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算机应用专业(精选8篇)

计算机应用专业 篇1

毕业实习任务书

一、毕业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岗位针对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毕业实习作为高职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是前面几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提高,是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进行的全面训练,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考核。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毕业实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获得实际的工作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技术、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同时,通过社会实习来检验学校的办学思想及人才培养方向以便及时获得社会反馈信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毕业实习任务与要求

(一)实习任务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实习任务是按照目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及计算机应用行业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要求,针对企业日常业务的开展,将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融于实际应用操作中,使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专业业务开展所需的各种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业务分析能力和专业实践操作技能,以适应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行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具体实习任务明确如下:

1.通过毕业实习训练,使学生能够将在学校所学过的相关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和动手能力。

2.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主要技能,着重训练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业务能力。

3.通过在工作岗位中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收集必备的资料和素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基本要求

1.按照毕业实习计划安排毕业实习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实习任务书规定的实习任务。2.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必须服从管理,遵守实习纪律、规定和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3.认真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做实习日记,完成实习报告。

4.对于违反实习纪律或有关单位规章的学生,必须立即停止其实习,及时与学校联系,并报学校予以处理。

5.学生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实习,必须办理请假手续,报系领导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否则,不予评定实习成绩。

三、毕业实习内容

(一)熟悉岗位业务,了解企业情况

实习任务: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业务范围、组织机构、人员构成、规章制度、工作纪律。

(二)信息中心岗位

实习任务:全面了解该单位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1.计算机硬件。2.计算机软件。3.网络通信与维护。4.信息走向。包括:(1)收集信息(2)存储新信息(3)处理信息(4)传输信息

5.企业网在管理及事务处理上的应用。

6.进行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

(三)其他的计算机应用岗位

实习任务:熟悉所有利用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任务。包括: 1.办公自动化。

2.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部署、设计思想及所从事的业务。3.软件的开发工作。

四、社会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1、实习开始时,学生要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

2、实习过程中,学生要记载实习内容的实习日记。

3、实习结束时,学生对实习过程要写出实习报告。

4、实习结束时,要具备实习单位开具的实习证明,包括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及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做出的鉴定。

5、根据以上考核材料,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成绩做出评定。

6、实习协议、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毕业论文必须在2006年6月前送交辅导员老师处,否则不予毕业。

其中,实习报告的格式应符合规范、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全面反映实习的具体情况。实习报告为不少于3000字打印稿。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信息技术系

2005年12月 2006届计算机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按照国家高等教育的有关规定要求,高等教育院校毕业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并经答辩合格后方可毕业。根据我院(系)专业教学计划,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现将200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要符合时代主题,高举的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结合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针对当前计算机应用领域发展与改革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紧密联系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具有超前性和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或者设计出有一定价值的应用系统。

二、参考选题

原则上毕业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选题目,并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题目要有实际意义,具有应用的价值,可以是项目设计、实际应用感想和设想等,也可以自己选择导师协商题目。对有创意、有新思想、完全独立完成的论文将会获得较高的评价。如果自己不能独立确定题目,下列题目供参考:

1、浅析计算机XX领域中的新技术

2、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的探讨

3、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4、计算机网络在XX领域中应用的思考

5、计算机网络在XX领域中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5、谈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新技术

6、××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7、谈谈××领域计算机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你对本领域计算机应用展的构想。

8、电子商务时代客户信息管理

9、物业(超市/仓库/汽车美容店/旅馆等)管理系统的设计

10、XX企业网站设计中的理论与实践

11、XX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2、JAVA技术的应用研究

13、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14、网络安全在XX领域中的应用

15、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在XX中的应用

16、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17、其它电子商务技术、应用、设计方面的研究

18、网络多媒体作品/广告的设计与制作

19、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20、“网吧”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研究

21、IT专业学生文化建设之我见

22、XX网络规划与设计研究

23、信息化社会对人民生活习惯的影响研究

25、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园网建设的新思考

26、对日软件设计与开发中的问题研究

27、UNIX、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比较研究

28、国内外杀毒软件比较研究

29、防火墙技术的应用研究 30、动态网页技术的应用研究

31、小区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32、智能大厦建设研究

33、网络布线研究

34、各种计算机语言的比较研究

35、各种接入Internet技术的研究

36、无线局域网设计研究

37、中外(任选一个国家都可以)信息化建设研究

38、中外(任选一个国家都可以)软件人才培养研究

39、XX调查研究(任选一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如辽宁城乡网络普及状况研究)40、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站比较研究

41、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计算机语言比较研究

42、信息存储技术研究

43、动漫技术研究

44、嵌入技术研究

45、Flash在XX中的应用/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46、数据技术的研究

47、基于B/S模式的XX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48、XX系统的改进设想

49、各种压缩技术比较研究 50、黑客攻防技术研究

三、论文撰写要求

论文以4000字左右为宜,用A4纸打印。不得从网上直接下载,或机械组合。一经发现将影响学生的毕业。

(一)毕业论文内容

1、题目:应简洁、清楚,最能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不超过20字;必要时加副标题。题目字体、字号分别为黑体、2号;副标题字体、字号为宋体加粗、3号。

2、中文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字数在200字左右。字体字号为宋体、小4号。

3、关键词:应为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最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一般为3—8个。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小4号。

4、正文: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论证过程严谨、逻辑性强,层次分明;结论要正确无误。论文层次序号采用:

一、(一)、1、(1)、1),可跳级使用,各层次的序号左空2格起排,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正文字体字号为宋体、小4号。

5、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字数在300—350字左右,英文摘要的题目为英文ABSTRACT。字号为小4号。

6、参考文献:置于英文摘要后面。所用引文应该核实准确并注明出处。参考文献只选择主要的、正式的期刊、文献、书籍,序号为中文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在引用处标明相应的序号。参考文献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阅读并参考过的期刊、文献、书籍。置于论文后面,所用引文应该核实准确并注明出处。参考文献只选择主要的、在正式出版物发表的列入,序号按中文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在应用处标明相应的序号。

其格式为: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始页-末页。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期号:始页-末页。

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C].见: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始页-末页。

7、封面:包括毕业论文的题目、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论文题目字体字号为黑体、小初;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的字体字号为宋体2号。论文的装订方式为:左侧上下1/3处各一个订书钉。

(二)毕业论文撰写的原则

结合社会实习,紧密联系实际,是作者经过调查研究、深入探讨的新成果。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论文撰写的方法

毕业生需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选择论文题目。确定论文题目后由学生写出论文提纲,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学生才能动手写论文。论文初稿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交指导教师审查。指导教师通过论文的阅读,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进行修改,直至指导教师认为论文合格。学生要充分利用资料室、图书馆和社会实习来收集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整理、补充、删减、修改形成自己的论文。

四、毕业论文各环节的时间安排及主要内容

1、论文的选题和提纲的审查

时间1周

主要内容:论文的选题应从专业角度出发,尽可能的选择现实生活中比较突出的热点问题和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提纲的审查要看文章题目是否正确、合理;文章结构、层次是否清晰;前后问题是否有逻辑关系。

2、论文初稿的撰写

时间4周

主要内容:学生应将围绕论文题目收集的若干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加工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系统的论证,得出结论。以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在2006年4月30日前上缴指导教师。

3、论文的指导及修改

时间2周

主要内容:指导教师将学生交来的论文初稿进行详细的阅读、审查,发现其不完善、甚至有错误的问题,并向学生提出修改建议,由学生反复修改,最后指导教师认为合格,同意定稿,使学生获得答辩资格。实际上是不断完善毕业论文的过程。

4、论文的打印及装订

时间1周

主要内容:学生要按照要求将毕业论文用计算机打印出来,并按规定装订成册。

5、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

时间1周

主要内容:由学校组成答辩委员会,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具体答辩程序是,首先由学生宣读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答辩委员会成员就论文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由学生回答所出的问题;最后,由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表现、论文的水平、答辩情况综合评定答辩成绩。

6、毕业论文要求在2006年6月1日以前送交辅导员老师处。毕业论文要装订成册,同时上交软盘,便于归档管理。毕业论文需要优秀成绩者,请于6月10日、11日参加答辩。参加答辩的,请提前通知系办公室。不提交毕业论文者,不予毕业。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信息技术系

2005年12月 附:实习报告样本及要求 1.封面格式

实习报 告

学生姓名:XXX

班级:XX级XX专业XX班

指导教师:XXX

2.内容格式

实习报 告

——关于XX的实习及总结

实习时间: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实习单位:XXX公司(企业)

一、实习内容及过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实习经验与不足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年XX月XX日

五、实习报告书写要求

1、封面:包括实习报告的题目、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实习报告题目字体字号为黑体、小初;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的字体字号为宋体2号。论文的装订方式为:左侧上下1/3处各一个订书钉。

2、格式:实习报告必须包括题目、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经验与不足总结等五部分。

3、实习报告题目:题目分主标题和副标题,副题鲜明、简洁、清楚,反映实习的中心内容,不超过20字。题目字体、字号分别为黑体、2号;副标题字体、字号为宋体加粗、3号。

4、实习时间:进行实习的实际时间段,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4号。

5、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的实际单位,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4号。

6、实习内容:进行实习所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过程,字体为宋体,字号为4号。

7、实习经验与不足总结:参加和完成校外实习的真实体会与总结,字体为宋体,字号为4号。

8、形式:实习报告采用纸稿形式。用A4纸计算机打印,按要求设置,装订成册,字数不少于3000字。

计算机应用专业 篇2

关键词:计管复合型,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以各种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的传统综合性专业。当前, 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专业, 涵盖从中专到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不同层次。但是, 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趋于类同, 特色不太明显, 再加上逐年毕业生众多, 从近几年社会需求市场来看,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 改造计算机应用专业, 改变传统办学思路, 替换新的课程, 使用新的教学方法, 是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老师们, 应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社会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 我们发现有着良好信息管理素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 灵活性高, 适应性强, 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待遇满意, 并且对未来工作前景和自身的发展抱有信心。以下, 我们选择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合方向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个改革方向, 供共同探讨。

一、计管复合型学生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必要性

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继续借助传统经营模式的传统产业的发展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挑战。边缘学科、交叉学科、高新技术蓬勃兴起, 这使掌握交叉专业、多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当前用人市场上广受欢迎。这就要求各层次的大学教育, 不能不考虑经济发展、职业岗位需求、社会认可的因素, 使设置专业包含的知识涵盖面要大大拓宽, 使各专业门类之间的联系能更加紧密。同时,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生产中的技术构成的不断提高, 职业岗位的重设情况将频繁出现, 职业技能要求的更新将持续给学生带来压力, 这就要求走向职场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自学习能力和快速适应能力。显然, 复合型人才在这些方面有相对优势, 具备较强的可再发展能力。

(二) 可行性

在各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应用中, 信息管理占有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 工作信息管理都属于计算机应用。企业单位的ERP, 更是发挥了信息管理的独特作用。在把财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企业生产管理知识与数据库知识融为新的课程体系上培养的人才, 正是工作岗位中需要和欢迎的。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打破旧的思维定势, 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势在必行。破旧立新, 这种思维发展脉络和过程, 自古以来在各行各业中就持续存在, 它不局限于今天, 不局限于教育行业, 更不局限于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计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既是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 也是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 深入学习较为系统的计算机知识的同时, 掌握适量的管理知识, 既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也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三) 准确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命力所在, 也是当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步和普及, 对职员而言,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一个必备素养;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的大循环, 企事业单位通过与外界的广泛接触和学习, 它们的管理模式、管理能力、管理体制逐步向国际接轨。显而易见, 既有计算机专业, 又有良好的管理素质的人才将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欢迎。计算机管理信息方向的毕业生就业主要有四个方向:一是偏重于计算机方面而以管理为辅的工作岗位, 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 (数据库、C、VB) 、网站维护、系统维护等与计算机应用工作有关的岗位。二是偏重于管理方面而以计算机为辅的工作岗位, 包括会计凭证录入、会计电算化等与会计应用、ERP工作有关的岗位。三是偏重管理计算机为辅助的工作岗位, 如市场营销等。

二、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毕业后满足相应岗位群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毕业后可能在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管理、操作应用和经营管理、财务电算化等技术性工作, 具体培养方向:计算机专业以软件应用、系统维护方面为主;信息管理以企业管理、财务或者ERP方面为主。

三、教学计划简术

培养目标需要通过教学途径来实现的。所有教学活动均以教学计划为依据, 我们对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探索。教学计划包括以下特点:教学计划按五模块方式编写。

1) 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教学中坚持以下要求。“十个三年教育连续不间断”。即:政治理论与思想品德教育;计算机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训;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训;职业技能培训;身体素质训练;心理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培养自控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培养服务意识、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交际能力。2) 教学内容及其安排有分有合, 有机统一。计算机、信息管理既自成体系, 又相互交叉融为一体;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成体系又相互结合;职业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齐头并进, 相互配合, 贯穿始终。3) 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手段。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中, 应充分考虑考证应试的要求, 明确参加考试的时间, 给学生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目标。4) 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每个学期安排了实践性课程, 实行课内训练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安排了多种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岗位培训, 以获得相应的证书。同时, 创造条件, 组织训练学生, 争取获得“初级电工证”和“CAD绘图”等相应职业技能证书等。

四、课程设置

(一) 课程设置目标

为达到复合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信息管理两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训教学采用三年连续不间断的方式安排;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合理安排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的比例, 除公共基础课外, 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教学安排与实践教学安排比例为1∶1。

(二) 课程设置学原则

理论课应以两专业专业的“自成体系”为度, 理论深度宜浅;技能课设置应结合实际, 突出应用。

(三) 课程设置内容

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计算机系统安装和维护”、“数据库语言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或者“JAVA程序设计”、“网页综合设计”、“动态网站建设”;信息管理课程设置“管理信息设计与实务”、“公司管理心理学”、“公司管理”、“企业管理实务”、“市场营销心理学”、“市场营销与实务”、“会计原理”、“财务管理与实务”、“财务软件与应用”、“ERP”。最后一个学期可以分三种发展方向, 按个人兴趣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篇3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96-04

【作者简介】严圣华,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镇江,212016)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和程序设计。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标准是按照培养目标、人才能力和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对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权威性核心教学文件,是安排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课程标准致力于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课标设计思路与目标解读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标准设计了三个专门化方向: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计算机信息管理。本文针对三个不同方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和继续学习专业展开分析,具体如表1所示。同时,在课程结构中,又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二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三个专门化方向课程如图2所示。

计算机应用专业共选取6门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它们是“Office高级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程序设计(VB)”“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网络操作系统”和“Access数据库”。这6门课程选自3个不同的专门化方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过职业教育之后的预期结果所做的一种基本规范与质量要求,是管理与评价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

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养成,实现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根据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按照程序开发与测试岗位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定课程目标;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融合程序开发与测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确定课程内容;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对项目进行选择和编排,设计学习任务,课程内容组织注重理实一体化。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项目课程开发解析

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以及课程标准项目化来完成,课程的项目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的开发注意以下几点:

(一)工作任务分析

依据某特定职业(或工种)或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汇集相应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的实际工作任务,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并优化,使得选定的工作任务能更完整地体现预定的职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目标。以“办公自动化方向”为例,在“Access数据库”中就加入了小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来综合训练学生的知识、技能。以“数据库—表—记录—SQL语句—窗体—报表—宏—VBA”的顺序设计学习任务,课程内容组织注重理实一体化,使学生具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真实的项目案例与课程转换

将工作中实际应用到的项目转换成专业技能课程中的学习项目,把项目案例任务表中的任务模块转化为课程模块,进而形成专业技能项目课程体系结构。这是一个整体性结构转换过程,两者是同构的,它在课程开发专家、行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企业项目技术人员和学校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合作完成。参与者不仅要对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工作任务非常熟悉,还必须具有职业理论素养和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尤其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项目课程的理论知识。

项目案例与专业教学课程中的内容并非一一对应,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转换过程。因为案例项目中的任务模块并不能全部简单地转换成某一门课程中的模块,可能是课程中的某些部分,也可能转换成不同的课程。并且在教学中不同模块对应的知识和技能所需的教学时间不一样,不同的课程在知识和技能分配上应体现时间的均衡性,因此要想将项目案例转化为项目课程门类,需要对任务模块进行科学的优化重组。

(三)项目案例设定与课程标准制定

对项目案例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工作任务分析表,转换成学习任务并形成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制定各模块的学习目标,并将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分解成若干个小模块,再通过递进式、网络式等不同的组合方式,最终形成整个课程模块,进而为制定课程标准提供依据。在学习任务转换成课程模块并制定课程标准以后,开始编写项目课程教材。依据模块所需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及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将任务所要用到的知识点和技能分解到一个个的子模块中,按技能形成的逻辑规律,采用一定组合方式形成项目课程体系。

(四)教材编写与应用

教材的编写要根据职业岗位需求,按工作过程进行划分。把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的学习性任务,按照职业活动工作顺序将课程所对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构建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完成“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课程编排做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内容以项目形式呈现,项目内容覆盖数据库应用技术所涉及的知识点,随着简单到复杂、实例到原理、原理到应用的逐步深入,全面推进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受项目工作任务的驱动,积极参与数据分析、程序设计、项目任务实施。

以“Access数据库”为例。本教材围绕数据应用开发所需的技术技能搭建项目工作场景,细化出相应的知识模块,通过“项目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等环节来实施。重视项目任务实施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学生在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充分感知、体验,获取过程性知识和经验,实现项目教学与岗位要求的对接。项目设计严格贯彻“必需、够用”原则,从培养应用技术能力和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出发,进行综合型、系统性的项目教学。充分体现中职教育“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教学特点。本教材以数据库应用开发为主线,以具体项目(任务)为载体,每个项目(任务)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每个项目(任务)都是一些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课程的安排围绕学习性的任务而展开,从而实现“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化。“Access数据库”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如图3所示。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篇4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应用十分广泛,它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基础,突出计算机和网络的实际应用。[1]

目前中国计算机专业主要分为三大类:计算机基础专业、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与文科艺术类交叉的计算机专业。根据各专业开设课程不同,获得这些专业的学士学位可以相当于计算机等级三级或四级水平。

1. 计算机基础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这些专业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开发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发、维护等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

2. 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

与理工科交叉而衍生的计算机专业很多,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自动化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等。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和上升的平台,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就业面相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宽得多,不但适用于IT 领域,也适用于数学领域。

推荐院校: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深圳大学

2)自动化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归并了多个自动控制领域专业的宽口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并立足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控制这一新兴应用领域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是工业制造业的核心专业。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就业基础和优势。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重庆大学

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这是一个由信息科学、计算数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专业,就业面涉及到教学、商业、网络开发、软件设计等各个方面,就业率高达95%以上。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4)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通信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通信基础理论和基本基础,掌握微波、无线电、多媒体等通信技术,以及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时代有着极佳的就业优势。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宽口径专业,主要培养信息技术、电子工程、网络系统集成等领域的高级IT 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推荐院校: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

3. 与文科艺术类相交叉的计算机专业

如果选择艺术类院校的上述专业,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报考人数众多而招生人数有限,中国美术学院的报名与录取比例在2~5%是很正常的事,由此可见竞争之残酷,门槛之高。

1)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美术设计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广告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及电视三维动画制作等美术设计工作。学生毕业后可在设计部门、广告公司、装潢公司、网络公司、软件公司、动画公司、企事业广告部及学校等从事美术设计策划与制作、电脑绘画、动画制作、网页设计及教学工作和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推荐院校:四川美术学院、云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

2)网页设计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互联网融入我们的生活,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网络以其自身信息传递的高效快捷、多样化、互动性等优势,深受人们的欢迎,已经成为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媒体传播方式。因此,网页设计专业对广大青年学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推荐院校: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

3)影视动画设计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动画原画创作、动画设计、广告设计、软件开发、影视节目制作等工作,还可以从事传媒设计、管理及商务方向。

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成都大学

4)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本专业是以美术造型能力为基础,以装饰、建筑等专业为设计依据的创造性专业学科,培养能够独立从事居住环境和商业环境的设计以及其他环境艺术设计与施工的专门型、应用型人才。

推荐院校: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简历 篇5

Name: YJBYS

Gender: Female

Nationality: Han

Birthplace: Shandong

Date of birth: December 28, 1991

Degree: College

Contact way:

E-mail:

Hand machine:

Address: Beijing City

Education background:

- Shandong University computer application

Work experience:

2012.7 - .4 Beijing communication property company prospects

Computer level:

Familiar with computer office software operation.

Self assessment:

I be modest and prudent, dilig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school classroom knowledge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the actual work, seriously listen to the old staff guidance, the proposals put forward by others, you can listen to caries showing strong desire,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personal experience,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lexible use their knowledge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practical work.

计算机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篇6

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计算机专业通常是大中专学校比较热门的专业,是不少优秀考生的首选。同时,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比较扎实,按理说也应当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但是不少用人单位反映,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虽然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许多毕业生存在着动

手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等问题。

IT项目主管认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主管则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最欠缺的五个方面依次为: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

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在IT企业里工作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们普遍反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专业特征不明显,因而缺乏竞争力。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如果再有一次机会选择本科专

业的话,他们不会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调查结果显示,不少计算机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壁垒很低,仅仅从开发的角度来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很大的优势。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应聘者所学的专业并不是他们被选择的关键指标。例如,64.8%的IT项目主管表示不会在乎员工的专业出身,36.2%的人力资源主管表示不在乎应聘者的专业,但是需要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学习背景;有意思的是5

1.7%的人力资源主管要求应聘者必须毕业于计算机专业。

66.2%的IT项目主管认为,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有比较明显的择业优势。65.3%的毕业生认为,比计算机专业更具有长远优势的是数学专业的毕业生,这主要是因为学习数学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强,能够触类旁通。在面对其他专业(尤其是数学专业)的毕业生的挑战时,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加强数据建模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对抽象问题的解决能力,发挥自己在利用计算机实现抽象模型和软件系统方面的优势。也有16.2%的毕业生认为软件学院的毕业生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冲击。

在从事与行业相关的应用系统开发与研究工作中,除了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更需要与

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这一点上经常占有优势。当然,在一些涉及较深的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核心技术的工作岗位上,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受青睐。他们具备像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等与计算机核心相关的知识结构,因此

在比较核心的系统开发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同样,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5项依次是:(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

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因此,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

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

我们再来看,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发布了最新一期的IT职场人气排行榜。发布职位数量的行业排名大多仍沿袭上月的顺序,计软、互联网、IT服务保持前三甲不变,1

咨询、财会、法律各种专业服务行业紧随其后,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设备业保持第五的位臵。本周排行榜中透露出一个信息: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招聘市场中的“香饽饽”。以IT招聘中最常见到的“软件工程师”为例,如今不仅要求具有软件开发技术,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

或技能。

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

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

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

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臵。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学校计算机专业在培养阶段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2007年,我国需要高级软件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软件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由此表明,实际的人才供应情况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人才

需求。

我们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是:目前软件“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软件企业不需要软件“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软件“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软件

人才。

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

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二、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了解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兼备某一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确立法律、道德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知识(下列内容仅是可选项)

⑴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⑵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⑶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知识;

⑷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的知识;

⑸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

⑹熟练的微机操作技能和办公软件等实用软件的使用;

⑺掌握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的知识

⑻掌握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⑼掌握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方法和步骤;

⑽掌握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维护技能。

2、能力

(1)基础能力:计算思维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抽象思维是指从具体到一

般,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的重要思维环节,逻辑思维是指由一般演绎具体,理性返回感性,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思维环节.作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应有较强的分析具体的特定的问题并加以抽象的能力,对抽象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对各种设计选择的理解能力,以及客观的科学的测试和评价能力.(2)实践能力:主要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能力,运用软件工程原理进行具体问题设计的能力,有效应用集成开发系统的环境和工具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数据和信息处理的能力,系统管理和维护能力,(3)创新能力:主要指独立工作的能力,综合运用基本原理创造性设计的能力,原创性思考的能力,不断展示个性创意的能力等

(4)团队协作和组织能力:主要有沟通能力(包括表达,交流,通讯能力),与其他成员协同工作能力,项目的筹划安排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等.(5)适应能力:主要指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使自己专业技能与学科发展保持同步的能力,既能自我约束又能自我发展的能力等.附:考核指标

⑴外语能力:通过大学公共英语一级考试;

⑵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取得计算机二级(中级)证书; ⑶通过NIIT第一模块的考核。

3、素质(下列内容除第一项外,其余为可选项)

(1)遵守法律,维护公德,具备公民的素质.(2)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具备学者的素质.(3)富有想象,敢于创新,具备发明家的素质.(4)思维严谨,反应灵敏,具备工程师的素质.(5)勇于检讨,勇于负责,具备事业家的素质.(6)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具备实干家的素质.(二)职业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

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系统应用维护、技术支持、以及软件的销售工作。还可以从事办公自动化、业务软件的使用与维护等工作。能在国家机关或企事业中从事现代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操作等工作。

2、其他就业岗位

视工作需要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通过2-5年的锻炼、提高和深造,可以成为网络工程师、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软件设计师等。

(三)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

职业岗位 工作任务 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 拟设课程

多媒体制作 动漫制作 制作flash动画 Flash制作

图像处理 图形图像制作能力 Photoshop

广告设计 掌握广告设计的相关技术与技巧 3dmax

网站建设 网页制作 静态、动态网页制作 DREAMWEAVER,AEP

图像处理 图形图像制作能力 PHOTOSHOP

动漫制作 制作flash动画 Flash制作

计算机技术服务 计算机操作 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计算机基础

硬件的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 网络操作、系统操作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的操作,数据库开发 数据库基础及设计

计算机销售 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销售 计算机硬件知识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售后服务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软件应用 计算机操作 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计算机基础

办公软件的应用 办公软件的应用的能力 办公自动化

应用软件的操作 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 工具软件

软件开发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前期的规划 软件工程

程序设计 完成软件的各项功能 C++、VB

三、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或修改的建议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⑴根据社会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尽快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一条可能的途径。

⑵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就业导向: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贯彻“就业导向”

②产学结合:坚持“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

③适应时代: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技术特点,体现专业建设的时代性,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④推行双证:根据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有关部门配套开发出的IT认证体系引入学历教育,使高职高专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嵌入教学计划体系的职业认证课程的学习,认证成绩合格是获得该职业证书的必要前提。

⑤质能并举: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时,要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并明确一般专业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课程体系。

2、对课程设臵的建议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有别于传统的学科型的课程设臵,培养的是一线的软件工人、硬件技师,而不是专注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研究者、设计者。大批的高职学生就业后将是从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工作做起,而不会从事软件的系统分析、硬件的设计制造。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设臵应定位在“点”上,即着重围绕学生掌握某一个专业方向上的实际技能来设臵课程,在了解“面”的理论知识框架基础上,对计算机应用某一领域的理论知识做到“够用”为度,实行“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实际动手能力,少一点为什么这样定义,原理溯源、定律推导;多一点应该具体如何设计、编码规范、组网配臵、故障排除、测控方法等实用知识。优化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设臵,需要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大刀阔斧删减不必要的理论论证和繁顼的推导过程等内容,增添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订单”内容,并按照市场和企业对高职学生要求的实际技能来设臵课程。

3、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采用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环境,多搞些实践活动,有条件时模拟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多留一些课外作业,多开一些讲座,多给学生一些资料,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考评,少灌输而多启发诱导。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需要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导体现在教师自身消化理解

先进技术后,结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划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使学生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学习和练习,利用教师所提示的参考资料和信息资源,来吸收更多的新知识和实践更多的新应用,在不知不觉中解决学生“今天学习昨天的东西”的问题。学生为主体体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操作、主动探索,把教师提示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作为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从中理解原理、获取知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关键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例如,在进行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时,首先把收集整理的各种教学信息和操作步骤做成网页,在教师机上共享,用25~30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学习网页中的知识,然后用约10分钟时间与学生一起讨论并演示关键的操作步骤,总结出带普遍意义的内容,最后大约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规定的作业。

在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辅导答疑、学生实习操作等控制教学质量各个方面,需要不断地完善教学行为,注重学生收获。教学过程中,互动强调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协作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而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即使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是只顾给学生做演示、讲知识点,而忽视了听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完善这一教学行为需要教师充当“主持人”,与学生互动一起分析问题、讨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术,可以通过预先设计的知识分析题和实际操作项目,让学生临阵动手尝试操作,临时构思和设计方法,发现知识不足和操作失误,提出问题,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解析问题,总结归纳知识要点。为了使学生用眼睛关注应用,用心去体会过程,用语言去表达内容,用思维去判断进程,课堂教学还需要运用协作学习来完善教学行为,即将一个班学生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布臵相应的实际应用任务,2~4人互助合作,共同探索知识问题,交流操作技术。例如,在语言编程的课程设计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MIS的设计和编制,小组中成员分工合作,取长补短,有的负责界面菜单,有的负责功能模块,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协作学习的组织、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实现效率、协作学习的效果等应由教师有效引导和控制。

⑴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是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他媒体(如实物和,黑板),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客观地说,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可以代替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也不可以取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活动。所以,设计时需要考虑多媒体课件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制作时需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用时需要注意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超级链接调用各种软件实时操作,演示程序的调试与运行过程,真正实现“用计算机教计算机”,使教学具有直观性和互动性。

⑵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发挥校园网的作用需要开发网上教学系统,构建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站,开展基于校园网的网上教学。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浏览有关教学的网站、参加BBS站点有关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技巧的讨论,同时把教师的教案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浏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把计算机教师的E-mail地址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方便地通过E-mail和教师进行沟通,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⑶开放计算机实验室

构建一个方便管理、学生自由进出的开放式计算机房是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这需要机房管理部门、计算机教师、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在软件安装、CAI内容、安全设臵、收费标准、制度规范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跟踪研究,探索出可使用可管理的“开架图书馆式”计算机房开放体系。具体来说,有如下工作要做:①挖潜增效,提高计算机及设备的使用率;②计算机房实行全天候开放,同时完善和健全计算机教学服务体系;③动员师

生设计开发机房自动化管理软件,实现机房计算机管理;④建立多样化的学习的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⑤建立计算机安全保障体系,提高设备完好率。

⑷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大学生科研项目活动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单凭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按照目前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将来就业对学生的要求。这是因为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数量不足,学生计划内的上课和上机时间有限,学生课外业余时间没有或很少利用起来,尽管近50%的学生寝室配有微机,但是学生自己机器只是上网聊天、电子游戏,这样虽然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所帮助,但占用了大量时间,对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帮助甚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校需要开辟第二课堂,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钻研学习。例如计算机网络兴趣小组、数据库兴趣小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小组等各种兴趣小组,这样既发挥宿舍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又可根据专业特点及自身兴趣来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及操作技能,变被动为主动。与此同时,计算机教师也需要给出专业方向的大学生研究课题、参考资料、搜索信息源等,引导他们自主地进行大学生科研活动,逐步熟悉计算机软件、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它应用程序的开发。并举办电脑DIY、程序设计、网站设计等操作技能大赛。通过大赛,激发学生钻研学习的兴趣,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4、对专业师资配臵及任职要求的建议

(1)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2)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具有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5)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

(6)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

(7)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相关行业保持紧密联系。

(8)具有处理相关公共关系的能力。

5、对专业实验实训资源配臵的建议

目前,我校每个软件技术专业班级都有一个专用机房,各种软件安装到位,能满足教学需要。实验室名称:软件技术

功能要求 场地面积/m2 配臵标准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最低配臵 适用范围

SQL server

C#程序设计

JAVA程序设计

VB.net程序设计

ASP.net

网站开发

应用软件开发 75-100 1 PC机 PⅣ及以上 台 50 NIIT第一模块、第二模块考证;计算机全国等级考试二级、计算机高级工考证操作系统 Windows XP及以上 套 50office 2000及以上 套 50软件开发环境 相关软件 套 50软件测试工具 相关软件 套 50网站开发环境 相关软件 套 50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篇7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网络的高速发展, 高校的不断扩招,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水平逐年下降, 学生的知识水平呈降低趋势, 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力不高, 学生对课堂的存在抵触情绪, 教师的教学与就业岗位需求脱节, 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 单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已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要遵循以学生为本, 以就业岗位需求为依据,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 还课堂于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增强岗位竞争能力的目标。

一、教学环境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从中职学校走出的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动手能力等方面在企业中用不上或与岗位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要培养全面发展, 具有职业特色, 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首先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 更新现有设备, 构建多媒体实训室

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设备陈旧, 软件版本过低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之间的矛盾。为提高学生的技能, 有一个良好的实训场所, 必然要提供一个能够与企业接轨, 与岗位需求联通, 更利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实践实习的计算机多媒体实训室, 最好是校企共建。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接触并熟练操作计算机及相关设备, 如打印机、扫描仪、碎纸机、投影仪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接触到与生产实践最接近的设备、环境, 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才能让学生在就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二) 构建校园网络, 向数字化校园进军

互联网络的发展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 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 可以进行信息的共享, 教育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在中职中建设校园网络则为我们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将成为师生交流的新生方式。校园网络会很好的整合教学资源, 充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为提高教学质量, 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教学目标的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并不是培养科学家的地方, 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场所。所培养的学生并不要求其理论素质有多高, 但必须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能够拥有一技之长, 能够很好的适应岗位对其的要求。因此, 中职的教学目标是以“实践能力”为基准, 培养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新知识的运用与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就要熟练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的运用, 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硬件故障的处理, 网络技术应用等基本技能。

三、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只是讲授教材中的知识, 学生练习实践的时间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同时, 受所选教材的限制, 所教内容也与实践有些脱节, 不能满足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从而造成中职毕业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岗位的现象。因此, 要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首先,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切合实际。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并与企业共同研讨计算机应用专业相关课程所要教授的内容, 方向, 同时根据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认知水平、能力水平等, 最终形成一套紧贴社会实践的, 所教所学即所用的课程体系。

其次, 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 把课堂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学生分成五人小组,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讨论”、“分层教学”等方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为辅助,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

再次,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 将教学资源与学生共享, 让学生在课下也能自行复习或学习知识, 与教师交流。

最后, 教师也要时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更好的利用计算机、投影仪、校园网络等, 将课堂的讲授生动化、趣味化, 更贴近生活, 与岗位实践同步, 跟上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中职学生。

四、教学评价改革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评价方式, 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进行。这种评价方式单一, 容易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只要在考前进行突击复习就能够取得“好成绩”的现象, 而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笔试的成绩不一定很理想, 它不能够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个人能力、知识水平。因此, 为了能够更好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人能力, 这就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一定的改革。

首先, 评价成绩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从单一的书面理论考核, 到全面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程度、学习的主动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纳入到评价内容中来。让教学评价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能够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个人进步程度, 能力水平。

其次, 优化评价方式。对学生成绩的评定, 不仅只考虑书面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团队协作成绩等, 同时也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组同学的评价及班级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列入到评价范围当中, 使评价更为具体化、全面化。这样不仅能够使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 还能够更为客观的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 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 也能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看到自身的优缺点, 知道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 并从每一点进步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进而增强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信心、热情与力量。

计算机应用专业 篇8

一、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从初中进入中职后,学习的目标改变了,中职学生既有对口单招的压力,又面临就业的挑战。据了解,许多学生自发地对本专业相应的岗位群进行跟踪性的社会调查,掌握了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及其变化,因而他们十分关注专业的课程设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动机与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说需求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活动的最直接的力量。几年前,我们正是从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转变着手,找出了这种需求与动机的关系;也从中职培养目标与大学培养目标的差别看到了“子集式”的课程体系设置不适合中职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提出了我们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思路;社会调查→岗位群→专业模块→课程设置,即根据中职生就业的岗位群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并经过这几年的调整,逐步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二、在教学评价方面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都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承认这个现实但不是意味着就要采取迁就的策略。我们曾经有这样的教训,为了“适应”学生,提高考试合格率,我们把教学要求一再降低,甚至已经降到大纲的下限了。考试前复习的范围缩到不能再小,甚至出现了“闭卷题目开卷考”的倾向。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降低要求,提高合格率,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刺激,提高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进入良好循环。但事实并没有产生我们所期待的效果,合格率是上去了,但后进生并不由此而受到成功的鼓励,好学的学生却抱怨学到的东西太少了。我们自己也明白,如此教学质量并没有多大的提高。经过反思,我们意识到,求知欲源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满足这种动机的是知识的实际获得,而不是外在的刺激。这种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刺激,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还使一些本来学习动机就弱的学生产生了侥幸的心理。这些副作用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

三、以提高素质为核心,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职业中专计算机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淡化学科性,加强综合性。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出路之一是“淡化”学科界限,适当开设综合课,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必须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和锻炼。这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信息”是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的有意义的知识。这样做,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不仅可以愉快地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有助于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 强调基础性,重视发展性。由于在职业中专开设计算机课程时间不长,加之各个学校的设备、配置不同,因此没有统一的教材。但我们想,不论使用哪一种教材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的角度出发,选取计算机学科中的部分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职业中专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应使学生终生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

上一篇: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备考指导下一篇:陕西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