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就业能力分析报告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我就业能力分析报告(精选8篇)

自我就业能力分析报告 篇1

从一进大学,学校就发了一本关于就业指导的书在我们手里,当然学校也开设了就业指导的课程,当时刚进大学,觉得就业还是个很长远的事情,没啥学习的必要,也不考试,所以也就没怎么用心。这大二将要结束了,才忽然觉得大学时光不长了,就业对于我们来说也快了,但是我对自己就业的能力简直不敢恭维。

首先,我就觉得现在的自己,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没学到些真正有用的东西,知识的广博度不够,知识的拓展能力相对欠缺。

其次,虽然我有在假期里去打暑假工,但是做的都是些比较简单的活路,比如饭馆服务员,瓶盖厂挑拣瓶盖等工作,和以后的工作没多大联系,基础实践能力比较薄弱,动手能力平凡,实践经验缺乏。

再次,在当代大学生中,创新能力是普遍缺乏的,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其实我根本不懂创新能力是什么,什么才叫创新,可以在哪些方面创新。创新能力的欠缺,达不到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最后,我感觉自己应聘能力相当薄弱,因为完全不知道怎样去应聘,既没学过应聘的相关知识,也没看过其相关书籍,因此对应聘的技巧、能力和注意事项脑海里是一片空白。再有心理准备不足,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不能充分地展现自己。心理素质较差,可能会由于心里紧张,不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虽然现在的我对就业这个东东,没什么准备,各方面能力较欠缺。但是基本的做事能力还是具备的,由于经常有练书法和打篮球,养成了做事耐心,认真的习惯,还有就是为人谦虚谨慎,能虚心向别人学习,乐于助人,注重团队合作,从根本上了解了团结才是力量的至理名言。还有就是经常在学生会出入,与人交际能力不差,能很好的融入到群众中,能较好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相信在工作中我也能与同事较好相处,共求发展,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由于现在的自己在就业的各个方面都是菜鸟,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关于就业的各方面知识。刻苦学习是必须的,还有就是要勇于实践,坚定信心,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把握提升就业能力的机会,增强提升就业能力的主动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成才观,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大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前适应社会;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合理的就业目标、勇于竞争;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奉献和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自我就业能力分析报告 篇2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2013 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接近700 万人,比2012 年多了19 万人。 择业大学毕业生增多了,就业岗位却不增反减。 因此2013 年被人称为“史上最难找工作一年”。 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努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拥有一个理想的职业,需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目前,影响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等。 在个人因素中,就业能力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 一个人想要顺利地找到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 有专家指出,当前就业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为“结构性问题”,劳动者难以适应产业升级以后新技术、新工艺的工作要求。 之所以存在“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的怪现象,除了就业的观念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就业的能力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就业质量。 因此,关注大学生如何更好地就业问题,就应该关注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不仅是知识、经验或技能储备的不足,还有对待求职的能力与信心的不足,后者是导致大学生退缩行为、职业选择范围狭窄、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和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将其引入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讨之中,能够很好地通过作用于自我效能感这个中介变量, 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本文的研究焦点在于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存在怎样的影响, 如何通过培养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的概念

2.1 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概念是1977 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 他认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1]。 对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研究者们各有不同的理解:Schuarzer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广泛任务要求时,所具有的一般能力和信心[2];斯塔科维奇森斯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确切的信念(或自信心),这种能力使自己在某个背景下为了成功地完成特定任务, 能够调动起必需的动机、认知资源与一系列行动[1];Ashton & Webb将自我效能感解释为: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3]。 概观自我效能感的诸种界定, 研究者或者从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过程或表现形式进行界定, 或者从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对象或范围进行界定。 界定虽有差异,但其核心是相近的,都涉及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属于自我意识范畴的。 简言之,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3]。

对大学生就业而言, 自我效能感则指大学毕业生对自身求职能力的心理感知, 或对自己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的信心或信念。 和传统心理学的能力概念不同,自我效能感关注的不是就业能力本身, 而是个体对自己所拥有的能力能否找到理想工作的自信。

2.2 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 世纪50 年代,其内涵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 其在20 世纪90 年代成为社会的焦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传统意义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被定义为 “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所反映的综合能力, 是一种适应力和协调力[8]。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不同的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理解有自己的观点。 国内学者郭志文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职位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生获得就业。 获得就业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 而拥有就业能力才能使毕业生获得持久的就业和职业生涯保障[5]。 研究者已发现,就业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具有下列4 个特征: 1 可以使个人获得工作且持续保有一段时间的技能; 2 可以在课堂教学或各种训练过程中学习的技能;3 不是特定工作的技能,而是多种工作习惯和态度,可以符合各种职业需求的一般特性技能; 4 包括功能性学科技能,如阅读、书写与数学。 综合而言,就业能力是指个人不管何时、何地需要就业时,都具备谋职的竞争力。

3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3.1 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关系的研究

关于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关系的研究比较多, 认为二者存在紧密的关系。 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且会确立较高的目标。 一旦开始行动,他们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即使遇到挫折时也能很快恢复过来,这些都有利于就业能力的提高。 Manze和Peter认为理解力、个体特质(包括自我理论和效能感)、技能以及元认知影响就业能力[6]。 影响就业能力的个体特质中包括自我效能方面的因素。 Fugate的研究则认为就业能力会受到自我效能方面的影响。Fugate等最初将就业能力视为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心理 —社会结构,包括3 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维度:职业生涯认同、个体适应性、社会和人力资本。 个体适应性指改变个人因素(如知识和技能)和个人行为以满足环境需要的意愿和能力,它包括乐观主义、学习意愿、接纳变化、内控特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5 个特性[7]。

3.2 研究者们关于二者关系的实证研究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应对各个不同领域的困难或异常情况的能力的广泛稳定的信念,它与就业能力的相关程度如何,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很少。 但研究者们在前人理论基础之上对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张云仙选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自我效能、工作价值观与就业能力之间的不同关系。 研究方法采用了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调查问卷。 研究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预测达39%,这与已有研究结论相一致,并且验证了研究假设: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高效能感的大学生面对各种问题时充满自信,利于问题的解决,社交焦虑较低,善于与别人合作,社会适应能力强,对自己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具有控制感,因此其就业能力较高。 低效能感的大学生面对失败或挫折时怀疑自己能否成功解决问题,对自己缺乏信心,影响了问题的解决,存在较高的社交焦虑,与人沟通交流存在困难,社会适应能力较低,从而影响了就业能力。 因此,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6]。

陈静和李卫东以广东各高校266 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并指出自我效能感在职业价值观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8]。 在此,我们看到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是广泛的。 除了自身对其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外,并能作为一个其他变量作用于就业能力的中介变量而起作用。 因此,把握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对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有利于就业能力的提高。 朱昭红和韩朔通过问卷法对西安4 所高校300 名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西安市4 所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性别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差异, 择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和生源地上的差异。 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相互促进,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能够促进他们择业行为的积极性,为职业准备的就业能力也就越好[9]。 井世洁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自我评价和自我需求3 个维度上的效能感较高,而压力抵抗、问题应对的自我效能居中,在信息收集维度上的效能最低[10]。

通过前人的实证研究,我们总结出: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其就业能力相应地也高。 因为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影响周围的环境和事件, 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境时,做出更多努力去改善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环境[11]。 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们的择业动机, 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他们坚定学习信心,调节就业行为。

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相互促进, 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能够促进他们择业行为的积极性,为职业准备的就业能力也就越好。

4加强对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较多,通过把握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培养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将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诸多因素概括为4 种效能信息源: 个体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他人的评价、态度;个人情绪和生理状态[12]。合理利用这4 种信息源增加正面的自我效能信息,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 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暗示等是加强自我效能感认知策略实施的有效途径。

4.1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

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择业的自我效能感。 积极的归因能保证学生正确进行自我判断,逐步提高择业的积极性,不断激发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消极的归因却会使人意志消沉。 因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是大学就业指导机构必要的心理策略。根据温勒的归因理论,人们对行为结果的归因,通常可从内部/外部、稳定/ 不稳定、可控/ 不可控3 个维度来衡量,归结为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这4 个有代表性的因子。 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应引导学生尽量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出众这种内部、 稳定和可控的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运气不好或者任务过难等外部、 不稳定和不可控因素。 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产生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期望,而且可以防止大学生产生无助感和行为偏差。

4.2 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避免失落感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 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产生失落感。 心理学家把在受到多次挫折之后产生的对应付情境的无能为力和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称为失落感。 针对大学生自身成功经验的积累措施如下:在课堂上,高校可以让大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 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言语鼓励和支持,通过这种说服性评价来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判断,并且让他们感到这种成功是源于他们的能力增长;在课堂外,高校可以通过定岗实习,参加社会企业锻炼,给予学生成功的心理按摩体验,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并将其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就业能力。 除了自身的经验之外, 替代性经验也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我效能感。 现实生活中,当大学生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就业时,就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增加其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而当他们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人失败时,尤其是付出艰辛的努力后仍失败时,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针对大学生替代性成功经验的积累措施如下:运用榜样示范和引导的方法,在高校中,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榜样资源来为大学生做就业方面的辅导。例如,举办一些就业经验分享会,各学院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新老生交流会,让师兄师姐,特别是大四已成功就业的毕业生与师弟师妹面对面交流,分享其求职经历中的成功经验,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就业信心和斗志, 并对低年级学生提供如何为就业提前做准备的建议,避免他们“走弯路”,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13]。 也要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校外资源,邀请校友中的成功者和佼佼者来校为学生做报告、开讲座或召开座谈会,让他们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成功经历和人生感悟, 使大学生在与这些成功人士的“零距离”接触中,启发他们对自己职业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增强他们择业、从业的信心。

4.3 运用自我暗示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鼓励

积极的心理暗示即良性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和作用; 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破坏或干扰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状态。 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说“我一定成功”,而不说“我不可能失败”;说“就业对我来说很容易”,不说“就业并不难”。 因为前者在大脑中种下的是成功的因子,潜意识会指挥你去“成功”;而后者种下的是失败的因子,大脑的潜意识会指挥你去给自己设置“失败”的栅栏。

4.4 实行团体心理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自我就业能力分析报告 篇3

关键词:中职学生;自我管理;就业

一、培养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通过大量的调研表明,用人单位欢迎能吃苦耐劳、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工作责任感强、有较强纪律性的员工。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的表现为:对职业漠然,缺乏理想抱负、法制观念、是非观念,自制力差;多数学生求知欲低,学习主动性差;不能遵守校规校纪,不服从管理,经常迟到等。

这些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暴露出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薄弱,直接导致了中职学生就业时,技能差,动手能力不强,理论知识不扎实,做事条理性差,不会主动工作,与人沟通、协调、配合能力差,使得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聘用中职学校毕业生。

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关系到他们走入社会后的持续发展。只有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一个从被管理到管理,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

(一)学校的高度重视是保障

1.学校的教育教学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职业学校的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将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在教育方面,加强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基本行为规范教起,从上课不迟到、不乱说话教起,从不随地扔垃圾教起,常说、常查、常激励。

在教学方面,注重学习态度的矫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形象教学和实践教学,变以传授知识为主为传授方法为主。

在管理方面,从严从细,采取以制度约束人、以教育塑造人、以活动吸引人的措施,变以教师为主的管理为学生自我管理为主。

2.重视班主任的选聘工作。班主任是对学生的直接施教者,班主任的思想素质、管理能力直接代表着学校的教育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育人质量。工作认真,作风正派严谨,要求严格,教育工作与学校保持一致,肯于奉献的班主任带出的班级班风纯正,班级组织纪律性强,出勤率高,卫生环境好,学生精神风貌好,各项活动积极,成绩突出,学习成绩好,“问题生”少。反之,效果相反,甚至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因此,应认真挑选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能嚴格要求、严格管理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二)严格的班级管理是手段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说:“管是为了不管”。“不管”,是班主任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可以说,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级。

1.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师要改变以往只用学习成绩衡量学生的观念,承认班级每位学生在学习各方面存在着差异,又都有各自的优点,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进步的欲望与潜能。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采取多表扬与鼓励的方式,经常鼓励学生尽力作好自己能够做好的每件事情,争做最好的自己。要多发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抓着时机对他们进行表扬与鼓励。

2.科学地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班规),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为把班级管理变“人治”为“法治”,使得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

3.严格要求学生,进行有效地检查督促。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主要是当好“参谋”,抓住并解决主要问题,日常工作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去管理,改变既当“保姆”又当“警察”的旧做法。

(三)学生的自觉性是主因

1.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如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参观展览、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社会生活,追求真善美,培养高尚情操,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有一个客观的清醒的认识,并能与社会规范、学校要求相对照,在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的基础上,调正或修改自己的行为方式。

自我就业能力分析报告 篇4

一、自觉地进行自我调适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于“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中,毕业生的心理活动也是如此。产生各种心理冲突是心理运动的必然结果,毕业生应当正确对待,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被动消极。必须认识到人生的道路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和变迁的过程,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个体必须在各个方面不断的调节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增强自己对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在求职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才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择业。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自我认知心理的调适

1 在择业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有直接关系。因此毕业生在产生问题时,要先检查自己的认知方面问题,并适当地进行调解。如发现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有偏见,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有问题,对人生目的模糊,就要考虑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端正,应当进行重新的审视调整。如发现自己对职业的社会价值评价与别人不一致,看法不一致,就要检讨一下自己价值观和职业观是否正确,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树立了正确观念,才能在择业过程中科学的分析就业形势与自我特征,冷静妥善地处理择业过程中的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热爱所选择的职业,坚定信心,愉快上岗,事业有成。

2 正常的人都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这是自我意识的功能。自我评价越接近实际,自我产生的心理障碍就越小,适应社会能力就越强。相反,过分的高估或低估自我,就会在心里出现焦虑、紧张不安及狂妄自大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意识方面要经常进行调适,学会合理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但是,一个人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是旁观者清,当事者迷,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要求毕业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掌握合理的调适方法。首先,要学会反省。面对择业,毕业生除了要客观分析就业形式外,最主要的是认识自己已经具备的内在素质能力,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测试自己的性格和气质,有针对性地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这样才能保证在择业过程中赢得主动。其次,要学会比较。在社会中生活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作用之一,就是作为比较和参照的对象。通过与自己条件、地位类似的人来做比较,从而做出类似的自我判断。同时还可以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结论、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具体表现作为自我评价的参照物来对比,如果对比结果趋于一致或接近,那就表明自我评价是合理公正的,反之则说明自我认识不够客观,自我评价不准确,缺乏自知之明。

(二)情绪方面的调适

情绪是心理反应的.直接表现。如果心理得到满足,就会出现满意、快乐、兴奋、热忱等健康反应;如果心理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失望、内疚、焦虑、恐惧、悲伤、冷漠等不良情绪。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解决心理矛盾、调适健康心理的关键就在于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合理调节消极因素,使困难化为动力,在情绪不断优化中实现目标。情绪调适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让非理性情绪向理性情绪转化。人的情绪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这两种状态都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和感受方向,也会左右人的情绪变化。研究表明,人的不良情绪产生根源来自于人的非理性观念,反之亦然。要改变人的不良情绪,就要设法将人的非理性观念转变为理性观念。比如有的毕业生择业时看到一些不如自己的同学找到了比自己理想的工作,就心理上不平衡,产生不满情绪,抱怨自己没有抓住机会,抱怨社会不公平,坚持认为自己就应当比别人强,不甘心承认现实。其实,他们没有理性地分析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就业制度改革后“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真实含义,也没有理性地分析自己与他人的具体情况,只是简单的按自己意愿去分析问题。这显然是一种非理性的情绪,如果不将这种非理性情绪及时纠正,不良心态就不能消除。

2.合理的情绪宣泄,松弛心情。情绪是健全心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面,对造成的情绪不能过多地压抑,而要加以宣泄。当情绪发作时,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需通过情绪的发泄来释放,否则积聚起来有害身心健康。如果情绪表达经常受到压抑或禁止,容易引起身心疾病,表现在身体上的疾病有胃病、高血压、和心脏病,表现在心理上的有心理紧张,甚至会引起心智障碍、影思维等心智活动的效应。情绪的宣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宣泄就是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当直接发泄对于别人或自己不利时,则可以用间接发泄,如向他人倾诉、自我倾诉、文娱活动等,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但宣泄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注意适度,要把握“放松自我,不妨碍别人”,利己利人的原则。

3.进行自我安慰。择业遇到挫折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自我安慰。这种调适主要是当一个人追求某项事物而得不到时,为了减少内心失望,为失败找一个借口或理由,以缓解动机的矛盾冲突,消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用以安慰自己。人不可能处处顺心,事事顺利,择业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已尽了主观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可以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让自己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例如,得知自己落选了,可以安慰自己:“失败乃成功之母”,“与别人相比,自己还算是好的”等等。

(三)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1.敢于面对挫折。人的生活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事情,能否正确对待挫折,能否忍受挫折,是人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毕业生要维护心理健康,必须提高心理挫折的耐受力。首先,要正视挫折。对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客观地看待,这种事情人人都可能遇到,自己遇到了也是正常的,应当泰然处之;其次,战胜或适应挫折。遇到挫折要冷静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去战胜它。如果主观差距太大,经过努力也无法战胜,就要接受它、适应它,另辟新径,以便再战。第三,要经受挫折的锻炼。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在顺境中长大的,没有经受过多少挫折,所以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要多经受锻炼,到艰苦地方去,到社会实践中增加挫折锻炼,提高耐受能力,学会在挫折中锻炼,在困境中崛起,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自我职业能力分析 篇5

选择职业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因为它不仅决定了我们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而且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我们除了需要了解各种职业的需要和要求之外,还需要全面而客观地认识了解自己的职业观念、态度、能力、兴趣和性格,而在这一中间,我认为职业能力在职业选择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职业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职业观念、态度、能力、兴趣和性格的基础上的。

职业能力是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某人能够胜任并且能出色地完成职业所组织的系列活动,人们就会说他的职业能力很强。具体来说职业能力是指以个人完成工作任务,从事与职业相关活动所必备的本领,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工作和职业相关活动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

在充分地理解了职业能力的概念后,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完全没有能力的人根本无法立足社会。而在这样现实的社会中,似乎也完全适应“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理。那么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又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呢?

下面我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进行一下职业能力分析,由于这些分析结果只是从我自己的观点出发得出的,很可能不够全面。

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指一个人在从事具

体工作是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条件。因此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一个人职业能力的高低,所以可以说专业能力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在专业能力方面我无法给自己一个界定,因为现在还未有过长期讲课的实践机会,讲课是一门技术,更是艺术,要学会与学生沟通,多与学生亲近等等,这些在我以后的实习中都会去学习。不过,我们现在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和心理学为我来年的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字表达。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都离不开文字,文字是我们表达自己意愿和预备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媒介。文字能力是运用文字交流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一个人文字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驾驭文字能力的综合表现。文字能力是一门艺术,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学会不难,提高不易。在实际工作中,一个人的文字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甚至关系到单位形象。这一点,我还是很有自信的,从小到大,我的语文成绩还是一直很很高的。

危机化解能力。所谓危机化解能力是指当环境、条件、对手等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迅速加以应对的能力,是当代人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应付课堂上个中学生问到的各种不同问题和各种突发状况。这一点,我觉得在以后的实践里我会努力的锻炼,让自己越来越好!

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职业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职业能力对将来选择职业则势在必行,于是我们可以

自我就业能力分析报告 篇6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在新世纪延伸我们共同的憧憬与追求。21世纪,中国教育必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与重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实施基础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德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中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又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生认知水平很高,有很强的道德思维能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道德行为。具体表现在:⑴学生掌握的道德知识和形成的道德信念以及与表现的道德行为不相一致;⑵学生在公众场合与个人独处表现出的行为不相一致;⑶学生在学校和在家庭以及与在社会中表现出的行为不相一致。我们分析认为原因有:⑴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基本停留在封闭式、概念化的单向训练阶段,片面追求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受教育者的自身省悟和亲自实践。不能将道德知识的掌握有效地转化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又不足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⑵当前的学校德育内容空泛,没有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没有从学校本身的实际出发,没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缺乏鲜活的具体的教育内容,难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求,更谈不上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⑶当前的社会正处转型的时期,客观存在的升学竞争弱化了学校德育工作,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原因造成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差针对性弱的局面。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从目前检索收集到的资料看,有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呈现以下的特点和走势:

⑴普遍重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⑵普遍关注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在德育活动中重要作用,在尊重和理解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普遍认同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⑶普遍要求在学生实践中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对传统教育中封闭、单

一、僵化的教育方式予以否定。主张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符合实际、灵活高效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加以取代。⑷普遍希望通过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能力,希望打破传统的德育模式,建立多元、开放的运作机制,张扬个性,促进发展。这些研究都试图通过调节和控制教育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来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这些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其采用的策略对本课题有直接的借鉴意义。这些研究较多地从教育者这一层面而寻找促进学生发展的突破口,以期通过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教育行为的改善来积极影响学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教育者的指导,但更重要的还有赖于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这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原动力。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试图从理论到实践,对整个教育的维度进行综合的立体的研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策略,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1.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⑴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价值观和人才观,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真正地做到自治、自理和自律。

⑵有助于学校建立新的德育运行模式。本课题针对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从突破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因素入手,寻求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新路径,构建学校新的德育运行模式。

⑶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作为一所山区初中,我们将通过课题的研究,寻求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新思路、新发展、新突破,以培养世纪新人,影响和带动周边学校,发挥学校的辐射示范作用。

2. 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化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能形成。因此,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条件和内部驱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的教育的统一,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还强调,“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指出“自我教育需要一个重要的、强大的促进因素,这就是个人尊严感,尊重自己,有上进心”,“只有受教育者尊重自己,才能有自我教育”。毛泽东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观点,而且发展了他的这一观点,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教育理论,邓小平自我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⑴自我教育的基础是自我认识,这是因为自我教育首先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没有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就无从谈起。⑵自我教育的方法。他认为,自我教育的方法较多,其中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学习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这些自我教育的理论既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构建了主干理论框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掌握,我们将在课题研究开展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理论体系。(2)本课题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德育论。从人出发又回到人,让教育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发展,关注人的自我教育能力,由原来的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提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课题研究将试图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作初步的理论概括,促进、发展和丰富相关理论,并为这些主题提供范例。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科学界定“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精神实质与思想内涵,构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估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目标体系。

2.优化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教育模式和操作策略。(①教师、学生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认识的调查与分析②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一般策略研究与具体策略研究③在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的途径与措施④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调查和研究性学习开展中如何渗透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⑤在学校、班级主题教育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本校本地区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法制观念的形成和提高。

五、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⑴设计申报

时间:2006年6月至2006年7月,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研究方案。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述,完成申报、评审书的填写。由张承伟、尚升强、刘杰负责。

⑵实施研究

时间: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成立子课题组,制订各自具体的研究计划,具体实施各子课题研究,完成相关论文和实验报告,由尚升强、刘杰、王爱敏、王娟、王贵敏、袁书慧、刘东舟、官振波负责。

⑶中期论证

时间:2008年3月至2008年4月,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专家中期评估验收,由张承伟、尚升强、刘杰、王爱敏、王娟负责。

⑷结题鉴定

自我就业能力分析报告 篇7

一、高校中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分析

高校中的就业困难群体, 在学术界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论。因为在公众的潜意识里高校毕业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本来是有就业优势的, 所以就业困难群体一般不包括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 而常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 同时也包括城镇隐性失业人员、临时工、农民工, 以及农村中大量存在的剩余劳动力, 甚至女性就业者”。但在今天的高校中确实存在由于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或因自身条件限制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境地的就业困难群体。也有学者将这类人群称为高校中的就业弱势群体, 常指“应届毕业大学生中, 在通过‘双向选择’进行择业和求职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被用人单位认可或易于遭受就业挫折的群体”。综合各种观点,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可界定为:求职和就业中容易遭遇挫折和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从当前高校来看, 就业困难群体比较集中在专业技能不突出、综合素质不高的学困生、冷门偏门专业学生、学校声望不高的民办大学学生、学历层次不高的专科生和高职生、贫困生、农村生源学生及部分女大学生。

就业能力一般常指人在求职活动中能促使人顺利获得工作岗位的一种综合能力, 它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的综合素质。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 是一种可以塑造和培养的能力。当前,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学困生综合素质不强, 难以获得用人单位青睐;高职生、专科生求职业定位不准确, 求职优势不突出;冷门偏门专业学生专业适用范围不广, 就业潜力未能充分挖掘;贫困生、农村生源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够强, 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女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不足。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社会环境因素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1999年以来, 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 我国大学毕业学生人数骤增, 使得我国高等学历毕业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需求数量。而且随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减员增效措施, 使过去接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越来越窄;由于机构改革的深入, 公务员队伍精简分流, 事业单位精简人员, 也使得大学生在此领域内选择就业的机会大大减少。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我国的劳动人事、工资、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改革滞后是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城镇劳动力在就业方面享有社会保障, 农村劳动力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 毕业生通常更愿意留在城市而不愿意到农村就业。又如在户籍制度的影响和限制下, 一些非本地学生失去了比较大的发展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再看我国职工工资没有拉开档次, 不同学历之间工资水平相差不大, 因而许多单位更愿意录用高层次人才, 从而形成大量专科生的人才积压。

3.从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来看主要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用人单位都十分注重自己的经济效益。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在同等条件下总是优先考虑男性职员。再加上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不建全, 使得这些单位钻法律的空子, 从而造成歧视女性的现象在所难免。

(二) 高等教育因素

近年来,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问题, 经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正在逐步解决。但由于多种因素一些高校对市场经济缺乏深刻了解与适应, 急功近利地竞相开设各种热门专业, 导致部分专业结构失衡, 供过于求。同时有的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复合性、创新性认识不足, 专业划分过细, 培养的学生以单向型人才为主, 导致学生就业困难、教育资源浪费, 出现部分毕业学生难以就业的局面。另一方面,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本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目前虽然大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但在实际操作上工作缺乏全盘性、针对性和个性化。

(三) 毕业生自身因素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许多大学生择业不考虑自身条件, 只想到大城市、大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高薪水的岗位就业。有的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用人要求也不作详细了解, 盲目求职;有的是有业不就。其次就业困难的学生专业知识不能让用人单位满意, 缺乏社会实践能力, 动手能力差。最后该群体学生在语言表达、仪表风度、应变能力、待人接物等方面存在缺陷等。

三、提高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的对策和途径

基于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欠缺、就业困难, 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就业能力, 应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们的重视。

(一) 社会

各级政府应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各种服务。国家应进一步深化改革,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加大我国的劳动人事、工资、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改革, 保证不同层次, 不同区域的学生都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 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人们的法律素质, 创造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

(二) 学校

1.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综合型人才。

应根据专业特点, 不断提高教材和教学的适时性和适用性, 努力做到教材、教学内容贴近市场, 贴近社会。同时,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要具有多样性、复合性、创新性的要求, 因此在学生中开展跨专业、多形式、高水平的技能培训,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 也能够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如有的学困生虽然理论学习成绩不理想, 但并不代表其其它能力不行, 可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训练, 提高动手能力来弥补其理论考试成绩较差的缺陷。

2.高校要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程来抓, 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 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当前已逐步形成一种共识, 仅靠短期内努力提高应聘技巧与策略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路, 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的问题。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 在大学生活中进行全程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低年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初步树立职业生涯理念,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中年级学生侧重对自我的全面、深刻认识与把握, 深化职业生涯理念, 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深化与完善;高年级学生应该学会收集、管理和使用就业信息, 强化职业生涯理念, 重点学习掌握求职择业的各种技能。学校还可以根据就业困难群体学生的需求, 提供一些个性化的职业培训, 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如可开设和举办一些培养职业礼仪、提高就业心理素质、关于女大学生就业、解释《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合同的签订等等方面的专门课程、讨论、讲座。

3.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提高就业困难群体健康的就业心理水平。

与就业顺利的学生相比高校中就业困难群体较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 各高校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 切实完善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针对大学生就业中不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缺乏对一般心理学知识的了解以及诸如抑郁症等常见心理问题, 邀请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场, 为大家提供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倾诉和排解心理积怨的机会, 并为学生之间交流感受、经历和经验提供舞台。

(三) 毕业生

1.就业困难群体首先应加强职业道德素质修养, 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积极主动收集和掌握就业信息, 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职业道德修养来看, 大学生能否具备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美德、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 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预期成就的因素之一。

2.就业困难群体尤应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客观公正的评价自我和认识就业压力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只要他们在学校的指导下全面客观了解整个就业市场, 客观地评价自己, 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克服攀比、自卑等盲目的就业心理, 有目标地求职。他们也一定能在职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3.就业困难群体尤应注重提高自己应聘、面试的心理技巧, 提高其应聘和面试的成功率。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尤应重视如何提高自己的应聘成功率。学生本人应多参加一些个性化的应聘技巧培训, 如怎样与人更好的沟通, 怎样更好的展示个人魅力等, 扬长避短, 发挥自己的特点和长处, 积极的参与就业竞争。

总之,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给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带来很大挑战, 也促使我们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为切入点, 进一步探索从各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社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保证, 高校面向市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渠道, 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只有多方形成合力, 才能切实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提高综合素质, 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张小健.2007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会议中的谈话.教育网.

[2]邵海燕, 胡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索.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 (9) .

[3]徐献红.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经济师, 2007, (8) .

[4]许慧敏.谈谈求职中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 (3) .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问卷研究分析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可就业能力问卷;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35-01

一、相关调查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能否在即将跨入社会的大门之前,具备可就业的能力,关系着大学生就业的前景。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总分的差异研究。

由上表T检验可知,t值为.183,说明男女生性别在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总分上差异不显著。

(二)不同专业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总分的差异研究。

经F检验,结果发现,不同专业下的大学生其可就业能力没有显著差异,F值为2.542,p值为0.059>0.05,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不会因为专业的取向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相关研究

(一)各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

由上表可知,可就业能力各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大,显著性水平都为.000,显示了及其显著的相关。

三、结论

(一)差异研究。

此次研究探讨了被试大学生在不同性别和专业下的可就业能力差异,统计结果均显示差异不显著,表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会因男女和专业分科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进一步提示了诸如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和人格结构等差异的影响。至于年龄和城乡差异对可就业能力有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此次研究没有涉及,可在今后继续研究中得到验证。

(二)相关研究。

每个因素分别与可就业能力总分的相关研究,得出了高相关。揭示了这些维度与可就业能力的关系,提示职业认同越明显的大学生,他们的可就业能力也越高;人际交往处理得好的大学生,他们的可就业能力也很高;本身乐观积极的大学生,他们更容易就业;问题解决能力强的人,可就业能力也相应地高;拥有来自亲属、朋友、同学等更多社会支持的大学生,他们的可就业能力也很高,能更好地应对来自就业的压力;学习能力较强的大学生,他们有效就业的机遇和能力都很大;能更好地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大学生,他们更容易在即将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海波,郑晓明,许春燕,晏常丽.(2014).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线性与倒 U 型关系.心理学报No.6, 807-822.

[2]邱浩政.(2013).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SPSS(PASW)数据分析范例解析.重庆大学出版社,333-352.

上一篇:游泳的记叙文下一篇:祝你新婚快乐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