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共10篇)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篇1

一、字音

(一)音难字

仰韶(sháo)潜入(qián)生肖(xiào)崇敬(chóng)因为(wèi)比较(jiào)显露(lù)压轴(zhòu)狡黠(xiá)祈福(qí)潜水(qián)旨意(zhǐ)缩小(suō)大坝(bà)凿开(záo)

窥视(kuī)蚕蚁(cán)魄力(pò)户牖(yǒu)

(二)多音字

供:(gòng)(供品);(gōng)(供养)肖:(xiào)(肖像);(xiāo)(姓肖)

数:(shǔ)(数数);(shù)(数学);(shuò)(数见不鲜)切:(qiè)(真切);(qiē)(切菜)

喷:(pēn)(喷涌);(pèn)(喷香)似:(sì)(相似);(shì)(似的)

轴:(zhòu)(压轴);(zhóu)(车轴)

二、词语

(一)近义词

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神采奕奕——神采飞扬

自豪——骄傲

想像——联想

崇敬——推崇

完美——完善 装饰——装点

讲述——述说

伸展——舒展

好像——宛如 显露——显现

狡黠——狡诈

宏大——巨大 呈现——显现 精彩——出色

优美——美好

(二)反义词

数不胜数——屈指可数 神采奕奕——没精打采

真实——虚假 幸福——悲惨

自豪——惭愧

崇敬——鄙视

消失——出现

显露——隐藏

伸展——蜷缩

消逝——显现

宽阔——狭窄

独特——寻常 精彩——平淡

(三)词语解释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很多,难以计算。

旨意:意旨;意图。

至高无上:最高;没有更高的。

金龙献瑞:金光闪闪的龙把吉祥表现给人看。瑞:吉祥。

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龙腾虎跃: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威力无边:指强大的使人畏惧的力量。

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

神采奕奕:形容人精神饱满的样子。

三、成语和俗语

(一)带有“龙”字的成语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潭虎穴 龙争虎斗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生龙活虎 画龙点睛 虎踞龙盘 笔走龙蛇 鱼跃龙门 老态龙钟 车水马龙 望子成龙 卧虎藏龙 叶公好龙

(二)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呼风唤雨 崇山峻岭 察言观色 翻山越岭 丰衣足食 甜言蜜语

(三)带有“—风—雨”的成语

呼风唤雨 暴风骤雨 和风细雨 凄风苦雨 斜风细雨 腥风血雨

(四)跟 “龙”有关的俗语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宁当龙头不做凤尾 蛟龙无水困沙滩

(五)跟 “龙”有关的歇后语 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鲤鱼跳龙门——高升了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蛟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六)课文里要积累的成语

数不胜数

飞龙在天

威力无比

变幻万千

无所不能

呼风唤雨

翻江倒海

威力无边

至高无上

金龙献瑞

龙凤呈祥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腾云驾雾

腾空而去

崇山峻岭

喷涌而下

直冲云霄

呼啸而过

旭日东升

叶公好龙

魂不附体

失其魂魄

六神无主

五色无主

得天独厚

喜气洋洋

千姿百态

神采奕奕

威风八面

精彩纷呈

眼疾手快

无影无踪

聚精会神

锣鼓喧天

山呼海啸 围追堵截

交相辉映

奇光异彩

变幻莫测

三、句子

(一)重点句子解析

1.古往今来,有关龙的传说,以龙为名字,以龙为图案设计的工艺品、壁画、装饰,数不胜数。在十二生肖中,龙也深受人们喜爱。

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传说多,名字多,装饰品多,深受喜爱的生肖等事例说明了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关系密切。

2.宋代画家董羽认为,龙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 角似鹿,头似牛,嘴 似驴,眼似 虾,耳似 象,鳞似 鱼,须 似 人,腹 似 蛇,足 似风。” 这里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引用了宋代画家董羽对龙的形象的见解。连用九个“似”字,融入了九种动物的形象,从而描绘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龙的形象,充分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劳动人民在龙的身上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生活理想,所以,龙才像九种动物。

3.“龙之所以备受中国人崇敬,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

这里用因果关系句子“之所以„„是因为„„”说明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用“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强调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与独有的威严。

4.西方也有龙的传说,但西方的龙不同于中国的龙,西方的龙往往是恶的化身,专干害人的事情。中国的龙则集各种能力于一身,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国人常常自称是“龙的传人”。这里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比西方的空和中国的龙有哪些不同,突出龙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是因为在中国人眼中,龙是吉祥的动物。同时,照应文章开头,再次说明中国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5、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 长江从三峡大坝上喷涌而下,那是龙在轰鸣; 列车在京九线上呼啸而过,那是龙的身影; 西昌基地火箭直冲云霄,那是龙在飞腾。

这里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江从三峡大坝上喷涌而出,比作龙在轰鸣;把在京九线上呼啸而过的列车,比作龙的身影;把火箭直冲云霄,比作龙在腾飞。写出了中国这条巨龙的崛起和腾飞,歌颂了祖国在工业、交通、国防科技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二)与“龙”有关的诗句

1.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2.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3.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洛神赋》)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5.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 唐 · 王昌龄《朝来曲》

6.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7.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白居易《黑潭龙》

四、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

1.《龙的传人》这篇课文从龙与中国人的密切关系,龙到底是什么以及中国人赋予龙的丰富含义等几方面,告诉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龙的传人”。表达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作为华夏子孙“龙的传人”的骄傲与自豪。

2.《大人们这样说》这篇课文以“龙”为主线,讲述了不同时期龙的不同含义,表现了人们在新时期对龙的认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3.《叶公好龙》讲述了叶公喜欢龙,但却惧怕真龙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表面上爱好某事某物,其实并不真的喜爱的人,让我们懂得了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实事求是的人。

五、课后问题

(一)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1.中国人于龙的关系密切:传说、工艺品、生肖等

2.人们喜爱、崇敬龙:它是权力的象征,皇帝的衣服、生活用品等都与“龙”字或龙的图案有关

3.龙是老百姓心目中自由欢腾和完美的象征。

总之,中国的龙是集各种能力于一身,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国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二)想想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的含义?

现在人们赋予龙新的含义:龙象征着正在崛起复兴中的伟大的祖国。

(三)“叶公好龙”这个成语说的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篇2

对于这一单元中,设计的“场面描写”的学习,我感觉不是很好。我认为如果学生能在作文中,将人物、环境、细节这些因素都写好,那么场面描写就不攻自破了,我认为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依然把重点放在写人记事的方法指导上,虽然我们每次都在教学生这样写,那样写,可学生的作文水平仍是没有太多的进步。小学阶段的语法知识,不易安排太多,这样那样的词说多了,学生感觉学语文还有难度,难免失去兴趣。另外,跳读的方法:在扫读的基础上,跳过次要信息,直取主要信息。运用跳读摘取关键信息。这一点在教学中,我不知道怎样使用,学生认真的读文,还找不到关键的信息,在学习使用跳读,我认为难度很大,况且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用扫读的方法读一篇文章,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到位。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篇3

中华民族自古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感恩故事,曾经熏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时时刻刻受恩于社会,学会回报是情理之中。在较长时间里,我们忽视学生成长中的感恩教育。再加上家长过分溺爱与纵容,现在的孩子普遍有自私、冷漠、孤僻的一面,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因此对生进行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二、设计目的

1、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懂得感恩。

2、对父母,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学会感恩,做一个家庭的好孩子。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略)

2、感受父母的爱

(1)媒体展示父母关心孩子的画面,让学生说,生通过画面直观地感受父母的爱

(2)问卷调查

口头完成问卷调查:要求学生诚实回答出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天。接着采访几位家长,让家长说说自己孩子的生日在哪一天,让学生直接地感受到自己对父母的关心不够,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

(3)调动情感

生边看屏幕边听故事,故事一《唠叨的爱》,听后让生说,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故事二《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听后让生谈感受。

3、说父母的爱

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夸夸自己的父母,说说父母是怎样爱自己的。让生畅所欲言,更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让生明白要感恩。

4、回报父母的爱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回报父母的爱,可为父母唱一首歌、吟一首诗&&多媒体出示温馨提示让生自由讨论,以小组行式一组一组汇报

5、感恩

① 生在感恩花上写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完后自由说。

② 生把感恩花围成心,献给父母。

③ 家长谈感受

④ 提升感情,齐唱《感恩的心》,在歌声中宣布活动结束。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篇4

1、以矩形的一边绕着另一条边旋转360°,所得到的空间几何体叫做圆柱,上下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那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2、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体表面的面积,叫做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2×底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展开以后是一个正方形(长方形),侧面展开以后的长是底面周长,宽是高,所以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注:c=πd

设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表面积S:

S=2*S底+S侧

3、圆柱的体积

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跟长方体、正方体一样,都是底面积×高:设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体积V:V=πr2h

如S为底面积,高为h,体积为V:v=sh

4、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乘高 S侧=Ch 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圆柱的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又分上底和下底);周围的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高有无数条)。

二、圆锥的知识点 圆锥的体积

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

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rrπ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

V=1/3Sh(V=1/3SH)

S是底面积,h是高,r是底面半径。

V锥是与它等底等高的V柱体积的1/3

2、圆锥有一个底面、一个侧面、一个顶点、一条高、无数条母线,且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3、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

不相等的圆柱圆锥不相等。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 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 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反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 出的有正反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 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 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 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 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1、比例。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 做比例。如:2:1=6:3(与比的区别)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 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 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 质。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 由x×1.5=y×1.2可知x:y=1.2:1.5。

(4)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 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 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3×8,解得x=6。

2、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

k(一定)

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③、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

④、40÷x=y,x和y成反比例,因为:x×y=40(一定)。

⑤、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成反比例,因为:每天烧煤量×天数=煤的总量(一定)。

(3)正反比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①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不同点:变化的方向不一样,数量关系式不一样。(图像不一样)

4、比例尺: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图上距离2cm,实际距离4km,则比例尺为2cm:4km,最后求得比例尺是1:200000。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图上距离2cm和比例尺,则实际距离为:2÷1/200000=400000cm=4km。(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实际距离4km和比例尺1:200000,则图上距离为:400000×1/200000=2(cm)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篇5

(1)倍数和因数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注意: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②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都就是3的倍数。偶数的特征: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偶数。奇数的特征: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2)质数

一百以内25个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 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记住20以内的质数)

(3)质数与合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4)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按照2、3、5、7、11等质数顺序去试除,看有没有2、3、5、7、11因数等(其中可依据2、3、5倍数特征判断)。

注意: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1.整除:若整数a除以非零整数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说b能整除a),记作b|a。

2.质数﹙素数﹚:恰好有两个正因数的自然数。(或定义为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两个因数,无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3.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正因数。

4.1只有正因数1,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若a是b的因数,且a是质数,则称a是b的质因数。例如2,3,5均为30的质因数。6不是质数,所以不算。7不是30的因数,所以也不是质因数。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叫做互质数。

7.1个非零自然数的正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而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所有不为零的整数都是0的因数。(还有争议)

9.2是最小的质数。

10.4是最小的合数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篇6

一、填空题。(20分)

1、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的小数点对齐。2、0除以一个非0的数仍得();任何两个相同的数(0除外)相除,商是()。3、4×1.25×0.8×2.5应用()和()可以使计算简便。4、5.8657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保留整数约等于()。5、0.444…记作(), 2.13535…记作()。

6、根据132÷12=11 ,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13.2÷0.12=()

13.2÷1.2=()

7、师徒合做42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32个,徒弟每小时做28个,两个合做()小时完成任务。

8、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0倍,商就()。

9、在○里填上>、<或=。

2.4÷1.2 ○2.4

0.35÷0.99○0.35 0÷9.9○9.9 7.25÷3.2○7.25÷1.5

10、如果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是8.70,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

1、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也扩大10倍。()2、0.25÷0.12的商一定小于0.25。()3、0.328328是循环小数。()

4、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5、1.47÷1.2的商是1.2,余数是3。()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A、除数 B、商 C、被除数

2、下列各数是循环小数的是()A、0.151515 B、0.1515……

C、0.511512

3、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3.6与2.4的和除0.6,商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A、3.6+2.4÷0.6 B、(3.6+2.4)÷0.6 C、0.6÷(3.6+2.4)

5、下列算式中,与7.2÷0.36相等的式子是()。A、72÷36 B、72÷3.6 C、7.2÷0.036

四、计算题。(32分)

1、口算。(8分)

3.6÷1.2=

0.72÷0.9=

2.6÷13=

4.8÷0.4=

4.4÷4=

0.78÷6=

7.2÷0.4 =

1÷0.25=

2、竖式计算。(12分)

1.25÷0.25=

78.6÷11=

5.63÷7.8=

3、脱式计算。(12分)

0.5×4÷0.5×4

(7.5-2.3×0.4)÷0.01

2.16÷0.9÷0.3

9÷[0.3×(8-6.5)]

五、应用题。(1-3题每小题4分,4、5题每小题5分,共28分)

1、一列火车从茂名到广州运行了405千米,用了5.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数保留两位小数)

(得

2、一台收割机9小时收割小麦4.5公顷。平均收割每公顷小麦要多少小时?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3、按照1美元兑换6.84元,美国籍教师安迪在中国工作,每月工资5000元,到银行兑换多少美元?(保留两位小数)

4、一间教室的面积是87.04平方米,用边长0.5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共需这种瓷砖多少块

5、服装厂购买一批布,原来做一件婴儿衣服需要0.8米,可以做720件。后来改进技术每件节约用布0.2米,这批布现在可以做多少件?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篇7

1 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和有关龙的成语。

2 了解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和形象,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以及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

3 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以及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

课前准备:查找关于龙的故事,搜集龙的成语、装饰品或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思路设计:

一、激趣引入:

课件播放张明敏的歌曲《龙的传人》,学生猜歌名,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突出“龙”字)。

有人认为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也有人认为龙只是传说中的东西。结合你查找的资料说说龙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各自资料。

二、了解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和形象:

学生在班级交流资料后,引导他们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龙的。找出第二自然段读读,课件展示不同时期龙的形象,从而得出结论:龙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想象和传说中。

三、探究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

十二生肖中的龙深受人们的喜爱,更备受中国人崇敬,自称“龙的传人”,这是为什么?

请同学们自读四至七自然段,找出答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它集各种动物特点于一身,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出中国人对龙的崇敬和喜爱。

四、学习“金钥匙”中的学习方法,积累带“龙”的成语。

阅读“金钥匙”,同位互相出题进行知识的巩固。

积累带“龙”的成语:飞龙在天、真龙天子、金龙献瑞、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的传人

五、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出现“龙的传人”,前后呼应,紧扣课题,重点突出。

六、拓展练习:

1 关于龙的民间活动:赛龙舟舞龙灯……

2 关于龙的壁画、工艺品、装饰:九龙壁双龙戏珠云龙纹……

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

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篇8

写作技巧探究

1、写作指导:

所谓描写景物,是指描写自然景物,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乡村城镇、街巷路桥、江河湖海、春夏秋冬、晨曦午夜、日月星光、风雪云霞、雨雪雾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要写好景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所描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第二:选好观察角度。要确立好观察点,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第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第四: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第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要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和动态描写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范文引路

初升的太阳

周曦

清晨四、五点多,我便来到山上,等待着那如诗如画而又壮丽的日出„„

群山,还被笼罩在浓浓的夜色中,只能依稀看见巍峨的山峦轮廓和环绕山间的雾气。我和成千上万的人一样裹着棉大衣,在寒风中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太阳露面。

星星、月亮伴着黑色的天幕渐渐隐去,天空灰蒙蒙的一片,还伴着一点淡淡的蓝色。天际出现了鱼肚白,太阳即将从那里升起来。转瞬间,天空出现了一道淡红的朝霞,一股清新的、淡淡的红,好似少女脸上出现的红晕,继而变为大红、深红。接着,美丽的朝霞不断地变换着颜色:橘黄、金色„„五颜六色,多么漂亮啊!朝霞不断地变换颜色,范围也慢慢得扩大,已经快遍布了整个天空。这时,天边飘来一朵朵白云,朝霞为它们穿上了一件件彩衣,此时,云彩就变成了一个个翩翩起舞的仙子,多么美丽啊!渐渐地,朝霞慢慢退去,太阳也要出来了。

光团越来越亮,我便目不转睛地望着光团。突然,听到爸爸叫了一声:“太阳出来了!”我赶紧将视线下移,只见太阳已经从光团下方悄悄地露出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起先,太阳只露出了小半边脸,圆圆的,红红的,在山谷间探头探脑,怯生生的,故意躲着我们,好象和我们在玩捉迷藏。渐渐地,它的胆子似乎变大了,摇摇摆摆地,慢悠悠地从山谷间升上来了。我还可以清晰的看见它的轮廓,是那样圆,颜色是那样红。一刹那间,太阳发射出一股柔和的光线,照在树林里、照在房子上、照在我们的身上,仿佛给我们镀上了一层金子,又好象给我们披上了一层柔软的清纱„„ 三、四分钟后,太阳终于冲破了厚厚的云层,展现在人们面前。一刹那间,太阳放射出耀眼的亮光,人们再不敢正视。阳光射穿黎明前的薄雾,给大地镀了一道金光。远处,蔚蓝色的大文湖水也开始闪烁碎金子般的点点光亮。一霎时,寂静的山谷沸腾起来,鸟儿的鸣叫声,人们的欢呼声,连成一片,好不壮观。

我赶紧拿起照相机,迎着太阳,按动快门,照下了这精彩的一瞬。【评析】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文章,是一次心灵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愉快之旅。作者观察细致,感悟细腻,描绘了太阳升起前后东方天空光线和云彩的变化过程,栩栩如生,使人如临其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将云彩的变

化和初升的太阳写得活灵活现,也使文章富有情趣。行文中巧妙的穿插了人物活动和感受,使得文章情节摇曳多姿,让我们分明感受到阳光下那种自由、惬意。

最美一抹

很多人看过日落,那西沉的太阳将那片天染成血的色彩,由亮及白,由白及红,由红及粉的过程,让人们感悟到世间的美。

老人喜欢独自看落霞,因为在那时,孤寂苍老的心会感受到亲人的温馨;恋人喜爱相依看落霞,因为在那时,浪漫的气息会让情意更浓更淳;孩子喜欢招朋引伴看落霞,望着天边变化的云,幻想骑上白马奔驰„„一切的一切,都不禁让我想到一个词——和谐。

生活中有你,有我,有他,我们在同样的阳光下,在同一片蓝天下长大。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多少个花开花落,父母望着我们舒心地微笑,他们将浓浓的爱意传递在眉宇间,用爱呼唤孩子快快长大。在年老时,他们会望着那落霞,去回想我们年幼时的笑脸,追寻我们如何长大„„伴随着青春的旋律,我们播种下爱慕的种子,当青春的舞曲再次奏响,两情相悦时,我们彼此望着对方,爱情的种子在悄然萌芽。我们忽然会觉得秋天的天很蓝,冬天的雪很白,忘记一切的明暗,心中常有那一份圣洁„„睡在上铺的兄弟在弹着吉他,没有分别时的苦楚,我们在共同回忆三年来的欢声笑语,蓦地,抽出钢笔在那崭新的扉页上,写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祝福,也许在异国他乡我们会重逢,一声朋友,洗尽千万句离肠。

我们生活在这匆忙的芸芸众生中,偶然间我们相识,内心便会多一份湛蓝;也许我们素不相识,但,朋友同样感谢你,因为你的存在,这世上才有了丰富的见闻,让我们开心地度过每一天。独木不成林,只有百树争春,生命才有竞争的热烈;独花不成春,只有百花齐放,春天才有那份姹紫嫣红;独流不成浪,只有万泉齐汇,才会有瀑布的壮烈,才会有大海的威严。

还记得迷惘时,陌生人伸出的援助之手吗?还记得离家时,父母殷切的呼唤吗?还记得做错作业时,老师细心的辅导吗?那一切的-切,都在诠释着一个字:爱。因为对生命的热爱,才有不屈不挠的执著;因为恋人的爱,才有教堂中婚纱的纯洁;因为有朋友的爱,人生路中才不会有孤独的淡然„„张开双臂,一切都如那由亮及白及红及粉的落霞,当我们怀着感激的目光去面对你、我、他,那西沉的太阳,会放出那最美的一抹,因为这世间的真情都为之感动。

[评析]本文是一篇构思精妙的散文。小作者的思路如泉涌,行文如流水。这篇作文主要有以下特点:1.由看落霞感悟到世间的真善美开头,到张开双臂拥抱落霞结束,紧扣主题,首尾呼应。2.选取生活中老人、恋人、小孩的几个片断,简洁明了,让我们感受到和谐无处不在。3.行文注重点题,中心明确。和谐的色彩,和谐的人群,和谐的景色,构成了一幅世间最美的图画。4.语言清新自然,笔锋老道,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穿插其中,给本文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3、考场作文:

话题“魅力”或题目中要有“加油”的作文。[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符合新课程标准、最能“亮出你自己,展示个性风采”的话题作文,也代表了中考作文的发展趋势,体现了中考命题的一些特点:淡化文体,不设审题障碍;命题更接近生活,考生有话可说;命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新能力;作文命题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魅力”这一话题作文选材可丰富多样、写法可灵活多变、形式可自由创新,它极大程度地

尊重考生的个性差异,便于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展示自己心中的人、事、物、景对自己的影响教育和启迪,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谈、有事可议、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极有利于考查其综合素质。

要想写好“魅力”这个话题作文,首先要交待产生“魅力”的原因,其次要写出对自己的影响。可写成记叙文,记叙自己与名人或名著名篇名句相识相知成为偶像的经过,也可写自己如何从名人那里获得经验和动力的。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写自然风物带给自己的心灵愉悦感受。题目中要有“加油”,其实就是行文中要含有“鼓励”之意。选材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既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一定要写出“加油”给自己或别人带来的精神动力,直至取得成功的奋斗过程。[满分例文]

香山·红梅 广东佛山考生

人说萝岗香雪美,魅力处处闻。到此处一看,方知此言非虚。

漫步在梅林小径,独观此香雪奇观,我深被她多彩多姿的魅力吸引了:白如雪,绯如桃,一枝独秀,数朵争妍。整片林海里,弥漫着淡雅清香。更有流溪河穿行其间,片片花瓣随流水,朵朵香雪逐清波。观此景,闻此嗅,宛如天仙挥长袖,嫦娥洒暗香。罗岗香雪的魅力,恰在于此。

虽说香雪魅影难挡,但一次旅程,却让我发现了那比萝岗梅更深刻的魅力,那深远、开阔的气息,那沉甸甸的意味„„

那是在歌乐山上,独自谒拜江姐殉国之所。拾级而上,沿路一片白雪,仿佛在奠祭红岩烈士。蓦然间,一道红光闪闪,双眼循光望——竟是一树红梅吐芬芳,朵朵红花战雪浪。

我激动了,抚摸着这一树红梅,两行热泪自眼眶溢出——不,这是感情的结晶,是激情的精华!那一刻,我与它相视无言,只有那泪滴和雪花在无声的交流着„„ 它红得鲜艳,使人想起了歌乐山上的一位位爱国忠魂。长眠此山,他也许已被世人遗忘。但这一树红梅,却是他们“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写照。倘若为烈士们树一丰碑,那么,就在这周围栽一圈红梅吧„„让烈士们当年殉国之血,把这红岩梅染红,让它红得灿烂!

啊,这一树红梅,让我明白了,让我顿悟了,让我感受了——红岩梅的魅力,在于它那“一片丹心向阳开”的忠诚,那“飞雪迎春到”的勇气,那“且慢为忠魂舞”的深情!

在这红岩上,我不觉吟出了心灵的赞歌——

香雪漫天舞,红梅一处开。

忠魂壮心在,且待春日来。

——对,且待春日来!

[点评]读此文,便觉得作者行文风格老练从容。从实景罗岗香雪写起,让读者沉入美景之中,不觉间思绪随着作者拾级而上。思绪展开流畅一体,自然而然转入主题。由实至虚,由物及人,复又激情澎湃,“烈士的鲜血染红红岩梅”,是全文感情达到了极点,旋即化为理性思考,以三个排比句点题,后做一首小诗顺畅收尾。读后觉余音袅袅,全文大开大合,气势奔涌,实为场上佳作。

4、拓展训练: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篇9

1、不懂就问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认识12个生字,写好10个生字。

3、能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摇头晃脑的意思。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 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能写好本课的生字。

2、 能读懂课文。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学习。

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小黑板,有关孙中山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课课题。

2、师:“看了题目以后,想知道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并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2、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小组内合作解决。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4、指名开火车分段读课文,师生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让学生口头组词,并选择词语口头说一句话。

4、分析生字的写法,师重点指导“诵”和“鸦”。

四、指导书写

1、 学生描写生字,再独立练习书写。

2、 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集体评价。

五、作业

1、 熟读课文。

2、 练习书写生字及词语。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懂意思教室尺理养良惯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意思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2、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让学生理解“讲解、糊里糊涂、摇头晃脑的意思。

三、扩展活动

1、说说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对你有什么影响?

2、你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课文

说说你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语文天地》第三题。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不懂的事情→就主动的问→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教学反思:

2、字典大楼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课文中的9个生字,写好10个生字。

2、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积累本课的词语。

4、养成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写好本课的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查字典是一种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师出示谜语: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字不明白,就去请教它。

2、师板书课题:字典大楼

二、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小组讨论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师生评价。

三、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说说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用各种不同形式让学生读。

2、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并开展组词比赛活动,

3、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字典大楼

典登瓦总读篇造血离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二、 理解课文

1、让学生说说字典大楼每小节讲了什么。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体会,小组内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查字典的好处:可以帮助我们认字,理解字义等,可以告诉我们许多知识。

三、 指导朗读

1、师范读,指名读,共同评价。

2、分小组读,男女生分别读,评价谁读得好。

四、思维扩展活动

1、 用你的经验说说经常查字典有什么好处?

2、 除了把字典看作老师,比作大楼之外,我们还可以把字典比作什么?

3、 学生互相交流,汇报:字典是……

4、 独立练习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字典大楼

可以帮助我们写不会写的字

字典可以帮我们认字,帮我们理解字义

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的:

1、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2、积累“一()不()”的词语

3、学习逗号和句号。

4、积累描写动词的词语

5、 自读短文《林卡上学》

6、 小组讨论怎样改掉坏习惯。

7、 学习金钥匙:养成改错别字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比一比

1、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以使他们真正获得声旁表声的“感性认识”,而不是接受教师传受的知识。

2、 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填一填,选一个词语造句

1、组织学生口语练习的游戏,让学生体会重音变化引起所表达的意思的变化,不必让学生说出其中的规律。

2、如:一(言)不发一(毛)不拔一(声)不吭┅┅

3、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四、 照样子说一说

1、如:(认真)地背诵

2、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价。

四、学习逗号和句号

1、齐读这段话。

2、让学生体会句号和逗号不一样。

3、说说为什么用逗号或句号?

第二课时

一、学习自读短文《林卡上学》

1、 学生自由读,画出不懂的生字及词,然后小组合作解决。

2、 指名读短文,小组读,师生评价。

3、 让学生指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4、 通过学习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使学生知道习惯有好坏之分。)

5、有感情地朗读。

二、讨论:如何改掉坏习惯

1、 分小组讨论:你有哪些坏习惯?你准备如何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2、 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三、金钥匙:学改错字

1、 让学生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错别字的。

2、 读一读冬冬说的话,明确冬冬的做法。

3、 建立改错字的小本子,学习冬冬改错字的良好习惯。

五、 小结:

学习本单元,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妈妈

1、妈妈的爱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写好10个生字。

2、这首诗感情深沉、细腻,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

3、帮助学生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续篇诗歌,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之中。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写好10个生字。

2、让学生体会到母爱是无私的

教学难点:

1、理解“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

2、续篇诗歌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进入情景体会妈妈无私的爱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亲爱的妈妈,妈妈很爱我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妈妈对我们的爱。

2、板书课题:妈妈的爱(齐读)

二、教学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认读生字。

2、 指名当小老师上台领读。

3、 口头组词练习,并练习口头说一句话。

3、抢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三、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个别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说说自己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4、 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书写的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说说用什么方法去识记它。

3、师重点指导“暖、瓶”。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妈妈的爱

扇校湿热抱摸批评责凉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读课文中的五个生活片段,并思考:为什么说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

2、组织小组讨论:妈妈做这些小事容易吗?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交流讨论的情况

让学生说说自己讨论的情况,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扩展延伸

1、 让学生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是怎样爱护你和关心你的?

2、 试着模仿课文的样子再编一段。

5、 布置作业:

写一段话夸夸自己的妈妈。

板书设计:妈妈的爱

是清凉的风

是遮雨的伞

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是责备的目光

是亲切的教诲

教学反思:

2、儿子们

教学目的:

1、 认识本课5个生字,写好9个生字。

2、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最后说的话。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的家长夸过你们吗?今天我带大家认识几个新朋友,看哪一位小朋友值得我们夸一夸。

二、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给生字口头组词。

3、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

4、学生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 开展组词比赛活动。

3、让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记住这些字,哪个字最难写,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师重点指导“累、像”。

5、学生练习书写

四、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说说你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3、 学生找自己不懂的问题,并用“--?”作记号。

五、作业

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儿子们

井第赛呢停痛孩翻沉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1、让学生个别读课文,其它学生评价。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妈妈夸孩子时骄傲的神气,还有文中几处问话的地方。

3、再让学生读课文,教师评价。

二、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说说通过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2、讨论交流老爷爷的话: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

3、教师小结:三个儿子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和唱歌也许是表演给妈妈看,也许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赞,提桶水却是出于对妈妈的关心,体谅妈妈和帮助妈妈的爱心。

四、联系实际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在家里帮妈妈做过什么事?

五、作业

课外帮妈妈做件家务事。

板书设计:儿子们

一个翻跟头

儿子们一个唱歌

一个提水--最懂得关心、帮助妈妈

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的

1、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声字。

2、词语搭配练习。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 自读短文《塘鹅妈妈》。

5、 夸夸自己的妈妈,在三八节为自己的妈妈做点什么。

6、 学写日记。

教学重点:

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近字。

教学难点:

学写日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照样子写一写

1、让学生说出自己组成的字,然后组词。

2、 比较:让学生区别每组字。

3、 延伸:你还能自己写出几个同一声旁的字。

二、词语搭配练习

1、练习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

2、读一读词语。

三.照样子说一说

1.让学生读文中的例句。

2.学生说自己造的句子。

3.教师给学生强调造的句子要把一种事物比做另一种事物.

4.学生互评造的句子,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一、自读《塘鹅妈妈》

1、学生自己读,画出不懂的生字及词语,小组合作解决。

2、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小组读。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分角色朗读。

5、引导学生下课尝试,闭紧嘴巴,别人怎么诱惑自己都不张嘴的滋味,体会塘鹅妈妈的心情。

二.夸夸我们的妈妈

1.让学生想想妈妈的优点。

2.让学生夸夸自己的妈妈。

三.给妈妈过节

1.了解三八节的常识。

2.为妈妈做件事。

3.练习写留言条,写祝词,祝贺妈妈节日快乐。

四、金钥匙:写日记。

1、 师针对目前学生怕写日记的心理进行启发、引导。

2、 让学生读一读丁丁冬冬说的话。

3、 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可以写妈妈,写周围的人或事,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启发。

五、作业:

1、 为妈妈做件事,给妈妈写祝词。

2、 练习写日记。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重点 篇10

精品

教案

试卷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两个不正确,请你找出并改正。(2分)应景(yìng)应酬(yìng·chou)勘察(kān)奈良(nà)纳粹(cuì)......赭色(hè)鱼鳍(qí)挠痒(yǎng)呆板(ái)笨拙(zhuō).....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下面改正。(4分)不正之风 想方设法 叹为观止 无所顾记 融为一体 接然不同 乐此不疲 永保青春 艰深晦涩 独具只眼 扬长避短 烽火连天 受益非浅 困惑不解 幸免于难 一目了然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 _____改为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许多正直的美国科学家也无端地受到迫害。(没有来由,无缘无故)..B.曾令世俗惊奇而叹为观止的古都业已消失。(因不能观看而感叹)....C.因此,这个理由本身是不合伦理的。(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D.只要你能够独具只眼,就会得到旁人没有的收获和成功。(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4.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①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 缺水。②罗布泊 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

③号称丢掉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 的“木乃伊”。A.干旱 B.干枯 C.干涸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主要从清廉、敬业、爱国三个方面来刻画钱学森的形象。

B《梁思成的故事》通过写勘察应县木塔来表现梁思的敬业精神,通过写保护奈良城来表现他的历史主义精神。

C.《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一文从伦理的角度论证了发展克隆技术的方针是错误的。

D.《我们这双手》从完美的工具、文明的反映、健康的关联、感情的四个方面来告诉我们这双手的作用。

6.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分)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7.请写一段话介绍一部文学名著。(4分)

要求:①从《水浒传》《西游记》和《繁星 春水》中任选一部。②这段话中必须选用下列词语中的两个。

备选词语:深入浅出 大气磅礴 清纯自然 直抒胸臆 曲折跌宕 栩栩如生 情真意切 行云流水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

子罕说宝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比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选自《左传 襄公十五年》)

[注]①玉人:雕琢、加工玉石的工匠。②请死:请求免于死难。③里:乡里。文中指子罕所居的乡里。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9.献玉者献玉璧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0.子罕认为人生最珍贵的宝贝是什么?(3分)

11.读了此文,你认为子罕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12.你还知道像子罕这样的人吗?请举一例,说一说他的做法。(40字左右)(3分)

(二)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13—18题。(18分)

①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梁思成当年会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向周恩来描述可能会消失的北京古都景象。也开始明白,当他谈到北京城墙时,将它视为一种生命来述说:“环绕北京的城墙,是一件、的杰作,它不只是为防御而叠积的砖堆,而是一圈对于北京形体的壮丽有莫大关系的古代工程。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它轩昂的外象,或它历尽风雨,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②五十年代,听说自己曾经勘察过的河北宝坻一座辽代古庙被拆除,梁思成感到十分惋惜。后来,有感于自己的被误解,他有过这样一句无奈的感叹:“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③一个真正具有文化精神的人,才能发出如此深沉的感叹。④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味?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轩昂:

14.下面两个词语是从第一段中摘出来的,请把正确的序号填在空缺处。(2分)A.精神壮丽 B.气魄雄伟 ③③②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15.作者说北京城墙同北京人民共甘苦,你知道它都经历哪些甘苦吗?请举出一例。(3分)

16.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3分)“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17.第①段中,梁思成当年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向周恩来描述可能会消失的北京古都景象,请你想想,他是怎样描绘的呢?(4分)

18.建国之初,北京的城墙、城楼、城门大部分被拆除,梁思成为此奔走呼告,但一个人的力量怎能抵挡住历史的潮流。如今,各地传统建筑被毁、文物被次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对此你如何看呢?有什么好的办法或建议?(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7分)

一 笑

①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②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有阴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齐老那两笑,并不容易。

③别人夸奖,自然欢喜,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聪慧,秉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但袁枚说,老师你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洞明如镜,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

④连自以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誉之,一笑”,何况普通人呢。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人誉之,一笑”,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了然于心,淡然处世,其人生境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了。

⑤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做到“人骂之,一笑”,那就更是了不得。

⑥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释迦牟尼并没有恶语相向给予回击。他心平气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终于骂累了。这时,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属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释迦牟尼又问:“

”这个人闻听此言,一时语塞。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

⑦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和指责,释迦牟尼不为所动,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与清醒。他不理睬,也不还击,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是以他慈悲宽大的胸怀,让指责无处落脚,将谩骂化解于无形,让对方最终自惭形秽,败下阵来,而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⑧面对无聊的诽谤与谩骂,有时候,一笑其实就是最有力的还击。

(作者:王虎林,有删改)

19.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3分)

20.联系前后文,将第⑥段中释迦牟尼的问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21.说说本文采用的两个事例在论证角度上有什么不同?(3分)

22.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4分)

2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4分)

三、写作(50分)

24.学习了这一单元的课文,读了《一笑》这篇文章,相信你对于“品格”一词一定有了新的见解。请以“品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1.nà改为nài hè改为zhě

2.记改为忌 接改为截 保改为葆 非改为匪 3.B 4.①A②C③B 5.C(作者的观点是发展克隆技术,不要克隆人。)

6.示例: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相比呢?你自有你的绚丽。

7.示例:《水浒传》是一幅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壮丽画卷。小说大气磅礴,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不愧为一部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

二、8.子罕把玉放置在自己居住的乡里,派玉人替自己雕琢、加工。(卖掉璧玉)使献玉人富裕之后,才让其回到他的家乡。

9.小人怀玉,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10.以不贪为宝(以品德高尚为宝亦可)

11.子罕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不贪财,又乐于助人。12.(举出品德高尚慕名利的人即可,如钱学森等)13.轩昂:精神,气度不凡。14.B A 15.北京城墙与北京人一起经历了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一起经历了卢沟桥事变。16.对辽代古庙被拆除的惋惜,对人们行为的无奈以及为祖国做贡献的决心。

17.示例:北京城的“历史文物建筑”无疑比中国乃至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都多。它的整体的城市格式和散布在全城的大量的文物建筑群就是北京的历史艺术价值的体现。它们是构成北京城市格式整体的一部分。他完整地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大陈列馆。

18.此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建议恰当即可。

19.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用自己的话提炼亦可,如:应微笑对待别人的赞誉与谩骂)20.那么谩骂又属于谁呢?(扣住“谩骂”这个核心词,句式相同即可)21.第一个是从反面举例论证,第二个是从正面举例论证。

22.总分式(1分),文章第一、二段引用齐白石的座右铭提出中心论点,第三至四段引用袁枚给尹文端戴高帽子的事论证“人誉之,一笑”,第五至八段引用释迦牟尼妙对谩骂者的故事论证“人骂之,一笑”(2分)

23.答题要领:一是要切实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抽象概括和具体来说均可,1分),二是要有言之成理的启示。(2分),如:每当我在学习上取得一些成绩时,师长的夸赞、同学们的羡慕总会让我沾沾自喜,(1分)学习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真正的智者,对荣辱往往是一笑而过的。(2分)

上一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800字:关于动物下一篇:马尔克斯名言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