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2024-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宗教对文化发展的影响(通用11篇)

宗教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篇1

当今,世界宗教的发展对我国宗教产生了种种影响.因此,准确把握世界宗教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由此带来的对我国宗教的`影响,将有利于我们做好宗教工作,进一步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作 者:陈玮 毛国庆 作者单位:陈玮(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西宁,810001)

毛国庆(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宗教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篇2

1 体育:宗教起源说

关于体育起源问题,众说纷纭,相关的研究成果丰硕,可以归纳为劳动起源论、军事起源论、游戏起源论、宗教起源论和教育起源论。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一种学说是体育的宗教起源论。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受到四季和环境的困扰,原始人为求助于自然恩施,祭祀天地而形成的原始宗教活动,并以体育形势进行求助祭拜。早期体育孕育于宗教活动中,体育的发展、演变、分化过程一直依托宗教活动,并获得一定的发展,知道工业革命后则分化成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

体育的很多项目是产生于宗教活动。学者王永华在“论奥林匹克文化的本源与发展”一文中对奥林匹亚早期历史的考察、奥运会起源神话以及古希腊人早期的祭祀活动的研究发现:古代奥运会与古希腊人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的奥运会作为纪念死去英雄的一种方式,也是古希腊人祭神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周期性王位更迭有关。在古希腊人看来,举办体育竞技会是人神沟通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抚慰亡者的灵魂,取悦神祇,而且还可以得到祖先、英雄和神祇的庇佑。正是基于这种宗教意义,古代奥运会得以创建和发展,从自发的地方性体育竞技会发展成为定期举办的全希腊人的节日庆典[1]。再如,中国的气功、古印度的瑜伽无一不是从宗教来发展而来。

2 体育与宗教异同

原始体育和宗教从一开始就处于混沌状态,在一些民族地区,它们之间的关系仍处于纷繁复杂的局面。一些从事研究民族体育的专家认为,原始的体育活动实际上就是宗教的一种形式,也有人则把原始的传统体育描述成在某些方面类似于宗教而非宗教的一种活动。不管怎样,原始体育与宗教同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本质的不同,又有一定的联系。

有些学者在论述宗教与体育二者之间的联系时,明确提出二者之间本质上是相同的。宗教学查尔斯﹒普莱比施教授在六七十年代就提出,原始体育起源于宗教,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原始的体育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宗教活动。这个观点随后被许多学者所接受。姚重军在关于体育与宗教关系的探讨一文中,再次指出体育与宗教的相似之处。

在看到体育与宗教联系的同时,学者着重研究了二者之间的不同。有些学者从二者的表现形式上予以区分。姚重军指出二者不同在于:(1)体育是一项比赛项目,当时有高低之分,比赛的项目、仪式、参与的人物、场地器材、举行的过程都同宗教中的神圣的、超自然的领域毫无关联。(2)体育活动多是个人活动,有些出于群体表演。这些表演的仪式基本上是辅助性的,着重于目的。而宗教的仪式基本上是表达性的,着重于过程。体育的竞赛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众都是输赢分明,大家看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而宗教却被认为是神秘的。民族体育随历史的进程而不断更新,而宗教的信仰是与神圣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随历史的变迁其变化进程很缓慢,以至于有些根深蒂固,不易改变。

赵克在现代体育思想:体育与宗教的哲学思辨一文中从辨证为物质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探讨二者的不同,指出体育与宗教有质的不同、对人的认识存在根本的对立。体育的理智和力量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对人的本质的认同和升华,相对于宗教来讲更具有积极意义。只有正确认清其相似之处及其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发展体育活动才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3 宗教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自从体育孕育到发生、发展,就没有脱离过宗教对它的影响。体育与宗教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国家是不尽相同的,由此形成了相互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宗教对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宗教对体育发展的阻碍作用。

中西方宗教形态的差异,对体育的影响产生截然不同结果,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西方宗教信仰促使其民族体育向着竞技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其体育发展迅速;我国宗教的发展历程决定了民族体育向着表演型、艺术化方向发展。

西方宗教提倡的“诚信、自由、平等、博爱、公平、公正”的伦理道德,与奥林匹克的核心精神是切合的,给体育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启示和积极影响。中国宗教中佛教、道教的心性学说,宋明理学倡立的天道性命学说对古代体育思想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与中国古代体育思想所显露的“仁义、伦理、纲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一脉相承[2]。

西方宗教在改革过程中,不同类别的宗教相互融合,给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宗教间相互渗透对体育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不同的宗教类别对体育发生了不同的影响,那些为改革或振兴传统宗教,使之更通俗化,易被平民百姓所接受的宗教改革,对体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在宗教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邪教组织,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更是有悖于体育精神,宗教改革的不利性阻碍了体育的进步和发展。西方宗教在14~16世纪中进行的改革运动,产生的“灵肉统一关系”观点,为之后重视身体健康奠定思想基础。

4 结语

当前,学者对体育与宗教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零散,现有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体育与宗教的异同、宗教对体育发展的影响,但任何事物的联系与相互作用都不是单向的,体育对宗教的发展同样存在一定的影响。体育与宗教既然有一定的相似性,则在二者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吸收营养,促进各自的发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的宗教起源研究、体育与宗教异同研究、3宗教对体育发展的影响分析,认为:体育的宗教起源学说,是体育起源发展研究中重要影响力的学说之一;体育与宗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联系,又有差异;宗教对体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宗教理论对体育理论的影响、宗教改革对体育的影响、宗教观点对体育的影响、宗教形态的差异导致了中西竞技体育的差距。

宗教文化对英汉语言表达的影响 篇3

摘 要:宗教对一个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人们的伦理道德和哲学观念上,也会反映在语言上。本文以此为视角阐述了宗教与语言的关系,并从宗教文化对英汉两种语言产生影响的形式入手,探讨西方基督教文化同英语、东方佛教文化和汉语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圣经;佛教;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8-0112-4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a particular society is reflected not only in its concepts of ethics and philosophical thinking but also languag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language and attempts,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culture on language, to explore the inherent connections between Christian culture and English, Buddhist culture and Chine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uch connection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hristian culture, Bible, Buddhism, expressions

1. 引言

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发展史告诉人们,一种语言的产生、发展同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是交流、传播、延续和发展文化的工具。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它总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不同的文化必然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内容,处在文化深层的宗教文化是每个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宗教与语言都属于文化范畴,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宗教的各种特点在语言中都会有所反映。宗教信仰会广泛地影响人们的语言观念和语言交际,而宗教传播会影响语言结构的发展、变化。从宗教看语言可以扩大认识语言的视界,能够从特定的角度来认识语言的特点,解释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

2. 宗教与语言

宗教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与各种文化形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是一种精神关系的体现,即信仰与崇拜。信仰与崇拜是宗教最基本的因素,其特点是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和实体。信仰者相信这种神秘力量超越一切并统摄万物,拥有绝对权威,主宰着社会和自然的进程,可以决定人世的命运和祸福,从而使人对这一神秘境界产生了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并由此引申出与之相关的信仰认识和礼仪活动。宗教从本质上反映了人在面临支配自己的异己力量时,对其自然存在之有限性的认识和寻求超越自我的努力。

语言是与劳动同时发生和发展的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是承载各种信息的符号系统。语言不仅是思想和情感的反映,还对思想和情感产生种种影响。语言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而且越是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内容,越是在语言中留下广泛、持久的影响(曹青,2000:360)。处在文化深层的宗教文化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宗教与语言在起源上并不完全一样,但宗教与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宗教观念会赋予语言特殊的含义。宗教的观念及其早期特点使语言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或多或少被赋予一种它自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即“语言魔力”。在具有原始信仰的人看来,语言说出的概念即是物质本身,语言对一切所希望的东西都可能呼唤,认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某种吉祥或不幸,于是往往把语言虔诚地视为一种可使人与神相互沟通或传达神灵意旨的神秘力量,法力的大小取决于其熟练使用某种独特语言的能力。其次,宗教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语言结构的发展变化产生影响,因为宗教传播必须直接凭借语言表达,而在宗教、语言这两大符号体系互动过程的总图景中,宗教文化体系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它将自己的教义理论、典礼仪式、历史典故等大量的宗教文化信息通过词语渗透到日常语言中,并对日常语言进行合目的性的应用与改造(陈登,2002:139-141)。再次,宗教意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语言观念。宗教传播是以语言为工具的,而语言在为宗教服务的过程中,其本身的价值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一般来说,信教之人对宗教活动中使用的语言都有一种尊敬的心理,不愿意做出有损于这种语言的事,更不愿意轻易放弃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创造了宗教,宗教也塑造了语言,二者之间有种天然的孪生关系。宗教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既深受语言的影响,又对语言的历史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作为传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是储存宗教文化的容器,其中积淀并保存了大量的宗教文化信息。这种积淀表现在语言的诸多层面,无论是词汇、语音,还是语言结构、语言风格,无一不受到宗教文化的浸润与渗透,甚至可以说:“若将语言中的宗教痕迹全部抹去的话,我们的语言将是十分苍白、乏味的”(季羡林,1995:78)。

3. 宗教文化对英语的影响

在西方,宗教是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部分,它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形成西方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之一。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它上承希腊哲学,下启近、现代哲学,包含了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希伯莱宗教的精神以及罗马人的法治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而作为西方基督教文化圈内语言之一的英语,则深深浸透着宗教文化的影响,包含着纷繁的宗教文化因素。

基督教对英语的影响源远流长。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受教皇Gregory派遣把基督教传入英国后,拉丁语这一教会语言便在其所建的学校中教授,许多拉丁语进入了英语词汇,基督教及拉丁化开始向英语渗透。随着基督教思想和信仰在英伦三岛的逐渐普及和深入,英语的宗教色彩便愈加浓厚。基督教经典——《圣经》由拉丁语翻译成英语后,大量的宗教词汇(主要以拉丁语形式)渗入古英语并保存了下来,如现代英语中的“candle(蜡烛)”、“apostle(使徒)”、“deacon(执事)”、“pope(主教)”等都是最先进入英语词汇的拉丁词语(汪榕培,2002:226)。16、17世纪,现代英语逐渐形成。在这之前,中古英语还很不规范,只是一些不统一的土语方言。而英国的学术语言是拉丁文,学校里学习的正规语言也是拉丁文。到了17世纪初,英王詹姆斯一世指令47位学者,在大主教兰斯洛特(Lancelot)主持下,参考以前若干译本,编译并于1611年正式出版了《钦定圣经译本》(《Authorized Version》,下称《译本》)。该译本一问世便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译本》集合了以前诸译本之大成,用简洁的散文写成,文字古朴优美,部分地方运用了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因而独树一帜,形成了后人称道的“圣经文体”(the biblical language)。《译本》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它的出现确立了规范而统一的英语,促使中古英语过渡到现代英语。

《圣经》是一部宣扬教义的经典,它以小说、历史、诗歌、戏剧、书信等不同的体裁记述了不同人物的困惑、祈望与朝圣的心路历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信仰和伦理观念传播到英语国家。同时,《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也极为深刻。它不仅奠定了现代英语的基础,而且为英语表达输入了新鲜血液,突出体现在日常语言中有大量直接来源于宗教或深受宗教浸润的习语、格言、典故等。这些习语、格言、典故大多都是借助《圣经》人物、故事、事件以古喻今、以人喻义、以事喻理,因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交际。

在英语中,源自基督教的习语不胜枚举,如:“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源自《圣经·旧约·申命记》;“the apple of the/ones eye(掌上明珠)”源自《圣经·旧约·诗篇》第17章;“as one man(一致地)”源自《圣经·旧约·士师记》第二十章;“a speck of dust(微尘)”源自《以赛亚书》第四十章;“build on the sand(没有基础)”源自《马太福音》第七章;“change ones skin(改变本性)”源自《耶利米书》第十三章,等等。英语中有很多词汇或短语来源于《圣经》中的典故,但人们往往已经忘记了它们的出处,只用其象征意义。例如:“scapegoat(替罪羊)”出自《旧约·利末记》,现在喻指代人受过者。“feet of clay(泥足、致命的弱点)”典出《圣经·旧约·但以理书》第二章,现多用来指“伟人不为人知的弱点或致命的弱点”。“olive branch(橄榄枝)”出自《新约》,取自诺亚方舟这一典故,现在则被当作和平的象征。“Babel Tower(巴别塔)”出自《旧约·创世纪》,意为空想的计划。“fig leaf(无花果树叶)”典出《旧约·创世纪》,意为遮盖隐处、维持体面。由于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的权威地位,源于《圣经》的格言就往往具有特殊的力量,它们在英语中经常出现,形成了一种道德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Man proposes, but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Hatred stirreth up strifes; but love covereth all sins(恨挑起争端,爱宽容过错)”。《圣经》不仅影响了英语语言表达,而且也影响了英语的语法结构。希伯来语里有一种表达最高级的形式,《钦定圣经译本》在翻译时加以采纳,此后这种形式一直保留在英语中,如:“the king of kings(王中之王)”、“the holy of holies(最神圣的地方)”等等。

4. 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

中国文化在古代经历的最大外来冲击就是来自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在清朝末年以前,没有任何外来文化可以与佛教文化相匹敌,没有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像佛教文化那样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们的深层意识也即文化核心发生重大变化。而与这些新意识、新文化而来的则是一大批新的词语。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为古老的,它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相传为古印度北天竺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创教后被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大约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初传入时,并未引起社会的重视,且受到某些限制。但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迅速传播。佛教的广泛传播必须依靠佛经,高僧们从西域各国携带而来的大批佛经只有译成汉文才能被汉族人阅读和接受。所以,从东汉末年开始,大批佛经被翻译成汉语。随着佛教的传播,大量的佛教汉语词汇也就流行了起来。到了隋唐时期,佛学更是成了当时一股极有力量的社会潮流,对诗、书、画等文学艺术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文学艺术作品中佛教词语的广泛流传反过来又促进了佛教思想的传播。佛教词汇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其中有些词汇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从现代汉语仍然常用的如“因缘、真谛、功德、地狱、大千世界、神通广大”等词汇中可以发现这种影响的痕迹。

佛教传入中国对汉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词语的增加、词义的发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它所面对的是一个异质的语言文化体系。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一些概念在汉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词语,必须借用外来词,所以汉语中与佛教有关的外来词数量很大,达数万之多,在我们的日常语汇中,时时会有“佛语”出现,以至于如果要完全撇开佛文化的话,恐怕连话也说不全了(赵朴初,1985:97)。如:“烦恼”,出自佛经《成唯识论》,指身心为贪欲所困惑而产生的精神状态,今则泛指苦闷、心乱。“境界”,出自佛经《无量寿经》,指因报应而遇到不同的境遇或因人的差异而得到不同的境地,今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解脱”,出自佛经《维摩诘经》,指解脱烦恼,复归自在,又称涅槃,今指摆脱、开脱、解除、释放等。“刹那”,来自梵文“Ksana”,指极短时间。“忏悔”,是音义并举的借词,来自梵语“Ksama”,音译为“忏摩”。忏悔是同义复指,原指僧团的诵戒仪式,后来泛指悔过自新。从佛经的字眼派生出来的词也有许多,比如“业”是佛家的常用语,一个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了什么,都是造业,后来的一些汉语词汇如“事业”、“职业”等就是从这里演变来的。

汉语中的大量成语也来自佛经,例如:“一尘不染”(见《法界次第》),喻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净,今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影响,也形容非常清洁、干净。“心心相印”(见裴休《圭峰定慧禅师碑》),原指学人开悟,要由祖师印可,也指禅宗传法世系,今指彼此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空中楼阁”(见《百喻经》),比喻修行要打好根基,循序渐进,今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作茧自缚”(见《妙法莲花经》),比喻众生善恶报应,不由外力主宰,均是自作自受,今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另外,汉语中来自佛教的谚语、俗语和歇后语也有很多,常见的谚语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常见的歇后语有“屠夫念经——假慈悲”;“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等等。这些词汇一方面丰富了大众语言的词汇库和表现方式,另一方面也深深渗入了大众的思维底层,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行为观念系统(陈登,2002)。

佛经的翻译不仅增加了大量表达抽象概念的词语,在音节结构方面也加速了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倾向,因为佛经翻译讲究句子的节拍,句子要富于节奏,这就使得许多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如:“悉皆、爱惜、悉自”等(戴庆夏,2004:154)。佛经的翻译还输入了新的语法结构,如佛经不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语气词,倒装句法极多,名词修饰语较长等等。这样汉语的词和句都被拉长了,句子组织形式倾向于严密化,需要重言叠句才能表达的内容可以用极其概括的语句一言以蔽之,过去要由几个似断还连的零星小句才能说清楚的内容可整化为一个逻辑关系严密的整句,产生了与文言迥然不同的一些语言特征(ibid.)。

另外,佛经翻译主要是将古印度的梵文译为汉语,这样便使古人认识了不同于汉字的拼音文字,逐渐由重视汉字的形象意义转向汉语的发音,并从此建立起中国的汉语音韵学,定出了“四声”,用反切的方法为汉字注音,编定出依照声音分类排列的新字典。而至隋朝,在分析汉语每个字的元音、辅音的基础上定出了汉字所有的读音系统并整理成书——《切韵》(后至宋朝有《广韵》),作为写作诗词时韵脚和歌律在语音上的标准。

5. 结语

宗教,从其严格的意义来说,代表的是一种伦理观念,而伦理观念是维系一个社会生存的重要基础,因而也是特定文化的核心部分。宗教在世世代代的流传中,积淀在民族文化的底层,成为较难把握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文化有表层和深层两个层面。在文化交流中,表层文化交流比较容易进行,因为它只涉及文化的物质方面;而深层文化则较难沟通与交流,因为它涉及人们的精神生活,包括价值标准、心理习惯、思维方式、观念定势等(曹青,2000:365)。在西方社会,特别是英语国家,基督教及其经典《圣经》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而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深深地浸透着佛教文化的影响。虽然基督教与佛教之间存在着一些共性,但是两种宗教文化无论是在思维习惯、语言表达形式、词汇意象和含义上,还是在价值观念和伦理习俗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一个想真正从事跨文化交际的人来说,必须学习和掌握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英汉社会各方面的知识,考察和分析两种宗教文化影响下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做到准确、娴熟地使用英语来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曹青. 宗教文化与翻译[M].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360,365.

陈登. 论外来宗教文化在英语和汉语词汇中的积淀[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139-141.

戴庆厦. 社会语言学概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4.

季羡林.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78.

汪榕培. 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26.

宗教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篇4

宗教对俄罗斯文学创造方面的影响

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罗斯所信仰的东正教来源于古拜占庭帝国,在俄罗斯文化中,宗教既是信仰又是世界观,是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俄罗斯人对宗教的信仰,先知的预感,心境的启迪,使命感都体现着对宗教的信仰。以东正教为核心的宗教,深深影响着俄罗斯人的精神生活和艺术文学创作。宗教是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圣经”,是俄罗斯文学艺术的重要精神氛围,也是文学艺术创造作的题材来源。了解反映宗教意识的作品,也许是深入了解俄罗斯人、理解俄罗斯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十五世纪的约瑟夫.沃罗斯基(1439-1515)著名的《启蒙者》一书“几乎没有超出解释有争议的经文范围”(《俄罗斯神学之路》第14页)而著名神甫尼尔.索尔斯基(1433-1508)的代表作《背叛信仰》一书,“与其说是独立的论著,不如说只是作为资料汇编或资料链条而编辑的。”(《俄罗斯神学之路》第16页)。直到16世纪,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长期以来,俄罗斯教育中心的内容都是宗教。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俄国的印刷业几乎集中于印刷宗教书籍,因而使得俄国许多代人都是从宗教书籍(《圣诗集》,《日课集》等)学会读和写的。直到十八世纪彼得大帝时代才有所改变。因而使得俄罗斯喜多著名文学巨匠也深受宗教影响,如果戈理,索罗维耶夫等,他们宗教特征都深刻的反应在其作品中,成为影响俄罗斯人灵魂的著作。其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小说《罪与罚》中塑造的人物拉斯科尔尼科夫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体现出作家对俄罗斯现实的宗教神秘主义认识和理想。而果戈理曾受了宗教神秘主义的影响,曾到耶路撒冷作了一次朝拜,足见宗教对俄罗斯人深远影响。

 

浅谈宗教信仰对人性的影响 篇5

东西的宗教哲学思想最大的差异在于对人性之初的认识。东方儒教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基督教则坚信人一生下来就带有原罪,本恶。这两种不同的见解,导致对人类行为上的认识也有着严重的偏差。

东方人在纠正人类行为,首先站在一个完人的立场上,去严格规范。闭门思过,拷问灵魂,其实都是在用一种神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行为,这必然导致心灵上的煎熬,以致于最后对自己的完全否认,从而在精神上承受极大的压力。人们经常会说:做人好累。其实这句话应该是:做完人好累。究其原因,是因为你让自己站在神坛之上。

西方人首先就确立了自己是人,而且是有罪的人。人一出生,饿了要吃,冷了要穿,有好的东西就要抢,具有掠夺性和占有性。在人的本质上具有人性和兽性两个方面,人性表现在对事物善恶是非上的辨识,而兽性的表现就如同动物世界里简单的掠夺上。所以西方人在规范人类行为上,虽然也一样如东方思想接近完美,但它更具有宽容性。

人类社会中,规范人类行为的方式上都沿用着两条路线,一是法律,二是道德,法律规范了人类行为上的最低限度,也就是约束人们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而道德则有更高的要求,提出什么事情我们必须去做。不违范法律不等于说就是好人,只有在合乎道德和法律的同时,才能确立人的善恶好坏。

法律依靠其特有的强制性,严格的规范人类最基本的行为,而遵循道德守则呢?更多的是依靠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在这方面东西方文化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宗教信仰。西方基督教用赎罪的方式,劝人向善,用帮助他人的手段来谋求宽恕自己罪恶的灵魂。以求得进入天堂。东方佛教宣扬善恶因果,鼓励世人多行善事,以脱离苦难,往生极乐世界。

任何的一种宗教思想,其实都为了让人远离罪恶,让人性中的善在更大程度上压倒恶。人类恶的本质源于自我。当这种自我无限制的膨胀,就演变成极度自我的自私,最后漠视生命,导致犯罪。记得前不久的沈阳街头,一个人昏倒在马路上四天四夜,没有人伸出援助的手,最后导致他离开人世,这就是排他的自私造成的漠视生命的存在,从本质上来说,和马家爵漠视生命连杀四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我国在解放之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强烈的富国强民的迫切愿望和信仰,促使出现空前高涨的社会凝聚力,一切从国家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使当时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出现安定稳定的局面。而在六七十年代的浩劫中,人类社会的高度信任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挑战,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人人自危,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畸形中得到发展,壮大。也正基于此,自私在人性中得到扩张,这在后来的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下,人类关系演变成一切向钱看的利欲关系。虽然从表面上看,一样是安定繁荣的社会面貌,可在更深处,却是一种生活在自我自私的条件下的宁静。

宗教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篇6

浅谈宗教信仰对个人道德活动的影响

宗教和道德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宗教信仰对个人具有道德约束、提升个人道德水平、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等积极作用, 同时宗教信仰又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容易诱导人放弃自己的道德责任等.在现时代,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宗教信仰对个人道德活动的.积极作用.

作 者:刘湘 许正阳 LIU Xiang XU Zheng-yang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34 刊 名: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1(6) 分类号:B922 关键词:宗教   宗教信仰   道德  

宗教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篇7

美国是一个高度宗教化的国家, 除去各种种类繁多的新兴宗教, 其中存在较大的、得到公认的宗教派别就有300种。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 “美国是最世俗的, 同时又是最信奉宗教的国家”。尽管美国的现代文明高度发达, 但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烙着宗教的印记:美元上“我们信仰上帝”的字样;总统就职仪式上, 总统均把右手放在《圣经》上, 在牧师的见证下宣誓;许多美国人的婚礼、丧礼等也是在教堂由牧师主持;周末去教堂的人比看体育比赛的人还要多。据美联社撰稿人乔治·科内尔报道, 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和金钱远比花在体育方面的多。1992年, 美国人贡献给宗教事业的资金总额为56.7亿美元, 14倍于花费在棒球、橄榄球和篮球这三个联赛上的40亿美元资金。由此可见, 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 宗教与美国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紧密联系。本文以下部分主要分析宗教在教育领域的影响。

二、宗教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在美国, 教育是宗教发挥重大作用的传统领域。无论是中小学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 从殖民地时期开始, 就与宗教关系紧密。当前情况下, 虽然政府创办了很多公立学校, 但宗教的影响依然显著。

1、宗教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从18世纪起教会就开始大规模兴办中小学, 到了近代, 由政府支持创建的公立学校逐渐兴起, 成为基础教育的主力军。所以, 宗教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也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个方面。

首先, 公立学校方面。由于美国实行“政教分离”原则, 而公立学校又是由政府兴建的, 要正确处理宗教与公立学校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包括学生自发组织的宗教活动和客观的教授宗教内容两个方面。由于美国宪法的“政教分离”原则, 在公立学校中, 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宗教信仰表达活动是允许的, 但是由老师组织或者强制性的宗教活动则是违宪的。也就是说, 在公立学校中, 学生可以自发地组织宗教活动, 学校无权干涉, 但是老师和学校无权强制或参与。此外, 在公立学校的课程设置上, 宗教内容可以进入公立学校课堂, 但是必须客观地讲授宗教相关内容。美国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宗教发展史, 学习美国历史及文学离不开《圣经》的大背景。美国最高法院如此强调教授宗教内容的必要性:“就它的文学质量和历史意义来讲, 《圣经》是值得学习的。”但是宗教内容作为世俗教育的一部分, 必须要“客观地”传授给学生。所谓“客观地”传授是指, 学校可以讲授宗教相关历史及其相互之间的比较, 或是把《圣经》作为文学材料加以欣赏等。

在美国基础教育的私立中小学, 宗教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主要表现为教会学校颇受欢迎。樱开留学机构网站上显示的美国国家教育中心的2005—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 美国的私立中学共有29752所, 其中教会中学就占到80%以上。目前, 大约85%的美国私立中小学是由某一个教会创办的, 或是隶属于某一宗教团体。在近5000万就读于私立学校的中小学生中, 85%在教会学校就读。教会学校之所以生源不断, 是因为教会学校资金实力雄厚, 办学理念新颖, 教学成效显著。教会学校的资金支持大多源于教众, 比如,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义中都有规定, 信徒需要将自己收入的10%奉献给上帝, 所以教会用教友的钱出资办学服务于教友。另外, 教会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同于其他类型学校。除了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 还将宗教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把宗教作为培养学生品德和操行的途径, 用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会学校内都设有教堂, 不仅可以增进同学及师生之间的相互熟悉, 也是师生净化心灵的神圣地方。

2、宗教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实行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共存的方针。但是由于南北战争, 特别是1862年美国国会的《摩莱尔法案》通过之后, 公立大学才得以发展。所以宗教对私立大学的影响更为明显。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促进了一大批著名高等院校的建立。美国第一所高等院校——剑桥学院, 即哈佛大学的前身是由清教徒于1636年建立的。300多年来哈佛大学人才辈出, 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学府之一。除此之外, 其他教派也先后建立了许多著名大学, 如长老会的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圣公会的威廉·玛丽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浸理会的布朗大学, 归正宗的王后学院, 加上达特沃斯学院, 这9所殖民地时期的大学就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大学”。它们虽然宗教背景各不相同, 但都是出于宗教动机建立的。时至今日, 虽然很多学校由于接受了政府的经费支持而逐渐脱离了教会, 但仍有很多美国顶尖名校属于教会学校, 比如圣母大学, 叶史瓦大学等。另一方面是宗教对美国学术领域创新和自由的氛围有重要影响, 促进了各种思想意识的融合。由于早期的清教徒深受英国的宗教压迫, 所以他们在创立学校时对自由宽松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就十分重视, 把宗教上对自由的企盼体现到教育中。而“叛逆”英国正统宗教的清教徒们的不甘受压迫的性格在在教育领域也深有体现, 如对已有知识的突破, 对现有学术成果的发展和创新等, 使得学生的创新实践硕果累累。

三、结论

宗教对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基础教育的公立学校里, 在政教分离原则下, 学生可以自发组织宗教活动, 学校也可以客观地教授宗教相关内容;私立学校方面, 由教会创办的学校颇受欢迎。高等教育方面, 宗教促进了一大批高等学府的建立, 对自由、宽松学习环境和创新氛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摘要:美国是一个宗教化程度很高的国家, 宗教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 可谓是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方面对宗教在美国教育领域的影响作一分析。

关键词:美国,宗教,教育,影响

参考文献

[1]U.S.Supreme Court decision:“School District ofAbington Township v.Schempp.”374U.S.203.225 (1963) .「DB/OL」http://supreme.justia.com/us/374/203/case.html

[2]符晓.美国宗教纵横谈.载自袁明主编《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裴孝贤.宗教在美国社会的地位.美国研究[J].1998 (4)

浅谈宗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篇8

陶瓷文化与宗教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儒教素材经常作为创作题材,包括宗教人物、宗教故事,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罗汉、达摩、八仙、老子、庄子以及孔子、孟子等的塑像以及与他们有关的故事。

但是,宗教题材的作品就不一定是宗教艺术。在陶瓷作品中,很多宗教题材的作品都不能划归为宗教艺术,不能理解为宣传宗教主义,而是艺术家们借宗教题材,通过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感情与审美追求,有世俗的倾向和民间艺术色彩。因此,不能一看到观音、罗汉塑像就认为是宗教艺术。

当然,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经常被人作为宗教塑像供奉,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黑格尔早就指出:“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确是为和它不同的一个部门服务。

二、宗教对于陶瓷艺术装饰的影响

佛教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也随之而来,三国、两晋瓷器装饰上已有表现,谷仓、罐和碗钵等器物出现了佛教造像和忍冬纹,工匠艺人将佛教造像与我国传统的四神、仙人、乐舞百戏和其它图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风格不同于前代。莲花是佛教艺术题材之一,南朝青瓷普遍以莲花为装饰,在碗、盏、钵的外壁和盘面常常划饰垂线仰莲,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

佛教界称到达彼岸,成就完美人格者为如来,所以陷于苦难的人就向如来求救,或者萌发向如来求救的心理,为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模仿如来的陶瓷雕塑应运而生,光洁的瓷器表现了如来的大德、大智、人性、人格。菩萨遵从如来的教诲,绝不独善其身,时时眷顾弱小的人,并适时地援助他们,弘扬如来的教义,希望能和众生一起升越。菩萨、观世音本已进入如来的境界,就为了济渡苦难的众生,才自愿入地狱济助,因此,菩萨的塑像就特别多。例如人们供奉的千手观音,即是以千手象征观音菩萨以各种方法来救济迷惑、彷徨无依的人,而六地藏和六观音,是于六道中分别以救世主出现的佛。从出土的流传文物中,可以找到许多陶瓷的雕塑,面目慈祥、神态逼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陶瓷。

莲花是佛教艺术题材之一,因为莲花在佛教中是一种圣洁物。佛教在我国虽几起几落,却也久盛世不衰,影响到社会各阶级阶层,深入到文化意识的各个领域,因此,莲花花纹在瓷器陶器纹饰中也经久不断。南朝青瓷中普遍以莲花为装饰,在碗、盏、钵的外壁和盘面常常划饰重线仰莲,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

古时人们为使瓶具有吉祥之意,把瓶制成葫芦形,叫“葫芦瓶”,因“葫芦”与“福禄”谐音。纹饰大多带有道教色彩。也有书写吉祥文字,具有祈求吉祥福禄等用意。

在佛家“八吉祥”纹样中有“宝瓶”。《雍和宫法物说明册》云:“宝瓶,佛说智慧圆满具完无漏之谓。”又有甘露瓶,直口腹大,腹下渐龠,下为座。这种瓶常被塑在观音像旁供杨枝,是观音盛圣水甘露普救众生的。由于这些佛家宝瓶道家甘露瓶而赋于瓶吉祥的成分。在中国传统图案中瓶的应用,更主要的是由瓶字的字音而来,即以“瓶”谐“平”取“平安”之意。

不能否认在瓷雕艺术中没有纯粹的宗教塑像。这些塑像,也是艺术家们“按照美的规律”而塑造的。它们同样可以成为审美对象。艺术创造的大忌是千篇一律和陈陈相因。在艺术创造中,题材没有好坏美丑之分,关键在于艺术家的审美判断力和艺术表现力。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同样可以成为艺术瑰宝。

三、宗教对陶瓷艺术传播的影响

长期以来,宗教对于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都有一定的影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对我国陶瓷传播到世界各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佛教却始终遥遥领先,对中国陶瓷以至于社会有着更大的影响。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对中国陶瓷向外传播影响很深。首先,欧洲传教士促进了陶瓷对外传播。1712年来景德镇并在此生活了七年之久的有着为宗教献身的信念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将景德镇制胎施釉烧成的技艺传给欧洲后,才启迪了那时正茫茫中探索着的欧洲人并使他们豁然开朗。简.迪维斯在他的《欧洲陶瓷史-试图揭开瓷器制作之秘》一章坦诚道:“从中国本身的情报,其中包括在中国的耶稣传教士雷.佛朗哥.泽维尔.昂特雷科莱于1712年寄到巴黎的来信,鼓舞了从事这项试验的人,这位牧师在信中描述了景德镇工厂瓷器的制作。”佛教早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就从中亚犍陀罗地区传入中国。在明代,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与波斯商人的到来而在广为流传。随着“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开辟,佛教、伊斯兰教的教徒相继东来,中国也有不少信徒西行求法。这些频繁往来的信徒、僧侣充当向外传播中国陶瓷的载体。他们在中国得到当时政府官员友人的馈赠,或自己购买而带到国外去。

宗教对于陶瓷艺术的影响是由来已久的,它对于当今乃至以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要取宗教的精华来发展陶瓷艺术,而去其糟粕以免阻碍了陶瓷艺术的进步。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如何来看待宗教文化,利用宗教文化,而促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陈钢莲 1977年出生于江西吉安,自幼爱好绘画。现为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景德镇市高级陶瓷美术师,系景德镇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宗教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篇9

明清之际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接触是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上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与基督教的差异以及明清之际民间宗教信仰对基督教的同化、对抗与排斥,认为民间宗教信仰对基督教当时在华的传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二者的接触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命运.

作 者:李琼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甘肃理论学刊 英文刊名:GANSU THEORY RESEARCH 年,卷(期): “”(5) 分类号:B929.2 关键词:明清之际   民间宗教信仰   基督教  

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篇10

宗教极端势力是指奉行宗教极端主义的一种社会政治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是指在宗教的幌子下,对宗教教义进行歪曲和极端化的解释,煽动宗教狂热和极端主张,制造不同信教群体之间的仇视和斗争,强烈要求摧毁当今一切社会秩序和世俗国家,建立神权政治的一种社会思潮和反动政治行为。在新疆,宗教极端势力的最初思想来源于“泛伊斯兰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沙比提大毛拉等人,鼓吹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上世纪末,随着国际宗教极端主义的泛滥,在新疆的宗教极端势力死灰复燃。鼓吹在新疆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并未实现这一政治目标,与民族分裂势力勾结,大肆煽动宗教狂热,疯狂进行暴力恐怖活动。

宗教极端势力及其形成的“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就是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破坏各族人民团结、安宁和幸福的生活,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妄图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家”

宗教归属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11

摘要 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宗教信仰的确可以增进其信众的健康。信仰任何一种主流宗教的人,无论男女,其平均寿命均比其他人长;而且患抑郁症和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的可能性亦低于其他人群;他们自杀的可能性更是低于普通人,说明人们可以通过宗教信仰而提高心理免疫力。有研究显示,信仰与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认为这是宗教社团关怀所致。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信仰就是一种体验,它对信众的关怀集中体现在归属感的获得。

关键词 宗教 归属感 心理健康

一、归属感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归属感的意义

所谓归属感,就是“我们感”,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每一位参加群体的成员,在感受并接受自己与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之后,才能获得成为这一群体成员的资格。有了这种“我们感”,个体即会自觉遵守群体的规则,维护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感情上发生共鸣,表现出与群体相同的情感和一致的行为。

(二)人需要有归属感的原因

人的最根本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因此人是社会中的人,只有社会化才能使人真正的成长。为了实现成长,人需要人际沟通、社会交往。人在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健康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境、拥有积极的心态等方面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感属于高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第三层次的需要,与爱并列,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需要的不满足会带来相应的负面情绪体验。如果长期经历负向的情绪体验,那么对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另外,根据Mikulincer和Shaver的研究,一旦归属感获得满足,人们就变得更容易接纳外群体,也说明归属感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及对他人积极的态度具有促进作用。

二、宗教对归属感的提供

(一)宗教的定义

如今,宗教意味著仪式活动、普遍倾向或内在的虔诚、体系复杂的思想、信仰体系的综合和某种特定类型的情感的等。而其中信仰是宗教意义上最根本的特征。

(二)宗教对归属感的提供

宗教是一个有组织的实体,由教徒组成,历来都被认为是受疾病和烦恼所困扰的弱势群体的精神避难所,通常首先向处于社会边缘的求助者伸出援手,而且,大多数宗教都宣扬“兄弟、姊妹”观念,使教徒相信宗教组织就是他们的家。由此可以看出,宗教对归属感的提供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为这些人提供了一种归属感,为皈依行为提供了动机。

三、伊斯兰教对归属感的提供

以伊斯兰教为例。众所周知,伊斯兰教成员彼此又称为“穆斯林兄弟”,他们以“安拉为宇宙唯一真神”为信仰连结彼此,为“两世吉庆”的共同愿景而努力(“两世吉庆”:今世生活是后世生活的栽种场,后世生活比今世生活更美好、更长久,但为了获得后世的吉庆,今世就必须努力奋斗,并在奋斗中恪守中正之道,不能被今世浮华的得失、成败所左右,而应当以一种平和、健康的心态面对今世生活的一切)。伊斯兰教不仅提倡肢体上的健康,同时也提倡精神上的健康,认为人若获得健康的身体,必须先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教义还提倡,当成功、富足、顺利时,要感赞真主的恩赐,当面临失败、贫困、厄运时要接受真主的考验,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自杀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生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分布资料显示,最低的自杀率绝大多数在中东,包括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同时,教义还要求穆斯林以诚实、宽容、谦逊、善良的心态处世为人,而狂妄自大、妒贤嫉能、发怒、恶意猜测等,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应加以禁止和防范。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伊斯兰教重视对人心理健康的培养与锻炼。当然,这种健康观是建立在信仰指导之下的。而使伊斯兰教信众如此虔诚地坚持而力行的这种健康观、坚守对安拉的信仰的原因,正是因为当年在耶路撒冷人迷茫无所依时,默罕默德提出了对真神安拉的信仰,为人民提供了精神上的归属地,使民众的群体需要得到了满足,人民得以团结起来,为心目中的事业不懈奋斗。

四、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宗教具有一定的迷信性质,但是其为广大民众提供的群体归属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是有益而无害的。宗教所宣扬的理想世界虽然遥远,但它提供给信众的归属感却很切近。特别是宗教群体本着不分贫富、不分种族、不分地位、不分职业的原则为信众提供“集体支持”,即教会团体通过关怀网络为那些患病教友提供帮助。这种行为使信众(特别是社会边缘群体)获得了归属感,满足了其亲和动机和乐群需要,对人的心理免疫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五、问题与展望

目前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以流行病学调查为主,并对部分来自民间医疗机构的数据加以统计分析,以推测“宗教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原因。而国内的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宗教信徒人格特征及心理状态的研究,尚未深入至对“原因”的探讨,相比较而言,国内的研究就略显肤浅。

上一篇:绿色建筑节能的技术论文下一篇:燃气安全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