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制度汇编一(共8篇)
民主生活会制度
一、为加强领导班子自我监督,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扬长避短,提高自我,每学期学校领导干部过一次民主生活会。
二、民主生活会前认真学习选定的材料,学习中央有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论述及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明确目的,端正态度。
三、民主生活会上每个人都要畅所欲言,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求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民主生活会上,要在思想上、行动上改正缺点和错误,当好群众的公仆。
五、提倡同志之间经常谈心,开展自我批评,消除隔阂,增强团结。
六、民主生活会要有记录,在下一次民主生活会上要检查前一次民主生活会的效果。
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一、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关心群众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热心为教职工服务。
二、设立校级干部接待日制度,接待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公布联系电话,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改进学校工作。
三、每个领导干部要分工联系一个年级或教研组、联系一办公室,深入一个班级,参加他们的活动、会议,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有关负责人反映。
四、教职工本人和家中遇有困难,领导干部必须亲访、看望,并千方百计地为其排忧解难。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为贯彻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的精神,落实依法治校的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特制定本责任制。
一、责任制度范围内容:
1、学校党支部和校行政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
(1)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学校重要工作,列入学校规划及工作计划中。
(2)每年进行专题学习教育、研究、评议。(3)对违法违纪大事要责成专人协助上级追查并严肃处理。
2、党支书记、校长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负全责。(1)中央和上级的精神必须及时传达。
(2)及时掌握本校情况,掌握政策,把准方向,防止偏差。(3)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五议”制度和财务工作准则。
3、党支委员,既要对上级主管负责,又要对学校负责。(1)及时做好多种形式的法制、党风、廉政日常宣传。(2)经常检查学校各部门特别是党员干部执法、廉洁状况。(3)完成上级和校长、书记交办的调查、反映、汇报违法违纪事件。
二、严格制度,严肃法纪
1、书记、校长失职造成本校发生的重大违法违纪事件,接受上级的处理,并视情况在支委会、支部大会、校务会、教代会、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检查。
2、全体党员干部失职造成的违法违纪事件,视情况处理。
三、奖励廉政典型和举报有功人员,加重处理打击报复事件。
干部行为规范
1、带头学习,严格按“三讲”(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四自”(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三严”(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约束自己。
2、带头遵纪守法、守规。坚持领导班子建设的“八项制度”,即:中心组学习制度、党政工作会议制度、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廉洁勤政制度、干部述职和校长报告工作制度、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3、带头勤政,守职尽责;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要严格执行校内民主集中制的“五议”程序:即书记校长议事、党政工议事、行政会议事、教代会议事、全体教职工议事。
4、带头廉政。严格按财务管理法规办事。
5、带头维护团结,行政和思想政治工作并重。
6、带头遵守师德规范,模范执行学校师德禁忌规定。
政治思想工作制度
一、建立健全学校政治思想网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估到思想工作人人做,干部、党员带头做。
二、每年召开一至两次党工团政治思想工作联席会。分析教职工思想状况,做到随时了解教职工思想动向,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做到每次会议有主题,会后有决议。
三、建立健全党员政治思想工作责任制及支部总结责任制。负责人要随时了解所负责范围内人员的思想情况,定期汇报,做到有记录,有总结。
“三会一课”制度
一、时间:
1、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2、每年进行干部民主生活会一至二次。
3、每年进行党员民主生活会一至二次。
4、每年进行党课教育一至二次。
二、要求:
1、会前做好准备,学习有关文件、材料,写好发言讲稿或发言提纲。
2、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做好有关笔记、记录等。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一、目的:
民主评议党员是对党员实行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所以务必制度健全,开展好评议活动。
二、时间:每年对全校党员进行群众民主评议一至二次。
三、评议程序:
1、党员在年级会或教研组会上进行工作总结。
2、教职工对党员全面表现(或单项)进行量化评议,肯定成绩,提出缺点,指出存在的问题。
3、汇总群众评议情况。
4、向党员反馈群众评议结果。
5、向群众呈报党员对群众评议意见的反映和态度。
四、进行评议工作小结。
五、评议党员由党支部负责组织领导。群众评议小组可由教代会群众代表(或工会中群众委员)组织。
党员责任区制度
一、每年由各支部确定并公布党员责任区及责任人。
二、党员对责任区内确定重点联系人和一般联系人。做到责任区内党员人人有联系人,群众人人有负责的党员。
三、党员与联系人要定期谈话,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做到及时帮助和指导。
四、对联系人要多关心、多帮助,及时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重要工作安排,做好责任区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对群众思想中的问题,要及时向校党总支和校领导反馈,并对如何做好有关思想工作出谋献策。
六、各党支部每年要对责任区工作总结一次。
“争优创先”制度
一、学校党支部每年年初要制定出“争优创先”计划。
二、末结合支部评估工作和年末考核评出优秀优秀党员。
三、对评选出来的校优秀党员进行大会表彰颁发证书及奖品,并通过学校简报、橱窗等进行宣传。
廉政、勤政制度
一、每位领导干部都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公仆意识,努力为师生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办好学校服务。
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精打细算,勤俭办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职工待遇。
三、干部要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廉洁自律,克已奉公,不允许侵害教职工的利益,不允许假公济私,损公肥私。
四、遵守职业道德,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不允许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接受群众监督。
五、在公务活动中,不吃请,不收受礼,不利用工作之便要求关系单位或学生家长为个人及亲友办私事。
六、不断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纪,抵制不正之风,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破坏纪律的行为。
七、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做到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关心同志,待人诚恳,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八、定期检查有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自觉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正确对待各方面的批评和意见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
党政工作例会制度
一、会议制度:
1、党支部委员会每月一至两次,研究学校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
2、行政办公会每周召开一次,总支书记参加;决定学校重大问题。
二、议事规则:
1、日常工作或一般问题,由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方法,由校长按上级和学校有关规定决定。
2、重要问题:
A、由党、政主要领导进行讨论、研究、交换意见,统一认识,拿出初步方案。
B、召开行政办公会或总支委员会,对初步方案进行补充、修改,使初步方案进一步完善。
C、行政办公会或党总支会议形成的重大决议交教代会审议通过。(需向上级报告的事项,在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向上级报告)
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一、每位干部应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组织纪律观念,严格遵守请示、报告制度,做好: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二、每位成员应维护党总支的集体领导,维护“校长负责制”,遇有重大情况需请示、汇报,不擅自作主。
三、学校决定重大问题,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进行研究、讨论,实施之前报告上级审批,批准后方可实施。
四、学校发生重大问题,如时间允许,一定要先请示呈报,待上级指示后再进行处理;如情况紧急,也应边处理边报告,并在事后向上级说明情况;不得隐瞒不报,也不得拖延迟报。
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
1、“三会一课”制度是指学校党支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
2、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决议;向党员报告工作,听取意见;讨论决定支部工作的重大问题;向党员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等。
3、支委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订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决议的措施;研究确定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支部工作事项;听取党小组工作汇报;分析、研究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讨论研究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总结前期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做出安排等。
4、党小组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党员学习、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研究如何贯彻执行支部决议;汇报交流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反映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讨论党员的奖惩意见,研究落实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考察措施等。
5、党课的主要任务是比较系统地讲解党章、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针对党员的思想实际,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现代科技和法律知识教育培训等。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
一、责任内容
学校党组织和校长室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日常工作同时研究,同步安排。每年专题进行学习教育、召开民主生活会均不少于两次。校长、党组织书记对本校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班子其他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各项要求,分析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状况,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法纪法规,进行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完善管理、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3、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4、依法支持、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履行职责,调查、处理本单位违法违纪案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责任考核
1、局党委负责领导、组织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工作。考核工作一般与学校领导干部考核、学校工作考核等结合进行。
2、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采用自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其结果作为对领导干部的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3、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列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报告的重要内容。
4、局纪委负责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责任追究
1、学校党员、干部有违反责任制内容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或者责令作出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需要追究政纪责任的,比照所给予的党纪处分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对学校廉政典型和举报有功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对办案人、检举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给予相应处分。
3、实施责任追究,要实事求是,明确界定,不随意夸大无限上纲,不遮瞒掩饰不了了之。
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制度
一、学习目的:
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
二、学习内容: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等各方面知识。
三、学习时间:
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每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40学时,自学时间不少于80学时。
四、学习方法:
以自学为主,辅之以座谈、调研等,注意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开展讨论,提出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和措施,力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五、学习要求:
1、学校党组织要结合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需要,定期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明确具体要求。
2、每次集中学习要主题明确,精心准备,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3、领导班子所有成员均需按时集中学习,并建立考勤制度。
4、学习讨论应名符其实,认真记录,积极发言,不得以研究工作代替学习。
5、每人每年至少写一份学习体会文章或工作调研报告,与学习笔记一并交由学校党组织书记审阅。
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上半年在7月底前召开,下半年在次年一月底前召开。有特殊需要时,可择时召开。开会时间、地点和要求应提前通知与会人员。
二、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学校的决定、决议;能否自觉履行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班子团结;能否为政清廉,遵纪守法;能否实践宗旨,密切联系群众;能否认真落实上次民主生活会确定的整改措施等事项进行检点、总结,查找不足,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三、做好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准备工作
1、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本校工作实际及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问题,确定重点议题。
2、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由学校党支部(总支)书记于会前通过谈话等形式,转告相关人员,对有一定代表性或事关全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在会上通报。
3、班子成员互相谈心,沟通情况,交换意见。
4、召开日期和主要议题要提前5天报告上级党组织。
四、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有关要求
1、民主生活会由学校党组织书记召集和主持。主持人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大家畅所欲言。
2、要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搞无原则纠纷;既勇于开展批评,又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要从团结发展的愿望出发,真正达到增进团结,解决问题,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3、民主生活会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制订整改方案。学校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分别制定整改措施,突出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人。同时要在学校党务公开栏中予以公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4、会议要指定专人记录。在下一次民主生活会上要检查前一次民主生活会的效果。
民主评议校级领导干部制度
一、评议的对象
学校校长、副校长,党组织书记、副书记。
二、评议的主要内容
对照校级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评议。
1、“德”是指干部的政治、思想表现。主要看干部的政治立场、党性修养和奉献精神,看干部立党为公、遵纪守法和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政会议决议的情况。
2、“能”是指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主要看干部学习理论、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高领导水平的情况;看干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勤”是指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责任心。主要看干部是否勤奋敬业,踏实工作,深入课堂,联系师生;是否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绩”是指干部的工作实绩。主要看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目标任务,以及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等情况。
5、“廉”是指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主要看干部防腐拒贿的情况;淡泊名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爱惜国家资财、遵守公共财务管理和使用规定的情况;遵守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有关规定的情况。
三、评议的方法和程序
民主评议校级干部必须在市教育局党委和乡镇党委的领导下进行。具体方法和程序为:
1、开展学习教育。提高校级干部的思想认识,以正确的态度接受民主评议。
2、组织调查走访。召开师生、家长等代表座谈会,了解师生、家长对校级干部的评价和意见,并将座谈走访情况书面报告党委。
3、校级干部个人小结。书面总结个人履行职责包括个人目标责任达成情况和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情况,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提出今后的打算和措施。
4、召开述职测评大会。学校全体教职工参加。在学校校级干部逐一述职后,由参会人员进行无记名测评。
四、评议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年底进行。
五、评议结果的处理
1、作为校级干部任用和考核定格的依据之一;
2、按照有关规定向学校主要负责人和有关校级干部本人反馈;
3、对评议不称职对象进行诫勉谈话或作出组织处理。
党务、校务公开制度
一、党务校务公开的内容
1、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方向、发展规划、工作目标;
2、学校党政组织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等;
3、学校党政组织选拔任用干部及有关人事变动等情况;
4、学校党组织培养、发展入党对象的情况;
5、单位及个人受表彰、教职工考核情况,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查处情况;
6、学校经济运行、收费管理等情况;
7、学校基建管理情况;
8、学校招生计划、政策、程序、收费标准、困难学生减免、招生结果等内容;
9、党员党费的收缴情况;
10、学校机构设置、有关人员分工、定岗定编、职称评聘情况;
11、学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
12、按规定应公开的其他党务、校务工作。
二、党务校务公开的途径与形式
1、会议型:党员大会、党组织成员会;教代会、董事会、校务会、工会会员大会、工会委员会;教师会、家长会、学生会。
2、告示和公示型:设立党务校务公开栏以及移动标牌、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社会新闻媒体等。
3、文件型:网络文件、书面文件。
三、党务校务公开的工作要求
1、学校应成立党务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负责领导、协调、监督、处理党务校务公开的相关事宜。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分别是党务、校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工会主席是监督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设立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
2、学校党务校务公开工作应按照提供、审核、发布等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坚持事前公开、征求意见,过程公开、阳光操作,结果公开、接受监督,做到及时、真实、全面。党务校务公开的每一项内容都必须有具体经办人和相关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党务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组长、领导小组组长审核签字。
3、学校党务校务公开的资料应按及时整理、装订归档。
从优先发展到育人为本, 从改革创新到促进公平, 再到提高质量……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从2010年7月至今, 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幕在神州大地全面拉开。一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 规划的贯彻落实力度不断加大;从路线图到时间表, 改革创新之举在全国各地到处涌现。对于一项跨越十年的改革发展规划, 一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然而, 对于向往美好生活的亿万家庭来说, 规划实施一年来的发展变化, 正在带来新的气象, 承载新的希望……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 本刊特推出《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一周年特别关注, 以飨读者。
2011年12月12日台湾《联合报》登了一幅照片,触及台湾社会的旧日伤痛。这张照片是该报推出的“典藏历史,记录时代——《联合报》一甲子”图片展(即六十周年摄影展)中的一幅照片,照片标题为“王迎先返家”。照片是一辆出租车前脸的画面,坐在出租车驾驶位置上的是王迎先,他停下车,转过头来看车外一个人正试图打开画面左侧车门,那个人身后还有一个拿着照相机的男子。出租车内立着“空车”的告示牌。图片的解说是:1982年5月7日,被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误为土地银行古亭分行抢劫案主嫌的63岁计程车司机经刑事局审讯后驾计程车返家。
王迎先是何许人,大陆民众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但他在台湾地区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尤其是法律界人士,对发生在他身上的悲剧耳熟能详。王迎先是退伍老兵,祖籍湖南,他用退休金买了出租车维持生计。一起震惊台湾社会的银行抢劫案——土地银行古亭分行抢劫案发生后,王迎先成了警方怀疑的对象。那时的台湾还处在威权时期,警察办案,刑求也是家常便饭,王迎先在警方讯问过程中被殴伤,还被当做涉案主嫌押往台北秀朗桥寻找赃款,他趁警察不备突然跳下秀朗桥溺水身亡。
王迎先之死,因案件真相大白而成为悲剧性的指标事件。土地银行古亭分行抢劫案真正的罪犯李师科被抓获,交代了犯案经过,至此人们才惊讶地意识到王迎先是冤枉的。台北地方法院检察处对此案进行侦查,将涉及王迎先命案的刑事局五名刑警分别依妨害自由致人于死及伤害等罪嫌提起公诉,引起社会震动。
人们意识到刑事侦查中嫌疑人权利保障上的缺失,需要亡羊补牢,避免这类悲剧再度发生。1982年8月4日,“立法院”就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正,就其中八个条文作出修正,同时增订两个条款,主要就有关辩护的条款作出修正。最主要的一项修正是在刑事诉讼法第27条规定“被告得随时选任辩护人。犯罪嫌疑人受司法员警官或司法警察调查者,亦同”。该条款被称为“王迎先条款”。对比修正前条文“被告于起诉后,得随时选任辩护人”,这一条款显然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辩护制度的修正,使王迎先案件成为台湾地区刑事司法人权史的里程碑事件。
台湾地区后来进一步修改“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侦讯时进行全程录音,必要时要全程录音录像。这一制度是基于对检警调人员的不信任而产生的,在台湾地区已经实行十几年了,它使得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制度一跃成为亚洲地区的先进制度,甚至吸引日本最高检察厅前来取经。现任板桥地方法院检察署检察长的蔡碧玉女士曾自豪地说:侦查中的录音录影制度让长期以来深受日本刑事司法影响、亦步亦趋追随日本脚步的台湾地区刑事司法有了让日本参考仿效的制度。
现在拿着《联合报》上王迎先的照片,不由得想到:当初要是早有了侦查中随时选任辩护人制度和录音录影制度,王迎先何至于受到刑讯,也大可不必去跳秀朗桥了吧。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我校师生的安全,特制定本会议制度。
1.安全会议由全体教师参加。
2.安全会议由校长主持,专人记录、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
3.如遇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或外出活动,在活动前应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积极认真周密做好活动安全工作,预防突发事故发生。
4.安全会议成员有参政议政权力,及时、正确地反映教职工、学生意见。建议和正当要求,提交议题必须是站在学校安全利益上,凡属于个人利益不属于讨论范围之内。
5.安全会议成员起着上通下达作用,不允许有欺上瞒下的事件发生。
6.安全会议在学校行政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凡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修改、废除、人事调动,财产预算、人员考核、奖惩、学校暑期维修、全校工作部署、计划、总结及校内的各项重大工作以安全为前提,经会议商讨通过,必要时提交教代会通过,再向全校教职工大会宣布,方可执行。
7.安全会议宗旨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集集体智慧为治校之本。
8.如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新的文件精神和安全检查,应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支部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目前,村一级“三.会.一.课”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存在会议记录随意性大,党课基本不上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支部认识不到位、党员素质参差不齐、内容安排缺乏吸引力三个方面。要有效解决问题,就要从制度、形式和内涵入手,想办法、出实招让“三.会.一.课”真正得到落实。
一、完善制度,让 “ 三..会..一..课 ” 在制度下有效落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村党支部可以结合实际,建立适合本村开展组织生活的相应制度。首先,对本村党员的基本情况摸一次实底,详细了解党员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体健康状况、是否经常在家、外出党员活动规律等等;其次,向全体党员发放征求意见表,向党员宣传“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拟作怎么样的规定、怎么落实相关规定以及违反规定的处理程序等,让党员知道党支部在下大力气整顿纪律、整顿队伍,逐步树立党员的党性意识、纪律意识和服从意识;最后,综合调查摸底和征求意见情况,制定出详细的“三.会.一.课”召开计划,固定各个会议召开时间。通过公开栏向全体党员群众公示相关内容,并召开党员大会宣布相关制度规定和处理程序等,通过严格制度不断
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党性观念。同时,强化对党外青年的宣传引导和培养教育,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逐步解决党员老龄化问题。
二、创新形式,让 “ 三..会..一..课 ” 在组织上不拘一格。在“三。会。一。课”召开形式上,可以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单一开与联合开、思想教育与实地观摩等形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既能够保证党员学得到、学得会,又能保证用得上、用得好。“走出去”、“请进来”就是从会议桌走到先进地区、到田头等,让党员有直观感受,可以组织本村党员到活动开展好的党支部参加党员大会,看看人家是怎么组织的,是怎么学习的;可以到田间地头,请产业大户、技术能手讲发展、讲生产,辅以问答、参观等形式,这样更容易让党员接受,达到以教育促实践的目的。“单一开”、“联合开”就是找准本村“三.会.一.课”与其他活动的联系与统一,根据会议主题和会议时间,必须单一开的就单一开,能联合开的就联合开,联合开内容可以分别继续进行。比如党员大会和党课联合开,参加人员都一样,召开会议时间都是每季度或者每月一次,联合开的时候可以先开党员大会,大会议程进行完毕后再由党支部书记为党员讲党课,即节省了时间,又保证了各项会议如期召开。
三、丰富内涵,让“三..会..一..课 ” 在内容上推陈出新。要结合实际制订好党员教育计划,在普及新知识,传达学习
财政奖补工作十三项制度
一、办公室工作职责及部门联系机制
二、联络员制度
三、预算分析和执行制度(预决算)
四、资金管理制度
五、项目管理制度
六、信息监管系统建设制度
七、信访接待制度
八、档案管理制度
九、考核评价制度
十、村民议事制度
十一、筹资筹劳制度
十二、公开公示制度
十三、监督检查制度
办公室工作职责及部门联系机制
一、办公室工作职责
1、负责拟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方案;
2、对乡镇申报的项目,组织相关成员单位进行审核及论证审批;
3、开展监督检查;
4、组织质量检测、工程价格预决算、项目验收等;
5、进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总结,开展工作考评;
6、对上级财政下拨和县级配套的奖补资金,一事一议筹资、捐资赞助、村集体投入等项目资金进行使用和管理;
7、进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清算;
8、承担领导交办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其他事项。
二、部门联系机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综改、财政、农业等部门参加,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村(社区)级组织负责村民议事、筹资筹劳、项目实施、工程质量监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综改、财政、农业等部门负责项目的审批、监管,县奖补办负责日常监督管理,联系各部门做好工作。建立联络员网络,健全联络员制度,发挥联络员上传下达、桥梁纽带和协调服务作用,有效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联络员制度
一、建立联络员网络,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情况,加强信息通报和工作协调,形成上下沟通顺畅,相互组织协调的良好工作局面。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各成员单位、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每单位应指定一名联络员,并报县一事一议奖补办备案。
三、联络员队伍应保持相对稳定,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更换。联络员发生变动时,要及时调整、补充并上报备案。
四、联络员负有以下职责和义务:一是上报本单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进度、工作动态、活动事项、工作经验、工作成效以及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等信息。下达上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会议及文件精神;二是做好日常工作联络与协调;三是协助开展辖区内工作统计和调研,积极提供有关信息、数据和资料,当好参谋;四是对村民议事、筹资筹劳、招投标、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五是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疏导并及时上报,化解矛盾等。
五、各单位联络员每月至少报送一则工作信息,阶段性工作及时上报。上报信息及采用情况定期统计通报。
六、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充分认识联络员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为信息联络员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联络员的“宣传”、“纽带”、“参谋”、“疏导”、“监督”、“协调”作用。
七、开展评选“优秀联络员”活动,对“优秀联络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八、将联络员工作情况纳入乡镇工作考评。
预算分析和执行制度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约束机制,强化预算编制、执行与决算的有机结合,开展绩效评价。
二、年初有预算,年终有决算;项目建设事前有预算,竣工有决算。
三、预算执行分析定期报告。分析影响预算执行的原因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强化风险预警分析报告,对支付风险以及预算执行与计划偏差较大等突出问题,快速向同级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
四、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定期检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适时通报收支执行情况。乡镇每月以报表形式及时上报项目进展和预算执行情况,对进度缓慢的乡镇主动约谈,并限期改正。
五、及时报批,加快支出进度。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及时申请审批拨付项目资金。
资金管理制度
一、用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村民筹资、以资代劳、村集体投入、社会捐赠赞助等资金,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共同构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县财政局专户管理,群众自筹、以资代劳、捐资赞助、村集体投入等资金乡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专人管理。项目资金按工程进度实时拨付给施工单位。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行乡镇报账制、直接拨付制、质量保证金制。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行项目制管理。项目开工建设,按项目资金总额的50%直接拨付给施工单位,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40%项目资金,质量保证期满工程质量无问题拨付10%质量保证金。
项目管理制度
一、项目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先议后筹,先筹后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公开公示,阳光操作。
二、乡镇、经济开发区应按照程序,编制项目建设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原则上从项目库中选取。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行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批的管理制度。村级负责组织村民议事、筹资筹劳,提出项目申请。乡镇对村级申报项目的合规性、真实性、可行性等进行初审,并汇总上报县综改办审核批复。项目批复前均要履行“四察看”程序。
四、批复的项目应于十五日内进行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项目概算50万元以下的,由乡镇集体产权交易及招投标中心组织招标;单项或打捆项目概算在50万元以上的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公开招标;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要求的桥梁、路灯等建设项目,以乡镇为单位报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公开招标。
五、已招标项目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开工建设。工程建设期间,村级组织负责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乡镇人民政府、县奖补办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程施工关键环节和隐蔽工程实行报验制度。
六、每年从项目中抽取不低于10%的项目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作为县级复验、资金审计、项目资金拨付的依据。
七、项目建成后,遵循村级初验、乡镇验收、第三方复验的程序,逐级组织验收。
八、村级应建立健全项目运行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资金和责任,保证项目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坚持阳光操作,实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公示内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办法、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项目概况、工程预算、村民议事、筹资筹劳、项目招投标、项目验收及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形式:固定公开栏、会议、办事大厅、阳光村务网等。
信息监管系统建设制度
一、信息监管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数据录入和维护及时、全面、准确,与实际工作基本保持同步。
二、信息监管系统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基本信息:乡村基本信息、申报项目信息、项目实施管理(招投标、工程进度)、项目验收、项目管护、项目监督、资金兑付等。
三、信息监管系统建设信息数据录入前,应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文字、图表、音像等),进行认真审核,审核无误方可录入。数据录入应于工作开展十日内完成。
四、县综改办定期察看乡镇数据录入情况,对乡镇录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审核或维护;
五、县综改办定期检查并通报乡镇信息数据录入情况,对录入不准确、不全面、不及时的单位进行督办。
六、信息监管系统建设情况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考核。
档案管理制度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档案,是指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反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的各种文字、图表、影像等资料。
二、要切实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确定专人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真实、准确、系统和安全。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资料包括如下内容:
(一)、综合工作资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文件、会议、宣传培训、工作规划计划与总结、项目建设申请及批复、工作进度报表、监督检查、考核考评等资料。
(二)、项目档案资料:项目申报审批表、项目规划图、拟建方案、村民议事记录、筹资筹劳等项目申报审批资料;,项目资金申请表、村级筹资缴款单、中标通知书、合同、审计报告、税票等资金拨付资料;项目验收、竣工决算、验收报告等项目验收资料;项目的内容、工程预算、资金来源、筹资筹劳方案、招投标标结果、项目实施情况、筹资筹劳和奖补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项目验收情况等公示资料;项目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后及标示牌等图片资料。
四、综合工作资料应装订成册,分类归档,便于检索查询;项目档案资料应“一项一档”,分编号存档,规范管理。
五、严格档案查询借阅手续,查阅档案需经负责人签字。建立查阅登记簿,做好档案查询、借阅和利用登记。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档案永久保存,不得随意销毁。
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一、县综改办每年都要对乡镇、经济开发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表彰先进,推进工作。
二、考核评价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
三、考核评价以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省、市、县下发的有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管理办法及有关工作要求等为依据;
四、考核评价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察看现场等方式进行,平时工作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综合确定考评得分。
五、考核评价主要为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宣传培训、筹资筹劳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工作成效、工作保障、档案管理、遵纪守法、信息监管系统建设以及工作创新等。
六、考核评价采取百分制,对考核评价先进的单位予以奖励。
信访制度
一、信访工作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坚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期办结制。
二、信访工作应按以下程序办理:
1、接待、受理、登记:接待要热情、记录要祥细,反映问题属其他部门办理的,应向来访者说明情况,引导来电来访者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同时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2、调查处理:需调查核实的事项要及时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
3、督办催办:对由领导转批的信访事项,应及时督查催办,并将办理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
4、报结。查处结果要及时向信访人作出回复。对于上级批转要求上报结果和重要的信访问题,形成专题报告经领导同意后上报。
三、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纪律和工作保密制度,不得扩散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保护来信来访人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信访工作档案,按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加强档案管理。
项目工程管护制度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管护应坚持建管并重、建管并行,村为主体、政府主导,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的原则。鼓励以“市场取向,社会化运作”的模式,实行“以钱养事”、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管护新办法,加强工程管护,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和使用。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的管护主体是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委会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县、乡镇负责设施管护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三、按照保障项目工程正常运转、发挥长期效益的要求,依据国家和省有关工程管护标准,采取群众管护、承包管护、社会管护、市场管护等方式进行管护。
四、实行财政投入、经营收入、集体投入和社会捐赠赞助、村民投工投劳相结合的方式,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和完善村级公益设施管护资金投入机制。县财政每年投入管护资金不少于200万元。五、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管护经费由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实行分村专户核算。县财政投入的管护资金实行“项目制”管理。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
一、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用于村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属于明确规定由各级财政支出的项目,以及偿还债务、企业亏损、村务管理等所需费用和劳务,不得列入筹资筹劳的范围。
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筹资筹劳应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
三、根据受益主体,筹资筹劳的议事范围为建制村,也可为自然村或村民小组,筹资的对象为本村户籍在册人口或者所议事项受益人口。筹劳的对象为本村户籍在册人口或者所议事项受益人口中的劳动力。
四、需要村民出资出劳的项目、数额及减免等事项,应当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或者经村民会议授权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五、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应遵循村民议定、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向村民筹资筹劳的事项、标准、数额必须按规定填入《农民负担监督卡》并发到户。收取资金应向出资人出具农民负担专用收据,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帐核算。六、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坚持公开公示制度,筹资筹劳初步方案、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筹资筹劳情况、资金使用与项目资金决算应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七、村民主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切实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对村民出资、出劳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监督。
八、乡镇农经部门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使用范围、村民议事、筹资筹劳程序、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全程监督。
九、对违反“一事一议”政策筹资筹劳,引发的严重群体事件或恶性案件的责任人,将按照政策和文件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公开公示制度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行项目管理公开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公示内容:全面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办法、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由村民代表对一事一议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建成后,村级要将投入建设的筹资金额、项目资金(实物)的安排使用情况等进行公示,提高财政奖补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公示项目的时间、方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一事一议议事、筹集、管理、使用、项目建设、项目建成交付使用等各环节均应及时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式方式可以将一事一议需公示的内容在镇、村固定公示栏或群众经常聚焦场所利用广播、电视等进行公示。
四、听取群众意见,群众对公示的内容有疑问的,可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县、乡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领导小组等部门反映投诉。
目前,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比较明显的一方面表现为城乡公共品供给量和结构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较低, 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失业发展的瓶颈, 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形成。2000年起, 我国全面推行农村财政支出和税费改革, 为了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支出, 特别是增加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投入。并且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村级的供给决策机制由原来的“自上而下”变成了村民民主决定的“自下而上”式的供给方式——“一事一议”。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上级的转移支付;二是村级需要的公共开支;三是村级公共事业建设, 但是“一事一议”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往往出现“事难议, 议难决, 决难行”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08年中央下发了《农业部关于积极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 并率先在黑龙江、河北、云南三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由此,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提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耦合在一起, 增加了公共品建设的资金渠道, 提高了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在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目前还没有更有效的供给制度提出的前提下, 完善现有供给制度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从理论上来研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运行机制以及各种主要因素对该制度运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机理
1.1 制度运行中各主体的相互关系
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主体, 他们分别是政府、村民集体组织、村民。其中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 村民是制度的需求者, 而村民集体组织则是制度的具体实施者。制度运行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政府。首先, 政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是制度的供给者, 政府将原“一事一议”制度与“财政奖补制度”相结合, 实现二者的耦合。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但是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而是设计与自发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政府是为了更有效满足村民对公共品的需求, 改变原已经存在“一事一议”制度, 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其次, 政府不只是制度的供给者, 他也参与到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当将“财政奖补制度”引入到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中时, 政府一方面为农村公共品项目提供财政补助, 另一方面给予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行政村和村民实行奖励。为农村公共品项目提供财政补助是因为公共品存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致使其存在正的外部性, 在交易费用大于零时, 无法将公共品的外部性内部化。这时就需要财政补贴来实现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 一定程度上实现正外部性内部化。对行政村和村民给予奖励是为了起到激励作用:给予工作成效显著的村民奖励是为了鼓励村民提出其对公共品的需求并积极参与项目的建设。给予工作成效显著的行政村奖励一方面可以鼓励村集体组织积极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为所在村供给公共品, 而不是认为那是村民自己的事。另一方面还可以鼓励其他行政村效仿这种制度并积极的运用这项制度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问题。这是为了解决原“一事一议”制度的“事难议”问题。
村民。首先, 村民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者, 也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需求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村民的需求。一方面是满足村民对公共品量上的需求, “财政奖补制度”的引入使原“一事一议”制度无法实现公共品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得以实现, 这样就可以满足村民对公共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村民对公共品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村民对公共品的需求趋于多元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建立, 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为自己供给公共品, 可以真正的实现公共品的供给满足村民的需求, 解决了农村公共品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其次, 村民也是公共品项目建设的直接参与者,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中项目建设不是政府全部出资出劳, 也不是村民全部出资出劳, 而是各占一部分。村民出资出劳可以使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建设的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属于村民集体所有, 这样就使这些“公共物品”变成了“俱乐部物品”, 这样就使这些项目具有了排他性, 减少了“搭便车”的出现, 这就进一步的促进村民建设和维护这些项目。另外, 村民在各项目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监督者。村民参加到项目建设的各个流程中, 并监督各个流程的运行。一方面监督项目的资金使用, 这使资金使用透明化, 基本杜绝了“寻租”行为。另一方面监督项目的质量安全, 基本杜绝了原来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偷工减料”等现象。
村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集体组织在其中扮演着双重角色, 一方面他是政府制定的制度实施的代理机构, 另一方面他又是由村民选举出来的代理人, 代表村民的利益和需求建设农村公共品。正是因为其具有这种双重角色, 在制度的运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 村民集体经济组织要能真正实施政府的制度安排, 当制度创新使原制度可以为其带来的利益受损时, 制度变迁的阻力就会增加, 可能会出现部分村民集体组织不实施新的制度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一方面给予工作成效显著的行政村和村民实行奖励, 激励其施行新制度。另一方面新制度的实行可以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 集体组织也是收益者, 同样可以激励其施行新制度。其次, 村民集体经济组织还要能真正代表村民的集体利益有效的组织项目的建设。集体组织是村民选举出来的, 但他们并不一定能代表村民的利益。一方面是由于村民选举过程中由于不重视或其他原因并没有真正能代表其利益的组织,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委托——代理机制中存在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现象。这就要求加强村民对集体组织的监督或促使集体组织的利用与村民的利益趋于一致。
其他社会团体。其他社会团体对农村公共品项目的投资也不能忽视, 因为其他社会团体的加入具有其特殊的作用:一是其他社会团体的投资可以为解决项目资金欠缺的问题, 加快农村公共品的建设。二是其他社会团体的加入可以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带来新方式, 并且可以为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组织形式或新的发展思路。三是其他社会团体投资农村公共品的建设会带来新的监督机制, 为了保证能获取其自身利益, 参与的各社会团体也会加入到对项目的监督中来, 这就进一步促进了项目透明的、保质保量的完成。这就要求政府、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努力吸引其他社会团体加入到农村公共品项目建设中来。
各主体的运行机制可以总结为:政府供给制度, 村民与村民集体组织实行, 政府、村民、其他社会团体出资出劳建设, 村民、其他社会团体监督, 集体组织、社会团体、村民共同使用和维护。
1.2 投入环节与基本方式
村民出资出劳。对村民筹资筹劳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管理制度, 明确筹资筹劳的范围, 确定议事议程并且制定出合理的筹资筹劳上限控制标准。筹集的资金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监督和上级审计。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 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充分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多数农民同意的事就办, 不同意的就不办;决不能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变成农民负担的固定项目。经批准的筹资筹劳项目、标准, 由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在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农民负担监督卡上登记, 并由村民委员会分发到户, 予以公布。村民委员会不得擅自立项或者提高标准, 向农民筹资筹劳。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表达与其出资出劳的自愿程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 需要在完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民主议事”原则的基础上, 解决资金的筹集问题。政府对农民自愿提供的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和激励措施。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正外部性, 政府的补贴可以弥补外部性造成的农民利益的损失, 另一方面, 政府的补贴还可抵消部分交易费用, 从而可增加其产出量, 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
财政奖补资金的投入。奖补资金的申报实行自下而上、先建后补, 由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村申请, 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申报奖补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审, 县级财政、农业部门按职责复审并汇总上报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农业部门审核确定奖补项目。中央根据试点范围和工作进度拨付奖补资金, 省级财政部门接到中央奖补资金后, 按照省级审定的奖补资金申请汇总表, 连同省级奖补资金, 拨付到县, 由县级人民政府统一负责管理, 专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奖补。政府奖补资金列入地方各级财政决算“对村级‘一事一议’的补助”科目中反映。乡镇依据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出资人交款凭证、经公示群众认可的奖补资金明细表, 直接发放给该项目筹资筹劳的议事主体。政府对农民自愿提供的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和激励措施。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正外部性, 政府的补贴可以弥补外部性造成的农民利益的损失, 另一方面, 政府的补贴还可抵消部分交易费用, 从而可增加其产出量, 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
2 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运行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本文主要介绍“委托—代理机制”、意识形态、其他制度安排这三种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2.1 “委托—代理机制”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委托—代理机制”是指村民委托村民集体经济组织代理其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为其生产、管理、维护公共品。首先, 在“代理人”的选举上就存在问题:一是由于农村内部利益集团 (如宗族势力) 的存在可能会在“一事一议”中达成临时性的联盟来左右公共决策, 最后得到一个低效率的“多数人暴政”的均衡。二是农村流动人口过大, 一方面参与人数不一定到法定数量,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事一议”的实施。更重要的一方面, 农村大多数青壮年流向城市, “精英阶层”的流失致使项目带头人的质量的下降, 决策能力的下降。其次, 当公选出“代理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后, “代理人”不一定能代表“委托人”——村民的利益有效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为村民供给公共品。有可能出现“委托人”为了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村民的利益。村干部的选举结果受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影响很大, 这样就造成村干部更重视乡镇政府分派的任务, 而对村民的利益不太重视。当这种双重角色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村干部往往会倾向于乡镇党委和政府的一方。
2.2意识形态因素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首先是村民的意识形态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村民民主意识淡薄, 习惯于服从基层干部发号施令。参与积极性较低, 即使有需求也不一定表达出来。还存在决策随大流, 在一定程度上使民主议事与决策变成了“少数人的意见”。还有许多农民错误的认为, 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公益事业是各级政府应该为农民做的事情。因此, 固然是“一事一议”通过了, 形成了决议, 由于思想上的抵触情绪, 而不积极交款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次是基层干部的意识形态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基层干部习惯于发号施令, 还存在部分基层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 导致村民产生逆反心理。还有部分基层干部认为“一事一议”是农民群众自己的事, 自己过多干预会造成群众的反感。一些干部群众甚至把这种不作为、不谋事的反常现象看作是正常的事。再加上多数县乡级财政属于“吃饭”财政,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靠国家投资, 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因此基层干部对“一事一议”思考的少, 研究的少, 参与的少。
2.3其他制度安排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制度结构中的各项制度安排是彼此相互依存的, 正如刘易斯所说的那样“一旦制度开始变迁, 他们会以一种自动强制实施方式发生变迁。老的信念和制度在变化, 新的信念和制度彼此之间, 以及新的信念和制度与相同方向上未来变迁之间都逐渐变得协调一致。”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出现往往会来动相关的制度安排发生相同方向的变迁, 即发生一种连锁效应。
首先是农村税费改革引起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原来的“村提留”, 农村公共品供给失去了原来的资金来源, 就引起供给制度由原来的政府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一事一议”的政府主导供给。但由于“一事一议”制度缺乏效率, 又将“财政奖补制度”引入耦合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其次, 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制度时又要求为之服务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制度也要有所调整。不能是原来那样发号施令的组织, 应转变为正在为了满足村民需求, 代表村民利益的为村民服务的组织。还要求村集体组织在管理项目时更加的透明、民主, 接受村民的监督。另外,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有效运行还需要健全农村财政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财政管理机制。如果只是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强制性作为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而不去调整、改变制度结构中的其他制度安排, 无法实现新的制度与原制度有效耦合, 将无法有效实现新制度应有的作用。
3 政策建议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一个民主的管理制度, 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基层民主自治体制, 这项制度中的民主就无法实现。财政制度的引入, 也要求完善目前的财政政策以符合制度的需求。
第一, 要完善村干部的选举制度。一方面使村干部能真正代表村集体的利益, 对村民负责;另一方面又可以很好的执行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要改变原来的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和培养选拔机制。干部考核绩效应更加重视干部为村集体的贡献程度。这样可以提高村干部为村集体争取建设公共设施的积极性, 为村民负责。
第二, 要建立一个能充分表达村民意愿的机制。满足村民对公共品量上和结构上的需求, 首先就要有一个村民可以表达其意愿的机制。村集体可以建立一个专门接受村民意见的部门或负责人, 并建立多种有效的渠道使村民能便捷、方便、无所顾及的反映其意愿和建议。
第三, 为了鼓励和提高村民参与公共建设的积极性, 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 应该组织村民学习中央关于基层民主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 向村民宣传《村委会组织法》等文件, 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基层民主的认识。同时, 也要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对基层民主的认识, 并要求他们有意识的实行、促进基层民主的建设。
第四, 还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要保证村干部能正真的代表村民集体的利益, 还应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各项目的选取、议论、决策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的筹集、使用, 项目质量安全程度都应该透明化, 设立一个与此项目无利益关系的部门 (如财政部门) 专门负责监督管理, 并定期向村民公布各项事物的情况。若村民发现、提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应能及时解决。
第五, 健全财政管理体制。首先, 从宏观上看, 由于农业的收益率相对较低, 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一种长期稳定持续的农村公共品财政投入机制, 而不是分区域、分时段的投入。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面。其次, 要明确的划分县、乡镇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明晰财政收入的归属, 避免财权与事权的混合出现“寻租”、“腐败”等行为。另外, 针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财务的管理, 要加大对其监管力度, 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项目中的资金, 应独立设账, 加强对资金使用预算、资金筹集、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金投入及其各项开支的审核。设立独立的理财小组, 实行民主管理、财务公开、上级审计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
摘要:主要通过分析现行村级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各主体运行机理和资金投入机制来从理论上阐述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了“委托——代理”机制、意识形态、其他制度安排等主要因素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运行机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William Arthur Lewis.The theory of ecomomic growth, London[M].George Allen&Urwin, 1955:146.
[2]李郁芳.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公共品的边界匹配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 2011, (2) .
其一,申诉一词,按照词典解释为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其中,我们最看中的是依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对培养现代公民,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学习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他们终极目标还是要走上社会。既然要走上社会,必须是一位法制意识强,能够自我维护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完全具有法律意识的公民。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其二,申诉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这两部法律,并且结合学校教育执行执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申诉的范围。
具体包括: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受侵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助学金的权利受侵害;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不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生证书权利受侵害的;对学校处理不服的;学校、教师或其他人员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等方面,学生都有权提出申诉,给予重新处理的权利。
其三,既然有人申诉,就应该有人受理。为此,学校成立学生申诉办公室,主任由校长担任,下设工作小组,不仅有学校的相关老师参加,还特别强调要有学生代表以及社会人士列席参加,并有相应的表决权。当然,为了达到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要求申诉需要写明申诉人的自然情况,被申诉人的基本情况,申诉要求、申诉理由及其他有关情况。
其四,工作小组接到申诉报告,就应该立即着手调查,然后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公开听证,甚至是辩论。学校强调学生申诉办公室或学校管理部门接到学生或监护人的申诉材料后,组成三人以上的调查组,对申诉的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并做好相应的笔录。如果属于校内申诉办公室的申诉材料,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取得佐证材料,然后召开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以及被申诉对象等方面人员参加的听证会,进一步核实案由。另外,调查、听证过程或听证材料的记录,由当事人签字后存入档案。
其五,既然申诉,就应该有个结果,给申诉人一个说话的机会。毕竟,学生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对象。我们预想被申诉对象一般是老师。如果学生申诉成功,必然要做出对相关老师的处罚。根据《教师法》第八章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所在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侵权行为。
如果教师犯其中的任何一条款,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立即上报有关机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当然,学校接到学生或监护人提出的申诉书,在30日内做出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由当事人签字后存入其个人档案,作为今后考核的依据。如果受行政处分的个人不服学校给予的处分决定,可以在30日内以书面向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或行政机构申诉,由上一级别的机构对其重新处理,进行复议和裁决。
由于考虑到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如果学生是对自己家长或者社会上其他人员进行申诉,学校将根据被申诉人所在的单位或者住所,及时沟通相关的管理组织,协同他们完成申诉程序,从而为学生讨个说法,追回公道。还有,如果申诉人以一己之私而借申诉诽谤他人的,学校将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乍看起来,申诉也许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中心。其实不然。申诉制度不仅是学生民主权利的有力保障,而且是学生做人根基的最重要的一种夯实手段。我们学校放眼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从这种意义上讲,申诉制度的实行与推广将是学生与学校最大的福音。所以,我们衷心希望申诉制度能够成为一种习惯,早日在学校推广。
【党建工作制度汇编一】推荐阅读:
公司党建工作制度10-09
党组党建工作制度10-12
党建工作组织与制度06-02
党建工作规章制度06-25
公司党建工作责任制度10-09
党建工作督导检查制度11-05
党建经营工作报告制度07-24
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06-13
乡镇七一党建工作总结汇报09-07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