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园美术教案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园美术教案(精选7篇)

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1.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2.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重难点:重点:

体验表演的乐趣。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学说各角色的话。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学蝌蚪游。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你们想听吗?(弹奏唱)

2.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

3.教师示范游。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乐伴奏下学蝌蚪游,吃食。

(1)[1~8]小节:在音乐伴奏下重复三遍。师:蝌蚪姐姐请蝌蚪弟弟妹妹一块儿来水里游。

(2)[9~12]小节:老师带领在xxx处咂嘴表示吃东西。师: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饿了,我们来吃点东西吧。

(3)重复[1~8]小节两遍:师:吃饱了,小蝌蚪一起游来游去做游戏吧。

(4)[9~12]小节:师:吃饱了,姐姐带你们去找妈妈吧。(音乐[13~16]上)

三.蝌蚪姐姐带小蝌蚪找妈妈。

(1)音乐[13~16]结束,鸭妈妈出现,蝌蚪姐姐带小蝌蚪上前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配班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答,同上。

(4)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青蛙妈妈出现,叫“呱呱,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快速游到妈妈身边,一起拍手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四.学说角色的话。

1.学说蝌蚪的话及其他角色的话。提问:刚才去找妈妈时第一个遇到谁?小蝌蚪是怎么问的?(学说小蝌蚪的话)它是怎么回答的?(学说鸭妈妈的话)

2.学说鲤鱼、乌龟的话同上。

五.游戏重新开始。

请四位幼儿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幼儿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六.结束。

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难点突破之一:图文结合, 感受形体之变, 了解生长过程

小蝌蚪在找寻妈妈的过程中, 形体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形体的这种变化?我们采用“图文结合”法, 运用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 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再出示课文中的句段, 感受文字的生动、条理与清晰。可以这样教学:

师:刚才大家介绍了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小蝌蚪和青蛙,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童话作家方惠珍笔下的小蝌蚪。请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 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小蝌蚪, 你能用画笔画出它的样子吗? (学生读文, 并画出小蝌蚪的样子)

师: (选一两幅学生作品交流) 你为什么这样画? (引导学生对照课文第1自然段进行评价, 明白作者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来介绍小蝌蚪的。)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 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蝌蚪的形象美。

“大大的”“长长的”叠词的妙用, 读起来朗朗上口, 又很有表现力, 让人如见其形。“甩着”“快活地游来游去”动感十足, 让人仿佛看到了小蝌蚪悠然自得地快乐嬉戏的情景。

师: (出示青蛙图片) 它是谁? (小蝌蚪的妈妈青蛙) 你能描述一下青蛙的样子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然后再品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段, 了解青蛙的特征。

师:小蝌蚪长大了就变成了小青蛙。那么, 它是如何长大的呢?请大家自由读书, 找出描写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

师:说说这3句话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略)

师:小蝌蚪在成长中, 需要不停地“游哇游”, 那么小青蛙又是如何活动的?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小青蛙”活动的句子, 交流读后感受, 从而明白小青蛙的活动方式跟蝌蚪完全不同, 它们是用腿“一蹬、一跳、蹦”, 富有力量!然后朗读体会蝌蚪长成青蛙后的兴奋之情。

难点突破之二———演读结合, 感受认知之变, 感受成长元素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 由开始的不识妈妈模样到后来清晰认识妈妈的模样。这一认知上的变化, 是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实现的。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呢?

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和乌龟, 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学生把故事的情节进行梳理)

师:从鲤鱼和乌龟的话中, 小蝌蚪了解了关于青蛙妈妈的哪些信息?

师: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指点下找到了妈妈, 它们会如何兴奋地向妈妈讲述自己寻找的经历呢? (引导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 感受到“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 小蝌蚪是主动寻找妈妈的, 是怀着急切的心情去找妈妈。“成长”还需要别人的帮助, 鲤鱼妈妈和乌龟分别为小蝌蚪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帮助小蝌蚪更快地找到了妈妈。)

利用课文插图教《小蝌蚪找妈妈》 篇3

[关键词] 借图提问 看图复述 指导朗读 插图教学

形象生动的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一般是为理解课文的重点而设计的。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充分利用插图来为教学服务,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借图提问,激发思维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生动有趣、浅显易学的常识性童话故事,课题既概括了内容又点明了中心。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好奇爱动,持久性差,课始能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在教学前设计了一个谜语:“小时黑豆芽,游玩水中央,长大换绿装,庄稼地里呱呱叫,转眼害虫被吃掉。”学生一听,兴致勃勃,纷纷举手回答。接着出示第一幅图指着小蝌蚪问学生:这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那这节课我们看看小蝌蚪要干什么·好吗·(板书课题)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呢·它们又是怎样找到妈妈呢·

2 由图入手,细致观察

本课插图再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因而观察时既要注意前后的联系,又要注意青蛙在各个阶段形体上的变化,还要注意从形状、颜色等方面加以区别。

出示整幅跨页图。首先,引导学生分部观察图面,从左至右,先看小蝌蚪的特点:“大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首先观察小蝌蚪在同鲤鱼妈妈说话时形状上发生的变化: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而且尾巴变短了,接着观察小蝌蚪追上乌龟时身体发生的变化:多了两条前腿,身子变成了浅绿色;最后观察小蝌蚪见到青蛙妈妈时,变化更大了:尾巴不见了,身上长着黑灰色的条纹,浅绿色的身子变成深绿色,两只大眼睛向外突出。此外,看图时不仅要对鲤鱼、乌龟、青蛙妈妈的形状、颜色、表情、动作进行认真观察,还要注意青蛙妈妈的脚、嘴是什么样的。

图画的各部分都观察完了,再让学生从左到右观察一遍,使观察更系统、更完整,从而使学生对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有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3 图文对照,理解课文

学生在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后,继而阅读课文,学生由形象感知进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逐段学文,理解课文内容。

首先抓住“变”字,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小蝌蚪身体开始是什么样子·不久有什么变化·离开鲤鱼妈妈后,小蝌蚪有什么变化·离开乌龟后身体又有什么变化·找到妈妈后,小蝌蚪的身体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使学生掌握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

通过图文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过去”、“游过去”三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迎上去”既表示小蝌蚪有礼貌,也表明鲤鱼妈妈是从对面游过来,它们也向鲤鱼妈妈游去;“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的前进方向相同,更表现出小蝌蚪知道妈妈的一些特征和所处的位置后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当小蝌蚪看见乌龟在前面游,以为是自己的妈妈,所以就加快速度从后面赶上乌龟;而“游过去”是由于小蝌蚪对妈妈的长相特征已有全面的了解,当它们看见青蛙是“蹲”在荷叶上时,小蝌蚪就不用着急地去追赶,而是满怀高兴,不慌不忙地游过去。

4 看图复述,促进理解

复述是训练学生连贯地进行口头表达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语言的能力。在学生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看图,把每幅图的图意连起来说一说,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促进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通过复述使学生知道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就是小蝌蚪自身成长的过程。

5 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 篇4

1.练习持棍推瓶自然地往前走。

2.锻炼手眼协调性。

活动准备

1.音乐:蚂蚁去旅行

2.各种饮料瓶(里面装有沙粒),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纸棍人手一根。

3.塑料筐4个,分别放在场地的四角,当作“停车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带领幼儿手持纸棍随音乐做律动。

二、练习持棍推车

1.教师示范持棍推瓶,边推边念:

手拿一根小纸棍,推着小车向前行,慢慢走慢慢推,小车稳稳向前进。

2.幼儿练习持棍推大号可乐瓶

启发幼儿探索如何让纸棍和“小车”不分开。

3.教师演示

请幼儿说说纸棍顶在“小车”的什么地方最容易推动。

4.幼儿再次练习,感受纸棍顶在“小车”的什么地方推行最平稳。

5.幼儿持棍推着“小车”从起点到终点,反复两次,要求纸棍和“小车”不分开。

6.游戏:推小车。

幼儿扮演“小司机”,把“小车”开到 “停车场”去。

三、放松活动

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根据《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按故事情节,并参照有关的绘画资料,合作画三、四张连环画。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2、教师的范画。

3、幼儿在课外练习画过鱼、鸭子、鹅、乌龟等,有一定的基础。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帮助幼儿分析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2、请幼儿讨论一下,这个故事可分成几个画面?每个画面应该有什么角色?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范画。

4、理解词:连环画。(我把这些画按次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书,这种以图画为主的书叫连环画。)

5、提出要求:

我们每一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一本连环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画哪一幅,要求每人都不一样。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选的是哪一幅?这幅画需要画哪些东西?

6、幼儿作业。

幼儿根据自己的选择画画,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指出鸭子和鹅的区别。

7、讲评。

请画同一幅画的幼儿把画放在一起,选出画得较好的装订册,加上封面成小型连环画,放在图书角上。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根据《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按故事情节,并参照有关的绘画资料,合作画三、四张连环画。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2、教师的范画。

3、幼儿在课外练习画过鱼、鸭子、鹅、乌龟等,有一定的基础。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帮助幼儿分析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2、请幼儿讨论一下,这个故事可分成几个画面?每个画面应该有什么角色?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范画。

4、理解词:连环画。(我把这些画按次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书,这种以图画为主的书叫连环画。)

5、提出要求:

我们每一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一本连环画。“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画哪一幅,要求每人都不一样。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选的是哪一幅?这幅画需要画哪些东西?

6、幼儿作业。

幼儿根据自己的选择画画,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指出鸭子和鹅的区别。

7、讲评。

请画同一幅画的幼儿把画放在一起,选出画得较好的装订册,加上封面成小型连环画,放在图书角上。

教学反思:

这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制作成连环画,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7

2 0 1 0年2月4日, 我国著名美术片导演、漫画家、电影事业家, 上海美影厂第一任厂长, 被誉为新中国动画奠基人的特伟先生, 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去世, 享年95岁。

特伟几乎一生都在跟“漫画”打交道。他所拍摄的《小蝌蚪找妈妈》开创了中国特有的动画片类型“水墨动画”, 在法国戛纳电影节、瑞士洛迦诺电影节等国际舞台上赢得无数荣耀, 曾被法国《世界报》评论为:“中国水墨画, 景色柔和, 笔调细致, 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 使这部电影产生了魅力和诗意。”之后, 特伟又陆续创造了《牧笛》《金猴降妖》《山水情》《骄傲的将军》等脍炙人口的动画佳作。

在自己创新有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同时, 特伟也积极帮助其他导演打造国产优质动画片。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 《猪八戒吃西瓜》《渔童》《金色的海螺》为代表的剪纸动画应运而生。同时,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名留史册的动画佳作也都是在特伟担任美影厂厂长期间诞生的作品。而他所撰写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术电影》, 鼓励民族创新之路, 不仅使中国动画走出一片辉煌的新天地, 更确立了“中国学派”在世界动画中的重要地位。

上一篇:汉字文化创意大赛作品下一篇:律师事务所法律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