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教师发言稿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读书的教师发言稿(推荐8篇)

关于读书的教师发言稿 篇1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2012年就这样悄然无息地走了。新年来了,我们一起来读书吧!一起来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读教育名著是一笔财富,一笔宝贵的资源。有国外的译本,有台湾的同行随笔,更有最近几年活跃在中国教育一线专家们的作品。那些你曾经听说的过的名字,成为了这些书的作者:魏书生、李希贵、吴非、闫学……新年来了,这些书也带着一份美好的气息扑面而来,为你,为了我们彼此即将点燃的教育热情。

读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些文字牵引着你跟一个个教育名家面对面,让你为教育而感动,为自己的工作而怦然心动;那些文字更让我们开始尝试着审视自我的教育生活,叩问自己的教育心灵,突破生命的瓶颈,变得更加有力量,更加有精神的自由。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在陌生的环境,人群不熟悉,工作很繁重,该怎样寻找到一个完整的自己呢?我选择读书来打发自己的时间,一本本如饥似渴。

在阅读中,越发感觉到了自己价值的存在,在办公室里捧一本书阅读,是我最幸福的时光。我的阅读方式,从做简单的笔记开始,在电脑上敲下了大量的读书札记;有时我也根据书中的经典句子,发表自己的议论;有时候,我会把几本书对照着来读,记得我就曾痴迷地分析过魏书生、李镇西几位名家班主任工作的情况……在我的博客里,经常会敲下这样的句子:一个学校不管环境有多么不尽人意,只要遇到你喜欢的几本书,就值了。有你喜欢的书相伴,到哪里都不孤单,都会给你力量,都会让你随时发现一个乐观向上的自己。

我的阅读面比较广。床头、沙发上,小石凳都是我常去的地方,万花丛中,俯首阅读,寒来暑往,每天,我怀着的那份执着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教育世界;在温情的小院子里,顺着一缕缕眼光,嗅到书的味道,那本张文质老师的《幻想之眼》字字温润;(演讲稿 )如马鞍上路旁的休闲区里,我读着孙老师的《用生命润泽生命》,直到日落……其实,阅读的过程里,你会发现一种甜,一种精神的甜蜜。尤其,当你把自己的阅读置身于一份宁静和安详,文字和音乐,风景和行人都可以成为你生命中美妙的过往。慢慢地,我更期待和老师们可以分享更多的美妙故事。

王国维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为了生活中的琐碎而认真地生活着;另一种为了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活着。而我们老师呢?需要哪一种生活?我们当然需要基本的生存,可是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一种乌托邦的精神。怀揣一个梦想,不断地完善自我的心灵。我们从事教师这份职业,我们的价值就在学生那里,成就学生,帮助学生,我们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要想从生命的角度来思考教育,思考我们自己的人生,没有阅读是根本不可能企及的。通过阅读,让我们通达到更广阔的教育领域,感受生命中那份纯真和尊贵,使得我们可以明白:我今天所做的,都将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我们的教育是可以触及到生命未来的神圣事业。

在博文中,我读到吴非老师写下过的句子:我希望自己拥有最出色的学生,所以我必须使自己成为最优秀的教师。读到这文字的时候,和大家一样,我被深深触动。当我们总是要求孩子怎样怎样优秀的时候,有没有好好想想我们是不是优秀的老师呢?以此类推,我们渴望学生写一手好文章,那我们老师是不是可以写得好呢?我们渴望学生读书多多,那我们自己是不是也爱着读书呢?

读书是需要一份虔诚的。像西藏信徒膜

拜时的那份虔诚,走一步,拜一下,再远的路都会默默坚持,他们心中有神圣,有信仰。乐陵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就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破茧成蝶”,他们在李校长的带领下,四处学习,钻研课堂,思考教育。一个个课改的专家脱颖而出,至今,已经有多名老师被请到外地讲课。我们今天读书,也需要拿出勇气来坚持,它既是生活化的随性阅读,也是证明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的教育信仰长征。

我们的阅读不能脱离了教育的实践,成为浮在表面的华丽外衣。在读书的过程中,你可能要遇到某种可以操作的具体方法,不妨实验一下,看看有怎样的成效;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情感和态度,我期待着老师们能够在这些书籍中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并把这份阅读的感动化作对待学生的具体行动。如果,我们在不久的将来,都可以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和善之心、爱怜之心去审视教育的行为和话语,一定是这些书籍中的某些句子感染了你。

这份期待,还源于对每位老师专业成长的关注。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很多人都已经超过了十年的教龄。这个年龄,有人称作专业发展的“瓶颈”,也有人称为“高原区”“倦怠期”。难道我们就这样继续下去:墨守陈规,按部就班,枯燥乏味……不能平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实现专业的超越,从茫然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到更高的境界去看教育,去品味教育,去享受教育。教育阅读,将成为我们远征的火把,照亮我们的心灵和前路。走过这一段路去,一定有个盛夏在等待着你,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成名,不一定是所谓的硕果累累,但一定可以让你感受到教育的幸福与快乐,让你体味到生命的价值!

关于读书的教师发言稿 篇2

一、当下教师不愿读书的原因分析

一是没有读书环境。当今社会,没有一种良好的读书风气, 相当一部分人都将空闲的时间消遣在牌桌麻将、喝酒应酬上,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浮躁。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化、数字化、娱乐化的快餐式阅读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阅读市场”。在这样的氛围下, 教师读书时本应该拥有的“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式的闲适心绪就会变得越来越遥远。

二是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尽管很多学校也通过发书等形式来推动教师的阅读, 但是有些教师并不会去认真阅读。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意义, 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三是没有习惯读书。应试教育下培养出了一大批教师, 这些教师在学生时代, 特别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 寄希望于工作之后能非常喜欢并 坚持读书 ,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愿望, 但并不太现实。

四是没有动力读书。教师的职称晋升、工资晋级、考核评价、评 优选模,只与教学成绩有关,与自身是否读书没有直接关系, 缺乏实际利益的“诱惑”,教师失去 了主动读 书的动力, 余下的就只有被动或者是不动。

五是没有时间读书。写教案、改作业、辅导学生抓思想教育,再加上自己的家务事、社会应酬等各种各样的事情,就已经把教师压得喘不过气来,还有各种培训、会议、检查验收,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甚至假期也被大量挤占,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静下心来读书。

六是好书越来越少。教辅类图书鱼目混珠,让少数想挑书的教师眼花缭乱, 真正的教育图书少之又少。大部分教育图书阅读起来,很困难、枯燥,大多数的教师有畏难情绪。

二、激发教师阅读情趣的对策

1.社会要营造适宜的读书氛围 。 政 府和社会各界要在导向上实现根本转变, 尽快改革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氛围,鼓励教师读书,扩大教师的教育自主权,真正构建有利于教师发挥真才实学、推行素质教育的环境;教育行政部门要尊重教育规律,提高教学决策和教师评价的科学性, 真正将教师综合素质纳入考核序列,为教师提升职业水准和人文素养,提供制度和机制支持;出版机构要有长远目光,多出版一些对振兴民族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有益的书籍;媒体要负起责任,进行正面引导宣传,让全民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把阅读看作一种快乐和享受,从而为教师读书营造良好氛围。

2.学校要搭建读书交流平台 。 要深刻理解和诠释“阅读兴教”的含义,构建和规 范各种促进教师读书的制度, 搭建起充满书香的学习平台。一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一定倾斜,给老师们赠送图书、订阅报刊,推荐名著 ,搞好教师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并且要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将阅读纳入教师评 价和校本 教研制度 建设之中,对教师的阅读量、阅读时间作出具体规定。三是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阅读, 对学以致用、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四是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 , 如举办新 书推介、读书论坛、 读书讲座 、读书征 文、读书演讲和读书报告会等活动, 激发教师的阅读兴趣, 使教师在不断的阅读中 , 修炼自身 的“教育 思想、教育理论、专业精神、专业人格” 四大重要素养, 让教师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读书:教师成长的必需(一) 篇3

升华境界

陶继新: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个读书人,应该有文化。对于文化,我是这样理解的,就是通过文化把自己改变,即以文化人。文化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还有自己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生命状态、幸福指数。我感到,王崧舟老师您就是一直在文化层面行走的教师,您的话语就是诗意的话语,您的思维非常流畅,而且生命状态非常好,透露出一种幸福感。现在请王老师谈谈读书的问题。

王崧舟:《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确实是至理名言。一开始我听不明白,后来一看人家的解读我懂了。原来孔夫子认为,古时候的君子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修炼自己的身心,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能量,为了提升,为了超越,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所以他才读书,他才做学问、做研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所以,儒家之学,你不要把它看得很高深、很神圣,其实,儒家之学是为己之学。

我们读书为什么?为自己,不是为别人。为别人读书的人时刻想着:我今天读了一本书,明天我要在人前炫耀一下。为了炫耀,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或是为了外在的一些目标,如我要做一个课题,我要拿一张文凭,于是我不得不去读书,这样的读书,跟生活、跟生命是相隔离的。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处于一种“隔”的状态,是“两张皮”。而我认为,真正的读书完全是为自己,就像吃饭。你为什么要吃饭?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呼吸?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读书呀?我要活着呀!道理就这么简单!

陶继新:刚才您谈到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论语》中还有一句话与这句话是互相照应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大体意思是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论语》中除了一条积极入世的线索之外,另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修身做人。可以说,《论语》整本书的内容贯穿始终的就是“仁”,即内在的修养,人格的提升。

孔子的教学总纲只有12个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除最后3个字“游于艺”之外,其他的9个字都与修身做人有关。如果深入研究一下,我们会发现,就是“游于艺”也与修身做人有着内在的联系。不仅仅是《论语》,如我国古代教育学的第一篇著述《学记》,开篇就是“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说,(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打动群众的心;(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看来,办学的目的,关键在于“化民成俗”,即以文化人,所以,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在修身做人上下工夫。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像《大学》《中庸》《周易》也是如此。《大学》开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是有深刻内涵的,很值得思索。实际上,这个“道”呢,也不是泛指的一般的道理,它是指向高尚品位的。《中庸》开篇也是谈“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接着还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啊,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强调的是修身是第一位的,如果自己身不修,你就不可能更好发展了,所以人要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行,这样,才能使生命优质持续发展。

孔子在谈“好学”的时候,不少与今天所说的意思并不一样,更多是从修身做人方面谈的。比如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什么意思呢?君子吃饭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勤勉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向有道的人看齐,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这完全是从人格生成和修身做人方面来谈的。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颜回的学问不是最大的,但是孔子最喜欢他,就是因为颜回太有人格道德了。当时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意思是说,你的弟子当中谁最好学?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他说颜回最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可惜他短命,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孔子说颜回之所以“好学”的原因就6个字:“不迁怒,不贰过”,即不把自己的烦恼和愤怒无故地迁移到别人身上去,不犯过去同样的错误。所以刚才这个“为己”,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指为自身生命修养的提升而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刚才王老师您谈的要把自己的修为放在第一位,这是非常正确的。

凝聚智慧

陶继新:读书不但能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不但可以形成我们优质的话语系统,而且还能使我们增长智慧。知识和智慧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知识,它更多的是关注事物,智慧则是反观人生。如果仅有知识,我们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个茶杯就是一个茶杯。有了智慧之后,我们就能悟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面发现一道风景,从一个茶杯里发现灵魂所系,就能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保持内心的淡定,就能做到“不被物碍,不被法缚”,使生命始终处于一种优质的状态中。所以,读书不仅仅是索取知识,更主要的是用来提升人的智慧指数。所以听王老师您的课,有的教师关注了您诗意流彩的语言,这固然是重要的;可是,隐藏在语言深层的那种智慧之水的流淌则更有价值,那是一种厚重的文化内化到您心里,然后又外化出来的一道富有思想意蕴的风景。请您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凝聚智慧这个重要的问题。

王崧舟:智慧不可言说,智慧其实也没办法教,智慧实际上是心性之光的自然呈现。古人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求道、悟道、传道。儒、释、道三家之所以能会通成一体,就是因为它们最终都指向于“道”。关于“道”,我的理解就是生命的实相,也就是宇宙的实相。其实生命的实相就是宇宙的实相。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说明这个“道”对于读书人的意义是何等重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悟道故,二者皆可抛。这已经上升到某种宗教的情怀了。

真正的智慧来自哪里呢?来自于你求道、悟道的过程。也许我们毕其一生,都不一定能悟道,但我觉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开启智慧的过程。哲学就是爱智慧,当我表现出爱智慧的时候,我觉得智慧这个种子已经在里面了,至于种子能否开花、何时结果,那要看各自的造化和机缘了。

陶继新: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即是您刚才所说的智慧是不可言说的,要靠个人自己去悟去体验。禅宗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偈,一个是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另一个是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前者是渐悟,后者是顿悟,而智慧往往生于顿悟之间,往往产生于“无一物”的体验中,就像王老师您说的是在整个身心彻底破碎之时。我有时也有这种高峰体验。有些生命感悟,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我还有个感觉,当智慧一旦形成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无限的希望与快乐。孔子说:“智者不惑。”他还说“智者乐”,智者快乐啊!为什么快乐呢?因为不惑了,烦恼少了。

智慧和知识的作用也是大相径庭的。我发现有的人读了一辈子书,仍然愁眉苦脸,生气不止。因为这些人学的仅是知识,而没有生成智慧。人有了烦恼以后,本来是可以自行了断的。譬如有两把宝剑,一把是知识,一把是智慧。手握知识宝剑的人,烦恼来的时候,他想拔出这把宝剑去了断烦恼,可是,非常遗憾,他拔不出来,因为它“生锈”了。而智慧则是亘古常新的,所以,手握智慧宝剑的人,烦恼到来的时候,则可以“嗖”地把宝剑拔出来,霍然将烦恼了断。

我读《三国演义》,感到诸葛亮是一个大智慧者,而马谡,则只是拥有知识者。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马谡的知识特别丰富,在很多次大战前,诸葛亮跟马谡说行军方略,马谡都是谈得头头是道,有些还与诸葛亮的谋略很是相合,所以诸葛亮让他去守关乎魏蜀两国战事成败的关键战地街亭。但是一到现场,马谡就不行了,他用固有的知识,来决定瞬息万变的战事,结果一败涂地,街亭失守。诸葛亮虽然爱惜马谡是个人才,但是为维护军纪,还得把他杀了。可见,诸葛亮与马谡,一个是有智慧者,而另一个则只是有知识者啊!

(未完待续)

教师读书活动发言稿 篇4

一直以来学校都注重培养我们教师的读书习惯,通过读书提高我们教师的个人修养,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让书香飘满校园。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柳州市教师阅读年的精神和学校的读书活动方案,认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必读和推荐读的书目。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4~6篇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每月的主题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每个月开展的主题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好书我推荐”、“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征文活动、“好书我交流”、“好书我导读”、“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网络硬盘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寒假、暑假和平时观看读书光碟等各项培训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培训结束后,都能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无时无刻,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样我们才能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真正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学校的读书活动中使我受益匪浅。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敢于正确面对自己,认识自己。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其次,做一个有丰富业余爱好的人。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第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

第四,新课改下,要转变班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新课改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由以前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到现在关注学知识的“学生”。这种关注点的转移以及“学生中心理念”的确立,使教学领域的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班级管理改革却相对滞后,一些不科学、忽视学生“自主性”、限制学生积极性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滞后的班级管理改革制约着新课改的整体推进,因此班主任必须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彻底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和方式。

第五,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

总之,读书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建议,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今后我还会不断地学习、充实、发展。

教师读书活动发言稿二

读书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以书为友,与书同行”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旨在营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读书氛围,帮忙教师加强终身学习的理念。

一、宣传发动,层层落实。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深入、有序地开展,我园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园长为副组长,中层、年级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活动目的,层层落实职责,分配任务,并制定了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使得读书活动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确保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顺利实施。

二、营造氛围,人人参与。

针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幼儿园精心挑选了不一样种类的书籍,包括一些教育专著、各种教育期刊杂志以及与课题有关的书籍,使教师们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增强教学技能。

本学期,幼儿园在教师每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向教师们推荐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两本必读书目,教师人人参与。首先由教师有计划地进行自主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在校园网上发布。其次,在年级组内开展了“阅读体会”交流活动,组内教师将自我在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与同行分享,选取两位教师到全园交流。最后,在个人研读、小组分享后开展全园性交流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读书意识,在全体教师间将读书经验共享与推广。这样以点带面,在有主题、有目的的读书活动中,教师们营造出了“相互尊重、用心主动、共同发展”的教研文化氛围,研究习惯和意识明显增强。

三、带给平台,共享智慧。

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幼儿园还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平台,开设了“好书推荐”“名文赏析”“心得反思”“计划总结”“活动花絮”五个栏目,进行读书信息发布,交流读书体会,推荐好书阅读等活动,并鼓励教师在自我的博客上与同行互动探讨,展开在线讨论,达成经验、智慧的共享。

四、及时总结,不断进步。

透过读书活动,教师们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了读书,他们在读书过程中把感受都记录下来,并随时把学到的新思想、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幼儿园定时对读书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透过活动评选出了书中“良方利行”抓住教育的契机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等一些优秀心得,树立典型,推广先进,促使教师在读书的同时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读书系列活动的开展为构建书香校园起到了用心的推动作用,唤起了陆幼教师对于读书的热爱,更让大家在和图书交朋友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了阅读的重要性,分享着“时光漫卷书页过,只觉芳气满闲轩”的惊喜与快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定会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实在,更有效,让读书活动中播下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教师读书活动发言稿三

教师只有坚持读书,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对学生的期望高,学校对教师要求高,而学生却是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读完《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以后,真的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

现在我就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后进学生应该怎么做:

一、教师心存博爱,教育永不言弃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学生,你不用对他们吆五喝六,他们总是乖乖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当你面对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差学生,他们一旦出了点小问题,我们总习惯先对他们进行批评、写检查、罚扫地……然后再对其讲道理,进行所谓的原则性的指导。其实处罚和枯燥的说理不能触及后进生的灵魂,反而拉大了老师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能放弃,绝不能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在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在他的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所以他对后进生从来不放弃,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研究学生特点,进而寻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最终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想,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这么做,是跟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呢,提高不了后进生,便抱怨他们,甚至是放弃他们,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下,一些老师失去了等待后进生转变的耐心,再加上平时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掌握的寥寥无几,研究学生更无从谈起。这样又怎能帮助后进生提高呢?读了此书我有了方向,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就一定要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想要帮助后进生就一定要结合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去研究学生。两者相结合,就会在教育工作中寻找到工作的成功与乐趣。

二、转变教育角色,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们有时会很不解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可学生还是没做对?”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我们在讲解时,有时忽视了学生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从书中我也深深地领悟到,我们教师要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有些知识在学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时,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人的听”。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让学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尽管他们的语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们传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只要教师不时地矫正、提升,教学的效果应是十分明显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加正视“教师的身份”。

学习上存在困难,首先是儿童不愿意动脑筋,将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确实,学习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无论一个儿童感到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的快乐的源泉。语言应当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个人的财富。”学习落后的儿童,我们在帮助他们时,不是直接给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他去自己寻求答案,使他学会思考。

三、调整情绪,控制学生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其实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内心是很想学好的,但他们由于基础差,不懂的知识越积累越多,上课时就越不知从何学起.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更差;但如果采用强制手段,效果肯定不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看来怎样才能使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想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就应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一种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做一些猜谜小游戏、动手动脑的活动等,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讲解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进而集中注意力。还要采用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从而使学困生逐渐进步。教师可有意识的出一些较简单的题目,然后叫他们上台板演或回答,若“学困生”答对,则予以表扬,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若没答对,教师也应予以鼓励,相信他们下次能够会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四、加强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素质

书中有这样一条建议:“阅读是对R22;学习困难的R23;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对老师和学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老师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需要大量地阅读书籍,后进学生想要改变糟糕的学习状况更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例如他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联系实际看来,这里的让学困生阅读应该不是那种放任自由的读,而是因人而异,有指导性的阅读。不仅学生要读书,老师也要坚持读书,“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俗话说的好:站得高,看得远。你书读得越多,你掌握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就越多,思维开阔了,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就有办法解决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来。为了孩子们的一生发展,也为了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开心工作,让我们来阅读吧!

读书节教师发言稿 篇5

大家好!

当耳畔还回荡着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扑面而来的是弥漫在校园里沁人心脾的书香,我们迎来了我校:“书香伴我成长”读书演讲大赛。

今天站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老师相对同学们说:读书是美丽的。一首轻快的乐曲为心情插上翅膀,像蝴蝶一样飞上天空;一幅绚烂的图画为眼睛洗去尘埃,像钻石一样折射出人生的七彩阳光;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使头脑踏上想像的旅程,像乘坐时空穿梭机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畅游……

读书是美丽的。“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书能引导我们与最优秀的人物为伍,使我们置身历代伟人巨匠之间,如闻其声,如观其行,如见其人,使我们同他们情感交融,悲喜与共。

读书是美丽的。古人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们更认清自身的渺小与浅薄,从而让自己更发奋更努力。生活中可以缺少功名利禄,但不能没有书,我们可以错过豪华盛典,但不能失去读书的机会。

读书令整个世界一起美丽。生命也因读书而美丽。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徜徉于书的海洋中,让书香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

让我们从中外名著中懂得人生的意义,做人的道理;从童话寓言中学习做人的智慧;从唐诗宋词中领略祖国壮美的山河,博大精深的文学历史;从散文小说中感受生活的绚丽多彩……

让我们通过此次读书比赛,都亲近书本,热爱书本;让我们在阅读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让我们在阅读中享受生活,享受快乐!

读书节教师代表发言稿 篇6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需要使用发言稿的事情愈发增多,发言稿可以提高发言人的自信心,有助发言人更好地展现自己。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好一份发言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节教师代表发言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书节教师代表发言稿1

各位老师们,各位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校第三届“阳光阅读快乐成长”读书节又拉开序幕了。古人说得好:“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着名文学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呀,文章是有味道的,它们的味道各不相同,都是作者精心烹制的“精神大餐”,我们该去好好地咀嚼,细细地回味,让那浓浓的香流进我们的口角,流进我们的心尖。

在本次的读书节上,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要力争与好书为友,共同徜徉书海,博览中外名着。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愿我们也能收获阅读的喜悦与满足。因此,我们首先要珍惜点滴时间来读书。同学们要利用早晨、中午、课间的时间,每天必须要保证至少20分钟的时间用来读书。各个班级要选好读书组织委员、图书管理员,并要利用多种渠道保证书源的充足。既可以从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带书充实“班级图书角”,要积极与同学们交流读书感受,相互推荐阅读到的好书。语文教师要确定固定的读书指导时间,以提高学生的读书实效。同学们还应该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读书,共创书香家庭。同时,还要营造浓烈的读书氛围。各班要各班要借助开辟班级读书园地、黑板报读书专栏、办读书手抄报、写读后感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浓烈的读书氛围,并举行“开展一次读书演讲活动,举办一次好书推荐活动,进行一次美文诗歌诵读会,自制一份书签”等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陶冶性情,了解历史,放眼世界,增长知识,成为一个有修养的读书人。并热忱期待浓郁的书香能够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师生共读书能成为浦南小学的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线,祝愿全体师生都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快乐地成长!再次祝愿大家在读书节里都有丰硕的.收获。

读书节教师代表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生活无垠的海洋。

温暖的春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这暖春时节,z市知行学校“读书节”活动再一次拉开序幕,我代表全体教师希望同学们能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为自己提供静静阅读的时间、空间,同时能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分享读书的浓浓乐趣。

让我们从中外名著中懂得人生的意义,做人的道理;从童话寓言中学习做人的智慧;从唐诗宋词中领略祖国壮美的山河,博大精深的文学历史;从散文小说中感受生活的绚丽多彩。

让我们通过此次读书活动,都亲近书本,热爱书本,沐浴文化的润泽,接受传统的洗礼,让我们在阅读中享受生活,享受快乐!

谢谢大家!

读书节教师代表发言稿3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我要问你们,你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我想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说吃大餐,有的说旅游……但是,同学们别忘了,世上最幸福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读书。

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是因为读书不仅让我们懂得许多知识,更能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可是,我想问的是,同学们,你们会读书吗?

读书是不分场合的,不要为自己没时间读书找借口。我们可以在床边放几本最喜爱的书,睡前读上几页,我们可以在午自习没事做的时候读书,甚至我们出去旅行时包里也可以放上一本书。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你愿意,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

读书你注意积累了?遇到好词好句,你有没有想过把它们工工整整地摘抄下来呢?同学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我们准备一本摘抄本,随时抄下我们喜欢的好词好句,让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能用得上,充实我们自己的习作,这样才真正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没事的时候,翻翻我们的摘抄本,重新回味一下做人做事的哲理,那是一种多么快乐的体验啊!

愿读书成为xx小最美丽的一道风景。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捧起我们喜爱的书籍,认认真真地看起来吧!让书籍与我们为伴,开启快乐的读书之旅吧!

读书节教师代表发言稿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春风伴着新绿,童音伴着书香,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我们迎来了宁条梁镇中心小学第七届读书节!读书是个永恒的话题,读书是民族发展、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梯。温家*总理在参加“读书日”活动时曾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同学们,学校每年一度的读书节,主要是想通过活动培养同学们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营造书香校园。强化我们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伴随我们终身的生活方式。

老师们,我们的责任是为每个孩子铺就通往幸福人生的平坦大道。铺设这条大道最优质的材料是书籍,最有效的办法是培养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最有利的措施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的关键是我们首先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为有了书,风景变得更为美丽;因为有了书,人生变得更为厚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海,欣赏森林绚丽的色彩,倾听大海叠叠的涛声,奏响人生美妙的音符,谱写生命精彩的篇章。让班级响起朗朗书声,让校园飘散浓浓书香,让我们一起做快乐读书人!

关于读书的教师发言稿 篇7

问:读书是务虚功吗?

答:教师每一天都在反复使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文化学养。打拼事业, 核心点是打拼学识和学养, 换言之, 打拼文化。假如文化库存枯竭了, 事业就搁浅在沙滩了, 精神就窒息在暗室了, 呼吸就喘息在高原地带了, 此时的人就该唱《义勇军进行曲》了。

教学里有学识。在理想课堂上, 师生的思维唤醒, 激情迸发, 心路畅通, 天性舒展, 思想碰撞, 灵感互动, 智慧彰显, 自信膨胀, 表达淋漓, 一言以蔽之, 是鲜活的生命活力与生命气象泉涌般凸现。

育人里更有学养。对学子的理性分析、目标导引、对症下药、精神给养、心灵滋润等, 皆需渊深的学识积淀。有位诺贝尔奖得主回答“你为什么能成功”时说:我得益于小学老师教会的做人准则而成习惯:吃饭前先洗手, 不说假话, 做错了事要改正, 承诺了的事要做到。足见为师之识。

学养, 主要靠阅读得来。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一个书香充溢的城市才能成为真正的家园。”

有人说, 读书是虚功, 实则不然。书卷在手, 书香扑鼻, 书味沁肺, 书趣迷人, 如饮琼浆润心, 似服灵药提神。

问:阅读的能量能感知吗?

答: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不刊之论。书中有无穷的知识智慧, 不尽的思想精华, 取之不完的治学奥妙, 用之不竭的为师之道, 有可借鉴的方法路径, 有信手拈得的忠告启迪。

阅读是寻觅珍宝, 储蓄财富;承启文化, 驱散愚昧。阅读升华人类, 阅读改变未来。读书之于人, 有润泽效应, 如水之浸润, 润物无声;气之弥漫, 随器成形;光之照耀, 悄然给予。

潜心攻书, 看文章, 研读思想理念、人物传奇, 其中精华之点就像一束束神秘的光焰, 总会把生命映亮。平时, 这些神秘光似乎被搁置遗忘了, 但当面对谜团或思路堵塞时, 这光焰会随时随地喷射而出, 点燃心灵火苗, 砥砺精神锋芒, 给迷惘以明示, 解疑窦于危机。这束束光焰就是精神财富、心空的太阳。如果没有阅读, 永远不会横空生出生命之火、精神之光。

问:教师为何要与书为伴?

答:读书是和高贵结伴, 与智慧谈心, 同醒悟亲吻, 与追求齐翔, 极大地丰富精神库存, 卷动思维浪花, 改变生命状态, 优化知行美感, 让人做心灵充实、人格高雅、头脑智慧的现代人。

德高智博的教师是学生永恒的财富, 是学生终身的大书。他们为学子展示巨大的发展空间, 创设神奇的修炼天地, 任学生在其间闪展腾挪, 奔跃飞腾, 冲击极限。师者若无文化资本, 就没了本事, 还拿什么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以身示范?

劝学生读书, 自己却对阅读不屑一顾, 弃之如敝屣;要学生交流读书, 你与同人交谈社会乱事、时尚名牌, 偶与学生谈书竟闹出驴唇不对马嘴、匪夷所思的笑话, 怎能给孩子的心灵播洒阳光, 将他们带到圣地?

问:教师生涯中哪些书不可或缺?

答:一是学科专业书, 建立学术高地的“孵化器”。这些书犹如精品细粮, 需要慢嚼细咽, 来厚积学科知识, 激活学术智慧。

二是人文科学书, 如文学、哲学、历史等多方面的书, 竖起健全人格的“定海神针”。这些书好像粗粮, 粗细搭配, 营养齐全, 方能广开视界, 全息思维, 纵横支撑, 多元建构。

三是教育理性书, 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书, 娴熟把握教书育人的“游泳术”。这些书像金钥匙, 应用在教育、教学践行中, 打开一扇扇心门知窗, 搭建师与生的情感虹桥, 让快乐充满校园。

问:学生的阅读路标如何确立?

答:学生阅读的路标是教师。教师向学之气, 拂来学生的勤学之风;教师渊深之养, 润泽学生的聪慧之心。有嗜书如命的老师, 必有酷读似渴的学子。教师竖的标杆有多高, 学生模仿乃至超越就有多高。因此, 教师是学生每日每时读的书, 名师、高师则是学生终身必读的书。

问:不阅读的后遗症是什么?

答:当下, 许多师生缺失阅读兴趣, 久而久之便以为:阅读不多啥, 不阅读不少啥;升学不考阅读, 择业不察阅读;人生之旅, 一切不误, 从少到老, 什么也不缺。

不阅读果真什么也不缺?否!

不阅读, 知识仓库常常显现出狭窄贫乏, 缺失学识的广角镜, 视野里自然没有广阔的地平线;兴趣一般表现为索然无味, 缺失对学习与生活的足够动力和敏锐感悟力。

不阅读, 头脑属于应用性的, 思维单一, 思辨力弱, 缺失想象力的灵动迸发与联想力的随意飞翔;智力大都呈现平面结构的, 就事论事, 生命缺少诗意的栖居与创意的精彩。

不阅读, 情感往往有几分苍白, 热情流失, 激情蒸发, 缺乏广度的人文关怀和深度的大爱情愫;人性或少或多地沾染上暴躁、轻浮等不和谐元素, 缺少一盏焕发着尊重、理解、怜悯、宽容、慈善的美丽的心灯, 人格不够健全, 遇难受挫易变态走形, 心空缺失七彩的光芒与明亮的太阳。

况且古今中外, 人类创造如此丰富的书典, 精深的思想, 灿烂的文化, 倘不被我辈认知、赏识、吸纳, 我们岂不枉活一世, 为自己制造一个天大的遗憾?

问:有效阅读当冲破几道关?

答:首先当点燃起阅读之火, 让师生书香盈袖。柳斌先生曾著文赞扬河南省许衡中学校长张璧宏力倡读书的高行。张璧宏深信“读书使生命更精彩”的命题, 将校图书馆办成文化的灯塔, 将读书作为文化的特色, 师生读一本他读3本。他读在头里, 用在头里, 写在头里;疾呼读书, 检阅读书, 彰显读书。读书唤醒每一颗昂进的灵魂, 砥砺每一个鲜丽的人生。

其次, 多种举措拓宽阅读之路, 让师生开卷有益。黑龙江省哈工大附中徐秀珍是一位高人文品位的校长, 她在任职的几所学校里, 下发文件规定阅读, 赠给教师人手一册必读书规范阅读, 交流读书心得促进阅读, 表彰师生读书标兵助推阅读。她打造的教师队伍, 温文儒雅, 厚德博识。她育出的众多学子, 视界宏阔, 德才兼备。

再其次, 用校本课程硬性定规阅读, 让书香飘溢校园。山东省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为解决学生没时间读、没好书读、不知如何读的三大顽症, 制定《阅读课程标准》, 列阅读为课程。学校还举办读书交流会、学术报告会、“阅读之星”风采展示、学生自主出版各种刊物来张扬阅读风尚。

问:阅读可达几重境界?

答:喜爱阅读, 生出兴趣, 为入门阶段, 是阅读的第一境界, 其意象好像“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深爱阅读, 渐成习惯, 为深化阶段, 是阅读的第二境界, 其意象近似“漫卷诗书喜欲狂, 青春作伴好还乡”。

酷爱阅读, 融入人生, 为自动阶段, 是阅读的第三境界, 其意象犹如“天机云锦用在我, 剪裁妙处非刀尺”。

做一个多读书的教师 篇8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就要有知识,有水平,有能力。这水平能力,来自读书学习。教师要会读书,能读书,多读书,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教师。教师要做一个读书人,必须是一个读书人,应时时刻刻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教育成功人士都提出:教师千万不要忘了读书。一个不读书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怎么会有灵气,怎么会有才气,怎么会有诗意,怎么会有创造性呢?

然而,当网络逼走书卷,当手机替代一切,书似乎成了多余。君不见,抱着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读书的人少而又少。人们不再迷恋书本,不再留恋书香,这实在太可怕啦!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有的竟然一年读不了几本像样的书,甚至一年读不了一本书!普通人抛弃书本、远离书籍也许还能原谅,还能接受,而教师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和书籍告别呢?作为教育的守望者,教师应该学会用文字来温暖青春,用诗意和书香书写美丽的教育梦,应该自觉地、大方地捧起书本,让时光在书香中默默流淌……

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致教师》一书中郑重提出,教师要想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人,就必须读书,就必须在知识上比学生更丰富。这确实不错。教师如果不读书,不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不去主动充实自己,不去更新自己的观念,学生怎么会瞧得起?读书是提升自我能力和修养,实现教育理想,改变命运的捷径。教师要通过读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通过读书赢得应有的尊严。

好读书,更要读好书。只有读好书,读有价值的书,才能提升自己。其实,不是人们不读书,而是好多人读了一些没用的书,读了一些无聊的书,读了一些对自己发展没有多大用处的书。读无用之书,不但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有时候还害了自己,害了别人。读书要禁得住诱惑,要有一颗坚定的心。不要随便拿来书就读,更不能不假思索地乱读。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好书,挑选适合自己读的书。有些教育名家列了一些必读书目,我们可以参考,但大可不必被名家牵着鼻子走。读书不要被别人绑架,不要成为负担,要自发地、自觉地读书。

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为了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诗意地活着,才能向着既定的目标顽强地攀登;教师只有好好读书,才能引领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台湾有位名人说,再忙也要读书,再累也要读书,再穷也要买书。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名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读书,会读书,会借力,会找自己的“发展区”。教师要想成功,就要多读书。既博览群书,又要在自己本专业、本领域上多下功夫。要想成为名师,就要在本专业上有所发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发展区”,深入钻研下去,持之以恒就会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读书就是借力,到书本中寻找成功的途径,你会走得更快更远。朱永新、李希贵、李镇西、余映潮……哪一个不学富五车,哪一个不是书痴?他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点,都有自己研究的方向,都有自己的发展区。而我们正是因为读书太少,找不到自己的发展点、突破点,所以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磕磕绊绊……要想和名师缩短差距,就要拼命地读书。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打败自己,打败对手。

一个不读书的人,上不出有味道的课。课堂要出彩,要有吸引力,要充满智慧,就要靠读书来实现。好多名师是读书狂,课堂不拘泥于课本,旁征博引,海阔天空,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不仅容量大,内容丰富,关键是它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教师要通过自己读书来带动学生读书,通过自己读书来改变学生的命运。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读书是幸福的,那种特别的滋味,也许只有读书人才能体会到。夜里,灯下,打开一卷书,默默地品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又是何种味道?晨曦中,打开一卷书,细细地品味,那该是什么样的意境,又会是什么样的心境?困顿时读书,书让你茅塞顿开;彷徨时读书,书让你告别犹豫;苦闷时读书,书让你心情舒畅;疲劳时读书,书消除你一身的倦意;失落时读书,书使你信心百倍。

不再犹豫,不再找什么借口,拿起书大大方方地读吧!书让我们清醒,书让我们沉稳,书让我们聪明,书让我们高贵,书让我们优雅,书让我们与众不同。

上一篇:参观中国军事博物馆作文700字下一篇:高温护发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