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央1号文件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年中央1号文件(共8篇)

历年中央1号文件 篇1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5个1号文件的政策框架(1982-1986)

(一)1982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联产承包制的性质问题

1982年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转1981年12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第1个1号文件)。

1、内容:文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强调我国农业必须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

2、特点: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认为包工、包产、包干,主要是体现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3、意义:文件影响深远。由于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制越来越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二)1983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即第2个1号文件)。

1、内容:文件对实现农业发展目标,改进农村生产结构,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合作经济,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搞活商品流通,广辟流通渠道,农业技术改造,广辟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加快边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文件指出,家庭经营是合作经济中一个经营层次,是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可适应当前手工劳动为主的状况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又能适应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特点:文件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文件指出,人民公社的体制,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这就把农村从上层建筑的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3、意义:联产承包制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三)1 9 8 4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问题

1984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3个1号文件)。

1、内容:文件指出1984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疏通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帮助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延长至15年以上,生长周期长和开发性项目,还可更长一些。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要加强社会服务,地区性合作组织应当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户服务上来。还要继续进行农村商业体制的改革,要加速对山区,水域、草原的开发。

2、特点:文件突出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问题。文件指出,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只有发展商品生产,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把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使农村繁荣富裕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干部学会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价值规律,为计划经济服务,才能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现代化。

3、意义:针对农民怕变的心理,土地承包期延长至15年以上的政策,使农民吃了“定心丸”,鼓励了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不仅如此,农村商品生产从此开始起步。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耕地经营,从事林牧渔等生产,并将有较大部分转入小工业和小集镇服务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性进步,为农业生产向深度广度进军,为改变人口和工业的布局创造了条件。

(四)1 9 8 5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问题 9 8 5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4个1号文件)。

1、内容: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放宽山区、林区政策;对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鼓励技术转移和人力流动;放活农村金融政策,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和商品经济要求,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

2、特点: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最主要的标志是农村经济搞活了。

3、意义:在农业获得大丰收的条件下,全国很多地方却出现了粮食“卖难”、“存难”和“运难”的问题,现实对改革提出了新要求。1985年在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方面迈出重大一步。广大农民为适应市场需求而生产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商品经济的横向联系有所发展,一向比较薄弱的林、牧、渔业和加工、服务业得到加强,农村沿着综合经营、协调发展的道路前进。

(五)1 9 8 6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问题 1 9 8 6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5个1号文件)。

1、内容:文件提出1986年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落实政策,深入改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组织产前产后服务,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为此,要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靠科学,增加投入,保持农业稳步增长;继续深入进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切实帮助贫困地区逐步改变面貌;加强和改进,农村工作的领导。

2、特点:文件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针对怀疑否定农村改革的倾向,肯定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二是针对农业面临的停滞、徘徊和放松的倾向,强调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意义:农村经济改革尽管在工作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得到群众的热情拥护,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只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善于抓住时机,选择易于突破的环节,动员群众参加改革,并与城市改革相配合,不走大的弯路,就有可能争取再以五年或稍长一点时间,使新体制充实和完善起来,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新世纪8个1号文件的政策框架(2004-2011)

(一)2004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问题

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6个1号文件)出台,2月9日《人民日报》公布。

1、背景: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农民增收问题入手,制定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

2、内容:文件提出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具体措施有,九个方面,22条。一是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二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三是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五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六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七是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八是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九是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处。

3、特点: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三农”提到了空前的位置。为了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必须首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2004年1号文件提出的政策措施非常具体,重点突出的是“怎么办”问题。尤其文件提出的“三项补贴”政策,即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是非常直接、非常有力和非常受农民欢迎的政策措施。

4、意义:2004年1号文件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4年的农业形势可谓是“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结果。国家2004年实行“三项补贴”政策,这在我国农民种粮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这一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有力保护了粮食主产区和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文件的出台和落实,使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使农民增收幅度加大。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二)2005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7个1号文件)于2004年12月31日出台。

1、内容:文件提出九个方面具体任务,27条政策措施。九个方面,一是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二是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五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六是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七是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八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九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2、特点: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意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48401万吨。

(三)2006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新农村建设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华社2006年2月21日受权全文(即第8个1号文件)播发。

1、内容: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对“十一五”时期和2006年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总的要求,指出了需要把握的原则,并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作了具体安排。有八个方面,32条。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三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五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七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八是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特点:一是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把“三农”中的农村建设作为鲜明主题。文件提出,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二是全面取消农业税。作为2006年重要的农村政策,这是非常突出的亮点。2006年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举措,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一大德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是体现了“十一五”期间农村工作的主要精神。

3、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在2006年1号文件指引下,我国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9746万吨,实现了连续三年增产。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农民负担减轻,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4%。

(四)2007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问题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即第9个1号文件)。

1、内容: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发展现代农业”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任务有八个:

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二、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五、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

六、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八、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2、特点:提出了现代农业的概念。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出了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问题。这是最大亮点。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需要人才智力支撑――新型农民,现代农业的生力军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其中,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意义:在2007年1号文件指引下,粮食生产实现连续4年增产,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50150万吨,新世纪以来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突破4140元,已是第四年增幅超过6%。在2007年1号文件指引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已扩大到全国86%的县,参合农民达到7.3亿人。

(五)2008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7年12月31日)(即第10个1号文件)

1、内容:2008年1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提出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六项任务。一是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二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三是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四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五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六是继续加强生态建设。

2、特点:2008年1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问题,提出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3、意义:在2008年1号文件指引下,我国2008年农村工作将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主要措施:一要大力增加投入。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二要强化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规模和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从2008年起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三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四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五要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

(六)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28点措施促进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其中包括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部分省推行省直管县体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

(七)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0年的“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二十字基本思路方针。

文件指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八)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1年的“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历年中央1号文件 篇2

2011年7月11日,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全国水利系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大会上提出, 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 明确目标, 落实责任, 强化措施, 扎扎实实地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

第一, 要迅速传达贯彻, 切实抓好学习。各级水利部门要把传达和学习会议精神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抓紧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好讲话, 深入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深刻理解讲话的重要论断和理论观点, 准确把握中央对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第二, 要周密制订方案, 落实责任分工。各级水利部门要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要求, 对照中央1号文件任务分工方案, 结合各自实际, 认真研究梳理, 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工作方案。对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的新任务要抓紧制定落实方案和进度安排, 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细化到项目、实化到岗位、量化到个人。第三, 要切实强化监督, 确保工作到位。要按照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总体部署, 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与中央1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水利部、监察部联合监督检查机制的作用, 充分发挥水利系统纪检、监察、审计等各方面力量, 抓住关键环节, 明确检查重点, 着力抓好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重点检查领导责任落实、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水利资金投入和配套、重点水利建设任务推进、水利资金使用和监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等情况。第四, 要着力抓好协调, 凝聚各方力量。各级水利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农业、建设、金融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 全力争取他们的支持, 抓紧制定出台财政、投资、金融、土地、价格等各项配套政策, 切实抓好规划审批、项目立项、计划安排、资金拨付等工作, 推动落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具体措施。第五, 要加强作风建设, 弘扬行业精神。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要认清肩负的重要责任,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着力树立水利系统的良好形象。要重心下移摸实情, 深入基层搞研究, 敞开心扉听民声, 掌握一手情况, 了解实际问题, 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解决水利难题上下工夫, 在突破薄弱环节上见成效, 在惠及民生上出成果。第六, 要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氛围。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组织中央和地方、行业内外主流媒体, 精心组织策划一批重点水利宣传活动, 迅速掀起新一轮水利宣传高潮, 深入解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积极宣传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 追踪报道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最新动态, 及时介绍各地水利改革发展实践的典型经验, 大力宣传普及我国特殊的国情水情和防汛抗洪、抗旱减灾、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饮水安全等知识, 形成舆论强势, 提升宣传效果, 切实增强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 赢得社会各界对水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篇3

2010年1月3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中央一号文件7年来连续7次锁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7个文件一脉相承,落脚点都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知识链接]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多,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农村工作。

4.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需要。

[跟踪训练]

1.中央一号文件7年来连续7次锁定“三农”问题,这表明了()

①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三农”问题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④我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協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下列选项中有利于改善农村民生的是()

①取消农业税②国家出台相关措施确保农民32512资到手③国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④2009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达7253亿元,较2008年增长21.8%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阅读上文“背景材料”部分,回答问题:

(1)7个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都是“增加农民收入”,你是怎样认识这一问题的?

(2)为了促进农民增收,你有何好建议?

(3)联系实际,谈谈青少年应该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B2.D

历年中央1号文件 篇4

情 况 汇 报

中央1号文件以及省委1号文件公布后,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了文件精神,现将贯彻落实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1、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以会议形式,全文学习了文件精神。

2、全县农业部门的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文件精神,各农口单位分别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

3、成立了宣传队。从2月20日至2月29日,由县农粮局牵头,成立3个宣传队,深入全县各圩镇进行宣讲;5月份为集中宣传月,由“三送”队员深入“三送”对象家中进行上户宣传,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7万份。

二、结合实际,周密部署,扎实开展科技入户工作。

1、加大投入,夯实了农技推广的基础。今年,我县已投资120万元用于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目前,全县25个乡镇成立了农技推广综合站,其中有7个乡镇已建设了办公大楼,分别有培训教室和服务大厅、农技人员的办公场所,其它18个乡镇采取了租、借办公房屋的形式,设立了办公场所和咨询窗口,为我县农技推广奠定了物质基础,正在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覆盖全部乡镇。

2、财政统发,保障了农技人员的待遇。我县基层农技推广 改革完成之后,全县在岗农技人员共计240人的工资由财政统发,各项津补贴纳入了财政预算,和其他基层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待遇一样,从而落实了中央1号文件集中推广“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即实现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项目覆盖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覆盖全部乡镇)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

3、完善机制,健全服务网络。今年,我县完善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一套完整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深受群众的欢迎。

4、重心下移,创新服务方式。201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定位定向定性,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任务,系统提出许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重大政策措施,必将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文件指出,农业科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文件强调,要坚持“着眼长远发展,面向产业需求”的基本方向;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基本要求。

为扎实推进科技入户工作,我县采取重心下移、创新服务方式,首先,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向全县的指导员和示 范户发布农情、农技及农业气象信息,快速指导广大群众做好动植物防疫、农业灾害处置和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每月发送农业短信平均8000条,发送率100%,群众反映很好;其次,实行局属单位挂乡联系服务负责制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有效地推动了科技入户工作;三是发放便民服务卡与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手册。便民服务卡内容包括全县农技各专业专家联系电话、本乡镇专业技术人员联系电话,方便农民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解决;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手册中筛选了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良品种及主推技术。年初将便民服务卡与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手册发放到农户家中,让农民了解掌握更多的良种良法及栽培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四是撰写工作日志,为进一步规范农技人员工作行为,局里统一印制了农技人员工作日志,工作日志主要记载进村入户指导农民搞好试验示范的情况,而且,工作日志将作为考核农技人员平时工作的依据之一。

通过以上形式,使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深入千家万户。

历年中央1号文件 篇5

今年中央1号文件已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第八个中央1号文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五大任务。

一是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二是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三是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四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五是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历年中央1号文件 篇6

文件精神实施方案

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上简称《决定》),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明确了新时期水利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指出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对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等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为扎实认真地学习贯彻好《决定》,努力开创我县水利工作新局面,经研究,特制订学习贯彻《决定》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使石城水利再上新台阶。

二、学习重点

(一)充分认识《决定》对加快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充分认识水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三)正确把握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

(四)正确把握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工作重点与具体要求;

(五)全面掌握深化水利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政策;

(六)全面掌握国家对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各项政策;

(七)深刻领会《决定》对科教兴水和依法治水提出的新要求;

(八)深刻领会《决定》对各级党委、政府加强水利工作领导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九)全面摸清本县、本单位水利建设与水利改革的薄弱环节;明确本县、本单位水利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十)精心筹划本县、本单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水利机制体制改革、水资源管理等具体工作。

三、组织领导

县局成立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工作小组,连蔚任组长,钟奇凤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于局秘书股,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

四、具体步骤

水利局集中时间抓好学习贯彻《决定》活动,初步安排2个月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阶段(从现在到2月底)。以重点学习研读原文为主。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逐章逐条、逐题逐段、一字一句地学,反复研读和讨论,全面理解和把握《决定》的内容和精神实质,以正在开展的“三送”活动为契机,采取编印宣传册,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2011年中央1号文件,使全县上下形成重视水利、加强水利、狠抓水利的良好氛围,并结合本县、本单位的实际进行调研,提出贯彻《决定》的实施意见。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3月上旬)。在深入学习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调研。紧紧围绕我县“融入海西区,建设新石城”发展战略,将中央政策细化、具体化到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安全饮水、水资源管理、水利普查等工作中,为“十二五”水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确保我县水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3月下旬)。在全力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抓紧作好《决定》实施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决定》的全面贯彻落实。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学习贯彻《决定》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摆上首要位置,抓紧抓好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水利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到。全局干部职工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决定》的重要性,要把学习贯彻《决定》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第一要务,要集中人员、时间、精力扎扎实实组织学习。

(二)要立足实干实效。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同贯彻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当前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同正在进行的“三送”活动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各级水利工作的部署结合起来,力戒空谈和形式主义,切实把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收获转化为推动水利工作的强大动力。

历年中央1号文件 篇7

“地怎么种”成为农业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

《意见》论述了农业面临的总形势, 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 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 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 “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 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一个时期农业领域工作的总纲领。

“地怎么种”成为《意见》的一个核心问题。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这样一个农业上最基本、最初级的, 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 摆在全国人民面前, 必然有深刻的新意在其中。这是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国社会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 打破了农村原有的“晨兴理荒秽, 戴月荷锄归”传统的农耕生活。近些年, 一个“谁来种地, 怎么种地?”的疑问, 出现在农业领域, 被媒体炒作。要是“脑筋急转弯”, 答案很简单:“种地人种地, 用农具种地。”可是, 这等于白说。现在, 中央文件提出“地怎么种”, 成为一个严肃的、严重的问题, 需要关心农业的人们严肃地、认真地思考。

对“地怎么种”, 笔者有4个方面理解。一是谁来种地, 二是用何种方式种地, 三是怎么种地, 四是用何种方法种地。前两个属生产关系, 后两个属生产力。对前两个笔者答:以痴心农业的农村家庭为主体种地;采用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方式种地。对后两个笔者答:主要依靠现代农业机器种地;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方法种地。只有这样, 农业才算现代化。设想, 一个痴心农业、善于经营的农民家庭, 有足够规模的农地供其经办一个能够获得高收益的家庭农场, 操作着现代农机、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有尊严地劳动, 全家过着有体面的生活。享受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清洁的淡水和美丽的田园, 那桃花源式的农业生活, 是人们对美丽农村的向往。

“适应机械化”定为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指标

近几年, “加快发展”一直是中央对农业机械化的主题词。这说明, 目前农机化状况满足不了农业的发展要求和中央的迫切要求, 必须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力量。《意见》以“12.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为专题, 提出“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意见》把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有机结合起来,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对待。

2010年7月5日国发[2010]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农机农艺结合”的概念。文件要求“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 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而这次《意见》是把“适应机械化生产”作为农业育种的4个要素之一。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这是我国农业科技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 适不适应机械化耕作, 是能否作为新品种的取舍条件。即使再高产、优质、抗逆, 若不适应机械化耕作, 就不能作为新品种推广种植。这是因为在现代中国, 随着社会进步、城镇化的发展, 使得规模化农业成为农业经营的最终模式。而规模化农业的唯一生产方式就是机械化耕作, 别无他助。我国的农业从总体上正在全面转向机械化轨道, 一切农业技术措施都要建立在机械化实施的基础上, 以机械化为转移, 成为以机械化为核心的农业。这是任何农业新技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条是对农业机械化从最根本上的肯定。这才使我们明白:为什么中央1号文件要将“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并列一起作为标题。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稻、麦品种提出茎秆抗倒伏, 以利机器收获。对玉米品种要求结单穗、穗高近同、成熟期一致;两熟制品种又要生长期短;为综合利用, 制作青贮饲料, 要求果穗成熟时茎叶仍保持青绿。为利于机器采摘、运输、处理, 对番茄品种提出硬度指标。这些“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要求, 成为现代农业对作物育种的硬约束。至于“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最典型的要属机械化采棉的种植, 包括特定行距、打尖限高、结桃有数、定期落叶、一次收获等等。不按此模式种植的棉田, 无法用采棉机收获。

“全程机械化”是加速城镇化的关键“闸口”

《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主攻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 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这一点特别引人瞩目。这一直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战场和奋斗目标。从总体来说, 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 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 永远是露天、大田生产的主角农作物, 是占用农业劳动量最大的农业生产项目。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农情, 使得农民就业严重不足, 全职农民曾长时期处在贫困线上。农业机械化是个渐进过程, 只能从大田作物个别重要生产环节先一步机械化。但是, 受其他生产环节制约, 多数农民仍不能脱开农业, 致使就业不足愈加严重。不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很难自然形成。这是至今我国仍然有50%左右人口长期滞留农村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此, 我国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小幅振荡期。国家统计局5月12日发布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说, 农村富余劳动力供给即将面临拐点。正说明农村释放劳动力的能力面临枯竭。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波农村劳动力红利基本结束。如果要释放第二波劳动力红利, 必须解决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问题。这就要下大力气,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而且向农机化的难度、广度、深度进发。没有农业现代技术特别是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突破, 就很难经营家庭农场, 也就很难有农村劳动力的突破性释放, 很难有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发达国家仅有2%~5%的农业人口, 不能不说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根本原因。

在平原农业区, 大田作物生产的几个重要环节, 如耕地、播种、收获等基本上可以机械化了。现在, 收获的粮食由各户分散晾晒、储存, 问题并不突出。但是, 家庭农场的规模经营, 就必须解决大量收获物的烘干和仓储这个严重问题。即使家庭劳力多, 这两项也不是人力所能为, 还是要靠机器。农户家庭劳动力有限, 如果不能全程机械化, 很多环节靠人劳动, 很难出现真正的“家庭农场”, 只能成为“雇工农场”。只有全程机械化, 才使农业具备规模经营的可能性。“人民公社”那种“人海战术”规模经营一去不复返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家庭农场的门槛。没有必须的烘干、仓储这两个重要环节的机械化, 很难具备搞家庭农场的条件。

只有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大多数农民才能真正从农业解脱出来。有了这个前提, 农户才敢流转出土地, 去从事第二、三产业、转入城市致富、生活, 农村人口才得以减少, 我国城镇化率才能快速提升。

可见, 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绝对不只是个农机化技术问题。看深了, 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为此, 要下大力气,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而且向农机化的难度和深度进军。没有农业现代技术特别是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突破, 很难有农村劳动力的突破性释放, 很难有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问题, 很可能是解决现代农业进而牵动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闸口”。

当然, 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式的持久战, 不会一蹴而就。从个别重要环节跃进到生产全程机械化, 是从传统农业进入现代农业的飞跃。不仅是农机化的新阶段, 而且是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农机化还是处在重点突破的过程中, 不能估计得过高, 而且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很大的突破。现在大田生产中急需的农机化项目重点工程, 仍然是《意见》中指出的水稻机械插秧、棉花机械收获、甘蔗机械收获3项。这是当前农业机械化的主攻项目, 也是农业机械化的难点。《意见》尚未提及烘干、仓储这两个重要环节的机械化问题。家庭农场进展缓慢, 此当重要考虑因素。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多项政策措施

为了推进三大问题进展, 《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 仅撮其要者述之。

“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

农机租赁特别引人关注。城市早有鲜花租摆和建筑机械租赁。毕竟个别农机年使用期很短, 而农民购买力有限, 先知先觉的经销商和生产商看到了农机租赁的前景。农机租赁可作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机推销的一种技巧。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 完善补贴办法”

“完善补贴办法”是个极端重要的问题, 既有针对性, 更有紧迫性。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逾10年, 2013年达275.5亿元。5月12日新华网披露, 江西省的省、地、县20个大小农机局长贪污农机补贴“窝案”, 这是农机界的耻辱和危机。农机补贴成为妖魔鬼怪的“唐僧肉”。补贴实施初期, 笔者和同仁议论过, 不知会有多少农机官员因农机补贴落马。这10年, 农机补贴成了贪官陷阱, 一个个前“扑”后继。问题是, 10年还没一个完善妥帖的补贴法规。这次《意见》如此强调提出, 既是要求, 也是批评, 更是警告, 迫在眉睫。

“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 “加强农用航空建设”等

这些涉及农业信息化的机械化项目, 使农业技术进入高端领域。近年农机科技创新与时代同步, 最典型的是农用旋转翼无人机升空喷洒作业, 与世人瞩目的无人侦察机同行, 令世人惊叹。

聚焦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篇8

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的说法,三农问题不外乎是地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也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和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公共服务如何解决的问题。

2013年一号文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严格保护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为此,一是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在5年内完成,农村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也要尽快完成。这些工作的经费将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予以补助。

2013年一号文提出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为此,要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尽快出台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合理确定补偿标准,严格征地程序,约束征地行为,补偿资金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和实施征地。

对于全国不少地方正在试验中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文件要求“严格规范”,同时规范的还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对集体非经营性建设用地,文件明确规定不得进入市场。

社科院農发所研究员党国英称,经营性用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例如乡镇企业使用的厂房等地块,一旦该集体企业破产,这些地块就可以作为资产流转。而非经营性用地主要是指在农村宅基地上建的房子,这一规定实际上阻止了城市郊区宅基地上兴建的商品房进入交易市场,也就是说,“小产权房”依然是“非法”的。

对于“人往何处去”的问题,2013年一号文提出要把推进人口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为此,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政策,同时要推动农民工平等享有劳动报酬、子女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住房租购等基本权益,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的全覆盖。

不能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守住一条底线”,即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限制或者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

2012年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将全面进入收官阶段,让农民像市民一样拿到属于自己的土地证。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率达到86%。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说,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求首先明晰土地产权,今后要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将土地要素与产业资本、农业企业有效联系起来;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能,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显化土地资产价值。

不能限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的权利容易理解,因为目前我国有2.6亿农民外出打工,家乡的土地一般都让亲戚朋友代种或者租出去,农民也因此可以获得额外一份收益。但为什么不能强制流转农民的土地呢?

其实现实中我国目前呼吁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的声音很大。第一种呼声来自基层政府,他们认为单家农户土地太分散,效率低,难管理。不少农民不愿种田还抛荒,由政府收回出租给种田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效率更高、收益也更大;第二种呼声来自种粮、种菜、养殖大户,一些目前继续留在农村的种田者土地承包面积不大,留在农村搞农业有点吃不饱,希望多租点地耕种,成为种田大户,但现实往往租不到地。那些外出打工者不种地还能够拿到政府种粮补贴就更显不公平;第三种呼声来自专业合作社,一家一户难以解决小生产大市场,专业合作社让大家组织起来,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但土地分散经营使生产效率低下,如果强制流转于合作社,则有利于规模经营管理;第四种呼声来自农业龙头企业,一些企业想搞全产业链,到农村租地,搞有机农业,搞养殖,搞加工,对农地的需求量很大,但他们往往租不到地,或者目前租的地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于是就强力游说地方政府帮助他们拿地。

首提发展家庭农场 鼓励土地转型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引发外界热议。指导未来农业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有何深意?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日前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从生产实践看,家庭农场既坚持了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又扩大了经营规模,解决了家庭经营低、小、散问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纵观世界各国农业生产经营,没有不以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方式始终难以被替代。但随着农业发展,家庭经营方式暴露出规模过小,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家庭农场无疑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最好方式,既坚持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特性,又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以集约化、商品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经营效果看,家庭农场是培养职业农民、将一批年轻人留在农村务农的有效途径。由于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会自动实现代际传承和新老交替。据记者在宁波慈溪采访发现,为了实现收入最大化,当地多个家庭农场中的年轻人没有选择外出务工,而是留在家里务农。家庭农场的规模效应让这些年轻人在务农中获得了可观的收入,而他们身上也初具职业农民的影子。

与此同时,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也是对工商资本汹涌“入农”大规模、长时间占用农地的一种矫正。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在带来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规模过大、非粮化经营等问题。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以一个家庭所能顾及的范围为限,可实现规模经营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收益最大化,避免了规模小而无效、规模大而不精的双重弊病。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方向已定,但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登记办法仍有待明确,相关的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也亟需制定出台。

(本刊记者伍振根据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深圳特区报等相关报道整理)

上一篇:社会保险宣传标语口号下一篇:阿凡达影片观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