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技术教学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短跑技术教学

短跑技术教学 篇1

摘 要:针对目前我国体育教学中100m短跑的教学顺序,100m短跑的技术原理,对100m短跑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论述总结。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对我国100m短跑各阶段的合理教学顺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我国体育教学100m短跑的技术教学的深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短跑 ;技术;教学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是人们生活技能中发展起来的竞技性运动,包括竞走、赛跑、跳跃、投掷和全能运动项目。通常把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称为“径赛”,把以长度计算成绩的跳投项目称为“田赛”,把由部分跑跳投项目组成的综合性项目称为“全能运动”。“径赛”、“田赛”、“全能运动”称为田径运动。

田径运动是增强人民体质和广大青少年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家锻炼标准》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田径运动项目中,占有较大影响力的短跑项目更是重要的基础项目。1 短跑技术发展概况和趋势

早在公元前776年第二届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有了赛跑项目。跑的距离是一个“斯太地亚”(古希腊的长度单位,600脚长,约相当176~192m之间)。当时跑的技术没有文字记载可查,从古代装饰瓷器上所画的图来看,当时跑的姿势,上体前倾较大,腿抬得较高,落地小 1 腿有向前摆的动作,步长较大[1]。

18世纪至19世纪初,跑步已经成为学校和军队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在欧美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887年美国田径教练玛尔非从袋鼠后腿弯曲然后向前跳跃的姿势得到启发,发明了“蹲踞式”起跑,以快出几秒的成绩获得100m冠军。1928年美国选手G.辛普逊首先使用了可调节的起跑器,他以9.4秒跑完一百码,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上第一次设立女子100m短距离跑比赛。直到今天,男子100m跑的最好成绩是9.58秒,由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创造,女子成绩是美国选手所创,成绩是10.49秒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短跑技术和训练逐步采用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模型化分析、电子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进行研究[2]。使人们对100m短跑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而且各科科学知识如运动生化、运动解剖、运动生物力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知识相交叉。丰富了人们对短跑这一项目的认识,因此,短跑教学训练手段随之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100m短跑的技术原理 2.1 跑的动作周期

短跑是人体水平位移速度最快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是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蹬与摆相配合的周期性运动。跑步中的一个周期是一个复步(即两个单步)构成的,因此短跑的一个周期包括两个支撑时期和两个腾空时期。支撑时期:从脚着地是起到脚离地时止。腾空时期:从脚离地时起到另一脚着地时止。

按照100m全程跑技术的特点,可将100m短跑划为起跑、起跑后的 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阶段。100m跑由于距离短,速度快,在比赛中的成绩相差较小,时间相差较短。因此,每个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制胜的关键。

2.2 决定100m短跑跑速的因素

决定100m短跑的因素主要是步长和步频。步长是指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跑的步数,两者的乘积就是跑的速度(跑速=步长ⅹ步频)[3]。因此,无论改变步长或步频,还是两者同时改变,都将对跑速产生影响。如果保持步长不变提高步频或保持步频不变加大步长,都能提高跑速。但在实践中,过分加大步长会因完成每一个单步的实践过长而降低步频,而过分加快步频也会因每一个单步的用力效果受到影响而减小步长,因此,只有了解影响步长和步频的各种因素及两者的关系,使两者合理搭配才能达到提高跑速的效果。2.3 100m短跑的技术特点

100m短跑体育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最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项目,属于一种极限运动。100m是发展速度素质最有效的手段;是田径运动员的基础项目,在其它运动项目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人体肌肉收缩速度,动作速度,身体位移速度最快的运动,其特点如下:

① 动作快而灵活,身体动作速度快,位移速度快,而且动作轻快灵巧。

② 做动作时肌肉收缩的爆发力强,力量大。

③ 跑的动作协调;上下肢配合好,动作用力合理,向前的效果好。④ 根据自己的身体形态特征,全程分段明确,过度流畅。3 100m短跑的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1 100m短跑技术教学重点 3.1.1 专门技术练习

通过我国多年的教学和训练,在教学中的总结,短跑的专门技术练习,由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交叉跑等技术练习组成。初学者可以通过这些技术练习来纠正或改善自己跑步时的动作;并提高其跑步是的步长和步频,提高运动成绩,专项者可以通过这些技术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并在比赛前利用这些技术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兴奋性,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3.1.2 途中跑技术练习

途中跑是100m跑各个阶段中距离最长,最重要的环节。途中跑的距离不仅占全程距离的60%左右,而且对成绩的贡献率也最大。因此,途中跑的技术是100m跑技术教学中的最重要部分,在100m跑教学中,大约要用60%~70%的时间进行途中跑的教学和练习。3.1.3 起跑技术

田径规则要求,短距离跑比赛必须采用起跑器起跑。一般初学者不太习惯使用起跑器或蹲踞式起跑。在我国很多普通学校中,有一大部分学生在进行短跑比赛或测试时不会听起跑口令。因此,起跑器的使用、安装、起跑口令和蹲踞式起跑技术 都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重点教学。3.1.4 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 的加速跑阶段的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容尽快地发挥出最高的跑速,通过过渡到途中跑。在教学中,初学者通常都没有起跑后的加 速跑现象,没有和途中跑衔接,很多学者都是利用起跑器蹬起后先直体在先前跑,没有利用重心的作用来提高蹬离起跑器的速度,在教学中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应该重视地。3.2 100m短跑技术教学难点 3.2.1 途中跑的技术规格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同,学生对途中跑教学中正确技术规格理解容易,但做好却不容易。练习中,错误动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反而常常使错误动作多次重复,给纠正错误动作带来一定难度。在教学中,通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学生总是认为谁跑的成绩好,谁的技术动作好,而不是从技术力学的角度去正确分析技术动作,而盲目效仿他人动作,学习中,常常是慢跑时技术动作还可以,速度加快时,技术就会易变形。3.2.2 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度技术

由于有的学生腿部力量差,学生蹲踞式起跑时腿部用不上力,上体不敢前倾,支撑方法不对,一听到枪响,就是抬起上体就用力加速跑,容易造成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区别不大。起跑中没有利用蹲踞式起跑器蹬前的力量和利用重心的作用。并没有结合腿部和摆臂来加快速度,从而与途中跑失去衔接,影响全程的流畅性和运动成绩。4 100m短跑技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100m短跑技术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但要较好地掌握这一技术却不容易。100m跑谁都会跑,能跑,但跑得轻松、自然、省力、速度又快则不是容易的事。一个人跑的技术即使有错误,他仍然能够向前跑,且感觉不出自己技术动作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但是从竞赛技术的角度分析,却要考虑他跑的技术动作是否能够发挥出本身的最大潜力,用力是否合理,跑得是否轻松省力,速度快等。根据历史世界短跑比赛和我国中小学学生的100m跑运动成绩来看。我国100m短跑的运动成绩是比较一般的。我国要把运动成绩提高到接近世界水平,特别是接近欧美国家的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我国100m短跑技术教学应有更严格的要求。因此100m短跑技术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运动成绩的水平。这就需要对我国的100m短跑技术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5]。

100m短跑项目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4个阶段。其特点是人体在快速奔跑时,生理负荷很大,供能方式是以无氧代谢为主,因此,人体器官是在大量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极限强度工作。在教学中要针对其项目特点和各阶段的技术难点以及各阶段的比重来进行组织教学。

4.1 简介完整技术动作的教学手段

① 讲解100m短跑的发展概况,项目特点和基本技术。

介绍100m短跑项目特点及奥运会、旧中国和新中国100m短跑技术的演变和成绩发展概况。② 技术示范

用蹲踞式起跑60m做完整的100m跑技术示范一到两次,让学生从正面和侧面两个不同的角度观看示范。③ 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图片、录像或影片 4.2 进行间跑的专门练习

100m短跑教学中采用的专门练习;目的是体会跑的技术动作要领,纠正动作错误,发展腿部力量和加快动作频率。在完成这些专门性练习时,要求动作正确、放松、逐渐加快动作频率,并与途中跑结合起来练习。

跑的专门练习是根据跑的技术动作设计的一些动作分解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车轮跑”、“跨步跑”、单足跑等对学习和提高跑的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反复地做这些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还能够提高跑的专项能力。例如;在做“小步跑”和“高抬腿”的练习时,教师可以用掌声来控制学生的速度,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脑神经,提高学生的兴奋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步频,提高100m短跑的速度。4.3 途中跑技术教学手段 ① 讲解途中跑技术特点并做示范

由于途中跑的距离大约占100m跑的60%~70%,所以途中跑技术应作为100m跑最重要的技术阶段,在教学中所占比重应大些。目前,我国的跑道多采用塑胶跑道,因此“屈蹬式”应作为技术的教学重点。② 学习原地摆臂技术

首先,讲解摆臂的技术要领,介绍近代世界100m短跑冠军的摆臂动作。然后,做摆臂动作的技术练习,教会学生正确的摆臂技术,同时可以改进学生不起腿的错误跑法。③ 学习行进间摆臂技术

通过原地摆臂技术练习后,逐渐过渡到行进间摆臂,来巩固其动作技术,让正确的摆臂动作来影响腿部的动作。通过摆臂的反复练习,来提高下肢动作的质量,使上下肢的运动更加协调、配合。4.4 加速跑技术教学手段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起跑与途中跑之间的一段疾跑技术,任务是在较短距离尽快地获得最高跑速进入途中跑,起跑后两臂加快摆动,两腿交替用力蹬伸,步长逐渐加大,步频逐渐加快,并逐渐加大后蹬角度。两脚的着地点逐渐形成一条直线,上体逐渐抬起进入途中跑。

① 讲解加速跑技术要点并示范。

② 用录像以慢速放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③ 在直道做匀加速跑30~60m。4.5 蹲踞式起跑技术的教学手段

① 介绍起跑器安装的三种方法;“接近式”、“普通式”、“拉长式”。② 用30m蹲踞式起跑做示范和讲解。③ 复习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④ 学习蹲踞式起跑30~60m跑技术。

4.6 改进与提高100米短跑技术及运动成绩的教学手段

① 提高100m短跑所需的专项素质,选择跑的专门练习。② 采用匀速跑、加速跑、重复跑。

③ 组织教学比赛提高学生100m短跑的竞技运动能力 5 结论

本文主要是从100m短跑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从100m短跑的技术原理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究,重点从100m短跑的技术原理和重难点的研究中进行组织教学,提出在我国体育教学中平时所被忽视的问题,根据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重新提出100m短跑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以及教学的严密性。100m短跑的技术教学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只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论述,今后更应该从我国以及国外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学中在进行研究总结,为我国体育教学中100m短跑技术教学寻求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短跑技术教学 篇2

1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1 提高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多媒体教学在提高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优势。寓教于乐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主导性思想,多媒体教学有很强的实效性,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刺激,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营造了一种学习的现实感,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既可以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又可以对传统教学中的缺点进行有效克服。多媒体教学是人机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包括的信息非常丰富,既有静的信息,如文字、图像等,又有动的信息,如语音、动画等。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充满的好奇,被它无穷的魅力所吸引,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在一种轻松有趣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和技能,这种过程非常的自然。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

1.2 交互式学习,提高效率

多媒体教学营造了良好的交互式教学环境,适应的现代教育规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学生与计算机的沟通交流,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反馈,进行简单的评价和判断,这是因为计算机系统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人机交互对话的形式中,无论是学习氛围,还是学生的情感状态,都非常符合教学的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也具有很高的热情,交互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强化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学策略的推进。

1.3发展个性,因材施教

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开展,发展学生的个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成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可以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处于被动的情况。因为多媒体课件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生程度都是不同,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进行学习。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多媒体教学实现了人性化的教学,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主动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4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多媒体教学独特的优势。多媒体技术的逻辑性很强,客观性也很强,具有理性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技术可以锻炼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性格,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性格。多媒体技术,是画面的技术,是声音的技术,而且画面往往很有特点,声音也非常有趣,加上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得到激发,由于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多媒体技术方便了模式教学的开展,为实验教学创造了条件,使测试教学成为现实,这些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这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开发学生的大脑,实现左右脑的平衡协调发展。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可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主管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计算、分析、语言等,右半球主管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包括空间认识、整体综合、想象、直觉等。多媒体技术是锻炼人脑的重要手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短跑教学中的应用

2.1 电子课件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电子课件,即多媒体课件,电子课件给体育短跑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做成电子课件,电子课件可以有动画,有视频,有图片,有声音,有文字等,上课需要的各种资料也可以放到电子课件。电子课件可以很好的把教学过程展示出来,是对教学过程的提前设计。做好的电子课件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投影等设备进行演示。从一定意义来说,电子课件就是老师的讲课稿,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按照这个来进行课堂教学。电子课件可以把教学需要的各种信息融入课堂,使课堂的信息得到极大的扩充。电子课件也丰富了教材的内容,让刻板的教材活了起来。由于电子课件不仅直观而且美观,不仅新颖而且形象,使课堂具有了趣味性,学生也越来越喜欢电子课件教学。

2.2 网络远程教学

网络远程教学是多媒体技术在体育短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满足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需求。依托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远程教学正在不断兴起。一些学校先后都建立了体育教学网站,体育短跑教学在网上就可以进行。网络教学仿效了实际教学,建立了教室、自习室、交流答疑室等,当然这些都是网路上,是虚拟的。在现实教学中,试题库和练习题库是很有限的,但是网络教学具有海量的、丰富的试题库和习题库。网络教学教学打破了时间、地点对教学的限制,学生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有拥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在网上进行信息查询和检索是非常方便,学生想要的学习资料可以在网上查找。师生交流讨论、解疑答惑、作业提交、作业批改等都可以在网上实现。网络远程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体育短跑教学模式。网路远程教学满足了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3 建立体育教学资源库

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建立一个体育教学资源库。体育教学资源库是现代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各种体育项目的教学资源集中在一起,体育短跑是一个重要的体育项目,必将是体育教学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体育教学资源库,实质上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体育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进行综合性运用。全国各地的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都可以利用这个资源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体育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开展网络远程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就是建立体育教学资源库。这个资源库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用户既可以上传,也可以下载,安装起来比较方便,同时要具有多检索、定期更新等功能。资源库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教学基本理论、体育专业论文资料、案例教学、教学课件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体育短跑教学中,改变了体育短跑教学的传统模式,可以提高体育短跑的教学的质量。多媒体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提高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交互式学习,提高效率;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电子课件、网络远程教学、建立体育教学资源库等对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育短跑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越先.短跑技术CAI课件的研制与应用[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2.

[2]申霖.网络多媒体技术在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3]王大鹏.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1):45-46.

[4]唐祥彬.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S2):358-360.

[5]余广.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开发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短跑放松技术研究 篇3

关键词:短跑;放松能力;训练;专项力量

一、前言

众所周知,短跑是一项极限强度的运动,运动员在跑中无论哪个方面都承受着极大的刺激和负荷。因此很明显,从单个方面的理论去解释“放松”,并不是人们在短跑教学训练的实践中所特指并广泛使用的“放松”—短跑放松技术。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某技校的8名短跑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0岁,均为男性。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学报期刊的广泛查询,深入了解其研究现状和动态,并收索与本论文相关的资料。(2)实验法:对实验对象实施为期5个月的短跑训练,在训练实验结束时测量训练前测量的指标,并对运动员的技术状况进行评定,调查运动员的自我训练肌肉用力感觉。通过集训前后与运动员放松能力的有关身体素质、技术情况、心理状况及运动成绩的变化来检验训练的效果,得出结论。(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2.0软件统计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结果。影响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步长、步频、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放松能力等。从短跑过程看,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技术的好坏也影响着短跑运动的最终成绩。经过5个月的系统训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动作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在下文中有所论证),无可否认,这与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直接关系。

(1)实验前后100米成绩的比较: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后100米成绩结果实验表明,实验后的成绩比实验前均有明显提高,经过统计学分析T=3.142,P<0.01实验前后训练效果差异显著,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

(2)实验前后运动员技术及自我感觉情况的比较:从运动员技术评定的情况看,经过5个月的系统训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均有了明显进步,具体情况如下表。

2.分析。放松能力训练对短跑专项技术的影响:放松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技术动作高度的自动化总是和肌肉的放松分不开的,而肌肉的高度协调放松能力,也总是伴随着合理技术而出现。因此,正确的技术动作是肌肉放松的前提。本研究在改善运动员技术动作和有针对性的祢补运动员技术缺陷时,选择了一些与短跑技术结合紧密的方法及手段,来改善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半高抬腿小步跑,伸踝跑,前倾式高抬腿跑,下压式高抬腿跑等不同于传统的短跑技术专门练习手段来改善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现代短跑技术发展的特点是以髋为轴的快速摆动和摆动式积极着地,因此,短跑运动员的摆动与伸髋技术及摆动式着地技术是设计和选择训练方法手段的依据。本研究采用以下训练手段来加强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的形成:胶带牵引跑工作时相关肌群的活动方式与跑时一致,特别是由于跑速的提高使股后群肌的活动加强,并能使着地点更靠近身体重心的投影点,缓冲和蹬地时间缩短,增大水平分力。快速上坡跑是提高加速跑和疾跑能力,可增大步幅和缩短蹬地时间,能加大伸髋肌承受的负荷,使伸髋肌的能力得到提高,还能提高小腿前群肌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的能力。拖重跑增加了动作阻力,要求运动员加大肌肉收缩力量,使髋伸肌、膝伸肌和踝关节的伸肌群的收缩力量加强,使运动员能较好地完成伸髋和摆腿,改善跑的加速能力。抗阻绕栏角摆髋,这是提高髋关节灵活性和周围肌群力量的练习方法。练习者小腿绑沙袋,将跨栏架升至与髋部同高的位置上,站于栏架一侧,两手扶固定栏杆,一腿支撑另一腿同跨栏起跨腿过栏动作相似进行绕栏角练习。练习时,要求摆动快、幅度大,支撑腿随摆动腿的前摆积极蹬伸,重心前移,使髋部保持在较高的位置上。由于髋关节的灵活性和周围肌群力量是影響摆髋带腿跑动技术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髋关节这方面素质练习,是进行摆髋带腿技术训练的基础,也是提高摆髋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小结

1.短跑放松技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要想取得优异的短跑运动成绩就必须掌握好短跑的放松跑技术,具有较强的放松跑能力。

2.短跑的放松能力是建立在正确的短跑动作技术之上的合理的肌肉用力方式和跑的节奏,是为达到最佳运动成绩的经济高效的短跑技术,是人体以最大的限度发挥机体的能量,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方法。受神经系统灵活性、心理品质、速度耐力等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尼·利多尔,约夫·麦克尔.《100米跑的生理学技能发展和运动知识分析》[J].田径.2004,(8).

论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及训练方法 篇4

睢宁县王集中学 朱晓东 221211 [摘 要]: 短跑放松技术是指运动员在短跑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精密配合,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得以按短跑技术要求协调工作,人体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体能,从而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专项技术。肌肉的伸展性、关节的灵活性、全身动作的协调性以及柔韧性构成了放松能力的基础。在短跑项目中,良好的放松技术对短跑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能最经济、最有效地发挥运动员自身的最大潜力,取得最好的成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生理学、心理学、训练学等角度对短跑运动员的放松技术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放松技术训练方法。

[关键词]:放松技术; 短跑; 训练方法

引言:

在当今世界大赛中,随着短跑技术、战术不断完善,体能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地发展,在人类向运动极限挑战的过程中,竞争会越演越烈,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谁能获胜,靠训练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竞技状态。在高强度的竞赛中,把握技战术的主动性,发挥个人优势,提高机体高速奔跑的能力,是获胜的关键。美国著名短跑教练巴德温特先生曾说过:“放松训练是通向冠军的必须之路。”具体来说:短跑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跑时的放松技术。短跑放松技术是指运动员在短跑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精密配合,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得以按短跑技术要求协调工作,人体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体能,从而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专项技术。这个技术是指运动员在短跑运动过程中心理、生理、运动负荷都相互适应,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精密配合,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得以按短跑技术要求协调工作,人体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体能,从而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专项技术。大量的研究表明,短跑成绩的提高与肌肉的放松能力和效果有密切关系,并且随着短跑距离的增加这种作用和效果就更明显。美国学者朱/维苏茨金对优秀短跑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就有力说明了短跑技术中肌肉紧张很大影响运动员成绩。

综上所述,短跑成绩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肌肉放松能力和短跑的放松技术。下面从心理、生理、运动学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一下。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放松技术训练方法。1 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

短跑放松技术主要用于运动员在途中跑过程中的一种使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精密配合,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得以按短跑技术要求协调工作,人体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体能,从而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专项技术。他不仅协调人体肌肉和神经系统发挥,他还使运动员在途中跑在心理,生理,和运动技术方面协调运动员发挥最大优势。从而取得更好成绩。

1.1 放松技术对运动员心理的作用

实践表明短跑中,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获得神经、肌肉放松感和积极的心理情绪的前提,外界事物将对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当外界事物对他持欢迎态度时,他就会在接触这些事物的过程中产生愉快,喜爱,高兴等良好情绪。而当外界事物对其持否定态度时,就会产生厌恶,痛苦,愤怒,紧张,害怕等,心理上过于紧张的运动员脸色苍白,面部表情严肃,呼吸急促,出汗过多等,这样会使运动员增加内阻力而无法集中用力,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动作僵硬、不协调、注意失调,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易疲劳,对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过多消耗能量,使机体过早疲劳。然而过分放松,不能很好地刺激大脑兴奋,则不能发挥机体能力,而显得无力。还会影响到运动员的信心,缺乏信心,就会严重制约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协调配合,就会制约正确技术和人体最大潜力的充分发挥。而由此可见,短跑放松能力对运动员的心理的影响起着很重要得作用。1.2放松技术对运动员生理的作用 1.2.1放松技术对无氧代谢的影响

短跑属无氧代谢,在跑的过程中,肌肉收缩所需能量,主要是ATP-CP(磷酸原系统)供能,但是肌肉中现成ATP(三磷酸腺苷)数量有限,只能持续几秒钟的时间,在短时间极限运动时,ATP的利用速度最大值可达安静时的1000倍左右,大大超过有氧代谢合成ATP的最大能力。因此要保持较长时间的速度,就必须在两次收缩之间,继续进行ATP的再合成, ATP的无氧再合成主要靠CP(磷酸肌酸)、的分解和糖酵解来完成,无氧代谢初期主要靠CP分解供能,使ATP再合成;随着CP浓度的减少,糖酵解的比重就会增加。糖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就会堆积,血乳酸是一种强酸,它在人体内积聚过多时,即会使内环境中酸碱度的稳态遭到破坏,进而阻碍肌糖元或葡萄糖无氧代谢,直接影响ATP的再合成。1.2.2放松技术对协调能力的影响

短跑的良好放松技术,还能大大提高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能力。并且如果身体肌肉放松了,那么身体的协调肌群有更多肌纤维来参加运动,运动骨纤维数目的增加,加大了肌肉的收缩力量,也就加快了肌肉的收缩速度,减少了收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生理学上讲,运动技术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协调放松能力好,就能合理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技能储备,使大脑皮层的暂时联系很快建立起来,加快对新技术的掌握短跑运动员肌肉的放松能力掌握得越好,则保持高速的时间就越长身体就更协调用力。因此,良好的放松技术,可以加快肌肉的放松速度和动作的协调放松, 就可以尽可能减少多余的肌肉工作现象,保持体能的合理分配,促进体能消耗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利于充分发挥个人合理的速度结构。1.3放松技术对短跑技术的作用 1.3.1步长步频关系

构成速度的两个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而从短跑速度变化规律发现,最高速度出现应是步频达到最高值的结果,而动作频率提高越快越早,则体内能量消耗也就越大,因而疲劳出现的也越早,动作频率随之下降。当步频下降的效果低于步长增大的效果时,速度仍呈加速趋势,当步频下降的效果相同于步长增大的效果时,速度仍维持原先的状态;当步频下降的效果大于步长增大的效果时,或步长也缩小时,则速度就开始下降了。

1.3.2放松技术对步长步频动作影响

可见在短跑的后程,保持最大速度的主要技术因素是步长与步频。短跑技术的要求是尽可能增大每步的步长,在时间上尽可能减少每步的时间。在百米跑中,步长和步频是处于不断组合不断变化的过程。两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就产生段落速度的变化,即速度结构的变化。放松技术的发挥,对步长和步频的动态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1.3.3放松技术协调步长步频

在对步长、步频合理组合与百米跑成绩的研究中,郭立亚等提出了步长和步频的合理组合模式,即合理步长、步频分别为本人最大步长、步频值的94.1%±2.9%和95.1%±3.5%。我们从这个模式来看,产生合理速度的步长、步频均未达到最大值,这表明高速跑动中的步长和步频均存在可发挥的范围,由此不难看出,放松跑技术为形成步长、步频合理组合模式提供了生理和心理的保证。身体肌肉放松了,那么身体的协调肌群有更多肌纤维来参加运动,运动骨纤维数目的增加,加大了肌肉的收缩力量,也就加快了肌肉的收缩速度,减少了收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步频。若肌肉不放松,会使许多附加神经刺激传给大脑,使大脑过早疲劳,这样会使过多不参加运动的器官来分配血液,影响其流量及速度,最终导致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变慢,影响跑速。因此,百米跑中的放松技术可以有效地协调步长、步频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能达到合理优化组合。2短跑放松技术的训练方法 2.1 短跑放松心理的训练

心理放松是短跑放松技术的重要特征。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影响身体、技术、战术的发挥程度。短跑是一个极限强度的项目,在运动过程中,大脑的兴奋与抑制的交替速度是很快的,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瞬息变化直接关系到运动的效果,心理状态相对稳定能加强对体能状态的调节能力,有利于建立短跑的“速度感”、“节奏感”,提高放松能力

2.1.1.呼吸方法:心理放松训练通过腹式深呼吸方法尽快进入自然放松状态,做法是用鼻孔呼吸,吸气要慢,随着吸气腹部逐渐膨大,隔腹下降,可使肺上部继续充气,屏气5秒,释放,通过慢慢呼出,在这个过程结束后,重新开始下一次呼吸前屏气,2秒钟,这样呼吸做5次,每天训练将此练习作为一个内容每天至少10分钟,随着深呼吸进入放松状态,心平气和想象自己跑步情景,掌握了放松方法,就可在实际中具体运行,训练前进入放松状态,有利于在训练中补充由于紧张而消耗能量。

2.1.2.意念训练法:描绘自己在短跑训练比赛中合理的技术动作和速度分配,把自己想象内容与实际训练结合起来,以求达到统一,这是此训练的关键。对项目不同,想象情景也不一样,对100M想象情景是顺利起跑,高频率的加速跑,轻松快速的途中跑和冲刺跑,整个过程体力充沛,竞技状态良好。意念训练能帮助运动员 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适应紧张激烈的活动要求,强调合理的战术意识,有利于提高短跑的技术动作,轻松能力和速度分配能力,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2.2短跑放松身体方面的训练

短跑的放松与平时的训练有着很大的联系,在训练中应注意队员的放松跑动训练.在短跑训练中,观察运动员的脸色和表情。心理过于紧张的运动员脸色苍白,面部表情严肃,呼吸急促,出汗过多,出现尿频等。注意调整呼吸,慢口吸气,吸气后屏气5秒释放,再慢慢呼出,重复几次,随着呼吸调进入松状态,心平气和地想像自己跑出优异成绩的情景。往往有这种体会,良好的动作节奏使跑的技术协调放松,能产生韵律感,这种感觉既能发挥速度,又相对省体力,提高兴奋性,达到技术放松与合理化。

2.2.1.变速跑的训练中,有意识提高20米后放松,再继续加速,但第二次加速技术与第一次不同,第一次加速是单纯有力的加速,而第二次加速则是经过4—5步放松跑后,在前面速度的基础上放松自如的跑,要富有弹性。

2.2.2.放松大步跑。要求充分高抬大腿,充分打开髋关节,步频适宜,动作舒展,跑姿协调。2.3专项放松训练

2.3.1专项放松跑技术训练,是通过各种形式短跑练习来提高跑动中的放松能力。在训练中反复强调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重要性,并要求运动员个人用最大速度的85~95%进行各种跑的训练。可采用: 2.3.2放松大步跑:要求充分高抬大腿,大小腿充分折叠,适宜的频率、动作协调,一般在直道上进行60—80米。

2.3.3惯性跑:跑出极速后,依惯性自然放松地跑出一段距离。车轮跑:体会提腿折叠技术和下压的着地技术,发展膝关节的灵活性及腰、髋肌肉力量,要求膝关节完全放松。

2.3.4下坡跑:坡斜度以3度为好,利用斜坡充分体会肌肉的放松感觉。在各种跑的练习中,要强调放松,注意技术训练,少计时,把注意力集中在用力与放松的体会上。

2.3.5在快速跑练习时,要求队员正确体会放腿技术。如果忽视了膝关节的放松,单要求“高抬大腿”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因此,要让队员体会好协调放松的要领。3建议与结论 3.1建议

3.1.1 放松跑技术在短跑训练初期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从心理训练到技术训练、平时放松技术训练与实际比赛相结合。3.1.2 放松技术要求运动员合理消耗及步长、步频的优化组合。3.1.3 在短跑训练中,要让运动员充分体会放松中高速跑的感觉,反复体会,并运用到比赛中去。

3.1.4 在训练中克服恐惧心理,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3.2结论

3.2.1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可以发挥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并能提高运动员保持高速的能力。

3.2.2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可以使运动员的体能合理分配,尽可能减少多余的肌肉工作现象,合理地运用能量。

3.2.3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可有效地协调步长、步频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能达到合理的优化组合。

4.2.4在短跑中利用心理放松可以保持良好的运动水平,稳定精神情绪使肌肉协调工作,提高速度 参考文献:

《短跑》的教学反思 篇5

本周我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项目――――跑,我的教学重点是两种起跑姿势:站立式和蹲踞式,其中蹲踞式是重中之重。

本节课我采用以素质练习为主,游戏作为辅助的形式,通过各种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起跑的基本技术,并通过素质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我的教学方式上主要是学生自主和教师引导统一练习。

本节课的优点在于:

1.本课能根据教材的要求制定较合理的学习目标,整个课堂流程较顺畅。

2.课程安排的运动量适中,教学过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练习的强度逐步增 大,并在老师的鼓励下,认真完成规定的内容。

3.课堂秩序良好,学生能表现出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并能体现出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4.学生对课程安排的学习内容掌握的较好。

然而不足之处也时时体现出来,比如,学生在本节课的前十分钟表现得积极性并不高,对老师的讲解和单纯的练习很不感兴趣,而在后面的分组练习和往返接力赛中却热情高涨,玩的大汗淋漓。为什么学生会前后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仔细想想,还是和学生的年龄段特点有关,小学生的天^***玩,在加上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并不深入,前面的课枯燥无味,而后面的课有比赛,有竞争。青少年好动、好玩、爱竞争的心理,就造成以上现象。课的.安排本身是没有矛盾的。主要矛盾在于前面的内容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和重要途径,没有前面的辅助练习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因此这些练习是必要的。而恰恰这些练习又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这就是本节课的主要矛盾,也是田径教学的主要难点。为了缓解这一局面,我们就要做到:

1、让学生明确学、练的价值,在每堂课之前教师最好都能让学生知道自己要上什么课,让学生先预习,使学生知道要学好这些内容要掌握那些知识点和辅助动作,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练,有什么用,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得上,让学生懂得练习的价值和好处,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能较主动地练习。

2、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创新。仔细看一看我们的教材不难发现我们的一些教学内容有很多都是竞技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学起来较复杂、较枯燥,需要有一定的吃苦精神,而且即使学生掌握了对其将来的用处也不是特别大,因此学生自然就对这些项目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项目的选择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即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又要注意内容、手段的娱乐性、趣味性和竞争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使之符合青少年的需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片面追求成绩的弊端。

50米短跑教学设计 篇6

50米短跑教学设计

姓名:

学号: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为教学目标。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的短跑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动作,技术比较简单,专业性不强,主要考验学生注意力集中度和爆发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其兴趣爱好。

2、通过学生的想象、观察、模仿,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短跑的方法。

4、通过游戏教学,巩固本节课内容,并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协同合作的良好作风和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点

50米短跑 200米接力赛

五、教学难点

起跑的节奏

六、教学实施

1、问题导入

(1)、课堂常规:①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②师生问好

③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2)、教师提问:50米短跑分几个技术环节?起跑和加速有什么技术要求?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短跑的技巧方法?

(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引出短跑的作用:一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二是为了增强身体的爆发力。

教学设计

七、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本次课的学习过程中,能有90%的学生能掌握短跑技巧和立棒式迎面接力跑的传接棒技术,并能运用于实践。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全体学生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一种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的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同时,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有团队意识、责任感,在教学得到充分落实。

八、本课预计

1.目标达成效果较好。

2.运动强度在中等以上,平均心率在130-140左右。3.社会交往活动目标达成水平四。4.运动密度在30-40%左右。

九、课后反思

浅析短跑运动中的放松技术 篇7

在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短跑项目的比赛中,“中国队总体成绩滑落,仅女子4×100米获得第八名。”我国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紧张、发挥不稳定、失常”等一些老问题。这说明了我国短跑运动员放松技术能力差,导致了动作紧张,这就是我国短跑落后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仍有很多教练员,特别是基层和地方队教练员不重视放松训练,只追求当时的运动成绩,而忽视了短跑的基本技术,这种训练思想急功近利,直接造成了运动员成绩停滞不前,过早地结束了运动生涯。

根据“放松”一词所涉及的有关因素和短跑技术规格的要求,“短跑放松技术”是一种运动技术,是指在短跑运动过程中生理、心理、运动负荷之间都能相互适应,神经系统之间高度协调配合,从而使肌肉按照短跑技术的要求进行协调收缩与舒张,保持快速运动中机体的协调放松促进机体的合理消耗,优化速度结构,并获得持续保持高速跑进的一种技术。由此可见,过去常见的“在跑的整个动作周期中折叠前摆阶段是肌肉唯一放松的阶段”观点是不够确切的,从而进一步说明“短跑放松技术”应指贯穿于整个跑的周期中各个动作阶段中不同的肌肉准确、合理、协调的工作技巧。

一、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

人体神经和肌肉紧张与放松对短跑运动成绩有很大影响。根据美国研究资料显示,60米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爆发力和最大力量的增长。从表中可见,项目距离长短与专项力量呈反比,而与放松能力呈正相关,说明在较长距离的短跑项目中,成绩的增长与放松能力密不可分。

所以,从表中可见,放松技术在短跑训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距离越长就越应注意肌肉的放松。

1. 增大肌肉收缩力量

跑速取决于步频和步长,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的快速转换与肌肉放松和收缩的交替,是步频快慢的决定性因素。而对抗肌的放松能使髋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增大,是增大步长的重要因素。肌肉协调放松还能使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得到改变,肌肉越放松就越能减少本身对抗肌的阻力,就越容易被拉长,肌肉初长度越长则肌肉收缩时力量就越大,反之,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就越难以拉长,初长度越短则肌肉收缩力越小。

2. 节省能量,提高速度耐力

在短跑中,当主动肌和被动肌的活动协调时,就能较快速地克服外界阻力,同时也减少它们的内阻力,这对推迟疲劳出现、保持高速有重要作用。

ATP的分解提供短跑中肌肉快速收缩所需的能量,但储存在肌肉中的ATP大约只能维持6~7秒钟。若在较长距离的短跑运动中要维持高速,就必须进行ATP再合成,这正是在肌肉两次收缩之间,即肌肉放松时完成。从这点上来看,要提高跑速应采用保持一定步频的基础上放松协调大步幅的跑法,而不是要求高步频。过分强调高步频会使肌肉在开始到结束始终保持紧张状态,不能进行ATP再合成,就导致不能维持较长时间。而加快肌肉放松速度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就能给工作中的肌肉输送大量氧气。

3. 有利于运动技能形成

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放松技术更是必不可少,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自动化过程,如果在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肌肉不能放松,就会导致多余动作出现、动作僵化不协调、动作用力时机不准等,从而使泛化时间长,分化能力水平低。如果肌肉放松能力强,收缩与放松转换速度快,则可提高各肌群之间的协调关系,更好地掌握动作时机和节奏,这样有利于缩短泛化时间,提高分化能力,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4. 使肌肉协调工作,发挥机体能力

运动员在短跑中,精神的紧张会使运动员动作僵硬,知觉和表象不连贯,注意失调,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易产生疲劳,对下中枢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减弱,过多消耗能量,机能提前下降,极易疲劳。而过于放松,使运动员知觉和注意减弱,不能反射性地引起大脑皮层和丘脑部位兴奋性提高,则不能发挥机体能力,同时动作会显得软弱无力,因而在短跑中保持适宜、稳定的情绪是使肌肉协调工作、发挥人体机能能力的基础,紧张与放松要处于一个适宜的状态。

二、短跑放松技术的应用

1. 应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之中

短跑放松技术是建立在正确的动作基础之上的合理的肌肉用力方式和跑的节奏,是为达到最佳运动成绩的经济高效的短跑技术,受神经系统灵活性、心理品质、肌肉本体感觉、速度耐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正确合理的短跑运动技术、合理的肌肉用力方式和跑的节奏是长期训练的结果,运动员动作技术的训练和改进、肌肉力量的训练、跑的节奏的训练伴随整个运动生涯,贯穿于运动员整个训练过程,因此,短跑放松跑技术的训练应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之中,是通过长期的合理运动技术的培养、合理的力量训练、合理的跑的节奏训练来建立的。另外,神经系统灵活性、心理品质、肌肉本体感觉、速度耐力的培养也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同样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当中。因此,短跑放松技术的训练应贯穿于运动员整个训练过程之中。

2. 应贯穿于影响因素的各个方面

短跑放松技术是一种复杂的技术,受动作技术、跑的节奏、神经系统灵活性、心通品质、肌肉本体感觉、速度耐力等生理心理因素影响,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与影响,只有使影响因素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形成短跑的放松技术。因此,对短跑放松技术的训练必须从动作、肌肉、节奏、神经系统、心理、肌肉的本体感觉、速度耐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训练。

三、短跑放松技术的训练方法

1. 下坡跑

坡的斜度不宜过大,在3C。~5C。为宜,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暗示或诱导法来达到身心放松。

2. 跑格

在训练中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在跑道上画格子,这样能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对发展步频和步长都有良好效果。

3. 惯性跑

在80~100米的距离内,从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然后肌肉停止主动用力,被动地随“惯性”跑进15~20米,再加速跑25~30米,然后随“惯性”跑进15~20米,随“惯性”跑时要求肌肉放松,体会放松跑动作。

4. 放松大步跑

跑60~100米距离,用舒展协调的动作,适宜的快频率进行放松大步跑练习,一次练习可采用8~15个段落,每次大步跑之间可用60~90秒的走或慢跑来间歇。

放松技术在短跑运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放松不是指机能的减退,而是为了给参与短跑运动的各肌肉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更好地利用全身能量。同时放松技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归纳。教练员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而运动员则要总结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放松技术方法。

摘要:放松技术是短跑训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使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更经济的运用自身能力,更有效的发挥最大潜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短跑运动放松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以便使运动员更经济、有效地发挥最大潜力,从而为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促进短跑运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短跑,放松技术,肌肉力量,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袁玫.放松训练对短跑的作用[J].田径,2001,9:36-37.

[2]许豪文.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王步标,华明,邓树勋.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4.

短跑放松跑技术分析 篇8

【关键词】短跑;放松跑;技术分析

1 前言

随着短跑技术、战术不断完善,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运动成绩向人类极限挑战,在激烈竞争中,靠训练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竞争状态,把握技术的主动性。提高机体高速持久奔跑的放松能力,也是获胜的关键。一般情况是,短跑运动员都不可能将最高速度保持到终点,因为短跑依靠无氧代谢过程供应的能量物质ATP、CP和糖元。在人体内存量极少,因此,短跑后减速成为必然,短跑的难关在于起跑后获得最高速度尽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这样运动员的协调和放松能力运动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是保持持久的高速度是短跑的关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文献资料

借鉴国内外有关短跑放松跑技术资料,以短跑技术理论依据。

2.3研究方法

2.3.1文献资料法。依据国内外有短跑技术资料及有关文献获得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探讨其持证。

2.3.2专家访谈法。通过走访有关教练专家、教授获得信息。

2.3.3比较分析法。依据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3 分析与结果

3.1 短跑放松技术的概念

放松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身体的柔韧性,动作的协调性,身体各关节活动的幅度,运动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缩与放松转化的灵活性,构成了放松能力的基础。从生理学方面讲,运动技术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良好的协调放松能力,能够合理运用掌握的各种技能储备,使大皮层的暂时联系很快建立起来,加快对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短跑放松跑技术,是决定运动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短跑的成绩起到直接作用,是建立在正确的运动技术之上的合理的肌肉用力方式和用力节奏,是为了取得最优运动成绩的经济实效的短跑技术,即短跑放松技术。运动技术是指运动员用身体能力,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而放松是训练后的一种恢复手段,是一个被动过程,对此起直接作用,是一种辅助训练方法。

3.2 放松技术对短跑速度的作用

短跑的技术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及接线,其中途中跑是短跑的关键技术,通过国内外运动员在短跑各阶段的成绩对比,途中跑成绩与整成绩成正比。

优秀运动员的起跑与加速跑的跑速比较接近,但在30m—90m段的途中跑阶段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运动员速度10.91m/s—11.03m/s之间,外国运动员速度是11.47m/s—11.72m/s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技术方面是由于跑的过程中不善于放松,肌肉紧张影响了技术动作的质量,未能保持自己获得的速度坚持到终点,从过程因素来看,放松能提高肌肉张弛能力,加强肌肉工作的协调性,延长持续工作时间,同时肌肉放松可以加速血液流动的速度,减小因剧烈运动而出现的局部痉挛现象,使肌肉的伸长速度加快,增加收缩速度。美国莱维苏茨金的实验研究表明,肌肉放松能力对提高速度耐力、提高跑速起到巨大作用,随着距离的加长,表现更为明显,肌肉放松能力对不同距离的短跑项目作用大小不同,距离越长放松能力越长,其成绩越好。良好的放松跑技术,能改善肌肉的紧张程度。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使肌肉收缩速度快、减缓疲劳、维持较长时间的高速运动。总之,良好的放松技术,在短跑中能够充分发挥最大速度,并能提高运动员保持高速的能力,从而可创造优异成绩。

3.3 放松技术对短跑体能消耗的影响

短跑属无氧代谢,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所需能量主要是ATP—CP供给,但是肌肉中现成的ATP数量有限,只能持续几秒钟的时间,在短时间极限运动时,ATP的利用速度最大值可达到安静时的1000倍进行ATP的再合成,ATP的无氧再合成主要靠CP的分解和糖酸解来完成。

3.4 心理放松是短跑放松技术的重要特征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影响身体、技术、战术的发挥程度。短跑是一个极限强度的项目,是在最短时间内要求完成最大“速度”的活动,从而导致生理上的强烈变化,在运动过程中,大度的兴奋与抑制的交替速度是很快的,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瞬息变化直接关系到运动的效果,心理状态相对稳定能加强对体能状态的调能力,有利于建立短跑的“速度感、节奏感”,提高放松能力。

3.5 放松跑技术的训练方法

3.5.1加速惯性跑:惯性跑时要求肌肉放松,尽量体会做放松惯性跑的动作,从起跑后加速25~30米,然后肌肉停止主动用力而被动地随着惯性跑进15~20米,在加速25~30米,然后在惯性跑进15~20米,这种惯性对于调节体力与神经肌肉的紧张以及保持后程的速度是非常有利。

3.5.2大量放松跑:用舒展协调的动作,适宜的步频,做到充分高抬大腿,打开髋关节,使髋前送,有节奏的练习,一次练习课利用8—15个段落,每次大步跑之间可用60—90秒钟的走或慢跑来进行过度,这种放松跑最有利于掌握短跑的技术和发展肌肉的放松能力,有利于提高步幅,从而提高短跑成绩。

3.5.3利用外界的力法:利用自然风力推动、充分体会肌肉放松的感觉,利用斜坡跑的训练跑步,一般选择坡度2~3度斜坡,跑道长40~59米,平地跑道70~80米,在做下坡跑动作时,要求跑的动作放松协调,连续前摆着地积极,并能较快转入后蹬。后蹬明显,步频较快快步幅长,使途中跑的技术做的较完善,有利于提高步频从而提高成绩。

3.5.4设走跑线法:各设一个起点于田径两边的直道上,运动员加速跑30米后做20~30米的放松惯性跑或运动员加速跑60~8米后惯性跑20~30米。往返一次,每次往返之间间隔在30秒钟左右,此练习培养运动员的放松能力与速度感觉,提高速度耐力,在走到较高速度后即进入放松惯性跑。

3.5.5语言暗示放松法:在训练中,通过语言的暗示,让运动员在头脑中有意识地想象短跑中肌肉内部收缩与放松的感觉、节奏、,这种练习能提高肌肉收缩和放松的协调性,使运动员在无形中建立起放松跑的概念,从而掌握放松跑技术。

3.5.6肌肉放松法,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同步辅以一走数量的伸展性练习是至关重要的,能使动作协调放松,不会紧张,消耗较少的能量。此外,在训练后应注意肌肉的放松,消除训练中肌肉的疲劳,有效的提高肌肉放松能力。

3.5.7在心理方面的训练主要有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模拟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和表象心理训练等方法,这主要对训练过程中的中枢神经进行训练。

4 结论

4.1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可以发挥运动员最大速度,并能提高运动员保持高速的能力。

4.2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可以使运动员体能合理分配,尽可能减少多余的肌肉工作现象,合理的运用能量。

4.3在短跑中利用心理放松可以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稳定精神情绪使肌肉协调工作,提高速度。

4.4利用合理有效的放松训练方法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志发.怎样提高肌肉放松能力[J].田径,2009(1).19.

上一篇:建筑工程师自我评价下一篇:《来自天堂的一封信》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