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推荐8篇)
我国的县及县级市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3%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其中大多数属于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广大农村区域,其自然和经济、社会问题多多,是三农问题的集聚地,面临8亿多人口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教育、医疗等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大事和稳定大局。
发展战略模式:减负、培育、集聚
从传统农业和农村区域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转折的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宜实施“集聚—发展型”战略。发展是主题,集聚发展是战略重点。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调控,引导资金、产业、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县域中心倾斜,促进产业、经济、人口集聚,形成强有力的区域中心。
对于经济发展达到相当水平,市场经济较发达,经济活动前后联系紧密的地区,宜采取“提升—发展区域”。
对于人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企业散乱、小,城镇布局混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问题多的问题区域,要实施“整合—集聚发展型”战略,在整合的基础上谋求集聚发展。
对土地资源宽松,自然生态环境好,但受交通、区位、信息等因素制约,农业形态为主的区域,实施“培育—发展型”战略。
对于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区域中心已具规模,基础设施较好,经济快速发展,但工业布局无序,土地利用粗放,城镇职能分工不明确,实施“协调—发展型”战略。
对于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采用“减负发展型”战略。
《经济地理》2012年1月 63页
城市区域经历:幼年期、成长期、成熟期
不同的空间扩展模式:城镇密集区、城市群、都市圈、大都市区
姚士谋《中国城市群》: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在此基础上,我国划分出六个超大型城市群和七个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 呼和浩特市县域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县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整体滞后。从全国的情况看,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总体是滞后的, 而我市在西部地区又相对滞后。
(一) 整体发展滞后
纵向比较, 我市县域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县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横向比较, 我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整体滞后。从GDP总量来看, 在全国百强县中, 东部沿海省市占85%, 中部地区占10%, 而我市一个没有。从全国的情况看,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总体是滞后的, 我市在西部地区又相对滞后, 发展县域经济对我市而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同时发展县域经济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二) 发展速度减缓
从2010年的情况看, 我市的5个县总体增速缓慢, 总量也不高, 经济总量占全市的28.5%, 只有土左旗、托县、和林的GDP过百亿, 其他2个均在50亿以下, 在基数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县的增长速度超过20%, 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我市经济总量的迅速提高, 成为我市的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问题。
(三) 县域之间的差距较大
2010年县域经济创造GDP为536亿元, 实现财政收入53亿元, 只有1个县的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 两个突破10亿元, 还有2个县没有突破5亿元。土左旗是我市行政区划最早的旗, 农业基础比较好, 但是后期工业发展速度相对慢一些, 从经济增长速度看不是最高的, 但是发展潜力非常大。托县和和林县行政区划相对比较完, 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 特别是第二产业的速度, 工业园区的规模效益基本形成。武川县和清水河县行政区划相对也比较完善, 但是由于受投资硬件环境影响发展相对缓慢。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 对外开放滞后
目前, 呼和浩特市5个县的外贸依存度不仅远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 甚至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外资利用度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较好的托县和和林, 而武川、清水河县还没有形成规模或基本上没有大的投资。除了对国外开放明显滞后外, 对国内的开放也很不理想。这既影响了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短缺资源的吸纳能力, 也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二) 城镇化进程滞后
目前, 我市镇的规模普遍偏小, 全市建制镇城区的平均人口为3500-5000人左右, 低于全国6000人的平均水平。城市化进程滞后, 延缓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造, 形成城乡消费断层;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 导致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变革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 县级政府缺乏必要的调控手段
随着上级政府垂直管理部门的逐步增多, 县级政府调控县域经济发展的手段相应减少, 政策协调的难度不断加大。此外, 呼和浩特市大多数县的县级财政都十分困难, 在行政事业人员的工资难以兑现的情况下, 县财政根本无力增加建设性投资和扶持当地企业的发展。
三、如何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 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我市的角度看,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着力提高城市环境竞争力。加快中心城区建设, 积极拓展城市骨架, 加快路网、供排水设施、通讯、电力、燃气管网配套建设,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档次, 以城区为中心, 以好的乡镇为副中心, 建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组团模式, 切实增强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力。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突破性发展乳业、电力、电子、生物制药、冶金化工和机械制造六大支柱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高、新、尖技术, 实施“名牌”战略, 争创一批国家、省名牌产品, 特别注意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可持续经济模式的开发。
(二) 加快发展乡镇经济
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走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路子;坚持工业立乡、项目强乡, 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大力发展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 不断壮大乡镇经济总量。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稳妥推进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流转,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 培育优势农业品牌,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使农业规模效益不断提高, 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在我市显得更为重要, 积极推进畜牧养殖业的技术水平, 切实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依靠城市化减少农村人口。统一制定城乡规划, 实现城乡建设互动并进, 加快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提升,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的各项政策, 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
(三) 坚持内源与外源型经济同步发展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抓好外源型经济发展, 进一步营造好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大力构筑发展平台, 降低外商投资成本, 推动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产, 以商带商。重点引进高科技、高税收、环保型项目, 推动招商引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大力促进本地民营经济发展。继续落实好国家、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切实做到税收政策平等、收费标准平等、金融支持平等、市场准入平等、政府服务平等。降低进入门槛, 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四) 速度与质量兼顾发展
要加快发展, 做大总量。强化园区带动, 大力培植优势板块经济,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快项目带动作用, 使各个县域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园区经济。通过减政放权, 放活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 使县域经济得到迅速增长。要注重质量, 提高效益。鼓励企业面向市场开展科技攻关,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规模扩张能力, 积极引导和推动有能力的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驰名商标的大企业大集团。
(五) 关注民生发展
关键词:县域电网;电网规划;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99-02
1工作描述
“十二五”时期,我省县域经济将迎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提速,城镇化发展加快,县域城区建设项目增多,以及电力设施建设的规模扩大,在电网发展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高压线路走廊的限制,走向的不合理、变电站用地规划和布点的不合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已经大大的影响了电力设施建设的进度,进一步也影响了高压配电网及网架结构的建设,引起供电可靠性、电压质量等问题,限制了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电网规划是建设坚强电网的科学依据,深入开展电网发展研究,在内部电网滚动规划基础上,与政府规划部门联合开展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改变电网规划由电力部门独立完成的习惯做法,改为政府主导、规划部门主持、电网企业为主,多部门共同参与编制电网各专项规划的办法,超前谋划电网前期工作,充分考虑与城市基础建设协调发展,将电网建设项目同城市重大建设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将电网规划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及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中,使电网项目在立项阶段就具备合法性和必要性。
2思路和方法
经过多年的建设,随州电网主网结构不断完善,电网供电能力明显提高。但是由于没有有效开展县域电网规划研究,县域电网建设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存在网络结构不强、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偏低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县域城区建设发展加速,用电负荷密度不断提高,县城区的变电站总数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如随县县城及周边规划建设1座220 kV变电站,3座110 kV变电站,如何让这些输变电工程用地和线路走廊得到政府控规预留,怎样建设与新县城高品位城市景观、居住环境相适应的环境和谐型输变电工程,并同时增加凑资渠道、减轻电力企业的资金负担,是近年一直困扰电网规划建设的难题。
全面启动县域城区电力设施布局规划,认真开展县域电网运行情况调查和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随州电网规划及远景目标、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大纲为指导,以城乡规划和电网规划为基础,预测电力需求,分析电力供需平衡,规划期限与城乡总体规划确定时限一致,并按远景饱和年进行校核。提出县域电网规划从远景目标网架结构来进行研究和考虑,县域电网远景目标网架应具备网络架构合理、运行安全灵活、供电能力较强、供电保障可靠、供电质量稳定等功能。对规划变电站和线路开展选址、选线工作,明确变电站位置和占地面积、线路架设形式和走廊宽度,形成电力设施规划黄线,予以控制性保护,以确保电网规划能够有效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从而解决城区电力建设存在高压线路走廊选择难、变电站用地落点难等问题。
联合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开展县城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工作,主要要求指标包括:①近、中期及远景饱和负荷预测需并充分结合县城发展规划及重大项目引进情况,做到科学合理,适应县城发展需要。②变电站布局和接入系统方案需符合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③电网接线图、站址布置图、线路路径图等规划成果必须以规划部门认可的地形图为底图,现况变电站和线路必须按站址和线路杆塔实际坐标绘制。④编制完成后,由政府规划部门组织评审,修改后报政府审批,纳入到城乡规划体系和土地利用规划,具备法律效力。
3主要做法
3.1负荷预测协调
供电公司在电力负荷预测方面有优势,而规划部门对县城的分区功能和远景负荷预测信息掌握更准确。供电公司委托规划设计单位负责负荷预测基本资料的收集,包括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人口指标、用地性质、容积率的现状及规划资料,规划范围内城市远期建设用地平衡表等。供电公司负责历史负荷情况、电网布局现状、电源供应情况、现状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电网基础资料的收集。双方利用这些信息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负荷预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负荷预测的数据,及时了解政府招商引资的最新动态,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避免在布点数量上出现较大分歧。
3.2站址及廊道协调
供电公司在完成近、中期及远景饱和负荷预测后,根据规划导则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按饱和负荷密度提出变电站落点规划、系统接入方案及电力廊道需求,经公司内部研讨及与县规划部门洽商同意,根据变电站落点需求,结合城市用地规划及土地利用现状,确定各类变电站详细落地及规划黄线;根据线路通道需求,结合城市路网规划及土地利用现状,确定各类线路的详细廊道及规划黄线。在具体实施方面分阶段落实。
4实践过程
4.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电网工程建设原则上按照城市发展规划预留的电力线路的走廊和变电站站址进行建设,城市电网入地工程须经过前期论证和经济综合比选后确定,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城市电网入地工程管理的通知(国家电网发展[2009]588)号》要求,从紧控制建设范围。
4.2设立必要的组织协调机构
规划方案审定后,应设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架空杆线入地改造工程涉及到供电规划、土地、房产、园林、环卫、自来水、电信、公安、交通、城建等众多部门,影响范围广,协调工作量和难度大。因此,建议随县政府设立(或指定)一个机构,负责协调和处理架空杆线入地改造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3确定合理的投资分摊原则,拓宽筹资渠道
地下工程投资是架空杆线的8~10倍初步估算,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单靠政府或是电力企业是难以承担的,必须制定合理的投资分摊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4.4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为降低架空杆线入地工程的投资,加快工程的实施步伐,建议随县政府针对架空杆线入地工程的建设,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对架空杆线入地改造工程,一律免收破路费、路面恢复费等相关费用;在电价空间上考虑架空杆线入地改造工程投资的还本付息;在设备采购方面利用优惠贷款。
参考文献:
[1] 崔艳妍.电网规划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8.
[2] 谷卓木.农村电网规划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9.
[3] 蒋鹏.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精神,加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在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认真实施,其他县(市)可结合当地情况参照执行。执行中的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告我部城乡规划司。
二000年四月六日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县域(包括县级市、城市远郊区,下同)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要点。
第二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编制。承担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具体任务的单位,应当具有乙级以上规划设计资格。
第三条 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以经批准的省(包括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下同)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并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乡镇域村镇规划的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三个重点:
1、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2、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5至20年,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
第六条 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具备县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基础资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资料由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负责收集,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提供。
第七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论县域的发展条件;
2、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3、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4、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5、协调用地及其他空间资源的利用;
6、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7、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8、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
9、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第八条 县情分析与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区位分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评价;经济基础及发展前景分析;社会与科技发展分析;生态环境分析;提出县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第九条 产业发展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空间布局方案;有条件的可划分经济区。
第十条 县域人口预测与城镇化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预测规划期末和分时段县域总人口及其构成情况,制定城镇化发展目标,确定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道路,提出人口空间转移的方向和目标。
第十一条 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预测城乡、城镇之间人口分布状况,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和空间布局结构,选取重点发展的中心镇,提出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有条件的提出中心村和其他村庄布局的指导原则。
第十二条 用地及空间协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划分用地功能类型,标示各类用地的空间范围。根据生态环境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防灾减灾等要求,提出不同类型土地及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性和引导性措施。
第十三条 区域性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统筹安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分级配置各类设施的原则,确定各级居民点配置设施的类型和标准;根据设施特点,分析能够为县域共享或局部共享的设施类型,提出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方案,避免重复建设。
第十四条 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交通网络规划。在区域大交通网络规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运输需求,提出交通运输网布局方案以及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的布局,协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与城乡居民点的关系,重点是公路网和水运网。
2、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根据水源条件和用水需求预测,确定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合理分配用水的方案,统筹安排水厂,选择供水方式和管网布局;根据污水量预测和地形条件,统筹布置污水管网、排放口及处理设施。以大区域供电系统为基础,结合县域电源和电网现状、用电量和用电负荷结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统筹安排电网、变电站等电力设施。在全国或区域电信发展战略指导下,按照县域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需要,结合电信现状,预测业务量,统筹安排局所设置和电信网络。
3、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根据对不同层次上人口数量的预测,统筹安排和调整各类党校的规模和布点;根据卫生保健的发展需求,预测所需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统筹布局医疗网点;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统筹布局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安排休、疗养等福利设施。
4、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综合评价环境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制定县域环境保护的目标,提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根据需要,划定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功能分区,明确各区的控制标准。结合当地特点,深入分析各类灾害的形势以及发展趋势,对防洪、防震、消防、人防等设施的现状情况进行评价,选择主要灾害类型提出防治措施。
5、其他专项规划。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编制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风景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第十五条近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确定5年内具体发展目标、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建设用地预测,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立项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主要应包括与城乡建设密切相关的土地、户籍、行政区划和社会保障等内容。
第十七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件两部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书。规划文本是对规划和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必须内容简明、文字简练、用词准确。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应附有关专题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规划文本具有同等的效力。规划图件至少应当包括(除重点地区规划图外,图纸比例一般为1:5—1:10万):
1、县域综合现状图;
2、县域人口与城镇布局规划图;
3、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4、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图;
5、县域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图;
6、按期建设和发展规划图;
7、重点地区规划图。
为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科学反映和统计监测,从2005年开始,省经委、省统计局每年通过测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方法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评。我们据此对近两年来十堰市县域的考评情况做了对比分析,为各级党委政府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参考依据。
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008年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由7个二级指标即总量、人均、结构、速度、效益、后劲、环境建设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2007年为25个)构成。二级指标权重是:总量指标19分,人均指标12分,结构指标16分,速度指标29分,效益指标3分,后劲指标8分,环境建设指标13分。
指标计算方法:首先把三级指标按照0-1法同趋化和无量纲化,即先用县市区该三级指标实际值减去该指标县市最小值,再除以该指标县市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然后由三级指标加权汇总成二级指标,最后再由7个二级指标得分相加而成一级指标即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从指标得分计算方法可以看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评侧重于从横向对比的角度评价各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体现了“不进则退,缓进亦退”的考评思路。
二、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考评情况
2008年列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的县、市以及参照县级管理的区和武汉市4个县改区共计79个,比2007年增加了鄂州市的3个区。十堰市所辖县市区中张湾、茅箭、白浪高新区没有参与考评,因此本文中全市县域即指十堰市所辖的5县1市。
按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得分高低进行排序,2008年,我市县域在全省79个县市区中排名靠后,位次最好的丹江口市排在44位,依次是竹山县58位,竹溪县59位,房县68位,郧西县77位,郧县78
位。按层次划分来看,即前20名作为一类县,21至60名为二类县,61至79名为三类县,我市有3个县市属于二类县,3个县属于三类县,其中有2个县(郧西县、郧县)排名居后。
2008年与2007年相比,综合指数排名进位的少,退位的多,表现为“2进1平3退”,“2进”的是:竹山县由64位进到58位,进6位;竹溪县由61位进到59位,进2位。“1平”的是房县,维持在58位不动。“3退”的是:丹江口市由34位退到44位,退10位;郧县由62位退到78位,退16位;郧西县由72位退到77位,退6位。从进退位情况看,进位的少,进位幅度小;退位的多,退位幅度大。
三、县域具体指标排序变化情况
2008年与2007年相比,二级指标得分排序变化情况是:——经济总量:1平5退,分别是竹溪县维持在71位不变;丹江口市后退4位,排在第41位;郧县后退2位,排在第62位;郧西县后退3位,排在第70位;竹山县后退3位,排在第68位:房县后退3位,排在第66位。
——人均:全部后退,分别是丹江口市后退7位,排在第38位;郧县后退5位,排在第78位;郧西县后退3位,排在第79位;竹山县后退3位,排在第75位:竹溪县后退4位,排在第70位;房县后退2位,排在第76位。
——结构:2进4退,分别是竹山县进9位,排在第44位;房县进2位,排在第65位;丹江口市退7位,排在第11位;郧县退14位,排在第56位;郧西县退13位,排在第63位;竹溪县退4位,排在第66位。
——速度:1退5进,分别是郧县退7位,排在第78位;丹江口市进4位,排在第63位;郧西县进1位,排在第72位;竹山县进25位,排在第20位:竹溪县进45位,排在第21位;房县进21位,排在第30位。
——后劲:1平2进3退,分别是丹江口市维持不变,仍排在第48位;竹溪县进1位,排在第63位;房县进4位,排在第68位;郧县退12位,排在第61位;郧西县退2位,排在第72位;竹山县退2位,排在第59位:
——效益:1进5退,分别是竹山县进25位,排在第49位:丹江口市退15位,排在第61位;郧县退8位,排在第79位;郧西县退26位,排在第73位;竹溪县退65位,排在第66位;房县退2位,排在第74位。
——环境建设:3进3退,分别是郧西县进34位,排在第25位;竹山县进3位,排在第36位:竹溪县进13位,排在第28位;丹江口市退25位,排在第59位;郧县退54位,排在第69位;房县退22位,排在第67位。
从上面7个二级指标的进退位情况看,相对其他省内县市,2008年全市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但由于底子薄,低基数上高增长实现的增量未能有效缩短与先进县市的差距,使得经济总量、人均指标、产业结构等指标评价得分还比较低,与先进县市的绝对差距在扩大。结构不忧、后劲不强、效益不高仍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硬伤。环境包括市场体制及节能减排工作仍有待加强。为了更好地说明情况,我们选取了几个关键性的三级指标做进一步对比分析。
1、生产总值及增速
2008年,全市县域现价GDP总量为195.9亿元,占全省参加考评的79个县市区GDP总量的3.2 %,县均32.65亿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76.71亿元的42.7%;与上年相比,增长14.2%,低于全省平均增幅7.4个百分点。在县域中,GDP过50亿的只有丹江口市一家,达到67.63亿元,但仍未达到全省县域平均水平。从增速上看,5县1市均低于全省县域平均增幅。
从GDP排序看,丹江口市(67.73亿)居第40位,郧县(31.05亿)居64位,郧西县(23.89亿)居71位,竹山县(26.27亿)居68位;竹溪县(22.51亿)居73位;房县(24.49亿)居69位。从
GDP增幅排序看,丹江口市(14.7%)居57位,郧县(13.1%)居67位,郧西县(13.8%)居61位,竹山县(14.7%)居58位;竹溪县(15.3%)居48位;房县(15.1%)居51位。
综合GDP总量及增幅排名情况看,速度位次好于总量位次,一方面说明近两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迅猛,市委、市政府有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正确,效果显著;另一方面也说明十堰县域经济底子薄,基数低,即使在低基数上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在短期内还不足以明显改变总量在全省的排名靠后的现象,与省内先进县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其他县市也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绝对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及增速
2008年,十堰市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6亿元,增长23.6%,增幅比去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县域平均增幅5.4个百分点,占全省79个县市区总和的4.3%,县均1.36亿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2.38亿元低1.02亿元。在全市县域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只有丹江口市一家。
从地方预算收入排序看,丹江口市(3.04亿)居21位,郧县(1.2亿)居59位,郧西县(0.8亿)居73位,竹山县(1.02亿)居67位;竹溪县(1亿)居70位;房县(1.07亿)居64位。从地方预算收入增幅排序看,丹江口市(19.6%)居71位,郧县(11.4%)居79位,郧西县(17.1%)居77位,竹山县(34.1%)居20位;竹溪县(38.6%)居11位;房县(34.9%)居18位。
县域财政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 特别是南三县高于全省29%的平均增幅,说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创收能力和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不断增强。但是也应该看到,与省内其他县市相比,全市县域财政收入整体实力还比较弱,发展还不均衡。5县1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和比江夏区还少0.24亿元,有的县市无论是收入还是增幅在全省排名都比较靠后,而南三县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原来基数低。
3、工业增加值增速
2008年,十堰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8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7.9和0.2个百分点。县域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过10亿的有丹江口(27.2亿元),3亿至10亿的有郧县(6.05亿),竹山县(3.62亿)、竹溪县(5.66亿),不足3亿的有郧西县(2.46亿)和房县(2.97亿)。
从工业增加值增幅排序情况看,丹江口市(20.6%)居56位,郧县(14%)居77位,郧西县(18.8%)居65位,竹山县(19.9%)居63位;竹溪县(20.5%)居58位;房县(22%)居49位。
县域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说明近几年通过不断推进“工业兴县”,县域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发展状况好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是在全省排名处于中间偏下水平,与省内其他县市相比,发展还不够快,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结合山区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工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4、固定资产投资及增幅
2008年,全市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6亿元,同比增长60.3%,不仅高出同期全市增幅29.4个百分点,而且高出全省县域增幅9.3个百分点。
从固定资产投资排序看,丹江口市(30.4亿)居第41位,郧县(11.3亿)居71位,郧西县(12.5亿)居69位,竹山县(18亿)居61位;竹溪县(16.9亿)居63位;房县(15.5亿)居66位。从投资增幅排序看,丹江口市(67.4%)居14位,郧县(27.8%)居67位,郧西县(44%)居45位,竹山县(66.7%)居16位;竹溪县(61.7 %)居16位;房县(86.1%)居3位。
综合投资及增幅排名情况看,增幅排名好于投资完成额排名,说明近两年来,通过不断创优发展环境,依托水电、旅游等山区优势资源,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县域投资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投资完成额排名普遍靠后,最好的丹江口市也只排在第41位。说明相对
省内其他县市,县域投资力度还不够强,这是全市县域经济虽然与自身相比增长强劲,但仍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先进县市的重要原因。
5、三次产业结构比
2008年,全市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5:36.5:35,而全省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平均水平为24.7:40.9:34.4,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高出0.6个百分点。
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排序看,丹江口市(42.6%)居第14位,郧县(31.2%)居46位,郧西县(21.5%)居68位,竹山县(26.6%)居55位;竹溪县(35.6%)居36位;房县(26.4%)居56位。从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排序看,丹江口市(38%)居19位,郧县(34.7%)居37位,郧西县(41.6%)居9位,竹山县(32.6%)居53位;竹溪县(22.7%)居77位;房县(34.3%)居41位。
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以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为贯彻中央精神,省委召开了六届五次全会,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振华就增加农民收入到我县进行了专题调研。可见,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增加农
民收入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具体到县域来讲,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针对农民增收、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的改变。找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正确思路和途径,也就找到了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一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点,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我县全力打造新*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惠及十几亿人口。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没有县域范围的小康,就没有真正的全面小康。同时,县域人口又绝大多数是农民,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内在协调统一的全面小康,任务重,难度大。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就我县而言,全县55.2万人口中有51.2万人在农村。我县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取决于这51.2万人能否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三农”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根本解决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多,农村人口多。县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区域载体。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就我县而言,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业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减弱,农民增收困难。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工业主导、“三化”互动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用“三化”来化农业、化农村、化农民,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走向城镇,在这一过程中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使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三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按照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使之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从而有效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实现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主导。工业化既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又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先导力量,对整个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动力和引擎作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狠抓高增长行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抓好县域骨干企业。骨干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增加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希望。要积极引导和帮助骨干企业上新项目或实施扩能改造,促其做大做强,提高规模效益,增加其对财政的贡献率。二是要努力多上新项目。发展工业必须以项目建设为支撑。近年来,我们坚持实施“项目立县、工业兴县”战略,狠抓投入,大上收益性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规模项目161个,特别是投资24亿元的30万吨新闻纸、投资2.5亿元的市一印公司搬迁等一批立县项目的开工,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积蓄和力量、增添了后劲。今后,要按照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继续加大收益性项目跑办、建设力度,突出抓好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以工业经济实力的提升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三是要提高工业经济聚集程度。据测算,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开发规模在5平方公里以上,用地可减少30,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可减少20—30,能源消耗可节省40,行政管理费用可减少40,资金利润率可提高20。要按照“突出特色、配套建设、集中发展”的思路,引导同类或相关企业相对集中建设,大力发展
集群经济,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尽快培育出一批集中连片的工业企业聚集区,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城镇化为支撑。城镇化有利于工业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成长,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因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要搞好县城建设。县城在县域经济
中起着龙头带动和辐射扩散作用。要科学规划,扩大规模,完善功能,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绿化、美化、净化,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打造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平台。要坚持产业兴城,实现工业、服务业与县城建设同步发展,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二是要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搞活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必须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环节来抓。要以已具雏形的范庄、新寨店、南柏舍等小城镇为骨干,搞好城镇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资源加工型、商贸旅游型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群体。尤其要坚持以业兴镇,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做到强一业、兴一镇、富一方。三是要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要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进一步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土地制度改革,促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城镇集中。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会越来越低,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仍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点。因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要切实增加农业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搞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要鼓励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农业和农村,开辟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外资为辅助、广大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投入体系。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扩大粮食种植的意见,继续扩大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等传统优势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档次。积极发展奶牛、生猪、鸡、羊等特色养殖业;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大力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拉长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打造名牌产品,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重点扶持面粉、淀粉等深加工产业,走绿色品牌之路,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关系,使农户分享规模经济和农产品加工增值带来的效益,不断增加收入。大力完善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带和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致力于发展五种经济
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技术条件和资本基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条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摒弃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和传统工业化道路,积极创新发展思路。要坚持依靠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发展自己,不能单纯依靠当地内部积累;坚持高水平、高起点,特别是注意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坚持搞好规划、适度集中,不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总之,要清醒认识并充分利用新的发展条件,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新的发展要求,努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发展四种经济。
1、主攻非公经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中基本没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大企业,县域国有中小企业也都在进一步放开搞活之列。因此,县域经济的主体是非公有制经济。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就没有县区域经济的大突破。要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从培育和发展个体工商户入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扶持有基础、有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做强做大,尽快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大型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集团。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重组,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形成全方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格局。要切实保护私有财产权,严格依法管理,调动人们投资兴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2、打造开放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受制于资金、项目、人才、市场问题,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途径。要坚持“跳出县域谋划县域,走出县域发展县域”,以集天下之智、天下之士、天下之财为我所用的视野、胸襟和本领,扩大县域工作开放度。牢固树立市外都是外、县外都是外的观念,紧紧抓住世界性产业向我国转移、东部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不断创新方式,采用多种办法,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加快发展县域开放型经济。在引进来的同时,要抓好商品和劳务输出,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
3、培育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先进县市发展县域经济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培育县域特色产业。近年来,我县依靠传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玉米淀粉、纺织、医药化工、造纸包装等特色产业。要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培育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
4、提升劳务经济。农村人口多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变人口压力为发展优势,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大搞劳务输出,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牢固树立劳务输出是一个大产业的观念,将其作为一条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和质量,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切实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的推进,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高度重视输出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在发展国民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建立灵活多样的劳务人员培训基地,为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明确方向、理清思路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于抓好落实。同时,县域经济又是底层经济、群众经济,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尤为重要。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发动群众,从思想深处突破,从搞好服务着手,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解放思想既要突出领导干部,也要从群众抓起。要通过解放思想,解决“想干”的问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需要外部、内部一起联动,但最根本的是要依靠县级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要引导干部群众坚决克服条件差、畏首畏尾难发展的思想束缚,敢于走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路子。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和政策引导,强化群众的致富愿望,激发群众的创业活力,形成群众经济大发展的局面。要通过解放思想,解决“会干”的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争取主动,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指导发展,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发展优势。善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通过解放思想,解决“干好”的问题。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主要看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看县级财政收入是不是有了较大增加,看城乡居民的收入是不是有了较快增长,看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是有了较大进展,看社会是不是更加稳定。要通过发展的成效,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发展县域经济的热潮。
加快县域体制创新,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省委提出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服务型政府“四管齐下”,加快体制创新步伐。这完全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因此,要在主攻非公有制经济和打造开放型经济的同时,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要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搞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努力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搞好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筹措市场化,建立新型投融资体制等。二是深化县域国有企业改革。采取出售、租赁、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全面放开搞活县域国有企业。尤其要鼓励外资、民资收购县域国有企业。三是要深化县、乡(镇)机构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小政府、大社会、优服务的要求,搞好新一轮机构改革,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县乡两级政府的工作效能。县乡两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坚决查处“四乱”行为和“吃拿卡要”问题,大力加强诚信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由于县域是城乡结合最直接、城乡关系最密切的地区, 所以笔者以近期参与《襄城县城乡一体化规划》项目作为研究基础。
襄城县隶属于河南省许昌市, 地处中原腹地, 传统农业大县, 面积约920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85.81人。襄城县现有8个镇 (城关镇、库庄镇、王洛镇、十里铺镇、颖回镇、颖阳镇、紫云镇、麦岭镇) 、8个乡 (茨沟乡、汾陈乡、双庙乡、姜庄乡、范湖乡、丁营乡、山头店乡、湛北乡) 。
襄城县的社会发展与经济特点, 一是经济起步晚、增速快、煤炭行业一家独大。襄城县是传统农业地区, 90年代以前以第一产业为主, 随着西南部煤炭资源的开采, 2002年以后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在全省2011年综合实力排序中, 由2008年的27位上升到23位, 曾连续两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快县”序列。二是农业发展方式粗放,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三是城镇发展不足, 劳动力外流比例高, 常年近四分之一人口外出。
在新形式下, 襄城县城镇化过程不能走传统的城镇化模式, 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中原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2 研究方法
目前, 传统城乡空间划分注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考虑因素, 自上而下推动城镇化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下, 本文形成“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县域城镇化动力综合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 研究如何围绕以人的城镇化与城乡空间发展匹配;构建差异化空间分区, 形成“人、地、财”三大方面差异化发展路径;改变现有城乡二元关系,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2 县域城镇化发展动力评价体系构建
2.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除了科学性、可操作性、数据的可获得性等构建基本原则外, 与传统指标体系构建也有不同点。
2.1.1 从重经济发展转变为综合评价
传统乡镇发展潜力评价以经济条件评价权重系数过高, 社会条件等其他因素往往评价权重系数较低, 造成以单一的经济发展条件评判城镇化发展情况。而新型城镇化涉及到人口、土地、资金、就业等方面, 需要形成涉及各方面综合的评价指标, 形成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方向 (见图1) 。
2.1.2 从重视物质空间布局评价转变为以人为本
传统规划侧重于土地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即是否满足具体配套指标;关注公共服务需求少, 缺少人文关怀。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应将持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的多元化需求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出发点。故评价中需要综合加入对城乡公共服务意愿的调研评价, 提高城镇化质量, 实现均等化的基本服务 (见图2) 。
2.1.3 从只重视城镇转变为重视乡村发展
“人的城镇化”一方面主要是指农民工的问题, 包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居住等;另一方面是三农问题, 包括土地流转、空心村治理等。可见“人的城镇化”关键聚焦点在农村。而传统评价体系中缺乏反映农村土地及农民意愿的评价。需要尊重村民的意愿。根据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土地流转、农村社区建设等多个方面的评价和需求, 以及正在进行的城中村改造、小城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进行评估, 评价城乡发展现状及城镇化发展动力, 从而形成可供农村居民选择的城镇化道路。
2.2 评价体系构建
选取反映“人、地、财”的三大方面与新型城镇化关系密切的指标: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及土地发展。每个方面均从统计数据定量分析和问卷调查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双重评价, 互相应证, 既通过统计数据评估乡镇发展动力, 又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农村居民意愿, 综合引导城镇化发展空间分区 (见图3) 。
2.2.1 统计数据定量评价体系构建
选取人口规模、城镇化、千人床位数、工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作为指标选择依据, 分别反映社会发展 (人) 、经济发展 (财) 、土地发展水平 (地) 三大因素。各方面及其组成要素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系数 (见表1) 。
社会发展条件中包括人口与城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三方面6个指标, 其总体权重系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同等重要。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中重要目标之一, 反映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的指标权重较大, 乡镇城镇化率数据与实际数据有一定出入, 因此在指标评价体系中占比较低。
经济发展条件包括工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和企业数量4个指标, 由于经济发展条件较为重要, 其权重指数为0.45。而在四个指标中, 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最直观体现, 因此权重较大。
土地情况尤其是土地流转方面, 襄城处于起步阶段, 乡镇之间的差异性也不明显, 因此其权重指数较小为0.1 (见图4) 。
2.2.2 问卷调查定量评价体系构建
调查对象涉及到农村居民、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镇区居民、县城居民、外出务工人员以及村干部等6类群体。按照网络定距抽样的方法, 抽取17个调查点。分别就襄城县各类社区及社区所在村庄进行走访调研。总体来说, 城乡居民调查样本总量为1146个。在实际调研中, 共发放农村居民问卷715份, 问卷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714份, 问卷有效率为99.9%。共发放城镇居民问卷256份, 问卷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为254份, 问卷有效率为99.2%。
(1) 构建城乡基础服务评价体系
在实际过程中, 要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 除了设施满足服务半径和需求量, 更应该考虑设施的使用效率。由此构建城镇级评价体系, 实现城乡基础服务的效益优化。
以使用者的角度, 从出行便捷、安静、方便、服务好, 以及安全等因素出发, 另外也要从专业工作者的角度考虑效益高、利用率高、布局科学合理、服务半径合理, 以及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 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类设施评价各因子的因子权重, 形成评价体系。
将城乡居民对服务设施的评价进行因子分析, 共提取5个因子, 其中, 所占比重最大的为休闲设施因子和基础服务设施因子, 这说明这两项在基础设施中起到重要作用 (见表2、图5) 。
注:图中数据来源于襄城县城乡一体化规划社会专题城镇居民调研数据
(2) 构建农村居民土地意愿评价体系
传统农业地区人口外流严重, 空心村及土地撂荒情况较突出。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有效治理空心村, 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过程中较为核心的问题。但不能不尊重农民的意愿, 剥夺农民的生活来源。因此对宅基地及农地的情况进行意愿调查, 主要针对村民自建房意愿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赞成程度, 农地对农地流转意愿及加入农村合作社意愿进行调查 (见图6—8) 。
(3) 出农民工返乡意愿调查评价
据调查, 约有78.3%的外出务工者会选择返乡, 仅有9.6%的人明确表示不会返乡, 12.1%的人表示没有想过。外出务工者平均选择4年返乡, 具体分析发现, 53.2%的人选择3年内返乡, 4~6年返乡的占27.3%。可见, 有八成的外出务工者会选择在6年内返乡。返乡意愿强烈的集中在紫云、湛北等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
2.2.3 评价解读
城镇G311轴向发展动力更强, 东西两翼较弱。以城关镇为县域中心, 紫云、麦岭、王洛、颖阳镇为片区中心, 沿G311国道区域的乡镇发展发展动力最大, 优势明显, 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王洛镇、汾陈乡、山头店乡、颍阳镇、颍回镇发展动力中等, 其余乡镇发展动力比较薄弱。
乡镇发展水平不均衡, 明显受中心城区影响。县域内茨沟、库庄、紫云、湛北等南部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也比较到位, 使用效率较高, 城乡居民满意程度较高, 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支持率较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意愿相对较强烈。而其余乡镇发展基础薄弱, 尤其东部乡镇以农业为主, 经济水平较低, 财政收入较低, 主要靠转移支付, 基础服务设施较弱, 有较为强烈的土地流转的意愿。
南部和北部发展动力特征明显不同:中南部各乡镇城镇化动力明显高于北部, 西南部的发展 (麦岭镇、范湖乡、双庙乡、姜庄乡、丁营乡) 明显低于北部 (王洛镇、汾陈乡、颍阳镇、颍回镇、双庙乡) 。县域中南部是全县发展动力最为突出的地区。
3 城乡空间差异化分区构建及政策指引
依据乡镇城镇发展动力综合评价、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评价、土地意愿及外出人口返乡意愿识别发展速度快, 动力大的城镇;发展动力一般, 发展动力较弱的城镇进行合理分区, 将全县分为重点城镇拓展区、城镇化优先发展区、城镇化一般拓展区、城镇化有条件发展区、城镇化有序拓展区。
3.1 重点城镇拓展区
该区域城镇及人口密度较为集中, 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潜力最高, 已建立起第二、三产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依托襄城县城区的带动辐射, 整合周边乡镇的发展优势, 形成重点城镇拓展区, 是全县域人口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承接地。
工业方面, 发展城北工业集聚区, 增强规模经济, 增强中心辐射功能。
农业现代化方面, 发展都市农业, 鼓励机械化、规模化经营, 打造都市农业产业园。
公共服务方面, 中心城区提供高等级服务。资金上主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支持, 增强城市吸纳人口能力。
3.2 城镇化优先发展区
该区域在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城市建设水平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潜力较大, 仅次于中心城区, 是未来体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镇化发展较快区域。
推进煤焦化工业的升级改造和产业链拓展, 制定严格产业效能标准和环保标准;同时, 利用优越的生态景观资源条件, 发展度假休闲。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 该区域未来回乡人口较多, 积极提升公共服务, 根据群众意愿推进新型农村建设。
3.3 城镇化一般拓展区
该区域乡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潜力总体一般。
北部的农业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 进一步推动农业加工。积极引导和推进土地流转。
公共服务方面, 完善提升镇区和中心村形成高品质的配套服务设施, 满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
引导人口逐渐向城镇与重点优化发展型村庄集中。
资金方面, 在财力安排上要有一定的自主权, 建议建立一级财政, 在该区的城镇先行先试。同时对新增地方级收入实行全留, 以此增加城镇的财力, 拓展调节空间和积极性;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 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建立一级财政, 收入实行全留, 增加城镇财力。
3.4 城镇化有条件发展区
该区域是县域内粮食作物主产区, 发展相对滞后, 财政收入较低, 建设资金投入缺乏, 城镇化动力较弱。
应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等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未来将保留相对较多的农村居民点, 继续加强耕地和林地的流转集中。通过建设机械化农业基地, 充分解放土地生产力。完善提升镇区和中心村形成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
整合支农资金, 有的放矢的突出重点, 解决该地区资金来源困难的局限。
3.5 城镇化有序拓展区
该区域城镇化动力较弱, 但旅游势头强劲。
依托北汝河生态景观资源及沿河丰富人文景观资源构建东西向生态提升带,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农业, 促进旅游与农业的结合。
公共服务方面, 以镇区和特色旅游村庄为重点, 鼓励有意愿的农民自建房,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区域内居民点只有限的发展若干个特色村庄, 非特色村庄采用限制规模并逐步迁移的方式, 引导剩余人口逐渐转移到城区 (见表3、图9) 。
4 结语
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重点, “人、地、财”三方面, 进行城镇化动力的评价, 打破原有“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路径, 形成“自下而上”尊重人的意愿的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襄城县的现状和问题, 提出了襄城县城乡差异化发展分区及政策指引。本文通过对城镇化发展的探索, 期望能对其他城镇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积极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赵群毅.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6) :47-52.
[2]王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及地方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4:4.
[3]刘道兴, 牛苏林.2014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
[4]林宪斋, 王建国.河南城市发展报告 (2012)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1.
[5]王伟光, 魏厚凯, 张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4:12.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景观格局;定量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8-0357-03
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理论被越来越频繁地应用到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综合整治、环境和自然保护等领域[1-2],其提供的一系列工具和方法能够在无序斑块镶嵌的景观上,发现有潜在意义的规律性[3],从而可以比较区域不同时段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效应。土地利用规划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以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的原则,对县域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修订。
县域土地利用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全县土地利用战略,明确土地利用管制的主要目标、任务、政策,引导全县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它是全县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加强全县土地宏观调控和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土地利用规划通过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盘活存量、挖掘潜力,在全县形成一个资源集约、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氛围[4]。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景观格局变化,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过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5]。因此,可从县域景观格局的定量对比入手探讨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以评价区域景观发展及土地资源利用的持续性。本研究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分形理论在景观异质性分析上的优点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快速图形处理等功能,以河北省武强县为研究区域,对土地利用规划前后该区域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对该区未来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价,以期为进行下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内各种类型数据进行合理设置和布局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武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总面积 444.5 km2,115°45′47″~116°3′44″E,37°54′49″~38°9′47″N,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黑龙港流域,土地开阔平坦。海拔高度为14.2~18.7 m,属于冲积平原,为低洼易涝区。境内多河渠,微地貌有近山河流与平原河流冲积及不同方向交互沉积形成的浅平封闭洼地,有因河流改道和泛滥形成的河滩浅平洼地。该县土壤以潮土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99.3%,另有少量盐土,仅占0.7%。该县3个镇和3个乡,共238个行政村。总人口21.66万人。根据该县土地利用二次调查结果及土地变更数据调查结果,2009年该县土地利用面积为4.43万hm2,其中农用地3.64万hm2,建设用地0.58万 hm2,其他用途土地0.21万hm2,农用地比例远大于建设用地和其他用途土地。由此可见,武强县土地利用方向以农用地为主,后备资源相对不足。同时存在一些土地利用问题,如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建设用地的供给压力凸显;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土地利用整体效益不高;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较低及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低等。
2 景观格局分析评价方法
2.1 数据来源
以武强县全国第2次土地调查数据及成果表格为基础,辅以其他数据资料,主要包括MAPGIS格式的武强县 1 ∶10 000 土地详查及全国第2次土地调查数据;武强县快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武强县各种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近10年武强县经济、土地统计年鉴等资料。在获取土地利用规划前景观图层数据时,首先应在武强县全国第2次土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制作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图,由于全国第2次土地调查数据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的土地类型有部分差别,所以应在遵循土地利用类型基数转换规则的基础上,形成武强县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图,得到景观图层数据,进而按地类编码提取所需的各地类景观格局的图斑数据。土地利用规划后景观图层数据的获取方法如下:在实地勘察及与该县国土部门多次沟通的基础上,确定规划变更范围,制作各种土地利用规划图,将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土地利用规划图进行叠加对比,进行图斑分割、合并以及属性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取景观图层及所需数据。
2.2 区域景观格局指数及计算方法
景观格局主要是指各种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比例特征,具体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等形成的一系列大小、形状各异,排列规则不同的景观镶嵌体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它既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又是包括各种干扰在内的多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结果。景观斑块性是景观格局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它可以表现在不同尺度上。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定区域生态体系的综合反映,景观斑块的数量、类型、大小、形状、空间组合就是多种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体现。
不同景观类型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完善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促进景观结构自然演替等方面的影响不尽相同。此外,不同景观类型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对某区域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是揭示该区域生态状况及空间异质特征的有效手段。以县域为例,可以将研究区不同生态结构划分为景观单元斑块,通过定量分析景观空间格局的特征指数,从微观角度到宏观角度给出县域生态特征。景观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斑块、基质、廊道等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从结构上讲,景观格局可以分为点格局、线格局、网格局等。
景观格局指数主要包括景观要素特征和景观异质性等指数。它能反映景观要素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更好地理解与解释景观功能。目前描述景观格局的指数很多,参考前人研究[6-7],结合研究区景观特征,本研究选取的指数、指数模型及其变量含义如表1所示。
3.2.2 景观斑块密度对比 除耕地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用地外,其他景观斑块密度都不同程度地增大,但从整个区域看,景观斑块密度却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耕地景观在整个景观中占有最大比例,而耕地斑块密度基本没有变化。同时说明为了保证耕地指标及占补平衡的要求,牺牲了其他地类的景观特征。
3.2.3 景观多样性指数 对比土地利用规划前后各景观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发现,农村居民点及城镇工矿用地、水域用地的多样性指数降低。农村居民点及城镇工矿用地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是其多样性减少,因为在规划过程中对农村居民点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归并,复垦了很多采矿用地及独立工矿用地,其类型构成比例差异增大。耕地的增加和水域及未利用地的减少加剧了景观类型间的比例失衡,导致整个系统稳定性降低。
3.2.4 景观破碎度指数 研究区域除了耕地的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大外,其他景观类型破碎度指数均不同程度降低,说明这些景观实际斑块数与以最小斑块面积为单位计算的“斑块数”的比值降低。该指数反映了总面积、斑块数和景观最小斑块面积之间的关系,当整体上景观斑块面积比较均匀,而有极少的极小斑块时,就有可能对景观破碎化程度作出错误的测算。要对景观破碎化程度作出全面、正确的判断,还要借助平均斑块面积等其他景观指数。
3.2.5 景观优势度 经对比可以发现,规划后耕地、园地、林地、交通用地景观优势度提高,其他用地景观优势度降低。景观优势度与景观多样性反映的景观特征与实际吻合。以农村居民点及城镇工矿用地景观为例,规划后其多样性降低,景观优势度也随之降低的原因是规划后该景观减少。所以,在规划前后景观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应用景观优势度时须要结合其他相关指数合理解释实际情况,否则容易得出与实际不符甚至错误的结论。
3.2.6 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 规划后分形维数增大的景观是林地及水域用地,分形维数减小的景观为耕地及园地。规划前各景观分形维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水域用地>未利用地>交通用地>林地>农村居民点及城镇工矿用地>耕地>园地;规划后各景觀分形维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水域用地>未利用地>交通用地>耕地>农村居民点及城镇工矿用地>园地>林地。经对比可知,景观稳定性的排序几乎与分形维数排序相反。
4 结论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耕地面积增加,平均斑块面积也变大,较规划前更规则,更有利于机械自动化及大规模耕作。建设用地面积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从空间结构来说更集中,集约化程度也更高。从研究区总体看,景观平均斑块面积增大,景观分维数降低,景观斑块的稳定性增强,破碎化程度也降低。同时,也要看到景观优势度增大,为了保证耕地及城镇用地等建设用地面积,减少了其他景观类型面积;景观的多样性指数也下降,景观类型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如采矿用地、独立工矿及小灌木林等重要景观类型减少甚至消失,降低整个景观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景观系统的持续发展。另外,土地利用规划是对研究区土地系统的强烈人为干扰及政策干扰,其后果不仅从景观生态学方面表现出来。这类活动对土地的结构调整、可持续利用、土地质量变化、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动以及耕地等景观类型本身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影响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Forman R T. Land mosaics: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3]齐 伟,张凤荣. 黄淮海平原农区县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建议[J]. 中国土地科学,2003,17(1):27-33.
[4]谭志荣,任国平. 论城镇化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以太谷县为例[J]. 现代农业科学,2008,15(2):53-59.
[5]邱 扬,傅伯杰.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景观生态学基础[J]. 资源科学,2000,22(6):1-8.
[6]俞孔坚,李迪华. 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 国外城市规划,1997(3):27-31.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县域经济10-12
关于县域经济及县域农行发展的调研报告01-07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11-17
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06-06
县域经济申报材料09-11
县域经济论文09-27
县域经济发展策划书11-16
普洱市县域经济发展01-11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07-18
着力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