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民办学校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郑州市民办学校(精选8篇)

郑州市民办学校 篇1

一、申请筹设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举办者、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学历、非学历>、办学形式<业余、全日制>、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及管理使用等);

(二)、举办者(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文件;

1、公民身份证复印件:(需郑州市常住户口)

2、高中毕业以上或相应技术等级证书复印件;

3、居委会(或社区)出具的个人基本情况及政治情况等证明;

4、派出所出具的守法无前科情况证明。

(三)、资产来源、资产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四)、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二、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筹设批准书;

(二)、筹设情况报告;

(三)、学校章程(另备有“内容及格式”).首届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

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四)、学校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须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五)、校长、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

1、身份证复印件;

2、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复印件;

3、校长还应有居委会(或社区)出具的个人基本情况及政治情况的证明和派出所出具的守法无前科情况证明。

4、校长应具有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所聘教师必需100%具有教师资格证、公办学校教师不允许在民办学校任课。

(六)、办学申请表(1)份。

(七)、法人、负责人及财会人员基本情况表各(1)份。

(八)、举办者场地租赁合同或有关证明文件(租赁合同指租地、租房合同、期限在三年以上。房屋建筑应出具消防安全证明和房屋建筑安全证明)。

(九)、车辆检验合格证明和驾驭员合法驾照复印件。

(十)、经济担保单位证明文件:

1、经济担保单位的“担保证明”(须注明“愿意承担依法追究的经济责任”

等字样);

2、经济担保单位“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经济担保单位担保注册资金不低于30万.经济担保单位必须是在郑州市工商局注册的公司)。

(十一)、具备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标准的、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举办者

郑州市民办学校 篇2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法规要求我们为适应社会的发展, 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另外,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这些党的方针政策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也指出了体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

然而, 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 中职学校体育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第一, 体育教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体育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境地, 多数人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第二, 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很少有外出学习与继续深造的机会, 教学观念、方法难以更新, 致使学生在校期间很难在有限的体育学习时间内形成良好的体育认识和体育习惯, 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更是难以实现;第三, 中职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观念, 更是呈现出了体育“无用观”、“无味观”、“无为观”。中职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的现状可以说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要想改变中职学校体育的现状, 就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将对有效地促进中职学校的体育改革起到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加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本课题将对郑州市省厅直属的中职学校的体育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研究, 目的是对郑州市省厅直属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的现状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与分析, 找出影响郑州市省厅直属中职学校体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为郑州市省厅直属中职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为改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的现状, 以及更好的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落实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就目前来看, 能收集到的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就职业教育而言, 近些年来, 国际组织、区域性机构和各国都认识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 把发展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规划面向21世纪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政策来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1 9 8 9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了《技术和职业教育公约》, 制定了世界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策;199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首尔召开了第2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 大会主题为“终身学习和培训, 通向未来的桥梁”。这次会议通过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2 1世纪愿望—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建议书》, 呼吁各国改革职业教育,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动和发展职业教育事业, 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有效机制, 建立开放的、灵活的和面向学习者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 加强产教结合, 增加投入, 开展全民职业技术教育, 加强国际合作。[1]

德国创造了享誉全球的“双元制”职教模式, 培养出全球最好的技工, 实现了德国从二次世界大战废墟上经济的腾飞。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 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培训以及在跨企业的教学中心强化培训三者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德国职教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以应用领域为导向, 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不重推导, 而重结论和应用。教学重点不是公式和概念的“为什么”和“怎么来”, 而是让学生明白“是什么”和“怎么用”, 注重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手册及图表的能力。“双元制”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教学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从20世纪初期到今天的一个世纪以来, 在日本的职业教育立法过程中, 出现了《工厂法》、《产业教育振兴法》、《职业训练法》、《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等几部法律。这几部法律对日本的职业教育乃至于对日本各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日本水越敏行教授在“教育方法的学习”中提到: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 活动要多样化, 不能生搬硬套, 根据要达到什么效果来改变指导方法, 选择最佳的组合是完成良好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

俄罗斯重视职业教育体系的多样化所谓多样化是指这种体系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可选择性和可变动性, 教育大纲、内容、形式和教育立法的多样性, 职业教育的区别化、个性化和地域化。具体包括:从职业学校绝对的国有化过渡为职业学校建立者和所有者的多样化;取消各地统一的教学计划、大纲、教科书, 把主管教育机构的权力由原来的国家部门下放给地区;允许非国有教育机构的生存, 并使之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因素。

综上所述, 国外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安排主要以专业技术为中心,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需要来安排课程内容, 增强课程内容学习的实用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课程也是如此, 以学生的专业为出发点, 专业需要什么样的身体素质, 课程的内容就围绕学生的需要来安排。德国的职业教育目前是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 可以说是代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这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结构安排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

在中国历史上, 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是非常曲折的。自1 9 8 0年开始至今, 职业教育的发展有起有落, 其原因是由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的辉煌时期, 也培养了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有职业技能、有纪律的高素质劳动者, 有力的改善了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各行业的发展, 为推动劳动就业和稳定社会生活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时期, 职业学校的师生人数比例下降, 造成部分专业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 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形成恶性循环。面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严峻形势, 我们必须进行冷静且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在这困难的情况下, 职业教育更要坚持贯彻“大力发展”的方针, 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注重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 使它适合市场经济结构的需求, 努力培养实用型人才, 提高学习者的就业能力。

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面临的招生难、就业难、发展难这些不利的局面, 中职学校体育的发展更是困难, 为改善中职体育的现状,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 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 按照学生年龄特征、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体育本身的智能, 中职体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在中国知网上查询到的从2000年以后有关中职体育课程现状及改革措施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对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二是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探讨;三是对中职学校学生体育学习的研究;四是对中职学校体育师资建设的研究;五是对中职学校体育教材的研究。

3 关于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刘红玲2000年发表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一文中认为:体育课程的目标应该突破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主的旧体制, 建立增强体质, 增进身心健康为主的课程体系, 侧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丰富教学内容, 增加选修内容, 将体育课外活动纳入体育课程, 发挥校园文化隐性课程的作用。

叶有澄2006年发表了“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一文, 文中指出中职学校存在体育课堂教学被忽视, 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 不能与时俱进;学生也不能正确的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 把体育课看作是娱乐等问题。因此,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中职的体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体育理论, 客观的分析中职体育教学的特点, 正确认识体育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科学的构建体育教学模式, 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王玉扩、李曙刚、赵华恩、李会增在2009年发表了“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体育课程结构改革”一文, 文中指出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影响了学生职业体育素质的发展。在“素质为基础, 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下, 要努力探索并建立三维宏观、三段式中观、模块化微观的课程结构, 试图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实用体育能力, 实现多元体育课程目标。

曾幼岚2009年发表了“对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建议”一文, 文中对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做了较全面的说明, 例如:教学资源匮乏, 教学设备简陋;生源素质差异性较大, 各班男女生比例不合理;体育观念相对滞后;体育课程内容不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育课的教学时数严重不足;体育课学习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等, 针对于这些教学问题, 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转变思想观念, 贯彻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优化教学内容, 深入开发体育运动的多元性, 将多种娱乐游戏引入体育课程中来;改进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突出能力培养;拓宽课外活动的时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调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教师自我身份理解的发展, 为教师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4 关于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探讨

张蕊2005年发表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一文中认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 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健康体魄的中等实用型人才为宗旨。“三自”式教学改革模式, 让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同时培养快乐健身, 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黄海滨2 0 0 7年发表的“中职体育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一文, 阐述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教什么”、“如何教”要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职体育教学“教什么”主要包括:重视体育健康教育的相结合;明确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科学的选择教材内容;竞技项目教材化;要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教材内容;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内容。并提出了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两个问题的途径:评估职校的体育资源;调查中职学生的体育需求;寻求职校体育资源与学生需求的最佳结合;加强体育教学管理, 加大对体育的投资。

满宏军2009年发表了“浅谈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 文章从理念、策略和心理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笔者认为:中职学生普遍个性好动, 喜爱模仿, 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学生的这一群体性特点要求体育教学只有打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 寻求新颖的教学方式, 迎合受教群体的兴趣特点, 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氛围, 才能吸引学生, 才有利于中职学校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5 关于中职学校学生体育学习的研究

刘尧芳在2009年发表的“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一文, 文中分析了中职学生的特点, 并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提出自主学习, 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基本技能, 通过教师依据体育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能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采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方式, 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 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空间, 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观。

凌峰2009年发表的“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一文, 明确的对当前中职学生厌学体育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从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出发, 根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 结合时代要求, 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师生互动等几个方面, 对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出具体的措施。

仲兆忠2 0 0 9年发表的“论中职生的体育课堂学习观”一文, 作者通过对中职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的学习观, 及“无用”观、“无味”观、“无为”观进行分析研究, 这一研究确切的描述了中职学校学生上体育课的现状, 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健康学习观”、“创新学习观”、“学会学习观”、“终身学习观”。

6 关于对中职学校体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周景涛2004年发表的“浅析中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该文通过分析当今学生现状、社会、企业及教学改革方面的需求, 分析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在学校教学改革过程中除了应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 还应具备不断更新观念、提高业务能力、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市场化”理念方面的素质, 进一步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 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中职体育教学中, 为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提供客观的依据。[13]

郝红红2009年发表的“当前我国体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一文, 通过对我国体育教师培养与国外发达国家体育师资培养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三阶段的比较分析, 认为我国现阶段体育师资培养存在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相分离, 体育教师入职教育形式化, 体育教师培养偏离重心,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不健全、内容不科学等问题。解决现有体育师资培养存在问题的对策, 其培养要包括在培养体系、模式、内容、手段、制度、管理方面的创新。

朱建峰2009年发表了“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一文, 文章对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专业、年龄基本结构和教学科研工作、师资培训、思想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得出了目前体育师资队伍存在学历偏低、科研意识不强、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结论, 根据此情况, 提出了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7 关于对中职学校体育教材的研究

王玉扩、张献辉、王爽、李会增2 0 0 9年发表了“素质本位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材改革的研究”这篇文章, 该文说明了素质本位是中职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依据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 提出中职体育教材建设应该遵循“健康第一”、主体性、职业性原则, 针对教材建设中的问题, 探讨了改革教材内容、创新教材设计、拓宽教材知识体系, 完善教材结构体系, 推进立体化教材建设,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等具体的措施。[3]

杨丰源2 0 0 9年发表了“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一文, 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的现实状况面临巨大挑战, 其原因是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 在校生文化素质的急剧下降。因此, 中职学校体育课程要寻求突破,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必将进入改革的视野。笔者还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遵循德育性原则、职业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和多元评价原则。[4]

综上所述, 近5年对中职学校体育教育的研究逐年增多, 但是相对来说, 对中职体育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 较深层次的研究比较少, 研究的内容不够系统、全面。从中国知网和维普期刊网上搜索到的研究成果来看, 对中职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中职学校学生体育学习情况以及中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研究寥寥无几, 归纳起来主要是在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在对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所以, 中职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 要从中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专业角度出发, 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内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尽可能的拓宽课外体育活动, 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 为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做好最基础的准备。

8 结语

郑州市民办学校 篇3

摘 要 本文对郑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文件进行了历史回顾,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关系的理顺,郑州市所有学校体育场馆将免费对社会开放,它将成为社区、社会群众建身锻炼的主要场所。

关键词 郑州市 全民健身 学校 体育场馆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它地市,导致郑州市固定人口和流动人口发展很快。多年来,郑州市政府虽然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但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健身锻炼需求。郑州市属学校体育设施一直是河南最好的。由于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正常管理和校园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我市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整个进程缓慢而艰难。开放学校体育场馆,一方面可以大大缓解市民健身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是个多赢的战略。本文对郑州市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过程进行历史回顾,总结其开放经验,把这些经验推广到全省其它地市,促进河南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

一、第一阶段——郑州市首次响应国家体委《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阶段

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1995年,国家体委就下发了《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鼓励、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健身需要。由于学校归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再说,学校场馆开放会涉及到安全、经费等一系列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制定出一个具体开放的管理办法,所以说我市各个学校体育设施没有对外开放。

二、第二阶段——郑州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开展市民健身活动的意见阶段

为推动市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增强市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郑州市实际,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开展市民健身活动的意见《郑政文(2006)30号》。鼓励学校的体育健身场地在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向学生开放,双休日和工作日在不影响教学和学校安全的情况向社会开放。但对如何开放,开放如何管理没有提出具体建议,最终是不了了之。

三、第三阶段——鄭州市教育局制定《郑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阶段

随着,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多和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市民健身场地的不足和和学校大量健身设施闲置的对比日益显著。2007年郑州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蔡爱芬提出,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延长开放时间,扩展开放对象,让更多人能够得到体育锻炼的机会。2008年郑州市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制定《郑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力争2009年学校体育设施全部开放,届时市民将会有更多的锻炼场地。

在《郑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草案中明确规定,市区公办的各级学校用于体育活动的体育场(馆)等设备在保障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前提下,利用节假日等非教学时间,向社会免费开放。草案还规定,节假日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时向公众有偿开放,允许收取一部分费用,对体育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以及聘用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费用。收取的费用要由物价部门进行核定。另外,在草案中对学校开放方式也进行了规定,即学校可以采取由学校管理经营、对外租赁等模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可采取登记式开放、会员制开放和团体活动预约开放三种形式。

由于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会影响校园安全,再加上其它省社会上一些不满分子对中小学学生进行了人身伤害,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郑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没有执行,但在为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已做好了一些前期部署。

四、第四阶段——郑州市教育局公布首批试点学校场地对外开放阶段

经过了三年的调研,郑州市教育局对郑州一中等8所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单位,进行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试点时间2011年10月起到2012年8月底,开放时间仅限节假日和双休日。到2013年,全市学校体育设施(包括小学)都有望对外开放。为了确保校园安全和保证学校体育设施被非正常损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采取半自由式开放,即采取登记式开放、会员制开放和团体活动预约开放三种形式,开放时间和管理办法由学校自定。组织管理模式为学校自主开放、依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开放和委托经营单位开放,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管理。

免费对外开放学校体育设施,会带来这样那样的不便和种种社会问题,但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对外开放将是大势所趋。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他们在锻炼中就会约束自己,爱护体育设施;学校管理者在开放过程中切实为锻炼者提供方便,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郑州市的学校体育设施将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全天候完全免费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 郑州晚报.郑州拟首批开放7所学校体育场馆[N].2008.02.22.12:17.

[2] 郑州8所学校体育场免费对外开放 暂只接受预约[N].2011.10.17.

[3] 河南日报.河南教育厅.郑州首试学校运动场对外开放[N].2011.10.12.11:07:59.

郑州市民办学校 篇4

为进一步健全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资助管理机制,加强监管力度,根据省级、市级下发的关于助学金、免学费管理文件,现制定出我校资助工作管理办法如下:

一、资助对象和资助标准

第一条

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国家免学费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享受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并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在校学生,可同时申请免学费。享受免学费政策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在校农村户籍学生的15%确定人数。享受免学费政策的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在校城市学生的10%确定人数。

郑州市免学费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郑州居民家庭户口的学生(包括郑州市五区六县)。

第二条

资助对象的认定

1、农村户籍学生凭户籍或户口迁移证认定。

2、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凭城市低保证、残疾证明等认定。

4、学生在校期间触犯法律、严重违反校纪校规或其它原因不宜资助的,不予认定为资助对象。第三条

资助标准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省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

国家、郑州免学费以各专业学费为标准,予以发放。

二、国家助学金申请材料

第四条

国家助学金再每学期开学后申请和评定。学校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随他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新生。

第五条 国家助学金的申请材料、审批与发放程序。

1、学生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2、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农村户籍和县镇非农学生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原件级复印件,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提供上述证明材料外,还需提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原件、复印件或家庭所在街道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原件。

三、国家、郑州免学费申请材料

第六条

1、申请国家免学费的学生需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申请表》。

申请郑州免学费的学生需填写《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申请表》

2、申请免学费学生应如实填写《申请表》,递交相关证明材料。国家免学费证明材料包括:农村户籍的户口本、身份证原件级复印件,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件或加盖发放机关引荐的上述证件复印件;由乡级以上政府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相关证明材料和《申请表》。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原件级复印件外,要提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件或加盖发放机关引荐的上述证件复印件;由区级以上政府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相关证明材料和《申请表》。

郑州市免学费的证明材料包括:郑州市户籍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四、学生资格审查与发放程序

1、学校受理学生申请,由校资助办公室组织审查小组对受助对象进行资格审查,确定资助名单;

2、学校将确定的资助名单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3、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初审结果及受助学生相关申请材料报至郑州市资助办公室进行复审、汇总。

第七条

各班主任对转学、退学、休学、参军和违纪等异动情况需要停发或缓发的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必须“在籍在校”的原则执行,并上报院学生资助中心,审核批准后填写《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情况异动表》,盖章后交教育局资助中心备案,并在国家资助系统上做好异动处理。

五、资助工作监管制度

第八条

为了切实加强对资助工作的管理,使国家中职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任副组长,由各级领导参与监管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资助办公室,专门负责学校资助工作。

第九条

学校实行每周异动制度,每周三班主任会议下发异动报、受助学生签名确认表,周五之前要把统计表上交到资助办公室,做到实时监管学生异动情况。

第十条

校资助办公室会临时检查资助学生在校情况,对虚报、瞒报学生异动的班级,予以返还助学金的处罚。

第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学生将暂缓或终止享受国家助学金

1、发现有弄虚作假,不符合受助条件者,取消资助资格。

2、在校期间,因违纪受到学校退学、开除或受到法律制裁的,终止其享受国家助学金。

3、自动退学或因其它原因退学的,终止其享受国家助学金。

4、在校学习期间,因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等行为违反校纪校规而屡教不改,造成恶劣影响受到纪律处分的,将视情节轻重,暂停或缓发国家助学金。

5、受助学生本人自愿申请取消资助的,可以终止其资助。

六、附则

第十二条 我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设立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开展校内勤工助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军教处负责解释。

郑州市民办学校 篇5

郑政〔2005〕1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郑州市民办教育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郑州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积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二、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鼓励支持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三、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只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和办学效益,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满足社会需求,各种办学模式都可以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

四、支持公民个人或社会组织自筹资金独立办学或联合办学。民办学校、民间资金可以与公办学校合作办学,也可以参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改制、收购、兼并,按股份制运行。

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引导民办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大力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支持民办中等专业学校学历、非学历教育并举,长、短期培训结合,开展多种形式办学。

强化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鼓励公、民办学校进行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积极开展文化、艺术、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为社区教育和劳动就业服务。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民办学校之间合并组建集团式的办学实体。

鼓励公、民办学校合作办学,按照程序搞好资产评估,明晰产权关系。

五、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部分义务教育任务,要根据受委托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数量和当地公办中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标准,拨给相应的教育经费。

六、支持民办学校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国有商业银行积极为民办学校提供信贷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要把民办学校作为重要服务对象,对民办学校提供信贷优先、利率优惠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适应民办学校发展的信贷服务项目和信贷品种,增加民办学校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对民办学校开展信用贷款。

七、各县(市)、区政府要把民办学校所需办学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和城镇建设规划,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统筹安排,保证民办学校发展的土地需要。民办学校的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学校建设整体规划的要求。农用地转用指标、新增用地指标分配要适当向民办学校倾斜。民办学校办学用地,可采取划拨、出让、租赁等多种方式提供,费用凡有国家规定的,均按下限标准收取。

八、进一步优化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教育、劳动保障、民政、物价、公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国土资源等行政部门应为民办学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依法对民办学校进行设立、登记、变更或备案等审批事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之外由给民办教育设置障碍,不得对民办学校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

公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帮助学校抓好教学、生活秩序,保证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九、依法保护民办学校教职工、学生的合法权益。教育、人事等有关部门要为民办学校教师人事代理、任职资格评审、职称评定、人事争议等提供政策支持和工作服务。保障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评审、表彰奖励、科研立项、教龄和工资计算、档案管理、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保证公、民办学校在教学教研活动、学术交流等方面一视同仁。

十、优化资源配置,允许教师在公、民办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在教师流动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维护人才市场秩序,履行聘用合同约定的义务。

民办学校可以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向社会公开选聘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向社会招聘的教师,档案由人才流动中心统一管理,按有关政策需办理户口关系的,公安机关要及时办理。

民办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与所聘教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确定聘用关系。合同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及有关人事政策规定。要保证为所聘用教职工依法交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金,解除所聘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因教师流动、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人事仲裁。

十一、民办学校学生在学籍管理上与公办学校学生同等对待。

十二、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安排方面,对民办学校给予适当照顾和指导,并统一纳入招生工作中。

十三、通过政府拨款、社会融资、社会捐赠等渠道筹资,设立郑州市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和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十四、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纳入政府的督导评估范围。教育、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建立对民办学校的督导评估制度,定期进行督导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督导评估结果,保证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民办学校资产的使用和财务管理受教育、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

民办学校应当在每个会计结束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依法进行审计,公布审计结果,并报审批机关备案。

郑州市民办学校 篇6

2011-10-22 19:17| 发布者: zzteacher| 查看: 5490| 评论: 0 摘要: 为做好我市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10月28日---30日,上午8:00—11:30 下午1:30—5:00 注:免理论考试人员体检时间:10月28日,理论考试合格人员体检...为做好我市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10月28日---30日,上午8:00—11:30 下午1:30—5:00 注:免理论考试人员体检时间:10月28日,理论考试合格人员体检时间:10月29、30日。

二、体检地点

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中原西路182号附1号---郑州1中新校区东侧)

乘车路线:12路、44路、210路、321路

三、联系人及电话:牛老师 67882085

四、注意事项

1、体检项目按《河南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执行。

2、体检表需提前从郑州市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网站(http:///jszg)下载,B5纸正反两面打印,贴近期1寸免冠照片。体检费用100元。

3、体检时需出示身份证原件。

4、体检结果一天后在郑州市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网上查询,体检报告于提交受理申请材料时现场领取。

广州市盲人学校变迁溯源 篇7

一、清末,追源溯流,平等博爱之光开启盲人教育之先河

广州是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广州特殊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859年,据《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中记载“1859年(咸丰九年),太平天国干王王洪仁(此人乃广州花县人士)在《资政新篇》提出‘兴跛盲聋哑院,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特殊教育。”[1]565故此,王洪仁是中国最早明确提出兴办特殊教育的广州人,他的施政纲领开启了中国特殊教育的新纪元。

清朝时期,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也是外国先进科技、思想传入中国的窗口之一,因此广州文化教育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在中国,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影响,除了公立、私立学校成批涌现外,教会学校也相继出现。广州最早的近代学校大都是由西方传教士(多为美国人)创办的,比如,明心瞽目学校就是其中之一[2]35。《广州市志·教育志》中记载“广州市的盲人教育始于清末。光绪十五年(1889),广州博济医院女医师美国人赖马西收养了4名幼年盲女,送入该医院附属的读书。”女塾是广州市盲人教育的雏形,初露盲人教育的曙光。

“光绪十七年(1891)建立明心瞽目学校。”明心瞽目学校(1891—1951)是广州市盲人学校的前身,她的建立是广州盲人教育开创的里程碑,是广州和广东省最早的盲人学校,由广州博济医院女医师美国人赖马西创办。当时,赖马西医师看见广州失明的女孩子在街头卖唱行乞,想到美国的失明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于是决定帮助中国的失明人,她在美国呼吁并筹到了基金[3]506。在光绪十五年(1889),赖马西收养了4名幼年盲女,送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的女塾读书。赖马西不仅教她们读书识字,还教她们按摩治病和制作牙刷、扫帚的技术,使她们长大后能够自立。到1892年由于人数增加,在仁济街租赁房舍,设立瞽目女塾。校址最初设在仁济街,招收对象主要是由各地教会保送的失明青少年。初办时只设小学,聘香港巴陵会育婴院一瞽女任教员,教授凸字、音乐、织造等课[4]62。由此可见,瞽目女塾为盲校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后来洵嘉里医士把所购的上芳村15亩地捐出,于光绪十七年(1891)将女塾迁址至上芳村,将女塾改为私立明心瞽目学校,设校董会,呈请广州市教育局立案[5]106。经多方捐助,校舍于1900年全部落成[6]452。

明心瞽目学校校址现今坐落在广州芳村花地街明心路,现存有明心书院一栋楼房(现为民办桃李小学及紧固厂),砖瓦结构,楼顶建女儿墙,装饰较为简洁。现仍保存完整。明心书院是广州市第一所盲人学艺的盲人院,2002年被广州市政府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5。

广州市盲人学校活档案———邝梦翔老师。(邝梦翔是原市残联主席,曾在广州盲校任教,后调往市民政局、市残联工作)

采访原市残联主席邝梦翔。据他的口述档案中记载:“1952年,在我入读师范之前,由于视力不佳,便到明心学校学了一年的盲文后才进入师范读书。在记忆中,七八十年代,当时明心的大楼作了民政局属下的一个紧固件厂,是一间盲人工厂。明心的教学大楼成了盲人宿舍。教学大楼是砖木结构。当时正是中美恢复外关关系,美国人要来广州庆祝明心盲校开办100周年,学校将木板拆了,铺水泥,而外墙没有改变。我曾在此居住过。”由此可见,明心瞽目学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且当时校舍简陋,条件艰苦。

然而,明心瞽目学校的创办者———赖马西,虽为外国人,但她在特殊教育事业上所作的努力,很大程度上开启了广州近代特殊教育的进程,促进了特殊教育学校在中国尤其是广州的设立,功不可没。是她给广州盲人教育带来了曙光。由于当时社会在清朝的统治下,此类学校太少,能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盲童更少。赖马西创办的教会学校———明心瞽目学校,开办以来是秉承了国外的教会文化,宣扬平等、博爱理念,体现了人性的光芒,使盲童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并改变了一些盲童的命运。故此,赖马西创立的明心瞽目学校对近代中国特殊教育的影响力委实不限于广州一隅,明心瞽目学校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学校制度和教学科目,这颠覆了中国古代近代对残疾人的错误观念,残疾人有机会与正常人一样接受教育,体现了教育公平理念,为近代特殊教育体制的建立打下了最初的基础,开广州近代特殊教育制度之先河,甚至是开中国特殊教育之先河,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尤其是广州特殊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二、民国,百转千回,学校沧桑变迁在历史长河中静静流淌

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教育总长由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担任,他在向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讲中提出,“普通教育之设施,一曰普通学校;二曰社会教育之含有普通性质者;三曰特殊教育,如盲哑废疾者之教育”[1]564。1922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规定,“对于身体上或精神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相当之特种教育”[1]565。在民国时期,明心瞽目学校虽有所发展,但举步维艰。初办时,只招收女瞽童,后兼收男孩,使有些失明儿童有入学的机会,且能学到技术,深得社会称许。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28年赖马西因年迈回美国。民国18年(1929)该校校长由美国传教士嘉秉道女士担任。学生毕业后或当传道、教员,或凭手工谋生,均能自食其力[6]453。当年全国盲人学校总共才13所(公立5所,私立8所),明心瞽目学校为其中的佼佼者[8]256。

1938年,广州被日军侵占,广州沦陷。沦陷期间,学校仍由教会继续办学。抗战开始后,即民国二十七年(1938),明心学校增设初中[7]66。自开办至民国二十三年(1889至1934年)共有学生114人[9]21。建国前,全国盲聋哑学校大多数为教会、慈善团体和私人所办,盲校基本上属于收容救济性质[10]771。

采访退休教师梁洁珍。广州市盲人学校活档案———梁洁珍老师,(梁老师在明心学校读过3年幼师,1958年盲校开办,被调往盲校当教师),根据她的口述档案得知,明心学校解放前由美国教会资助,学生有些除了父母送去读书,有些是政府收养社会人士。据邝梦翔老师的口述档案中记载:“解放前的明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还是一间慈善机构。”从以上情况可看出,明心瞽目学校自民国至建国前历经38年风雨飘摇,起起伏伏中虽有所发展,但发展非常缓慢,学生接受教育的人数不多,而且学校由教会办学,学生多数信教,学生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教会的信仰上。事实上,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播的这些文化、教育等活动都从客观上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自始都是政教分离,这使得他们在华的传教活动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情况,他们的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较其他国家而言更为纯粹而执着。美国传教士来华传教,宣传西学,兴办新式教育,特别是对中国特殊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三、建国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迎来新希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明文规定把盲聋哑教育纳入整个教育系统。1951年10月,政务院在《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各地人民政府应设立聋哑、盲目等特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年人施以教育。”从此,盲聋哑等残疾人教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0]772。

1951年10月,明心瞽目学校由广州市民政局接管,学校不再招生,在校的盲人属于教养性质,“广州市盲人教养院”变成了国家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取消了盲校名称[11]338。据邝梦翔的口述档案中记载:“解放初期,北京盲校和上海盲校都由教育部门接管,而此时的明心却是由民政部门接管,叫广州市盲人教养院。由于在明心读书的大部份是孤儿,读完书后仍留在学校,由政府养育,明心便由民政部门接管。”据梁洁珍老师口述:“1956年,教养院改办盲人福利工厂。”即现在广州市紧固厂,由广州市民政工业公司领导。

由于当时盲聋哑学校和残疾人收容救济单位在性质上混杂不清,1957年4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办好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的几点指示》,提出“在目前对现有学校进行整顿的同时,也应逐步地作适当的发展,特别是现在还没有盲童学校和聋哑学校的省份,应及早筹备开办。”[10]773根据政务院的规定,195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以广州市教育局为主,联合民政局、公安局筹办广州市盲童学校。广州市教育局根据广州市人民代表会议决议决定当年10月在大新路135号正式开办“广州市盲童学校”。由教育局干部筹办并当教导主任,实行全国统一的盲童学校学制和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4]90。大新路135号现为广州市教育建筑工程公司。

大新路135号。1964年8月,该校迁至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路同福里10号,后搬走。据海珠区党校年纪稍大的人介绍,旧址已全拆除,现在的楼房都是后来新建的。

同德里10号(现为海珠区委党校)。1966年8月再迁市郊沙河长湴乡上元岗。据轻工业学校的劳老师介绍:轻工业学校是在1980年从民政局手中买下,在1980年前是广州市盲童学校。文革停办,这里成了市职工幼儿园,后又空置许多年,再后来由市教育局接手负责管理。

由此可见,建国初由于国家重视,广州盲人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1970年停办盲童学校[12]176,但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纳入普通教育体系之中,继续传承教育公平理念,特殊儿童与所有人一样拥有不可剥夺的受教育权,广州特殊教育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由教会的收容救济性质变为民政局的教养福利性质,后由政府开办,广州盲校办学从私立到公立、无保障过渡到有保障。

四、复办至今,开拓前进,创新发展影响深远

1980年4月,教育部部长蒋南翔提出:“把盲聋哑教育纳入普及教育规划,加强对特殊教育的领导,提高特殊教育水平。”这个讲话由教育部办公厅发至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参照执行[10]774。广东省特殊教育经过整顿和恢复,进一步加强了领导与管理,又开始稳步发展。1982年9月省教育厅召开特殊教育工作座谈会。1984年省教厅在小学教育处设专职干部抓特殊教育工作[12]177。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我国的特殊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广州市政府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整顿和发展了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开展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2]197。1985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中决定:“努力发展盲、聋、哑、残人等特殊教育,1990年以前,省办一所盲童学校,每个市(地)办一所聋哑学校。”1986年4月上旬,省教育厅在广州召开了特殊教育工作座谈会。同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出了《关于发展我省特殊教育的意见》。广东特殊教育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关于发展我省特殊教育的意见》的发出,推动了全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到1987年底,广州市盲童学校已选定校址并拨出专款着手筹建,全省特殊教育事业出现了新的突破。1987年12月10日,省政府批准成立“广东省残疾儿童教育基金会”,基金会接受国内友好团体、单位和个人捐赠,为加快发展广东省特殊教育事业筹集资金[12]178。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呼吁下,市教育局领导表态:盲校的新校址已选好。周文炽任复办后的广州市盲人学校第一任校长。1988年2月,在民政局召开的盲校建设筹备小组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教育局、民政局有关领导和残联筹备小组领导成员外,还邀请了香港施惠和先生(后任广州市盲人学校顾问)、陈梁悦明女士(现亚洲防盲基金会行政总裁,原香港盲人辅导会总干事)、梁民安博士(现香港心光盲人学校校长)。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特别是港澳同胞的关心支持下,198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拨款290万元,在沙河天平架马蹄岗重建盲人学校,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1989年开学,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使学生达到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辅以职业技能教育。学生全部寄宿,免收学费,享受助学金待遇[13]256。

1989年学校复办落成典礼。复办以来,学校以“播洒光明,育盲成才”为办学宗旨,立足本校,以人为本,把“发展潜能、健全人格、补偿缺陷、回归主流”作为教育理念。学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盲童早期教育实验学校”、“多重残疾盲童教育实验学校”、“广东省特殊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广东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指导中心”。

柳州市将取缔学校周边网吧等 篇8

(桂文)

梧州市万秀区举行

“中小学生预防性侵害”专题讲座

本刊讯 近年来,未成年人遭性侵害事件时有发生,教育学生如何抵御性侵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梧州市万秀区教育局、万秀区妇联联合举办“中小学生预防性侵害”专题讲座,来自城区28所学校的495名教师现场学习了如何教育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及抵御性侵害。该市邀请梧州学院副教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广西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石夏莉前来授课。课上,石夏莉针对儿童性侵害概念、预防性侵害意义及如何教育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性隐私、让孩子了解哪些场合可能出现危险等进行讲解。据万秀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教育局要求接受培训的教师根据此次培训提供的教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校内开设关于中小学如何预防性侵害公开课。

(桂文)

桂林市荔浦县构建

关爱留守儿童网络

本刊讯 “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老师们经常嘘寒问暖,比父母还关心我呢。”桂林市荔浦县新坪镇兴坪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黄向动情地说。在荔浦县,像黄向一样受到关爱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由于亲情缺失,不少留守儿童存在内心封闭、情感冷漠等心理问题。为此,该县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教师进村入户,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摸底、建立档案,让外出务工的家长与学校能够随时取得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该县倡导教师坚持每周与留守儿童谈心1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道德发展偏失的留守儿童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桂文)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爱牙护齿进校园”活动

本刊讯 最近,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爱牙护齿进校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口腔医生到各学校开展爱牙护齿知识讲座,讲授口腔护理小常识,并为学生进行口腔义诊,向学生们赠送牙刷、牙膏等护齿用品。据该县教育局相关人员介绍,龙胜各族自治县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他们大多数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爱牙护齿进校园”就是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为他们营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桂文)

来宾市忻城县实验小学

99名教师承诺不参与有偿补课

本刊讯 最近,来宾市忻城县实验小学举行承诺不乱办班、不开展有偿补课签字仪式,99名教师在承诺书上签字。承诺书内容包括:不以辅导为名开展任何形式的有偿办班、有偿补课;不单独或联合举办各类收费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等;不动员、诱导、暗示或强制学生参与有偿辅导;不进行集体有偿家教;不以任何名义参与招住宿生进行有偿辅导活动;不接受社会各类文化补习教学机构的聘请,不参与有偿文化补习活动,也不为其推介提供家教生源;未经学校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擅自受聘于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代课活动;不举办其他形式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补课、辅导、办班。

(桂文)

上一篇:实用经济法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下一篇:物业管理员题库——第1套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