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洋思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精选7篇)

洋思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篇1

一、学校简介

洋思中学——“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之一的当代中国名校,是全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也是现代学校的一面旗帜。

二、洋思中学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呢?

(-)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教好。

〔二)有一套科学具体的操作办法。

1.从坚定信心做起——让人人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并把信念变成信心和行动。

2.从上课做起——建立了一套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都能学好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质:全过程让学生学。

第一、介绍学习目标。(一分钟左右)

第二、自学指导。(两分钟左右)

第三、学生自学。

第四、学生练习。

第五、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

第六、当堂完成作业,(不少于15分钟)

3.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实行“三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4.从生活抓起——一养成一个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的生活方式和文明习惯。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

1、关于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认识

(1)先学: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未开讲之前紧紧围绕本课时学习目标,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所进行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这种先学不是要求学生堂堂课前预习,因为课前预习也有一些困难:如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有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无教师指导达不到相应的效果,流于形式等。而课堂中的先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追求目标;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这种先学是有序的,非放羊式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非自由学习,而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独自学习、有针对性学习,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制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2)后教:在先学的基础上,师生就学生在先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的互动过程。学在教之前,教在学之后。

课堂上教什么?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解决。在后教中,教师不凭自己的经验确定教什么,也不刻板的按照教案确定教的内容;因为,教案是经验的总结,它可能落后于课堂,而课堂是新的、动态的。教师教的内容应该完全依据学生在自学过后的情况来确定的;注意学生是表面会还是实质会?是只会做题,还是按规律做题?

课堂上怎么教?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尽可能的交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只有这样,学生的认识才深刻。而老师应在学生都不能解决问题的状况下才出现。老师的出现也不是大包大揽的讲,也是“兵教兵”,“老兵教新兵”,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教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讲对了,教师肯定;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兵教兵”不仅体现在课堂,也延伸到课后。洋思在安排学生座位时,都是让后进生和优秀生搭配在一起,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学困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优秀生的提高。优秀生要想帮助别人,自己就要理解充分,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的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当然,为保证“一帮一”落到实处,他们还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3)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理解。是为了达成目标所进行的又一次自我探究、自我学习的过程。当堂训练,象考试一样训练。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做到“堂堂清”。当堂训练的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堂堂清”的内容清的就是必做题。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结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以训练为主线,分为三个环节、九个步骤:

(1)先学结构: A.激学;包括激态和激趣。即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前学生状态和教学内容设法调动学生。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状态的激发。

B.导学:教师尽快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和相关练习以引导学生自学.C.自学:学生依据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完成课后相关练习和教师安排的练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巡视,特别关注学困生情况。

在先学环节中,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和相关练习方式有:事先印好材料人手一份、通过多媒体展示等方式;

(2)后教的三个层次;

A.互教:会者教不会者;教师尽可能的调动已经掌握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B.班教:即全班教。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设法激发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达到在相互讨论中掌握知识。

C.导教:即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对于学生通过以上环节任然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这个环节教师教的时间依学生疑难多少来定,多则多讲,少则少讲。但讲授时间宜限制于15分钟以内。

(3)当堂训练:

A.自练:要求学生通过先学后教环节的学习后,能够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自我总结、自我提问、自我质疑,自我探究,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B.互练:在教师的统一要求下,学生之间围绕学习内容进行的互检互测得教学活动。

C.导教:教师出题引导学生练习。洋思中学特别重视学生练习的校本化,即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每位教师编写的学生练习。这样的练习符合实际,层次分明,针对性强,避免了外购资料的一些弊端,达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以上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基本模式,在这三个环节、九个步骤中,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的不同,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全面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始终紧张,学生思维紧张、行动紧张、情绪紧张。而教师却显得较为轻松,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指导、激励和监考。不过,我们感觉到,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轻松,但为上好每一节课,在课下却要花费大量的功夫,认真备课、精心准备。只有课前忙碌,才能课上轻松,游刃有余。在备课的环节中,他们注重集体备课。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所上的内容70℅应是共同的,30℅内容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洋思人认为:如果把课堂比作战场,教师就是策划、组织的指挥员,要把打仗的权利交给学生。如果把课堂比作舞台,教师就是导演,把演戏的权利还给学生;如果把课堂比作赛场,教师就是教练员,把比赛的权利让给学生。

四、洋思中学的“三清”运动: 洋思中学的“三清”运动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再高效的课堂,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可能人人都能达到学习目标。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洋思中学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三清”运动。

“堂堂清”:要求学生课堂上必须尽力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日日清”:对课堂上完成的练习,教师在课后及时批阅后,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找相关的的学生个别辅导。

“周周清”:每个星期的周末,对部分学生的一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三清”清的内容: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内容;比如:课堂练习的必做题、英语单词、基本背诵内容、基本公式、规律等。

“三清”清的对象:学困生。开始学生数量可能比较多,但在这个活动的不断开展和深入的过程中,人数越来越少。关键是,教师要把这个工作做扎实,并坚持不懈。

“三清”时间保证:自习课、活动课、课间、及周末的晚上。“三清”管理方式:洋思中学每一位教师都承包的有后进生转化任务,而且有相应的管理和奖励措施。具体实施中,采用“金字塔”的方式:教师负责学习委员、课代表等班干部,班干部负责小组长,小组长再负责“一帮一”帮扶对子的优秀学生,再由他们负责学困生。在每个周末的下午,进行班班互清。

洋思中学的教育理念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因此,他们的“三清”运动开展的扎扎实实,成效显著。后进生每天都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忙碌,难有多余时间去干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因此,不仅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得到提高,而且各种行为习惯也得到了改善,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洋思教师的体会是:抓学生行为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他们的学习成绩。

洋思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篇2

打造一所名校, 必须有一个先进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办学理念, 要顺应现代社会对优秀学校优质教育的选择趋势, 要顺应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心理。

2008年5月, 笔者到洋思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原是一所“设备三流、生源三流、师资三流”的农村薄弱学校,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 已成为一所名校。那么, 洋思中学成功的经验到底是什么呢?

一、促使全体学生主动学习

洋思中学的教改实践是“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在笔者所听的一节公开课上, 教师出示课标, 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学, 每个自学的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时间限定。这种出示课标让学生自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积极思考。要让学生思考, 教师必须不断提出疑问, 也就是说有疑才有思。所以, 教师备课时就要在设疑上下功夫, 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选择教材中的疑难问题。这样, 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教材, 用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教材,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先学后教”, 重在学生的“先学”, 但是先学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导”。有的教师让学生自学, 变成了“放任自流”, 效果当然不好。洋思中学的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严格按照“四明确”:明确时间, 明确内容, 明确方法, 明确要求。洋思中学的学生经过教师的训练, 已经形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 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是闲的, 这既得益于教师的监督指导, 又得益于学校平时的训练要求。

二、营造氛围, 齐心协力转变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向来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难点。洋思中学转化学困生的做法是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注重了营造转化学困生的氛围。

学困生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之所以学困,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缺漏多, 基础差;二是懒惰思想严重, 不刻苦, 学习态度差;三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效果差;四是学习自信心严重不足。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先学, 就能及时发现知识缺漏, 教师才能有针对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补漏”。传统教法是学生听, 教师讲, 学困生基础差, 跟不上老师的讲解, 知识缺漏越来越多, 差距越来越大, 学习落后的状况很难改变。

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课堂教学特点是“紧张高效”, 看书、做题都是规定时间, 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学, 想偷懒也不行, 有利于端正学习态度。

“先学后教”中的“教”, 除了解决学生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绩自然会提高。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浓厚。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自信心会变得越来越强, 学困生就会学而不“困”了。

三、注重创新发展,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所薄弱学校的改变, 一所名牌学校的打造, 无不得益于一批高素质教师的支撑。

高素质的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必须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育手段、方法, 必须具备较高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洋思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洋思教学模式;教学三个基本规律;统一规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176-03

洋思中学是素质教育教学领域里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素质教育道路上的成功探索者。它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经过血与火的千锤百炼,形成了今日比较固定的扬名天下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中学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按照这个模式去教育教学是符合素质教育教学规律的。很显然这个模式里隐藏着素质教育教学的内在本质的东西——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统一规律,只是还没有进一步抽象概括上升到系统化条理化通俗化简单化的理论体系。大道至简,所以拙文试着:解读洋思中学教学模式里的内在本质规律即备课阶段上的活化规律、授课阶段上的转化规律、自学课阶段上的消化规律,以及这三个基本规律相互作用关系的协调一致的统一规律。

一、洋思教学模式里的内在本质关系

解读典型经验,一般遵循规律的内在要求去剖析。就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它们的联系或关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下面按上述要求去解析洋思中学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虽然八个字,却内涵了六个必然联系或关系。

第一个关系。先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指导。要指导就必须进行充分的备课。例如洋思教师提出:备课要点是学习目标、时间、难点、重点、学习方法等。这体现了教科书与教师的关系。

第二个关系。“先学”就是学生自己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学习教科书里的内容。也就是学生与教科书的关系。

第三个关系。“后教”就是教师发现学生有不明白不理解难掌握的知识环节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疑释惑。这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第四个关系。“兵”教“兵”——在“当堂训练”过程中,学生与学生相互讨论探讨,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其实质就是会者为师。即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第五个关系。集体备课——确定学生自学范围,内容,方式,时间,要求。自学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再是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为“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等等。这体现教师与教师的协作备课关系。相互取长补短,精益求精,促进规范提高个人备课的艺术。因此本质上是教师和教科书的关系。

第六个关系是教科书与教科书之间的关系。包括这一门课与另一门课的关系,同一门课里新与旧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学生与教科书和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的两个方面的体现。

总括上述,我们知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里内含着本质的必然的关系是:教科书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教科书的关系。

二、归纳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矛盾

据唯物辩证法知:关系就是矛盾。因此,教科书与教师的关系就是教科书与教师的矛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学生与教科书的关系就是学生与教科书的矛盾。进一步总结抽象概括简称书与教、教与学、学与书的矛盾。这三个关系就是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矛盾,它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本质。当然还有其他若干个关系和矛盾,但是它们都处于次要地位不起主要作用,这里不去研究它。

三、提炼洋思教学模式里的内在规律

1、书与教矛盾双方的特点和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

此矛盾发生在备课阶段。它是自学阶段上“学与书”矛盾转化过来的。以学与书矛盾运动的特点为基础,在新一阶段上开始相互作用。书与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书,代指教科书实质代指要学习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有其自己的内在客观性和逻辑性。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它的客观性规定着教师教的内容和范畴,规定着教的方法原则。在此条件下,教师是次要方面,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书与教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特点是教师按照知识的内在规定性与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有序的活接起来。就是将表现形式是死的内涵是鲜活的生命情感的知识,经过教师‘激活书’的‘活’劳动进入教师的头脑中,还原成有鲜活生命情感的知识过程。即将“死”的书变成“活”的书。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本质就是“活化”,这个过程就是活化过程,这个阶段就是“活化”阶段。这个活化阶段上的书与教的矛盾运动规律就规定为“活化规律”。

在小学、中学、大学等教学阶段的活动过程中,由于书与教的相应变化,书与教矛盾特点在本质特征相同的基础上又有各自阶段的不同特点,但本质都是“活化”的共同特征,只是“活化”的方式方法、“活化”的深浅程度等特点不同而已。

洋思中学集体备课过程中统一研究的‘六个问题’②就是活化书的方式方法的活化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按活化规律备课的。例如第一个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这是活化里的效率问题,也是活化的标准之一。第二个问题,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这是活化的计划问题。第三个问题,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是活化的基本要求。第四个问题,自学可能遇到哪些问题?这是活化的重点。第五个问题,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是活化的难点。第六个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活化的目的之一。再是活化的原则: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教师备课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激活知识’的“活化”劳动。

譬如,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就是一个“活化”知识的大师:备课始终一丝不苟,不仅对课文的思想、语言钻研的很深,而且对每一个句子讲解都仔细琢磨,并精心设计板书,给学生讲的课文,自己都首先熟读背诵。做到讲课时成竹在胸,得心应手,生动有趣,运用自如。每一次的备课都是艺术珍品。这就是斯霞老师“活化”书的真功夫。她的‘六备’是遵循活化规律备课教学的科学经验之结晶。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一桶水浓缩成一杯水的活化功夫。魏书生老师的‘语文知识树’是活化书的又一典范案例。

2、教与学矛盾双方的特点和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

书经过教师的“活化”作用后,由主要方面转化为矛盾的次要方面,而隐含进教的里面;而教师的教由次要方面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学生的学构成了一对矛盾。此时“活化”阶段上的书与教的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完后转化到授课阶段上的教与学的矛盾。

在授课阶段上,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的作用。学生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它的地位和作用只是能动地配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的学。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特点就是教师将“活化”的书传授给学生,学生接受完。其传授接受的本质就是教师和学生把需要掌握的知识转难为易地化到学生头脑中的过程。此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特点就是转化接收,简称“转化”。此阶段就是转化阶段,此过程就是转化过程。在转化阶段上的教与学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就是转化规律。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里【教师作用】中总结道:教师对大多数学生自己共同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使问题能自行解决。教师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内容、自学方法,然后只做点拨性的引导。这就是转化的具体方式方法,是转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特级教师陈元仙说:“我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时,总是告诉学生要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从不同的角度上下左右、远近高低去看。动物的要由静态想象到动态,本幅画要想象到前因后果,连续性的画要注意相互连接。以培养他们要次序地看,有次序地说,合情合理地想,合情合理地说的能力”。这就说明,教授学生学习不仅把知识转化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知识的方法规律转化给学生。这就是按转化规律教学的案例。说到底,教师将“死”的书活化成“活”的书,然后转移内化到学生的头脑里去,学生掌握了书。这就是转化规律的本质所在。

教师将活化的“书”转化给学生并被完全接收后,教师的教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化为次要方面隐身进书中,学生由次要方面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此时转化阶段上的教与学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后,转变为学与书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于是学与书矛盾双方在自学阶段上开始相互作用。

3、学与书矛盾双方的特点和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

在自学阶段上,学与书的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就是学生将“转化”过来的“活化”的“书”,自己主动地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消化吸收完。其本质特点就是消化吸收,即消化。此阶段就是消化阶段,此过程就是消化过程,学与书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就是消化规律。

洋思中学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不会的知识,自己思考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同学或和同学讨论。这就是“兵教兵”方式。实在解决不了的,请教老师再共同解决。因此,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氛围里,求知创新的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了,自学能力等各方面素质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从而有效地培“尖”补“差”。这就是消化规律的外在表现。

作为一个学生来说,其消化过程可以用数学家杨乐的自学体会来表述:“过去我们在大学里学习时,对于数学上的重要概念或定理,在将其含义和推理搞清楚以后,还要仔细推敲:前人是如何发现和建立它的?有什么背景?如果我们处于他当时的境地,将怎样做?定理的证明思想是什么?定理的条件是否都必不可少?结论能否再加强?是否能举出实例?经过这样一系列思考,认识和理解就会不断加深,对内容也就真正掌握了”。掌握了就是消化完了。这就是消化规律的个体性的表现形式而已。打个不算贴切的比喻:教师相当于母亲,教科书相当于食物,学生相当于幼儿。母亲将食物咀嚼过程中掺入自己的唾液,将生硬的食物变成很柔软细腻的食物,这个过程相当于教师备课是“活化”过程。母亲将其吐入幼儿的口中,幼儿接受,这个过程相当于授课。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主动接受,这个过程就是转化过程。幼儿自己咀嚼咽下去进行消化完,吸收其中的营养从而逐渐长大成人,这个过程相当于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给的知识后,自己去学习消化吸收知识中的营养,而自己的品德、修养、知识、技能、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发展,这个过程就是消化过程。

综上所述: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里隐含着教学活动的基本矛盾,就是书与教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学与书的矛盾。它们的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规律分别是活化阶段上的活化规律,转化阶段上的转化规律,消化阶段上的消化规律,而依次起着各自阶段上的决定作用,而又互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作用、又相互转化,循环往复、螺旋递升,以至无穷,从而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本质,形成有机系统的教学统一规律。

教学三个基本规律的作用分别是:活化规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转化规律起着传承的关键作用,消化规律起着单位教学活动结束后跃迁到下一个单位教学活动的决定作用,是教学目的规律。这三个教学基本规律简称活化律、转化律、消化律。如下所示活化律---转化律---消化律---活化律---转化律---消化律---

四、运用规律解读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理论依据

第一步就是教师备课,这是活化阶段,是教科书与教师的关系,这个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活化规律,此阶段活化规律起作用。

第二步先学前的指导,就是教师将活化好的知识,在几分钟内有重点的有方向的指导讲解学生去自学教科书时注意的问题。这是转化阶段,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这个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转化规律,此阶段是指导转化阶段,是转化规律起作用。

第三步就是先学,就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学习,就是自学课,这是初步消化阶段,是学生与教科书的关系,这个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消化规律,此阶段是消化规律起作用。此时一个单位的教学活动结束了。这也叫一个教学活动的周期。

第四步就是后教,在第一个教学活动周期结束前的自学阶段,就是学生自己初步消化阶段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些知识点,学生没有消化好,或是理解不了,教师针对不同的问题,在进行第二次备课,也就是重新调整第一次备课的方案,使备课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实际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况,进一步完

善备课,这个过程就是第二次备课,是第二次活化阶段,就是

第二个教学活动周期开始了。

然后开始第二次授课,这个阶段就是后教,是第二次解疑释惑的转化阶段,是转化规律起作用。

第五步又是第二次消化阶段。学生根据后教的有针对性的解疑释惑,再进行自己学习,再消化,直到消化完结。没有消化好的学生继续请教教师,再次消化,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消化完结。此时经过多个周期的活化、转化、消化的过程,所有学生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的。这就是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原理依据。具体说,很优秀的学生也是占比例数很少的学生,在先学阶段就是第一个教学周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在后教的当堂训练中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很少一部分学生,在课堂内完不成任务,在课后教师再次给指导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洋思中学做的很到位,但若干学校的若干个教师,对课堂内完不成任务的这部分学生就放弃了,如是差生就出现了,有一个到多个,到了高中阶段就剩下优秀和比较优秀的学生了。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我们学校的教育是精英教育的缘由之一吧。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简介 篇4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操作流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模式解读】

一、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二、教学策略

(1)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2)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该少讲的不多讲,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3)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互相提高。(5)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 1 渗透实施。

三、备课笔记要求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教学内容;②学习重点;③学生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写出指导学生的策略;④课堂检测题的设计。

四、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作用:

(1)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2)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3)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4)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5)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二)、学生的作用

1、“兵”教“兵”:

(1)“兵”教“兵”也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2)“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个寝室。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3)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者提出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2、“做”中学:

(1)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学生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知识的处我感悟,这本身就是创新。

(3)允许差异。在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基础。采取不贩方法与途径,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被充分的肯定,这也是创新。

(4)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5)只有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形成自学习惯。学生不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养成了做事的好习惯,不依赖别人,什么事都自己动手操作,养成勤快、爱活动的习惯。

五、模式表现出的课堂效益

1.一能发现真实的,并加以解决;

2.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四能真正理解知识,不断提升质量;

5.五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学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6.六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

7.七能确保减轻负担。

六、集体备课要求

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2)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3)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

(4)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5)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6)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之我见 篇5

梁马中学

慕贤

经过一年来全国全市上下对洋思教学模式的学习探究,以及本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摸索,对洋思模式有了以下认识;

一、从理念上: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二、教学策略:

① 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②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该少讲的不多讲,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③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互相提高。

⑤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渗透实施。

三、集体备课:

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②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③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

④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⑤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四、备课笔记: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教学内容;②学习重点;③学生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写出指导学生的策略;④课堂检测题的设计。

五、教学模式:

范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流程如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六、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②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③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④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⑤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七、“兵”教“兵”:

①“兵”教“兵”也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②“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个寝室。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③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者提出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八、“做”中学:

①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②学生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知识的处我感悟,这本身就是创新。

③允许差异。在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基础。采取不凡方法与途径,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被充分的肯定,这也是创新。

④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⑤只有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形成自学习惯。学生不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养成了做事的好习惯,不依赖别人,什么事都自己动手操作,养成勤快、爱活动的习惯。

九、谁紧张?

课堂上,学生要比教师紧张得多!

①有人认为,一堂课教师只讲几分钟,学生主要是自学,能紧张吗?所有到过洋思听课的人都会看到课堂上学生不闲着,特别紧张。课堂效益很高,学生不停地思考、阅读、提问、解答练习、操作等。

②课堂效益表现以下七能:

a.一能发现真实的,并加以解决;

b.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d.四能真正理解知识,不断提升质量;

e.五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学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f.六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

g.七能确保减轻负担。

③学生自主学习从上课到下课,从课内到课外。学生每一节课都象参加中考一样答每一道训练题。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点都不能松懈,每堂课下来,学生说:真累!然而,课外无作业,无压力,学生都特别轻松。

十、效果:

①洋思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学校,学生水平与基础较差。然而凡是在洋思经过三年自学训练的学生,学业水平提高很快,平均每年80%学生升入省级重点高中,其中包括一部分中、差生。

②记者跟踪调查表明,升入高中的洋思学生,后劲很大,他们自学能力比别人强。自主能力比别人好,课间操认真,起睡正常,学习成绩呈正态分布。

③洋思学生课堂特别紧张,课下很宽松,每天6:00起床,晨炼30分钟,早7:00~7:30看新闻,课后没有作业,中午休息1小时,晚9:30熄灯。下午无作业,自习时间,复习与预习,预习到位,课堂效率高,作业当堂完成,形成良性循环。

洋思中学四种数学教学实践模式 篇6

洋思中学四种数学教学实践模式

一、教学模式在“概念型”课中的应用

(1)揭示教学目标(约2分钟)。[目的: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注意点:目标要准确;语速要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听进去,都能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要有激励性,鼓励学生努力达到目标;语言要简洁,一般两至三句即可。]

(2)自学前的指导(约2分钟)。[步骤:出示自学提纲;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注意点:自学提纲相当于检测练习题。“概念型”课中的自学提纲的内容大多是概念或帮助理解概念的句子或某种思想方法。]

(3)先学

A 学生自学概念(约5分钟)[目的:通过自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记熟概念。步骤:学生结合思考题看书,划出有关概念;理解并记熟概念。]

B 检测自学概念的效果(约5分钟)。[目的: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教做准备。步骤:请几位同学板演默写概念,其他同学在座位上默写;教师巡视了解学生默写情况。注意点:板演对象以中下水平的学生为主,因为他们的错误具有代表性;教师巡视时,要充分了解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哪些学生概念未默写出来,哪些学生未默写全,哪些学生默错了,哪些学生丢掉了关键词语等。]

(4)点拨矫正概念(约5分钟)。[目的:使学生知道概念默写得对与错,并找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使学生知道概念的实质、要点。步骤:评判对错;针对问题进行点拨。注意点:教的内容就是学生默写不出来或默错的地方;教的要求不能只判断默得对不对,还要揭示其本质属性;教的方式应由学生先讲,若学生讲对了,教师就不讲,但要以表扬的形式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若学生讲错了,教师则要更正。]

(5)再学�D�D运用概念做练习(约5分钟)。[目的:让学生运用概念做相关练习,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同时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步骤:教师出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存在的问题。注意点:运用的程度一般由易到难;练习题一般来源于课本上每一节后面的练习;练习题的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等;检查方式是先让学生在座位上独立完成,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请学生报答案,教师将答案板书在黑板相应的位置,或点名板演。]

(6)点拨矫正练习,指导运用(约5分钟)。[目的: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①板书课题;知道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概念,解决问题。步骤:学生评判对错;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点拨矫正。]

(7)当堂训练(约15分钟)

二、教学模式在“例题型”课中的应用

这类课以例题为主要学习内容,重点是运用概念、定义、法则、定理等解决问题。这类课一般采用“一学一教,当堂训练”的形式进行教学。具体教学程序及要求如下:

(1)揭示学习目标(约1分钟)

[目的]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

[步骤]

②投影学习目标。

[注意点]

目标要准确,例题型课的学习目标不只是获得知识,而且更要突出能力,一般为“会运用”、“能熟练运用”,即要求学生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

(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目的]

使学生明确:

①自学的内容:看课本上第几页到第几页的内容;

②自学的时间:约5-8分钟;

③自学的方法:边看书边思考,研究例题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同时探索有无其他解法;

④审视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明确解题思路,进行自我检测。

[步骤]

①投影自学指导;

②学生看自学指导。

[注意点]

①在设计思考题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例题,思考题要能启发学生归纳有关步骤,理解有关思想方法,或者启发学生小结注意点等。

②投影内容要包含三层意思,让学生看了后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要求。

(3)先学。

a.学生看例题(约5-8分钟)。

[目的]

通过学生自学,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运用于与例题类似的习题上。

[步骤]

①学生看例题;

②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③思考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的解法。

[注意点]

学生看书时,教师一般不讲话,若有必要提醒个别学生注意什么,也不宜太多,声音不宜太大,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b.学生练习。(约10分钟)

[目的]

通过练习,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同时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后教做准备。

[步骤]

①请学生板演与例题类似的习题,其他同学在座位上练习;

②教师行间巡视,了解座位上同学的解答情况。

[注意点]

①板演的学生一般以中下生为主,人数一般为3-5人,因为他们暴露的问题具有典型性;

②老师在巡视时不能流于形式,要耐心细致关注每个学生,真正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归纳整理出典型的、倾向性的错误,将这些错误,用彩色粉笔写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为后教准备好第一手资料。

(4)后教。(解疑导拨,合作探究)(约5-8分钟)

[目的]

①学生通过解析、讨论、正确判断解题过程是对还是错;

②引导、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进一步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规律。

[步骤]

①让学生判断正误,找出具体错误并更正,引导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鼓励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一题多解)。

②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矫正。

[注意点] ①在改错的过程中要鼓励同学各抒己见,即使把对的改成错的也要让他们表现出来。这样通过以后的讨论,让学生悟出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对,找出错的原因,并接受教训。

②教的程序,同时看几位同学做的同一步,并把座位上同学的有关这一步的错误一起评讲,再归纳这一步的步骤及注意点。

③教的方式,“兵”教“兵”,即让会的学生先讲,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一下,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的,表达不合要求的,教师再补充;讲错了的,学生或教师帮助更正。

④教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要归纳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如计算题的步骤、应用题上的等量关系、证明题中辅助线的作法及证明思路等。

(5)当堂训练。(约15分钟)

[目的]

通过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步骤]

①布置作业内容,明确作业要求;

②学生做作业;

③布置思考题。

[注意点]

①教师要巡视,确保人人像考试那样独立、按时完成;

②明确解题格式,题目较长的应用题、证明题,不抄题目,只要求注明页码、题号,直接解答;

③布置的思考题一般为提高题。

三、“概念十例题型”课

此种课型中的学习内容前部分是概念、法则、定理等,后部分是运用前面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

这类课一般采用“一学一教,当堂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点一般不放在概念上,要特别留意学生运用概念解题或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时,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具体教学过程与要点如下:

(1)揭示学习目标。(约1分钟)

[目的]

使学生知道本节课要理解什么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解决什么问题。

[步骤]

①板书课题;

②投影学习目标。

[注意点]

①目标要明确,重点是运用概念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②层次要清楚,便于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

(2)自学前的指导。(约2分钟)

[目的]

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

[步骤]

①投影自学指导;

②学生看自学指导。

[注意点]

①投影内容要包含三层意思,让学生看了后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自学内容、方法和要求;

②指导自学的方法,边看书边理解边熟悉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概念,看例题时,注意是怎样运用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的。

(3)先学。(约10-15分钟)

[目的]

通过自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并熟记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并能运用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步骤]

①学生结合自学指导看书、思考;

②学生练习。

[注意点]

①学生看书时,教师要及时表扬那些看得又快又认真的同学,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引起竞争;

②检测练习。要注重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的运用,一般选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4)后教。(约8-10分钟)

[目的]

①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②通过纠正错误,使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

[步骤]

①学生自评;

②组织学生讨论判断对错;

③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④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归纳并上升为理论。

[注意点]

①不默写概念,但要通过能否运用概念做对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来检测对概念是否真正理解;

②学生互评,逐题讨论。若对,则让他们说出对的道理,归纳出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若有错,则引导更正。通过纠正出现的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③教师点拨的重点应放在本节课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与例题的结合点上,即弄清例题中是怎样运用本节课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的;

④指导的重点放在如何直接运用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解决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转化创造直接运用的条件上。

(5)当堂训练。(约15分钟)

[目的] ①通过完成一定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促进能力内化;

②通过课堂作业来检测同学们是否实现学习目标。

[步骤]

①布置作业内容,明确作业要求;

②学生做作业;

③布置思考题。

[注意点]

①课堂作业要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难度,选题要适量、适度;

②教师要巡视,确保人人独立、按时完成;

③下课时收齐带走全班作业本。

四、“综合复习型”(专题型)课

在综合复习时,一般采用“大循环”的方式进行,每一循环一般分为三课时(前后三天),每课时的任务及具体要求是:

第一课时:检测练习。(先学)

[目的]

摸清学生对本专题有哪些会了,还有哪些不会。

[步骤]

①揭示检测的目标;

②学生独立按时地完成检测练习,教师巡视。

[注意点]

①编制检测练习时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围绕本专题的主干知识命题;

②端正学生练习的态度,使学生认真练习,真实地反映学生对本专题掌握的情况;

③教师要巡视,关注学生练习习惯,矫正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同学违北背易后难原则,先做大题、难题;又如,有的同学不会做草稿,将草稿纸翻过来转过去、乱涂乱画等。

第二课时:矫正和总结。(后教)

[目的]

把不会的弄会,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做错一题,学会一类,避免下次重复类似错误,吸取教训。

[步骤]

①学生自己更正、解决粗心出错的问题;

②出示典型的错误解法。请学生指出错误说明原因,并更正;

③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讨论注意点。

[注意点]

①不能由老师直接讲,要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原因;

②引导学生归纳,寻求规律。

第三课时:针对性训练。(当堂训练)

[目的]

根据前两节课的“漏洞”补缺,并适当拓展,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步骤]

学生练习

[注意点]

①教师巡视,摸清有哪些倾向性的问题;

洋思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篇7

当前,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三大难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 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三是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后进生, 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而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10分钟, 其余的时间全部让学生自学;每堂课的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 没有课外作业;学校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 全校学生的每一门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 好多外地外校教不好的“差生”送到洋思来都变好了。自1990年以来, 学校连续10年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 居全市之首。学校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教委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和“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称号。

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 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 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 当堂检查, 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 不是教师教, 而是教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 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语文课是学生自读课文, 自己分析课文;数学课由学生自学例题, 自己做练习题;理化课变成了游戏课, 学生一边看书, 一边做实验, 也不需要教师讲解和演示。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10分钟。洋思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 全校每个学科的每一个教师都是这样教学, 这对笔者的教学有很多的启示。

职高学生与初中、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完全不同, 所以作为职高的教师, 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下面以笔者担任电工基础课程中的一节课为例加以说明。

[案例]在电工基础课程中, 有一节内容是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这节内容难度大, 知识抽象, 以前笔者教学时, 先找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删减, 把难而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简单化, 把计算方法一步步地讲解, 把学生容易错的地方重点强调, 并给予一定的难易递进的练习, 在课堂中学生似乎听懂了, 可是到了第二次上课, 笔者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弄明白。

[措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目前社会需求, 处理好教教材与用教材的关系。 (1) 加入学生感兴趣与社会需要他们具备的知识, 即谋生技能。 (2) 删减一些过时的、太难的知识。 (3) 打破固有章节格局, 把握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 把知识往简单讲, 讲得多还不如讲得少。

笔者的设计思路是:教师先提出本节课要完成的几个任务, 限定时间让学生分步自学教材的各知识点, 之后, 教师当堂布置配套练习, 学生完成后, 教师当堂讲解。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因为职高生没有预习的习惯, 很多学生基础太差, 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讲解—作业布置—作业讲解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一方面督促学生自学, 另一方面巡回辅导学生, 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 效果远比大班教学要好得多。45分钟的课, 学生自学35分钟, 教师只讲10分钟。

[实施过程]

(1) 提出第一个任务:什么是电位?学生自学第一段, 教师举例子帮助他们理解。 (4分钟)

(2) 提出第二个任务:什么是零电位及如何选择?学生自学第二段, 教师举物理学中参照物的选择, 来帮助学生掌握零电位的选择原则。 (3分钟)

(3) 提出第三个任务:电位的计算中元件正负如何确定?学生自学第三、四段, 教师布置练习1, 并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把学生的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 在讲解时解决。 (12分钟)

(4) 提出第四个任务:归纳解题步骤。学生自学第五段和书本例题, 教师布置练习2, 并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辅导学生弄清楚元件正负的确定, 也可以让相邻学生互相讨论帮助, 还可让理解得好的学生来做小老师。 (15分钟)

(5) 提出第五个任务:知识拓展。要求学生测量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 (6分钟)

(6) 最后, 以知识竞赛的方式作为小结, 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5分钟)

[启示]评价一节课好坏, 我们常常习惯于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 至于学生学得是否精彩往往被忽视。在课堂中也总是教师在提出问题, 学生很少或从来不会提出问题, 以至于在平时的教学中, 很多教师对如何提高自己处理教材的能力及教学能力特别重视, 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却不甚关心, 结果导致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教师把教学看成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一个舞台, 而没有看做一个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渠道, 即使课讲得再精彩, 恐怕也不能算是成功。教师教得精彩, 学生学得更精彩, 这样的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其实, 许多所谓的公开课、观摩课, 尽管“叫座”却不“叫好”, 尽管“中看”却不“中用”。成功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指导并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能够充分自主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去, 使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有这样, 才能够为学生奠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目前的教学改革存在着一种倾向, 我们对教师的“教”总是关注太多, 而对学生的“学”研究得却远远不够。“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极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但能够让学生肯学、愿学, 更要让学生学会、会学。让学生学会学习, 不但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而且理应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职高学生而言, 基础不扎实, 学习主动性差, 教师更要花大力气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发挥其学习能动性,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现在的职高教育中, 学生不会或很少会提出问题, 但我们可以让他们去遇到问题, 并在教师帮助下, 迫使他们去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他们学到知识。所以教师讲得精彩不如学生学得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敏勤.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讲4分钟.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上一篇:美丽的梦想散文下一篇:美在心中记叙文小学作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