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感培养初探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初探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初探 篇1

“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及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 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语文的学习过程, 其实是个语言不断深化的过程。新课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 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丰富阅读的方式, 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

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自身的听、说、读、写活动。语文阅读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多读, 以读代析, 读中求悟。

小学语文课文选取的都是短小精悍的范文, 内容属于比较浅显易懂的文章, 学生一般都是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略读课文时, 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轻读;精读课文时, 引导学生斟酌词句地读。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读, 使学生在读中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增强语感。

教师还要善于调动多种读的形式。对于段落较长、精彩句子较多的段落, 可采用“选择读”, 便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对于文章的对话部分, 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表达感情的提示语分角色朗读。此外, 还可采用“接读、默读、轻声读、集体读、个人读、感情引读”等多种读的形式, 为体现文章中的思想服务。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语感能力, 其朗读水平也就会大大提高, 所以朗读与语感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二、分析推敲, 多做笔记, 在训练中感悟

咬文嚼字, 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古代诗人有“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之说, 叶圣陶先生在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 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 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 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 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 但用得精妙传神, 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 挖掘其蕴含意义, 从而有所感悟。如“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 其中“敲”和“推”两个动词用法让学生细细品味, 最后终于明白了“敲”表达的意境以及作者用词的精确。通过调换词语, 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隐含丰富含义的能力,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在课堂上,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合作学习, 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品味, 使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出优劣来, 在比较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注意积累, 储存语言, 积累语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能吟”, 小学生记忆力强,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 文质兼美, 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背下来, 绝不会是过重的负担。通过背诵, 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 精美篇章, 不断充实语言库存, 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 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 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初探 篇2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为培养语感开辟绿色通道

语文学习过程既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又是学生主体情感体验、个性张扬的过程。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去主动感知、探究和领悟知识。

1.排除心理障碍

一些学生对于所读的作品,即使有个人的独特见解,往往也怕说出来会被人耻笑,于是在虚荣心等心理因素的作祟下,那些独到的触发被埋藏了。为此,教师须让学生明白,以排除学生心理方面的阻碍:个体文化差异、社会时代背景的差异,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对作品理解上的差异,有差异才是正常的,学生们个人的体察见解中往往有其闪光点,切忌惟教科书及某些所谓权威参考资料的结论是听。

2.倡导民主教学

民主化教学是心灵之间的平等对话。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的优势在于首先占据了教学资源和具有相应的专业化知识化程度。教师一旦创设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环境,学生的原创思维火花就更有可能成燎原之势。

3.提供交流机会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讲得过多,把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弄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寡然无味、印象肤浅。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以为,只有思想与思想交锋,观点与观点碰撞,学生大脑中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语感。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提供交流的机会:每堂课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在预定研讨目标的指导下,争取让学生人人都有交流和展示风采的机会,调动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平日诵读,为培养语感提供训练基地

著名语言大师吕叔湘说过:“学习语文,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是读。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速读还是慢读,是粗读还是精读,总之是先要读。可以说,没有读就没有语文学习。”可见,要学好语文,读是第一步,读中尤以诵(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让语文课充满琅琅书声,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新课标指出:“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情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读,调动学生眼、口、耳、脑多种感官,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可谓是对诵读效果的印证。如宗璞的《西湖的绿》中描写灵隐所见的绿:“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对于这样优美的句子,要让学生反复诵读,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逐步感受语言内涵和文章韵味,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同时也能受到美的熏陶。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比较重视“讲”,认为学生自己看犹如大海捞针,不着边际,不如自己多讲些,能抓住重点,应付好考试。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文章的层次、段意、主旨、写作特色诸结论告诉学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重视培养语感,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与其多讲,不如授之以法,让学生多读多念,自己从朗读中去体会,去领悟。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将诵读贯穿于课的始终。首先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去体验、领悟作品的韵味与作者的心声。然后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味课文内容的意蕴。细读,边读边体会课文中写了几次背影,分别在哪一段;是怎么样的一个背影;文章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深情?小组讨论探究,全班交流。品读,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动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然后思考文中哪些词哪个句子打动了你?再将认识和看法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产生碰撞,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真切地感受到伟大的父爱。最后让学生回读,把全文朗读一遍,进一步领略到父爱的深沉,觉得“世上还有爸爸好”,这就进入了体验与反思。叶圣陶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熟读精思,才能打开情感之门,让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对接”,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到文章特有的美,从而培养语感。

当然,对于不同文体要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进而培养语感。如歌词《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在希望的田野上》,指导朗读时,边读课文边播放相应歌曲,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于歌曲的情境中;散文《西湖的绿》可利用课本插图配合朗读,这样图文结合,有助于理解文章意蕴,学生容易入情入境;对于那些童话、神话之类的文章,有时可用分角色朗读法,它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诱导学生揣摩角色的语气、语调,在活跃的气氛中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渔夫的故事》一文中有魔鬼和渔夫这两个角色,教师首先疏导学生分析归纳出魔鬼和渔夫的性格特征,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角色来读,读得很有感情,从而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收到形神兼备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具有丰富内涵的词语改换成另一词语,让学生在比较中去推敲;还可以改换原文句子,在比较中体会不同文体语言的不同特点。记叙文中的词语替换,可让学生体会其语言的生动性;说明文词语的删留,可体会到其语言的准确性;议论文中句子的更换,可体会到其语言的严密性。这样,学生在比较中能深刻地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尽魅力,从而引导学生玩味语言,培养和增强语感能力。

三、展开想象翅膀,为培养语感增添动力支持

培养语感还必须重视引导学生调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训练他们运用形象思维方法。从广义上说,所有成功的阅读都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审美想象性活动。作者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和自己心中所要表达的意蕴,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从本质上说,是由语言的局限性造成的。但这种局限性,却也给阅读者带来了想象的广阔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或一个简单场景的理解,也需要展开想象,教师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在脑中“复活”这些场景,如人物是什么样子,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是怎样的语调、神情,什么样的动作。这些不单单是对作品内容的简单复原,它包含着学生的许多创造。阅读议论文和说明文这些文学性不强的文体,也需要想象。如《晋祠》一文,无论学生是否去过晋祠,阅读时让学生构造自己心中的晋祠,晋祠有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树,什么样的水,怎样的“三绝”?如此通过想象,能对作者介绍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阅读在预测性想象中顺利推进和深化。诚如萨特所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读《卖炭翁》,设想一下他的眼神是炯炯有神还是焦虑不安?设想一下他的身板,是挺直的脊梁还是弯弓般的驼背?还有他的头发、脸色、手指、着装等。在这种阅读状态下,学生的“创作”和作者的创作齐头并进,不断交流,“创作”与欣赏合为一体,阅读的愉悦和收获自不必说。

四、课外拓展应用,为培养语感搭建一个大语文平台

语感是言语对象对人们语言官能长期雕琢的结果,是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新课标指出:七至九年级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250万多字,教师让学生每天读中外名著半小时,日积月累,增强语感。因此,除了引导学生学好文本,对名篇名作、精粹短文熟读背诵,烂熟于心,习得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应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搭建起一个大语文的平台。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必须采用多向的学习交流方式,引领学生不但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更应向社会学习、向生活学习。夏丐尊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一文里指出:“中学国文课中既以选文为重要成分,占着时间的大部分,应该好好地加以利用。”进而提出“以选文为中心,多方学习”,这样“关联愈多,范围愈广。好比雪球,愈滚愈会加大起来”。《文心》第13篇《触发》,枚叔写给乐华的信结尾写道:“书是文字写成的,我还希望你于有字的书以外,更留心去读读没有字的书。在你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这强调了要读无字的书,要学会触发。第11篇《辞的认识》中则指出“读”的裂变:不光是用眼睛、心力去看,而且是用耳朵、心力去听。教学中,我们早已发现学生不是关在教室里能学好语文的,他们需要课内外充分流动的氧气、水分、光照。因此,阅读《文章病院》里的病例是一法;听辨街头巷尾日常闲谈是一法;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是一法;鼓励学生与同龄人交朋友,做邻居小孩的老师,尝试社会实践服务也是一法。鼓励学生出黑板报,讲故事、竞聘校广播台主持人、排演文艺节目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语感、触发语感。

语感的灵敏和准确以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的养成为基础。因此课内外的大语文塔台上,要求学生说,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说得完整、清晰,不乱用连词、助词,避免口头禅。要求学生听,要善于听人家的话,要留意人家怎样用词,怎样把一个较长的意群依次地言说完整。要求学生写,要先构思,然后列提纲,再打草稿成文、写完了读几遍再修改,若有牵强、不顺耳之处就马上修改,力争不出现病句。只有这样认真思考、反复修改,亲自实践,在已有语感的基础上训练,到自认为满意为止,日积月累,语感会不断增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篇3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只是在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提高现阶段语文教学的效率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始。语感的重要性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推出而日渐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语感”不仅写入了课程总目标,而且在课程标准中多处被提及。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一方面涉及语言的直接的外在方面--语音、字形;另一方面也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有理性积淀融解其中。它包括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感受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读中感悟,训练语感;品词析句,增强感悟;积累语言,深化感悟,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只是在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提高现阶段语文教学的效率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①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②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当今语文教育的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③可见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一方面涉及语言的直接的外在方面--语音、字形;另一方面也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有理性积淀融解其中。它包括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感受等。总之,语感能力,是人的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课程目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一、读中感悟 ,训练语感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加强朗读训练,感悟语句的连贯性

切实加强朗读训练,特别要在读得正确。要求学生不但能读准生字词,合理进行词语组合,读出句读,形成语流,把文字符号 “复制”转换为现实言语。要尽量克服一字一顿、一词一顿的“唱读”现象,逐步做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如《桂林山水》一文,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引导学生反复感情朗读,感悟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2)加强朗读训练,感悟课文内容梗概

以读为本,要注意语义疏通,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要求学生读书时能合理调动多感官参与,目视、口诵、耳闻、心惟、一边读、一边快速检索贮存在记忆中的“心理词典”,联系上下文,对课文进行语义的疏通与整合,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课文的主要话题,发现中心句、中心段,从而从整体上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夜莺的歌声》一文,篇幅较长,如果让学生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用概况小标题的方法来概况主要内容,那就容易多了。(3)加强示范,把握语感的技法

语感是讲究技法的,学生是在一篇篇文章的研读中获得感知语言的技法。而“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富有技法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对学生语感有效的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协调,把握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语感的技法,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强语感技能的示范,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在配乐声中,教师感情范读,把学生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漓江上,仿佛随着作者一起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二、品词析句,体悟语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使情契合,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

(1)比较中训练,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三组句子: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为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第二组:“那样的”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文更重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学生从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品味,使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出优劣来,在比较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想象中训练,感悟语句的意境

语感和想象是紧密相联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利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感情上与作者发生共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描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五次擦燃火柴产生了美丽的幻象,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说说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了什么。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小女孩所看到的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从中培养语感。

(3)评中训练,体验语句的情感 A、品词品句促感悟

训练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

如《小英雄雨来》中有一句:“那双手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像鹰的爪子”,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用“鹰的爪子”比喻“那双手”。但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出它的感情色彩呢?可组织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像鹰的爪子”,使人想到了什么?表达什么感情?学生议论纷纷:“像鹰的爪子”,使人想到了鹰的爪子的锋利,从而想到鬼子的凶残,表达了作者对鬼子的憎恨。学生从“像鹰的爪子”,品味出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B、评价促感悟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有很多多元的感受和独特经验,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珍视的。但是,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元的理解,并不是说有错不敢改,有偏不能纠。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生阅历浅,对事物的看法不全面、不成熟,难免出现是非不分,以偏概全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珍视学生多元感悟和独特体验外,还要注意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要巧妙引导,委婉纠正,让课堂成为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师生评价等方式,开展阅读反思与评判,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使语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1)大量积累语言材料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A、熟读成诵

小学生记忆力旺盛。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背下来,绝不会是过重的负担。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B、广泛阅读

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规定课外阅读总量:小学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做到一篇带多篇。教育家们研究减轻学生负担,使学习变得轻松的解决办法之一是使学生大量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鲁滨孙漂流记》后,引导学生找《鲁滨孙漂流记》的原文来读;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让学生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

(2)加强语言实践

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A、说中强化。阅读教学中,努力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进行口语交际。如学习完《凡卡》一文,让学生说说课文最后省略号的作用,想想凡卡的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B、练中强化。在学生读懂、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等,读写结合,升华感悟。C、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活水,又是运用语言的广阔沃土。

因此,要扩大学生语言活动范围,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把生活当作语言的大教材,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学办事、学交往、学合作、学做人与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开辟一片内化语言积累的崭新天地,就能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2页。②、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第418页 ③、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初探 篇4

【摘 要】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现代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70%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语文综合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轻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重阅读中浅层次的朗读训练,轻阅读中深层次的语感培养。另一方面,重视课内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发展。本文旨在积极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一、语文学科的特性

语文学科,是以作为生命意识冲动的产物的语言为基本元素,以按一定原则编排起来的由语言组合成的文章为基本形态,以培养学生掌握适应语言吸收和表达的需要而对语言进行组合的知识和能力为基本教学任务的一门课程。因此,语文教学就是:抓课文中的情感性诱导物、哲理性诱导物和意象性诱导物,诱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做课文的知音者;启迪学生于课文内涵丰富处,隐约朦胧处和思想深刻处发现疑点,让学生做课文的咨询者;点拨学生领悟课文中以高尚、真挚为特征的情感之美,以逼真、传神为特征的形象之美,以深刻、缜密为特征的真理之美,以新颖、巧妙为特征的艺术形式之美,让学生做课文的审美者。语文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做为学习主体对赋予了生命意识的语言文字不断内化的过程。

二、培养语感的意义

首先,语感是人感受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人一出生就是感受语言的环境中学会听话、说话、认识家人朋友、认识世界的,如果把刚出生的孩子放进一个没有语言感受的环境里生活,他将永远不会具有使用语言的能力。其次,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发展语文能力,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思想感情。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主要靠实际的听、说理解的能力。语感反映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一个人总是把自己接触到的语言对象,按自己的需要作出理解,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培养语感塑造学生的思想感情。第三,语感的培养关系着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语感是一切母语学习的基本途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语感的丰富和增强。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素质造就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需要,语感,作为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增强了,可以使人自然而然地看得清、听得懂、而且听得真、懂得深、写得好、写得美。

三、语感培养的思路和和策略

1、加强朗读,培养语感。以读为本培养语感,包括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文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对各个学段的阅读都提出具体的要求。读,可以调动学生的眼、口、耳、脑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过程,做到“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是把书面的文字语言转换成响亮、清晰的用声语言的过程。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获得感知;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自然地滋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朗读中要让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

2、引导思考,体味语感。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都是经作者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语感的培养才有保证。特别要在作品中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进行透彻理解,使学生对它们不仅仅是有所感受,而且能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获得更深的感受与理解。使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刻的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对学生吟诵推敲、揣摩、触发、鉴赏等方法的训练指导,引导学生“练内功”。

3、启发想象,从阅读中领悟语感。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中的有些词句虽然并不深奥,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句,教师应该牢牢抓住并作为语感的培养点,不但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隐藏的含义、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教师应抓住教材中表现中心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重点词(即语感培养点)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创设情境,扮演角色,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有情。”因此,要创设出一个浓郁的语感情境,让学生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些词句比较抽象,很难被学生理解。因此,教学中可巧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从而达到理解。教材中写人的文章占有很大比例。小学生想象能力丰富,模仿能力强。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人物境界,与之同喜忧、共哀乐,语感就自然而生。教师可依据学生天真活泼这一特点,可凭借角色效应,在情境中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充当角色,引导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这样朗读起来不但抑扬顿挫,还会饱含深情,极富情趣与感染力,课堂气氛也会活跃与和谐。

5、口语交际,增强语感。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但是又怕说错了同学笑话,不敢说出心中所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努力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另一方面要鼓起他们说话的勇气,把他们想说的话大胆说出来,表扬他们说话的点滴进步。因为学生在说话时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说的兴趣会越来越浓,热情日渐高涨。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答题的结果,不必苛求一步到位,哪怕只有一点合理的成份,也应加以肯定。要培养学生会说,教师要加以引导。一要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观察、积累丰富的材料,回味朗读有关精彩的词、句、段、格言、警句、名诗。二要教学生说话前认真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说,说给谁听,说的重点是什么,怎样去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详说,哪些略说。这样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有步骤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另外学生在说话时,教师还要强调说话的完整性,注意词语的搭配,强调说话的连贯性,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与照应,培养字斟句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加强语感训练培养语文能力论文 篇5

早在30年代,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夏沔尊先生就认为“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紧要的是语感训练”。语感是理解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

我在语感教学的研究中,注意在挖掘传统的语文教育理论的同时,在教学中多方尝试,摸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以期加强语感训练、提高语文能力。

一、强化朗读背诵的练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咏”。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人是非常重视吟诗、诵诗之功的。而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也非常注意这一要求。因为吟诵一篇文章,必须依据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错落有致地变用高低、强弱、缓急的语调,才能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曲折婉转地表达出来,才会使人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意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示范朗读声像碟片等作为“导读”,让学生体味、模仿,同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并使他们在反复吟诵中达到“自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从而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敏锐的准确的感受能力,提高对整篇文章的感情色彩和感情倾向的感受能力。

在引起学生感情共鸣的基础上,我还会指导学生进行多读的训练。多读,我通常采用的训练方法之一是一篇多读。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向他们推荐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及名人青少年时代的书。通过指导朗读,我感觉到读对学生强烈敏锐的语感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二、做好分析讲解的工作

语感愈强烈、愈敏锐的学生,对课文所描写的形象就愈鲜明、愈具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真正准确地理解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引导学生逐步懂得赏析,这样,才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如我在教学《咏柳》一课时是这样做的:先配乐朗读诗文,再分句讲读。先讲解关键词,再讲解诗句的意思,接着出示课件,看画面说出诗意,最后指导朗读。在词意、诗意的讲解过程中,注重听、说的基本训练。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句,先提问“碧玉”是什么意思、“妆”是什么意思,接着说:“‘妆’是女字旁,与女性活动有关,是什么意思?”再讲解“一”是“满、全”的意思,“一树高”就是“高”的整棵树。在学生掌握字、词之后,让学生说出整句诗的意思,再问为什么用“碧玉”比喻“树”,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最终,使学生感知了古诗的优美意境,体会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

三、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正是语言材料积累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如能养成积累词句的良好习惯,对培养语文能力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除结合课文向学生推荐有益的书籍外,我还动员学生自带各种儿童报刊,组织学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有古诗朗诵会、讲故事比赛、小小读书讨论会,还有出手抄报、展览读书笔记本等形式。对工词丽句、精彩段落、优篇新篇要勤搜集常摘抄,处处留心学语言。

四、抓好说写实践的环节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感是在实践中锤炼而成的。语感的训练要注重指导练习,包括练习说话、写话、写片断、写文章。为了促使语感的形成,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我会一边演示,一边指导观察、思考、想象,并鼓励帮助学生字斟句酌地锤炼语句,反复推敲,寻找最能表达和反映中心的字、词、句。在这样的作文课上,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想说、要说”,口述笔写成了生活中的一种需要。

我还十分注意学生在平时回答问题或作文中,是否有不规范或用词不当的语言现象;同时,我十分注意看图说文、看图作文、仿作练笔的实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小学语文的语感培养 篇6

关键词:语感,培养,能力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 语感能力培养是语文综合素质的核心。语感是语文直觉思维能力的反映,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或想象产生的。它是对语言文学本质的反映,是对语言文字想象、联想思维的感知活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一、在情感中品味语感

深入理解词句、领会情感和培养想象能力是循序渐进的,后者是难点。学生理解词句易, 身临其境感知描绘的场景则难,领会作者深刻的意旨更难。学生没有“入境”,谈何“入情”?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创设浓浓的语感情境。如《早发白帝城》,先自由读,再引导学生理解词句,接着根据诗句意思自己体会情感再次朗读。当读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时,有个学生提出:“诗人乘着小船顺水而下,听到两岸传来叫个不停的猿声,这声音听起来凄惨,一路上应该是难熬的, 可下句却说小船很快驶过重重高山, 不知用什么感情来读? ”我趁此介绍了诗人当时的背景,诗人被赦后特别高兴,觉得猿猴声好听,一路上都在给他解闷。然后创设情境,把自己看做诗人,给出片断的开头“我像一只脱笼的小鸟,恨不得立刻飞回家乡。我乘上轻快的小船……”,让学生续写路上所见所闻,这样,学生便明白其中道理了。

二、初读课文,感受语感

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的前提下,请学生初读全文。初读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整体感知,了解大意。可让学生通过听教师范读或录音、自由读、出声朗读等途径进行。 这时的“读”要充分,先要正确练读,做到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句及全文表达的意思,也可适当安排复述、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初步感受表达出来。

三、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用诵读感悟的方法,可称之为语感教学法,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又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直接整体的领悟, 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美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朗读内容的完美统一,美读可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滋润,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激发。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欣赏性的,一遍接着一遍的读,让学生通过读,跟着语感和作者一起,把体会到的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感情十分深厚的文章,教学中我先用沉重悲痛的语调范读课文创设情境,再让学生反复进行感情朗读, 将当时人们悼念总理的无限哀思、肝肠寸断、催人泪下、庄严肃穆的悲壮情景再现出来,学生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之情油然而生,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这种读书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意蕴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潜心涵泳,才能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久之,才能积累大量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语言运用规律,形成灵敏的语感。语言学家许国璋先生说:“寒假在家,取出书试读、再读,在梦中背书。开始时起立大声背书,一口气即是页。”朱光潜谈到读书时说:“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们读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两位名家的言谈道出了朗读背诵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五、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在阅读中悟出语感,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意”的效果。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出来,也会慢慢体会它们的好处,慢慢摸文章的调子。”由此可见,读是教学中最常见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教师讲述一篇课文,大可不必分层分段、肢解分析,应让学生多读几篇,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使其进一步体会,并有所深入。为了达到此目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带读时配上音乐、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视其人、闻其声、观其行,同时揣摩教师的语气,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抒发的情和感。

六、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 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不深奥,表层意思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

如何通过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语感 篇7

一、在生活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为每一天的生活都会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热爱生活,才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小学生的眼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的各种活动,更能积累语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组织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低段重在词语的积累,简单内容的事件的描述。中段重在对事件过程的描述,且能抓住要点。在大量的活动中,建立词语与生活的联系。如:只要说到公鸡,学生会说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公鸡的特点,好斗的鸡、生活中的带着一群母鸡的公鸡,其特点各不相同。春天里欣赏的美丽景色,应该是那样的美丽;夏天里看到的是那样的充满无限的生机;秋天里感受到的是一片成熟的金色;冬天里出现的更能激发学生不同的遐想。这些生活的经验从哪里来呢?只有从生活中来到学生的美好的记忆。

二、在语言积累中培养语感

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同时涵盖了无声默读与出生朗读两个方面,提倡阅读与朗读并重。阅览是手、眼、口、耳、脑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广泛浏览,能拓展阅读范围,增加其词汇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三、创设教学情境,以形象促语感

阅读教学中常遇到一些抽象的、曲折委婉的、情深意长的内容,学生很难领会、理解。只有使概括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学生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感受,进而达到领悟。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导语、演示、图片、简笔画、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受、体会字里行间的情韵气势,为学生的想像、领会、说话提供语境,培养他们敏锐的语感。

1、精心设计导语。精美的导语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拨动学生的“情弦”。往往教师娓娓道来的导语不但使学生从形式上、内容上感受知识,更能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

2、穿插媒体演示。巧妙的演示也可创设情境,栩栩如生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用录音机可播放美妙的音乐。用投影片可展示文中的诗情画意,可剖析课文的内在涵义。运用这些,能使教学过程有形、有音、有情、有境。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情意盎然,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促进语感的培养。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读画结合,播放录音等形式,培养语感。

3、积累生活经验。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刻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我们所得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累越多,了解越见深切。”叶老的话告诉我们: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相应的生活积累,可让学生自觉地将生活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本课教学在理解船夫操纵自如的技术时,让学生表演,与生活联系,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达到领悟。

四、读写结合,运用语感

有所感方能有所言,正所谓“由感而发”。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如在教学中,在引入船夫的环节后,教师安排了一个分角色表演的环节,这就是一种语感的发展。

上一篇:交心谈心的情况记录下一篇:《麦肯锡工具》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