示已制作好的包装盒,并把包装盒展开,使学生了解包装盒的设计结构,并进一步讲解包装盒的制作过程。(4)教师演示色彩鲜艳、装饰美观的包装盒设计作品。请学生讨论:包装盒装饰有哪些特点?(包括装饰的文字、图形、色彩、商标等。)3.布置作业。

请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纸盒,要求体现作品形式的创新,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4.课堂延伸。

请学生到超市做一个调查报告,介绍某一类专题包装,如绿色食品、陶瓷产品等。

第十五课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

2.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使学生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3.通过学习培养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欣赏、了解、感悟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感受。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课件等。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图片:皖南古村落西递、甘肃敦煌莫高窟、四川乐山大佛。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地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提示:这里欣赏比较的世界遗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①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欢哪一张?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3)学生汇报。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2.讨论交流,师生互动。

(1)讨论一:“什么是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的标准是什么?世界遗产分哪几类?”

(2)讨论二:“看看自己带来的材料哪些是属于自然遗产?哪些是属于文化遗产?哪些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3)交流:教师和学生代表一起来汇报、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

(提示: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活动中,建议教师结合学生的资料进行适当的补充。25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欣赏体会,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3.小组合作,表达感受。

(1)教师出示课件《神州风采》,学生欣赏。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欣赏感受。(四人小组合作进行,并将感受写下来。)(提示:在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尊重小组同伴的意见,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4.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每一组把写好的感受进行汇报交流。(2)全班评选出印象最深刻的作业,教师小结。5.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1)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简单地了解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并且写了自己的欣赏感受。今后我们要更加关心身边的事物,也许更多更美的世界遗产就在你的身边。

(2)学生课外的活动拓展:寻找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现状资料以及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源。(教师)课件。教学过程

1.欣赏比较,启发谈话。

(1)出示黄山申报时的图片以及现在黄山游客人满为患的图片。谈话:这两幅图片看了有什么感受?

(2)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人们在饱览世界遗产风光的同时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2.结合教材,激发创意。

(1)看书讨论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①你最喜欢哪一处世界遗产?准备给它取个什么保护口号? ②你认为小组内哪位同学的口号提得特别好?为什么?

(2)结合课件中的作品,深入探讨保护与开发的问题和方法。3.构思主题,深入探讨。

(1)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料,集体讨论是否具有申报的价值。

(2)针对讨论结果议一议怎样来申报世界遗产?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争取?(3)将申报项目的设计稿写下来。4.讲述作品,集体评价。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趣味、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2)启发评价方法:可从形式上、内容上等方面进行评价。(3)活动过程:①讲述自己的作品。②四人小组讨论。③班级交流。6.联系生活,欣赏拓展。(1)总结本课内容。

《电脑美术》六年级美术教案 篇3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总课时数:19,20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复制和粘贴的功能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意,想象并组合画面.

2,在粘贴过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变.

3,利用矩形,椭圆形等工具进行形象创作.

课前准备:

1,师准备电脑及电脑软硬件设备,还有一些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

2,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

教学过程:

1,引导过程

(1)组织好学生进入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并安排好.

(2)复习一年级学过画图游戏方法导入本课的排列,重复,变异等造型内容.

(3)教师打开一些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演示电脑绘画中复制和粘贴的创作过程,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分析图中的复制和粘贴.(让学生了解用复制和粘贴就可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

2,发展过程:

(1)详细的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与粘贴以及变化的操作方法及过程,以便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和掌握.可先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各种工具,试着进行复制,粘贴和变化的操作,也可互相交流.

(2)步骤: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和变化.

(3)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和变化制作一副有独特,有趣的作业.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担任系统画板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模板添色和界面上的工具进行简单绘画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用具

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及电脑设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中的各种教学设施.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部分.

1,操作教学准备工作.

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个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

2,学生范例作品欣赏.

教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当场演示电脑绘画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并产生对电脑绘画的直观印象.

3,讲授基本常识.

先开主机,再开显示器,电脑通常就会自动进入WINDOWS系统的主桌面,点击左下角开始按钮,从弹出菜单中点击程序文件夹,从弹出菜单中点击附件文件夹,再从弹出菜单中点击画图图标,便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教师要注意消除学生对电脑的恐惧心理.)

4,讲解画图程序.

教师讲解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一下,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各种工具.)

(二)发展部分.

1,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幅电脑绘画作品.

(1)教师在应用软件中为学生作业设计制作好各种动物模板,选择合适漂亮的画面作为学生作业的场景.

(2)取名存盘后在主桌面上建立快捷键图标,让学生能够方便打开.

2,学生自由操作练习,教师指导.

(1)引导学生打开文件后,将各种飞禽走兽拖放到场景中合适的位置并调整大小.

(2)要求学生作业以选择模板填色为主,同时鼓励有基础的或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自由地发挥,大胆地创作.

3,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电脑前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1) 学生自我讲解,作简单介绍.

(2) 集体推选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4,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三,课后拓展.

Phtshp电脑绘画作品欣赏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 篇4

主备老师

刘 英

一 漫游缤纷的美术世界

第1课 美术从远古走来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美术分类的主要类别

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过程中体验古代美术作品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古代美术的分类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对经典作品的简要分析 教学方法:展示、对话、讨论、练习。课前准备:收集古代美术作品及简介,彩笔 教学过程:

一、古老的人类文明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六年级了,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探索人们古老的文明,我们一起来分享一段影视作品《古老的人类文明》。

播放视频,用优秀的解说和经典作品带领同学们进入远古美术。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二、新课:历史悠久的美术作品

1、分享:我找到的古代美术作品

师:人类的文明,很多都和美术有关,你们又找到哪些呢? 生:分组讨论分享,并选代表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达给全班同学。

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分类别的记录在黑板上

2、古代美术的种类

师:大家都找到了很多古代美术作品,有些书本上也有介绍,这些作品能流传到今天,经过了几代人的甄别和筛选的,都是美术中的经典作品,有很多我们学习的地方。你们能根据你们的认识,把黑板上的美术作品和书本上的作品做一个练习。

与学生一起做课本的小练习。产生争议的地方做适当的解释。

3、雄伟的《溪山行旅图》

师:在课本中,老师最喜欢的一张美术作品是北宋范宽画的《溪山行旅图》,老师要介绍给大家。

从画面的构图、画面的内容到画面给人的效果,示范性的给同学们作简要的讲解。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师:我相信,你们也有自己喜欢的作品,你能像老师一样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吗。生:自由练习。

三、展示评价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彩笔简单的描绘喜欢的美术作品,请同学上讲台来展示,其他同学来猜猜他画的是什么作品,属于那个类别,有什么特点。生:练习

五、总结,拓展

人类从古代走来,美术一路伴随着我们人类成长,在这几千年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我们也许现在认识不完,但我们还年轻,我们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我们光彩的一笔,让我们努力吧。

教学后记: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第2课 美术走向新时代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和提高美术分类的知识。过程与方法: 认识时代不同美术作品的差异。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现代美术作品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的应用。教学难点:对抽象作品的理解。教学方法:展示、对话、讨论、练习。教学过程:

(一)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这节课的探究题目就可以确定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1.教师放映幻灯或者录像片,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

2.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地加 4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以补充)。如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样是画人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色彩、光线、立体感等方面相小对照)

3.如果有条件,教师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画种的材料实物,像油画颜色、各种绘画用纸等给学生传看。

4.教师设计一些类似智力测验式的思考题,看学生是否能够将艺术作品和材质正确地“挂钩”,一边看作品,一边正确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课前,师生均应准备一些画作印刷品、幻灯片或录像等以补充课本内容。像学生甲指版画《秋瑾》,学生乙找出版画用的材料;学生甲出示卡片——“浮雕”,学生乙就要指出书上图片中的浮雕;学生甲出示“水彩画”的卡片,学生乙就要从课本外找出一张水彩画的作品。

5.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以从课本之外找一些图片,让他们做出分析和答案。

6.找出一些图片留给学生作课外的探索。如设计领域的广告,就有不同的材质。如版画中的铜版画、石版画都可以让学生了解,但不要在课上花费太多的时间。通过课外的探讨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地学习知识,为他们创造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机会。

教学后记: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第3课 生肖邮票 200 年 月 日 星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剪纸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彩色、纸剪、刀胶棒 范作、生肖乐园的背景图 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1试着画一画:选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其他学生在作业上试画 2讲评:你认识他们画的生肖动物吗,他们画的怎样?

3教师修改:擦去内轮廓线,如五官,身上的花纹,再观察还像吗?为什么有的动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却面目全非了呢?(学生讨论)4总结: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

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老师再归纳和提醒,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本节课的绘画要领。)

5修改作品,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总不同吗?运用写实、夸张、拟人等方法将生肖动物画在彩纸 的背面,特别注意动物的外形。

(三)、剪纸造型

1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3学生实践、体会

(四)、评价展示

布置生肖乐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张贴展示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五)、拓展延伸

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 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

教学后记:

第4课 精美的小礼卡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学过的色彩及实用美术工艺制作的有关知识和技法,设计贺卡为生活服务;掌握贺卡的一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创造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自主尝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教学重点:贺卡的种类及设计要点 教学难点:贺卡文字、纹样的安排

教学准备:白卡纸、铅笔、上色工具、剪刀、胶水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出示范作,手中拿的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它是贺卡?贺卡具有什么意义? 看了这些贺卡,你有什么感受? 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贺卡

二、新授,分层指导。了解贺卡的分类

1)按赠送时间和对象来区分,有: 生日卡:接受贺卡人生日前夕赠送 节日卡:各种节日时赠送

友谊卡:朋友、同学离别前后联系感情时赠送

问候卡:朋友、同学生病或情绪不稳定或好久不见时赠送2)按贺卡的页数区分有: 单页卡:只有一页,两面使用

双页卡:一页对折后呈双页,一般使用2-3面

星期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多页卡:一页分三份正反折后呈三页,可使用多面 3)按制作手法区分,有:

镂空:在封面上开出多种多样的小天窗 布贴:用各种色布剪贴成纹样 纸贴:彩色纸、挂历纸剪贴纹样、文字

拼贴:用多种材料,如羽毛、树叶、花瓣、蝴蝶标本、毛线制作图案 绘画:用水粉或水彩笔绘画工具把图画出来或采取喷绘制作 明确贺卡的设计流程

(1)确定使用时间、对象后选择折法(2)确定图案纹样及文字(3)选择适宜的制作手法

三、实践创新 提出制作要求:

1)结合参考资料在白纸上绘制纹样及文字草图。2)确定折法,把草图的定稿拓在卡纸上的适当位置 3)选择制作手法

2、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教师巡视辅导,指出存在问题。

第二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一、实践操作

1、学生继续按步骤完成贺卡的制作。辅导重点:

1)保持卡片的整洁平整;运用粘贴法制作要保持作品洁净,粘后可用白色衬垫后再压平。

2)色彩的搭配;学会运用金、银、黑、白、灰等中性色。3)用水粉颜料时,由浅到深,避免颜色调脏。

二、课堂小结.挑选较好的作品讲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德育渗透,课堂小结

3、布置下节课学具准备.教学后记:

第5课 创意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和竞争意识。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

(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

(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

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

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

(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

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

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二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 20展示资料、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

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

(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

(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

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

(3)端午节赛龙舟。

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

(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

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

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

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

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

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

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

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教学后记: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第4课 精美的小礼卡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学过的色彩及实用美术工艺制作的有关知识和技法,设计贺卡为生活服务;掌握贺卡的一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创造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自主尝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贺卡的种类及设计要点 教学难点:贺卡文字、纹样的安排 教学准备:白卡纸、铅笔、上色工具、剪刀、胶水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出示范作,手中拿的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它是贺卡?贺卡具有什么意义? 看了这些贺卡,你有什么感受? 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贺卡

二、新授,分层指导。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了解贺卡的分类

1)按赠送时间和对象来区分,有: 生日卡:接受贺卡人生日前夕赠送 节日卡:各种节日时赠送

友谊卡:朋友、同学离别前后联系感情时赠送

问候卡:朋友、同学生病或情绪不稳定或好久不见时赠送 2)按贺卡的页数区分有: 单页卡:只有一页,两面使用

双页卡:一页对折后呈双页,一般使用2-3面 多页卡:一页分三份正反折后呈三页,可使用多面 3)按制作手法区分,有:

镂空:在封面上开出多种多样的小天窗 布贴:用各种色布剪贴成纹样 纸贴:彩色纸、挂历纸剪贴纹样、文字

拼贴:用多种材料,如羽毛、树叶、花瓣、蝴蝶标本、毛线制作图案 绘画:用水粉或水彩笔绘画工具把图画出来或采取喷绘制作 明确贺卡的设计流程

(1)确定使用时间、对象后选择折法(2)确定图案纹样及文字(3)选择适宜的制作手法

三、实践创新 提出制作要求: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1)结合参考资料在白纸上绘制纹样及文字草图。2)确定折法,把草图的定稿拓在卡纸上的适当位置 3)选择制作手法

2、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教师巡视辅导,指出存在问题。

第二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一、实践操作

1、学生继续按步骤完成贺卡的制作。辅导重点:

1)保持卡片的整洁平整;运用粘贴法制作要保持作品洁净,粘后可用白色衬垫后再压平。

2)色彩的搭配;学会运用金、银、黑、白、灰等中性色。3)用水粉颜料时,由浅到深,避免颜色调脏。

二、课堂小结.挑选较好的作品讲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德育渗透,课堂小结

3、布置下节课学具准备.教学后记: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第5课 创意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和竞争意识。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

(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

(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化。

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

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

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

(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

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

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二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 20展示资料、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

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

(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

(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

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

(3)端午节赛龙舟。

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

(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

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

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

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

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

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教学后记: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上一篇:有关教研活动总结下一篇:群众路线整改措施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