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探讨论文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探讨论文(通用8篇)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探讨论文 篇1

中共临沧市委党校课题组

【内容提要】云南临沧新农村建设过程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从2003年临沧开展的“三村建设”到现在的“促进临沧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临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可见,临沧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总结临沧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分析研究当前新形势下临沧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进一步促进临沧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临沧 ;新农村 ;难点问题 ;发展建议

临沧是一个集“边、少、山、穷”为一体的欠发达民族地区,在全国上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大背景下,临沧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超常规方式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临沧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临沧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及成效

云南省临沧市,辖七县一区,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7.5%;3个县与缅北“金三角”接壤,国境线长290.8公里,临沧有24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7.2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7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70.13%,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和典型的农业大市。2003年,为寻求一条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临沧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走农村、访农户,层层召开农民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市委、市政府从这些期盼中敏锐的捕捉到了农民当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力量,提出实施“以生态村为发展基础,文明村为发展动力,小康村为发展目标”的“三村”工程建设,并在建设目标上量化了14个具体指标,先期在全市100个村进行推广,从2004年起,确定每两年在全市选100个村进行三村工程建设。由于“三村”工程的决策来自于农村基层,充分体现了农民期盼,不到两年的时间,“三村”建设已成为全市多数农村自发的行动,成为临沧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创新之举。“三村”建设案例及成功经验已于2006年5月份写入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班培训教材。实施“三村”工程两年后的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以“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三村”工程的超前探索,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赢得了先机。

“十一五”以来,以建制村为单位启动了100个重点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启动了600个重点村建设,争取扶持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124个自然村,新农村重点村建设80个自然村,涉及60多个乡镇,80多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0%。已完成安居房建设4.7万户,完成农村卫生室建设661所、硬板路建设7528条6706公里、文化室和党员电教室建设541个;累计建成农村沼气池13.53万口,建成沼气化村115个,建成农村沼气服务网点239个,农村沼气普及率达28.4%。

2010年,以“和谐平安、宜居家园”为主题,强势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的实施。市直部门负责整合的2.5亿元旧村旧房改造补助资金全部到位,已实际兑现农民补助资金1.9亿元,带动农民自筹投资23.4亿元,贷款投资2亿元。列入计划的400个旧村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有277个自然村(组)体现住房特色化,352个自然村(组)实现乡村道路通畅化,364个自然村(组)实现人畜饮水安全化,400个自然村(组)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309个自然村(组)实现环境生态化,273个自然村(组)实现信息服务网络化,390个自然村(组)实现管理决策民主化。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350个行政村和2890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

(一)创新“五个机制”,形成了人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是创新上下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了市、县(区)、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领导联系机制,市、县(区)直单位、企业帮扶机制,干部联系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联动机制。

二是创新试点选点机制。新农村建设试点选点工作引入竞争机制,禁止政府定点行为,严格选点工作程序:由村委会主动申报,乡镇党委政府严格把关,市、县(区)新农办审核,报经市、县(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讨论择优定点来完成。

三是创新投入长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专项经费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由县(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管理,确保经费专款专用。同时通过联系单位、企业投入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调动农民群众积极筹资、投工投劳,较好地发挥了单位、企业和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2003年至2010年,全市各级和农户共投入资金40亿元。

四是创新民主管理机制。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双带双创”活动,倡导“三向培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各地新农村建设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按照“自己办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办”的原则,普遍成立了由老党员、老村干部、经济能手等组成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农民群众自觉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以“四挂两会一联组”“一议三审一公决”为抓手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五是创新村民自治机制。通过总结推广临翔区坝胡村以“联合互助组”组织农民和“村民公决重大事项”为主要内容的“坝胡经验”,以“村民公决”为突破口,创新村民自治机制;以“一体两会”为基础,优化组织资源配置;到2010年,全市成立理事会7782个,成员37224人;涉及全市63个乡(镇)449个行政村,共成立联合互助组15196个,428个村制订通过了《村民公决办法》。“坝胡经验”的推广,有力的推进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村民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呈现出“组织强起来、干部动起来、群众干起来、共同富起来”的良好态势。

(二)农民素质稳步提高,惠民政策得到落实

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农民培训的力度。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和要求。2003年以来,临沧市全面推进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养新型农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补助政策全面落实,“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升,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发展;认真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科技入户工程”、“跨世纪农民教育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普及率逐年提高。

二是积极组织实施好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两减免、三补贴”政策、退耕还林粮食拆现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两免一补”等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户从生态环境建设、粮食生产、公共卫生、民政救助等惠农政策中得到了实惠,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日益显现

一是临沧市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形成了“林果+饲草+畜牧+沼气”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林粮间种”、“蔗粮套种”、“烟粮套种”等立体高产栽培模式。着力提高复种指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粮食生产稳步发展。2010年,复种指数提高到173%,比2005年增加12.5个百分点,全市农业增加值从“十五”末的3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3亿元,年均增长9%。

二是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临沧各县(区)广泛发动群众狠抓产业建设,围绕市场需求,依托龙头企业,定位特色产业。使蔗糖、茶叶、橡胶等传统支柱产业得到有效提升;核桃、烤烟、蚕桑、木薯、香蕉、咖啡、澳洲坚果、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快畜牧渔业发展,积极推广“公司+协会+农户+畜牧部门服务”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采取引资开发特色产业的方式,推进公司承包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思路得到较好的贯彻,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日益显现,为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规划先行、责任到位,新农村建设工作常抓常新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典型示范、分批实施、分类指导为基本工作方法,完成了全市新农村建设“一方案三规划”编制工作。临沧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350个行政村和2890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在新农村建设中,从规划出发,突出抓好山、水、田、林、路、电、村综合治理,和谐发展,努力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家园变得更加秀美。“天干土飞扬,下雨变泥塘”,“垃圾乱堆放,污水到处流”的状况明显改观,初步实现了“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的“五化”建设目标,一些农家民居逐步形成农家山庄型、田园风光型、住宅小区农家别墅型。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市、县(区)领导和部门挂钩指导责任制。市委明确由33名市级领导和67名县(区)领导负责挂钩帮扶100个村,连续挂钩帮扶三年。市、县(区)新农办工作人员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抽调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干部脱产办公。坚持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制度。每批都抽调素质较好、办事能力强的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帮扶指导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既培养锻炼干部,又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受到了广大群众好评。市委关于“工作在一线开展,经验在一线总结,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理念得到深入落实。

二是抓实指导员队伍的管理。“十一五”期间,结合全省下派新农村指导员工作的开展,全市共下派了新农村指导员3712名,各建设村新农村指导员把实施的项目作为才华展示的平台,帮助农民用城市居民建房的理念规划新农村建设民居,督促建设进度,积极协调水、电、路等建设项目,为广大农民群众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通过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督查走访制度、强化对农村的服务意识、抓实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切实增强了指导员队伍熟悉农村,贴近农村,支持农村的能力。

二、临沧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受困因素较多

一是特殊地理环境的制约。临沧市是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边、山、少、穷是长期困扰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如今也成为制约临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因素。临沧市面积的97.5%属于山区,这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一大阻挠,许多小城镇没有发展的空间,如临沧许多乡镇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横向拓展几乎就不可能了,搞城乡一体化更是难上加难。

二是对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农村规划体系不够健全,总体规划滞后,与之衔接配套的区域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单体规划不全,缺乏体系支撑;规划编制的深度、广度不够,科学性、前瞻性不足,各乡、镇、县规划亟待修编;规划执行的刚性不强,随意调整、肢解规划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临沧市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8.7亿元,同比增长12%。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37.4:30.4:32.2调整为33.7:34.8:31.5,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但是,经济发达地区GDP最优比例一般为“三、二、一”模型,而从临沧的GDP比例来看,第一产业农业所占比例仍大,还基本属于典型的初级发展模式。

四是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由历史的、社会的、制度的等因素造成的,我国目前普遍存在,但在中西部犹为突出。地处西部边疆山区的临沧就更为突出,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在财政、税收、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城乡居民差距也大。如今农村虽然已不纳农业税了,但是在社会保障等方面“二元结构”仍然突出。

五是资金短缺“瓶劲”明显。国家、省有关上级部门所拨资金有限;临沧财政收入不多,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仅为25.5亿元;农民收入少,不稳定,波动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00元,远低于全省3952元的平均水平,而泡核桃等经济作物周期较长(五到十年),短期内农民自有资金投入有限;外来投资用于农业的较少,因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延缓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落后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临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全市低产田地、旱地占的比重大,水利化程度低,高稳产农田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52.2%;农田地有效灌溉率仅26.5%,比全国全省平均的48%和38%分别低21.5和11.5个百分点,高稳产农田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52.2%。

二是农业发展方式仍较粗放。临沧市农业产业种养加环节科技含量低,普遍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粮经作物单产普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品附加值也较低,大多数农产品仍以初级农产品出售,加工转化率低,效益普遍不高。

三是农民创业发展的能力仍较弱。临沧全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不稳定,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的比重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国的5919元、全省的3952元低2640元和673元。收入水平较低,投入创业发展能力弱,农村大量有知识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现代农业建设人才缺乏。

四是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队伍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2010年,全市8县区农技推广机构无业务用房的达22个;77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无业务用房达65个,属危房的35个,且技术装备落后;重大动植物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科技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

五是农业大市与农业弱市并存。临沧市“三农”的现状告诉我们,临沧是农业大市,但仍是农业弱市甚至是农业穷市。全市农业生产大多仍处依靠人力、畜力和手工工具的劳动方式,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应用水平不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表现较突出。

六是农业投入增长机制不健全。市、县区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足,投资结构单一,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足,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一是品种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临沧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虽然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出现了加快升级的趋势,但临沧种植业主要以传统的粮食、茶叶、甘蔗为主,橡胶、水果、干果、中药材有一定的发展,但形不成规模,近年来大量发展泡核桃种植,但其效益尚未完全显现出来。养殖业主要依靠生猪和家禽,肉牛、奶牛、水产养殖都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二是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作用不仅在于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而且还在于通过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结构提升到新的水平。临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仍然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组织化程度太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分散的个体农民与日益社会化的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些矛盾表现在:一是个体农民的小生产与变化莫测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二是个体农民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目标之间的矛盾;三是个体农民传统生产方式与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矛盾;四是个体农民生产经营投入与农业开发性投入的矛盾。在千家万户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基础上很难构建高效的农业结构。

三是设施农业起步晚,现代化程度低。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生产,同时也使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影响,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临沧设施农业起步晚,数量少,品种单一,发展程度低。

四是农业龙头企业仍处于“小、散、弱”状况,农业产业优势、特色、品牌、规模尚未形成。临沧农业产业普遍是区域特色不明显,产业集中度不高,规模小,效益低,在全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只有糖、茶、胶、核桃等几种,全市年销售收入上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只有7户,处于大产业、小企业、小规模的状况,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机制不活,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仍较低,农业产业优势、特色、品牌、规模尚未形成。

(四)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思维、观念落后

一是思维、观念落后。作为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有“等靠要”、“小富即安”、“畏难发愁”的思想观念,他们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有的还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就划地为牢,死守老地方,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

二是受民族传统宗教文化影响。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宗教,这种信仰和宗教构成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影响着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于临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彝族、拉祜族、布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也多信仰原始宗教(自然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白石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如,永德县乌木龙乡彝族俐侎人丧葬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人死倒地,几乎要牵动村寨邻里的的所有家庭,所有内外亲戚都要为丧葬祭奠等活动而奔忙。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新农村建设,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三是农民群众的消费观念不容乐观,亟待改变。近年来,虽然农民群众增收很艰难,有的农民出现“零”积累,甚至负积累,究其原因就是农民群众缺乏理性消费观念。大部分群众不是将资金投资于发展再生产,不会合理安排家庭收支,一有点钱就大吃大喝,造成无积累,最后导致缺乏再生产投入和基本建设投入,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顺利有效地推进。

(五)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一是没有农村基层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规划。村一级是农民居所集中之地,是农村公共服务最需要覆盖的区域,尽管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发展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较大投入,但是主要的投入方向集中在县乡级层面,受益区域还主要限于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地区,农村最基层即村级层面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如何发展建设,仍然是一大盲区,缺乏具体规划。

二是长久以来受体制的影响,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直存在条块分割的情况,资源和职能在行业和部门之间的分散配置割裂了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统一性,人为地加剧了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稀缺和紧张,造成投资效益不高、资源浪费的局面。

三是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力量薄弱,临沧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经费不足、工作手段落后。农村基层政权队伍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薄弱,农村基层政权公共服务职能较弱。

四是农村信息化平台搭建较慢。目前临沧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搭建、信息化建设发展较慢,政府投资有限,需要在高层次上统筹信息化体系建设,比如数据的统一、标准的统一、政策的统一等等。

(六)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渠道较窄

一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严重不足。临沧市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2010年地方财政总收入仅25.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14.5亿元。近年来,临沧把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促进临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但仍面临着劳动力素质低、政府和农民自我投入能力弱、向市外转移交通运输成本高、培训设施和师资困乏等条件的制约。二是农民自身投入能力弱。2010年,临沧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3200元,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5919元。除去必要的开支外,不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必须的路费等都无法支付,不少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参加技能培训的愿望而无参加培训的能力,有外出务工的愿望而无筹集外出路费的能力。

三是输出人员技能型人才占的比例低。临沧市农村劳动力中绝大多数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属半文盲,他们外出时缺乏分辨是非应有的文化素质,更缺乏就业竞争应有的劳动技能,输出人员主要以体力型劳动为主,造成劳务收入普遍较低。

四是农民进城的“门槛”太高,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

(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与新型合作医疗难度较大

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滞后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社会力量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所占比重不高,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体系,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市区,偏远乡镇、农村等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比较缺乏,进一步加剧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紧张压力。

三是公立医院的布局结构不合理。应有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大部分医院靠自苦自吃,运转成本较高。

四是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医保才刚刚建立,保障水平比较低,城乡居民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比较高。特别是像临沧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要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五是新农合管理与经办机构现状不相适应。经办机构人员编制不足,缺乏交通工具,存在监管不到位情况,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过度增长,新农合基金存在安全隐患。六是“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贫困地区参合农民看不起病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弱,影响群众就诊率和新农合受益率。

七是操作新农合网络系统还不熟悉。新农合网络系统今年下半年才开始上线使用,基层人员对新农合网络系统不够熟悉,不能熟练掌握系统操作,影响全市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农村居民收支拉动增长仍然乏力

一是高低收入差距大。2010年临沧全市城镇居民调查户中,农村居民20%的低收入户中纯收入为 1641元,20%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6037元,高低相差4396元。二是各县(区)发展不平衡。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2010年收入最高的云县为3729 元,收入最低沧源县的为2768元,最高与最低县绝对差额为961元。三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不稳定。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质量还不够高,农产品结构单一,从几年来的收入结构看: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来自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一直很高,其中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收入占90%以上,第一产业收入又以甘蔗和茶叶收入作为支撑点,初级产品的出售受市场影响较大,价格上涨,收入增加,价格下跌,收入减少,缺乏合理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

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快,所占比重较小。2010末,全市家庭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比重达93%,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仅占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稳定,当前,化肥、农药、种子、农用薄膜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使产品增产不增效,农民收益空间缩小。

(九)农村教育发展的困难较多

一是学校布局混乱。临沧大部分国土面积为山区,山多坝少,交通极为不便,致使全市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调整难度较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十分严重。二是排危任务艰巨。全市229.98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中,安全的校舍面积为66.82万平方米,校舍安全率仅为29%,其余的163.16万平方米校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它们绝大部分在农村。其中,存在一般安全隐患的校舍面积25.20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11%,存在中度安全隐患的校舍面积18.44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8%,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舍面积119.53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52%。

三是资金筹集困难。2010年,临沧决定在省政府下达20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拆除重建任务的基础上,再开工建设60万平方米。按照1300元/平方米计算,全市校安工程总投资达10.4亿元。目前,上级资金到位19404万元,市级配套资金到位1000万元,县级按250元/平方米配套,需投入20000万元。有80000万元建设资金没有着落,仅靠市、县(区)两级财政根本无力解决如此巨额资金缺口。

三、临沧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机遇

(一)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201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时强调,西部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该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建设、人才、帮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可见,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是国家战略考虑,也是带动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的具体政策措施,中央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各项投入,在开发西部地区过程中,必将使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工业发展、资源利用等有重大提升,并带来西部地区各民族人民在经济社会诸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最终,将极大地推动临沧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云南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对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实施,使临沧在绿色经济建设和民族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未来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社会文化全面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云南提出的大通道建设战略上升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后,使临沧变成了桥头堡建设的前沿阵地,给临沧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临沧市提出,要抓住云南实施“桥头堡”建设这个机遇,把边境一线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边境口岸优势,加强与缅甸的开放与合作,把临沧建设成为中国面向缅甸开放合作的先行试验区,边境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富裕幸福的示范区。“两强一堡”战略的实施,已经和即将快速改变临沧市公路运输、工业经济、农业基础落后的状况,也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三)临沧市“十二五”规划、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新家园行动计划为临沧新农村跨越式发展带来了的新机遇

临沧在“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摆到全市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稳粮、扩经、提质、增效”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进一步夯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基础。为了对今后十年和近五年农业农村的发展进行具体的指导,2010年,临沧市委二届十次全会通过了《中共临沧市委关于全面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的决定》和《临沧市委关于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决定》。《全面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的决定》提出:以农村旧房拆除重建为重点,采取整县、整乡、整村连片推进模式,一个村一个村改造,一个片区一个片区推进,加快旧村旧房改造建设步伐。《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决定》提出:到2015年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以上。两个《决定》从农村的基础建设和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方面具体地提出了可行性的发展目标,为未来十年临沧市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详细的规划,使全市的新农村建设有了长远的政策保障。

四、促进临沧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创新机制,以城乡一体化建设来带动新农村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理顺关系、汇集力量。建立市级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组建精干高效的办事机构,为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力技术支撑。不断完善村民理事会牵头协调、村民互助合作、宅基地置换盘活、自然村整体推进的建设机制。

二是必须坚持以规划为统领,增强规划的实效性。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强化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强化规划与实施、建设与管理的问效问责机制,使农村各种组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新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进一步研究和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建立资金整合、部门帮扶、城镇带动、企业反哺与农民主体作用的联动机制,以国家政策有目的的扶持,调动广大农民自建、自管、自用、自我发展积极性,形成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

四是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既善始善终地抓好重点村的推进,同时又做好面上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步骤,做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依靠群众力量全面推进,困难较大的地方一村一策,明确主攻方向,加大帮扶力度,扎实推进,使千家万户群众都能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得实惠、有发展。五是加大整合资源力度,一盘棋地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临沧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建设有规划、实施有目标、保障有举措、服务有载体、责任有落实、结果有反馈,使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早出成效。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农村综合发展能力

一是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坚持把建设高标准农田地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围绕“灌排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提高”的目标,抓住全省实施“良田建设工程”的机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林改造、中低产田地改造、兴地睦边、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加快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科技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以兴林富农为目标,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中低产林改造为突破,推进林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二是加强农机装备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抓住国家农机购置补助和全省实施“农机装备建设工程”的机遇,强化烤烟地机械起垄理墒、茶叶机械化修剪和采摘、甘蔗机械化培土和收割、农作物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农作物植保、设施农业、保鲜烘干和主要粮食作物收割等新机具新技术推广。

三是推进土地依法合理流转,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开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和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制度,积极探索农民土地经营权采取入股、租赁等形式合理流转的有效模式,按照公司选择的产业开发重点,进行统一规划,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开发,提高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四是以新家园行动计划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以新家园行动计划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坚持集中力量,整合资金,以点带面,围绕“实现经济支撑产业化、农户住房特色化、乡村道路通畅化、人畜引水安全化、村寨环境生态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管理决策民主化”的目标,推进旧村旧房改造工程实施。实施旧村旧房改造工程必须围绕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公共资源聚集“三个聚集”及土地集约与公共资源集中两个杠杆,配套实施水、电、路等美化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拆除重建为重点,采取整县、整乡、整村连片推进模式,推进旧村旧房改造建设步伐。并配套推进水、电、路、活动场所、路灯、太阳能、农村环保、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庭院绿化美化、畜禽养殖小区和农贸市场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全省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工程”的机遇,推进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开发和建设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生产组织化水平

一是着力提升蔗糖、茶叶、橡胶产业化水平。以科技投入为重点,提高单产为目标,基础设施配套为保障,着力提高蔗糖、茶叶、橡胶产业发展水平。依托南华糖业公司、凤庆糖业集团、永德糖业集团,实现蔗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积极发展精糖、酒精、有机肥、木糖、药用酵母、活性炭、蔗渣浆纸等多元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按照“大力发展红茶,适度发展普洱茶,有限发展绿茶”的思路,围绕打造红茶之都的目标,做大红茶,做强普洱茶,做优绿茶,通过改造提升现有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开拓红茶国际市场,打造“滇红”国际品牌,提升临沧茶叶发展水平;加大改造低产低质胶林力度,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提高集约化水平,打造知名品牌。依托云南华健橡胶有限公司和孟定橡胶公司,以耿马县、沧源县、镇康县为重点,加快橡胶产业发展步伐。二是做大以生猪、山地乌骨鸡为重点的养殖业产业化水平。以实施畜牧业翻番计划为目标,推进品种改良为重点,发展规模养殖场(小区)为带动,动物疫病防控为保障,产业化经营为突破,依托云南澳华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积极引资和吸纳各方面资金,培育发展肉牛养殖与加工、熟肉制品加工。积极推广“林+沼+饲+畜+肥”和“蔗+畜+沼”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推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肉制品加工。以云县、临翔区、双江县为重点,抓好山地乌骨鸡、茶花鸡等家禽业发展;围绕把临沧建成云南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的目标,依托大朝山、漫湾、小湾、糯扎渡电站库区水面,抓住全省实施“库区养殖工程”的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水产养殖业和加工业。

三是加快发展烤烟、蚕桑、咖啡、蔬菜等产业化水平。积极探索适合临沧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模式,坚持烤烟轮作制度,提升烟叶品质。积极探索蚕桑与核桃、林果间套种模式,依托玖久丝绸有限公司、凤庆县桐凤丝绸有限公司等企业,推进蚕丝产品深加工,积极推广咖啡与澳洲坚果间套种模式,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实施,以耿马县、双江县、永德县为重点,加快推进外销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以孟定坝、双江坝、永康坝以蔬菜为重点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和耿马县勐撒坝至云县幸福镇公路沿线以大姜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带。

四是积极发展生物能源、水果、生物药材等产业化水平。以耿马县、沧源县等为重点,建成木薯、红薯产业基地;在南汀河流域,建成香蕉产业基地,推进香蕉粉等产品深加工开发;积极推进以永德县为重点的芒果园改造,在优势区域积极发展高价值特色水果,提升水果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抓好石斛、滇龙胆草等生物药材种植,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滇龙胆草等生物药材种植管理水平,增加山区农民收入。

五是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密切与农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提高订单履约率;积极引导农产品经纪人、农村能人、种养殖大户、运输专业户和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探索和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各种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农业农村各项社会化服务;积极引导和推进农户联合与合作,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鼓励各类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村经济实体与农民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推进由松散型合作组织向紧密型经济利益共同体转变。

(四)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是注重抓好对乡村干部和农民的培训。通过组织乡村干部赴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类培训班等方式,使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长见识,有效提高他们的组织化能力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本领。着力开展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着眼于发达地区“民工荒”和农村劳动力富余的有效对接,围绕农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积极开展引导型培训,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专业技能培训和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培训为重点,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了转移就业培训。

二是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坚持多渠道培训农民。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农民、有利发展的原则,充分挖掘教育培训资源的潜力和空间,有效整合各级各类农民培训及教育资源,鼓励和引导本地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加强横向联合、强化基地建设、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首先是政府引导、规范和推动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其次是依托企业培训。主要是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对农民进行维修、焊接、建筑、机床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三是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强化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加强农民群众种养殖技术、加工技术和农产品营销技术培训,稳定农业管理和科技队伍,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优化农业科技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强化培训,着力提高农业科技队伍素质。建立竞聘上岗、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知识更新制度等基层农技人员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以服务为先导、以推广良种良法为手段、以农科人员服务成效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为措施”的服务机制,积极支持创办和建立民有民营的村级畜牧兽医院(室)、农业科技咨询服务部等各类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县、乡镇和村四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设立临沧市科技进步奖,重奖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做好农业科研、推广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队伍服务“三农”的水平。

(五)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农村法制环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党委、政府重视,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保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切实研究解决产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动态监测管理,坚持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攻坚,形成责任明确、密切配合、多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国家、省和市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政策,用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并对龙头企业品牌营销、名牌创建、农产品出口创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给予补助和奖励”的政策措施,切实把资金用好用活,用出效益,积极扶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基层服务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水平。二是强化农业行政执法环境,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生产安全、渔业船舶安全、畜牧业生产安全等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律法规和条例,完善监督制度,强化农业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强化种子质量、农资产品质量和违禁产品监管力度,严防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农资产品和违禁产品进入市场,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扎实抓好以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和渔业船舶安全监管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高度重视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积极探索动物疫病发生规律,强化动物强制免疫措施落实;强化外来有害生物、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害;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全面提高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水平;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大力开展农业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守法经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强化农业执法队伍建设,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提高农业综合执法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执法的公正、公平,保护农业、农民及相关群体的切身利益,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六)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适时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不断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发动工作力度,逐步提高参合农民的筹资标准,确保参合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5%以上。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经办机构的建设,全面提高管理能力。狠抓定点医疗机构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加强农村现有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坚持便民、利民原则,科学制定和完善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效益,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顺利、扎实、有效、健康地开展,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是健全农村卫生经费保障机制。要明确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属于农村公共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研究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价格管理办法,遏制农村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并加强监管,确保医疗安全。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和医药价格标准,积极推进农村药品物流配送和监督网络建设。制定农村基本药物和检查目录、控制定点医疗机构收入、控制住院和门诊费用,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

三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农合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新农合网络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培训工作,使基层人员熟练掌握新农合网络信息系统操作,确保全市范围内住院医药费网络即时结报工作顺利开展,方便群众,减轻参合农民经济负担,全面提升新农合管理水平。

(七)扩大农村信贷和融资平台,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发挥政府对金融服务农村的主导作用。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出台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优化信用环境,为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抓住机遇,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采取措施,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在全市缺失农村金融服务的乡(镇)建设标准金融机构、固定简易金融机构或流动服务网点。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强农村金融需求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等措施,提高农村、农业、农民的内源性增收能力,提升农村经济的资本化程度,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为银企对接做好服务。主动邀请金融机构提前介入重大项目的评估论证,帮助研究融资方案,及时掌握企业合理资金需求,有效开展银企对接。允许有组织的民间借贷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金融服务,形成多元竞争主体,激发金融支农活力。

二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农业银行为农服务的职能,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农业银行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为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放中长期贷款;巩固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地位。优化基层信用社网点布局,实现全市所有乡(镇)信用社服务网点全覆盖,不断扩大服务辐射功能;扩大邮政储蓄的涉农业务范围。邮政储蓄要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建立符合“三农”需求特点的零售业务经营体系,实现邮政储蓄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良性循环;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的补充体系,做好缺失金融服务乡(镇)网点的建设。以经营商业化和风险可控化为条件,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创造条件将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化为村镇银行,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合作社,提高农民资金互助能力;创新扩大农村金融服务内容。加快发展各类电子货币和网上银行,普及现代金融产品的网络化交易,不断发展收费类和服务类中间业务,变贷款人上门寻求为金融机构主动上门服务,增进银行与“三农”客户的互信互动,满足农民金融需求,抓好“惠农一折通”、“家电下乡”、“手机下乡”、“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等业务,为农户提供广覆盖、普惠制、多功能的基础金融服务。

(八)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基层政权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大力加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使基层政权真正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强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基层政权选举的竞争性,让农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实现利益表达。加强信访工作,保证农民群众的合理正当利益诉求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进一步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配套制度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三是强化基层政权公共服务职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创新与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密切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构建政府投入、民营参与、社会兴办的多元化农村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与现阶段公共财政保障水平相适应、与农民需求基本对接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公信力。四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涉农信息网站的作用,全面实施以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全面提高“数字乡村”应用水平,扩大“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和“三农”信息服务无缝覆盖系统应用范围,建立临沧特色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九)着力改善学校基础条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一是要以国家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临沧市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为契机,认真做好临沧全市农村中小学的建设规划,全面推行工程代建制,全力推进各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临沧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提供基本的硬件条件。二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机遇,争取专项资金以上级补助为主。要想方设法为寄宿制学校提供经费支持,配齐必要的教学设备设施,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三是要结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专项工程建设,坚持“统筹考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重点突出、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四是要立足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以“推进临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使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综合防灾避险的要求”为目标,使规划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临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把学校建成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地方。

课题负责人:李 林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探讨论文 篇2

一、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设计原则

(一) 尊重历史文化

不同的乡村景观建设都体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载体, 都可以通过景观的方式加以装点来表现区域人文景观关系。在景观设计中要能够传承农村的历史文化, 使文化遗产得以发扬, 充分研究和发掘当地的乡村风情和民俗文化, 尊重历史。对于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村镇要能够重点保护规划, 在新农村的建设和规划中对其进行独立的规划。比如西安曲江新区的规划建设, 曲江地区集中着众多的古村落, 在古代是天然的湿地和洼地, 在秦代就建有离宫, 因水曲折才有了“曲江”的美称, 在隋唐时修建园林, 皇家和文人雅士聚集曲江游玩踏春。在历史上曲江是以自然景观为主, 有“春日插柳”“曲江流饮”等传统风俗, 为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色彩, 因此在曲江地区的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历史文化的体现。

(二) 保留当地特色景观

每一个地区都经历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和宗教影响, 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 一些具有特色的景观建筑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雨, 无论是否破落陈旧, 都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 这些当地的乡村景观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都是我们应当保留的文化遗产。在新农村的建设中, 要注重保留当地的特色景观, 在设计规划中要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 而不是利用工业化、标准化的设计模式去规划或管理当地的历史人文景观。在保留当地特色景观的基础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体系, 因为景观空间是活的, 活的社会载体是人和景观分不开的一部分。当地的特色景观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体系, 局部的文化态度扭曲的现象只能是一个静态无生命的文化特色。

(三) 与时代相结合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 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传承历史文化、美化农村景观, 还要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设计人员应发挥主动创造性, 使设计的重点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 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特点。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从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出发,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适当引进新兴技术或者是外资支持, 将自然村改建为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小区形式, 全面建设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的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设计要点

(一) 合理的景观规划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 首先要制定详细合理的建筑景观规划。农村的住宅建筑一般存在杂乱无章、布局混乱、无人管问的现象, 景观更是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 可以使农村建筑合理配置, 节约很多的土地资源, 更具经济适用效果, 促进农村与城市建筑的接轨, 建筑风格更具现代感。在建筑景观的合理规划下, 其他农村建设如盖房、修路、建村、修建基础设施等都可以有规划的同步实施。同时利用“绿道”的形式来连接各个村落和各种自然资源, 形成一个有机的线性生态景观系统。通过整个有机的绿色交通要道来实现更有人文历史的村落、来带动缺少人文历史景观的村落一起发展, 这样有效地控制在新农村建设后所产生的各个村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同时也可以使新农村建设中人文历史景观得到更好表现。

(二) 景观设计的节能环保化

以前的农村建筑在资源利用上没有节约环保的意识, 存在着很多能源浪费的现象,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节能环保。合理的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冬季对于木材或者煤的损耗, 节约了能源, 还可以减少由于燃烧煤炭而产生的废气, 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农村地区拥有着特有的乡村景观, 如农田、果园、沟渠和山水等,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对这些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 可以提高新农村的景观水平, 保护自然环境, 更有利于发展当地景观旅游。农村的原生态景观传递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是城市景观不具备的天然优势, 在景观设计中要尊重和保护农业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 使设计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性。

(三) 景观设计需因地制宜

不同农村地区的文化、环境、历史和经济发展都不相同, 如果采取同样的标准和模式来进行新农村建设必然会发生很多矛盾, 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农民的发展需要和利益关系, 能够顺应自然、合理规划、就地取材, 立足于农村的基本特点, 绝不可以为求效果盲目地增大建筑形式和规模, 充当门面工程。新农村建设也要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 景观规划从实际出发, 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 立足于农民的基本利益, 尊重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因地制宜考虑农民的需要。

(四) 突出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是一个长期自我演变和完善发展的过程, 在一定的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形成的个性文化特征。突出地域特色, 对于一些地区的人文环境来说, 在历史上受到了不同时期的民俗、经济和宗教等影响, 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的地域特色也有所不同, 景观设计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而不是通过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嫁接或者移植, 这样的景观设计才会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例如:江西的婺源,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去那里旅游, 之所以能吸引众多游客, 正是因为它所传递的不仅是自然的美景, 更呈现出其历史的辉煌。婺源县是典型地域文化的体现, 乡村古建筑上不同纹样的马头墙不仅具有文化审美价值, 还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防火作用, 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征。

另外, 体现地域要素的还有对于当地植被的应用, 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农田植被的规划, 这样的规划设计可以体现乡村的文化主题, 更是对于乡村行为方式的延续, 在新农村的环境景观设计中要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植被规划, 如江西婺源地区有着丰富的耕地资源, 油菜种植面积很大, 新的建设规划中保留了婺源农业的自然属性, 并且根据地貌特点进行了新的景观设计, 使婺源形成了春季万亩油菜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是一道乡村景观变化的风景, 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 这不仅提高了景观环境的观赏性, 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生活已经渐渐脱离农事活动, 新农村的建设正在全国大力发展。在新农村的建设下, 农民生活有了更好发展, 生活更加舒适, 不再以传统自然村的形式居住, 而是向城市化小区形式的生活方式发展。这是为最基层的农民劳动者建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新农村的景观设计也要以当地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俗为基础,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利用现代设计手段来丰富农村自然景观和田园植被内容, 创造优美的环境, 打造新农村的新面貌。

参考文献

[1]王倩.新农村景观设计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8) .

[2]朱平.新农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咀咪哩村景观改造为例[J].绿色科技, 2013 (11) .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探讨论文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旧村房屋;法制建设

各地的实践探索证明,旧村改造、合村并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有些地方的却出现了部分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旧村改造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后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新农村建设中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法律依据及效力分析

农村建设中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一方面关系到国家建设发展的大局,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广大被拆迁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一个普遍而又敏感的社会问题, 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但,涉及农村土地房屋拆迁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因而,目前农村房屋拆遷中存在较多乱象,问题严重甚至达到发生流血、死人的地步。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办法或者规定,如《青岛市征用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暂行规定》、《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等,实践中,各地方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工作,也是主要按照这些办法或者规定进行。但有些地方没有出台有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面临法律空白,房屋拆迁处于无序状态。

二、新农村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及由此延伸的补偿、安置等众多问题

(1)拆迁主体法律关系问题。拆迁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是拆迁人和被拆迁人。据了解,先期的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法律关系中拆迁人有三种:一是政府、二是开发商、三是村委会。现在政府已退出拆迁主体,村委会成为拆迁主体之一。被拆迁人是指对被拆迁房屋拥有所有权的村民个人。在房屋拆迁过程中,也存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行政行为,如体现政府意志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在房屋拆迁中代表政府进行履职,对房屋拆迁许可证进行审核、发放,对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擅自实施拆迁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这些行政行为实际上也是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

(2)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安置和补偿问题。在拆迁活动中,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双方就安置用房置换面积、置换地点、置换楼层、补偿金额、搬迁时间、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订立拆迁人和被拆迁人都能接受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最关键一环,也是最难的一环。主要突出问题是:一是村民同意拆迁的问题。全体村民一致同意拆迁改造、没有反对意见是不可能达到的极致统一。同意拆迁与不同意拆迁在村集体内部很难调和。二是拆迁房屋的补偿价格问题。村民自认的心里价位与评估公司的评估价格差距很大,极难找到平衡点。三是拆迁房屋补偿价款的支付问题。作为拆迁主体的村委会并没充足的资金支付给村民拆迁补偿款。据了解政府先期筹资垫付或为村委会担保贷款成为支付村民拆迁补偿款的不二选择。政府追债或银行贷款到期将成为村委会头顶上的大石头,危险但无力避免。四是村民安置问题。自行安置或发放补贴二者都可行,但拆迁后的村民涌入城区,催生了河口区房屋租赁价格的急速上涨,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五是回迁问题即安居改造工程能否按期完成、村民能否按时回迁的问题。根据了解,建筑工程特别是安居工程能够按时完成交付的少之又少,少则推迟几个月多则一、二年。上述问题是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中不能回避且矛盾最突出的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所涉问题的解决方案

(1)建议出台《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使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政府认真研究农村现状及发展趋,用优质的行政资源为农村发展提供长远的目标及宏伟的蓝图。政府不再以拆迁主体的身份出现在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法律关系中,应以管理者、帮助者、服务者的身份出现。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签订。签订协议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首先要详细摸底调查,了解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即安居改造工程的民心民意,民意所向皆可为之。其次要做拆迁动员工作好,让每一个村民都能了解村委会实行安居改造工程意图,使每一个村民都能享受到好的生活环境。做好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作出自己的决定即遵守法律、维护大局,签订协议。

(3)村民安置工作。要做好村民安置工作,让每一村民有所可居。村委会可根据各家庭的不同情况作统筹安排。自己有房或租房的要及时支付搬迁、安置费;自己无房或不能租到房子的村委要租房安置并及时支付搬迁费。对于村民临时生活问题,鼓励自行解决,对有特殊困难的家庭要给予适当照顾。

四、法律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做好法律后勤保障工作。随着依法治国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大群众遇事找“法”,找依据的意识明显增强,但受其文化知识或自身利益的制约,往往在理解法律时存在断章取义的现象。当个人当前利益与其长远利益发生矛盾时,村民往往只注重当前利益而无视长远利益,因而不能理性对待新农村建设。

(2)整个新农村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各方参与,政府行为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指导是政府行为的基础。作为受过专业法律教育又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律师、公证员将是其好的帮手。

(3)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往往是新问题,具有不可掌控性,解决问题所能依据的法律、法规很少且可操作性差,这使的问题的解决难上加难。律师、公证员不仅法律知识、解决纠纷的经验丰富且能够熟练驾驭法律、政策的外延,因而在解决矛盾纠纷方面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随之而来的大量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绊脚石。以民意和实事立法,以法律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顺民心符民意,才能使党中央制订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兰元富主编《房屋拆迁纠纷评判依据及案例解析》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2]孙长民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律师实务中国律师 2013年8月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探讨论文 篇4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新农村建设;应用

1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到位,整体规划不合理

按照建设“山水长安、富强长安、和谐长安”的要求,长安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经着手于园林景观设计和整体规划,但起步比较晚,整体水平比较低,干部群众从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还处于对经济建设作用不大、与物质生活水平脱节等传统思想,导致在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规划没有特色、形式表现单一、缺乏地方自然特色现象,破坏了生态环境、割断了视觉景观空间。

1.2与实际需要脱节,自然特色不突出

随着西安市主城区的逐步扩张,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商业聚集区在长安快速发展,城市绿化的优点进一步放大,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也一味地追求城市化模式,没有从大局考虑,没有真正设计出切合乡村实际的园林景观,忽视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造成园林景观设计与实际需求脱节,没有体现因地制宜、风格鲜明、环境保护、兼顾效益的原则。

1.3管理维护力度不够,景观时效性不长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设计和规划新农村园林景观,取得了初步成效,建成了一批整洁而具规模的乡村园林景观。但是,由于建成的园林景观缺乏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没有专人进行管理维护,加之群众的爱护意识较差,甚至破坏园林景观,导致园林景观效果不强,在新农村建设中难以长期维持。

2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的对策建议

2.1强化思想引导,科学合理布局

在园林景观设计实施中,要加强生态景观价值的宣传教育,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让群众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有利于改变农村现有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激励人们自觉投身于园林景观建设、管护中。在进行村内道路线形、基础设施建设、绿化模块造型设计时,要充分考察研究,与村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将园林景观建设成科学合理、贴合实际、生态自然的宜居空间。

2.2贴合实际需要,突出自然特色

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与城市同步,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与生产生活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实际需要,协调好人与环境,植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新农村建设中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切实融入农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力求保护原有特色风貌和文物古迹,并结合包括休闲功能和生产功能等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实现切合实际与突出自然特色的双重效益。以生态保护、恢复与重建等理论为依据,从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的角度出发,充分保留原有的植被、地貌等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从而确保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后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2.3健全管理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

只注重前期设计,不注重后期管理维护不合理,也不科学。从当前普遍情况来看,由于园林景观的后期维护和管理不到位,难以发挥正常的观赏作用。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充分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设计始终,不仅要考虑一次性投入的费用,还应考虑其建成后的日常使用和后期维修成本,在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观赏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才能长效地发展园林景观。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作为长安区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景,多栽树、栽大树、栽乡土树”的基本思路,强化思想引导,科学合理布局;贴合实际需要,突出自然特色;健全管理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大众的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缩小城市之间差距,促进城乡园林景观的和谐发展。要坚持规划先行,引领科学发展;以山为核,做美秦岭北麓;以水为脉,做活碧水文章;以绿为基,做靓最美乡村,以长安独有的生态资源创建出山清水秀、大绿大水、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彰显出大美秦岭、山水长安、生态南城的新品牌。

参考文献:

1吕立梅、朱德丰.园林景观设计在新农村建设领域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5(24)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探讨论文 篇5

答: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新农村。所谓的新农村包含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概括的说,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具体的解释又分为:

1、新房舍

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

“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在建设新民居时要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广泛采用节约的新技术

2、新设施

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

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

3、新环境

就是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像农村的生活垃圾区、污水沟、厕所、畜禽住所应按照卫生标准规划和建设。这也正是我国农村和发达国家农村的主要差距。

4、新农民

就是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只有7.3年,40%多没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5、新风尚

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取得的成绩: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投资590亿元,解决全国2.15亿农村居民及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十一五”前四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56万公里,比“十五”末新增28万公里,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畅程度大幅提高。

2、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教育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面覆盖,参合人数达8.33亿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成功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一系列文化下乡工程顺利实施。具体体现:

(1)固本强基,“村村通”工程

为了使山区可以有效、持续的发展,在上级市政府的指导下政府实行固本强基,“村村通”工程,修建了连接各个自然村的水泥路。(2)取消农业税,发放种田补助

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政策,国家从2006年开始逐步取消农业税,农民以后种田只要交少量的水利等费用就行了。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超过95% 的被访人对政府的这项政策感到非常满意。(3)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各个省政府在全省农村开始减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并逐步实现全免。在上级政府的指示下,并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对全镇农村户口的学生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并对困难学生实行补助,使他们可以完成学业。(4)实行农村合作医疗 与城市医疗保障体系相比,农村医疗则是一片空白,“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广大农民的难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政府根据上级政府指示,根据本镇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条新方式、新路子。现在,村民只要交上30块钱一年,就可以享受最多可以报销70%的医药费的待遇,而且,30块钱还可以直接拿去指定的药店消费。这样一来,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起来了。

存在的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富困难

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单一,这样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低,常常是增产不增收。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2.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3.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4.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级组织是新农村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保证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5.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为:(1)村容村貌改善难。受经济发展和传统观念的制约,农村村庄分布散乱,镇村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布局不合理,设施不配套,农村“露天厕、泥水路、压水井、鸡鸭院”的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户居住零散,住房简陋,长期烟薰火燎,人畜混居。

(2)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全,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大兴小水电站建设,不仅使农村生态遭受巨大破坏,而且直接影响了下游的农田灌溉和农民饮用水的水源来源。6.农业投入缺乏保障,投入不足制约农村发展。

一是一些农业项目难以立项。目前资金投入以项目为主,内地县市尤其是贫困山区在争取项目上缺乏优势;二是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相当多地方财政困难,投入能力十分有限;四是农民自身投入能力有限。农民收入偏低,自身积累主要用于住房改造和子女教育、婚嫁,真正用于农业投入的资金不多。7.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欠缺,难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xx市建设新农村经验探讨 篇6

半月谈记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您如何看待中国农村正在进行的这一轮变革?潘

逸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来,这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我们先后进行过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次是农村税费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第三次重大调整,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感受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施政品格,标志着“三农”发展理论和思路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我们开始具备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能力。

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迎来了改善基层干群关系的一个“黄金时期”。以前,农村基层干部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催粮要款,部分干群之间存在对立,有的地方“针尖对麦芒”。农业税取消之后,导致干群矛盾的一些体制性障碍得以解除,这给基层调整干群关系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今年上半年,我们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组织万名机关干部下到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实实在在地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有效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半月谈记者:赣州市从去年开始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现有的实践体现了怎样的工作思路?

潘逸阳: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科学切入。赣州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将“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现在,赣州许多村庄发生了巨大变化:乱搭乱建的房子和土厕所消失了;牛栏、猪栏被统一易地重建,人畜不再混居;新修了环村水泥路、排水沟,昔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现象不见了;有的村庄配备了农民健身器材,有的则修建了农民休闲绿地。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初步得到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长期努力。“三清三改”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我们适时把重心转移到整体推进“五新一好”的建设上来:

──建设新村镇,由政府投入资金,逐步对所有乡镇、村庄进行规划编制和农户住宅房型设计,实施村庄建设和改造;

──发展新产业,制定农业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扶持新经济组织,重点解决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组建、轻运行,重形式、轻效果,重生产、轻流通”、对农民缺乏吸引力等问题;

──培育新农民,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产业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塑造农村新风貌,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创建乡(镇)村好班子,引导乡(镇)村干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抓服务、促发展上来。

半月谈记者:为了将这一新农村建设思路落到实处,你们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潘逸阳:我们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事由谁来干,二是钱从哪里出。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是政府主导。一方面是大力宣传发动,另一方面是集中财力物力支持。市、县两级设立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了“财政投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投入机制。改变过去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涉农资金实行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实行“以物代资”、“以奖代补”,把政府资金与农户的积极性挂钩。这些措施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民间资金一下就被撬动了。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近5亿元,其中农户自有资金占绝大部分。

二是农民参与。吸收村民代表参与村镇规划,鼓励农户自主申报改造项目,鼓励农民投资投劳。

三是理事会运作。过去农村干群之间没有缓冲区,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矛盾。赣州的创新之处是,引导村民选举产生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村里有威望的老者担任理事会成员,由理事会来主持新农村建设和调解农民之间的纠纷。

四是全社会支持。比如,要求城镇教师和医生轮流到农村支教支医,邀请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帮助编制村镇规划,等等。

半月谈记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您认为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潘逸阳:我认为要防止“三种倾向”:一要防止以村镇建设代替整体建设的倾向。中央的要求涵盖了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整体推进。

二要防止政府包办的倾向。应该切实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

众,让广大农民成为新农村的建设主体。

三要防止急躁冒进的倾向。农村的落后面貌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彻底改变,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指导思想。同时要做到“三个符合”,即: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符合当地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搞强迫命令;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探讨论文 篇7

1.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 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较前一时期更为文明进步的社会现状,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农村为目标,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包括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重要方面, 即通过新农村建设, 逐步实现农村水电道路通达、饮水卫生安全、村庄庭院绿化、厕圈卫生整洁、垃圾堆放无害、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机会平等、医疗条件良好、文化生活丰富、村民自治管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2. 农村学校体育的作用与地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主席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精辟论述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含义。它不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城乡统筹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农村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统一体,更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促进农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发生,有利于提高农村生产力,促进持续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减支也都有很大作用。二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培养塑造新型农民,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的地方就有“建一片球场,少十个赌场”的说法。三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农村稳定和谐。一个群众身体素质不高、健身意识淡薄,文体活动得不到广泛开展的农村,是没有生气和活力的,也无法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

3. 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教育理念滞后。

虽然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说起重要,做起来次要,或不要”的观点没有改变,如有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根本就没有体育课,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无法得到保障。

3.2 体育教师队伍人数不足。

受到地方人事制度建设的影响,专职体育教师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导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只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玩一玩,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可想而知。

3.3 场地器材严重匮乏。

体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难以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现有的器材也都损坏严重,且得不到维修和补充,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4 学生缺乏体育意识。

由于缺乏严格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体育课成为自由活动课,想参加就参加,不参加也无人过问,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误区,对体育的基础知识也失去兴趣。

4.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

4.1 加强领导、强化认识。

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三育”同步发展,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同时加强对学生体育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

4.2 重视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关心农村体育教师生活,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4.3 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

积极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农村提供基本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为重点,把场地建在农民身边,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的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工作,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必须抓住体育场地建设这一基础环节,强化政府对农村体育的服务职能。

4.4 加强农村体育教学改革。

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满足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摘要:农村学校体育对于农民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移风易俗, 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积极探求农村学校体育与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策

参考文献

[1]胡永.建设新农村与农村学校体育状况之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17-18) .

[2]胡庆山, 王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 2006, 1, (21-23) .

[3]姜乃强, 李蓉.农村学校体育:任重而道远[M].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

[4]侯岩.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在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会议上讲话.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探讨论文 篇8

【关键词】基层政权 乡镇机构 存在问题 改革设想

【中图分类号】D4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73-02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的一个突出的重点和亮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同我们党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是内在统一的。农村的富裕繁荣,是整个社会富裕繁荣的基础。广大农民的日子过好了、素质提高了,广大农村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就会更加牢固。而党和国家有关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农村基层政权。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政权序列中处于最低一级的政权机关,却是整个国家政权“大厦”的基石,起着“一针穿千线”的作用。可以说,乡镇政权是党和国家关于农村方针政策的最终显示器,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农村工作的成败,势必影响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因此找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对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一、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臃肿,编制管理不规范

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关系乱。目前,乡镇事业单位在隶属关系上主要存在着以乡镇管理为主、条块共管和上级业务部门管理为主的三类,这就使得在管理上普遍存在着条块分割、管用脱节、各部门人财物三权不统一、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给农村基层政府的管理和独立办公带来很大的困难。县属各部门在乡镇设立的派出机构,往住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部门保护主义屡见不鲜,有的只顾争利,不顾横向之间的协作和联系,互相“踢球”的现象已成为家常便饭,淡化了综合协调、服务的功能。

编制管理不规范,编外用人多。从报表上看,乡镇机构行政编制突破的少,但实际用人数量大都超过了编制数,编外用人较为普遍。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编制管理不严格、不规范,缺乏对乡镇编制扩增的有力约束。乡镇政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方面,各上级部门都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乡镇政府设立对口部门,另一方面,乡镇政府为了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过多配备专职人员,扩大机构。结果造成人员臃肿、部门增多、人浮于事现象严重,财政上难以支撑。此外,乡镇领导干部子女的安插,人情面子的照顾,也致使人员充斥,争吃财政饭。

(二)乡镇政府债大、权小、能弱

90年代中期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和省吸取财税的功能不断强化,比重不断上升,而农村基层的财力不断削弱。乡镇一级由于处于权力最底层,在财政分成一面处于最不利的地位,但乡镇财政还要确保上缴上级财政,确保乡镇干部及教师工资发放,确保乡镇党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正常运转,确保稳定,哪个方面少一点都不行。但是在财政收入方面,由于大部分乡镇工业基础差,乡镇财政除少量的工商税以外,大量需要开支的预算安排难以找到合理的财源。在税费改革前,这部分费用有的分解为特产税,行政收费或其它收入,有时不得不“巧立名目”向农民集资,然后再偷梁换柱,用于财政支出。在不考虑债务的情况下,乡镇税收能勉强维持当年的支出。税费改革后,乡镇的负担并没有减轻,而财政收入却大幅减少,债务有增无减,使得本来就入不敷出的财政雪上加霜。乡村两级财政短缺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而财政紧张又使乡镇无力完成很多公共服务与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同时还容易造成乡镇干部人心浮动。

(三)乡镇政府自我权力、自我利益扩张倾向严重,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虚化

如今,相当数量的乡镇政权的组织行为,已经远离了基层群众的利益,同时也远离了国家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以自我权力扩张为后盾,动员辖区内的资源为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乡镇权力的核心成员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最大化的相对独立的行动者,它既不对上负责,更不向下负责。乡镇政府的这种自我利益扩张倾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阻断了中央或上级政府的政令,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不到贯彻执行,降低了国家支持农民的政策效能。乡镇政权权力组织在自我利益扩张的同时,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却被搁置在乡镇权力结构的边缘,其组织功能严重虚化。在权力地位最高的党委、权力最实的政府的乡镇权力结构中,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及不能决定乡镇干部的任免,也无力对乡镇政府行政权力进行监督。乡镇的重要决策通常也都有党委会讨论,一年只召开一次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此没有多少发言权。基层民主难以发展。

二、农村基层政权走出困境的对策初探

(一)放权乡镇,合并机构,定编减员

管理体制上,以块为主,放权于乡镇。遵循区域覆盖和就近服务的原则,将上级业务部门派驻到乡镇为农业和农民服务的事业机构和业务人员,全部下放到乡镇管理,上级业务部门对其仅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把管人和管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放权于乡镇,真正建立起来以块为主的乡镇管理体制,实现人、财、物三权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镇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功能,增强乡镇的调控能力。

(二)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乡镇政权财政紧张问题

可以说,乡镇政权的基层财政危机已经成为基层政权行政能力弱化、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提供匮乏、乡镇干部与村民关系紧张等基层问题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尤其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这种危机进一步突显。

首先,应调整目前的税收财政管理体制,实现乡镇政府权、责的相对均衡。要适当地将某些税种留在乡镇政府,尽可能增加乡镇所用财力,把困难留在上面,不要全部下压给基层政府,以确保乡镇政权的基本支出需要和正常运转。同时,将乡镇政府承担的很多本属于县级或县级以上政府承担的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责任向上级政府移交,比如义务教育、水利工程、农村道路等责任,由中央政府或省级、县级政府承担财政成本。

其次,要严格控制财政供给人数的增长,控制机构的膨胀,以减轻财政负担。对政府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明确和严格的定员、定编、定额标准,并坚决不允许突破这个标准。杜绝通过自筹经费随意增加人员编制的做法。

再次,要分类制定乡镇财政支出的基本顺序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支出;并严格控制会议、接待、小车、电话费用等开支;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三)扩大乡镇基层民主,调整乡镇权力结构

针对目前相当数量乡镇政府自我利益扩张倾向日趋严重现象,扩大乡镇基层民主,调整乡镇权力结构是制止和清除这一不良现象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提高村民政治生活的组织化水平,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把乡镇政权真正建设成为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的政权组织;另一方面调整乡镇党委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在重大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乡镇重大决策的方式由党委会直接决定转变为通过加强与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联系而影响党委的决策。扩大和强化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并享有对乡镇干部的选举权和任免权,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从乡镇权力结构的边缘拉回中心,充分发挥乡镇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遏制乡镇政府自我权力和利益扩张的态势,阻断乡镇政府自我利益扩张的途径,依法实现上级县市对乡镇政权的领导和乡镇政权对基层的负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会一蹴而就。我们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农村基层政权将中央的各项政策转化为各项具体措施,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张立顺,贺恒安:谈谈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宿州师专学报,2000(2)

[2]杨成: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面临的困难原因和对策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3]董磊明: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调查与思考,发展[J],2003(10)

[4]马宝成:农村税费改革对基层政权建设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4(1)

上一篇:快乐节日作文300字下一篇:壮族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