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推荐8篇)
2007-3-27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局限,从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了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建构主义教学理念、高阶能力、知行合一、双主体和互动对话关系、建构主义技术应用观、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弹性/灵活/递归的教学设计、创新性学习、个性化培养和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大学,教学模式,改革,走向
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目标倾向、实现条件、操作程序和效果评价五个基本构成要素作为考察思维框架,当前大学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十大局限: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理念、低阶能力的培养目标、重知轻行的价值取向、“权威一依存”的师生关系、方法滞后的信息技术应用、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程式化的教学设计、机械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标准化的培养方式和背离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针对这些局限,国内外大学教学模式改革正在逐渐形成如下十大走向。
一、走向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是反思、质疑、批判、超越和制衡客观主义而兴起的一种哲学观,有其特定的本体论、认识论、人论和方法论。建构主义映射到教学领域,产生了建构主义教学哲学观或教学理念。如表1所示。
表
1建构主义教学哲学观的系列特点/关键词
知识观 课程观 学习观 教学观 动机观 评价观 学习经验 教师角色 学生角色 师生关系
二、注重高阶能力的培养
针对大学教学模式局限于低阶能力培养目标的局限,大学教学模式改革越来越强调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培养。这种强调是知识时代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
所谓高阶能力,是以高阶思维(问题求解、决策制定、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核心,解决劣构问题或复杂任务的心理特征。知识是在行为活动或经验中建构的、是逐渐显现的、情景化的和分布式的 动态的、松散的学科结构,是开放的和整合的
知识建构、解释世界、建构意义、劣构的、真实的一经验的、阐释一反思的、重视过程的 反映多种观点、复杂度递进的、发散性/多样性的、由下至上的、归纳式的、认知学徒、模拟、指导、探究、以学习者为中心 主要是内在的、持久的、自动自发的
重视过程、学习技能、自我探究、社会性和交际性技能 以过程为中心:强调对过程的反思 合作者、帮促者
知识建构者、运用工具的主动探索者、做中学 民主平等、和谐协作、互动对话关系
针对低阶能力对学习者适应社会可能带来的障碍,许多专家和组织机构提出了发展学习者高阶能力的理论构想和实施计划,要求课程与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融合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例如,布卢姆在认知目标分类修订中,明确强调发展学习者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高阶能力);坎贝尔认为,教育应当大力促进学习者的“理性思维”(rational thinking)发展:如分析、提问、归类、交流、比较、联系、对照、精细加工、评价、推测、解释、测量、观察、运作、发现范型、预测、排序、总结、综合、确证;斯腾伯格强调三种智力的综合平衡应用。综合已有的研究,笔者认为,高阶能力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能力整体,主要包括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十大能力,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指向,也是当前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导向。
三、注重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
“重知轻行”是我国大学教学长期存在的弊端。今天,无论是当代智能观和知识观的研究,还是建立在当代学习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探索,无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
现代智能观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人才的显著特性就是“能够成功解决复杂问题”。当代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有“陈述性或事实性”的特征,更具有“实践性”的本质。而当代国际上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学设计专家和知识管理专家或一些专门组织结构,在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时候,都将“实践知识”作为不可或缺的知识类型予以强调。
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教学文化或学习文化。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蕴涵一定的价值追求。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改变“重知轻行”的局限或强调“知行合一”,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一个理论关注焦点和实践切入点。比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从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等角度进行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兴趣。如基于问题的学习、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制、交互式教学、基于目标的场景、基于项目的学习等。
大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弱,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中的一个“软肋”。但是,教学文化或学习文化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变或渐进的过程。对教学文化或学习文化的变革来说,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方向和持续不懈的努力。
四、走向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
改变“权威一依存”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改变传统的角色,确立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
师生关系的改善,从根本上要求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这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同时也意味着角色的重新定位。“毫无疑问,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改变传统的角色,要求教师从讲授者的单一角色向多样化的角色转变,如导师、促进者、研究者和学习者等。学习者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也应当转变为主动的、建构的、协作的、自觉的、情境的和反思的学习者。
双主体关系,体现了师生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如自主性和创造性。它既看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强调学习者的主动作用,主张师生之间在活动中共同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和自然的知识方面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教师将始终是主要的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互动对话关系,要求回归学习者的话语权,提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交互,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教师走下“圣坛”,学习者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乐于参与,并且有权质疑与批评。对话是意义生成、知识建构和心理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它直接质疑了权威的神圣意义,解构了传统的权威隐喻。教学活动要尽可能让学习者有更多的参与、自主和话语空间,使学习者拥有“对话的位置”,激活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用具有实践意义的主题去发展对话的意义,欢迎多元声音加入到教学实践中来。
五、走向建构主义技术应用观
改善大学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应用方法滞后的关键,在于超越和制衡客观主义倾向的技术应用观,走向建构主义倾向的技术应用观。
建构主义倾向的技术应用观是“用技术学习”(learn with IT)的方法取向,主张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主要表现为六大工具作用,各种工具包括相应的软件、方法或活动:(1)效能工具,包括文字处理软件、作图工具、数据处理工具、桌面出版系统、CAD软件等;(2)信息获取工具,指各种搜索引擎、搜索工具和搜索策略、方法等;(3)认知工具,包括数据库、电子报表、语义网络工具、专家系统、计算机化通讯等;(4)情境工具,包括各种丰富的、情境化的问题空间,如基于案例、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微型世界等;(5)交流工具,包括各种同步和异步通讯技术;(6)评价工具,包括EPSS、电子学档等。
建构主义倾向的技术应用观还强调,学习者只能从思维中学习(1earning from thinking),学习的结果源于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活动/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应当作为学习者思维发展与知识建构的参与者和帮助者。根据乔纳森的观点,信息技术可通过多种工具作用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和思维发展:知识建构、信息搜寻、情景创设、交流媒介和智能伙伴。
六、走向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大学教学模式中单一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的改善预期,是克服单一的以讲授为主的班级形式,走向多样化方法嵌入其中的个别形式、小组形式和班级形式,超越传统“三中心”的“讲中学”或“做中学”,走向“例中学”等形式和方法,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丰富学习资源、时空、方式、体验和评价,提高教学成效。
1.“例中学”类型。通过一定的实例或案例与教学活动有机整合,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如模拟/游戏、情景演示、微型世界、个案研究、示范、现场参观等。
2.“做中学”类型。以活动任务或项目为驱动力,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纵物件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从体验中学习。
3.“探中学”类型。以主题、问题或专题为引动,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活动,从发现中学习。
4.“评中学”类型。学习者通过展示自己的学习作品,在与同伴、教师或学习群体的交流中,从反思中学习,以培养和发展元认知水平。
值得强调的是,“讲中学”始终是一种高效率的形式和方法类型,但关键是要改善“讲中学”那种注入式的教学和机械学习,使其走向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超越传统大学教学模式中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主要在于拓展“自主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如小组学习、个别学习、讨论、问题解决法、发现学习、范例学习、情景教学等。
七、走向弹性、灵活、递归的教学设计
程式化的教学设计是客观主义教学理念的直接投射,它幻想以“普遍的程式”来应对千差万别的教学情境,屏蔽了教师作为设计主体的必然与可能,导致教学设计的机械化和僵化。
其实,实际的教学设计情形不可能像程式化教学设计所预想的那么简单和线性化。这是因为每个教师的教学情境、教学个性或教学风格不一样,每个教师对教学理论和规则的理解与应用都存在一个“阐释学处境”。此外,教学设计是一个结构问题求解过程,没有统一的答案。教学设计是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是相关理论与教师经验相融合的过程。因此,教师不是被动套用程式化设计方案的机器,而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创造和实施教学设计的主体。
超越程式化教学设计,走向弹性、灵活和递归的教学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学设计研究探索的核心内容之一。布拉登总结认为,超越程式化教学设计至少存在六种哲学倾向:自由主义、实用主义、艺术主义、进化主义、存在主义和极端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程式化教学设计更是受到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思想的质疑、挑战、超越和制衡,出现了系列遵循现代科学范型的、融合当代学习理论研究成果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颖模式,如五要素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和抛锚式教学模式,等等。
总括起来,弹性、灵活和递归的教学设计体现出如下特点:教学设计是一种递归的、非线性的或者是混沌的过程;设计是有机的、发展的、反思的和协作的活动;目标是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逐渐显现的;并不存在通用教学设计专家;强调有意义情境中的学习;形成性评价至关重要;更注重具体情境中的主观判断价值。
八、走向创新性学习
目前,对于改善传统大学教学模式中机械接受学习的局限,已进行了许多理论和实践探索,如创新性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探究学习、投入式学习、浸润式学习、分布式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等,但核心走向是创新性学习。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以知识建构和问题求解为主要任务,以适应未知的、不可预测的和独特的问题情境为主要目标;(2)以追求对新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为标准,以未来作参考;(3)鼓励和尊重思维的发散性、独特性;(4)学习同伴的关系是协作性的,学习结果是拓展的或未知的;(5)信息流是以技术为依托的、全方位的。
在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中,创新性学习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中心,以改革“注入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为切入点,以探索自主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构建以促进学习者发展为宗旨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创新性学习要求处理好“学问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关系;处理好“学会”和“会学”的关系。创新性学习重视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
九、走向个性化培养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和知识时代的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个性化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多年来,许多教育专家对突破标准化走向个性化培养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予以了充分探讨。如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雷格鲁斯(Reigeluth,2003)认为:首先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速度;其二,要实现教育范型的转变,将焦点放在学习者身上;其三,教学设计必须充分体现灵活性,以适应学习者不同的学习要求;其四,要充分依靠教学技术(特别是硬件技术)。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使个性化教学理念与实践得以复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Gardner,1999)认为,时代已经不同,关于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教育应当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充分的个性发展。由于学生智力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可能存在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运用多种多样的、适宜的教学技术,与学生的优势智能倾向和喜好的学习与发展偏向耦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为此,必须创建个性化学习的课程模式,如“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MI而教”和“学徒制”课程模式,提倡以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评价理念和方法。当然,对大学教育来说,走向个性化培养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问题,它关涉整个教育系统的协同变革,如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拓展第二课堂和实施个性化评价,等等。
十、走向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
针对当前大学教学评价与促进学习者发展要求严重背离的局限,大学教学评价改革正日益重视确立和实施以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的理念与方法。
传统的教学评价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方法上都难以满足,促进学习者发展的需求。为此,许多教学设计专家积极倡导“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真实评价。这种评价是基于真实任务的、复杂的、能挑战学习者思维过程的评价,评价标准充分反映学习者多元化观点和多样化问题解决方案。在制定和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重视融合如下六个方面的评价理念:重视自我参照;重视弹性的、迁移化的知识与技能;重视多样化、弹性化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重视学习者观点的生成与建构;重视评价的持续性和实时性;重视评价的生态性。
在上述教学评价理念的基础上,“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真实评价主张多元化、多样化、质性的评价方法,如学习契约、量规、范例展示、学习档案、概念地图、绩效评估和自我评价等等。
总之,上述十大走向是当前大学教学模式改革关注的焦点,它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引领着大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使大学教学模式改革在不断的努力过程中,建构多样化的、真正有益于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或新型教学文化。
关键词:日本,大学改革,《大学改革实施计划》
一、《大学改革实施计划》出台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日本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 至今已有20余年。这20多年的改革给日本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90年代初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发轫于1991年文部省 (现为文部科学省) 对《大学设置基准》的修改。《大学设置基准》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大纲化”, 所谓“大纲化”就是将设置基准的条文删繁就简, 将有关大学办学的规定改细为粗。其中最突出之处是关于大学课程设置规定的修改, 取消了关于课程种类的具体规定, 代之以大学课程设置的方针, 将课程设置的权限完全下放给各大学。“大学为了实现学校、学部及学科或课程的教育目的开设必要的课程, 并使之体系化。在编制课程时, 必须考虑到在向学生传授所在学部的专门知识的同时, 培养他们具有广泛的教养、综合的判断能力和丰富的个性。”[1] 《大学设置基准》修订及“大纲化”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学在办学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同时, 《大学设置基准》的“大纲化”也要求政府改变对大学的指导与管理方式, 因此建立评价制度成为保证大学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之必须, 这也成为90年代初以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重要方面。日本的大学评价制度以各大学的自我评价和专门评价机构的外部评价相结合为基本特征。
90年代末开始启动、2004年正式实施的“国立大学法人化”将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90年代进行的改革主要是在教育领域, 围绕着办学水平、教育质量;那么21世纪初实施的“法人化”改革则是在管理领域, 聚焦于管理体制。有人将“国立大学法人化”称为“改变国立大学设置形态”, 是19世纪末叶日本近代大学制度诞生以来的第一次[2] 。所谓“国立大学法人化”, 首先就是改变了国立大学的性质, 使其从政府直接下属的机构转变成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机构。“迄今为止的国立大学虽然政府对其有着各种各样依据大学特性的特别对待, 但是本质上被定位于行政组织的一部分。因此, 国立大学开展教育与研究活动的张力受到国家预算制度和公务员法律的约束。”“为了脱离这种国家组织的框架, 使国立大学在更大的自主性、自律性与自我负责的基础上更有创意地开展高水平教育与研究活动、造就富有个性色彩的大学, 国立大学法人化十分必要。”[3] 其次就是建立了一个基于国立大学法人, 由理事会、经营协议会、教育与研究评议会三者构成的新的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同时, 政府的拨款机制、大学内部的管理运营等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改变。
20多年的改革尽管开出了一些促进大学发展的“处方”, 但是日本大学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尤其是由社会深层结构矛盾所导致的严峻问题。首先, 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 (18岁) 的不断减少。根据统计, 日本的18岁人口恰好是在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开始的90年代初达到了一个高峰, 1992年为205万人。自那以后, 18岁人口呈逐年减少的态势, 2011年降到了120万, 而且这一趋势随着日本人口生育率的持续低迷还将继续下去。虽然日本大学与短期大学的招生人数在这20年中也是不断减少, 1992年大学与短期大学招生79万人, 2011年的招生人数则降到67万, 但是大学与短期大学的入学率却从1992年的32.7%上升到2011年的56.7%。尽管2011年大学与短期大学的招生人数减少到67万, 可是这已经是占了报考大学与短期大学考生总数的92.1%[4] 。也就是说, 几乎已经到了只要报考就可以进入大学或短期大学的地步, 进入了所谓“大学全员入学时代”[5] 。
18岁人口的减少给日本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首当其冲的就是私立大学。众所周知, 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私立大学占大多数。例如, 2011年780所本科大学中私立大学599所, 占总数的76.8%, 387所短期大学中私立短期大学363所, 占总数的93.8%;本科大学在校生 (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 289.3万中私立大学在校生212.6万, 占总数的73.5%, 短期大学在校生15.0万中私立短期大学在校生14.2万, 占总数的94.3%[6] 。18岁人口减少对私立大学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招生不足。根据日本私立学校振兴·互助事业团2011年的调查, 在被调查的572所私立本科大学中, 当年招生人数不足的大学有223所, 占被调查总数的39.0%, 其中16所大学实际招生数不足定额数的1/2;在被调查的338所私立短期大学中, 当年招生人数不足的学校达225所, 占被调查总数的66.6%, 其中有16所学校实际招生数不足定额数的一半, 私立短期大学的整体招生人数充足率 (实际招生数占定额数的比例) 只有89.6%[5] 。生源不足使得许多私立大学改变招生方式, 变相放宽了入学标准, 其结果是学力低下、不想学习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东京大学教育学部2010年对全国大学教师实施的一项调查表明, 被调查的大学教师中有72.3%认为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足, 有50.4%认为学生的日语读写能力不够, 有67.7%认为学生对专业的基本认识不充分[5] 。
其次, 经费不足, 尤其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减少是日本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另一重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开始之时, 恰逢日本经济发展的“泡沫”破灭、社会经济进入了所谓“平成不景气” (1989年日本新天皇即位, 年号为平成, 1989年即为平成元年) 的漫长通道, 这种不景气一直持续至今, 成为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也就是说, 90年代初以来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始终伴随着不景气的经济状况, 因此经济因素影响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尤其是到了90年代后期, 经济长期萎靡不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愈发明显。例如, “国立大学法人化”的主要起因就是日本政府为了削减财政支出而实施的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9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实施的“六大改革”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数额巨大的财政赤字, 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精简政府机构和精简人员、提高效率。精简政府机构人员所采取的主要途径是:削减政府各机构的人员编制;通过缩小政府所管事业或事务的范围使一部分政府所属机构民营化;让一些政府所属机构成为独立行政法人, “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正由此而来。所以, 有日本学者认为:国立大学法人化的“制度设计从一开始就包含了效率化系数、经营改善系数等内容, 最近又增加了削减人员费用的要求, 这些可以充分说明法人化作为政府行政、财政改革一环的基本性质”[9] 。
确实, 国立大学法人化之后, 日本政府对于国立大学的财政支出呈逐年减少的态势。据统计, 国立大学来自政府的经常性经费2004年为11654亿日元, 之后逐年减少, 2009年为11061亿日元, 比2004年减少了5.4%。相应地, 政府经常性经费占国立大学总经费的比例也是逐年下降, 2004年为47.7%, 2009年降到了40.4%[10] 。政府经常性经费的减少给国立大学办学带来了不少影响。例如, 国立大学的人员经费总体上呈逐渐减少的趋势。2004年国立大学的人员总经费为10001亿日元, 2010年减少到9523亿日元, 减少了5.0%。其中常任教职员的人员经费减少得最多, 由2004年的9308亿日元减少到2010年的8407亿日元, 减少了10.7%[11] 。与国立大学相比, 私立大学的办学经费问题更加严峻。有相当数量的私立大学入不敷出, 赤字运行, 而且这些大学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据调查, 1998年636所私立大学 (包括本科大学与短期大学) 中, 入不敷出的大学有97所, 占总数的15.3%;而2007年663所私立大学中入不敷出的大学数量增加到246所, 占总数的比例达37%[12] 。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持续了20余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当前日本大学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成为新的大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二、《大学改革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
2012年6月, 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了《大学改革实施计划》[13] (以下简称《实施计划》) 。从这一《实施计划》的副标题“打造成为社会变革发动机的大学”可以看出, 日本政府是试图将大学改革与社会变革联系起来, 并试图以大学改革来推动社会变革。
《实施计划》中首先列举了日本社会现在或将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少子化、高龄化的迅速发展与人口减少;劳动人口减少与经济规模缩小;财政状况恶化;新兴国家的发展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加剧;大城市的人口过密化与小城镇的人口过疏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阶层之间社会、经济差别的扩大等。应对这些问题, 日本社会的发展目标被定为: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以个性发展为基础富有多样性、与自然共生的社会, 进一步扩大高龄人、女性参与的社会, 终身学习进一步发展、提高人才流动性的社会。面对上述各种各样的问题, 要实现社会的发展目标, 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善于终身学习的能力, 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适应全球化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 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同时, 大学自身也必须有所改变, 不仅能够培养出具有开拓能力的人才, 而且要彰显在全球化世界中的存在感, 要能创造出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 要成为地区发展的核心、终身学习的基地, 发挥作为社会知识中心的作用。
其次, 《实施计划》提出了今后日本大学改革的两个重点方向。一是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重新调整大学的功能, 二是为了调整大学的功能必须充实和加强大学管理。在调整大学的功能方面, 《实施计划》列出了四个要点: (1) 大学教育质的转变与高考改革; (2) 适应全球化的人才培养; (3) 打造能成为地区中心 (Center of Community) 的大学; (4) 强化研究能力, 创造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充实和加强大学管理方面, 《实施计划》同样给出了四个要点: (1) 国立大学改革; (2) 完善促进大学改革的系统与基础; (3) 确立财政基础和实施有效的经费划拨; (4) 完善大学质量保障体系。针对上述的每一个要点, 《实施计划》提出了不少具体的改革措施。
1.大学教育质的转变。
大学归根到底首先是培养人的机构, 社会对大学的最大期待也是人才的培养。因此《实施计划》首先对大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设想。所谓大学教育的质的转变首先体现在大学教育的目标应突出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思考与行动能力。为此, 大学教育必须向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解决问题为学习中心的方向转变。实现这样的转变, 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 课程的体系化。从整体上进一步明确所要培养的知识、能力、技能与各门课程的关系。 (2) 有组织教学的实施。在全体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加强教师之间在教学上的协调与配合。 (3) 教学大纲的充实。在各门课程相互关联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挥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此外, 《实施计划》还列举了这样一些具体的举措, 如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 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改革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全国性的教师发展中心, 探讨课程与教学制度的弹性化等。
2.大学研究能力的强化。
《实施计划》在评价日本大学的研究现状之基础上, 提出了强化大学研究能力的必要性。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 日本大学的研究活动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研究能力有所下降。以国际上高被引率论文所占比重为例, 在1998到2000年间, 日本的高被引率论文数占世界高被引率论文总数的7.5%, 列第4位 (中国只占2.1%, 列13位) ;而10年后的2008到2010年间, 该统计表明日本所占比重下降到5.9%, 列第7位, 中国的比重则上升到9.2%, 位列第4。 (2) 能够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研究型大学数量较少。 (3) 大学的研究体制方面有许多不足。如以研究者人均统计研究助手的数量较少, 去国外访学、合作尤其是长期访学、合作的研究人员数量不断减少, 国际合作的研究论文比例较低, 来自社会的研究资金逐年减少等。 (4) 校长在组织全校性研究项目方面的权限与经费不足。因此, 《实施计划》提出了强化大学研究能力的若干举措。其中包括:发挥校长在推进全校性研究能力强化上的领导作用, 促进研究体制与研究环境的改善, 支持产学官结合的发展, 重点资助高水平研究基地的形成与发展, 充实研究经费等。以此来提高大学的研究能力, 加速创新活动的开展, 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研究型大学群。
3.大学地区中心作用的发挥。
长期以来, 日本大学在为所在地区发展服务方面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大学的研究不能充分应对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在步入社会之后不能发挥作用;教师个人虽然与地区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 但是作为组织的大学却未能充分面向地区。在现代社会, 强调大学要直接为地区服务, 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区发展, 其实对大学自身也有着重要意义。大学可以通过为地区发展服务, 使大学的研究更能直面社会问题。学生可以在社会调查和参与社会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激发学习动机。大学有组织地面向所在地区可以进一步整合资源, 使大学的教育与研究活动更加富有活力。《实施计划》就大学如何服务地区发展、发挥地区中心的作用提出了若干思路, 如加强大学与地区社会、企业及政府的联系, 充分发挥大学在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地区培养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 为地区增加就业岗位、振兴产业、解决地区发展问题作出贡献等。
4.大学经费的有效划拨。
所谓有效的划拨经费主要就是提高经费划拨的重点和选择性。例如, 在国立大学的经费划拨方面, 《实施计划》提出要重点支持一流水平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具体做法是首先依据科研项目数、高被引率论文数、毕业生就业去向等指标确定支持的学科专业, 对这些学科专业予以重点经费资助, 同时要求受资助学科专业所在大学的校长领导制订如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政府定期对这些学科专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检查。日本政府财政支出的对象不仅是国立大学, 还包括私立大学。近年来, 日本政府下拨给私立大学的经常性经费占私立大学经常性总经费的比例基本维持在11%~12%。日本政府下拨给私立大学的经费一直以来基本上是根据各大学生师比、教学与研究经费占学费的比例、收入状况、招生情况等来实施的。《实施计划》提出为了促进私立大学水平的提高, 有必要改变经费下拨方法, 增加经费分配的选择性。具体来说, 在促进教学与研究的活力方面, 重点支持那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而实施的人才培养项目和发挥私立大学特色的教育改革项目;在加强大学管理方面, 重点支持那些促进信息公开、实施先进的管理改革的项目等。
5.大学评价制度改革。
在90年代初以来的日本大学改革中, 建立由大学自我评价与专门机构外部评价相结合构成的大学评价制度是主要内容之一。21世纪初实施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也以国立大学法人评价作为政府对国立大学财政拨款的基本依据。《实施计划》提出了大学评价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发展方向。 (1) 建立适应大学多样化发展的评价制度。为此, 要简化以保证基本质量为目的的一揽子认证型评价, 将重点转为专项评价 (这些专项如教养教育、国际化、地区服务等) 。 (2) 重视学习成果评价。大学评价的重心由“入口”向“过程”、“出口”转变, 由以教育目标、教师数量等教育与研究的条件为中心的评价向以教育与研究活动的状况和成果为中心的评价转变。 (3) 建立能够反映大学特色、能够进行大学间与学科间比较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涵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化、多样化、地区服务等方面。同时评价指标体系还要考虑到大学的发展性。
《实施计划》在列举上述改革要点的同时, 还制定了改革的时间表。2012年为改革初始期, 对改革的计划、措施进行充分的酝酿讨论;2013—2014年为改革的集中实施期, 出台改革政策, 落实改革措施;2015—2017年为深化发展期, 评价大学改革的实施状况, 进一步深化改革。此外, 《实施计划》也为此次改革提出了一些可测量的具体目标, 如完善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环境, 使学生的学习时间能够达到欧美国家大学的水平;培养全球化时代的人才, 使有海外留学经验的比例在20—25岁的年龄组中达到10%;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型大学的数量10年内翻一番等。
总之, 我们如果以阶段的角度来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大学改革, 将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视为第一阶段, 2004年开始的国立大学法人化视为第二阶段的话, 那么《大学改革实施计划》的出台或许意味着第三阶段的开始。日本政府的主导能否使改革按计划实施, 改革的措施能否如计划安排顺利出台, 改革能给日本大学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大学改革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日本社会的发展, 这些都还需要时间来说明。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研究会.大学の多様な発展を目指して (Ⅲ) [M].东京:行政株式会社, 1992:22.
[2]早川信夫.あすを読む:国立大学が変わる[EB/OL].http://ha5.seikyou.ne.jp.2003-10-13/.
[3]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白書:創造的活力に富んだ知識基盤社会を支える高等教育 (平成15年度) [M].东京:国立印刷局, 2004:29.
[4]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白書:東日本大震災からの復旧.復興 (平成23年度) [M].东京:佐伯印刷株式会社, 2011:167.110.121.
[5][7][8]永井宪一, 等.憲法から大学の現在を問う[M].东京:劲草书房, 2011:110.110.121.
[6]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統計要覧 (平成24年版) [M].东京:日经印刷株式会社, 2012:85-87.
[9]天野郁夫.国立大学.法人化の行方:自立と格差のはざまで[M].东信堂, 2008:186.
[10]文部科学省.国立大学法人化後の現状と課題について (資料) [EB/OL].http://www.mext.go.jp/a_menu/koutou/houjin/__icsFiles/afieldfile/2010/07/21/1295896_3.pdf.
[11]文部科学省.国立大学法人等の平成22事業年度決算等について[EB/OL].http://www.mext.go.jp/a_menu/koutou/hou-jin/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2/03/29/1319048_01.pdf.
[12]文部科学省.帰属収入で消費支出を賄えない学校法人の推移[EB/OL].http://www.mext.go.jp/a_menu/koutou/shinkou/07021403/005/001.htm.
教学改革学术英语分科英语一、现状
最近几年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呼声连绵不断,外语教学也引发许多的争议,原因何在?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课程的内容是和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紧密相关的。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可以通过英语了解行业的最新趋势,可以与外籍同事和领导讨论工作。想要在国内继续深造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阅读专业文献,撰写专业论文,在国际型专业会议上发言。出国留学的学生需要通过出国的一系列考试,在国外可以听懂专业课程,可以提问发言,完成作业。而现在英语教学的现状却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在高中阶段已经达到自学标准,原来需要两个学年的大学英语学习才能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现在只需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就够了。而且,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英语教学時间过长,大学英语一直不提出打语言基础的目的,不提出使用英语的具体目标,学生越学越迷茫,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在为打基础而打基础,结果,大学英语沦为一个只为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当前英语教材选材、英语课侧重于人文方面(尤其是社会科学),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的语言和知识过于狭窄,并没有为学生将来对英语学习的要求提供语言基础。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改革的方向与定位
2001年教育部颁发文件,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一年后,教育部又制订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规定A级标准学校专业双语教学的开设门数应不低于8%。根据这两个文件,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专业英语和双语专业课课程。两者的区别在于专业英语的内容本身取之于双语课程教材,即课文选取专业教材,只是后者比前者更专一点,或更系统一点。一定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目的和教法上有所不同,专业英语更注重语言,从专业词汇、句子结构和篇章特点上分析:而双语课程则主要是内容和知识的掌握上。但是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掌握是不能不以词汇、句子和篇章为基础的。
但无论是专业英语还是双语课程都对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句型、文体等要求很高,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基础英语学习后,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并不能满足他们学习专业英语的需要。所以现在的局面是基础英语的教学本应该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的,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想要为专业英语或双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但却没有从大学英语课上获得。
对于开设双语和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来说,他们感觉从基础英语一下子进入以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的全英语课程,往往无所适从。他们反映有三大问题:一是不习惯全英授课,听课抓不住要点。二是原版教材和文献阅读太慢,专业方面的词汇量不够,句子和语篇结构不熟悉。三是期末考试的思考题用英文回答,尤其是英语小论文有困难。因此他们呼叮在上这种全英语课程前最好有一门过渡性的课程让他们学习如何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的技能。
三、具体的措施与策略
根据学生们的呼吁,我们觉得改革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以蔡基刚老师为代表,倡导学术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一个是基于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的分科英语。具体说来,学术英语主要是训练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回答问题或做作业所需要的组织材料的写作能力,鉴别和防学术剽窃的能力,引用资料为自己观点论述的能力,运用适合学术文体的结构和词汇的能力,学术阅读和记笔记的能力,学术小组的讨论能力,做演示和陈述的能力,有效听学术讲座的能力,开展项目和分析案例的能力,区别事实和观点的学术批评能力和符合学术规范的能力,等等。所以,在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方面,学术英语可以为双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英语语言篇章结构和逻辑思维训练方面的过渡和准备。
同时,分科英语是以内容为导向的,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即通过学习和学生专业大背景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目的清晰,体现了学习英语的工具性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和双语课程是需要语言基础的,我认为这里的语言基础应该是一些基础学科方面的语言基础,例如初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比如生物化学专业可以学习数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础英文知识)。学生应该掌握了这些方面的语言基础才可以更好地学习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虽然我国的一些中小学在这些科目上也开设了一些双语课程,但由于师资和升学的压力,效果并不明显。而在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双语课程和专业英语之前,学生对这些基础学科的英语表达都不知道,可以想象学生之后学习的难度和压力有多大。如果只是在课本内容方面选取几篇与其专业相关的几篇大文大理或科普类文章并不能解决学生在学习双语专业课方面的词汇量和表达方式的要求,而且内容方面也不够系统化,学生通过英语获得的知识还是碎片化的。这些内容虽然在抛开语言层面的知识面上学生都已掌握,但对于语言表达方面却是知之甚少的,所以同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大学英语教师掌握理科的专业英语非常困难,即使是最简单的专业科普类文章,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备课量也很大。但这些基础学科方面的语言和知识比双语专业课程的知识要简单,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起到桥梁的过度作用。而且现代自然科学大部分起源于西方,这些知识通过英语获得更加直观,简单,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更难的专业知识。
我们可以把这两者相结合,以基础学科英语为内容,体现学术英语的表现形式,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和双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J].外语教学,2010,(11).
[2]蔡基刚.传统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的一次新突破[J].外语电化教学,2011,(9).
摘要:本文以忻州师范学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区位环境为原点,对实习支教强化师范类学生从教技能、德能等实践效果进行典型示范分析,从中探索新时期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之路。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也即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存在于准教师以往对教师的模糊经验,理论概念中的教师角色,在当下的场域中贯穿了教师实践的全过程,有助于培养出教师真正信奉、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成长。同时,在此场域中准教师的主体意识受到启迪,受到感动,开始感知,逐渐地养成吃苦耐劳、感恩奉献的精神,培养了对农村和农村基础教育的感情,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实习支教 区位环境 人才培养
师范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指师范类高校派出在读师范专业本专科生到贫困山老地区缺乏师资的农村中小学实习。在不少于一学期的实习期间,师范生的另一身份是该学校相对正式的教师,顶全职岗位教师从事课程、情境教学和管理,在学生完成实习支教任务的同时以期达到扶贫、顶岗、实习和支教四位一体的目的。这是高师院校近年来新的创举,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自1997年开展师范生到山老贫困地区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到今天学校已经先后派出27批17000多名师生到570多所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大大缓解了忻州市农村教师短缺、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成为了高师院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典型,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其区位环境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走向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开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向的理论研究。
一、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区位环境的要求
忻州师范学院地处晋西北国家贫困地区忻州市,辖区内有6个连片的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民谚有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忻州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忻州教育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忻州教育发展的问题实际上是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忻州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向前推进,素质教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不能适应忻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全国、全省相比,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目前忻州教育的发展①区位环境:指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自然经济环境、实习支教的区位需求及实习支教地高师院校的区位定位。①
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比较低,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忻州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1997年以来,忻州师范学院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到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学校进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活动,几经探索调整,整合校内外两方面的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最终确定了以到山老贫困地区中小学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为核心的改革方案。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实习制度涉及农村教育、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等领域,实效性强,无疑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农村教育师资短缺的现状是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前提条件。忻州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继续教育缺失,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农村中小学急需体育与健康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艺术教师、校本课程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按照实习学校学科教师需要培训的缺口,进行合理的调配和补充,顶替实习学校所缺教师的“岗位”,给农村的学生带去新的知识,甚至开出一些实习学校因师资限制未能开出的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给师资缺乏的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
加强教育实践,是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教育实习问题可能是师范生教育培养阶段最大的问题,不仅实习时间短(6周),而且实习质量难以保证。”①与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的教育实习时间约占总学时数的7%—8%左右相比,我国教师教育的专业实践环节十分薄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教学技能和教师素养的形成和完善。高师院校是培养合格教师、教育人才的摇篮,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既可以解决农村教育落后、师资薄弱的问题,又能把实习支教作为师范教育的试金石,保证实习支教质量,加强办学定位的科学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服务社会的适应性,为山老贫困地区选拔推荐更多优秀的实习支教学生。同时,对置换出来的受训教师实施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所在任教学科教学理论水平、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强化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课堂授课、跟班听课、观摩示范、教材分析、专家点评、小组交流、试教等多种形式提高受训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服务基础教育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农村地区教师数量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促进教师资源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减小了城乡师资水平的区域差距。同时,让大学生接受实践锻炼,了解国情省情县情乡情,在艰苦条件下砺炼成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创新
高师院校与其它高校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
②式和运行机制。”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近年来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新的创
举,将“小实习观”转换成“大实习观”,突破仅仅把教育实习当作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附属品”,③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出发,加大高师院校与社会、地方的联系合作力度,重视基础教育实践环节,在吸纳和继承传统教育实习优势的基础上,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进行探索和创新。
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也即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从师范院校走上实习支教岗位的学生转变为一个准教师,存在于以往对教师的模糊经验,理论概念中的教师角色,在当下的场域中贯穿了教师实践的全过程,“准教师”以一种自发的、不自觉的“自然成熟”方式,在观念上促进“教师”的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反映在教师培养的课程上,就是逐步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建立理论支撑。这种“自然成熟”有助于教师逐步把握现在,重构过去与未来,培养出教师真正信奉、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成长。而这将会对今后真正走上教师岗位,面对不同场合、不同情境的“准教师”来说是极其关键的,实习支教场域中形成的实践性知识有助于其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的提高,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这种体验只有参与才能体会得到。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准教师”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中,不断的从教学(社会)实践中汲取直接经验的营养,逐步尝试把所学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
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面对陌生的实习支教环境,无论学校、学生还是教学内容都有可能超出“准教师”以往的知识贮备,“准教师”一般在这个阶段都比较迷茫,他们必须要在实习支教场域中主动学习,当然学习不仅包括学科内容,而且包括组织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反馈、教学意见处理以及教师自我认知等实际性“如何操作”的问题。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提供了“准教师”认知真实教学情境良好范本,帮助其树立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意识。同时,通过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准教师”面对真实的教学情境,面对艰苦的农村,面对教学设施落后、手段陈旧的农村学校,面对勤奋、刻苦、求知心切的农村学生,“准教师”开始自己动手去为衣食住行忙碌,自己不断摸索思路、创造条件进行教学,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对教师职业具有特殊的意义。教育作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内在品质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却又是最有力的。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中,准教师的主体意识受到启迪,受到感动,开始了感知,逐渐地养成了吃苦耐劳、感恩、奉献、互帮互助的精神,具有立足于农村、服务农村的思想,培养了对农村和农村基础教育的感情,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此外,学生在完成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教学任务的同时,在实践中发掘自己各方面的潜能,具备有效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的能力,为将来自主创业积累了必要的资本。
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受援县市、实习学校和准教师对教育实习的效果给予积极评价,这种态度对准教师的培养,人格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现实的刺激促使师范生“以研究总结中小学的教育现状、教学规律、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各科教学法的改进等为重点进行研究,撰写论文,使自己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有所准备”。④“刺激——反应”使得教师对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教师“内省”自己的教学过程,发展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冲破“经验”的束缚,超越传统的循规蹈矩。同时,忻州师范学院每年评选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优秀学生和支教标兵,对学生参与实习支教的积极性进行强化,用奖赏机制来推动实习支教学校领导和学生(准教师)对实习支教的重视,这样实习支教学校也会因为有更多的优秀教师而愿意接受实习生来校实习,从而进一步稳固实习基地与学院的联系,促进高师院校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促进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和协作更加深入。
三、结语
“教师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⑤让师范生到最能发挥他们作用的贫困、边远、条件艰苦的农村中小学任教,目的是更快更好地让他们成才。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要适应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从支援农村教育的角度讲,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的出发点是让师范生熟悉农村教育的职前演练,逐步强化实习支教学生对农村和农村基础教育的感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是加强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自主性,加大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创新性,加强师范生职业教育,为地方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从实习支教自身角度讲,解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实践学习需求与实践场所短缺的矛盾,构建了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的互动机制,强化了过程与目标的联系,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目前,从教育部师范司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实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学校数量急剧增加,网络资料显示,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多所师范院校己经根据自身情况开始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收集数据过程中,发现不少高师院校也都在着手制定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实施计划,至此我国顶岗实习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
参考文献:
[1]余柏民.我国当代教育实习研究[M].武汉:湖北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179
[2]阴天榜等.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
[3]高洪源,赵欣如.关于强化与创新高师教育实习的构想[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03).56
[4]巢宗祺.中学语文教育实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
一、当前我区农村综合改革进展情况
自2002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透过我区改革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我认为,改革的成果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撤乡并村。2003年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我区由6个乡镇撤并为5个乡镇,96个行政村撤并为89个行政村。二是冗员减少,乡村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按照精简效能、统一高效的原则,精简了乡镇机关内设机构,清理了各乡(镇)的在编不在岗人员和编外人员。改革后,乡村组织的职能正向指导和服务转变,在发展特色种养业、劳务输出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引带作用。三是负担下降,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随着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涉农收费的清理,使农民负担降至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应用农业新技术、使用机械作业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四是管理加强,基本达到了人权、事权和财权相统一。在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了全员竞聘上岗。以“乡财乡用区监管”为核心,实行了“机构上划、预算代理、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收付”的管理方式,理顺了区乡分配关系,明确了收支范围和职权范围。改革村级经费管理方式,实行了“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做到了村级资金管理统一实行预决算制度,村级组织自行组织收入统一纳入“村级集体收入专户”支付,村级资金的财务核算统一由乡镇经管服务中心代理。五是制度完善,一些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建立和完善了以区为主的办学体制,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上学。建立和完善村级“一事一议”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了“村事村议、组事组议、小范围受益小范围议”的筹资办法。建立健全了涉农收费的监测、预警和查处机制,有效防止了农民负担反弹。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五保户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作为改革,必然要经过探索、渐进、完善的过程。农村税费改革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在农业综合改革过程中加以解决。
1、在乡镇机构改革上,办事机构的设置还不尽合理。乡镇有些机构还没有转变到服务于社会上来,存在有岗无事现象,对有岗人员要制定工作目标和服务项目,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群众服务。
2、在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上,一是有的乡镇干部职工的工资生活待遇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部分乡镇除干部工资得以保障外,公务、业务经费普遍紧张,有的乡镇已难以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乡村债务化解,十分困难,当前正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各地农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正在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乡村债务已露新增态势,以致一些乡村未偿旧债,又负新债。这种状况极有可能形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更加难以有效解决。
3、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一是“普九”债务农村中小学校无力自身化解。二是按合理布局校点的要求,相对集中、规模办学无可厚非,但不符实际的追求高度集中和扩大规模,可能会造成新的不合理布局,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
4、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一是由于一些基层干部缺少应有的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二是在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中,不少地方都存在随意性较强,程序化和规范化程度不够的问题,以致难以真正有序、有效地搞好“一事一议”,实现村民自治。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做好综合改革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的基层干部真正明确并认识农村综合改革的目的意义和目标。目前,我区国有农场综合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但在改革中难免会存在不合基层实际的一些问题,建议向上反映解决出现并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巩固综合改革的成果。
(二)完善机构设置。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各乡镇应加强财政所的建设,并配备必需的人员编制,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解决他们的工资待遇和定编问题。二是计生办要以利农村计划生育和社会事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林业、畜牧服务职能要进一步巩固,而水利、农机、农技、农经等其他各项服务也应同步强化,以利形成完整配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四是团委、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机构,在不新增人员编制前提下,应设置确保政府的正常运转。
(三)尽快建立和完善乡镇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政府职能转变。一是综合改革后的政府要突出其政治职能、公共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上级政府和部门针对职能转变后的乡镇工作制定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缩短政府的机构、人员和工作磨合期,使其尽快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二是积极稳妥地探索事业单位改革的新举措,引导开展好公益性和经营性为农服务。三要加大培训教育力度,进一步优化乡镇人员结构,提高乡镇人员整体素质,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针对机构改革后乡镇行政人员偏紧、年龄结构老化,财政所工作职责增加,工作量加大,而农经人员有岗无责的现实,当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切实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四是农业和涉农部门要尽快适应改革要求,加强调查研究,针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支持和巩固改革成果,认真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搞好为农服务。
(四)财政管理保障乡镇工作运转。一要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一是县级财政要加大对乡镇财政基本支出的有效保障,并按项目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乡镇财政对村级财务的管理、监督要进一步加强,严格按规定实施监督和管理。二是保障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三要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对策措施,及时遏制乡村债务的新增势头。四是各级党政,尤其乡镇和村两委要厉行节约,打紧开支,千方百计在新农村各项建设中,确保不新增债务;在乡镇经济和村社集体经济发展中,确保逐年化解乡村债务。
(五)进一步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一要向上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加大农村学校排危力度。二要帮助农村中小学尽可能逐步化解学校负债,落实好各项政策及专项经费,并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保障学校办公业务经费;各级各类学校也要在不乱收费的前提下,挤出资金化解债务。
(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要通过教育引导和学习培训,增强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要规范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中村委会、村民代表会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依法治村、民主管理”。二要讲求实效,认真搞好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要通过如实公开政务和村务,实行“阳光操作”,让群众知情,鼓励群众自觉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真正实现村民自治。三要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标准、决议的形成、方案的提出、报批的程序、事项的公示等,都要做到严谨规范,依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资金筹集机制,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四要及时交接并监管好村级财务。乡镇财政要认真做好交接前的清理、审查和交接后的整理、复核等工作,不能因交接而出现村级财务的监管断层或失控;要通过交接进一步完善制度,跟进管理,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农村综合改革走向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张久营
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是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两年前,民政部在26个城区设置了社区建设实验区,这标志着我们国家加强社区管理,对社区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的正式启动。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各地按照中办发[2000]23号文件要求正在向前推进的社区建设,就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过程。
如果对正在众多城市进行的这一改革作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它主要表现为三个基本趋势:弱化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扩大以社区自治为基本前提和主要内涵的基层民主;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这三个互相依存、互相支持的方面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深刻反映了当前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
一、弱化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
现行的社区管理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即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这样的管理模式作为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市场经济要求的是“小政府,大社会”,与之相匹配的应该是行政化色彩相对较弱的社区管理模式。
社区从很长时间以来在我国就一直是政府的延伸。居委会虽然在名义上是自治组织,但在本质上一直是作为政府的基层办事机构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在很多地区,街道、公安、司法、市容管理、妇联等单位都在不断地向居委会下派任务。以至于目前有的居委会承担来自上级的任务竟多达180余项。有的单位和部门不仅下达任务,而且还规定了明确的指标和考核办法。本来居委会的职责只是协助完成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变成了责任目标。被协助部门不但把本该由自己承担的大量责任转嫁给了居委会,而且还常常以上级身份反过来考核、检查早已不堪重负的居委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这种城市基层管理框架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社区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弱化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自然就成了我们今天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现代化管理和社区建设的一个正确而明智的选择。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讲,我国的城市管理必定要实现一次从“单位包干制”向“社区服务制”转变这样带有历史性意义的革命性变革。
一是必须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工作重心下移。这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难
点,也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极为关键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社区自治组织而言,政府对社区的管理应着重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和操作。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在处理与居委会的关系时,一定要把握住它们之间“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合理定位。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要求,政府在社区管理中所应发挥的只是主导、引导、组织、协调、服务作用。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必须尊重居委会的自治地位,尽可能少派任务给居委会;改进工作方法,放弃以往常常采用的下达指令给居委会并与其签订任务责任书的习惯做法。不要违背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把居委会当成自己的派出机构,把“指导”变成“领导”,使“协助”变成“包揽、代替”。
二是必须赋予社区以必要的足够的实际权力。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大量繁杂的社会职能不断从机关、企、事业单位转向社区,社区正承担着越来越繁重的职责。社区要真正履行和承担好这些职能与责任,没有一定的实际权力做保证将是不可想象的。社区能否通过改革真正获得必要的足够的实际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乃至我们国家整个改革开放最终能否成功的大局。
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社区中普遍存在的“权力在上,责任在下”的不合理状况。将自治权毫无保留地交给社区,帮助社区树立起全面管理社区各项工作的权威。(1)将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社会保障、协保等社会管理工作职能转移给社区,并按照“权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保证社区享有相应的权利和经费;(2)赋予社区财务管理权。市、区、街各级财政拨付的办公费用,街道要全额按时拨给社区管理支配。有条件的街道还要把社区有偿服务的收入全部交给社区自行支配。(3)赋予社区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评议和群众意见反馈监督的权利,进一步加大群众说话的分量,将政府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是社区要立足于社区服务,不断拓宽领域,切实承担起服务好本地居民的重任。社区从根本上说是生活区。社区的原则既不是社会效益最大化,也不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是以人为本、互助互利、奉献爱心和民主自治。社区要逐渐从侧重向政府负责转向更多地向本地居民(也包括驻区单位、常住外来人口等)负责。要把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与社区服务当作自己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长远来看,社区服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既是居民一起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礼立德的高尚精神文明的过程,也是共同营造一个和睦成风、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美好生活环境的过程。但从各个社区目前的综合实力来看,社区要首先着眼于创建一个适应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贴近居民具体生活和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的服务系统。要根据不同人群、组织的需要为居民提供不同方面、层次的服务。社区服务要在覆盖全体社区人口的基
础上,突出重点人群,加强对老年人、少年儿童、残疾人的服务。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使社区的各项服务更方便、更快捷。在开展好各类社区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对社区的有效管理,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扩大以社区自治为基本前提和主要内涵的基层民主
弱化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增加社区管理的民主色彩。这主要表现在扩大以社区自治为基础的城市社区基层民主,实现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使社区真正成为区域社会成员的利益共同体和区域社会自治管理载体上。
鉴于我国城市社区的现有民主发展程度,要达此目的,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实现两次飞跃:“从政府管理为主——到半行政半自治——再逐步走向自治”。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意味着以往居民对社区工作无所作为的状况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所改变,更多的社区成员对社区工作将拥有发言权,并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社区的各项事务中来。
过去,城市里的工作单位往往是工作区和生活区连在一起,由此形成所谓“大院”。单位的行政部门包管着职工生活的一切,单位的行政关系也因此延伸到了生活区。普通职工对居住区的事务,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更谈不上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城市大量“单位人”已经和正在变成“社会人”。大量与居民相关的公益性事务,政府“不管”,单位剥离。这就造成了居住在同一地域的居民,只能以社区为单位,解决诸如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难题的局面。社区也因此越来越成为人们利益的共同体。
一个个原先养在“单位群落”里、没有什么自主权的“单位职工”,正在逐渐转变为社区的主人。这些社区主人的普遍体会是:好像比住在单位大院里交钱要多些,但感觉却要比从前好些。对于小区的事,居民开始有权管了。比如,在很多大城市的新建小区里,成为社区主人的普通居民自发“突击”成立了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用以监督和检查物业公司的运作,维护居民的自身权益。
随着居民的参与意识不断强化,社区正在形成“社区为我,我为社区”的良好风气。不少居民都有了这样的认识:要使社区更好地健康地生存下去,并不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做到社区的事社区办,人人支持、参与社区事务。尤为可喜的是,目前在很多社区都冒出了一支或多支长期的、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活跃于大街小巷,服务于千家万户,为社区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从我国社区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扩大基层民主的关键还在于真正建立起社区居民自治体制。首先,要调整好社区设置。在保证社区居委会自治性质和自治功能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的原则,对居委会的规模、人员构成、工作机构、工作方式等进行适当变动、调整。要结合居委会换届选举,对不能满足社区要素(包括地域、人口、认同感等)要求的社区进行重新划分。比如,可以适当扩大居委会的规模设置,改变过去单纯由户数限定规模、没有明确界限的不合理状况。调整设置的具体操作,要特别注意考虑社区的自然规模,注重增加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并保证其充分发挥作用。要本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原则,成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并以之作为社区最高权力机构,讨论决定社区的重大事项;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产生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教育、服务、管理和监督等工作,承担由市、区两级政府转移过来的治安、警务、医疗、文化、体育、城建、城管、环卫、环保等原有的政府职能,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逐步通过社区自治组织发挥对社区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等作用,真正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要特别指出的是,社区自治工作还只是刚刚起步。作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它还远远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还不象村民自治那样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比如,代表更高民主程度的直接选举居委会成员的方式,虽然已在一些社区开始采用,但从全国来看,这还只是处于试点阶段。然而不管怎样,随着社区自治在各地的逐步推行和深化,社区自治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物业管理和社区居民等关系的不断理顺,我国的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无疑会不断加快步伐。
三、加强社区党的建设
必须看到,作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弱化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扩大以社区自治为基本前提和主要内容的城市基层民主,这决不意味着要放弃对社区的管理,摆脱党的领导。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只是表明社区管理方式、党对社区的领导方式以及党的建设,要进行一次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大的改进。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同前两者一样,也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弱化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实现社区自治,没有党的领导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前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由于一味单纯追求民主的形式,放弃党的领导,忽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导致反共组织在社区中发展起来,并严重侵蚀了党的执政基础,以致酿成最后不可收拾的局面。
加强党对社区自治的领导意味着必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加强党的建设。社区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党对社区、社区自治的领导,必须逐步放弃过去惯用的单纯通过政府的行政性管
理来实现的旧有方式,转变为更多地采用非行政性(如法律的、经济的、民主的等)手段,通过党组织对群众自治组织的领导(以政治领导为主)来实现。这既是社区建设对党的建设和领导方式改进提出的新课题,也是党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当好“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由此看来,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但离不开社区党建的加强,而且还对社区党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搞好社区党建必须立足于创新,注重继承传统党建中好的做法的同时,围绕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总结近年来各地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经验,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要真正达到加强社区党建的目标,必须首先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根据党员数量及工作需要,要及时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适时成立社区党委(党总支、支部)。要根据情况在楼、院、单元相应地建立党小组。新建小区要做到社区自治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同步建立。条件成熟的地区,地方党委要赋予社区党组织实行党员属地管理的职权。社区党组织要逐步做好对党员八小时之外的考核、监督工作。
二是要使相当数量的党员进入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团中介组织。除了党组织,社区中的主要组织就是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团中介组织。要保证党在社区自治组织的影响力,就要使一定数量的党员进入这些组织(从目前各地的实际情况看,进入社区居委会的党员一般应不少于居委会成员的50%)中去,并在做好自治组织与社团中介组织的发展、培育等工作的同时,充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
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社区的实际,要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的参与作用,大力开展社区党建工作,使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旗帜作用日益明显,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有条件的地方要多组织一些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使尽可能多的在职党员参加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中来,参加到各类社区义务服务中来。在此基础上带动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各项建设活动。
关键词:内容为依托式教学,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学术英语教育
随着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依托进行转向基础?笔者认为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方式将成为今后英语教学的主流模式, 那么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 到底依托什么样的内容, 现在有两个方面的争论。一是通识教育, 二是学术英语教育, 下面进行重点阐述。
1内容为依托式教学的阐释
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出发点不是教材本身, 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组织教学, 可以说是以学生的学科知识为出发点, 教师在进行充分的调研后, 根据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创新。教师在组织学习过程时, 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安排不同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是英语技能本身, 而是将英语当做学习的工具, 来学习其他学科内容, 语言技能的学习是水到渠成的。在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形式中, 不仅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而且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及兴趣方面也很有效。这一学习形式不再局限于教材及课堂本身, 而是将学生的学习环境、社会氛围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不再是目的, 而是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让学生从中学会学习,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是盲目的创新, 而是在现有教学形式的基础上, 更加主动地创新现有教学模式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 这一教学形式有着极高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不但能融合多学科的语言知识, 而且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都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 对于发展学生自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也有重要作用。
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具有更强的实践灵活性, 原则上更加合理, 模式更加多样, 学生可以更灵活地学习和接收更多、更复杂的学科知识, 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广大教师是一种挑战, 不仅要求教师有着极高的语言功底, 也要求教师提高综合素质, 以适应这一新的教学形式。
2大学英语教学的两种依托内容之争
鉴于以上分析可知, 以内容为依托式教学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该跳出自身所局限的语言基础或者技能本身, 在实践中采用内容为依托式教学, 但是这种教学方向到底是什么?目前学界出现了两种观点, 分别是从内容出发的通识教育方向和学术英语教育方向。
2.1通识教育方向
过去的大学英语改革往往简单停留在教学外在框架或者硬件的改革上, 但是并没有涉及教学内容的改变。内容依托式教学提出后, 无论是学界还是教师普遍意识到英语课程内容的丰富以及文化内涵的加深, 成为真正意义上教学改革方向深化的体现, 即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推动和实施。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提出源于专业英语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 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教学形式、教学评价都是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而展开, 这样的培养模式往往使学生只是简单地提高了英语语言技能,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不大。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适应社会现状的能力成为必然。通识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炼出来, 目的是依托英语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改的方向主要在于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大力推广通识教育, 也就是说英语这门语言只是整体教学内容的一种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 实际的教学内容是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师如果明确了这一点, 就应该根据自身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 看自己的课程教学是否适合通识教育。因为现如今社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进程中, 信息技术的革新带来的是市场形式的不断变化。通识教育意在利用英语教学为媒介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 其宗旨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非英语专业中, 以内容为依托的通识教育显得更加必要。一方面, 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在现有的教学内容及模式基础上, 针对不同学科内容的需要, 对英语教学的内容及形式进行适当的改变和补充, 让学生可以利用英语这门工具性学科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 最后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在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 通识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在英语专业中, 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的基本技能, 还要相应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及基本能力;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堂教学内容及形式, 对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2.2学术英语教育方向
两种依托内容之争的另一个就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依托学生的专业。在具体的教学中, 学生的专业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向依据, 即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术素养或专业特长, 即学术英语教育方向。
在很多教师和专家学者看来, 学术英语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当前市场经济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现实需求。笔者认为学术英语教育可以看做是专业英语教育, 这是在基本语言教学的基础上, 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方面, 学生英语教育与基础英语教学有差别,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将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专业技能当做教学的目标之一。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要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 以符合学术英语教育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 学生在此过程中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这不仅体现在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 还包括专业方面的英语语言知识。有很多赞同学术英语教育方向的专家认为, 学术英语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深入学习, 从而使他们顺利地掌握双语课程。毕竟双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 之所以效果不太理想, 跟日常教学的学术英语教育定向不明确有一定关系;此外, 现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专业化、精细化作业的分工越来越明确, 这就对毕业生在某一领域的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术英语教育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我们社会企事业单位也确实需要用于专门用途的英语人才进行专门的英语相关工作, 这也是人才培养适切性的全面体现, 正所谓分层次培养学生, 最后的输出方向也会有较大差别。
3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和学术英语教育的核心出发点在于不断提高学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如果一定要做个选择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不能人为割裂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点。大学英语本身就是一门相对比较基础的语言课程, 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生对于世界以及知识的了解和感受, 从而提高整体的素养。同时它还是一种工具, 其双面性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论证的方便就会走向一个形而上学的极端, 给具体的教学实践带来错误的指导, 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两种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向, 不能评判孰优孰劣, 也不能简单判定实施哪个, 而是应该根据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还有学生的具体需求, 从学校整体和教师方面进行相应的论证、选择、实践, 才符合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使之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 (4) .
参展作品均出自名家之手,其中既有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李可染、吴冠中等中国现代画坛巨匠的经典力作,也有罗中立、何多苓、徐冰等当代艺术名家的代表作品。在展览的整体策划上,每个美术馆通过不同主题的呈现,清晰地展现出各自美术馆藏品在美术历史坐标上的价值,主题间各具特色,又彼此串联,清晰地展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
如中国美术馆以“苏醒年代”为题,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美术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美术变迁的路径和脉络,其中罗中立的《父亲》、詹建俊的《潮》、靳尚谊的《侧光人体》、杨飞云的《侧面》、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作品真实地反映改革开放时期人文精神的作品亦成为全场焦点。江苏省美术馆以“江苏大家”为主题展示了17位江苏省中国画大家的40余幅精品,其中既有引领中国画开拓发展史的徐悲鸿、李可染、吴冠中等大家,也有推陈出新的傅抱石、钱松嵒等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湖北作为中国中部地区工业大省,遴选出60幅馆藏特色工业版画,以“工业记忆—现当代工业版画”为主题,展示了上世纪50年代影响全国,反映国内工业建设的湖北工业版画。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美术馆一方面要有面向观众的意愿,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术跟进与梳理。这次十大美术馆的藏品展览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在藏品积累与学术的梳理双重的线索中。而随着藏品的增加,各美术馆都将会打造更多的藏品展览和通过专题来形成藏品展览的结构与内容。
【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推荐阅读:
配合MOOCs元素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10-04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10-18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11-02
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探索05-29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改革研究论文07-20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07-22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11-29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研究12-11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案10-26
四段式教学法在大学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