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宣传讲座(精选5篇)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讲一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知识,和大家一起共同进行一次法制学习,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同学们能多掌握一些法律常识,对照一下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能够利用法律法规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经1991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并施行,经过2次修正,现行的是2007年6月1日施行的。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上说它是以年龄的划分为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3、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4、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
过失致人重伤罪
被告人程某与被害人肖某均系某县某中学学生。2016年12月某天下午课间,程某在教室内与同桌肖某开玩笑,趁其不注意时将凳子抽走,导致肖某坐下时跌倒,后肖某与成某发生纠缠,纠缠中肖某被程某搡倒在地,双方在推搡过程中肖某的腹部与课桌产生碰撞,后肖某经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脾破裂并予以手术摘除。经县公安局物证鉴定室鉴定,肖某的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后县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程某过失致人重伤罪向建湖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被害人肖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成某及其家人赔偿自己因脾切除造成的各项损失合计25万元。
本案的附带民事诉讼经法院主持,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人成某及父母赔偿被害人嵇某因脾切除造成的各项损失165000元,被害人嵇某出示谅解书。对于刑事诉讼部分,法院认为被告人成某与同学嵇某玩闹推搡时过失致其重伤,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同时,因被告人成某未成年人,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遂判决以过失致人重伤罪判决被告人程某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
盗窃罪
被告人曹某系某县某职中学生。2016年7月某日,曹某在公园游玩时发现有人在池塘游泳,并将衣物放在旁边的大石头上。曹某趁四周无人之际,偷偷将衣物内手机拿走。后曹某用该手机玩付费游戏,共花费话费3000余元。失主报警后,公安机关将曹某抓获归案。曹某到案后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其家人积极赔偿失主损失。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曹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被告人曹某系未成年人,归案后如实供述罪行,并积极赔偿了被害人损失,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态度,判决被告人曹某拘役二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聚众斗殴案件
2015年春节前,不到17周岁的职专学生李某和张某,因“看对方不顺眼”,分别纠集20余人“定点”进行聚众斗殴。结果,张某一方两人被砍伤。经审理,法院以聚众斗殴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张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本案其他被告人也分别被判处刑罚,最高为5年半。
法律链接:
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抢劫案件 2014年9月,某校学生王某、李某因无钱上网,商量抢劫同学陈某。趁陈某独自一人时,王某、李某采用暴力手段,强迫陈某交出携带的300元。经审理,法院以抢劫罪判处王某、李某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二千元。法律链接: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交通肇事罪
2014年11月,张某骑电瓶车放学回家时,在路上逆向行驶,将路上行走的金某撞伤,后金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审理,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
法律链接: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司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直接扣留其非机动车。
容留吸毒案件 2014年7月,某学校大三学生凌某在家里中招待朋友,期间凌某拿出冰毒招呼张某等人吸食,凌某、张某等四人先后吸食了冰毒。经审理,法院判处凌某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法律链接:
容留吸毒他人吸毒罪:是指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6、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7、未成年人应如何保护自己 在别人打我时,我该怎么做呢? 如果是同学间发生轻微的摩擦,要尽量冷静处理,决不能采取极端的方法去报复,如果双方不能和解,可以向学校老师反映情况,由校方进行处理。如果是社会青年无端殴打你,首先要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能盲目的抗打硬拼,及早脱身,然后向家长反映,在学校周围向老师或学校门卫反映,严重的要打110报警。怎样拒绝别人的要求一起去违法犯罪呢?
要明辨是非,极力劝阻。劝阻无效,自己坚决拒绝。如被迫,应及时报案。积极向家长、学校、警方报告情况。
在遇到社会青年或者高年级学生向我们要钱如何处理?
首先,如果是社会青年向在校学生要钱,应当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反映或公安民警报案,以便尽快处理。既不能自己拿刀来解决,也绝不能逆来顺受,从而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其次,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要钱,可以向老师举报这种行为,不能几个同学结伙来抵抗或者报复要钱者,否则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犯罪。
同学们,你们都是2003年左右出生的,是最幸福的一代人,是成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生期,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习近平说,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到2050年你们只不过47岁,伟大的中国梦还要靠你们去实现。
还有七个月,你们就要中考了,希望大家排除外界干扰,成绩好的继续努力,争取考到自己向往的学校,成绩不好的也不要气馁,更要珍惜这七个月的学习,即使考不到好的学校,也可以到职高或社会学一技之长,还可以自学,学习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人生态度很重要,什么年龄该做什么年龄的事,你们现在这个年龄段是学习的最好时期,就应该好好学习,当你们走上社会需要担当时,也要有能力去担当。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现在处于这么好的国内环境,有强大的国家做我们的后盾,只要你努力,生活一定很富足。不要当别人享受社会主义福祉时,有人却在高墙中失去自由。所以,我们要随社会主流走,与有正能量的人交朋友,不要掉队,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不要让自己成为社会的阴暗面,虚度年华。要做个有正能量、有担当的人,为自己、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
一、加强和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
我国虽然在《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中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现有法律、法规线条过粗,规定过于笼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我国应加强和完善有关未成年人方面的立法,做到在未成年人教育与犯罪预防上有法可依。
二、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石
父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应当主动地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的学习,增强监护人应具备的育人素质,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多鼓励孩子,提高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特别是对管教孩子感到棘手的父母,应解放思想,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家庭法律常识学习与培训,在学习的过程中纠正某些片面认识。另外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家长更应严格要求自己,改过自新,并告诫子女要遵纪守法,以减少不良影响。
三、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教育的措施大致有:第一,转变观念,真正把德育放在与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学校应重视对双差生、后进生、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关心、鼓励、帮助和爱护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率先更新观念,并立章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大力查究学生辍学率、失学率较高的学校领导的行政责任。第二,应切实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效果。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结合实际,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三,大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推动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教育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社区教育,充分发挥社区作用
在社区教育中,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教育的措施主要是:第一,大力整顿各类娱乐场所、网吧、影视媒体和图书市场,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和管理,努力铲除黄赌毒现象。第二,设立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专职人员,建立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机制,由乡镇、街道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专职人员定期负责召集社区干事、社区民警、司法干部、驻社区(村)单位代表、离退休老同志(教师)、青少年工作志愿者、中小学校负责人、兼职法制副校长以及社区(村)群众(家长)代表等参加相关活动。
第三,加强对特殊未成年人群的预防犯罪的教育。针对无业的、家长无力管教的或者父母离异后双方都不想亲自抚养的未成年人等,要特别地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针对进城务工的未成年人,社区、单位工会组织等部门要通过开展培训、维权和就业等服务,着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和就业技能,引导他们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积极力量。
针对混杂在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公安部门要加大对引诱、控制、教唆其违法犯罪的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围绕他们的基本生活和教育需求,采取特殊的帮教、安置和抚养措施,积极探索对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紧急救助和教育的有效方法;对于因不良家庭结构或父母外出打工等缺乏家庭温暖、缺乏家庭必要管束的未成年人,有关组织部门应依法担负起关心、帮助和保护他们利益的职责。对未成年人疏于管教或实施家庭暴力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社区居(村)委会应及时予以批评教育。
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在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责任。首先,严厉打击各种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其次,加强各种文化市场的管理,杜绝各种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制品。
所属党支部:第三党支部 授课教师:
李秋燕 政治面貌:
群众 所教年级:
七年级 所授学科:
信息技术 主题融入:
法制教育 课题呈现:
图片、文字
教学目标:
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懂得自我保护。教学过程:
1、明确两个概念:
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的公民
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比如盗窃、抢劫、杀人等就是一种犯罪行为,会受到判刑、抓进监狱的严重处罚。
2、了解本法中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8)进入未成年人不适宜的场所(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中学生守则》
4、加强自身修养,谨防别人伤你
(1)珍惜学习机会(2)提高鉴别能力(3)谨慎交朋友(4)切莫虚荣攀比(5)增强防范意识(6)掌握自救本领
5、情感升华
学好文化,掌握法律,规范言行,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成长!课后感悟:
今天,我在柏村镇给干部职工生讲职务犯罪预防专题课,首先感谢柏村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给了我一个和大家学习交流职务犯罪预防知识的机会。
我要讲的第一点是:为什么要加强职务犯罪的预防?一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对国家工作人员而言,廉政教育是长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把一只青蛙放进开水中,因为对环境的强烈反应,它会马上从水里跳出来。但是如果把它放进冷水里然后逐渐加温,开始时,它会很舒服地游来游去,等到水热了起来,它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对我们在座的各位领导干部职工而言,大家都是政府各重要职能部门的领导,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是被不法分子重点拉拢和腐蚀的对象,处在风口浪尖上,稍不留神就会被风吹倒,陷入违纪违法的泥潭,因此,教育必须是经常性的。
二是形势的需要。职务犯罪危害是巨大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就职务犯罪本身而言,从大处说,害国害民,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职务犯罪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影响了党政部门在人们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从小处说,害己害家,职务犯罪是任何国家工作人员都试不起也不能试的游戏。近几年我院会同有关部门到县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也许有人到看守所看过,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那整齐如一的号服吗?不是。是那一碗半斤的米饭吗?是那几乎没有油星的菜汤吗?我想都不是,印象最深的,是犯罪分子的眼神,这种眼神里,有羞愧,有对狱内生活的无奈,但更多的,我想是对我们这些参观者的嫉妒,嫉妒什么?嫉妒我们有自由身而他们没有。这种眼神,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很吓人。可以这样说,我们从事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比如今天的宣讲活动,就是我们的党政领导充分认识到廉政教育和职务犯罪预防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第二点:检察机关的职能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证法律正确实施的重任。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检察院建院80周年,特别是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决定重新建立检察机关,今年是重建的33周年。
依照法律有关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既要监督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又要监督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检察机关自身兼有职务犯罪侦查权。检察院内设11个科室局队。主要有反贪污贿赂工作局,承担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12种职务犯罪案件;反渎职侵权工作局,承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非法拘禁、刑讯逼供、违法发放采伐林木许可证、不征少征税款案等42种案件;侦查监督科,主要办理公安机关和本院提请批捕的案件;公诉科,主要办理公安机关和本院移送的刑事案件和职务犯罪案件审查起诉工作,通过审查移送法院并以公诉人身份代表国家出席法庭支持公诉;民事行政检察科,主要承担民事案件的审查,对民事案件法院判决裁 定有错误的,向上级检察院提出抗诉和建议抗诉的材料,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控告申诉科,主要承担信访来访接待工作,承办信访申诉案件,切实维护公平正义;还有法警队、办公室、研究室、人民监督员办公室、案件管理中心等内设机构。由于检察院没有延伸机构,乡镇对检察机关了解和接触不多,造成一年一度的检察工作报告在人代会和政协会讨论时,有的代表和委员对检察机关不了解,有的误以为是检查身体、检查计划生育等等。所以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都给检察机关提出了中肯而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建议检察机关加大宣传力度。为此,我院改变和转变工作作风,虚心接受和听取合理的意见建议,此次讲座也有广泛宣传的目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第三、近几年来我县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情况
自2003年以来,检察机关坚持“打防结合”的工作方针,一是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金融证券等八个行业和领域开展系统预防工作的通知》要求,主动与县建设、国税、地税、药监、交通、移民、烟草、审计等部门建立预防犯罪工作联络处,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有效遏制和减少了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促进各部门、行业更好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二是以案释法、以案讲纪。近几年来,我院在国税、国土、地税、公安、烟草、交通等重点行业部门开展了组织干部职工到看守所感受高墙内的气氛,进行现场警示教育,现场忏悔,举行法制专题讲座近20场(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受教育面达1万人/次。三是介入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组成专项预 防领导小组,制定了工程预防联系制度,先后在务彭公路、遵德公路务川段等重点工程的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和工作程序中开展监督预防工作,确保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四是送法上门,送法到乡镇、进校园。近年来,我院的副检察长徐勇、申学友、反贪局局长申伟等领导,先后到县直各部门,到丰乐、黄都、涪洋、砚山、红丝等乡镇进行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五是在一些重点行业部门和易发案单位,有针对性的提出口头和书面的检察建议近30余次,其中如石朝乡一领导干部涉嫌非法拘禁案中,我院发现后,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引起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提出整改方案并很快落实到位,在该乡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六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于2004年5月10日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检察院,检察长任办公室主任。
第四,简单介绍一下我县查处职务犯罪的一些基本情况。从2004年以来,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在我县重点行业部门和领域,深入水利、林业、乡企、交通、农业、农机、粮食、劳动就业培训、烟草等单位共查处职务犯罪案70余件80人,除不起诉1件1人外,全部移送人民法院作有罪判决。这其中有县级领导干部5人,正科一把手领导干部15人,这一批被查处的有影响的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涉案人员党员领导干部多。被查处的人员中党员领导干部占 90%,这些人员中有县长、常务副县长、公安局长、林业、交通、水利、乡企的局长,他们都在重要工作岗位和部门,利用手中权力进行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犯罪。
2.涉案人员正科级“一把手”居多。近几年被查处的正科一把手领导干部共有15人。这些人员均在我县的重要行业重要岗位上,担任一定的重要职务,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贪污受贿和渎职侵权犯罪,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央政策的落实和新农村的建设。如水利局前后三任局长以及乡企局前后两任局长“前腐后继”,这些案件的发生曾一度在我县干部职工中造成恶劣影响,败坏党风党纪,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3.窝案、串案多。在检察机关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70件80人中,窝案20件31人,串案15件24人,这些案件均发生在涉农重点行业岗位上,一般为三至四人,多数是“一把手”与财务人员互相勾结,共同作案。在被查处的水利局申某、邹某、曹某、朱某贪污受贿案中,为获取非法利益,几人形成联盟,共同参与,共同分赃,在水利工程款中多次采取不入账的方式贪污工程款。
4.贪污受贿次数多,金额大。在被查处的县林业局原局长邹某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案件中,利用职务之便,在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作中,多次收受苗木老板的贿赂,受贿金额达20余万元。县国土局原局长曾某,在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征用补偿工作中多次收受煤老板贿赂达16万余元。左某利用协助政府从事移民安臵工作的机会,采取虚假冒领方式贪污移民资金8万余元,严重侵犯了 老百姓的利益。
5.社会危害性大。在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中,农口的科局级干部的经济犯罪比一般农村经济组织人员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它最直接地侵害了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其受害面广、社会影响大、后果严重。如县农业局熊某,在能源资源、沼气池工程建设中,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老板贿赂近20万元;又如县烟草公司李某、邹某,在烤烟收购中,采取弄虚作假、短斤少两的方式克扣烟农,贪污金额6万余元。这些经济犯罪分子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侵害一方百姓,败坏党风党纪,严重侵害了党的惠农政策,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干部职务犯罪原因
(一)法制意识淡薄,人生价值观扭曲。
(二)官本位思想、权力至上思想严重。
(三)权力寻租现象较重。
(四)在发展的观念上有误差。
(五)放松学习缺乏修养。
(六)选拔任用干部决策机制不完善。有考察失真、“带病提拔”现象。
(七)不良的社会风气也是导致干部职务犯罪原因之一。无论小事、大事,公事、私事,要想办成,都得有所 “表示”。
(八)对廉洁自律与职务犯罪认识模糊、慨念不清。奉 行“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最后酿成大患。
(九)制度不完善、权力失去制衡。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在现行权力系统中,尚未建立起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衡机制。第五,什么是职务犯罪
从广义上讲,职务犯罪就是与职务有关的犯罪,也就是利用职务之便利进行的一切犯罪。但目前,我国反腐败工作和政法工作中约定成俗成的职务犯罪概念仅指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而把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的与职务犯罪有关的犯罪纳入“经济犯罪”的范畴。所以,我们把职务犯罪界定为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2款规定的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具体包括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等等。职务犯罪的主体
我国《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 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的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介绍几个常见的职务犯罪罪名以及处理的法律标准
(一)贪污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轮处。根据《刑法》、《刑诉法》的有关规定,立案标准是: 1.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2.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但情节较重的,应予立案,如:抢险、救灾、移民安臵等。
贪污罪构成的特征是: 1.犯罪主体
①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根据刑法第 93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②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也可以是本罪的主体。
还应注意:“从事公务”的含义,是指从事组织、监督、管理公共事务性质的活动,即职务活动。它有别于私人事务、纯粹劳务性质的活动。本罪从事公务活动主要指主管、经营管理公共财物等人员。
2.犯罪主观方面
表现为故意,并且是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行为人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进而实际控制并最终转移公共财物的所有权,使所有权人永久性丧失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利的可能。
3.犯罪客体
该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4.犯罪客观方面
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①“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自己之前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形成的主管、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
②有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侵吞”是指将自己合法主管、管理、经手、使用的公共财物直接占为己有或非法转为他人所有;“窃取”是指将自己与他人共同经手管理的公共财物秘密地据为己有,即“监守自盗”行为;“骗取”是指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骗取的对象一般是他人经手、管理的公共财物,如私填空白单据虚报冒领公款,涂改报销凭据而增大报销数额且非法占有多报公款;“其他手段”是指以上三种手段以外的方法,如公款私存,空吃利息。
③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根据刑法第91条规定,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二)受贿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立案标准:
1.个人受贿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2.个人受贿数额不满五千元,但情节较重的,应予立案。受贿罪构成的特征是: 1.犯罪主体 是国家工作人员。2.犯罪主观方面 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3.犯罪客体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受贿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
4.犯罪客观方面
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
①“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受贿罪中的核心要件,它决定了受贿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如果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职务地位无关,而是单纯利用亲友关系,为请托人办事,从中收受财物的,不能认定构成受贿罪。
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是被动接受形式,而索取他人财物则是受贿人主动向对方索要的主动形式,是受贿罪在客观方面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索贿较之收受贿赂主观恶性更大、社会危害性也更大。因此,刑法第386条规定,“索贿的从重处罚”。
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益”包括正当利益和非正当利益,但利益是否实现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其中,非法收受他人财物,需要同时有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而主动索贿,即使实际上没有实施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也构成受贿罪。几种新型受贿:
1、关于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下列交易形式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1)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的;(2)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的;(3)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的。
受贿数额按照交易时当地市场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计算。前款所列市场价格包括商品经营者事先设定的不针对特定人的最低优惠价格。根据商品经营者事先设定的各种优惠交易条件,以优惠价格购买商品的,不属于受贿。
2、关于收受干股问题
干股是指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以受贿论处。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或者相关证据证明股份发生了实际转让的,受贿数额按转让行为时股份价值计算,所分红利按受贿孳息处理。股份未实际转让,以股份分红名义获取利益的,实际获利数额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
3、关于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收受贿赂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由请托人出资,“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的,以受贿论处。受贿数额为请托人给国家工作人员的出资额。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合作开办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资的名义获取“利润”,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管理、经营的,以受贿论处。
4、关于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收受贿赂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或者虽然实际出资,但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的,以受贿论处。受贿数额,前一情形,以“收益”额计算;后一情形,以“收益”额与出资应得收益额的差额计算。
5、关于以赌博形式收受贿赂的认定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通过赌博方式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受贿。实践中应注意区分贿赂与赌博活动、娱乐活动的界限。具体认定时,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赌博的背景、场合、时间、次数;(2)赌资来源;(3)其他赌博参与者有无事先通谋;(4)输赢钱物的具体情况和金额大小。
6、关于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要求或者接受请托人以给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为名,使特定关系人不实际工作却获取所谓薪酬的,以受贿论处。
7、关于由特定关系人收受贿赂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以本 意见所列形式,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的,以受贿论处。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实施前款行为的,对特定关系人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特定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双方共同占有的,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
8、关于收受贿赂物品未办理权属变更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不影响受贿的认定。
认定以房屋、汽车等物品为对象的受贿,应注意与借用的区分。具体认定时,除双方交代或者书面协议之外,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有无借用的合理事由;(2)是否实际使用;(3)借用时间的长短;(4)有无归还的条件;(5)有无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
9、关于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受贿罪。
10、关于在职时为请托人谋利,离职后收受财物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之前或者之后,约定在其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在离职后收受的,以受贿论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离职前后连续收 受请托人财物的,离职前后收受部分均应计入受贿数额。
11、关于“特定关系人”的范围
本意见所称“特定关系人”,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
12、关于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问题
依照本意见办理受贿刑事案件,要根据刑法关于受贿罪的有关规定和受贿罪权钱交易的本质特征,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惩处少数,教育多数。在从严惩处受贿犯罪的同时,对于具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的,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挪用公款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立案标准: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和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应予立案;
2.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进行违法活动的,应予立案。挪用公款罪构成特征: 1.犯罪主体
是国家工作人员。另外,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
2.犯罪主观方面
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非法占用,但是准备以后归还,没有永久性占有意图。这点是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重要区别。
3.犯罪客体
是复杂客体,即公款的占有、使用、收益权以及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4.犯罪客观方面
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②挪用公款犯罪的行为有三种不同情况:
第一种,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超过三个月未还是指案发前(被司法机关、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发现以前)未还。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 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第二种,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营利中取得的利息、收益属应追缴的违法所得,但不计入挪用公款数额。
第三种,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非法活动”泛指赌博、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其中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罚。
③多次挪用公款不还,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以后一次挪用的归还前一次挪用的,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实际数额认定。
(四)渎职罪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一法条里规定有两个罪名: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罪的立案标准:
(一)关于滥用职权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7、弄虚作假,不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4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7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
2、导致2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5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1年以上,或者破产的;
7、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100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构成要件的,按照该特殊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主体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的主体要件,但玩忽职守涉嫌前款第1项至第9项规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条规定以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
两罪同时规定在刑法397条第一款中,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滥用职权罪从玩忽职守罪这一口袋罪中分离出来,单立罪名,这样对认定罪与非罪,正确处理案件有重要意义。但易于让司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认定罪名错误,因这类案件原来一律以玩忽职守罪论,因此要将二者区分开来。其一:主观上,玩忽职守罪只能是过失,而滥用职权罪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其二:在客观上差别大。1.滥用职权罪表现为作为方式,即积极的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玩忽职守罪是不作为方式,即消极的不履行,不认真履行职守。2.滥用职权罪表现为胡乱使用手中职权,擅自逾越职权,或不正确履行职权或随心所欲、蛮不讲理作出错误处理等行为。玩忽职守则表现为不履行职守、放弃职守,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马虎草率、敷衍了事,严重不负责任。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第四百零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渎职行为的分类:
滥用职权: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 无权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
玩忽职守:不履行职责(放弃职守、擅离职守);不正确履行职责(违反职责规定或操作规程,采取不合法、不合理的方法、手段/不正确、不及时履行职责) 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
在事实原因中找渎职行为渎什么职? 如果是多个渎职行为,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渎职行为对危害结果产生作用力的程度,可否达到刑罚的程度?
---渎职行为是否具有法律禁止的风险?
---完全没有去阻止风险----阻止风险而仍没有达到目的。---看风险是否变成了现实,看风险变成的结果是否法律所禁止、所打击的后果。
---如某风险来自自然界,然而因渎职行为没有发现该风险,没有采取措施,而使风险变成现实。例如消防设施不备所至损失的扩大。
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非决定作用的? 是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时间中并非间接作用的行为就一定是非决定性的) 考虑事实原因的数量,插入的原因越多,每个原因的作用就小了。
受害对象是否自身存在有利于危害结果产生的因素,如果有,可响应减少渎职作用。但也不能因此否认渎职因果关系。 考虑渎职的程度。考虑危害结果的影响程度。(水波荡漾原理)(投石击浪,石狠浪宽)在实践重,不能因渎职行为离渎职结果的距离越远而不予追究刑责。不能老是在基层找原因。 总而言之,判断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要根据案件的客观情况,处理时充分体现的刑罚的价值目标,符合当下社会所接受的结果。
四、通过今天的法律知识讲座应该得到的几点启示 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杜绝渎职犯罪。 一是慎权。 二是慎钱。 三是慎色。 四是慎情。 五是慎微。 六是慎独。
警示一 :交友要“慎”
警示二 :勿成“法盲”
警示三 :谨防权色交易
警示四 :抵制“潜规则”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今天从预防职务犯罪的角度,简单地介绍了我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情况,介绍了职务犯罪方面几个常见的罪名,通报了检察机关近年来查处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可以说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鲜活案件,足以教育他人。犯罪人以权谋私,不择手段,贪污公款,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无视国法,严重地败坏 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些案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是县级领导干部和正科“一把手”领导干部的犯罪,带来的后果和负面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一失于己,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犯罪,走入犯罪的深渊,彻底地毁灭了自己;二失于家,由于本人的堕落,给家人带来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三失于党和人民,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哺育培养,国家要培养一个干部难,培养一个正科、县级领导干部更难,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些案件给国家和单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严重损害单位形象,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剖析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尽管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放松学习,导致理想信念动摇,造成心灵不洁,加之受利益的驱动和金钱的诱惑是主要因素,同时,也要看到,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因此,我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容忽视,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必须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必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以案施教,警钟长鸣。可以说至少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的诱惑、陷阱、考验会更多,如果放松学习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思想有偏差,就会经不起诱惑、经不起考验,必然陷入犯罪的泥潭。所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基础的工作是着力于建立两道防线:一条是建立党纪国法防线,查办违 法违纪案件,严惩腐败分子;一条是建立思想道德防线,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二是我们国家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接受警示教育,带头反腐倡廉。要经常用这些典型案例进行对照检查,在廉洁自律方面,有没有做到管住小节、防微杜渐;在反腐倡廉、党风廉政的实际工作中,是不是尽职尽责、工作到位;在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及坚持严格执法上是否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增强廉洁从政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真正使自觉的所作所为对得起国家和单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向党和人民交上勤政廉政的优异答卷。
三是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查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管理,严格要求,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使我县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柘城县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又一次座在这里,与你们共同探讨职务犯罪问题。感到很高兴,也非常荣幸。上次我们主要探讨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今天受你们杨局长邀请,与大家共同学习一下有关涉税方面的渎职犯罪问题。有些人认为:我只是一名普通税务人员,既不是局长,也不是所长,无职无权,只要把握住不收人家的礼,不贪公家的钱,这些犯罪都与我无关。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公职人员、领导干部收别人的礼,贪公家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属于贪污受贿犯罪的范畴,俗语称作是“揣腰包”的犯罪。一般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即使没收别人的礼,也没占公家的钱,如果你没有正确履职,或履职过程中没尽到责任,给国家财产、人民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失,这是渎职犯罪,称作是“不揣腰包”的犯罪。渎职犯罪的危害性不逊色于贪污贿赂犯罪的危害性,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方面,甚至超过贪污贿赂犯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例子,就能证明这一点。最近我们县检察院立案查处 的国税局高某玩忽职守案,一起案子给国家造成88万余元的经济损失,而我们检察院立案件查处的十几起贪污案子,加起来的涉案金额也没这么多。所以渎职犯罪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是很严重的,而且渎职犯罪扰乱了国家的正常工作秩序,也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扰乱了人民的工作生活秩序,更为严重的是侵害了法律的尊严。
下面就渎职犯罪的概念、涉税渎职犯罪的含义;涉税渎职犯罪的特点、表现形式;涉税渎职犯罪产生的原因及易发生的环节;预防涉税渎职犯罪的对策等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渎职犯罪的概念
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由检察机关立案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或偏离公共职责,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照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总称。渎职犯罪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职务犯罪在国际上也称为腐败犯罪。
根据现行刑法规定,涉税犯罪的类型很多,包括偷税罪、(立案标准:
1、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一万元,但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偷税的)、抗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10余种。这些涉 税犯罪主要是危害税收征收管理,这类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有时少数税务人员也会参与,但对税务人员应以上述犯 罪的共犯来定罪量刑,而不应以税务渎职类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涉税渎职犯罪,是指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税收法规,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严重破坏国家正常的税收征管程序,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税务人员渎职构成的犯罪,主要有以下五类并涉及8个罪名包括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罪(包括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罪及徇私舞弊不移交案件罪)、泄漏国家秘密犯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这里,我们主要是探讨涉税职务犯罪,涉税职务犯罪是特殊主体的犯罪,也就是只有我们税务工作人员才能构成的犯罪:
(1)玩忽职守犯罪,即刑法第397条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如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未进行实地调查致使纳税人虚开增值 3 税发票造成国家税款损失所构成的失职犯罪,就是属于玩忽职守罪。
典型案例:发生在我县国税系统的高某、张某玩忽职守犯罪。
高某曾任县国税局某分局副局长、张某曾任国税局某分局税管员。2006年3月份,柘城县某木业加工厂与上海瑞源进出口公司签订木柜销售合同,上海公司要求每月供应五六十万元的货物,由于木业厂没有这么大的生产能力,上海公司法人刘某要求木业厂法人施某虚开增值税发票,并按约定比例给其提成。施某同意后,木业加工厂便与另一公司签订虚假委托加工合同,增加其与上海公司的销售额。2006年6-10月份,木业加工厂以该厂生产、委托加工产品的销售额增加为由,向柘城县国税局某分局提出增加增值税发票份数。作为监督管理人员的某分局副局长高某与税管员张某,没有对木业厂的生产、委托加工货物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便在木业厂申请增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调查报告上签字确认销售额属实。亦没有对该厂生产与加工的货物,销售给上海公司时核对查验真实,便在上海公司产品购销报验单上签字确认货物属实。2006年7-11月份,木业厂给上海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77份,销售额677万余元,上海公司以此退 税88万余元,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高某、张某以涉嫌玩忽职守罪由县检察院立案侦查。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2)滥用职权犯罪,即刑法第397条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典型案例:杨贤斌滥用职权罪
杨贤斌曾任遂昌县地方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管理一股股长,2007年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主动向其监管的银泰集团遂昌分公司提出,通过开设“空壳公司”进行虚假借款,参与集资,以此获取利息差,并答应对获得利息差的25%返还给银泰公司。银泰集团分公司负责人迫于杨的特殊身份答应其要求。
同年7月25日,杨委托他人注册了昌龙公司,并于9月5日将银泰集团分公司的2000万元转入昌龙公司,同日又将该款以集资名义转入银泰集团。2007年10月、2008年1月和4月,银泰集团遂昌分公司给付昌龙公司利息共计人民币290万余元,同时昌龙公司返还给银泰集团遂昌分公司利息共计人民币230万余元,从而产生利息差人民 币58万余元。杨贤斌将获得的利息差的25%返还给银泰集团遂昌分公司计人民币14.5万元;杨贤斌个人获得利息差人民币43万余元,并占为己有,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购买汽车及日常开支等。杨贤斌身为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在明知会造成国家税款流失的情况下,仍同意银泰集团遂昌分公司财务人员何菊青、伍惠华、张亚津、张雪青四人将在银泰集团遂昌分公司集资所得的利息打入昌龙公司的方式逃避应缴的个人所得税,造成国家税款流失12万余元。杨贤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杨贤斌身为地方税务局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其行为已构成滥用职权罪。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罪并罚判处杨贤斌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没收财产计人民币10万元;所得赃款43万余元,予以追缴。
(3)徇私舞弊罪,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构成的犯罪主要涉及到3个罪名。(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一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即刑法第404条规定的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如税务人员接受纳税人的宴请,将应该征收的税款放弃不征所构成的犯罪。
典型案例:刘君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刘君,系乌鲁木齐市地方税务局天山区分局税务稽查四所工作人员。
1998年8月,刘君在乌鲁木齐市地方税务局天山区分局税务稽查四所工作期间,受所里指派对乌鲁木齐市第三造纸厂1997地方各税纳税情况进行稽查。刘君在稽查纳税过程中,告之该厂财务科科长邓刚:乌鲁木齐市第三造纸厂应补交13万余元的税款,并处以一倍的罚。该厂为不交和少交的税款,经研究决定向刘君行贿,刘君在收受该厂贿赂的2000元和吃请后,擅自隐瞒乌鲁木齐市第三造纸厂应当补交税款的真实情况,出具了乌鲁木齐市第三造纸厂1997应当补交企业所得税2739.66元,罚款一倍的检查表。
1999年6月4日经乌鲁木齐市地方税务局天山区分局稽查局对乌鲁木齐市第三造纸厂1997地方各税纳税款情况进行专案稽查,查出该厂在1997应补交纳税调增税款229377.74元。致使国家少征、不征税款226638.08元。刘君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四条之 规定,构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刘君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三年。
二是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即刑法第405条第1款规定的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如税务人员违犯规定为自己的亲属或朋友,把不应该抵扣的税款进行抵扣所构成的犯罪。
典刑案例:宋新生徇私舞弊出口退税、滥用职权案。
宋新生,系山东省济南市国家税务局涉外分局局长。
1996年11月,济南市五金矿产机械进出口公司负责人韩钢到济南市国家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分局以该商贸分公司的名义办理1995年的退税业务,宋新生明知按照国家、省、市国家税务局有关文件的规定,1996年4月15日后不得再受理企业1995的退税申报,而仍指使该局综合科科长刘亚宏受理该退税业务,同时该刘将申报退税的时间改为1996年4月15日日以前。另外,宋新生还违反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退税机关应指定专人负责向报关海关及开出增值税发票的税务机关发函进行调查核实的规定,将盖有济南市进出口税收管理分局公章的空白函交 给韩钢,让韩代填。后由骗税分子陈某伪造了广东省汕头市国家税务局及文锦渡海关的回函,通过邮局寄给了济南市国家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分局,该局根据回函,于1996年12月分二次将514万元退税款退到济南市五金矿产机械进出口公司商贸分公司在中信银行济南分行的账户上。此后,宋新生从1997年6月至12月先后六次以同样的方法为济南市五金矿产机械进出口公司商贸分公司审批了1995年退税款1266万元。
1997年3月至5月,宋新生让济南市进出口公司天桥分公司经理刘昌君为韩钢的公司代理退税,采取上述同样手段,分四次为济南市进出口公司天桥分公司办理退税911万元,天桥分公司根据韩钢的安排,将退税款全部汇往广东省潮阳华裕公司。
宋新生的上述行为,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2691.58万元。
在此期间,被告人宋新生先后多次收受韩钢等人赠送的礼品及应邀到珠海、北京等地游玩。
1996年5月,被告人宋新生为解决该局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在无任何出口业务和申报资料的情况下,以给济南市进出口公司天桥分公司“预退税款”为名,通知该公司到 本局填写了两份出口货物退税申报表,并填写了两份税收收入退还书,即1996年5月分两次先后退243万元和256万元,随后到市国税局和国库中办理了有关退税和退库手续。骗取了出口退税款计500万元,转入济南市进出口公司天桥分公司的账户,想提取该款利息作为办公经费。后宋新生又指使该公司经理刘昌君于1996年5月转入济南瀚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佐罗得金店各100万元,1997年12月汇往北京骏贤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00万元。案发后,尚有295万元未追回。
此案经法院审理后,认为宋新生身为税务工作人员,在办理出口退税业务中,徇私舞弊,严重违反有关行政法规,置国家、地方法规于不顾,指使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第四百零三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宋新生犯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八年。
徐勇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案,1997年7月至2000年4月,徐勇在担任上海市松江区国家税务局仓桥税务所发票审批员期间,经常参与操纵虚假注册公司王国权、彭吉国等人组 织的宴请,接收安排的色情活动,并多次收受钱物;在明知对方有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重大嫌疑的情况下,仍违反规定,批准发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查实被抵扣税款有180多万元。其间:①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王国权(已判刑)利用在上海市松江区大港经济开发区虚假注册的上海洪勤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勤公司),经徐勇批准,购得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50本,计1250份;利用上海市松江区塔汇经济开发区虚假注册的上海声东装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声东公司),经徐勇批准,购得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27本,计675份。上述发票流入市场,查实有130余份发票已抵扣,税款150余万元。②1998年11、12月,彭吉国(已判刑)先后利用在上海市松江区塔汇经济开发区虚假注册的上海桂银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银公司)和上海勇阳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勇阳公司),经徐勇批准,购得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14本,计350份。查实有30余份发票已抵扣,税款30余万元。徐勇犯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
三是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即刑法第402条规定的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情、私利,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案 11 件,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情节严重的行为,如对构成偷税罪的税务稽查案件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构成的犯罪。典型案例:浙江某市稽查局副局长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
2000年10月,浙江省某市国税局排查发现该市某铁合金厂金属分厂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金属分厂厂长孙某通过各种关系,多次宴请稽查局副局长袁某及办案人员,向袁某送礼说情,并出资请其到上海等地游玩,还将一辆轿车借给袁某使用(后低价卖给袁某)。
2001年11月,袁某在案件事实未查清的情况下,即上报材料认定36份发票为虚开,后将其中5份虚开发票定性为善意取得,隐瞒其余31份虚开发票问题。市国税局经审查后认为,该案涉嫌虚开专用发票的疑点甚多,定性为善意取得虚开专用发票理由不充分,需彻底清查,但袁某对补查工作既不研究,也不部署。后来,稽查局在没有取得新证据的情况下重新出具了稽查报告,将5份发票定性为恶意取得,建议补交税款65万余元,并处一倍罚款。
2002年12月,市国税局指示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但袁某不执行市局决定,未将该案移送,致使税款不能及时得到追缴,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分子不能及时得到追 究。袁某的行为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法院于2006年7月19日判决认定袁某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4)泄漏国家秘密犯罪,涉及罪名有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漏国家秘密罪两个。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即刑法第398条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过失泄漏国家秘密罪,即刑法第398条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过失泄漏国家秘密,或者遗失国家秘密载体,致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如对军工部门、军工企业、金融保险部门等进行纳税检查时,接触了一些国家秘密资料而故意或过失将有关的资料、数据泄漏了出去而构成的犯罪。
(5)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即刑法第417条规定的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司法及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如税务人员向偷税犯罪分子泄漏偷税具体案情等所构成的犯罪。
二、涉税渎职犯罪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1、涉税渎职犯罪呈整体上升趋势,国税系统多于地税。近些年来,各级税务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司法部门普遍加大了对税务人员渎职违纪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使一大批隐藏较深的涉税案件得以查处,在客观上呈现出渎职案件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前两年,全国税务机关共有430多名税务人员因渎职侵权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受房地产业、采矿行业的迅猛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税系统涉税渎职远远高出地税系统,近几年全国立案查办税务系统渎职犯罪人数国税是地税的3倍,某省近两年立案查办国税系统干部18人,地税系统干部10人,国税是地税的1.8倍。
2、涉税渎职案件多发在基层税收征收一线。按照我国当前税务系统的征管体制,国家税务总局、省(市、区)局主要负责政策的制定和组织管理,一般不负责税收的征收,征收任务主要集中在县(区)级及以下税务机关。由于处在第一线的基层税务工作人员掌握着实际的征管权力,直接面对经营者,被腐蚀的可能性最大。个别意志薄弱者在面对少数不法纳税人为了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目的而采取的各种利诱时,放弃了自身的原则,铤而走险,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法犯罪。据不完全统计,在税务人员渎职案件中,涉及基层一线人员的案件占80%左右。
3、税务管理部门渎职犯罪呈上升的趋势,发生在流转税和 出口退税管理领域较多。从所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来看,流转税(含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占税收总收入的70%左右,其中增值税(含海关代征部分)约50%左右,所以加强对流转税的征收管理一直是各级税务机关的工作重点。自1994年新税制实行以来,税务机关在某些环节,特别是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难度较大,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抵扣凭证进行偷税、骗税,一直是不法分子的实施涉税犯罪的重要手段。虽然在不同时期作案手法上有少许变化,但此类案件可谓屡禁不止,至今依然是预防和打击的重点。另外,随着税收管理地位的加强,手段和内容的变化,这一领域的税务人员渎职犯罪案件逐步增多。
4、个体犯罪受职能设置制约,群体犯罪现象严重。税收的征收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税务机关为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权力制衡,在内部管理进行了精细的分工,这就使得一个或少数几个人很难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实现不征或少征税款的目的。所以,税务机构内部这种多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职能设置,相当程度上避免了个案涉税案件的发生。但是,一旦发生涉税犯罪案件,往往出现多个环节或多个岗位都存在问题的情况。如国家税务总局查处的深圳市福田区国税局部分干部渎职案,涉案人员多达26人,从职级上来看,有局长、分管副局长、科长和一般干部,这些人员分布在发票发售、一般纳税人认定、税款抵扣等多环 节。在河南省许昌市交通运输发票案件中,同样存在上述特点,涉案人员涉及到当地国税局、地税局几十名干部。涉案金额达19亿元。
5、作案具有持续性,涉案金额相对较大。纳税人的经营活动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次违法行为不会给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但违法企业为了制造一种经营活动“稳定性”的假象,会不断运用非法手段偷税、骗税,且税务部门很难在短期内发现,这就造成了涉税渎职案件涉案金额相对较大。比如,发生在税务机关对本地区某一环节管理失控的广东潮汕地区的骗税案件,涉案税额达40多亿元;前面所述深圳市福田区国税局部分人员渎职案涉税金额为4亿多元;2007年武汉市某区国税局管理员李某玩忽职守案,李某给国家造成109万余元的重大经济损失。
这些数字触目惊心,我们税务人员的一点小私欲,小过失都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说,我们要牢记我们的职责,时刻警提不法分子对我们的诱惑,保证国家税收政策落到实处。
三、涉税渎职犯罪产生的原因
涉税渎职案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有税务人员主观上的因素,也有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决策有缺陷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务人员渎职犯罪的主观原因
1、渎职税务人员法制观念不强,对税务人员渎职犯罪不重视,不以为罪。税务人员渎职犯罪是税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的作为或不作为,与正常的税收执法行为同样发生在行使公务中。实际工作中,法制观念不强、对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往往会将渎职看作工作失误,将渎职犯罪当作是一般的执法过错或违纪、违法行为。特别是“为公不犯法”等错误思想作怪,更容易混淆渎职犯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如某区地税局干部王某滥用职权案,当侦查人员与王某接触时,王某当即承认“我失职了”,并认为自己“只是犯了错误”、“工作失误”,而“不应承担刑事责任”。可见,法制观念不强是王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
2、渎职税务人员出现价值观错位。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税务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极少数干部轻视政治理论的学习,放松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立场不坚定,经不起金钱诱惑和享乐主义的侵蚀,滋生了以税谋私、以权谋私思想,致使某些部位和环节权力失控,个别税务干部蜕变为腐败分子、违法犯罪分子。
(二)税务人员渎职犯罪产生的客观原因
1、征管制度不健全,部门间职责不清,制约不力。1994年新税制的实行,向全国税务系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那就是如何围绕新的税法,保证其所确定目标的实现,制定、完善适应其需要的征管规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机构、职能的调整,而且还需要对职能进行科学的整合,建立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各职能环节和谐有序进行。要完成这一命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长时间的探索、总结。以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为例,在2002年以前,税务部门征收增值税时,以企业的申报数据为主要依据,而对企业开具发票金额、销售金额不够重视,部门间职能脱节,信息共享程度偏低,造成企业实际缴纳数额与应纳税额不一致的状况。
2、有章不循,管理混乱。对现有制度不落实,疏于管理,淡化责任,是税务人员产生渎职违法违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现行制度规定,税务机关在认定一般纳税人时,须到企业实地检查,查验企业的设备、资金,特别是企业的生产能力等情况。但在发生的案件中,一些税务人员敷衍塞责,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这一程序,造成企业骗购发票虚开。同时,有些领导也缺乏责任心,对此熟视无睹,不能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和纠正,养痈遗患。
3、外力的干预阻碍了税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采取各种措施招商引资,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由,干预税务机关的正常执法。一些从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企业入驻后,在事发前,由于有当地政府的干预,税务部门不能进行正常有 效监控,导致偷骗税的发生。如广西区某市政府领导,为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干预税务部门执法,导致不法企业在政府这个“保护伞”的保护下,大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
四、涉税渎职犯罪发生的主要环节
1、一般纳税人的认定环节。新税制实行后,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谋利的犯罪活动屡禁不止。这一现象得以得逞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取得从税务部门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通行证——一般纳税人资格。按照规定,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工业企业要符合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商贸企业要符合年销售额180万元等条件,除此之外,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除进行资料审查外,还要对申报企业进行实地察访,其目的就是看申报企业是否具备生产和仓储条件,达不到条件,税务机关将不予登记。从目前全国发现的骗购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看,问题主要集中在商贸企业,主要手法是注册假企业,无资金,无经营,法人代表的身份证也是假的。少数税务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任、收受纳税人贿赂、接受宴请或其他娱乐活动,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不严格履行实地查验、核实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等程序,将不符合条件的假企业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为不法分子骗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创造了条件,这些企业在虚开发票2、3个月之后逃之夭夭,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2、发票管理环节。此环节主要存在着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税务人员违规将发票领购薄交给没有资格的违法犯罪分子用来领购发票。如黑龙江省黑河市国税局干部何某明知须凭税务登记证、身份证才能办理购买发票领钩薄,却违规将5本空白发票领钩薄卖给没有税务登记证的张某,造成张某用空白发票领钩薄领购6册发票倒卖,已被虚开179份,抵扣税款1500余万元。二是税务机关内部管理不严,没有落实验旧供新、查验先前售出发票是否已经纳税及发票增量等规定,恣意批售发票,纵容了骗税案件的发生。如河北省保定市国税局干部王某在工作中不认真执行验旧供新制度,对河北省吉化公司使用发票的异常情况未予认真审查,盲目批准其购领废旧物资销售专用发票104本共3500份,致使该公司虚开3207份,抵扣税款3180余万元。再如武汉市某区税务局管理员王某在2003年至2004年间多次违反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将本应有本区征收的税款24万余元转引到他区地方税务所征收,从中获取暴利。三是税务工作人员利用内部管理混乱,盗用他人密码,收受不法分子钱色贿赂,非法出售发票,如北京市海淀区干部吴某接受社会上不法分子陈某的贿赂,盗用其他税务干部防伪税控设备密码,疯狂向陈某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7000多份,致使陈某虚开税额达4亿多元。
3、税款征收环节。税款征收,是指税务机关凭借国家政权 赋予的权力,以国家的名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纳税人征收税款的行为。这个环节渎职罪的表现形式有四种:
一是违法违规不征、少征税款。《税收征管法》第28条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税务机关的税款征收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如凌源市国税局城郊税务所所长刘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刘在任职期间到辖区内双桥汽车修理厂检查工作时,接受该厂厂长李某的请托,对该厂在税收上给予照顾而后在明知该厂普通发票部分应予征税,同时所里副所长、专管员多次提示刘应对该厂普通发票征税后,刘某仍表示“先这么着”,导致该厂三年应收未尽收应征税款,给国家造成税款损失2l万余元。后经查实,刘某以借款名义先后两次从厂里提取人民币2.4万元。
二是违法违规给企业减、免税。《税收征管法》第33条规定“纳税人可以依法律、法规规定书面申请减税、免税。减税、免税的申请须经法律、法规规定的减税、免税审查批准机关审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擅自做出的减税、免税决定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减、免税政策的制定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生产经营中的一些特殊情形,国家 根据政策的需要以予减、免税。近几年,国家通过减、免税,在支持改革,搞活经济等方面起到了很好作用。但少数税务人员在减、免税工作中,存在审批不严、减免不当,甚至越权减、免的渎职犯罪行为。如沈阳市沈河区地税局综合科副科长于某、税收管理员关某接受沈阳市沈河区新金龙船海鲜大酒楼经营者任某三次宴请,在明知上报材料不真实的情况下,违法审批任某提交的虚假减、免税申请,致使新金龙船海鲜大酒楼累计偷逃税款420余万元。
三是税务人员不依法核定征收税款。《税收征管法》第35条规定“对依法律、法规可以不设置帐簿的;依照法律、法规应设置但未设帐簿的;擅自销毁帐簿或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难以查帐的;发生纳税义务,逾期不申报的;纳税人申报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上述情形由税务机关核定税款。”上述规定是在按查帐征收方法难以合理准确的认定应纳税额时,税务机关为体现税法公正性、强制性,根据生产经营情况核定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但此项工作具体操作中行政自由裁量权弹性太大,很容易导致渎职犯罪。比如,每省每个市都有大量的实行定额税征收的企业,据调查了解,有不少企业核定税款不实,如年销额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企业,每月只交几百元或几千元,而按照《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47条规定,税务机关应采用以下方面核定税款:(1)参照当地同类行 业经营规模、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税负水平核定;(2)按照营业收入或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方法核定;(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方法测算核定。通过以上方法,应很容易就发现核定税款工作中的渎职犯罪。四是税务机关滥用职权违法采取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措施,或者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措施不当,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纳税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行为,应视为渎职。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采取保全措施、强制措施的范围、程序、手段、时问等方面不合法。
4、稽查环节。这是税务部门执法弹性较大,较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主要是税务人员收受贿赂、徇私情不认真执法,不认真检查、故意少算税款、减少罚款及滞纳金。如武汉市某区国税局稽查局稽查员张某,在2003年10月以来受命对该市两家公司进行了7次协查。按规定,稽查人员应审核所查业务“票、款、物是否一致,未来业务是否真实”,张某碍于同事打了招呼,接受了请托人吃请和钱物,竟然一次也没有到企业仓库查看有无货物储存与流转,一次也没有到银行核对企业资金往来,便轻信企业提供的伪造的财务资料,草率作出“开票业务真实”的协查结论,致使受票方抵扣成功,同时造成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应该被发现而没有发现,由此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为800余万。
五、涉税渎职犯罪的预防对策
1、树立“四个观念”,提高规避风险的意识。第一,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来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绷紧依法治税这根弦不放松。第二,必须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推动规范管理与优质服务的共同进步。提倡优质服务是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的,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是“并驾车”,不能因担心纳税人的投诉而一味将就纳税人的无理甚至“违规”要求,置税法于不顾。第三,必须树立现代税收改革观,正确处理改革与“ 固本强基”的关系,对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和办法必须坚决地承继和发扬,对有助于税收管理的先进观念和做法应大胆吸收和借鉴,对有悖于税收管理的行为和弊端要彻底的摈弃,努力实现税收管理效率的最大化。第四,必须树立现代税收管理观,按照“征管五化”(即征收电子化,信息集中化,运作网络化,管理集约化,稽查专业化)的要求,实现科技兴税与强化管理的有机统一。
2、完善税收制度,提高公开、公正、公平执法水平。首先,要不断修订和完善现行税收各项基层制度,提高税法的可操作性。如对民政福利企业投资主体的界定问题,国家有必要对民政福利企业税收政策必须调整,实行税务机关依法征收、财政返还办法解决。其次,要教育干部树立法制意识,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和现代管理相关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领会文件精神,做到融会贯通,贯彻上级文件不能变形、走样,不能各行其是、乱开口子,更不能有悖国家的法律,从而保持政令的统一和政策的延续性,彻底改变“以言代法”,“权大于法”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错误做法。再次,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现代税收征管体系、依法行政监督制约体系、税收执法保障体系,从制度上对我们的干部依法行政加以督促和监督,防止权力的异化。其四,要进一步加大税法宣传的力度,实行公开办税和承诺制,增强税收政策的透明度,特别是对一些敏感问题要搞“阳光操作”,切不可“暗箱操作”,要将税务执法行为、程序、时限置于广大纳税人的监督之下,从而减少国税工作的阻力和压力。
3、公开办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公开办税是遏制以税谋私的有效手段,公开办税落实不好,不但腐败现象难以根治,而且依法治税也难以进行。对此,一要实行“阳光办税”,就是要把税收政策、税额核定、案件查处、一般纳税人认定、出口退税审批等一些带有实质性、敏感性的问题向社会公开,把执法各环节公开,不给以权谋私者可乘之机。二要广开监督渠道。公开举报电话,明确受理群众举报的部门,制定奖励、保密等措施,鼓励群众积极举报。主动邀请人大、政协、检察等部门监督税务人员和税收工作。三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对税务干部的监督渠道,加强对税务干部工 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
4、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内部执法监督、检查。作为国家重要执法部门的税务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并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近年来,许多税务机关在推行执法责任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税务部门推行了执法责任制,该制度的实施,对于强化税收执法人员的落实意识、责任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执法行为,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推进税收工作的法制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宣传讲座】推荐阅读:
中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06-08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10-22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讲座01-04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对策11-04
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报告12-26
预防职务犯罪教育07-15
职务犯罪预防动态07-19
小学预防违法犯罪总结10-12
税务系统预防犯罪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