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交流发言材料(精选4篇)
我市农牧业产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快农牧业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领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结合全市产业精准脱贫总体规划,围绕建设“七大种植基地,五大养殖基地”,实施“七个全部工程”及扶贫产业开发的目标要求,抓紧落实每个环节重要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持续推进。种植业方面:截至目前,全市荞麦种植面积达2万亩,共创建八宿县荞麦示范基地6000亩;芒康县索多西辣椒示范基地1500亩,芒康县三江康巴大蒜示范基地400亩;建设高效日光温室2074座;建设葡萄基地7550亩(芒康3950亩,左贡县3600亩);建设青稞良种基地1.2万亩;优质饲草料基地1.35万亩;建设元根种植基地2000亩;藏药材种植基地170亩;以芒康县、察雅县、八宿县为重点,连片集中种植以苹果、核桃、康巴蜜桔、石榴、杏为主的地方干鲜果7200亩。畜牧业方面:已建设康巴香猪育种繁育基地6个,养殖规模达1500余头,其中能繁母猪达400头,正在建设育种基地一个,育种规模将达5000头;建设康巴香鸡养殖基地5个,养殖规模2.8 万只,正在经开区建设康巴香鸡孵化基地一个,今年养殖规模将达15万只;在贡觉县莫洛镇幸福村建设阿旺绵羊育肥基地一个,年育肥达0.8--1.2万只;以类乌齐、丁青、江达、贡觉等县为基础,力争年内在高山草地畜牧业养殖基地育肥饲养类乌齐牦牛1万头,出栏0.9万头;在卡若区、江达县、农科所、丁青县各建设奶牛养殖基地一个,引进奶牛养殖数量达900余头;2016年在八宿、左贡、察雅、江达、卡若5个县(区)建设10个黄牛改良配种点,开展黄牛改良3000头。在全市加大康巴香猪、康巴香鸡标准化育种、繁育工作,推进地方品种、品牌建设,实现集中养殖与大面积分散养殖的行动计划,力争五大养殖进入高端市场。
(二)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较快发展。我市已初步形成了青稞、荞麦、牦牛肉、干鲜果等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体系。据统计,我市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18家,其中有9家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根据产业分类,有粮油(蔬菜)加工(流通)企业14家、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2家、饮品加工企业2家。主要产品有牦牛肉系列产品、辣椒类系列产品、糌粑系列产品、荞麦系列产品、青稞酒、葡萄酒、白酒、干鲜果品、菜籽油、核桃油、藏药材、藏香、林下资源产品等,产品种类达上百种。实现年产值12038.73万元,上缴税金622.72万,员工人数450人。
(三)、特色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充分利用我市农牧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和打造芒康藏东珍宝“达美拥”干红葡萄酒系列产品、八宿“拉鲁卡”荞麦系列产品、洛隆“洛宗”糌粑系列产品、类乌齐牦牛肉、阿旺绵羊、康巴香猪和香鸡等特色鲜明的知名品牌,积极开展特色优势产品商标注册和原种地理标识保护工作,全力打造绿色、特色品牌。制作了我市“达美拥”红葡萄酒系列产品、“洛宗”糌粑系列产品、“卡诺圣”矿泉水产品、“昌都阿旺绵羊”等宣传资料在电视台播出。成功注册“藏家牦牛”、“康巴类乌齐”2个商标;启动了“康巴昌都香鸡”、“康巴昌都香猪”、“昌都阿旺乡绵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报工作。拥有八宿荞麦、类乌齐牦牛肉、盐井葡萄、索多西辣椒酱4个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四)、科技服务逐步强化。按照“一个产业、一位首席专家、一个技术服务团队、一笔经费保障”的工作机制,加强与自治区农科院,四川、云南省农科院等区内外研究所的合作,重点加大对特色优势种养业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增强特色农牧业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农牧民的科技致富能力。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加大对农牧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从区外引进短期技术援助干部,带动当地农牧科技干部提高业务能力,并选派基层农牧科技人员到内地培训,学习掌握更为先进实用的农 牧科技知识。今年4月,从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蔬菜研究所、农业研究所、果树研究所邀请5位专家为全市来自11县(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同志及各县(区)农业乡镇技术人员近61人培训青稞、小麦等各个生长周期特征及注意事项、施肥方法、蔬菜生产技术、农作物统防统治技术、果树栽培技术、农作物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培训。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从内地邀请蔬菜种植技术人员(土专家)派往十一县(区)蹲点一年指导蔬菜种植技术服务工作。市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畜牧推广总站及各县(区)农牧局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村实地培训农牧民种子包衣、青稞和小麦栽培技术、蔬菜(瓜果、西红柿等)种植技术、蔬菜大棚建造、主要农作物和常见蔬菜丰产栽培实用技术,主要农作物和常见蔬菜病虫害及杂草的防治实用技术,主要农作物的良种繁育实用技术。常用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和修理实用技术,“五号病”防治及春秋季疫苗注射;秸秆氨化技术;常用农药的安全使用和沼气建造和农业法、农机管理法、种子法,畜牧兽医管理法等的培训。
二、产业脱贫项目实施情况
昌都市“十三五”产业扶贫发展规划涉及产业脱贫项目13类,2173个,总投资232.6亿元。目前已下达11县(区)产业脱贫项目资金8亿元,其中卡若区1.3亿元,其余10县每县6700万元。全市十一县(区)目前共实施产业脱贫 项目510个,涉及156个异地搬迁点,涉及贫困户20156户,120642人,预计人均增收7000元。
十三五期间卡若区实施产业脱贫项目298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40户,6614人;边坝县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06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40户,7528人;左贡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70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31户,5915人;丁青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534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73户,6308人;江达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43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44户,5256人;贡觉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366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14户,6592人;芒康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59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941户,17690人;类乌齐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44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18户,4585人;八宿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30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08户,7846人。洛隆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99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87户,7461人;察雅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30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29户,5415人。
在产业项目的带动下,目前各级组织健全,全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0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8家,企业带动有力,合作社运行情况较好,群众参与到产业脱贫项目积极性高,已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格局。三、七个全部工程工作
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三年内实现“瓶装饮用水、饮料全部本地化自给,肉类全部本地化自给、各类蔬菜全部本地化自给、主要瓜果全部本地化自给,糌粑全部本地化自给,奶油全部本地化自给,蛋类全部本地化自给”的目标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使全市粮食产能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的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当期及今后一段时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瓶装饮用水、饮料类。认真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高工程,全面解决农牧区居民安全饮水问题;依托卡若圣水、天域山泉、雪花啤酒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瓶装饮用水产量,满足本地瓶装饮用水产量,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到2019年底,实现瓶装饮用水达10万吨以上,满足本地市场需求;依托珍宝酒业及其他葡萄酒生产企业,加大葡萄酒产业发展力度,到2019年底,种植酿造酒葡萄2万亩,投产1万亩,产葡萄1.5万吨,生产优质葡萄酒5000吨以上;依托八宿荞麦酒厂扩大规模,到2019年实现荞麦酒产量125吨以上,苦荞茶3吨以上;依托雪花啤酒厂,丰富啤酒饮料供应品种,满足本地啤酒市场。到2019年底,实现啤酒产量4万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支持和鼓励雪花啤酒厂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苹果、葡萄、芫根、蜜桔、杏、核桃等饮料产品供应本地市场,并逐步扩大外销市场;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开发本地市场需要的其他饮料。到2019年底,各类饮料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2.肉类产品。调整优化草畜结构,大力实施天然草原保护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全市11县(区)实施天然草原围栏休牧630万亩,草地补播18万亩,建设灌溉人工种草75万亩、旱作人工种草50万亩,草地补播18万亩;试点推行草原灌溉、配套灌溉设施,创建实验示范基地40万亩;新建市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基地1万亩,建成优质牧草及人工饲草地基地1个;实施“万亩草场”基地建设和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建成优质饲草种植面积5万亩。开展鼠害治理草场440万亩,毒草害治理32万亩,虫害治理300万亩,蝗虫害治理115万亩。加强畜禽良种工程体系建设,新建类乌齐县牦牛品种保护扩繁场、贡觉阿旺绵羊保种基地,加强黄牛改良及牦牛“三元杂交”种公牛生产基地建设,升级改造现有改良站,新建标准化改良站60个,新建市级和11县(区)冻精液氮站。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惜杀惜售”观念,提高群众商品意识,加大牲畜出栏力度,加快出栏周期,争取早出栏、快出栏,确保牲畜年末 综合出栏率达到30%以上,实现草畜平衡。建立类乌齐、丁青、江达、察雅、卡若等县(区)牦牛集中育肥基地,集中育肥并出栏牦牛10万头,加上群众自发出栏和自己宰杀的牦牛,到2019年,达到年出栏牦牛48万头,产牦牛肉6万吨(每头125公斤),使牦牛出栏率从现在的不足20%提高到25%以上;以贡觉、芒康、察雅县为中心,新建阿旺绵羊扩繁基地,发展肉羊加工产业园,精心打造“阿旺绿色肉羊”品牌,到2019年,建成集选育、育肥、加工为一体的30万只阿旺绵羊生产基地,出栏12万只,生产羊肉0.72万吨(每只60公斤),加上其他县(区)宰杀出栏羊(绵羊、山羊)20万只,生产羊肉0.6万吨(每只30公斤),全市共计出栏羊肉1.32万吨,大部分将销往外地。以卡若、芒康、左贡三县(区)为中心,发展万头康巴香猪集中养殖基地5个,吸纳带动养殖户5000户,康巴香猪年出栏15万头以上,产肉0.45万吨(每头产肉30公斤);以卡若、八宿、芒康等县(区)为中心,创建康巴香鸡养殖基地,规模养殖康巴香鸡30万只以上,吸纳养殖户5000户,年出栏康巴香鸡50万只以上,产肉0.06万吨以上。
3.蔬菜。根据我市蔬菜供求特点和市场潜力,以卡若区、察雅县和芒康县三县(区)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县适当发展满足当地市场的蔬菜种植。到2019年底,提升改造和新建高效日光温室3000座,主要用于生产绿色、精细菜和冬 季蔬菜保供,每座平均产菜3.5吨,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夏季大力发展露地蔬菜和马铃薯、萝卜等根茎类蔬菜种植,争取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其他露地蔬菜种植2万亩以上,叶菜和果菜总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在卡若区、察雅县、芒康县南部三乡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为昌都市区冬季蔬菜供应提供保障。在11个县城周边及三江流域河谷地区发展城郊蔬菜产业,满足本地试产需求。建立蔬菜恒温冷库3座。加强冬春蔬菜特别是日光温室新品种、新技术和生产管理的集成研究和应用示范。
4.瓜果。至2019年底,在芒康、八宿、察雅、左贡、江达、洛隆、贡觉、卡若8县(区)宜林宜果地区,栽植林果基地48138亩,其中:建设苹果产业基地33180亩、水蜜桃产业基地1530亩、康巴蜜桔4896亩、核桃8532亩。进入盛产期后,按照苹果亩产1吨,水蜜桃亩产1吨、芒康蜜桔0.7吨、核桃亩产0.5吨,全面投产后,可新增瓜果4.24万吨,基本实现本地瓜果自给。
5.糌粑。大力推广青稞良种,大力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改善灌溉条件,在洛隆、芒康、江达、卡若、边坝等县(区)加强青稞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建设青稞良种加工厂。在洛隆、芒康、江达、卡若、边坝各建立4万亩的良种生产与加工基地,大力开展藏青2000、喜拉22号等良种推广。到2019年底,力争青稞单产提高到600斤以上,在退 耕还林还草后确保青稞总产稳定,糌粑总产量达到12万吨,完全满足市场需要,同时,提高糌粑品质。
6.奶类(鲜奶、酥油)。在全市十一县(区)县城周边及三江流域河谷地区,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和河谷畜牧业,采用现代科技对奶牛进行集中养殖,建立相应的养殖基地,提高优质鲜奶及酥油。到2019年底,养殖优质奶牛1.5万头,产鲜奶4万吨,加上群众自己家庭所产奶量,全市奶产量达8万吨(含1万吨学生奶;酥油产量达0.4万吨,鲜奶与酥油转化率15:1)。
7.蛋类。通过在全市十一县(区)建立蛋鸡孵化基地,以培育康巴香鸡地方优良品种为主,通过将孵化的鸡仔发放到群众手中散养和建设集中饲养基地相结合的办法,到2019年全市散养蛋鸡规模达10万只以上,全市年产蛋量达600吨以上,满足市场需求。四、十一县(区)重点产业扶贫开发区建设
1、贡觉县:以莫洛镇为优势区域,以饲草料基地建设、阿旺绵羊养殖育肥为主,基地开发建设面积5000亩。
2、江达县:一是邓柯乡,以科技示范、试验,技术推广、技能培训为核心内容,发展青稞原种田500亩,建设康巴香猪育种基地一个,黄牛改良基地一个(奶牛选育为主),建设饲草料品种培育基地1000亩,蔬菜育苗基地750亩,建设蔬菜保鲜库一个。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3000亩。二 是汪布顶乡,重点发展河谷畜牧业,黄牛改良、奶牛养殖、林果业、马铃薯种植等,基地开发面积2000亩。
3、丁青县:以县城所在地丁青镇为重点,建设康巴类乌齐牦牛集中养殖育肥基地一个,配套建设饲草料基地5000亩,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5000亩。
4、类乌齐县:桑多镇,建设花卉基地、饲草料基地2000亩,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2000亩。
5、洛隆县:以孜托镇、俄西乡为重点区域,产业选择以经济林木、青稞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为主,保证全市青稞良种供种,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10000亩。
6、边坝县:以金岭乡为重点区域,产业选择以蔬菜基地建设、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为主,总开发面积2000亩。
7、左贡县:重点区域为碧土乡等玉曲河沿线,产业选择以旅游开发、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为主,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7000亩。
8、八宿县:然乌镇发展旅游业为主,吉达乡以饲草基地建设、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为主,拉根乡主要发展河谷畜牧业,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6000亩。
9、芒康县:嘎托镇至曲孜卡区域,产业以饲草料基地建设、蔬菜基地建设、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葡萄基地建设、康巴蜜桔基地建设,果业基地建设,蔬菜保鲜库建设 等,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10000亩。
10、察雅县:重点区域为吉塘镇、荣周乡。吉塘镇以建设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奶牛养殖、经济林木种植为主,荣周乡发展油菜、水果、马铃薯、蔬菜、青稞良种基地建设为主,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3000亩。
11、卡若区:重点区域为卡若镇至沙贡乡一带。在卡若镇瓦约村及沙贡乡多伏村建设康巴香猪育种基地两个,在经开区建设康巴香鸡育种繁育基地一个,藏装厂一个,蔬菜保鲜库一个,同时引进、培育一批农畜产品加工、包装厂,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4000亩。
以上扶贫产业开发区建设工作正在统筹安排规划设计。
五、特色农畜产品包装工作
打造我市“类乌齐牦牛肉”、“康巴香猪”、“康巴香鸡”等品牌,做大做强本地产业,涉及类乌齐牦牛肉、果扎牧场酥油、奶渣、酸奶、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八宿荞麦、洛宗糌粑、左贡等县干鲜果产品加工、包装等。
六、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
为了做好我市“十三五”期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与精准脱贫工作的有利结合,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增收,我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与自治区农牧厅衔接,建议在编制“十三五”草奖工作方案时在不违背草奖工作总体任务目标(减畜、保 护草原生态、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同时,尽量将优惠政策向贫困户倾斜。
目前,自治区正在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积极申报“十三五”期间草奖工作方案,待自治区方案下达后,我办将第一时间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编制我市草奖工作方案,细化生态脱贫方案,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十三五”末贫困群众实现摘帽脱贫的目标增砖添瓦。
七、绿色健康文化创建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昌都市委、市政府对高原生态绿色农畜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和任务目标,推动昌都市高原农畜产业生态绿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根据昌都市自然生态、区域区位和优势特色高原农畜产业生态绿色产业产品等方面的特点,立足昌都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围绕特色农牧业产业圈建设,合理布局产业基地,按照基地、区位、产品、品牌融为一体和产业园、龙头企业、区域品牌产品和销售渠道汇成一圈的原则,建设若干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基地与产业园相互渗透融合产业带和产业园与流通渠道深度融合的高原生态绿色农畜产品产业圈。重点从新品种繁育、良种推广、高效种养、精深加工等入手,强化科技创新,通过产业圈与创新圈相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利益链深度结合,提升特色农牧业产业升级;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农牧民科技培训,将科技元素贯穿产业链始终,增强特 色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名牌农牧产品为重点,加快农牧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标准创建,保障农畜产品优质绿色,形成一批知名度高、质量安全过硬的高原特色农牧产品品牌。
根据各县的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潜力,选择资源禀赋好、发展潜力大、品牌优势明显特色产业,在优势区域优先布局和发展。重点以解决如何种好地养好畜为导向,构建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以突破缺水少地的资源约束为导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以解决吃得好吃的安全的特色农产品为导向,打造高原生态绿色农畜产品,通过对葡萄酒、青稞、荞麦、干鲜果、蔬菜、虫草、藏药、类乌齐牦牛、阿旺绵羊、康巴香猪、康巴香鸡、林下产业、干鲜果产业等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与产业化经营进行整体规划、区域布局、点轴结合、点带联动、共同推进等措施,推动昌都市特色生态农牧业产业圈建设。
昌都市农牧局
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汇报材料 3 篇
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汇报材料第 1 篇
一、经验做法
(一)全面完成了县高原生态野生菌供销一体化建设项目,厂房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建设、设备采购及相关配套建设。县供销社按照 2017 年高原生态野生菌产供销一体化项目推进方案的安排积极开展工作,于 2017 年 8 月中旬已完工并已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了竣工验收,野生菌加工设备已采购完成并安装完毕,可投入使用。
(二)努力打造野生菌品牌。我社已申请商标保护 2 类,申报 9 类,申报图形保护 5 类,注册图形设计 1 个和著作权保护 1 个;申请注册中英文网络域名 4 个,手机域名 1 个。目前正在学习申请中华供销 e 家电商平台,与邮政洽谈快递下乡合作,以解决农村网点农资快递困难和问题,扩大野生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品牌市场占有率。
(三)以企业为龙头,加快龙头产品的推介,带动生态农产品为农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以县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积极申报对已注册的 qs 质量安全许可证变更为 sc 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在努力向三品一标上下功夫,以进一步拓展野生菌及土特产外销渠道,提升野生菌品牌效应,为农牧民增收创造平台。
(四)积极探索上下贯通、双线运行的供销行业指导和
网点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平台和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一是筹措资金,建好农资土特产品小超市。对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门市进行改造,配齐农业生产资料、边销茶专销产品、农药、化肥、农用工具、野生菌收购加工销售及农村日用品等,逐步将混合管理功能转变为以农资经营配送服务中心。二是初步建立起 11 个县、乡、村上下贯通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并探索建立了以供销社行业指导、各网点具体经营服务的双线运行机制,既可以解决农牧民变废为宝,又可以为城乡环境治理和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五)依托精准扶贫电商项目,抢抓机遇,全力推进电商发展。
依托电商,通过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和渠道,结合线上线下的方式促进的产业发展,助力特色品牌产品销往全国。
1.政府主导,构建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政府在电商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主渠道作用,编制电商发展规划,设立 500 万元电商专项发展基金,建立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一个,搭建乡镇村三级物流服务站点 8 个,电商服务站 5 个,利用县供销社对接农户,建立定点采购网络,提升网络平台质量,形成了 6 大类 30 余个品类的网销产品。
2.立足优势,创建特色品牌。将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独特优势,努力创建县域公共品牌,开发了菜籽油唐卡石刻藏香牦牛肉等系列特色产品,制定支持电商助推脱贫的专
项政策和销售特色产品的奖励政策。
3.线下体验,拓展运营空间。在等已建成 4 个较具特色的集产品销售、旅游咨询、文化分享、手工工艺制作展示等一体化的线下体验店,通过直观的线下店铺结合线上网店平台的宣推运营,提升知名度,为旅游+产品的互联网结合增加销售渠道及销售数量。仅成都、绵阳两店月平均销售额牦牛肉,藏香等多种产品在 15 万左右,截止 2018 年 5 月,共计销售 55 万多。其中 70%的交易是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的,体验店即成了体验的地方,也成了快递发货的地方。为特色产品走出,开启了新通道。随着时间和宣传的推广,销售一定会成几何倍的增长。这为种养殖户,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贫困户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新渠道。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
1.知名度低,销售渠道受限;产品生产制造未形成规模;缺乏认定标准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供销扶贫资金补助额小。
2.传统经营服务水平较低,农村电商发展有待加快步伐。供销社的主营业务主要是供应农资,传统业务主要是烟花爆竹、边销茶、日用百货购销、农副土特产品、废旧物资收购等,在农产品上行和工业日用消费品下行方面还更多停留在线下实体销售上,农村电商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二)建议意见
1.加大净土品牌建设,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建议将品牌作为净土大品牌下的一个品牌。
2.建立商品标准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开展名优产品评定。
3.制定奖惩办法。以奖代补,奖励扶助品牌创优和影响力大的企业,奖励销售业绩突出的企业。
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汇报材料第 2 篇
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培训会召开后,我办组织专人到精准扶贫工作点贺家乡花石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了解,现将了解的情况和打算采取的帮扶措施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贺家乡花石村共有 9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050 人,扶贫人口 36 户、146 人,全村共有水田 553 亩,山地 3300亩,水塘 30 口,水利浇灌渠道 4000 米,连村水泥公路 4000米。村里主要产业是水稻、西瓜、香瓜种植,其他没有什么资源优势。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全村共有两台变压器,20XX年实行电改后,实现了户户通电。水塘 30 口,已水泥硬化 8口。电视信号均到户,但未通广播,没有村卫生室。全村适龄儿童均已入学。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发展不优,严重制约着村民脱贫致富。村里
种植水稻基本上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品种不优,产量不高,效益不佳,靠种植水稻脱不了贫,而且村民种植积极性也不高。在种水稻之余,村民种了 10 多年的西瓜、香瓜效益也每况愈下。
2、基础设施不完善,所需资金缺口较大。还有 5 个村民小组没有通水泥路,除了一事一议解决几万元外,其余下差 70 多万元。有 800 米水渠年久失修,需资金 20 万元。在未硬化的十多口山塘之中,有三口山塘急需进行防渗防漏维修,需资金 12 万元。
3、劳动力素质不高,需下大气力对村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无论是发展农业产业,还是进行劳务输出,都需进行系统的劳动技能培训,而这一工程却是十分浩繁复杂的,真正要脱贫致富这一举措是必不可少的。
三、扶贫打算
精准扶贫工作队进村进行深入的了解后,正在采取有力的措施,对该村进行系统的帮扶,我办作为后盾单位之一,决心顷心尽力,服从工作队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切实发挥我办应有的作用,并打算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1、根据工作队的统一安排,我办将按结对帮扶的办法,帮助 3-5 户贫困户摆脱贫困。
2、千方百计为改善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献计出力,每年为该村筹措部分建设资金,争取三年内使该村道路和水利
设施状况有根本的改观。
3、引进产业新技术、新品种,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每年在该村扶持 10 户以上农户作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引进美国黑提种植和中药材种植,实行优良品种提供、技术指导和包产品销售三结合的模式,为当地通过产业致富提供可靠的保证。
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汇报材料第 3 篇
20XX 年,本公司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着力抓好经营管理,在抓品牌创专利,提升效益的同时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扶持茶农增产增收。本公司通过与当地农户建设合作关系,实施技术服务、收购保障、组织示范三大体系,带动了周边 4760 户农民种植茶叶,促进 4750 多户茶农增产增收。目前,我公司已和 433 户农建立合同关系(建立其它合作方式的有 4317 户)。一年来,我们在实施产业扶贫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有:
一、做大做强产品品牌,建立扶贫保障基础
我们认为要做好产业扶贫工作,首先是要做大做强产品吕牌,建立强大的产业示范基地,才能真正确保产业扶贫的工作长久实施,增加农户信心,提高农户热情。20XX 年,我公司通过三个方面来提升公司利润,扩大产业基地。
一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产品利润空间。目前,我公司的包装盒茶御茗香、心眉红茶、红心铁观
音、明前香芽茶等七项申请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产品在市场的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是继续巩固和开拓销售市场,增加销售量。在巩固老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宽销售网络,以市级城市为中心,辐射到各个县域。目前已建立的有潮汕,珠三角、广州三大主销售区,形成固定销售网的有南京,昆明,赣州等地。
三是进一步扩大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增加优质原材料。完善了在大北山高寒地带兴办茶叶示范基地 3660 亩,新建了大洋、良田等 20XX 多亩示范基地。在公司产品热销,茶叶基地创收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下,本地农户种茶、产茶的热情高涨,20XX 年农村共增种茶叶 8300 亩,增产茶鲜叶 2125吨。
二、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
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大北山区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的有关工作,依托基地,积累的高产优质茶叶栽培技术经验,引导茶农走科学种茶致富道路。
一是科学选种,因地制宜。我们邀请省、市专家到公司和周边考察,对周边各个镇村的山地土质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地理环境、气候、水源等各方面情况,针对实际环境情况选择最适茶叶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给群众种植茶、管理茶叶,实现茶叶增产供提了科学保障。
二是建立专门的技术服务队伍。公司派出多名技术
人员经常到镇到村去作技术指导。从茶叶的栽植、施肥到产品采收全过程,每个产区均有 1 名技术员作指导服务,农户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及时得到帮助解决。
三是依托基地给茶农举办技术培训班。全年共培训人员 20XX 人次。我公司通过实施技术服务,给合作茶农提供了茶叶的技术保障,确保茶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了茶农增产多产优质茶叶的良好效果。
三、保障产品收购,建立合作营销模式。
我们共与 5 个镇 8 个村 476 户种茶农户建立合同购销关系。在茶叶原材料收购的价格的制定上,公司作出大幅度的让利,给农户提供了最大的保障系数。我们制订的收购保价,充分考虑市场行情,根据农户的产品的交通、品质等情况,给予区别对待。
对于高山种植产品,因其交通不便,投入成本高,产品质量好,我们用高于市场价收购。近几年来,公司与农户约定的合同收购价不断上调。同时,年底公司还综合考虑农户的销售量和公司利润的情况,给高产大户一定的奖励,给个别农户提供了肥料补助。此外,针对其它没有建立合作关系的农户,我们在同样提供咨询技术服务的同时,在茶叶原料高产季节,为防止农户自制茶叶不及时造成鲜叶老化和变质,我们同样按照市场行情给予收购。
四、提供种植资金,增强农户种植信心
为充分调动农户发展茶叶种植的积极性,增加农户信心。我公司针对一些种植面积较大和新加合作农户,提供了预支种植资金的帮扶服务。农户在与公司签订定价合同时,如果自己存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足的情况,可向公司申请预支一部份资金作为购买茶种和肥料的费用。通过预支资金的帮扶,调动了农户发展茶叶种植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信心。
一年来,通过我公司对茶叶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使京溪园镇粗坑等村、五经富大洋等村、南山镇归善等村共37 户贫困户摆脱了困境,帮扶效益比较明显。参与合作的农户平增收 2760 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公司建立的有机茶叶示范基地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了村域经济的发展。幅射区域内的群从出现了六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该项目实施成功,使大部分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发展茶叶种植的经济效益,思想基本上从要我发展转变到了我要发展的观念上来。
二是经营理念的转变。项目实施产生了一批专门从事茶叶加工、对外销售生意人,催生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发言稿篇 1
打赢扶贫攻坚战,干部是关键。干部有担当、有干劲,才能当好贫困群众脱贫的“催化剂”“助推器”,也才能“撬动”贫困。
脱贫攻坚,眼下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面前最为紧迫的中心任务,可以说是唯此为大。从前期开展情况来看,各地行动迅速、组织精心、措施到位,为脱贫攻坚的搭建起基础扎实的平台,扶贫攻坚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如何才能进一步将帮扶力量整合起来、下沉下去、干出成效,更好地服务脱贫攻坚,是现下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还需从“三精”下手,抓住关键,用好扶贫人,才能实现脱贫攻坚平稳、扎实、有效推进。
首先要抓好精准选派。根据实际,统筹考虑脱贫难度与选派单位综合实力、贫困村主要矛盾与选派单位职能、选派干部个人专长等因素,择优遴选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农技员等帮扶人,做到派需结合、因村定人。及时调整县乡联系领导和联系点,确保领导联系工作不断、接续有序。将帮扶单位“一对一”或“多对一”地分配到贫困村对口联系帮扶,实现部门无遗漏、村村全覆盖。
其次要抓实精心培育。发起建立 QQ、微信等交流平台,方便扶贫干部交流经验、灵通信息、协同攻坚。以党校为主要培训阵地,定期不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重点开设脱贫攻坚政策法规、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矛盾纠纷化解等课程,提升帮扶技能水平。有条件的可以打造专用 APP,提供技术学习、发展交流甚至督查考核等功能,并组织到脱贫工作先进、示范地区去参观考察,拓宽视野,取长补短,助推扶贫工作开展。
然后要抓牢精细保障。干得下去才能干出成绩,必须按政策要求严格落实驻村生活工作保障,尤其是派出单位逗硬兑现交通补贴、伙食补助和每年驻村工作经费等,有效解决帮扶干部的驻村生活工作困难,确保他们安心驻村开展工作。不可忽视的是,单位部门在保障扶贫干部个人的同时也要积极协助解决驻村干部在产业发展、生产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变单打独斗为集体攻坚。
脱贫攻坚不是一次性的战斗,也不是局部的战役,而是一场涉及几千万贫困人口的战争。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扶贫部门狠抓责任落实、干部选育、作用发挥和督查考核,更需要扶贫人把“扶贫”抓在手上、记在心上、扛在肩上,为实现如期脱贫,决胜攻坚战提供应有的战斗力。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发言稿篇 2
新时期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扶贫办“万企帮万村”脱贫出成效、民政部城乡低保与扶贫攻坚双轮驱动、商州区开设陕西省首个脱贫攻坚电视频道……各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精准的选人用人。
兰考县作为河南省有名的贫困县,率先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这有赖于选人用人上的精准发力。该县先后选拔***名年轻干部,派驻***个贫困村实施精准帮扶,严格遵守“5 天 4 夜”工作制,坚持不脱贫不脱钩,不拔穷根不撤队伍,有毅力、有决心打赢这场攻坚战。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学习、借鉴。
脱贫攻坚是持久战,拼的是耐力,更是能力。扶贫干部要选择有冲劲、有担当、有能力的年轻干部,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对扶贫攻坚有想法、有策略、有智慧、有期待。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有把有能力的人放在适合他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兰考县正是在选人用人上精准发力,才助推了脱贫的进程。
脱贫攻坚要赢得民心,就必须用“心”帮扶。扶贫干部要用真心、细心、耐心、关心去取得群众的信任,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摸清致贫原因,对贫困户立档建卡,实行一对一帮扶,把群众当成亲人、当成朋友,用真心换取脱贫信心,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汇集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让这场战役早日得胜。
扶贫攻坚不仅是物质上的扶贫,更是精神上的扶贫。党员干部在扶贫过程中,要重视精神上的扶贫,既扶志又扶智,善于以互联网、“大数据”为载体,向群众宣传新思维、新理念,让群众转变观念,提升脱贫意识,主动脱贫,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脱贫工作始终,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而党员干部则是引领者、启航者。广大基层扶贫干部作为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坚定生力军,是将扶贫攻坚不断推向深入的重要保障。我相信,只要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找准人、用好人,发挥扶贫干部优势,挖掘扶贫干部潜力,脱贫攻坚的实际效果一定会不断显现,早日实现全面小康一定不是梦想。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发言稿篇 3
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 37 年来的努力,让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首先就是靠着坚定的脱贫意志、滴水穿石的韧劲。无数地区的脱贫经验证明:摆脱贫困,首要的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可能实现“弱鸟先飞”“至穷致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最后 7000 多万“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个“硬骨头”,当务之急,正是先要除掉“头脑贫困”这个障碍。特别是,“等靠要”的观望心态、依赖心理和功利思想,当前还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比如人穷志短、不思进取。有的贫困户,上级给他建了大棚,他还等着政府买种子买机械、供肥料供技术,连换个草帘都指望政府干。一位乡镇干部曾说,每当发一些救灾、救助物品,就会有一些群众相互“攀比”,出现争穷比穷、“躺着当低保户”的现象。
比如观念落后、被动依赖。有贫困县的领导,把争取到“贫困县”帽子当作荣誉和政绩,到处炫耀,甚至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特大喜讯”。戴上“贫困县”帽子,意味着可以多出来几亿元甚至更高的财政转移支付,可是,只知“炫贫”,只等“救助”,怎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尽快摘帽?
又如思路闭塞、方法单一。一些干部缺乏深入调研内容>调研,找不到病因,开不出方子。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只会用老办法,或者不顾实际抄别人的经验。芦笋价高,就要求大家都种芦笋,一哄而上“烂市”了,再改种山药,结果种什么赔什么,农民挣不到钱,不仅无法脱贫,还失了信心。
贫穷不可怕,怕的正是这种思想和思路的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解决好了精神面貌,坚定信心、积极进取,激发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才可能化短处为长处,变劣势为优势,让“至贫”能致富。反之,如果扶贫变成了养懒人的政策,就算花很多精力和投入暂时搞上去,也不能持久,甚至还会陷入“越穷越要、越要越懒、越懒越穷”的恶性循环。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当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鼓励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双手苦干、巧干致富,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最好的办法,是
让他们看见身边的榜样。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支书朱彦夫,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双脚,仍然带领群众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跪着走、爬着走,甚至“滚”着走,但他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被贫穷击垮。这样的人,正是大长贫困群众志气的精神资源。
对政府来说,不仅要走出“扶贫等于救济慈善”的误区,还要支持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不仅要帮贫困群众解近忧,还要为他们想长远。贫困群众最缺的是文化和技能,要有针对性地送政策和知识下乡,送技能上门,增强其发展生产、转移就业的能力;贫困群众有需求的扶贫项目,要创造条件、支持开发。如此,才能彻底改变那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状态。
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好的政策和制度,不只是解贫困群众一时之困,还要让他们看到凭自己的努力站稳脚跟的希望。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牢牢记住这一点,拿出滴水穿石的斗志和韧劲,找到精准扶贫的路径,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发言稿篇 4
一、高度关注脱贫攻坚工作
党的结束以后,习于 20**年 12 月 29-30 日,来到河北省阜平县的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进行扶贫工作考察调研。这是习结束以后的第二个离京外出考察活动(第一站去了深圳)。习讲,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都过上好日子,是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要包括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须包括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这是我们对全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
二、充分认识扶贫工作艰巨性
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贫困,必然有其形成的长期原因。除了历史的、区域的等客观原因外,主要的还是主观上的原因。如经济薄弱村主要的还是村支两委的软弱涣散,贫困家庭主要还是没有勤劳致富的吃苦精神。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借助外力的帮扶是必须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自 1992 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多轮的扶贫开发工作,耗费了政府和社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地方戴上扶贫的帽子就不想脱,扶贫的项目上了不少,但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老百姓不满意。归根到底,还是脱贫致富主体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内因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所以精准扶贫很重要,在工作中一定要精确划分扶贫对象的类型,采取按户分策的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主要通过帮助其安排就业或新上农业生产项目等产业扶贫办法;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主要还是要通过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解决。
三、开展扶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们挂钩帮扶的薄弱村来说,要解决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入两大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好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集体有钱了,村干部才能为村民做事,才能取得村民信任;有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才能解决村民的就业,才能解决村民的困难。
所以我们在制定挂村帮扶工作方案时,一定要将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在首位。要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所以在帮扶方案的制定、项目的选择、方案的实施等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都必须紧紧团结和依靠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坚持做到“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
在考虑村体经济发展时,还要坚持做到规划引领,凡事都要在镇村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的框架下实施。发展项目选择注重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三个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大家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的岗位上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为群众办了很多好事、实事,彰显了xx人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代表学校党委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学校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委部署,积极参与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共派出包括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千名干部下基层和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队员等帮扶干部xx人,为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了xx力量。
驻村帮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全力以赴、真情投入。一要做到心中有使命,深刻认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强化责任意识,明晰工作定位,把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增强学习意识,吃透政策精神、把握方法规律,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树牢时间意识,只争朝夕、全力冲刺,确保如期完成帮扶村脱贫攻坚任务。
二要做到脚下有泥土,扎扎实实在帮扶工作一线深耕细作。建强党的基层组织,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变“输血”为“造血”,走出一条依靠产业开发脱贫的“造血”式扶贫之路,确保所做工作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扶贫先扶志,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转变“等靠要”等思想。用心赢得群众满意,防止为驻村而驻村,当好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三要做到手上有戒尺,守好守牢纪律作风的底线红线。摸清弄通各类工作程序,严格依规照章办事,严守财经纪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真正使帮扶工作成为民心工程、廉洁工程。拿出过硬工作作风,切实践行群众路线,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精神,注重细节和小节,时刻保持良好干部形象。
驻村帮扶干部在疫情防控期间要特别注意自身安全,并表示学校始终是大家的坚强后盾,希望大家拿出能打硬仗、敢打必胜的劲头,坚决打赢打好驻村帮扶工作这场硬仗,向学校党委、向挂职所在地方党委、向帮包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全体驻村帮扶干部要认真领会本次会议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理清脱贫攻坚思路,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继续保持不胜不休的信念和苦干实干的拼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刚性目标的特殊使命。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讲话交流发言范文(2)
近年来,广大第一书记聚焦解困、增收、改善环境“三大主攻方向”,发挥优势、利用资源,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千方百计解决贫困家庭困难,积极推动扶贫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大第一书记的日夜奋战、无私奉献密不可分。
要充分认识驻村第一书记的使命、责任和光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各项工作任务更艰巨。广大第一书记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依靠智慧、力量和汗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要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广大第一书记要发挥自身资源、学识和影响力,履职尽责、做好表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人民战争。要在政治上更加坚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党员队伍、人才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机制,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矛盾排查调处,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加强基层阵地建设,满足群众精神需求。要围绕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抓紧查弱项、补短板,推进各项扶贫政策、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千方百计稳定群众收入,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要着力强化政治、组织、纪律、作风保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关心第一书记工作生活情况,加强人文关怀,加大支持力度,确保第一书记心无旁骛投入到工作中去。广大第一书记要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只争朝夕、奋力拼搏,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一道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讲话交流发言范文(3)
按照会议安排,我先就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x书记还要作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尽锐出战,攻坚克难,脱贫成果鼓舞人心
2019年,全县上下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高质量、攻坚“旱腰带”,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以“三比一提升”强化基础,以“双业双扶双防”强补短板,全面推进“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超计划x个百分点高质量实现x户x人稳定脱贫、剩余x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取得了新的成效。概括起来有5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决战信心更加坚定。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x次专题座谈会重要讲话,以及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部署要求,确立“14461”工作思路,定期研究、调度、安排脱贫攻坚工作,开展x个样板村创建,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
二是决胜导向更加鲜明。出台《关于尽锐出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二十条意见》,在全省非贫困县第一家实行村级总队长制,在全市第一个实现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选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x人,在全县形成了主要领导头雁领飞,“关键少数”群雁齐追,各级干部集结攻坚的决战决胜态势。
三是脱贫举措更加精准。大力推行“x”产业发展模式,新建扶贫羊场x个,发展社区扶贫工厂x家,与市场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贫困户x户。全县村集体经济规模平均达到x万元。全面落实“扶志六个一”“扶智六个全覆盖”“一约四会”,“脱贫启智·暖心筑梦”扶智品牌有效提升,各项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双业双扶双防”做法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
四是攻坚基础更加牢靠。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吃穿住行医学保”问题,完成x个行政村扶贫基础设施建设,行政村电力入户率、通沥青(水泥)路、安全饮水率均达到100%。x户农村危房改造户达标入住。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走在全市前列。
五是领跑氛围更加浓厚。在全县上下全力以赴、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下,我们继2018年取得全省非贫困县第x名、全市第x名的基础上,2019年各重要职能部门在市级主管部门的评比中基本都处于前x名,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市稳定领先,在全省也保持靠前位次,持续领跑的态势得到有效巩固。
回顾过去,是为了走的更稳、更远和更好。2019年的成绩实属不易,是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拼搏奋进、激情实干的结果。更让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精准施策不折腾,坚持尽锐出战不畏难,就一定能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县脱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一是脱贫任务仍然艰巨。目前我县还有x户x名贫困人口,这些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延期,带贫益贫企业复工难度大、扶贫项目开工率低等,这些都增加了今年脱贫攻坚的难度。二是工作基础比较脆弱。产业扶贫上,带贫益贫效果还不够好,长效机制还需健全,还存在借贷逾期风险等问题。就业扶贫上,贫困劳动力在技能培训、稳定就业等方面还要再加强。基本保障上,贫困人口慢病签约服务、“一站式”结算工作服务水平仍需提升;
农村危房问题仍零星发生;
基础设施建设非贫困村和贫困村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帮扶工作上,麻痹大意、松劲厌战情绪有所抬头,标准不高、效率不高问题依然存在,不精准、不扎实现象时有发生。脱贫质量上,部分贫困户收入中政策性转移收入过高,脱贫户工资性、经营性收入不稳定等问题影响脱贫质量。三是攻坚时间十分紧迫。今年7月,国家将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普查。省委要求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必须在5月底前全部到位,6月开展省内验收。留给我们的有效时间,满打满算不到3个月。我们一定要坚定决战决胜信心,采取坚决彻底措施,倒排工期,如期高质量完成。
二、紧扣目标,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3月6日,党中央召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全面总攻的冲锋号。3月9日,省委召开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明确了决战决胜的主要任务。全县各级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一)突出决战目标,提站位勇决胜。县委、县政府印发了《2020年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确定了今年全县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提出x项具体任务,建立x项保障机制。全县上下要紧盯剩余x户x名贫困人口脱贫,巩固已脱贫x户x人成效不滑坡,x个已出列贫困村不反弹,x户x人监测户不返贫,x户x人边缘户不致贫,以及一般农户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基本生活有保障等任务,坚定信心,倒排工期,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二)突出党建引领,强堡垒保打赢。要持续深化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锤炼考验村“两委”班子,全面提升组织力、动员力和执行力。要持续开展“三级书记”“四支力量”按季度遍访贫困对象活动,摸实情、解难题,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要持续发挥总队长作用,调动一切资源保打赢,整合一切力量抓攻坚。要开展“五个样板村”创建活动,把村干部的标杆立起来,要落实《二十条措施》,把作出成绩的一线扶贫干部用起来,要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把脱贫致富典型树起来,要把党组织建在扶贫产业链上、建在合作社上,让党组织始终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心骨,要鼓励支持大学生、进城务工农民、退伍军人等本土人才返乡担任村组干部,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为决战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保障。
(三)突出双业增收,全覆盖强链接。聚焦“五个全覆盖”,大力推行“x”产业发展模式,全面落实一村一园一主体、一户一人一产业,不断健全完善带贫益贫机制。对正在建设的x个扶贫羊场、x个社区扶贫工厂,尚未建设社区扶贫工厂的x个村,以及未享受产业扶贫到村项目的x个村,总队长和镇村主要负责人要迎难而上,确保6月底前全面建成并运营,这是一项挂图督办的硬任务,必须按时完成。各镇村要以“黑白红绿”四色产业为依托,深化“三变”改革,不断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做好劳务输出、就业岗位开发、设立扶贫专岗、开展技能培训等工作,着力培育长短结合的扶贫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将贫困群众像编辫子一样镶嵌到产业链上。
(四)突出志智双扶,增信心造氛围。要继续完善“扶志六个一”机制,深入开展扶贫扶志巡回宣讲和道德讲堂,引领社会风尚。要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丰富和发展“一约四会”,大张旗鼓表彰道德模范,扎实推进新民风建设。要深化“六个全覆盖”内涵,培育“脱贫启智·暖心筑梦”扶智品牌,总结推广扶贫扶智好经验。要总结疫情防控的好做法,常态化整治人居环境,提升“改厕”覆盖率,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产生活习惯,村组养成日常监管的工作习惯。
(五)突出有效衔接,建机制打基础。要强化投入机制,将仍需巩固加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等项目,及时纳入乡村振兴规划之中,做到无缝对接,持续改善。要持续完善民生基础保障机制,着力加强镇村道路、农田水利、电网、宽带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持续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本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厚植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机制,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做好“四色”产业提质增效,逐步实现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产品品牌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六)突出创新创优,争先进出经验。要持续强化“全市争优秀、全省创一流、全国出经验”的理念,既要和过去比,更要和全市比、全省比、全国比,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把脱贫攻坚放在省市乃至全国的大背景下去思考、研究和把握,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都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既要注重全面对标,也要强化单项创优,不断巩固提升已有成果,开拓推进新的经验。尤其要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志智双扶、政策落实、爱岗奉献、典型引领等方面,下大力气,发掘、收集、整理、宣传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好榜样,及时总结推广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三、聚焦问题,深化整改,开展“三排查三清零”
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冲刺行动,是省委在脱贫收官之年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我们要在落细落实“春季行动”尾欠任务的同时,全力开展百日冲刺行动,全面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排查政策落实,确保脱贫任务清零。重点实现3个清零。剩余人口脱贫要清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落实产业、就业发展扶持政策,增加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
对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5月底前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高标准落实到位,做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问题要清零,要坚持“一生一策”控辍保学;
全面落实农业人口全部参保、贫困人口参保补贴、“一站式”即时结算、慢病签约服务等措施;
加强贫困户安全住房监测,已排查出住房安全存在问题户x户,要确保5月底前完成危房改造和旧宅基地腾退复垦;
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5月底前解决供水不及时等问题,确保所有农户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明确的任务要清零,加快推进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全覆盖,贫困村网络全覆盖,贫困村全部通动力电以及贫困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等工作,确保三年行动《指导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5月底扫尾清零。
二是排查存在问题,确保整改任务清零。去年我们坚持常态化系统化精准化推进整改工作,绝大多数问题已经整改到位,但还不够全面彻底。全县上下必须寸步不让抓整改,确保所有问题6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此前上级要求整改的问题必须整改到位,要逐一核实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核查整改成效,确保立行立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长期整改的问题全面建立长效机制。近期各方面反馈的问题必须整改到位,要建立完善问题台账,销号管理,拿出针对性措施,一个一个打歼灭战。自身排查出的问题必须整改到位,要持续排查“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方面的不足和差距,把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质量和成效的各类问题找准找全,与各方面反馈问题结合起来一体整改,确保问题全清零、工作高质量。同时,通过整改问题,对数据信息档案进行再完善,厘清逻辑关系,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是排查长效机制,确保漏点短板清零。要健全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已脱贫x户x人,x个已出列贫困村,x户x人监测户,x户x人边缘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及时将返贫致贫的人口纳入帮扶,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或在出现不可抗风险后,及时得到帮扶救助,仍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要完善稳定增收的带贫益贫机制,持续壮大扶贫产业,把更多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要完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明晰产权归属、强化经营管护、规范收益分配,确保扶贫资金形成的股权债权、扶贫互助资金、光伏扶贫电站、电商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长期稳定帮助贫困户增收,不流失、不闲置、不贬值。要完善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探索建立以村为主,政府、企业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创新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多种形式参与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通过政府财政补助、社会资本投入、企业个人捐助、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等渠道拓宽经费来源,管好用好现有设施,稳定发挥应有效益。
四、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坚决打赢收官之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考的是党性,看的是作风,比的是能力。全县各级要扛牢政治责任,横刀立马,确保打赢。
一要任务清单化,挂图作战。要紧盯脱贫目标,聚焦产业就业、问题整改、成效巩固,实行重点任务清单化。县脱贫办对每阶段工作,全部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任务清单制度。各镇村、各专项办公室要逐项建立清单台账和作战挂图,横标定时定进度,纵标定人定职责,以账目化管理抓好周进度、推进月进度、保证年进度。最近,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了全县金融扶贫挂图督办清单、互助资金协会检查问题整改督办清单、社区扶贫工厂全覆盖挂图督办任务单,以及“一查一补两落实”问题排查整改完成进展情况通报表,各有关镇村、部门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销号。
二要落实精准化,打歼灭战。要坚持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推进、精细化提升,将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周、到月、到季,继续实行“三色管理”,及时研判、调整、公示,适时开展“回头望”,晾晒工作成效,接受群众监督,倒逼责任落实。要把日常管理与统筹推进紧密结合,继续通过擂台赛、观摩赛等,建样板、树典型,比责任、比成效,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打一场任务清零的歼灭战。
三要督考最严化,较真碰硬。今年中省将继续开展成效考核,重点是聚焦巩固脱贫成果、反馈问题整改及长效机制建立等。脱贫任务我们逐级签了军令状,完不成就要军法从事。县上也将实施最严格的督考,即:对面上工作开展随机督查,对“两不愁三保障”达标等重点工作开展集中督导,对任务重、发现问题多、工作推进慢、干部作风差的镇、部门实行重点督战。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要强化研判调度通报,督查督导督战力量要督早督实督准,表扬批评要通报到事到人到单位,责任追究要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直接责任“一案三查”,成效考核及结果运用要较真碰硬。
【精准脱贫交流发言材料】推荐阅读:
宁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07-12
乡镇精准脱贫工作方案10-14
老区脱贫致富经验交流材料06-13
人社局脱贫发言材料05-29
公司精准扶贫发言稿10-14
村委会精准扶贫发言稿06-06
脱贫个人事迹材料申报材料07-11
脱贫攻坚村级汇报材料06-07
村级脱贫攻坚宣传材料06-17
石泉县脱贫攻坚整改检查材料05-25