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组教学工作总结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组教学工作总结(共11篇)

体育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1

转眼间又一个学期结束了,总结成绩,找出不足,再创佳绩。

一、教学方面:

在教学当中,我们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三个指示性文件汇编,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使体育教学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强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了解学生,开发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学生各种运动的能力和素质,使体育课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合格率也在原有基础上稳步上升,基本上消灭了不及格的现象,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意义和目的。

本学期有两节体育课为区级观摩课和研究课,有一节为出席片级的评优课,另外还有两节录像课,上交教研室作为区级观摩课。

二、达标方面:

我校的达标工作从各方面讲都是在我区比较好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达标工作,班主任老师对班级达标工作抓得特别紧,比较突出的是三、四、五年级,他们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训练和测验。有的班级还给学生定出指标,也有的班级采取互助互测的方法,还有些班级采取了竞赛的方法进行。学生的积极性高,使我校的达标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达标及格率和优秀率有很大的提高,我校也作为信得过学校没有进行验收。

三、竞赛工作:

本学期我们搞了三个单项比赛和一次班级游戏性对抗赛,召开了我校的春季运动会,完成了上级规定竞赛活动任务。

(1)参加了北京市环老山比赛,获得小学男子个人单项第十六名的好成绩,有三位学生在此项比赛中获奖,另外有两名学生参加了北京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其中有一名学生获单项比赛第八名。

(2)在区级比赛中,获小篮球比赛第三名,踢毽比赛团体第二名,小篮球教学比赛团体第二名,象棋比赛团体第二名,中长跑比赛获单项第三名和第八、十名,小学生运动会团体第三名。

四、课间操:

本学期我们继续抓了以课间操为主的体育教育工作,把课间操列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抓普及的基础上狠抓提高。坚持把课间操与娱乐、艺术于一体,改变做操形式,调整做操位置,使学生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国家规定的两套广播操,我们是在规范、整齐、正确、到位上下功夫;自编操,我们是在创意上下功夫,力求动作优美、自然、大方,图形新颖,有特点,整套操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年龄特点。使学生在做操中受到集体主义教育,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并且使广大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陶冶他们的情操。本学期我们下了大量功夫在原有的基础上改编了一套自编操(课间十分钟),并且在广大教师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创编出了一套以图形为主的图形操(七色光),获创编操比赛第三名。

五、业余训练和课外活动方面:

本学期我校运动对共参加了两项市级比赛和两相区级比赛,赛后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找不足,定措施,并做了认真的调整。

本学期我校共有运动对学生46人(田径、篮球),开学初,我们认真制定了训练计划和措施,加强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工作,做到有分工,有合作,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绝大多数学生的训练成绩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师们训练认真,抓重点、抓提高;学生训练积极、刻苦,出勤率高。并且达到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使我校的训练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六、存在问题:

1、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规范和乱班的课堂(极个别)。

2、对低年级的课外活动、体育锻炼标准、课间操重视不够,缺少管理制度和措施。

3、个别班级的达标活动开展得不够扎实。

七、改进措施:

1、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树立优良的教学风格,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争取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2、认真抓好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认真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管理制度。

体育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一、合作学习的产生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到中国的, 它主要目的是通过小组内部成员的互相帮助, 来实现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同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的综合成绩来检测学生对某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最终成绩作为评价标准, 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这恰恰符合目前“生本教育”的基本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出现是符合时代发展背景的。在目前这个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愈加密切, 这就对劳动者之间的默契程度的要求变得更高, 如何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合作能力, 培养他们之间的合作技能及合作理念, 让学生在以后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加自如地与别人合作, 是中学小组合作的培养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1. 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尽管这种思想早就被人们所认识, 但是长期以来, 体育课堂中的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主, 比如老师在教某一体育动作时, 往往是教师在上面示范, 学生在下面模仿, 时间久了, 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

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特点, 合作学习是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检测、评价为学习流程来完成的, 教师在小组合作模式中仅仅是一个引导者, 而非主导者, 学生能否完成任务, 全靠自己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合作情况, 这种教学模式属于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 合作学习符合中学学生心理特点。

小组合作的考察以小组内综合成绩为考察项目, 一个小组要想赢得胜利, 必须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另外, 合作需要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如若不然, 就会出现所谓的“木桶效应”。而这两点却恰恰是中学生所能够提供的。一方面他们大都好胜心极强, 喜欢出人头地, 这使得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都会积极地表现自己。另一方面, 中学生比较喜欢行侠仗义的侠客, 且集体荣誉感比较强, 但同时他们自身自尊心却又比较强, 这使得学生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团队而拼命争取获胜, 从这两方面来看, 正好符合小组合作对合作成员的基本要求。

3. 能够调动班级内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作为一门课外实践课程, 深受大部分男生的欢迎, 但是仍有很多男生及大部分女生却不大喜欢进行体育运动, 因此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中, 是不可能实现完成教学任务的。然而在小组教学模式中, 由于教学模式变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这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共同学习中渐渐掌握学习的内容, 共同应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学习。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运用

1. 通过新奇的小组任务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课堂中,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新、奇”的小组任务, 来刺激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采取各种活跃性极强的教学手段, 来为学生学习增添一定的兴趣和新奇感。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的培养。那么如何布置“新、奇”的小组任务呢?体育课的基本内容是进行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活动设计时, 就必须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爱好为基本出发点, 摸清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运动, 针对学生的活动特点制定相应的小组活动方案, 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小组合作的基本要求。

比如在进行单双杠教学时, 由于需要进行转体运动, 学生往往会因动作难度大, 害怕从杠上摔下来, 同时教师在进行讲解时, 很难进行分解式的讲解, 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进行训练。这样对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为了能够促进学生迅速掌握单双杠的练习, 我们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模式来进行上课, 在课堂中, 教师给学生们说, 今天我们进行一次分组教学比赛, 获胜的小组将会获得一定的奖励,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单杠动作示范, 做完示范后, 教师开始分组, 并交待小组其他成员要保护正在练习单杠的学生安全。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相互模仿、相互交流, 学生兴趣盎然, 且中学生的好强心促使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训练当中, 这就使得学生会迅速掌握这一技术动作。

2. 通过引导不断提升小组内部成员的合作能力。

当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 教师就不再是学习的主导者, 而变成引导者, 尽管地位有所改变, 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却仍不可小觑。只有当教师恰当地进行引导时, 才能让学生在合作时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同时还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凝聚力, 提高整体的训练水平。

教师在进行引导时, 首先要注意鼓励学生, 比如当进行篮球教学时, 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投篮的技巧, 对该班30名同学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有6个成员, 且有一个女生, 要求是经过30分钟的练习后进行分组比赛, 最终哪个小组投进篮筐的数目最多, 哪个小组就获胜。教师在分组后, 要行走于每一个小组当中, 指点每一位同学的投篮动作, 并做示范, 当发现某一位同学做得很好时, 要在小组内进行表扬, 并让他多教一下本组其他成员;而当教师到另一个小组发现这个小组整体动作有问题时, 要用类似“某某小组已经超越你们了, 加油练啊”等类似的话来鼓励他们, 这样对提升他们的团结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

总之, 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实行这一教学模式, 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有一定的帮助, 且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 因此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多采取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通过小组活动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从而真正把“生本教育”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

摘要:小组合作法是一种常用的现代教学方法, 它主要指的是在实践教学中, 通过分组教学, 让每一组的学生通过完成某一任务来共同达到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这一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效率高, 且小组内成员之间能够通过互动共同增长技能, 从而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因此将这一教学方式运用到中学体育当中,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体育的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小组合作方法的阐释, 重点分析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体育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3

摘 要 实施分组分享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力进行开发,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对体育田径课进行分组分层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分组分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的效果。

关键词 体育田径教学 分组分层教学 合作学习

一、体育田径课分组分层教学的方法

(一)按组织教学内容分

需要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提高身体素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学习自身喜欢的项目,例如,体育教学中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喜好进行分析,通过根据自身素质提高每节体育田径课的综合学习效率,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二)按技能水平分

在体育田径课程中,学习的技能和爱好都不相同,对于这种的分组分层也就需要更好的扩大分组中的差别,对于体育技能较好的主动帮助技能较差的学生,让兴趣较好的学生带动兴趣差的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加学生内部的交流,培养学生自主的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学生之间的融合。

(三)按组织教学练习分

让学生能够自主练习,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练习的项目,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差异性,保证每一位学生都真正的参与进来。保证集中练习就是每节体育田径课程的目标,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校园的场地和器材进合理安排,集中学习。

二、分组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方法

(一)为学生提供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

有效的采用合作式的学习模式,更好的把学习时间交还学生自己,让他们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相互切磋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教学的质量,并由学生小组合作来完成。如在跳远中,我们都需要进行助跑在起跳,这也就需要学生全面的了解跳远的规则,保证跳远的综合效果,体验不同远度助跑和登跳的方法,然后在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在完成之后在进行详细的解释,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主动的获取学习的知识。

(二)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对于学会在学习中,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又能够更好的学习别人好的方法,共同的讨论不同的方法的优势和缺点,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信心的增强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对单元技巧进行学习的时候,对于动作优美,技巧掌握熟练的学生,可以对没有掌握的学生和动作质量不过关的学生进行培养,通过大家相互的学习,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分组分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分组分层教学中,教师的职能主要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一起合作学习,获取更大的收获。例如,在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把学生分层几个小组,在每一小组中设置小组长,以及统计员和记录员,对每一的职责进行明确,要求对各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进行组织、统计和练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将各个的角色进行更换。最后也就由老师对各个小组的练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完成任务的小组和通过练习的小组给于奖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就扮演的总导演的角色,让演员之间关系更加密切,并为小组的荣誉,各成员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努力,为小组进步而高兴,为每一个成员的进步而感觉到欣慰。

四、在分组分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的小团体合作

对学生进行综合教学,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对同学动作开展评价,更好表达自己观点,与朋友一起交流进行自己有效的练习,形成一个独立的练习网,此教学情景让体质比较弱的学生可以感受朋友的帮助,一起共享小团体成功的喜悦,认识到主动性的重要,大胆的尝试也就会成功,以此实现本身价值,增强自身的信息。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这种教学可以更好的创造自身广阔的舞台,发挥自身的特长,同时帮助他们在自身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好的塑造学生的人格的完美。例如,在体操教学的過程中,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课程教学编好中,对学习的自身进行组合,在完成基本动作之后,还要更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组合练习,让学生想办法将动作连贯起来。这时还需要保证学生的热情和彼此的分享,提高学习的最佳方案,需要互不想讓,结果每一个团体的表演都有表演的精彩之处,经过教师的及时指导,各取长处,更好的找到自身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团体的力量,获得学习的动力。同时经过实践证明,学生小团体合作学习也就会体现出他的明显效果,小团体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研组教师和学生间合作,对风格不一致的学生开展学习辅助。小团体合作学习在处理优秀生、后进生间的关系,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为让小组取得更好成本,他们一定要合作之后,才可取得成功。

五、分组分层教学、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做出有效的评价

在体育田径教学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评价标准,设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对指导和调节的学生进行重要的分析,在学习中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要将多种的评价方式相结合起来,保证评价的公平性,比如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内容上也要根据练习的效果和合作过程表现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学生的情感、状态、能力、角色职责进行综合分析。在体育田径课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情况做出准确全面的评价,并更好的协助学生一起讨论彼此的合作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8.

[2] 李伟民.体育田径课程与教法[M].新华出版社.2011.1.

体育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4

——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阳光体育组教育教学工作会

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成立智慧体育工作室,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体育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2018年9月5日,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阳光体育组开展了主题为“智慧体育 梦想前行”的教育教学工作会。

第一阶段,会上,教研组长尹鹏老师就本学期体育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全体老师认真做好笔记。

第二阶段,大家针对本学期的重要大活动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研究。确定了本学期教学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第三阶段,大家就智慧体育软件进行深度的学习和探讨,充分的挖掘科学技术的能量,更好为教育教学服务。

第四阶段,全组老师进行了专门你的体育安全知识学习,建立安全制度,树立安全意识,构建平安高效的体育课堂。

教研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安全、有序,更有效率,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提升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并在活动中达成共识,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认真研究校本课程《南拳》的体育老师们

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体育组共13名教师,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逐渐形成了“和谐、开放、创新、严谨”的组内文化。

在对体育课程的不断深化与改革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3+2+N”课程模式。“3”节体育常规课板块突出体能性,成品牌;“2”节体育选修板块,突出趣味性,成特色;“N”课时拓展长训机制板块,突出选择性;同时,依托智慧体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成立智慧体育工作室,承担区内体育教研活动。

利用动跃体育智能化教学软件,积极开展与落实体育教学工作,形成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组内集体研讨——年级分管备课——课程实施与反思修正的教学成果。

体育组工作总结 篇5

一、校园活动

四个级部在教学方面各自突出不同的侧重点,初一级部重视习惯的养成和课堂规则的建立,举行了绳操比赛和初一篮球运球比赛,初二级部重视身体素质的快速发展,举行足球运球比赛和绳操比赛,初三级部重点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举行了排球垫球比赛和绳操比赛。初四级部重点放在中考项目上,为高中教育打下基础。圆满完成各自级部的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检测。9月28日,城里中学圆满举行了秋季田径运动会,并且选拔了一批优秀队员。

二、“阳光体育”大课间

城里中学自20xx年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保证学生在校时间内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开展大课间跑操、跳绳活动,根据季节的变化做调整跑操时间长短,体育组与德育处配合采用各种手段,比如培训体育委员,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对学生的出勤有保证,锻炼有效果。积极改进大课间跳绳,为下学期的大课间检查做好准备。

三、体育特长生培养

城里中学一直保持高效的体育特长生培养,今年输送到高中体育特长生,王家琳(田径)威海市实验高中;刘欣雨(女篮 ) 、段文静(女篮)、丁合主(足球)威海一中;姜凯译(篮球)、胡帅杨(排球)、胡杨(健美操)威海二中;黄佳程(篮球)、全昱恒(足球)威海四中。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孩子的希望。谢心媛、彭阳阳、刘浩、谢臻、孙玮梓、刘明慧、姜文琦、卜荠荠、刘倡佐、吴佳芮、刘笑影、韩存等同学被评为初四优秀体育特长生。

校田径队继续获得环翠区田径运动会第一名,并派出优秀运动员代表环翠区参加威海市田径比赛获得第二名;女篮上半年获得威海市篮球赛第三名,十月份环翠区获得第一名,之后在威海市篮球锦标赛中获得甲组第二名,乙组第一名;男篮获得环翠区篮球赛第四名,之后在威海市篮球锦标赛中获得甲组第一名,乙组第二名;健美操队获得环翠区第四届健美操比赛第二名;男足获得环翠区第二名;环翠区乒乓球比赛中我校获得男团体第三名,女团第二名。

体育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6

本学期体育备课组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的领导下,按学校的部署实施体育课程,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得到发展,回顾本学期,备课组做了下列几项工作: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水平

新的体育课程可借鉴的经验不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的理念,确实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观念.为此,备课组制定了理论学习的具体内容,如学习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同时按学校的部署,实施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是一件全新的工作,我们大致分三个阶段实施:

1、前期准备阶段 此阶段主要制定课程的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有:课程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的开设;教学进度表(含必修和选修内容)和备课组活动计划及行事历表,备课组老师人手一份,使备课组的各项工作做到条理清晰,有章可循,内容充实.其次是对学生的填报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提出调整的方案.通过家长回条,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另行安排学习内容,严禁他们下水游泳,杜绝可预见的安全隐患。

2、中期过度阶段

从第三周选项表收回后,选项开课的前期工作一直就没有停止.1

我们就以上必修课为主,统一学习的要求和进度,并结合选修课的内容进行各种教与学的探讨.同时广泛征求各班学生选项学习的意见和建议,使选修课的实施方案内容更加充实可行,为课程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后期实施阶段

实施选修课程是要随时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备课组的教师相互团结,共同努力,出谋献策,协调解决.如周亚明老师能主动协助管理场地器材员工布置好乒乓球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场地,器材等问题能及时建议学校解决;小组学习器材,场地分配问题;选修项目的考核没有规定的标准模式,如何设置考核的内容和标准问题.总之,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随时招集商讨解决的办法,使选修课程得到顺利的实施.二、注重选修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革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面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组的老师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老师们参加听课的次数较前多了,集体备课也认真多了,使体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例如在改革课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中,初步探索“准备运动——基本技术技能学习——小组教学比赛”的模式(形式)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选修课程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以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为载体,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能力,灵活选择学习的内容,进

2行自主,合作,探索式的学习,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学期的对外体育公开课受到外校同行的一致好评。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学期体育课程虽然顺利开展,但也存在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下列几点:

1、一名教师同时任多个个选项的教学,有顾此失彼的情况出现.个别班学生选项学习人数的调整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探索 篇7

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级按学习成绩、道德意识和心理素质等作为依据, 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 整个课堂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进行教学。在授课过程中, 要求学生尝试在合作中探索知识、掌握技能, 并将小组的总体成绩纳入个人的评价。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以体育教师安排教学任务, 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而是以学生个人身体素质、互助合作能力为评价的依据, 继而改变了班级同学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 使组内成员形成了互助与合作关系。在教学的分组内, 全体组员都必须以小组集体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 不允许一个组员掉队, 否则就会影响到每一个组员的成绩, 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 而且还要将组内其他成员看做是自己的一个“同体”, 积极主动的去关心和帮助其他成员的提高, 从而, 使小组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但合作学习也容易因分工、责任分散而让学生产生依赖他人、不动脑筋、坐享其成的想法和行为。所以, 在小组合作中, 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也是必要的。其次, 要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实现目标中的角色定位, 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自己在组内分工的任务;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 这是每一个小组成员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辞的责任。自主互助学习模式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自觉主动全方位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 从而避免小组合作无效。

一.适时调整分组模式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 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组模式:

1.阶段分组

即分组后保持较长时间, 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等因素, 划分为较为稳定的小组, 在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采用, 单元教学结束, 小组也随之解散。这种分组的特点是技能基本相同, 爱好可能不同, 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 又便于对不同小组的区别对待。

2.灵活分组

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 效果相同, 不同的是持续时间更短, 仅在一节课中出现, 随之即被解散, 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组, 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如在篮球教学中, 可按熟练程度分熟练区、半熟练区、不熟练区进行教学。这种临时性的分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使用这种分组过程中, 要指导学生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2.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 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广播体操舞动青春教学中, 教师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 让会的教不会的, 发挥学生之间的帮带作用, 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这样既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又能缩短教学时间, 培养学生的良好合作精神, 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

3.随机分组

这种小组也是在一节课中出现, 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 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局面, 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 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树立学生自信心

作为教师要多赏识学生。赏识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实践证明, 教师真诚的赏识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是学生充满自信、走向成功的动力。如我在跳山羊教学活动时, 有几个女同学害怕, 不敢跳。针对这个问题, 我便对他们降低了器械的高度, 并反复讲清动作要领, 让他们尝试。这时, 有四名同学跳过去了, 全班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 学生每次做类似训练时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2.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种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把自己内心的微笑带到操场, 用亲切和蔼的目光注视全体学生, 用富有表现力的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感染学生。要耐心帮助体育技能较差的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 使学生在活动中紧张情绪得到合理的释放。

3.促进学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组等于一个小的社会团体, 人与人的交流都是在社会中得以体现的。应此, 小组合作学习给了学生既发表个人见解, 又能激发求异思维, 促、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 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 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 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 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体育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中学体育 合作学习 教学实践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21世纪是科学与人才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团队的合作能力。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克服传统体育学习中学生单打独斗的局面,要以学生长远发展为中心,以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为基本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健康的人际关系,让每一位学生受益。

一、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

1.重形式轻实质。在中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分析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水平、运动习惯等情况,简单地将学生分组。或基本动作尚未掌握就匆匆开始合作,使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也不成熟,更谈不上深度了。

2.重部分轻全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怕影响教学进度、教学效果,一味让优等生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部分优等生表演的舞台,而学习困难生则沦为忠实的观众。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明确、教师对小组指导监督不够、重结果轻过程,小组合作变为放任自流,影响了体育教学成效。

3.重氛围轻目标。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小组合作就是要搞一个热热闹闹的氛围,而对探究的内容偏离正面、讨论的问题浮于表面、讨论的问题缺乏价值等问题视而不见,学生提的也多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汇报时仍我行我素,各人说各自的看法。部分教师求量不求质,合作次数过多,而时间则不充裕,学生讨论渐入佳境便终止合作。

4.重自我轻小组。现在独生子女多,他们自私、任性尚未革除,在体育教学中,生生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互助关系,常出现不分享、不倾听的现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比较自我,缺乏团队和竞争意识,难以顾及小组的利益。

二、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认真分析学情,科学灵活分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运动水平、身体素质等,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以4~6人为宜。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资料员等,其中组长由学生轮流担任,记录员负责记录合作过程,汇报员负责汇报小组学习情况,资料员负责收集资料、整理归类。每个成员既要积极参与活动,也要配合其他成员的活动,让他们学会分享、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如在教学“双杠”内容时,教者针对学生的上肢力量、身体协调性存在较大差异,对支撑移动、摆动方法制定不同的目标,创设合作交流、互帮互助的氛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竞赛中掌握技能,有难度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伴的帮助下加强练习,能尽快掌握动作要领。小组的划分也不能局限于“固定小组”,也可采用“灵活小组”,按运动技能的好坏自由搭配,让已掌握的和未不熟练的编成一组,发挥传帮带作用,既缩短了教学时间,也有利于良好合作意识的形成。

2.把握合作契机,精选合作内容。传统教学中,体育教师“精于”灌输,不问难度是否合适、时机是否恰当,一味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如学生虽然对上武术课比较热衷,但毕竟是我国的国粹,学生难以把握要领,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课堂会变得一团糟。教师要合理把握合作内容的难度,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他们的认知结构相当。如在“下压式传接棒”教学中,教者要通过诱导式练习,让学生在掌握喊(提醒同伴)、伸(远伸手臂)、压(压腕动作)、随(护棒随行)的动作要点的基础上,学会一张、二夹、三伸,让学生合作模仿练习。

3.留有思考时空,恰当组织活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合作前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为合作学习精心准备。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要在行间巡视、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点拨,让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学习“障碍跑”中,学生合作完成穿越移动障碍练习时,教者通过巡回指导学生穿越移动排球练习,及时帮助学生纠错,掌握动作要领。对学生练习中易出现的错误,指出纠正方法,并鼓励学生增强自信习,通过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动作技能水平。

4.培养合作意识,形成合作技能。有效的合作学习离不开合作技能的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搜集、倾听、表达、交流,在倾听别人表达的时候,要能听出要点,获取关键信息,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要在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表达时要做到言简意赅,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组员的想法不一致时,就需要交流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

5.构建评价体系,培养反思习惯。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标准,对每一位组员进行评价。如小组长能合理分工、按期展示,能主持小组讨论,确保每一位组员有发言机会;记录员能倾听组员描述,及时做好记录,参与展示的学生要求能流畅表达、语意清晰,展示形式要多样。小组评价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提高自评总结的意识,形成完善和自我认识的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生交流空间,让学生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得以提高。我们体育教育要积极探索,钻研教学规律,提高组织能力,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卓有成效。

体育组学期工作总结 篇9

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很快过去,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全教研组的教师能根据学科的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扎实、有效的完成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优良成绩,现就本学期工作分以下几个部分总结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为前提,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传播各方面体育知识,从情感方面渗透培养各方面的精神品质,有组织的开展多样性的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使普及与提高协调发展。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积极性,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念,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方面以新课改为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体能状况,合理制定学年学期与单元计划,认真备写教案,有质量有效果的上好每一堂课组内成员统一思想,目的明确。教师是一份良心工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好一件事——要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己任。

二、教学方面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基地之一。有计划正常地开展教研组活动,研讨教学工作,学校体育工作,交流思想,统一认识是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基

本保证。我们的做法是:

1、集体参与制订学校体音美教研组工作计划,共同做好工作小结。

2、立足本职,收集好各种资料,发现问题,共同分析,探讨解决办法。

3、学校的学生和教工体育竞赛和活动分工不分家,群策群力。

4、每学年每位青年体育教师要上一节校内公开课,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5、积极组织参与片区的教研活动。

三、大力开展学校体育活动:|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7月份在我校成功筹办了兰州市第六届运动会篮球比赛; 9月分成功的组织举办了我校第44届田径运动会;在5月和12月五月成功教工排球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赛。与此同时,认真组织了课外活动和两操,以及第三届亿万学生冬季阳光长跑和元旦环城赛。在市大课间操比赛中,获得优胜奖。

四、认真抓好各代表队建设:

在学校运动队方面,我们体育组的教师响应学校号召,凭着自己的一股事业心和体育教师的一种责任感,全面开展学校的运动队。我们的校男、女篮球队、排球队、健美操队、田径队、乒乓球都是有梯队组成,各队教师都不怕苦,不怕累,能克服种种困难,做到起早摸黑无怨无悔地坚持训练。

五、本学期获得荣誉:

我校女、男篮球队在兰州市第六届六运动会学生篮球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健美操队获女子甲组第一名,乒乓球获团体第二名,排球获第五名,标枪女子甲组获第一名。

在兰州市第三届自编操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六、存在问题:

1、体育课教学还不够严密,还需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2、要加强组织纪律性,开展安全教育,防止体育安全事故发生。

3、进一步开展学校的群体性活动,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

4、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规范和个别班级常规教差的现象,特别要认真抓好学生出操,集体活动队列队形的严格管理。

5、代表队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解决好梯队建设,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上学期体育组工作总结 篇10

1、开学初期进一步完善上学期有关阳光活动及体育艺术2+1活动的各种活动记录及总结,上学期体育组工作总结。

2、进一步完善了上级检查督导的档案材料的整理。

3、顺利完成了肥城市三大球比赛中篮球的参赛工作。老师们认真组队,精心训练,使此项比赛在没有受伤的条件下完成了,女子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4、顺利完成了龙山中学秋季运动会。从规程的制定、报名、秩序册的编排,老师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群策群力,使运动会没有出现任何纰漏,圆满顺利地完成了此项工作,展示了本组老师们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工作总结《上学期体育组工作总结》。

5、共同完成了每年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工作。每一项的测试,老师们都做得非常认真,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初一年级完成了广播体操的学习,老师们齐心协力,认真学习研究每一个动作,使学生学得细,学得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说做喊出动作名称,动作节拍,从而锻炼了体质。

7、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初三的老师们在领导的英明领导下,开学伊始就对特长生进行了规范化训练,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冷,无论天气如何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出谋划策,态度可佩,精神可嘉。

8、为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成绩,督促学生练习,我们体育组专门谋划制定了体育项目测试办法及测试程序,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测试时老师们不畏艰苦,不怕严寒顺利完成了测试工作,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体育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11

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学校体育组科学论文报告会(以下简称科报会)于2015年8月1日至2日在湛江市第二中学举行。本届科报会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指导下,以立德树人、促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基本要求,以提升学生运动技能、铸强健体魄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强化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动力,突出强调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我省学校体育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我省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全面探索。科报会论文成果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省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不仅为广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健康教育等提供借鉴,也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信息。

一、论文报送情况

本届科报会共收到21个市、顺德区、省直属学校以及部分高校报送的论文共685篇。

在收到的685篇论文中,有关学校体育理论的论文26篇,占3.79%;阳光体育活动38篇,占5.54%;“一校一品”及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59篇,占8.61%;学生体质健康53 篇,占7.73%;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机制30篇,占4.38%;体育课程改革38篇,占5.54%;体育教学教法、学法117篇,占17.08%;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8篇,占5.54%;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化发展57篇,占8.32%;校园运动训练与竞赛45篇,占6.56%;校园足球55篇,占8.02%;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46篇,占6.71%;校园体育法制建设32篇,占4.67%;其他50篇,占7.29%。从论文研究的视角分布情况来看,体育教学教法、学法仍然是我省学校体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一校一品”及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校园足球发展、体育考试成为了学校体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二、评审结果

本届科报会评选出优秀论文431篇,占所报送论文数量的62.91%。其中,一等奖论文86篇,占12.55%;二等奖论文143篇,占20.87%;三等奖论文202篇,占30.36%。各市及顺德区均有论文入选一、二、三等奖,获奖率最高的为广州市,其中一等奖16篇;其次为湛江市,有28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8篇;东莞、中山和深圳有超过24篇获奖,其中东莞、中山有8篇论文获一等奖,深圳有6篇获一等奖;而佛山、珠海以及汕头市分别也有20篇以上获奖。获奖论文中第一作者为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论文有323篇,占74.94%,反映本届科报会论文的作者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体。

三、主要研究成果

本届科报会所报送的论文研究领域广泛,研究视角多元,研究内容深刻,研究手段、方法多样。研究成果对深化我省学校体育改革,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效果,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届科报会论文的主要成果有:

(一)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重要一环。本次科报会论文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运用多学科理论等方法,从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1.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引入现代教育理论,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本次科报会论文对如何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如,“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研究”一文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得出:将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引入高中选项教学,能较好地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效果。“高中以‘实战技战术组合为最小单位的篮球教学实验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以实战技战术组合为最小单位的高中篮球教学,对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技能,发展体能,尤其是提高学生篮球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中,不管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还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方面,分层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本次科报会论文对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对拓宽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2. 体育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的探索是本次报告会论文的一个热点。如,“微课在构建学校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应用初探”一文,对基于信息化的“微课”引入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显示,微课在构建高中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莱格尔跑在耐久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表明:“莱格尔跑”能够提升学生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等长跑项目的成绩,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高中篮球选项课补偿性练习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补偿性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体质弱势学生影响的实践研究”一文认为:“翻转课堂”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对激发体质弱势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具有良好效果。本届科报会论文对体育课堂教法的研究,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运用多学科理论提升体育教学实效研究。

本次报告会论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理论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小学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策略研究”提出,小学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可以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自闭症学生青春期问题行为的运动干预研究”认为,通过多种运动干预对自闭症学生青春期问题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见,本次科报会论文成果对丰富体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开展校园足球探索,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本届科报会论文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校园足球的研究。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将发展足球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至2025年,国内将建成5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在校生达到5000万人。为了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达成国家提出的校园发展目标,本次科报会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对如何发展校园足球进行了探索,从发展足球校园的环境、影响因素、训练与竞赛等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如,“新课程背景下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中学学段案例分析”,从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角度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环境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校园足球在学校开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一文对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索,提出发展校园足球要加强制度、资金、社会环境氛围等的建设。这些研究成果对发展校园足球起到了理论引领的作用。

(三)加强对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研究,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决定,几年来,广大中小学校均在探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路径。如,“2014年广州市荔湾区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表明,该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好,但是男生的引体向上、女生的立定跳远不容乐观,提出要注重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在测试项目权重设计与标准制定上及时进行微调,以实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有效指引作用。再如,“湛江市近10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分析”认为,湛江市学生的肺活量与素质指标有下降趋势,这主要与健康意识差、运动缺乏、营养失衡有关,提出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密切观察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变化趋势,关注并减低影响学生体质健康长期发展的消极因素等建议。显然,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本次科报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聚焦阳光体育运动。许多论文围绕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与训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及特色与传统体育学校建设等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如,“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化管理的研究”一文开展了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课程管理的尝试,研究发现: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化有利于大课间的常态化;把大课间和学生体质健康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在学校体育竞赛与训练方面,“佛山市构建‘学校化竞技体育模式的创新性”一文认为:通过政策导向引领学校竞技体育模式的发展,去适应当前背景下的学校竞技体育的风向标和大趋势。关于体育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建设的思考,“基于课程观的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一文对怎样建设体育特色学校进行了探讨,指出当前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存在着跟风、短视、表面、形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要从大课程的观点出发,针对全面育人的目标,选定特色项目,挖掘项目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其他学科融和,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建立师生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形成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最终建设成有影响力的体育特色学校。这些研究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了新思路。

(五)关注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抓好“牛鼻子工程”。

体育教师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本届科报会关于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职业倦怠、心理特点与健康方面的探索。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分析了本地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认为该地区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很多学校都是由其他科任老师兼职上体育课,导致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严重偏低;体育教师自主学习意识不够,特别是利用书籍和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意识淡薄,影响其专业化的发展;上级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将体育列入“边缘学科”,严重阻碍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广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表明: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属于中等程度,只要社会支持良好、有积极应对方式的体育教师,其职业倦怠程度都会相对较低。此外,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体育锻炼情况等也受到关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这些研究对促进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专业成长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四、特色与创新

(一)研究手段与对象多元化。

纵观本届科报会的论文,除了沿用传统的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访谈法之外,也有许多作者运用了统计分析法、特尔斐法、移植研究法等新颖研究方法和教育行动研究的范式,说明广大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也说明科报会作为学术交流平台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本届科报会论文研究对象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除了中小学生、体育教师之外,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甚至教研室建设等都成为了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关注点也不断拓宽。

(二)研究内容实践性强。

本届科报会入选论文的一个较为鲜明的特色就是实用性增强。大部分论文为实证性论文,研究内容往往是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一个教学问题,一个法律问题,所解决的大多是“接地气”的问题。

(三)研究视野不断拓宽。

针对当前学生体质不断下降、运动不足、体育教师缺乏等问题,许多论文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将视野拓宽到整个社会、家庭。阳光体育研究也不仅仅限于校内,而是拓宽到社区。研究不再仅局限于传统手段与方法,信息化等现代手段也被广泛使用。学校体育的理论突破了原来体育学、教育学范畴,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也被运用。论文研究视野的拓宽,说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拓展了学术交流平台。

本届科报会改变了以往论文入选作者的交流方式,取消了墙报交流,一、二等奖获得者均需参会进行论文陈述和答疑。这不但使参会者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扩大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者学术交流的平台。

五、主要问题与不足

从报送的论文来看,本次科报会论文整体水平较往届有了较大的提高,有很多创新之处与特色,亮点纷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研究倾向于具体操作层面,理论深度不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包括体育在内的教育怎样去践行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是目前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遗憾的是本次科报会论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本次科报会所报送的论文对体育课程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较少。

(二)个别论文作者存在学术不端的现象。

从报送的论文来看,部分论文存在着标注不规范现象,甚至个别论文出现抄袭行为。本次科报会委托相关机构对拟录一等奖的论文进行了查重,对学术不端较为严重者,取消了评奖资格。此次查重取消评奖资格的论文作者约占10%,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严肃法纪,应充分认识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三)学校卫生方面的论文偏少。

与学校体育相比,各地对学校卫生领域的关注度明显不高,相关的研究成果偏少。

(四)个别地区对科报会重视不够。

大部分地市能够重视本次科报会,层层发动体育教师撰写论文,层层选拔优秀的论文报送,但是还存在着个别重视不够的地市,主要表现在:宣传发动不到位,所报送的论文质量不高等。建议各地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认识,做到早发动、早宣传,多引领、勤指导,争取在下届科报会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上一篇: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doc下一篇:暑假打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