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共8篇)
老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作者:王涛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4期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迈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老年人犯罪的问题正成为一个新的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老年人犯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突出,也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地不断发展,民中生活质量大幅度地提高,人类自身的发展也在急剧加速,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我国逐渐迈入一个严重老龄化的社会。我国的老龄化对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中,老年人犯罪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虽然老年人犯罪的比率相对较低,但是,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法律事实,其犯罪问题却不得不重视。目前老年人的犯罪现象正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老年人犯罪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并对其特点提出有效的对策,对当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1老年人自身发展的特点
11生理方面的特点。从四、五十岁的中年期开始,成人的五官功能就逐渐变化,而到老年期则更显著;开始影响日常的生活,并且也会间接地左右心理情况。首先,视力、听力等的下降使老年人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从生理上就决定了老年人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罪犯而言很少实施暴力、攻击性的犯罪行为;再者,由于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的性需求和性能力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丧失,也需要性生活。
12心理方面的特点。一般来说,年老的人比壮年时其意志力变得比较脆弱,对挫折抵抗力减低,应激处理能力减少,特别是对持续而来的烦恼或痛苦,忍受力比较差,容易放弃克服问题的意志。年纪大的老人,随着其年岁因素,对于挫折之反应,常使用较简单且原始的心理防御作用,正因如此,老年人的心态及其不稳定并且往往容易走极端。
13退休后的适应问题。年老了以后,迟早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离开每天在外工作的生活。退休,意味着一个人正式职业角色的丧失,在某种意义上是“退出”社会,从此将扮演一个新角色。往往有些老年人对这样退休后的生活适应不良,容易发生情绪上的毛病,多半是忧郁及焦虑的反应,严重时还得接受辅导或药物治疗。而最重要的还是老年人自己对年老的基本看法。如果老年人自身无法很好的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无法填补在精神方面的空虚,就容易做出反常的行为。
14家庭对老年人的影响。到了年老时期,在家庭生活方面也要考虑如何去调整与适应。因为家庭对老年人而言,占据了老年生活中比较大的比重。
141夫妻之间的关系。在年老阶段,夫妻双方在性格上基本已经固定并成型,除了一起过基本的夫妻共同生活以外,要容许部分性的各自的生活活动的存在,分别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如果双方无法很好的调整心态面对老年阶段,将会出现无法预测的后果。
142与子孙的关系,对于家庭地位的变化感到不适应。老年人随着离退休,其相对优厚的收入也不复存在,他们过去因工作带给家庭的种种好处也随之失去,这使得部分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和发生动摇,话语权减小。一些素质较低、道德观念薄弱的子女会觉得父母亲无法为家庭带来利益,因此对待老人的态度有可能逐渐恶劣。
2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犯罪造成的影响
21文化背景因素。当前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现代思想、西方强势文化的侵入对大众心理及中国传统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引发了老年群体对社会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社会道德观念与风气的变化,对老年人的社会“免疫力”提出的挑战。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体系多元化,旧的价值观日益弱化,而新的价值观又尚未建立,从而引起人们无所适从,导致道德水平降低。部分老年人在这种环境下社会融入感降低,一味追求吃喝玩乐、享乐主义、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当前社会的一些非主流文化对老年人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刺激,由此引发多种行为动机。从理论上讲,个体如长期生活在亚文化群体内,在其价值体系的影响下产生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近年来,我们国家对老年人的社会化建设相对滞后,在农村尤其突出,这容易导致老年人文化生活导向模糊,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与社会文化产生冲突。当前形势下,各种腐朽思想往往借助社会不正之风传播并占据一定的市场,老年人一旦受其影响,就可能为追求物质享受和不健康的精神刺激而不惜铤而走险。
22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对法律的认识因素。许多犯罪的老年人文化水平低下,法制意识淡薄。有学者做过统计,866%的老年犯罪嫌疑人只有小学文化或是目不识丁的文盲。目前大多数老年人都没有机会系统地接触法律,在农村老年人知法懂法的则更少,文盲法盲比例非常大,即便在城市,老年人在处理日常事务上更多是依靠风俗习惯和直觉等非理性经验。而老年群体学法用法的难度较大,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由此导致法制观念相对淡薄,成为了引发老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总之,老年人是我国当前社会下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年人犯罪给其自身、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导致老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老年人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预防和解决老年人违法犯罪的问题,把处于社会边缘的老年群体整合到主流社会中。关爱老年人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责任,只有社会、社区与家庭都来关注、尊重老年人,才能对预防老年人的违法犯罪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只有采取全方位综合措施,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控制老年人违法犯罪问题。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的内涵
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定义略有不同。美国的联邦立法和各州立法中,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大都指向年龄未满18岁的自然人。 (1) 所有未成年人必须在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人 (父母或监护人) 的监护下生活。 (2) 中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 在英美国家, 推出一个新的词汇, 引入“少年罪错” (4) 这一概念, 把一些专门由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定义为犯罪。所谓的少年罪错不仅仅由联邦法院制订实施, 由各州所界定的犯罪行为也属于少年罪错的范畴。而在美国, 少年罪错 (5) 这一术语既包括少年的犯罪行为和违法行为, 同时一些未成年人的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行为。
2.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是指支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背后的心理学的原因。未成年人模仿以及从众心理十分强烈, 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是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喜欢以成年人自居, 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并且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 这是未成年人事实与财产有关的相关犯罪的主要的驱动心理之一。
3.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特点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波动起伏并且情绪十分不稳定。生理上形成自我, 但是对身体上的自我存在极端的不满以及心智不成熟。未成年人的情绪特点具体表现为: (1) 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幅度较大, 极容易因为琐事极度欢快或者极度悲伤; (2) 闭锁性与开放性:对同伴开放, 难以向能够信任的大人袒露心事; (3) 反叛性:反叛传统, 不喜欢遵循常规。
(二) 研究未成年人心理活动的重要性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自我意识不强, 处于人生的转型期, 易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容易在好奇观念的驱使下做出不理智的犯罪行为。因此, 从源头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就变得尤为重要。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可以从众多的案例中抽象出普遍存在的教训和错误, 在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主要特点
1. 未成年人常见的犯罪行为
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段甚至不同性格的未成年人呈现出来的犯罪是不同的, 例如在经济比较贫困的偏远地区, 财产性的犯罪是主流。暴躁易怒无法有效能告知自己情绪的未成年人,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主流。
2.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征
从犯罪年龄上看, 呈现出小龄化得趋势。从犯罪动机来看, 与财产有关的违法行为数量激增。从犯罪动机来看, 犯罪动机趋于多样化从而导致犯罪类型趋于多样化。从犯罪性质来看, 相比于财产性犯罪的发生频率, 暴力性质犯罪日趋增多。而从犯罪的形式的方面来看, 其行为的残忍性, 犯罪心理的变态性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我们对于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的想象。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有关犯罪心理学的第一部著作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所著, 他也是犯罪心理学的始祖。他认为导致犯罪不仅有个人原因, 外界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内因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心理隐私, 而外因则是来自于外界的影响。 (6)
(一) 行为者内因与犯罪心理形成的关系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期, 他们普遍存在着许多形成犯罪前奏的危险心理, 例如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 过度模仿成人心理。导致其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
1. 文化水平低, 法制意识薄弱甚至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
在未成年人时期, 未成年人应该被引导建立一个正确而切合实际的思想, 然而现实中很多未成年的青少年一味强调独立, 很容易走入死角, 更有甚者还会挑战法律的权威, 最终自食苦果。
2. 交友不慎导致在一些损友的错误引导下走上歧途
当下社会, 媒体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再加上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信息的交流变得更为方便简洁, 网络交友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标志。虚拟的网络世界优劣相关, 网络交友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很多青少年容易结交一些不良青年。
3. 自我意识强烈
现代未成年人普遍早熟, 但是其内心并不成熟, 心理活动强烈时难以自我控制。在心理成长过程中, 未成年人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在一些外界环境刺激下, 有时还会萌生出自己尝试一下的冲动。
(二) 论外界条件的影响之外因与犯罪心理的关系
1. 家庭所起到的法制教育作用
社会是有无数的家庭作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对于未成年人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具体体现在:
(1) 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单亲家庭组成结构单一, 家庭生活压力通常只有一个人来承担, 亲子关系不健康。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 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弥补的损失。一个紧张而不健全的家庭结构给子女带来的往往是极强的逆反心理和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错误的家庭管教方式。骄纵溺爱带来的后果是未成年人性格的扭曲, 个别父母忙于工作挣钱, 只关注于孩子的物质生活, 疏于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管理和教育。作为家长应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2. 学校至关重要的法制教育功能
个别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意孤行, 仍旧坚持落后的填鸭式教育, 这样的教育模式带给孩子的只有应付考试的能力, 个人品德和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提升。
3. 社会潜移默化的法制宣传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发展并没有与之并驾齐驱。一些腐朽思想对于青少年来说仍然难以分辨和抗拒的诱惑, 对他们的三观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三、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与防护措施
(一) 针对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采取的措施
有意识的主动使自己多读书, 读好书, 听名人讲座、看励志电影, 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纯洁、健康的心理状态。除了树立正确的三观, 未成年人应有正确的生活的态度, 脚踏实地, 正确对待自身人生目标的实现和人际关系的稳定平衡。
(二) 针对外因所采取的措施
1. 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良好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避免争吵和矛盾, 因此家长应与孩子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 孩子可以与父母做朋友。学校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父母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2. 正确的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仍然要以正面教育为中心, 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课堂上加大法制精神的宣传力度, 以一个可以迎合孩子喜好的方式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3.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首先, 要加强文化市场以及娱乐场所管理, 严格审查各种文化和娱乐书籍、电影和电视作品, 严格控制娱乐场所对未成年的进入, 政府和社会可加大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立, 为未成年人提供课余时间的可去之处。
(三) 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之中的特别程序一章中单独规定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程序, (7) 彰显出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保护。例如对于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不公开审理原则更是彰显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尽可能的减少刑事案件给其未来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在附加条件之内的犯罪行为, 尽可能避免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改过自新之后受到当时自己年少轻狂或者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的影响。
四、结语
本篇文章旨在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犯罪团体近几年来出现的日益尖锐的犯罪问题以及通过分析其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以及支配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来总结出其一般的规律, 通过一般的规律来分析特殊的个体不同的犯罪行为, 旨在最大程度的减少甚至避免犯罪, 维护社会和谐。
摘要:文章以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与犯罪行为特征分析为题目, 从心理学的角度以作者的观点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首先明确概念, 介绍了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体系。接着明确了写此篇论文的目的, 也就是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和意义。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不同特征展现出引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根据内因与外因提出针对不同原因的不同防护措施。然后分析我国刑法中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程序, 分析其立法精神, 突出我国重视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再教育和保护。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行为,内因与外因,未成年人犯罪
参考文献
[1]美国<少年法庭法>.
[2]美国<联邦青年矫正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王勇.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成因[J].教育前沿之理论版, 2010 (4) .
[6]张为先.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 (6) .
[7]王林.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罪与罚[J].法制与社会, 2010 (22) .
[8]徐春华.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2 (10) .
[9]王文浩.缺失家庭与未成年人犯罪》《中国犯罪学会论文集 (2010年度) 》, 2010年
[10]林淼.未成年人犯罪分析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 2010 (18) .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原因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这个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年龄段”,为犯罪的高发年龄段。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家庭、学校、社会作为最主要的三个客观因素,则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子基本环境要素。
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未成年人一出生,所处的第一个生活场所即是家庭。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起点。未成年人在逐步迈向社会的过程中,一个不和睦、不完整或者教育方式不恰当的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塑造有原发性的影响。家庭问题对未成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是否完整,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或一方死亡等情况时,家庭结构便失去平衡,此种情况下如果对未成年人疏于管教,容易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养成孤僻、冷漠、自卑的性格。当未成年人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和爱,外人稍微的示好和诱惑便可能让原本就没有社会经验的未成年人动摇,从而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父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再加上“望子成龙”心切,父母往往就会采取比较过度严厉或动辄打骂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有时还会反其道而行。棍棒在鞭打未成年人身体的同时,也鞭挞着他们的自尊和人格。未成年人的心灵受到摧残,会对父母产生恐惧或者逆反的心态。另外一种相反的教育方式是过于溺爱。“爱子不教不为爱,教子不善不为教”。计划生育的普及使家庭的生活氛围变成对独生子女的百依百顺,竭尽全力的去满足他们的每一个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没有尝试或者努力去教育孩子如何适应社会,从而忽视了给孩子心理上的关心,抛弃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甚至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进行包庇而不是教化。这使得未成年人是非观念出现偏差,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当未成年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并在这种情绪驱使下,罔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而误入歧途。
二、学校教育和管理存在漏洞
未成年人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学校,学校教育不仅向未成年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性格、思想塑造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做具体分析:
(1)教师错误的将学生分等次。在个别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学生成绩将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对于优等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学习成绩略差的学生,则采取歧视性对待,放任他们自由成长,甚至会给这些学生嘲讽和难堪。中国向来认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某些不合理不正确的做法,会让其他学生进行效仿,教师和学生对这些“差等生”进行孤立和嘲弄,也使这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逃学、辍学,甚至过早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从而给了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2)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青春期性教育不完善。未成年人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校应当开设心理教育等课程。但是很多学校都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心理教育,这为未成年人犯罪埋下了祸根。未成年人的青春期几乎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此时的未成年人正处于性懵懂和性朦胧时期,进入青春期后期之后,未成年人开始对性有所感知。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给与正确的性教育,未成年人便会在这方面表现的相当好奇和无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未成年人会抵制不住外界色情网站和刊物的诱惑,甚至会以身试法,做出越轨等行为。
三、社会不良因素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外因
德国刑法学家费兰茨·冯·李斯特在他的“犯罪原因二元论”中,提出:“大众的贫穷,是培养犯罪的最大基础。”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滋生犯罪的“肥沃土壤”。现如今,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文化垃圾”的出现。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的传播从一定层面上助长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正之风。
当今社会,网络市场大量丰富人们的生活的时候,文化垃圾也应运而生。美国学者班杜拉认为“电影、电视常常生动地描绘暴力的画面,并且剧中的暴力被说成一种可以接受的行为,它甚至反映了一种英雄气概,那些娴于暴力的英雄从未因此而受到法律或社会的制裁。由此,人们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暴力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用于处理日常事务或人际关系。”未成年人在青春期时期,对暴力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都有一种崇拜心理,而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宣传又为这一心理提供了看似正确的引导。有的电视节目对于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或者犯罪团伙的犯罪过程和犯罪手段加以详细叙述,这使得未成年人有了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在这些暴力情节的渲染下,未成年人极易形成争强好斗的性格特征。
综上所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势在必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这种预防不仅应该从未成年人自身出发,更应该从未成年人所生长的环境来做改善。同时,应以法律方式及早的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倾向进行干预。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比打击犯罪更为重要。国家和社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不断的进化社会空气,改善社会环境,从而使未成年人能够在一个健康、干净的环境中成长,远离犯罪。
参考文献:
[1]屈智勇,邹洪.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轨迹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
[2]周国平.犯罪学新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110.
[3]杨焕宁.犯罪发生机理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1.
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摘要: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本文试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原因分析 心理学分析 社会学分析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国历来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非常关注,能否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系到祖国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事。青少年犯罪被视为当代三大公害之一。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犯罪数量增多,案情复杂,恶性案件突出。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成为困扰各界部门的热点问题。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及对其的预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近几年来,我国对青少年犯罪实行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控制了青少年犯罪增长的势头。但是,在一些方面仍很突出。例如:犯罪低龄化、犯罪数量递增、犯罪手段智能化、成人化、团伙犯罪日趋增多、暴力性案件增多。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研究预防措施以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刻不容缓的。预防措施的根本是坚持以学校为主,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教育中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
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
一,我们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
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从犯罪手段来说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所谓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不计后果、残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有的残害被害人肢体,有的为消灭证据而灭口。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二是实施高科技犯罪未成年人越来越多的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犯罪,三是未成年人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从犯罪类型来说,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达到方向发展;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说,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
下来我们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俩点,一是外部因素,二是内部因素。先分析前者,其包括三点,一是学校,二是家庭,三是社会。学校是未成年人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导向标的作用。但是,现在的有些学校在对待学生教育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主要表现在:部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偏移、教育方式陈旧、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品德教育、少数教师体罚或辱骂未成年学生、侵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部分学校周边环境恶劣、干扰学校和未成年人正常的教育和学习秩序;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一生中经历的第一个场所,是他们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原发性的影响。主要表现有:家庭结构有缺陷、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父母行为不良、家庭气氛不和睦、家庭经济有困难;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滋生犯罪的“肥沃土壤”。社会中出现的某些拜金主义思潮、贪污腐败、嫖娼宿妓、生活腐化、收入差距的拉大和财富的两极分化等等,歪曲了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极易把未成年人引向犯罪。目前,对未成年人影响最大的主要有:黄色传媒、网吧的诱惑、司法制度的松懈。
后者,其包括俩点,一是生理因素,二是心理因素。先分析前者,未成年人生理机能迅速发育,使他们的活动量增大,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但是由于他们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因此,过剩的精力常常用之不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往往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抢劫、强奸等暴力性的犯罪
活动中。由于未成年人腺体的发育,内分泌非常旺盛,大脑常常处于兴奋的状态,导致他们的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皮质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出现冲动性和情景性犯罪。未成年时期,性机能逐渐发育成熟,从而产生强烈的性意识,有接触异性的需求,有了性的欲望和冲动。最后来分析后者,其体现在:逆反心理的畸形,好胜心理的扭曲和演变,性心理的扭曲与强化,利已欲、消费早熟心理的恶性膨胀。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因素
(一)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
未成年时期是由儿童到成年的过度时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心理上总的特点是: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具有很大的动荡性和可塑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自我认识发展的特征
未成年人在实际的生活中,经过各种锻炼,认识能力有了新的发展。他们的思维已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他们对各种事物都愿意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评价。但总的来说未成年人的认识能力还比较低,认识带有很大的表面性、片面性,所以就形成了独立性意识发展快而认识能力发展跟不上的矛盾。
2.情感的特征
情感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未成年人的感情体验是丰富的,动荡性大,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同时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缺乏应有的理智,感情冲动时就容易犯错误。在这一时期,男性的冲动性明显高于女性,因此男性的犯罪比例也明显高于女性。其中男性犯罪人数占81.6%,女性占18.4%。
3.未成年人的意志特征
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处于发育过程,意志性格也处于形成过程之中,所以未成年人的认识有相当的片面性,有时感情多于理智,感情和情绪都对意志发生影响,相互作用。
从未成年人的认识、感情、意志特征来看,它们都处于发展变化中,未定性,不成熟,有可塑性。任何一方面的不利影响都有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要注重在此阶段培养起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情趣,使他们能自觉的远离犯罪、抵制犯罪。
(二)未成年人的人生观
人生观就是对于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每个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堕落的总根源都能从他们的人生观那里找到答案,人生观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
1.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的形成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受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的结果,这些思想侵蚀了一部分思想意识不健康的未成年人,使他们狂热的追求物质享受,爱慕虚荣。在统计的案例中因受享乐主义而犯罪的占22.7%。
2.拜金主义
拜金主义意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侵蚀是相当深的,当他们满足不了对金钱的欲望时,他们就去盗窃、抢劫,所以在犯罪案件中盗窃、抢劫的比例是非常高的。盗窃占案件总数的45.4%,抢劫、抢夺占案件总数的34.3%。
3.哥们义气
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道德上是非颠倒、善恶不分,把哥们义气关系奉若神明,受哥们义气的腐朽观念危害极大,极易使未成年人因哥们义气而步入犯罪。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成年这个特殊的时期,各方面尚未定性,处于发展变化中,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所以我们要创造有益的健康环境,才能使未成年人的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真正的远离犯罪。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条件和环境影响
(一)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的影响
家庭教育和家庭影响对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常常对孩子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结合实际,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环境主要有以下五种:
1.溺爱型家庭
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会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会在孩子心灵上播下自私、任性的种子,从而发展形成不良的个性、偏好。在统计的案例中因家庭溺爱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占总人数的16%。
2.失和型家庭
家庭亲人间的隔阂,失掉了家庭和睦的关系,使他们到外界去寻求安慰和温暖,常常易被坏人利用;有的父母草率离婚,受害者也是子女,他们推卸教养的责任,不顾后果。在未成年犯中,来自失和家庭的占未成年犯总数的17.7%。
3.打骂型家庭
家庭教育的简单化、专制化都是促使未成年人思想恶化的原因。对孩子经常性打骂,极易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同时这种暴力行为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起到了表率作用,使孩子也崇尚用暴力解决问题。在统计的案例中打骂性家庭占到了19.5%。
4.放任型家庭
在统计的未成年犯中,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占9%。大多数的少年虽与父母(或其中一方)共同生活,但父母对他们缺乏沟通、了解,有的家长竟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问题。在统计的案例中,未成年人犯罪与家长的放任有直接关系的就占到了31.5%。
5.留守性家庭
留守性家庭主要是指父母出外打工,将未成年人托付其他亲属照顾,使其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从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家庭。在统计的案例中,留守性未成年人犯罪所占比例为15.3%。
(二)未成年人犯罪与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是培养和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阵地。学校不仅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工作的优劣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
1.学校教育方式有失偏颇
有个别学校,对所谓的“差生”,采取歧视性措施,不尊重他们受教育的权利;也有个别学校违反教育法规,执意将有缺点的学生哄出校门。这样做使未成年人较早步入社会,受社会一些不良因素影响,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从未成年人犯罪的文化程度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
2.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有的教师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责任心。这些未成年犯中,学习成绩都比较差,对此老师不是耐心教育,而是不管不问,甚至劝其退学,把学生像包袱一样甩向社会。
(三)未成年人犯罪与社会责任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绝不是偶然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影响是最重要的外部原因。
1.未成年人大都缺乏法制教育
通过调查,在未成年犯中绝大多数在犯罪时不知道或不考虑违法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一些少年犯,直到法庭宣判时才知道自己犯了罪,以致悔恨不已。从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常接受法制教育的仅占到15%,比例相当小。
2.色情、暴力音像制品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未成年人的思想还很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这些少年犯中经常看色情内容书刊、音像制品并受影响的占45.7%;经常进入歌舞厅的占39%,偶尔进入的占41%。
3.电子游艺厅、黑网吧等娱乐场所的侵蚀作用依然很大。
虽然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但一些经营者为了赚钱,仍然以各种名目吸引未成年人入内。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在统计的案例中,因迷恋上网而犯罪的达到41.3%。
综上所述,我从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做了具体的量化分析。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据了极端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不断净化有害环境,改善社会风气,改善家庭环境,使未成年人形成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从而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和法制教育非常必要,未成年人的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在这个阶段,其思想是最活跃,好奇心最强,什么都想了解,什么都想尝试,加之社会阅历不多,面对繁杂的社会现象,很容易染上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投机取巧等不良习气,也容易被人利用走上邪路。因此全社会都就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现实,要形成一个家庭、社会、学校、共青团组织一条龙的管理教育体系,全社会会形成一股合力,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研究工作。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增多态势,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如何防范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笔者旨在通过此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措施作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总体态势
从我大队破案打击和处理情况看,2006年至2010年3月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起?人,占全部刑事作案成员的?%。其中,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不起诉的?人,公安局作撤案处理的?人。
二、态势分析
(一)侵犯财产类犯罪突出。从案件类型上看,主要是抢劫、盗窃、抢夺、敲诈勒索等侵犯财产性犯罪,其中以盗窃犯罪最为突出。
(二)犯罪主体农民、学生居多,且文化素质偏低。从犯罪主体上看,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农民、学生和无业人员。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学生和无业人员,他们“有学不上、有家不归、有工不做”,处于家庭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管不到的状态。由于年龄小、文化水平较低,道德素质差,一旦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诱惑,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结伙作案多。一些过早缀学的未成年人和一些不务正业、受“读书无用论”影响的学生,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经常聚集在一起,到处游荡,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帮派组织,一人有“难”,全
帮出动。这些人的精神纽带主要是“哥们义气”和性格志趣的一致性、他们大多数是有劣迹的未成年人,长期不务正业、纠合成群,作案时盲目性大,不计后果。
(四)犯罪多具突发性、暴力性、荒诞性。一方面体现在,犯罪动机简单、目的单
一、随意性强,一般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刺激和诱发,或出于一时冲动而突然犯罪;另一方面体现在,青少年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多实施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暴力性犯罪。有的未成年人受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的影响,或者受小说或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例的影响,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英雄形象,盲目模仿成年人的形为,有时为一丁点小事,就大打出手,酿成惨案。
(五)因网络引发的犯罪日趋严重。由于未成年人没有固定收入,沉迷于网络但又没有钱上网时,往往会通过盗窃、抢劫等方法筹集上网费用。其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心理得到强化,便疯狂地连续作案,直至被抓获。
三、研判意见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消除各种消极因素,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四、对策措施
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事关党
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完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他们中有的人人生价值观发生扭曲,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向社会索取,好逸恶劳,以身试法。有的人在校读书经常逃学,或者干脆辍学在家,游手好闲,白天浪迹社会消磨时光,夜间结伙寻机滋事。有的人沾染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有的人讲“哥们义气”,经常结伙成帮乱扯气魂,寻衅闹事,故意殴打他人,抢劫他人钱财,以此取乐,煊耀自己的威风。除了这些未成年人自身原因外,社会环境影响、家庭教育的缺陷、学校教育的误区等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防治未成年人犯罪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综合治理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1、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影视媒体要做正面宣传教育,禁止暴力性、色情性的影视宣传。政府职能部门要坚决打击制造、销售和经营各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商品的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网吧、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此类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社会要尽量削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温床,要用积极的、健康的精神食粮占领未成年人的思想阵地,使之茁壮成长。同时,要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美与丑、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的道德评介。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高尚道
德风貌、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新一代,在他们的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堤坝,不给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入有可乘之机。
2、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很大一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是由于不知法、不懂法造成的,加强法制教育,可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是法律保护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相应地要受到什么样的刑罚等,从而树立起牢固的法制观念,加强法律意识,使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了,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也就会大量减少。
3、实施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刑事政策。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要求,把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作为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重要内容,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以及区别对待的原则,慎用强制措施,充分运用不起诉职能,探索试行暂缓起诉制度,充分体现对未成年人犯罪予以特殊保护的刑事政策。
(二)稳定家庭结构,注意自身言行,当好启蒙老师。
“子不教、父之过”,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未成年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给孩子的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作为父母不是万不得以,不要轻意离婚,更不可随意在孩子面前吵闹打骂、闹离婚,冷落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情。
2、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感染和薰陶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要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做示范,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志向,使他们远离不良文化,不良习气,不良少年。
3、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父母作为一个家庭的支柱,身上担负着很重的担子。尽管如此,父母仍不能为了挣钱,长年奔波在外,将孩子长期托人照看,要通过与孩子谈心、交流的方式,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做什么、他的社交圈是怎么样的,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要及时矫正、正确引导,坚决制止。
(三)改进教育方法,强化学校法制教育。
1、重视素质教育,丰富教学方式,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要教书育人,逐步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严禁歧视差生和随意开除、劝退学生的行为。在教学形式上,要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切实维护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保障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学校要组织力量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综合整治,遏制校园的不良习气,树正气、压邪气,大胆管理。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与趋势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严重性、反复性、长期性、潜在危险性已日益为全社会所认识。其现状与趋势如下:
(一)违法犯罪现状:
1、犯罪数量剧增。据统计,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80年代增至70%,至今仍居高不下。因此,青少年违法犯罪已呈明显的上升势态,形势严峻不容忽视。
2、犯罪主体变化。(1)低龄化趋向:90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14岁以下的犯罪案明显增多。(2)女性犯罪增多:80年代以来,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绝对数增加,且增长率远高于男性。女性青少年犯罪具有极大地腐蚀性,如不遏制会很快在社会上传染开来。(3)闲散人员居多:这些青少年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社会经验不足,过早流入社会后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不法分子利用、引诱和唆使,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犯罪类型增多。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明显增多。有资料显示犯罪类型依次排列是:盗窃、抢劫、流氓、强奸、伤害、绑架等。其中抢劫和盗窃发案率最高约占75%左右,是当前青少年主要犯罪类型。据统计:2000年1至12月,抢劫罪占44.36%,盗窃罪占36%,伤害罪占15%;2001年1至6月,抢劫罪占48%,盗窃罪占44.2%,伤害罪占3.8%。近些年来,还出现了新类型犯罪。如涉毒、涉枪、赌博、卖淫、嫖娼和拐卖人口的犯罪日渐增多。
(二)违法犯罪趋向:
1、趋向暴力性及恶性化。青少年犯罪具有“偶发性和盲目性”的特点之外,近些年来,已趋向“暴力性及恶性化“。部分青少年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手段野蛮、残忍,社会影响恶劣。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刑事案占65%,说明了青少年犯罪性质具有较明显的恶性化趋向。
2、趋向团伙性及黑帮化。有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中75%属于团伙或结帮作案。他们在一个自由结合的群体中,想法和行动会更多的得到认同和实现。他们结伙行动、互相壮胆、具有“纠合性”的特点。这类纠合起来的群体一旦被不法分子操纵,极易形成一个具有严密组织形式、分工明确的团伙,成为一种带黑社会性质的恶势力,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
3、向成人性及智能化。在我国90年代以后,新类型犯罪逐渐出现。如利用电子计算机犯罪,利用窃听技术犯罪,利用生物学、化学、医药学进行犯罪。涉及这类犯罪的青少年往往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善于模仿,将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犯罪活动中,其作案过程集中体现了犯罪主体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青少年犯罪已出现了成人化、智能化、科学化的趋势。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分析与研究
(一)社会环境:不良因素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
1、精神污染。改革开放以来,西方颓废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渗入,以及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使部分青少年正在形成的世界观受到污染,滋长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丧失理想与信念的追求。
2、文化腐败。现在社会上宣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泛滥,以及低格调的影视作品充斥业余文化生活。这类文化制(作)品对青少年社会化潜在效果不可低估。青少年的好奇、模仿、冒险的心理,容易使涉世不深和意志薄弱的青少年情感冲动,失去理智,滑向腐化堕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堕落场所。遍及中小学周围的游戏厅、台球厅、网吧,以及随处可见的发廊、歌舞厅等场所中的不良内容,更是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极易造成青少年厌学、逃学、辍学的直接后果,使他们过早流入社会,成为”亚文化群体“的人员。
(二)教育环境:教育不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
1、家庭教育存在着“误区”。有研究资料表明,家庭环境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青少年违法犯罪都与家庭生活、抚养和教育方式的影响有关。甚至,有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就是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主要存在着两方面问题:
(1)孩子成长的环境先天不足。我国的离婚率呈直线上升,使“婚变型”家庭逐年增多。多项研究证明,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发因素。
(2)家庭结构健全,教育方法不当。主要表现为,一、“溺爱型”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达不到满足,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二、“高压型”家庭教育:奉行棍棒政策,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形成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样的孩子一旦犯罪,便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极大。
三、“放任型”家庭教育:易使孩子失去家庭温暖和监护,造成性格孤僻冷漠,经不起诱惑,一遇坏人引诱,容易沾染不良习气,走上歪路。家长的言传身教作用,尤其是父母的不良行为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在逐年增加, 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有其自身的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管理原因。本人结合实地调研, 就重庆市涪陵区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趋势,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其对策。
2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和违法犯罪的现状
我国刑法上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 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呈上升的趋势。据区公安局统计, 2012年全区共抓获作案人员1262名, 其中未成年人250人 (14岁以下的47人, 14~15岁的108人, 16~17岁的95人) , 占总数的20%。据敦仁派出所统计, 2011年~2012年, 该所共破获刑事案件712件, 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的有107件, 占总数的15%。在未成年人涉案的107件案件中, 盗窃82件 (其中, 盗窃车内物品58件, 占未成年人案件总数的54%) , 贩卖毒品3件, 聚众斗殴和故意伤害7件, 抢劫14件, 强奸1件。
2.1 犯罪类型多样化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越来越多, 从犯罪性质看, 盗窃犯罪最为突出, 占到未成年人案件总数的54%。首先, 许多未成年人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 又想不劳而获, 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其次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众多;再者, 就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 逞“英雄”, 无所顾忌, 贩卖毒品以及不顾后果挥刀作案, 以致犯贩卖毒品、故意伤害等严重罪行。
2.2 犯罪形式呈现团伙化
从犯罪形式看, 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一些未成年人由于过早辍学, 无所事事, 浪迹街头, 便三五成群, 拉帮结伙, 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甚至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 成立帮派或团伙。值得高度重视的是, 有的少年深受黄色、淫秽音像制品的毒害而不能自拔, 为了寻求精神刺激和高消费, 而不惜铤而走险, 实施暴力犯罪。比如2013年1月16日, 区公安局敦仁派出所连续接到两起在辖区内被几名未成年男子持刀抢劫的报案, 共计损失3350元。接警后, 该所立即部署民警深入辖区开展走访、摸排、信息核对等调查工作, 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1月18日, 办案民警在蔺市镇一宾馆将犯罪嫌疑人曾某某等8人抓获。经审查, 曾某某等8人对上述两起持刀抢劫行为供认不讳。有关部门先后进行了处理, 3名未满14周岁的, 不追究刑事责任, 但进行了训诫并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其余5人经涪陵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于2013年6月18日作出一审判决, 后因舒某某、曾某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经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二审, 于2013年9月16日作出了维持一审判决, 但对舒某某和曾某某改判了缓刑。
2.3 犯罪手段残忍、成熟化
从犯罪年段来看, 暴力犯罪事件增加, 作案手段残忍, 犯罪后果严重。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 多次踩点, 选择最佳时机, 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 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 而且情节都比较严重。
2.4 犯罪年龄的低龄化
从犯罪年龄看, 逐渐趋向低龄化。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 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如前案8人的持刀抢劫案中就有3人未满14周岁。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青少年的成熟期提前了, 其身体素质增强了, 智力也提高了, 而有的是由于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 “需要”和满足之间出现予盾。由于这些问题处理不好, 就会使青少年犯罪增多, 使犯罪年龄向低龄化发展。
2.5 犯罪身份
从犯罪身份看, 辍学少年人数居多。比如前面谈到的持刀抢劫案8人中, 未读满初中的7人;一人读了初中, 也属于混到毕业;还有一人只读了小学四年级。
3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3.1 社会影响
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不时的腐蚀着未成年人纯洁的心灵。未成年人的生活离不开五彩缤纷和充满形形色色诱惑的大千世界。当今社会还未肃清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流毒, 在一些阴暗角落里, 滋生蔓延着一些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相称的丑恶现象。一是部分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暴力、淫秽等丑恶的事件;二是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眼高手低不愿工作长期闲置在家, 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上学的兴趣, 让未成年人产生了厌学情绪、经常逃学, 就业困难, 一些未成年人整日无所事事, 久而久之走上邪道, 以致违法犯罪;三是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加大、一切“向钱看”、仇富现象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四是社会上偷盗、抢劫、黄赌、斗殴、色情等犯罪案件的潜移默化。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社会教育存在缺陷, 一是社区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度上缺乏安排, 工作上缺乏措施。二是基层司法单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缺乏警力。据调查, 基层司法所1~2人, 根本无法对未成年犯罪人员开展帮教工作;基层派出所为应付破案率, 基本无暇顾及。三是人员流动大, 社会管理难, 帮教难度大。
3.2 家庭影响
家庭影响, 是指家庭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发展产生的原发性的影响, 既包括对健全人格形成所产生的良好影响, 也包括对不良人格甚至是犯罪人格所产生的影响。家庭是人最温暖的港湾, 也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正确的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不正确的家教在未成年人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 形成歪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行为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家庭结构残缺, 家庭关系恶化。如父母不和、闹离异, 经常吵架, 秽语连嘴, 家庭暴力, 在家乱摔东西, 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伤害。如涪陵区江东街道刘某在4岁时父母离异, 2013年5月才满14岁。他这些年一直游荡在社会, 多次做案, 另被荔枝派出所关过三次, 还偷过外祖父5000余元 (事后大部被追回) 、偷过邻居电脑、多次伙同他人偷过摩托车。其父母先是根本不管, 后来已经管不住了, 当地群众反应强烈, 要求政法机关采取措施实施管教。二是家庭经济条件差, 平时很少给孩子零花钱, 造成青少年去偷、抢。三是家庭气氛恶劣。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对子女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 不是打就是骂, 从来不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这种“高压”下, 孩子的心理逐渐变得畸形。四是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部分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 经常酗酒、赌博, 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五是子女无人监护或者监护不力。六是管教方式的不适当。溺爱孩子, 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 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 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 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奢侈、刁蛮任性。父母没有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 不关心子女, 任其发展, 不闻不问。如前面提到的刘某, 如果父母在其初次犯错时就及时的管教, 也不至于到后来管不了了。
3.3 学校教育的影响
现在的学校, 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的条件。一是素质教育虽已实行多年, 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 忽视德育教育, 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力度不够;二是法制教育宣传不到位, 几乎很少有学校对学生上法制课、出法制黑板报等进行普法教育;三是在具体教育中缺乏联系实际, 盲目超越阶段, 忽视了未成年人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 满堂灌, 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甚至出现逃学现象;四是有些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老师对后进行岐视, 动不动就进行所谓的“批评”, 甚至是人格侮辱, 极大的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 影响了其身心健康;五是市场经济的影响, 有些学校周末补课的要交补课费, 无法参与补课, 自认为低人一等, 产生自卑情绪, 形成畸形心理;六是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不及时, 没有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 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等。有的学生犯错后, 自己不再到校读书, 部分老师也认为不来也好,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是学校无能为力, 以各种理由、各种方式劝其退学;甚至有的是学校多次联系家长, 要求学生到校, 但没有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这些学生年岁小, 一旦失学, “无事”势必“生非”。
3.4 未成年人自身的意志结构
基于未成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容易走上人生的歧途。一是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 辨别是非、区分好坏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较差, 自控力弱, 行为不稳, 模仿力强, 好冲动, 易被诱惑实施犯罪;二是有的未成年人对社会上不良风气、各种诱惑, 以及一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 有一种神秘感, 想试试的心理;三是有的在家庭经济方面与高收入的盲目攀比, 产生心理不平衡, 甚至萌发不良企图;四是有的学生成绩差, 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 自尊心受挫, 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
3.5 管理机制不健全, 衔接缝隙大
按现行制度, 派出所对未满14岁的犯罪人员, 破案后只能找家长训诫, 责令其加强管教, 没有与犯罪人员所在街道、社区、学校联系, 形成监管空当;法院判决时, 也只是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到场, 不通知犯罪人员所在街道、社区、学校相关人员, 判处缓刑后, 街道、社区、学校不知道处罚结果, 无从实施帮教, 又造成监管空当;法院的判决文书, 没有及时送达司法局、司法所以及街道、社区, 再次形成监管空当。但是, 如果前面所有监管的同步进行, 也得加强对相关人员素质进行培养, 加强对青少年犯罪记录的保密义务, 毕竟帮教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走上正途。
4 未成年人犯罪对策
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未成年人自身生理和心理、家庭、社会和管理方面。而家庭暴力、社会管理空当占居了主要方面, 据调查, 父母分居、离异、再婚和丧偶的占26.7%, 家庭成员或近亲属中有犯罪记录的占23.1%。调查还表明, 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社会当中, 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因素增多, 而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又难适应现行社会未成年人的管理, 难以收到实际效果。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措施不力, 防范不足, 缺乏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律体系。
4.1 完善立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在国外,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少年法》、《少年法庭法》。许多国家都是采取法律的手段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 以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而且在这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比如, 有的国家禁止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在公共场所持有香烟, 无论是否点燃;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买烟, 哪怕是为别人买, 违者也将被处罚。还有的国家规定晚上10点以后, 如果再向未成年人销售白酒即视为违法。虽然我国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现有法律、法规由于线条过粗, 规定过于笼统, 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比如, 我国《刑法》规定, 对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他的家人或监护人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所谓必要的, 例如家中无人管教, 或者虽有人管教但确实管教不了, 由政府收容教养, 或者群众反映强烈, 坚决要求政府收容教养。这种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 应当呼吁有关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础上, 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4.2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加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建设, 给未成年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人的发展, 智慧的发展与其生长环境分不开, 周围环境对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坚持以村镇、社区为依托,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一个清新、文明、干净和充满活力的环境。建立农家书屋、社区图书馆等健康、高雅的活动室, 经常邀请有关部门对辖区群众进行普法知识的宣传和学习, 提高群众整体人文素质。
4.3 提高家庭生活品质
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石, 未成年人父母应当主动加强学习, 提升自我生活品位, 不断的影响和教育自家的孩子健康成长。其次, 未成年人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第三, 父母应加强和孩子的交流、沟通, 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第四, 父母要有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做父母的, 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 掌握孩子在各时期的心理想法与学习状态, 尊重孩子的人格, 对有生理缺陷、曾犯过错误的孩子不要揭短, 注意给孩子留面子, 多鼓励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必须同时加强孩子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修养的双修工作。
4.4 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是未成年人成才的地方, 几乎每个人的黄金年龄期, 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 让未成年人在学校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教育中, 一要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情况和个体差异, 加强对理想、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二是在各门学科学习的同时, 加强德育的渗透;三要教育未成年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规范, 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 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四要注意遵循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 循序渐进, 组织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增长社会知识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五要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 采取积极的矫正措施, 教师应善待学生的“错误”。据调查, 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训斥、责骂、甚至歧视, 只会使学生产生反感, 形成逆反心理、自暴自弃, 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作为教师只有用心去爱学生, 用博大的爱去感染学生, 给予其正能量, 使学生回归正途。
4.5 加强社会监管, 探索保障措施
社会是保障, 政府应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 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据调查, 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都是待业的, 整日无所事事, 生活无来源, 势必去偷、抢等。同时, 探索开展政府购买式服务的帮教工作机制。对少数家庭确有困难、尚无管教能力、条件又不好的违法犯罪人员, 在落实社会帮教和转化工作中, 可采取对落实就业的企业和个人, 对组织实施此项工作的基层干部, 给予适当的补贴补助, 支持鼓励其开展卓有成效的帮教工作。比如在最前面案件所涉及的8人, 建议以本人户口所在地为主, 建立综合性的帮教组织。制定措施, 落实人员, 明确责任, 定期检查督促, 实行政府购买式帮教服务, 根据帮教实效给予适当补助。
4.6 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改造工作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各种犯罪, 同时做好未成年人已犯罪的帮教、改造工作。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给予青少年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 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改造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后帮扶工作。政法部门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联合, 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心理学问题、青春期问题等同时进行引导、教育, 组织有关人员定期上教育课、开讲座。政法部门必须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力度, 清理整顿学校周边的各种场所及各种影视、网吧, 让未成年人远离暴力、远离淫秽, 营造一个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4.7 发挥共青团先进性作用
团组织充分发挥青年阵地先进性作用, 不断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各级团组织应定期开展各种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活动, 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经常组织团干、团员青年到有关学校、居委会、乡镇、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用一些优秀的、先进的事迹教育未成年人, 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公德观, 培养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总之,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 只有在党政组织领导下, 实行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 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联动机制, 不断改善社会风气, 消除各种消极影响, 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5 小结
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帮教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必须统筹部门工作。并认真落实公安、检察、审判、司法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和联动机制, 解决好机构林立但工作不落实、不相互配合衔接的突出问题。只有相关部门联动起来, 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未成年犯罪群体, 把他们积极引导到向上的轨道上来, 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刑法总论.人民法院出版, 2002:23.
[2]重庆市涪陵区委政法委员会.涪陵政法. (11) .
[3]张军, 赵秉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的理解与适用[M].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2011 (4) .
[4]马杰, 罗锋.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5]郑鄂.刑事审判中的社会矛盾化解与机制构建研究:第1卷[M].法律出版社出版, 2011 (9) .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家庭、学校、社会五个方面的内容。
1、生理方面:未成年人处于生理机能迅速发育期,内分泌旺盛,而心理水平的提高却相对缓慢,这就导致他们精力过剩与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低弱之间的矛盾;加之未成年时期,他们世界观不稳定,道德观念不强,缺乏责任感,从而导致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哥们义气等形形色色的诱惑极易使他们产生抢劫、盗窃、强奸、故意伤害等冲动性和情景性犯罪。
2、心理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未成年人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成熟期却明显滞后。在物质化和信息化都突飞猛进的时代,他们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应对面临的种种困惑,无法合理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于是在渴望交流却又自我封闭的过程中产生深深的孤独感。加之未成年人本身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知识和经验的欠缺又导致他们容易受暗示而模仿,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他们自觉不自觉就接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不良亚文化的影响,称兄道弟、拉帮结派,稀里糊涂就加入犯罪团伙走向了犯罪道路。
3、家庭方面:家庭是未成年人经历的第一个场所,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家庭影响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而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产生具有原发性的影响。
4、学校方面:学校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更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教师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出现缺陷和失误,使未成年人在心理发育和人格形成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道德引导和法制教育,从而造成他们道德和法制观念淡漠,在紧张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双重压力下,往往会出现越轨行为。
5、社会方面:社会上不良文化泛滥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诱因,促使他们形成了一种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最终走向犯罪道路。
控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和对策
健全帮教和管理机构,正确对待违法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均不成熟,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受外界影响,可塑性强。社会上应建立相应的帮教机构,耐心细致地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措施,形成政府、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忌带着“有色眼镜”对待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
社区矫正作为借鉴外国刑罚实践而移植过来的非监禁罚活动,在我国创建和谐社会的现实环境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视野中有着广泛的适用空间。立足于未成年人可塑性强的基点,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更应该从源头入手,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治理。社区矫正表面上是促使未成年人改恶迁善、回归社会,实质上是从行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进行再社会化和重新人格化的重塑,使未成年人在开放或半开放性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从而对犯罪原因产生的机理进行清理和排除,使未成年人避免被放逐于比普通社会条件更为恶劣的环境(监狱)之后再返回主流社会时必然面临的艰难窘境。
2003年7月,“两高两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标志着社区矫正正式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翻开了新的一页。但目前社区矫正的使用范围大多限于刑罚的框架内,笔者认为这一范围有待扩大。从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终极目的来说,应该把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全部囊括其中,构建从违法到犯罪行为一体化的未成年人矫正体系。同时,在实体法上逐步扩大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顺应刑罚轻缓化的潮流,完善对未成年人的批捕条件和标准,严格对未成年人的起诉制度,试行未成年人前科刑消灭制度,通过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稳定持续开展,使得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不但有理论支持,而且有实践动力,通过理论的合理性指导达到实践的鲜活。
规范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制度
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适用不起诉制度是基于未成年人人格的可塑性,通过法律与社会的综合力量,达到矫治目的的一种理性选择。但由于我国没有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的条件、范围及结果都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虽然学术界也探讨过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暂缓起诉等问题,也因无相关的法律支持,而难以操作。基于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立法保护,并细化法律规定,切实从源头上重视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第二,完善办案考评体系,从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实践出发,改变不适当的控制不起诉率的做法,保证依法正确适用不起诉,实现办案数量、质量和效果的统一。第三,完善不起诉后的帮教措施。检察机关做出不起诉决定后,还应发挥自身优势,对这些未成年人实行帮教,敦促有关部门安排好他们的学业或工作,解除各方后顾之忧,彻底消除社会隐患。
(王海容单位:泸州医学院法学系;刘贝萍单位: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