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通用8篇)

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 篇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是为满足社会对食品、营养等相关领域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培养较高水平的从事食品营养、营养指导和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其目的是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形式培养相关行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和课程设置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专科)的基本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人体医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营养学、食物营养学、营养与健康、食品卫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人体营养保健、常见疾病的膳食防治、营养食谱制定与膳食营养计算与评价、社区营养改善项目实施的基本技能以及食品卫生管理的初步能力。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独立本科)的基本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食品化学与分析、卫生统计和流行病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营养学、营养与健康、疾病的膳食营养治疗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人体营养保健、食品生产与开发、各种疾病的膳食防治与指导、营养食谱制定与膳食营养计算与评价、社区营养调查与改善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的技能,具有独立解决有关疾病与营养、食品与营养、营养与健康等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专科,专业代码:A081310)课程设置:

1.医学基础总论;2.临床医学总论;3.基础化学;4.生物化学(四);5.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学;6.基础营养学;7.食品加工与保藏(专);8.人体营养;9.食品卫生学;10.疾病的营养与防治;11.中医营养学基础;12.食品卫生法规与监督;13.烹饪营养与膳食管理基础。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代码:B081311)课程设置:

1.食品化学与分析;2.实用卫生统计学;3.流行病学;4.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5.营养学(一);6.临床营养学;7.中医营养学;8.食品毒理学;9.新型食品概论;10.食品加工与保藏(本);11.社区营养学;12.烹饪营养学(一)。

三、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和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食物结构和食物消费中的不合理状况日益显露,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并存,不科学、不文明的食物消费习惯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患高血压病人数1.6亿多,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另外,在我国有2.5亿人由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造成缺铁性贫血,有60%的成人正在步入亚健康状态。尤其是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比照,中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严峻的现实令中国营养专家们、食品专家们意识到,在国内开展公众的营养干预和指导已成当务之急,尽快引导我国食物发展步入科学轨道、加大食物结构的调整力度变得刻不容缓。以传统的饮食文化来优化食物与营养结构,并与预防营养性疾病相结合,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已迫在眉睫。此外,社会对懂

营养知识、食品知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有资料显示,中国真正该方面人才仅有3000人左右,也就是说中国每65万人“共享”1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而在北京、广州等发达城市,该方面人才绝大部分分布在医院等机构,为特殊人群服务。单就营养师而言,北京目前日接待能力在300人次以上的会员餐馆有1.1万家、各类高校200余所,再加上300人以上的机关单位和企业公司,至少需要专业营养师2万人。以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为例,按照国际通行的“每300人当中有一个营养师的比例”计算,广东省至少需要营养师30万名。而广东省目前正规营养师数目还在3位数以内,缺口大得惊人。目前,我国消费领域最为突出的矛盾是日益增长的食品质量、安全需要与现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和流通状况之间的矛盾。研究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开展公民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组织健康食品加工生产都需要营养、食品与健康的专业人才。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就业领域包括:医院、卫生防疫、食品质量检测、幼教、食品加工与销售、饮食业等。该专业形成的职业将成为我国新世纪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各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研究所、食品行业、医院、宾馆、酒店、学校、食品进出口部门等等。可从事食品检验、品质管理、食品质量分析、卫生监督、营养治疗和保健、营养教育、餐饮管理、食品营销与贸易等工作。

专业代号:A081310;专业名称:营养、食品与健康(专科)

注:“标准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

序号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标准号 课程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001 002 003 004 004 005 005 006 006 007 007 008 008 009 010 011 012 101 102 103 104 105

03706 03707 04729 00018 00019 05735 05736 05737 05738 05739 05740 05741 05742 05743 05744 05745 05746 05747 05748 05749 05750 057

5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大学语文

学分 类型 2 4 4 2 2 6 2 5 1 4 2 3 1 4 4 6 4 6 8 4 4 4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考试方式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30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3016 计算机应用基础

医学基础总论 医学基础总论 基础化学 基础化学 生物化学

(四)生物化学

(四)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 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 基础营养学

食品加工与保藏(专)人体营养 食品卫生学 临床医学总论 疾病的营养防治 中医营养学基础 食品卫生法规与监督 烹饪与膳食管理基础

00988

食品营养学

选考

笔试

相关说明 开考方式 报考范围 主考学校 课程设置 毕业要求

面向社会 全省

南方医科大学

必考课程12门,共56学分;选考课程6门,共32学分;加考课程门,共学分;

1.101至104选考课要求至少获得12学分。

说明

2.医学、药学、护理学或其他医学相关专业的中专或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可不考医学基础总论(含实践)、基础化学(含实践)、生物化学

(四)(含实践)三门课程,但须从101至106选考课中选考其他课程满足本专业规定的学分。

备注

专业代号:B081311;专业名称:营养、食品与健康(独立本科段)

注:“标准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

序号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标准号 课程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001 002 003 003 004 004 005 005 006 007 007 008 101 102 103 104 104 105 106 106 107 108

03708 03709 05753 05754 05755 05756 05757 05758 05759 05760 05761 06999 00015 05762 05763 05764 05765 05766 05767 05768 05769 05770

3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食品化学与分析

食品化学与分析(实践)实用卫生统计学

实用卫生统计学(实践)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实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营养学

(一)营养学

(一)(实践)毕业论文 英语

(二)临床营养学 中医营养学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实践)新型食品概论

食品加工与保藏(本)

食品加工与保藏(本)(实践)社区营养学 烹饪营养学

(一)学分 2 4 5 1 4 2 4 2 5 6 2 不计学分 14 8 8 3 1 4 4 2 4 4

类型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必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选考

考试方式 笔试 笔试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笔试 实践考核 实践考核 笔试 笔试 笔试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笔试

根据粤考办[2008]4号文件《转发全国考办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营养、食品与健康(专科)的补充说明》,调整本专业的考试计划。(详细请点击查阅)25 26 27 28 29

201 201 202 202 203 203

05735 05736 05739 05740 05741 057

42医学基础总论 医学基础总论 生物化学

(四)生物化学

(四)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 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2 4 2 3 1

加考 加考 加考 加考 加考 加考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笔试 实践考核

相关说明 开考方式 报考范围 主考学校 课程设置 毕业要求

面向社会 全省

南方医科大学

必考课程8门,共37学分;选考课程8门,共54学分;加考课程3门,共18学分;

1.101至108选考课要求至少获得34学分。

说明

2.凡国家承认学历的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非本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需加考201至203三门课程。

3.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备注

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 篇2

近几年,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食品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大众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上。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改善生理机能的功能, 为满足大众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 营养产业开始致力于营养保健食品研发。

营养保健食品基本概述

营养保健食品概念

营养保健食品目前尚无统一概念, 卫生部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对营养保健食品定义:适用于特定人群,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具有调节作用的食品;美国将保健食品定义为:含有生理活性成分, 具有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的食品;日本将保健食品定义为:在特殊用途食品中附有特殊标志, 以保健为目的且食用后可达到该保健目的的食品。

营养保健食品的特征

营养保健食品具有以下特征: (1) 营养保健食品必须是食品, 具有卫生、无毒、无害、安全等一般食品具备的基本特征, 且具有形、香、色、味等感官性状, 同时还应含有一种或数种营养素, 但保健食品并不能作为提供各种营养素的主要途径; (2) 营养保健食品是为特定人群设计的, 其与一般食品的使用范围不同, 必须具备一定的保健功能; (3) 营养保健食品的主要目的是调节机体功能, 与药品不同的是, 其不能达到治疗标准, 虽然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可以食用保健食品, 但并不能代替药物的作用。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研发现状分析

婴儿营养保健食品研发现状

1.增强婴儿免疫力的营养保健食品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 可提高婴幼儿抵抗疾病的能力。鲜牛奶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免疫物质, 但经加热杀菌后免疫物质几乎被破坏, 为达到增强婴儿免疫力的目的, 研究人员在奶粉中添加一定量的免疫物质, 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

双歧杆菌对肠道内有害菌群具有抑制作用, 能促进机体吸收钙、铁等元素, 是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且其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疗效显著, 所以国内外也有生产厂家向奶粉中添加双歧杆菌增殖因子。

2.促进婴儿细胞发育的营养保健食品

婴儿体内酶活力较低, 且从食物中摄取是唯一的途径。牛磺酸具有调节神经传导、促进机体发育的作用。人乳中牛磺酸含量最高, 牛奶中牛磺酸含量仅为人乳的10%, 目前已研发出各种含有牛磺酸的婴儿奶粉。

DHA是组成母乳的重要成分, 能促进婴儿神经系统、视觉功能发育。市场上已有众多添加DHA的婴儿食品出售。

青少年保健食品研发现状

1.补充营养素的营养保健食品

部分青少年因缺乏某种营养素出现营养不良情况, 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为转变这一局面, 研发出补充钙、铁、维生素等具有促生长发育的保健食品, 市场上补钙、补锌等保健食品种类较多, 常见的有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

2.改善视力类的营养保健食品

受读书时间过长、过度疲劳、贫血等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目前, 已开发出以鱼油、中药等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品, 这类保健食品对改善视力具有积极作用。

孕妇保健食品研发现状

1.补充叶酸类的营养保健食品

叶酸是细胞生长、增殖的重要物质, 如果孕妇体内缺乏叶酸, 极有可能造成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 增加无脑儿的发生风险。目前市场上推广的孕妇专属保养品铁质叶酸片, 能为孕妇补充叶酸, 有效预防早产、婴儿腭裂等先天畸形。

2.补充矿物质类的营养保健食品

孕产妇营养不良会对胎儿造成较大影响, 甚至导致胎儿死亡。为适应我国孕产妇生理营养结构、满足膳食补充需求, 开发来孕妇专用的钙铁锌补充胶囊。

中老年保健食品研发现状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健食品有老年奶粉、豆奶粉等, 同时还有含有多种功能成分配合的套餐类食品, 如维生素C、维生素D、卵磷脂等, 具有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记忆力、抗疲劳、延缓衰老的作用。

致力营养事业, 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研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保健食品

我国地广物博, 拥有丰富的天然野生草药资源。这些中草药具有多种功能, 是研发保健产品的重要原料。因此, 营养食品企业应充分挖掘传统中药关于食疗、食补的经验, 利用高新技术, 选择配置中草药, 提取中草药功能成分, 或利用微生物工程生产功能原料, 设计出具有不同功能的保健食品。

大力发展第三代保健食品

我国营养食品企业应致力于研发第三代保健食品, 为营养保健食品走出国门奠定基础。相关企业应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 重点研究功能因子的构效、作用机制和量效关系等。应从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各种功能因子的作用机理及毒性作用, 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这类因子, 采用外加法进行第三代保健食品生产。

增强保健知识宣传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强保健食品科普教育力度, 向大众发放营养知识手册等, 加深民众对营养保健食品功能的认识, 避免受到广告影响。保健食品权威部门应定期组织召开电视讲座、学习班等活动, 借助媒体资源向受众普及保健知识, 增强国民健康保健意识, 引导其进行正确消费。

结语

营养补充食品与青少年健康 篇3

“吃得这么好,为什么孩子的身体还不够强壮呢?”这不是少数为人父母者的困惑。儿童和青少年,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体格发育特点,符合相应阶段体格发育平均水平,就是健康的。当各发育阶段需要某些特定营养素时,父母应该为他们增加摄入这些元素,以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身体的特别需求期。

记住营养素补充关键词

孩子处在特定生长发育阶段的时候,有一些元素是他们特别需要的,但又容易被忽视,它们就是钙、维生素D、铁和锌等。

1. 关键词:钙、维生素D

在婴幼儿期,为防佝偻病,家长一般都知道要给孩子补钙和维生素AD补充剂(或者鱼肝油制品)。而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许多家长淡化了替孩子补钙的意识,认为孩子不会得佝偻病了,奶制品和日常饮食应该可以满足孩子身体对钙的需求了。

奶制品是很好的钙的来源,吸收也好。每100毫升普通牛奶中约含100~120毫克钙。8~18岁的青少年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约1200毫克,至少应保证800毫克的摄入。中国的营养学调查显示,中国人日常饮食模式中,日均可从饮食中摄入约400毫克的钙。对于青少年而言,要保证每日800~1200毫克钙的供应量,除了日常饮食外,还需要喝很多的牛奶。如果很难每天喝足牛奶(500毫升),选择钙补充剂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如今,儿童和青少年缺钙虽然极少表现为严重佝偻病所致的骨骼畸形,但可表现为骨软化、骨质疏松,孩子容易摔跤、骨折,还会表现为腿痛、腿酸、无力。单纯补钙,吸收率低,还应配上钙的最佳伴侣——维生素D。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可使钙的吸收率提高50%以上,并促进钙在骨骼的沉积。

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经由阳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而产生,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极低。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空气污染等因素也影响了阳光的照射效果。因此,美国、加拿大、欧洲,包括我国营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都推荐婴儿、儿童、青少年每日至少摄入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目前,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相当严重,而正是维生素D缺乏更影响了钙的吸收。家长们注意了,不仅小婴儿需要补充维生素D,大孩子也需要足量的维生素D和钙。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每日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的补充非常必要,且不用特别担心多补,因为至少每日4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以上的量才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还有,人的骨骼成分中不仅包含钙,还有其他矿物质、胶原组织等,其中镁也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是促进钙沉积的有益因素。骨骼健康除了需要充足的钙、维生素D以外,镁等其他营养素也不可缺少。

骨骼健康是一辈子的事情,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就重视钙和能促进钙沉积的物质的摄入,这样可以为一生的骨骼健康打好基础。

2. 关键词:铁

青少年长得快,血容量扩增明显,血容量增加也就意味着血色素合成增加,对铁的需求就增加。对于青春期男孩来说,青春期还是一个肌肉快速增长的时期,肌肉中肌红蛋白的生成也需要铁。因此青春期男孩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缺铁性贫血。青春期女孩,则由于月经初潮失血以及月经初潮不规律,可能出现青春期功血,失血过多,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建议每半年查一次血色素。当血色素低于120克/升时,提示可能存在缺铁性贫血,需经过2~3个月的正规的补铁治疗,并观察血色素的变化。同时,饮食加以调整,(猪肉)瘦肉和牛肉都是含铁量高的食物,同时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大多数铁剂会有铁腥味,对肠道也存在一定刺激,影响服用者的依从性。因此补铁要选择一款口味比较好的产品。由于铁在人体内代谢复杂,并非多多益善,因此强调补铁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关键词:锌

缺锌和缺铁常伴发,青春期铁需要量大时,对锌的需求量也大。是否缺锌,目前唯一可能的判断指标就是血清锌检测,而这唯一的指标判断价值也并不高,这也是目前对是否缺锌判断困难的主要原因。关于何时可以补锌,临床上认为以下几个时期值得重视。

* 锌与儿童体格生长,特别是身高增长有关。在生长迅速的婴儿期以及青春期,需要充足的锌以保证生长。

* 锌具有促进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儿童腹泻或发烧时,锌的丢失增加,需要补锌。此时补锌不仅可缩短病程,还具有预防反复感染的作用。一般补2周左右即可,每天10~20毫克元素锌。

少数“胃口差”的孩子补锌可能也有作用,但由于“胃口差”的原因复杂,单纯以“胃口差”就是缺锌并随意补锌的做法并不科学。好在,补锌还是比较安全的,除非极大量摄入可引起不良反应,一般多补了就流失、浪费而已。由于人体储存锌比较少,需要不断从膳食中获得,因此多摄入含锌丰富的食物还是很重要的。其实,锌和铁的食物来源是一致的,富含铁的(猪肉)瘦肉和牛肉中也含有丰富的锌。烹饪手段不会对锌和铁产生影响,主妇们不用纠结于烹饪方法是否会破坏锌或铁。

4. 关键词:多种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几乎参与了人体所有的代谢过程,人们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却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万万不可低估其作用。

* 维生素A可维持人体正常的视觉功能,缺乏维生素A可能造成夜盲、暗视觉不良。维生素A有保持上皮细胞完整性的功能。给缺乏维生素A的儿童补足维生素A后,他们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维生素A含量最丰富的是动物肝脏,胡萝卜素在体内也可转换为维生素A,如果偏食、挑食,不吃上述食物,那么就可能维生素A缺乏。

* 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烟酸、泛酸、胆碱等。B族维生素大量存在于谷物的麸皮中,而现在人们所吃的米面都过于精细,人为去除了不少B族维生素,导致膳食中B族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1缺乏会引起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出现唇干裂、口角炎等。新的研究还显示,B族维生素还参与DNA合成,保持基因组稳定,辅助DNA修复等。

* 儿童常见的贫血除了缺铁外,还可能是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缺乏。

* 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减轻感冒症状和缩短感冒病程,应鼓励孩子们多吃水果和蔬菜。

要保证充足而均衡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需要父母给孩子提供均衡的膳食,粮食、肉类、蛋奶、水果和蔬菜,应帮助他们克服偏食、挑食的坏习惯。

提升免疫力不要过多寄望于吃

家长们都很关心孩子的免疫力,因为正常的免疫力对人体是相当重要的。在膳食均衡的前提下,对免疫力提升有明显贡献的,一是免疫接种,一是体育锻炼,饮食对免疫力的贡献不及这两者。免疫接种是直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免疫细胞产生;而体育锻炼可使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除此之外,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减少接触病原菌等也有防病的作用。

虽然饮食对免疫力的提升作用不及免疫接种和体育锻炼,但若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行为根本就不健康,那么仍然会伤及免疫力以及损害身体。所谓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儿童和青少年要重点防范两种倾向:一是经常食用西式快餐,一是具有素食倾向。西式快餐中,食物经油炸后B族维生素被大量破坏,长期食用必然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另外,有的青少年受父母素食影响而拒绝荤菜,或受朋友影响要苗条,主动放弃了从瘦肉或牛肉中获得铁和锌的机会,容易造成铁和锌缺乏,也影响整个身体的发育。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 篇4

食品营养与卫生论文
-----浅谈食品营养与饮食健康-----浅谈食品营养与饮食健康

院 专 姓 学 日

系: 业: 名: 号: 期: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2011 年 5 月 25 日

食品营养与卫生论文

话说民以食为天,而健康则是身体的最大本钱。这些无疑都牵动着我们的神 经。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们早已摆脱了东亚病夫的称号。但肥胖等系列的现代 病也开始缠绕国人,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应该推广成为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门 学问。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宣传健康的饮食方式义不容辞。这些前提是我们 要理解什么是营养,而什么状态是属于健康。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 的均衡,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明白食品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健康。WHO 制订的身 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 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 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 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其次我们应明白营养是什么。“营养”一词确切而比较完整的定义应当是: “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 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 坚持均衡营养的原则,做到科学配餐,就是根据食物的形状、结构、化学成 分、营养价值、理化性质进行合理选料,合理搭配。首先是配餐的质量,配餐的 色、香、味、形;其次是配餐的营养素种类与数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 个不同菜肴间的营养成分相互配合,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 目的。这种配餐方法就可以称为科学配餐。科学配餐的原则有三点: 一日三餐的热能应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 的弊病。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 25%—30%、午餐占 40%、晚餐占 30% —35%较为适宜。《陆地仙经》中曾有一诗:“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 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这样的怪圈,常常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而科学的吃法应该是“早餐要 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有许多人不按这个比例安排一日三餐,

2

食品营养与卫生论文

而是采用 2:4:4,甚至 1:4:5 的分配比例,造成晚餐吃得过饱过多,对 健康有害无益。三餐的间隔要合适,三餐饮食的量也要适当,同时还要讲究饮食卫 生。三餐时

间合适、比例适当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就是早饭要认真吃,晚饭 不要吃过量,每餐间隔4~6个小时,不要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注意膳食结构的平衡:主要是主副食搭配要注意酸碱平衡,主要做 到杂粮与精粮的平衡;干、稀的平衡;副食要做到生、熟搭配平衡;荤素搭 配平衡。由于烹调原料的品种和食用部位不同,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 不同,只有通过科学搭配,才能使每一种菜所含的营养素更为全面、合理。荤菜方面,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任选其一种),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一条腿的鱼类;素菜上要照顾到根、茎、叶、花和果类蔬菜 都要有,还要配有豆类、菌类和藻类。总之,食物不要单一,一天内或一星 期内达到平衡即可。在膳食酸碱平衡方面,主食和副食平衡十分重要。纵观我国中医文献,自古 以来评论人体健康状态时,常用“精、气、神”三个字来描述身体健康。“精”字的 一半是米、另一半是青--绿色的食物蔬菜;繁体的“气”字里有米;“神”字的右边 是在田地里种庄稼。汉字是智慧的符号,所以“精、气、神”三个字告诉我们不能 不吃米,即不能不吃植物性食物。中华民族的祖先素有“世间万物米为珍”之语,可见我们的先人从生活实践中已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是须臾不可离的主食。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即热能大部分取自碳水化合物,也 意味着谷类、各类主食--米饭、馒头、麦片是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也提供了部分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另外,为满足 对膳食纤维的需要,应适量选择粗粮。如荞麦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而且含苦味物 质芦丁,对增强血管功能,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相当有效。当前有些人 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这是十分错误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吃了过多的鸡、鸭、鱼、肉以后,会感到发

3

食品营养与卫生论文

腻,这就是“轻度酸中毒”的表现。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瓜、果、蔬菜是碱性食物;而富含蛋白质的鸡、鸭、鱼、肉属于酸性食物。餐饮中应掌握 酸碱平衡,两者不可偏颇,只有平衡、方可益补得当。如终日饱食膏粱厚味,酸 碱失衡,将严重影响健康。难怪古人诗云: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膳食的酸碱平衡早已引起关注,大凡鱼、肉、海产品、贝类、蛋类等都是酸 性食物,多食会使血液从弱碱性转为酸性,令人倦怠乏力,重则记忆力减退、思 维能力下降。营养学家提醒大家要注意吃一些低脂肪、高蛋白,富

含膳食纤维和 维生素的食物,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素摄入的平衡。因此菜肴的荤素搭配不能忽视。综上所诉,让我们以科学的营养为指导,做到均衡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吃 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精彩的人身,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4


现代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 篇5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姓名:张松龄

学号:541106040156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生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大大增强,现在人们已不单单追求“吃得饱,穿的暖”,而在意怎么样吃的比较营养,比较健康了。饮食可以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让身体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那么,怎样的饮食才算是营养健康的呢? 当今世界,饮食的营养与健康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饮食不当相关疾病逐年攀升,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大众对营养安全知识了解并不充足。然而,饮食营养与健康并非遥不可及的,只需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接下来详细了解如何实现饮食的营养与健康。

(一)饮食的八项基本原则:

科学饮食宜遵守的八项基本原则,根据营养与食品科学的最新研究,《美国饮食指南》提出了科学饮食的8项原则,其内容如下:

第一,宜食用多种多样的食物,以获得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第二,宜吃均衡而充分的饮食,包括水果、蔬菜、谷物、油脂、奶及其制品、鱼、肉、蛋和豆类。

第三,宜保持理身高想的体重,一般男子身高1.60米和1.65米的正常体重应为50~64千克和53~68千克;女子身高1.55米和1.60米的正常体重应为46~59千克和49~63千克。

第四,饮食宜以鱼肉、瘦肉、家禽、豆制品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第五,宜食用含淀粉和纤维素较多的食物,把它们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

第六,宜讲究食糖,不要吃太多的糖。糖只能供给热能而几乎不含其他营养素。第七,喝酒宜适量,喝酒过多,对身体危害极大。

除了要遵守以上的八大原则外,每天进食要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量的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二)饮食的基本构成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薯类和淀粉食品构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脂肪主要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脂肪。脂肪中的饱和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一般为1:1:1。蛋白质中应有1/3以上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维生素要按供给量标准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0较为合理。食物中钙磷比例也要适当。食物中钙磷比例在2:1~1:2之间基本符合机体的吸收和发育,若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常时,不必严格控制钙磷比例。

(三)合理膳食,保持平衡。

我们要合理的膳食,使食物的营养素和我们机体的需求两者之间保持平衡。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的紊乱。我认为,除了要饮食合理外,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适当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各自的锻炼方式,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俗话说“吃在脸上”。这句话告诉我们,吃的好坏在脸上就可以反映出来;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吃的好也可以使我们的脸色好,看起来精神,大概就是所谓的荣光满面吧。人体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必须微量元素和水。能构成42种以上营养物质的饮食必须由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可以挑食,只吃荤菜不吃素菜,当然也不能为了减肥只吃素菜,营养的摄取一定要均衡。

(四)选择健康的食物,远离垃圾食品。

有些东西也许好吃,但对身体不一定有好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十大垃圾食品: ⒈油炸食品,此类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

⒉罐头类食品,不论是水果类罐头,还是肉类罐头,其中的营养素都遭到大量的破坏,特别是各类维生素几乎被破坏殆尽。

⒊腌制食品。

⒋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这类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故可能有导致癌症的潜在风险。

⒌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

⒍奶油制品,常吃奶油类制品可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出现血糖和血脂升高。⒎方便面,属于高盐、高脂、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一类食物。⒏烧烤类食品,含有强致癌物质三苯四丙吡。⒐冷冻甜点,包括冰淇淋、雪糕等。

⒑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含有亚硝酸盐。

这十大类垃圾食品中,不可否认的,大多数都是我们平时爱吃的东西,可是这类东西一直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尽管如此,并不代表我们能够不吃,因此,我们只能尽量的避免吃此类的食物,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五)食物之间也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一股脑的吃下去的,有些食物相克,吃了对身体反而有害。比如说,⒈黑木耳与白萝卜同食能导致皮炎与皮癣、老年斑,尽量避开同食。

⒉西瓜与羊肉同食会大伤元气、免疫力下降,导致多种病症。米汤与牛奶合服对维生素A造成破坏,长期服用损坏视力。

⒊红薯和鸡蛋同食易引发肠梗阻及腹胀,应尽量避开同食。

⒋蜂蜜和大葱同食会引起中毒,伤眼睛,引起眼睛不适,严重会导致失明。

⒌鸡肉和芹菜同食会伤元气,可使身体免疫力下降,会引起多种疾病,尽量少在一起食用。⒍驴肉与菌类同食会引发心脑血管病,重者不及时抢救会死亡。

⒎土豆和甜柿子长期同食可导致尿结石、肾结石,应尽量少吃。

⒏红薯与西红柿同食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可引发结石病,食用应尽量避免。⒐醋与羊肉同食会引发心脏病,所以吃羊肉时,尽量不要放醋。⒑吃菠菜时喝牛奶会引起痢疾。

⒒胡萝卜含萝卜素与酒精一起进入人体,就会在肝脏中产生毒素,从而损害肝脏功能。

⒓鸡肉与菊花茶同食会中毒,后果严重,应坚决避开。⒔南瓜与羊肉同食易导致胸膜炎、肺气肿。

等等类的,很多食物同时吃下去,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该

注意。

营养食品与健康心得体会 篇6

姓名:xxx

班级:10级电气自动化技术四班

学号:2010205xxx

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吃饭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然而人类通过漫长的历程才从“吃饱求生存”发展到懂得“吃好求健康”。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传统食疗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各民族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老祖宗曾有说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食物好比是皮,营养则好比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通过学习了营养食品与健康这门课程,我知道了有关许多饮食与健康这方面的知识,要获得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必须注意食品的合理搭配,切忌吃荤不吃素或吃素不吃荤。人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和水,叫做七大营养要素。这些营养成分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所以缺少了其中一样营养成分都是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的。

人类吃的食物不外乎以下五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第二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富含动物蛋白质的瘦肉、禽、蛋、鱼类等;第三类是富含植物蛋白质的豆类,以及乳类和乳制品;第四类是蔬菜、水果;第五类是油脂。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此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具抗氧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人体对不同的营养素需要量相差极大,蛋白质、脂肪每日需几十克,而微量元素硒、维生素B12每日仅需若干微克。营养学家把每日需要量在1克以上的营养素称为宏量营养素、包括六大类40多种;将每日需要量从微克到毫克级的营养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称为微营养素。

“民以食为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如何能够能好,睡好,完好呢?如何能够完成梦想、学业以及拥有一个好的工作呢?一个好的身体,是离不开饮食方面的,所以,在摄取食物中摄取营养的时候,要全方面的摄取。不要因为是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而去挑食,这样的摄取情况是非常不害臊的行为习惯的。

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基本的生物学法则决定了食品工业是“天下第一产业”,也是人类的“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饮食方式的要求也是花样百出的,所以,一些餐饮业和食品制造业为了附和消费者以及谋取暴力,把花果蔬菜的成分都破坏掉了,这样做的后果,不仅消费者没有摄取到相应的营养成分,而且更有害身体健康。就像现在出现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从三聚氰胺奶粉到化学火锅底料,从瘦肉精火腿肠到染色馒头,从硫黄生姜到福尔马林血旺„„在强烈的利益驱动下,无良商家已毫无道德底线可言,他们要钱又要别人的命,问题食品严重威胁着百姓的健康。所以,不要一味的追求好吃,再好吃也比不过营养与健康呀,这说明大家营养与饮食意识不高,知识不够,没有营养和健康的东西,得于慢性自杀呀。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营养。我们每个人的样子可以说是“吃”出来的。是不是经济发达了,人民和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就跟得上了?不一定,这里在在一个均衡营养与健康饮食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营养,因为营养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关系整个民族的问题。

营养问题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表现,那么怎样利用食品,保持自己的健康,靠的就是自己的基本营养知识。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搭配不好的食物。

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 篇7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食品检验工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学生规模已占到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专业设置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 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急需的人才。职业教育的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 从借鉴走向创新, 在发展过程中,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越来越准确, 对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也越来越高。

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 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或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已经明确。以就业为显性导向的基本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工作必须以实际应用为目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 这既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 也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的核心和依据。职业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双证融通”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 也是高职教育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的一种模式。

在高职教育中推行“双证”制度, 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 使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接轨, 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 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双证”有效融合的途径, 以“双证融通”为指导思想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 (试行) 》中的专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编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概览 (2005年版) 》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为:培养能从事食品营养、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卫生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的核心能力包括食品营养开发与保健、食品品质控制与检测的能力。主要的就业面向是在食品工业企业从事食品检验监测、食品营养与开发等工作。

在我国已颁布的职业标准体系中, 食品检验工是与食品营养与检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面向基本一致的职业工种之一。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明确了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 其职业定义为:使用检测设备, 用抽样检查方式对粮油及制品、糕点糖果、乳及乳制品、白酒、果酒、啤酒、饮料、罐头食品、肉蛋及制品、调味品、酱腌制品、茶叶等各类食品的感官、理化、卫生及食品内包装材料等指标进行检验的人员。相对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 职业标准中的岗位描述更具体, 同时, 在职业标准中也明确了不同等级工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 为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施“双证融通”提供了理论基础。

职业素质分析

人才素质结构分析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明确了其职业能力特征是有较强的理解、判断和计算能力, 无色盲、色弱, 并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感。同时, 国家职业标准也明确了食品检验工的职业守则, 包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负责、严于律己、不骄不躁、吃苦耐劳、勇于开拓、刻苦学习、钻研业务, 努力提高思想、科学文化素质, 敬业爱岗、团结同志、协调配合等, 明确了职业基础知识及不同等级的专门知识要求, 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全日制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就业为显性特征的同时, 也是社会日趋认同的一种类型的学历教育。与职业标准相比, 学历教育的素质目标具有更广的涵义, 不仅为人才的职业定位服务, 更要为人才的职业发展、职业迁移奠定基础。因此, 体现学历教育的特征, 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核心素质培养方面, 要突出食品检验工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要有思想道德修养等共性课程之外, 还应有针对岗位个性的课程, 增加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安全法、劳动法等职业通用法规知识教育的课程及环节。

人才知识结构分析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在其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中, 明确了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 (具体分析见表1) 。职业标准技师及以上的等级要求具备相关食品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的知识, 而对于初、中、高级食品检验工并没有食品生产工艺知识及质量管理的知识要求。从学历教育的角度考虑, 高职人才培养的知识层次应高于中职教育, 并应为被培养者提供职业发展的基础, 因此,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应结合产业特点、行业特点及区域特点对产业行业的影响, 安排相关食品生产工艺知识及质量管理的课程, 在课程的教学处理上应突出教、学、做一体, 生产、检验、管理统一的理念, 突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人才能力结构分析国家职业标准明确了食品检验工的职业能力特征为有较强的理解、判断和计算能力, 无色盲、色弱, 并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感, 并要求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具体的检验工作要求中, 对其能力又作了进一步分解 (具体分析见表2) 。在能力模块中, 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是职业人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任职的基础, 而且对人的职业发展及职业迁移奠定了基础。

食品检验工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

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将本职业分为5个等级, 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 并对5个等级的任职申报条件作了说明, 其中“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 (专业) 毕业证书者”可申报食品检验工 (中级)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 (专业) 毕业证书者”可申报食品检验工 (高级) 。这是高职教育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与食品检验工职业标准相融合的基础。在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应取得食品检验工 (中级) 职业技能证书, 同时具备食品检验工 (高级) 应有的食品工艺及质量管理知识、仪器分析知识及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为毕业后取得食品检验工 (高级) 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食品检验工的职业性质及区域产业布局的特点, 其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如图1所示。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提供了分层化的标准体系, 包括职业特定能力标准、行业通用能力标准、跨行业能力标准、核心能力标准等。借鉴这一理念, 可以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设计成四个模块, 即核心能力模块、通用能力模块、项目能力模块及专业拓展能力模块, 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设计。

核心能力模块包括职业道德、健康身心、人文素质、交流合作、语言文字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学习创新能力等, 通过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其余能力模块设计见图2。

专业通用能力模块培养各等级食品检验工的基本能力, 包括微生物检验及理化检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专业项目能力模块依据食品检验工国家标准所列的检验项目, 结合区域食品行业主流, 确定了四大项目能力, 以检验技能培养为主, 同时了解相关产品生产知识, 以“教、学、做”一体化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是关键。专业拓展能力模块根据职业发展需求, 以国家职业标准的高等级考证为指导思想, 确定以食品加工与贮藏管理、实验室管理、食品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培养为子模块, 教学活动应最大限度地结合实践选择内容, 设计情境, 避免抽象说教。专业能力模块中的主干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方式分析见图2, 各课程的标准应参照职业标准中相关工作内容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制定。

“双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与高职教育相互融通为根本, 其目的是改革高职教育中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两张皮”的现象。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基础, 课程标准是重点, 教师素质是核心, 实训基地是保障。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教、学、做”一体化是实现“双证融通”的基本途径, 应该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顾坤华.30年: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三议打造“高职强省”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 2008, (S1) :64-69.

[2]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 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 1995, (6) :7-16.

[3]洪霄, 董海华.江苏高职教育现状与发展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4) :51-52.

[4]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 .

[5]王显龙, 蒙贵恩.“双证融通”是市场经济需要的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10) :79-81.

[6]杨劲松.“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模式下的课程建设[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1-4.

[7]张苗荧.高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下课程设计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74-76.

[8]唐冬生, 罗敏杰.高职院校“双证融通”的瓶颈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8) :122-123.

[9]柏景岚.高职院校推行“双证融通”制度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5) :9-10.

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 篇8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根据调研了解的专业职业岗位情况,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理实并重”为原则,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 课程体系 岗位分析

课 题:本文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4020249)研究成果。

教高[2006]16号文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关系到教育理想能否成为教育现实。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笔者结合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办学实际,阐述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与途径,即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团队,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职业资格标准,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养成为主线,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和建设课程,构建适应于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广泛的调研与访谈,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职责。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选取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改变传统知识体系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满足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岗位设置及用人标准、毕业生就业岗位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就业岗位所对应的职业标准,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明确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类,确定所对应的行动领域;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归纳,形成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分析结果,形成与行动领域相对应的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将学习领域任务化、项目化,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论证和评审。

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专业服务产业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学生个性能力发展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1.专业职业岗位分析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各类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流通企业的食品检测、质量监控工作;次要岗位有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的认证、内审和质量管理工作;其他岗位包括学校、酒店、饮食行业、特殊职业、家庭等的营养膳食管理及营养配餐等工作,在食品企业营销部门可从事市场营销、市场调研等工作。

2.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调研与分析,可以发现就业岗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食品分析检测、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营养咨询与配餐能力等专业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展示等社会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收集处理、办公软件使用等方法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严谨踏实等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3.课程体系构建

依据产业背景调研和人才需求调研,按职业岗位能力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表)。

四、小结

进一步完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提升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层次,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促进校企合作双赢机制的建立,推动教师“双师型”素质养成,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何静.以能力为本构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3(4).

[2]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上一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下一篇:教书育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