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

2025-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

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揭题

1.板书“蝉”,引进学生对蝉的记忆。

(蝉,又名知了。大家非常熟悉,在炎炎夏日,它的叫声时常伴随着我们。很多同学还捕捉过。)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金蝉脱壳”强调“壳”的读音,成语中读qiao,其余地方读ke,

3.介绍成语,讲诸葛亮使用金蝉脱壳的故事。

4.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确实是蝉脱去外客变成成虫的过程。齐读,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想知道这些问题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解决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课文;实时纠正字音。

(2),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刚才那么多同学对金蝉脱壳赶兴趣,我们就看看蝉是如何脱壳,第几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

4、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写蝉脱壳过程的词语。(背——头——脚——尾)

5、再读课文,蝉脱壳的哪一个过程最吸引你?反复读读,找出描写蝉动作的词语。

6、表演:蝉脱壳的过程写的非常生动,特别是动作的描写准确生动。你能表演一下吗?

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大家都喜欢,能把他背诵下来吗?

四、作业:

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 篇2

一、把握核心语境, 深入脱壳之实

文本情境是教学情境的核心要素, 本文题为“金蝉脱壳”, 自然脱壳这部分应该是教学内容的关键部分, 作好取舍, 摈弃芜杂信息的干扰, 力避“面面俱到”, 集中力量出重拳。在教学时, 要时刻不忘语言的内容和形式, 让知识和情感相依相生。

1. 扣住一叹, 给脱壳以情

(出示课文第四节的开头一句“开始脱壳了!”)

脱壳后面为什么要用感叹号呢?除了小作者期待已久的兴奋外, 是否还能体会出脱壳对于一只蝉的特殊意义?

这样的追问是“由表及里”的, 从人的角度过渡到蝉的角度, 更利于学生切己体察:

为了这脱壳, 蝉经历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漫长等待, 才由卵变为幼虫终于从泥土里爬出!为了这脱壳, 蝉虫必须用纤弱的前爪挖穿厚厚的一层土, 然后爬上高高的树干!为了这脱壳, 蝉虫得小心翼翼地躲过众多天敌的眼睛, 这一过程险象环生!这是新生命的开始, 是何等的神圣!这是兴奋, 更是骄傲和敬意!

这样一来, 脱壳已经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此时学生的读书也已经饱醮了感情的圣水, 心灵里面已经萌生了敬意。打动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最佳开始!

2. 理出一线, 给脱壳以序

课文第四节重在叙述蝉脱壳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有顺序的。让学生默读课文, 用笔画出蝉脱壳步骤的词语, 然后交流。

背———头———脚———尾。

这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有力举措,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敏锐地发现文章语言的叙述特点, 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打下了基础。同时, 教师要适时地进行点拨和总结, 培养学生读文章时抓关键词语来理清文章顺序的好习惯。

3. 品味一句, 给脱壳以美

作者在叙述“背”、“头”、“脚”、“尾”等四个部位脱壳的时候, 重点写了“尾”, 这同样也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出示句子:“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 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 又敏捷地向前扑来, 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 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1) 读出作者的“趣”。作者认为蝉尾出壳是最有趣的, 你读读看, 觉得有趣在什么地方?

(2) 读出文本的“趣”。作者在写蝉尾出壳的时候, 用上了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抖动着, 伸着”、“向后仰去”、“向前扑来”、“抓住”、“用力一抽”, 这几个词语用得有趣吗?如果把“向后仰去”和“向前扑来”交换一下位置, 再联系一下其他的动词, 读读看合适吗?从这里面我们会发现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是连贯的, 是浑然一体的, 是和谐的。让这些动词“动”起来, 是让文本“活”起来的“催化剂”, 学生从中感到了兴趣, 理解了语言, 品味了和谐。

(3) 读出自己的“趣”。好的语言应该积累下来, 在这个时候及时引导学生把这段话背诵下来、积累下来, 会让这些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的动词在学生的语言结构上生长起来, 实现语言的高效内化。

二、组织生命追问, 浅出脱壳之义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语文教学要实现深刻, 就是要在别人止步的地方再多走那么一两步。”我们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 不仅要直面“脱壳”, 而且还要透过“脱壳”去寻求生命完整意义的构建。这不是在刻意地追求深刻, 而是让我们的教学生长出思想和高度。

1. 给出一个选择

多媒体出示蝉虫和蝉的图片。

师描述:蝉虫经过了漫长的等待、长途的跋涉、险恶的环境, 最终一个华丽的转身, 由蛹变成了成虫, 实现了飞翔和歌唱的梦想。当我们面对这个渺小而又伟大生命的时候, 如果给你一个生命的选择, 你愿意做蝉虫, 还是蝉?为什么?请你慎重地告诉我。

蝉虫, 它忍辱负重, 坚持不懈, 默默追求, 永不言弃;蝉, 它纵情歌唱, 自由飞翔。凤凰涅槃, 烈火中重生!金蝉脱壳, 坚持后歌唱!选择什么都无关紧要, 只要你选择了追求和信念、隐忍和付出, 即使你现在还是“丑小鸭”, 但是终有一天你会成为漂亮的“白天鹅”!

2. 读出一个新生

这个时候, 我们面前的蝉, 还是单纯的我们眼中的蝉吗?它的一生不啻于一曲生命的赞歌———音乐响起, 出示文章最后一节:

“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 它是那样五彩缤纷, 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 透明发亮, 闪着金光。这阵儿, 蝉儿长久地趴在树上, 恢复着体力, 准备开始它的歌唱生涯。”

学生伴着音乐轻轻地朗读, 进行着生命的碰撞、洗礼和新生!

三、围绕多义语词, 拓展脱壳之延

课文的题目为“金蝉脱壳”, 这一题目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但是能够表达主要内容的语言形式应该还不止于此, 如“一次奇妙的发现”、”蝉虫是如何变成蝉的”等等也应该是可以的, 似乎还更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态, 可为何偏偏选择了这样一个题目?

这恰恰反映了编者对这个题目的良苦用心。“金蝉脱壳”到底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成语, 一个来自于“三十六计”的成语, 同时还会勾连出几个人物、一段历史, 当年诸葛亮用了这一计谱写了今天为世人所知的历史。历史是什么?历史是文化!这个时候, 我们就会豁然开朗, 语文教学要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这往往是我们在教学中所忽视的。

那么, 教师在教学中应作哪些拓展呢?

首先, 语言的拓展。“金蝉脱壳”这个成语中含有表示动物名称的字, 搜集一下还有哪些成语中含有动物名称。其次, 活动的拓展。“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 其他计分别是什么呢?每一计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 请搜集一下并在班内交流。最后, 习作的拓展。仔细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 你会发现有许多神奇而又有趣的现象。请以“我发现……”为题把这一过程写下来。

滚切式椰子脱壳平台总体设计 篇3

刘泽飞(1991-),男,汉族,云南省人,工学学士,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机械电子。

摘要:针对目前椰子的加工现状,手工椰子脱壳存在效率低、危险系数高、资源利用率低等缺点。根据椰子结构特点和椰壳特性,设计一种基于滚切原理的椰子脱壳机。椰子被螺旋辊上的螺旋槽单位排序并依次往前推送,从出椰孔口排出后,经由双托辊和剥壳刀具构成的脱壳通道,椰子边转动旋进边切开椰壳。

关键词:椰子;脱壳;滚切式

椰子,是椰子树的果实,是由外层为纤维的壳组成的,提供椰子皮纤维和内含可食厚肉质的大坚果。在对椰子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中,椰子的脱壳工艺处理是一个关键而又困难的工序。因椰子的果壳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壳仁间隙小、壳孥硬、难以剥离,而且椰子品种繁杂,尺寸差异较大、形状不规则;剥壳的同时不能破坏椰肉的品质,而物理剥壳法都对椰肉品质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椰子的破壳取肉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尽管已研制和开发一些坚果脱壳机械,但其发展相当缓慢,远远落后于种植业的发展,并且成熟的机型以及进行批量生产的不多,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技术上还存在如下问题:(1)脱壳率低,脱壳后的果仁破碎率高,损失大。(2)机具性能不稳定,适应性差。(3)作业成本偏高。针对这些不足,就需设计一种脱壳机械结构,既工作结构简单可靠又成本低廉。

1、平台整体结构设计

平台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采用定速滚刀器滚动切割椰子,然后通过滚压—切割一碾搓的方法使椰子脱壳。

图1-1为平台结构示意图。平台主要有传动部分4、输送部分2和切壳刀具工作部件5、7组成。平台的导向喂入装置2是直辊与螺杆组合结构,它既可以对物料进行水平输送,也可以完成导向功能,使椰子进入剥壳工作部件与切壳刀具轴向相平行。支承托辊7是由两个加工有不同形状辊纹的平行辊(纹理呈平行轴方向的圆柱齿轮状辊和纹理呈相交叉方向的辊)组成,它们的转速及方向相同。椰子的旋转动力由椰子与支承托辊间的摩擦力提供。滚刀通过压力杆在椰子上方施加切割力,实现椰子在平均中径方向滚压、切割。在椰子破壳过程中除对椰壳产生径向切割,还对椰壳有轴向分离的作用;故选用滚刀作为椰子的破壳切割刀具。另外平台的结构包括电机、传动部件、支撑构架、压力杆及调解机构等。

其各部分构造分述如下:

(1)传动部分:主要由电机13、四个齿轮3和大、小带轮和V型带等组成。小带轮12和电机13安装在同一轴上,大带轮4和最小齿轮安装在同一轴上。电机启动后,大、小带轮转动引起齿轮转动带动输送部分。

(2)输送部分:由下料斗1、出料斗9和导向对辊2等組成。

(3)剥壳工作部件:由滚刀5、一对支承托辊7和压力杆8等组成。滚刀和支

承托辊是主要零件,均采用合金工具钢制作而成。

2、平台工作原理

电机启动后,椰子从下料斗1落入输送对辊2上,输送对辊以一定的转动速度旋转,并推动椰子以一定的转动速度沿输送对辊的轴向方向运动,椰子经由一个每次仅能通过一个椰子的孔进入剥壳工作部件。椰子进入剥壳工作部件后,使滚刀5与椰子6相接触,在支承托辊摩擦力的作用下椰子作逆时针转动。椰子与滚刀摩擦力的作用使滚刀作顺时针转动,此时滚刀与椰子作相对静止运动。在平均中径处椰子被滚刀割开并继续转动挤压切搓,椰壳逐渐脱离椰肉,破壳后的椰子被高速推出,从出料器挡板9下料。由于滚切后的椰壳和椰肉已经部分脱离或裂开,然后进行壳肉分离即可。试验时,先将椰子加入料斗,旋转手柄,椰子就通过对辊输送到脱壳工作系统,只要微调控制手柄,使滚刀以一定的作用力与椰子接触,即可剥壳。

3、平台剥壳工作部件结构

剥壳工作部件由呈星型分布的支承托辊、滚刀、压力杆等构件组成见图3-1所示,下方两固定支承托辊同时作顺时针旋转。滚刀依据椰子的大小不同手动向上下移动,施加不同大小的力是通过控制手柄来调节,滚刀在压住椰子的同时并作顺时针的圆周运动,完成椰子的剥壳及卸料。

1.支承托辊,2.椰子,3.滚刀

4、传动方案设计简图

本设计的传动和执行机构较为简单,即动力由电机通过V带传动,直接将能量传到主动轴,主动轴的齿轮1带动过渡齿轮2,过渡齿轮2带动齿轮3,从而使得主动轴和从动轴以同旋转方向同速率转动。其方案简图如图5-1所示。

5、结语

该平台结构简单,采用机械剥壳法,机械性能稳定,提高脱壳率并且作业成本偏低,能满足一般小企业或家庭式作坊使用。但本设计精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另外还需针对本结构对刀具进行具体讨论。(作者单位:1.重庆交通大学;2.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椰子剥壳机的研制.王旺平,李诗龙,刘晓艳.2011.03.02

[2]史建新,高大中,王学农,周向农.6PH.150型核桃破壳机[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0.1:28-29

[3]陈秀文,谢俊夫,陈和贤.椰子剥壳机构之研制[J].农业机械学刊第15卷第3期.2006,9(03):23-32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文内容的投影片。

2.蝉的资料。

教学时间:2时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难点: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题:金蝉脱壳。齐读题。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文

1.听文录音,思考: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①出示生字词。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

3.哪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文。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篇5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2、透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理清表达顺序,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

3、透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4、学习作者观察细致的好习惯,描述细致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潜力。

二、教学重难点:

透过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2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PPT出示:

1、金蝉脱壳

2、本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如果用文中的话来解答金蝉脱壳的意思,就应是第1节中的。

3、全文写金蝉脱壳全过程的特点是扣住这两个词语:、。

4、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5、为了奖励大家的精彩表现,此刻给同学们看一幅十分漂亮的图片,(PPT出示蝉幼虫的图片),仔细观察并说说这幅图上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PPT出示:

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

大家必须个性想明白,蝉儿究竟是怎样“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的吧。让我们边读边想象,一齐来感受金蝉脱壳中,那神奇搞笑的情景吧!

第二板块:合作探究,展开研读:

1、请大家默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蝉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脱壳的?找一找,把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圈出来。

蝉脱壳时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我们一齐来看。

相机板书:

背—→头—→脚—→尾

2、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相信大家最喜欢蝉尾出壳这一部分。

PPT出示:

最搞笑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1)默读思考:这段围绕哪句话来写?请在书上用“____”标出来。

(2)这一段是怎样表现出蝉尾出壳这个过程的神奇搞笑的呢?请同学们读读整个的过程,圈圈关键的词语,想想当时的情景。

(3)同学们注意到“使劲地抖动着、升着”、“腾空向后仰”、“敏捷地向前扑来”、“抓住蝉壳用力一抽”、“蝉尾就出来了”这些描述动作的词了吗?不妨自己模仿蝉儿试一试。

(模仿蝉儿演一演)

(4)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蝉尾出壳这一神奇搞笑的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一情景描述生动,用词精确,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我们一齐来读蝉尾出壳的句子。

3、同学们,亲眼看到蝉背、头、脚、尾出壳的过程,作者的内心也充满了惊喜。我们一齐来读这一段,完整地感受蝉脱壳时的奇特动人,神奇搞笑,争取背下来。

过程中相机板书:看全面、有重点、按顺序、

4、读读最后一句,你体悟到了什么?

PPT出示:

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a、费力——“使劲”“过了好一阵子”

b、“依依不舍”——拟人,有感情。

相机板书:有感情

5、习作修改,读写结合

PPT出示:

贝贝(狗)本领很高,一块骨头从几米远的地方扔给他,他准能接住。但是,贝贝最拿手的还是捉老鼠。因为有了贝贝,所以奶奶家再也没有老鼠了。

——《我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1)、说说这篇习作的优点;

(2)、对照写作特点板书,说说这篇习作的不足。你打算提醒他怎样改?

6、金蝉脱壳后,身体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五小节,完成下面的表格:

部位

变化

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脱壳后的蝉儿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这真是奇迹啊。让我们齐读第5自然段。

7、演示过程,直观感受:

(1)光光读课文,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金蝉脱壳的神奇搞笑、奇特动人,如果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想不想看一看?

(2)看,这就是立刻要脱壳的蝉,它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开始脱壳了,来回抽搐几下,蝉背露出来了,背上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变化。之后,头钻出来了,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最搞笑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过程是多么的神奇搞笑,奇特动人啊。

PPT演示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

8、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羽化的蝉怎样样?用你明白的词语形容一下。

PPT出示:

课文中说“(蝉)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根据蝉的生活特点,也来写一写你心中的蝉:

蝉又像,;

蝉还像,。

从一个样貌笨拙的蝉虫,最后变成一个精美的艺术品,这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我们从中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

第三板块:课文小结,了解引申义

9、课文小结:

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受到有益的启示。

10、PPT出示蝉壳小图片蝉壳大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了解金蝉脱壳的引申义

第四板块:学法指导,课外拓展:

1、课文记录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述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呢?

2、对,靠的是仔细的观察。大家看,课文中这些词语表现出作者在仔细“观察”。

PPT出示:

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前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以前说过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一切发现的基础。

4、处处留心皆学问,透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1)看全面

(2)有重点

(3)按顺序

(4)有感情

5、我们生活在农村,能够观察到许多动物,比如说公鸡打鸣,母鸡生蛋,小羊吃草,猫捉老鼠等等,这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请同学们选取你最感兴趣的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配上图片,制成动物明星卡。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0.11家庭作业:

1、听写课后练习3。

2、继续背熟课文第4、5小节。

3、再搜集写蝉的诗歌两首,熟读成诵。

4、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觅食或游戏等情景,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描述顺序,抓住动作特点写一写。

(200字左右)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反思:

《金蝉脱壳》一文,紧紧扣住一个“脱”字,按照“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的顺序,运用细致生动的语言描摹了金蝉脱壳这一神奇搞笑、奇特动人的景象。读文本知过程,课堂教学的重点不是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透过抓住具体的描述,品味生动的语言,感受蝉脱壳过程的神奇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在导学过程中引导的比较详细。同时由于“脱壳中”这部分,观察和表达顺序十分好,所以抓住这个契机,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文章这部分的写作特点,并出示一个习作,引导学生运用本部分所领悟出的写作特点进行评价,分析优劣以及改善办法,较好地完成了读写结合的导学设计。

如果说对第四小节的学习是扶的话,第5小节的学习,主要是在第4小节指导学习的基础上的放。在这部分的导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表格,透过学生自学完成表格,引导学生了解第5小节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再透过多次朗读来体会变化的神奇。

最后,引申义的导出是透过小图和大图的变化来实现的。透过对小图大图的观察结果的比较,自然引出引申义。

然而,在教学过后,才发现,本节课的设计还有许多的不足:

1、课堂容量较大,原本较多思考的学生活动,由此而被压缩的太少,学生的课堂自动明显不足,尤其是课堂上的悟读部分太少,未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以致于教师的主体过分突出,喧宾夺主。

2、语速太快,少数学生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很快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学生走进文本,主动揣摩,获得体验的过程不够明显,教学的生成落实不够。

3、课堂评价不充人且比较单一,整个课堂中,主要是老师的评价,而且不多。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资料比较简单,标准也缺少维度。学生的用心性比较难以调动。

4、与《导学案》的切合度也不够,对课堂的学习资料,应当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当堂检测,以了解学生对文本资料的感知深度。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及资料 篇6

(2)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溜走,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此为“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一计。

(3)比喻事物发生如脱胎换骨般的根本性变化。

[8] [7]

[3]

[4]

[5]

[6][1][2]三国时期,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魏军主帅司马懿(字仲达)率军追击,见蜀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

„„(诸葛亮)又嘱杨仪曰:“吾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吾尸坐于龛中„„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吾军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若司马懿来追,汝可布成阵势,回旗返鼓。等他来到,却将我先时所雕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懿见之必惊走矣。”杨仪一一领诺。

„„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岁„„孔明奄然归天。姜维、杨仪遵孔明遗命,不敢举哀,依法成殓,安置龛中,令心腹将卒三百人守护;随传密令,使魏延断后,各处营寨一一退去。„„

却说夏侯霸引军至五丈原看时,不见一人,急回报司马懿曰:“蜀兵已尽退矣。”懿跌足曰:“孔明真死矣!可速追之。”„„遂领兵同二子一齐杀奔五丈原来;呐喊摇旗,杀入蜀寨时,果无一人。懿顾二子曰:“汝急催兵赶来,吾先引军前进。”于是司马师、司马昭在后催军;懿自引军当先,追到山脚下,望见蜀兵不远,乃奋力追赶。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俱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懿大惊失色。定睛看时,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懿大惊曰:“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勒回马便走。背后姜维大叫:“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计也!”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扯住马嚼环叫曰:“都督勿惊。”懿用手摸头曰:“我有头否?”二将曰:“都督休怕,蜀兵去远了。”懿喘息半晌,神色方定;睁目视之,乃夏侯霸、夏侯惠也;乃徐徐按辔,与二将寻小路奔归本寨,使众将引兵四散哨探。

过了两日,乡民奔告曰:“蜀兵退入谷中之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孔明果然死了,止留姜维引一千兵断后。前日车上之孔明,乃木人也。”懿叹曰:“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因此蜀中人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后人有诗叹曰:“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司马懿知孔明死信已确,乃复引兵追赶。行到赤岸坡,见蜀兵已去远,乃引还,顾谓众将曰:“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遂班师回。一路上见孔明安营下寨之处,前后左右,整整有法,懿叹曰:“此天下奇才也!”于是引兵回长安,分调众将,各守隘口,懿自回洛阳面君去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诗文,揭示课题:

1、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学习了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所见》,内容谁记得?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原本还一路高歌的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呢,哈哈,没想到那只蝉竟有这样大的吸引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你会发现蝉何止是有吸引力!板书课题

2、读题

谁能把读题目念准确?(提醒:“壳”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在课题中读qiao,在课文其他句子中读ke。)

咱们这个课题其实也是一个成语,你在哪里曾用过或者见过这个成语?(《三十六计》和《三国演义》)它一般用来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今天我将和大家一同观察大自然的中的金蝉脱壳,相信你不仅仅会被吸引,更重要地你会金蝉脱壳的过程所震撼!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要读通读顺每一个句子

2、有这样三段比较难读,谁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抽查?(师选择345重点段进行抽查。这些段落生字多,句子长)

3、同学们,哪几自然段讲的《金蝉脱壳》的过程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1、2自然段

1、那么课文作者用了2个词概括了金蝉脱壳过程的特点,默读课文,画出这两个词。

神奇有趣”、“奇特动人”。(板书)

2、指名读词语,读了这两个词你想到哪些词语?(生动、震撼、奇怪、不可思议„„)

什么让我们感到如此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3、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期待、迫不及待„„)

是啊,所以当叔叔告诉我每当(出示)引读——“夜幕降临„„新装。”

4、对于爱捉蝉的我来说,我多么期待,急切地想揭开金蝉秘密呀!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决心)把你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我决心„„秘密。”

就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在这份迫不及待中寻找合适的时间和机会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奔中心

1、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小作者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秘密。(出示填空)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事啊!(抓住“多么”“神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心情。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揭示金蝉脱壳这一奇特的秘密的!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3、.交流:幻灯出示句式:课文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

板书: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4、在一个雨后的傍晚,作者终于发现了——

引读:突然,“我”发现了一只()的蝉虫„„不动了。(幻灯出示)

我之所以知道那是一只要脱壳的蝉,因为,叔叔曾经告诉我:“夜幕„„新装。”(这里前后照应)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小作者可是等待着时机,目光搜索着树干,轻手轻脚的爬树,躲在枝丫后面,聚精会神盯着,阅读这些词句中你想到什么?(观察的重要,作者急切的心里)

二、抓“奇特”,感受“脱壳中、脱壳后”。

板块一:感受“脱壳中”

过渡:孩子们,此刻,你们的目光在哪里?让我们跟随小作者一起紧紧地盯住那只蝉虫,可千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脱壳的细节哦,轻轻地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先感受一下。

1.蝉在脱壳时,肯定不是整个一下子从壳中蹦出来,他身体的各部位得一样一样出来,那么你发现各部分出来的顺序了吗?(看谁看书最仔细)指名说。

板书:背——头——脚——尾

2.想一想,如果小作者把各部分出壳的次序打乱了写,好不好?为什么?

交流:这样是按照蝉各部位出来的先后顺序写的,遵循了事物发张的客观规律。让人看了清楚明白。所以说,小作者写得有顺序!板书:有顺序。再把这部分好好读一下,把这个脱壳的顺序与过程清晰地映在自己的脑中。

3.小作者观察十分仔细,各部位出壳的描写是各不相同,妙趣横生,你最喜欢哪一部分的描写,找一找,圈一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体会!

学生交流预设:

A.“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眼睛的特点。感觉这个蝉很可爱。生动的形象源自对蝉的喜爱之情。可见,小作者又是带着感情来写的。板书有感情

B.“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观察十分仔细,把蝉每一个动作写得准确到位。而且重点写了蝉尾出壳的情景。板书有祥略

板书:有详略。

4.这样文字让人读起来感觉非常生动非常逼真,即使没有亲眼见到也能把整个过程在自己的头脑里呈现出来。就像在脑海里放着电影一样。

(指导朗读:读到各个部位的字时有意错开,读得饱满一些,重点抓住“抽搐、裂开、钻、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动词,读出喜爱的感情来。)

5.我们都没有看到过这奇特的过程,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下这有趣的过程,课件出示,生看动画脱壳时的过程。

6.积累背诵:这么有趣的过程,请大家把这个清晰画面记在脑中吧。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记下来。(自由练习背诵、引背、指名背)

7.现在我们应该很清晰地感知了蝉是怎样露出背,钻出头,伸出脚,以及最后又抽出尾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蜕变过程,可是蝉却把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完成的——自然协调。完成这一系列动作,蝉要消耗很多体力,有一个词叫“涅槃”说得就是这个意思。一起去读“涅槃”。(板书)所以脱壳的蝉儿(引读):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板块二:感受“脱壳后”

脱壳后的情景又是如何奇特动人呢?

1.清大家自由读第5自然段,同桌同学合作完成表格:金蝉脱壳后,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部位变化

2.指名代表全班交流。这时的蝉翅膀在变——

颜色也在变——(根据表格内容总结)

人的长大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树的成长也要三年五载,可是蝉脱壳后的翅膀的长大,颜色的变化都是在瞬间完成的,因此面对这样一个瞬间,我不禁赞叹到——(引读)“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这个奇特里有什么?(神奇,特别,不可思议,令人激动)这个动人里有什么?(感动,震撼!)把你们所有的情感融入一句话——金蝉脱壳,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金蝉脱壳——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引读)

3.同学们让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这充满神奇色彩,奇特无比的蝉吧,它是那样(引读)——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闪着金光!

4.至此,整个金蝉脱壳的过程就完美的结束了,而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无比深刻的。

板块三:抓“观察”,进行学法指导

1.师总结,回顾重点内容。(顺序及蝉尾出壳)

2.师: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勤于动手的习惯、一颗对大自然热爱的心)教师总结板书:善于观察勤于记录

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

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出示这个单元的关于观察的三句名言:

齐读,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4.大诗人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多留心观察,只有留心观察了你才能发现和探索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奥秘。那么怎样观察呢?

(1)观察要有顺序(2)观察时要有感情

(3)观察时有详略(4)还要勤动笔多记录

四、拓展延伸,尝试练笔

1.每个夏天,我们都听到蝉在树上欢快地唱歌,可是金蝉脱壳的情景,我们却很难看到,今天我们有幸跟随小作者,透过他真实而富于感情的文字,领略了大自然给的神奇动人。其实,只要我们用心用眼善于“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情景,譬如:母鸡下蛋、蝌蚪变青蛙„„下面就让我们选择一个自己看见过的,写一个情景片段!要向文中的小作者学习写法,做到有顺序、有感情、有详略。

2.完成情景片段地描写。

附:板书设计

脱壳前

金蝉脱壳

脱壳中

有顺序

有感情

有详略

多记录

(涅槃)

脱壳后

神奇有趣

奇特动人

善于观察

鸿门宴,沛公金蝉本难脱壳 篇7

鸿门宴上项羽不是没有杀刘邦之心。“项庄舞剑”, 他只当戏看, 樊哙闯帐, 只给宴会的气氛减了压, 使酒宴可以勉强进行, 但面对樊哙指其“欲诛有功之人”, 项羽可没松口, 只说了一个字:“坐”。可见项羽杀刘邦之心处在可与不可之间, 不然刘邦也用不着冒险逃跑了。鸿门宴上极力主张杀死刘邦的是范增, 他先是递眼色, 继而做手势, 后来干脆安排了“项庄舞剑”, 除掉刘邦之心是何等急切。范增地位尊崇, 项羽尊其为“亚父”, 《史记》中也说他“素居家, 好奇计“, 可知是个诸葛亮似的人物。杀死刘邦, 范增是有决心也有能力的。而当时的情形用樊哙的话说就是“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范增好比菜刀砧板, 刘邦就是鸡鸭鱼肉。可范增怎么就能让刘邦这只煮熟的鸭子飞了呢?

反观刘邦逃跑的策略并不高明。“沛公起如厕, 因招樊哙出”, 根据后文我们知道张良也来了。刘邦的人全走了, 范增能不生疑吗?此时只要派个人跟去, 刘邦自然就无法逃之夭夭, 若能借机杀掉他岂不更好。就算聪明如范增者也没看出刘邦意欲逃跑, 而客人离席如厕, 项羽一方就无人引领吗?让来客出帐随地方便似乎不大可能, 只要跟出个服务人员什么的, 刘邦也无所遁形呀!

就算刘邦溜出帐外, 他仍然无法轻易逃跑。文中交代:“当是时, 项羽兵四十万, 在新丰鸿门。”四十万大军安营扎寨, 营地相连少说数十里。项羽接见刘邦, 当在中军帐, 所以当刘邦侥幸走出帐外, 呈现在他眼前的也应该是环绕在前后左右的兵营。无论刘邦的车马停在中军帐外还是辕门之外, 刘邦此时穿过项羽的兵营都是件危险的事。项羽的士兵前一天才接到为“为击破沛公军”的命令, 真要有哪个士兵以乱闯军营之名把刘邦抓起来, 即使不会就此要了他的命, 也会生出一番新的波折来。

就算刘邦等人出得了辕门, 刘邦“脱身独骑, 与樊哙、夏侯婴、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终于踏上了回营之路, 但也不能就说刘邦已是冲出樊笼的鸟, 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情况还是可能存在的。另外, 刘邦要求张良“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是不合情理的。“当是时, 项王军在鸿门下, 沛公军在霸上, 相去四十里。”刘邦取道芷阳, 走的是小路不足二十里, 考虑到樊哙等人手持剑盾, 徒步奔走, 最快也要半个小时以上。这可不是一个人席间上厕所所用的时间。刘邦一方的人全部离席而去, 项羽范增自然不能长久等待, “项王使督尉陈平召沛公”。陈平出帐若找到了刘邦, 刘邦自然就无法逃脱了, 如果没找到, 陈平就应该回报项王, 追兵一出, 那刘邦也一样难以逃脱。可是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 一定是陈平出了问题, 至于是什么问题就没人知道了。陈平后来虽然跟了刘邦, 但两人初次见面却是一年以后的事情, 《陈丞相世家》中也没有提到陈平在鸿门宴上的表现。

张良回帐中告辞, 项羽还问:“沛公安在?”这就不再是“为人不忍”, 而是头脑简单的表现了。相比之下范增的表现就更显得有失标准, 刘邦离席这段时间他竟毫无所动, 错过多少可以杀死刘邦的机会, 失败了也只会说脏话———“唉!竖子不足与谋!”———来推卸责任, 根本不像个“好奇计”的谋士。

“牛根生系”金蝉脱壳 篇8

似平正要上演一出新的大片

2012年7月31日,杨文俊谢幕。作为最后一个留守蒙牛的原创始团队的高管,他的离开,或许意味着蒙牛至此已经彻底告别从前的自己。

从当年“空手套白狼”建立与伊利并驾齐驱的乳业帝国,到立誓“打造百年老店”,再到“三聚氰胺”及其后一系列产品质量及商业运作丑闻,从“绝不减持蒙牛股票”到如今与蒙牛再无瓜葛,牛根生一手打造的“蒙牛传奇”称得上是中国商业史上绝无仅有的一部长片。

而今,随着央企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及欧洲最大乳企爱氏晨曦(ARLAFoods)成为蒙牛乳业(02319.HK)最大的两个股东,蒙牛身上的“牛氏印记”也在一步步淡化,正步入一个新时代。

而依次离开的原蒙牛元老们,除了隐匿在慈善背后的牛根生之外,则纷纷在乳业开辟了新的战场,一个新的“蒙牛系”战队呼之欲出,似乎正要上演一出新的大片。

高层换血完成

连任6年蒙牛总裁的杨文俊的离开其实早有先兆。2012年4月,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地产原副总经理孙伊萍空降接替杨文俊成为蒙牛乳业总裁兼执行董事。

2009年7月,中粮联手厚朴基金收购蒙牛乳业20%的股份并成为其最大股东之时曾承诺:三年内不插手蒙牛的经营。如今三年之约刚到,中粮即果断出手,足见其改造蒙牛之心切。

蒙牛公告称,“在杨先生及团队的管理下,本集团持续发展,并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之一,业务已上轨道,杨先生认为是时候辞去本公司董事一职,以求可发展其个人事业。”

“这已经给足了杨文俊台阶,无论如何,在这几年间他都应该为蒙牛发生的所有食品安全问题负一定的责任,无论是他还是牛根生或者是其他高管的离开都是如此。”一位接近蒙牛的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

“当年如果不是中粮出手,蒙牛早岌岌可危了。牛根生选择央企背景的企业来接手蒙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曾将蒙牛拖入巨大的资金链危机。其2008年财报显示,当年亏损9.24亿元人民币,超过其2007年全年利润,与此同时,其股价也一路狂泻。

2008年11月,在一个企业家的聚会上,牛根生称公司遇到严重的资金问题,可能被外资恶意收购,并一度激动落泪,而在会后,牛根生还写就了那封流传甚广的“万言书”。此举得到了包括联想的柳传志、新东方的俞敏洪及中海油的傅成玉等人的支持。

尽管当时中粮并未现身,但牛根生所宣传的“蒙牛危机”却成为二者合作的催化剂。

“从这个合作带给双方的利益来说,蒙牛获得的远比付出的大得多。食品安全问题已令市场对蒙牛的信任度大跌,品牌形象也严重受损,并引发了经营风险。”王丁棉认为。

就在中粮入主蒙牛前夕,蒙牛闹出了另一桩丑闻。2009年2月,蒙牛被指特仑苏添加剂OMP不合法,经卫生部等六部委组织专家研讨认为,尽管该产品不会伤害人体健康,但未经卫生部批准而添加OMP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

在中粮入主之后,从财务数据上来说,蒙牛渐渐恢复了元气。蒙牛乳业财报显示,2009年其全年利润约为12.2亿元人民币,已恢复至2C07年的水平,而2010及2011年两年的利润分别为13.6亿元及17.9元亿人民币。

这并不代表蒙牛的品牌形象也恢复如前。尽管输入了央企的血液,以销售导向战略野蛮生长的蒙牛依然保持着在产品质量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严重缺陷。

据不完全统计,以下为“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涉及的一些食品安全案例:

2010年4月,陕西周至县马召镇18名学生饮用蒙牛核桃奶后食物中毒;2011年4月22日,陕西榆林市700多名小学学生喝完蒙牛学生奶后食物中毒;2011年11月,广东省工商局第三季度雪糕饮料食品质量监测中发现蒙牛12个批次的雪糕被查出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超标;2012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在对液体乳产品进行的抽检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致癌物黄曲霉素M1超标140%。

这自然会令身为央企、当以社会责任为重的中粮感到难堪。2012年3月底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企业发展一定要以质量为最首要考虑,其次才是规模。盈利等,因此他不满意蒙牛过去3年的表现。”

再造蒙牛之困

“要想改变蒙牛的基因必须从换高层开始,否则即使中粮有什么意图也执行不下去。从这三年的发展可以看出,蒙牛与以前毫无区别,仍然是靠砸下巨大的营销广告费用来维持市场份额,就是这种无序扩张使奶源供应紧张,从而成为三聚氰胺事件的推手之一。”王丁棉说。

2012年6月15日,蒙牛又引入了一位新股东,欧洲最大的乳品企业爱氏晨曦(ARLA F00ds)。在中国和丹麦两国政府多位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蒙牛与爱氏晨曦在哥本哈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后者以22亿港元入股蒙牛,持股约5.9%,成为继中粮

之后的第二大战略股东。爱氏晨曦并不单是入股,还将在未来逐步参与到蒙牛的管理中去。

“与爱氏晨曦的合作无疑将为蒙牛在奶源管理、质量可追溯及产品研发等各方面带来实质性的提升。”宁高宁在解释这个合作时表示。

与此同时,蒙牛却又爆出一桩丑闻:一位西安的大三学生的一篇《我在内蒙古的十天一蒙牛冰激凌代加工点实习记录》揭露了蒙牛代工厂脏乱差的真相。

面对此事,孙伊萍展现了新蒙牛的新作风:快速应对,坦率认错。这与蒙牛过去拒不认错、推诿责任形成了鲜明对比。

“新的蒙牛,我希望是非常开放透明的,跟社会各界达成很好的共识和沟通。”孙伊萍强调。

在上任100天之际,孙伊萍曾举行了一次投资者会议,制定出了蒙牛的四大方向改革:加强与中粮集团及爱氏晨曦的合作;增加自设牧场比重,及要求合作伙伴把生产程序标准化;增加销售点的渗透及品牌推广,优化销售模式;引入系统化管理平台。改革的重心在于解决蒙牛以往的食品安全痼疾,重塑健康的品牌。

在具体措施上,孙伊萍砍掉了1.5吨以下的小奶站,并关停了300家代工厂。

“蒙牛最大的问题是粗放的经营方式,必须要改变它的经营理念。我认为孙伊萍首先要补课,因为乳业和中粮的其他产业不同,她对乳业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东方艾格高级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对本刊记者表示。

而中粮对百年历史、拥有成熟经验的爱氏晨曦将给蒙牛带来的新基因寄予了厚望。爱氏晨曦副总裁Lillie Li Valeur曾表示,会将其150年经验之精华“Arla花园”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教给蒙牛,使其奶源质量得到保障。

当被问及未来将如何参与管理时,爱氏晨曦负责中国事务的高级副总裁FredeJuulsen对《嘹望东方周刊》表示:“获得两名董事席位就是第一步。”事实上,中粮也是花了三年时间才接管蒙牛,爱氏晨曦尽管急于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但也不可能很快就能在蒙牛有所作为。

尽管蒙牛在中国名声并不好,但爱氏晨曦并不介意,FredeJuulsen告诉本刊记者,“我相信蒙牛是个前景很好的公司。我们与蒙牛的合作是为了保障其获得持续的增长及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蒙牛乳业2011年财报显示,其液态奶收入占集团收入90.1%,市场份额仍居中国第一,而净利润率提升至4,3%。蒙牛的新管理层预期蒙牛可以达到10%至12%的复合年增长,并进一步提高市占率。

这或许是中粮及爱氏晨曦的信心所在。套现轨迹图

对于牛根生及其他蒙牛高管来说,尽管最后没能保住这个自己创立的公司,但他们离开是体面的,并从股票中大赚了一笔。

牛根生曾在立志将蒙牛打造成“百年老店”时信誓旦旦地说永不减持蒙牛股票,但在三聚氰胺事件后,牛根生开始不断套现。2005年1月12日,“老牛基金会”正式创立,而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牛根生声称将把自己不到10%的股份全部捐给这个基金会,而其配偶及子女不得继承。此外,他还将自己名下的股票收益的51%捐给了老牛基金会。

然而,从三聚氰胺事件前后,蒙牛高管套现就已见端倪。

最耐人寻味的一件事是,在三聚氰胺事件大规模爆发之前的一个月,即2008年8月,似乎足察觉出了异样,蒙牛的股东,牛根生控股的金牛、银牛两间公司就在公布中期业绩前套现12.6亿元,持股量合降至16.42%。此后一个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蒙牛全面陷入危机。

2009年7月,蒙牛与中粮完成交易之时,牛根生通过老牛基金会套现9.55亿港元,称要用作“投资慈善的本钱”。

其后,牛根生与蒙牛创始团队控制的金牛、银牛、信牛等一致行动人联合公司不断减持蒙牛股票。根据蒙牛乳业2010年年报,信牛、金牛、银牛、牛根生以及其他管理层签订协议为一致行动人,占公开发行股票的比例为8.29%。

2011年7月,中粮进一步增持蒙牛股份,而此次获得的股权主要来自蒙牛创始团队,共计7.9%。由此可算出,牛根生及其创业团队的持有的蒙牛股份已经所剩无几。而在蒙牛上市时,牛根生控制的一致行动人曾经拥有蒙牛50%左右的投票权。

联交所股权资料显示,牛根生又于2011年12月24日减持蒙牛约6878.1万股持股,同日有多名股东作相同申报。

《每日经济新闻》曾有统计,从2004年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后,蒙牛创始人先后套现超过120亿港元。

魅影军团

随着牛根生隐退在老牛基金会的幕后,一班创业元老们也相继离开蒙牛,而乳业领域则多了几家蒙牛系的企业,就像暗暗布下的几枚棋子,并一如蒙牛当年野蛮生长。在他们的背后,牛根生及老牛基金会的身影若隐若现。

最先进入公众视野的是现代牧业。现代牧业的创始人邓九强是原蒙牛副董事长。2008年5月邓九强正式离开蒙牛,2008年7月,他就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接管了现代牧业。而在此之前,邓九强在现代牧业的身份一直是隐匿的。

在成立之初,现代牧业打着蒙牛的旗号到各地政府寻求资源,许多人甚至认为现代牧业是蒙牛集团旗下的企业。实际上,现代牧业和蒙牛可以确认的紧密关联是一份200802018年为期十年的奶源供应合同,合同保证了十年之内蒙牛都会是现代牧业的最大客户,将收购其产量的70%,而剩下30%现代牧业可以自由支配,除了给蒙牛的两大竞争对手之外。

但在现代牧业背后,还闪现着牛根生的身影。2007年底,老牛基金会成立了“老牛创投”负责运作一只主要投资于农业领域的基金,现代牧业就是其最广为人知的手笔。有意思的是,“老牛创投”后来悄无声息地注销了。在上市之前邓九强接连引入的投资中,除了KKR、鼎晖,还有Brightmoon这个陌生的名字。资料显示,Bdghmaoon属于成立于2010年7月的恒鑫信托公司所有,而牛根生为该信托的财产授予人。

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十数个“万头牧场”并于2010年11月在香港闪电上市后,现代牧业就开始极力淡化与蒙牛之间的关系,并开始发展自己的加工业。

“虽然现在从规模上来说,现代牧业自己的液态奶产品跟蒙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但未来如果发展壮大,势必将与蒙牛争夺奶源,要知道,那时它与蒙牛已毫无瓜葛。现在蒙牛一定也感觉到了奶源危机,所以才会把自建奶源基地放在一个首要位置上。”前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另一家企业是由蒙牛乳业前CFO姚同山创立的圣牧高科。这家以内蒙为基地的企业原本也是做奶牛养殖企业,并曾是蒙牛的供应商,然而后来,圣牧却将自己的品牌打造成有机奶专业生产商,并将产自自有牧场的高端有机牛奶作为其主打产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圣牧并没有将自己单纯定位于乳业上游养殖业,而是在终端产品上。换句话说,圣牧高科在未来也有可能对蒙牛形成威胁,至少在高端奶方面。

与这二者相比,前蒙牛集团副总裁、蒙牛创始人孙先红操控的蒙草股份与乳业并无关系,但其共性是明显的:由蒙牛高管创办或参与资本运作、公司多名中高层来自蒙牛、惯于整合政府资源、短期内将公司运作上市。

目前蒙草股份正在冲刺IPo,而20H年有消息说圣牧高科也在运作上市。

尽管消息并不确切,但45岁的杨文俊离职后也有可能在乳业创业。

【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第7课金蝉脱壳06-13

金蝉脱壳的成语造句03-03

金蝉脱壳的说课稿11-08

上一篇:我爱家乡的小河600字作文下一篇:实践部工作展望范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