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说的作文(精选8篇)
雪的诉说寒风吹来,提醒人们冬的到来,白色飘落下来,一点一点,雪说,我来了。飞舞的雪花,一朵,又一朵像是漫天的蒲公英,又像是无数幼小而不可名状的生命,在苍茫的夜空中颤动、沉浮、荡漾。神情是那样怡然,变幻是那样神奇。田静仿佛觉得有一只白色的巨翼正在冥冥之中掩过大地,不知不觉眼前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了。……,悠然的雪花带来了一种诗意。雪说,我给打的披上了洁白的外衣。玉蝶儿样的雪花飘落,它与爆竹爆开的纸屑,绰绰比舞。不一会儿,就白了房舍鳞鳞的瓦片,白了条条街巷,也白了庄户人家的小院儿。窗前老槐上,挂满了素花玉串,闪闪银做的模样儿。乍望去,直如一位袅娜的雪仙子,千姿百态的,亭亭弄着俏。 雪说,我给万物刷上新漆。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就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也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雪说,我不顾一切,就要为大地披上洁白。雪说,我不惜洁白的肌肤,也要去拥抱冰冷的`泥土,我不悔洁白的文笔,也要替大地谱写出冬天银样的狂想曲。雪,你摸起来是冰的,但感受起来,确是温暖的,如太阳般照着每个人的心。雪在诉说着,向我们诉说着,如果泛黄的大地的,她就会挺身而出,去歌唱要忘我的奉献。
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一是教师爱唱独角戏,受应试教育影响,不给学生说的机会;二是学生缺乏自信,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表达观点时,害羞,紧张,有的甚至“金口难开”。
鉴于此,我在语文课上开展了“今天我演讲”的口头作文活动,即每堂语文课刚上课的5分钟左右,让一个学生上台演讲,内容不限,可以是一则寓言,一个笑话,也可以是朗诵一首诗,背诵一篇散文。要求“说话”时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精神状况,音色音量,讲完后,同学们加以点评,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我的目的是通过口语演讲,让学生扩大阅读面,提高自己“说”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自身素质。
此活动开展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学生的内容丰富的“说话”我内心深处屡屡受到震动,在这一活动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看到了他们身上许多在考试成绩中看不到的闪光点。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邹敏同学,因为他家庭条件比较贫困,再加上在班里成绩平平,有较强的自卑感,下课也不怎么和同学交流,总是一人躲在角落里。尽管演讲的前一天我特意鼓励他,可心里毕竟还有些担心,他能行吗?但是那天上台的“说话”体验却深深触动了我,他的表现令我“刮目相看”。那天他“说”的是毛泽东的名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他从毛泽东小时候说起,一直到他投身革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演讲时他的眼神闪着光,发着亮,浑身散发出自信,他获得了阵阵掌声,这原来是一个多么自信的孩子!
许月红也属于成绩一般的学生,但那天她笑嘻嘻地一上台,轻轻把身边的一张凳子移开,头一扬说“我喜欢刘德华!”,下面的同学顿时瞪大了眼睛,哪有这么“嚣张”的学生,大概她也看出了同学们的惊讶,她说“我喜欢刘德华的敬业,喜欢他的执着”,然后举了一个个刘德华的小故事,啊!原来如此。这样特殊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虽然有这些成功亮相的,可也有临时怯场的。有一天课后,一位女生跑到我跟前,眼圈红着说:“老师今天我讲得不好,下次我一定会讲好的,请你一定相信我好吗?”通过这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演讲,学生们获得了自信,表现了自我能力,更增强了他们博览群书、自主学习的兴趣。
分分必争的考场,短暂的时间内想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作文分数,建议你给作文一点“颜色”看看。
一
历来名家总是不吝运用颜色来为文章增光添彩的,他们或表现情景氛围,或奠定情感基调或抒发内心情感,从而极大地加深了阅读者的印象,增强了阅读者的审美愉悦感。我们不妨来解读课本中几个经典的颜色运用范例。
1.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作者没有选粉红的荷花而取“白花”进入散文,正是为了贴切的表现出那种内心的“淡淡的哀愁”。
2.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
“蓝朵”的牵牛花,和冷落萧条的“破壁”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的“秋草”,一起体现了作者时代投影下的“悲凉”的心境。
3.鲁迅小说《药》。“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青白”不仅真实写出了自然环境中秋天后半夜的寒意,还刻画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萧条冷落,为下文华夏两家的悲剧奠定了冷冷的感情基调。
二
颜色一般具有如下象征意义:
红色:热情奔放;蓝色:忧郁深远;紫色:贵族浪漫; 白色:纯洁高尚;黄色:柔和恬静;绿色:生机希望;黑色:庄严肃穆。
值得关注的是,颜色有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区分,选用冷色调亦或暖色调,应该和上下文语境保持一致。
学生课堂作文,考场作文内容的外延是广阔的社会生活。 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注重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不妨再来看看生活中的实际家居装修:一般卧室多选用偏暖些、柔和些的,如粉红、鹅黄等颜色,以利于主人的休息;餐厅的色彩也以暖色为主,如橘黄、乳黄最能增加食欲,其次是柠檬黄,目的是让就餐者吃好、吃饱;而卫生间的要求则是清洁卫生,所以装饰它的色调以素雅整洁为宜,其色彩多为白色、浅绿色、浅蓝色等冷色,给人以洁净之感。
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几乎每种颜色都有偏暖(偏向于红色或黄色)或偏冷(含更多的蓝光或绿光)的倾向。比如说,米色就分偏向玫瑰红的米色和偏向茶色的米色,粉红也包括偏向暖桃色的粉红或带点冷冷蓝意的粉红,绿色则有偏向黄色的鸭梨绿和偏向蓝的野鸭绿,即便是白色和象牙色也含有带色彩倾向的高光。所以当你在选用颜色或决定主色调的时候,可以适当关注一下这些细微差别。
三
写作实践中,把选用适当的颜色同多种作文手法、修辞方法结合起来,往往会使记叙文描摹更细腻,形象更鲜明,主旨更突出。笔者在教学札记中撷取三则,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1.描写秋天家里院子(和虚实相生相结合)。
青瓦,红砖,开满明艳艳菊花的院子。院子周围围了道矮矮的篱笆墙,亦围成我一个朴素、温暖的家。
2.叙写祥林嫂之死的场面(和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相结合)。
这是一个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晚上。冷冷的雪光映淡了周围夜的颜色,也映在墙角边蜷缩的祥林嫂身上。她青白的脸上已经没有一丝痛苦的神色。是的,她已无需再忍受这来自人世间的无尽的欺凌和痛苦了!
3.描写冬天校园环境的(和拟人对比引用相结合)。
寒冬腊月,肃杀萧条。唯有墙角的几棵树还执意地绿着,在枯草红墙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精神。冷风一吹,枝摇叶舞,仿佛在笑: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鬼,也许是被我哥害的。他,特别特别地喜欢看鬼片,而且每次都要拉着我和他一起看。起初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害怕,还觉得挺刺激的。可上次看《生化危机》的时候就开始害怕,害怕那里面的生化会跑出来,来到我们身边;还有一次,我们在看《午夜凶铃》,看到那个贞子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的时候,怕得我躲在被子里不感出来了……
至于蛇,我看着就恶心、害怕。那五颜六色的皮肤,那身躯,在地上缓缓蠕动着,还吐着那红红的信丫子,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还有上次,我们看那个《狂蟒之灾》,那里面的蟒蛇有一幢房子那么得高大,人类在它的面前是那么渺小。那蟒蛇一张嘴,就能把三四个人吃下去了。还有一个画面就是:蟒蛇在被破开肚子的时候,里面的人,要么没头、要么没脚,只有半个身子的,而且呢写肢体上都被蟒蛇的唾液包裹着。我差点把昨天吃的东西都吐出来了,忒恶了。
爷爷走的时候没有一丝挂念,因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期,他看到了子女的孝顺,他感受到了家人的团结,他也预感到了整个大家族的兴旺发达,或许他心满意足了。在他的脸颊上我们看到的是微微的笑意。尽管临走时,我们还是没说出病情的真相,但所有的人都深知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我们不能说,奶奶也不能说……
当奶奶得知爷爷患的是肺癌晚期时,她坚强地挺住了。每天她按照医生的嘱咐为爷爷煎药、捶背、带他晒太阳、散步。时而,奶奶也给爷爷买点他喜欢的东西吃。日复一日,奶奶渐渐地瘦了,但她在爷爷面前依旧乐观、开朗,直至爷爷去世……
噩耗接二连三,爷爷去世不久,奶奶就因过度劳累而得了胆管炎,于是入院进行了手术。我们看着躺在担架上的奶奶,她脸色苍白,面容憔悴,双唇不断地抽搐着,我们心情无比焦虑:操劳了一辈子的奶奶如今要躺在手术台上了,她已年过古稀,她能挺过这一关吗?奶奶被缓缓地推进了手术室,外面的红灯亮起,紧张的我们在外面静静地守候着……时针嘀嗒嘀嗒地走着,我们的心紧紧地揪着……终于,手术室的灯暗了。奶奶被推了出来,我们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询问手术的情况。“病人的胆管被小石头堵住了,胆石我们已经取出,胆管的问题已经不大了。“医生说到,他看了看被推走的奶奶,又轻轻说道:“不过在手术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不好的情况————老人家的胰腺已经发硬,几乎失去功能了,所以你们家人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或许后期会发展成胰腺癌。”顿时,爸爸妈妈的脸刷白,呆呆地定在那儿没有话说。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难道上帝不能让好人一生平安吗?难道上帝不能让辛苦了一辈子的奶奶安度晚年吗?怀着沉重的心情,大家最终决定保守这个秘密,让奶奶毫无负担地度过她的余生。
奶奶渐渐恢复了健康,她开始了她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她踏上了重阳节的旅途,她登上了才艺表演的舞台。她面对我们还是那么乐观开朗!可是她不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我们将像奶奶保守爷爷的秘密一样永远守住奶奶的秘密……
我想说的话
盖洋夕
我想对把我抚养大的父母说,想对教我知识的老师说,但我更想对破坏环境的伐木工人说。
您知道吗?一棵树长大,需要十几年或二十几年。而您砍一棵树只需要几分钟。人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何况那一棵棵树呢!
如果您把树砍没了,那地球上没有绿化,空气不是无色的,而是黑色的。人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和坐牢有什么区别?
树可以减少沙土流失,可以释放氧气,可以绿化环境,可以支援工农业生产。
如果森林里没有了树木,小动物就没有了家园。孩子不能没有妈妈,动物也不能没有家啊!伐木工人叔叔,如果您是森林里的一只小动物,您的家园被人破坏了,您愿意吗?您肯定不愿意。
伐木工人叔叔,放下手中的电锯,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指导教师 崔梅茹
出处 篇一:对战争、饥饿,我想说的话
对战争、饥饿,我想说的话
世界上有战争的国家很多:墨西哥反毒枭几乎内战;阿富汗对塔利班基地组织的反恐战争;印度也刚爆发与毛派武装的游击战;巴基斯坦与朝韩两国至今还在冷战等。
有饥饿的国家也不少:中非和北非的一些国家形成对立,战争不断,至今还有人饿死;朝鲜在一九五五年发生了大饥荒,饿死了不少人,为此,一些幸存者偷渡来我国讨饭吃;中国有七亿人,人均每天收入低于零点三六美元„„
我想说:“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它使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使许多人饿死,还有许多人丧失了亲人,真是惨不忍睹!这种现象令我非常的痛心、同情,我希望以后每个国家之间和平相处、销毁武器、停止战争,还我们一个美好的世界!”
三零二班 顾维嘉
篇二: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500字一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500字一
老师总是用责怪的口气说:“你呀,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做错。”要不就是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不希望老师这么置问我。这样我会很迷惘,因为我真的不懂得所以才做错,我希望老师能够给我讲解正确做法的过程,直到我领悟为止,而不是责怪我。
今天的语文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遇到过不少认真、负责的老师,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老师又给了我不同的教诲,在我的心目中,老师都是一丝不苟的知识传授者,还是会人不倦的思想教育者。老师是我快乐的分享者,还是我苦恼的倾听者。
十多年来,除了家长,我最熟悉的莫过于老师,每当我提起笔,要描绘老师时,却发现千言万语都只是淡淡的墨痕,我想不出任何可以来修饰老师的语句,也没有任何语句能够表达我此时此刻激动而兴奋的心情,但我希望,我能有最美的语言来表达我对老师崇高的致意,并给予我最最亲爱的老师!不是所有的树都能耐得住干渴,但白桦树做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诲人不倦,但老师也同样做到了??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的一举一动,您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您的关心与呵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您与我们相处的每一天,都如昨天一样历历在目。老师,我想对您说:“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不会懂得怎样去做人;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不会知道感恩!”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交给我的知识我会永远铭记于心的。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长大了,初中的这两年里,给我信心最多的就数老师了。
我的成绩在刚刚进入初中时是极好的,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会有这么优秀,在几次考试后我便骄傲自满起来,以为以后的考试也不过如此了。
那次的尖子生竞赛,我到此刻还记忆犹新,我信心满满地走入考场,却灰头土脸的出来。考试成绩出来,果然不出我所料,成绩很差。我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害怕老师会责怪我,每次在校园里看见老师都会绕道走,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将近一个星期。
老师,我想对你说;‘谢谢你,在我成长的路上支持我,你将永远是我坚强的后盾!”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500字四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我们一起时的一切,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
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希望。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开启智慧的敲门砖;你是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是我生活航程中的引路人;你是我奏响人生乐章的指挥者。
老师,我想对你说: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自暴自弃;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那么沉迷下去;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我生活的前景;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我。老师,我想对你说:感谢你风雨之中为我的遮挡;感谢你冰天雪地之时给予我温暖;感谢你对我的培育之恩;感谢你对我的知遇之情。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每天扳着脸走上讲台,我们刚下课玩后的愉快心情又被破坏了。这时我多么希望你能笑一笑啊!开始上课了,你一直眉头紧锁,忽然叫起一个正在开小差
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老师顿时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后面的同学告诉我的”,他解释道,全班哄堂大笑,但老师不笑,仍然眉头深锁,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老师你也能笑一笑啊!这样,你的不快、同学们的不认真,也许就会在一笑之中飘然而去,我们与你的距离会因这一笑而变得亲近起来。下课了,有很多同学跑上讲台,想跟你谈谈话,可一头忙碌的你一句:“什么事?”正欲张嘴的我们不好意思开口了。那时,我们多想你笑着与我们放松地聊一聊啊!“笑一笑,十年少,我们学习会更好;笑一笑,真轻松,苦恼、伤心抛脑后。”我以前也写过这样的儿歌或小诗,但都没敢唱,什么时候能在你面前开心地唱一唱呢? 最后,老师,我要对你说:新年要到了,祝愿你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地度过每天!好人一生平安!老师我想对你说500字五
亲爱的张老师,你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您是一个不爱笑的老师,但是我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上,你教我们微笑的作用,让我们多对身边的人微笑。可是我却很少看到你笑。
你关心我们但更关心我们的学习。所以在学习方面你对
下页篇三:我想说的话呢
我想说的话呢
六年级:赫菁
篇四:关于我想说的作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
不会遗忘是谁教会了我思想;不会遗忘是谁在迷茫里指引方向;不会遗忘是谁让世界有爱和书声琅琅;不会遗忘是谁用辛勤构建知识的殿堂。
有人说:你是春蚕,吐不尽那绵绵的情丝至死方休!有人说:你是蜡烛,洒尽最后一滴泪雨去照亮漆黑的夜空;也有人说:你是朝露,常在黎明到来之前,默默滋润着大地万物;还有人说:你是晚霞,当太阳回归之后,用最后一丝光亮燃烧苍穹。老师啊!你自己却说:我最渴望的就是铺路,最幸福的还是燃烧;我只是湛蓝天上的一缕飞烟,不慕华贵,美在天然;我只是征途上那块苍老的阶石,是黑暗中那颗遥远的寒星;我只是,我只是滔滔江河中的一滴水珠,来也悄悄,去也从容。亲爱的老师!黑板上你画出了彩虹,却擦去了功利;讲台上你举起了别人,却奉献了自己;是岁月苍老了你的容颜,是粉笔染白了你的两鬓;你放飞了许多的希望,而守巢的却依旧是你!亲爱的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启明星的迎接者,北斗星的陪伴者;你是三尺土地的耕耘者,三寸工具的驾驶者;你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世界前进的推动者;你是人类灵魂的设计者,社会乾坤的扭转者。你是春风,吹绿了一座座山头,你是阳光,照亮了每个角落;你是灯塔,引导迷茫之舟驰骋知识海洋,你是红烛,把光热毫不吝啬地洒向人世间;你用火炭的心情,染红了腊梅的枝头,燃烧了自已,给了我春的向往,一片希望的绿叶;你将书砌的冰山,飘做了雪花 ,花白了头发,给了我纯洁的梦想,一双寒风中坚强的翅膀;
识的海洋走来,手捧一掬甘泉,洒下一路汗水,滋润了我干渴的心田,一种孜孜以求的愿望。当蜡炬成灰时,你就是不朽;当蚕丝吐尽时,你将会永恒!蓦回首 串起春秋的脚步 我的人生 在你的期待的目光里 继续向前 向前„„
关于语文,我想说
语文老师,我想告诉您,语文这门学科我不太喜欢,因为我对语文的作文方面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的两个缺点和和您的一个缺点。我的缺点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每当听见妈妈要我去看作文书时,我的头就开始肿胀起来,而且会觉得浑身不舒服,我一提笔就开始敷衍了事。每当我在学校里作文课上写作文时,不知道怎么搞的,老想着能回家去写。语文老师,您知道原因吗?我悄悄地告诉您吧,是因为我家有一本不用查的“字典”——妈妈。我不会写作文了,就立刻去问妈妈。或许是有了依赖思想,我不会写,就不动脑筋了,跑去问妈妈这本活的字典了。语文老师,我说您了,您可不能动气哦!您的缺点是,写作文时不太注重指导,要知道作前适当地点拨是极为重要的啊!遇到难点的题目,我们就无从下手了,因为没有您的指导。语文老师,我真的真心诚意地对您说:让我们的作文水平要能很快提高,您得多多指导啊!我还有个小“秘密”是,考试的时候,我除作文外基本不扣分。可一到作文那卷面上,不发下来则已,一发让我触目惊心,那分数被狂扣的真是惨不忍睹啊!这令我很是烦恼!语文老师,您能帮帮我吗?
老师,你不是说过当天的作业完成,可我却没有做到。我有时真恨自己,为什么我会生出来,为什么我没有那么好的智力?有时我会随意地骗一下,因为这时间真的不够,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师你能告诉我吗? 我常常想我是老师眼中的一颗渺小的沙子吧,但我知道,我是老师眼中的淘气包,像个男孩子。我以前就想让我成为一个男孩子。因为你知道,我总
觉得女孩的智力远远也比不上男孩的。老师,你认为呢? 老师,你有什么办法让我的语文成绩提升上去呢?我有时觉得我很笨,不会进步,反而退步。我总想着要前进,可我的毅力却很少,我的人生怎么会是这样。现在我决定了,不管我的人生如何,都要打倒那些坏习惯的缺点。让我的成绩更上一层楼,不是说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吗?我一定要成功,就像顶碗少年那样,到最后一定会成功。
我想说,我渴望自由
我渴望我是一条鱼,可以在大海中自由的游玩。
我渴望我是一只鸟,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我渴望我是一棵树,可以在陆地上自由生长。
—— 我之所以渴望自由,是因为我长大了,我不在需要妈妈的精心照顾了,不需要妈妈把我当“小熊宝宝”来看待,我不想让妈妈夺取我的自由。
鱼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会死亡,鸟儿失去了翅膀不能飞翔,对于我来说失去了自由就会郁郁寡欢。我现在已是快要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了,学习十分紧张,我们都知道,在这一个紧要关头应该什么事都不想,专心学习,可这么一来,每个学生的自由却不翼而飞了。就拿我来说吧,每天回到家,我像被束缚在鸟笼里的金丝雀,失去了我渴望的自由。做完学校里老师布置的作业,父母就让我做奥数、看奥数,每晚,除了奥数还是奥数,一点新鲜感也没有。如果我说个“不”字,爸妈则阴着张脸,要么对我大吼大叫来威胁我,要么对我不理不睬来孤立我,总之,五花八门的怪招我都经历过,就是还差用五花大绑把我捆起来。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得举手投降,乖乖地做奥数。
纵然,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但也不能总让我们遨游在“书海”吧,也要让脑子放松放松,玩电脑不成,看电视总行吧。每天都对我们施加压力,你们以为我们是“犯人” 吗?需要这么严厉吗?
自由,自由,我渴望得到自由,难道只要学习,就会失去自由吗?我不信,那还要自由女神干嘛呢?
妈妈请把自由还给我把!
朋友,我想对你说
朋友——小草,你是寂寞的,从古至今,没有多少人会理睬你,赞美你;而大多数人都喜欢赞美那娇艳的花。他们哪知道,如果没有你的呵护,你的点缀,花会那么娇艳欲滴吗?那么多人都忽略了你的存在,这是多么不应该啊。
朋友,每当寒意未散,万物还未苏醒时,你是首先睁开了那双沉睡已久的双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不正是你真实的写照吗?当你苏醒后,你便及时向大地播散春的气息:你向花儿报春,花儿苏醒了,它开始为自己的新生活而忙碌着;你向大树报春,大树睁开了双眼,它开始抽出新芽;你向农民报春,农民知道该下地播种了,于是,他们一个个都像赶集似的出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不错的,他们播散的正是希望呢。朋友,你难道算不上是个优秀的报春者吗?
朋友,你是那么地顽强!当春风刚刚吹拂大地,你便无私地把自己弱小的身躯奉献给了大自然。你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探出你的脑袋神秘地环顾着四周。朋友,你是那么的绿意盎然!看,到处是你的身影——田野里,草坪上,果园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人躺在你的
怀抱中,软绵绵的,像是躺在绿地毯上,惬意极了!这可真神仙般的生活呀。朋友,你是那么的生机勃勃!你那蓬勃的生机无人能及,你生长,你欢唱,你奔跑,你跳跃,你的每一声笑语,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有活力,就如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活力四射,充满阳光!朋友,你能不令人喜爱吗? 朋友,当秋风扫遍大地,你不再那么地充满绿意。你委屈地脱掉了绿大衣,换上了黄色的外套,为人们铺垫了一道金色的路。最后,你渐渐枯萎了。是你想完结自己的生命吗?不,你是在为下一代,为他人着想,你腐蚀了,化入土中,肥沃土地,让明年的花草更美丽,让下一代为大自然增添更多生机,更多光彩,更多绿意。朋友,你那默默无闻的大无私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人类借鉴、学习吗? 朋友,你虽只是一棵小草或一片草丛,然而你那高大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眼前。朋友——小草,你是受尽委屈的,你本应受到赞美,得到的却是人们的指点;你本应受到重视,得到的却是人们的轻视;你本应受到尊重,得到的却是人们的践踏。我的朋友——小草,我要为你鸣不平!你,是好样的,我要大力赞美你!请你记住,你是我永久的朋友!朋友,让我们敞开心扉,尽情交谈,让我们一起谈天说地,让我们一起玩耍,学习吧。小草,我永远的朋友!
我想说,我是一棵草 我是一棵小草,身上没有花花绿绿的衣服,头上也没有色彩鲜艳的帽子。当春姑娘悄悄来临的时候,她把碧绿的裙子给了我,让我在这神话般的环境中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我是一棵小草,当太阳公公刚刚从东方露面的时候,我身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珍珠。这时候,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地唱着歌,飞到我身边,说:“你好啊,小草!”停了一会儿,美丽的小蝴蝶翩翩地跳着舞,也飞到我身边,说:“小草啊!你好。” 我是一棵小草,当大雨将要来临的时候,我闭着眼睛,耐心地等待着大雨给我洗一个痛快的澡。大雨过后,我的身上一尘不染,多么轻松,多么舒服啊!这时候,一群顽皮的小孩儿走来了,他们在我身上乱踩,但是我一点儿也不在意。只听见有个小孩子说:“走在这小草上不格脚,多美啊!”听了这句话,我心里乐滋滋的,高兴得直想笑。
一天,一位农民伯伯赶着一群羊,那群羊看见了我,就抢着吃起来。我先是觉得身上很疼,心想,这下可完了。可是又一想,做一棵小草,就是让牛羊吃的嘛,为什么还怕疼呢?就这样我被吃掉了。过了一些天,我突然觉得身子又高了一些,我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又长起来了,而且比原来还高。这时候,我才知道,只要我的根还在,就还能活下去。忽然,我又看见农民伯伯赶着的羊群,那些羊的身子似乎比原来肥壮了许多。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在研究审美心理时, 发现“距离”在审美经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1912年发表论文《作为艺术要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 认为美感的产生源于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距离, 例如人们在观赏一幅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画作就会产生壮美的感受而若身处其间则只有恐惧。因而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距离说”, 即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只有保持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心理距离, 审美才能够进行。
若将其细化分解, 在审美经验中我们可以将审美的心理距离从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情感距离等方面解析。
一、由时间距离产生的美感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 提出了“时间距离”说。 认为欣赏审美对象时, 时间间距起的作用非同小可。一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审视不可能一蹴而就, 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这需要时间;二是审美对象在欣赏者眼中也不是一次性的纤毫毕现, 也有个循序渐进地吸引着主体的接近和参与的过程。时间会使得有些原本不被认为是美的东西变得很美。今天被奉为经典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炉卖酒”的爱情故事在汉代被定性为私奔, 在当时是被人唾弃和不屑的, 但因为它契合了人们对爱情中夫妻之间的既要浪漫又可以共患难的特点的要求而被后世传为佳话。四川文君井旁的对联写到:君不见豪富王孙, 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 问何处美人芳草, 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已本难逢;最堪怜, 绿绮传情, 白头兴怨。我亦是倦游司马, 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 叹当年名士风流, 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 封禅遗书。联中赞美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先把爱情放在首位, 早已脱离了财富、名位的窠臼。
从物理时间上说, 时间距离还存在着过大或过小的问题。过小会使欣赏者缺乏全方位认识对象所需要的足够的时间, 对象容易变性、变形, 看不到真实的面貌;过大会使欣赏者遗忘或因杂芜而无法将审美对象整合为一个整体, 也无法产生审美感受了。秦瓦当、汉陶俑、唐三彩、元青花, 这些古代寻常人家日用之物, 在今人的审美观中, 多有古拙之美, 传达出先人如童稚般的天真无邪, 令人神往不已, 这说明时间越长, 越能给人以深沉、古朴之美。而平常所说的“ 熟视无睹”、“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则说明因时间影响的审美效果。
二、由空间距离产生的美感
最早发现空间距离影响审美感受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对审美对象的体量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对审美感受的获得做了非常细致的论述。空间的距离也能引发出非同寻常的美感来。审美距离论即是说审美主体要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 还必须与审美对象有一段适当的空间距离, 从整体把握审美对象的风貌, 引发人们的美好幻想, 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景。一般地说, 只有隔着一定距离才能见出美, 距离本身能美化对象。据说鲁迅先生南下中山大学执教时每每在夜阑之时回忆家乡的罗汉豆、茭白、香瓜等。这些蔬果之所以成为诱惑, 不外就是久远的空间和时间引起的牵挂。远观月亮, 人们就会产生“江畔何年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亘古遐想;登临月球表面, 人们得到的却只有几块冰冷的石头。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曰“登山俯平野, 万壑皆白云, 身在白云上, 不知云绕身”。一定的距离之外的寻常景物, 美丽而富于诗意。由此可见, 空间距离可以促成观赏主体的审美态度的确立。
亚里士多德就认为, 空间距离也不能够太近或太远。太近, “因为一览而尽, 看不到它的整一性, ”就领略不到事物的整体美;太远, “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 以致模糊不清”;就看不清事物的细微之处也难以欣赏事物的美。“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因空间距离太近而欣赏不到美景的真实写照。再比如, 欣赏油画时, 近观只是一片片色块, 只有距离适当才能得到美的感受。
三、由情感距离产生的美感
物理学上的距离概念, 是针对空间和时间的, 而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则不是可以用钟表计算、可以用尺测量的时空距离。他所谓的距离, 是指用心灵和情感来感应的距离。他强调人在审美活动中, 必须“把对象置于实践的目的与需要的联系之外”, 只有当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着一份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 即保持一种特殊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对象对于主体才可能是美的。
所谓情感距离, 就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 既不要与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情感贴得太近甚至混同, 也不能出离到隔膜, 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距离极限”上。审美是以主体的情感愉悦为标志的, 这种情感既是一种动力, 又是一种渗透。在审美活动中, 人们往往触景生情或者移情于物。触景生情就是情感感物而动, 情因景生。所谓“春秋代序, 阴阳惨舒, 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 (刘勰) 。而移情于物就是人的情感产生于对景物的感受, 反过来情感的涌动又烘托了景象。例如人在高兴时觉得花欢鸟唱, 悲哀时觉得月淡云愁。杜甫诗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就是审美中情感渗透的绝佳例证。
这种审美的情感距离决定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理解融会程度, 太远或太近都不能达成;也有赖于审美主体想象力的创造, 太深或太浅也不能生成。
四、“零距离”规避原则
在审美活动中布洛提出的“差距”和“超距”两个概念对正确运用距离与美的关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差距”, 是指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太近, 审美主体不能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客体, 审美对象引起的只是人的普通的情感, 带着十分强烈的功利性, 而客体又过分写实。“超距”是指审美主客体之间距离太远, 它给人造成不可能、造作、空洞、荒谬等印象, 容易指向人的认知态度。
距离是审美的前提, 距离的丧失也就意味着美感的消失。“零距离”时, 什么主客体互相融合, 审美情趣无法产生, 美感也就无从谈起了。空间距离趋于零时, 我们就会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模糊与混沌;时间距离趋于零时, 我们也因为来不及理解与沉淀陷于审美感受的肤浅与片面;情感距离趋于零时, 我们更无暇顾及那些超越了功利的美的属性, 也就不会产生美感了。
“距离产生美”也经常被用于现实的人际关系中, 成为人与人相处的箴规。朋友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概莫能外。朋友之间, 要互相信任, 互相扶持, 彼此真诚, 也要理智冷静, 保持各自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过分疏远和过分狎昵都不是朋友之道。父母子女间因为权威与独立之间的斗争演绎了近百年, 殊不知代际之间、长幼之间保持距离是家庭成员和谐相处的法宝, 家庭教育应建立在父子两代人适当的差异之上。夫妻间的关系, 是舒婷《致橡树》中那两株互相独立而又息息相通的橡树和木棉之间的关系。夫妻间真诚、高尚的爱情, 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的前提下, 这样的爱情观极有厚重的思想含量和艺术感染力。
五、结语
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身边无美景, 对熟悉的一切产生视觉疲劳, 对美好的事物产生审美疲劳, 久而久之, 精神世界贫瘠而寂寥, 物质追求便占据了人的全部精力。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能够看到美的眼睛、听到美的耳朵、感受美的心灵。只是有人太急功近利, 想把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以致因为太近而失去了浪漫, 于是抱怨这个世界太不美;而有人遁世消极, 或闭目塞听, 不想在现实中奋斗进取, 落得个“生活在别处”的雅号而体会不到生活的美好。我们彼此之间不要过于紧密, 世界会因充满距离而美丽。
参考文献
[1]程金城.西方原型美学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1 (1) .
[2]朱立元主编.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1 (1) .
[3]汪正龙.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1 (1) .
[4]罗素著, 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美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3) .
一
我与孙老师相识于一九八八年。其时,我正在思考有关中国民主的问题。偶然看到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颇受启发。此书初版于一九四八年,仅印三千五百本。它所批判的是包括蒋家王朝在内的中国官僚政治,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具有不应忽视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书却被束之高阁,几乎为人遗忘达三十余年之久。是孙老师在十年浩劫后不久(1979年)即撰文介绍此书,并于一九八○年主持再版此书,还专门写了《再版序言》。此序与此书的真知灼见交相辉映,在时间与事实的检验中,日显其真理的价值和光芒。
孙老师是王亚南的弟子。他不仅继承了其师桀骜不驯的野马精神,更继承并推进了他的未竟之业。他在一九八○年写道:“当旧形式的官僚主义尚未消灭殆尽时,新形式的官僚主义已经出现,例如,在西方谈得很多的‘技术统治论’和‘技术官僚’,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很有必要在研究各国官僚政治史,特别是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史的基础上,结合新资料,建立广义官僚政治学的研究。它的任务有:其一是研究官僚政治因素的发生、发展(官僚政治)、灭亡的规律,以便于同官僚主义在一切国家、一切领域的一切表现作长期有效的斗争和防止官僚政治的复活。其二是研究王者的限度,即研究和预测王者或领导人的权力的限界,帮助他们尽可能成为有自知之明的统治者,而不是单纯地期待他们效忠人民……”从孙老师的文字中,我感到一种少见的真诚、如实与平和,一种超越、切实与清晰。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去结识他。第一次见面的询问就是:对于官僚政治的研究,您是否有新的创见和推进?
也就是在一九八八年,在我们相识后不久,他就将这部《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的书稿郑重地让我看。看后,我的承诺是:收入一套正在出版的民主研究丛书,一字不改地尽快出版。孙老师是信任我的。可是,我却说了不算,此书稿最后因故未能出版。一九八九年,在孙老师的一再催促下,我很不情愿地将书稿送还他。这使我既惋惜又歉疚:承诺之事,终成空言;真品问世,不知何时。
再与孙老师相见,已是一九九七年的事了。八九年过去了,我们却毫无生疏之感,仍然是一见如故,仍然是坦诚相谈,而且似乎更心领神会了。最先询问的,还是那本专著的命运如何。得知它仍旧尘封,令我真是无话可说。所幸已有孙老师《历史的踌躇》和《干校心踪》出版,真让我为他高兴。读后,不仅使我对孙老师由信仰支持的独立人格和独立的思考精神更为钦佩,也对他思想的价值更加看重。我感到,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孙老师的人格、精神和思想,于是建议先对《干校心踪》(诗配画)有所介绍,并答应负责在杂志上刊出。现在想来,我真不该一谈再谈,又作出这样毫无兑现能力的承诺。由于这本书是孙老师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用水彩风景画和诗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来记录痛苦心灵和美丽自然的对话,反映出他作为一个纯正知识分子逃避现实和反抗现实的特殊心态和方式,若非既了解和理解孙老师的为人和思想,又懂得美术、诗歌的人,是难以写出一篇如实的介绍文字的。
万般无奈中,我向孙老师提出一个不情之请,由他自己撰文将《干校心踪》一书介绍给读者。初稿很快写就,这既在我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孙老师拿给我看,征求意见,最后成为现在收入其文集的那篇文章——《心灵和自然的对话》,署名:韦弦。记得当时我曾问他为什么用这样一个笔名,后来,话岔过去,竟没有机会再问。谁又能想到,此文竟成了孙老师最后的绝笔之作,也成了阻碍我在他病中探望他的缘由。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从他家取走此稿的那天。他一个人在家,准备了一席饭。一条大鱼是他早上特意去买来的。直到他端锅炒菜时,看见他手直发抖,我才忽然感到,孙老师的身体竟是那样的虚弱。我一下子自责起来,为什么只是聊纸上的东西,却很少关心过老人家的身体,而这次又让他如此劳神辛苦……然而,孙老师对我的抱歉却不以为然,连说没有关系。席间,他还颇有兴致地与我对饮了一点葡萄酒。突然,孙老师离席坐到沙发上,感到很不舒服。我真的慌了,情急中,施展出所谓的气功本事。所幸,孙老师渐渐恢复了常态。回家后,我整夜无法安眠。想打电话询问,又怕打扰老师休息;不打,又担心不测之事发生。好不容易挨到早晨,打过去电话,听孙老师说没事,我才放了心。
然而,谁能想到,此后,老师就住了院。我去看过他一次,当时尚未确诊。谁又能想到,这竟是我与老师的最后一次见面——一次永久的分别。就在这时候,我得知,我约他写的,已经发排的那篇《心灵与自然的对话》又因故未能刊出。此刻心中的歉疚之情,甚至是负罪之感难以言表。我几次打电话给孙老师的夫人,希望能去再看望孙老师。然而,得到的答复是,孙老师在病中数次询问那篇文章登出来没有。她不愿我再见到孙老师,怕我为难,更怕孙老师失望……对此,我还能再说什么呢?我只能默默地为老师祈祷,为他祝愿……最后看到孙老师,是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上,一个人就这样心愿未了地离开了人间,而我们,想为他做些什么,却如此地无能为力……每忆至此,我的泪水总是不禁而下,一种无法言说的人间悲苦充满心中,永难释怀。
后来,广东的《同舟共进》杂志在一九九八年第四期上,刊出了《心灵与自然的对话》。其时,我写了如下的文字:我还能再说什么?除了感谢《同舟共进》的同行们。孙老师的主张和思想不应埋没,因为这一切是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更新的。他思想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启迪和激励我们,去推进对官僚政治的研究,去消除社会中相关的弊端。人能宏道,非道宏人,对孙老师最好的纪念就在于确立自主的信仰和保持人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度人度己不二的人生态度去做应做之事。
二
作文至此,想说又该说的,似乎也都说了。其实,我也很想对孙老师的官僚政治的学术思想议论几句,因为我确认其价值。不过,就我的学识而言,我还难以对其作出更如实的评价,再说,此书是孙老师的文集,并非是对书的评论集。就此而言,我想,以上关于其专著和文章难以问世的叙述还是需要和适宜的。
不过,我知道,对于是否应指明《心灵与自然的对话》的作者,就是孙老师自己,是有不同看法的。我理解,提出者是为孙老师好。我几次要撰文写明此事,也是怕有损孙老师而作罢。既然如此,此文为何又直言点破,我想就此作些说明。一则,此文是我心声的自然流露,如我隐去此事不说,就很难自圆其说与孙老师永别前的来往。我是一个追求如实的人,我相信孙老师也是一个追求如实的人。我不知道孙老师是否愿意我指明“韦弦”是他的笔名,但是,我相信,他决不忌讳别人知道。正所谓,好汉做事好汉当。他同意撰文介绍自己的作品,自有他自己的考虑,此文采用“韦弦”的笔名,更是他的权利。然而,说明此事,我却认为是我自己的责任。孙老师在时,说不说明,与我无关,孙老师已经走了,我就不能不说。不说明,我总觉得是对孙老师的不尊重,是对他曾让我发表此文的不负责。是谁写的,就是谁的。文章的署名不是装饰,而是要表明作品属于谁,否则,说一句既是玩笑又不是玩笑的话,此篇文章的稿费,谁来拿?
二则,孙老师的绝笔之作竟是以“韦弦”署名,自己评介自己的作品。此事或许纯属偶然,我却以为其中亦含有某种必然性,是值得思考的。
我以为《孙越生文集》的主要内容和重心就是对官僚政治的论述。除去诗集《干校心踪》不论,按时间顺序排,大约第一篇应是《〈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再版序言》(写于1980年7月)到最后一篇《心灵和自然的对话》(写于1997年8月),大部分文字,或者是对官僚政治的直接论述,或者是多少有所涉及。
所谓官僚就是古代国家的官儿,就是现代组成各级政府的大小官员。纵观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民的存在是自然的,官的出现是必然的。就人而言,官是国家组成的主要部分,运作的基本因素。在古代,除了官,还有皇帝,其余就是民。在现代,除了官,就是民。就此而言,我以为,一个社会,如果官当好他的官,民作好他的民,这个社会就一定会是很不错的。事实表明,官要当好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需要不断地研究、改进,其中当然也需要斗争。关于民的问题,此处顾不上说。如果说,我们对官僚政治的研究还很不够,那么,我们对民的研究就更谈不上。作为民,对官提出种种的要求和意见是权利之所在,是理所当然;然而,作为民,同样也需要认真研究一下自己怎样当好这个民。有关怎样当好民的专著,是否有,我还真是一时想不起来。对于怎样当好这个官儿,在古代,研究的首先是皇帝,还有正当着官的。官儿当的好不好的标准,在皇上。皇上说好,就好,皇上说不好,就不好。百姓当然也有他们的标准,不过,有也白搭。古代的官儿是为皇帝做的,为自己做的,不是为百姓做的。有没有为百姓的,不敢说一个没有,若有,恐怕,也是为皇上时,兼顾百姓一下而已,否则他这个官也做不长,即使真的为百姓做,也就只能做那么一两下子。到了现代,绝大部分国家的官儿,至少他得说他是为民作官。他要敢公开说,他不是为民作官,这官儿,他一定做不成。当然,民也知道,许多官儿也是为他自己。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要有界限,不能因此损害民的利益。如果只为自己,不好好为民服务,还加以损害,那就不行。既然现代的官是为民作官,那么作得好不好的标准就在民,至少,民对此应享有一个相当的发言权(当然,也不能把民的权利的标准绝对化,民的许多看法也未必合情合理。而且民的有些意见,也只能通过官儿来表达)。无论如何,研究如何当好这个官的事,既是当官的,也应是作民的。如此说来,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对官僚问题的研究,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责任,更是社会正常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对于这种研究,应该得到社会的保障和支持,重视和关注,因为这涉及到社会每一个人的利益,涉及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福祉。
费了以上似乎太多余的笔墨,我要说到正题了。那就是,孙越生先生,还有他的老师王亚南先生,做的就是这件事。他们对中国官僚政治的研究,对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的探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也不是为学术而学术,更没有什么项庄舞剑之意。我以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有助于官为民作好他的官。他们清楚地看到,民的存在是自然的,官的出现是必然的。官民二者,缺一不可,否则,社会就无法存在和发展。然而,有官,就有有官的弊端。要想官为民做好官,就要想办法消除这些弊端。进行研究是首先应该做的,而且是真正有效和稳妥地消除弊端的前提。
王亚南先生、孙越生老师,当然还有其他的人,他们从事着一件社会十分需要而又做得很不够的研究工作,并且拿出了成果,但是,结果又是如何呢?我又要重复前面的话了。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被束之高阁达三十年之久。孙越生先生的《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完稿后十年,至今仍未问世。乃至最后,孙先生还不得不自己撰文来评价自己的作品(不,他不是在一般地评价自己的作品,他至少是希望通过自己尽可能的努力,唤起人们对官僚政治研究的关注!),这其中的症结何在?难道不需要深长思之,并加以解决吗?当然,对于他们的研究成果,人们会有不同的评价,这也是自然的。有些人甚至可能认为其中有不妥当、不正确,甚至很不正确的地方,那也是自然的。但是,如果因此就不能出版,那就不合适了。理由还是如上说的,因为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就要讨论。之所以要讨论就是因为,几乎对任何问题,都可能存在不同意见,有各自认为的正确和错误。而要讨论,首先就应该让人家把看法说出来,否则,连人家的看法是什么,都不清楚,还讨论个什么。讨论并不一定就能改变各自对正确和错误的看法,但是平等的讨论,一定能有助于更多人更如实地面对事实、思考问题。
三则,对于孙老师自己撰文评价自己的作品是否有王婆卖瓜之嫌,我也想说几句。
如果有人这样看,我以为,也没有与其辩论的必要。我只想对此表明一下自己的看法,孙老师的此举,说明他具有如实的精神、超越的精神、负责的精神。我以为,至少在客观上,《心灵和自然的对话》一文,对于孙老师而言,有对自己一生作出总结和评定的含义。文中的三个小标题——“特殊而又一般的人格”、“传统而又创新的艺术样式”、“个人而又社会的含义”,就很能说明问题。而他的总结和评定是十分如实的,他只是想告诉读者,他做过什么,想过什么,说过什么。我说,孙老师是超越的,因为他在叙述自己时,已经超越了自己,仿佛又有了另外一个他,在审视他自己做过、想过、说过的一切。他如实地对待自己,就像对待别人那样如实。这种如实、超越的态度,显示出他的自尊,他的精神的高贵。
为什么我说孙老师是负责的?我以为,一个思考者努力把自己思考到的问题让社会了解,是他的责任所在。当然,我主要是指那些与社会的存在和进步有关的问题。否则,你思考这些问题有什么用呢?当然,不排除有人思考这些问题只是觉得有趣,喜欢,就像想发明永动机。但是社会问题毕竟不同于永动机。在人们思考社会问题时,不可能不遇到社会存在的种种苦难、弊端、不公正、甚至罪恶。一个具有良知以至慈悲之心的学者,终究不会将自己置身事外的。他自然会认识到社会问题的解决,没有思想不成,仅仅有思想也不成。除了自己思想,还需要思想的交流,以及思想后的行动。这样,他就会将自己的思想负责地公诸于世。而且,一个负责的思考者,他决不是要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他人的思想,虽然客观上有这种可能(正如孙老师引用王亚南先生所说:“只有像马克思那样不愿在别人脑子里跑马的人,才不会让别人在自己脑子里跑马。”)。他声称要走自己的路,当然不会去想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妨碍以至左右人家走自己的路。一个负责的思考者,决不是确信并保证自己的思想一定所谓正确,更不是企图让别人一定要确认并接受自己的思想,他只是负责地给需要的人准备下某种思考的材料而已;一个负责的思考者,他只是在说出自己的思想,同时希望别人了解他的思想,正像他同样希望了解别人的思想。人类真正的进步不正是在这样相互了解中取得的吗?没有这样的了解以及通过了解形成某种共识后的行动,社会是很难有真正的进步的。即使表面上有了,终究一天会露出所谓进步的真相。我以为孙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负责的思考者,而他的绝笔之作,就是这样一个负责之举。
三
行文到此,真该打住了。然而,我又想起两个人。这两个人,在我心中的位置和孙老师是一样的。我十分痛惜孙老师这么快就离我而去,然而,我们毕竟还见过若干次面,倾心交谈过,但是,那两个人,我却是从未谋面,只是神交。
一位是常燕生先生,他去世于一九四七年,那年我正好出生。一位是李长之先生,死于“文革”中。
我与李长之先生的神交开始于我读到他所著的《孔子的故事》一书,那是七十年代末。我喜欢此书的文字,以为作者一定比我还年轻,就到处打听,竟无人知晓。直到后来,他的《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再版,我才知道,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学者。五十年代初,他还正值壮年,就已有二百多种著作和译著,可谓“等身”。于是,我自然地到北京图书馆查阅他的作品。作者名录中还真有李长之三字,然而,其名下的著作,仅仅只剩下三种,一本是《孔子的故事》,一本是《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还有一本记不清了。二百多种著作和译作,在堂堂中国大陆最大的图书馆的目录中仅仅剩下三种,这个事实对我的刺激是太大了。真是痛心疾首,真想仰天长啸,这是为什么?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智慧、一个人贡献给社会的精神和智慧,为什么就这样轻轻易易地被抹杀掉了?没有人的精神,没有人的智慧,没有人将自己的精神和智慧贡献给社会,仅仅靠体力劳动,这个社会能够存在吗?能够进步吗?我以为,对于这个问题,就全社会而言,现在比过去明白了不少,采取的态度也进步了不少,但是做得还很不够。孙老师的命运也可算是一个例证。
再说到常燕生先生。我大约是一九九四年知道他的。那是在苏州的一家旧书店,看到常先生的一套文集,十来本。是海外出版的。开始似乎是因为同姓,而且都是山西人,更要往下看。再往下看,就只有将此套书买下。因为其中的论述决不寻常,决不下于许多西方论著。我并无时时将东西方学者相比的爱好,更不想通过比较,把西方学者比下去,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我只是奇怪,至少同样是讲相关的问题,谈论的同样精妙,为什么西方的东西就被纷纷引进,甚至是畅通无阻,而中国人自家的东西反而被埋没和冷落?后来,有人提到常燕生是青年党,恐怕是原因之一。可我还是不明白。青年党是什么样的党,我不大清楚,至少他不是法西斯党,顶多也只是资产阶级或是别的什么阶级的党。可是那些在中国通行无阻的西方学术专著也大多不是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撰写的。这样一来,难道不有些崇洋媚外之嫌吗?我以为,对于学术思想,应该一视同仁。现在人们介绍和了解西方的思想,目的不同。对于有的思想,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但是在需要了解这一点上已经有了某种共识。我以为对于中国的各种学术思想,也应采取同样的态度,需要了解。了解后,尽可赞成,也可反对。那么,了解的前提,就是使其思想的成果依法发表。不发表,又从何了解?
想说的,终于说完了。总之,希望孙老师的文集与他的思想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希望有更多的人,也来研究官僚政治问题,其中包括对孙先生的著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其更加如实、周全,以帮助官能为民当好他们的官,用孙老师的话说,就是“帮助他们尽可能成为有自知之明的统治者”。这话可能不顺耳,在有人看来甚至很不正确,我却以为至少是如实的,有益于民的。
【颜色说的作文】推荐阅读:
颜色作文800字10-02
大海的颜色作文11-07
小学的颜色作文11-12
颜色作文550字11-26
夏天的颜色作文250字06-10
关于幸福的颜色的中考作文10-29
给自己一点颜色作文12-09
选择自己生命的颜色五年级作文11-23
认识颜色教学06-02
颜色四字词语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