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的十要素

2024-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效课堂教学的十要素(精选8篇)

高效课堂教学的十要素 篇1

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学校教学工作重中之重的一项任务,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研修机构都在不遗余力地研究怎样作好构建高效课堂工作,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各学校更是全力以赴,认真落实。然而,我却觉得在工作开展之前,必须要弄清楚一件事——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否则,方向不明的工作是不会有效果的。读了一些教学理论,看了一些相关资料,对高效课堂才有了一丝的认识,尽管很低级,但我还是想说说。即使不能给大家多少帮助,做起码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更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地。因此,制定教学目标的正确与否是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一堂高效率的教学课,其教学目标应该符合这七个方面:

1.符合《课标》要求。《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工作的指向标。尤其是《课标》对于学科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熟练掌握学科的课程标准,依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备课,确定教学的目标。所以,《课标》是教学四基目标设置的主要依据。

2.明确对象。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知识技能等掌握达到的程度,它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可我们往往在制定目标时,却把它定格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例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帮助学生领会舍己为人的思想等。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教学目标中的内容,培养、指导、帮助这几个动词纯粹是教师的行为,这样的教学目标与学生有何关系呢?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清楚目标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3.符实。即符合学生的实际。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二是目标要适合每一层次的学生。班级学生的程度时参差不齐的,我们即使不能根据每一个学生来确定个体的目标,也要把学生划分成几个层次,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使他们不仅每堂课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还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这样也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厌学、弃学的现象。

4.方法。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通常是侧重双基,了解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等,其实学科设置知识点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多少,而是方法的载体,是为方法服务的。新课程强学法指导,刚出台的绿色评价体系中,把学科思想方法渗透作为很重要的一点,这都是告诉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方法,领会学科思想是最终的目的。至于学了多少知识则是次要的。所谓的技能,无非就是学生掌握了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而已。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把学法作为双基的核心。

5.可量。目标是否达成衡量课堂教学的质量的高低的主要标准,那么,如何衡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呢?最佳的方式是检测。这就要求制定的目标必须具有可量性。否则是无法判定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就不能准确地衡量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学生享受课堂

把参与某项活动作为一种享受,势必会乐此不疲。如果我们的课堂能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那么,厌学的还会厌学吗?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厌学、逃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我们许多课堂在煎熬学生,课堂上,一些学生毫无乐趣可言,他们是在无奈、忍耐、折磨中度过一天又一天,当他们超常的意志力崩溃时,只能选择放弃。假如,我们能让学生享受课堂,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心情舒畅地思考,快快乐乐地学习,学生把思考、学习作为一种享受,那就不会有厌学的学生。高效课堂就是要成为这样的课堂,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因此,享受课堂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

三、引发主动学习的动机

当前学生厌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厌学的年龄趋向于低龄化,一些小学的孩子就已经有厌学的表象。走进课堂我们会很容易看到伏在桌子上睡觉,交头接耳,两眼呆滞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是不可能高效的。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为此,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便是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跨过的一道坎。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呢?

1.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许多大师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曾经被无数人引用过,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人会说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用兴趣来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呢?其实方法很多,我们只要动动脑、动动手就能做得很好。在此简单列举几种方法,供参考。游戏法。即将知识融入游戏之中,使学生在做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去探究和学习知识。設悬法。开篇设立一悬念,使学生因急于知道究竟而去学习。讲故事法、实践法、抛锚法等,都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此外还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将相关视频引入课堂,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需要。需要是支配人的行为的很主要的因素之一,只有需要,才会主动、积极的去做,只有需要,才能开动脑筋,想法设法,才会产生创新。所以,如果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心需要,他们就不会厌学了。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把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把知识与学生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把知识与学生的好奇心紧密联系,这样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体验成功的快乐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人总是经历失败,你就将在失败中沉沦,消失再战的勇气,从此一蹶不振。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讲,更为突出。相反,成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满足的、快乐的,乐此不疲的。目前,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由于观念的作用,一些教师还停留在精英教育上,对那些成绩差的,学习不努力的学生,不是直至不顾,及时刁难,回答不上来问题,没有好脸色,作题错误,没有好声音,考试成绩差,更没有好果子吃。一些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下生存,始终与失败相伴,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这些学生是不可能主动学习的。只有不断获得成功,不断增强自信,不断享受其中快乐的人,才有可能执着地追求,不懈地努力。所以,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4.轻松学习

一些专家在各种讲座中都提到当前学生厌学的原因问题,虽然观点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学生太累。让人筋疲力尽的事情,是不会有人愿意做的,更何况还有不小的压力,期望、前途、生存等肆虐着孩子。这种状况下,还能有多少孩子喜欢学习呢?高效的课堂,就应该是:学生课上轻松愉快地学习,课下没有丝毫负担。学习不再让学生望而生畏,产生恐惧。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四、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

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必须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合作为辅”的方式,传统的“满堂灌”的讲授式决不能有丝毫的影子。虽然,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被提上日程,把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然而,到今天,“满堂灌”式的讲授依然占据着大多数课堂的主导,教师驾轻就熟的讲授方式一直抵制着自主合作学习。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责任心的问题,理念问题,也有管理的问题,懒惰的问题和倦怠的问题,在此不讨论它。我只想说说目前被大家一致认可的先进的教学方式。1.自主学习

早在两千多年前,世界最早的教育学论著《学记》就已经提出:“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观点,强调君子之教喻也!之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和皮业杰的建构主义都提出学生使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运用发现法和探究法进行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因此,自主学习应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我们现在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尝试使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但他们在操作时,存在许多问题:既没有学习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方式,及时间安排,还缺乏指导。常常甩给学生几个字:自己看书思考,从书上找找,下面自己学习吧等,弄得学生懵懵懂懂,不知所以,不仅白白浪费时间,更会使哪些基础差、自制力弱的学生沦落为学困生和干坐生。自主学习的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时间,每一个因素都要具体明确,学什么,学到何种程度,到达的具体标准,如何反馈学习结果,用什么方法学,都要使学生清楚,会作,自主学习才能达到目的。学生在学习的时段里,教师还要有目的地关注和指导学困生,不给他们溜号和无效的机会。2.合作学习

合作是21世纪的流行词,在各个领域都在提合作,由此可见,未来社会里,合作将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发展方式。将合作学习引进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适应社会。可我们的教师常常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任务,一种取悦于听课者的手段,无论需要与否,每节课总要安排几分钟小组学习,这是其一。其二,学生小组学习的效果非常低下。学生合作学习时,在一起随便说几句,或是听优秀者说说,或是唠唠嗑,扯几句闲话,三两分钟便对付过去了,等到反馈时,优等生代表回答,其他人无事。这样的合作学习纯粹是浪费时间,毫无作用。

合作学习的作用在于:一是当大多数学生对某问题迷惑,不能有明确的认识时,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二是兵教兵。这两点是课堂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合作学习时,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保证有序的组织,达到既定的效果。否则,失去意义。3.激发学习欲望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离开教师的作用,教师是火炬手,是点火器。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初并不是学生头脑中固有的,相反还会有排斥的可能,怎样才能变排斥为主动呢?这主要是靠教师的智慧来完成的。所以,教学方式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比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等。

五、渗透学科思想方法

梁启超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学不是拿现成的结果教人,更重要的是拿所得结果的方法教人”。以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对象,让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记那些死知识,没完没了地作练习已成为我们很多教师的主要任务,教的累,学得更累,校园里,除了唉声叹气,就是怨声载道,哪里还有快乐的影子!何以至此呢?“只有知识,没有方法”。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的精髓和灵魂,学科思想方法就是指能够反映学科知识本质、学科思维特点和学科学习规律,对分支学科发展和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那些基本观念、思想和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学科思想方法,将会轻松愉快地学习,学习将不再成为负担。新课程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强调使学生学会学习,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思想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刚刚出台的学生绿色评价系统中,着重强调对学生掌握学科思想方法的评价。所以说高效课堂是离不开学科思想方法教学的。

学科思想方法是知识背后的知识,是本质和灵魂,且学科不同思想方法也不同,许多教师对于本学科的思想方法还很模糊,没有太清晰的脉络,这就需要学科专任教师对学科进行深入地研究,达到把握、领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程度,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渗透给学生,最终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的目标。

六、变式训练

课堂训练是保证教学效果,实现学以致用的根本,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无不强调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并为之规定具体的时间要求,最初提出不少于25分钟的练习时间,后来演变为35分钟,把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甚至更多都用于训练。课堂练习的重要显而易见。但,一些课堂的练习却过于随意,从而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课堂练习应符合四个方面的要求。1.保证时间

课堂练习时间至少不能低于25分钟,否则,不能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当然,这包括有些学科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穿插在学习过程中的练习,不是单指集中在以的练习时间。2.精选练习内容 课堂上用于练习的习题必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切记盲目作题。一堂课因练习的时间较多,会作一定量的练习题,而这些题会分几轮进行,这就要求每一轮的练习题各具代表性,巩固基础的,提高的,拔高的等,使学生每经过一轮练习后,便能掌握此类型题的解决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3.练习内容具有层次性

课堂练习面对的全体学生,可全体学生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相差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每一轮的练习时,一定要做到兼顾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作到适合自己的练习题。因此,在精选练习内容时就必须具有层次性,或是在对同一练习确定不同的标准,让课堂上每一学生都能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目标,做到面向全体,不抛弃、不放弃一个学生。4.“方法运用”是练习的主题

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得到的方法,这就要求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必须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每一个练习时,都清楚知道思路和方法,并按照其去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掌握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只有反复运用,不仅能使学生对方法达到熟练和灵活的程度,还会令学生对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顺应到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圆满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有些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只顾作题,只关注数量,结果题作了不少,学生虽然当时会了,等到过后却仍然懵懵懂懂,甚至见到同类型题还是茫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明确解决这种类型题的思路和方法,作过的题在短时间内还能记住,时间长了,变式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所以,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至始至终地让学生运用当堂总结归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在不断变式中如何灵活地运用方法,使学生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方法在手,任你无论如何变化,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

七、梳理归纳

课堂小结常常由教师来完成,一言堂。亦或是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一言堂好在教师能将本课的重点归纳出来,给学生一个知识框架。即使学生印象不深,但毕竟是完整的。而由学生谈收获却是散乱无章的,一人说一条,五花八门,无论是重点还是次点,都搬上台面。之前学生学习的思路是清晰的,小结谈收获却把学生搞懵了,也不知道究竟本堂课要学会什么,众口不一啊。

我认为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点睛之处,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有如散文中的“神”,学习散文的最终结果是让学生清楚文章的“神”是什么。一堂课也是如此,结束时,必须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神”——要点,并且应以知识树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方是课堂梳理总结即课堂小结的正确做法。因此,一堂课即将结束时,对本堂课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完整的知识构架是非常有必要的。决不能过于随意,或是把知识凌揪了,失去了“神”,没有了点睛之笔,课堂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八、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是最早教育名篇《学记》中的精典名句,流传几千年了,被诸多教育名家所认可、推崇。然而,我们今天的教师们却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当前学生厌学严重,应该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师生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学生爱戴教师,喜欢教师,依恋教师,与教师推心置腹,教师对学生尊重,与学生平等交往,真诚地无条件地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不仅会聆听教师的教诲,接受教师的教育,更会对于教师所教授的学科,百学不厌。与师亲,无论是人道还是学道,学生都会照单全收,深信不疑。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学业发展都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如果学生不喜欢教师,与教师之间如同陌路或是仇人一般,即使是成年人,即使你说的是真哩,也不会愿意接受,更何况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呢!课堂要想达到高效,最关键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喜欢学习。一旦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使用再好的方法,学生也不会领情,也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作,即便被强行,也只能是消极应付,效果是不可能好的,“高效”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前提,高效课堂是根本无法建立起来的。

九、铸就师生的魂

构建高效课堂究竟是为了“求效”,还是为了“追魂”? 如果仅仅是“求效”,显然我们仍然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如果只是在“追魂”,显然又抹不掉“政治”的印迹。学校的另一面是社会,假如教育不能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那么学校的教育就是失职的。儿童与生俱来的的灵性与本能告诉我们,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物种”。因而,教育是唤醒灵性、激发本能,而不是人为地关闭他们心灵中一扇又一扇的“窗户”。其实,教育从来不深奥、不玄妙,它的一切智慧、真理、发明,都来源于生活。

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我看来,它应该有3色:红色信念、蓝色希望、绿色成长。如果只有“血色分数”的“效”,就意味着改革是毫无意义的。教育的道德是给人理想,教育的不道德则是剥夺人的理想。如今问问那些坐在教室里的孩子的理想是什么?又有几人能清楚地说出来。他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理想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只是为“求效”,而是为“铸魂”、“树格”,是为了培育性格、品格、人格;不仅是在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也是在改革生活的方式与方法。

教育的魂究竟是什么?应该是“教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校长的奋斗目标”、“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教师的奋斗目标”。这才是高效课堂的核心价值。高效课堂是“求效”和“铸魂”的结晶,二者缺一都不能称其为“高效”

十、目标达成度高

高效课堂教学的十要素 篇2

梁恕俭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预习也是如此, 不顾实际情况的统一要求, 要么犯教条主义错误, 要么事与愿违, 得不偿失。预习的目的是学得更轻松, 而不是添加作业般地“增负”。预习的内容应该根据课型、学科、年级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说来, 预习内容的布置, 一要有针对性, 比如每组内容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考查学生哪一方面的知识, 要特别关注规律的总结与方法的提升, 使学生形成技能。二要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内容设置可以分星级,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规定时间内, 尽快做好预习, 同时有目标地挑战高一星级的题目。三是要有趣味性, 版面的设计、图案的选择、故事的贯穿、激励的话语、评价的机制等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在此基础上, 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分层次、大容量”的原则, 才能真正发挥自学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 在高效课堂中, 预习的说法已经不存在, 代之的是自学。这是两个概念, 有继承也有发展。自学和预习都含有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行为, 但自学的目的性更强, 一旦学会了就无需再回头复读了, 而预习潜意识中给人一种炒剩饭心态——反正还要课上学, 会不会没关系。从这微妙的差别中, 很容易看出预习是个伪概念, 自学才是现代课堂的真法宝。

2、初中物理刘老师:如何让学习系统、条理, 避免“碎片式”学习?

梁恕俭 :零碎的东西最易丢, 我给系统整合式学习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捆绑记忆”。“记忆”为什么要“捆绑”呢?因为不捆绑容易丢三落四, 更做不到提纲挈领。知识如何捆绑, 举个例 :“桃花源记”中有一句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大家应该知道“缘”是什么意思, 对这个“缘”字如何捆绑?应该在旁边“绑”上缘木求鱼这个成语, 这下学生不但理解了“缘”的意思, 还巩固了一个成语, 可谓一举两得。

系统性学习常用到知识树和思维导图。知识树就是对系统知识进行整理, 然后画一个树状的结构图。它的特点也是直观形象, 脉络清晰, 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 可以通过这棵树了解每个知识点处于整体的什么位置, 以及它与周围的知识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和关键点。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 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 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 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 促进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 从而挖掘利用大脑的无限潜能。

3、初中英语李老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合作?

梁恕俭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 两个人要到达同一个地方, 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好在瞎子是强壮的, 瘸子的眼睛是好的, 所以瞎子和瘸子一拍即合, 瞎子背起瘸子, 瘸子指引着瞎子, 两个人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共同的目标是产生合作意识的基础。寓言里的瞎子和瘸子想要快速安全到达同一个地方, 这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每个小组的学习目标, 每个小组中每类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目标明确, 学生才知道需要做什么。

彼此的互补性是达成合作意向的强烈需要。瞎子和瘸子都清楚自己的缺陷, 一个看不见, 一个走路有障碍, 但也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 一个能看, 一个健走。想要快速安全到达目的地, 只有进行优势互补, 这使得他们的合作意向比正常人要强很多。我们在合作学习中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同时也要能看到他人的长处, 以人之长, 补己之短。在具体的小组学习合作中, 擅长书写的就多书写, 擅长朗诵的就多朗诵, 擅长绘画的就多绘画, 小组内成员各发挥所长, 合作学习就能产生最佳效果。

合理分工和正确的方法指导使合作意识变为有效现实行为。瞎子和瘸子的合作, 如果让瘸子背着瞎子跑, 结果大相径庭。所以有了共同的目标和明白彼此的长短后, 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方法指导。在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组长和组内的科代表都具备这种分工和学法指导意识, 才能使合作学习由意识变成有效的行为方式, 并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同时目标的实现又会使合作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合作的价值是共享和互补, 学生因共同目标而产生合作意识, 因互补需要而强化合作意识, 因合理分工和正确方法指导而使合作意识变为有效行动。

4、初中数学汤老师: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有持久的兴趣驱动?

梁恕俭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殊不知, 教师的“授渔”远不如学生的“索鱼”重要, 学生想吃鱼, 弄到鱼的方法自然要比困难多。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 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 也就不能发展, 培养和教育别人”, 这话大有道理。学生不想“鱼”的时候, 老师授之以“渔”没大用。可许多教师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无视学生的胃口, 一味强调“渔”的重要, 硬逼着学生放下球拍去摸“钓竿”, 这是育人之道吗?要知道大餐固然美味, 但不见得人人都爱它, 也不一定符合个人的口味。正确的做法首先是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有差异的人。再逐步培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营养观……第三步才是把“大餐”搬到学生面前, 让他们去品尝, 去挑选, 去评价, 去烹饪, 去享用。在美味佳肴的诱惑下, 在人生意义的指引下, 在习惯养成的自觉下, 学习就是水到渠成, 就是自然而然, 就会“无须扬鞭自奋蹄”。

遗憾的是现行教育不重视育人, 不教会学习, 而是把臭鱼烂虾一个劲地往学生脑子里塞, 不管学生有无需要, 把活蹦乱跳的孩子硬按在池塘边让他们手持钓竿, 呜呼, “人”之不存!“学”将焉附?

学习兴趣的源泉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即学即用。其中, “组织角色展演”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 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了展演好, 学生势必要进入角色, 为自己的观点构建支撑。人的天性中都是有表演欲望的, 让学生把他的学习成果当众亮相, 互相欣赏, 互相学习, 是鼓舞也是鞭策, 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上竞争的欲望, 从而你追我赶, 见贤思齐。

5、小学语文李老师 :“自学”与“自主学习”有什么区别?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梁恕俭 :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 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 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 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 学习时能够对学习过程做到自我监控, 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最终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总结和评价, 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

自主学习就是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发展, 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让学习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与自学的共同点是学习者都有自我学习的空间, 主要区别是学习目标取向和学习持续状态的起因不同。

与“自主”相对的是“他主”, “他主”的特征是学习是教师的事, 教师包办一切, 学生只管张嘴倾耳接受, 不去问为什么。新课堂下的“自主学习”, 用教育家吕叔湘先生的话通俗地来解释, 那就是“老师给学生一把钥匙, 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门、翻箱子, 到处去找东西”。

教师要少讲、精讲, 有些问题稍加点拨, 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得到答案, 这比在他们还懵懵懂懂的情况下, 教师把结论塞给他们要好不知多少倍。

指导学生自主求知的方法, 要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权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 并且敢于向教师提出来, 这是他们通过自主学习, 主动钻研的结果。自主学习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识别、自主选择、自主摄取、自主调控的能力, 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 去指导、点拨与调控。

6、初中化学李老师:如何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

梁恕俭 :1. 充分动员。首先, 引导学生认识展示的意义, 我经常让学生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怎么看待自己在课堂展示这一举动?”“我怎么看待别人的课堂展示?”“我打算在这节课上展示吗?”。其次, 在教室里贴一些标语, 鼓励学生站起来展示, 比如 :能说会道是生活的需要, 不敢展示是进步的大敌 ;不做填鸭等人喂, 要学饿虎自求饱 ;羞做课堂缩头龟, 敢当发言出头鸟。此外, 我还将舶来的展示歌, 让学生大声背诵, 以此来造势。

2. 方法指导。比如 :在组内交流展示时, 一个学生发言, 要有另一个同学记录并归纳。回答问题前, 指导学生想一想这种问法一般要从哪些角度回答, 然后去类比一下, 防止答非所问。让学生赏析一段文字时, 先明确赏析的一般步骤和注意的问题, 学生有了可操作的具体方法, 思考、回答问题就有了明晰的路径, 有话可说, 展示自然有了内容, 听的同学也有了评价的标准。

3. 有效机制。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组织管理机制要具备三个特点 :一是全体适用 ; 二是使学生有具体任务和适度压力 ;三是使学生有担心落后的危机感。比如课上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发言任务, 而提供的学习任务、学习材料有可选择性, 这时学生就产生了压力和危机感。

4. 合理评价。评价的主要功用是改进和鼓励, 而不是鉴定和选拔, 它最终目的是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它应是开放的、持续的行为, 应确保受评者自身得到不断完善。评价要及时, 先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 然后指出问题所在, 以鼓励为主。还要坚持“捆绑式”评价, 小组是高效学习的组织要求, 团队建设是管理和教学的永恒主题, 良好团队是激励评价的倍增器, 对个体的激励一旦放在团队背景下, 其效果会放大若干倍。评价的结果如能做好记录, 定期总结, 予以表彰, 对提升展示的积极性, 效果更佳。

7、小学数学徐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展示欲?

梁恕俭 :越是差生, 进步的空间越大, 要避免差生破罐子破摔, 要想办法让差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从思想上唤醒学生本能的求知欲望。把差生视为鲜花, 他们就会拒绝再做野草。如果学生真的因为基础太弱, 没有学习能力的时候, 教师要及时联系家长, 寻求各方面的援助, 真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

差生的形成源于没人发现, 没人喝彩。变换方式, 激励跟进!孩子天生是有学习兴趣的, 孩子不是不喜欢读书, 是不喜欢在他想打球的时候去读你让他读的那本书。激发兴趣, 要找准孩子的兴趣点, 运用激励与引导策略, 吸收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兴趣, 除了学以致用,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外, 还可以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动脑筋。比如, 举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鲜的例子, 运用出人意料的方式, 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8、小学数学李老师:没有独学的深入, 就没有群学的高效, 如何让独学更深入?

梁恕俭 :自主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和保障, 只有独学的深入, 才有群学的高效。

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是高效课堂的起点, 绝对不能与高效课堂割裂开来, 起点不好, 就不会到达终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充分, 就不能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学生在课堂上不合拍, 跟不上课堂节奏, 不能成为高效课堂的贡献者和享受者, 都是自主探究学习不充分惹的祸。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积极、不深入, 导致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形成初步的判断, 发现不了问题, 更重要的是没有进行初步解决问题的思考, 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倾听者和旁观者, 游离在课堂之外。

在自主学习探究上我们应把握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把预习作为育人的重要途径, 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认知。自学能力是学习其他能力的核心和基础, 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学生现在学习、成长的关键, 更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关键。因此要站在育人的高度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二是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对学生而言, 学习活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过程。传统课堂最大的弊端就是由教师包办代替, 学生被束缚、被压抑, 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只有让学生首先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自主探究, 具备深入、深刻的学习体验, 让学生从根本上感知知识, 带着理解、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才能真正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发挥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引领作用。首先,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完善学习小组建设, 在小组内形成良好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文化, 同时在班内适时召开自主学习探究论坛,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融入到全班同学的自主探究氛围中, 互相竞争, 互相学习, 引领学生的自主探究走向深入。其次, 教师要搞好自主探究学习的评价工作。不仅对个人自主探究情况进行评价, 还要评价学习小组, 同时, 要通过评价课堂学习小组的高效学习活动, 反过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再次, 教师要重视导学案的作用, 强化学生自主学生的培训, 引领思想, 指导方法, 保证效果。在具体实践中, 学生预习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 学生自主探究教材文本。第二步, 教师下发预习导学案帮助学生深入学习, 预习导学案要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题目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体现育人价值和能力培养, 不应以知识立意, 保证自主探究学习更加深入, 为课堂的高效打下坚实基础。

9、小学语文杜老师:小组合作注意哪些事项?

梁恕俭 :1. 让学生搞清楚为什么要合作。除了讲道理, 还可以做游戏。讲道理可用类似《伊索寓言》中瞎子背瘸子共同赶路的故事。做游戏可选团队接力闯关式合作项目, 让学生认识到单枪匹马在这个社会很难立足, 唯有搂抱发展才会众志成城。

2. 合作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更是取长补短, 相互借鉴。

3. 合作不是削峰填谷, 让优生付出代价, 潜能生坐享其成。合作是“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合作是“资源共享, 相得益彰”。

4. 没有个人准备的合作, 就像没画图纸就施工, 不是颠三倒四, 就是乱七八糟。

5. 合作的路径不清晰, 比没有目标更可怕。要想胸有成竹, 敬请提前规划。

6. 火车跑得快, 全凭车头带。小组长的作用不可小觑, 教师培养小组长, 就是利用分身术, 长出三头六臂。

7. 没有评价就没有合作。能者可以多劳, 但一定要给予相应的肯定 ;弱者可以沾光, 但要有感恩意识, 想办法尽其所能以回报他人。

8. 小组合作的成效要有一个量化表, 让各个小组看到自己的成绩和差距, 攀比心往往就是原动力。

9. 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情趣相投至关重要, 离间反目后还是分开为好。

10. 多搞活动, 频繁竞赛, 在磨合中默契, 在默契中互助, 在互助中增效。

10、小学语文侯老师:如何对小组合作进行评价?

梁恕俭 :评价是合作的导航仪、矫正器, 没有合理的评价, 合作就很难开展。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激励方式。

1. 力争评价多元化。评价形式上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别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等。内容上包括参与情况、合作效果、创新精神、质疑探究以及平时表现、检测成绩等。

2. 融入比赛激励法。注重课堂即时性评价, 合作学习融入竞赛, 通常采用课前自学、课堂开展小组交流比赛、“互问互答”挑战赛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对于各组的情况, 根据表现分别予以加分展现, 教师书写在黑板左边, 由课代表记下作为“周周清”评定的参考分。

3. 强调形成性评价。描画神奇曲线, 公平地呈现学生的发展过程, 营造比赛氛围。实行周周清, 每周算出小组平均分, 并用坐标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方法能直观地反映小组的学习情况, 增强小组凝聚力, 促进组内互相帮助, 营造组间良性竞争, 让合作学习延续到课外。

4. 捆绑评价强团队。这个评价开展的是小组之间的“捆绑”评比, 小组成员之间团结互助, 组长成了督促组员学习的得力干将, 组员的优势也能弥补组长的不足。

高效语文课堂的十种意识 篇3

1.身份意识。韩愈在《师说》中解读教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者,为人师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清楚自己是谁——身份职能,那么,就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古今之别,在身份角色转变。

古时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言,可见为师的责任重大;今日亦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解读。所以,为师者由“讲学”到“导学”,由“教学”到“扶学”,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我们教师的智慧来引领。所以,为师要在教法上研究,从而使自身的职能发挥最大、最有效的价值。语文教师更应该意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应该尊重学科特点,使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综合性与实践性同步,实现“文以载道”、“教书育人”的终级目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因此,师者应以启智为要,所以“先生”云者;师者,应以德服人,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是践行者;师者,是爱和善的化身,应以仁爱普度众生,所谓“大仁不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师是一种伟大的职业,更是太阳底下最有良知的职业。师者的身份既普通又特殊,既高尚又卑微,既有时限又无极限……总之,师者,以人为本,让自己的思想、言行成为学生前进的方向。“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此乃人生一大幸事也。

2.目标意识。新课标确立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立体的,你意识到它的维度内涵了吗?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目标之间是构成明线、暗线和主线的关系。“过程与方法”是明线,没有过程和方法,如何实现“知识与能力”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呢?所以说,“知识与能力”是主线;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暗线,它需要依托在“过程与方法”过程之中,讲究“方法”的渗透得以呈现。

我们可以从身份意识中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来解读三维目标:那就是目标(1)是授业;目标(2)解惑;目标(3)是传道。当然了,师者身份中的“道”“业”“惑”应该是目标确立的具体依据。“文以载道”,“诗言志”“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些都在提示我们为师者要有“道”的意识,大道至简;“术业有专攻”,业者,应该是我们专业的本质,语文教学的语文味。严格地说,语言、思维、情感是语文学科每一位师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解“惑”则是为师的主要任务。人非圣贤,孰能无惑?小学而小疑,大学而大疑;或小学而大疑,大学而小疑,不学而无疑。

有了目标,师者就明确了方向,然后以此为依托展开为师之旅。

3.课程意识。也可以说是文本意识、教材意识。我们高中语文的新课程有三个层级:一是必修教材(五个模块);二是选修教材系列: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外名人传记选读、古代小说选读、诸子散文等等;三是校本教材(地方教材)。

你是否具有课程资源的整体意识,并且通读教材,思考编者意图,然后结合自己的学情分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实用价值和意义呢?你是否整体把握文本的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程意识的最大效度呢?

这些课程资源里面,必修课程是落实目标(1)中“知识”的载体,选修课程是目标(1)中“能力”的落实。特别是必修五个模块中的两个板块:阅读和鉴赏、表达和交流更是落实课标的教学重点。已经在《考试大纲》中作为必考内容呈现。而另外两个板块:知识梳理和名著导读是新课程的“新”所在。我们知道,知识梳理,梳理的是“知识”,文本提供的内容必须让学生整理识记,另外,教师还要适当增加一些相关知识链接。至于“名著导读”很多学校不处理,是错误的,我们要尊重编者对课程资源中选取的“名著”或经典的价值取向,有所侧重的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得以学习。

4.学生意识。了解你的学情,关注你的学生,关心和爱护你的学生。学生哪些基础差,哪些阅读差,哪些作文差,哪些学习习惯不好,哪些什么也不差,就是不学,这些你都熟悉吗?知道他们的需要,最想听什么?渴望自己有怎样的表现?取得怎样的成绩?走近他们的生活,最近有什么事情或者个人的某些因素影响了他的学习?他在哪方面是最困难的破冰之旅,你清楚吗?知己知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备课的关键之一是备学生。只有这样,你才能很好地确立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法、实现课堂的高效、完成教与学的双赢。

5.问题意识。来自你所教的学情、内容、文体,决定了你的问题设计。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引子。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来思考、设计问题;还要根据重难点来明确问题的具体问法;更要结合文体特征及文本内容来设计问题。例如,题目解读,内容梳理,结构解析,手法赏析,语言品析等等,总之,依据文本,落实目标;尊重体征,设计问题;教学环节,形放神收。可见,问题是关键。问得好,目标和内容有机组合在一起;问得不好,学生盲从学,教师被动讲,造成课堂上无效、低效的教学现状。

6.课堂意识。语文课上体验过程少,生成过程无,真是可悲可叹。教师的预设与生成在教学上或多或少都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出现。老师的想法很好,预设很多,可是没有机会生成,或者根本没有生成的过程,或者不知道该怎么生成,结果是重果轻程。比如,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而是虚设了一个这样的环节,教师就急急忙忙给出所谓的答案,又没有给学生整理记录笔记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可惜了。

我们知道驾驭课堂是有很多机智的。所以,教师的预设要有弹性,可取可舍,可放可收,切不可一成不变。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统一规格的商品。教师在40分钟时间里运用什么智慧引领你的学生有效地、高效地、健康快乐地完成学生任务,那是要学会变通的。毕竟,学生是活体,课堂是动态,所以,变则活,变则通,变则新。学生在课堂上哪个地方遇到了障碍:是知识储备不够,还是思维偏差?是心里已经明白了,只是语言表达困惑,还是好像是明白了,但是又不太确定?等等,教师能否及时、适时发现这些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并且有针对性地点拨、引导、启发、帮助呢?教师如何发问、如何深度追问、如何评价学生、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关注每一位学生?是不是只关注那几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呢?是不是有的学生“零”关注:一周、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都没有在课堂上说过一句话?你可以想见,他(她)的语文学习是怎样一个境况呢?endprint

当然了,课堂意识中目标是第一位的,在确立的时候自然要小、实、准,争取一课一得。不贪多,求真务实。而教学环节是落实目标的载体,环节中的设计有效、高效的细节将是目标落实的保障。

而问题呢,是课堂教学中的助推器,问题设计科学、准确、有层次、有内容,课堂教学就会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演进,否则,就可能出现教学无序、或者错位的现象。课堂是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双主体”构成的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场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的讲述、评价是课堂的点睛之笔。我们知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存疑,合作探究中的质疑,这些都是教师当讲之处,而且非讲不可一定要讲清讲透。这样,教学的重难点才会有所突破、得到解决。

新课程提倡“以学定教”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可见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他们的所学所得的展示才是课堂的精彩所在。一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这是知识与能力的组合;那么,一节课,教师该讲(教)些什么、怎么讲(教)、讲(教)得怎么样?这是目标、方法和结果的组合。由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7.方法意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因为正确的方法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而方法错误容易把我们引入歧途、走进误区。所以“法乎上”。我们干什么,都要得法。既不可太过,又不可缺失,既不能形而上,又不能形而下,这其中的“度”实难把握。过犹不及,不及亦不到,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呢?

我觉得为师最高的境界则是:法之为法,有法无法,贵在得法。就像道可道、非常道一样,一切尽在有无之间。其实,心中有法,活得潇洒,教得自如;心中无法,还求其法,迷失自我,叫苦不迭……生死、成败、得失、荣辱,往大了说无法之法;喜怒哀乐、柴米油盐、酸甜苦辣……往小了说,有法之法。法者,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我们“活”着的人自然不能忽视各种“法”的存在,不能游离许许多多“法”的规范,不可越矩职业道德“法”的底线,不该放弃专业品质中“法”的探寻……

你有法,凡事就有思想,有路径;你无法,或不得法,凡事就迷失,就错位。

可见,方法论是人生法宝,自然也是我们教学中得失成败的本真所在。

8.习惯意识。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一经养成,学生将终身受益。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各种习惯,从小事做起,关注细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好的习惯。如,生活习惯,起居饮食、作息规律、讲究卫生;学习习惯,写字、说话、读书、思考,勤奋、吃苦、钻研;文明习惯,谦让、宽容、尊重、礼貌、教养、规矩。也就是说,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习惯都要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地积累、生成、自然习得。所以,我们语文老师更要有耐心、细心、爱心,做教学的有心人,做生活的有心事。

9.团队意识。学校管理基本是以教研组或者年级组为单位,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队伍很庞大的团队。所以,发挥其作用、价值,意义重大。如,我们要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实现组与组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甚至是跨学科之间、校际之间都可以行成合力,师资集合、资源整合,通力合作,最大效益地发挥教研组和年级组、学校之间的各种资源,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力,打造精品团队,为实现高效教学打好基础。

再如,课程资源的多元化使高中语文教学的阅读量超大,有些文本很长,选文时代又很久远,特别是一些选修教材,尤其适合团队作战。同年级的老师组成一个团队,集中备出某个选本教材的课:负责设计问题、给出答案,梳理出文本基本知识要点,形成基础的备课资料。在此基础上,学科教研组或年级教研组再进一步细化研讨这些资料的价值,筛选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年级学科教学预案(共案),大家资源共享,上课可以通用,教师把这些必须掌握的东西发给学生。之后,教师集中一些学时,带领学生进行问题的合作探究学习,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生源情况,结合不同层次的学情,有所微调、取舍、增删,形成个案,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这样三年循环下来,我们的教学既实现了“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又尝试了“老文新教”的教学方法,我们的老师也把每一本教材都认真地通读过、研究过,便于整体把握课程资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得到专业的提升和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10.学习意识。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的一生,唯有学习,才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见自己,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所以,学习意识不仅是语文人应该具备的意识,而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的意识。唯有如此,我们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进步的需要,才会成为一个不被时代淘汰的人。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艰苦的事情,更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只有在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研究、反思,可见,学习是研究的前提,研究是学习的深入与提升。

学习自然科学,让我们学会师法自然,掌握逻辑思维的习惯,更理性的思考。学习社会科学,让我们更多一些感恩之心,人文关怀,换位思考,学会认知,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哲学、史学、美学等等,让我们丰富视野、陶冶情操、增进智慧、砥砺人生。先做人,再做事,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

当然了,意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行为存在,它受心绪的影响,靠思想来支配。如果你有意识、有方法,那么,你的行动就会有方向、有目标。如果你是无意识状态,或者潜意识状态,那么,笔者真诚地恳请你早点进入这些意识状态吧,有意识地去做点什么。当然了,还有好多意识我们没有意识到,那就让我们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慢慢意识吧!毕竟,人生是单程的,孩子的成长也是单程的,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让我们为师者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坚守职业道德的人,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设计女性向游戏的十八大要素 篇4

1、对游戏的操作要求

游戏对玩家操作方面的要求不能够太高。例如:像即时战略这一类的游戏,由于必须熟悉快捷键和微操等技巧,相应的玩家操作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而像一些动作类或者格斗类的游戏,对操作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这类拥有复杂操作的游戏,相对新手来说也是比较难于上手的。而且这类游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操作的重复性很高,有着大量的单一操作,且玩家为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巧,不得不进行大量枯燥无味的操作练习。

且不论女性玩家喜不喜欢这一类游戏,单就那种对操作的熟练要求、操作的复杂程度、枯燥无味操作练习、周而复始的单一操作,偶个人姑且妄言,这类游戏女性玩家似乎是不大喜欢的。

当然,以上仅仅限于轻度的女性游戏玩家,对于重度的女性玩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2、对游戏的节奏要求

如上面的例子,这一类游戏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游戏的节奏都比较快,这也是为什么女性玩家大多喜欢回合制这种战斗方式的原因吧。

二、不能太过暴力和血腥

个人认为,像《命运战士》之类充满暴力血腥的游戏似乎就不太适合女性玩家。而且从女性的心理进行分析,似乎也不会有女性玩家会迷恋那种打打杀杀或者是维护世界和平并拯救地球之类的游戏。

当然,以上仅仅限于轻度的女性游戏玩家,对于重度的女性玩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三、女性玩家普遍讨厌PK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的结果。当然,以上仅仅限于轻度的女性游戏玩家,对于重度的女性玩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四、要有富于感性的设定

个人认为,由于女性的性格远要比男性更加的感性,所以反应到游戏中,各种可爱、毛茸茸,孩子向的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对于女性玩家来说都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只要能让女性感性起来忽视理智,都是很好的设定。

例如宠物的设定,我还记得以前在GameRes看过一篇类似的帖子,那里面有一个类似宠物调查,结果毛茸茸的宠物全部得高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人认为在宠物设定这方面,似乎毛茸茸的宠物比较可爱,也比较招人喜欢。在宠物设定方面采取可爱Q版形象,效果应该会很好。

五、不至于太复杂的规则

游戏还是要易于上手比较好。不管男性玩家还是女性玩家,很多人都是比较反感那种玩之前还需要培训的游戏的。如果规则比较复杂,上手时间较长,玩家很可能会放弃这个游戏。

当然,以上仅仅限于轻度的女性游戏玩家,对于重度的女性玩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此外,个人认为,女性不喜欢过于庞大严谨的东西。她们不喜欢逻辑,喜欢简单的事物。六、一个感人肺腑的剧情

个人认为,女性的性格大都富于感性。所以,一个有仙剑那样的感人肺腑的剧情是吸引女性玩家的关键。一款游戏能否吸引女性玩家,能否在多方面引起心灵上的共鸣,触发她们感性的一面是关键。所以不管是剧情也好,事件也罢,都要重点突出这个目的。这也是设计女性向游戏的最重要的部分。

此外,个人认为,剧情故事是否足够复杂冗长也是吸引女性玩家的关键。

七、注意文化上的差异性

注意文化上的差异性,这一点对中国的男女玩家都合适。

八、给女性玩家自主空间

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给女性玩家更多的自主空间。我认为这样的游戏应该具备这样的一些要素:

1、更多的人物形象设定。包括服饰、发型、发色等方面。(1)、服饰的设计

在服饰设计方面,游戏中应有大量美观的富有不同风格的服饰设计,以满足不同性格的女性玩家的心理需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女孩子。如果要吸引她们进入游戏中,大量美观的服饰是绝对必要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满足她们的虚荣心。毕竟女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其他人目光中的焦点。(2)、服饰的选择 在游戏的设定上,允许玩家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角色随意的更换服饰。

此外,在服饰的获得方面,可以设置一定的获得难度。毕竟服饰太容易获得了就不好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对于人来说,越容易获得的东西,人越不懂得珍惜。所以,泛滥的服饰对玩家没有吸引力。(3)、服饰的收集

女性富于感性的一面,使得其有喜爱琐碎的事物和收集物品的习惯。在服饰设定方面,可以设定相关的服饰收集系统,满足女性玩家的心理需求。(4)、头发的设定

在人物的发型、发色等人物形象设定方面,应做到让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进行更换。此外,应给玩家多样化的选择空间,满足不同性格的女性玩家的需求。

(5)、服饰和剧情

另外,可以适当的把服饰同剧情联系起来,一件衣服如果从材料到款式,直到最后的获得都有一些很对口的情节的话,对于女性玩家的感受会进一步提高。此外,可以让服饰和剧情、任务等相关联。

(6)、界面的设定

在玩家进入个性化选择界面的时候,不要像一个编辑器那样拿出一个庞大的调整界面给玩家选择。而要分多次的慢慢进行调整,能利用游戏中的零散的等待其他人的时间来调整更好。(7)、其他的设定

在其他方面,可以在游戏中设置各种珠宝、首饰等多样化的物品,如各种头饰、耳环、戒指、项链、护符、手镯等,这样可使得玩家的选择最大化。

2、游戏应采取多线性设计

极多的可自由选择的分支、结局、剧情、对话选项和对话表情等。

3、游戏对人物的刻画要求

为了制作一款能够吸引女性玩家的游戏,在对人物的刻画方面越细致、真实、成熟、丰满、详尽越好,最好能真实地体现各角色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个人认为,人物设定方面应包括人物的属性设定、背景设定、形象设定、逻辑设定等四大要素。

(1)、人物的属性设定 人物的属性设定包括人物的姓名、编号、绰号、别名、等级、属性、职业、称号、声望、所会天赋、技能、魔法、各项能力、特长、所属阵营、拥有的道具装备等方面的设定。(2)、人物的背景设定

人物的背景设定包括人物的背景、来历、背景故事、身世、家庭住址、生日、星座、生肖属相、所属势力、组织、国籍、帮会、血统、种族、民族、是否混种、游戏中相关任务、剧情、事件、个人喜好、行为习惯、性格、游戏中的对白、人物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设定。(3)、人物的形象设定

人物的形象设定包括性别、年龄特征、身材、高矮、胖瘦、体重、样貌、发型、发色、面孔、五官、面部细节特征、穿着、种族特征等方面的设定。(4)、人物的逻辑设定

人物的逻辑设定包括人物的人工智能脚本、互动功能脚本、场景坐标、功能权限、杀死人物获得的经验值、杀死人物获得的物品、获得特殊物品的几率等方面的设定。

4、注意人物对白的细节性

RPG游戏中,人物主要是通过交谈来获得彼此的互动,并进而展现人物的特有的魅力和独特的个性的。所以对白就显得相当的重要了。故为了让玩家融入到这个虚拟的游戏世界之中,NPC的对白也要符合游戏对人物对白的要求。

个人认为,人物的对白需要符合故事背景、游戏环境、事件、好感程度、身份地位、阵营、当前心情、当前行为、语气态度、人物穿着服饰等方面的设定。

此外,在对白的细节上,要符合角色的种族、职业、性别、性格等人物特征。

5、可以应用声优在游戏中

可以在游戏中应用声优,借以充分展现游戏中人物的魅力和个性。目前,国产游戏这方面应用的不多。

九、不要制作泡妞的游戏

从女性玩家的角度进行分析,个人认为,不会有女性玩家会真的喜欢玩这种男子至上主义的泡妞的游戏的,并且在游戏中还附带其他的女性作为自己的情人的。其实,女性玩家是很反感这样的游戏的,因为这样明显是对女性的不尊重!所以请尊重女性,不要制作泡妞的游戏,或是在游戏中有任何大男子主义的游戏设定。虽然这样的游戏很能迎合大部分男性玩家的口味。

十、合适的游戏人物设定

1、合适的游戏人物设定

女性重视感性和视觉审美。所以,在我眼中,一款能够吸引女性玩家的游戏,在视觉上要给人一种很自然的美的感觉。人物的设定是否适合游戏的风格、画面是否唯美、美工是否华丽都是其中的关键。

此外,女性玩家似乎都不太喜欢昏暗的游戏画面。

2、可以设定反串的角色

在人物设定方面可以设定反串的角色,在游戏人设上将原来其他的女性配角,反串为帅气的男性角色,并考虑多以女性的自我为中心,满足女性玩家的心理需求。

十一、女性喜欢琐碎的事物

女性富于感性的一面,使得其有喜爱琐碎的事物和收集物品的习惯。比如说盖个房子,从材料收集、图纸收集、家具制造、购买地皮等。在这方面可以进行相关的设定。

十二、注意女性被保护心理

在女性的心理方面,一部分女性反感大男子主义,但是由于大部分女性自身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所以也不排除其自身希望被保护的心理,甘愿做男性的受保护对象。

十三、注意女性的嫉妒心理

另外,在设计游戏时,也要注意女性的嫉妒心理、相互攀比心理。女性的嫉妒心和攀比心也是不可小视的,例如比谁男朋友帅,比谁老公挣得多等。

十四、注意女性的懦怯心理

女性一般比较胆小,但是她们敢于尝试新鲜事物。

十五、女性重视细节和过程

女性具有重视细节、重视过程大于重视结果等各种心理因素。所以,游戏最好能反映女性玩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所能经历到的各种事情。

十六、大多女性有BL的倾向

这方面是个要注意的地方。

十七、要有大量的CG和动画

例如《樱花大战》系列游戏,1代有8张CD,而2代光CD就有12张之多。如果除去2代中的CG和动画,可能真正的游戏内容不会超过3张CD。

十八、须有亢长剧情和对话

SEO在线培训后总结的十要素 篇5

将其中的一些要点记录如下:

1.尊重Google最基本的原则是确保你实现最大利润化的最重要的条件.2.避免重复内容.谷歌会利用模糊算法来识别重复的内容,复制采集的内容等等.内容原创才是王道,采集不是捷径,只是侥幸.谷歌在评价一个网站的采集内容和相同内容时,会考虑到网站的其他因素,历史浏览量等参数,因为某些转载的文章可能会比原创的页面排名高.3.谷歌倡导个人原创写作,重视优质独创性内容,重视个人独立博客站点.4.不要随意交换链接,尤其买卖链接交换.链接交换原则:主题/内容/用户相关联!不要太计较PR,应该重视流量和收录和内容相关性.谷歌会跟踪国内外的买卖链接交换平台,会评估你的链接出现在其他网站的性质,进而做出相关行动.5.针对越来越多的国人朝外语网站发展的趋势,谷歌会加大打击利用机器自动翻译成外文建设网站的力度.能够被以该门语言为母语的人们流畅理解的外语网站才是谷歌推崇的.6.谷歌不赞成单页面网站,并希望将丰富内容的网站展现给访客.仅靠单页面网站在谷歌取得好排名和流量的难度会越来越高.7.不要在网页中隐藏链接,包括利用颜色去掩饰链接,这些是seo黑帽中相当过时的手法,谷歌可以轻易识别并作出相关处罚.8.让谷歌的爬虫看到与访客一样的内容,对于已经不对访客开放的网站目录或页面,建议也在网站robots.txt文件中说明,避免引起谷歌的误解.9.网站不要只为了搜索引擎而SEO,注意吸引其他来源的优质流量.邮件推送最新新闻仍然不过时,只需要你将恰当的内容已官方的名义发送给感兴趣的人群;及时 更新你的博客及微博,注意微博会出现在谷歌的realtime搜索结果中;在人群集中的社区网站进行宣传,但不要发垃圾帖.10.谷歌评估一个网站的参数达到250多种,每年会进行大约400次更新,最近的两次大更新在7月和9月.PR是谷歌比较重要且可以公开的一个参数之一,但重要性在逐渐降低.再附一条针对Adsense的,新手比较关注的:正常的高点击率是不会触发谷歌K号,同一IP登录不同adsense帐号也不会触发K号,谷歌有多种模型,来计算你是不是真的违反了谷歌adsense的原则,最大努力的避免误杀.文章由多特尔 刷网站人气软件站长发布 转载请

高效课堂教学的十要素 篇6

Alt键的十三个高效的快捷操作方式

。作为一名IT人士,提高工作效率是有很多方法,也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做,今天笔讲述的是我们平时最常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Alt键的一些实用技巧。

1.万能抓图热键

在运行游戏或其它应用软件中,当屏幕上出现精美的画面时按下键盘上的Alt+PrintScreen组合键,就可以把当前活动窗口或对话框的内容拷贝至剪贴板,然后调用“画笔”或其它绘图程序,选取“编辑”菜单中的“粘贴”项,即可调出一幅漂亮的画面来。 当然,我们如果只是按下PrintScreen键,就是全屏抓图。

2. 终止某一进程

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即可弹出一个“关闭程序”对话框,选取某一进程,然后点击“结束任务”即可快速终止该进程。而再次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则可重新启动计算机。

3. 弹出下拉列表

在对话框中,可以通过Alt+向下箭头键来弹出所选的下拉列表,以免去移动鼠标寻找并点击列表框下箭头按钮之苦。

4. 快速查看属性

按下Alt+Enter组合键或在按住Alt键的同时鼠标左键双击某对象(如资源管理器右边窗口中的文件夹、文件、桌面上的图标等,左边窗口中的文件夹不行),则可快速打开其“属性”对话框。其作用相当于点鼠标右键,并选取“属性”。

5. 切换DOS窗口

按下Alt+Enter组合键可以在窗口和全屏幕方式下切换MS-DOS。

6. 激活操作命令

按下Alt键可以激活活动窗口的菜单栏,使菜单栏的第一个菜单成为高亮条,而按下Alt键和一个字母就可以激活这个字母所代表的菜单项,如按下Alt+F就可以激活当前窗口的“文件(File)”菜单,此外,在对话框中,同时按下Alt键和带下划线的字母则可以选定该选项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7. 关闭应用程序

按下Alt+F4键可以最快的方式关闭任何应用程序,而不用在文件菜单或工具条中寻找并单击“退出”或“关闭”。

8. 切换应用程序

按住Alt键不放,再连续按下Tab键则可以在一个对话框中显示出当前已经运行的所有程序的图标和当前激活的程序的图标及其名称,只要释放Alt键便可以立刻切换到该应用程序中,称之为“冷切换”。

10. 打开控制选单

在应用程序中,按下Alt+空格键可以直接打开系统控制选单。

11. 撤消上步操作

在Windows 98的各个对话框中,凡是对编辑框的操作都可以通过Alt+Backspace键来撤消,其效果和Ctrl+Z完全一样。该功能同样适用于微软的各字处理软件,如记事本、书写器、WORD等。另外,也可用该组合键来撤消文件移动或重命名等文件操作。

12. 切换辅助选项

对需要使用辅助选项快捷键的特定用户来说,Alt键同样可以助一臂之力。比如,按下左Alt+左Shift+Printscreen键可切换高对比度开关;按下左Alt+左Shift+Num Lock键可切换鼠标键开关。

13. 在Word中

选择文本时,如果先按下Alt键再拖动鼠标,则为列选择方式(否则为行选择方式);在拖动标尺或表格线时,无法看出其准确的数据,但如果先按下Alt键再拖动或点击,则可获得精确的数据。

高效课堂教学的十要素 篇7

关键词:有效数学课堂,基础课程,五要素

一、理想和目标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正是树立了以“学生为本,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也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面向每一位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由此, 在数学上, 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这是我们的理想, 也是我们的目标, 是我们进行一切教学的理念所依, 方向之趋。

二、参与与经历

1.参与教学要注意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 只有这两者都达到了统一, 才是真正的参与。

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 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欲望也被激发了, 良好的情感、态度自然就升华了。 有效参与, 就有了保障。当然, 有了积极参与并不代表着有效参与, 而有了有效的参与可以说是必须有积极的参与做基础才能获得的。 积极参与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效参与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两者是相统一的, 缺一不可的。

例:《千克、克、吨》有多重这一课中是这样体现两个参与的。

(1) 师:同学们带来了很多东西, 到底谁带的东西是最重的呢? 老师很想知道, 你们能告诉老师吗?

(2) 请学生把自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摆在桌上, 看谁的重谁的轻?

(3) 请你们看看这两样东西, 谁重谁轻?

(4) 师再拿出一苹果和一梨子, 重量相近。 结果学生看也看不出, 掂也掂不了。 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 结果学生想到了称一下。

(5) 师再拿出一些物品, 让学生猜测重量, 最后再用天平来称。

2.经历是要经历学习的过程, 经历方法的形成, 经历情感的体验。

听了我记住, 做过了我理解了, 经历了我成长了。 所有的学习过程, 都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并进行体验, 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全人发展的人。

三、自主与合作

1.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应成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途径。

不管从心理学角度, 还是从建构主义学说都充分说明了, 学生的知识学习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反馈问题, 评价问题, 等等。 而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 学生会采用各种各样学习的方法、手段及策略, 进行自主探究问题。 同时, 在自主学习中可以寻求与同伴的合作, 与教师的交流, 与家人的探讨, 与社会的沟通。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将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重要条件。 同时, 也为培养起一个个完全发展的人作出重大的贡献。

2.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应有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的, 也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合作解决的。 教师要把握好教材, 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空间。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对我们很有帮助。 他认为, 在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 有一个空间, 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 俗称“跳一跳, 摘果子。 ”

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 也应有一定的时间, 有充分自主的时间, 也有互动交流的时间。 一般来说, 这个时间段有准备时间段、思考时间段、验证时间段、交流时间段。 教师要给足时间, 才能真正让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得以有效进行。

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师创设情境:出示两块地, 张大爷有一块长方形的地在李大爷家旁, 他们两人商量准备对换, 该怎么办?

(学生独立思考后, 把自己的观点和同桌交流,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 )

四、创新与实践

数学课程理念指出: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建立新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习方式的改革。 从这层意义上讲,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确立学生自主与合作的学习, 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自主、合作、探究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可以说自主是创新的前提, 没有自主, 而只有教师的灌、牵、拉, 根本就不会有创新火花冒出。 学生为了寻求解决办法, 就必须去猜想、去实践、去验证、去发现、去发明。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意识得到了训练。 最终, 创新能力和实践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如: 设计长方体的包装箱一课是这样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的:

师出示:厂里有一些货物, 要制造一些包装箱, 请同学们根据这些货物替厂里设计一种包装箱。 该怎么设计最合理?

让学生自行去思考、去实践, 或寻求合作, 或寻找资料, 等等, 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最后, 学生设计的方案很多, 依据的理论也现实, 无不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实践是思维的源泉, 是一切知识的起点和归宿点。

“实践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认知论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由动作来的。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并不是起因于有自我意识的主题, 也不是起因于客体, 而是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说明了实践对于思维的重要性。

五、评价与发展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 促进学生的发展。 所以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而且要对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 做到评价多维化, 评价多样化, 评价多元化。

评价高效课堂的“五要素” 篇8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真、细、实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认识和行为变化。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指向和核心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习目标假大空、学习目标与课堂教学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更好地制定和运用学习目标呢?我认为,目标制定要力求真、细、实。真,即教师揭示的目标应该是一节课真正的目标,做到明确教什么、学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用了解、识记、理解、运用等行为动词,正确描述;细,指把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的大目标细化为多极化、多层次的小目标;这样的目标具体能达成,可考核,可测量;实,指目标实实在在,目标必须体现教学的价值,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

二、教学内容的取舍要精当

高效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能很好地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的内容。为此,教师必须要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第一,教师钻研教材要深,要“进得去,出得来”。教师应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教学目标,选取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的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并在此基础上精选出课堂的训练点。精选出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正确无误,体现科学性;要反映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第二,教学内容的取舍要关注学生,准确把握教学基本点。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换言之,学生怎样学决定了教师怎样教,而不是怎样教决定怎样学。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起点,筛选出最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

第三,教学内容的取舍要关注目标,准确把握难易程度。教学内容的取舍要明确哪些是重难点,哪些又是基础知识点。依据这些目标所筛选出来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不跑位,难易适当。同时,在取舍教学内容时,还要尽力做到三个不教:即,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暂时不教,留待以后教。

三、要有效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要看学生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现代教学要求教师首先不是提供信息,而是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小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任务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推广普及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第一,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选举并培训好小组长,搞好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制定好小组学习目标,使其成为小组成员共同的学习愿望和追求;在共同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每个小组成员制订个人的奋斗目标;建立小组内的互相合作机制、互相监督机制和小组间的竞争激励机制。

第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一是小组成员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根据给出的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二是学生在自我探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形成清晰的认识。三是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交流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在小组展示后,其他组员可以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辩论和矫正,教师也要对展示内容进行综合评析,并对不当之处要予以纠正,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直至解决问题。

第三,营造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适当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合作的欲望更加强烈,课堂变得更加生气勃勃。那些胆子较小、基础较差、平时不敢在全班面前发言的学生,此时也能放松心情,大胆地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组内同学的帮助下,代表小组在全班面前交流,从而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与学习的积极性。

四、要使全体学生高度投入课堂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是怎么学的,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简言之,就是创造一切条件与机会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教师的教不再是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全体学生高度投入、积极参与、乐学善学,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第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用心体验和感悟课堂教学。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而应充分运用课件、音像、电脑等现代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引人入胜、轻松和谐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不断地用心体验和感悟课堂教学。

第二,拓展教学思路,让学生动脑去发展思维能力。脑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学习的源泉,也是丈量学习效率高低的尺度。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不爱动脑,听课心不在焉,眼神时常流连于窗外,使得学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据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层层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感悟,为学生留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去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做到知识的深化、拓展和推移,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的火花。

第三,开展百家争鸣,让学生动口交流表达其思想与见解。“说”是师生互动的桥梁,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也是课堂教学走向成功的保证。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广开言路,激活课堂气氛,要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让学生展开讨论、争辩、评议,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步化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

第四,广开教学渠道,让学生动手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教师要重视挖掘学生的潜力,寻找其自身的闪光点,促其浑身散发出无穷的活力。课堂上有不少学生听讲发困,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教师应要求学生勤动笔、多写多记,使学生的大脑神经系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而激发其潜能,呈现良好的学习状态。

五、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其实都是目标。确立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清晰目标,只是解决了本节课“教什么”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即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依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教学,逐一落实学习目标,通过目标揭示、目标巩固、迁移运用等方式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第一,目标揭示。学习新知识之前,将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知道这节课学什么,明确前进的方向。

第二,目标回应。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上课前呈现目标、诠释目标,讨论时围绕目标,展示时体现目标,检测时回扣目标;课堂结束时回应目标,教师要指导学生回顾学习目标,看看是否已掌握,或通过检测反馈问题、了解学情。

第三,迁移运用。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从广度和难度上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根据学科知识特点与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情况,设计课堂达标检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要想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需要教师不断地探寻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高效课堂教学回到一个核心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学习的任务、时间和空间、兴趣和爱好真正还给学生,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思维训练、能力提高的焕发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

上一篇:本草的意思, 本草的解释下一篇:Python中的hypot方法使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