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精选8篇)
(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
Ⅰ 前 言 《传染病护理学》是研究传染病临床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传染病护理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传染病护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传染病的流行条件、基本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掌握传染病的护理工作原则及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方式,运用护理程序为不同类型的传染病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大纲,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
一
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是章节中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4学时。四 教材:《传染病护理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石宏,1版,2005年5月。
Ⅱ 正 文 第一章 总论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总论的理论学习,学生应知道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能叙述传染过程中的五种不同表现;描述传染病流行过程中三个环节、两个因素的有关内容;说出传染病的基本特征、诊断、治疗原则;根据传染病护理工作的特点;能正确运用消毒隔离技术对临床各种常见传染病按整体护理程序进行具体实施应用。通过示教学生应了解传染病院(科)的设施、布局及各种管理制度;如何正确穿脱隔离衣,掌握对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的病人进行护理时的消毒、隔离技术措施及方法。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感染的概念、病原体的致病力、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护理。
(二)熟悉感染过程的不同转归、机体免疫应答作用、临床特点以及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
(三)了解传染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三 教学内容
(一)感染与免疫 1 感染的概论。
感染过程的表现。
(二)传染病流行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1
传染病流行的条件。2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三)传染病的特征
基本特征。2 临床特征。
(四)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传染病的诊断原则。传染病的治疗原则。
(五)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2 切断传播途径。3 保护易感人群。
(六)传染病的护理
传染病护理工作特点。2 传染病的隔离。3 传染病的消毒。4 传染病常见症状及其护理程序。
(七)传染病的发病机制(自学)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2 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病毒性肝炎的理论学习和角色互换,学生应会正确收集所给病例分析(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的主客观资料,列出护理诊断、医疗诊断,为确诊需要进一步做的检查,并制定护理计划;结合病人资料如何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病原学分类、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临床意义、甲、乙肝流行的特征、病理生理、病因以及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诊
断依据、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概述、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特征)、重症肝炎并发症的护理。
(二)熟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肝炎的流行及预防。
(三)了解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治疗。三 教学内容
(一)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学分型及临床表现。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原、抗体系统。
(三)各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重点介绍急性黄疸型肝炎及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
(四)甲、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
(五)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六)通过角色互换认识各型肝炎的临床表现,联系上述内容进行讨论,重点讨论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有关内容,使课堂讲授知识得到应用。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结合乙脑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描述临床表现,复述乙脑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诊断依据;认识乙脑护理的重要性, 结合病例制定出乙脑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及预防措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乙脑的概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护理。
(二)熟悉乙脑的预防、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
(三)了解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健康教育。三 教学内容
(一)乙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特点。
(二)护理在缩短乙脑病程、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三)乙脑的预防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及治疗。
(四)乙脑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健康教育。
第三节
狂犬病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知道狂犬病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并能结合病例制定出具体护理措施;说出及时处理伤口和暴露后预防接种在降低狂犬病发病率中的作用及具体实施方法的重要性。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狂犬病的概述、临床表现和护理。
(二)熟悉狂犬病的流行病学、预防及健康指导。
(三)了解狂犬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治疗。三 教学内容
(一)狂犬病发病的情况、临床表现及护理。
(二)狂犬病的流行病学、预防及健康指导。
(三)狂犬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治疗。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自学)3
第五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学)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自学)
第七节 麻疹(自学)
第八节 流行性出血热 一 教学目的通过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学习学生应会:解释本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说出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掌握重要实验室指标的临床意义;说出出血热各期的治疗及护理要点;运用护理程序结合临床护理病人;并根据流行病学制定出预防措施。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概述、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特征)和护理。
(二)熟悉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防。
(三)了解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并发症和治疗。三
教学内容
(一)流行性出血热的概述、流行病学及护理要点。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预防。
(三)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第九节 水痘(自学)
第十节 人轮状病毒感染(自学)第十一节 登革热病毒感冒(自学)第十二节 风疹(自学)
第十三节 艾滋病 一 教学目的 4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知道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的相关知识;同时结合具体病例提出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措施;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针对前来咨询人员能做出相应的解释及心理护理。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艾滋病的概述、临床表现、护理及健康指导。
(二)熟悉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以及预防。
(三)了解艾滋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内容三 教学
(一)艾滋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护理及健康指导要点。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及预防。
(二)艾滋
(三)艾滋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依据及治疗。
第十四节 脊髓灰质炎(自学)
第三章 立克次体感染性疾病(自学)
第四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猩红热(自学)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第二节
一
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结合流脑的发病机理描述各型流脑的临床表现;列出流脑实验室检查项目, 并说明其临床意义及收集实验室检查标本应注意的事项;解释流脑的主要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结合给予的临床病例能正确、完整地收集流脑病人的主、客观资料进行评估, 并制定出病人的护理计划。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流脑的概念、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措施。
(二)熟悉病原学、流行病学、治疗及实验室检查。
(三)了解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健康教育。
三 教学内容
(一)流脑的临床表现特点、预防及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二)流脑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
分型、各型的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及实验室检查。
(三)流脑的病理学特点、发病机制。
(四)通过病例联系理论进行讨论,加深对课堂讲述的知识的认识及理解,并能以流脑为例认识 5
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特点。
第三节 伤寒、副伤寒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总论和部分疾病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伤寒的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描述伤寒的临床表现和主要并发症;解释伤寒实验室检测及病原治疗的临床意义;结合临床病例正确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同时对伤寒病人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伤寒的概述、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及护理。
(二)熟悉流行病学、治疗和预防。
(三)了解病原学、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三 教学内容
(一)伤寒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护理要点。
(二)伤寒的流行病学、治疗和预防。
(三)伤寒的病理解剖部位与的关系、实验室检查内容、诊断依据。
(四)副伤寒(自学)。
第四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自学)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细菌性痢疾的学习学生能描述普通型痢疾、中毒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并能识别;结合病例拟定出中毒性痢疾病人的治疗原则及护理计划,为痢疾病人及其家属制定健康指导措施。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菌性痢疾的概述、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二)熟悉细菌性痢疾病原学、诊断、实验室检查、预防措施。
(三)了解细菌性痢疾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三 教学内容
(一)痢疾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
(二)痢疾的病原学特点与痢疾反复感染的关系。
(三)痢疾的临床相关问题,重点是中毒性痢疾的诊断。第六节
霍乱 一 教学目的 6
通过学习学生能结合霍乱的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改变描述霍乱的临床表现;解释霍乱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根据流行病学特点拟定霍乱的主要预防措施;并能说明对霍乱进行严密消化 道隔离的重点要求。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霍乱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二)熟悉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预防措施、健康教育。
(三)了解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三
教学内容
(一)霍乱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
(二)霍乱的病原学、诊断依据、以及作为甲类传染病进行严密消化道隔离的重要性和要求。
(三)霍乱的发病机理。第七节 白喉(自学)第八节 百日咳(自学)第九节 布氏杆菌病(自学)第十节 鼠疫(自学)第十一节 炭疽(自学)第十二节 O出血性肠炎(自学):H1577 第五章 螺旋体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学习学生应会:描述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说出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分期,结合发病机理描述各期临床表现;根据具体病例能做出诊断及治疗原则;并做出护理诊断及制定出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钩端螺旋体病的概述、临床表现和护理。7
(二)熟悉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治疗和预防。
(三)了解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三 教学内容
(一)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二)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治疗原则。
(三)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诊断依据。第六章 原虫感染性疾病(自学)
第七章 蠕虫感染性疾病(自学)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护理学系临床护理学教研室执行。
二 组织形式: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三 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运用了讲授、启发式提问、讨论、示范、录像等教学方法,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2.辅导形式:课堂答疑、课后辅导、网络查询等。四 考核办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教学测量:理论考试占80%,考勤占10%,作业(含平时小测验)占10%。
Ⅳ 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课内容 教学手段 理论学时 第一章 总论 CAI 6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CAI 6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CAI 2 第三节 狂犬病 CAI 2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 自学 0 第五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自学 0 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 自学 0 第七节 麻疹 自学 0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八节 流行性出血热 CAI 4 第九节 水痘 自学 0 第十节 人轮状病毒感染 自学 0 第十一节 登革热病毒感冒 自学 0 第十二节 风疹 自学 0 第十三节 艾滋病 CAI 2 第十四节 脊髓灰质炎 自学 0 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校2008级高职护理专业共有4个班级, 均为女生, 入学时均为高中毕业生。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 课题组从中抽取2、4两班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2班为对照组 (60人) , 4班为试验组 (60人) 。两组学生平均年龄及上一学年各科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教师与教材
两组学生的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均由课题主持人完成, 所用教材均为饶和平主编的《传染病护理学》。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 试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法。
1.3.1 对照组
教师讲授基本理论, 进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时学生就不理解的内容自由提问。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任务完全在课堂中完成。
1.3.2 试验组
教师先带学生去医院见习, 然后进行课堂讲授。采取以学生为主的医院—课堂教学模式。 (1) 见习教学:将试验组学生带到医院与病人直接接触, 如讲到某种典型传染病时, 先到医院见习。见习前, 教师深入病房精选典型病例。见习分两步进行:先由临床责任护士带领学生进行护理评估示范, 再由带教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护理程序的框架进行思考。 (2) 课堂教学:分两步进行:在课堂上,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提出主干问题导入本章内容, 精讲重点、难点;然后由学生结合临床所看到的自由提问,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 并按照护理步骤进行详细记录, 书写一份标准的整体护理病历。
1.3.3 教学效果评价
(1) 理论考试:教考分离, 统一试卷;规范考场, 严肃考纪;收回试卷由教务处密封, 按流水方式进行阅卷。
(2) 调查问卷:用自制的针对情景教学法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的调查问卷, 对试验组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60份, 收回60份, 有效回收率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均数u检验, 优良率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学生反馈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情景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和肯定:认为传染病护理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很有意义的占98.33%;认为情景教学法对理解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很大帮助的占99.17%;认为情景教学法能提高对传染病护理学学习兴趣的占98.33%;认为情景教学法值得推广的占100.00%;在见习教学后, 表示实习时敢主动接触传染病病人的占96.67%。
2.2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方法评价的比较
两组学生按统一的考核标准进行考试, 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 (见表1、表2) 。
注:χ2=29.41, P<0.05, ≥80分为优良
3 讨论
情景教学法, 是指师生共同创设情景, 借助护患情感交流和联想, 巧妙地将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与对护理的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教与学相结合, 缩小师生间、护患间的距离, 以促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养成科学思维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 重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现状。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 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3.1 情景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规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听讲, 只能在听完教师讲解后发挥自己的想象来理解传染病主要症状, 这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新鲜感, 久而久之, 产生厌学情绪, 失去学习兴趣。而情景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并让学生怀着对医院的向往和对传染病病人的好奇感, 走出课堂, 走进医院。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本次调查可知, 认为情景教学法能提高对传染病护理学学习兴趣的学生达98.33%
3.2 情景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由于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加深对传染病主要症状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
3.3 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加深对传染病护理学和传染病病人的了解
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走进医院, 亲自了解护理方法的多样性, 零距离接触传染病病人, 培养了护患交流能力, 使其体会到传染病病人渴望关爱的心理。
3.4 实施情景教学法面临的困难
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 需要耗费大量的课时。目前, 在大多数学校护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 传染病护理学课时不多, 无法满足情景教学的需要, 所以只能在部分章节开展情景教学。笔者建议, 应适当增加传染病护理学的教学时数。
总之, 实践证明, 情景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质量, 为培养符合临床要求的优秀护理人才奠定了基础。
摘要:目的 探索情景教学法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 (各60人) 为研究对象, 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两组授课教师和所用教材相同。对照组运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师讲授、学生自由提问) , 试验组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两组使用相同试卷, 在统一时间进行考试, 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 (78.4±9.7) 分, 明显优于对照组 (70.3±8.8) 分,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结论 情景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加深对传染病护理学的感性认识,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护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38-02
一引言
护理道德是指医护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医疗护理时应遵守的社会关系行为准则。一般而言,传染病因具有传染性,会导致护理工作更具威胁性且病人心理状态更加恶劣。因此,这就要求传染病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护理道德,能够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并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帮助病人早日痊愈。因此,护理道德的优劣对传染病护理的意义重大。
二护理道德对消毒隔离所起的作用
护理道德对消毒隔离所起到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传染病会使得患者成为传染源,所以任何一位传染病患者对其他人的健康都存在威胁。而传染医院或者传染科更是聚集着不同类型的传染病患者,加大了疾病传染的危险性。因此,日常工作中,为防止传染疾病大幅度蔓延,传染病护理人必须依据标准配制相应浓度的消毒液,并按时更换消毒液,此外还需及时处理不可循环利用的医疗用品;为防止传染病交叉感染,传染病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中及时清洁双手;为确保医疗器械的无菌性,医护人员必须保证各项医疗操作的规范性,无论是否被监督都能保证工作质量,从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可见,传染病护理工作十分繁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而高水平的护理道德能够让护理人员尽职尽责,保证消毒隔离工作的质量,从而维护人们的健康;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能够让传染病护理人员懂得如何控制疾病传染,帮助病人康复,保护敏感人群,以防治结合的形式促使社会安定。且只有护理人员具备高水平的护理道德,其专业知识才能发挥相应作用。
三护理道德对患者心理所起的作用
传染病患者因为疾病的特殊性,因而除去身体的折磨,他们还承受巨大的心里压力。传染病患者通常内心焦虑且空虚,担心自己会遭到他人异样目光或者嘲讽,也担心自己无法同亲人接触,更担心自己会因为失去自由。传染病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同病人接触最为密切,其护理道德会对患者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患者的情绪很容易因为护理人员的态度而发生变化,例如若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态度亲切、仪表庄重,患者就会因此产生安全感,信任医生和护理人员,配合治疗疾病;反之,患者就会因为护理人员态度恶劣,服务生硬而情绪败坏,心理负担增大,从而不利于疾病康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遵守护理道德在工作中能够做到设身处地,理解患者内心承受痛苦和压力,关爱患者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同时,传染病护理人员还需明白不同的病患在治疗过程中其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因而在為病人服务时需要注意病人心理特征,为其提供针对性服务,通过鼓励、欺负、温馨疏导等方式让病患持有良好的就医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由此可得知,医护人员的护理道德能够直接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四护理道德对护理工作所起的作用
现阶段,医学模式以及医疗服务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为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其中,护理工作也在这一发展形式中成为了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区域。如今,人们随着经济的繁荣,医疗技术的发展,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使得护理工作涵盖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包括基本的护理工作还包括保护生命、疾病预防、促进健康等方面的工作。因此,护理人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形式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准,还需要具备相应护理道德,这样才能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以及社会健康。特别是传染病护理人员,他们所工作的区域比较特殊,其工作的优劣对传染病的控制以及社会健康影响重大。而且,传染病护理人员一直直接接触传染病患者,这导致他们受感染的机率会高于普通人员。因此,传染病护理人员在爱岗敬业的同时还必须有为工作献出生命的觉悟。所以,传染病护理人员必须拥有高水平的护理道德,懂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将为职业献身的理念作为核心思想,如此才能够自居遵守操作规范,同时加强思想品质和自身修养的建设,提高交流能力,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让病人以健康的心态参与治疗,使其尽快恢复健康。
【观察要点】
1.体温、脉搏、呼吸及血氧等变化,如出现高热、咳嗽加剧,应注意是否有结核播散。
2.对咯血病人,要密切观察有无窒息先兆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抢救(详见咯血护理)。
3.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护理措施】
1.发热 结核病一般午后低热,应加强休息,如出现高热应按高热护理。2.盗汗 结核病多在夜间出现盗汗,应及时擦身,勤换内衣裤,注意保暖。3.轻症及恢复期病人 不必限制活动;有高热及咯血者应卧床休息。
4.饮食宜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优质高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多食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
5.耐心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知识,并给予病人帮助与支持,使其坚持正规治疗,建立良好的修养心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对做特殊检查,应提前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其产生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检查,如胸腔穿刺抽液。
6.按时、按医嘱给予抗结核药。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化疗的意义,用药时的注意事项,还要注意观察病人服药情况,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7.注意消毒隔离 ①餐具使用后先煮沸再擦洗,剩余饭菜煮沸后弃去。②用具、便器、痰具用后消毒。③痰液入纸盒或纸袋,焚烧处理。④病室、被褥、书籍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或日光曝晒。
【健康教育】
1、不随地吐痰,到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咳嗽、打喷嚏应轻捂口鼻。
2、尽可能与家人分床、分食。
3、定期随访,有利调整治疗方案。
结核性胸膜炎
【观察要点】
1.体温、脉搏、呼吸、血氧及神志的变化。痰液的性质。2.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3.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4.胸闷、胸痛症状有无改善。【护理措施】
1.给予舒适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卧、患侧卧位。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3.必要时给予吸氧,保持鼻导管的通畅。4.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6.协助医生抽胸水,做好抽水后的护理。7.遵医嘱给予抗结核和抗炎治疗。8.高热病人按高热病人护理常规。【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有意识的调整呼吸,避免剧烈咳嗽。2.指导病人避免体位忽然改变而引起疼痛。3.督促和指导病人每天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
4.坚持有规律长期服药,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胸片。5.注意营养,避免疲劳,预防呼吸道感染。
咯血
【观察要点】
1.观察咯血颜色和量、持续时间及频率。
2.病人的呼吸、血压、血氧、脉搏、心率、神志、尿量、皮肤及甲床色泽。3.窒息的先兆症状 咯血停止、发绀、自感胸闷、心慌、大汗淋漓、喉痒有血腥味及精神高度紧张等情况。
4.有无易引起咯血的基础疾病,如支气管、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等,询问有无咯血史、有无不良嗜好。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交谈。及时清除血污物品,保持床单元整洁。
2.心理护理,耐心做心理疏导,使其放松身心,配合治疗,教会并鼓励病人将血轻轻咯出。
3.一般病人静卧休息,使少量咯血自行停止。大咯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动,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头侧向一边,有利于健侧肺通气,对肺结核病人还可防止病灶扩散。
4.保证静脉通路通畅,并正确计算每分钟滴速。5.准确记录出血量和每小时尿量。
6.应备齐急救药品及器械。如止血剂、强心剂、呼吸中枢兴奋剂等药物。此外应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氧气筒或氧气枕、电动吸引器等急救器械。
7.应用药物并观察疗效
(1)止血药物:咯血量较大者常用脑垂体后叶素18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泵入10ml/h(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及孕妇禁用),可用立其丁1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泵入10ml/h,注意观察用药不良反应。
(2)镇静剂:对烦躁不安者常用镇静剂,如地西泮5-10mg肌注。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
(3)止咳药:大咯血伴剧烈咳嗽时可用止咳药。8.大咯血者暂禁食,小咯血者宜进少量凉或温的流质饮食,避免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多饮水及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可给缓泻剂以防诱发其咯血。
9.窒息的预防及抢救配合
(1)应向病人说明咯血时不要屏气,否则易诱发喉头痉挛,引起出血引流不畅形成血块,将造成呼吸道阻塞。应尽量将血轻轻咳出,以防窒息。
(2)准备好抢救用品如吸引器、鼻导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包告等。(3)一旦出现窒息,开放气道是关健一环,上开口器,立即清除口腔、鼻腔内血凝块,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内的血液及分泌物。
(4)迅速抬高病人床脚,使成头低足高位。
(5)如病人神志清楚,鼓励用力咳嗽,并用手轻拍背部帮助支气管内淤血排出。
(6)如病人神志不清则应迅速将病人上半身垂于床边并一手托扶,另一手轻拍患侧背部。
(7)清除病人口、鼻腔内之淤血。用压舌板刺激其咽喉部,引起呕吐反射,使能咯出阻塞咽喉部的血块,对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及舌钳协助。
(8)如以上措施不能使血块排出,则应立即用吸引器吸出淤血及血块,必要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镜直视下吸出血块。气道通畅后,若病人自主呼吸未恢复,应行人工呼吸,给高流量吸氧或按医嘱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健康教育】
1.遵医嘱服药,治疗原发病。
2.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戒烟、酒、忌辛辣,保持大便通畅。3.适当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避免剧烈咳嗽。
4.出现痰中带血丝、剧烈咳嗽、胸部不适等咯血先兆,应保持镇静,患侧卧位,头侧向一边,不要因害怕咯血而不将血咳出,但避免过分用力咳嗽,在家中则由家属送往医院抢救与诊治。
上消化道出血
【观察要点】
1.内出血的征象 如BP下降,脉搏增快且细滑、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出虚汗、头晕、黑矇、神志淡漠等,若有出血立即与医生联系。
2.呕血、黑便的颜色、量、性状并记录,必要时留取大便潜血标本送检。3.皮肤黏膜、甲床颜色、肢体温度。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静脉充盈程度及尿量的变化,注意听取病人的不适主诉,随时与医生联系。
【护理措施】
1.活动性出血期,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平稳后指导病人适当床上活动,防止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2.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可进低温流质,72小时后可进无渣半流质;恢复期宜进软式,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出血严重时,用静脉留臵针或内腔较大的针头建立静脉通路快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留取血标本,以备交叉配血。按时完成输血、输液的总量,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
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出血时头偏向一侧,床头备吸引器。5.注意保暖,出血期禁用热水袋,以免加重休克。
6.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特别是使用垂体后叶素。观察有无腹泻、腹痛、心悸等不良反应,严防外渗。
7.行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时,应备好抢救物品、药品,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及观察。
8.做好心理护理,出血期安慰病人,消除恐惧、紧张情绪。【健康教育】
1.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
2.指导病人合理饮食避免再出血,应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的规律,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饮料等。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戒烟酒,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 出现呕血或黑便时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活动;呕吐时取侧卧位以免误吸;立即送医院治疗。慢性病者应定期门诊随访。
肝硬化
【观察要点】
1.肝性脑病先兆表现,如情绪、性格、行为等改变。2.出血倾向:如呕血、黑便、皮下出血等。
3.观察利尿剂使用效果,保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观察尿量,监测腹围体重。【护理措施】
1.肝功能代偿期不能重体力劳动;失代偿期应减少活动、睡眠充足;感染或出血时,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低脂、低盐软食,避免粗糙食物,肝功能明显减退或有肝性脑病先兆应给予低蛋白质饮食,腹水严重者,应严格限制水、纳摄入、给予低纳或低盐饮食,水<1000ml/d。
3.静脉或肌肉注射时,注意速度要慢,拔针后按压3分钟,防止皮下出血;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口服药应研碎服用,行口腔护理等操作应动作轻柔,以免引起出血。
4.记录尿量,控制入量。【健康教育】
1.病程长、症状复杂多变,常有悲观情绪。应经常与病人交谈,指导有关保健知识,教会病人如何自我护理。
2.出院时指导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有节制,防止便秘及增加腹压,避免应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定期检查B超、电解质。
肝性脑病
【观察要点】
1.观察肝性脑病的先兆症状,如扑翼样震颤,性格改变,情绪反常,精神萎靡,睡眠失调等。
2.观察有无出血、黄疸、腹水、肝臭等原发病的情况。【护理措施】
1.烦躁者加用拦床架,去除假牙、发卡,修剪指甲,加强安全防护,防止意外损伤,昏迷期按昏迷病人处理。
2.加强饮食护理,危重期禁用蛋白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供给足够热量和足够维生素,清醒后逐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开始20g以下,以后每3-5天增加10g,并不断调整,病人完全恢复后每天每千克体重可摄入0.8-1.0g蛋白质。以植物蛋白为佳(如豆制品),病情稳定后可适量摄入乳制品,肉类蛋白质应尽量少摄入。限制钠盐输入,每日2g左右。
3.清洁肠道,减少产氨,出血时使用生理盐水洗胃,低压灌肠,忌用肥皂水灌肠,宜用乳果糖80ml,加生理盐水200ml灌肠,改变肠道的pH值,必要时一天多次反复灌肠处理。
4.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及感染,忌用热水袋。5.有腹水时按肝硬化腹水病人护理常规。【健康教育】
1.做好危重病人家属及清醒后病人的心理护理,讲解控制蛋白质饮食与肝性脑病的关系,让他们了解治疗饮食的重要性。
2.及时介绍病因与诱发因素,应合理饮食,不能滥用损肝药,保持大便通畅,每日2-3次软便。避免各种感染,戒烟酒,防止复发。
病毒性肝炎
【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厌食、厌油、恶心、呕吐、便秘、腹泻。2.皮肤及巩膜 黄染、瘀斑、尿色、蜘蛛痣、肝掌、黄疸迅速加深。3.疼痛:肝区叩痛、压痛。
4.重型肝炎病人 有无明显的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点、黑便);腹水;尿色、尿量。肝昏迷前驱症状,如有无意识错乱,行为异常,烦躁等。
5.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对病人心理状态的了解。【护理措施】
1.按感染性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①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低脂、适量蛋白质,保证足够热量、禁酒。③排便的护理:多吃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④皮肤护理:观察皮肤状况,保持皮肤清洁完整。
2.症状护理
(1)恶心、呕吐:①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心理刺激。②协助病人采取坐位,如病情不允许,可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边,避免呕吐物误呛入呼吸道;呕吐后做好洗漱工作,保持舒适。③呕吐频繁者可暂时禁食,予静脉补液及补充营养。④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及有无因呕吐引起的水、电解质失衡。
(2)黄疸、瘙痒:①保持皮肤完整性:每天可用温水清洗或擦洗;选择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的布制衣裤,减轻皮肤瘙痒;修剪指甲,防止抓破皮肤。②合理饮食,卧床休息,戒烟酒。
(3)发热:①降低体温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②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尽量减少病人的不适。③足够的热量和水分,以保持体液平衡。④定时测体温,了解发热的原因、诱因及发热的伴随症状。⑤观察有无因体液丧失而出现的低血容量症状,特别是药物降温后,病人大量出汗,易发生虚脱。⑥给予安慰,解除病人的顾虑,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
(4)意识障碍:①保持安静的环境,病室温、湿度适宜。②体位: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卧位。颅内压增高者宜取头高脚低位,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③保持呼吸道通畅,予氧疗以防脑缺氧。④加强病情的动态观察:定时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对光反射、危重病人应设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⑤加强基础护理:皮肤、口腔、排便排尿护理。⑥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⑦注意病人安全,使用安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药物治疗的护理
(1)药物知识:干扰素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产生抗病毒蛋白质,从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干扰素应冷藏保存。
(2)用药观察:①观察疗效的持久性和复发率。②不良反应:ALT反跳、发热、低血压、全身不适、恶心、腹泻、肿痛、乏力等,初期可有流感样症状、暂时性脱发、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贫血等。③血管状况的评估与护理:观察局部有无外渗及红肿等静脉炎的发生。
(3)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如出现高热、黄疸等应暂时停止使用。
4、心理护理 多与病人交谈疾病的治疗情况及愈合、预后,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教育】
1.急性肝炎 多为甲型、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过手、水和食物这三种方式,生活中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食贝壳类要煮熟吃,不能生吃。
2.慢性肝炎 主要为乙型、丙型肝炎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随访病情,坚持按医嘱用药。应避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饮酒、精神刺激等因素,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也增加肝脏负担。
3.随诊 一旦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不适等症状加重,应到医院就诊。
急性细菌性痢疾
【观察要点】
1.腹泻的次数、性状、颜色、气味,有无里急后重。呕吐物的性状、颜色。2.腹痛性质,持续时间。
3.全身情况 有无口干、舌燥、眼眶下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生命体征:T、P、R、BP。
【护理措施】
1.按感染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饮食由半流渐过度到软食以高热量、易消化、清淡流质,忌牛奶,恢复期易予以少渣、软饭。
2.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粪便培养三次阴性。
3.急性期卧床休息,呕吐后协助洗漱。肛门及肛周皮肤保持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擦洗并用凡士林涂抹肛门。
4.报感染性疾病卡。【健康教育】 不暴饮暴食。不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不进食未经合格烹调制作的食物。饭前、便前、便后要洗手。
高热
【观察要点】
1.热型及伴随症状,有无寒战、黄疸、皮疹、皮肤黏膜出血等体征的出现。2.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3.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的疗效。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4.皮肤黏膜、口腔状况。睡眠、饮食、大小便。精神、心理状态。【护理措施】
1.休息 高热时绝对卧床休息,烦躁惊厥者应用护栏。
2.饮食 宜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鼓励多进食,多补充水分,促进血液循环、皮肤与肾脏的排泄。
3.检测 定时测生命体征、白细胞计数、尿常规,有无发热、热型变化、感染表现,培养的标本,采集时间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抗生素停用5天后。
4.降温护理 体温在39。C以上者,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年老体弱者不宜连续使用退烧药,以防出汗过多导致虚脱;熟悉退烧药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剂量,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降温半小时后复测体温。
5.口腔护理 根据口腔PH及黏膜状况,选择合适的漱口液。5.皮肤护理 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注意全身皮肤的清洁。【健康教育】
鼓励病人多喝水。衣物潮湿后应立即更换。注意个人卫生。
流行性出血热
【观察要点】
1.发热 热型以稽留热和驰张热多见。
2.全身中毒症状 表现为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毛细血管损害表现:三红(面、颈、胸部位潮红),皮肤黏膜出血(瘀斑、鼻出血、便血)。
3.胃肠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肾脏损害:蛋白尿和管型。低血压休克表现:尿量减少,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
【护理措施】
1.按感染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昆虫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为止。
2.高热时给予冷敷,不宜乙醇擦浴,防止加重出血。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皮肤及口腔清洁。
3.发热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少尿期给予低脂、低蛋白、低钾食物,多尿期要多饮水,增加蛋白质和钾的摄入。
【健康教育】
1.防鼠、灭鼠,应用药物、机械等方法灭鼠。
2.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防止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食品。
A.硬结直径<5mm为阴性 B.硬结直径5~9mm为弱阳性 C.硬结直径10~19mm为阳性 D.硬结直径≥20mm为强阳性 E.局部有水疱为阳性
【答案】:E 【解析】:考察肺结核辅助检查。PPD注射后48~72小时测量皮肤硬结的直径,小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不足20mm出现水疱、坏死为强阳性。
2.患者女性,45岁,因肺结核在家隔离休养,请问对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指导最重要的是
A.保持乐观情绪和治疗信心 B.加强营养,保证心身休息
C.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D.尽可能与家人分室或分床就寝 E.按医嘱规则服药,坚持疗程
【答案】:E 【解析】:考察肺结核护理措施。肺结核治疗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因此指导病人按医嘱规律服药是治疗肺结核的关键。
3.患儿,男,1岁。未接种过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此种情况最可能表示为
A.近2~3周内初次感染结核 B.对结核无免疫力 C.体内有陈旧结核病灶 D.体内有结核病灶
E.身体已有免疫力,不会又感染结核 【答案】:D 【解析】:考察肺结核辅助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的情况:①接种卡介苗4~8周后,人工免疫所致;②年长的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不一定有活动病灶;③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过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④强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⑤由阴性反应转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从原来<10mm增至>10mm,且增加的幅度为6mm以上者,表示新近有感染。此患儿属于第三种情况,说明有活动病灶。
4.患者男性,55岁,肺结核病史1年半,咳嗽咳痰,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请问处理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是
A.煮沸 B.深埋 C.酒精消毒 D.焚烧
E.等量1%消毒灵浸泡
【答案】:D 【解析】:考察肺结核病的消毒隔离,应熟练掌握。痰菌阳性的病人是肺结核主要传染源,患者痰液干燥后结核菌随尘埃飞扬引起结核感染,结核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阴湿环境中能生存5个月以上,深埋难以杀灭。烈日暴晒下2小时,与75%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沸5分钟均能杀死结核菌,痰液较多时也可在痰杯内加入等量的1%消毒灵浸泡1小时后再弃去,而将痰液吐在纸上直接焚烧相对以上方法而言最为简便,故D选项正确。
5.某肺结核患者,近来表现为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和轻度呼吸困难等症状,请问肺结核患者出现胸痛是因为
A.大片肺组织的干酪样坏死 B.炎症波及壁层胸膜 C.肺结核病灶侵蚀血管D.直接侵犯了肋间神经 E.炎症波及脏层胸膜
【答案】:B 【解析】:考察肺结核病因及发病机制。肺结核病人由于炎症波及壁层胸膜可引起相应部位的刺痛,随咳嗽、呼吸而加重。6.肺结核的好发部位是
A.肺尖
B.左肺上叶 C.左肺下叶 D.右肺上叶 E.右肺下叶
【答案】:A 【解析】:考察肺结核临床表现。肺结核好发的部位是肺尖。
7.患者女性,23岁,未婚,患肺结核1年,医生给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请问该病人的化疗原则不包括
A.早期 B.短程C.联合 D.适量 E.规律和全程
【答案】:B 【解析】:考察肺结核治疗原则。抗结核化学治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作用,合理化疗可使病灶内细菌消灭,最终达到治愈。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
8.某肺结核复治患者,27岁,给予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继续化疗,请问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
A.污染的食物 B.污染的用具 C.污染的水源 D.伤口感染 E.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答案】:E 【解析】:考察肺结核病因及发病机制。肺结核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用具等传播,但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9.肺结核多见的起病方式不包括 A.感冒式 B.隐袭式
C.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D.咯血
E.高热、寒战胸痛伴气急
【答案】:E 【解析】:考察肺结核临床表现。肺结核的起病方式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呼吸系统症状为咳嗽,干咳为主、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结核性胸膜炎。女性病人可有月经失调、闭经等功能紊乱症状。10.肺结核化疗的短程疗法时间是
A.2~3个月 B.4~5个月 C.6~9个月
D.10~12个月 E.13~18个月
【答案】:C 【解析】:考察肺结核的治疗原则。短程化疗为6~9个月,联用高效杀菌剂:一般认为前2个月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后7个月减去乙胺丁醇。11.肺结核患者隔离后,导致的护理问题是
A.焦虑 B.恐惧 C.知识缺乏 D.孤独
E.家庭应对能力无效
【答案】:D 【解析】:考察肺结核护理诊断。请记忆肺结核病人隔离后由于交往圈突然减小,出现孤独情绪,心理护理对隔离病人很重要。
12.患儿,男,10个月。PPD试验(+++),其表示的情况是 A.母有结核病 B.曾患过结核病 C.2周内种过卡介苗 D.出生时种过卡介苗 E.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
【答案】:E 【解析】:考察肺结核辅助检查。小儿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反应的意义是:接种过卡介苗4~8周后,人工免疫所致;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过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愈小,活动性结核可能性愈大;强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该患儿结核菌素实验强阳性反应,说明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
13.患者女性,40岁,一月前诊断为肺结核入院治疗,请问对该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时,发现下列何种情况提示病情较重,应加强护理
A.低热盗汗、颧部潮红 B.软弱疲乏、精神不振 C.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D.高热不退、脉搏快速、呼吸急促E.痰中带血、咳嗽咳痰
【答案】:D 【解析】:考察肺结核的护理措施。当病人出现高热不退、脉搏快速、呼吸急促,可能出现了大咯血,危及生命。请记忆咯血窒息的临床表现。
14.患者男性,其妻一月前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两人有密切接触史,请问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不取决于
A.入侵细菌的数量 B.入侵细菌的毒力 C.患者的心理状态D.机体的免疫力 E.机体的变态反应强弱
【答案】:C
【解析】:考察肺结核临床表现。入侵结核菌的数量、毒力和人体免疫、变态反应的高低,决定着感染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人体抵抗力处于劣势时,结核病容易发生发展;反之,感染后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比较轻而且容易痊愈。15.患者,男,50岁。发热2周伴咳嗽,咳痰少量带血丝,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查体:右上肺部闻及少许湿啰音,胸片示右肺上野及中野密度较淡浸润影,似有透光区,血白细胞9.2×109/L。对该患者的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血沉
B.痰抗酸杆菌检查C.痰脱落细胞检查 D.肺活检
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答案】:B 【解析】:考察肺结核辅助检查。该患者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咳嗽咳痰,痰带血丝,右上肺湿啰音,胸片示右肺浸润影,似有透光区,血常规示感染,最可能诊断是肺结核,为确诊应作痰结核菌检查,菌阳性说明病灶是开放的,具有传染性。
患儿,男性,2岁3个月。因低热2个月入院。查体:消瘦,精神差,食欲减退,咳嗽,夜间多汗。颈部扪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听诊肺部无异常,肝肋下3.5cm。PPD实验(-)。2个月前曾患麻疹 16.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肺炎 B.支气管炎 C.原发性肺结核
D.急性亚急性淋巴结炎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答案】:C 【解析】:考察肺结核临床表现。此病人低热2个月,查体:消瘦,精神差,食欲减退,咳嗽,夜间多汗,为结核病表现。PPD实验(-)是由于2个月前曾患麻疹,现处于免疫力、变态反应暂受抑制所致,不能排除结核杆菌感染。
患儿,男性,2岁3个月。因低热2个月入院。查体:消瘦,精神差,食欲减退,咳嗽,夜间多汗。颈部扪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听诊肺部无异常,肝肋下3.5cm。PPD实验(-)。2个月前曾患麻疹 17.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沉 C.淋巴结活检 D.胸部X线E.痰涂片
【答案】:D 【解析】:考察肺结核辅助检查。该患儿低热,消瘦,精神差,咳嗽,夜间多汗。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PPD实验(-),但患儿2月前患麻疹,身体免疫力、变态反应暂时受抑制,并不能排除肺结核可能。胸部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
患者,女性,28岁,主因咳嗽、咳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午后低热1个月入院。X线检查左肺中上叶可见一云雾状、边缘模糊的阴影,PPD检查为强阳性。
18.护士遵医嘱给予患者做PPD皮试,以下哪个时间是正确看结果的时间
A.15~20分钟 B.12~24小时 C.24~48小时 D.48~72小时E.72~92小时
【答案】:D 【解析】:考察肺结核辅助检查。通常取0.1ml,即5结素单位(TU)于左前臂屈侧中、上级1/3交界处作皮内注射,注射后48~72小时测量皮肤硬结的直径 患者,女性,28岁,主因咳嗽、咳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午后低热1个月入院。X线检查左肺中上叶可见一云雾状、边缘模糊的阴影,PPD检查为强阳性。
19.患者是否是开放性结核,应该做哪一项检查
A.血沉 B.痰中找结核菌C.PPD试验
莫吉祥,肖云武,吴元清,黄敏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传染病精品课程组,湖南 湘潭 411100)
【摘要】 目的: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要求,进而提高学习的职业能力。通过近十年法定传染病疾病谱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为依据在高职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工作和教材编写上作一些课程改革实践和尝试。方法:参与学院传染病精品课程组的教学改革计划和护理改革措施的应届护生为调查对象,由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对护生职业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及考核评价。结果:调查显示参与传染病精品课程教学应届护生的职业能力受到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的一致认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往届护生。结论: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改革提高了护理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 职业能力;传染病护理;课程改革;实践
Mo ji-xiang,Xiao Yun-wu,Wu Yuan-qing,Huang Min 【ABSTRACT】 Objective: 【KEY WORDS】 《传染病护理》课程改革
近30多年来,我国传染病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一些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艾滋病,SARS等。一些过去被控制的“老”传染病死灰复燃,如性传染疾病,肺结核等。为了顺应高职教育理念的要求以及满足临床护理对传染病护理学理论知识的需求,更进一步解决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高等职业院校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工作和教材编写上作一些课程改革实践和尝试。
1.1教学内容改革
以传染病疾病谱变化为依据,优化教学内容
1.1.1传染病护理学教材是以病原学分类来安排教学内容,即: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虽然每个类别的疾病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从临床的角度看,它们的相关性就不密切了。因此,在教程的安排上,针对许多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都有相似之处,如发热性疾病有伤寒、败血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AIDS等,黄疸性疾病有病毒性肝炎、钩体病、败血症以及外科的胆道疾病和内科的血液系统疾病等。应以症状为主线讲解传染病学的临床问题,采取串联的方式讲授[2],分析它们的共性和差异性。这样做的教学效果优于单病种的讲解,也更贴近临床。这样讲解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性,而且也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1.2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学习,避免过多理论
第一章即为“传染病患者的入院护理”,让学生直接进入工作情境,学习与实践传染病护理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传染病患者的入院护理。体现国家新医疗改革政策
突出传染病以预防为主,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并重新医改精神,增加了传染病的社区护理。反映传染病变化趋势
特别增加了突发传染病的应急护理。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教材每章节通过案例引入,将学生带着问题在情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临床思维。
1.1.3通过对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传染病科、社区等传染病疾病谱进行调查,对传染病护理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护理工作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与行业专家合作,解构工作任务;进而选取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主要包括临床染病护理、社区传染病护理和传染病应急护理。根据选取的教学内容,进一步与行业专家合作,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实训项目。
1.1.4 内容序化教学。按照传染病护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与岗位工作任务确定教学项目。即以全程案例为载体,按照认知发展、职业成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也就是由单一传播途径到多种传播途径;由已知到未知:多数传染病是已知的,突发、新发传染病开始可能是未知的;由常见到少见的顺序,序化教学内容。
1.2教学方法改革
以案例引入教学方法为基础,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医卫类专业特点需要,以临床疾病案例引入教学方法,通过疾病的概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五部分内容对相应章节疾病详细解说,改进教学方法。
1.2.1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即使学生通过对特殊事例的分析,掌握一般分析原理,并借助这一原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3]。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首先将临床中和国际互联网以及其他高校有关的教学资料中搜集的案例编入教材,将案例资料制定成幻灯、视频、图文资料引入课堂,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1.2.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我们根据课程的需要,灵活应运全程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主题贴引导、行为导向式教学、“工学交替”、以赛促学,使教学活动更生动,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做评”一体化。
1.2.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并实施了虚拟项目的建设。通过增加教学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的应用能力。结果 2.1问卷调查
2.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广东、江苏等15家二甲以上(含二甲)医院实习的三年制高职护生带教老师。
2.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人际沟通能力、临床护理
能力、适应能力、应对能力、科研能力、护理创新能力六方面内容。在检查护生实习时(均已实习传染科)填写,要求护士带教老师完成填写,当场收回问卷。发放问卷290份,收回有效卷为263份。
2.1.3调查结果
在对三年制高职护生带教老师的调查中,带教老师的学历、护理工作年龄和职称情况都是较好的。其中,老师是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3%,5年及以上护龄者占81.6%,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者占58.2%;同时,39.4%的护生认为自己的带教老师临床护理能力非常不错,52.8%的护生认为自己的带教老师具备很好的人际沟通能力,23.7%的护生和带教老师完成一定的科研材料收集。带教老师对三年制高职护生评价中83%的护生对自己实践学习目标的定位明确,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32%的护生与老师沟通较少,55%的护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有困难,需要带教老师的帮助和指导;88%的护生承认自己在实习中遇到困难时无法独立解决问题,需要带教老师的帮助。带教老师对本届实习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往届学生相比,本届护生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护相关知识和防护技能掌握及应用情况有明显的提高。我院传染病精品课程组对传染病护理学的教学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可让护生受益终身。
2.2 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考核成绩
2.2.1 考核内容 连续两年通过对学生所在实习医院出科考试,以及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操作考核评分,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危重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老年病护理能力、沟通能力、健康宣教和卫生保健指导能力六方面内容。
2.2.2考核结果 本届实习生在我院传染病课程教学中“三环节”课程模式,“三递进”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后。护生一步步了解、熟悉和掌握护理技能,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感性认识, 在出科考试和操作考核评分中明显优于往届实习学生。讨论
3.1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到现在虽然他们的高职课程仍在不断的改革之中,但无疑已在课程领域的各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了近20年。因此改革策略十分关键,只有选择了明智的改革策略,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才有可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或者使改革少走弯路[4]。医学相关类高职课程改革能较好地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能更好地服务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我院传染病精品课程组在教学改革中,将提高职业能力贯穿在护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2以“护士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使实践教学在内容上具有整体性、在考核评价上具有多元性、在能力培养上具有连惯性。由于护理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护生没有工作经验,对病房环境中的实际操作环节陌生,只进行说教,不进行示范和模
拟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的。我院传染病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创建了临岗-协岗-顶岗的“三环节”课程模式;拓展了教学内容为“临床传染病护理+社区传染病护理+临床传染病的应急护理”;创建了“实训室实训→仿真病房实训→医院-社区实训”的三递进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使护生一步步了解、熟悉和掌握护理技能,提高了护理学生职业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黄春.当前传染病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1(2):53.[2]
陶寅.更新医疗服务观念,适应医学模式转变.中国医院管理,1998,18(8):453.[3]
徐向田.案例教学法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391-392.[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我校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2个班共175人作为实验组,另2个班共170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的年龄、入学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方法
期末考试试卷均使用题库组卷,两组考试试卷一致,考试时间统一。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对实验组进行教学评价,问卷内容涉及头脑风暴法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记忆力这五方面的影响。
1.3 头脑风暴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3.1 课前准备
教师是头脑风暴教学法中的协助者和管理者,因为课堂学时有限,所以课程设计清晰、确保学生明确每项流程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避免分组后的尴尬且有共同讨论的欲望,笔者课前按照生日同月法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人数控制在6~8人/组。现以传染病护理第一篇总论的内容为例进行课程设计,计划用2个学时完成这部分内容,教学目标如下:全班80%的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传染、感染的概念;(2)熟悉感染的表现形式;(3)了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急性传染病发展的阶段性分期。
1.3.2 课堂实施
每组发放一张白纸和一盒水彩笔,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交流、学习、总结并概括。为了让组长更好地维持组内讨论秩序,每位组员都需听从组长安排。笔者利用投影展示课程的流程,学生在明确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后,教师需要把控好每一个讨论环节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点,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用绘图的方式绘制出你想到的感染的表现形式及传染病的基本特征。(2)绘制出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越多越好)。(3)绘制出你见过的急性传染病的分期。(4)请用文字叙述“如何避免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组长整理本组所有人对该问题的观点、建议、想法及分析的结果,并由1名组员负责把本组讨论的结果以绘图的方式绘制在白纸上。每个环节结束时,教师需要对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分享给其他组。前三项最好以思维发散图的形式在白纸上绘制,这有利于学生看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第四项则根据本组学生前三项结果展开描述。
1.4 评分标准
期末考试试卷为百分制,改卷时密封班级、姓名等相关学生信息。教学评价问卷共5个条目,学生根据其重要性进行排序,最有帮助的计50分、有帮助的计40分、一般的计30分、帮助不大的计20分、没帮助的计10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期末成绩用(±s)表示,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用头脑风暴法后学生的绘图(见图1~4)
2.2 期末考试成绩
两组期末考试在同一时间进行,使用同一套试题。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教学评价
实验组学生对教师课上使用的头脑风暴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头脑风暴法在学习主动性及记忆力方面对其帮助较大(>30分),详见表3。
3结语
实施过程中发现,头脑风暴法是一种能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愉快的学习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从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中解放,并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它的考核评估方式可以是区别于传统考试的其他形式,例如,列举更多相关的观点、建议、想法等。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头脑风暴法在学习主动性和记忆力方面对学生帮助较大。但需要注意,该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准备工作需要更加充分。另外,在头脑风暴法实施过程中,如果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时,教师及其他学生不应对此进行评价或批评,否则将影响学生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建议、想法。
摘要:目的 探讨头脑风暴法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175人作为实验组,采用头脑风暴法授课;170人作为对照组,使用普通教学法授课。将期末考试成绩和教学评价得分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认为头脑风暴法可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及记忆力(得分>30分)。结论 合理运用头脑风暴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并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迅速掌握并持久记忆学习内容。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头脑风暴法,护理专业
参考文献
[1]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陈新梅.问题教学法和头脑风暴法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联合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8):79-80.
[3]关海宁,刁小琴,王鹏,等.食品科学专业教学中“头脑风暴法”的应用探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4):6-8.
【关键词】 传染病;感染;护理;自我保护
1 绪论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由于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存在不足,当患者被诊断为患有传染病时,不仅要承担病痛的折磨而且还会收到周围人群的疏远及冷落,因此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烦闷、绝望厌世、恐惧、孤独寂寞、自卑、逆反等心理障碍。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当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关爱患者,促进疾病的转归和健康恢复。我们总结了2009年3月-2010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传染病患者356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有患者356例,其中男213例,女143例,年龄8-65岁。患者被确诊患传染病后,不仅自己要忍受疾病之苦,而且由于担心将疾病传染给别人,而产生了焦虑、烦躁、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因此在护理方面主要是进行心理护理[1]。
2.2 护理方法
2.2.1 心理护理 部分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等临床特点,且治疗期间往往需要将患者与外界隔离,急躁、悲观等不良情绪会逐步困扰患者。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多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聊天、谈心等轻松的交流方式对患者进行传染性疾病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等,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传染病的相关防御知识,指导患者的饮食与休息。当护理人员接待及执行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热情、大方,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掌握传染病的相关防御知识,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2.2 生活护理 传染病患者一般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因此对传染病患者因加强生活护理。保持患者病房环境安静、整洁,使患者能够在病房安心治疗、修养身心。并且在患者身体状况许可的条件下,估计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嘱托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同时加强健康生活习惯的指导工作。
2.3 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尤其是传染病病房,环境的污染及其严重,细菌、病毒时刻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所以,医护人员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医院应该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对空气消毒。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如:勤洗手、戴口罩等。在口罩的选择及佩戴上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如:选择使用20层以上的医用口罩,配戴口罩时应保持口罩的上缘距下眼睑1cm、口罩的下缘将下巴完全包裹,此外使口罩的四周与患者的面部紧密相连等具体操作。在存放口罩时,将面部接触的口罩面向内折叠并放置在无菌袋中保存,杜绝将口罩随意悬挂胸前或放置在工作服的口袋内[3]。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生活护理、输液、换药、肌肉注射等操作时不可避免的与患者有过多的、较紧距离的接触,因此护理人员的双手接触传染源几率最多的部位,因此,护理人员在严格进行护理操作后,因更严格执行洗手操作,减少传染的机会。同时在护理期间,患者需进行大量的相关检查,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针头、采血器、患者的血液、体液等也都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器械的安全存放等,若护理人员不慎被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迸溅时,应即可做好消毒工作,以防被病原体传染[4]。
3 结果
传染病患者均成功治愈,无一人死亡。隔离期间,无一例患者交叉感染,无一护士被感染。
4 討论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因此传染病住院患者不适宜留陪属,患者在隔离过程中由于疾病的痛苦以及孤独等原因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在做好基本护理操作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关心、爱护患者,做好传染病相关知识的防御及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5]。
我院对356例传染病患者护理后,传染病患者均成功治愈,无一人死亡。隔离期间,无一例患者交叉感染,无一护士被感染。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间我们的体会是应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心态和愿望,在物质上、精神上实施有效的护理,护士须积极、主动把患者的心理特征,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才能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增强其治病的信心,以收到良好效果。同时,为了自我保护,我们应当严格遵守卫生部及医院的相关规定,在护理好病患的同时,自身也同样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科娟. 慢性传染病患者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J]. 护理探讨,2010.4(1):78-80.
[2]黄哲梅.洪婉媚,李剑妮,等.传染病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5.4(2):37-38.
[3]刘红燕等. 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保护[J].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44.
[4]雷波,郭翠娟.人性化护理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体现[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