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格局演变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发展格局演变(精选8篇)

城市发展格局演变 篇1

羊羊100发现2013年,国内原料牛奶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攀升,乳品消费市场产品零售价格“涨了又涨”,多家乳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持续走高。同时,国内乳品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重大变化,国际乳业跨国公司重新战略布局中国市场,中国乳业竞争格局将复杂演变。在此背景下,乳业上市公司的行业和市场地位能否稳固?如何战略性调整业务结构和业务模式,已经成为摆在各乳业上市公司面前的“必答题”。

大型奶牛场模式空间较大

全国良种奶牛存栏数量不足,导致2013年普通和优质原料牛奶生产供给量不足。2012年全国牛奶产量3700多万吨的官方统计数据不真实。奶牛存栏数量全国前50名的“奶牛县”笔者亲自考察过多次,奶牛存栏数量和牛奶产量统计数据失真的情况普遍存在。

如果全国牛奶产量3700多万吨是真实的,那么交售到乳品工厂的全国原料牛奶数量应该达到3000万吨(80%比例),再加上国际乳品原料进口量折算的约1000万吨原料牛奶,全国乳品工业耗用的原料牛奶数量应该达到4000万吨。按采购价格每吨4000多元测算,乳品工业的原料牛奶总成本超过1700亿元,那么全国乳品工业总产值应该是4200-4800亿元,按产品零售价格测算的国内乳品市场消费金额应该超过6000亿元。如果那样的话,去年下半年的“奶荒”也不会发生。

此外,全国奶牛养殖业中,小微型的个体奶牛养殖户(养殖规模不足100头)和中小型的个体奶牛场(养殖规模不足1000头)占绝大多数,总奶牛存栏数量约800万头、成年奶牛存栏数量约400万头,但是作为传统奶牛养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乳业发展的要求。大型和超大型奶牛场模式,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优质原料牛奶的总产量从目前的约500万吨增长到约1000万吨只是时间问题。

恒天然主导原料牛奶价格

国内优质原料牛奶市场价格偏高,国际乳品原料大量进口。作为全球最大的乳品原料提供商的新西兰恒天然乳业集团,主导国内原料牛奶市场价格。

2013年夏季发生的新西兰恒天然乳业集团“肉毒杆菌事件”,导致国际乳品原料的进口量突然短期大幅度减少,国内普通原料牛奶和优质原料牛奶生产供给量不足,优质原料牛奶的销售价格暴涨。2013年11月份开始国际乳品原料的进口量持续大幅度增长,11月超过15万吨,12月超过15万吨,2014年1-3月超过50万吨,最近六个月的累计进口量达到约100万吨,绝大多数由新西兰恒天然乳业集团供应,相当于集中进口了约800万吨原料牛奶,严重冲击国内原料牛奶市场。即交售到乳品工厂的国内生产原料牛奶供给量约600多万吨,国际乳品原料进口量折算的原料牛奶供给量约400多万吨,与需求量800多万吨相比,供大于求约200万吨。预计将很快平抑过高的优质原料牛奶价格,2014年6月底前国产优质原料牛奶价格将

回调至每千升4500元水平。普通原料牛奶价格也将回调到每千升3500元水平。

高端乳品消费快速增长

高端乳品包括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高端UHT奶、高端发酵奶及奶饮料、高端巴氏杀菌奶、进口奶酪、进口黄油等。2009年以来,消费者消费群体扩大、消费能力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转变,促进国内高端乳品消费持续快速增长。2013年高端乳品消费金额超过1000亿元,占全部乳品市场消费金额的20%以上,复合年增长率约30%。据调查,高端乳品消费主要集中在一线、二线大城市。电子商务在高端乳品销售中占比上升迅猛。

根据专业的市场研究与咨询机构的研究报告,国内液体乳品消费发展趋势的变化是:普通UHT奶消费阶段性回调,发酵奶及奶饮料消费快速增长,巴氏杀菌奶消费恢复性快速增长,含乳饮料消费产品创新带动增长,液体乳品消费稳定增长中正在发生结构性重大变化。消费者选择安全、质优,也选择新鲜、好口味、保健(益生菌)的奶制品。

乳业竞争格局将复杂演变

液体乳品消费市场的全国性品牌企业将受到区域性和地方品牌企业的挑战,通过联合和资本整合区域性品牌和地方品牌将可能崛起。

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和娃哈哈集团是液体乳品消费市场的全国性品牌企业。主要品类相对市场份额中,高端UHT奶市场蒙牛特仑苏第一,伊利金典第二。蒙牛的高端UHT奶产品销量接近100万吨,按零售价格测算的销售额150亿元以上,市场份额30%以上;普通UHT奶市场伊利第一,蒙牛第二。伊利的普通UHT奶产品销量接近200万吨,按零售价格测算的销售额200多亿元,市场份额20%;含乳饮料市场娃哈哈营养快线第一,伊利优酸乳第二,蒙牛酸酸乳第三。娃哈哈的含乳饮料产品销量200万吨以上、按零售价格测算的销售额200多亿元,市场份额30%以上。发酵奶及奶饮料市场蒙牛第一,光明第二,君乐宝第三,蒙牛的发酵奶及奶饮料产品销量30多万吨、按零售价格测算的销售额40多亿元,市场份额10%以上。

原料牛奶价格回调,液体乳品产品零售价格也随后回调,预计行业总体营业收入及成长性将受影响。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作为乳品行业领导者,UHT奶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较大,将受到较大影响。伊利品牌和雅士利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营业收入稳中增长,蒙牛品牌、君乐宝品牌和伊利品牌发酵奶及奶饮料业务保持增长。光明乳业作为区域性品牌企业,巴氏杀菌奶业务和发酵奶及奶饮料业务营业收入快速增长,UHT奶业务因明星产品“莫斯利安”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贝因美、合生元,因国家出台关于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的新法规政策,2013年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业务增长被透支。因此,2014年将面临营业收入下滑。

笔者建议,国内乳品上市公司应通过业务结构和业务模式调整,千方百计巩固婴幼儿配

城市发展格局演变 篇2

一、轻工业的发展成就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轻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企业规模与实力明显提高, 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已成为轻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承担着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09年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7614.5亿元, 同比增长13.5%。2009年1~11月, 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利税7719.5亿元, 同比增长21.6%;其中实现利润4909.9亿元, 同比增长24.6%。

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46320.1亿元, 同比增长9.4%, 轻工行业总产值增幅高于全国工业4.1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0.8亿元, 同比增长7.8%, 轻工行业利润增幅高于全国工业16.8个百分点。

轻工企业数占全国工业企业的28.9%;资产占14.0%;从业人员占25.1%。2009年轻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量的19.7%, 比2008年提升了0.8个百分点;利润占全国工业利润总额的19.0%, 比2008年提升了2.9个百分点。轻工行业对全国工业的产值与利润贡献比例提升, 在全国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09年轻工业累计贸易顺差2051.7亿美元, 同比下降10.5%;但在我国外贸顺差总额中, 轻工贸易顺差所占比重再次提高。

二、区域发展格局演变

轻工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2006年仅广东 (20.2%) 、山东 (16.6%) 、浙江 (11.3%) 、江苏 (9.2%) 、河南 (5.5%) 五省产值就占到全国产值的62.8%;2009年, 广东 (18.1%) 、山东 (16.0%) 、江苏 (8.9%) 、浙江 (8.8%) 、河南 (6.1%) 五省产值占全国的57.9%。产业表现出了明显的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福建六省市产值总量稳居全国前六位, 但所占份额略有减少。2006到2009年全国轻工业平均增速为22.26%, 从产值基数和产值平均增速来看, 轻工业区域发展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类:

1、总量优势型: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福建凭借其先发优势, 稳定的产业基础, 以平稳的发展速度产值总量稳居前六位。

2、稳健发展型:辽宁、四川、河北、安徽、湖南、湖北凭借其区域优势、产业基础优势, 以高于平均增速的速度引领全国轻工业发展。

3、超越发展型:江西、吉林两省以超越全国一倍平均增速发展势头领跑全国轻工业发展增速;同时, 江西省的产值为此也从2006年全国的第20位跃居为2009年全国的第14位, 吉林的产值也从2006年全国的第19位跃居为2009年的15位。

4、发展乏力型:上海、天津两市2005年以前属于轻工业发展强市, 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特色, 但是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升级中, 发展乏力。天津以15.47%的平均增速产值从2006年的第13位下跌到2009年第17位;上海以8.40%的平均增速产值从2006年全国的第7位下跌到2009年第10位。

5、增长潜力型:重庆、青海、内蒙古、陕西等省市在产值基数较低的情况下, 正以较高的速度尽显发展潜力。

三、区域对外依存度演变

出口导向型是轻工行业的特征之一, 但在扩大内需政策力度加大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影响下, 轻工行业正逐步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外依存度逐渐降低。出口占销售比重从2007年的22.55%, 2008年的19.45%降到2009年的16.3%。出口占销售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仍是浙江、广东、福建、上海、天津、江苏六省市。

四、区域产值利润率分析

虽然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在轻工产业基础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但中部一些省区在持续高速发展后, 已经在效益总量和速度上超越了东部一些传统的轻工优势地区。在地区效益方面, 2009年, 山东省轻工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883.7亿元, 位于全国轻工首位, 广东、河南、江苏、浙江等7省轻工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超过200亿元, 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五、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分析

(一) 家电行业

家电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2009年, 仅广东省就占了全国近45%的产值;山东、浙江、安徽、江苏分别占10%左右的比例。仅以上五省就占据了全国86%的产值。

中国家电业在完全市场化的竞争中已经形成了传统的三大产业集群:山东青岛、广东顺德和浙江宁波。这三大产业集群各具特色:山东青岛由三大品牌 (海尔、海信、奥柯玛) 带动, 主导了国内大家电产品;广东顺德是大品牌 (美的、格兰仕、东菱、万和等) 带动, 向周边镇辐射, 实现了大、小家电产品同步发展, 上、下游配套和物流等同步发展的格局;江苏无锡、安徽合肥等新兴家电基地快速崛起, 合肥已经聚集了美菱、荣事达、海尔、美的、长虹、三洋、华凌、格力等八大家电企业, 被称为合肥家电“八大名旦”。

(二) 造纸行业

造纸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及中部地区, 2009年, 山东 (19.9%) 、广东 (15.6%) 、江苏 (11.4%) 、浙江 (10.2%) 、河南 (8.4%) 五省造纸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工业总产值的65.5%。

由于造纸行业所需的原料中进口废纸、进口纸浆占据重要比例, 同时, 由于纸张产品的消费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出口量大的地区, 因此, 沿海地区临近港口的地区, 由于其地理优势越来越成为造纸企业发展的首选基地。在这种优势因素引导下, 造纸行业产业集聚度越来越高, 形成了有特色的三大产业集群:一是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 以生产包装用纸为主, 主要龙头企业有玖龙、理文等;二是江苏、浙江为主的长江三角洲, 主要龙头企业有金东、金华盛、紫兴、芬欧汇川等, 以生产铜版纸、高级文化用纸和包装纸板为主;三是山东省的造纸集群, 以晨鸣、华泰等为龙头企业, 以新闻纸和中高档文化用纸为主。

(三) 家具行业

2009年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441家, 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09.11亿元, 同比增长13.47%;广东、山东、浙江、辽宁4省规模以上家具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居全国前列, 合计占家具行业工业总产值的60.14%;广西、安徽、甘肃、四川、江西、吉林等地区增速较快, 同比增长达到了40~78%。

目前, 家具行业逐渐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东北、西部成都五大家具产业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产量最大、出口额最高的两个主要产业区, 与环渤海、东北产业区一起形成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的分布局面。4个产业区内家具出口生产企业和大型生产企业比较集中, 是供应我国市场和家具出口的主要地区, 西部成都家具产业区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四) 照明行业

2009年照明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计3214家, 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11.46亿元, 同比增长6.0%。从产值区域结构看, 仅广东 (38.4%) 、浙江 (19.2%) 、江苏 (9.5%) 、山东 (6.2%) 四省产值就占到全国产值的73.2%。

目前, 照明产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市, 形成了以中山市、佛山市、深圳、厦门、濮阳市, 常州市, 滁州市, 高邮市, 武宁县, 建湖县, 云霄县, 仁寿县等为中心的、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此外, 国家为了发展绿色、环保照明产业, 指定了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五) 五金行业

2009年, 全国五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8386家, 完成工业总产值4852.6亿元, 同比增长8.64%。仅广东、浙江、山东、江苏四省市工业总产值就占到全行业总产值的68.9%。

目前, 五金制造形成了产业集群化、区域化的发展格局。据统计, 截至到2009年年末, 中国五金行业协会与地方政府共建有34个特色产业基地。其中有中国五金产品之都9个, 有中国五金产业基地20个, 有中国五金之乡 (镇) 5个。34个产业基地有28个在广东和浙江两省, 占基地总数的85%。其中浙江省17个;广东省11个;河北省2个;山东、河南、江苏、福建各1个。按产品类别划分, 综合类7个;建筑五金7个;不锈钢制品及厨房用具6个;日用五金5个;拉链4个;淋浴房2个;工具、燃气具、锁具各1个。

六、轻工行业区域发展预测

(一)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深化

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轻工发达地区, 主要是加工能力旺盛,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世界发达国家, 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产品出口以贴牌加工为主, 自主知识产权少, 产品附加值低, 贸易壁垒突出, 在面对新一轮节能减排、低碳经济、食品安全等标准时, 产业结构正在加快调整。

(二) 产业转移带动中西部发展

东、南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 资本相对饱和, 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趋紧, 企业商务成本升高, 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外贸环境的变化, 经济转型和产业向外转移已刻不容缓。面对新一轮的矛盾和问题, 中西部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机不可失。根据产业的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来主动、科学承接, 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形成自己特色的产业结构, 推动自身工业的高速发展已成趋势。

(三) 特色区域渐成产业亮点

城市发展格局演变 篇3

摘 要:从城市轴线演变入手对安阳城市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为以安阳为代表的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中小型城市延续城市轴线、处理好老城与新区之间关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古都;安阳老城;城市文脉;城市空间格局;城市轴线

如果说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发展的“骨架”,那么城市轴线就是城市的“脊椎”,是城市特色与城市文脉延续的生命线。随着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已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这些区域中,包含了一大批以安阳为代表的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的中小城市,由于政治、经济等客观因素导致这些城市的城市规划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不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历史文脉保护相结合,有效延续传统城市轴线、发展城市空间格局、协调处理新城与旧区之间的关系,是以安阳为代表的中小城市在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不容小觑的现实问题。

一、安阳城市轴线发展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一)安阳概况

安阳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东临黄河、西倚太行,区内有漳水、洹水注入黄河,地势平坦、气候和煦,是建都立国的理想所在。“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不仅是七朝古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最古老文字甲骨文与《周易》发源地。区内现辖一市(林州市)、四县(安阳县、汤阴县、滑县、内黄县)、四区(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和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总人口542万①。

(二)安阳城市轴线发展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在今安阳西南烧盆窑村一带建安阳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焚邺城、迁相州、魏郡、邺县于南40km之安阳城,称邺,为相州,今日安阳老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而来的。经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增筑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建,安阳老城格局逐步平面规整,呈正方形,围9里113步,四面有城门4并角楼各4座,城外有护城河相依而建,是中国古代地方性城市的典型布局形式。建国前,钟楼、鼓楼、城墙相继被毁,如今仅存西南角楼②。

1.明清及民国安阳城市轴线发展及城市格局演变

明清安阳老城城市轴线清晰明确,分别以四方城门为起点,在城市中心十字型正交。其中东西轴线长约1.7km,以中山西街、鼓楼东街为主,串联起鼓楼、钟楼两处标志性建筑物,在高度和体量上起到统帅全城的作用;南北轴线以北大街、中山街、南大街为核心道路,长约1.5km,串联起城市标志性建筑天宁寺(文峰塔)与城市文化性特色植物景观“老槐树”,成为城市文脉与市民心灵家园的守护。除上述历史建筑与标志性景观元素外,城市轴线周边0.5公里范围内还分布了高阁寺、城隍庙、郭朴祠、韩王庙等一系列历史建筑遗迹和塔莲坑在内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元素(图1)。在城市轴线的总体控制下,安阳古城被进一步划分为“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城市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民国时期,城市中轴线上增建了部分西式建筑形式的商号,轴线格局未发生较大变动,在此不再赘述③。

2.建国至今安阳城市轴线及城市格局演变

安阳于1958年和1965年先后两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格局突破老城规模沿轴线向外拓展,表现为:以城市南北轴线发展为主,南侧沿相州路拓展至洪河北岸、北侧沿红旗路拓展至洹河南岸④。值得一提的是,红旗路沿线为安阳当时政治、经济、金融的聚集区域,相州路沿线则汇集了大量仓储、工业产业,城市功能更加多元化且具有明确分区。

1981年安阳编制了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此次规划将中轴线上北大街北段区域进行改建,复原重建了中轴线周边城隍庙、钟楼、郭朴祠和许三礼祠等建筑,并在洹水岸边殷墟遗址修建了殷墟博物苑,丰富了城市空间格局,强调了城市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城市发展与城市文脉延续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⑤,1986年安阳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图2)。

1996年,第四版《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确定了安阳“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基地,豫北地区的商务信息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的城市职能,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主要向南向东发展,适当向西延伸⑥。安阳城市发展步入快速转型期,城市东西轴线向东拓展至光明路,向西由彰德路延伸至华祥路,通长共计12公里。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东部建成区城市空间格局较之前有较大突破,城市框架整体拉大,路口平均间距增大为500米;同时,2006年殷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图3、图4)

二、安阳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特点与不足

(一)轴线“锁住”城市文脉、守护城市特色

如果说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性格”所在,城市文脉则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安阳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城市文脉保存放在首位,将历史建筑、文化景观元素和城市不同功能区通过城市轴线串联在一起。

(二)城市定位清晰明确、结构功能随轴线有序发展

纵观安阳城市发展历程,安阳城市轴线的每一次拓展延伸都伴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城市空间格局的拓展。安阳自建国后第一次编制城市规划开始,就从未忽视历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最新的安阳城市总体规划中,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城市定位的首位,使城市发展与文脉保护相统一。

(三)历史街区保护力度不足:传统民居损毁、新建建筑风貌不协调

随着城市轴线的发展、拓宽,老城内的民居与古树却面临拆除和损毁的危险。目前,老城民居除仓巷街得到整体保护外,其他重点街道如西大街、东大街、头道街、鼓楼东街均未得到有效保护,衰败严重。其次,部分新建建筑在建筑风格与细部上缺乏细节推敲,仅求“形似”,影响了老城的整体建筑风貌与特色统一。

三、结语

城市轴线以及城市轴线引导下的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数千年发展历程的见证,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的物质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西部以古城安阳为代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小城市,将面临城镇化浪潮的冲击和考验。保护城市轴线、延续城市文脉,使城市空间格局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协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①职建仁.安阳老城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10.

②职建仁,郭芳华.浅析安阳古城的物质空间形态[J].高校理科研究,2011,(20):111.

③高长海.安阳城市中轴线变迁及其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J].中国名城,2013,(11):50.

④同3

⑤赵冰.黄河流域:安阳城市空间营造[J].华中建筑,2013,(04):1-4.

⑥同5

作者单位:

汉字发展的演变 篇4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几乎天天写字,你知道我们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我们先观看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的视频,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显示出了神奇的智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汉字的发展演变

二、甲骨文

通过我们的历史课,我们知道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那么甲骨文是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呢?我们通过几幅图片,来了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

在甲骨文之前,人们为了记事,就在绳子上打结,历史上称“结绳记事”。之后又出现了刻画符号来记事,传说中还有仓颉造字。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化,才出现了成熟的文的甲骨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甲骨文的知识。

甲骨文,是商朝时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你认识的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大家看图片,教师给予讲解。给出十二生肖以及一些常用字的甲骨文,看学生能否猜出相应的汉字。

最后总结:甲骨文记录了商朝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研究商朝历史的最有价值的史料,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我国的历史从此时开始有了可靠的文章记载。

二、金文

教师讲:商朝时期除了在甲骨上刻画得文字外,还在青铜器上铸写文字。屏幕上显示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青铜器——毛公鼎。鼎上铸写的文字称为金文。金文又叫铭文、钟鼎文。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文字。通过图片我们了解到金文的主要特点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可以研究商周历史的文字。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推广,青铜器的衰落,金文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投影:图为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毛公鼎”)

合作探究:指导学生从形体,结构方面观察金文,并让学生思考金文和甲骨文相比有什么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

三、大篆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大篆的字体。

大篆字体,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汉字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狭义则仅指籀文,由于小篆是以此为简化,因此古文记载的大篆通常指籀文。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四、小篆

教师讲: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开始统一文字,并把小篆作为通用字体。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小篆,小篆又名秦篆,政权式推广于秦朝。我们先认识小篆字体,展示图片 投影: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合作探究:秦始皇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五、隶书

小篆由于笔画复杂,书写缓慢,于是小篆便简化成了新的字体隶书。让学生观察隶书有何特点并将其与小篆进行比较,教师总结出答案。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总结:隶书的特点:笔画线直,字形扁方,简化笔画,与现代汉字相近。

小篆的特点:笔画整齐,线条化,结构简化统一,字体定形。

六、楷书和行书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品《宣示表》”

楷书的特点:楷书笔画平直,结构匀称,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真书、正书。

(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

行书,产生于东汉。特点:介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活,书写便利。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投影:《兰亭集序》

七、课堂小结

投影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按顺序填写),以“车”的发展演变为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八、【板书设计】

商朝¬—→秦朝→西汉→东汉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九、【课后作业】

1.上网或者查阅相关书籍,认识五个简单的甲骨文汉字,下节课向同学们书写展示你所学到的字。

城市发展格局演变 篇5

----浅析苏仙区战略性新型产业现状

作者:郭花 文章来源:苏仙区统计局 更新时间:2012-4-1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对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2012年苏仙区委经济工作会就明确提出:既要提升传统产业更要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新材料、信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为此,发展战备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苏仙区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着力点。

一、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苏仙区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1家,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0家,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17家,新材料产业16家,信息产业9家、节能环保产业4家,文化创意产业1家(部分企业跨多个产业)。

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30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30%;完成增加值 45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8.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50 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6.7%;上缴利税总额 14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利税总额的 42.4%。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

二、苏仙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

(一)从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规模看,苏仙区以承接转移为抓手,促进优势行业加速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目前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28.2%,培育了高斯贝尔、台达电子、华录数码等一大批电子信息企业,是全省第二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二)形成了以有色产业园为依托的产业集群

从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空间看,苏仙区已形成了以有色产业园为依托的产业集群,有色金属、能源、电子信息、化工、建材、加工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培育了华润电力B厂、云湘矿冶、高斯贝尔、华湘化工等产值超过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一大批中小型配套企业加速发展。奠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我区都有发展的带头企业。

(三)完备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居郴州交通中心,原料货物运输十分便利。

苏仙区地处湖南南部,随着中部崛起、泛珠合作、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等重大发展战略的风生水起,苏仙的发展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主要分布在郴资桂沿线,距京珠高速附近北上南下交通十分便利,立足苏仙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大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来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引进高科技。从产业组织形态看,苏仙区以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导,组织形态机动灵活,企业有较大的做强做大的空间。

(四)科技和人才优势

要打造苏仙区战略性新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湘南学院和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位于苏仙境内,人才优势凸显,关键是政府要有高瞻远瞩的思想在高等院校培养一批专业对口的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战略性新型产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人才环境。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劣势

(一)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主要是制度环境,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推进新兴产业创业、发展的政策没有出台。

(二)是部分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追踪、模仿阶段,缺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

(三)是新兴产业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底子薄弱,技术创新能力至今依然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尤其在原始创新方面十分缺乏。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集中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较为薄弱,产业竞争力不强。具体体现在:信息产业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缺乏;新材料产业缺少高端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环保产业技术产业化难度较大。

四、加快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尽管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后劲,但与国内一些先进城市相比,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相对较慢,产业规模较小。除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后劲外,其他产业基本上刚刚起步,尚不足以支撑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大的突破。在明确了苏仙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后,我们就应该遵循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结合现有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集中优势兵力,确保具有区域特色、区域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突破。在挖掘和深化苏仙区产业格局基础上,把以高斯贝尔为龙头的信息产业、以金贵银业、钻石钨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农夫机电、东塘电气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氟化学、钖涛为龙头的节能环保产业列为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点加以推进,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为此,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扶持政策,并加快制定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配套政策(包括财税、采购、投资、信贷、科技创新、资源环境、重大项目建设、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等配套政策),切实加强政策的可操作性,为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对所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奖励。

(二)努力建设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园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创新载体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园,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资源、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有效集中。湖南林业(苏仙)现代产业园打造成产业聚集新平台,成为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挥工业园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使之成为带动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摇篮”。

(三)鼎力推进一批项目驱动创新,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

在“十二五”规划中,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库,认真谋划、储备若干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强项目准入和淘汰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及时有效跟进。在湖南省“四千工程”项目库中,我区已储备了35个项目,包括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苏仙区布局和落户。从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出10个重点项目,集中力量,集聚政策,加快建设步伐,使之成为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企业和骨干企业,成为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形成“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

(四)全力打造一个全方位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

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抢抓湘南承接转移示范区和郴资桂“两型“示范点建设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个促进区域合作发展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平台,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市场优化配置。在整合现有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研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产业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和平台建设。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平台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构建一批支撑服务我区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多主体、多层次、开放互动和协调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

(五)竭力培养和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构建和谐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篇6

街道社区是整个城市的主体,和谐社区是和谐城市的基础,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党组织是党员和居民密切联系的基本平台和载体,是社区和谐建设的政治保障。近年来,南石头街道党工委在区委的指导下,高度重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确立“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

一、街道社区党建基本情况

南石头街道位于海珠区西南之隅,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面积约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2730人,流动人口20302人,下设16个社区居委会,社区党组织16个,(其中党总支部15个,支部15个),其中截至2007年12月止,社区党员(含专职人员)1324人。社区党组织书记与居委主任全部“一身兼”,(总)支委共123名,其中35周岁以下的25名,占20.3%;女性的35名,占28.5%;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93名,占75.6%;大专及以上的35名,占28.5%。

党的十六大以来,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的总目标和总方针,完善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辖区经济发展战略出发,积极推进社区党建实践,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机制,拓展社区党建领域,初步形成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大事共抓,资源同享,文明共建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解决了辖区单位和人民群众关心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辖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先后被评为“广州创安先进街”、“海珠区1996-2005年优秀政研会”、2006年有两名同志被区授予“优秀共产党务工作者”的称号,有五名党员被区评定为优秀共产党员。截至2007年12月,街道共有4个社区被评为市文明社区,7个社区被评为区文明社区的称号;南景园、顺意、保利被授予广东省首批“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称号。

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成效

(一)严标准稳健基础,着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平台

加强社区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街道党工委在实践中注意发掘、整合、利用社区资源,为不断推进社区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优化组织配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城市社区成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阵地。

一是严标准起步,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的组织格局。

首先04年底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自治的原则,根据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重新划分社区,由原来21个社区居委会缩减为16个社区居委会。按照“一社区一(总)支部”的原则,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并逐步建立党(总)支部,对党员的组织关系进行了调整。截至2007年12月,随着社区党员人数的增多,15个社区党支部——党总支部。其次加强对“两新”组织的领导,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对社区内新经济组织、新的社团组织实行属地化管理,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社区中的建设作用,探索完善社区党组织和“两新”组织的协调机制。

截至2007年12月底,我街辖内现有非公有制企业 10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有10家。2007年成立南石头街广纸幼儿园党支部,是街道辖区内第一个“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是街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一个崭新的开始的标志。近年来,多次组织社区党(总)支部党员与非公企业党支部党员到区党建活动中心进行交流、学习活动,开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再次,加强对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的管理,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根据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对党员进行属地管理,凡是居住在辖区的离退休党员或在辖区工作无组织可以挂靠的党员,组织关系可全部转到社区,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对在职党员,要求在职党员积极参加社区党的活动,在8小时工作之外,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二是严标准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创新社区自治组织框架设计。街道着眼于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将决策、执行和监督三种权力进行相对分离,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构建起决策层(居民会议)、执行层(居民委员会)和监督层(监督委员会)为主体的新型社区事务管理框架,确保居民对社区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重点调整了两个机构设置:设立居民会议,居民会议主席一般由党组织书记兼任,将党的领导融入自治组织体系之中;将社区事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进行整合,设立监督委员会,对社区事务的管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质询权、评判权和建议权。制定了决策、执行、监督以及社区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四项规章制度,促使决策由“两委”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执行由随意向依法转变,监督由结果向决策和执行全过程延伸。民主科学地推选党支部书记。2008年,街道党工委将以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为工作重心,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按照党章等相关规定,定期换选党支部委员以及党支部书记,把社区中善管理、居民群众信任、拥护的党员选为支部书记。同时组织党务干部培训班,增强了他们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是严标准选配,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党建工作,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针对社区居委会干部结构单

一、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工作能力局限等问题,近年来,街道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岗位设置的要求,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方式,面向社会选拔了10多名社区工作者,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上,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了2/3,改善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为提高社区干部工作能力,街道把社区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列为重点,坚持高起点培训,社区成立以来,每年都组织社区干部进行培训,学习先进地区的社区工作。同时,街道还选派年轻的机关工作人员充实到社区工作的一线进行锻炼。

四是严标准投入,大力加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

为保证社区硬件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确立了“社区建设重在建设社区”的理念,强化社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16个社区不断投入大额经费,每个社区基本达到了“五室三站二栏一校一场所”(即社区居委会办公室、社区党建活动室、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室、社区警务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社区生活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计生服务站、居务公开栏、宣传栏、市民学校、文化健身活动集聚场所)的配置设立,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去年,街党政主要领导非常重视社区办公环境的建设,争取到了纸厂以及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以置换的方式解决了纸南社区的办公用房;以扩建方式完成了纸北社区办公用房达标建设,以租赁的方式解决了庄头、南箕社区的办公用房,使我街全面完成了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达标工作。

目前共建有19个“星光老年之家”,并为了给辖内的残疾人提供更好的良好的社区康复和训练的环境,社区继续拓展场地,组建了康园工作疗站,增设康复器材。继续抓好社区固本强基示范点建设,完善党员教育活动点,在翠城等8个社区党(总)支部举行了“党员教育活动点”揭幕仪式,通过活动点的辐射作用,带动全街16个社区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六好平安和谐社区”这个中心,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一流的硬件配套设施,逐步形成街道自身的社区特色。

(二)注重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党员社会化管理路子

针对社区党员结构层次多、素质差异大、社会面广,而传统的单位型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社区需要的实际,街道突出分类指导,加强教育管理,积极探索党员社会化管理的新路子。

一是坚持党员目标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加强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的教育管理。针对社区中居民党员、退休职工党员、企业下岗职工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等不同党员群体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不同要求,结合民主评议活动加强教育管理。对居民党员,通过实行党员结对、建立党员联系户等方式,引导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在社区的离退休党员,利用开办书画协会、社区居民学校等形式,开展居民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并通过建立老年党员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和关心下一代协会等,发挥他们的余热,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对企业下岗职工党员等一些困难群体中的党员,社区党组织通过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入手,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

二是建立双向结对帮扶机制,整合街道党建资源,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在总结前五年党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今后较长时期内街道党建工作的重点,也是未来几年街道创建特色街道的一个有力的抓手,除了明确了今后党建工作的目标之外,还详细制定出了完成目标的措施,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对今后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落实。组织建立党员数据库,采集所有党员的基本情况、职业特点,个人专长、联系方式,参加社区活动情况等。从中掌握一批有专长、有名望、热心社区建设在职党员名单,并与之联系,力求做到党员基本情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活动去向、思想状况“五个清楚”,同时要求做到社区党员家庭有矛盾时必访、生病住院必访、新春佳节必访、有特殊困难必访。

(三)着力共驻共建,不断拓展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

社区党建工作是一项网络式社会系统工程,单靠社区党组织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只有聚合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凝结广大社区成员的奉献,实行共驻共建,才能真正落实到位。基于这一认识,街道确定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共建工作思路。并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区委统一领导,街道具体指导,辖区单位广泛参与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社区管理体制。近年来每个社区党支部都与驻区单位进行了结对共建,例如:红棉社区党支部与辖内的保利广州物业有限公司、红棉管理处、红棉小学、“山东老家”等单位的合作,协调各方利益,促成各方资源共享、服务设施互相开放。通过结对共建,有力地推进了街道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工作合力。

(四)注重创新载体,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社区党建工作的核心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任务是服务居民群众,关键工作是构建服务网络。街道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各社区党支部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大力开展面向居民群众的便民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是突出服务重点。把社区服务重点放在面向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引导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办好事实事,在服务中稳人心,暖人心,对于生活困难群众我们尽力为其争取低保,解决其生活问题;对于下岗失业的困难家庭,积极帮助寻找工作岗位,一户家庭至少安排一人就业;对于困病致病的困难群众,通过街道资助一点、党员捐献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帮助其渡过难关。通过广大社区干部的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2007年共为283户办理了续期和新申请低保救济,为94户办理了“低收入家庭证”。为376户家庭申请了减免消费性收费工作;为377户低保家庭办理污水处理费返还,合计46642元。为29户困难家庭送上每户360元的助残、助学、助困、助医款项;为“扶贫济困送温暖,慈善捐助献爱心”捐助活动中,共筹得捐款12097元,衣物及电器10200多件;为韶关等灾区救灾及慈善捐款工作中,全年共筹得善款4.8万多元;全年共筹款18.85万。街道零就业家庭一人就业率达100%,办理社区就业人数1455人。

二是拓宽服务领域。按照政府引导的原则,吸引民间资本兴办社区服务项目,实现了社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社会化、业务经营市场化。目前,每个社区都开设了十余项服务内容,居民的一般性需求能够在社区得到及时满足。在社区卫生上,按照“以医院为依托,以社区为辅助”的原则,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方便居民就医咨询。在社区治安上,设立了警务室,社区组织了义务巡逻队、治安联防队,形成了以社区党团员志愿者为骨干,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群防群治网络。在美化环境方面,借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东风,社区紧紧围绕“创卫”这一中心工作,以宣传发动,整治“六乱”、环境卫生、市场周边环境和河涌整治、查处无证照经营为工作重点,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城区环境不断优化,逐步改变了原住民的生活习惯,同时,大力开展卫生清扫、植树绿化、种花种草等活动,基本上做到了楼院卫生整洁,垃圾分类收集,道路保持洁净,绿化养护管理。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街道投入资金74万元,积极指导社区,推进河涌整治工作,完成辖内人纸涌的综合整治,拆除人纸涌上的危桥并改造为一条八米宽的道路,解决了周边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改变了周边环境脏、乱、差的旧貌,还居民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一系列服务项目的开展和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较好地满足了居民群众对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各方面需求,有效杜绝了黄、赌、毒等社会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是壮大服务队伍。发展社区服务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光靠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把广大居民群众特别是社区党员的热情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作用发挥出来,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长期稳定、有奉献精神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此,各社区党支部在街道的指导下,利用社区工、青、妇条线优势,首先从党员、青年、妇女开始,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加到各类志愿者服务组织中来,在为民服务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过努力,目前各社区平均已建立起以帮贫扶困、治安巡逻、文化宣传等为主要内容各类志愿者队伍2-3支,广大志愿者积极活跃在社区的舞台上,带头协调邻里关系、带头维护社会治安、带头创建文明楼栋,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社区工作得到了推进。

三、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尽管街道的社区党建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些有益经验,但作为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一项新尝试,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不够平衡

街道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仍存在8条自然村,各社区的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社区硬件上仍不过硬。硬件上主要表现在社区办公条件不达标,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相对迟缓,教育、管理、服务功能不全,虽然经过这几年来的不断完善,但仍有社区办公条件达不到应有的标准,致使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作用发挥受到牵制。

(二)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街道社区一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理念陈旧,跟不上新时期社区工作的要求,年龄偏大,后继无力,针对当时这种情况,近五年来,街道不断进行调整,采取招聘、选派、居民推荐等方法选拔了一批居委会工作人员充实到了社区干部队伍中,大大降低了平均年龄,提高了平均文化水平,同时大幅度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使工作任务与收入达到平衡,解决能力强与留用难的矛盾,逐步形成了社区干部队伍的良性循环,但是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整体水平不高

一是组织网络较为松散。以社区党建联席会的形式将社区内党组织维系在一起,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共同发展,这是对以往街居党建工作模式的组织创新。但联席会成员单位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利益上的制衡关系、工作上的监督关系,组织网络相对松散。

二是工作机制尚不成熟。街道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居核心地位,但与辖区单位党组织间无领导关系,在开展社区党建工作过程中,为争取支持,扩大参与,必须以服务求认同,以双赢求发展。街道社区的工作制约力有限,以双向互动的管理与服务为基础的社区党建长效运作机制尚未形成。

四、社区党建的对策建议

(一)解决社区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

定期召开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会,对全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作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增强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重视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宣传,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挖掘在社区党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老党员带年轻党员”、“树典型、育示范、带一般”,加大宣传力度,使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效进一步彰显,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舆论的引导造势作用,在辖区范围内营造出社区党建的浓郁氛围。

(二)夯实社区党建工作物质基础

一要严格党费管理、使用的各项制度。重视党费收缴工作,对那些因主、客观原因不足额交纳党费的党员,要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进行严肃认真的教育引导,确保社区基层党组织党费不少交,不漏交,以保证社区党组织及党员活动的正常开展。二要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社区服务设施。各级财政应对社区建设重点倾斜,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报酬和工作经费,改善社区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条件,推动社区建设向前发展。三是发展社区经济,壮大社区经济实力。社区要充分利用大力开展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有利时机,自办、联办社区服务项目,使社区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的服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兴办社区企业,增加社区集体收入。

(三)健全完善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的居民自治实现社区自治,必须强化社区民主,确立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居民的自治权利,在社区全面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社区居委会要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执行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决议,自觉接受社区议事委员会的监督,并定期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述职,接受居民群众的评议。同时,完善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建立开放式、参与式社区管理,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知情权、参与、监督权。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让居民表达自己对社区建设的要求和建议,加强对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合作,提升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

(四)加快构建以社会化管理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

城市发展格局演变 篇7

关键词:健康城镇化,空间格局,河南省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在城镇化发展模式方面,沈建法总结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并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对策[1]。在城镇化动力机制方面,刘世微,张平宇,李静则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黑龙江垦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不同时期城镇化主要作用机制的变化[2]。在对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方面,主要采用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两种,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综合指标法更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但在构建指标体系的问题上很难达成一个共识。在我国城镇化道路和理论方面,王学峰研究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认为中国应采取积极主动科学的政策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3]。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对健康城镇化进行研究,研究较多侧重于健康城镇化内涵界定或影响因素分析[4,5,6,7,8],健康城镇化定量方面的研究相对涉及较少。健康城镇化的提出背景是针对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健康状态或不合理举措而提出的。因而开展健康城镇化方面的研究既是立足现实问题指导实践的现实需要,亦是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1 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河南省包括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濮阳、焦作、许昌、漯河、三门峡、周口、南阳、商丘、信阳、驻马店和济源等18个省辖市,论文将省辖市作为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数据主要来源于2004年和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以及郑州、洛阳、开封等各个省辖市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1.2 指标构建

从城镇化发展的具体状态并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健康城镇化应该是均衡、规整、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资源环境与城乡统筹的有机融合。根据健康城镇化的内涵并遵循科学性、全面性、易获取等原则,从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城乡统筹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最终确定了由1个系统层和5个子系统层和21个指标层构成的指标体系,如表1:

1.3 研究方法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出灰色关联系数矩阵,结合熵权计算的指标权重,构建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墒权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公式[9]为:

式中,Mi为城市综合实力综合得分,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βij为关联系数。

2 河南省健康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运用墒权灰色关联对2003年和2013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健康城镇化水平进行测算,得到河南省18个省辖市2003年和2013年健康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计算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人口城镇化方面,郑州、开封、安阳、濮阳、周口十年间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得到增强,平顶山、商丘、信阳人口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洛阳、新乡则保持稳定。郑州作为河南省会,有着较强的辐射吸引力,再加上工业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以及新农村建设步伐较快,促进了郑州市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开封、周口、安阳等市一改过去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通过发展个体私营、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等加速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因而人口城镇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平顶山由于过分依赖工业,服务业不够发达,直接造成了城市新增就业岗位有限,制约了其人口城镇化进程。商丘和信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人口基数多,农业从业人员多,剩余劳动力多外出务工,因而这两地的人口城镇化进程则较为滞缓。洛阳和新乡虽然总体发展较好,但是人口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健康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新农村建设步伐滞后所造成的。

社会城镇化子系统方面,安阳、濮阳、漯河、济源发展较好,这主要是因为这几地发展基础较好,对社会城镇化方面的投入较多,农民市民化后能享受到较好的待遇。三门峡、新乡和平顶山的发展则稍显不足。这三个城市都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国有经济占较大比重,城市从业人员多能享受企业保障,因此,政府对配套设施的投入有限,制约了社会城镇化的发展。许昌、周口、驻马店近年来对社会民生方面的投入没有大的增长,所以社会城镇化一直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短板。

经济城镇化子系统方面,开封、三门峡、济源、驻马店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人均GDP及城镇从业人员收入都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因此经济城镇化发展相对较快。信阳是因为缺乏主导产业而安阳市因为产业结构单一,这成为其经济城镇化进程相对退后的重要原因。洛阳、鹤壁、焦作等市由于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效益优势发挥不明显,经济城镇化进程则亟须加强。

资源环境承载子系统方面,许昌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得到加强,这与许昌市推广清洁能源,加大排污惩治力度有关。洛阳、平顶山、济源等市主要因为其工业在产业比重较大,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并未得到明显的改观。洛阳是一个重工业城市,资源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郑州、鹤壁、新乡、焦作在2003年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小于综合发展水平的条件下,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因而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提升健康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城乡统筹子系统方面,濮阳和漯河的城乡统筹能力得到增强,而新乡、南阳和信阳则相对退后,这是因为南阳、信阳市域面积广大,农村人口众多,发展的重点主要放在城市建设上,忽视了市域内广大区域的发展,驾驭城乡统筹的能力下降。洛阳、平顶山、济源等则是在2003年就出现城乡统筹差距拉大的趋势,在2013年这种状况仍没得到改观。洛阳市域面积大,对南部广大山区的关注不够,造成城乡两极发展差距拉大。因此,提升这些地区的城乡统筹能力是加快这些地区健康城镇化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

从整体来看,首先河南省健康城镇化在十年发展过程中,除郑州、安阳保持原有位次没有发生变化,其余各市的健康城镇化发展位次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上升的有:洛阳、平顶山、鹤壁、新乡、三门峡、南阳、信阳;下降的为:开封、焦作、濮阳、许昌、漯河、商丘、周口、驻马店、济源(表2)。其次,可以发现,一个城市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受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子系统以及资源环境子系统影响较大,人口城镇化子系统得分对健康城镇化综合得分的影响在逐步减小,城乡统筹子系统则有所加强。最后,河南省健康城镇化发展总体空间格局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依然是中西部区域整体高于东南部区域。健康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的有:郑州为健康城镇化发展高水平区;洛阳、济源、焦作、许昌为健康城镇化发展中等水平区;安阳、鹤壁、新乡、濮阳、开封、平顶山、信阳为健康城镇化发展较低水平区;南阳、驻马店、周口、商丘为健康城镇化发展低水平区。仅局部区域变发生微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门峡、漯河由2003年健康城镇化发展较低水平区晋级到2013年的健康城镇化中等水平区(图1、2)。

图1 2003年河南省各市健康城镇化空间差异

图2 2013年河南省各市健康城镇化空间差异

3 结论

浅析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篇8

关键词:战后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演变

一、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打击了英、法、德、俄等帝国主义列强,各国实力大减。美国在一战中向战争国出售各种工业品和武器,大发横财,成为一战后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一战”中通过十月革命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很大成就。亚洲日本力量不断增强,侵略野心逐渐滋长。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六年的“二战”终于结束。这场战争使世界经历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它留给全人类的是无比巨大的创伤和破坏。

美国在战争中损失不算太大: 1945年10月在美国纽约成立了联合国。虽然成员国不断增多,但在其成立初实际为美国所操纵,美国世界第一强国优势依然得以保持。苏联实力虽也遭到削弱,但仍得以保存,成为战后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因此,在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实际只有美苏两个大国。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

苏联在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先后上台执政进行改革,特别是在勃烈日涅夫缓和战略和霸权主义的维护下,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在亚洲,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此后几十年间,新中国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联合国大会及安全理事会成员国等合法席位,中国实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二、八十年代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八十年代,美国世界第一的地位未受到动摇。西欧成员国不断增加,总体实力进一步强大。日本则在五十至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基础上,以11.6%相当于美国2﹒7倍,联邦德国2﹒3倍的年增长率继续发展,1987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在亚洲,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实施、邓小平“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新中国政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同许多国家恢复建立了外交关系,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并开始谋求与世界大国同步,旦仍然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苏联这一时期领导人更替频繁,政治、经济受到极大影响。在著名的“8•19”事件后,苏共丧失国家政权,苏联社会主义性质发生变化,苏联正式宣告解体,美苏对峙两极格局彻底瓦解,世界进入新旧交替、向多极化过渡的“一超多强”局面。

三、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在欧洲,参加欧共体国家越来越多,1993年11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其成员国至2007年已达二十七个,各国力量及欧盟总体实力大大增强,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苏联解体后最大的是俄罗斯联邦,实力虽有所下降,但仍在政治、经济,特别是军事上拥有较大优势。

在亚洲太平洋地区,1967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1989年,亚太地区国家成立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组织”),加强了亚太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与合作,实力不断增强。日本进入九十年代,虽然经济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不断引发社会经济、政治危机。尽管如此,日本也在逐渐加强与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其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仍旧得以保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这一时期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与亚太地区和国家的合作,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些决策使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国际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麦当劳化”“迪斯尼化”“商业连锁”等风行世界,影响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同时,也引发一些新的世界性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问题。

由此可见,世界并不是哪一国家占据绝对优势的统治局面,不同时期各国力量的变化会形成不同的世界格局。

综合以上四个不同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面临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化,中国虽已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但仍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明显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新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和平与发展主题等。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只有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借鉴他国之长,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和与发达国家的南北对话,加强与亚太国家和世界各国的竞争和合作,才能在未来世界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发挥“世界一极”的作用。

上一篇: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下一篇:安全科长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