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卷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卷(精选7篇)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卷 篇1

一、单选题

1、患者,女性,40岁。近半月来出现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而脉数乏力等症,证多属A.脾胃气虚型消渴B.肺热津亏,气阴两伤型消渴C.胃热炽盛型消渴D.肾阴亏虚型消渴E.阴阳两虚型消渴

2、患者,男性,每因劳累后低热已数年,近来每日低热,上午为著,伴有头痛头晕,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方用A.丹栀逍遥散B.补中益气汤C.血府逐瘀汤D.清骨散E.金匮肾气丸

3、患者,近3日无尿,面浮身肿,恶心呕吐,进而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悸气短,舌淡,脉细微,治疗宜选用A.四逆汤B.滋肾通关丸C.桂枝汤加龙骨、牡蛎D.参附汤加龙骨、牡蛎E.生脉饮加龙骨、牡蛎

4、患癫病日久不愈,神思恍惚,善悲欲哭,心悸易惊,神倦体惰,食少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宜辨证为A.痰气郁结B.心脾两虚C.气郁D.痰阻E.脾虚

5、何人指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A.李东垣B.张景岳C.朱丹溪D.李中梓E.张洁古

6、何某,女,34岁。平素精神抑郁,前日与人口角,即现呼吸喘促,咽中如窒,胸腹胀满,伴心悸,失眠,苔黄腻,脉弦。其诊断为A.气滞痰郁型郁证B.梅核气C.肝气郁结型郁证D.气郁伤肺型喘证E.以上均非

7、汉唐时代,泄泻称为A.肠澼B.肠癖C.滞下D.下利E.下痢

8、寒邪客胃型胃痛的主症是A.胃痛暴作B.胃脘胀痛C.胃脘灼痛D.胃脘胀满E.胃脘隐痛

9、渗湿汤主方A.肾著汤B.金匮肾气丸C.右归丸D.独活寄生汤E.附子汤

10、海藻玉壶汤可治疗哪一类型之瘿病A.肝火旺盛B.痰结血瘀C.心肝阴虚D.气郁痰阻E.各种类型

11、关格病的形成,其本在于A.脾阳亏虚,水湿内蕴B.肾阳亏虚,浊邪内留C.脾肾阳虚,浊邪内留D.脾肾阴阳衰惫E.肾病及心,邪陷心包

12、鼓胀的主证是A.全身水肿B.单腹胀大C.下肢水肿D.头面四肢水肿E.以上都不是

13、鼓胀的病位在A.肺、脾、肾B.心、脾、肾C.肝、脾、肾D.心、肝、肾E.心、肺、肾

14、鼓胀的病变脏腑是A.肺脾肾B.心肝肾C.肝脾肾D.心脾肾E.心肺肾

15、钩虫多流行于A.西部山区B.东部沿海C.北方平原D.南方各省E.城市

16、钩虫初期粪毒犯肤应选用的方剂是A.止嗽散B.桃叶泄毒汤C.乌梅丸D.八珍汤E.黄病绛矾丸

17、钩虫病严重时又称为A.黄疸B.水肿C.鼓胀D.黄肿病E.积聚

18、钩虫病虫邪犯肺应选用的方剂是A.桃叶泄毒汤B.乌梅丸C.止嗽散D.黄病绛矾丸E.八珍汤

19、各种原因造成的尿路阻塞,引起的病证是A.癃闭B.水肿C.膏淋D.气淋E.劳淋 20、感受寒邪引起腹痛的病机为A.气滞血瘀B.寒凝气滞C.寒凝血瘀D.寒凝痰瘀E.气滞痰瘀

21、感冒病证多发季节A.春夏B.夏秋C.秋冬D.冬春E.四季

22、肝郁发热型的内伤发热首先方剂为A.龙胆泻肝汤B.化肝煎C.丹栀逍遥散D.四逆散E.小柴胡汤

23、肝阴亏虚型肝癌的治法是A.养血柔肝,凉血解毒B.滋阴养肝,清热解毒C.滋补肝肾,凉血解毒D.滋阴养肝,凉血解毒E.清热利胆,泻火解毒

24、肝肾阴虚型大肠癌的治法是A.补血养肝B.滋肾养肝C.滋补肾阴D.温补脾肾E.益气滋阴

25、肝气郁滞型聚证的治疗主方是A.丹栀逍遥散B.木香顺气散C.柴胡疏肝散D.沉香散E.六磨汤

26、肝气郁结胁痛的疼痛特点是A.胁肋刺痛,痛处固定B.胁肋胀痛,走窜不定C.胁肋隐痛,绵绵不已D.胁肋剧痛,口苦目黄E.胃脘疼痛,连及两胁

27、肝气郁结肝癌的首选方剂是A.柴胡疏肝散B.小柴胡汤C.一贯煎D.逍遥散E.四逆散

28、肝气犯胃型胃痛的治法是A.温胃散寒,理气止痛B.消食导滞,和胃止痛C.疏肝理气,和胃止痛D.疏肝理气,泄热和胃E.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29、肝胆火盛耳鸣耳聋主方为A.栀子清肝汤B.龙胆泻肝汤C.泻青丸D.天麻钩藤饮E.滋水清肝汤

30、肝胆火盛耳鸣耳聋特点是A.卒然耳鸣耳聋,兼有表证B.耳中轰鸣,攻逆阵作,怒则加甚C.耳鸣眩晕,时轻时重,烦闷不舒D.耳鸣声细,如蝉持续E.耳鸣时作,将息稍轻,劳则加重

31、肝癌以下列哪项为本A.脏腑气血亏虚B.营血津液亏虚C.肘腑阴阳失调D.脏腑精不足E.五脏血少气衰

32、妇女产后,体虚久不恢复,低热,头晕眼花,疲乏无力,面色无华,心悸眠差,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中医辨证为A.气虚发热B.血虚发热C.阴虚发热D.血瘀发热E.肝郁发热

33、肺胀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下列哪项不属标实的内容A.痰浊B.水饮C.瘀血D.气滞E.食滞

34、肺胀的病理性质为A.虚证B.实证C.虚实夹杂D.寒热错杂E.标实本虚

35、肺胀病的特点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A.病程长B.时轻时重C.反复性D.发作性E.病久累及多脏器

36、肺痈成痈期的病理基础是A.热伤肺气B.热壅血瘀C.肉腐血败D.热毒留恋E.阴伤气耗

37、肺痿的病机关键在于A.虚火内炽B.肺失濡养C.肺热气燥D.邪热郁肺E.肺气虚寒

38、肺痨以潮热骨蒸为主时,应首选下列何方A.黄芪鳖甲散B.补天大造丸C.柴胡清骨散D.当归六黄汤E.知柏地黄丸

39、肺痨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粘痰,或痰中带血丝或血点,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口干咽燥,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数。其治疗首选A.保真汤B.桑杏汤C.清燥救肺汤D.月华丸E.沙参麦冬汤 40、肺痨发病的主要关键是A.痨虫传染B.正气虚弱C.与肺痨患者有密切接触D.内伤久病E.营养不良

41、肺痨的四大主证是A.咳嗽、胸痛、发热,汗出B.咳嗽、咯血、潮热、盗汗C.咳嗽、消瘦、低热、自汗D.咳嗽、神疲、心悸、盗汗E.干咳、气促、潮热、胸痛

42、肺痨从《三因极-病证方论》开始定名为A.尸疰B.劳疰C.毒疰D.骨蒸E.痨瘵

43、防风汤治疗何型痹病最佳A.行痹B.着痹C.痛痹D.热痹E.尪痹

44、方XX,男,40岁。患痢疾10年余。痢下赤白脓血,腹痛隐隐,心中烦热,咽干口燥,午后潮热,体虚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辨证属于A.湿热痢B.休息痢C.虚寒痢D.寒湿痢E.阴虚痢

45、呃逆的发生,除了缘于胃气上逆动膈以外,与哪一脏关系最密切A.心B.脑C.肝D.肺E.肾

46、呃逆的病理主要是A.肝气逆乘犯胃B.胃气上逆动膈C.胃失和降,气逆于上D.阳明腑实,气不顺行E.耗伤中气,胃失和降

47、对于肝癌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A.良性肿瘤B.主病在肝C.右胁疼痛最常见D.恶性肿瘤E.晚期出现腹水

48、对阳痿病因病机的论述,提出“火衰者十居七八,而火盛者仅有之耳。”见于A.《证治要诀》B.《明医杂著》C.《景岳全书》D.《类证治裁》E.《要病源流犀烛》

49、盗汗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著者,治疗首选方剂为A.归脾汤B.大补阴丸C.知柏地黄汤D.当归六黄汤E.麦味地黄丸 50、导致泄泻的基本病机是A.脾虚湿盛B.食滞胃肠C.脾胃虚弱D.脾肾阳虚E.感受外邪

51、导致胁痛的病机有多咱,属“不荣则痛”的是A.肝郁气滞B.瘀血停着C.湿热蕴结D.肝阴不足E.气滞血瘀

52、导致感冒的主因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湿邪

53、导致肺痈的主要外因为A.风湿之邪B.暑湿之邪C.风热之邪D.温疫之邪E.燥热之邪

54、胆胀的主症是A.两胁胀痛B.左胁胀痛C.右胁胀痛D.上腹胀痛E.脐周胀痛

55、丹溪治痿所谓“泻南方,补北方”即是以下列哪项为主要治疗手段A.泻火补土B.泻心益肺C.滋阴清热D.补脾润肺E.补肾益肝

56、喘证的病因除下列哪项外均是A.六淫B.伏痰C.饮食D.情志E.劳欲

57、喘证“在肺为实,在肾为虚”之说见于A.《内经》B.《金匮要略》C.《类证治裁》D.《景岳全书》E.《临证指南医案》

58、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恶寒无汗,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当属于A.痰浊阻肺型B.肾气虚型C.痰热遏肺型D.肺气虚型E.风寒闭肺型

59、喘病的主要症状是A.呼吸急促,喉中痰鸣B.气短息粗,咳唾黄痰C.气粗息涌,咳呛阵作D.咳嗽上气,痰少质粘E.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60、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外感头痛的表现A.掣痛B.跳痛C.灼痛D.胀痛E.空痛 61、除下列哪项外,都与呕吐的发生有关A.肝B.脾C.心D.肺E.胃 62、虫证可见除……以外的症状A.面色萎黄B.神疲乏力C.腹痛隐隐D.泄泻E.便下脓血或白冻

63、痴呆与健忘的鉴别关键是痴呆有A.善忘前事B.善忘后事C.表情淡漠D.神志障碍E.沉默寡言

64、痴呆的基本病机为A.心气虚衰,心血不足B.以虚为本,虚实夹杂C.气机不畅,血行瘀滞D.肾精亏损,痰蒙清窍E.髓减脑消,神机失用

65、称遗精为“失精”者,首见于A.《内经》B.《难经》C.《金匮要略》D.《千金要方》E.《诸病源候论》 66、肠胃积热型便秘的治疗主方是A.六磨汤B.大黄附子汤C.黄芪汤D.润肠丸E.麻子仁丸

67、柴胡疏肝散可用于下列除……以外的病证A.肝气郁结胁痛B.胆道阻滞型黄疸C.肝气犯胃型胃痛D.气滞血瘀型腹痛E.气滞湿阻型鼓胀

68、不属于风水泛滥型水肿的症状是A.浮肿起于眼睑,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B.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C.来势迅速D.兼有咽喉红肿疼痛E.小便短少

69、辨别阳闭、阴闭二证除下列哪项外是主要根据A.颜面潮红与面白唇暗B.躁动不安与静而不烦C.舌苔白腻与舌苔黄腻D.脉沉滑缓与脉弦滑数E.肢体软瘫与肢体强痉

70、便秘的病理关键是A.热盛伤津,肠道津枯B.大肠传导功能失常C.气机阻滞,胃肠障碍D.气血亏虚,大肠无力E.阴寒内生,胃肠凝滞 71、便秘的病变在大肠,其总的病机是A.阴寒积滞B.燥热内结C.肠燥津枯D.肾阳不足E.大气传导功能失常

72、痹证日久,肝肾亏损,首选方剂是A.蠲痹汤B.三痹汤C.桃仁饮D.独活寄生汤E.炙甘草汤

73、痹证的病理主要是A.素体阴虚,阴血无以濡养筋络B.素体阳虚,阳气不得布达周身C.气血为病邪闭阻,运行不畅D.素体气虚,无力推动气血运行E.以上均不是

74、痹久不愈,除下列哪项外均可见到A.关节疼痛B.关节肿大C.关节变形D.肢体抽搐E.关节僵硬 75、痹病常见的发病特点中应除外哪项A.青壮年B.体力劳动者C.运动员D.体育爱好者E.女性

76、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证属A.元神败脱,神明散乱B.痰热腑实,风痰上扰C.风痰瘀血,痹阻脉络D.肝阳暴亢,风火上扰E.脾肾两亏,气血不足

77、白血病发病与何项无关A.肝B.脾C.肾D.肺E.骨髓及血 78、《医宗已任》强调颤震的病因主要为A.津液不足B.精血亏虚C.气阴两虚D.阴阳两虚E.气血亏虚 79、《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A.风B.暑C.湿D.燥E.寒 80、《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A.风B.暑C.湿D.燥E.寒 81、《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A.诸风掉眩,皆属于肝B.无痰不作眩C.瘦人眩晕,血虚有火D.上虚则眩E.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 82、《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掉”的表现是指A.眩晕B.瘛疭C.颤震D.痉病E.痫病 83、《四明心法》在评述吞酸之病理时说河间主热,东垣主寒,东垣是言A.其因B.其果C.其化D.其标E.其变 84、《内经》认为,腰痛的病因特点是A.以风、寒、湿为主B.以风、湿、热为主C.以虚、寒、湿为主D.以虚、湿、热为主E.以风、虚、瘀为主 85、《临证指南医案.痿》认为,痿病所属脏腑是A.脾胃肝肾B.肝肾肺胃C.肝肾胆胃D.心脾肺肾E.心脾肝肾 86、《理虚元鉴》提出“治虚有三本”,其“三本”是指A.肺脾肾B.肝心脾C.脾胃肾D.肺肝肾E.心肝肺 87、《丹溪治法心要》明确指出痿证不可A.作湿治B.作寒治C.作热治D.作燥治E.作风治

88、“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出自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河间六书》D.《景岳全书》E.《临证指南医案》

89、“胸痹”病名最早见于A.《内经》B.《五十二病方》C.《金匮要略》D.《世医得效方》E.《证治准绳》

90、“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出自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证治准绳》D.《医学正传》E.《医林改错》

91、“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出自A.《金匮要略》B.《景岳全书》C.《证治要诀》D.《丹溪心法》E.《备急千金要方》

92、“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之说出自A.《丹溪心法.鼓胀》B.《医门法律.胀病论》C.《医宗必读.水肿胀满》D.《景岳全书.肿胀》E.《医编.肿胀》

93、“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出自于下列哪本书A.《医经溯洄集.五郁论》B.《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C.《证治汇补.郁证》D.《景岳全书.郁证》E.以上都不是

94、“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出于下列哪部著作A.《素问.痿论篇》B.《素问.生气通天论篇》C.《灵枢.经筋》D.《素问.阳明脉解》E.《灵枢.热病》

95、“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痿原则是下列哪位医家提出的A.张子和B.朱丹溪C.张景岳D.叶天士E.以上都不是

96、“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但内伤胁痛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或有之”。此语出于何书A.《古今医鉴》B.《症因脉治》C.《医学入门》D.《医学正传》E.《景岳全书》 97、“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载于A.《证治汇补.上窍门.眩晕》B.《丹溪心法.头眩》C.《灵枢.口问篇》D.《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E.《景岳全书.眩运》

98、“三日疟”之病名最早由哪位医家明确提出A.张景岳B.张仲景C.朱丹溪D.韩善征E.张山雷 99、“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热郁、食郁”的郁证分类,出于何书A.《医经溯洄集》B.《丹溪心法》C.《证治汇补》D.《景岳全书》E.《医方论》

100、“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者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出自干列哪本书A.《医经溯洄集.五郁论》B.《丹溪心法.六郁》C.《景岳全书.郁证》D.《灵枢.口问》E.以上都不是

101、“逆皆为厥”见于《素问》哪一篇A.《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B.《素问.至真要大论篇》C.《素问.生气通天论篇》D.《素问.方盛衰论篇》E.《素问.厥论篇》

102、“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这段话见于下列何种著作A.《内经》B.《金匮要略》C.《千金要方》D.《类经》E.《诸病源候论》

103、“绞肠痧”的成因是A.伤于饮食B.饮食先伤脾胃,又感秽浊之气C.秽浊之气D.先感秽浊之气,又伤饮食E.以上都不是 104、“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为黄疸的主要病因,是哪一本书最早提出A.《金匮要略》B.《景岳全书》C.《圣济总录》D.《卫生宝鉴》E.《诸病源候论》

105、“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此论出于何书A.《素问.六元正纪大论》B.《灵枢.百病始生篇》C.《沈氏尊生书》D.《活法机要》E.《景岳全书》

106、“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出于何书A.《圣济总录》B.《金匮要略》C.《古今医统》D.《证治汇补》E.《景岳全书》

107、“脾胃虚衰,元气不足”可导致发热,治当“甘温除热”的说法出于何书A.《河间六书》B.《儒门事亲》C.《格致余论》D.《景岳全书》E.《脾胃论》

108、“头为清阳之分,外而六淫之邪相侵,内而六府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相搏击致痛,须分内外虚实”。这段话出自下列哪本书A.《证治准绳》B.《医碥》C.《普济方》D.《丹溪心法》E.《东垣十书》

109、“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此言出自A.《临证指南医案》B.《类证治裁》C.《证治汇补》D.《医学正传》E.《医学入门》

110、“在肺为实,在肾为虚”之说出自A.《诸病源候论》B.《丹溪心法》C.《临证指南医案》D.《医宗金鉴》E.《景岳全书》

111、“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此语出自A.《灵枢》B.《素问》C.《伤寒论》D.《金匮要略》E.《难经》

112、“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出自A.《丹溪心法》B.《景岳全书》C.《诸病源候论》D.《证治准绳》E.《医学正传》 113、“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出自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医宗必读》D.《丹溪心法》E.《备急千金要方》

114、“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记载出自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景岳全书》E.《医学入门》

115、“治痿者独取阳明”的说法出自于A.《内经》B.《难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E.儒门事亲》 116、《丹溪心法》认为怔忡的根本原因为A.心血不足B.血虚与痰火C.心阳不足D.肝火上扰E.瘀血阻络 117、《金匮要略》认为治疗水气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应用之法为A.吐B.清C.消D.和E.汗 118、《景岳全书》认为痉病总属何证A.气虚B.血虚C.阴虚D.阳虚E.津亏 119、《内经》对于痉病的病因以何立论A.外风B.外寒C.外燥D.外湿E.外邪 120、《素问.刺腰痛》认为,腰痛主要属于何经病变A.督脉B.足三阴经C.膀胱经D.足三阳经E.足六经 121、《医学真传》所述通法不包括A.下逆者使之上行B.中结者使之旁达C.虚者助之使通D.寒者温之使通E.络病则施以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122、《医宗必读.水肿胀满》分辨水肿的纲要是A.寒热B.阴阳C.虚实D.表里E.上下 123、《杂病源流犀烛》指出,腰痛的发病关键是A.外邪B.气滞C.血瘀D.脾虚E.肾虚 124、安蛔常选用的方剂是A.健脾丸B.山楂丸C.桃叶泄毒汤D.止嗽散E.乌梅丸 125、白血病占癌肿发病率的A.1%B.5%C.10%D.15%E.17% 126、保和丸可用于下列除哪项以外的病证A.饮食停滞型胃痛B.饮食积滞型腹痛C.食滞痰阻型积聚D.食滞肠胃型泄泻E.饮食停滞型呕吐

127、痹证所以有风寒湿痹与热痹,大多数医家认为取决于A.感邪性质的不同B.病变部位的不同C.感邪季节的不同D.地理、气候、环境的不同E.人体素质的阳气盛衰不同

128、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神倦懒言,便溏,舌淡,脉细,治宜A.归脾汤B.小蓟饮子C.补中益气汤D.黄土汤E.赤石脂丸

129、病后血虚肝热而不寐者,宜用A.琥珀多寐丸B.安神定志丸C.黄连阿胶汤D.交泰丸E.朱砂安神丸

130、病人为女性,62岁,身肿一月,以腰以下为甚,脘腹胀闷,纳呆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畏寒,尿少,舌淡苔白腻,脉沉弱。应辨证为A.脾阳虚衰B.水湿浸渍C.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D.肾气虚衰E.脾肾两虚

131、补天大造丸治疗肺痨的证型是A.肺阴亏虚B.阴阳两虚C.阴虚火旺D.气阴耗伤E.肺肾两虚

132、不适用于龙胆泻肝汤治疗的病证是A.肝郁化火失眠B.湿热蕴结胁痛C.肝火上炎鼻衄D.胆腑郁热黄疸E.肝火犯胃吐血

133、产后虚烦不寐,体瘦面白或老人夜寐早醒而无虚烦证,均可用A.黄连阿胶汤B.半夏秫米汤C.归脾汤合酸枣仁汤D.安神定志丸E.六味地黄丸

134、颤震一病所属脏腑是A.心肝肾B.肝脾肾C.肺脾肾D.心脾肾E.肺肝肾 135、长时间服用黄药子治疗瘿病,每次用量不应超过A.10克B.12克C.14克D.15克E.13克

136、称阳痿为“阴痿”、“阴器不用”者,见于A.《素问》B.《灵枢》C.《难经》D.《金匮要略》E.《景岳全书》

137、痴呆的病位在A.脑B.心C.肝D.脾E.肾 138、虫证的治疗原则是A.理气和胃,健脾益气B.调和脾胃,清热解毒C.疏肝理气,杀虫止痒D.驱除虫体,健运脾胃E.养阴清热,活血止痛

139、除……外,均为形成痿证的病理A.肺热伤津B.湿热浸淫C.脾胃虚寒D.肝肾亏虚E.肝火犯肺

140、丹参饮治疗胸痹,适用于下列何证型A.血瘀重型B.血瘀轻型C.阴寒盛型D.痰浊盛型E.阳气虚衰

141、胆腑郁热型胆胀的治法是A.清热利湿,疏肝利胆B.滋阴清热,疏肝利胆C.疏肝利胆,理气活血D.清泻肝胆之火,解郁通腑E.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142、胆胀多发生的年龄组是A.20岁至35岁B.30岁至45岁C.40岁至65岁D.50岁至65岁E.60岁至75岁

143、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A.脾胃虚弱B.肾阳虚衰C.感受外邪D.食滞肠胃E.脾虚湿盛

144、盗汗属阴虚火旺,汗出较多者,宜在滋阴降火剂中加入A.秦艽、银柴胡、白薇B.麻黄根、秦艽、五味子C.牡蛎、浮小麦、糯稻根D.浮小麦、瘪桃干、黄连E.糯稻根、牡蛎、柴胡

145、对哮病的发病,提出“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首,搏击有声,发为哮病。”之论的医籍是A.《金匮要略》B.《丹溪心法》C.《证治汇补》D.《类证治裁》E.《千金要方》

146、多寐的病因多责之于A.心虚胆怯B.肾精亏耗C.心肾不交D.脾虚湿盛E.阴虚火旺 147、呃逆古称A.噫B.干呕C.嗳气D.哕E.噎

148、呃逆总的病机是A.胃失和降气逆B.阳明腑实气逆C.肝气逆乘犯胃D.中虚胃失和降E.胃气上逆动膈

149、肺痨的病理性质基本以……为主A.阴虚B.气阴两虚C.肺肾两虚D.阴阳两虚E.阴虚肺燥

150、肺痨的治疗大法是A.健脾补气B.培土生金C.滋阴降火D.补气养血E.补虚杀虫 151、肺痨日久可心进一步影响其他脏腑,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A.心肺B.脾肾C.心肝D.肝肾E.肝脾 152、肺痈恢复期的病机是A.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B.热壅血瘀,蕴酿成痈C.风热犯表,内郁于肺D.邪去正虚,阴伤气耗E.痰热阻肺,肺气上逆

153、肺胀的病名首见于A.《内经》B.《灵枢》C.《金匮要略》D.《诸病源候论》E.《丹溪心法》

154、服用十枣汤或舟车丸治疗鼓胀,药后会出现除下列哪项外的副作用A.泛恶B.呕吐C.泻下D.腹痛E.头晕

155、腑实证外感发热的热型是A.发热恶寒B.寒热往来C.壮热,日晡热甚D.寒热起伏,午后热甚E.身热不扬

156、干呕是指A.噫B.哕C.有物无声D.无物有声E.有声有物

157、肝癌发病男多于女,其男女之比为A.7:1B.8:1C.3:1D.6:1E.5:1 158、肝癌发生年龄多见于A.31至50岁B.21至40C.40至60岁D.50至70岁E.61至81岁

159、肝火头痛部位多在A.全头B.枕部C.巅顶D.两颞E.一侧

160、肝经郁热型内伤发热的特点是A.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B.午后或夜间发热C.热势随患者情绪变化而波动D.五心烦热E.骨蒸劳热

161、肝气郁结型肝癌的治法是A.疏肝健脾,活血化瘀B.疏肝理气,活血化瘀C.行气散瘀,疏肝健脾D.行气活血,软坚散结E.行气活血,化瘀消积 162、肝胃郁热型胃痛的主症之一是A.胃脘灼痛B.胃脘胀痛C.胃痛暴作D.胃脘刺痛E.胃脘隐痛

163、肝郁化火型不寐者,宜首选A.安神定志丸B.龙胆泻肝汤C.朱砂安神丸D.柴胡疏肝散E.黄连阿胶汤

164、感冒的病程是A.1~3天B.3~5天C.5~7天D.3~7天E.长短不定

165、感冒的病机以何为主A.肺失宣降B.肺气失宣C.表不和D.营卫不和E.肺卫不固 166、感冒之名最早出自A.《黄帝内经》B.《诸病源候论》C.《仁斋直指方》D.《证治汇补》E.《类证治裁》

167、感染绦虫的重要原因是A.进食没有煮熟而内含有囊虫的肉B.误食生冷瓜果蔬菜C.下田、下水劳动,感染粪毒D.脾胃素虚,复伤饮食E.以上都不是 168、钩虫所寄生人体的部位是A.胃B.脾C.大肠D.直肠E.小肠

169、古代医籍将绦虫称为A.长虫B.伏虫C.赤虫D.白虫或寸白虫E.蚘 170、古书中有言:燥咳每成A.虚B.哮C.悸D.痨E.喘

171、鼓胀病变过程中,可出现下列除哪项以外的病证A.昏迷B.血证C.癃闭D.痰证E.瘀证

172、鼓胀的主症是A.全身水肿B.下肢水肿C.头面水肿D.腹胀大如鼓E.眼睑浮肿 173、关于胃癌的论述以下哪项观点不正确A.胃癌的发病女比男多B.病位主要在胃C.与肝、脾、肾有关D.占消化道癌肿第一位E.江浙沿海一带多见

174、贯穿治疗肺痈全过程的治法是A.解毒排脓B.解毒消痈C.解表宣肺D.豁痰化瘀E.清热法

175、寒霍乱最主要的病机是A.脾肾阳虚,阴寒偏盛B.寒邪内犯,浊气上逆C.寒湿秽浊,壅滞中焦D.暑湿秽浊,壅遏中焦E.以上都不是

176、寒厥头痛部位多在A.全头B.枕部C.巅顶D.两颞E.一侧

177、寒邪内阻型腹痛的治法是A.温中补虚,缓急止痛B.疏肝解郁,理气止痛C.温里散寒,理气止痛D.益气散寒,止痛E.温中健脾,行气

178、何人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A.张景岳B.李东垣C.朱丹溪D.张仲景E.李中梓

179、患者,烦渴多饮半月余,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黄,脉洪数有力。治法宜用A.清热润肺,生津止渴B.养阴润肺,生津止渴C.清胃泻火,养阴保津D.滋阴固肾E.清泻肺胃

180、患者,男性,近半年来出现食欲师大,多食善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证属A.肺热津伤型消渴B.胃热炽盛型消渴C.脾胃气虚型消渴D.肾阴亏虚型消渴E.阴阳两虚型消渴

二、复选题

1、肝肾阴虚型鼓胀可选用的方剂有A.膈下逐瘀汤B.一贯煎C.沙参麦冬汤D.百合固金汤E.六味地黄丸

2、肝癌晚期合并的危重证候有A.黄疸B.血证C.昏迷D.鼓胀E.气喘不得卧

3、肝癌辨证要点是A.辨虚实B.辨危候C.辨阴阳D.辨气血E.辨标本

4、腹痛的疼痛性质有A.冷痛、绞痛B.有反跳痛C.隐痛、胀痛D.灼痛、刺痛E.持续性痛

5、肺胀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A.胸部膨满B.胀闷如塞C.转侧不利D.喘咳上气E.痰多、烦躁、心悸

6、肺痈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而壮热不寒,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绝色,自觉喉间腥味,口干咽燥,苔黄腻,脉滑数。其主方是A.千金苇茎汤B.银翘散C.沙参清肺汤D.加味桔梗汤E.如金解毒散

7、肺痈成痈期的治法包括A.养阴B.清肺C.化瘀D.消痈E.排脓

8、肺气虚型虚劳的症状为A.短气自汗B.恶寒无汗C.声音低怯D.时寒时热E.舌淡脉弱

9、肺癌的辨证要点为A.辨证候虚实B.辨邪正盛衰C.辨在表在里D.辨寒热属性E.辨标本缓急

10、呃逆主要的临床特征有A.喉间呃呃连声B.声短而频C.胸部胀痛D.令人不能自止E.烦躁易怒

11、呃逆治疗原则是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临床分别施以A.清热B.化痰C.祛寒D.补虚E.泻实

12、呃逆的病机关键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并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心之主血B.肺之肃降C.肾之摄纳D.肝之条达E.脾之统血

13、癫病的病机关键是A.情志所伤B.痰气郁结C.脏气不平D.阴阳失调E.神机逆乱

14、导致泄泻的外邪常见A.燥邪B.暑邪C.湿邪D.寒邪E.热邪

15、导致癃闭的病因病机是A.湿热蕴结B.肺热气壅C.脾气不升D.寒湿仙蕴E.肺阴亏虚

16、大肠癌危重之症是A.发热B.黄疸C.大量便血D.昏迷E.吐血

17、痴呆患者的共有表现是A.忽笑忽哭B.头部忘C.口中流涎D.呆傻愚笨E.性情改变

18、痴呆病相关密切的脏腑是A.心B.肾C.肝D.脾E.肺

19、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的方剂有A.右归丸B.渗湿丸C.左归丸D.青娥丸E.二妙散 20、常用于治疗风寒袭肺型咳嗽的方剂有A.三拗汤B.止嗽散C.参苏饮D.二陈汤E.荆防败毒散

21、常用于湿热中阻型湿阻的方剂有A.藿香正气散B.平胃散C.王氏连朴饮D.胃苓汤E.甘露消毒丹

22、肠道蛔虫的治法是A.和中止痛B.安蛔C.驱蛔D.健运脾胃E.温中

23、柴胡疏肝散主治的病证有A.气滞心胸型胸痹心痛B.肝郁气滞型癫病C.肝气犯胃型呕吐D.气机郁滞型腹痛E.肝气犯胃型胃痛

24、柴胡疏肝散主治的病证有A.肝气郁结型胁痛B.肝明气郁型胆胀C.气滞湿阻型鼓胀D.气机郁滞型呃逆E.肝气犯胃型胃痛

25、痹病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风B.寒C.湿D.燥E.热

26、白血病的治疗原则为A.清热解毒B.养阴补气C.活血化瘀D.清热凉血E.凉血散瘀

27、《金匮要略》提出的误治致痉原因包括A.表证过汗B.风病误下C.疮家误汗D.产后血虚E.汗出中风

28、《丹溪治法心要.痿》指出痿病病因有A.热邪B.湿痰C.血虚D.气虚E.风邪

29、《丹溪心法》指出腰痛的病因有A.湿热B.肾虚C.瘀血D.挫闪E.痰积 30、《临证指南医案》治疗久病入络胁痛之法有A.辛香通络B.甘缓补虚C.清热利湿D.理气活血E.辛泄祛瘀

31、《内经》认为痉病的发生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风B.寒C.湿D.燥E.热

32、白血病的病因病机有A.精气内虚B.温热毒邪C.情志内伤D.饮食不节E.外感湿热

33、膀胱湿热引起的淋证有A.热淋B.气淋C.血淋D.石淋E.膏淋

34、鼻衄的辨证论治中常见证型有A.热邪犯肺B.胃热炽盛C.肝火上炎D.气血亏虚E.肾虚火旺

35、肠道蛔虫的症状表现有A.脐周疼痛,时作时止B.胃脘嘈杂C.吐虫、便虫、肠中虫瘕D.面黄肌瘦E.鼻孔作痒

36、常用抗肺癌的中草药有A.瓜蒌、贝母B.半夏、海藻C.桃仁、大黄D.猪苓、泽泻E.白花蛇舌草、半边莲

37、常用于脾胃湿热证外感发热的方剂有A.王氏连朴饮B.葛根芩连汤C.龙胆泻肝汤D.大柴胡汤E.甘露消毒饮丹

38、常用于瘀血阻滞型腹痛的方剂有A.少腹逐瘀汤B.桃核承气汤C.大黄?虫丸D.丹参饮E.四逆散

39、常用于治疗哮病缓解期肾虚型的方剂有A.金匮肾气丸B.人参蛤蚧散C.七味都气丸D.真武汤E.苏子降气汤 40、大肠癌的大便形状可见A.大便变细B.大便变扁C.常夹有粘液或鲜血D.症状进行性加重E.质干燥

41、大肠癌的治疗原则是A.清热利湿B.化瘀解毒C.清热解毒D.活血化瘀E.清热散结

42、大肠癌至中晚期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有A.手术B.放疗C.理疗D.化疗E.锻炼

43、导致颤震的病理因素有A.风B.火C.痰D.虚E.瘀

44、导致头痛的主要因素包括A.风B.火C.痰D.虚E.瘀

45、导致胃痞的病因有A.表邪入里B.食滞中阻C.痰湿阻滞D.情志失调E.脾胃虚弱

46、导致心悸的病因有A.体虚久病B.饮食劳倦C.七情所伤D.感受外邪E.药物中毒

47、癫病的病因包括A.情志所伤B.先天遗传C.饮食不节D.痰气郁结E.气滞血瘀

48、呃逆常见的证型有A.胃阴不足B.脾胃阳虚C.气机郁滞D.胃火上逆E.胃中寒冷

49、呃逆的发病因素有A.饮食不节B.情志抑郁C.感受外邪D.体虚病后E.摄生不当 50、肺阴亏耗型咳嗽的治法是A.滋阴B.清热C.润肺D.化痰E.止咳

51、肺痈恢复期的有A.化瘀B.益气C.养阴D.清热E.敛肺

52、风寒感冒的主症有A.恶寒重,发热轻B.无汗,骨节酸痛C.咳痰色黄,量多D.鼻塞,时流清涕E.舌苔薄白,脉浮紧

53、风热犯肺型咳嗽的治法包括A.疏风B.清热C.宣肺D.止咳E.化痰

54、腹痛急起,得温痛减,遇寒尤甚,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沉紧,其代表方剂是A.理中汤B.良附丸C.暖肝煎D.小建中汤E.正气天香散

55、肝癌的预防与调摄在于A.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B.提高生存率C.延长生存期D.改善生存质量E.防止合并症

56、肝胆气郁胆胀的症状有A.右胁灼热疼痛B.胸闷脘胀,善太息C.嗳气频作,嗳腐吞酸D.遇怒加重E.苔白腻,脉弦大

57、肝火犯肺型咳嗽的症状包括A.上气咳逆阵作B.胸胁胀满C.咳引胸胁胀痛D.痰多质稠E.舌红、脉弦数

58、肝气郁滞型聚证的病人,若见腹痛较剧烈,得湿缓解,肢冷,可以加入A.香附B.附子C.肉桂D.高良姜E.丁香

59、肝胃郁热型胃痛的症状是A.胃脘灼痛B.病热急迫C.心烦易怒D.口干口苦E.舌红少苔

60、肝阴不足型胁痛症状可见A.胁肋隐痛,绵绵不已B.口干咽燥,心中烦热C.脘闷纳呆,恶心呕吐D.头晕目眩,两目干涩E.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三、判断题

1、尿血与血淋的关键鉴别要点是尿色红鲜艳还是晦暗

2、痢疾初起,用药当忌收敛止泻之品

3、厥证实证治法宜开窍醒神

4、厥证的基本病理为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

5、痉证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滋养营阴

6、积聚治则要点包括:宜行气活血化湿(初期)、宜行气化瘀消痰(中期)、宜扶正祛邪(晚期)、宜攻补兼施(全程)

7、积聚的主要病位在脾胃

8、黄疸与萎黄的区别在于目黄

9、寒性腹痛的疼痛特点腹痛急暴,得温痛减

10、寒湿腰痛主方为肾著汤

11、寒霍乱最主要的病机是脾肾阳虚,阴寒偏盛

12、鼓胀为腹部胀大如鼓、皮肤苍黄青筋暴露、胁下或腹部痞块、面色萎黄乏力、四肢枯瘦

13、古书中有言:燥咳每成虚

14、感冒病证多发季节为春夏

15、肝郁发热型的内伤发热首先方剂为龙胆泻肝汤

16、腹痛的范围定义为: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17、肺痈之成痈期的主要病理是热伤肺气

18、肺痨以潮热骨蒸为主时,应首选补天大造丸

19、肺痨发病的主要关键是痨虫传染

20、肺痨从《三因极-病证方论》开始定名为劳疰

21、发热恶风是湿热水肿的主症

22、呃逆的病理主要是胃气上逆动膈

23、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脾胃虚弱

24、丹参饮治疗胸痹,适用于血瘀轻型

25、病后血虚肝热而不寐者,宜用琥珀多寐丸

26、痹证日久,肝肾亏损,首选方剂是独活寄生汤

27、“胁痛”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辨寒热、辨在气在血、辨邪正虚实、辨疼痛轻重

28、“三日疟”之病名最早由张景岳明确提出

29、“当归六黄汤”所适宜的自汗盗汗证型是时时汗出,或但头汗出,或半身汗出,微恶风 30、“头痛而昏蒙,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痰涎”应见的舌脉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1、《丹溪心法》认为怔忡的根本原因为心血不足

32、痹证的病理主要是气血为病邪闭阻,运行不畅

33、导致感冒的主因是风邪

34、癫证的治法是疏肝理气

35、多寐的病因多责之于肾精亏耗

36、耳鸣耳聋的根本原因是情志郁结

37、肺痨的病理性质基本以阴虚为主

38、肺热壅盛型癃闭,方选沉香散

39、肺痿的病机关键在于虚火内炽 40、肺胀的病理性质为标实本虚

41、肺胀的病名首见于《灵枢》

42、肝胆火盛耳鸣耳聋特点是卒然耳鸣耳聋,兼有表证

43、肝经郁热型内伤发热的特点是热势随患者情绪变化而波动

44、肝郁化火型不寐者,宜首选龙胆泻肝汤

45、感冒的病机以何为主肺失宣降

46、感受寒邪引起腹痛的病机为气滞血瘀

47、鼓胀的病位在肝、脾、肾

48、黄疸的发生,以暑邪为主

49、黄疸主要特征为目黄,身黄,尿黄

50、急黄的最主要病机是湿热夹毒,热毒炽盛

51、痉证病理一般认为是阴虚燥热,风阳妄动

52、厥阴经头痛的部位是头后部及两侧

53、厥证急救时,首先应分辨虚实

54、咳嗽初起,最易“闭门留寇”的是苦寒药

55、狂证的治法是养心健脾

56、劳伤心脾、气虚下陷遗精方剂可用参苓白术散

57、痢疾的病位在肠

58、内伤咳嗽治宜扶正补虚

59、蛲虫证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夜间肛门发痒

60、尿色淡红,涩痛不著,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方用知柏地黄丸

附:部分试题标准答案

001.B 002.B 003.D 004.B 005.C 006.D 007.D 008.A 009.A 010.B 011.D 012.B 013.C 014.C 015.D 016.B 017.D 018.C 019.A 020.B 021.D 022.C 023.A 024.B 025.B 026.B 027.A 028.C 029.B 030.B 031.A 032.B 033.E 034.E 035.D 036.B 037.B 038.C 039.D 040.A 041.B 042.E 043.A 044.E 045.D 046.B 047.A 048.C 049.E 050.A 051.D 052.A 053.C 054.C 055.C 056.B 057.E 058.E 059.E 060.E 061.C 062.E 063.D 064.E 065.C 066.E 067.B 068.B 069.A 070.B 071.E 072.D 073.C 074.D 075.E 076.E 077.D 078.E 079.C 080.A 081.A 082.C 083.A 084.A 085.B 086.A 087.E 088.A 089.A 090.A 091.A 092.B 093.C 094.B 095.B 096.E 097.C 098.D 099.B 100.B 101.D 102.D 103.B 104.A 105.A 106.A 107.E 108.D 109.C 110.C 111.A 112.D 113.D 114.A 115.A 116.B 117.E 118.C 119.E 120.E 121.E 122.C 123.E 124.E 125.B 126.D 127.E 128.D 129.A 130.A 131.B 132.D 133.C 134.B 135.B 136.B 137.A 138.D 139.E 140.B 141.D 142.C 143.E 144.C 145.C 146.D 147.D 148.E 149.A 150.E 151.B 152.D 153.B 154.C 155.C 156.D 157.B 158.A 159.D 160.C 161.A 162.A 163.B 164.D 165.C 166.C 167.A 168.E 169.D 170.D 171.D 172.D 173.A 174.E 175.C 176.C 177.C 178.A 179.A 180.B

001.ABE 002.ABCD 003.AB 004.ACDE 005.ABDE 006.AE 007.BCD 008.ACDE 009.AB 010.ABD 011.ACDE 012.BCD 013.CDE 014.BCDE 015.ABC 016.ABCDE 017.BDE 018.ABCD 019.ACD 020.AB 021.CE 022.BCD 023.ABCDE 024.ABCE 025.ABCE 026.ABC 027.ABCDE 028.ABCD 029.ABCDE 030.ABE 031.ABC 032.AB 033.ACDE 034.ABCD 035.ABCDE 036.ABCDE 037.AE 038.ABE 039.ABC 040.ABCD 041.AB 042.ABD 043.ABCDE 044.ABCDE 045.ABCDE 046.ABCDE 047.ABDE 048.ABCDE 049.ABD 050.ACDE 051.BCD 052.ABDE 053.ABCD 054.BE 055.ABCD 056.BCDE 057.AC 058.CD 059.ABCDE 060.ABDE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卷 篇2

1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优化教学时间配置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课程由理论课和临床见习课组成。传统的教学法采用集中时间教授理论课, 全书教授完毕后进行临床见习的方式进行。这种传统的教学安排过于呆板, 学生往往在理论课学习的时候对病种缺乏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而当进入临床见习的阶段时却早已将理论课知识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教学时间的安排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学习积极性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严重影响了该学科的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让学生在接受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能在短时间内对病种形成感性认识, 笔者对授课时间进行了有机调整, 在一个病种的理论课程讲授完毕后2~4天即安排该病种的临床见习。总授课时间不变, 只调整时间安排。这种简单的时间配置的优化对学科的教学产生了相当大的良性促进作用。优化后的时间配置有利于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对该病种进行一定的消化吸收, 并对即将进行的临床见习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同时, 又保证了学生在临床见习时对该病种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这种时间配置的优化, 充分利用了短时重复增进记忆的原理, 采取合理的时间配置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 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有机结合, 确保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

到学习中来

病例导入式教学是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的有力手段, 黄文[1]等将其应用于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见习教学中。笔者在临床见习实践课授课过程中, 采取小组教学法和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 将学生分成3~4人/组, 每次见习以2~3组为宜。临床见习课授课老师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对典型的病例, 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既定时间内共同完成从病史采集、病历书写、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全过程的医疗实践, 组内同学之间应相互补充, 多方斟酌, 尽臻完善。每组完成后各组间进行相互查阅、讨论和质疑、修改并记录。最后由老师进行逐一点评。全部完成后学生要对本次的见习进行全面回顾, 发现自己在基础知识、实战技术、临床思维等方面的不足, 总结自己在医疗实践中的错误与疏漏, 并书写见习心得。

这种见习方式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见习前尽可能地熟悉某一病种的流行病学、病因诱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基础、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中医分型、中西医治疗方案等基础知识, 且要求学生对西医“视、触、叩、听”和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同时还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与能力。通过全过程的临床实践、各组间的质疑讨论和老师有针对性的点评与讲解, 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查漏补缺,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条理清晰、客观全面的诊疗思路。小组教学, 更保证了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实践的机会, 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 锻炼每一名学生独立的临床思维。

3 中西医并重, 切实体现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课程的一大特色, 在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的过程中, 笔者始终坚持以中西医并重为宗旨。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诊断分型、治疗方案的确立等各个过程, 分别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并积极抓住中医西医间的切合点, 让学生体会到中医西医两大医学体系在同一疾病上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挖掘中医西医之间新的切合点。特别是在诊疗方案的确立过程中, 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某一疾病的中医和西医诊断与治疗流程, 并在实践过程中, 因势利导, 因人而异, 引导学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有效且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4 横向联系, 引导多学科全面发展

肿瘤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常常涉及多个学科[2], 如普通内科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放射治疗学、药理学等, 以及多种临床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深静脉穿刺置管等;合并多个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或肿瘤晚期出现多处转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 则更甚。笔者在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 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在理论课授课的过程中, 积极为学生讲解与该病种有关的影像学、检验学等知识, 讲解各种有关的穿刺术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在临床见习过程中, 则鼓励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理论课中学到的多学科知识, 如学习阅读CT/MRI片、参与各种穿刺操作、学习处理肿瘤合并其他器官疾病时的处理等。如此, 以肿瘤内科某一病种为基点, 辐射临床多个学科和多种临床操作;又通过多个病种的反复学习与实践, 不断强化这些多学科知识和临床操作的技能技巧, 从而不断强化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5 更新考核方式, 注重思维培养

传统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的考核方式以闭卷笔试为主, 多以单一的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的实战能力则无暇顾及;这种情况下, 学生应付考试的方法则多以死记硬背为主。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为出发点, 更多地关注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为此, 笔者大胆更新了考核方式, 将传统的闭卷考试更新为”理论+临床实践+思维培养的综合考试。理论考试得分仅占学生考试总分的40%, 而临床实践和思维培养各占30%。临床实践得分来自于每一个病种的临床见习,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全过程, 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在病史采集、病历书写、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操作等过程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熟练掌握临床实践的各项基本技能。思维培养则是通过活生生的病例来整体考察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综合考查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这种综合的考核模式不再仅仅专注于理论, 而是将理论与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多地关注学生将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不仅减轻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又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 提高了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训练了他们的临床思维, 为他们成为真正的一线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的工程[3], 意义非常重大, 所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也很多, 如有限的教学资源和不断增长的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培养模式和与时俱进的培养要求之间的矛盾等。笔者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但很显然还远远不够。提高教学者的知识储备与业务素养、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加强与外单位的沟通与合作等都是可行的改革切入点, 但均需以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投入为支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教改之路, 任重而道远, 笔者仍将不断更新思维、与时俱进, 同时借助现代不断发展进步的教育教学手段, 不断丰富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提高教学质量, 为国家培育基础扎实、条理清晰、技能过硬且具有创新思维的新时代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促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繁荣。

摘要: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院校高年级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由理论课和临床见习课组成。为了提高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的教学质量, 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 旨在多举并施, 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更新教学模式, 以内容丰富、横向联系、整体教学为主线, 引导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形成整体的临床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黄文, 郑健.“典型病例导入式”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神经内科见习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09, (6) :113-114.

[2]兰东强, 刘骞.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肿瘤的思考[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 :342-343.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卷 篇3

志向高远,勇于实践,锐意创新

杨仲臣从小成绩优异。他就卖高中时,因祖母患严重的气管炎肺心病,经常请当地的唯一一位赤脚医生看病。赤脚医生在诊治其祖母疾病的同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是我们这一带成绩最好的学生,何不学医,救死扶伤,报考医科大学呢?等你将来长本事了,我们这一带的父老乡亲也有福气啊。农村严重的缺医少药,赤脚医生的一番话,使他的内心产生了学医为人民治病的坚定信念,他因此报考了北京医科大学并顺利被录取,正式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大学一年级时,他就光荣入党。此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北大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工作。经过多年的打拼,他成了一名全国著名的耳科专家。40多年来,他急病人之急,痛病人之痛,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如今,70多岁高龄的他,依然为患者治病,乐此不疲。

杨教授介绍,他自小喜好书法,这为他在耳科诊治领域的“精雕细琢”奠定了良好基础。刚上班那年在门诊部遇到了两个病人,曾让他的心灵产生过震撼。一个在地质部工作的年轻大学生,患了感冒,医务室的大夫给他注射氯霉素,因过量而中毒,损伤了内耳神经,引起了耳聋;另一位是部队礼炮队一名年轻战士,执行燃放礼花任务时发生事故引起耳蜗损伤,属“爆震性耳聋”。他说,“他们两个一不留神就成了残疾人,很惋惜。作为一名大夫,责任心有多重要……”

为提高业务水平,杨仲臣专门去拜访名家学者,曾跟随多名耳科名家综合学习理论、学临床诊治,这为他的职业生涯赢得了一个个突破。他说,“北大医院耳鼻喉科的郑立主任是我最敬佩的启蒙老师,他一再鼓励我勤奋好学,苦练基本功,不要墨守成规。如今,郑老90岁高龄了,仍在为救死扶伤的事业发光发热,很让我感动。”

杨仲臣教授也谈到了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原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所李新吾所长,非常感激恩师的指导。他说,“老师常独自一人钻进阴冷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地下停尸房,一次又一次地做尸体解剖,积累经验,丰富知识,狠练基本功。他的这种为医术而不辞劳苦、废寝忘食、虚心求知的欲望和精神,为我们后辈学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一次,我随老师下乡治病,他为当地的农民做耳科手术就有100例,遇到手术中没有电,就借用阳光的反照,没有吸引器,没有显微镜,就凭他两只肉眼和一双娴熟的手……老师一再教诲我,在耳鼻咽喉科学领域的成长历程,是一个自我刻苦追求进取的过程。”杨仲臣发奋努力,几乎每天工作都要超过10多个小时。由于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结合临床实践开展中西医结合对病人进行个性化的治疗,终于成为一位对治疗疑难病卓有成效的耳鼻咽喉科专家,先后在国家级的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并多次主持“全国耳鼻喉科学术研讨会议”。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在临床上很常见。当外耳有耵聍、异物、炎症肿胀发生阻塞,耳膜充血、内陷、穿孔、中耳积液或感染、耳硬化症时,耳鸣常发生于病变的一侧,如“风雨声”、“轰轰声”。如发生内耳震荡、水肿、听神经瘤等,会刺激内耳耳蜗产生耳鸣。药物中毒损伤内耳神经:大剂量奎宁、奎尼丁、氯喹等药物,可引起剧烈耳鸣,但停药后会好转。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对听神经及前庭神经均有损害,可出现耳鸣,若不及时停药,可迅速发展成耳聋,并难以恢复。颈部疾患:颈部肿瘤或其他颈部疾病压迫颈动脉时,可引起受压侧耳鸣。

杨仲臣教授说,如果确诊为神经性耳鸣的话,可尝试采用改善耳蜗微循环,增强内耳听觉毛细胞的新陈代谢,促使听神经修复发生,使耳鸣减轻甚至消失。但是,并非所有的耳鸣都导致耳聋。

杨仲臣教授建议用以下办法来缓解耳鸣——

1.搓掌法:屏息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坚持做5次,连做2、3个月。治疗时,要保持心情清静。2.屏气法:安定静坐,紧紧闭嘴,以两指捏紧鼻孔,鼓气使气冲击耳窍,至耳朵感觉到轰轰有声为止。每日做数次。3.摩耳门法:用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0下,再逆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0下,每日数次。

突发性耳聋,越早治疗越早好

突发性耳聋也叫“耳中风”,许多患者都曾有过感冒、发烧、紧张、劳累、情绪激动、过度饮酒等现象。有位71岁的患者,上月中旬开始感觉特别疲惫,耳朵忽然嗡嗡响,原以为是感冒所致,5天后还出现头部头晕眩晕,听力也大幅下降,后来来医院就诊,杨教授诊断其为突发性耳聋。所幸就医及时,通过治疗听力恢复80%以上。

当今最常见的致聋性全身疾病,其致聋机理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血液黏滞性升高,耳内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二是遗传性肾炎、各类肾病,透析与肾移植患者多有听力障碍: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低血钠所引起的内耳液体渗透平衡失调,血中尿毒和肌酐升高,低血压与微循环障碍,免疫反应等体内外多种因素综合有关。三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它可波及耳蜗血管,使其管腔狭窄而导致供血障碍。四是原发性与继发性神经病变:因其可累及螺旋神经节细胞、螺旋神经纤维、第Ⅷ脑神经、脑干中的各级听神经元及大脑听觉中枢并使之发生退变所致。五是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除以上常见全身疾病外,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结节病等许多疾病都可致聋。

杨仲臣教授建议:要重视先天性耳聋的预防;加强妊娠期妇女的保健工作,避免病毒感染、梅毒感染;防止滥用耳毒性抗生素;对聋童的外耳道畸形及中耳畸形早期施行手术治疗;控制和治疗可能致聋的各种传染病。

“五联复聪疗法”,短期内可消鸣复聪,恢复听力

杨仲臣教授介绍,如果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时,就需要对听力状况格外注意了——如,说话声音很大;经常要求别人重复说的话;与人说话时经常“打岔”,答非所问;看电视时声音开得很大,很吵了,他却才觉得刚好等。听力的下降同时可伴有耳鸣,耳鸣是某种疾病早期信号,长期的耳鸣,不但使患者不安,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还常常是耳部或全身某种疾病的早期信号,因此应引起大家的注意!听觉能力减退也是可早期干预的。

在杨教授的患者中有一位68岁的患者,她自2009年11月双耳出现耳鸣以后,耳鸣加重,并伴有头晕,耳沉堵闷,眩晕,起床或躺下时明显加重,颈背部胀,僵、痛、手、前臂有麻、疼痛感、失眠、记忆力严重减退等症状,在儿子的陪同下找到了杨仲臣教授就诊。经诊断,老人患了“突发性耳聋耳鸣”,脑供血不足等病。经3个疗程治疗,疗效很好。

杨仲臣教授介绍,医院目前采用的“听神经再生五联复聪疗法”能解决听觉神经难以修复再生的医学难题,这是很有科学依据的,是目前中西医治疗“耳聋耳鸣”最理想的方法。五联复聪疗法包括中草药治疗,中成药治疗,注射治疗,设备理疗,针灸按摩五项综合疗法,同时结合以“开窍、通络、益肾、通窍、解毒、活血、聪耳等”中医复聪系列方剂,经全面科学规范治疗可消鸣复聪,恢复听力。

中医内科学与现代西医的结合论文 篇4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国传统医学思想和医疗经验为基础,囊括“杂医”、“大方脉”等医学内容的医疗科,这一该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不仅汲取了历代医学的医疗经验,并且有效的实现了中医内科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这也使得其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中医研究发展至今,中医内科学作为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从病种角度进行分析,当代中医内科学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内伤病和外感染两大类病种的医疗,其中内伤病包括气血津液病和脏腑经络病等,这一类病情的医疗主要依赖于气血津液、经络和脏腑等器官中的病理和生理现象进行辩证论治。而内科病中的外感染病类别则主要为温病,伤寒等热性病,这类病种医疗的开展则要以卫气营血、六经以及三焦等的病理、生理进行指导并加以论治。中医内科学所涉及病种范围的广阔,使得其在医疗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研究专业,专业所囊括的不同类型和系统疾病的研究,都为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开展创设了极为便利的前提条件。

2现代西医发展概况探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卷 篇5

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

1、中医病机:外邪侵袭,肺脏虚弱,脾虚生痰,肾气虚衰;

2、表现:咳嗽、咯痰、喘息或气促。发作时有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长期发复→肺气肿;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3、分期:颁发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4、西医治疗,急性发作期首要治疗是――控制感染→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

5、中医治疗

风寒犯肺――三拗汤加减;风热犯肺――麻杏石甘汤加减;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桑白皮汤;寒饮伏肺――小青龙汤;肺气虚――补肺汤;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肺肾阴虚――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

二、支气管哮喘(哮病

1、发病机制:(1体液和细胞免疫共同介导;(2气道慢性炎症――哮喘的本质;(3气道高反应性――共同病理生理特征;(4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

2、中医病机 宿根――宿痰伏肺;

病变脏腑: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密切相关。

3、表现

特征: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状态:哮喘持续24小时;发作时X线:可见两肺透光度增加;

4、西医治疗

(1β2受体激动剂――首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2茶碱类(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具有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抗炎和免疫调节;(3抗胆碱药――阻断气道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4激素――抑制炎症细胞趋化、细胞因子的生成、炎生介质的释放,减少组胺的形成。

5、中医治疗

寒哮――射干麻黄汤;热哮――定喘汤;肺虚――玉屏风散;脾虚――六君子汤;肾虚-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三、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一病因病理

1、病因

(1细菌性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军团菌。克雷伯杆菌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2病毒性肺炎――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比例高90%;(3支原体肺炎;(4真菌性肺炎;(5肺炎衣原体肺炎;(6非感染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

2、病理

肺炎链球菌肺炎病理改变分期: 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三表现:

1、细菌性肺炎(1肺炎球菌肺炎

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呼吸困难→休克肺中毒肺;肺实变时有叩浊、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并发症少见。

(2葡萄球菌肺炎

高热,咳嗽,粉红色乳状痰,伴全身毒血症→循环衰竭;两肺散在湿啰音;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气胸或脓胸。

(3克雷伯杆菌肺炎

起病急,高热,痰呈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呼吸困难紫绀;可有典型的肺实变体征;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脓肿;败血症,甚休克。

(4军团菌肺炎

轻者流感症状,早期可有消化道症状;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重者发绀。体温上升与脉搏不成比例;并发症:早期多系统受累是本病的特点。

2、病毒性肺炎

阵发性干咳。(老幼呼吸困难,紫绀,嗜睡,精神萎靡;严重:呼吸浅速,肺部叩诊过清音,喘鸣音,三凹征;并发症:少见。

3、支原体肺炎

持久的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本病的突出症状;咽、耳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

4、真菌性肺炎(1肺放线菌病

起病缓慢,低热或不规则发热,粘液或脓性痰;痰中有时可找到由菌丝缠结成的“硫黄颗粒”;贫血、消瘦、杵状指;并发症:脓胸和胸壁瘘管。

(2肺念珠菌病

支气管炎型:阵发性刺激性咳嗽,点状白膜;;肺炎型:咯白色粥样痰,痰有酵母臭味或甜酒样芳香味;并发病多发性脓肿。

5、肺炎衣原体肺炎

表现轻,咽痛,干咳,可持续数月。

6、非感染性肺炎(1放射性肺炎

刺激性干咳,气急和胸痛,呈进行性加重;放射部位皮肤萎缩和硬结,出现色素沉着;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2吸入性肺炎

咳淡红色浆液性泡沫状痰。痉挛性咳嗽、气急;急性期双肺有较多湿啰音,伴哮鸣音;(四治疗――尽早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肺炎的首选。

1、细菌性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2葡萄球菌肺炎――耐青霉素酶的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3克雷伯杆菌肺炎――

三、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4军团菌肺炎――首选红霉素;

2、病毒性肺炎――抗病毒;

3、肺炎支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次为氟喹诺酮类;

4、真菌性肺炎――抗真菌;

5、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

6、非感染性肺炎。(五中医治疗

邪犯肺卫――三拗汤或桑菊饮;痰热壅肺――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

热闭心神――清营汤;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四逆汤;正虚邪恋――竹叶石膏汤。

四、肺结核(肺痨,劳瘵,急痨,劳嗽,尸疰,虫疰

(一病理――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三种病理变化多同时存在;病理过程:表现为破坏与修复同时进行。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也可涉及心肝;(三治疗

具有独特的杀菌作用,能杀灭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吡嗪酰胺;最常用的抗结核药――异烟肼;主要不良反应为第VIII对颅N损害的氨基酸苷类:链霉素。(四中医治疗 肺阴亏损――月华丸;阴虚火旺――百合固金汤事秦艽鳖甲散;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

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肺积,息贲

――多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有淋巴结和血行转移(一病理

1、解剖学分类: 中央型肺癌:发在段至主支气管,以鳞癌多见。占肺癌3/4;周围型肺癌

2、组织学分类(1)小细胞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2)鳞癌(鳞状上皮细胞癌)――最常见的类型;(3)腺癌;(4)细支气管-肺泡癌;(5)大细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6)鳞腺癌。

(二)诊断 早期,刺激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中期,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晚期,恶病质; 诊断的最可靠手段――痰细胞学、组织病理学检查。

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悸,肺胀,喘证,水肿)

(一)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二)表现

1、代偿期:慢性咳嗽,咯痰和喘息,稍动感心悸气短乏力

2、失代偿期:急性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一系列 症状;体征:肺动脉高压和右室增厚的客观征象;主要并发症: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休克、DIC.七、慢性呼吸衰竭(喘证,喘脱,闭证,厥证)

(一)病因 6 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中医病机 病位在肺,与脾、肾、心关系密切; 本虚标实:本虚:肺脾肾心虚;标实:痰浊,瘀血,水饮。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卷 篇6

最容易引起心房颤动的疾病是()

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B.冠心病

C.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D.高血压性心脏病

E.缩窄性心包炎

学员提问:答案不应该是冠心病吗?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A.心房颤动绝大多数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心房颤动冠心病和高心病最为常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故本题答案选C.【中西医儿科学】

咳声清扬伴鼻流清涕,应考虑是()

A.外感风热

B.外感风寒

C.阴虚肺燥

D.百日咳

E.咽炎

学员提问:为什么不是百日咳呢?

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B.外感风寒

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清扬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风寒外袭,致肺气失宣,上窍不利,故见鼻塞流涕,咳嗽痰清稀等;风寒束表,寒为阴邪,其气凝闭,卫阳被遏,正邪相争,故见恶寒、发热、无汗;经络受阻,阳气不能宣通,故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之邪在表之征。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程可迁延数个月左右,故称“百日咳”。本病传染性很强,常引起流行。患儿的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可因并发肺炎、脑病而死亡。

因此本题答案选B.【中医诊断学】

妇女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无臭味,多属()

A.脾虚气弱

B.冲任亏虚

C.寒湿下注

D.肝经郁热

E.湿热下注

学员提问:为什么不选B呢?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C.根据题干辩证为寒湿下注的白带,其他答案都不符合,所以选C.带下病的主要病因是湿邪,如《傅青主女科》说:“夫带下俱是湿症。”湿有内外之别。外湿指外感之湿邪,如经期涉水淋雨,感受寒湿,或产后胞脉空虚,摄生不洁,湿毒邪气乘虚内侵胞宫,以致任脉损伤,带脉失约,引起带下病。内湿的产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下注任带;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水湿内停,又关门不固,精液下滑:素体阴虚,感受湿热之邪,伤及任带。总之,带下病系湿邪为患,而脾肾

功能失常又是发病的内在条件;病位主要在前阴、胞宫;任脉损伤,带脉失约是带下病的核心机理。

冲任亏虚则血海不盈,阴血亏虚,可致月经迟至、月经稀发、月经量少、闭经等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以不选B项。故本题答案选C.【药理学】

某患者有青霉素、链霉素过敏史,因尿路感染用磺胺和呋喃坦啶无效,应使用下列何种药治疗()

A.红霉素

B.头孢菌素

C.卡那霉素

D.氨苄西林

E.喹诺酮类

学员提问:为什么呢?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选E.喹诺酮类药物:①抗菌谱广,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包括绿脓杆菌在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金葡菌及产酶金葡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某些品种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②细菌对本类药与其他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③口服吸收良好,部分品种可静脉给药;体内分布广,组织体液浓度高,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水平;血浆半衰期相对较长,大多为3~7小时以上。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4%~30%),多数经尿排泄,尿中浓度高;④适用于敏感病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淋病及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各种感染,骨、关节、皮肤软组织感染;⑤不良反应少(5%~10%),大多轻微,常见的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头痛、眩晕。

此题根据病史在几个选项中E.喹诺酮类较合适

因此本题答案选E.【中西医妇科学】

某女,28岁,孕3产1,以往月经尚规律,量中等,近2年月经开始渐渐后错,量越来越少,现已半年余月经尚未来潮,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应诊为()

A.月经后期

B.月经过少

C.原发性闭经

D.继发性闭经

E.妊娠

学员提问:这是怎么考虑的呢?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本题直接考虑的是凡妇女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仍无月经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若曾已有规则月经来潮,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致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卷 篇7

关键词:颈性眩晕,颈复汤,中西医结合方案

颈性眩晕其概念最早于1955年由Ryan和Cope提出[1]。目前西医颈性眩晕主要有手术和药物对症治疗。手术主要采取突孔切开椎动脉外膜剥离术,但手术费用较高,且患者承受痛苦较大。药物治疗主要选用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灌注如倍他司汀、或西比灵、或尼莫地平等药物。

中医治疗常用的方法有推拿,按摩、牵引,穴位注射以及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等。但由于临床部分患者往往伴有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等,致使采用推拿、按摩、牵引等治疗方法前,必须要求医者有足够的判断,并对医者的治疗手法有极高的要求。反复不恰当推拿,按摩、牵引等治疗,都有可

1) 为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资助(No.10DZ1974500)

能加重症状,甚至导致截瘫。所以,积极探索并采取有效、安全、科学、规范、便捷、经济的内科综合诊疗方案,显得尤为迫切,且极富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本科2010年9月—2011年12月颈性眩晕住院患者170例,男60例,女110例。年龄35岁~70岁(64岁±1岁)。

1.2 诊断标准[2] ①以眩晕为首发突出症状,且发作与颈部活动和一定的头位有关,反复发作,次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间断发作总病程数天至数年;②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双眼视觉障碍、发作性意识障碍、猝倒等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的表现;③转颈试验阳性[3];④颈椎X线摄片、或MR I或CT,显示不同程度椎体不稳、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横突孔狭窄、椎间盘突出、硬脊膜压迫等影像学表现;⑤TCD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及可出现动脉硬化的改变。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性别不限;年龄≥18岁,≤70岁;发病时间≤24 h。排除:中枢性和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耳蜗迷路震荡等眼、耳科多种疾病;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神经科相关疾病;合并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者;精神病患者及神志不清、言语不能表达者;近1个月内严重创伤、手术史;各种急慢性炎症、消化道溃疡、支气管哮喘、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肿瘤患者。

1.4 分组方法 根据SPSS随机分组软件,随机分为5组。中西医结合(颈复汤低、中、高剂量分别联合倍他司汀)组,中药颈复汤中剂量组,倍他司汀对照组。各组间治疗前DHI眩晕障碍评分量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基线相同。

1.5 试验药物与研究方法 ①颈复汤组,组方:葛根、川芎、羌活、地龙、地鳖虫、水蛭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药物比例分别为:3∶1∶1∶1.5∶1.5∶1.5、6∶2∶2∶3∶3∶3和12∶4∶4∶6∶6∶6。各组中药均由我院中药房煎制,每袋150 mL,1袋/次,2次/日,应用1周。倍他司汀组:倍他司汀8 mg(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3次/日,应用1周。各组均执行基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体位变动;清淡饮食,低流量吸氧;颈部热敷每日2次,每次0.5 h;佩戴颈托,每日2次,每次2 h;眩晕缓解后,早日活动;丹参酮2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停用其他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中、西药物。伴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常规降压、降糖、降脂治疗。

1.6 观察指标 DHI眩晕障碍评分量表积分[4](共25题。P:代表physical seale,躯体性分值;F:代表functionalseale,功能性分值;E:代表emotionalseale,情感性分值。回答选项:“是”,4分;“有时”,2分;“无”,0分)。眩晕缓解天数。采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包括治疗前后头晕,天旋地转感,漂浮感,闭目减轻,转头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或肢体麻木积分。

1.7 疗效判定[2] 临床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眩晕或头晕减轻,仅伴有轻微自身及景物的旋转,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8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 果

2.1 各组眩晕障碍(DHI)评分比较(见表1)

2.2 各组治疗后眩晕缓解天数比较(见表2)

2.3 各组眩晕症状(VAS)评分比较(见表3)

2.4 颈复汤临床疗效(见表4)

3 讨 论

中医学素无“颈性眩晕”病名,但据其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眩晕”等病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认为与体虚、年老、劳累、情绪、饮食、气滞、瘀血、痰浊、寒侵等因素有关。主要源于肝、脾、肾亏虚,外邪易乘虚侵袭,形成风、火、痰、瘀的病理演变。因此眩晕的病机概括起来仍不外乎风、火、痰、瘀、虚五端。眩晕证的临床辨治,多从肝脾肾立论,长期以来治疗多围绕补肾益精,健脾化痰,平肝潜阳,活血化瘀、通络而变化应用。

在长期诊疗过程中发现,本病不单与风、火、痰、瘀、虚五端有关,更与督脉及膀胱经等阳脉寒凝有关。督脉乃人之阳经之海,且督脉和膀胱经均行于颈背及枕后,寒凝瘀滞阳脉,清阳不展,轻窍被蒙,则“眩晕”自生。临证选用辛温活血通脉之品,不单症状缓解迅速,临床疗效也较明显。考虑与多数患者长期伏案或长时间使用电脑,姿势固定僵硬,且多置于空调房间等因素有关,致使寒凝阳脉,血脉艰涩。认为该病的中医学主要病理机制为“阳脉寒凝血瘀”。多年来在临床反复实践、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创立了由葛根、羌活、川芎、水蛭、地龙、地鳖虫组成的颈复汤。

葛根,出自《神农本草经》,历代医书记载,性味甘、平、微凉,入脾、胃、肺、膀胱经[5]。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还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升引作用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脑血管有扩张及改善脑循环作用,对脑循环的改善并非单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所致,而是使低幅波升高,高幅波降低,异常波趋向正常[6]。

川芎,性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祛风、行气、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大活性,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并且该物质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干分布较多,有利于在脑部发挥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活化,降低血管阻力,对改善脑缺血有显著疗效[7]。

羌活,性味温、辛、苦,入膀胱、肾经,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的功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血作用[8];增加动物的脑血流量,而不增加外周血流量,且不加快心率,不升高血压,为临床上羌活用于治疗脑缺血找到理论依据[9]。

地龙,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熄风、平喘、通络、利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血栓、溶栓和改善血液循环作用[10,11,12]。

地鳖虫,性味寒、咸、有微毒,入肝经,主理血症,具有散血瘀、消坚结、解凝活血、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13,14,15]。

水蛭,性味苦、咸、平、有微毒,入肝、膀胱经,具有破血、逐瘀、通经,兼利水道,消痰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促纤溶作用[16,17,18]。

方中葛根为君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引经作用;川芎、羌活祛风活血;地龙、地鳖虫、水蛭活血通络,全方共奏温阳活血通络之功。

倍他司汀作为一种组胺类药物,通过激动组胺 H1受体而发挥拟组胺作用,它对脑、心以及外周血管,特别是对椎基底动脉有较明显的增加脑血流量作用。同时该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液凝固的作用,疏通微循环,提高脑组织灌注。

上一篇:部编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教学反思下一篇:司机听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