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复习重点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复习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复习重点 篇1

1、关于黄河的俗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原指黄河的泥沙多,而且有时河水呈泥浆状态,沾在身上难以洗清。现多比喻为嫌疑难以洗脱。

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指被黄河吸引,一心想看到黄河,不看到不死心。现多比喻为不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是不肯死心的。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2、关于黄河的人物故事、传说 大禹治水:

方法:改“围、堵、障”为“疏川导滞”的方法.精神: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他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

功绩:由于治水成功,舜让位给禹,大禹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被人们尊称为“神禹”。

3、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戏曲大舞台

戏曲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除了大花脸及丑角之外的所有男性角色。旦:女性角色的统称。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多画有脸谱。丑:扮演喜剧角色。几种主要戏曲剧种

昆剧——中国戏曲之母。《牡丹亭》 京剧——东方“歌剧”、国粹。《贵妃醉酒》、《玉堂春》 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天仙配》 京剧旦角流派

梅派:由梅兰芳创立 程派:由程砚秋创立 荀派:由荀慧生创立 尚派:由尚小云创立 京剧脸谱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代表人物——关羽 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代表人物——张飞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代表人物——蓝脸的窦尔敦 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代表人物——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代表人物——金色的猴王孙悟空

(三)马的世界

1、了解“马”字的演变过程

早期甲骨文——晚期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2、关于马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 王亥驯马 九方皋相马 赵高指鹿为马

燕昭王以千金买千里马骨 田忌赛马 伯乐相马 老马识途

老骥服盐车而上太行 按图索骥 秦琼卖马

3、与马有关的俗语 人在衣裳马在鞍 风马牛不相及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驴唇不对马嘴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4、古代的车马

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古代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

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战国时期,按车乘的多少区分国之大小,天子是万乘之国,诸侯是千乘之国。

5、我国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 的卢马,刘备的坐骑。昭陵六骏,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统一全国的六匹战马。出自良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雕刻在唐太宗昭陵的石屏上。白龙马,《西游记》中唐僧的坐骑。

汗血马,产于大宛的传说中挥汗如血的良马。综合性学习复习提纲 黄河,母亲河

1、关于黄河的俗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原指。现多。

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指。现多。

2、关于黄河的人物故事、传说 大禹治水: 方法:。.精神: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他、的崇高精神。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

功绩:由于治水成功,舜让位给禹,大禹成为的第一代君王,被人们尊称为。

3、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李白《将进酒》 ——李白《赠裴十四》 ——王之涣《凉州词》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维《使至塞上》 戏曲大舞台 戏曲角色分为、、、四大行当。

:除了大花脸及丑角之外的所有男性角色。:女性角色的统称。

:俗称花脸,大多是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多画有脸谱。:扮演喜剧角色。几种主要戏曲剧种 ——中国戏曲之母。《牡丹亭》 ——东方“歌剧”、国粹。《贵妃醉酒》、《玉堂春》 ——芬芳的泥土气息。《天仙配》 京剧旦角流派 派:由创立 派:由创立 派:由创立 派:由创立 京剧脸谱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代表人物 黑脸为中性,代表代表人物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代表人物

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代表人物黄脸的,白脸的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代表人物

(三)马的世界

1、了解“马”字的演变过程

——

——

——

——

——

2、关于马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

3、与马有关的俗语

——

4、古代的车马

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古代驾二马为,驾三马为,驾四马为。

为一乘,春秋战国时期,按车乘的多少区分国之大小,天子是之国,诸侯是之国。

5、我国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刘备的坐骑。,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统一全国的六匹战马。出自良代著名画家之手,雕刻在唐太宗昭陵的石屏上。,《西游记》中唐僧的坐骑。,产于大宛的传说中挥汗如血的良马。关于马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补充介绍

一、伯乐相马

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伯乐相马:伯乐善于发现千里马。比喻善于发现和选拔人才。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延续到现在。

有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二、老马识途

【成语释义】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途:路,道路。

【感情色彩】褒义词

【近义词】老骥伏枥、老当益壮[1]、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反义词】老气横秋、老态龙钟[1]、不知所以、乳臭未干

【成语用法】含褒义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成语示例

老年人老马识途,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尊敬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典故

管仲、隰(xī)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峰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老骥服盐车而上太行 故事寓意

喻指人才处于困境。意思是人不能尽其才。原文及出处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唐·韩愈: 有一匹千里马老了,拉着盐车来到太行山。它吃力地伸着蹄子,弯着膝盖向前走,尾巴下垂,脚掌也烂了,盐水洒在地上,浑身汗水直流,拉到半山坡便走不动了,驾着车辕不能继续上山。正巧伯乐遇到了,他赶忙下了车,抚着这匹马心疼地哭起来,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它身上。这时,千里马低着头喷着鼻子,又仰起头长鸣了一阵,洪亮的声音直达天际,好像是从钟磐之类乐器发出的声音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它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四、按图索骥

【成语释义】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索,找;骥,良马。

【成语用法】;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

【感情色彩】贬义词

【相近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反义词】不落窠臼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 成语示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说要照抄照搬书本上的具体条文,不是说要以本本为标准和规范,按图索骥,而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在解决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我们的事业。

成语典故

伯乐的《相马经》说高高的额头眼睛鼓起,蹄子像酒药饼子的是千里马,他的儿子拿着《马经》寻找好马。出门看见癞蛤蟆,告诉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外形和《马经》所言大致相同,只是蹄子不像酒药饼子罢了。伯乐知道儿子愚笨,只是从愤怒变为笑说:“这马喜欢跳,不能驾御。”

五、秦琼卖马

【释义】:秦琼卖掉自己的坐骑。指英雄到了困境。

秦琼(?—638年),字叔宝,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事例】:你有秦琼卖马的时候吗?

【成语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6回:“秦琼卖马,子胥吹箫,自古英雄,也曾困乏。”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典故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骠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二贤庄庄主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随后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唐朝兴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尽管单、秦二人后来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说唐》中的“秦琼建祠报雄信”,说的就是秦琼闻得擒了雄信,飞马来救。走到跟前,头已落地。叔宝抱住雄信的头,跪在地上,悲痛欲绝。后将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阳南门外,起造一所祠堂,名为“报恩祠”,以报潞州知遇之恩。

六、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一些,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田忌输了。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王。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七、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八、王亥驯马

马,原是一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传说有一次,黄帝的部下捕获了一匹野马,每当人们接近它时,它就前蹄腾空,昂头嘶鸣,或把后腿崩起,但它并不伤害人和其它动物,只以草为食。当时人们都还不认识这种动物,便把黄帝请来辨认。黄帝观察很长时间,也未能认出是什么动物,只让大家不要杀掉,派驯养动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栏先把它圈起来。

这些野马和人接触的时间一长,好像发现人类并不想伤害它们,所以在人面前也不惊慌,变得十分温顺。特别是小马驹,很喜欢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马一受惊,猛地四蹄腾空飞奔起来,把毫无精神准备的王亥一下子抛下来跌了个仰面朝天。等王亥从地上爬起来,马已跑得很远了。王亥站起来望着越跑越远的马,心里十分着急,以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正要往回走,不料,这跑得很远的马,又扭头跑回来了。王亥高兴极了,忙把马引进栏杆内圈好。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桑树皮拧成一条绳子,把马头绑好,慢慢牵出来。然后又跳上马背。马仍像头一次一样,四蹄腾空,飞奔起来。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训,一只手紧紧抓住绑在马头上的绳子,另一只手又紧马鞭,任凭马怎么飞跑,王亥总是不松手。跑了一阵后,马的速度减慢下来,直到马不再跑时,王亥这才勒过马头,缓缓地骑着回去。王亥骑马成功后,应龙是黄帝身边的一员大将,对骑马当然更感兴趣。他积极协助王亥驯马,练习骑马。风后一向智多谋广,他脑子一动,便对黄帝说:“既然骑在马上能追老虎,能射杀野兽,那么,打仗时能不能也骑在马上,追杀敌人?”风后建议黄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猎的人,今后出外打猎,一律不许射杀野马。凡能捉回野马者,给予奖励。”黄帝不仅同意这个建议,而且自己也开始练习骑马。他命应龙、王亥对捉回来的200多匹野马要精心饲养,进行训练。应龙专门挑选200多名精干的小伙子,每天从早到晚,既驯马,又练人。经过两年多的训练,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就这样诞生了。这支骑兵在后来的涿鹿大战中起了重大作用。九、九方皋相马

九方皋相马寓指在对待人、事、物的时,要抓住本质特征而不能注重本象。出自《道应训·淮南子》。故事简介

秦穆公问伯乐,有可以接替他相马的接班人吗?伯乐就推荐了九方皋。秦穆公命九方皋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说找到了。秦穆公问是什么样的,九方皋说是黄色的母马。秦穆公亲自看时,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生气的召见伯乐说,你推荐的人连雌雄颜色都不分,怎么会相马呢?伯乐叹道,九方皋所看见的是内在的素质,发现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它的内在而忽略它的外表。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方法,是比千里马还要珍贵的。马到,果然是千里马

九方皋相马忽视次要的因素。只专注于他所需要的关注的领域,这是一个取舍的问题。所以世界上的事物丰富多样,而每一个事件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又依据不同条件,表现出多种形态。

十、燕昭王千金买千里马骨 成语:千金市骨(千金买骨)(燕昭市骨)(死骨千金)释义:为了显示他对人才的重视,以此来招揽更多人才 故事内容: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10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3匹千里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复习重点 篇2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合作学习也迅速成为一种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广泛运用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管理下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和反馈。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 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提高课堂的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理论上通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到巩固既加深,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从而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充分运用和展现自身能力, 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 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纵观合作学习得实际现状与效果, 普遍感觉合作学习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效果不太理想。许多合作学习成为形式主义的走过场, 根本看不到合作学习的精妙之处。所以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或策略非常必要。

合作学习包括五种策略:成绩分工法, 小组游戏竞赛法, 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小组调查法。这几种方法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变师生互助为小组互助, 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切块拼接学习法是合作学习的策略之一, 是由阿伦逊 (Aroson) 及其同事设计的, 后来又由合作学习的领军人物斯莱文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它是根据团体动力学的原理设计的, 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中班级、小组只是静态地被动地学习, 使之为动态的、主动的学习, 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 利用学生的互助作用, 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或片段, 每个小组成员阅读他所分到的材料。然后, 不同小组中学习同一内容的学生组成“专家组”, 共同讨论他们所学习的那部分内容。随后, 学生们返回各自的小组, 轮流将自己所学的那部分内容教给他们的组员。为了探讨该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班级授课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教学研究与实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本》这节课的内容包括3部分:日本的自然环境、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这三部分内容是并列的, 适合使用切块拼接法进行合作学习。所以笔者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充分交流与合作, 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运用切块拼接法设计的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

(1) 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本节课内容。给学生指出几种了解日本的途径:课本内容、互联网 (如百度等网站进行搜索) 、学校图书馆等。教师同时应该要求学生在预习后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带入课堂进行讨论。学生只有在课前对要学的内容有一定的前期了解及提问, 课堂的合作与讨论才能比较到位。

(2) 进一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有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及学习效果的评价。了解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如通过与学生本人交流、与班主任交流、参考学生的信息登记表等, 通过多方位的考察得到全方位的认识。

(3) 进行合理的分组。按照“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原则分出5个小组, 每组9人, 每组选出组长, 作出明确分工。

2、课堂实践

(1) 激趣导入。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日本几部知名动画片导入课堂, 一下子让学生活跃起来。提问:你对日本的了解有多少?日本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特征你又了解多少呢?

(2) 分发学习材料。这份学习材料是基于教学目标知、情、意三方面的要求和学生之前提交的预习问题精心编制的。学习内容分出三个部分:日本的自然环境、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每一个部分作为一个专题, 包括所涉教材范围及相关问题。问题的难度要贴合学生的能力, 同一块内容的多个问题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排列。三部分内容的问题要做到相互平衡, 保证组间的公平性。

(3) 任务分配。在每一组学生快速浏览了学习材料之后, 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由选择一个研究论题, 承通过与组长协调相结合的方法确立自己的学习任务, 最后形成每三位学生负责一个部分的分工, 并且做好编号:日本的自然环境为1-3号,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4-6号,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7-9号。担任同一研究论题的学生重新组成临时小组即专题小组 (每组15人) , 一起就坐, 围绕学习目标, 根据学习材料, 组织有效信息, 共同讨论相同的论题。考虑到专题小组的人数过多会影响到讨论的实效性, 具体操作时每个专题小组还可以进一步分割成几个小组。

(4)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巡视班级, 倾听学生的探讨, 在保证课堂良好秩序的同时为学生的讨论作出适当的指引。这种教师参与其中的方式可以让教师自身预先感知学生的探究能力及问题的分歧, 利与作出全面的课堂评价。

(5) 小组反馈交流。每个专题小组讨论完成之后, 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然后专题小组成员各自返回到所属小组, 按照问题顺序就他们讨论并已掌握的论题讲授给组内其他成员听。在组内的某一位同学在进行讲解时, 其他的同学应该认真听取报告, 做好记录, 如有疑问, 及时提出。讲解者有义务作出解答。组内的同学互为学生和老师, 他们互帮互助, 互教互学, 共同进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巡回于各小组之间,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维持好课堂纪律。

(6) 教师课堂总结指导。在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作出总结、指导、补充, 完善课堂内容。

(7) 组织课堂测验。组织课堂小测验, 每位学生的成绩代表个体的学习效果, 同组学生的总分又代表着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组间的竞争因此形成, 这样可以敦促每一位学生为本小组的荣誉更加努力, 提高了每一小组的凝聚力, 培养了良好的组内合作意识和组间竞争意识。

三、课堂实践分析及反思

本堂课采用“切块拼接法”进行合作学习的组织, 课堂气氛活跃, 课堂进程流畅,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的“学”,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学生掌握思想、过程和方法, 理解科学的本质, 使学生终身受益。据此, 在本课的实践中, 教师角色的定位非常重要, 倡导新型师生关系, 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构建知识, 掌握学习的方法, 提高知识构建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真正体现了“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的深层含义。

“切块拼接法”的使用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当一回小老师, 让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舞台”, 注重了教学的“情意”功能, 既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遇到问题时的反应能力, 又改变了以往合作学习中只有一部分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的状况。用这个方法, 学生各自拿到特定的材料, 这使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小组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使本来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乐与学习, 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许多对切块拼接法的研究都显示了此法对提高自尊心的效果。

其次笔者发现“切块拼接法”在合作学习中的使用可以实现“1+1≥2”的效果。个性不同、知识特点不同的几个学生聚在一起探讨相同的问题, 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 相互学习, 相互纠正, 共同总结和创新,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不是每位学生结论的简单相加, 而是系统的、全面的、创新的成果。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比如在《日本》这节课中谈论到“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的影响”时, 学生不光会联想到“抗风险能力差, 一旦他的能源供给国, 停止能源的输送, 他的生产很容易瘫痪”、“经济缺乏独立性, 在国际交往中将失去很多主动权”、“生产成本相对能源国要高”等这些不利影响, 还可以通过相互之间不经意的启发进一步发现其实还有诸如“促使注重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建立循环经济;节能技术领先世界”等有利影响。

当然, 在本次课堂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这也正是合作学习中运用“切块拼接法”应该注意的问题。由于受传统课堂“你听我讲”单向传输方式的影响, 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只听不讲, 只记不思”的习惯, 所以突然进入到“既听又讲”的课堂中就显得茫然不知所措, 很难接受这种实际上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于这一点, 我觉得有时间问题, 也有方法问题。除了要创造机会多加锻炼之外, 教师也要多喝学生交流, 了解他们的想法, 注意培养学生转变角色意识, 克服依赖心理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心理倾向, 打破权威束缚, 真正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信心。其次, 在时间的过程中, 如何有效地分组也是需要不断实践和优化的。本节课中, 为了课堂的秩序性和操作性, 学生的分组过于平均, 没有完全尊重学生的意愿然他们真正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任务的选择, 多少会影响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从学习材料上入手, 在兼顾各组任务平衡的基础上把学习内容进一步分割和细化, 问题的提出也要更具吸引力, 避免学生的选题过于集中。

摘要:长期以来, 地理课堂中合作学习往往会流于形式, 效率得不到提高。笔者运用“切块拼接法”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本》为例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深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了中学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切块拼接法”,中学地理,《日本》

参考文献

[1]耿夫相.切块拼接法: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以《大气环境保护》一节的学习为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5, (06) .[1]耿夫相.切块拼接法: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以《大气环境保护》一节的学习为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5, (06) .

[2]余民强.初中地理合作学习策略[EB/ON].秭归教育网, 2006, (10) .[2]余民强.初中地理合作学习策略[EB/ON].秭归教育网, 2006, (10) .

[3]郭素清.用切块拼接法开展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 2006.[3]郭素清.用切块拼接法开展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 2006.

[4]王国章, 吴永玲.合作学习及其尝试[J].教育改革, 1995, (2) .[4]王国章, 吴永玲.合作学习及其尝试[J].教育改革, 1995, (2)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复习重点 篇3

1.我国目前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能造工具),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两颗牙齿图片)

2.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北京人遗址,(北京周口店)约70至20万年。(北京人头复原像)

使用火的意义: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增强,是人类进化的里程碑。

3.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约3万年,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有审美观。(钻孔表明人工能取火)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生产工具: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

4.河姆渡人:约70,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农作物:水稻。农业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耜)。 房屋:干栏式建筑(作用:防潮、通风、防虫等)。手工业:制纹陶、雕刻、纺织等。

5.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中国。农业兴起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出现。

6.半坡人:约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农作物:粟。工具:磨制石器。

手工业:人面鱼纹彩陶盆、纺织等。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作用:避风、取暖、防沙)。

7.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房屋不同的原因:地理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因地制宜)。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文物出土说明了传说具有一定真实性。)

8.(时间:四、五千年前)人文之祖、华夏之祖: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炎黄联盟战蚩尤:涿鹿之战,影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复习重点 篇4

蔡敏芳

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从本周起,老师和同学们就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复习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的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锻炼,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学习和复习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效率较低,那么在复习阶段主要的精力除了放在基础知识的记忆上,还要着重知识应用方面的培养。同时仍然有部分学生不能够自己自觉的学习,特别是单词、句子的背诵等基础问题,所以在复习时还应该加大基础知识的检测。而针对有能力的同学,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对基础知识进行拓展练习。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记忆的快,但同时忘的也非常快,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检测要反复进行,变换不同的方式检查。

二、教材内容分析:

初英语下册一共有12个单元,词汇量比上册书又扩大了许多,每个单元基本上都有30~40个单词,而且增加了大量的短语,但主要的还是一些句型,特别是一些问句的问与答,有询问个人的能力、交通方式、路程的远近、某人能和不能做的事情、一天的活动情况、喜爱的动物以及原因、正在做的事情、天气情况、问路、人物的外貌描述、个人的食物喜好、个人行程的情况等这些话题。句型上有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否定句;动词应用方面有be动词,助动词do, does的使用,是考查的重点。

三、采取的复习策略: 整册书的内容比较多,单词多、句型复杂,难度较大,但是前6个单元的内容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复习了一遍,所以这次复习我打算以Unit 7---Unit 12为主,在每节课都有基础知识测试和能力应用拓展两个大的方面组成。具体到每一节课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和步骤:

1、课前坚持口语训练,为听力打基础,做准备;

2、每节课都有一个环节叫做单元必背,包括重要的单词或有词性、词形变化的单词,重要的词组,以及重要的句型,特别是围绕每个单元话题的一问一答的句子,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3、利用课本前面的目录,把每个单元出现的重要语法项目、句型以及词汇再讲解一遍,让同学们做好记录,整理好笔记,为课后的进一步复习做好准备。课本前的目录设计的非常好,有本单元的基本话题,主要句型,主要单词,而且单词还根据情况进行了分类,还有拓展的内容,以及在这个单元中复习到的以前的知识、词汇等,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好好的利用。

4、继续沿用上学期的一个有效方法,即每节课都针对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考点给学生一份学案,题目的容量要大,但是题量小,要求学生按照考试的要求,当堂完成,并且尽量当堂批阅,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适当的讲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的处理。学生通过做题也发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之处,再进行必要的复习巩固。同时增加书面表达的训练,指导写作方法。

5、每节课都要留出3或5分钟让学生把自己不懂或不清楚的内容找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复习 篇5

山中杂诗 吴均(南朝)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②窥(kuī):从缝隙中看。③檐(yán):房檐。

【译文】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居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作者介绍】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山中杂诗》选自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家事寒微,好学有才,工诗文,颇受沈约赏识。官奉朝请。其文善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词清拔古朴,时人或仿效其体,称之为“吴均”体。明人辑有《无朝请集》。书法自成一体,称谓“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在文学方面,他提倡“骈体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梁武帝天监初,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7)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又被任为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吴均出生在贫寒家庭,性格耿直,仕途上很不得意。他勤奋好学,很有才艺。梁武帝天监初,柳恽任吴兴郡太守时,召他为郡方簿,主管文书簿籍,常一起赋诗、酬唱。萧伟为建安郡王驻扬州(今南京)时,任命吴均为王府记室,负责文翰书札。萧伟迁督江州后,吴均被任命为国侍郎、兼府城局。不久,升任朝奉请。

吴均想撰写齐史,向梁武帝求借齐帝的<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说:“齐民故事,布在流俗,闻见既多,可自搜访。”吴均就开始撰写<齐春秋>,他不顾忌讳,记载齐、梁间历史,成稿30卷。武帝以“其书不实”为由,派人责问,下令焚毁,并免去吴均的官职。不久,武帝又召见吴均,命他撰写上起三皇,下迄南朝齐代这一段《通史》。吴均撰成其中“本纪”、“世家”,还剩“列传”未写,因病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逝世。

吴均善吟,有诗名,诗文有清拔之气。

吴均的用世之志,在其他方面也有所表露,如其撰写的《宝剑》篇,在描写了宝剑材质的精良之后说:“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很显然,这一精良的宝剑,就是作者对于自己才能的寄托,寄寓着一个怀抱美质,因出身寒微而难于显达的深沉之感。这种矢志不遇之概,也常随处触发。如说:“明哲遂无赏,文华空见沉古来非一日,无事更劳心”《发湘州赠亲故别三首》,在这种不平情绪的抒发中,也反映了当时现实的黑暗。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吴均长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如《与施从事书》和《与顾章书》,分别把安吉青山和石门山(皆属昆铜乡)景物描绘得如诗似画,惟妙惟肖,艺术成就很高,为六朝骈文的著名篇章。

吴均诗文在当时颇有影响,《梁书》本传载:“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

吴均著作颇多,除上述外,还有注《后汉书》90卷、《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塘先贤传》5卷、《续文释》5卷、《文集》20卷。这些文集,可惜未流传下来。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另有志怪小说《续齐谐记》1卷传世,所写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其为小说,变卓然可观,唐宋文人都引为典据,阳羡鹅笼之记,尤其奇诡者也。”

【全文解析】《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卷七,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书信,述说的是行旅的见闻感受。本文仅是其中的部分节录,原文已散佚不可见。这是一篇用骈体信札形式写成的写景小品文,描绘了浙江境内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秀丽雄奇的水色山光。吴均生活在政治黑暗的南北朝时期。他一生仕途很不得志,梁武帝时,私撰《齐春秋》,书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这使他心灰意冷,加之受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他萌生了隐居的志趣。因此,本文并不是纯粹的写景。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闻、实感出发,着重从“异水”和“奇山”两个方面进行描绘,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清高思想,表达了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带的迷人秋景。作者自叙泛舟悠闲出游,并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引领全篇,集中表达赞美之情。下文便分别作具体的描绘。

第二段分写水之“异”。用“缥碧”表现富春江的水色,用“千丈见底”、“直视”鱼石夸张地说明水的澄澈、透明。前四句描写的是流势缓慢处。后两句充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贴切地表现了流势湍急处急流奔泻快如飞箭,波浪迅猛势如奔马,使人惊心动魄,如同亲见。

第三段分写山之“奇”。这部分属详写,由景生情,因情明志。“夹岸高山”六句,从视觉角度来观察、描写富春江两岸险峻的高山。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句显得生动活泼,使高山得以化静为动,使奇山形象具体、饶有情趣。“泉水激石”六句,则从听觉的角度来摹拟、传达山上泉响、鸟鸣、蝉叫、猿啸等各种美妙动听的声音,简直就汇成了一支优美和谐的大自然交响曲!远离了尘嚣,淡泊了名利,又置身于如此生机勃发的胜境,于是,在“鸢飞戾天者”四句,作者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的感慨:那些一心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也就会平息他们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整天为世俗事务忙碌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作者借景巧妙生发感慨,既渲染了奇峰幽谷的巨大魅力,又抒发了对黑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极大蔑视,也流露了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作者不愿再多想官场的丑恶,于是在“横柯上蔽”四句,以描写所见“横柯”、“疏条”之景结束全文。这四句通过描绘明暗交替的近景,给作品增添了清幽淡雅的色彩,作者安乐山林、消极遁世之心可见一斑。

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所绘景致优美,意境幽远,尤其是多种感官的调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文中句式齐整,以四言为主,多用工整的对偶,又间以六言,使文句整饬匀称,节奏疏宕谐婉,语意转折灵活。细细品读,韵味十足。

吴均还工于写景,如一首常为人们传诵的写景小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_____《山中杂诗三首》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竹里馆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②。深林③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⑵啸(xià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与“独坐”对应。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3]

【作品鉴赏】

《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这首诗写了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和嵇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日本汉诗学者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精细地指出:这首诗的前两句,暗用了魏晋之际诗人阮籍闻“苏门之啸”的故事和阮籍《咏怀诗》中的“起坐弹鸣琴”句意。并指出: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悠然弹琴,自得其乐,也很像陶潜。只不过陶潜弹的是无弦琴,而王维弹的则是有弦琴。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也像诗人一样。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有寂寞沉郁的感觉,画面是暗淡的,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的竹林,洒上一层银白的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公元721年(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一,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被擢为右拾遗。安史乱前,累官至给事中。公元756年(天宝十五载),为安史乱军所获,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约四百首,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有《王右丞集》。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1)影入平羌江水流。(2)夜发清溪向三峡,(3)思君不见下渝州。(4)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2]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2]

【作品赏析】《峨眉山月歌》,七言绝句,唐代李白诗作,诗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另有同名曲目《峨眉山月歌》。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以前。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峨眉山附近的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在固定位置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诗中咏月的地方,都在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诗人感到很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地名出现了五处,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也有不同。这样,诗句就显得没有痕迹,妙入化工。[5]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3]

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春夜洛城闻笛(1)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2)散入春风满洛城。(3)此夜曲中闻折柳,(4)何人不起故园情。(5)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3)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4)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5)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有谁不会油然而生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5]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逢入京使

唐 岑参(Cén shēn)

故园②东望路漫漫③,双袖龙钟④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⑤君传语⑥报平安。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现湖北江陵),早岁孤贫,博览经史。岑参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

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

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注释】

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③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④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⑤凭:凭借,依靠。

⑥传语:捎口信。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诗词鉴赏】《逢入京使》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入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之情,诗文语言朴实,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深,感人至深。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如同随口而出,特别是后两句写马上相逢的情景,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镜头集中清晰,如影视特写一般,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

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末尾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话,景中寓情!

【解说】《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此时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词语解释】

1.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2.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城西水库)。

3.独怜:独爱,一种对幽草的独情。

4.春潮:春雨。

5.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6.横:指随意飘浮。

7.上有黄鹂深树鸣:树荫深处的黄鹂发出诱人的叫声。黄鹂,黄莺。深树,树荫深处。

8.野渡无人舟自横: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野渡,野外的渡口。自横,自由自在的漂浮着。

【韵译】

第一句:我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第二句: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第三句: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第四句:渡口无人船只自在地浮泊。

【作品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春游西涧时所见到的暮春景色。描写了郊野渡口实情实景,也是诗人当时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此篇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还令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本诗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怜;本诗的诗眼是:自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江南逢李龟年(1)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2)崔九堂前几度闻。(3)正是江南好风景,(4)落花时节又逢君。(5)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解说】《江南逢李龟年》,是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的诗。该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注释】

(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3)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4)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5)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2][3]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作品赏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他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甫胸中原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集中的地方,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诗人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当年诗人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寻常”而不难“几度”的,多年过后回想起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境了。这里所蕴含的天上人间之隔的感慨,读者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犹如要拉长回味的时间。

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诗人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和诗人的衰病漂泊,但诗人丝毫没有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覆地的大**,使杜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感慨是很深的,但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这样“刚开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显得蕴藉之极。清代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案未断。”诗人这种“未申”之意对于有着类似经历的当事者李龟年,是不难领会的;对于后世善于知人论世的读者,也不难把握。像《长生殿·弹词》中李龟年所唱的“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等等,尽管反复唱叹,意思并不比杜诗更多,倒很像是剧作家从杜甫的诗中抽绎出来的一样。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却表现出了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正如同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像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这首诗的成功创作表明: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可以具有很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5]

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历代好评众多,如清代邵长蘅评价说:“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唐宋诗醇》也说,这首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白居易)一篇《琵琶行》矣。……此千秋绝调也。”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清代黄生《杜诗说》评论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即使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操笔,亦无以过。乃知公于此体,非不能为正声,直不屑耳。有目公七言绝句为别调者,亦可持此解嘲矣。”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作者简介】刘长卿(约709-约785年)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开元(713-741)进士,曾任长州县尉,遭贬后出。唐肃宗至德(756-758)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一生不得志,写诗抒政治失意,写自然景物简括鲜明,五绝、七律成就较高,自称“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解说】《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全诗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注释】

⑴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

⑵苍苍:深青色。

⑶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⑷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⑸荷(hè)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译文】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2]

【作品鉴赏】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刘长卿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方回评其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方东树评其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从这首小诗中,也能够体会到这一特色。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动、静互相衬托,互相映辉。古寺、斜阳、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令读者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犹深,仿佛耳旁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的宁静肃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这就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写景与抒情妙合无垠。全诗四句,句句写景,也句句写情,尤其是后两句,乍看好像是写郊野向晚的景色,实则蕴含着诗人的无限情思。“荷笠带斜阳”一句,最易误解为纯属自然景物的描写,无甚用意。其实不然。作者写斜阳经天,不是光照山峦火树,而是映现于荷笠者一身,是为了突出“荷笠”这一人物形象和整个画面构图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感情的专注。画面上的光束、景物,是和送别之情紧密相连的,这就不仅是景物的烘染,时序的变换或感情的陪衬,而是对全诗的立意、构图、设色和抒情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首诗正是既写景,又抒发胸臆,注意景物选择和人思想感情的协调统一,使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和谐合拍,故能把感情表达得更含蓄、更贴切、更完美。

这种诗能给人留下欣赏的余地和珍视友谊的启示。[1]

约客 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作者简介】赵师秀(1170~1219)南宋诗人。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推官。晚年宦游,逝于临安。有《赵师秀集》2卷,别本《天乐堂集》1卷,已佚。其《清苑斋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作家。诗学姚合、贾岛,尊姚、贾为“二妙”。所编《二妙集》选姚诗121首、贾诗 81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又编《众妙集》,从沈□期起,共76家,排除杜甫,而选刘长卿诗却多达23首,编选宗旨与《二妙集》相似,大约是对《二妙集》的补充。作诗尚白描,反对江西派的“资书以为诗”。然而他自己在写诗实践中,对姚、贾诗及与姚、贾风格近似的诗,往往或袭其命意、或套用其句法。如姚合《送宗慎言》“驿路多连水,州城半在云。”赵诗《薛氏瓜庐》则有“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即是一例(《诗人玉屑》卷十九引黄□语)。他比较擅长五律,中间两联描写景物,偶有警句,如《桐柏观》中的“瀑近春风湿,松多晓日青”之类。然而通体完整者不多。自称“一篇幸止有四十字,更增一字,吾末如之何矣!”(刘克庄《野谷集序》引)可见枯窘之状。七绝《约客》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明净自然,被不少选本选录。【解说】《约客》是赵师秀的著名作品。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注释】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成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约客选自《清苑斋集》(《南宋群贤小集》本)。

【译文】

一个梅雨绵绵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等候朋友如约来下棋已过半夜。无聊地敲着棋子,灯灰震落在棋枰上。

【诗文赏析】

首句“黄梅时节家家雨”,交待了当时的环境。黄梅时节乃是立夏后数日梅子由青转黄之时,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其时细雨绵绵,正所谓“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泄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仿佛“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心情异常恬静安祥。

“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人的注意力从霏霏淫雨,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远近近,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正是这处处蛙声,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试想,如非心如止水,神游物外,而是焦灼烦躁,何以知微渺“虫声”今夜“新透绿窗纱”?

再看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我猜想,书中之所以得出“焦灼”结论,多半便依了这句。朋友过了夜半还不来,倘是你我,当然不免焦灼。但这是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之一,人称“鬼才”的赵师秀。赵师秀,字紫芝,又字灵秀,光宗绍熙元年进士,曾任上元县主薄,筠州推官。他虽寄身仕宦,但失意消沉,常与僧道同游山水之间,向往恬静淡泊的生活,甚至还想与陶渊明一样“归寻故园”(《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韵得尊字,就送朱几仲》)。他死后,江湖派巨子戴复古作《哭赵紫芝》,说他是“东晋时人物”。当不致于“有约不来过夜半”便焦灼不安吧?

最后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我不知道前人是怎么理解“闲”字的。我是这样想,“闲敲”之“闲”,应当仿佛我们偶凭小几,百无聊赖,适见案头笔墨,于是顺手拿过,随随便便,漫不经心,信笔涂去,一如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之意趣。赵师秀也便这样坐于灯前,遥等客人不至,百无聊赖,适见局中棋子,于是顺手拈起,随随便便,漫不经心,信手敲去,何来焦灼之感?

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清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

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所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钞》、《瓯北诗话》等。【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简评】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便是出自此诗。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

【注解】

风骚:指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及其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风骚”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的并称。而“风骚”传统则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 15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

所谓的“风”诗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现实主义的精神。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喻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在内容上,它们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而这也就是“风”诗传统,即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后世文学中继承发展了“风”诗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主要有:两汉乐府民歌、建安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北朝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宋代以王禹偁作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诗歌、金元之际元好问的诗歌等。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虽然不是诗歌,但是也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上一篇:给外地朋友的一封信下一篇:2008年种子管理站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